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2017春六年级数学下册 6.3 一元一次方程及解法(3)一元一次方程及解法教案 沪教

合集下载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常用方法有几种,包括直接解算、等式法和代入法等。

下面我将逐一介绍这些方法,并提供一些例子来帮助理解。

1.直接解算:直接解算是最简单直接的方法,适用于方程形式比较简单,没有复杂计算的情况。

例子1:求解方程2x+3=9解:将方程写成ax + b = 0的形式,发现方程已经符合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

然后,通过观察发现,当x = 3时,方程左侧2x + 3的值为9,满足等式。

因此,解为x = 3例子2:求解方程5(x+2)=2x+9解:首先,用分配律展开括号,得到5x+10=2x+9、然后,将未知数移到方程左侧,将常数移到方程右侧,得到5x-2x=9-10,化简得到3x=-1、最后,两边同时除以3,得到x=-1/3、因此,解为x=-1/32.等式法:等式法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常用方法之一,适用于方程形式较复杂,需要多次变换的情况。

例子3:求解方程3(x-2)-5x=9-(2x+1)。

解:首先,通过分配律展开括号,得到3x-6-5x=9-2x-1、然后,将相同项合并,得到-2x-6=8-2x。

再次整理,得到-2x+2x=8+6,化简得到0=14、这个等式显然是不成立的。

因此,方程无解。

例子4:求解方程2(3x-1)+5(2-x)=4(1-x)。

解:首先,通过分配律展开括号,得到6x-2+10-5x=4-4x。

然后,将相同项合并,得到x+8=4-4x。

再次整理,得到5x=-4、最后,两边同时除以5,得到x=-4/5、因此,解为x=-4/53.代入法:代入法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常用方法之一,适用于方程中含有类似于x-2之类的式子,可以通过代入一个数值来计算的情况。

例子5:求解方程3x+4=2x+7解:首先,我们用代入法解这个方程。

代入x=1,得到3(1)+4=2(1)+7,化简得到7=9、这个等式显然是不成立的。

因此,方程无解。

例子6:求解方程2x-3(x-1)=7-2(x+1)。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一次方程是代数学中最基本的方程类型,它的解法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重点内容。

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我们需要运用一些特定的方法和步骤来求得方程的解。

本文将介绍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1. 方程的定义和形式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 + b = 0。

其中,a和b分别是已知的常数,x是未知数。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就是要找出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2. 方程的解法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等式两边加减相同的数、等式两边乘除相同的数以及使用方程的性质。

2.1 等式两边加减相同的数当一元一次方程的等号两边加减相同的数时,方程依然成立。

这种方法常用于将方程中的系数化简为1。

例如,对于方程2x + 3 = 7,我们可以将等式两边同时减去3,得到2x = 4,然后再将等式两边同时除以2,即x = 2。

因此,方程的解为x = 2。

2.2 等式两边乘除相同的数当一元一次方程的等号两边乘除相同的数时,方程依然成立。

这种方法常用于消去方程中的系数。

例如,对于方程4x/3 = 8,我们可以将等式两边同时乘以3/4,得到x = 6。

因此,方程的解为x = 6。

2.3 使用方程的性质一元一次方程有一些特殊的性质,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性质来求解方程。

例如,对于方程3x + 4 = 13,我们可以通过将等式两边减去4,得到3x = 9。

然后,我们可以将等式两边同时除以3,即x = 3。

因此,方程的解为x = 3。

3. 解方程的步骤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我们通常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一:将方程化为标准形式。

即将方程中的各项合并,并将未知数系数化为1。

步骤二:对方程应用适当的解法,如等式两边加减相同的数、等式两边乘除相同的数或使用方程的性质。

步骤三:通过计算得到未知数的值。

步骤四:将得到的解代入原方程检验,确保解是正确的。

4. 示例现在我们通过具体的例子来演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六年级微专题复习之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六年级微专题复习之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六年级微专题复习之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在本单元中我们将复习方程的概念、列方程、方程的解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III)。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是本单元的重点,我们要能够准确、熟练地解方程,并且在后续的课程中能够运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

1、方程的定义用字母x、y、...等表示所要求的未知数的数量,这些字母称为未知数。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在方程中,所含的未知数又称为元。

如:y-8=7就是一个方程。

练习:1、关于等式1-2x=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2x=0是方程;B、未知数的系数是2;C、含未知数项的次数是1;D、常数项是1.【解析】含未知数的项的系数是-2,将项前面的符号与字母当成一整体。

本题选C。

2、若方程3x-5y+4m-2mx=1中含x项的系数为零,则m的值为_________.【解析】将方程进行整理:(3-2m)x-5y+4m-1=0,含x项的系数为0,即3-2m=0,解得m=1.5.2、列方程的方法(1)列方程的定义为了求得未知数,在未知数和已知数之间建立一种等量关系式,就是列方程。

(2)列方程的步骤根据题设条件设未知数;找到未知数和已知数之间的等量关系,从而列方程。

练习:【解析】若设乙数为x,则根据题意得,甲数=3x-2;若设甲数为x,则根据题意得,x=3乙-2,即乙=(x+2)/3。

本题选①和③。

因此根据题意寻找等量关系是列方程的关键。

2、甲拥有的书的本数是乙的3倍,若甲给乙6本书后,那么甲的书的本数是乙的1.5倍,求乙原来有多少本书?(只要列方程)【解析】本题的数量关系是:甲-6=1.5(乙+6)解:设乙有x本书,甲有3x本书。

3x-6=1.5(x+6).3、某校六年级学生在礼堂开会,若1条长椅上坐3人,就有35人没座位;若一条长椅上坐4人,正好空出5条长椅。

问:该校六年级共有多少人?(只要列方程)【解析】本题如何选择设未知数是关键。

方法1:设该校六年级共有x人。

(等量关系是长椅数相等)→(x-35)/3=x/4+5。

2017春六年级数学下册 6.3 一元一次方程及解法(3)一元一次方程及解法教案 沪教版五四制

2017春六年级数学下册 6.3 一元一次方程及解法(3)一元一次方程及解法教案 沪教版五四制
这部书中记载了许多有关数学的问题,其中有如下一道著名的求未知数的问题.
问题一个数,它的三分之二,它的一半,它的七分之一,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全部,加起来总共是33.
新课探索一(2)
问题一个数,它的三分之二,它的一半,它的七分之一,它的全部,加起来总共是33.
用现在的数学符号表示,设这个数为,那么可得方程:
请解这个方程
新课探索二
新课探索三
解方程的具体过程:
新课探索四
练习:化简下列各式:
新课探索五
新课探索六
课内练习书P47 1、2
课堂小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化成a=b(a=0)的形式;5、系数化为1,得到方程的解.
注意:(1)移项要变号;(2)去“-”括号里面各项变号;(3)去分母(方程两边每一项都要乘).
一元一次方程及解法
课题
6.3(3)一元一次方程及解法
设计
依据
(注:只在开始新章节教学课必填)
课型
新授课




1、掌握去分母的方法;会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
2、经历由等式的基本性质得出去分母的基本方法的过程;掌握运用去分母的方法去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
3、通过旧知识得到新知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增强他们知识迁移的能力。
课外
作业
练习册P26/ 10、11
预习
要求
教学后记与反思
通过练习巩固去分母的方法.课件步骤中对于分子是式子的去分母后要加括号的提示很明显.让学生讲解这个方程的注意点,加深印象.最后让学生自己概括解这个方程的一般步骤,让知识更系统化.
通过具体的解方程的步骤得到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学生更容易接受并掌握.

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6.3《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教学设计

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6.3《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教学设计

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6.3《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是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性质、解法以及应用。

这一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代数和数学分析的基础。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入一元一次方程,使学生了解其意义和应用,然后引导学生通过代数方法解决方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代数的基本概念,如代数表达式、运算等,对代数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性质和解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应用,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性质,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能够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和代数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性质和解法。

2.难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

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3.引导发现法:通过教师的问题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发现,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案:准备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的教材和教案。

2.课件和教学资源: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和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

3.练习题和作业: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和作业,以便巩固和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际问题引入一元一次方程,如“小明买了一本书,原价是20元,他给了店员30元,店员应该找给他多少元?”引导学生思考和解答这个问题,引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6.3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6.3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6.3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知识点讲解1、一元一次方程: 叫做一元一次方程;2、解方程:运用等式性质和运算性质可以求方程的解, 叫做解方程。

3、等式及其性质:等式性质1 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a=b ,那么a ±c=b ±c等式性质2 等式两边乘以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a=b ,那么ac=bc ;如果a=b ,那么a /c=b /c (c ≠0)。

注意:①等式两边除以一个数时,这个数必须不为0;②对等式变形必须同时进行,且是同一个数或式。

4、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1)去分母:方程含有分母时要先去分母,使过程简便,具体做法为: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____________。

注意:方程的每一项都要乘以最简公分母(尤其不要漏掉不含分母的项) (2)去括号:按照去括号法则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

注意:括号前是负号时,去掉负号和括号,括号里的各项都要变号,括号前有数字因数时要注意使用分配律。

(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

注意:移项要变号。

(4)合并同类项(化简):把方程化成最简形式ax=b (a ≠0)。

注意:只要把系数合并,字母和它的指数不变。

(5)把未知数的系数化成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 ,得到方程的解x=注意:相除时系数不等于0。

若为0,则方程可能无解或有无穷多解。

(解方程时上述步骤有些可能用不到,并且也不一定按照上述顺序,要根据方程的具体形式灵活安排求解步骤。

)例:解一元一次方程:32124x x+--=配套训练1.判断下列式子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如果不是,请简要说明理由.(7)85x +> (8)0x =(9)1)2(34=+-z z2.(1)解方程507035x x -+= (2)解方程1213323x x x --+=-解:等号两边都乘以_____,去分母,得: 解:等号两边各项都乘以___,去分母,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去括号,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去括号,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移项,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移项,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并同类项,得: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并同类项,得:_____________________ 系数化为“1”,得:___________________ 系数化为“1”,得:___________________3.解方程:(1)57313x x -=- (2))2(355)2(4--=+-x x(3)352123x x +-= (4)3221211245x x x +-+-=-3542)1(+=-x x 1)2(=+y x 13)3(2=a 3)4(=x 13)5(-x xx 11)6(=+4.方程2395123y y y ++-=+去分母得: ( ) :3(23)951A y y y +-=++ :3(23)62(95)6B y y y +-=++:3(23)6951C y y y +-=++ :3(23)2(95)6D y y y +-=++5.方程1302x --=可变形为: ( ):310A x --= :610B x --= :610C x -+= :612D x -+=6.把方程2113332x x x -++=- 去分母,正确的是( ):182(21)183(1)A x x x +-=-+ :3(21)3(1)B x x x +-=-+:18(21)18(1)C x x x +-=-+ :32(21)33(1)D x x x +-=-+7.若代数式4x +8与3 x -7的值互为相反数,求x 的值。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形如ax + b = 0的方程,其中a和b为已知数,x 为未知数。

解一元一次方程是求出方程中未知数x的值。

在解这类方程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求解。

1. 逐步代入法:逐步代入法是一种比较简单易懂的解法,适用于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具体的步骤如下:Step 1: 将方程中的x替换为一个变量(例如使用y)。

Step 2: 使用代入法将方程中的y的值逐步代入,求解y的值。

Step 3: 将求得的y的值代回方程,求解出x的值。

Step 4: 验证求解的结果是否符合原方程。

例如,对于方程2x + 3 = 7,可以使用逐步代入法进行求解:Step 1: 将x替换为y,得到2y + 3 = 7。

Step 2: 将y的值代入,得到2 * 2 + 3 = 7,即4 + 3 = 7。

Step 3: 求解出y的值,得到y = 2。

Step 4: 将y的值代回原方程,得到2x + 3 = 7,将y替换为2得到2x + 3 = 7。

继续求解,得到2x = 7 - 3,即2x = 4。

最终求解出x的值,得到x = 2。

2. 相等原则法:相等原则法是一种常用的解法,适用于各种形式的一元一次方程。

具体的步骤如下:Step 1: 将方程中的等号左右两边的式子进行化简。

Step 2: 将化简后的等式右侧的常数项移到左侧,同时移变量项到右侧,得到标准形式方程。

Step 3: 根据相等原则,使等式两侧的值相等,同时进行运算得到未知数的值。

Step 4: 验证求解的结果是否符合原方程。

例如,对于方程5x - 2 = 13,可以使用相等原则法进行求解:Step 1: 化简方程,得到5x = 15。

Step 2: 将常数项移到左侧,移动变量项到右侧,得到5x - 15 = 0。

Step 3: 根据相等原则,等式两侧的值相等,进行运算得到x的值,即5 * x = 15,解得x = 3。

Step 4: 验证结果,将x代入原方程,得到5 * 3 - 2 = 13,验证结果符合原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
一元一次方程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且两边都为整式的等式。

一元一次方程只有一个根。

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又称为一元),且其次数是1的方程叫作一元一次方程。

任何一个一元一次方程总可以化为ax=b(a≠0)的形式,这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1.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不含分母的项也要乘);
2.去括号: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记住如括号外有减号的话一定要变号)
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要变号)
4.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
5.系数为成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x=b/a。

等式的性质
1.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等式仍是等式。

若a=b,那么a+c=b+c;
2.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若a=b,那么有a·c=b·c或a÷c=b÷c(c≠0);
3.等式具有传递性。

6.3(2)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6.3(2)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上海市延吉第二初级中学数学教学案年级:六授课教师:武维秀授课时间:2015年 3 月26 日
主问题一:今天所学的方程的特点:
分解问题1:解下列方程:
分解问题2:回顾解方程的步骤:
分解问题3:观察下列方程,与上述方程有什么区别:
主问题二:如何解这样的一元一次方程?
分解问题1:观察刚才的两个方程,第一步怎么处理?
分解问题2:如何去括号?
分解问题3:下列去括号对与否?回答书后练习1
分解问题4:请学生把刚才的题目去括号
分解问题5:观察这时候的方程与上一节课的方程还有区别吗?分解问题6:带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步骤
主问题三:知识的应用:
分解问题1:完成课后练习
分解问题2:拓展。

6-3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3)(课件)-六年级数学下册(沪教版)

6-3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3)(课件)-六年级数学下册(沪教版)

阅读材料 丢番图的墓志铭
墓中长眠着一个伟大的人物——丢番图
他的一生的六分之一时光,是童年时代;
又度过了十二分之一岁月后, 他满脸长出了胡
须;再过了七分之一年月时, 举行了花烛盛典;
婚后五年, 得一贵子。可是不幸的孩子,他仅
仅活了父亲的半生时光,就离开了人间。 从此,
作为父亲的丢番图,在悲伤中度过了四年后,
各步骤分别要注意 些什么?
3、移项
4、合并,化成
的形式
5、系数化为1,得
“ THANKS ”
移项,得
2x x 2
化简,得
x2
(2)、 1 x 1 x
2
4
解: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4),得
4-2(x-1)=-X
去括号,得
4-2x+2=-X
移项,得 -2x+x=-4-2.
化简,得
-x=-6
两边同除以-1,得 x 6
解: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6),得
18x+3(x-1)=18-2(2x-1).
注意: 1:方程中的每一项 都要乘以分母的最小 公倍数。 2、分子是多项式的 一定要加上括号。
解下列方程
2、 2x 2 x 1
3
2
解: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6),得
2(2x 2) 3x 1 6
去括号,得 4x 4 3x 6
移项,得
4x 3x 6 4
化简,得
x 10
检测练习
1、将方程 x 3
4、根据等式的性质填空:
(1)如果 x 1 y ,那么 (3 x+1)=_______ 23
(2)如果 x 1 y 2 ,那么_________=2(y-2)
4

一元一次方程及一元一次方程组解答

一元一次方程及一元一次方程组解答

一元一次方程及一元一次方程组解答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有一个未知数,且这个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一的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组是由多个一元一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

一元一次方程解答步骤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如下:1. 可以统一方程的形式,使得方程的等号右边为零;2. 使用等式的性质,将方程进行简化,消去括号内的内容;3. 移项,将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等号的另一边;4. 合并同类项,将含有未知数的项合并;5. 通过除法、乘法或者其它方法解出未知数的值;6. 检验解,将解代入原方程,验证是否成立。

一元一次方程组解答步骤解一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如下:1. 将方程组中的每个方程的未知数系数对应相等,使得方程组变为如下形式:$$\begin{cases}a_1x + b_1y + c_1 = 0 \\a_2x + b_2y + c_2 = 0 \\\vdots \\a_nx + b_ny + c_n = 0 \\\end{cases}$$2. 使用等式的性质,将方程组进行简化,消去括号内的内容;3. 使用消元法、代入法或其它方法,将方程组转化为只含一个未知数的方程;4. 解得该未知数的值;5. 将解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方程组中的任意一个方程中,求得另一个未知数的值;6. 检验解,将解代入原方程组,验证是否成立。

总结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解答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组。

解答过程中,需要注意将方程进行简化和化简,然后通过代数运算求解未知数的值。

最后,我们需要将解代入原方程进行检验,确保解的可行性。

以上是关于一元一次方程及一元一次方程组解答的简要说明。

可以根据具体的题目,使用相应的解法进行计算和求解。

上海市松江区六年级数学下册6.3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3)ppt课件沪教版五四制

上海市松江区六年级数学下册6.3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3)ppt课件沪教版五四制

2.解下列方程
1 1 6( x ) 2 29 4( x ) 2 2
7x x 如何求方程 20 5 3的解呢?
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乘以20,得
7x x 20 20 20 3 20 5 即7 x 4 x 60
在以上求方程解的过程中,在方程两边同时乘以20, 去掉分数的分母的变形过程叫做 去分母 。
*(6)检验
如何化去方程中的百分号?
5% x 31% 12% x 2
练习
65% y 0.25 35% y 0.3
1.去分母时我们应注意什么?
2.解方程的一般步骤
3.如何去掉方程中的百分号?
1 1 1 (1) x 7 x 2 6 2 x 3 2x 1 (2) 1 2 3
6.3(3)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 法 ----去分母
பைடு நூலகம்
例题6: 解方程
x 4x 5 2 16 8
判断下列去分母是否正确,错误的请指出。
x 3x 2 (1)由 1去分母得 x 2(3 x 2) 1 4 2
不对
3=2(3x+2)+4
1 x x 2 (2)由 1去分母得 1 x 2 x 4 6 6 3
1.下面的去括号对不对,不对的请指出错误。
1 5 (1)由3 8( x ) 3x去括号得 3 2 x 20 3x 4 2 不对 3-2x+20=3x
1 1 1 2 (2)由 (1 2 x) (2 x 3)去括号得 2 x x 3 4 5 4 5
不对
3 2 1 2x x 5 5 4
(3)2%x 15% 0.16x 0.01

小学教学六年级教案数学下册6.3一元一次方程及解法一元一次方程教案沪教版五四制版

小学教学六年级教案数学下册6.3一元一次方程及解法一元一次方程教案沪教版五四制版

一元一次方程课题设计依照(注:只在开始新章节教课课必填)课型(1)一元一次方程教材章节剖析:学生学情剖析:新讲课教1.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看法;能判断一元一次方程;回想等式的两条性质,知学道它是解一元一次方程依照;掌握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目2.经历由等式的基天性质得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的过程;体验解一元一次标方程的注意点;感悟解方程要查验的重要性。

利用查验培育学生做事仔细,战胜马虎的能力。

要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判断;等式的基天性质的内容;简单调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难点移项时要变号的掌握。

教课1、计算2、方程组、分式方程、无理方程、不等式(组)的解法;3、列方程准备解应用题。

学生活动形式教课过程课题引入:课题引入:课前练习一依据以下问题,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1)一台计算机已经使用了1700小时,估计每个月再使用150小时,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使用时间抵达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小时?课前练习二设计企图由于上课时间限制,建议课前练习放在前一天看作业。

那么这节课可以直接重新课探究开始—(2)一个长方形篮球场的周长为86米,长是宽的2倍少2米,这个篮球场的长与宽分别(3)是多少米?课前练习三某校女生占全体学生的52%,比男生多8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知识体现:新课探究一(1)由课前练习所列的方程自然的引出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1等方程,从未知数的个数及未知数的指数上看,我们把它们称为一元一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新课探究一(2)例1.请判断以下方程是否是一元一次方程,假如不是,试简要说明原因.(在学生察看时,提示学生从未知数的个数和指数看。

)新课探究二(1)新课探究二(2)请说一说等式性质.等式性质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所得结果还是等式.等式性质二等式两边同时乘以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所得结果还是等式.运用等式性质和运算性质能够求方程的解.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新课探究三(1)例2解方程:新课探究三(2)察看上述两式左右的变化,你可获取什么结论?上边方程的变形,相当于把改变符号后从等号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过程叫做移项.移项起什么作用?要注意什么?新课探究四例3解方程:稳固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部书中记载了许多有关数学的问题,其中有如下一道著名的求未知数的问题.
问题一个数,它的三分之二,它的一半,它的七分之一,它的全部,加起来总共是33.
新课探索一(2)
问题一个数,它的三分之二,它的一半,它的七分之一,它的全部,加起来总共是33.
用现在的数学符号表示,设这个数为,那么可得方程:
请解这个方程
通过练习巩固去分母的方法.课件步骤中对于分子是式子的去分母后要加括号的提示很明显.让学生讲解这个方程的注意点,加深印象.最后让学生自己概括解这个方程的一般步骤,让知识更系统化.
通过具体的解方程的步骤得到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学生更容易接受并掌握.
知识呈现:课题引入:
新课探索一(1)
英国伦敦博物馆保存着一部极其珍贵的文物——纸莎草文书(在埃及古都的废墟中发现的).这是古埃及人用象形文字写在一种特殊的草上的著作,它于公元前1700年左右写成,至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
重点
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
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
准备
1、计算2、方程组、分式方程、无理方程、不等式(组)的解法;3、列方程解应用题。
学生活动形式
教学过程
课题引入:课题引入:
课前练习一
1.解下列方程:(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课前练习二
需要注意什么
巩固化系数为1和移项的方法。
回顾解去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强调去括号和移项事项
新课探索二
新课探索三
解方程的具体过程:
新课探索四
练习:化简下列各式:
新课探索五
新课探索六
课内练习书P47 1、2
课堂小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化成a=b(a=0)的形式;5、系数化为1,得到方程的解.
注意:(1)移项要变号;(2)去“-”括号里面各项变号;(3)去分母(方程两边每一项都要乘).
一元一次方程及解法
课题
6.3(3)一元一次方程及解法
设计
依据
(注:只在开始新章节教学课必填)
课型
新授课




1、掌握去分母的方法;会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
2、经历由等式的基本性质得出去分母的基本方法的过程;掌握运用去分母的方法去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
3、通过旧知识得到新知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增强他们知识迁移的能力。
课外
作业
练习册P26/ 10、11
预习
要求
教学后记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