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思考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提纲

1、试论辩证唯物主义日然观的基本思想和特征(p40)

基本思想: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

⑴自然界事物质的,物质是万物的本原和基础,自然界除了运动着的物质及其表现形式以外,什么也没有

⑵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

⑶意识和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即人脑的属性和机能

⑷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⑸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他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此推动着自然界的运动和发展。

⑹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处于永久的产生和消亡之中,处于不断的运动和转化过程之中

⑺在自然界的发展过程中,在自然的特定领域发展的特定阶段上,产生了人类和人类社会。

⑻随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展开,使原有的自然部分领域不断得到认识和改造,于是出现了一个与外在于人的活动的“纯自然”所不同的具有新质的“人化自然”,这种人化自然也就是进入人类文化与文明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

特征:1、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一种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一方面,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把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和存在的优先性看作人类研究自然界的认识前提。明确提出自然界先于人类史而存在;另一方面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又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

2、自然是与人类史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

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时就彼此相互制约。

3、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辩证唯物自然馆所揭示的世界除了纯粹的、天然的自然界,还

包括人参与其中的人化了的自然界,是人创造、占有和“再生产”的自然界。

4、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人作为自然存

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是受动、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

2、简述科学的本质(p90)

对科学本质的探讨主要包括科学的涵义、性质和特征,回答科学是什么的问题。

【1】科学的涵义

19世纪马克思站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对科学进行了宏观的、动态的哲学分析,并对科学的本质做出了如下深刻的论述:

其一,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它揭示出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界的能动的认识和改造关系。

其二,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马克思明确指出科学活动是一种社会劳动,是社会总劳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三,科学是生产力。

其四,科学既是观念的财富又是实际的财富。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科学的社会作用表现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个方面。

随着科学日益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科学已经成长为社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事业。现代科学是由多种基本要素组成的复杂整体,只有把有关科学的各种涵义当作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系统来把握,揭示各种涵义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全面地、综合地认识科学的本质。

【2】科学作为社会意识形式的性质

第一,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马克思的“科学是生产力”有两种涵义:其一,科学尚未进入生产过程时,它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其二,科学进入生产过程时,它是直接的生产力。

第二,科学是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首先,科学虽然是社会意识形式,但它并不依赖于特定的经济基础,只要是经实践检验证明为真理的科学知识,就是客观的,就具有直接的继承性和相对的稳定性。其次,科学本身没有阶级性。自然规律能过被社会各阶级的人所发现、利用和继承。

【3】从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看,科学具有如下的本质属性:

(1)客观真理性。科学知识的客观真理性,在于它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所有的科学知识都坚持用物质世界自身来揭示物质世界,不承认任何超自然的、神秘的东西。科学研究中科学事实的发现、科学定律的提出、假说的构想、理论的建立与检验,都是与科学的实践分不开的,科学知识的真理性内容是随着实践而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

(2)可检验性。科学的结论不是笼统的、有歧义的一般性论述,而是确定的、具体的命题,他们在可控条件下可以重复接受实验的检验。可检验性要求对科学知识所涉及的内容给与明确地解释,并推导出特定的可以检验的论断,还应当预言今后可能得出的实验事实。(3)系统性。科学的系统性,表现为科学知识是有结构的体系。其一,科学是组织起来的的系统化的指示,他将客观的知识采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准确表达出来,构成有机的严密的逻辑体系。其二,科学知识作为人类的认识结果,既有经验知识,又有理论知识。

(4)主体际性。科学知识作为社会意识形式。应当被不同认识主体所理解,接受不同认识主体用实验进行重复检验,并在它们之间畅通地进行讨论、交流,这就是主体际性。

3、什么是科学假说?他有何特点和作用?

科学假说: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的猜测性说明和尝试性解答。科学假说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的形式。构成假说的基本要素包括:事实基础,背景理论,对现象、规律的猜测,推导出的语言和预见。

基本特点:(1)科学性与猜测性的统一。科学假说是在一定的科学事实和已有的科学理论基础上建立的,并需经过一系列的科学论证。科学假说对问题的看法是一种猜测,还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其结果是或然的。因此,科学假说是科学性与猜测性的统一。

(2)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统一。假说不是事实的简单堆积,而是经过一定程度的科学抽象,因而具有抽象性;从假说的形成过程看,开始它只能以初步的猜测与想象的形式出现,常常依靠形象思维,使假说具有某种形象性。因此,科学假说是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统一。

(3)多样性与易变性的统一。对于同一客体的研究,可以提出各种不同的假说。对同一现象提出的假说,还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改变。

假说的科学性与猜测性、抽象性与形象性、多样性与易变性的统一等特征,反映了人类特有的认识的能动性,并使假说在科学研究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科学假说作用:(1)科学假说是形成和发展科学理论的必经途径。当新发现的事实不能用原有的理论来说明时,就需要提出假说。自然科学就是沿着问题—假说—理论—新问题—新假说—新理论的途径不断向前发展的。

(2)科学假说是发挥思维能动性的有效方式。首先,由于假说是对蕴含在科学事实背后的的本质和规律性的猜测和假设,它本身就是人类创造性的高度发展。其次,科学假说引导人们自觉地进行新的观察、新的试验、发现新的事实,成为发挥思维能动性的有效手段。

(3)不同科学假说的争论有利于科学的发展。关于同一对象的不同假说之间的争论,有利于揭露各种假说之间存在的问题,促使人们的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的深化和精确化。

4、什么是科学精神?并举例说明它的重要性(主观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