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溃疡病ppt演示课件

合集下载

柑橘主要病虫害及图谱PPT教案

柑橘主要病虫害及图谱PPT教案

生活习性/发病规律
柑橘小实蝇的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种虫态。成虫在果实表面产卵,每只雌 蝇一生可以产卵1000多粒,分多次产出,每孔2--15粒。幼虫有3龄在果实内取食,3龄幼虫 老熟后即脱离寄主果实,钻入3厘米深的土中化蛹,羽化后既钻出地面,成虫常在上午8时 左右羽化出土,夜间交配。在低温或食物不充足时,幼虫、蛹的发育历期较长,以老熟幼 虫、蛹在潮湿疏松表土层或以成虫在杂草丛中越冬,该虫每年繁殖3--5代。
纹,2/3处有“丫”形纹。
危害特征
以幼虫潜入嫩梢嫩叶和果实表皮下蛀食,形成弯曲隧道,使叶片卷曲硬化,新梢生长差,促 进了柑桔溃疡病的发生和发展。
生活习性/发病规律
9~15代/年,成虫交尾产卵主要在傍晚以后进行,防治成虫应在傍晚为Fra Baidu bibliotek,产卵对嫩叶有严格
要求。7~10月为害最重,发育适温为26~28℃。
科学防治柑桔蚜虫
柑桔黑刺粉虱(刺粉虱)
识别特征
成虫体长0.9~1.3mm,橙黄色,薄白粉,前翅褐紫色,有6~7个白纹;若虫体披刺毛, 黑色,有光泽,并在体躯周围分泌一圈白色蜡质物。
危害特征
若虫聚集在叶片背面,吮吸汁液,叶被害处黄化,并能分泌密露,诱发煤烟病,枝 叶发黑,落叶,
生活习性/发病规律
呈棕黄色。前端有气门残留的突起,后端气门处稍收缩。
危害特征

柑橘溃疡病

柑橘溃疡病

六、检测方法

1、PCR法
[1]OEPP/EPPO(2005) EPPO Standards PM 7/44 ( 1 ) 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 citri[S]. Bulletin OEPP/EPPO Bulletin 35: 289-294. [2] 钱俊婷,田倩,陈青,等 . 进境柠檬样品上柑 桔溃疡病菌的检测[J].植物检疫, 2015,29(2):48-51.
六、检测方法

2、荧光定量PCR法 [1]OEPP/EPPO(2005) EPPO Standards PM 7/44(1)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 citri[S]. Bulletin OEP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EPPO Bulletin 35: 289-294.
四、典型症状

3、枝条 病斑近圆形,灰褐色,表面粗糙、突起、 无黄色晕环,多个病斑常连成片,不规则。干 燥条件下,溃疡病斑海绵状、木栓化、隆起、 表面破裂;潮湿时溃疡迅速扩大,表面完整, 边缘油状。
五、病原形态特征
革兰氏阴性,短杆状,两端钝圆,大小为 1.5 μm~2.0 μm ×0.5 μm~0.75 μm,极生单鞭毛, 有荚膜,无芽孢。 NA 培养基上菌落呈圆形, 全缘,蜜黄色,有光泽,表面光滑、微隆起, 粘稠状。 病 菌 最 适 温 度 为 28 ℃~30 ℃ , 最 低 为 5 ℃~10 ℃,最高为35 ℃~39 ℃,致死温度为55 ℃~60 ℃ 10 min,最适pH为6.6。

农业植物病理学:柑橘黄龙病与溃疡病

农业植物病理学:柑橘黄龙病与溃疡病

1、病原: 野油菜黄单胞菌柑橘致病变种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itri)
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0℃,致死温度50~60℃,10 min。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发生严重。
2、症状 叶片先出现针头大小的浓黄
色油渍状圆斑,接着叶片正反面 隆起,呈海绵状,随后病部中央 破裂,木栓化,呈灰白色火山口 状。病斑多为近圆形,常有轮纹 或螺纹状,周围有一暗褐色油腻 状外圈和黄色晕环。
49℃的蒸汽处理带病毒的芽条和苗木或幼 树50分钟,以及用56℃热水浸柑桔类种子 60分钟,均可有效地消灭组织内的病毒
五十年代通过嫁接传病试验,证明柑 桔黄龙病由病毒所致,提出并动用热 蒸气消毒柑桔接穗和苗木,防治黄龙 病获得成功。 1995年经第13次国际柑桔病毒病专业工作者会议建议, 为纪念林孔湘教授在黄龙病研究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 今后将一致采用黄龙病(Huanglongbing )这个最早 的中文名。
电镜
韧皮部杆菌
寄主范围: 主要是柑桔属、金柑属、枳属、九里香(不显症寄主)、 佛手(香橼) 草地菟丝子能从柑桔上把病原传到长春花上,引起黄龙 病的典型症状
但不能通过汁液和土壤传播
香橼
枳属
金柑
长春花 九里香
草地菟丝子
3、扩散与传播: 本树通过韧皮部在不同部位扩散 新区的传播主要是病区调运的苗木、接穗。 柑桔木虱是自然界的传病虫媒。

脐橙的溃疡病防治和治疗办法

脐橙的溃疡病防治和治疗办法

农业治疗
01
02wenku.baidu.com
03
修剪病枝
及时修剪掉患病严重的枝 条,清除病原体,防止病 害扩散。
加强肥水管理
合理施肥和浇水,增强树 体抗病能力,促进树体健 康生长。
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性较强的脐橙品 种,从根本上减少病害的 发生。
生物治疗
微生物防治
利用对病原体具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 ,通过寄生、竞争或分泌抗菌物质等 方式抑制病原体的生长。
生物农药
利用生物源农药,如植物源农药、动 物源农药和微生物源农药等,防治脐 橙溃疡病的发生。
04
脐橙溃疡病的预防措施
提高果园管理水平
合理施肥
科学配比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增加有机肥的施用,提高土壤 肥力。
适度修剪
保持果园通风透光,减少病菌滋生环境。
及时清园
清除落叶、落果和病枝,减少病菌源。
加强检疫和监测
清洁果园
及时清除病枝、病叶,减少病原菌的 传播。
适度修剪
保持果园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减少 病原菌侵染。
化学防治
预防为主
在发病前喷洒保护性杀菌剂进行预防。
治疗为辅
发病后及时喷洒内吸性杀菌剂进行治疗。
注意安全间隔期
确保果品安全无残留。
生物防治
1 2
利用拮抗微生物
通过接种拮抗微生物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

柑橘病虫害防治(共75张PPT)

柑橘病虫害防治(共75张PPT)
柑橘病虫害的防治实践
柑橘病害的防治实践
柑橘病害的识别
了解和识别常见的柑橘病害,如黄龙病 、溃疡病、炭疽病等,掌握其症状和发
病规律。
化学防治
根据病害种类和病情,选择合适的化 学药剂进行防治,如使用波尔多液、
代森锰锌等杀菌剂。
农业防治
采取科学的栽培管理措施,如合理施 肥、修剪、灌溉等,增强树体抗病能 力,减少病害发生。
实验室检测
采用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病虫害进 行特异性检测和鉴定。
预测模型
利用数学模型或人工智能技术,预测 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趋势,为防治决 策提供科学依据。
03
柑橘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对病虫害抗性较强的柑橘品种,从源头上减 少病虫害的发生。
科学施肥
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提高柑橘的抗病能 力。
柑橘病虫害的类型
柑橘病虫害主要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害虫等几大类。这些病原体和害虫可 能对柑橘树的叶片、枝条、花果等造成危害,引发不同类型的病害和虫害。
柑橘病虫害对果园的影响
降低果实产量
严重的病虫害感染会导致果实 产量大幅降低,甚至可能造成
整片果园的毁灭性损失。
影响果实品质
病虫害会影响柑橘果实的外观、口 感和营养价值,导致果实品质下降 ,影响销售和市场竞争力。
强化田间管理

《柑橘常见病虫害》课件

《柑橘常见病虫害》课件
延,提高了柑橘的产量和品质。
某果园红蜘蛛防治案例
要点一
总结词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该果园注重红蜘蛛的预防工作,采取了农业防治和化学防 治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加强果园管理、保持果园清洁、合 理修剪等措施,有效降低了红蜘蛛的虫口密度,减少了危 害。
某果园潜叶蛾防治案例
总结词
精准施药、绿色防控
04
柑橘病虫害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01
02
03
04
农业防治是通过合理的农业管 理措施来预防和控制柑橘病虫
害的方法。
选择健康种苗,避免从病区引 种。
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提高 土壤肥力和通透性,促进柑橘 健康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适时修剪,去除病枝、病叶, 保持树体通风透光,减少病菌
滋生和传播。
生物防治
《柑橘常见病虫害》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柑橘常见病虫害概述 • 柑橘常见病害 • 柑橘常见虫害 • 柑橘病虫害防治方法 • 柑橘病虫害防治案例分析
01
柑橘常见病虫害概述
柑橘病虫害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柑橘病虫害是指影响柑橘正常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病、虫、草、鼠等生 物因子。
分类
根据病原体的不同,柑橘病虫害可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两大类。侵 染性病害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如细菌、真菌、病毒等;非侵染性病害由不良环 境条件或化学物质引起,如缺素症、药害、肥害等。

《作物生产技术》课程教学课件-6.3.5柑橘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课件

《作物生产技术》课程教学课件-6.3.5柑橘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课件

(二)虫害防治技术
3.柑橘潜叶蛾 柑橘潜叶蛾是柑橘嫩梢期的主要害虫,为害普遍且严重。幼虫主要潜入嫩叶表皮
下蛀食叶肉,形成弯弯曲曲的隧道。被害叶片严重卷缩,新梢生长受到影响。幼虫为 害造成的伤口可诱发溃疡病、炭疽病。 形态特征:成虫为银白色小蛾,体长2毫米,前翅披针形,基部有两条黑色纵条纹,中 部 有“Y”形黑色斜纹,翅尖有大黑斑及小白斑各1个,后翅针叶状,前后翅都有长缘毛。卵 椭圆形,底平,白色透明。幼虫体扁平,老熟幼虫体长4毫米,腹部末端有1对细长的 尾 状物。蛹长2.8毫米,梭形,黄褐色。
(二)虫害防治技术
1.柑橘红蜘蛛 柑橘红蜘蛛又称柑橘全爪螨、瘤皮红蜘蛛,是目前柑橘产区发生最普遍、为害
最严重的害螨,主要为害叶片、果,也为害枝条、花,成螨﹑若螨、幼螨均可为害。 受害叶片呈许多灰白色斑点,失去光泽,严重时造成落叶和落果,尤以幼龄树和苗木被 害严重。 形态特征:雌成螨体长0.3~0.4毫米,椭圆形,紫红色,背面有瘤状突起,上生白色刚 毛,足4对;雄成螨比雌成螨略小,腹部后端较尖削,鲜红色或紫红色。卵为扁球形,红 色,顶中央有一刚毛状卵柄,柄端有10~20条蛛丝,黏附于叶面上。幼螨体长约0.2毫 米,淡红色,足3对。若螨体长0.2~0.3毫米,鲜红色﹐足4对。
(二)虫害防治技术
2.柑橘锈壁虱 发生规律: 1年发生18~24代,以成螨在柑橘腋芽、叶背和卷叶内越冬。越冬成螨于 3~4月份开始取食活动,4月份转移至春梢新叶上,5月中旬后虫口数量迅速增加,7月下 旬数量达到高峰。上果为害时间为5月上旬,7月份为害加重,9月上中旬果实上虫口数 量达到高峰,故7~9月份是锈壁虱发生的高峰期,以后随气温下降虫口亦减少。 防治方法:①虫情测报和施药指标。②保护利用天敌。③加强柑橘园的肥水管理, 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抗虫能力。④药剂防治。

柑橘病害

柑橘病害
源自文库



防治办法 ①严格执行植物检疫制度。 严禁从病区传入无病区及新区。培育无 病种苗。发现病株立即砍除,同时要消 灭病树周围的杂草。 ②疫区实行喷药保护为主的综合防治措 施。


喷药的重点是夏、秋梢抽发期和幼果期, 一般梢长1.61~3.3厘米时喷第一次药,叶片 转绿喷第二次药,连续喷2—3次,保护幼果 在盛花后10天、30天、50天各喷药一次。药 剂有:

(3)结合冬春修剪,剪除枯枝、衰弱枝 和病虫枝与病果梗;清除落叶、落果, 冬季结合防治其它病,喷药防治。

(4)喷药保护于常发病的果园,在春、夏、 秋梢嫩叶期,重点放在幼果期和8、9月间, 每15~20天喷1次药:



有效药剂有: ① 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700倍 液, ② 50%多菌灵或70%硫菌灵胶悬剂 800~1000倍液;

农用链霉素. 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 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每次暴雨之后要及时喷药,还要加强对 潜叶蛾等病虫的防治,减少病菌侵入伤 口。 ③加强生长季节和冬季管理。合理施肥, 控制夏梢生长。冬季做好清园工作,剪 除病虫枝叶,收集落叶。枯枝、落果, 集中烧毁,减少病源。
枝梢 症状有两种。 一种由梢顶向下枯死, 病斑多发生在受冻害 后的秋梢上,病部褐 色,后灰白色,枯死, 其上生小黑点。另一 种是发生在枝梢中部, 病部淡褐色,椭圆形, 后扩展呈梭形,稍凹 陷,病斑环割其上部 枝梢枯死。

柑桔黄龙病与溃疡病

柑桔黄龙病与溃疡病



调入地植物检疫机构对来自疫区的应施检 疫的植物、植物产品或者其他可能带有检商对 象的应检疫植物、植物产品,应当查验植物检 疫证书,必要时可以复检。
• •
湖南省植物检疫实施办法第九条第十条: 在调运检疫和复检过程中,发现检疫对 象和危险性病、虫、杂草,必须严格进行消 毒处理,合格后签发检疫证书;无法消毒处 理或者处理不合格的,由植物检疫机构视情 节轻重予以封存、没收、销毁或者责令改变 用途。因实施检疫需要的一切费用以及出现 的损失,由货主负责。
2、枝梢黄化:柑橘树的枝梢症状, 当柑橘患黄龙病时,在初期,树冠 外围出现少量营养不良的枝梢,呈 现出明显的黄梢,而黄梢以下的叶 片则呈现正常的现象。
3、黄化型:枝梢叶片展开后不能正常转绿, 呈现较均匀的黄色或淡黄绿色。
4、斑驳型:在转绿程度不同的叶片中脉或基 部开始黄化,逐渐变成大小不一、不对称的 黄绿相间的斑驳。 这两种症状类型的共同特点是叶质硬化、无 光泽,但在黄梢下部的老叶仍呈正常绿色。
三、柑橘黄龙病传染途径
侵染循环 初次侵染来源为果园病株、带菌苗木和带“菌”木虱; 再次侵染来源为果园病株,经木虱取食传播,进行再侵染; 此病不能由土壤和汁液摩擦接种传病。 传播途径 病苗木、接穗的调运和嫁接带菌木虱以持久方式传病。
柑橘木虱 亚洲木虱 取食15-30分钟带 菌,循回期一般8-10天,最短 2-3天;4-5龄和成虫可终生传 病; 非洲木虱 取食1天后带菌, 循回期一般7天; 传病过程:病株上取食病 菌从口器进入消化道中肠 后肠雪淋巴唾液腺感染 健康柑橘。

柑橘病害

柑橘病害

防治要点: 防治要点: 1. 适时采果,防止果实受伤,果实进库贮藏之前 堆放在阴凉通风处预贮4-6天,使果实变软时入库贮藏。 2. 贮藏库及用具消毒后再使用。 3. 果实采收前7-10天进行树冠喷药,药剂可用甲 基托布津、多菌灵、抑霉唑、噻菌灵等。
柑桔黄龙病(Citrus yellow shoot) 柑桔黄龙病
又称黄梢病,病树初期典型症状是在浓绿的树冠中 发生1-2条或多条黄梢,因病梢叶片黄化程度不同,可表 现为均匀黄化型和斑驳黄化型两类。春梢症状:叶片褪 绿变黄,病梢较多,树冠上、中、下部均有黄梢,4-5年 生树在春梢症状出现后,一般到冬季便全株发病。夏、 秋梢症状:病梢少,叶脉先变黄,随之均匀黄化,翌春, 病梢萌芽多而早,长出的新梢短而纤细,叶片小而窄, 叶肉变黄,但叶脉及其周围组织仍绿色,病叶较厚,革 质,直立在枝上,叶端稍向叶背弯曲。病树开花早,花 多,花瓣较短小,肥厚,淡黄色,无光泽,小枝上花朵 往往多个聚集成团。病果小,畸形,果脐常偏向一边, 着色较淡或不均匀。黄梢上的叶片严重脱落后,须根开 始腐烂,皮层与木质部分离,后期大根腐烂,韧皮开裂, 木质部变黑。
柑桔疮痂病(Citrus scab) 柑桔疮痂病
识别要点: 柑桔疮痂病又名癞头疤、钉子果,可为害叶片、 新梢和果实的幼嫩组织。 叶片初生油胞状黄褐色圆形小斑点,逐渐扩大, 变蜡黄色,后病斑木栓化并向叶背隆起而正面凹陷, 成为瘤状或圆锥状的疮痂。病斑多时,可使叶片畸形 扭曲,受害严重的新梢和叶片常枯焦脱落。天气潮湿 时,病斑顶部产生一层粉红色粉状物(病菌的分生孢 子)。新梢受害症状与叶片基本相似,枝梢短小扭曲。 幼果谢花后即可发病,形成黄褐色圆锥形木栓化的瘤 状突起,稍大的幼果受害,多数发育不良,表面粗糙、 果小、皮厚、味酸,或成为畸形果。

佛手柑桔溃疡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佛手柑桔溃疡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佛手柑桔溃疡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佛手柑桔溃疡病概述 • 佛手柑桔溃疡病症状描述 • 佛手柑桔溃疡病病原物鉴定 • 佛手柑桔溃疡病的传播途径和流行因素 • 佛手柑桔溃疡病的防治方法 • 佛手柑桔溃疡病的未来研究和展望
01
佛手柑桔溃疡病概述
疾病定义和背景
佛手柑桔溃疡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发生在柑橘类植物上。
该疾病由Xanthomonas citri subsp. citri引起,是一种寄主范围广泛的细菌,可感 染柑橘属的多个种类,如柚子、橙子、柠檬等。
佛手柑桔溃疡病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严重影响柑橘类植物的产量和 品质。
疾病发生区域和宿主范围
该疾病在中国的福建、广东、广 西、云南等南方地区发生较为严 重,同时也存在于泰国、越南等
VS
研发环保型农药
积极研发环保型农药,如生物农药、低毒 低残留农药等,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同时降低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THANKS
感谢观看
植株密度过大,枝叶过于茂密,有利于溃疡病菌的传播和扩散

土壤条件
03
土壤贫瘠、缺乏营养,或者土壤过于潮湿、排水不良等,都可
能加重溃疡病的病情。
季节变化与发病关系
春季
夏季
春季是佛手柑桔溃疡病开始发生的时期, 此时气温逐渐升高,雨水逐渐增多,有利 于溃疡病菌的繁殖和传播。

柑橘溃疡病菌

柑橘溃疡病菌

美国在1910年从日本引入枳苗时, 传入此病。
二、所致病害症状
• 叶片受害后,最先在叶背出现圆形、针头大、黄色、 油渍状微突起的斑点,稍后,叶片正背面均隆起成为圆形 或近圆形、米黄色海绵状病斑,周围有黄色晕环,后来, 病部隆起更显著,木栓化,灰白色或灰褐色,中心凹陷, 呈火山口状。病部与晕环之间,常有褐色釉光边缘。随叶 片老化,黄色晕环消失。病斑直径一般为3~5mm,有时病 斑相连,呈不规则形大病斑。 • 病部在叶片正、背面均隆起,有黄色晕环,后来木栓 化,中心凹陷,呈火山口状是柑橘溃疡病的特征性症状。 • 果实病斑与叶片病斑相似,火山口状开裂更显著,一 般无黄色晕环,大小4~5mm,最大可达12mm。 • 枝梢病斑与叶片病斑相似,突起显著,无黄色晕环。
30℃,最低10℃;致死温度50~60℃,10min。适 于生长发育的酸碱度为pH 6.1~8.8,最适pH6.6 。 • 溃疡病菌抗寒力极强,冰冻24h不影响其生活力 。耐干燥能力也很强,室内玻片上可存活121d, 在日光下暴晒2h才死亡
• (四)传播能力 • 在气温适宜有水湿时,病菌从病部溢
出,借风雨、昆虫以及人和工具传播,由寄主的 气孔、皮孔和伤口侵入。春梢期的潜育期为13~ 28d,夏、秋梢期为6~10d。 • 病菌的远距离传播主要通过带病的接穗、嫁接苗 、砧木实生苗和果实,带菌的包装物、工具和土 壤亦可以传病。种子除外部沾染病菌外,一般内 部不带菌。

柑橘主要病害及其防治ppt课件

柑橘主要病害及其防治ppt课件
的混合液,浸苗1-3h(小时)
柑橘疮痂病
症状特点
主要为害嫩叶、幼果和新梢等幼嫩器官。 叶片受害,初期产生油渍状黄褐色圆形小斑点,逐渐扩
大,颜色变为蜡黄色。 后期病斑木栓化并隆起,多向叶背凸出,叶面凹陷,成
圆锥形的灰褐色疮痂斑。病斑直径为0.3~2mm。 早期受害严重的新梢的叶片,常枯焦脱落。天气潮湿时,
病斑上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谢花后侵染幼果,以后辗转为害夏、秋梢和早冬梢,最
后又以菌丝体越冬。
发病规律
气候条件
• 发病温度范围15-24℃,最适温度为20-21℃,28℃
以上很少发病。
• 病菌分生孢子的形成和萌发侵入需要2小时以上的降
雨,或寄主组织表面必须保持3-24小时的水湿,而 且保湿时间越长越有利于萌发侵入,发病越重。
• 黄化型 开始发病时,在绿色树冠顶部的部分新梢的
叶片不转绿,均匀黄化,直立。
• 斑驳型 叶片转绿后黄化,多数从主、侧脉附近和叶
片基部开始黄化,黄化部分逐渐扩散形成黄绿相间的 斑驳,最后亦可全叶黄化脱落。
• 类缺素型 主侧脉附近保持绿色,而脉间叶肉黄化,
类似于缺锌缺锰症 。
Misshapen pummelo fruit
叶和防治其它病虫害,或偏施氮肥,促使枝梢徒长纤弱和 通风透光不良,都会使病害发生严重。
防治措施
喷药保护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
六、检测方法

1、PCR法
[1]OEPP/EPPO(2005) EPPO Standards PM 7/44 ( 1 ) 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 citri[S]. Bulletin OEPP/EPPO Bulletin 35: 289-294. [2]钱俊婷,田倩,陈青,等. 进境柠檬样品上柑 桔溃疡病菌的检测[J].植物检疫, 2015,29(2):48-51.
9
.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六、检测方法

2、荧光定量PCR法 [1]OEPP/EPPO(2005) EPPO Standards PM 7/44(1)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 citri[S]. Bulletin OEPP/EPPO Bulletin 35: 289-294.
10
.
11
.
柑橘溃疡病简介
1
.
一、病原介绍

分类地位 2006年,Schaad等根据血清学、DNA-DNA杂 交、ITS序列、rep-PCR和培养形状的不同,将 柑桔溃疡病菌分为3个亚种。 柑桔黄单胞柑桔亚种:Xanthomonas citri subsp. citri Gabriel et al.(1989),原A菌系。 X. fuscans subsp. Aurantifolii,(B/C/D菌 系) X. alfalfae subsp. Citrumelonis,原E菌系。
6
.
四、典型症状

3、枝条 病斑近圆形,灰褐色,表面粗糙、突起、 无黄色晕环,多个病斑常连成片,不规则。干 燥条件下,溃疡病斑海绵状、木栓化、隆起、 表面破裂;潮湿时溃疡迅速扩大,表面完整, 边缘油状。
7
.
五、病原形态特征
革兰氏阴性,短杆状,两端钝圆,大小为 1.5 μm~2.0 μm ×0.5 μm~0.75 μm,极生单鞭毛, 有荚膜,无芽孢。 NA 培养基上菌落呈圆形, 全缘,蜜黄色,有光泽,表面光滑、微隆起, 粘稠状。 病 菌 最 适 温 度 为 28 ℃~30 ℃ , 最 低 为 5 ℃~10 ℃,最高为35 ℃~39 ℃,致死温度为55 ℃~60 ℃ 10 min,最适pH为6.6。
4
.
四、典型症状

1、叶片 发病初期在叶片背面出现黄色或暗黄色针 尖大小的油渍状斑点,逐渐扩大,同时叶片正 背两面均逐渐隆起,呈近圆形、米黄色病斑。 以后病部表皮开裂,呈海绵状,隆起更显著, 木栓化,表面粗糙、灰白色或灰褐色。
5
.
四、典型症状

2、果实 病斑与叶片上症状相似,但火山口状开裂 更显著,木栓化程度更高,坚硬粗糙,一般无 黄色晕圈,病部只限于果皮,不发展到果肉。 果实生育前期发生的病斑多隆起,中、后期发 生的则较扁平。
2
.
二、寄主范围

侵染芸香科野生和栽培种,主要为害芸香 科的柑桔属(Citrus L.)、枳属(Poncirus Raf) 和金桔属(Fortunella Swingle)。
3
.
三、病原传播
柑桔溃疡病菌主要通过植物的气孔和伤口 侵入植株。带病苗木、接穗和果实等柑桔材料 的调运是其进行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田间 主要通过风雨、虫害传播,有时带菌土壤也可 以传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