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椅子文化的发展探讨

合集下载

椅子的来历和发展,从“席地而坐”说起

椅子的来历和发展,从“席地而坐”说起

椅子的来历和发展,从“席地而坐”说起早在古埃及时期,人们就发明了凳子这种方便的坐具。

法老的凳子有些特殊,因为靠背,甚至有人认为法老的凳子可能是人类的第一把椅子。

在古代,椅子被视为一种奢侈品,有钱的贵族都带着自己的椅子去参加聚会。

一个人的地位越高,它的椅背就做的越高,直到十九世纪,椅子才出现在普通人的家庭。

在中国,自殷周以来,中国逐渐形成的是跪坐习俗,一直流行了两千余年,还形成了一套礼仪。

那么椅子是何时在中国出现并发展起来的呢?受到胡人影响,汉魏出现了胡床。

所谓“床”不是现在睡觉的床,而是一种坐具。

《后汉书五行志一》:“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京都贵戚皆竟为之。

”胡床就像现在的马扎。

“椅子” 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唐代,那时汉人的垂脚凳或者高脚靠背椅都较为普遍,后来受到波斯的影响,靠背椅迅速发展起来。

虽然椅子的名字已经出现,但是它还没有完全从床的概念中分离出来。

在唐代的典籍中,把椅子称为床的仍然很普遍。

唐代以前的“椅”字还有一种解释,作“车旁”讲,即车的围栏。

其作用是人乘车时有所依靠。

后来的椅子,它的形式是在四足支撑的平台上安装围栏,制当是受车旁围栏的启发,并沿用其名而称这种坐具为“椅子”了。

五代至宋,高型坐具空前普及,椅子的形式也多起来,出现靠背椅、扶手椅、圈椅等。

直到今天,椅子的种类就更多了,按材质分有木椅、塑料椅、金属椅等,按用途来分有高脚椅、滑轮椅、折叠椅子、婴儿椅等。

除了椅子外型的变化,椅子在环保无毒,不含甲醛、可拆卸等领域有了新的发展。

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天亦爱零甲醛组装铝餐椅。

这种椅子主要材料采用铝合金,不仅不含甲醛、苯等,而且没有辐射,可以回收。

平时不用的时候可以拆散放置,随时需要随时组装很方便。

天亦爱在设计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曲面坚持外观美与体感双重兼顾,椅背也严格按照亚洲人的背部曲线特点而设计,不管是实用性、美观度还是耐用性都称得上现代家具中的佼佼者。

一切为了舒服的坐下来浅论古代人们坐姿和坐具的发展变化!

一切为了舒服的坐下来浅论古代人们坐姿和坐具的发展变化!

⼀切为了舒服的坐下来浅论古代⼈们坐姿和坐具的发展变化!历史上,中国⼈的坐姿经历了从席地⽽坐,到跪坐,再到垂⾜坐的过程,坐姿的变化与坐具的发展相辅相成,也孕育出了不同的⽂化符号。

坐具的发展史,不仅是坐姿的演化史,更是国⼈的⽂化史。

箕踞⾼逸图 · 唐孙位此图描绘的是魏晋时的⽵林七贤,箕踞⽽坐。

先秦殷商时期,我们的坐姿为“蹲踞”与“箕踞”。

所谓“箕踞”,是席地坐⽽两脚前伸,这两种坐姿,因不雅⽽淘汰了。

到了殷商晚期,跪坐作为主要坐姿⽽确⽴下来。

⾄周以后,跪坐附上了礼制⾊彩。

据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载:古器⽤不备,皆坐于地上,⽽籍以席。

因席⽽坐,是礼在实际⽣活中的表现。

古⼈⾃有规矩。

有关登席的礼节,“登席不由前,为躐席。

徒坐不尽席尺。

”有关坐席的规矩,“待坐于所尊敬,⽏余席。

”有关席上跪坐的姿势,“古之坐⾃膝以下向后屈,⽽以尻坐于⾜上。

”▽跪坐⼥史箴图 · 东晋顾恺之此图是根据西晋朝⾂张华收集编写的历代先贤圣⼥的事迹《⼥史箴》内容所作之画,以为劝诫和警⽰。

河北望都汉墓壁画(主记史) 独坐榻 · 汉⼀般来说,榻产⽣于先秦,盛⾏于汉魏六朝。

秦汉时期的⼈⼀般多坐在席上,地位尊贵者往往独坐⼀榻。

河北望都汉墓壁画 · 汉东汉刘熙的《释名》有详解:“榻,⼈所坐卧,⽈床。

床,装也,所以⾃装载也。

长狭⽽卑⽈榻,⾔其榻然近地也。

”这⾥提到的“长狭⽽卑”是相对床⽽⾔的,榻⼀般⽐较矮、窄。

两汉汉时,⼈们崇尚黄⽼⽆为,乡绅富豪⽤华美之席来表⽰⾃⼰的⾝份,因⽤途有别,分暖席、凉席,暖席由⽑⽪制,⽽凉席由⽵、草、藤编制。

亦有华贵者象⽛席、椰叶席等。

汉代坐席礼仪以东为尊,《史记·淮阴侯传》载,“得⼴武君令东向坐,⽽⼰向西事之。

”西汉时,有“榻”之名,单指坐具,“长狭⽽卑者⽈榻,⾔其体,榻然近地也,⼩者⽈独坐,主⼈⽆⼆独坐也。

”⾄东汉,“坐床者不可胜当数” 。

东汉末年,出现⼀种称为“胡床”的坐具,其与床榻完全不同,是唯⼀的⾼形坐具,⾮汉⼈所创,⽽由丝绸之路传进。

中国椅子演变史

中国椅子演变史

中国椅子的演变史人是一种很会享乐的动物,追求永无止境。

从椅子的发展中就可以看出来,下面我们感受下我国椅子的发展史。

第一阶段:史前史前,由于生产力不高,生产工具的限制,人们无法人工制作,此时期的坐具主要是:大地,石头等。

第二阶段:古代椅子的起源,一开始椅子是叫马扎,从北方传到中原正襟危坐的来源就是皇帝在椅子上的姿势后来,汉代时在马扎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改名叫胡床胡床又叫,禅床,僧人在上面坐禅。

“椅子”名称的由来:“椅”字还有一种解释,作“车旁”讲,即车的围栏。

(唐)约在晚唐至五代,出现了绣墩,靠背椅,桌,塌,室内陈设布局等。

五代王齐翰的《堪书图》中有三折三屏风附有木座,置于室内后部中央,成为人们起居活动和家具布置的背景后来受到马车的启发,在之前的基础上加上护栏(唐)隋唐朝时又称为“交床”唐代卢楞迦的《六尊者像》中描绘的椅子整体造型庄重华贵两晋时期的椅子唐朝唐代中期唐朝统治阶段积极创业,励精图治,一种奋发向上刚健有力的审美观:华丽的扶手椅,圈椅等都反映出崇尚华丽的盛唐风格元代的椅子明代圈椅,扶手曲线流畅,线条利落,它们都表现出形体稳重,比例适度。

明代家具的经典——官帽椅,其特点简洁,舒畅,线条流畅,秀美,给人一种清秀之感清朝太师椅是古家具中唯一用官职来命名的椅子,它最早使用于宋代,最初的形式是一种类似于交椅的椅具。

在明代时,将上部安栲栳样椅圈儿的圈椅称为太师椅。

到了清代,太师椅成了一种扶手椅的专称,此扶手椅的靠背板、扶手与椅面间成直角,样子庄重严谨,用料厚重,宽大夸张,装饰繁缛。

这些的特征都是为了显示突出主人的地位和身份,已经完全脱离了舒适,而趋向于尊严。

清朝的椅子第三阶段:近现代近现代的椅子造型材料都打破传统观念,也有了新工艺的应用功能椅子面向未来的椅子。

中国代椅子的故事

中国代椅子的故事

中国代椅子的故事
在中国的历史上,椅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朝时期,而椅子的普及和发展则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最初,椅子被称作“胡床”,是游牧民族从北方带来的生活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胡床”逐渐演变成了交椅,其四足两两相交以便折叠,坐位部分以绳编成,同于早期绳床。

到了唐朝时期,椅子的形态和功能已经非常接近现代的椅子了。

在唐人的笔记中,已经有了“倚子”之名,到了宪宗初年,则已因谐音而改作“椅子”。

宋朝时期,由于对高坐文化的需求增加,椅子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带有靠背的交椅、圈椅等。

南宋学者对椅子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们将绳床同于交椅,又将交椅同于胡床,从而产生了混淆。

总的来说,中国椅子的起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从最初的“胡床”到现代的椅子,经历了多次形态和功能的演变。

同时,中国椅子的历史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演变。

中国传统椅凳的赏析

中国传统椅凳的赏析

中国传统椅凳的赏析
中国传统椅凳始于古代,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演变。

每个时期和地区
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以下是对中国传统椅凳的赏析:
1. 宫廷椅凳:宫廷椅凳是中国传统椅凳的典型代表,通常以紫檀木、
黄花梨木等上等材料制作而成。

这些椅凳造型庄重典雅,线条流畅,
雕刻精细,彰显了中国古代宫廷文化的繁荣和庄重。

2. 明清家具:明清时期是中国家具制作的鼎盛时期,家具的制作工艺
和风格表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平。

明清家具注重实用性和装饰性,常见
的特点是纹饰精美、花纹繁复,椅凳舒适宽敞,凳腿和扶手常常雕刻
精美。

3. 南方闲椅:南方闲椅是江南地区特有的传统椅凳,以杨木、柚木等
制作而成,通常以细长的圆形扶手和扶把为特点,椅凳多为板凳形,
简约而不失雅致。

适合放置于庭院、露台等户外场所,让人可以在悠
闲的时光中休息。

4. 扇墩:扇墩又称拍案凳,是一种具有实用性和装饰性的特殊椅凳。

它的底座常常是圆形或多边形,边缘部分则以雕刻的花纹和图案装饰,有时还会配以绘制的山水图案。

扇墩主要用于扇面书法绘画的展示和
摆放。

5. 雅致小凳:雅致小凳是一种以轻巧、精巧为特点的传统椅凳。

它的
形状简洁而美观,常常用于摆放于客厅、卧室等室内空间。

雅致小凳
多以红木、黄花梨等名贵材料制作,表面常常有精美的雕刻图案或者
装饰。

中国传统椅凳的赏析尤其关注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卓越成就和独特风格。

无论是其造型、线条还是雕刻,都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和工艺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椅子设计史

椅子设计史

椅子设计史椅子作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居用品,其设计和演变历史悠久。

从最早的简陋木制凳子到如今的多样化、功能丰富的椅子,椅子的设计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中发展出各种风格和形式。

本文将为您介绍椅子设计史的一些重要节点和特点。

一、古代椅子设计在古代,椅子的设计主要以实用为主,多为木制或石制材料。

在古埃及时期,人们使用的是简单的木制凳子,形状简洁、直立,没有扶手和背部支撑。

而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椅子的设计更加注重舒适性和尊贵感。

古希腊的宫廷椅子采用了曲线造型和雕刻装饰,而古罗马的宫廷椅子则更加注重舒适度,加入了填充物和软垫。

二、中世纪椅子设计中世纪的椅子设计受到了宗教和封建制度的影响。

在教堂中,教士们使用的是带有高背和扶手的椅子,以显示尊贵和权威。

而在贵族的宫廷中,椅子的设计更加奢华豪华,常常用贵重的材料制作,并加入金属雕刻和宝石装饰。

三、文艺复兴时期椅子设计文艺复兴时期,椅子的设计开始注重人体工程学和艺术审美。

意大利的设计师们开始注重椅子的形状和比例,追求和谐的曲线和对称的构造。

著名的意大利设计师达·芬奇提出了“黄金分割法则”,将其应用于椅子的设计中,使得椅子更加美观和稳定。

四、现代椅子设计现代椅子设计以功能性和创新性为主导。

20世纪初,德国包豪斯学派提倡“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理念,使椅子的设计更加注重实用和舒适。

著名的设计师马塞尔·布劳尔斯设计了经典的“威尔特椅”,其简洁的线条和弧度使得椅子既美观又舒适。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椅子的设计变得更加多样化和智能化。

人们开始使用新材料如塑料、金属和纤维等,使得椅子更加轻便和耐用。

同时,一些椅子还加入了智能感应装置和可调节功能,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

总结椅子作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居用品,其设计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中发展出各种风格和形式。

从古代的实用主义到现代的功能性和创新性,椅子的设计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

通过对椅子设计史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选择适合自己的椅子,并体验到不同设计风格所带来的舒适和美感。

和椅子有关的传统文化

和椅子有关的传统文化

和椅子有关的传统文化椅子作为一种常见的家具,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除了实用功能外,椅子也与许多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与椅子相关的传统文化。

一、中国古代座椅文化在中国古代,座椅被视为尊贵的象征。

在宫廷和贵族家庭中,座椅的使用是有讲究的。

例如,古代的官员在参加宴会时,会根据自己的官阶使用不同的座椅。

这种座椅的等级制度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观念。

二、椅子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椅子在传统文化中往往象征着权力、地位和尊严。

例如,古代的皇帝坐在龙椅上,象征着其至高无上的权力。

而在一些宗教仪式中,高僧或祭司坐在特殊的椅子上,代表着其地位的崇高。

三、椅子在茶道中的应用椅子在日本的茶道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茶道中,椅子被用来展示主人的品味和修养。

茶室中的座椅通常是简洁而雅致的,与整个空间的氛围相协调。

而作为客人,坐在椅子上要注意保持端庄和谦虚的态度。

四、民间传说中的椅子在一些民间传说中,椅子也有着神秘的力量。

比如,有一种传说称魔鬼会藏在没有人坐的椅子上,如果有人不小心坐上去,就会遭到不幸。

这样的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椅子的敬畏和对未知力量的恐惧。

五、椅子与家庭生活的关系椅子也是家庭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传统家庭中,老人和家长通常会坐在主位上,而年幼的孩子则会坐在次要位置。

这种座位的安排体现了家庭中的尊重和关爱。

六、椅子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椅子在文学作品中经常被用来描绘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

比如,一个疲惫的人坐在椅子上,可以传达出他的疲惫和无助;而一个坐立不安的人,则暗示着他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七、椅子的艺术创作椅子也是艺术创作中的常见主题之一。

许多艺术家通过绘画、雕塑等形式来表现椅子的形象和寓意。

椅子的形状、材质和色彩都可以通过艺术家的创作来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椅子作为一种常见的家具,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

通过了解椅子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应用领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个平凡而重要的家居物品。

谈椅子在中国发展及影响

谈椅子在中国发展及影响

谈椅子在中国发展及影响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摘要:椅子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自从椅子出现以来,它就对我们的这个社会发展起了至观重要的作用。

在生活中,椅子随处可见,它给我们带来了舒适的生活环境。

椅子对社会以及社会文化的变化起了较大的作用。

本文通过阐述椅子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以及中国椅子的由来,分析椅子跟社会的联系以及椅子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椅子在中国的出现是在唐代中期左右,流行是在五代十国时期,而普及则是在宋代。

至于椅子是如何在中国出现的,说法就比较多了,大致分为下面几种:从胡床发展而来;从欧洲传入的;从佛教传入的。

椅子对中华文明的变化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的影响是对传统坐礼的影响;对屋子的内部结构的影响;对家具的变化发展的影响;以及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东西的研究,我们就能更好的明白椅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从而能更好的研究椅子,发展设计出更舒适的椅子,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关键词:发展;由来;影响abstract: chair in our living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 le. since the emergence of a chair, it’s our community played an important concept to the role. in life, chairs can be seen everywhere, it gives us a comfortable living environment. chair of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s in society played a larger role. this paper described a chair in the course of china’s development, as well as chair of chinese origin, analysis chairs links with the community and the chair of the impact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chairs in the emergence of china in about the middle of the tang dynasty, is popular in five dynasties and ten kingdoms period, which is popular in the song dynasty. as chair is in china, saying on a more broadly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categories : development come from hu chuang; imported from europe; from the introduction of buddhism. chair of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of development has an important role, mainly the impact of traditional sit ceremony; to the house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furniture changes to development; and the chinese diet culture. based on these things, we will be able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hair in our living by the role so that it can better research chairs and development to design a more comfortable chair, letour lives better.keywords: develop; reason; affect温暖舒适的坐椅,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密切相关的作用。

我国古代椅子的发展演变

我国古代椅子的发展演变

我国古代椅子的发展演变在中国古代,人们席地而坐,室内家具以床为主,彼时椅凳尚未出现,床即使卧具,亦是坐具。

从商周至秦,古人通常跪坐,两膝着地,脚背朝下,臀部落在脚后跟之上,显然这种坐姿是由坐具决定的,当时坐具并未发展起来,主要还是筵和席。

事实上,我国垂足而坐始于宋代,北宋以前,跪坐是正统坐姿,无论君主、贵族、官员、还是普通老百姓,在正式场合,若想不失礼,就必须跪坐。

在夏商周至汉晋时期,跪坐拥有绝对的正统地位,但是随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国的坐具开始开始发展起来,这种姿势也受到了冲击。

西汉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与西域各国的交流更加频繁,打破了各国之间相对隔绝的状态。

东汉末年,伴随着这种交流,胡床由北方的游牧民族传入我国。

《后汉书。

五行志一》:“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京都贵戚皆竟为之。

”宋人高承《事物纪原》中引《风俗通》称:“汉灵帝好胡服,景师作胡床,此盖其始也,今交椅是也”。

这两段记载可证,我国古代椅子的出现应在汉灵帝时期。

胡床可折叠,携带方便,在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原地区广泛流传。

因其形态特点,胡床又有“绳床”之称。

胡床到了隋代,因隋炀帝猜防胡人便把胡床改名为交床宋人程大昌的《演繁露》中记载,“隋以谶有胡,改名交床。

”唐又继承了隋代的叫法,交床的名称就延续了下来。

到了隋代,虽然坐具有所发展,但是尚没有“椅”的称谓。

且当时诗文中的“床”通常是指“胡床”,是一种坐具,而非我们现在所谓的床。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人彼时应该是坐在门外的小马扎上,而非床上。

“椅”的称谓始于唐朝,唐代《济渎庙北海坛祭器杂物铭·碑阴》记载:“绳床十,内四椅子。

”《新五代史》记载:景延广向皇帝进献时,“器服、鞍马、茶床、椅榻皆裹金银”。

从这可知在唐代已有了椅子的说法。

这里所说的“绳床十,内四椅子”是指在十件绳床中有四件是可以倚靠的椅子。

此时虽已有“椅”的概念,但与“床”的界限尚不明确,唐代典籍中两者概念混淆的现象很是普遍,如著名诗人杜甫在《少年行。

我国古代椅子的发展演变

我国古代椅子的发展演变

《中国古代社会生活》课程论文在中国古代,人们席地而坐,室内家具以床为主,彼时椅凳尚未出现,床即使卧具,亦是坐具。

从商周至秦,古人通常跪坐,两膝着地,脚背朝下,臀部落在脚后跟之上,显然这种坐姿是由坐具决定的,当时坐具并未发展起来,主要还是筵和席。

事实上,我国垂足而坐始于宋代,北宋以前,跪坐是正统坐姿,无论君主、贵族、官员、还是普通老百姓,在正式场合,若想不失礼,就必须跪坐。

在夏商周至汉晋时期,跪坐拥有绝对的正统地位,但是随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国的坐具开始开始发展起来,这种姿势也受到了冲击。

西汉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与西域各国的交流更加频繁,打破了各国之间相对隔绝的状态。

东汉末年,伴随着这种交流,胡床由北方的游牧民族传入我国。

《后汉书。

五行志一》:“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京都贵戚皆竟为之。

”宋人高承《事物纪原》中引《风俗通》称:“汉灵帝好胡服,景师作胡床,此盖其始也,今交椅是也”。

这两段记载可证,我国古代椅子的出现应在汉灵帝时期。

胡床可折叠,携带方便,在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原地区广泛流传。

因其形态特点,胡床又有“绳床”之称。

胡床到了隋代,因隋炀帝猜防胡人便把胡床改名为交床宋人程大昌的《演繁露》中记载,“隋以谶有胡,改名交床。

”唐又继承了隋代的叫法,交床的名称就延续了下来。

到了隋代,虽然坐具有所发展,但是尚没有“椅”的称谓。

且当时诗文中的“床”通常是指“胡床”,是一种坐具,而非我们现在所谓的床。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人彼时应该是坐在门外的小马扎上,而非床上。

“椅”的称谓始于唐朝,唐代《济渎庙北海坛祭器杂物铭·碑阴》记载:“绳床十,内四椅子。

”《新五代史》记载:景延广向皇帝进献时,“器服、鞍马、茶床、椅榻皆裹金银”。

从这可知在唐代已有了椅子的说法。

这里所说的“绳床十,内四椅子”是指在十件绳床中有四件是可以倚靠的椅子。

椅子的文化意义:不同文化背景下,椅子所代表的含义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椅子的文化意义:不同文化背景下,椅子所代表的含义和历史意义是什么?

椅子的文化意义:不同文化背景下,椅子所代表的含义和历史意义是什么?椅子作为一种常见的家居生活用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椅子所承载的文化意义也有所不同。

从古今中外多个文化的角度来看,椅子不仅仅是一件家具,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历史物件。

本文将透过不同文化的视角,来探讨椅子所代表的含义和历史意义。

中国文化视角下的椅子在中国文化中,“座位”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座位所代表的尊卑高低是多种社会场合中非常明显的文化符号。

而椅子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从西周时期“龙椅”,到唐代“太师椅”,再到现代的“官椅”,椅子在中国的历史中一直都是权力、尊贵与权威的象征。

在中国文化中,有一个叫做“以座为尊”的谚语,这直接体现了中国人对于座位的重视。

而在过去,普通百姓大多不用椅子,而是坐在席子上。

只有贵族、皇帝等高级官员才有资格使用椅子。

在明清时期,椅子在中国的社会地位进一步得到提高,人们可以通过使用不同造型的椅子来表现他们的尊卑地位。

在现代的中国,椅子逐渐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

而在一些传统的场所,仍旧可以体现出椅子的尊贵与珍贵性,如京剧表演中演员的“大红椅”,旧时婚礼上的“花轿”中的坐椅等。

日本文化视角下的椅子在日本,椅子并没有像在中国那样成为权力和尊贵的象征。

日本人在过去习惯斋座和坐垫,而使用椅子却是西方文化音乐和剧场的引进所带来的。

同时,由于日本建筑的特殊性,狭小的空间很难容纳大量的家具。

因此,在日本,人们往往更倾向于使用低级别的坐垫代替椅子。

而对于日本人来说,坐姿的文化习惯也并不十分看重。

他们认为,一个人的心灵状态,应该是最为重要的。

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交流,椅子在日本逐渐成为了一种奢侈品和时尚用品。

现代日本的室内设计中,椅子多了起来,多个不同类型的座椅开始为一些功能齐全的场所服务。

例如,日本高桌与椅子是日本办公环境的一个重要元素之一,那是因为日本人有一个传统的就餐习惯就是,吃饭时需要在地上就餐,而高桌和椅子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日本人的生活。

椅子的发展和演变

椅子的发展和演变

椅子的发展和演变椅子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家具之一,它的发展和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

从最早的简陋木板凳到如今的多样化设计,椅子不仅仅是一种座具,更是人们对舒适、美观和功能性的追求。

追溯到古代,最早的椅子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和古希腊时期。

这些椅子多数以石头、木头或铁制成,形状简单,没有背部和扶手。

它们主要用于权贵和贵族的座位,代表了社会地位和权力的象征。

随着时间的推移,椅子的设计逐渐演变。

在中世纪,椅子的制作材料开始多样化,木质椅子成为主流。

这些椅子通常由手工制作,采用雕花和装饰性的细节,展示了工匠的技艺和创造力。

同时,椅子的结构也得到了改进,加入了背部和扶手,使得坐在上面更加舒适。

到了18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椅子的制作材料和工艺发生了巨大变革。

椅子开始采用金属和弹簧结构,使得坐垫更加柔软和舒适。

同时,椅子的设计也更加注重美观和艺术性,成为装饰室内空间的重要元素。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经典的椅子设计,比如切斯特菲尔德椅、路易十五椅等,它们至今仍被广泛使用和模仿。

20世纪是椅子设计的一个革命性时期。

随着现代主义的兴起,椅子的设计开始追求简洁、功能性和实用性。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标志性的椅子设计,如包豪斯学派的威尔斯椅和康宁汉姆椅,以及勒·柯布西耶的桃花椅和扶手椅。

这些设计通过几何形状和材料的创新,打破了传统的设计观念,带来了全新的椅子风格。

进入21世纪,椅子的设计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舒适度的要求不断提高,椅子的功能性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一些椅子设计融入了智能技术,可以根据人体姿势和需求进行调节,提供更好的支撑和舒适度。

同时,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也被应用于椅子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推动了绿色椅子的出现。

总的来说,椅子的发展和演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缩影。

从简陋的凳子到现代的多功能椅子,椅子不仅仅是提供坐位的家具,更是人们对舒适和美感的追求。

随着科技和设计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的椅子设计会更加创新和多样化,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享受。

中国座椅的发展历程

中国座椅的发展历程

中国座椅的发展历程
中国座椅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席地而坐的文化。

在古代,人们主要使用木头或竹子制作的简单椅子,这些椅子多数是平坐或扣足式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座椅的设计开始多样化。

唐代的座椅开始采用榫卯结构,通过组装构件来形成可拆卸的座椅。

明代时,座椅的制作工艺更加精细,经常使用硬木材料和雕刻技术来美化座椅的外观。

清代是中国座椅发展的高峰时期。

当时的座椅制作工艺非常精湛,结构复杂而稳固。

皇家御用的座椅多是由贵重的红木材料制成,外表装饰华丽,雕刻精细。

这些座椅常常是大师们亲自设计并制作,成为了当时宫廷和富豪们炫耀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近代以后,中国座椅在设计和制作工艺上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受到西方座椅的影响,中国开始引入坐垫和背垫来增加座椅的舒适度。

同时,现代材料和工艺的运用使得座椅更加轻便和实用。

随着工业化和科技的发展,中国座椅行业进一步向现代化迈进。

近年来,中国的座椅制造商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人体工学和功能性方面,设计出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座椅,提供更好的坐姿支撑和舒适度。

同时,中国座椅也开始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采用环保材料和理念,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健康和环保的需求。

总体来说,中国座椅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实用
到舒适的变化。

如今,中国座椅行业正朝着更人性化、智能化和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明清椅子调研报告

明清椅子调研报告

明清椅子调研报告明清椅子调研报告一、引言明清椅子作为中国传统家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明清椅子的特点、类型及其在当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

二、调研方法1. 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及文献,了解明清时期椅子的起源、演变和发展。

2. 实地考察:参观博物馆、古建筑等地,亲身感受明清椅子的风采。

三、起源与演变1. 起源:明清椅子的起源可追溯至中国古代的地位象征家具。

在明代,随着社会制度的变迁和文化的交流,椅子逐渐成为了权力与尊贵的象征,常用于官府和富豪家中。

到了清代,椅子已经成为常见的家具,更多层次的人们开始使用椅子,使其得以普及。

2. 椅子的演变:明清椅子经历了多次演变。

在明代,椅子以紧凑、古朴、线条简单为主要特点,注重实用性。

到了清代前期,椅子开始增加装饰,色彩更加丰富多样。

到了清代后期,椅子进一步发展,呈现出独特的风格,装饰更加精美,构造复杂,以手工雕刻和细节处理为特色。

四、明清椅子的特点1. 材料:明清椅子通常使用名贵硬木如黄花梨、紫檀等,其质地坚硬、纹理美观。

2. 结构:一般采用榫卯结构和木工精雕技术,使椅子结构稳固,具有一定的承重能力。

3. 形状:明清椅子形态多样,常见的有方形、圆形、扇形等,座椅多为平座、弓形座或马鞍形座。

4. 装饰:装饰性强,常用的装饰手法包括雕刻、镶嵌、漆彩等,营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

五、明清椅子的类型1. 官式椅:作为明清时期官府使用的重要家具,具有威严、庄重的特点。

2. 木榫椅:椅子的构造采用榫卯结构,具有稳固性和实用性。

3. 回椅:背椅较高,形状呈扇形,常见于文人墨客的书房。

4. 饭椅:简约实用,适合用于餐厅或饭桌。

5. 扶手椅:椅子配有扶手,更加舒适,适用于客厅或贵宾室。

六、明清椅子在当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1. 复古风格:明清椅子的独特风格和精美的工艺可应用于复古风格的家具设计,为现代家居增添历史的气息。

2. 现代演绎:以明清椅子为原型,进行现代化设计,在保留椅子的传统元素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材料、技术和工艺,使之适应现代家居的需求。

一部中国古代坐具发展史:椅子篇

一部中国古代坐具发展史:椅子篇

一部中国古代坐具发展史:椅子篇一部中国古代坐具发展史:椅子篇椅子篇或许我们无法获知每一把椅子具体诞生的时间,但透过那些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古代名画我们可以肯定:椅凳的确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并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中发展演变。

尽管那些古代名画已经泛黄,甚至变得模糊,但依稀的影像却仿佛是一部时光机器,清晰地再现历史——一部中国古代坐具的发展史。

交椅交椅是一种很古老的椅子,因椅子腿呈交叉状,故名。

交椅唐代时“出生”,流行于宋代。

因为可以折合,便于携带,因此成为户外或厅堂中的临时陈设。

据悉,皇帝出行打猎的时候,侍从随身替他扛着的椅子就是交椅,皇帝累了,就命侍从打开交椅坐上歇息。

久而久之,交椅成了权力的象征。

中国人在形容一个人的地位时常说坐第几把交椅,“坐第一把交椅”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比如,在历史名著《水浒传》中,宋江就坐了第一把交椅。

圈椅圈椅是中国古代家具的杰出代表,是最具民族特色的家具之一。

它是由方凳发展而来的,在方凳上面加装上椅圈就变成了圈椅,没有这圈椅背和扶手,它就是方凳。

椅圈为半圆形环绕状,后背与扶手自成一体,一顺而下。

落座后,屁股和胳膊都得到了支撑、休息,让人感到很舒适,因而大受欢迎,在明清时更是发展出了用绳子和藤皮编制的椅面。

太师椅太师椅产生于宋代,是唯一一个以官职来命名的椅子。

过去,我们常说“稳坐太师椅”,指的就是这种椅子。

太师椅的诞生有些传奇。

据宋代张瑞义的《贵耳集》记载,当时任太师的不是别人,正是后来害死岳飞的奸臣秦桧。

一次,他坐在圈椅上休息时不慎头巾坠落,他周围的“马屁精”见状便命工匠制作了一种荷叶托首安在椅圈上。

秦桧很高兴,“太师椅”也由此得名。

到了清代,太师椅演变为屏背式扶手椅,样子庄重严谨,用料厚重,气度宏伟,使坐在上面的人更添派头。

官帽椅官帽椅,因椅子造型酷似古代官员的官帽而得名。

官帽椅有南官帽椅和“四出头”官帽椅两种,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靠背椅子的搭脑两端、左右扶手前端是否“出头”。

古代椅子的发展,以及后续的变化

古代椅子的发展,以及后续的变化

古代椅子的发展,以及后续的变化汉代以来,中原汉族文化与周边各民族文化一直有广泛的交流,对彼此都有很大的影响。

胡床的传入也是在由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这个重要风格特征的转型中最为盛行的一种说法。

胡床,是周边民族常用的坐具,胡床可张可合,迁徙旅行时可以合起来绑于马背上,适合游牧生活特性。

胡床被认为是是垂足坐形成初期的主要坐具之一。

胡床在中原开始出现的历史据《后汉书》五行志载「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空侯、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

由此可见当时的影响。

在风格特征的转变中,胡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与以往坐具显著的不同就是,坐于胡床时,人们通常是垂脚而坐的。

其次,由于胡床的脚容易撕破席子,胡床传入中原后与席子不能并用。

因此,可以推断胡床的引入与流传对于椅子的形成是有很大关系的。

因为胡床似乎可视为椅子的前身一只要加上靠背和扶手,稍微改一下它的型制就可说是典型的椅子了。

宋代的张端义和程大昌及明代的王沂也都认为宋代的交椅是从胡床发展出来的。

由此可以推断,胡床的传入是使中原的起居习惯由席地坐过渡到垂足坐的原因之一,对椅子的产生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是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因素使然。

胡床也就是今天的马扎它作为一种造型因素一直延续在中国家具造型结构中。

从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的另一种文化就是佛教文化的影响,从现存资料看,早期带靠背的高足坐具比较普遍地流行于僧侣之间,用于佛事活动,与胡床的传入一样,它只是形成中国式椅子诸多因素中的一个环节。

从早期浮雕和佛像中可以看到,僧人盘坐于靠背椅上,椅子坐部作斜网纹,当是编织物的表示,靠背横木两头伸出,是后来唐、宋之间流行的椅子普遍式样,亦即是明代灯挂椅的最早原形。

僧人跪坐其上,行枷跌坐,早期这种坐椅皆限于僧侣之间流行,也因僧人修行以之作为坐禅入定的工具。

在明清家具品类中,还有一类称之为“禅凳”者,其形制比一般方凳宽大许多,可以盘腿坐其上,单从名称上就反映出这类坐具带有随佛教传入的痕迹。

椅子的发展历程

椅子的发展历程

椅子的发展历程
椅子的发展历程始于古代,最早的椅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的埃及。

这些古老的椅子采用木料制成,并有靠背和扶手。

埃及人将椅子视为贵族的象征,因此它们的设计非常华丽。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椅子的设计变得更加舒适。

希腊的椅子通常是用大理石或青铜制成的,而罗马人则采用更丰富的装饰,如象牙和银贴花。

在这个时期,椅子成为贵族和统治者的标志。

到了中世纪,椅子的设计开始朝着更加实用和功能性的方向发展。

人们开始采用折叠椅和可调节高度的椅子,以便在不同场合使用。

这个时期的椅子结构较为简单,多数是用木材制成。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椅子的生产变得更加规模化和机械化。

著名的设计师们开始注重椅子的舒适性和美感,并提出了许多创新的设计理念。

20世纪初,德国设计师马尔塞尔·布劳尔提出了现代主义的概念,将椅子设计简化为简洁的几何形状。

他的设计理念影响了整个椅子设计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椅子的设计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设计师们开始尝试新的材料和结构,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椅子类型,如脚踏板椅、摇椅、办公椅等。

椅子不仅具有实际的功能,还成为了一种艺术品和装饰品。

今天,椅子的设计已经非常多样化,适应各种不同的需求和场
合。

从简约现代到复古风格,从家居到商业办公场所,椅子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

未来,椅子的设计将继续发展,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时尚潮流。

生活哲学|椅子改变中国文化

生活哲学|椅子改变中国文化

生活哲学|椅子改变中国文化椅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家具之一,它源于东汉末年传入中原的一种名叫“胡床”的折叠板凳。

到唐代中期,胡床逐渐演化为我们常见的有靠背、有扶手的椅子。

之后,椅子在宋朝广泛流行。

它的流行逐渐改变了人们跪坐在席子上的“跽(jì)坐”姿态,解放了人们的腿脚,更重要的是它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首先是对房屋的建筑结构及其内部布局产生影响。

在房屋建筑中,以前人们坐姿低矮,窗户的位置也相应较矮,椅子的出现使窗户的位置明显升高。

同时,椅子的出现也对房屋内部布局产生了较大影响。

传统的坐姿要求房屋的中间尽量空阔,以供人们席地而坐。

而椅子出现后,人们就不需要为席地而坐预留太大的空间,家具的数量也因此增加起来。

椅子的出现还影响了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

椅子出现后,人们坐姿明显升高,自然而然出现了一些高足家具,高足的桌子也就应运而生,逐渐成为人们最主要的吃饭、看书的家具。

这些高足家具的出现,还引起了杯盘、碗碟等生活用具的改变。

到了宋代,很难再看到高足的餐具,碗、盘、杯等用具都变得玲珑精巧。

这些变化直接影响到人们生活习俗的改变。

比如,人们进餐方式的变化,以前人们围坐在一起进餐很困难,一般是分餐制。

椅子和高足的桌子出现后,人们开始围坐在一张桌子旁吃饭,分餐制也随之变成了合餐制。

椅子的出现更为重要的是强化了国人心中的皇权意识。

椅子出现之前,人们在正式场合必须跽坐。

皇帝和群臣议事,大臣向皇帝跪拜时,皇帝其实也基本是跪着的。

这种坐姿的平等拉近了皇帝和臣子之间的关系,那时的君臣关系更像是事业上的合作伙伴,那时的“跪”没有低下的含义,而是一种恭敬虔诚的表现。

椅子出现之后,“跪”的意义与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皇帝坐在椅子上居高临下,臣民们则跪拜在地上,这种礼节上的巨大不平等奴化了国人,使国人潜移默化地奴颜婢膝起来,进而更加强化了国人心中皇权至上的意识。

可能有人奇怪,欧洲人也“跪”,为什么没有出现奴化的现象呢?因为欧洲人的礼仪中,“跪”是很少的,除了向上帝双膝跪下,对任何人都不用双膝跪下,就算见了本国的君主,也只是单膝跪地而已。

谈公共座椅在中外的历史起源与演变发展

谈公共座椅在中外的历史起源与演变发展

谈公共座椅在中外的历史起源与演变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休息的时间约二十小时以上,其中在白天休息时最重要的一个工具就是椅子,室内的椅子最早出现并且样式繁多而在室外的公共座椅如今也成为当代城市家具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它们在国内外不同的发展轨迹就是我这篇文章主要研究方向:论公共座椅在中外的起源与发展。

然而说到公共座椅我们首先应该先从椅子说起。

一、椅子在中国的历史起源与发展在中国,古时候是没有椅子的,人们通常席地而坐。

在《诗经》中"椅"字的记载是这样的:"其桐其椅",其中"椅"即"梓",是一种树木的名称。

据文考,椅子这种叫法最早是源于唐代的,而椅子的具体形象则要上溯到汉魏时传入北方的胡床。

敦煌285窟壁画就有两人分坐在椅子上的图像;257窟壁画中有坐方凳和交叉腿长凳的妇女;龙门莲花洞石雕中有坐圆凳妇女。

这些图像生动地再现了南北朝时期椅在贵族家庭中的使用情况。

尽管当时的坐具已具备了椅子的形状,但人们还是习惯称之为"胡床"。

唐代以后,椅子的使用逐渐增多,椅子的名称也被广泛使用。

因此,论及椅的起源,从汉魏时的胡床谈起。

高承《事物纪原》引《风俗通》称:"汉灵帝好胡服,景师作胡床,此盖其始也,今交椅是也"。

《后汉书。

五行志一》:"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京都贵戚皆竟为之。

"这两段记载可以证明,我国古代椅子的出现当在汉灵帝时期。

胡床最开始并没有靠背,唐代开始有靠背。

胡床最早出现在汉代于唐宋时期盛行,宋代尤其盛行,不过宋代的时候称胡床的人慢慢减少少,而称其为交椅的逐渐增多了。

而带靠背的胡床始自唐明皇,可以从唐代《济渎庙北海坛祭器杂物铭。

碑阴》的记载中得到印证,文中记有:"绳床十,内四椅子"。

从这段记载可知在唐代贞元元年已有了椅子的名称。

这里所说的"绳床十,内四椅子"是指在十件绳床中有四件是可以倚靠的椅子,显然是为了与另外六件无靠背绳床相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椅子文化的发展探讨椅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家具之一,其渊源及发展可以看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坐具形式的演变,在各个历史时期不同文化内涵之间相互交融,是一个累积并演变的过程,因此椅子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一、中国椅子发展史“椅”早也作“倚”,起源较早,但不是指供人坐用的椅子,是一种树木的名称,又名“山桐子”、“水冬瓜”,木材可做家具。

(一)椅子的雏形1. 夏商周椅子的风格古代人们最早的坐是“席地而坐”。

这个阶段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历经夏商周春秋战国。

其坐姿也不似现在那样轻松。

所谓“坐”即“跪”也,这种双膝着地,上身重量落在脚踵之上,在精神上是最大的自我约束,形式上也表示出最大的敬意。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发明了席子。

“距今 7000 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土的芦苇席,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席子实物。

”受原始社会技术水平的限制,房屋都比较简陋、低矮,室内空间狭小、昏暗。

为了避免潮湿与寒冷气候,人们将茅草、树叶、树皮或兽皮之类铺在地上,最古老的坐席由此而产生。

椅子的最初形态是大自然的直接反映。

在此阶段,坐具与卧具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别。

西周是礼仪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统治者根据席的优劣和装饰特点规定了严格的“五席”制度,《周礼·春官·司几筵》记载:“掌五几、五席之名物,辨其用,与其位。

”周朝礼制中,司几筵主管五种席垫的名称和品质,辨别用途以及陈设的位置,五席分别为莞席、藻席、次席、蒲席和熊席,在使用中常以席的多寡来体现等级差别。

席子成为日常生活表现礼节规制的象征,一般生活起居、接待宾从都要在室内布席,“席不正不坐”、“君赐食,必正席而尝之”等礼制由此而来。

渐渐地,坐具身上所承载的自然功能褪去,更多所赋予的属于文化内涵的东西呈现出来,并成为影响器物的因素。

2. 春秋战国风格春秋战国时期坐具的风格发生重大改变,兼顾使用功能与观赏功能。

春秋战国时期的坐具主要以席为主,同时还出现了另一种坐具——床,而且床的功能逐渐走向多样化,不仅用于睡眠,聚餐会友、办公议事等都在床上进行。

并且这一时期商代就已出现的髹漆技术被运用到床、案类家具的装饰上,绚丽无比的色彩加上浪漫神奇的图案,使坐具充满着浓厚的艺术感。

同时,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开始摆脱神秘主义色彩,开始关注现实生活和人生哲理。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这个时期的坐具风格一改神秘和沉重,体现一定的理性以及审美情趣,出现了精雕细琢、奢侈豪华的气象,其装饰特点也有了重大改变,集绘画、雕刻于一身,在题材上一般采用自然景观、植物图案和想象吉兽为表现主题,体现出崇尚自然之美和浪漫主义的情调。

(二)早期椅子的产生1. 秦汉时期秦汉是椅子风格的奠基时期,冷冰冰的、笨重的、带有神秘色彩的青铜器具不再像以前那么受人们欢迎了,取而代之的是方便使用的木质家具,床榻是当时使用最多的家具之一,主要供人坐、卧、寝,逐步形成了以床榻为中心的起居形式。

到了汉代,床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如宴饮、待客、游戏、读书和睡眠,乃至朝会、办公都在床上进行。

东汉末年,北方游牧民族的坐具开始传入中原地区,中国最早的高足坐具胡床由此而来。

胡床对中国古代高型家具的发展起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后汉书·五行志》记载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乃至“京都贵戚皆竞为之”。

除帝王以外,将令、官吏、学者甚至村妇,各种身份的人都在使用胡床。

胡床的引入与椅子的形成之间关系密切,前者只要加个椅背和扶手,形制稍微改动一下,就变成一把椅子了。

2. 魏晋时期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风气开放,文化呈现多元性的特点,人们的坐姿比较随意,蜷腿坐、盘腿坐等大量出现,出现了扶手椅等新式坐具。

由于高坐具坐着更加舒适,垂腿而坐成为了主要坐姿。

人们对舒展的坐卧姿势潜移默化中也促进了高坐具的发展。

高坐具的出现和流行,对传统席地而坐的习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总体上这一时期还是以低矮床榻等家具占主导地位,变化在于床榻的高度有所增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坐具主要有筵、席、床、榻、胡床,风格隽秀清雅,淡泊自然,受佛教文化和文人思想的影响比较大,在融入佛家元素的基础上极富山水之气,一改汉代的正气之风。

3. 隋唐时期隋唐时期的文化艺术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家具的发展,使得隋唐时期处于我国家具的一个大变革时期。

“椅子”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唐代,唐代《济续庙北海坛祭器杂物铭·碑阴》记载:“绳床十,内四椅子。

”由此可知,唐代已有了“椅子”这一称谓。

“贞观之治”后,椅子显现出浑厚、丰满、宽大、稳重的特点,体重和气势都比较博大,注重构图的均齐对称,造型雍容大度,色彩富丽洒脱。

而且,垂脚式或者高脚靠背椅都伴随佛教流行起来,加之来自波斯的影响,使得这种靠背椅迅速发展起来,但是尚未取代坐榻的正统地位。

唐代坐具风格受此影响也不乏雍容华贵,同时也不失清新风格,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

(三)椅子发展时期1. 宋代:人文、工艺、科学宋朝椅子在道家“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思想影响下总体风格呈现出挺拔、秀丽的特点,在装饰上偏好朴素、雅致,重局部点缀以求画龙点睛的效果。

而且宋式家具是真正走入百姓家中的产品,此时的家具体现出了更人文、更工艺、更科学的文化气质。

其种类已经趋于齐全,造型结构及装饰工艺也已经相当的成熟。

除了沿用前代式样外,还创造出了一种圈背交椅。

《搜神记》曰:“胡床,戎狄之器也。

”交椅较好地结合了胡床的高度、方便折叠的特性与汉族儒家文化的正襟危坐、道家文化的优雅,是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成果。

此外,还有靠背椅、带扶手的靠背椅、五足靠背、宝座、肩舆形椅。

2. 明代:简约、朴素、雅致在明式椅子的风格的形成中,道家思想可以说功不可没,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利用美丽的木纹和原木色增添家具的美观,使得自然美与人造美完美结合,是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生动体现;二是坐具构造简洁,圆柔而充满曲线美。

明式坐具形成了简约、朴素、雅致的重要特点,尤其在“结构装饰”上,既是装饰又是承重部件,起到了支撑重量、使家具坚固耐用的效果,对现代家具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3. 清代:精致、豪华与高贵受满清贵族文化的影响,清式风格的椅子呈现出富丽堂皇、雕刻纷繁复杂、坚固鼎立的特点。

在选材上面,主要用名贵的木材彰显了家具庄严华美的气质。

因此,清代的椅子多为上层贵族所使用。

椅子不仅是人们日常的坐具,更成为权力与威严的象征。

在民间,椅子也受到了宫廷风格的影响,变得粗犷有力,但仍保持简单素雅的特点。

从明式家具的简洁明快、着重于使用功能发展到清式家具那种注重烦琐装饰、贵重材质的清式风格,中国的家具设计走向了另外的发展方向,家具设计行业只是为了迎合统治阶级的审美需要,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没落。

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如何,清式家具仍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富丽堂皇的装饰效果给我们带来极大的视觉审美冲击。

二、椅子与文化的关系(一)椅子与民俗1. 椅子与起居方式中国古代椅子的造型经历了低矮到高足的转变,人们的坐姿由原来的席地而坐即跪坐转变成了垂足而坐,由此产生了起居方式的变化。

商周以前,人们把席作为椅子,以地面起居为中心的生活方式也就顺理成章。

因此,商周时期的房屋建筑和家具设计一般都较为低矮。

春秋战国时期到秦汉时期,席子不仅是椅子,还承担礼仪的功用。

魏晋南北朝,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现代椅子较为相似的禅椅开始出现,并渐渐地出现了垂足而坐的起居方式,是中国古代椅子由低矮型到高足型的过渡时期,与此同时,人们的起居方式也正从由跪坐到垂足而坐的转变。

宋元时期,高足型椅子已初具规模,且已入寻常百姓家,呈现出中华民族独特的风格。

2. 椅子与礼仪礼仪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椅子的演变也影响着中国传统礼仪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

在这里,我们将椅子的演变所反映出的礼仪变化分为三个阶段:低矮型阶段、过渡阶段、高足型阶段。

低矮型阶段即秦汉之前的时期,人们席地而坐,由此便产生了与跪坐相对应的礼仪,主要包括跪、拜、避席、拂席,这都属于礼仪,人们必须遵守以表尊敬。

当然,当时的礼仪相对简单,无论在君与臣之间、还是晚辈与长辈之间,行礼时都是相对平等的。

椅子的过渡时期也是礼仪的过渡时期,随着以胡床为代表的高足椅子传入中国,垂足而坐的坐姿开始流行此时,椅子逐渐地代替席子成为主要的坐具,因席而产生的拂席、避席这些礼仪也渐渐被废除,但是跪拜礼仪仍存留至今,这也许是因为这些礼仪在人们心中早已根深蒂固。

历代皇帝坐在龙椅上接受群臣跪拜,不仅体现了君臣之礼,也体现出了等级差距。

(二)椅子与社会1. 椅子与政治变迁传统中国,椅子并不只是作为一种家具存在着,在某些场合,它往往被赋予一种政治意味。

在使用跪坐这种姿势的时代,行礼者与受礼者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其中也包括君臣之间的关系。

正因如此,当时的阶级差异并不十分明显。

到高足坐具已相对成熟的时期,人们习惯了垂足而坐的坐姿。

这不仅是人们坐姿的变化,还有心理的变化。

人们习惯于坐在椅子上接受别人的跪拜,原本平等的关系也随之改变。

2. 椅子与皇权不同的社会阶层所配置的椅子是不同的,清代的皇帝宝座即金銮殿龙椅就是如此。

皇帝的宝座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封建皇权,四根支撑靠手的圆柱上蟠着金光灿灿的龙,底座不是用椅腿、椅撑,而是采用一个相当庞大的“须弥座”,通体遍布黄金显得富丽堂皇又气势威严,表现出了皇帝的独一无二和高高在上,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同样也显示了皇帝富有四海的财富。

(三)椅子与精神文化1. 椅子与精神风貌椅子能够反映不同时期社会的精神面貌,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宋代时期最为明显。

魏晋南北朝时期,知识分子们放浪形骸,寄情山水,饮酒吟诗。

在此社会背景下,椅子的设计风格需要传达的是清雅隽秀、洒脱不失风骨;北宋时期统治者重文轻武的思想很严重,文人风格也就表现在了椅子上,呈现出朴实无华、雅致清新等特点;然而到了南宋,人们趋于安乐,偏安一隅的地理位置使国人渐渐淡忘了复国复都的豪迈雄心,这种心态使南宋时期的椅子风格偏柔和隽秀,带有一种江南风情。

2. 椅子与中国古典哲学文化中国古老的儒、道、法等哲学思想影响至今,相应地,也影响着椅子的设计风格。

儒家文化背景下所设计的椅子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比较规整,有着整齐方正的坐面以及垂直的靠背,另一类椅子则让人在舒适的同时仍保持后背直立,衬托了坐在上面的人的君子气质;道家文化注重“天人合一”,椅子的设计注重材料的天然性;法家文化主张法治,在造型上大多庄严典雅,而功能上,人们更加注重“坐”的位置及其权力的暗示;墨家注重椅子的实用性;宋代程朱理学则倾向于设计简洁质朴的椅子。

3. 椅子与宗教信仰南北朝时期,佛教塑像、壁画兴盛起来并广泛流传,大大推广了佛教文化,客观上带动了椅子的流传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