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教程 论文综述
文学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
![文学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https://img.taocdn.com/s3/m/aa2a3290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18.png)
文学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综述是一种对特定研究领域已有文献进行全面回顾和总结的学术写作形式。
下面是一个文学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标题:XXX领域文学文献综述摘要:本文旨在对XXX领域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并总结归纳其中的研究成果和趋势。
通过对大量文献的调研与分析,作者发现了XXX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启示。
本综述从XXX领域文献的理论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展望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
一、引言:XXX领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
文献综述的目的是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总结,以期发现其中的问题、挑战和机遇。
二、理论背景:本部分回顾了XXX领域相关理论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各种理论对该领域研究的影响。
重点介绍了几个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理论,包括理论A、理论B和理论C,并分析了它们对该领域的启示和贡献。
三、研究方法:本部分概述了XXX领域研究所采用的常用方法和技术,包括实证研究、案例研究和模型构建等。
以及近年来涌现的新兴研究方法,如网络分析、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等。
分析比较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并指出了未来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索和应用的方法。
四、研究结果:本部分对目前XXX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归纳。
梳理了不同研究方向的发现和结论,并提出了未解决的问题和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
同时,还分析了研究结果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并对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五、展望:最后,本文对XXX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提出了一些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值得关注的问题,并探讨了该领域的未来可能的挑战和机遇。
结论:通过对XXX领域文献的综述,本文总结了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趋势,并从理论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展望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评价。
本综述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对推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学理论论文
![文学理论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9661931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a0.png)
文学理论论文
文学理论论文是关于文学理论的论文,主要探讨文学作品的创作与呈现方式,研究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以及文学作品背后的文化、社会和历史背景等方面的论文。
文学理论涉及众多的流派和学说,如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等,这些理论和方法可以被应用于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理解中。
在撰写文学理论论文时,作者需要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提出独特的见解和观点。
这些观点可以基于特定的理论框架,也可以是作者对文学作品的主观理解和想法。
此外,文学理论论文还需要引用相关的文学理论文献和研究成果,以支持自己的论点和分析。
作者还可以对文学作品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不同作品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文学理论论文的写作需要严谨、准确,同时也需要有一定的创造性和思考深度。
通过撰写文学理论论文,可以促使学者和研究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解读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毕业论文中如何撰写详细的文学综述结果
![毕业论文中如何撰写详细的文学综述结果](https://img.taocdn.com/s3/m/55a09752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5a.png)
毕业论文中如何撰写详细的文学综述结果撰写毕业论文时,详细的文学综述结果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如何撰写一个详细的文学综述结果,以帮助你在毕业论文中准确表达你的研究进展和结论。
1. 引言在开始写文学综述结果之前,你需要明确你的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
你可以简要回顾一下你的研究背景和目标,以便为读者提供背景知识和理解你的研究的重要性。
2. 文献评价在文学综述结果中,你应该对已有的文献进行评价。
你可以分别讨论每一篇文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并指出它们对你的研究的贡献和局限性。
这将帮助你建立你的研究的理论基础,并评价现有的研究在解决你的研究问题时所面临的挑战。
3. 分析和综合在你的文学综述结果中,你需要将不同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综合。
你可以根据你的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对不同研究的结果进行分类和比较。
你可以指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并解释这些差异的原因。
同时,你也可以提出新的观点和理论,以填补现有研究的空白。
4. 结果总结在文学综述结果的最后,你需要对你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
你可以回答你的研究问题,并提出你的结论。
在总结中,你应该强调你的研究的重要性和创新性,并指出你的研究对学术界和实践的影响。
5. 主要限制在撰写文学综述结果时,你还需要识别并讨论你的研究的主要限制。
这将帮助读者理解你的研究的局限性,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方向。
你可以讨论你的样本大小、方法选择、数据收集和分析等方面的限制,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6. 总结文学综述结果是毕业论文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提供了对已有研究的评价和整合,并向读者展示你的研究的重要性和创新性。
在撰写文学综述结果时,你可以遵循以上提到的步骤,确保你的论文内容准确、流畅,并展现出你的研究成果。
以上是如何撰写一个详细的文学综述结果的指南。
通过遵循此指南,你将能够在毕业论文中清晰地表达你的研究进展和结论。
祝你撰写一篇出色的毕业论文!。
文艺理论研究综述
![文艺理论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96ea1f0626fff705cd170a9a.png)
文艺理论研究综述2001年度的中国文艺理论虽然依旧保持着世纪之交特有的活跃状态,但就其关注的问题而言,理论的创新意识正在相对减弱,长期困扰理论界的当代文论的体系建构等问题始终得不到令人满意的解决,传统的理论范式和话语系统正在逐渐失去往日的效力,而新的理论格局和学术规范还没有明确建立起来。
在2001年,我们甚至很难找出一个具有明显的年度标志意义的学理问题来。
与前几年中国文论发展的基本情况相比,可以说2001年的中国文论,既没有让人信服地解决多少旧问题,也没有令人振奋地提出多少新问题,它似乎正处在一种困顿地积蓄力量并焦虑地寻求突破口的相对沉寂状态。
世纪之交的中国文论处在一个困境与机遇互相交织的转型时期,虽然没有太多令人振奋的作为,但总的说来,马列文论和原理研究仍在稳步向前推进,西方文论译介和研究的实绩亦不可小视。
对古代文艺理论的现代转换问题的探索与争鸣以及对文艺理论现代性问题的追问和探索仍在继续;“文化研究”或“文化批评”在新世纪仍然保持着强劲势头。
对全球化背景下文艺理论的发展与未来的关注,“网络文学”的异军突起及其对传统文论的挑战,“休闲文学”的再度提出和引起的争鸣,“生态文学”的闪亮登场和文艺理论界的回应等等,对中国文论的发展都将产生相应的影响。
2001年的中国文论总体上可以说只是在继续演奏着上个世纪就已开始的一支多声部的交响乐。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描述和评价2001年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状况和面临的问题呢?就其所关注的基本问题和学术发展态势而言,本年度文艺理论研究的着力点或侧重点大体上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全球化语境下文论的危机与出路;二、文艺学的学科建设与教材改造;三、文艺学学术史研究的现状和意义;四、生态文艺学走向学术前沿;五、关于网络文学的理论研究与批评;六、文艺理论走向文化研究的新动向。
前面几个问题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就已经受到部分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并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
后面几个问题虽然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情况,但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也已经有人申报过相关的科研课题,有的课题甚至已经结项了。
文学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优选4篇)
![文学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优选4篇)](https://img.taocdn.com/s3/m/822f24c8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9a.png)
文学文献综述范文模板第1篇新时期北齐文学研究综述摘要:隋唐以来,由于文学作品的散佚,北齐文学的历史地位一直没有收到重视,甚至有些学者认为北齐根本就没有文学。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北齐文学逐步走入了人们的研究视野,学术界从北齐文学兴盛的原因、北齐文学作品、北齐作家、北齐文学的影响等方面对北齐文学进行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后来的研究者开辟了道路。
同时,北齐文学的研究依然存在着许多空白,需要后来者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北齐;文学;综述北齐是一个战乱中的短命王朝,但是文学也取得了一定成就,在诗歌、散文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些著名作家。
但是就北齐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学术界有着一定的分歧。
有些人认为北朝是没有文学的,南北朝的文学也就是南朝文学。
有些人给予了北朝文学积极的评价,认为它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并且对后来的文学产生了一定影响。
新时期以后,随着对中国文学研究的全面展开,北齐文学也逐渐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从各个方面展开了对其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学术界对北齐文学的研究主要从北齐文学兴盛的原因、北齐文学作品、北齐作家、北齐文学的影响等各个方面展开了对北齐文学的研究,下面我就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进行一个简单综述,以期有利于研究者的研究之用。
北齐文学兴盛原因综述吉定在《北齐文学兴盛及其原因初探》中指出,北齐文学的主要成就在诗歌、骈文、辞赋、民歌等方面,而北齐文学兴盛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北齐统治者的重视;文林馆的创办;北齐文风的“南化”;南北文士的交流。
他认为北齐文学在模仿南朝文学的同时,保持北方文学的贞刚之气、开阔境界是北齐文学的一大特点,在哀婉之情的抒发中,包蕴了一份生命价值的终极关怀 ,折射出南北分裂、融合时期**现实给士人心态造成的精神失落和特殊人生的深悲沉恨 ,这一点部分地继承了汉魏风骨 ,是北齐文学的又一特点。
陈娟、徐中原在《东魏北齐散文发展的动因及其表现》中也指出,东魏、北齐的散文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一方面是受到北魏的影响,另一方面,北齐统治者的重视和文士自身审美意识的增强也是出现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
文学理论教程论文
![文学理论教程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6b075659b6648d7c1c74664.png)
文学与创造系别:中文系年级:09级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姓名:王振海学号:200940101012内容摘要:本文主要概述了文学创造的含义及其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介绍了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以及精神生产的特殊性。
简要介绍了文学创造与其它精神生产的区别,首先介绍了文学创造与宗教科学活动的区别,又说名了文学创造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解释了什么是文学创造的客体与主体。
以及简明诠释了文学创造的客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
解释了什么叫做文学的反映对象,以及帮助理解文学创造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关键词:文学创造,文学创造主体,文学创造客体,关系,统一正文: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把艺术活动称之为“艺术劳动”,而从社会生产活动的角度来看,文学创造又是又是一种生产。
文学创造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因为文学创造属于精神的范畴,是一种精神生产。
人类的生产活动可以分为精神生产,如法律文学宗教等上层建筑。
还有一种是物质生产,如人们的生产劳动,改造自然的活动等。
那么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内涵是什么?又有什么关系呢?物质生产指的是人类为取得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界的物质改造活动。
而精神生产的产生和发展始终是以物质生产为前提和基础的。
精神生产指的是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
精神生产是被物质生产所决定的。
但是,另一方面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之间有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
精神生产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活动,精神生产对物质世界具有反作用,精神生产还可以以符号活动来创造观念的世界,而且精神生产也是富有个性的自由创造活动。
但是文学创造与其它精神生产又有区别,首先文学创造与科学宗教活动有有很大的区别。
比如科学突出的是真实性准确性而文学创造的真实性又与科学的真实性不同,而宗教则是通过某种方式将人带入彼岸世界带入超验世界,而文学的创造往往会给人一种新鲜感会使人的身心感到愉悦。
文学创造又是一种特殊的生产。
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精神活动会运用一些特殊的符号,就像各种艺术生产的“艺术符号”也不一样。
文献综述范文文学
![文献综述范文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05b74fd5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5c.png)
文献综述范文文学文学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人类智慧和情感的结晶。
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语言来表达人类的思想、情感和体验,是人类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文学的定义、特点、分类和发展历程等方面展开综述,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了解文学的视角。
首先,文学是一种艺术形式,它通过语言来表达人类的思想、情感和体验。
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
它通过对语言的运用和表达,来展现人类的情感、思想和体验,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文学作品通常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表现力,能够深刻地反映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现实,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其次,文学可以根据其表现形式和内容特点进行分类。
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文学可以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不同的文学体裁;根据内容特点的不同,文学可以分为现实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唯美主义文学等不同的文学流派。
每种文学体裁和流派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艺术特点,能够满足不同读者的审美需求和文化情感。
文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早期。
从古代的神话传说、史诗和诗歌,到中世纪的骑士文学和宗教文学,再到近现代的现实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文学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风格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思想的进步,文学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学传统和文化遗产。
总之,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
它通过对语言的运用和表达,来展现人类的情感、思想和体验,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文学可以根据其表现形式和内容特点进行分类,不同的文学体裁和流派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艺术特点。
文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早期,它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风格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思想的进步,文学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学传统和文化遗产。
文学理论教程全部综述
![文学理论教程全部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0dc8c7d743323968001c9221.png)
(1)文学创作论
(2)作品构成论
作品 (中介)
(3)文学接受论
作者
读者
文学活动模式图
第二节 文学活动作为人类活动的性质
一、人类生活活动的性质
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 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
二、人类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
(一)生活活动特性导致人与 对象的诗意情感关系
(二)生活活动特性导致人的 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
第四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
第一节 文学概念辨析
一、文学概念三义
广义文学是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 作品的统称,包括今天所谓文学和政治、 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狭义文学才识指今日通行的文学,即包 含情感、虚构和想象等综合因素的语言 艺术行为和作品,如诗、小说、散文等。
介乎广义文学与狭义文学之间又难以归 类的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可以称为折 中义文学。
1、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客体和唯一源泉
1)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客体
(2)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唯一源泉
2、作为文学创造客体的社会活动的特殊性
(1)文学创造的客体是整体性的社会生活
(2)文学创造的客体是具有审美价值的或经过 审美提炼而具有审美价值的社会活动。
3)文学创造的客体是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
文学理论教程
第一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文艺学 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
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 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文学批 评史和文学史. 这五个分支具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它们 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与渗透.
第一节 文学理论的性质
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第八章 文学创造原则
文学方面的文献综述范文
![文学方面的文献综述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40937f1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2d.png)
文学方面的文献综述范文English Answer:Introduction:Literary analysis encompasses the critical examin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literature, exploring its literary elements, themes, and historical context to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its meanings and impact. This literature review aim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existing research on the topic of [Insert Topic].Body Paragraph 1: Critical Approaches and Methodologies.Discuss the various critical approaches used inliterary analysis, such as formalism, structuralism, post-structuralism, and feminism.Examine the strengths and limitations of each approach and their applicability to different types of literature.Provide examples of how these approaches have beenused in previous research on [Insert Topic].Body Paragraph 2: Literary Elements and Themes.Explore the key literary elements commonly analyzed in literature, such as plot, character, setting, point of view, and symbolism.Identify the dominant themes and motifs that emerge in works of literature related to [Insert Topic].Analyze how these elements and themes contribute tothe overall meaning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literature.Body Paragraph 3: Historical and Contextual Analysis.Examine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 in which literary works were created.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political, andeconomic factors on the themes and perspectives presented in literature.Discuss how contextual analysis can enh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aning and relevance of literature.Body Paragraph 4: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Explore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literature and other disciplines, such as history, philosophy, psychology, and sociology.Examine how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es can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literary works and their broader cultural significance.Provide examples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that has been conducted on [Insert Topic].Conclusion:Summarize the key findings and insights gained fromthe reviewed literature.Discus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research for future literary analysis and scholarship.Identify areas where further research is needed to adv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Insert Topic].中文回答:导言:文学分析涵盖了对文学的批判性考察和解读,探索其文学元素、主题和历史背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含义和影响。
文献综述范文文学
![文献综述范文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536c615d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7f.png)
文献综述范文文学文学综述。
文学是人类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承载着人类的智慧和情感,传承着文化的精髓。
本文将从文学的定义、发展历程、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品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而深入的文学世界。
首先,我们来谈谈文学的定义。
文学是一种以语言文字为媒介,通过对生活、情感和思想的表达,以及对人类社会和历史的思考,来创造艺术形象和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
文学作为一种艺术,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深刻触及,是对生活和社会的深刻反思,是对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因此,文学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人文关怀的内涵。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文学的发展历程。
文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人类语言文字的产生,但是真正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并产生较为完整的文学体系,是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古希腊的史诗《荷马史诗》、古罗马的《埃涅阿斯纪》等作品,奠定了西方文学的基石。
在中国,古代的《诗经》、《楚辞》、《论语》等作品,也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历史的演进,文学在各个时期都有着不同的风貌和特点,如中世纪的骑士文学、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等,每一个时期都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内在精神。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主要的文学流派和代表作品。
在西方文学中,古希腊的史诗、戏剧和哲学文学是西方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希腊的《荷马史诗》、苏格拉底的《对话录》等作品,对西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世纪,骑士文学和宗教文学盛行,代表作品有《阿拉伯的千一夜》、《圣经》等。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崛起,代表作品有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但丁的《神曲》等。
现代主义文学则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代表作品有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弗吉尼亚·吴尔芙的《至灯塔》等。
在中国文学中,古代的诗歌、散文和戏剧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经》、《楚辞》、《论语》等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文学专业文献评述文学理论与创作实践
![文学专业文献评述文学理论与创作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4a6e105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fc.png)
文学专业文献评述文学理论与创作实践文学作为一门艺术,既有其独特的审美规律,又受到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文学专业的学习中,文学理论与创作实践是两个核心领域,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本文将从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两个方面展开评述,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文学专业中的重要性。
文学理论的重要性文学理论是对文学现象进行系统分析和解释的学科体系,是文学研究的基础。
在文学专业中,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各种文学理论来深入理解文本背后的内涵和意义。
比如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批评等不同的理论流派,都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思考方式,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文学作品。
文学理论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文学作品背后的历史、社会和人类心灵等方面的内涵,拓展我们的思维广度和深度。
通过对不同理论的比较和运用,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文学作品的特点和风格,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批评水平。
创作实践的重要性创作实践是将文学理论运用到实际写作中去,是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艺术作品。
在文学专业中,创作实践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不断地写作练习和创作实践,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想象力和文字功底。
创作实践也是检验文学理论是否有效和完整的重要手段。
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写作相结合,才能真正体会到理论对于创作的指导意义和启发作用。
通过不断地尝试和实践,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逐步改进提升。
文学理论与创作实践的互动关系文学理论与创作实践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两个领域,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各种文学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写作实践,比如运用结构主义理论来构建故事框架,运用后现代主义理论来打破传统叙事模式等。
同时,在实际写作中也会产生新的文学现象和问题,这些问题又会反过来促使我们去深入研究相关的文学理论。
通过不断地循环反馈和互动,我们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思维方式,不断提升自己在文学领域中的造诣。
结语综上所述,文学专业中的文学理论与创作实践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与理论总结技巧
![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与理论总结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44e5063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04.png)
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与理论总结技巧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文献综述和理论总结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对已有研究文献的回顾和分析,以及对研究领域的理论知识的总结和归纳,可以为研究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提供重要支持。
本文将介绍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和理论总结的技巧。
1.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和总结,旨在为研究问题提供背景和理论基础。
在撰写文献综述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1)明确研究目的和问题。
在撰写文献综述之前,需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涉及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搜集和阅读相关文献。
(2)搜集相关文献。
可以通过图书馆、学术搜索引擎、期刊论文数据库等途径,搜集跟研究问题相关的文献。
需要注意的是,选择高质量的文献,如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经过同行评审的学术会议论文等。
(3)阅读和理解文献。
在阅读文献时,应全面理解文章的主旨、研究方法和结果,并做好笔记。
可以将文章按主题或研究方法分类,有助于后续的整理和归纳。
(4)总结和分析文献。
在综述文献时,需要将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或主题进行组织,分析不同研究之间的关系,指出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自己研究的切入点和创新之处。
2. 理论总结理论总结是对研究领域内主要理论观点和研究框架的归纳和概述。
在撰写理论总结时,可以采用以下方式:(1)归纳主要理论观点。
通过阅读文献和参考书籍,归纳出研究领域内的主要理论观点和研究范式。
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进行总结,描述其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
(2)整合不同理论观点。
在对理论进行总结时,需要注意各个理论之间的关系和差异。
可以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各个理论的相同点和差异,并在总结中进行说明。
(3)提出自己的理论观点。
在进行理论总结的同时,可以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理论观点。
可以通过对已有理论的扩展、修正或整合,提出自己的独特观点,并进行合理的论证和解释。
通过以上技巧,可以有效撰写出准确、清晰、系统的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和理论总结部分。
毕业论文中如何撰写准确的文学综述结论
![毕业论文中如何撰写准确的文学综述结论](https://img.taocdn.com/s3/m/bac8e668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a7.png)
毕业论文中如何撰写准确的文学综述结论在毕业论文中,文学综述部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需要对相关的文献和研究进行全面的搜集、分析和总结,还需要给出准确的结论。
下面将介绍如何撰写准确的文学综述结论。
一、文学综述的定义和作用文学综述是毕业论文中的一部分,主要是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归纳和总结的过程。
它的作用是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动态,准确定位研究的问题和目标,从而为研究的实施和结论提供支持。
二、撰写文学综述的步骤1. 文献搜集:通过图书馆、网络、期刊等途径,查找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
可以使用关键词检索相关的文献,并进行筛选和整理。
2. 文献阅读和分析:对选定的文献进行仔细阅读和分析,理解作者的研究方法、理论基础和主要结论,形成自己的文献笔记。
3. 文献综合和归纳:将各个文献中的相关内容进行综合和归纳,形成一份综述性的文章。
可以按照不同的主题或者研究方向进行分类整理。
4. 结论提炼:根据对文献的分析和综述的内容,提炼出准确的结论,并对结论进行适当的修饰和解释。
三、准确的文学综述结论的撰写要点1. 简明扼要:结论要简洁明了,能够准确概括综述的主要内容和发现。
2. 基于证据:结论需要基于所阅读文献的实证证据,而不仅仅是主观臆断或个人意见。
3. 避免绝对性陈述:在撰写结论时,应该避免使用绝对性的陈述,要注意使用适当的修饰词和限定词,使结论更加客观准确。
4. 引用文献:在结论中,可以适当引用相关文献的主要结论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5. 突出亮点:如果综述中有一些重要的亮点或新的发现,可以在结论中进行突出强调。
四、注意事项1. 不要抄袭:在撰写文学综述结论时,要注意避免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和观点。
可以借鉴和引用别人的观点,但要注明出处。
2. 不要夸大或缩小结论的意义:结论要客观准确,不要夸大或缩小自己的研究结果和结论的意义。
要明确提出结论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3. 语言简洁明了:结论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表达,不要使用复杂的句式和术语,以免给读者造成困扰。
大学文学理论研究进展综述
![大学文学理论研究进展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113feec5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22.png)
大学文学理论研究进展综述1. 前言文学理论作为一个学科领域已经有很长的历史。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大学文学理论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
本文将综述近年来大学文学理论研究的进展,并就其中一些重要的研究方向进行讨论。
2.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成为大学文学理论研究的主要流派。
结构主义强调文学作品中的符号和结构的意义,将文学作品视为一种语言系统。
后结构主义对结构主义进行了批判,并强调文学作品的多义性和开放性。
2.1 结构主义的发展结构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法国的奥尔通弗洛斯特。
他主张文学作品中的符号和结构是理解作品意义的关键。
他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形式和结构进行分析,揭示了符号和结构间的潜在关系。
奥尔通弗洛斯特的理论对后来的文学理论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2.2 后结构主义的崛起后结构主义是对结构主义的批判与超越。
它认为结构主义过于关注符号和结构,忽视了文学作品的多义性和开放性。
后结构主义把重点转向阅读的过程和读者的主观性。
它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是由读者的阅读行为与文本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3. 叙事理论研究叙事理论是近年来大学文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主要关注文学作品中的叙事结构和叙述方式。
3.1 叙事结构的研究叙事结构是指文学作品中故事的组织方式和结构。
研究者通过分析故事中的时间关系、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等方面,揭示故事的组织原则和意义。
3.2 叙述方式的研究叙述方式是指文学作品中的叙述手法和叙述技巧。
研究者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叙述语言、叙述视角和叙述策略等方面,探讨叙述方式对作品意义的塑造和表达的影响。
4. 后殖民主义研究后殖民主义研究是关注文学作品中的后殖民主题和后殖民话语的一种研究方法。
4.1 后殖民主题的研究后殖民主题是指文学作品中涉及殖民和后殖民问题的内容和主题。
研究者通过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设置和象征意义等方面,揭示作品中对殖民历史和后殖民现实的反思和批判。
4.2 后殖民话语的研究后殖民话语是指文学作品中涉及殖民和后殖民问题的表达方式和意义。
毕业论文中如何撰写精彩的文学综述论述
![毕业论文中如何撰写精彩的文学综述论述](https://img.taocdn.com/s3/m/c2250e57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31.png)
毕业论文中如何撰写精彩的文学综述论述文学综述是毕业论文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分析,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如何撰写一篇精彩的文学综述论述呢?本文将从论述结构、文献选择、文献分析等方面给出具体指导。
一、论述结构的组织文学综述论述的结构要清晰、逻辑性强。
以下是一种可行的论述结构:1.引言:简要交代研究话题的背景和意义,提出研究问题。
2.前期研究综述:回顾和总结与研究话题相关的前期研究成果,指出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存在的问题。
3.文献的选择依据和方法:介绍选择文献的标准和方法,以及如何筛选出与研究话题相关的文献。
4.文献分析:对选定的文献进行深入分析,理解作者的研究观点、方法和结论,并进行比较和综合。
5.文献分析的主题划分:根据研究议题或相关主题,将文献分成几个主要的类别,分别进行论述和分析。
6.主题论述:对每个主题进行系统性的论述,列举相关文献,分析不同文献的观点和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7.对已有研究的评价:对已有研究的贡献、不足之处及其局限性进行评价和分析。
8.结论:总结已有研究的成果、问题和不足,以及你的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二、文献的选择与筛选在撰写文学综述论述时,要选择与研究话题密切相关的文献。
选择文献时,可以采用以下途径:1.学术数据库:如CNKI、维普、Web of Science等,输入相关的关键词,筛选出与研究话题相关的文献。
2.引文检索:通过在著名文献中查找被引次数较高的文章,获取研究话题相关的文献。
同时,筛选文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与研究话题直接相关的文献,排除与研究话题不相关的文献。
2.选择近期的文献,优先选择近几年发表的文章,以保持研究的前沿性。
3.选择高质量的文献,特别是在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三、文献分析的方法在文献分析环节,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1.比较分析法:将选取的文献进行比较,找出不同研究者在研究观点、方法和结论上的差异,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文学论文文献综述范文
![文学论文文献综述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2261c1d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71.png)
文学论文文献综述范文当前中职物流专业普遍存在专业师资缺乏、培养方向不明确、教学手段落后、学生缺乏实际训练,致使与物流企业需求不符合、与社会联系不紧密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流操作人才的培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文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文学论文范文一: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断发生变化。
传统教育注重应试教育的汉语言文学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大多理论知识比较丰富。
如今的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越来越看重,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不再适用。
本文针对教育领域当前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素质教育;教学质量1.汉语言文学教学意义时代在发展,急需高素质人才的同时竞争日益加剧,所以人才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汉语言文学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汉语言文化的学习关系到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发扬,对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具有不能轻视的力量。
只有我国的下一代学好汉语言文学,我国的优秀历史文化才不至于流失在历史长河里。
汉语言文学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文化对一个国家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所以让当代学生学好汉语言文学对我国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
2.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分析2.1教师转变教学角色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限制,多是采用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
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很少把学生主体性当做教学活动的主要标准,对学生的具体需求不明确,所以教学活动对学生教育的针对性不是很强。
长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提高,没有自主学习的激情,自然对学生学好汉语言文学有一定弊端。
而且学生参与的互动机会比较少,学生在理论课堂中逐渐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失去兴趣,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不能完全接受,所以教学效果不理想。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汉语言文学有更好的帮助,老师需要先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不再以自己为主导,而且真正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是起到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以前那种老师就是权威的教学思想应该摒弃。
文学理论教程范文
![文学理论教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3ea4174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69.png)
文学理论教程范文文学理论是关于文学及其创作规律、批评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它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各种文学流派、文学形式以及文学批评的各种理论观点。
对于广大文学爱好者和文学从业者来说,了解文学理论是提升自己的必备素养。
本文将针对文学理论进行一次简单的介绍和解读。
首先,我们要了解文学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就有了关于文学的理论研究,如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到了18世纪,欧洲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文学理论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世纪则是文学理论迅猛发展的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家,如马克斯·韦伯、伊姆曼努尔·康德、弗里德里希·尼采等。
而20世纪的文学理论更是多元化,出现了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等一系列重要的理论流派。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些常见的文学理论。
首先是结构主义,结构主义强调文本中各种元素间的相互关系,它关注文本的结构和语言。
接着是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质疑文学的固有形态和意义,倾向于拆解和颠覆原有的文学传统。
女性主义则关注文学中性别问题的表述和批判,试图解构性别二元对立的结构。
马克思主义则关注文学作品中的历史社会背景和阶级矛盾,强调文学作品的阶级性和政治性。
此外,还有形式主义、新批评、文化批评等理论流派。
最后,学习文学理论的目的在于提高我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通过学习文学理论,我们能够更好地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各种元素和技巧,领悟到作家的创作意图和表达方式。
同时,文学理论也可以帮助我们把握作品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关系,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的意义。
综上所述,文学理论是我们学习和理解文学的重要工具和方法。
通过了解文学理论,我们可以拓宽我们的文学视野,提高我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评价能力。
尽管文学理论的研究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学科,但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来驾驭它,从而更好地领略文学的魅力。
文学论文综述范文
![文学论文综述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80bf712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4a.png)
文学论文综述范文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文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文学论文范文一:传统文学创作意境研究[摘要]在我国文学史上,优秀的诗词曲赋作品,都蕴含着美的意境,意境成为长期以来我国抒情文学创作传统中锤炼出来的一个重要美学范畴。
因此,创造意境是抒情文学创作的关键所在。
在分析意境的艺术特征的基础上,探讨意境创造的方法,为语文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意境;文学创作;特征;方法意境,通俗地讲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
在我国文学史上,优秀的诗词曲赋作品,都蕴含着美的意境,意境成为长期以来我国抒情文学创作传统中锤炼出来的一个重要美学范畴。
因此,创造意境是抒情文学创作的关键所在,而意境也成为抒情文学永远的灵魂。
一、意境的艺术特征首先,在情感的基点上,意与境互相渗透,和谐统一。
意境不是单一的结构体。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乙稿序》中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
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
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
”这就是说,意境是由意与境,主观与客观两方面要素组成的。
其次,意境是一个和谐广阔的情感活动的艺术空间,具有丰富的蕴藉和情思内涵。
意境描写景物和人物,目的不是为了给景物和人物本身构造形象,而是为了创造一种艺术境界。
它是一种特有的空间。
意境和意象是不同的。
一般说,象是具体的物象,意象通常指一个单一的事物形象。
而意境则是物象与物象之间多重复合联系所构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场景、氛围、画面、情调、韵味,是“境象非一,虚实难明”的化境,是意象与意象互相作用产生出新质的一种艺术空间。
再次,意境能够引发读者的想象和思索。
意境形象需要依赖意象,可是意境形象的具体性,并不直接体现在单独的意象身上,意境的意味无限性,存在于意象与意象之间的功能结构所形成的艺术空间上,因而,依靠感受、体验和分析个别有限的意象,是不能把握意境的丰富内涵的。
二、意境创造的过程与方法创造意境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意象的选择与组合,创造具有境外之境、象外之旨的艺术空间,要点在于处理好形与神、虚与实的和谐契合,即要做到形神兼备、虚实相生。
文学理论的论文
![文学理论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127397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76.png)
文学理论的论文中国现代文学是在外国文学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
如果我们离开外国文学来讨论它, 所得出的结论恐怕是片面的、不合理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文学理论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文学理论的论文范文一: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探讨摘要:网络文学是互联网与文学结合的产物,不同于传统文学,网络文学并不是从纸质到网络的简单复制,它具有题材新潮另类、语体风格简单直白、问题结构灵活松散等不同于传统文学的特点。
这使得很多读者对网络文学的阅读热情高涨,使得纸质小说市场出现低迷的状态。
本文将就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间的差异、联系等内容进行探讨。
关键词:网络文学;传统文学一、引言在对网络文学进行界定前,先必须了解网络文学的概念。
网络文学就是在互联网上发布的、由网民参与创作、供网民欣赏的原创文学。
自网络文学诞生的那一天起,其发展势头就呈现出蔚为壮观的景象。
影视文学、诗歌、散文、小说等新媒介文学逐渐升温,成为当代文坛中的一股新生力量。
例如:由于网络小说在形式、篇幅上具有的独特优势,在众多的网络文学行驶中,成为主要的发展形式。
二、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第一部中文网络小说是由少君(钱建军)与1991年4月发表的《奋斗与平等》。
此后,中文网络文学拉开了历史的帷幕。
网络文学的发展历史是由网络写手、网络文学的作品、文学网站共同发展构成的。
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两个阶段,即:1999年———2002年的自由发展时代、2002年至今的商业操纵时代。
在前一个发展阶段,网络文学创作者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追逐名利,而是单纯地只想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文学作品,商业目的不明显,很多作者也只是为了创作更多的抒发和宣泄自己情感的文学内容。
在后一个阶段中,各大网络文学网站逐渐确立,并开始线上收费的形式,网络文学逐渐被商品化,网站的提成决定着作者的流向,而作者的流向又引导着读者的流向。
虽然网络文学中的现实题材增加了不少,并且销量也很好,但是在文学界中,并没有将网路文学归入到正统的文学作品中,很多学者认为网络文学只不过一种为了谄媚大众的、具有商业目的的产物,并没有真正的文学价值。
最完整的文献理论综述材料.doc
![最完整的文献理论综述材料.doc](https://img.taocdn.com/s3/m/ee29a56add36a32d737581e4.png)
最完整的文献理论综述材料文学理论1。
广义的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的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和一般的文化形式,如政治、哲学、历史和宗教。
狭义的文学是指今天流行的文学,即语言和艺术行为和作品,包括情感、虚构和想象等综合因素,如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
折衷主义文学:难以区分的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
比如一些政治文章。
文学的审美意义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
狭义文学是独立于广义文学的。
它完成于中国和魏晋,在西方的16个狭义的文学。
它是指今天普遍使用的文学,即语言艺术行为和作品,包括情感、虚构和想象等综合因素,如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
折衷主义文学:难以区分的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
比如一些政治文章。
文学的审美意义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
狭义文学是独立于广义文学的。
意境是中国古典文论的一个原创概念,是中国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
在中国文学理论史上,据说“意境”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王昌龄的《《诗格》》。
文学意境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式之一。
它是抒情作品中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意象系统,是由此诱发和发展起来的审美想象空间。
意境的特征:1、场景融合的表现特征分为:在场景中,一个人隐藏自己的感情;在这个场景中,你可以看到有很棒的图片的场景。
2.现实与现实相结合的结构特征是“现实”:指对景物、形状和环境的逼真描述。
“虚拟环境”:现实诱导和发展的审美想象空间。
3.韵味无穷的美学特征。
审美效果由寻求、意义、情感、事件、风格、语言、身体状况等因素构成。
3.言外之意:隐含性是指包含或隐含多个复杂意义的情况,导致各种不同的理解可能性。
话语含义是文学活动特殊语言和意义的概括,意味着文学作为一种社会话语活动,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一是整个文学活动具有话语隐含的性质,二是为阅读而创作的特定语言文本具有话语隐含的性质。
隐含话语的典范形式;含蓄和模糊含蓄:隐含性是语篇隐含的典型形式之一,它是指有限语篇中无限意义的隐含,使读者从有限的语篇中欣赏无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9—16章综述
《文学理论教程》后半本主要讲到两部分:文学作品、文学消费与接收。
文学作品这一部分是从不同角度考察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分析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讨论叙事性作品和抒情性作品,把握文学风格内涵和价值;文学消费与接受这一部分则是论述文学消费、文学接受和文学批评等内容。
9—13章主要从四个方面阐释了文学作品的内涵和特点:第一.文学作品的外在形态(第9章),第二.文学作品的内在形态(第10章),第三.内外综合经典形态(第11-12章),第四.话语特色(第13章)。
文学作品的外在形态包括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文学作品类型的划分方式很多,书本上的划分标准是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
这三种类型的文学分别有所侧重,前者侧重写实,中者侧重直抒,后者侧重暗示。
第9章第1节主要论述这三者的基本特征及历史发展。
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则主要提到四类,诗、小说、剧本、散文与报告文学。
文学作品的内在形态包括文本层次和审美呈现方式。
文本层次从总体上又可分为三大层次:文学言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和文学意蕴层面。
其中,文学形象是艺术表现的中心,它的高级形态有三种:文学典型、文学意境和文学意象。
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典型、意境、意象具有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分类也是五花八门。
叙事和抒情诗内外综合经典形态的大类。
叙事性作品以叙事为主,它的分析具体是从三个层次进行:首先是叙述内容,从叙事话语的内容中分析外部世界的事物进入文学话语后的形态特征;其次是叙述话语,这是对叙事文本形式特征的分析;最后是叙述动作,对叙事作为活动的特征进行分析。
抒情性作品与叙事性作品相对应,关于它主要讨论的是抒情的基本性质和主要特征以及抒情性作品的结构,话语的修辞方式和不同的抒情角色等问题。
话语特色主要讲得是文学风格。
文学风格的审美价值以及文学与文化的关系是要讨论的关键。
不同的文学风格给人以不同的审美享受。
另一方面,文化风格总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形成发展并渗透,从而成为一定文化的表征。
14—16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解析文学消费与接收。
先是讨论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和特征(第14章),然后是文学接受过程(第15章),最后是文学批评(第16章)。
文学消费与接受里主要涉及消费与接受的性质与特征。
文学消费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消费,具有意识形态属性。
文学接受具有认识属性、丰富的文化属性,其中最基本的层面是审美属性、诠释属性和交流属性等。
文学接受过程有三大点。
文学接受过程集中体现在读者对文本的阅读,读者的文学接受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发生(视野期待、接受动机和接受心境)、发展与高潮(共鸣、净化、领悟和余味)。
文学批评是文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章主要讨论三个问题: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文学批评的模式(传统批评模式和现代批评模式)和文学批评的实践。
以上即是《文学理论教程》后半本的主要内容。
文学作品在社会化大生产中体现出了自己的特质,从这个角度讲,文本从其产生到成为作品,它的消费和接受都是体现出了各个时代文学、作品的变化。
文学作品适时则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