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及管理守则汇编.doc
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制定本《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的所有员工,包括劳动者、管理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
第三条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第四条本制度的内容包括危险源辨识、危险源控制、应急预案制定、危险源检查与评估等。
第五条企业应当配备专业人员负责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管理工作,并向员工提供相关培训。
第六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管理档案,定期进行更新和备份。
第二章危险源辨识第七条企业应当对各工作环节进行危险源辨识,并进行重要性排序。
第八条危险源辨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工作场所内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如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等;(二)工程设备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如电气故障、漏电等;(三)生产化学品可能带来的危险源,如有毒、易燃等;(四)作业人员可能引发的危险源,如操作失误、安全意识淡漠等。
第九条危险源辨识工作应当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工作组按照《危险源辨识评估方法标准》进行。
第十条企业应当制定危险源辨识报告,并向员工和相关部门公示。
第三章危险源控制第十一条企业应当制定危险源控制措施并实施。
第十二条危险源控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一)修正不安全的工作场所布局,保证通行道路畅通;(二)安装必要的安全设施,如消防设施、防护栏等;(三)配备操作人员所需的个人防护用品;(四)建立和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操作规范。
第十三条企业应当定期检查危险源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并记录相关情况。
第十四条对于无法完全消除的危险源,企业应当制定明确的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并进行培训和演练。
第四章应急预案制定第十五条企业应当根据危险源辨识结果和控制措施制定应急预案。
第十六条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程序;(二)责任部门及相关人员的分工与职责;(三)人员疏散和救援措施;(四)事故处理所需的设备和物资准备。
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范本(2篇)
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管理制度范本一、概述本制度旨在明确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的管理要求,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
所有相关岗位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二、危险源辨识与评价1. 企业应组织专业人员对各岗位和工作区域进行危险源辨识与评价,并按照结果制定相应控制措施。
2.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 化学物质的存储和使用- 作业区域的工艺安全风险- 电气设备的安全状况- 人员活动与行为的安全风险三、危险源控制措施1. 企业应按照危险源辨识与评价的结果,针对每个危险源制定控制措施,并明确责任人和执行时间。
2. 针对机械设备的控制措施:- 确保设备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要求-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 建立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并进行培训教育- 设置设备安全警示标识3. 针对化学物质的控制措施:- 建立化学品储存管理制度,明确分区分级存储要求- 购买符合安全标准的化学品- 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并进行培训指导- 建立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置预案4. 针对作业区域的控制措施:- 确保作业区域通风良好- 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如护栏、防护网等- 建立作业区域安全规章制度,并定期进行演练5. 针对电气设备的控制措施:- 定期进行设备巡检和维护保养- 确保设备安装符合相关要求- 建立电气设备操作规程,并进行培训- 设置电气设备操作警示标识6. 针对人员活动与行为的控制措施:- 进行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 强化安全意识和行为规范- 建立员工安全奖惩制度- 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和评估四、危险源管理责任及培训1. 企业应指定专人负责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工作,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2. 相关岗位员工应接受必要的危险源管理培训,了解危险源的特点和控制措施,并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
3. 危险源管理负责人应定期组织培训,并进行效果评估。
五、紧急情况处理1. 企业应建立紧急情况处理机制,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危险源辨识及管理实用制度.docx
危险源辨识及管理制度1目的对公司在生产乳胶基质及现场混装作业过程活动的人员、场所、设施以及运行、作业设备产生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风险的重要程度,确定、更新重要危险源,以及对其进行管理并为公司安全目标、方案及运行控制提供依据,以最大程度降低风险级别和财产损失,为体系的持续改进产生更大绩效。
2适用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生产全过程中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
3术语和定义3.1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财务损失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3.2风险危险事件发生或曝露其中可能性和由事件或曝露其中导致伤害或疾病严重程度的组合。
3.3风险评价评估采取了任何适当的控制措施后,危害因素造成的风险是否可以接受的过程。
4职责4.1公司经理1)公司经理负责批准公司《重要危险源和控制措施清单》;2)各部门负责人批准本部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表》和《重要危险源和控制措施清单》。
4.2安全生产部1)负责组织各部门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2)负责组织公司重要危险源的收集整理和对风险控制的策划;3)负责确认与更新公司重要危险源和不可接受风险。
5危险源辨识5.1危险源的辨识1)本公司在乳胶基质生产过程中存在或可能发生的危险源。
2)本公司在现场混装乳化炸药过程中存在或可能发生的危险源。
3)识别危险源应充分考虑常规、非常规两种活动状态和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时态。
4)危险源识别方法危险源的识别采用现场排查法,由安全检查人员同其他相关人员在现场进行识别、观察。
5.2 识别危险源伤害和时态、状态1)六种典型危害a各种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挥发、泄漏所造成的人员伤害、火灾等;b物理危害:造成人体辐射损伤、冻伤、烧伤、中毒等;c机械危害:造成人体砸伤、压伤、倒塌压埋伤、割伤、刺伤、擦伤、扭伤、冲击伤、切断伤等;d电器危害:设备设施安全装置缺乏或损坏造成的火灾、人员触电、设备损害等;e燃烧危害:火焰的直接作用,热对流,热辐射,热传导。
特别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引起炸药的燃烧转爆轰,造成二次更大围的爆炸危害。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管理制度汇编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管理制度1 目的为了辨识公司围作业场所的危险源,有效控制作业场所和生产过程中物和环境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评价和控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确保职工的安全健康与生产建设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 适用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活动中危险因素的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策划活动。
3 相关文件和术语3.1 相关文件3.1.1 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3.1.2 原冶金部《冶金企业危险源(点)分级控制和管理暂行办法》3.2 术语3.2.1 危险源(点)是指企业里的设备、作业场所和岗位潜在着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因素。
这些设备、场所和岗位一旦发生事故会导致人身死亡、建筑物破坏、设备损坏,是重点控制部位和管理部位。
4 管理容与要求4.1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4.1.1 危险源识别按作业场所、设备、岗位进行辨识,并结合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和资料、询问和访谈等识别出有关的危险源。
4.1.2 危险源辨识条件4.1.2.1 辨识时应充分考虑三种状态,即:正常态:指正常、持续的生产运行;异常态:指生产的开车、停车、检修等情况;紧急态:指发生爆炸、火灾等重大突发情况。
4.1.2.2 辨识时应充分考虑三种时态,即:过去:过去的作业活动、系统或设备等安全控制状态及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和未遂事故;现在:作业活动、系统或设备等现在维护、改进、报废的安全状态;将来:可以预见的未来作业活动、系统、设备等即将产生的安全状态。
4.1.2.3 六种能量逸散类型,即:动能、势能、电能、物理能、化学能、生物能。
4.1.2.4 四种事故起因,即: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缺陷、管理缺陷。
4.1.3 危险源辨识依据4.1.3.1 有发生爆炸危险的场所;4.1.3.2 提升系统有危险的场所;4.1.3.3 有被车辆伤害的场所;4.1.3.4 有高空坠落危险的场所;4.1.3.5 有触电伤害危险的场所;4.1.3.6 有烧伤、烫伤危险的场所;4.1.3.7 有烧伤、放射、辐射、中毒和窒息危险的场所;4.1.3.8 有落物、飞溅、滑坡、坍塌、压埋、淹溺等危险的场所;4.1.3.9 有被碾、绞、挂、夹、刺和撞击等危险的场所;4.1.3.10 其它容易致人伤害的场所。
危险源辨识及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公司安全管理,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危险源辨识1. 公司各部门应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等相关标准,对生产、经营、使用、储存等环节进行危险源辨识。
2. 危险源辨识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设备设施:如压力容器、锅炉、起重机械、电气设备等。
(2)工艺流程:如化学反应、物料搬运、储存等。
(3)物料:如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性等。
(4)环境因素:如噪声、振动、辐射等。
3. 危险源辨识应由相关部门负责,形成危险源辨识报告,并报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备案。
三、风险评估与控制1. 对辨识出的危险源,应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2. 根据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1)消除风险:对存在重大风险的危险源,应采取消除风险的措施。
(2)降低风险:对存在较高风险的危险源,应采取降低风险的措施,如设置安全防护设施、操作规程等。
(3)监控风险:对存在一般风险的危险源,应采取监控风险的措施,如定期检测、维护保养等。
3. 风险控制措施应形成文件,并报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备案。
四、安全管理制度1. 安全生产责任制:公司各级领导、各部门、各岗位应明确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 安全教育培训:公司应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 安全检查:公司应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4. 应急管理:公司应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5. 安全记录:公司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记录,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安全检查、事故处理等。
五、附则1. 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危险源的管理,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第二章危险源识别第三条根据公司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的特点,危险源识别范围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选择活动、产品或服务。
(一)施工阶段(原材料采购、贮存和输送;设备运行、维护和保养; 施工工艺等);(二)运输阶段;(三)施工现场阶段;(四)其它辅助活动。
第四条可导致的事故类型按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中规定的20类:(一)物体打击;(二)车辆伤害;(三)机械伤害;(四)起重伤害;(五)触电;(六)淹溺;(七)灼烫;(八)火灾;(九)高空坠落;(十)坍塌;(十一)冒顶片帮;(十二)透水;(十三)放炮;(十四)火药爆炸; (十五)瓦斯爆炸;(十六)锅炉爆炸;(十七)容器爆炸;(十八)其它爆炸;(十九)中毒和窒息;(二十)其它伤害。
第五条危险源识别的方法:(一)询问和交流;(二)现场观察;(三)查阅有关记录;(四)获取外部工作任务分析;(五)安全检查表;(六)作业条件危害性评价。
第三章危险源风险评价第六条风险评价的基本内容:(一)所有进入作业现场人员的活动(常规或非常规);(二)作业场所的设施;(三)作业场所的地理位置及环境;(四)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五)企业原有经验及控制方法,培训及持证上岗情况;(六)绩效监视和测量的手段;(七)其他。
第七条风险因素的考虑应包括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第八条风险评价的方法:(一)公司采用的作业风险性评价方法为D=LEC(二)危险源风险评价有以下三个因素指标:1、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用L值表示)2、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的频率(用E值表示)3、可能出现的结果(用C值表示)(三)具体分值可见下表,填写在《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台帐》。
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最新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最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最新版)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推进危险源识别、评价及监督管理制度的实施,提高对事故的防范能力和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力,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消除事故苗头,特制定本制度。
一、公司总工程师负责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的领导工作,并对确定的重大危险源审核批准。
二、公司安全小组及项目部负责排查、识别所辖范围内的危险源并实施和管理。
三、公司安全小组负责组织危险源的识别、汇总、分析、评价和确定,各相关部门协助实施。
四、危险源识别范围:a)本公司在生产和服务活动中存在或可能发生的危险源。
b)所使用的产品或服务中存在或可能发生的危险源。
c)识别危险源应充分考虑常规、非常规两种活动状态和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时态。
五、危险源识别方法危险源的识别采用现场排查法,由安全检查人员同其他相关人员在现场进行识别、观察。
六、风险评价采用LEC评估办法,它综合考虑各个环节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人员暴露在这些环境的频率以及一旦发生事故所产生后果的严重性等三方面因素,采取“评分”的办法和对比的手段,根据总的危险分值简易评价作业环境的潜在危险性。
七、公司安全小组成员根据本程序的规定组织有关人员对所辖场所的危险源进行评分评级,确定重大危险源并实施控制。
八、重大危险源管理:1、公司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体系和识别监控小组(由安全管理小组兼),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
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3篇)
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企业内的危险源能够得到有效地辨识和管理,保障员工和相关利益方的安全和健康,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制定本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的所有危险源的辨识和管理。
第三条危险源辨识是指通过对企业内的活动、设备、物质等方面的分析,识别出可能对员工和相关利益方的安全和健康造成危害的因素。
第四条危险源管理是指对辨识出的危险源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减少危险源对员工和相关利益方的危害。
第五条危险源辨识和管理的目标是保障员工和相关利益方的安全和健康,防止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第二章危险源辨识第六条企业应设置专门的危险源辨识小组,负责对企业内的活动、设备、物质等方面进行危险源辨识工作。
第七条危险源辨识小组应由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组成,包括安全工程师、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等。
第八条危险源辨识小组应定期对企业内的活动、设备、物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辨识出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第九条危险源辨识应综合考虑企业内的工艺、设备、工作环境、操作程序等因素,全面分析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第十条危险源辨识应以现场考察为基础,充分了解现场实际情况,结合实际操作,进行全面的辨识工作。
第十一条危险源辨识应采取科学、系统的方法,包括文献资料调查、现场观察、数据收集和分析等。
第十二条危险源辨识的结果应详细记录,包括辨识的危险源、可能造成的危害、评估的风险等信息。
第十三条危险源辨识结果应向企业的管理层和员工进行通报,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第三章危险源管理第十四条危险源管理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通过改善设备和工艺、加强管理和培训等措施,减少危险源对员工和相关利益方的危害。
第十五条危险源管理应按照“识别、评价、控制和监督”四个步骤进行,并不断进行持续改进。
第十六条危险源管理应根据危险源的不同特点和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第十七条危险源管理应注重知识普及和培训,提高员工对危险源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危险源辨识和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和安全风险管理制度一、危险源辨识(一)什么是危险源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例如,一台老化的机器设备、一个未设置防护栏的高处作业平台、一种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等都可能成为危险源。
(二)危险源辨识的方法1、现场观察法通过对工作场所进行实地观察,了解工作流程、设备设施、作业环境等情况,直接发现潜在的危险源。
2、询问交流法与一线工作人员、管理人员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安全问题和风险,获取有关危险源的信息。
3、查阅资料法查阅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事故案例、设备说明书等资料,从中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4、安全检查表法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相关标准,制定详细的安全检查表,对工作场所进行逐一检查,确定危险源。
(三)危险源辨识的范围1、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包括日常的生产作业、设备维护、办公活动,以及临时的抢修、搬迁、改造等非常规活动。
2、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本单位员工、外来访客、承包方人员等。
3、工作场所内的所有设施和设备包括建筑物、机器设备、工具、物料等。
二、安全风险评估(一)风险评估的概念在辨识出危险源后,需要对其可能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
风险评估是指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程度,并确定风险的等级。
(二)风险评估的方法1、定性评估通过经验判断、直观观察等方法,将风险分为高、中、低等不同等级。
2、定量评估运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数据,计算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值,以更精确地评估风险。
(三)风险评估的因素1、可能性即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可分为几乎不可能、很少、有时、经常等不同级别。
2、后果严重程度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声誉影响等方面,可分为轻微、一般、严重、灾难性等不同级别。
三、安全风险控制措施(一)风险控制的原则1、消除风险如果可能,应首先采取措施消除危险源,从根本上杜绝风险的发生。
2、降低风险对于无法消除的风险,应采取措施降低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程度。
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模版(四篇)
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员工生命安全和健康,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本制度旨在辨识和管理工作场所的危险源,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促进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和所有关联单位和分支机构的工作场所。
第三条本制度内容主要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制定,所有与本制度相关的文件和资料要得到相关部门的审核把关。
第四条工作场所危险源包括但不限于人员、设备、工艺、环境、材料等因素。
第五条工作场所危险源的辨识应该全面、系统、科学、准确,依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相应的防范和控制措施。
第二章工作场所危险源辨识第六条工作场所危险源辨识是指对工作场所内可能引发事故、伤害和危险的因素进行系统、全面评估、鉴定和记录,以便制定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第七条工作场所危险源辨识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第八条公司应通过设置专门的危险源辨识小组,负责工作场所的危险源辨识工作,并根据实际需要对工作场所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
第九条危险源辨识的步骤包括但不限于:1. 收集工作场所的相关信息。
2. 分析工作场所的各项数据和指标。
3. 辨识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4. 进行风险评估。
5. 编制危险源辨识报告。
第十条危险源辨识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1. 工作场所的基本信息。
2. 辨识出的危险源的名称、性质、危害、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型和后果等详细信息。
3. 影响因素和风险评估结果。
4. 防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第三章工作场所危险源管理第十一条危险源管理是指根据危险源辨识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并对其进行有效实施和监控的过程。
第十二条危险源管理应采取预防为主、防范为先的原则,并与公司的安全管理体系相衔接。
第十三条危险源管理的责任主体是公司的安全管理部门和各级管理人员。
第十四条危险源管理的基本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 制定工作场所的安全规章制度和标准操作程序。
2. 确保工作场所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
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范本(2篇)
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范本一、背景与目的本公司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特制定此危险源辨识与管理制度。
该制度旨在明确危险源辨识的方法与步骤,以及对危险源的管理与控制。
通过全面辨识和规范处理危险源,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与伤害的发生。
二、辨识与评估危险源1. 辨识危险源的方法(1)初步调查与检查:通过对生产场所、设备、材料等进行检查,初步辨识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2)观察员工工作:通过观察员工的工作过程,发现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3)分析历史记录:通过检查事故报告、事故档案等历史记录,分析过去发生的事故和伤害原因,辨识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2. 危险源评估(1)评估危险性: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评估,确定其对员工安全与健康的威胁程度。
(2)评估暴露度:评估员工接触危险源的频率、持续时间和程度。
(3)评估风险:综合危险性和暴露度评估结果,对危险源的风险等级进行评定,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三、危险源管理与控制1. 管理责任与义务(1)公司负责人应确立危险源管理的重要性,落实责任制,保证危险源管理的顺利进行。
(2)相关部门负责危险源辨识与评估工作,制定相应的管理计划和控制措施,并推动其落实与执行。
2. 危险源管理程序(1)制定危险源管理计划:根据辨识与评估结果,制定危险源管理计划,明确管理目标、措施和责任。
(2)建立管理档案:建立危险源管理档案,包括辨识与评估记录、管理计划与措施、执行情况等,确保跟踪管理的实施与效果。
(3)制定控制措施:根据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隔离措施、防护设施、培训教育等,确保员工的安全与健康。
(4)监测与检查:定期进行危险源的监测与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5)培训与教育: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四、纠正措施与改进1. 纠正措施(1)针对危险源管理中的不足之处,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并进行整改。
危险源辨识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安全管理,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包括但不限于设备设施、原材料、产品、安全防护、作业场所、人为因素等。
第二章危险源辨识第三条危险源辨识是指识别和确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危害的因素。
第四条危险源辨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全面性:辨识范围应涵盖所有生产、经营、管理环节;2. 实用性:辨识内容应具有可操作性,便于实施;3. 预防性:提前识别潜在危险,采取措施消除或降低风险;4. 动态性:根据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变化,及时更新辨识内容。
第五条危险源辨识的方法:1. 询问法:通过与相关人员交流,了解潜在危险;2. 观察法:现场观察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识别潜在危险;3. 检查表法:使用预先设定的检查表,逐项检查潜在危险;4. 事故树分析法: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识别潜在危险。
第三章风险评价第六条风险评价是指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定其风险程度。
第七条风险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1. 科学性: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标准进行评价;2. 客观性:评价结果应客观、公正;3. 可比性:评价结果应具有可比性;4. 可行性:评价结果应具有可操作性。
第八条风险评价的方法:1. 评分法: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危害程度、发生概率等因素进行评分;2. 风险矩阵法: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危害程度、发生概率等因素,绘制风险矩阵图;3. 事故树分析法: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确定危险源的风险程度。
第四章风险控制第九条针对评价出的风险,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
第十条风险控制措施:1. 避免风险:通过改变工艺流程、调整生产方式等方法,消除或降低危险源;2. 控制风险:通过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等方法,降低危险源的危害程度;3. 接受风险:在无法避免或控制风险的情况下,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危险源的辨识和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可编辑).doc
危险源的辨识和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可编辑) 精选资料危险源辨识和安全风险管理制度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的管理。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分公司和项目部。
本制度所指重大危险源分为国家规定的重大危险源、建筑行业规定的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的定义根据《安全生产法》第一百一十二条第二款规定“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贮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对中危险源规定为“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安全生产法》第一百一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重大危险源来之于国标《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标准。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标准在适用范围中明确指出:“本标准不适用于:a)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b)军事设施c)采矿业但涉及危险品的加工工艺及储存活动除外d)危险化学品的运输e)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中危险源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重大危险源的定义的区别:《安全生产法》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所指重大危险源仅适用于易燃、易爆、有毒类的化学物质。
它的局限性较大不适用于建筑业等也没有涉及存在能量的装置(设施、作业活动)等。
综合以上原因本制度所指危险源是建筑工程活动中的危险源定义按照建设部建质安函号转发《南京市建筑工程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管理暂行办法》指出:本办法所称重大危险源是指存在重大施工危险的分部分项工程。
公司在本制度中规定的重大危险源是指:除国家规定的重大危险源以外还包括对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火灾、爆炸、重大机械、设备损坏以及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活动、设备、设施、场所、危险品、危险作业等。
工作主体职责公司安全第一责任人和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职责:组织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重大危险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促进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要求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管理、监控、隐患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督促各分公司、项目部建立和完善应急组织措施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落实控制措施综合协调和指导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工作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体系实现重大危险源的可控在控。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管理制度(可编辑).doc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管理制度(可编辑)精选资料危险源辨识及控制管理程序目的与适用范围本程序用来辨识四川发展生产作业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在工作活动过程和场所中的危险源并对危险源的风险进行评价和控制。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业务运营部门(以下简称各单位)。
定义与术语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依据国家标准GB -进行辨识。
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评价: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管理职责安全环保部负责本程序的制定、修改负责制订风险分级标准组织审定各单位申报的改善型方案纳入安措项目监督检查各单位Ⅰ、Ⅱ级危险源控制执行情况组织重大危险源安全现状评价。
各单位根据本程序的规定负责辨识、评价、控制和管理本单位的危险源拟订Ⅰ、Ⅱ级危险源的控制措施。
对Ⅰ、Ⅱ级危险源辨识涉及到原有设施进行改造的按照维修工程或技改工程实施渠道提出项目建议书。
同时监督检查相关方在本区域的工作活动过程和场所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的情况。
涉及相关方(四川分公司)的各单位根据本程序的规定负责辨识、评价、控制和管理本单位管理范围、区域和岗位的危险源拟订Ⅰ、Ⅱ级危险源的控制措施。
对Ⅰ、Ⅱ级危险源辨识涉及到原有设施进行改造的按照四川分公司维修工程或技改工程实施渠道配合项目单位提出项目建议书。
同时关注、配合、跟踪维修工程和技改工程项目的计划实施进度。
运营管理部要在合同中明确提出相关方在公司范围内作业必须开展工作活动过程和场所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的要求并纳入相关方合同履约评价。
运营管理部对项目单位提出Ⅰ、Ⅱ级危险源涉及原有设施改造的项目建议书组织审查纳入安措项目投资计划。
针对项目单位的Ⅰ、Ⅱ级危险源涉及原有设施改造的安措项目投资计划组织实施。
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总4页)
危险源辨识管理制度目的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推进危险源识别、评价及监督管理制度的实施 提高对事故的防范能力和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力 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消除事故苗头 特制定本制度。
职责☎●✆公司总工程师负责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的领导工作 并对确定的重大危险源审核批准 。
☎✆公司安全小组及项目部负责排查、识别所辖范国内的危险源并实施和管理 。
☎✆公司安全小组负责组织危险源的识别、汇总、分析、评价和确定 各相关部门协助实施。
管理内容与要求●✆危险源的类别根据现场便于执行的特点 将影响现场生产安全和执业健康的危险源从“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健康”的方法进行分类。
☎●✆参照事故类别分类如下①物体打击②车辆伤害③机械伤害④起重伤害⑤触电⑥淹溺⑦灼烫⑧火灾⑨高处坠落⑩坍塌⑪冒顶片帮⑫透水⑬放炮⑭瓦斯爆炸⑮火药爆炸⑯锅炉爆炸⑰容器爆炸⑱其他爆炸⑲中毒和室息⑳其他伤害。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 将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分为以下 类①生产性粉尘②毒物③噪声与振动④高温⑤低温⑥福射☎电理福射、非电理福射✆⑦其他危害因素等。
✆危险源调查辨识安检人员负责项目危险源的调查辨识工作 调查结束后填写“危险源调查表”。
调查应从下列方面进行☎✆工作环境 包括周围环境、工程地质、地形、自然灾害、气象条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 件等☎✆平面布局 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 高温、有害物质、噪声、編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布置 建筑物、构筑物布置 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运输路线 施工便道、各施工作业区、作业面、作业点的贯通道路以及与外界联系的交通路线等☎✆施工工序 物资特性☎毒性、腐蚀性、燃爆性✆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施工机具、设备 高温、低温、腐蚀、高压、振动、关键部位的备用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的紧急异常情况 机械设备的运动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 电气设备的断电、触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 静电、雷电 ☎✆危险性较大设备和高处作业设备 如提升、起重设备等☎✆特殊装五、设备 锅炉房、危险品库房等☎✆有害作业部位 粉尘、毒物、噪声、振动、福射、高温、低温等☎✆各种设施 管理设施☎指挥机关等✆、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医院、保健站等✆、辅助生产、生活设施等☎✆劳动组织生理、心理因素和人机工程学因素等 。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守则1.doc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1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班组长的职责(1)负责本班组的危险源控制管理,熟悉各级危险源控制的内容,督促各岗位人员(包括本人)对各级危险源进行检查。
(2)对本班组查出的隐患当班不许整改完毕,确实无力整改的应及时上报车间,同时立即采取措施有效的临时性措施。
(3)对本班组内危险源进行认真检查,对隐患整改或信息反馈方面出现的失误及由此引发的各类事故承担责任。
5、岗位操作人员的职责(1)必须熟悉本岗位有关危险源的检查控制措施内容,当班检查控制情况,严禁弄虚作假。
(2)发现隐患应立即上报班组,并协助整改,对不能及时整改的隐患,则应采取临时有效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3)对因本人在危险源检查、信息反馈、隐患整改、采取临时措施等方面延误或弄虚作假,造成危险源失控而发生的事故承担责任。
(二)有关职能部门的职责1、各级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责(1)督促本单位开展危险源分级控制管理,制定并实施管理办法,负责综合治理。
(2)负责组织本单位对相应级别危险源危险因素的系统分析,推行控制技术,不断落实、深化、完善危险源的控制管理。
(3)分级负责组织危险源辨识结果的验收与升级、降级及撤点、销号审查。
(4)按期深入现场检查(或抽查)本级危险源的控制情况。
(5)负责危险源控制点的信息管理。
(6)按规定的期限及时填报危险源隐患汇总表。
(7)督促检查各级对查出或报来隐患的处理情况,及时向主管经理报告。
(8)对危险失控而引发的相应级别伤亡事故,组织认真调查分析,按本规定查清责任人并及时报告领导。
(9)负责按本规定的内容进行危险管理的考核。
(10)对因本部门工作失误或延误,造成危险源漏定或失控及由此造成的相应级别工伤事故负责。
2、总公司职能部室职责(1)参与A级危险源辨识结果的审查,并在本部门的职权范围内组织实施对相应危险源的控制管理。
(2)负责本部门分管的危险源定期进行检查。
(3)按“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职责,对下属矿分公司无力整改的危险源缺陷或隐患接到报告后应及时安排处理。
危险源辨识和管理制度汇编
危害识别与管理系统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加强安全管理预控,加强石阡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安全重大隐患监测,提高工程安全生产为确保管理水平,防止发生重大生产事故,现就石黔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危险源识别、管理、监测和风险控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石黔高速公路项目。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危险源,是指石黔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可能造成人身伤害和设备财产损失的各种危险因素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第四条根据本标段工程特点、地质地貌、当地气候、周边环境等具体情况,以及承接的施工围护结构、工程进度和开工情况,在大工程规模化建设,应查明施工安全隐患源。
,并进行风险评估。
识别重大危险源,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针对性、有针对性。
第二章危险源识别第五条危害识别的工作方法应当是现场调查、工作任务分析和工作任务危害研究相结合。
第六条危害识别的各项准备工作:1、施工单位的经理要高度重视,在人员、时间等资源上给予支持和保障;2、鉴定组必须由生产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工程或技术总监、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施工组长、专业工程师、技术员、安全员、组长等专业和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设备部部长、机械调度员、现场施工人员、机械操作人员等;3、危险源识别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安全防护知识应齐全,基本涵盖所有工程项目和项目的施工程序,以及机械设备(设施)、工作场所等知识;4、对参与识别的员工进行专项危害识别培训,让大家掌握识别范围和类别的基本情况,了解项目安全生产的具体要求;5、基础资料准备,包括图纸、清单、施工组织设计、机械设备说明书、技术规程、安全技术规程等;第七条危害识别工作的具体操作步骤:1、根据工程量清单的章节,列出每个清单项所包含的所有子项;2、根据定额和施工经验,列出每个子项目包含的所有施工工序,以及各工序的施工活动和场地;3、对各施工活动和活动现场的危害和风险因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体的不安全状况、不良环境因素、安全管理缺陷等)进行详细列举;3、列出危险因素对应的危险危险因素可能造成的事故和伤害;4. 危害识别小组完成上述工作后,根据清单章节;清单详情;子项目;施工程序;建筑活动和场地;危害和危害;危险源及其潜在风险,编制详细的《危险源识别清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源辨识及管理制度汇编1新建铁路长春(开安)至西巴彦花线铁路工程CX-VII标段危险源识别和管理制度编制:审核:审批: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新建铁路长春(开安)至西巴彦花线铁路工程项目部经理部目录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危险源辨识(1)第三章危险源风险评价(5)第四章危险源的管理与控制(7)危险源辨识和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加强安全管理事前控制,强化对上万高速公路B3标段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提高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杜绝重大生产事故发生,现就上万高速公路B3标段建设项目危险源辨识、管理和监控以及风险控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上万高速公路B3标段。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危险源是指有可能引发上万高速公路施工人身伤害及设备、财产损失的各种危险因素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第四条施工单位应当根据本标段工程项目特点、地质地貌、当地气候、周边环境等具体情况以及承担的施工范围和工程进展和开工情况,在工程项目大面积施工前,辨识出施工安全危险源,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价。
确定重大危险源,从而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做到突出重点、有的放矢。
第二章危险源辨识第五条危险源辨识工作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工作任务分析和工作任务危险性研究结合的方法。
第六条危险源辨识的各项准备工作:1、施工单位管理者要高度重视,在人员、时间、和其他资源上给予支持和保证;2、必须由懂专业、有经验的人员组成辨识小组,如项目生产经理、项目总工、工程部长、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施工队长、专业工程师、技术员、安全员、班组长、物资部负责人、现场施工人员和机械操作手等;3、危险源辨识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安全防护知识要全,要能基本覆盖本项目的所有工程项目和施工工序以及机械设备(设施)、工作场所等知识;4、对参加辨识的员工进行专门的危险源辨识培训,使每个人能掌握辨识范围和类别的基本情况,了解本项目安全生产具体要求;5、基础资料准备齐全,包括图纸、清单、施工组织设计、机械设备说明书、技术规范、安全技术规程等;第七条危险源辨识工作具体操作步骤:1、按照工程量清单章节,列出各清单细目包括的所有分项工程内容;2、根据定额以及施工经验,列出每一分项工程中包含的所有施工工序及每工序内的施工活动内容及活动场所;3、对每个施工活动内容及活动场所存在的危害危险因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安全管理缺陷)进行详尽的列举;4、将危害危险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和伤害对应于危险因素列出;5、危险源辨识小组在完成上述工作后,按照清单章节;清单细目;分项工程;施工工序;施工活动内容及活动场所;危险和危害因素;可能导致的伤害或事故等内容,对已经辨识的危险源及其潜在风险,编制详细的《危险源辨识清单》。
第八条本项目公路施工中可能发生的的危险因素造成的事故、伤害类别大致有以下:1、物体打击,是指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如落物、滚石、锤击、碎裂、砸伤和造成的伤害,不包括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爆炸引发的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是指本企业机动车辆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
如机动车在行驶中的挤、压、撞车或倾覆等事故,在行驶中上下车、搭乘自卸车或放飞车引起的事故,以及车辆挂钩、跑车事故;3、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与工具引起的绞、碾、碰、割、戳、切等伤害。
如工具或刀具飞出伤人,切削伤人,手或身体被卷入,手或其他部位被刀具碰伤,被转动的机具缠压住等。
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伤害;4、起重伤害,是指从事各种起重作业时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
不包括触电、检修时制动失灵引起的伤害,上下驾驶室时引起的坠落;5、触电,指电流流经人身,造成生理伤害的事故,包括雷击伤亡事故;6、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7、灼烫,是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危险源辨识及控制管理制度1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管理程序1 目的与适用范围1.1本程序用来辨识四川发展生产作业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在工作活动过程和场所中的危险源,并对危险源的风险进行评价和控制。
1.2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业务运营部门(以下简称各单位)。
2 定义与术语2.1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2.2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2.3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依据国家标准GB18218-2000进行辨识。
2.4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2.5风险评价: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3 管理职责3.1安全环保部负责本程序的制定、修改,负责制订风险分级标准,组织审定各单位申报的改善型方案纳入安措项目,监督检查各单位Ⅰ、Ⅱ级危险源控制执行情况,组织重大危险源安全现状评价。
3.2各单位根据本程序的规定,负责辨识、评价、控制和管理本单位的危险源,拟订Ⅰ、Ⅱ级危险源的控制措施。
对Ⅰ、Ⅱ级危险源辨识涉及到原有设施进行改造的,按照维修工程或技改工程实施渠道,提出项目建议书。
同时监督检查相关方在本区域的工作活动过程和场所开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的情况。
3.3涉及相关方(四川分公司)的各单位根据本程序的规定,负责辨识、评价、控制和管理本单位管理范围、区域和岗位的危险源,拟订Ⅰ、Ⅱ级危险源的控制措施。
对Ⅰ、Ⅱ级危险源辨识涉及到原有设施进行改造的,按照四川分公司维修工程或技改工程实施渠道,配合项目单位提出项目建议书。
同时关注、配合、跟踪维修工程和技改工程项目的计划实施进度。
3.4运营管理部要在合同中明确提出相关方在公司范围内作业,必须开展工作活动过程和场所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的要求,并纳入相关方合同履约评价。
3.5运营管理部对项目单位提出Ⅰ、Ⅱ级危险源涉及原有设施改造的项目建议书组织审查,纳入安措项目投资计划。
针对项目单位的Ⅰ、Ⅱ级危险源涉及原有设施改造的安措项目投资计划组织实施。
3.7综合管理部(财务)负责落实Ⅰ、Ⅱ级危险源改善方案投资费用。
3.8各级顾客代表负责根据各单位与四川分公司等相关方相关的危险源与四川分公司等相关方的沟通与协调,同时,负责接收、索取、汇总、转交四川分公司等相关方的要求、规定以及双方的文件传递。
4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流程(详见附件一)5 工作活动分类5.1各单位对岗位的工作活动进行划分,其内容包括人员、设备、原材料、厂房、程序及其相关信息。
5.2工作活动的分类由班组人员共同进行,作业区审核,绘制工作活动过程图与作业点平面图,各单位最终审定,对整理出来的相关活动,填写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表(详见表格编号:DRFT010013-01A)。
6 危险源辨识6.1在工作活动分类基础上,各单位以作业区为单位组织岗位人员针对所从事工作的活动内容和所在的工作场所辨识有关的危险源,由作业区组织汇总。
6.2各单位要成立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小组,对汇总的危险源进行审核、补充和确定,填写“公司危险源评审表”(详见表格编号:DRFT010013-09A),由各单位第一责任人审定。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小组由三人以上组成,并有员工职业健康安全代表参加,小组成员应具备以下资质:6.2.1经《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培训合格;6.2.2熟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知识;6.2.3具备下列工作经历(或职称)之一:6.2.3.1从事生产技术工作五年(含五年)以上经历;6.2.3.2从事生产操作或生产管理工作五年(含五年)以上经历;6.2.3.3从事安全环保管理工作五年(含五年)以上经历;6.2.3.4工程师(含工程师)以上职称;6.2.3.5技师(含技师)以上职称。
6.3危险源辨识的方法6.3.1询问和交流;6.3.2现场观察;6.3.3查阅有关记录;6.3.4获取外部信息;6.3.5工作任务分析。
6.4危险源的辨识应包括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的活动、工作场所的设施及组织活动的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下的各种潜在的危险源,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环境、管理的因素。
6.4.1三种时态是指过去、现在、将来。
6.4.2三种状态是指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
设备的开机、停机、检修等情况下,危险源与正常状态有较大不同,属异常状态。
紧急状态则是指发生火灾、爆炸、洪水等情况。
6.5危险源的辨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发生下述情况时,要及时进行危险源辨识:6.5.1新的法律、法规要求;6.5.2企业自身业务发展、设备改造、工艺更新、原材料替代、新产品试制、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设计、施工、投产等;6.5.3相关方的要求;6.5.4外审、内审中发现未被识别的危险源;6.5.5事故、事件的发生。
7 风险评价7.1各单位组织评价小组,对已辨识危险源在现有控制措施下进行风险评价,并填写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表(详见表格编号:DRFT010013-01A)。
7.2根据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各单位判定的重大危险源,实施特殊管理。
7.3风险评价方法:直接判定法与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7.3.1直接判定法,对于符合下列条件的危险源,宜直接评价为Ⅰ级危险源,由各单位提出,安全环保部审定。
7.3.1.1不能满足现行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最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7.3.1.2上级部门提出整改要求,通过改善方案解决的;7.3.1.3相关方合理的投诉。
7.3.2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7.3.2.1评价方法(详见附件二)7.3.2.2危险源风险分级按照作业条件危险性D值大小,将危险源风险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Ⅴ级。
各单位将评价出的危险源根据公司危险源分级标准(详见附件三)分级后全部报安全环保部(详见表格队编号:DRFT010013-07A)。
7.4公司将Ⅰ、Ⅱ级危险源列为不可接受的风险,将D值小于1的危险源列为可忽略的风险。
8 风险控制措施策划8.1控制措施的选择原则:消除风险、降低风险、个体防护。
8.2拟定风险控制的具体要求8.2.1对评价为Ⅲ、Ⅳ、Ⅴ级的危险源,各单位要保持或改进原有控制措施;8.2.2对评价为Ⅰ、Ⅱ级的危险源,各单位必须制定改善型方案或管理型措施加强控制,降低现有风险;8.2.3对C值大于15的危险源,各单位还必须制定相关的应急措施来控制或减轻潜在的事故影响。
8.3风险控制措施应组织评审8.3.1危险源的控制措施是否能将风险降至可接受。
8.3.2危险源的控制措施是否可操作、具有实用性,是否产生了新的危险源。
8.3.3选定成本效益最佳的解决方案。
8.4改善型方案改善型方案是指通过投资(技改、维修工程、零固、科研)可以达到消除危险源或降低危险源风险的控制方法,具体要求如下:8.4.1要制定目标和管理方案,填写危险源管理方案表(详见表格编号:DRFT010013-0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