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中考数学总复习 知识方法(安徽专版) 第四单元图形初步与三角形16等腰等边与直角三角形课件
安徽省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轮 中考考点系统复习 第四单元 图形的初步认识与三角形 第16讲 全等三角
第16讲 全等三角形1.(2016·某某)如图,点E ,F 在线段BC 上,△ABF 与△DCE 全等,点A 与点D ,点B 与点C 是对应顶点,AF 与DE 交于点M ,则∠DCE=( A )A .∠B B .∠AC .∠EMFD .∠AFB2.(2016·永州)如图,点D ,E 分别在线段AB ,AC 上,CD 与BE 相交于点O ,已知AB =AC ,现添加以下的哪个条件仍不能判定△ABE≌△ACD ( D )A .∠B =∠C B .AD =AE C .BD =CE D .BE =CD3.如图,用尺规作∠AOB 的平分线的方法如下:以点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 ,OB 于C ,D 两点,再分别以点C ,D 为圆心,大于12CD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作射线OP.由作法得△OCP≌△ODP 的根据是( D )A .SASB .ASAC .AASD .SSS4.(2016·某某)如图,OP 为∠AOB 的平分线,PC ⊥OA ,PD ⊥OB ,垂足分别是点C ,D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B ) A. PC =PD B .∠CPO =∠DOP C .∠CPO =∠DPO D .OC =OD5.如图,∠B =∠D=90°,BC =CD ,∠1=40°,则∠2=( B )A .40°B .50°C .60°D .75°6.(2014·某某)如图,点B ,E ,C ,F 在一条直线上,AB ∥DE ,AB =DE ,BE =CF ,AC =6,则DF =6.7.(2016·某某)如图,在△ABC 中,AD ⊥BC ,CE ⊥AB ,垂足分别为D ,E ,AD 与CE 交于点H ,请你添加一个适当条件答案不唯一,如:A H =BC 或AE =CE 或EH =EB 等_,使△AEH≌△CEB.8.(2016·某某)如图,△ABC ,△CDE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 =∠DCE=90°,点E 在AB 上.求证:△CDA≌△CEB.证明:∵△ABC、△CDE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CB =∠DCE=90°, ∴CE=CD ,BC =AC.∴∠ACB -∠ACE=∠DCE-∠ACE, 即∠ECB=∠DCA.在△CEB 和△CDA 中,⎩⎪⎨⎪⎧BC =AC ,∠ECB =∠DCA EC =DC ,∴△CDA ≌△CEB(SAS).9.如图,已知∠ABO=∠DCO,OB =OC ,求证:△ABC≌△DCB.证明:在△ABO 和△DCO 中,⎩⎪⎨⎪⎧∠ABO=∠DCO, BO =CO ,∠AOB =∠DOC,∴△ABO ≌△DCO(ASA). ∴∠A =∠D.∵OB =OC ,∴∠OBC =∠OCB.又∵∠ABO=∠DCO,∴∠ABO +∠OBC=∠DCO+∠OCB, 即∠ABC=∠DCB.在△ABC 和△DCB 中,⎩⎪⎨⎪⎧∠A=∠D,∠ABC =∠DCB,BC =CB ,∴△ABC ≌△DCB(AAS).10.(2016·某某)如图,在矩形ABCD 中(AD >AB),点E 是BC 上一点,且DE =DA ,AF ⊥DE ,,不一定正确的是( B ) A .△AFD ≌△DCE B .AF =12ADC .AB =AFD .BE =AD -DF11.(2016·某某)如图,在△PAB 中,PA =PB ,M ,N ,K 分别是PA ,PB ,AB 上的点,且AM =BK ,BN =AK ,若∠MKN =44°,则∠P 的度数为( D ) A .44°B .66°C .88°D .92°12.(2016·贺州)如图,在△ABC 中,分别以AC 、BC 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CD 和等边三角形BCE ,连接AE 、BD 交于点O ,则∠AOB 的度数为__120°__.13.(2016·某某)如图,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ABO ≌△ADO ,①②③.14.(2016·威海改编)如图,在△ABC 和△BCD 中,∠BA C =∠BCD=90°,AB =AC ,CB ,使AE =AC ;延长CB 至点F ,,AF ,DF ,EF.延长DB 交EF 于点N. (1)求证:AD =AF ;(2)求证:BD =EF.证明:(1)∵AB=AC ,∠BAC =90°, ∴∠ABC =∠ACB =45°.∴∠ABF =135°. ∵∠BCD =90°,∴∠ACD =∠ACB+∠BCD=135°. ∴∠ABF =∠ACD.∵CB =CD ,CB =BF ,∴BF =CD. 在△ABF 和△ACD 中,⎩⎪⎨⎪⎧AB =AC ,∠ABF =∠ACD,BF =CD ,∴△ABF ≌△ACD(SAS). ∴AD =AF.(2)由(1)知,AF =AD ,△ABF ≌△ACD , ∴∠FAB =∠DAC.∵∠BAC =90°,∴∠EAB =∠BAC=90°. ∵∠EAB -∠FAB=∠BAC-∠DAC, 即∠EAF=∠BAD.∵AB =AC ,AE =AC.∴AE=AB.在△AEF 和△ABD 中,⎩⎪⎨⎪⎧AE =AB ,∠EAF =∠BAD,AF =AD ,∴△AEF ≌△ABD(SAS). ∴BD =EF.15.(2016·某某)感知:如图1,AD 平分∠BAC,∠B +∠C=180°,∠B =90°,易知:DB =DC. (1)探究:如图2,AD 平分∠BAC,∠ABD +∠ACD=180°,∠ABD <90°,求证:DB =DC ;(2)应用:如图3,四边形ABDC 中,∠B =45°,∠C =135°,DB =DC =a ,则AB -AC =2a(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解:证明:过点D 作DE⊥AB 于点E ,DF ⊥AC 于点F , ∵DA 平分∠BAC,D E⊥AB,DF ⊥AC , ∴DE =DF.∵∠B +∠ACD=180°,∠ACD +∠FCD=180°, ∴∠B =∠FCD. 在△DFC 和△DEB 中, ⎩⎪⎨⎪⎧∠F=∠DEB,∠FCD =∠B,DF =DE , ∴△DFC ≌△DEB. ∴DC =DB.16.(2016·某某)杨阳同学沿一段笔直的人行道行走,在由A 步行到达B 处的过程中,通过隔离带的空隙O ,刚好浏览完对面人行道宣传墙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语.其具体信息汇集如下,如图,AB ∥OH ∥CD ,相邻两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AC ,BD 相交于O ,OD ⊥CD ,垂足为D.已知AB =20米.请根据上述信息求标语CD 的长度.解:∵AB∥CD,∴∠ABO =∠CDO. 又∵OD⊥CD,∴∠CDO =90°. ∴∠ABO =90°,即OB⊥AB.∵相邻两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OB =OD. 在△ABO 和△CDO 中,⎩⎪⎨⎪⎧∠ABO=∠CDO,OB =OD ,∠AOB =∠COD,∴△ABO ≌△CDO. ∴CD =AB =20米.提示:也可利用“AAS ”证△ABO≌△CDO,其他过程相同.。
(沪科版)安徽数学中考复习方案课件:第4单元+三角形(共152张PPT)
有且只有
垂直 的基 本性 质
线段 的垂 直平 分线
逆定理: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 垂直平分线 上 的____________
皖考解读 考点聚焦 皖考探究
第15课时┃图形的初步认识
皖 考 探 究
探究一 线与角的有关计算
命题角度: 1.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性质及计算; 2.角的有关性质及计算.
第15课时 图形的初步认识 第16课时 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 第17课时 等腰三角形 第18课时 直角三角形 第19课时 相似三角形
第20课时初步认识
皖 考 解 读
考情分析
考点 年份 题型 分值 热度预测
角的有关概念
角的计算与大小 余角、补角、对顶 角的概念 角平分线及性质 线段垂直平分线及 性质 平行线的性质与判 定
第15课时┃图形的初步认识
考点6 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
名称 平行公 理 公理 关键点回顾
一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________ 条直线与这条 直线平行
推论
平行线 判定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 平行 线也互相________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解 析
可将∠3看成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利用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和对顶角相等可求出三角形的其他两个内角, 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3.
皖考解读 考点聚焦 皖考探究
)
第15课时┃图形的初步认识
2.[2013· 安徽] 如图 15-2,AB∥CD,∠A+∠E=75°, 则∠C 为( C ) A.60° B.65° C.75° D.80°
安徽省中考数学决胜一轮复习第4章三角形第2节三角形及其性质课件
都相等 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c. 有两个角是 ________ 60° 的三角 三个角 ________
形是等边三角形;d.有一个角是________ 60° 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1 3 2 3 (3)等边三角形的面积的求法:S= ah= a (其中 h= a 是高). 2 4 2
●考点四
直角三角形
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互余 ;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________ 一半 ; (2)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________ 一半 ;等 (3)直角三角形中,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________ 于斜边的一半的直角边所对的角是________ 30° ;
(4) 勾 股 定 理 : 直 角 三 角 形 的 两 条 直 角 边 的 平 方 和 等 于 斜 边 的 平方 ________.
(2)如图 2,当高 CD 在△ABC 的外部,即点 D 在边 BA 的延长线上 时,BD=AB+AD=4+1=5,在 Rt△BDC 中,运用勾股定理,得 BC = BD2+CD2= 52+ 32=2 7.
【答案】 2 3或 2 7
【点拨】
遇到三角形的高的问题,若没有给定三角形,一般需要
分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进行讨论 .如本题分两种情况 ,分别在两个 图形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D和CD,从而求出BC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解析】
设A′D交AC于点F.由折叠可知,∠A′=∠A=α.由三角形
的外角定理,得∠AFD=∠CEA′+∠A′=α+β,∠BDA′=∠A+∠AFD =α+α+β,即γ=2α+β. 【答案】 【点拨】 角的性质. A 本题解答过程中充分运用了转化思想,即把要探求的角
转化到同一个三角形中,而转化的依据往往是三角形内角和或三角形外
2018年安徽中考复习第四单元图形的初步认识与三角形.docx
第四单元图形的初步认识与三角形第13讲角、相交线与平行线\鸟办实基僦____________ 考点全1.(2017•六盘水)如图,梯形ABCD 中,AB〃CD, ZD=(B)A. 120°B. 135°C. 145°D. 155°2.(2017-毕节)如图,AB〃CD, AE 平分ZCAB交CD于点E,若ZC = 70°,则ZAED=(B)A.55°B. 125°C. 135°D. 140°3.(2017-白银)将一把直尺与一块三角板如图放置,若Zl=45°,则Z2为(C)4.(2017-贵港)如图,AB〃CD,点E在AB上,点F在CD上,如果ZCFE : ZEFB=3 : 4, ZABF=40°,那么ZBEF的度数为60。
•5.(2017-宜昌模拟)如图,田亮同学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树叶剪掉一部分,发现剩下树叶的周长比原树叶的周长要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D )A.垂线段最短B.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C.经过两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D.两点Z间,线段最短6.如图,直线1〃m〃n,等边AABC的顶点B, C分别在直线n和m上,边BC与直线n 所夹的角为25。
,则N(x的度数为(C)A. 25°B. 45°C. 35°D. 30°【解析】Za4-25° = 6O°得Za=35。
7.(2017-无锡)对于命题“若a2>b2,则a>b”,下面关于a, b的值中,能说明这个命题是假命题的是(B)A. a = 3, b=2 B• a= —3, b=2C. a=3, b= —1D. a= —1, b = 38.(2017-贵港)下列命题屮假命题是(C)A,正六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B,位似图形必泄相似C.样本方差越大,数据波动越小D.方程x2+x+l= 0无实数根9.ZA的余角为60。
2018年中考数学总复习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复习第4章图形的认识及三角形第5讲相似三角形课件
★知识点1 考点1
★知识点2 ★考点2
★知识点3
★知识要点导航 ★热点分类解析
★知识点1 ★考点1
★知识点2 ★考点2
★知识点3
★知识要点导航 ★热点分类解析
★知识点1 ★考点1
★知识点2 ★考点2
★知识点3
★知识要点导航 ★热点分类解析
★知识点1 ★考点1
★知识点2 ★考点2
★知识点3
★知识要点导航 ★热点分类解析
★知识点1 ★考点1
★知识点2 ★考点2
★知识点3
★知识要点导航 ★热点分类解析
★知识点1 ★考点1
★知识点2 ★考点2
★知识点3
★知识要点导航 ★热点分类解析
★知识点1 ★考点1
★知识点2 ★考点2
★知识点3
★知识要点导航 ★热点分类解析
★知识点1 ★考点1
★知识点2 ★考点2
★知识点1 ★考点1
★知识点2 ★考点2
★知识点3
★知识要点导航 ★热点分类解析
★知识点1 ★考点1
★知识点2 ★考点2
★知识点3
★知识要点导航 ★热点分类解析
★知识点1 ★考点1
★知识点2 ★考点2
★知识点3
★知识要点导航 ★热点分类解析
★知识点1 ★考点1
★知识点2 ★考点2
★知识点3
★知识要点导航 ★热点分类解析
★知识点1 ★考点1
★知识点2 ★考点2
★知识点3
★知识要点导航 ★热点分类解析
★知识点1 ★考点1
★知识点2 ★考点2
★知识点3
★知识要点导航 ★热点分类解析
★知识点1 ★考点1
★知识点2 ★考点2
2018年中考数学总复习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复习第4章图形的认识及三角形第5讲相似三角形课件
★知识点1 ★考点1
★知识点2 ★考点2
★知识点3
★知识要点导航 ★热点分类解析
★知识点1 ★考点1
★知识点2 ★考点2
★知识点3
★知识要点导航 ★热点分类解析
★知识点1 ★考点1
★知识点2 ★考点2
★知识点3
★知识要点导航 ★热点分类解析
★知识点1 ★考点1
★知识点2 ★考点2
★知识点3
★知识点1 ★考点1
★知识点2 ★考点2
★知识点3
★知识要点导航 ★热点分类解析
★知识点1 ★考点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知识点2 ★考点2
★知识点3
★知识要点导航 ★热点分类解析
★知识点1 ★考点1
★知识点2 ★考点2
★知识点3
★知识要点导航 ★热点分类解析
★知识点1 ★考点1
★知识点2 ★考点2
★知识点3
★知识要点导航 ★热点分类解析
★知识要点导航 ★热点分类解析
★知识点1 ★考点1
★知识点2 ★考点2
★知识点3
★知识要点导航 ★热点分类解析
★知识点1 ★考点1
★知识点2 ★考点2
★知识点3
★知识要点导航 ★热点分类解析
★知识点1 ★考点1
★知识点2 ★考点2
★知识点3
★知识要点导航 ★热点分类解析
★知识点1 ★考点1
★知识点2 ★考点2
★知识点3
★知识要点导航 ★热点分类解析
★知识点1 ★考点1
★知识点2 ★考点2
★知识点3
★知识要点导航 ★热点分类解析
★知识点1 ★考点1
★知识点2 ★考点2
★知识点3
(安徽专用)中考数学复习第四章图形的认识4.2三角形及其全等(试卷部分)课件
如图,∠BAE、∠CBF、∠ACD是△ABC的三个外角.
求证:∠BAE+∠CBF+∠ACD=360°.
证法1:∵
,
∴∠BAE+∠1+∠CBF+∠2+∠ACD+∠3=180°×3=540°.
∴∠BAE+∠CBF+∠ACD=540°-(∠1+∠2+∠3).
∵
,
∴∠BAE+∠CBF+∠ACD=540°-180°=360°.
图a (2)证明:如图b,连接BE,由(1)知AM=EN. 又AO=EO,∠MAO=∠NEO=60°,
所以△MAO≌△NEO.所以OM=ON. (9分) 图b
(3)四边形OMGN是菱形.理由如下:
图c
如图c,连接OE、OF,由(2)知∠MOA=∠NOE. 因为∠AOE=120°,所以∠MON=∠AOE-∠MOA+∠NOE=120°. (11分) 由于OG平分∠MON,所以∠MOG=60°, 又∠FOA=60°,所以∠MOA=∠GOF. 又AO=FO,∠MAO=∠GFO=60°, 所以△MAO≌△GFO.所以MO=GO. 又∠MOG=60°,所以△MGO为等边三角形. 同理可证△NGO为等边三角形,所以四边形OMGN为菱形. (14分)
请把证法1补充完整,并用不同的方法完成证法2.
解析 ∠BAE+∠1=∠CBF+∠2=∠ACD+∠3=180°; ∠1+∠2+∠3=180°. 证法2:如图,过点A作射线AP,使AP∥BD.
(2)如图2,点O是AD的中点,连接OM、ON.求证:OM=ON;
(3)如图3,点O是AD的中点,OG平分∠MON,判断四边形OMGN是)①60. (2分) ②证明:如图a,连接BE交MP于H点. 在正六边形ABCDEF中,PN∥CD,又BE∥CD∥AF,所以BE∥PN∥AF. 又PM∥AB,所以四边形AMHB、四边形HENP为平行四边形,△BPH为等边三角形. 所以PM+PN=MH+HP+PN=AB+BH+HE=AB+BE=3a. (5分)
(安徽专用)中考数学复习第四章图形的认识4.3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试卷部分)课件
形30°角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 MF = 1 ,又点N是CM的中点,可推出 NF = 1 ,从而可证
EF 2
AF 2
△AFN∽△EFM,进一步即可证明AN∥EM;二是连接AM,计算可得∠AMC=∠ACM,而N是CM
的中点,从而AN⊥CM,进一步即可证明AN∥EM.
3.(2016安徽,23,14分)如图1,A,B分别在射线OM,ON上,且∠MON为钝角.现以线段OA,OB为斜 边向∠MON的外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分别是△OAP,△OBQ,点C,D,E分别是OA,OB,AB的中 点. (1)求证:△PCE≌△EDQ; (2)延长PC,QD交于点R. ①如图2,若∠MON=150°,求证:△ABR为等边三角形;
图1
图2
解析 (1)证明:由已知,在Rt△BCD中,∠BCD=90°,M为斜边BD的中点,
∴CM= 1 BD.
2
又DE⊥AB,同理,EM= 1 BD,
2
∴CM=EM. (4分) (2)由已知得,∠CBA=90°-50°=40°. 又由(1)知CM=BM=EM, ∴∠CME=∠CMD+∠DME=2(∠CBM+∠EBM)=2∠CBA=2×40°=80°, ∴∠EMF=180°-∠CME=100°. (9分) (3)证明:∵△DAE≌△CEM, ∴∠CME=∠DEA=90°,DE=CM,AE=EM. 又CM=DM=EM,∴DM=DE=EM, ∴△DEM是等边三角形, ∴∠MEF=∠DEF-∠DEM=30°. 证法一:在Rt△EMF中,∠EMF=90°,∠MEF=30°,
中考数学 (安徽专用) 第四章 图形的认识
§4.3 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
五年中考
A组 2014—2018年安徽中考题组
安徽省中考数学决胜一轮复习第4章三角形第3节全等三角形课件
8 . (2018· 铜仁市 ) 已知:如图,点 A , D , C , B 在同一条直线上, AD = BC , AE = BF , CE =DF.求证:AE∥BF.
证明:∵AD=BC,∴AC=BD,在△ACE 和△BDF 中,
AC=BD, AE=BF, ∴△ACE≌△BDF(SSS),∴∠A=∠B,∴AE∥BF. CE=DF,
D.a+b-c
7. (2018·济宁 )在△ ABC中,点 E, F分别是边 AB, AC的中点,点 答案不唯一, D在BC边上,连接DE,DF,EF,请你添加一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 如: BD = EF(___ 或BD =CD 或DF ∥ AB或DE∥ AC 或∠BED=∠ 等) ______ __ ____ ____ ______ __ __________ __ __________ ____EDF ______ __ , 使△BED与△FED全等.
安徽中考2014~2018
考情分析
基础知识梳理
考点详解
典例解析
针对性练习
中考真题汇编
安徽五年
全国真题
安徽中考2014~2018
考情分析
年份 2014 2015 2016 2017
考点 全等三角形与正六边形的综合 全等三角形与中垂线的综合 全等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的综合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全等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结合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平行线的判 定结合
∴△ABC≌△DEF(SSS); (2)由(1)可知,∠F=∠ACB,∵∠A=55° ,∠B=88° ,∴∠ACB= 180° -(∠A+∠B)=180° -(55° +88° )=37° ,∴∠F=∠ACB=37° .
10.(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8·滨州)已知,在△ABC中,∠A=90°,AB=AC,点D为
安徽中考数学复习知识系统复习课件:第四章三角形
(只填序号).
【分析】题中对a、b、c有两个要求:一是a、b、c均为正 整数,二是满足关系式a+b+c=12.那么当a =b =5,c =2时, 该三角形就是等腰三角形;当a=b=c=4时,即为等边三角形 ;当a =3,b =4,c =5时,即为直角三角形.这就充分说明了三
个结论都正确.
【解】①②③
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如图,在△ABC中,AB=AC,D、E是△ABC内的两点,AD平分∠BAC,
∠EBC=∠E=60°,若BE=6 cm,DE=2 cm,则BC=
cm.
【分析】如图,延长AD交BC于M,由AB=AC,AD是∠BAC的平分线可得 AM⊥BC,BM=MC= BC,延长ED交BC于N,则△BEN是等边三角形,故 EN=BN=BE=6 cm,∴DN=6 cm-2cm=4cm, 在Rt△DMN,∵∠MDN=30°,∴MN= DN= 2 cm,∴BM=6 cm-2 cm=4 cm, ∴BC=2BM=8 cm.
3.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的 线段 的 长度 .
知识点2:角 1.定义:具有公共 端点 的两条 射线 组成的图形. 2.角平分线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 相等 . 3.圆角、平角、直角 4.两个角的和为 直角 ,则这两个角互为余角;两个角的和为 平角 ,则这两个角互 为补角. 5.同角(或等角)的 补 角或 余 角相等.
知识点2:等边三角形
1.定义: 三边 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2.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 角 都相等,且都等于 60° . 3.判定: ①三条 边 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②有一个角是 60° 的 等腰 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知识点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定义: 垂直平分 一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 两端点 的距离相等. 3.逆定理:到一条线段 两端点 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法1
考法2
3.(2017· 湖南娄底)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ABC=90°,AB=CB=2,点D为AC的中点,点E,F分别是线段AB,CB 上的动点,且∠EDF=90°.若ED的长为m,则△BEF的周长是 2 m+2 .(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考法1
考法2
解析: 连接BD.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 ∵∠ABC=90°,AB=CB=2, ∴AC=2 2. ∵点 D 为 AC 的中点,
命题点1
命题点2
解析 ②当∠BAD=∠CAD时,AD是∠BAC的平分线,且AD是BC边上的 高, ∴△BAC是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③延长DB至E,使BE=AB;延长DC至F,使CF=AC;连接AE,AF. ∵AB+BD=CD+AC,∴DE=DF, 又AD⊥BC,∴△AEF是等腰三角形;∴∠E=∠F; ∵AB=BE,∴∠ABC=2∠E; 同理,得∠ACB=2∠F;∴∠ABC=∠ACB, 即AB=AC,△ABC是等腰三角形;
考法1
考法2
方法总结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揭示了三角形中边相等与角相 等之间的关系,由两边相等推导出两角相等,是证明两角相等常用 的依据之一.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是证明两条线段相等、 两个角相等以及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重要依据,作高(或者顶角平 分线、底边中线)是常用辅助线.
考法1
考法2
对应训练
考法1
考法2
2.(2017· 广西河池)已知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12,D是AB上的动 点,过D作DE⊥AC于点E,过E作EF⊥BC于点F,过F作FG⊥AB于点G. 当G与D重合时,AD的长是( C ) A.3 B.4 C.8 D.9
解析: 由题易知△DEF为等边三角形,x+2x=12, 解得x=4,∴AD=2x=8.
命题点1
命题点2
④在△ABC中,AD⊥BC,根据勾股定理,得
AB2-BD2=AC2-CD2, 即(AB+BD)(AB-BD)=(AC+CD)(AC-CD); ∵AB-BD=AC-CD,∴AB+BD=AC+CD; ∴两式相加得,2AB=2AC,∴AB=AC, ∴△ABC是等腰三角形.
考法1
考法2
考法1等腰(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例1(2017· 天津)如图,在△ABC中,AB=AC,AD,CE是△ABC的两条 中线,P是AD上的一个动点,则下列线段的长等于BP+EP最小值的 是( ) A.BC B.CE C.AD D.AC 答案:B 解析:由AB=AC,可得△ABC是等腰三角形,根据“等腰三角形的 三线合一性质”可知点B与点C关于直线AD对称,BP=CP,因此 BP+CP的最小值为CE的长,故选B.
1.(2017· 湖北荆州)如图,在△ABC中,AB=AC,∠A =30°,AB的垂直平 分线l交AC于点D,则∠CBD的度数为( B ) A.30° B.45° C.50° D.75°
解析: ∵AB=AC,∠A=30°, ∴∠ABC=∠ACB=75°. ∵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D,∴AD=BD. ∴∠A=∠ABD=30°,∴∠BDC=60°. ∴∠CBD=180°-75°-60°=45°.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性 质
判 定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2)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 (3)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 (4)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 条直角边所对的锐角等于 30 °; (5)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两直角边乘积的一半 . (1)有一个角为 90 °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行判定
第16讲 等腰、等边与直角三角形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等腰(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高频) 1.等腰三角形
(1)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顶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性质 (2)底边上的高、中线及顶角平分线重合(简称 “三线合一”); (3)两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 (1)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称“等角对等 判定 边 ”); (2)有两边 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1 ∴BD=2AC=CD=
2,∠ABD=∠C=45°.
∵∠EDF=90°,∴∠EDB=∠FDC. ∴△EDB≌△FDC.∴DE=DF,BE=CF.
若ED的长为m,则△BEF的周长是 2 m+2.
性质
判定
(1)三个内角相等,且都等于 60° ; (2)三边相等; (3)底边上的高、中线及顶角平分线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1)三个角都是 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有一个角是 60° 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三条边相等 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命题点1
命题点2
命题点2等腰三角形
2.(2010· 安徽,14,5分)如图,AD是△ABC的边BC上的高,由下列条件 中的某一个就能推出△ABC是等腰三角形的是②③④ .(把所有 正确答案的序号都填写在横线上)
①∠BAD=∠ACD;②∠BAD=∠CAD; ③AB+BD=AC+CD;④AB-BD=AC-CD.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三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定 义 性 质 判 定
经过线段中 点,并且垂直 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这条线 段的垂直平分线,简称线段的中垂线.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 的距离相 等. 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 线 上.
命题点1
命题点2
命题点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2014· 安徽,8,4分)如图,Rt△ABC中,AB=9,BC=6,∠B=90°,将 △ABC折叠,使A点与BC的中点D重合,折痕为MN,则线段BN的长为 ( C )
A.
5 3
B.
5 2
C.4
D.5
解析 设BN=x,则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N=AN=9-x,根据中点的定义 可得BD=3,在Rt△DBN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 即可求解. 设BN=x,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N=AN=9-x, ∵D是BC的中点,∴BD=3, 在Rt△DBN中,x2+32=(9-x)2, 解得x=4.故线段BN的长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