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3篇
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第一篇:分数分数是数学中的一种数表示方法,它由一个分子和一个分母组成,分子表示部分,分母表示总量。
例如,$\frac{2}{3}$ 表示三等分之后取第二份,$\frac{4}{5}$ 表示五等分之后取第四份。
分数在日常生活中也常用到,比如把一张纸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 $\frac{1}{4}$,还有比较食物的分量,如$\frac{1}{2}$ 杯牛奶和 $\frac{1}{4}$ 盎司盐等等。
分数有很多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可以通过分数线、冒号等符号来表示,也可以化为小数或百分数来表示。
化为小数时,只需将分子除以分母即可,如 $\frac{2}{3}$ 化为小数就是$0.666...$。
化为百分数时,需要将分数乘以 $100\%$,如$\frac{1}{2}$ 化为百分数就是 $50\%$。
分数也可以进行加、减、乘、除和比较大小等运算。
加减运算只需将分数通分,然后按照通分后的分子进行计算即可,如 $\frac{1}{3} + \frac{1}{4} = \frac{4}{12} +\frac{3}{12} = \frac{7}{12}$。
乘除运算则直接相乘或相除,如 $\frac{1}{2} \times \frac{3}{4} = \frac{3}{8}$,$\frac{2}{3} \div \frac{1}{4} = \frac{8}{3}$。
比较大小时,需要将两个分数通分,然后比较通分后的分子大小即可。
在分数的学习中,注意要掌握通分、约分、分数化小数和百分数的转换,以及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
理解分数的含义和应用也很重要,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准确理解和使用分数,才能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知识归纳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篇一1.长度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制定的基本单位。
其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常用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等等。
长度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2.米: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3.分米:分米(dm)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4.厘米:厘米,长度单位。
简写(符号)为:cm。
有关厘米的单位转换: 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5.毫米:英文缩写MM(或mm、㎜)进率关:1毫米=0.1厘米;6.进位:加法运算中,每一数位上的数等于基数时向前一位数进一。
以个位向十位进位为例:基数为10(2进制的基数是2,类推),个位这个数位上的数量达到了10的情况下,则个位向前一位进1,成为一个十。
在十进制的算法中,个位满十,在十位中加1;十位满十,在百位中加一。
7.不退位减:减法运算中不用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
例:56-22=34。
6能够减去2,所以不用向高位5借位。
8.退位减:减法运算中必须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
例:51-22=39。
1不能够减去2,所以必须向高位的5借位。
9.连加:多个数字连续相加叫做连加。
例如:28+24+23=85。
10.连减:多个数字连续相减叫做连减。
例如:85-40-26=19。
11.加减混合:在运算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
例如:67-25+28=70。
12.角: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重合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符号:∠13.乘法算式中各数的名称:是指将相同的数加法起来的快捷方式。
其运算结果称为积。
“×”是乘号,乘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做因数,“=”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叫做积。
10(因数) ×(乘号) 200(因数) =(等于号) 2000(积)14.1—6的乘法口诀1×1=11×2=2 2×2=41×3=3 2×3=6 3×3=91×4=4 2×4=8 3×4=12 4×4=161×5=5 2×5=10 3×5=15 4×5=20 5×5=251×6=6 2×6=12 3×6=18 4×6=24 5×6=30 6×6=3615.7——9的乘法口诀1×7=7 2×7=14 3×7=21 4×7=28 5×7=35 6×7=42 7×7=491×8=8 2×8=16 3×8=24 4×8=32 5×8=40 6×8=48 7×8=56 8×8=641×9=9 2×9=18 3×9=27 4×9=36 5×9=45 6×9=54 7×9=63 8×9=72 9×9=81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篇二1.角的动态定义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
最新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12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3第一单元41、统计表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数据统计的结5果。
62、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3、根据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78第二单元9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平均分。
1011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12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直到分完13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这样想:这个数可14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153、除法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16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174、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从前往后的顺18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
其它数读法不变,如21÷3=7,读作:1921除以3等于7.5、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2021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结果叫做商。
226、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3(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247、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得25被除数268、解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 27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89、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29方法:(1)所求的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
(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3031第三单元知识点321、沿一条直线把图形对折,两边完全重合33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342、平移:当物体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35动,并且本身方向不发生改变时,这种运动现象就是平移,平移方向不改变。
如拉抽屉。
3637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38动的现象就是旋转,旋转方向有改变。
如风扇的转动。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39401、求商的方法:想“除数×()=被除数”,41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得出商2、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4243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用除法计算第五单元混合运算4445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46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复习总结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图表。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一、平均分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
把一些东西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左往右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被除数÷除数=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等于被除数。
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因数×因数=积积÷另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在有余数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余数 =被除数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3、在需要提出问题并解决时,可以提:①加法的问题:求总数,“谁和谁一共是多少?”。
二年级下册数学所有知识点
二年级下册数学所有知识点以下是二年级下册数学的所有知识点:1.计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四则运算,并能灵活运用于不同的题目中。
2.数的读写:从0到100的数的读法及写法。
3.数字的大小比较:掌握数字的大小比较,包括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进行比较。
4.数字的序数:学习数字的序数形式,如第一、第二等。
5.数量的概念:理解数字表示的数量概念,如1个苹果、2个鸟等。
6.数的合并和拆分:学习将数字合并或拆分成不同的组合,如将5个苹果分成1个和4个。
7.数字的进位和退位:学生需要理解十进制的概念,包括进位和退位的运算。
8.图形和图形的变化:认识各种基本的二维图形,如圆、方形、三角形等,并能理解它们的变化。
9.折纸图形:学习通过折纸制作图形,并了解相应的几何形状。
10.简单的排列和组合:学生能够简单地理解和解决排列和组合问题,如有多少种方式可以排列3个人。
11.长度的比较和测量:学习比较不同长度的物体,以及如何使用标准单位(如厘米)进行测量。
12.时间的理解和测量:学生能够理解时间的概念,并通过钟表测量时间的长短。
13.重量的比较和测量:学生能够比较不同物体的重量,并用标准单位(如克)进行测量。
14.金钱的理解和计算:学生能够认识并计算各种面额的货币,并能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15.分数的概念:学生能够理解和表示分数的概念,如1/2、1/4等。
16.分数的比较和排序:学习比较不同分数的大小,并能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7.分数的简单运算:学生能够进行有限的分数加减法运算。
18.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并通过制作表格和图表来整理数据。
19.问题的解决:学生能够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是二年级下册数学的所有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6篇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重点知识归纳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6篇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重点知识归纳1.(千克)和(克)都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
计量比拟重的物品,常用“千克”(kg)作单位。
2、称较轻的物品的质量时,用“克”作单位;称较重的物品的质量时,用“千克”作单位。
3、一个两分的硬币约是1克。
两袋500克的盐约是1千克。
4、1千克=1000克 1kg=1000g.进率是1000.( 1千克=1公斤、1公斤=2斤、1斤=500克、1斤=10两、1两=50克 )5、计算或者比拟大小时,假如单位不同,就需要把单位统一。
一般统一成单位“克”。
估量物品有多重,要结合物品的大小、质地等因素。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学问点总结2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的多,叫做平均分。
除法就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
2.平均分里有两种状况:(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例:2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6人,每人分多少本?列式:24÷6=4(2)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例:24本练习本,每人4本,能分给多少人?列式:24÷4=63、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挨次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例如: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例:42÷7=6 42是(被除数),7是(除数 ),6是(商 );这个算式读作(42除以7等于6 )。
4、除法算式各局部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被除数÷除数=商。
变式:被除数÷商=除数( 如何求被除数,想:除数×商=被除数。
)5.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主要内容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主要内容知识点
1. 数到一百
- 认识100以内的数字
- 数到100的顺序
- 数与数相邻的关系
2. 口算
- 加法口诀表
- 加法的简便计算方法
- 减法的认识与计算方法
3. 量的认识
- 长度的认识:用米、分米、厘米测量
- 重量的认识:用千克、克测量
- 容量的认识:用升、毫升测量
4. 三角形与四边形
- 认识三角形与四边形的形状及特征
- 角的认识:直角、钝角、锐角
- 边与角之间的关系
5. 时钟与日历
- 认识钟表的示意图及指示方式- 认识日历的示意图及日期概念
6. 运算符号
- 等号的认识与运用
- 大于与小于的认识与运用
- 加号与减号的认识与运用
7. 由一数到千
- 正整数的认识与读法
- 通过数位表达数字的大小
8. 位置关系
- 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 前、后、近、远的位置关系- 地图与建筑中的位置关系
以上是二年级数学下册的主要内容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将能够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提升计算能力,并扎实掌握数学概
念和技巧。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数据收集整理》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数据收集整理》必记知识点一、数据收集的基本方法1.直接观察法:例如,在实地调查中,直接观察并统计事物的数量或状态。
2.计数法:使用简单的计数工具或方法,如计数器、画“正”字等,记录数据。
注意,“正”字的每一笔代表一个数据,一个完整的“正”字代表5个数据。
3.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通过问卷的形式收集数据。
这种方法在民意调查中较为常见。
二、数据整理与记录1.分类:根据数据的特性或需求,将数据分为不同的类别。
2.记录:1.画“正”字法:每画一个“正”字代表5个数据,这种方法方便且快捷。
2.其他方法:如画“√”、画“○”等,选择何种方法取决于数据的特性和个人习惯。
三、数据呈现1.统计表:将统计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呈现,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
从统计表中可以直接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便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统计图:根据统计表可以进一步绘制统计图,如条形图、柱状图等,使数据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四、注意事项1.细心整理:在整理数据时,一定要细心,避免遗漏或重复。
2.遵循要求:如果题目要求使用特定的方法记录数据,应严格遵循要求。
没有要求时,推荐使用画“正”字的方法。
3.合计准确:统计表中的合计数据应使用数字表示,确保准确无误。
五、练习题示例1.天气统计:统计一周内每天的天气情况(晴天、阴天、雨天),并绘制统计表。
2.喜好统计:调查班级同学对不同颜色(红色、蓝色、绿色)的喜好情况,并绘制统计图。
六、复习建议1.理解概念:确保对数据收集、整理、呈现的概念有清晰的理解。
2.多做练习: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加深对数据收集整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联系生活: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家庭开支统计、班级活动参与人数统计等。
通过以上步骤,二年级学生可以对《数据收集整理》这一章节进行全面的复习和巩固。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1.收集数据的方法可以用画“正”字的方式。
2.统计图表可以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可以用表格来实现。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1.平均分是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
2.平均分的方法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直到分完为止。
3.除法算式可以用来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4.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是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是除数,所得的数是商。
5.用乘法口诀可以求商。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1.轴对称图形是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
2.平移是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
3.旋转是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1.用乘法口诀可以求商。
2.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可以用除法计算。
第五单元:混合计算1.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3.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要先想好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第八单元:克和千克一、XXX和千克的认识1、克是重量单位,1克等于1千克的1000分之1.2、千克是重量单位,1千克等于1000克。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千克来表示物品的重量。
二、XXX和千克的换算1、将克换算成千克,要将克数除以1000.2、将千克换算成克,要将千克数乘以1000.3、在换算时,可以画图帮助分析,也可以列综合算式进行计算。
三、解决问题1、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需要用到XXX和千克单位来称量物品的重量。
2、在进行克和千克的换算时,需要注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可以通过画图或列算式来进行计算。
3、在解决问题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选择合适的单位和方法来求解。
XXX是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1、被除数=商x除数、被除数=商x除数+余数乘数x乘数=积余数必须小于除数2、求出总数,用乘法或者加法计算;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3、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4、级别:最高级(括号)、第二级别(乘除)、第三级别(加减)5、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百是一千100个一百是一万100个十是一千1000个十是一万6、读数时,要从高位读起。
百位上是几就几百,十位上几就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就读“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7、写数时,要从高位写起,几个百就在百位写几,几个十就在十位写几,几个一就在个位写几,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写0占位。
8、最小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
9、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1斤=500克)10、克是计量较轻物体的质量单位,千克是计量较重物体的质量单位。
长度单位:米(m)、厘米(cm)重量单位:克(g)、千克(kg)11、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12、比多、比少用减法,或者把比字看成“=”,少看成“-”,多看成“+”。
13、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直线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14、像这样沿着直的路线运动,在移动中没有改变物体的大小和方向的现象都叫做平移。
15、平移:沿直线运动,移动中没有改变大小和方向。
物体绕着一个点或轴作圆周运动,这样的现象叫做旋转。
旋转物体的位置、方向在变,形状、大小不变。
16、从高位读起,按照数位顺序读,千位是几就读几千,百位是几就读几百,十位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
17、位数不同的两个数进行大小比较,位数多的数大。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概念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概念知识点
一、数与数的关系
1. 数的比较:大于、小于、等于。
2. 数的顺序:从小到大、从大到小排列数。
3. 数的进位与退位:理解和运用十位、百位进位和退位。
二、数的认识与运算
1. 整数的认识:正整数、零、负整数的概念与比较。
2. 加法运算:数的加法法则、加数、和的认识与运算。
3. 减法运算:数的减法法则、减数、被减数、差的认识与运算。
4. 乘法运算:数的乘法法则、因数、积的认识与运算。
5. 除法运算:数的除法法则、除数、被除数、商、余数的认识
与运算。
三、长度、重量和时间
1. 长度的认识:厘米、米的换算与使用。
2. 重量的认识:克、千克的换算与使用。
3. 时间的认识:秒、分、时刻的概念与换算。
四、图形与空间
1. 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梯形等的认识与绘制。
2. 立体图形: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的认识与绘制。
3. 方位与方向:前、后、左、右、上、下等的概念与运用。
五、数据的图表
1. 图表的认识:表格、柱状图、折线图的概念与使用。
2. 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将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图表,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以上为二年级数学下册各概念知识点的简要概括,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一、分数的基本概念1. 分数的定义: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2. 分数的表示:使用分数线和分母来表示,如1/4表示四分之一。
3. 分数的比较:相同分母的分数比较分子大小,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相同的分数比较分母大小,分母小的分数大。
二、加减法运算1. 个位数加法:两位数与一位数相加,注意进位。
例如:23 + 5 = 282. 个位数减法:两位数与一位数相减,注意借位。
例如:35 - 7 = 283. 两位数加减法: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注意进位和借位。
例如:45 + 32 = 77;56 - 23 = 33三、乘法表1. 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的加数的和。
2. 乘法表的背诵:熟练掌握1-9的乘法表。
例如:2×3=6,3×4=12,5×5=25四、面积和体积的初步认识1. 面积的定义:表示平面图形所占空间的大小。
2. 面积的计算: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例如:正方形面积 = 边长× 边长;长方形面积 = 长× 宽3. 体积的定义:表示立体图形所占空间的大小。
4. 体积的计算:初步了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例如:正方体体积 = 边长× 边长× 边长;长方体体积 = 长× 宽× 高五、时间和金钱的计算1. 时间的计量:了解小时、分钟、秒的基本概念,学会读钟表。
2. 时间的计算:掌握时间的加减法,如计算开始和结束时间的间隔。
例如:从9:00到11:30经过了2小时30分钟。
3. 货币的认识:认识不同面额的货币,了解货币的基本单位。
4. 货币的计算:进行简单的货币加减法,如购物找零。
例如:购买物品价格为25元,支付30元,找回5元。
六、图形的认识1. 平面图形: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等基本平面图形。
2. 立体图形: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基本立体图形。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一、数的认识1.1 数的认识和认读在二年级下册数学中,孩子们将进一步认识和认读各种数,加深对数的认知。
1.2 数的顺序排列和比较通过比较数的大小,帮助孩子们进一步理解数的顺序排列和比较。
1.3 数的组成和分解通过各种游戏和练习,帮助孩子们理解数的组成和分解,对数的构成有更深刻的认识。
1.4 数的应用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孩子们认识数的应用,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应用能力。
二、加法和减法2.1 加法和减法的口诀二年级下册数学进一步强调加法和减法的口诀,加深孩子们对加减法的理解和记忆。
2.2 无进位加法和减法通过各种实际问题和练习,帮助孩子们掌握无进位加法和减法,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2.3 有进位加法和减法引导孩子们理解和掌握有进位加法和减法,提高他们的数学计算水平。
2.4 连加和连减通过各种游戏和趣味活动,帮助孩子们掌握连加和连减的方法,加深对加减法的理解。
三、整数3.1 整数的认识和认读帮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和认读整数,提高他们的整数认知能力。
3.2 整数的顺序排列和比较通过各种实际问题和练习,帮助孩子们理解整数的顺序排列和比较,加深对整数的理解。
3.3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引导孩子们掌握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整数理解能力。
3.4 整数的运用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孩子们理解整数的应用,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应用能力。
四、长方形和正方形4.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帮助孩子们认识和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和图形认知能力。
4.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测量引导孩子们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测量和计算能力。
4.3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变换通过各种实际问题和练习,帮助孩子们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变换,提高他们的图形变换能力。
四、图形的认识5.1 图形的名称和特征帮助孩子们认识和理解各种图形的名称和特征,提高他们的图形认知能力。
5.2 图形的比较和分类通过比较和分类,帮助孩子们理解图形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提高他们的图形认知能力。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一、整数的认识1. 整数的概念:正整数、负整数、零2. 整数的大小比较3. 整数的表示与读法4. 整数的加减法5. 整数的乘法和除法二、位置与方向1. 直线、线段和射线的基本概念2. 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判断3. 点与点之间的位置关系4. 方向的表示与判断三、长方形和正方形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3.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4.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应用问题四、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1. 三角形的定义和分类2. 直角三角形的特征3. 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4. 三角形的周长计算5.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五、时钟与日历1. 时刻的认识和表示2. 时钟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3. 时间的加减运算4. 日历的认识和使用5. 日历上的日期运算六、计量长度1. 长度单位的认识:厘米、分米、米、千米2. 长度的比较和换算3. 长度的加减运算4. 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七、重量与容量1. 重量的认识:克、千克、吨2. 重量的比较和换算3. 重量的加减运算4. 容量的认识:升、毫升、立方米5. 容量的比较和换算6. 容量的加减运算八、图形的认识与构造1. 图形的分类与特征:几何图形和非几何图形2. 点、线、面的基本概念3. 图形的构造和绘制4. 图形的旋转和对称性九、数据的收集与处理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2. 数据的图表表示:条形图和折线图3. 数据的读图和分析4. 数据的比较和归纳总结: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包括整数的认识、位置与方向、长方形和正方形、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时钟与日历、计量长度、重量与容量、图形的认识与构造,以及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精选13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精选13篇)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第1篇观察物体知识点[从正面、侧面、上面看。
1、从正面看一个立体图形,看到的是长方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长方体,还可能是圆柱。
2、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正方体,还可能是长方体。
3、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圆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球,还可能是圆柱,圆锥。
4、面对面看到的物体形状一样,但方向相反。
5、观察组合物体的表面时,与物体的高矮和是否对齐无关。
6、练习(1)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一定不同。
(×)(球)(2)在同一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
(√)(3)从正面看一个正方体,看到一个长方形。
(×)(4)小明从一个物体的上面看到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物体一定是正方形。
(×)(5)从一个长方体的任何一面观察,都不可能看到正方形。
(×)(6)从不同的位置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定)相同。
(7)从正面看一个正方体,只能看到一个(正方)形。
(8)从一个物体的上面看到一个正方形,它是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
(9)从一个长方体的任何一个面看,不可能看到(圆)。
五、认识时间知识点1、1时=(60)分2、钟面上游(12)个数,这些数把钟面分成了(12)个相等的大格,每个大格又分成了(5)个相等的小格,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3、钟面上有(2)根针,短粗一点的针叫(时)针,细长一点的针叫(分)针。
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时针走1大格是(1)时。
分针从12走到6,走了(30)分;时针从12走到6,走了(6)小时;时针从12开始绕了一圈,又走回了12,走了(12)时。
4、(30)分也可以说成半小时,(15)分也可以说成一刻钟。
如8时30分是8时半,9时15分是9时一刻。
5、(3或9)时整,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6、写出钟面上的时间,画分针:教材P101第3题,P105第12题。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学期知识点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学期知识点小学二年级下学期的数学知识点包括:数的认知、加减法的应用、减法的深入学习、时钟的认识、金钱的认知和感性认识的初步建立六个方面。
数的认知数的认知是二年级下学期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认识0-99以内的数字,理解数的大小、数的读法、数的写法、数的比较、数的顺序等。
通过认识数的基本概念,为学习后续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加减法的应用小学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将在加减法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运算方法,并通过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来提高计算水平和应用能力。
此外,加减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也有广泛的应用,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技能。
减法的深入学习小学二年级下学期,在减法的基础上深化学习,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方法,为学习高年级的数学奠定基础。
通过掌握减法的基本规则,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和演算技巧。
时钟的认识学生将了解钟面刻度的含义,并掌握读取和设置时钟的技能,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此外,学习时钟有助于学生理解时间和日常生活实践中的时间表达。
同时,学生也需要理解秒表和计时器的操作方法。
金钱的认知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认识各种纸币和硬币的面值、种类和使用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货币的实际应用技巧。
学习金钱的知识,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价值、实用性及其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的应用。
感性认识的初步建立学生将学习基本的几何形状和整体、部分之间的关系,并掌握不同体积和大小的物品之间的比较方法。
感性认识的建立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形成和活跃,并为更深层次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学习以上六个方面的知识,小学二年级下学期的数学知识点将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提供丰富的实践应用和基础理论支持。
在实际操作和思考中,学生将逐步掌握数学思维和应用技巧,为未来更高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复习总结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图表。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一、平均分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
把一些东西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左往右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被除数÷除数=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1、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等于被除数。
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因数×因数=积积÷另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在有余数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余数 =被除数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3、在需要提出问题并解决时,可以提:①加法的问题:求总数,“谁和谁一共是多少?”。
二年级数学下册必背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下册必背知识点一、数据收集整理1. 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既方便又快捷。
2. 会看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回答问题。
二、表内除法(一)1. 平均分: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 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3. 除法算式的读法:按照从前往后的顺序读,“÷”读作“除以”,例如:12÷4 = 3 读作 12 除以 4 等于 3。
4.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结果叫商。
5. 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
三、图形的运动(一)1. 对称现象: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2. 平移:物体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本身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现象就是平移。
3. 旋转:物体绕着一个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四、表内除法(二)1. 熟练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2. 解决问题时,会根据题意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
五、混合运算1. 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2. 既有加减又有乘除的运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3. 有小括号的算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六、有余数的除法1. 余数一定小于除数。
2. 被除数 = 商×除数 + 余数七、万以内数的认识1. 10 个一是十,10 个十是一百,10 个一百是一千,10 个一千是一万。
2. 数位顺序表从右往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3. 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中间有一个 0 或两个 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 0,都不读。
4. 比较数的大小: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八、克和千克1. 计量较轻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克”作单位,克用“g”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一、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算单位间的进率是10。
目前我们学过的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从右起,第1位是个位,第2位是十位,第3位是百位,第4位是千位,第5位是万位。
写数是从高位写起,几千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在十位上写几,几在个位上写几。
哪个数位上1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这一位上写0。
读数是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读作几千,百位上是几,读作几百,十位上是几,读作几十,个位上是几,读作几。
读数时,末尾的0不读,中间有1个或连续2个0,只读1个零。
算盘上有:框、梁、档,上珠,下珠。
其中,上珠里最上面一颗是顶珠,下珠里最下面一颗是底珠。
以算盘为工具进行的计算叫珠算。
人们时常用“金算盘”“铁算盘”来比喻人很精明。
可以在算盘上任选一档记个记号,定为个位,向左数第2档是十位,第3档是百位,第4档是千位,第5档是万位。
算盘上记数时要拨珠靠梁,1个下珠表示1,1个上珠表示5 ,空档表示0。
怎样比较数的大小:先确定它们分别是几位数,位数不同的两个数比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比大小,从最高位开始,一位一位往下比。
较大数的估计:会区分: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会估计大约有多少。
相同的时间,跑地远的跑得快;相同的距离,跑的时间短的跑得快。
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或分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或测量距离,通常用米作单位,计量比较长的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1000米就是1千米,也叫1公里。
千米可用km 表示,1km=1000m。
直尺上最小1格的长度是1毫米,1厘米有10毫米,毫米可以用mm表示,1cm=10mm。
1千米(km)1米(m)1分米(dm)1厘米(cm)1毫米(mm)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分米=10厘米=100毫米,1厘米=10毫米。
长度的比较:单位统一,直接比较,单位不统一,要化成相同的单位再比较。
三峡大坝长2309米,距重庆大约600千米,第3期蓄水位175米。
武汉长江大桥长1670m,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长6772m,珠穆朗玛峰高8844m,小朋友每小时约行3km。
验算:加法用减法验算,减法用加法验算。
拨算珠列算式时,箭头往下用加法,箭头往上用减法。
一个加数=和-另—个加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估算:就是要将数字看作最接近的整十数或者整百数。
(最接近的数怎么找?用“四舍五入”,要看作整十数时,就看个位数字,是1、2、3、4就舍去,是5、6、7、8、9就向十位进1。
要看作整百数时,就看十位数字,是1、2、3、4就舍去,是5、6、7、8、9就向百位进1,但要注意两个加数都是x50左右的数时,要考虑凑百。
)
在加法计算中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个数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
向前一位进1。
(竖式计算)
在减法计算中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个数位上的数不够减,就向前一位退1作10再减。
(竖式计算)
水、电、气:本月使用数=本月底的读数-上月底的读数
已行路程+剩下路程=甲乙的距离=300km(固定值)
年龄差永不变
规律:1.什么什么的重复,即:几个数字,几个字母,几个图形依次重复的出现。
2.一个图形围绕另一个图形按照一定方向旋转。
3.第3个数是前两个数之和。
4.依次增加或者依次减少几,有的是某一个数字的乘法口诀。
问题解决:1.要求剩下的,可以用总的依次减去用去的;也可以先求出一共用去的,然后再用总的减去一共用去的。
2.设计方案:列举法:注意要刚好用完,不多不少的方案才可以。
3.小猴摘桃:第1天摘了30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10个,第五天摘多少个?就用第1天摘的30个加4个10,即:30+10+10+10+10
一个加数增加a,另一个加数减少a,和不变。
两个加数同时增加a,和增加2个a。
两个加数同时减少a,和减少2个a。
被减数、减数同时增加或同时减少一个相同的数,差不变。
被减数增加a,减数减少a,差增加2个a。
被减数减少a,减数增加a,差减少2个a。
黑板的面是长方形,方巾的面是正方形。
长方形:长、宽,正方形:边长。
长方形的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4个角都不是直角,具有不稳定性。
七巧板是由5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组成的。
七巧板图形中有7个三角形,2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行。
七巧板可以拼出无数种图案。
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被除数=除数x商+余数
除法竖式的认识:知道被除数、除数、商、谁乘谁的积以及余数的位置,余数位置上是0表示没有剩余。
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有12个数字,有时针,分针,秒针。
时针又粗又短,分针又细又长,秒针最细最长。
计量比1分还短的时间,常用秒作单位。
时分秒
时针走1大格是1时,时针走1圈是12时。
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1圈是60分。
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1圈是60秒。
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是60小格,也就是60分。
1时=60分=3600秒(1h=60min=3600s)秒针走了1圈,分针正好走1小格。
1分=60秒(1min=60s)认识钟表:先看分针是不是指着12,如果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如果分针没有指着12,一定是几时几分,分针指着几,就是(几乘5)分,再看时针在哪两个数之间,时针过了几,就是几时。
时间长短的比较:单位统一,直接比较,单位不统一,要化成相同的单位再比较。
11时50分-9时40分= (分够减,时减时,分减分,直接减)
8时-7时40分= (分不够减,向时退1作60)
收集与整理:1.按颜色、形状、花色、数字和字母……进行分类。
2.用实物摆一摆,用符号画一画,写“正”字进行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