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13第十四章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临床输血检验技术课程标准
《临床输血检验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课程类型理论课时教学场地要求任课教师要求临床输血检验技术课程代码YLCSXY B类课程总课时7250 实践课时22多媒体教室,中心血站、医院输血科具备扎实的临床输血理论知识,并具有临床输供血检验的工作经历。
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临床输血方向的专业限选课程。
本课程系统的讲述了安全献血、血型检测技术、输血相关感染病原学标志物检测、血液成分制备技术、血液及成分制品的管理与运输、临床输血流程、血液成分的临床应用、自体输血技术、输血不良反应、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室检查、临床输血管理等临床输血学检验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输、供血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技术。
本课程开设在第四学期,前导专业核心课程为《临床检验基础》、《微生物检验技术》、《免疫检验技术》,与本学期的《血液学检验技术》、《生物化学及检验技术》、《寄生虫检验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密切联系,为后续顶岗实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目标1. 能力目标(1)能正确进行献血者的招募、教育和动员,并能采集血液。
(2)能正确进行献血者血液标本的检测;(3)能正确制备血液制品的。
(4)能够正确进行输血前血容性相关检测、新生儿溶血病的相关实验室检查、自体输血。
(5)能够指导临床合理用血。
2. 知识目标(1)具有采血、输血技术规范的基本知识;(2)知道采供血机构及其职责,输血安全的技术和管理保障;(3)知道临床输血基本条件的控制、室内质控与室间质评要求与操作。
3. 态度目标(1)具有高高尚的医德医风和团队合作精神;(1)树立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职业意识;(2)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1. 设计思想本课程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献血员的教育、动员、招募T献血员体检T血液采集T血型及输血相关感染病原学标志物检测T血液成分制备T临床输血整个流程进行编排,在此基础上,对医疗卫生单位输血科(库)和中心血站工作环节与流程、工作任务进行了解构与重构,在强化现代输血的基本理论知识、相关的检测技术的同时,也介绍了血液辐照等输血新技术的应用,力求使课程内容与岗位工作任务对接,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临床输血检验技术》课程标准.
《临床输血检验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临床输血检验技术课程代码YLCSXY课程类型B类课程总课时72理论课时50 实践课时22教学场地要求多媒体教室,中心血站、医院输血科任课教师要求具备扎实的临床输血理论知识,并具有临床输供血检验的工作经历。
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临床输血方向的专业限选课程。
本课程系统的讲述了安全献血、血型检测技术、输血相关感染病原学标志物检测、血液成分制备技术、血液及成分制品的管理与运输、临床输血流程、血液成分的临床应用、自体输血技术、输血不良反应、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室检查、临床输血管理等临床输血学检验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输、供血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技术。
本课程开设在第四学期,前导专业核心课程为《临床检验基础》、《微生物检验技术》、《免疫检验技术》,与本学期的《血液学检验技术》、《生物化学及检验技术》、《寄生虫检验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密切联系,为后续顶岗实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目标1.能力目标(1)能正确进行献血者的招募、教育和动员,并能采集血液。
(2)能正确进行献血者血液标本的检测;(3)能正确制备血液制品的。
(4)能够正确进行输血前血容性相关检测、新生儿溶血病的相关实验室检查、自体输血。
(5)能够指导临床合理用血。
2.知识目标(1)具有采血、输血技术规范的基本知识;(2)知道采供血机构及其职责,输血安全的技术和管理保障;(3)知道临床输血基本条件的控制、室内质控与室间质评要求与操作。
3.态度目标(1)具有高高尚的医德医风和团队合作精神;(1)树立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职业意识;(2)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1.设计思想本课程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献血员的教育、动员、招募→献血员体检→血液采集→血型及输血相关感染病原学标志物检测→血液成分制备→临床输血整个流程进行编排,在此基础上,对医疗卫生单位输血科(库)和中心血站工作环节与流程、工作任务进行了解构与重构,在强化现代输血的基本理论知识、相关的检测技术的同时,也介绍了血液辐照等输血新技术的应用,力求使课程内容与岗位工作任务对接,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什么是造血干细胞移植
骨髓是从脊髓里抽取吗? 很多人在想象中认为,“骨髓移植是要在捐
献者的脊髓中抽取骨髓”。但实际上这种想法有 两个错误:首先,尽管都是名为“髓”,但脊髓 是中枢神经的一部分,其组成乃无数的神经(彷 如身体的中枢电缆线),而绝非“骨髓”,跟造 血干细胞更没有关系。
其次,临床上抽取骨髓的部位并非脊髓,甚 至都不是脊柱。在真正的“骨髓”捐献过程中, 捐献者捐献时需要被麻醉,医生用针刺入其髂骨 (髂前上棘和/或髂后上棘)抽取一定量的骨髓 用以移植。(如下图示)
2020/11/3
14
石家庄市红十字会
10、在采集造血干细胞前,为什么要对捐献者使用 造血干细胞动员剂?对人体有副作用吗?
分。骨髓存在于长骨(如肱骨、股骨)的
骨髓腔和扁平骨(如髂骨)的稀松骨质间
的网眼中,是一种海绵状的组织,能产生
血细胞的骨髓略呈红色,称为红骨髓。人
体骨髓量与体重等因素相关,成年人骨髓
量20一20般/11为/3 3千克左右。
2
石家庄市红十字会
因为人体绝大部分的造血干细胞是分布在 较大骨骼腔隙中的红骨髓(刚出生时,骨 骼腔内都是红骨髓,随着年龄增长,骨骼 内脂肪增多,即为黄骨髓;红骨髓造血功 能活跃,而黄骨髓只是保有造血功能潜 质),所以早期是采用抽取骨髓的办法来 获取造血干细胞,不过这是较早前受技术 所限而采取的办法,现在已经较少采用了
2020/11/3
10
石家庄市红十字会
5、捐献者中与患者的HLA相合率是多少?
• 同卵(同基因)双生兄弟姐妹为100%, 非同卵(异基因)双生或亲生兄弟姐妹 是1/4,非血缘关系的HLA相合率一般是 万分之几,在较为罕见的HLA类别中, 相合几率只有几十万分之一或几百万分 之一,由于独生子女家庭的普遍性,高 相和率人群减少,今后移植主要在非血 缘关系供者中寻找相合者。
造血干细胞移植及护理PPT课件
皮肤GVHD的分级及处理
分级
治疗
1度GVHD,或继发于药物和预处理方 案的皮肤变化:①短暂性红斑②局限 保持清洁干燥 性斑丘疹<25%③轻中度脱发
2度GVHD,或继发于药物和预处理方 案的皮肤变化:①持续性红斑②广泛
①洗液:可以使用阿夸福膏
性斑丘疹25%~50%③完全脱发 3度GVHD,或继发于药物和预处理方
洗必泰溶液浸泡30 min,更换无菌衣裤、鞋、帽,戴无菌口罩,
然后进入百级空气层流病室,入室后不得擅自走出病室。
④静脉置管:移植前1 d行中心静脉置管术,备用 。
5
护理
全环境保护
① 入住在100级无菌层流病房(LAFR),LAFR墙壁、台面、
门窗、地面均用0.05%的含氯消毒剂擦拭,1次/天,。
② 进无菌饮食:做熟的饭菜,饮料经微波炉高火消毒后食
遗传性疾病和某些实体瘤治疗: 严重自身免疫 性疾病、乳腺癌、小细胞肺癌等。
4
护理
入住层流病室前对患者的处理
①消毒入室物品: 衣被、药品、食具、便器、书报等均需消
毒处理,以防外源性感染。
②全面检查:特别要注意检查有无感染灶,发现感染或者带
菌情况应该积极治疗,彻底清除慢性和潜在的感染病灶。
③入室前修剪指(趾)甲、理发。入室当天药浴,用0.05%的
12
护理
饮食禁忌证: 1.生和未熟的肉 2.未经过巴士消毒或灭菌包装的豆腐 3.腌制的鱼类 4.井水,至少需煮沸后一分钟 5.生水果,应剥皮煮透或避免食用 6.生的或未消毒的蜂蜜应避免食用 7.生的谷类制品或坚果不能食用
13
14
根据供者与受者的血缘关系分为:血缘相关移 植、非血缘移植即骨髓库来源供者;
根据造血干细胞供体来源分:自体移植、异体 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干细胞移植中的一种,又可分为自体 PBSCT(auto- PBSCT)、异基因PBSCT (Allo-PBSCT)。
它主要通过采集经过动员后的外周血中
的造血干/祖细胞作为移植物移植给受者, 使其建立起正常的造血与免疫功能,与 骨髓一样,采集到的外周血中的血细胞 成分包括各类造血祖细胞、各个分化阶 段的血细胞及成熟的血细胞。
Auto-PBSCT
Auto-PBSCT的原理与自体骨髓移植相同,其实 质是大剂量化疗杀灭体内的肿瘤细胞,同时也 将骨髓造血系统摧毁,再将大剂量化疗前采集 的PBSC回输给患者本人。 Auto-PBSCT的PBSC来源于患者本人,不受HLA 配型相和供者的限制,移植后无GVHD等并发症。 因此移植相关死亡率远低于Allo- PBSCT,小 于10%。
常用的动员方法
1、化疗药物
骨髓抑制性细胞毒药物化疗后,在骨髓造 血功能恢复期,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呈一过 性增加,此时用血细胞分离机可采集到足够数 量的造血干/祖细胞。常用于许多恶性肿瘤性 疾病auto- PBSCT的动员。该方法是第一种被 临床广泛应用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方法。 又分为大剂量单一药物和联合用药两种方式。
Auto-PBSCT的最大问题
移植后复发率高,是导致移植失败的最主要原
因。因此,如何降低移植后复发率,是提高
Auto-PBSCT长期生存率的关键所在。
除了加强移植前的化疗以减轻肿瘤负荷,改进
预处理方案,以便最大限度地杀灭体内残存的 肿瘤细胞,及体内净化外,对移植物的体外净
化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
体外净化的方法包括阳性选择和阴性选
择,前者是筛选出造血干/祖细胞,也就 是CD34+ 细胞选择,后者为去除采集物中 的肿瘤细胞。 目前研究的方法较多,但临床应用的方 法较少。
临床输血学与检验习题集
——、名词解释3二、选择题3三、简答题3参考答案3第二章输血安全4——、名词解释4二、选择题4三、简答题5参考答案5第三章安全献血和输血管理6一、名词解释6二、选择题7三、简答题13参考答案13第四章免疫血液学17一、名词解释17二、选择题17三、简答题24参考答案24第五章血液成分制备27一、名词解释27二、选择题27三、简答题29参考答案29第六章临床输血31一、名词解释31二、选择题31三、简答题42参考答案43第七章输血不良反应51一、名词解释51三、简答题55参考答案56第八章输血相关传染病57一、名词解释57二、选择题57三、简答题60参考答案60第九章血液制品的病毒灭活62一、名词解释62二、选择题62三、简答题64参考答案64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输血学二、选择题【A 型题】1.1930年下列哪个重要成果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A.ABO 血型系统的发现B.血液抗凝剂枸檬酸钠的发现C.血液循环系统的发现D.1667年第一次实施给患者输(异种)血E.1818年第一次实施人T 人输血2.现代输血主要包括以下领域A.无偿献血,输血质量管理,免疫血液学,输血计算机管理B:免疫血液学,输血安全,血液成分输血,输血质量管理C.免疫血液学,血液成分输血,血液代用品,输血安全D.输血安全,血液成分输血,输血质量管理,造血干细胞E.免疫血液学,血液成分输血,输血厌量管理,输血不良反应输血学和哪些相关的生物学和医学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输血学输血学围绕将供血者血液输给患者进行救治这一中心,研究、开发和应用一切可采用的科技手段及管理措施,提高供患者输注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包括血液代 用品和人造血液)的质量和安全性,从而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二、选择题【A 型题】1 .A2.B3.D4.E 3 .下列哪项为输血发展的趋势之一A.血液成分输血B.C.采供血质量管理D,E.自体输血4 .下列哪种新的可经输血传播疾病A.疟原虫(疟疾),梅毒B.C.HIV,乙肝D.有偿献血 采供血集中化/病原体可威胁我们的血液安全 甲肝,丙肝 禽流感,巨细胞病毒 E.西尼罗河病毒,新克-雅病(prion )三、简答题三、简答题输血学和哪些相关的生物学和医学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输血学不仅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且和相关的生物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学科如生物化学、低温生物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医学生物工程学、病毒学、医用高分子学和卫生管理学等相互交叉和渗透。
临床输血学 教学大纲
临床输血学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440501Z10课程名称:临床输血学/ Clinical Transfusion Medicine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学时/学分:32/1.5先修课程:免疫学适用专业:医学检验临床医学教材、教学参考书:1.胡丽华主编.临床输血学检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2.胡丽华主编.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临床输血学是一门与临床医学结合十分紧密的应用性学科,不仅与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病理生理学等基础医学学科关系密切,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而且在外科手术和手术麻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是其必不可少的基石;在内科疾患中也是挽救病人生命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因此培养新型的从事临床输血及输血技术工作的人才,确保输血安全至关重要。
本课程主要讲授血液免疫学及人类血型的基础理论,适当介绍重要的输血学新进展;要求掌握临床输血及输血相关传染病、输血不良反应及临床输血指征等基础知识,能够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同时要求学生掌握输血专业的实验室操作技能。
通过课程的学习为学生今后从事输血专业(或临床相关专业)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并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从事科研、开展新技术的能力。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要求学生掌握血液免疫学及人类血型的基础理论、临床输血及输血相关传染病、输血不良反应及临床输血指征等基础知识,能够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同时要求学生掌握输血专业的实验室操作技能。
能力:要求学生具备熟练的临床输血学实验室实践能力和较强的解决问题能力;较强的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能力;较强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能力。
素质:通过临床输血学课程的开展,促进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理性的价值判断等;培养“求真求确、必邃必专”的科学态度;培养敬业精神和服务意识等。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注:实践包括示教、实验操作等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教学过程中采取讲授、讨论、实验等方式进行,注重过程考核,考核方式包括:笔试、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等;过程考核占总评成绩的40%,期末考试占。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合并症的预防
4. 层流室内的一切物品皆须严格消毒 5. 工作人员:咽拭子、无菌原则 6. 配置注射用药须在层流净化台中 口服药消毒:γ射线 紫外线
移植合并症的预防
(二)、抗微生物药物的预防应用 1.胃肠道消毒:黄连素、多粘E、灭滴灵、SMZCO、 制霉菌素或氟康唑 2.预防全身应用抗生素:特别在粒细胞缺乏或低 下时应加强 3.移植前注意感染病灶:扁桃体、牙齿、阑尾、 副鼻窦 结核灶:移植前清除 4.无环鸟苷预防单纯疱疹、带状疱疹 5.预防真菌:氟康唑 6.大蒜素:抗真菌、抗病毒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llorgenic Autologous (ABSCT) 三、脐带血干细胞移植
பைடு நூலகம்
(Umbilical Cord Blood Transplantation)
造血干细胞移植适应证
急性白血病(AML、ALL)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非霍奇金淋巴瘤 霍奇金淋巴瘤 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
骨髓的采集
骨髓的采集:全麻或连硬外,手术室。 采集部位:双侧髂前、髂后。 采 集 有 核 细 胞 数 >1.0×108/Kg,
通常为
3×108/Kg左右。 过滤:1、针头过滤法 2、Thomas法 供者术前进行“自体循环采血”,采髓 手术非常安全,术后短期内局部疼痛常 见,对供者无任何长期影响。
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实施过程
HLA配型 预处理方案(大剂量放化疗) 骨髓或外周干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后处理(GVHD防治,保护性隔离, 抗生素应用,胃肠外营养,血液制品输注, 生长因子应用等)
《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14第十五章 临床输血实验室质量管理
• 室内质量控制的目的 监测试验过程,评价及排 除质量环节的所有阶段中导致不满意的原因,确 保试剂、设备和方法发挥功能达到预期效果,控 制实验室检验结果的精密度。
(二)人员 •数量 人力资源配置应当数量适宜,能够满足承担的各种 试验需要。 •不同岗位的学历和资质要求
实验室负责人最好具备医学实验室相关专业高级 技术职称,具有医学实验室工作经历和管理能力。
负责临床输血咨询人员最好具备输血医师资格或 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并从事输血工作资历。
一般技术人员至少具备医学或相关专业中专以上 学历和国家认可的卫生技术职称。
ABO血型鉴定应当同时设置阳性和阴性两种对照,控制抗A的检测能力 是使用A型质控试剂红细胞作为阳性对照,使用B型质控试剂红细胞作为阴性 对照;控制抗B的检测能力是使用B型质控试剂红细胞作为阳性对照,使用A 型质控试剂红细胞作为阴性对照;
控制抗D的检测能力是使用RhD阳性细胞做阳性对照,使用RhD阴性细胞 做阴性对照。
• 主要开展血液相容性试验,包括血型鉴定、意外 抗体筛选及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 主要包括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和白细胞相容性 试验以及器官、骨髓移植配型。
• 免疫血液学相关试验,进行临床相关疾病的实验 室诊断、疑难配血等;条件允许可以开展血清学 参比试验。
二、临床输血实验室设置的基本要求
(一)临床输血实验室建筑、设施和布局的基本要求
4.交叉配血试验 试验前应当仔细核对输血 申请单中信息与标本试管标签上信息是否 一致;采用的试验方法必须能够检测出 IgM和IgG型两种红细胞抗体;试验结果 不出现红细胞凝集和/或溶血现象,血液 方可发出 ;建立室内质量控制方法和规 则。
临床输血检验案例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血小板输注无效
26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血小板输注无效一.简要病史患者,女性,47岁,汉族。
主因确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年2个月,为行同胞全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入院。
二.实验室检测结果LgA测定727.00mg/dl,β2-微球蛋白测定0.26mg/dl,CMV-lgG5.2IU/ml,CMV-IgM<8,凝血功能检测:D-D0.82μm/ml,血纤维蛋白原测定5.90g/l。
入院血常规:Hb117g/L,RBC3.78×1012/L,WBC7.44×109/L,Lymph0.13,Mid0.17,HCT0.36L/L,PLT136×109/L,嗜酸性粒细胞0,中幼粒细胞0.02,晚幼粒细胞0.01。
心电图及肝胆胰腺、腹腔、腹膜后淋巴结未见异常。
骨髓细胞特征:1.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G/E=1.8/11、粒系占51.2%,各阶段细胞可见,早幼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余比例大致正常。
部分细胞类巨变,浆中颗粒明显增粗,可见空泡变性及蓝斑。
嗜酸、嗜碱细胞可见。
2.红系占28.4%,各阶段细胞可见,比例大致正常。
部分细胞可见类巨变。
核畸形约占4%,可见嗜碱点彩红细胞及嗜多色红细胞。
成熟红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异常。
3.淋巴细胞占17.6%,其中幼稚细胞占1.6%。
4.全片(2cm×2cm)计数巨核细胞3个,未见产板型。
血小板少见。
5.全片观察,骨髓小粒较易见。
意见: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系占51.2%,明显核左移,红系占28.4%,巨核细胞未见产板型。
提示患者骨髓象已完全缓解。
三.临床诊治经过患者行同胞全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后出现粒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持续偏低,复查血常规,间断输入红细胞、血小板,避免出血。
移植后血小板降到2×109/L,经过隔天输注机采血小板1U,持续治疗24天后,血小板计数上升缓慢,最高升至18×109/L,而粒细胞、红细胞计数逐渐恢复。
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及护理 ppt课件
ppt课件
10
2、造血干细胞预处理期的护理
(1)放射治疗的护理
放射治疗可分为全身放射治疗和交替半身放 射治疗。
①放射治疗的注意点:病人出保护性隔离病室 到放疗室接受治疗及返回病室全过程均按保护 性隔离措施予以无菌保护,执行既定的出入、 保护性隔离规则。照射前排空二便,口边放置 消毒污物袋方便使用,如发生严重呕吐应暂停 照射治疗及时给予处理。
同基因
造血干 细 胞
胎肝造血干细胞 脐血造血干细胞
ppt课件
5
2、对于造血功能衰竭或异常以及先天遗传性疾 病者可直接应用免疫抑制剂摧毁其体内原 有 的免疫功能后,通 过静脉输注移植正常 造血 干细胞。 3、 对于恶性血液病者 采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 植治疗的,应在病人病情缓解时采集干细 胞, 体外适当净化残留肿瘤细胞后再进行静脉 输注植入。 4、造血干细胞缺陷疾病者 ppt课件 不宜采用造血
谢谢大家!
ppt课件
19
(1)空间环境
③病人注入后,每天要对各室内的地面、物品、 门窗等用清洗消毒剂溶液拖擦2次。
④层流病房的终末消毒,清理所有物品,彻底消 毒并以 消毒液擦拭室内所有物品表面后用甲 醛加高锰酸钾熏蒸消毒,然后开机24小时,空 气细菌培养监测合格后方可再次使用。
ppt课件
8
(2)病人躯体环境:
①病人入室前1-2天,剔除全 毛发,修剪 指 趾甲,给予沐浴和药浴。 ②入室后再药 浴1-2次,以后每天用含氯 药液擦拭全身皮肤。 ③病人治疗前10-15天服泻药,并口服肠 道不吸收的抗生素和无菌饮 食,预内源 性感染。
ppt课件
9
( 3 )工作人员入室要求:医护人员进入层流 病房或接触病人,需经过沐浴,戴消毒的帽子、 口罩、工作衣及拖鞋等,用生理盐水漱口。 ( 4 )各种物品的出入传递:凡耐高压蒸汽灭 菌的物品,一律高压蒸汽灭菌后再送入空气层 流病房,其他非高压蒸汽灭菌的物品可用熏蒸、 浸泡等方法消毒处理。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基本过程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基本过程简介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用于治疗多种血液系统疾病的重要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基本过程。
移植前准备1.疾病评估: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确定是否适合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评估包括疾病类型、患者身体情况等。
2.移植源选择:移植源可以是自体(患者自身的干细胞)或异体(他人的干细胞)。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和移植可行性选择适合的移植源。
3.移植前治疗: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放疗或化疗等治疗,以准备患者的身体条件,同时清除患者的骨髓。
移植过程1.采集干细胞:对于自体移植,医生会在患者身体中采集干细胞。
一般有两种方法:骨髓采集和外周血采集。
骨髓采集需要进行骨髓穿刺手术,而外周血采集则需通过药物刺激,使干细胞进入患者的血液循环。
对于异体移植,则需要从合适的移植者体内采集干细胞。
2.干细胞处理:采集到的干细胞需要进行处理,以清除杂质和选择性地富集造血干细胞。
处理方式包括洗涤、离心等。
3.输注干细胞:处理后的干细胞会通过静脉输注方式重新注入患者体内。
这些干细胞将在体内定位到合适的位置,并开始分化为新的血液细胞。
4.移植后期护理:患者在移植后需要密切监测,并进行相应的护理。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抗感染、免疫抑制及支持治疗等,并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调整。
移植后效果评估1.造血重建:医生会根据患者血液中的造血功能指标,如血红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等,评估移植后的造血功能。
2.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物抗宿主病是移植后的常见并发症,会对患者造成较大风险。
医生会通过检查患者的皮肤、肝脏、肠道等部位,评估是否存在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病理表现。
3.病情复发与GVHD:医生会定期对患者进行监测,以评估移植后的病情复发风险和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情况。
结束语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项复杂而又关键的治疗方法。
在整个过程中,医生和患者需密切配合,合理评估治疗效果,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移植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希望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技术进步,能够更好地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各种血液系统疾病。
干细胞移植操作技巧
干细胞移植操作技巧干细胞移植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
它具有很高的潜力,可以用于治疗各种慢性疾病和损伤。
在进行干细胞移植操作时,正确的技巧非常重要,可以确保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安全。
下面将介绍干细胞移植操作的一些主要技巧。
首先,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和移植所需的干细胞类型。
在进行干细胞移植之前,医生需要仔细评估患者的病情,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接受干细胞移植。
同时,医生还需要确定患者需要的具体干细胞类型,如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等。
这样可以为手术提供明确的指导,并提高移植的成功率。
其次,正确选择干细胞的来源。
干细胞可以来自多种不同的来源,包括骨髓、脐带血、胎盘组织等。
在选择干细胞的来源时,需要考虑患者的特定情况和需要。
例如,对于造血系统的疾病,骨髓干细胞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而对于神经系统的疾病,神经干细胞可能更适合。
正确选择干细胞来源可以提高移植的效果。
然后,进行干细胞的采集和处理。
干细胞的采集可以通过骨髓穿刺、脐带血采集等方法进行。
在进行骨髓穿刺时,医生需要准确找到骨髓的位置,并进行安全、无菌的穿刺。
脐带血采集需要在新生儿出生后及时进行,并确保采集到足够数量的干细胞。
采集后的干细胞需要进行处理,如分离、培养等,以提高干细胞的活性和纯度。
接下来,进行干细胞移植操作。
干细胞移植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直接注入到患者的特定组织或器官中进行。
在进行注射或注入时,医生需要注意注射器的角度和速度,确保干细胞能够准确地到达目标位置。
同时,医生还需要注意注射或注入过程中的温度和压力,避免对干细胞造成损伤。
最后,进行术后护理和监测。
干细胞移植手术后需要进行密切的监测和护理,以确保干细胞的生存和功能。
医生需要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干细胞移植的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治疗。
同时,医生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身体反应和副作用,如感染、排斥反应等,并及时进行干预。
总结而言,干细胞移植是一项复杂且关键的手术,正确的操作技巧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原理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原理你知道吗?咱们身体里有一种神奇的细胞,就像一群超级小战士,那就是造血干细胞。
今天呀,我就来给你好好讲讲造血干细胞移植这回事儿,可有趣呢!造血干细胞存在于我们的骨髓、外周血还有脐带血里面。
骨髓就像是一个造血的大工厂,里面的造血干细胞每天都在忙碌地生产各种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这些可都是它们的杰作。
外周血呢,就像是一个物流通道,造血干细胞有时候也会跑到外周血里溜达溜达。
而脐带血就更特殊啦,那是新生儿出生时带着的宝贝,里面的造血干细胞特别纯净、有活力。
那造血干细胞移植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打个比方吧,假如你的身体是一块农田,现在农田里出了大问题,那些害虫(比如癌细胞或者有严重缺陷的细胞)把庄稼(正常的血细胞)都快吃光了。
这时候,造血干细胞移植就像是重新在这块农田里播下健康的种子(造血干细胞)。
我有个朋友,他叫小李。
他得了一种血液病,身体里的造血系统就像一台出故障的机器,老是生产出有问题的血细胞。
医生就建议他做造血干细胞移植。
医生给他解释的时候,我在旁边听着,就像在听一个超级英雄拯救世界的计划。
医生说,首先得找到合适的造血干细胞来源。
这就好比找种子得找适合这片农田土壤的品种。
如果是从骨髓里取造血干细胞,那就像是从一个装满宝藏的仓库里小心翼翼地挑选最优质的种子。
这个过程可不简单,要给捐献者打一种特殊的针,让骨髓里的造血干细胞跑到外周血里,然后就像从一条小河里捞鱼一样,把造血干细胞采集出来。
如果是用脐带血的话,那就像是发现了一个被珍藏起来的魔法种子包。
脐带血库就像一个神秘的魔法仓库,保存着这些可能带来希望的脐带血。
当这些健康的造血干细胞被采集好后,就要移植到患者身体里啦。
这就像是把种子撒到农田里一样。
不过,这个过程也有很多挑战呢。
患者的身体就像一块需要精心准备的土地,得先把那些害虫(原有的坏细胞)尽量清理干净,这个过程叫做预处理。
就像在播种前得先把农田里的杂草和害虫都除掉一样。
有时候,预处理的过程会让患者感觉很不舒服,就像农田在接受一场大扫除时,土地本身也会有点“难受”。
134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一、学习目标1掌握-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定义-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的并发症预防和护理2熟悉-造血干细胞的来源-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准备,输注的护理3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方法二、什么是造血干细胞1造血干细胞是血细胞的“种子”,体内所有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都是由它分化发育而来。
2它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即产生新的造血干细胞以自我补充,从而生生不息。
3干细胞来源:骨髓、外周血、脐带血三、什么是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指将正常造血干细胞在患者接受超剂量化疗放疗后,通过静脉输注移植入受体内,以替代原有的病理性造血干细胞,从而使患者正常的造血功能及免疫功能得以重建。
四、分类1按干细胞来自于自身或者他人分:异体移植(有血缘关系和无血缘关系)、自体移植2按移植物种类分:骨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脐血移植3按供受体配型程度分:全相合、不全相合五、适应症1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1)低危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复发难治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等3)骨髓瘤2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1)中高危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中高危MDS4)重型再障六、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准备-供者准备1供者准备—造血干细胞动员1)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化疗+造血细胞生长因子白细胞下降最低开始回升时患者外周血干细胞采集2)异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单用造血细胞生长因子2供者准备一造血干细胞采集利用血细胞分离机分离采集外周血干细胞检测干细胞浓度,数量合格则停采集,反之继续采集低温冷冻保存(自体)/干细胞输注(异基因)七、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准备1基本准备(1)心理护理:层流仓密闭空间、疾病预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2)身体检查:血常规、生化、肝肾功能、骨穿、清除感染灶(口腔、肛门等感染)(3)入仓前静脉通路、理发(光头),修剪指甲,入仓是洗必泰药浴30分钟,更换无菌衣裤拖鞋进仓(4)准备入仓用物:餐具、水、盆、毛巾、口罩等2、预处理白舒非+阿糖苞苷 -- 清髓 --干细胞植入放疗+氟达拉滨 -- 清免疫 -- 破坏免疫系统ATG(即复宁)、CSA、FK506 -- 预防排异重症再障不需要清髓八、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方法1输注前用药:地塞米松减轻反应2输注时:专人看护、心电监护、嘱患者深呼吸3输注后:心电监护、留尿常规3次九、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症的护理和预防1感染的预防和护理①每天对空气物品家具地板进行消毒,注意个人卫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一般采用预防性输注,传统的血 小板输注指征是血小板<20×109/L,病情稳定、未合并感 染、出血的患者,输注指征也可为血小板<10×109/L,一 般每次输注1个标准治疗量。
• 造血干细胞移植(hem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 指对患者进行全身照射、 化疗、免疫抑制剂处理后,输入从供者骨髓、外 周血或脐带血中分离出的造血干细胞,以使其重 建造血及免疫功能。
• 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包括:①大剂量化疗或化疗 +放疗,以清除肿瘤细胞并使植入的造血细胞能 够植活;②输入造血干细胞;③在造血干细胞植 活前的支持治疗;④免疫抑制剂预防移植物抗宿 主病。
• 为预防输血造成CMV感染,所有血液制品应去除 白细胞。
• 为预防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ransfusion associated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TA-GVHD), 应对所有含细胞的血液成分进行g射线辐照。
一、红细胞输注
• HSCT后红细胞系统恢复需要6周或更长时间,绝大多数 谢、肿瘤性疾病,但主要用于治疗恶性疾病,特 别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
• HSCT治疗肿瘤的机理:
– 大剂量放化疗能够大量杀灭肿瘤细胞并能克服轻度耐 药。经过大剂量放疗、化疗或其他免疫抑制预处理, 清除患者体内肿瘤细胞、异常克隆细胞、阻断发病机 制,然后把自体或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给受者,使其 重建正常造血及正常免疫,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 目前尚无专门针对HSCT患者红细胞输注指征的临床研究, 患者贫血并有贫血症状时应考虑输血,无症状患者可参照 其他贫血患者的输血指征,Hb <70-90g/L可根据情况考虑 输血。
• 自体HSCT患者移植后需要输血支持的时间较短,输血量 较少;Allo-HSCT患者由于体内促红细胞生成素 (erythropoietin,EPO)水平较低,需要较长时间的输 血支持,可能长达红细胞系统殖活后1年以上,目前还没 有证据证明使用外源性EPO能减少红细胞输注或缩短红细 胞系统恢复时间。
移植种类
优点
缺点
自体造血干 细胞移植
同基因造血 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造血 干细胞移植
无需寻找供者 无GVHD
无GVHD
有移植物抗肿瘤效应 干细胞中无肿瘤污染 可采用减低剂量预处理 方案以减少毒副反应
干细胞中可能混有肿瘤细胞 前期化疗可能损伤干细胞,使得干细胞采集 数量不足,或移植后骨髓增生异常 无移植物抗肿瘤效应
难以找到供者 无移植物抗肿瘤效应
可能找不到合适供者 GVHD 排斥反应
第二节 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和处理
不同来源造血干细胞的优缺点
干细胞来源
优点
骨髓
含丰富的造血干细胞
含淋巴细胞比外周血干细
胞少,GVHD较少
缺点
采集时需要麻醉 较外周血干细胞中祖细 胞少
备注
是传统的造血干细胞来 源,已有丰富经验
外周血干细胞 (PBSC)
• 宿主识别出移植物并非其自身组织时,即对其进行攻击破 坏,称为宿主抗移植物反应(host versus graft reaction, HVGR)。移植物也可能对宿主的组织器官进行破坏,称 为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GVHD)。
• 受者和供者间的组织相容性是移植能否成功的主要决定因 素。组织相容性取决于供受者间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是否相同, 人类MHC又称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通过HLA配型即可了解供者和受者间 MHC是否一致。
第十三章 造血干细胞移植
目录
•造血干细胞移植概述 •造血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HSCT治疗疾病的机理 •造血干细胞移植分类 •造血干细胞采集与处理 •造血干细胞移植输血
第一节 概述
一、造血干细胞的生物特性及HSCT 治疗疾病的机理
• 造血干细胞(hemopoietic stem cells, HSC)是存在于造血 组织中的一群原始造血细胞,可存在于造血组织及血液中, 是机体各种血细胞的共同来源。
的骨痛、头痛、乏力、肌肉疼痛、失眠、厌食、恶心/呕 吐、脾脏肿大等;静脉插管者静脉导管可能引起出血、血 肿、感染、血栓形成;采集过程中可能出现枸橼酸中毒, 低钙引起口腔异味、麻木、抽搐、震颤等不良反应,重者 可能发生心律失常。
二、骨髓造血干细胞
(一)骨髓造血干细胞的采集
• 一般从髂后上棘进行骨髓采集。如髂后上棘采集量不足, 或因供者过度肥胖而无法从髂后上棘采集,可从髂前上棘 采集。
• 按照供者和受者有无血缘关系以及HLA配合情况,异基 因造血干细胞供者可分为:
– HLA相合相亲缘供者,即供者是受者同胞兄弟姐妹,供-受者间 HLA完全相合;
– HLA不完全相合亲缘供者,如供—受者间1个、2个、3个HLA抗 原不相合;
– HLA相合无血缘供者,即供-受者HLA抗原完全或大部分相合, 但无血缘关系。
• 骨髓采集一般在手术室内进行,麻醉方法可选择全麻、脊 髓麻醉或硬膜外麻醉。
• 采集过程中会伴随外周血液丢失,每次骨髓采集总量不能 超过15ml/kg供者体重。
• 骨髓采集量取决于受者体重,每kg受者体重需要(2~4) ×108个有核细胞。
• 骨髓采集不良反应包括乏力、咽喉疼痛、恶心、呕吐、头 昏、晕厥、脊髓麻醉后头痛、穿刺部位疼痛、出血、感染 等。
二、粒细胞输注
• 一般不输粒细胞,可以用G-CSF或GM-CSF加速粒细胞恢 复。
• HSCT后粒细胞缺乏期间患者可能发生严重感染,粒细胞 输注对合并真菌感染而且抗真菌治疗无效的HSCT有明显 帮助,输注剂量为5-10×1010个,输注后外周血白细胞可 能提高2-5×109/L。
三、血小板输注
• HSCT术后患者血小板的恢复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造 血干细胞来源、供者和受者是否有血缘关系、是否合并 GVHD、CMV感染、HSC输入数量等。脐带血HSCT后血 小板恢复时间明显长于外周血或骨髓HSCT。
含大量干细胞
含大量淋巴细胞,移植物 抗肿瘤效果更强
供者需要G-CSF进行动 员,花费时间较长
更多用于自体HSCT 多用于减低剂量预处理 方案的异基因HSCT
脐带血干细胞
采集对母亲及婴儿均无危 险
传播感染性疾病的可能性 较小 容易获得 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不成熟
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不成 熟,需要更长时间才能 产生移植物抗肿瘤效应
• 造血干细胞具有不断自我更新及分化能力,随着造血干细 胞的分化成熟,干细胞逐渐定向为一个或多个细胞系并逐 渐丧失自我更新能力,最终成为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 细胞、红细胞等成熟细胞。
• 造血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成熟分化能力使受者造血系统能 够得到重建;造血干细胞还具备归巢能力,从静脉输入的 造血干细胞能够进入骨髓中增殖分化,达到移植目的;冷 冻、融解过程对造血干细胞损伤很小,造血干细胞对冷冻 及融解的耐受性使其能够长期保存。
能为儿童提供足够的干 细胞,而对大体重儿童 及成人来说细胞数量不 足
越来越多的作为儿童无 血缘供者移植的首选
一、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一)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
造血干细胞动员指将造血干/组细胞从骨髓中动员到外周血 的过程。动员方法包括应用造血生长因子、骨髓抑制性化疗, 或骨髓抑制性化疗+造血生长因子。
• 肿瘤患者Auto-PBSC移植一般采用化疗+造血生长因子 进行动员,化疗结束后第1天开始用G-CSF或GM-CSF, 连续应用直至PBSC采集结束。
• 冷冻保存:
– 冷冻保存前,应对骨髓进行处理以去除血浆及成熟血 细胞。冷冻过程可能引起细胞损伤,其主要原因是冷 冻过程中形成冰结晶。冷冻保护剂如DMSO等通过不 同的机理防止细胞在冷冻过程中损伤。
– 冷冻保护液成分一般为组织培养液、DMSO、同型血 清或AB型血清。
– 骨髓中加入冷冻保护液后应立即进行程控降温,降温 速度为1~3℃/分钟,降至-80℃时取出置-80℃冰箱或 液氮罐保存,-80℃可保存1年,-196℃可长期保存。
(二)骨髓的处理及保存
1. 骨髓的处理
• 采集的骨髓必须过滤,以去除骨小粒、血凝块、 脂肪。
• 需要冷冻保存的骨髓必须去除成熟细胞。可采用 血液转移袋、细胞洗涤机、血液成分分离机等方 法对骨髓进行离心浓缩,去除血浆、红细胞、血 小板。加入羟乙基淀粉能帮助去除红细胞。
2. 骨髓的保存
• 非冷冻保存:将骨髓保存在4℃冰箱中,不需要任何处理。 非冷冻保存时间一般不超过60h。
(二)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 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Syngeneic HSCT, syn-HSCT)的 造血干细胞来源于同卵孪生者。
• 供者和受者基因完全相同,不出现排斥反应或移植物抗宿 主病。
• syn-HSCT移植物中不含肿瘤细胞,故其效果优于自体移 植。
• syn-HSCT不能产生移植物抗肿瘤或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其疗效较异基因移植差。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还可以产生免疫介导的移植物 抗肿瘤(graft versus tumor, GVT)效应,GVT效应可 以逐渐清除体内残余的肿瘤细胞,达到长期缓解甚至 治愈目的。
二、造血干细胞移植分类
(一)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uto-HSCT)使用患者自身造血干细胞, 在移植前进行采集并贮存。Auto-HSCT又被称为“大剂 量治疗+拯救”,其原理是通过大剂量化疗或放疗最大 程度的清除体内肿瘤细胞。 •自体干细胞中常混有少量肿瘤细胞,可以导致肿瘤复发。 auto-HSCT的目的是延长缓解期而并非治愈 。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不适合遗传性疾病及患者造血干细 胞本身异常的情况,如地中海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 征、再生障碍性贫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