(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合集下载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十二生肖
天地 属
1:出现的朝代:东 汉

甲 乙
2:它是汉族和部分 丙
少数民族的记岁方 丁
法 3:与古代十二地支
戊 己 庚
相对应,称为:子 辛
鼠、丑牛、寅虎、 壬
卯兔、辰龙、巳蛇、 癸
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鼠相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午马、未羊、申猴、
亥猪
C 1.东汉的建立者是谁( ) A、刘邦 B、刘彻 C、刘秀 D、刘备
(2)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
“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的异同点 (1)同:①从背景上看:都是在国家统一的前提下,在新王朝建立前期出现的; 都是在吸取前朝灭亡教训的背景下出现的 。 ②从内容上看:统治阶级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减轻农民负担;都提倡节俭 ③从结果上看:都呈现出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的局面。 (2)异: 措施不同:光武帝刘秀整顿更治,严惩贪官污史,这是文景之治”所没有的。
1.了解西汉到东汉的过渡,掌握“光武中兴”的内 容及黄巾起义对东汉王朝的影响。 2.了解东汉王朝从建立到“一蹶不振”的历史史实。 3.学会尝试用对比的方法,学习东汉的历史。
王莽画像
公元9年— 公元23年
政权的更迭
西汉的灭亡 新莽政权
东汉的建立
刘秀画像 公元25年
一、光武中兴
东汉的建立
1、时 间: 公元25年 2、建立者: 刘秀(光武帝) 3、都 城: 洛阳 4:年号:光武
皇和 殇 安 顺 冲 质 桓 灵 少 献 帝帝 帝 帝 帝 帝 帝 帝 帝 帝 帝
即 10 1 13 11 2 8 15 12 14 9
位 年 龄
寿 27 2 31 30 3 9 36 34 14 54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市说课一等奖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市说课一等奖课件
1.知道东汉的建立和“光武中兴”出现的原因。 2.理解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及
其原因。 3.了解黄巾起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4.学会尝试用对比的方法,学习东汉的历史。
PART
学科知识 综述
史学界一般认为东汉是汉朝的 再建和中兴,其与西汉的联系不仅 因为统治者的血统,更体现在制度 的延续。自公元25年刘秀立国至公 元220年曹丕代汉,东汉历14帝共 195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继秦朝、西 汉后的又一大一统王朝,其统治虽 大体承袭西汉,但也采取了一些不 同于前代的做法。这种改变体现了 东汉统治者在吸取前代王朝的经验
C 就学生能力而言
七年级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历史,知识储备有限,思维主要以感 性认识为主,但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和培养,初步有了阅读史 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PART
课标要 求
教学目标的 制定教学方法的
选取
课标要求
现阶段初中生就本节 课要了解东汉的建立, 知道东汉外戚、宦官 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
教学目标
建 措施:
(3)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

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结果:结束混乱局面,社会安定繁荣,出

东 汉
现“光武中兴”的局面
的 1.中央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

败 2.黄巾起义 184年、张角、太平道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为东汉
面板中可以对字体、
字号、颜色等进行修
改。建议正文8-14号
字,1.3倍字间距。
复兴汉 室
重归一 统
治国安 民
光武中 兴
戚宦乱 政
朝纲不 振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13课《东汉的兴衰》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东汉建立→光武中兴→⎩⎨⎧⎭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东汉
衰亡
教学反思:
本课采用图片导入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对教学中的难点问题,通过学生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发现问题,找到分析问题的突破口,培养历史思维。

磨练学生在难点面前迎难而上的韧性,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在课件中利用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学资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读图、讨论中,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激发课堂的生成。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反思)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反思)

第13课《东汉的兴衰》教学设计【课程标准】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东汉的建立和光武中兴,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了解黄巾起义等基础知识;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材、观察东汉文物图片及文献材料,分析东汉衰落的原因,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对比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异同,概括中国古代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逐渐养成学生历史对比意识,掌握历史对比的方法,培养历史对比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光武中兴出现原因的分析,进一步认识专制体制下王朝的兴衰与统治者的治国方略息息相关;从本课的学习中,认识到政策得当、发展经济等措施是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

【教学重点】东汉的建立与光武中兴;【教学难点】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政的原因和影响;东汉灭亡的原因。

【教学方法】讲述法、多媒体教学法、情境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三字经》中有一段描写汉朝历史的这么说道“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同学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那好,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未知和疑问一起步入第13课《东汉的兴衰》,来了解这段历史。

【讲授新课】一、光武中兴1.王莽篡汉[讲述]西汉后期,朝政日益腐败,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

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王莽实施的新政更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了各地农民起义,社会更加动荡,23年,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新朝灭亡。

此时军阀割据混战,人民向往和平,需要一位有作为的人来安邦定国、重整朝纲,他是谁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63页的内容后回答,东汉建立的相关知识。

2.东汉的建立西汉宗室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刘秀就是光武帝。

[讲述]刘秀称帝时,天下并未一统,他用了数十年的时间消灭了其他割据政权,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但连年征战,天下百姓久遭战祸,财物耗尽,天下太平是众心所向。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13课《东汉的兴衰》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东汉建立→光武中兴→⎩⎨⎧⎭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东汉
衰亡
教学反思:
本课采用图片导入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对教学中的难点问题,通过学生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发现问题,找到分析问题的突破口,培养历史思维。

磨练学生在难点面前迎难而上的韧性,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在课件中利用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学资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读图、讨论中,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激发课堂的生成。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东汉的兴衰》教案【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光武中兴的背景和措施教学难点: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政的原因和影响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刘邦建立西汉之后,经过历代皇帝的励精图治,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出现了“文景之治”和汉武帝统治时期的繁盛局面,但是到了西汉末年贫富分化,社会矛盾激化;特别是在王莽篡权之后,实行了一系列不切实际的改革,引起社会混乱,农民起义、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这个时候正需要一位有作为的人安邦定国、重整朝纲,终于就出现了一个这样的人建立了东汉政权。

本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2课:东汉的盛衰(出示幻灯片)新授:一、(发放“学案”)请同学们用6—8分钟时间完成学案问题。

二、老师检查自学情况(出示幻灯片学案问题)三、师生互动:1、公元_____年______建立东汉政权。

2、“东汉”命名的原因:东汉都城洛阳在西汉都城长安东面故称“东汉”。

历史上东周都城洛邑在西周都城镐京之东,历史上称东周。

3、“光武中兴”的两大特征:①以“柔术”治天下②注重文治五大内容:①释放和禁止残害奴婢;②废除王莽时的苛捐杂税,减轻农民负担;③提倡节俭,精简机构;④整顿吏治;⑤兴办官学,重视教育。

4、三幅插图反映的信息:上:贸易频繁,商业发展中:农牧业发展下:富贵人家生活安逸,社会稳定和谐5、从“光武中兴”和“文景之治”的比较中可总结出:古代盛世局面的出现的共同原因有:(出示幻灯片)6、东汉衰败的具体表现为:①土地兼并严重②豪门世族跋扈③私人武装不断出现7、2006年丙戌年教师归纳内容小结:通过学习同学们了解到东兴盛的主要原因是刘秀采取了一系列开明的统治政策,以“柔术”治天下,注重文治;衰败的主要原因和表现是土地兼并严重;官僚世族把持政权;私人武装不断出现。

四、检测学习情况(发放检测题)用最少的时间完成题目同学之间互批,教师批阅一部分,发现问题并纠错。

(出示幻灯片)(一)、填空:1、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政权都城在洛阳。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东汉的兴衰》教案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东汉兴亡的基本脉络,引导学生思考“光武中兴”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认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历史年表研读,学习识读历史年表的基本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光武中兴的背景和措施教学难点: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政的原因和影响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汉光武帝陵,是东汉开国皇帝世祖刘秀的陵园。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镇铁谢村西南,始建于公元50年,由神道、陵园和祠院组成。

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东汉初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原因有哪些?东汉又是如何走向衰亡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3课《东汉的兴亡》。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光武中兴1.材料展示: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

——《汉书·王莽传》2.教师讲述:西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

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了各地农民起义。

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后,西汉宗室刘秀在公元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3.材料展示:及王莽篡位,续以更始、赤眉之乱,至光武中兴,百姓虚耗,十有二存。

——范晔《后汉书·郡国一》4.问题探究:光武帝对于面临的困境,他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巩固他的政权?(把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与西汉的“休养生息”政策作一比较,找出共同点)提示:时间事件背景措施西汉初期高祖措施社会经济凋敝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1.让士兵还乡务农2.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3.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东汉光武社会经济凋敝 1.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初期措施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2.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3.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4.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从背景方面看,统治者都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为缓和阶级矛盾,维持统治,也是为扭转经济凋敝、社会动荡的局面而采取了积极对策;从措施方面看,都是通过减轻农民负担,来恢复、发展生产。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13课《东汉的兴衰》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13课《东汉的兴衰》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豪强地主
早在东汉建立之 初,贵族、官员、地 主为代表的豪强大族 就占有大量土地和人 口,连光武帝也无法 撼动。东汉中期以后, 豪强地主势力迅速膨 胀。他们大量兼并土 地,役使依附农民和 家内奴婢,拥有家兵, 形成东自汉成陶一院体落的地主 庄园(。模与型此)相对应的 则是农民流离失所。

外戚宦官 交替 专权
迁缓解 桓内迁,把鲜卑内迁,“鲜卑大都护偏何遣
光武帝措施的 影响
《后汉书·刑法志》载,在光武和明
帝时期,人民免去了“兵革之祸”,而有
“乐生之念”。 光武以后的若干年内,
“五谷登衍”,“蚕麦善收”,“吏称其
官,民安其业”,出现了“天下安平”的
景象。
东汉宅院画像 砖
东汉彩绘陶“击鼓说 唱俑”
东汉舂杵 陶俑
东汉和人帝教版七年级 观察第左13表课,概东汉括的东兴汉亡
以下各上帝册 皇即位即年寿龄命
帝 位 (岁) 年
中期以后出现什么现象 ?合作探
会导致什么结果?
皇帝年幼即位,寿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命很短
和 10 27


殇1 2 帝
安 13 31 帝
顺 11 30 帝
冲2 3 帝
质8 9 帝
桓 15 36
合刑并法郡 县裁减
光 十 省 免置 减武 为帝 庶其 刑下 民一罚诏”,”还,:。多“这并次样省宣极四布大百释的余放减县刑轻,徒了吏,人职即民减“的损见负,徒担。
官监员督官 注意整顿吏治,躬行节俭,奖励廉洁,选拔
吏惩处 贤能以为地方官吏;并对地方官吏严格要求,
贪允腐 许内 赏 东罚 汉从 政严 府把。羌人内迁,把南匈奴内迁,把乌
上刘册兴秀登上皇帝宝座后,面临的是一 副残破到极点的烂摊子。与刘秀同时代 的冯衍有一段话描写当时的状况说: “祸拏(ná)未解,兵连不息,刑法弥深, 赋敛愈重……父子流亡,夫妇离散,庐 落丘墟,田畴芜秽”,以致“匹夫僮妇, 你咸看怀到怨了怒哪”些。信息?说明当时的社会处于什 么书样·桓的冯境社列况会传?》经济凋零、社会矛—— 《后汉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材料三:对罪犯除死罪外,一般释放回家;在逃犯,政府公告免 罪,放心回家。
③减轻刑法
材料四:裁并400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以贪污罪处死 贪赃1000多万钱的大司徒,杀死河南尹及郡太守10余人
④合并郡县,裁减官员,惩处贪官污吏
材料五:将南匈奴、乌桓等民族整体迁入内地;将蒙古族等 少数民族的首领迁入内地。
绿林赤眉起义

复兴汉室,[东杭汉州,立一国封关于四季的情书]
公元_2_5__年,刘____称帝,定都洛_阳____,史东称汉 ____。刘秀光就武秀是_______。

刘秀登上皇帝宝座后,面临的是一副残破到极点的
烂摊子。与刘秀同时代的冯衍有一段话描写当时的状况
说:“祸拏(ná)未解,兵连不息,刑法弥深,赋敛愈重
1.知道东汉的建立和“光武中兴”出现的原因。 2.理解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及
其原因。 3.了解黄巾起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4.学会尝试用对比的方法,学习东汉的历史。
然而,到了西汉后期,朝 政腐败,社会矛盾激化,西 汉王朝是生存还是毁灭?又 是谁结束了这混乱的时代呢?
“大兴徭役,重增赋敛,征发如雨…(民) 饥馑…死于道,以百万数”
……父子流亡,夫妇离散,庐落丘墟,田畴芜秽”,以
致“匹夫僮妇,咸怀怨怒”。
—— 《后汉书·
桓冯列传》》
如果你是刘秀,你会怎么做?
(二)巩固统治的措施 结合教材得出结论
材料一:“民有嫁妻卖子,愿归父母者,咨听之,敢拘执,论如 律。”
①释放奴婢
材料二:令郡国收见田租三十税一,如旧制。 ②轻徭薄赋减轻农民的负担
这句话向我们揭示的主题是( )
A、东汉历史发展的梗概 汉的灭亡
C、东汉的建立 汉的中兴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13课《东汉的兴衰》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东汉建立→光武中兴→⎩⎨⎧⎭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东汉
衰亡
教学反思:
本课采用图片导入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对教学中的难点问题,通过学生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发现问题,找到分析问题的突破口,培养历史思维。

磨练学生在难点面前迎难而上的韧性,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在课件中利用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学资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读图、讨论中,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激发课堂的生成。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这件东汉击鼓说唱俑头上戴帻, 额前有花饰,袒胸露腹,两肩高耸, 着裤赤足,左臂环抱一扁鼓,右手举 槌欲击,张口嘻笑,神态诙谐,动作 夸张,不仅传神地再现了正在说唱的 俳优形象,更成为东汉雕塑艺术的代 表。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汉的民间 生活和地方风貌
文化昌盛的 东汉
汉朝五贤帝
汉高祖:休养生息——定天下 汉文帝、景帝:以德化民——治天下 汉武帝:大一统——兴天下 汉光武帝:柔术治国——中兴天下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 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大批贫民流离失所, 自然灾害频繁。
西汉

东汉
前202年
元成哀平子 帝帝帝帝婴 9年
文汉昭 景武宣 之盛中 治世兴
外 戚 王 莽
篡 爆发绿林(山) 汉 赤眉农民起义
经过汉高祖、文帝和我的共同努力,汉朝社会比较安定,百 汉景帝 姓富裕起来,出现了“文景之治”
特点:有组织(创立了宗教太平 道) 有准备 规模大
性质: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 民大起义。
黄巾起义的作用及影响:是中国历 史上第一次以宗教组织形式的大规 模起义。对东汉王朝产生了巨大的 冲击,从此元气大伤,使其一蹶不 振,历史进入了三国鼎州立牧时割代据。: 为
了镇压黄巾起 事,朝廷改刺 史为州牧,令 各地州牧掌握 兵权,州牧拥 兵自重。此后 各州牧又互相

之战中一举歼灭了新莽王朝的主

力。公元25年,刘秀与绿林军公
开决裂,在河北登基称帝,建立
了东汉王朝。之后又经过长达十
数年的统一战争,先后灭掉了各
地的割据政权,使中国大地再次
归于统一,为汉朝中兴之主。在
位三十三年,谥号光武,庙号世
祖。
时间:公元25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13课《东汉的兴衰》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13课《东汉的兴衰》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立 建立者:刘秀(汉光十武三帝)年,谥号光武,庙
光都武帝城刘:洛秀阳 号世祖。
时 间
人物
背景
西 汉 经济凋 汉 高 敝,吸
措施
1.把卖身为奴的人释放为平民 2.减轻赋税田租,十五税一
休 养
初 年
祖 刘 邦
取秦朝 灭亡教

3.让士兵复员生产,免除徭役 4.战争逃亡的人回家,恢复田产
生 息
东 汉 初 年
仁心待人 天下归心
东汉后期皇帝即位年龄及寿命
皇帝 即位 年龄
寿命
和帝 10岁 27岁 殇帝 1岁 2岁 安帝 13岁 31岁
算一算他们的平均即位 年龄和平均寿命。
顺帝 11岁 30岁
冲帝 2岁 3岁
质帝 8岁 桓帝 15岁 灵帝 12岁 少帝 14岁
9岁 36岁 34岁 14岁
当小皇帝逐渐长大后, 最想摆脱谁?最能依靠 谁?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1.了解东汉的建立;理解“光武中兴”出现的原因。 2.了解东汉衰败的表现。比较“光武中兴”与“文 景之治”的异同。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 社会动荡; 3.通过学习东汉的兴衰史,认识到社会的安定是建 立一个健康和谐国家的基础。
以德化民 柔术治国 文景之治 光武中兴
建立汉朝 休养生息
(建宁三年)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
——《后汉书》卷七《孝桓帝纪》
阅读这两则材料,你有何感受?
你觉得百姓会怎么做?

黄巾起义口号:

“苍天已死,
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

天下大吉”。 起义者头绑黄巾,
被称为“黄巾”
三、黄巾起义
原因:
创立组织: 时间: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13课《东汉的兴衰》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13课《东汉的兴衰》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1、东汉的建立 2、光武中兴
3.汉光武帝刘秀的统治措施
• (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 刑法;
• (2)合并郡县,裁剪官员,加强对官吏 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 (3)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 矛盾。
• 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 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 “光武中兴”。
地主阶级争权夺利,遭殃是老百姓。外戚、 宦官、地主阶级中最腐朽的势力交替专权100余 年,人民被逼向死亡的边缘正值这时,东汉后期 灾荒连年,真是雪上加霜,广大老百姓再也无法 活下去,184年爆发了黄巾起义。
• 1.黄巾起义爆发的原因:
•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后期的朝 政越来腐,时局动荡不安,大批平 民流离失所,自然灾害频繁。
• 议一议:西汉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时 期;东汉出现“光武中兴”的繁荣局面。 讨论:古代盛世出现有哪些共同原因?
• 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 治政策,轻徭薄赋;统治者善于用人、 纳谏;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 统一;行之有效政策的长期坚持,有 持续性和稳定性等等。
东汉和帝以下各帝即位年龄
有什么意义?
西汉后期政局
武帝病逝后,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 平帝,或为幼主,或为昏君,导致外戚势力坐大, 西汉帝国日衰,王莽趁机夺取了西汉政权。
王莽是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的侄子。王氏家族 利用外戚的身份,长期握有朝廷内外的军政大权。
公元9年,王莽宣布自己承受天命,迫不得已 “即真天子位”,建国号为“新”,年号为“始 建国”,就这样,王莽的新朝取代了汉朝。
“新”朝 王莽改制
目的:缓解社会矛盾,巩固统治
结果:引发社会混乱,导致绿林、赤眉起义
失败原因:
任己而不师古,秦氏以之致亡;师古而 不适用,王莽以之身灭。 《宋书·礼志序》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之刘君秀参与了王莽的新朝 末 光年 复都大 了城规 汉模 政农 权民 。起义,最终
汉光武帝刘秀的统治措施:
(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2)允许北方少数民对官吏的监督, 惩处贪官污吏;
时间 东汉初年 光武帝时
全国户籍人口 1000多万 2100多万

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结果:结束混乱局面,社会安定繁荣,出

东 汉
现“光武中兴”的局面
的 1.中央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

败 2.黄巾起义 184年、张角、太平道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 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 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西汉出现“文景之治”和汉武帝巩 固大一统的盛世时期;东汉出现“光武 中兴”的繁荣局面。
它们的出现有哪些原因?
1、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2、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 3、重用人才; 4、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第二篇章
一、光武中兴 2.东汉的建立

3.光武中兴:措施、影响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时 间、领导人、结
三、黄巾起义 果
影响:
东 汉 的
东 建立: 公元25年 ,刘秀,以洛阳为都城
汉 的
(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2)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建 措施:
(3)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
1.了解西汉到东汉的过渡,掌握“光武中兴”的内 容及黄巾起义对东汉王朝的影响。 2.了解东汉王朝从建立到“一蹶不振”的历史史实。 3.学会尝试用对比的方法,学习东汉的历史。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一派安逸祥和的世俗生活 景象,让我们感受到了东汉 的民间生活气息和地方风貌
东汉彩绘陶击鼓说唱俑
4、光武中兴
1957年出土于四川成都天回山崖墓 ,高56厘米,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 馆。是一件富有浓厚民间气息和地方 风貌的优秀雕塑作品,属国家一级文 物。表现了汉代民间极为盛行的说唱 表演艺术。
表情、说唱内容
王莽改革后的货币
2、东汉的建立
时间: 公元25年 都城: 洛阳 建立者:刘秀 (汉光武帝)
“仕宦当作执金吾( yù ),娶 妻当得阴丽华”刘秀年少时的理 想,日后成了千古名言,引发了
许多“乱世枭雄”的共鸣。
汉光武帝刘秀, 汉高祖刘邦九世孙, 汉景帝后裔。 新朝王 莽末年,起兵反对王 莽,昆阳之战,光武 力挽狂澜,战胜王寻 等百万之众,一时土 崩瓦解,后统一天下 ,定都洛阳,重新恢 复汉室政权,为汉朝
柔 道
(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治 理
(2)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天 下
(3)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4、光武中兴
刘秀是个有才有德的好皇帝,不仅 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而且能够 明辨是非。洛阳县令董宣因法办了 湖阳公主(刘秀姐姐)的家奴,而 被告到刘秀那里。刘秀为了给姐姐 出气,让董宣低头认错,但董宣据 理力争,始终不肯低头,被刘秀称 为“强项令”,意思是脖子硬,不 肯低头的县令。最后,刘秀非但没 有治董宣的罪,还赏了他三十万钱 。
桓帝(2)外15戚岁、宦官36交岁替 专灵权帝的恶性12循岁环,动3摇4岁了
东少汉帝的统治14,岁东汉王1朝4岁走
向献衰帝亡。 9岁
54岁
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 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大 权就由皇帝的母亲太后主持。 太后重用自己的亲戚,导致外 戚的权力膨胀。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东汉的兴衰》教案【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光武中兴的背景和措施教学难点: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政的原因和影响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刘邦建立西汉之后,经过历代皇帝的励精图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出现了“文景之治”和汉武帝统治时期的繁盛局面,但是到了西汉末年,朝政日益腐败,社会矛盾激化,特别是在王莽篡权之后,社会更加动荡,农民起义、军阀混战导致民不聊生。

这个时候正需要一位有作为的人来安邦定国、重整朝纲,于是就出现一个这样的人建立了东汉。

本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3课东汉的兴亡。

【内容探究】一、光武中兴1.教师讲解:汉朝的历史不仅包括西汉,还包括东汉。

西汉后期,朝政腐败,社会动荡不安。

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西汉灭亡。

不久,王莽政权又被农民起义推翻。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58页的内容后回答,东汉是怎样建立的?由谁建立的?(王莽政权被推翻后,西汉宗室刘秀在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刘秀就是光武帝。

)2.教师课件展示西汉和东汉简表,并指导学生填写完成。

3.教师讲解:东汉建立之初,熊熊烽火逐渐熄灭,经济凋敝,满目疮痍,百废待兴。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59页第一段的内容,问:为了巩固统治,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来稳定社会局面呢?(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法;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 4.教师讲解:光武帝统治后期,经济恢复,人口增加,出现“中兴”局面。

西汉后期至王莽时期残破的社会局面,经过光武帝刘秀十多年精心治理,转变为比较安定的局面。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他使衰败的汉朝重新振兴,所以谥号“光武”。

历史上称他统治的时期为“光武中兴”。

5.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文景之治”的内容并提问:对比光武中兴和“文景之治”,分析两汉时期治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

(①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减轻人民负担。

②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13课《东汉的兴衰》优质课获奖课件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13课《东汉的兴衰》优质课获奖课件
D.因刘秀政权的都城在前朝都城的东面
C 9.灭亡西汉的是( ) A.刘秀 B.张角 C.王莽 D.王匡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东 建立: 公元25年 ,刘秀,以洛阳为都城
东 汉

(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
的 建
刑法; (2)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
措施: 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3)允
5.下列关于东汉王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是( ) A.建立者是刘秀是西汉宗室 B.初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 C.中期出现外企宦官交替专权 D.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灭亡 6.下列关于东汉黄巾起义和秦末陈胜吴广起义 相同点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当时的社会统治非常黑暗 B.起义前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C.都遭到统治者的残酷镇压 D.都使当时的统治者一蹶不振
西汉王朝王莽 篡政来自东汉王朝公 元 前公



9
25
202 年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因遵行“推恩令”,到他父 亲这一辈,只是济阳县令这样的小官员了。刘秀参与了王莽的新 朝末年大规模农民起义,最终光复了汉政权。
东汉的建立 时间 开国 之君 都城
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
(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法; (2)合并郡县,裁减官员,监督官吏,惩处贪官污吏 ; (3)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皇帝 章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少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废帝
即位 年
19岁
10岁
满月
13岁

11岁 2岁
8岁 15岁 12岁 17岁
卒年 33岁 27岁
2岁
32岁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13课《东汉的兴衰》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13课《东汉的兴衰》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目的 为了巩固统治,稳定社会局面 (1)释放奴婢,减轻_______,减轻刑罚
措施 (2)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______。 (3)允许北方________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结果 社会局面______,经济得到__________,史称“光武中兴”。
汉光武帝刘秀(前6— 57),字文叔,汉景帝后裔。 新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对王莽, 昆阳之战,光武挽狂澜于即倒, 王寻等百万之众,一时土崩瓦 解。统一天下,定都洛阳,重 新恢复汉室政权,为汉朝中兴 之主。在位三十三年,谥号光 武,即光绍前业之意,庙号世 祖。
要原因是(
)
A.皇帝幼龄即位 B.宦官外戚专权 C.黄巾军大起义
B D.地方军阀割据
6、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这种现象实
质上是(
)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
B.豪强地主A势力
恶性膨胀的结果
C.皇帝大多年幼无知
D.官僚集团争权
A 夺势的结果
7、黄巾起义是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以
下是黄巾起义爆发背景的是( )
①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 ②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D ③张角的信徒众多,有组织基础 ④这次起义使东汉政
权迅速处于土崩下列关于 东汉王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立者刘秀是西汉宗室
9、封建王朝的治乱兴衰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组成
材料一 刘秀洛阳建东汉,释奴减租并 郡县;精兵简政废苛法,任用廉吏惩贪 官。 材料二 光武中兴太短暂,外戚宦官争 专权;黄巾起义平息后,东汉瓦解割据 现。 (1)你能简要地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光武帝 调整统治的措施吗? 释放奴婢,减轻租税,合并郡县,精减 军队,减轻刑罚,任用廉吏,惩处贪官 污吏。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社会有何变化? 原因有哪些? 变化:东汉政权走向衰败。原因:外戚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13课《东汉的兴衰》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13课《东汉的兴衰》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新莽末年,刘秀在家乡起兵。公元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鄗 南千秋亭登基称帝,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
3.光武中兴
(1)目的: 为了巩固统治。
材料 东汉初年是社会剧烈动荡和人口 锐减的时期,原因主要有战争死亡、严刑 苛法死亡、灾荒和饥馑死亡、疾疫死亡 等。东汉初年的人口数量只有西汉末年 的约30%,即约有户367万、口1800万。
2.东汉建立
(1)背景:
材料 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
道。
——《汉书·王莽传》
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引 起各地农民起义。
(2)东汉建立: (1)时间:
公元25年
(2)都城: 洛阳
(3)建立者: 刘秀 (汉光武帝)
光武皇帝刘秀(公元前6年腊月初六-公元57年二月初五),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 人,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今河南兰考),东汉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 治家、军事家。
3.结果
使得政治统治腐朽不堪,正直的官员受到排 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动摇了东汉 的统治,使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跋扈将军
反映当时的政治统治腐朽不堪,正直的官员 受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外 戚宦官交替专权)
三、黄巾起义 1.背景 (1)东汉后期统治腐朽,政局动荡;
从这组东汉陶院落我们可以看出 那些信息?
黄巾起义口号 “苍天已死, 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 大吉”。 起义者头绑黄巾,被称为 “黄巾”。
特点:利用宗教,有组织、 有准备。
2.结果与原因
(1)结果:
历时九个月,最后被镇压下去;黄巾起义主 力虽然失败,但其余部坚持斗争了二十多年。
(2)原因: 东汉政府调集军队进行镇压,同时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矛 盾,一致对付农民起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知道东汉的建立和“光武中兴”出现的原因。 2.理解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及
其原因。 3.了解黄巾起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4.学会尝试用对比的方法,学习东汉的历史。
西汉后期政局——
武帝病逝后,昭帝、宣帝、元帝、成 帝、哀帝、平帝,或为幼主,或为昏君, 导致外戚势力坐大,西汉帝国日衰,王 莽趁机夺取了西汉政权。王莽是汉元帝 的皇后王政君的侄子。公元9年,王莽 宣布自己承受天命,迫不得已“即真天 子位”,建国号为“新”,王莽的新朝 取代了汉朝。
一、光武中兴 3、结果
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 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史称“光武中兴”。
东汉人口统计表:看出了什么信息?
西汉末
6000万
东汉初
1000多万
光武帝去世时(57年) 2100万
和帝元兴元年(105年)5300多万
东汉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西汉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时期; 东汉出现“光武中兴”的繁荣局面。
这首童谣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政治状况?
反映当时统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 人民遭殃。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三、黄巾起义
1、黄巾起义爆发的原因:
(1)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2)当时统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人民遭殃
2、黄巾起义爆发:
时间:184年 领导人:张角 创立组织: 太平道 3、结果: 失败 4、影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西汉灭亡
1、西汉灭亡的时间: 公元9年
2、人物: 王莽建立_“__新__”_朝
3、结果: 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
各地农民起义。(绿林、赤眉起义)
一、光武中兴 1、东汉的建立:
时 间:公元帝)
汉光武帝刘秀(前6—57),汉景帝 后裔。新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对王莽,昆 阳之战,战胜王莽等百万之众。统一天下, 定都洛阳,重新恢复汉室政权,为汉朝中 兴之主。
建 措施:
(3)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

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结果:结束混乱局面,社会安定繁荣,出

东 汉
现“光武中兴”的局面
的 1.中央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

败 2.黄巾起义 184年、张角、太平道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后期统治腐朽不
堪,社会混乱,人民遭殃
小试牛刀
以下四个皇帝的在位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汉高祖 ②汉武帝 ③汉光武帝 ④汉文帝
A.①④②③
B.③④①②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①
以德化民 柔术治国 文景之治 光武中兴
建立汉朝 休养生息
汉武盛世 国大一统






汉 武 帝
汉 景 帝
陶制东汉庄园城堡模型
院落的特点:
城堡庭院深邃 楼台重叠错落 外有高墙边有角楼 住宅和防御设施紧密结合
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 “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候。”
这是一首汉末童谣,大意是说,性格如弓弦般正直的人,最后不免沦落天涯,曝尸路旁;而不正直的谄佞奸徒, 趋炎附势,阿世盗名,反倒封侯拜相,极尽荣华。
33岁 27岁 2岁 31岁 30岁 3岁 9岁 36岁 34岁 14岁 54岁
东汉和帝以下各帝即位年龄
你能发现此表中的问题吗? 这个问题会导致什么后果?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表现:
(1)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把持朝政。 (2)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人民遭殃。
2、后果: 东汉走向衰亡
从陶院落的设计透露出东汉时的什么情形? 透露出东汉的阶级对立和社会动乱
连连看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西汉的灭亡:公元9年,王莽篡汉,西汉灭亡。
东汉的建立
时间: 25年 建立者:刘秀(光武帝)

都城:洛阳
东 汉
“光武中兴”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黄巾起义
东 汉 的
东 建立: 公元25年 ,刘秀,以洛阳为都城
汉 的
(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2)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讨论:古代盛世局面出现有哪些共同原因?
①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轻徭薄赋,以德治国 ②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皇帝 即位年 卒年
章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19岁 10岁 1岁 13岁 11岁 2岁 8岁 15岁 12岁 14岁 9岁
黄巾起义口号:

“苍天已死,
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
天下大吉”。

起义者头绑黄巾,被称为
“黄巾”

2.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后汉书.黄埔嵩传》记载,黄巾起义爆发后, 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 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 震动。”? 想一想,为什么黄巾起义会得到天下响应?
一、光武中兴 2、汉光武帝刘秀的统治措施
(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罚;
(2)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惩处贪官污吏;
(3)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看 图
看三幅图,反映了东汉

怎样的历史事实?出现这

些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东汉渔猎收获画像砖
东汉集市画像砖
东汉宅院画像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