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2

合集下载

药食同源中药

药食同源中药

2 • 植物简介
八角茴香
正名为八角,为乔木,高10-15米;树 冠塔形,椭圆形或圆锥形;树皮深灰色; 枝密集。主产于广西西部和南部。
• 图片展示
• 功能主治:
寒疝腹痛、腰膝冷痛、胃寒呕吐、脘腹 疼痛、寒湿脚气等。对于治疗小肠气坠、 疝气偏坠、腰重刺胀、腰病如刺、大小 便皆秘,腹胀如鼓,气促、风毒湿气, 攻疰成疮,皮肉紫破脓坏,行步无力, 皮肉燥热等有显著效果。
小乔木,枝叶密茂,刺多,它绿叶婆娑, 果实金黄,是家养花卉中难得佳品。代 代花的果实初呈深绿色,成熟后显橙黄 色,不脱落至翌年春夏又变成青绿色, 故有“回青橙”之称。如养护得法,果 实可宿存到第三年,故又名“代代”。
• 功能主治:
行气宽中,消食,化痰。用于胸腹闷胀 痛、食积不化、痰饮、脱肛、疏肝,和 胃、理气。治胸中痞闷,脘腹胀痛,呕 吐、少食。

• 种植条件:
薄荷对环境条件适应能力较强,在 海拔2100米以下地区可生长,生于水旁 潮湿地, 喜阳光。
10 • 植物简介
赤小豆
• 图片展示
赤小豆,别称赤豆、四季豆,豆科,外 形区别于红豆,稍微细长,个头较小, 有红有黑, 红如朱,黑如漆, 有毒。 有一副重要叫做瓜蒂散, 里面就是利用 赤小豆的毒性来催吐的,久煮不烂
1
丁香
该属植物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可 观赏,有些种类可提取芳香油,木 材可供建筑或家具;共35品种,中 国野生占81%,
• 植物简介
• 图片展示
• 功能主治:
温中,暖肾,降逆。治呃逆,呕吐,反 胃,泻痢,心腹冷痛,痃癖,疝气,癣 疾。
• 种植条件:
喜阳光,耐半荫,适应性强,耐寒、 耐旱,耐瘠薄,耐病虫害,以排水 好,中性土壤为宜,不需要多浇水, 忌积水,忌大肥。

药食同源清单(101种)

药食同源清单(101种)

植物名/动物名 丁香 八角茴香 刀豆 茴香 刺儿菜 薯蓣 山里红 马齿苋 梅 贴梗海棠 大麻 代代花 玉竹 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 白芷,杭白芷 银杏 扁豆 扁豆 龙眼 决明子,小决明 卷丹,百合,细叶百合 肉豆蔻 肉桂 余甘子 佛手 山杏,西伯利亚杏,东北杏,杏 沙棘 芡 青椒,花椒 赤小豆,赤豆 大麦 海带,昆布 枣 罗汉果 欧李,郁李,长柄扁桃 忍冬 橄榄 蕺菜 姜 枳椇 宁夏枸杞 栀子 阳春砂,绿壳砂,海南砂 胖大海 茯苓 枸橼,香圆 石香薷,江香薷 桃,山桃 桑 桑
序号
物质名称 1 丁香 2 八角茴香 3 刀豆 4 小茴香 5 小蓟 6 山药 7 山楂 8 马齿苋 9 乌梅 10 木瓜 11 火麻仁 12 代代花 13 玉竹 14 甘草 15 白芷 16 白果 17 白扁豆 18 白扁豆花 19 龙眼肉(桂圆) 20 决明子 21 百合 22 肉豆蔻 23 肉桂 24 余甘子 25 佛手 26 杏仁(苦、甜) 27 沙棘 28 芡实 29 花椒 30 赤小豆 31 麦芽 32 昆布 33 枣(大枣、黑枣) 34 罗汉果 35 郁李仁 36 金银花 37 青果 38 鱼腥草 39 姜(生姜、干姜) 40 枳椇子 41 枸杞子 42 栀子 43 砂仁 44 胖大海 45 茯苓 46 香橼 47 香薷 48 桃仁 49 桑叶 50 桑椹
13 草果 14 姜黄 15 荜茇
草果 姜黄 荜茇
乌梢蛇
82 牡蛎
长牡蛎,大连湾牡蛎,近江牡蛎
83 阿胶

84 鸡内金
家鸡
85 蜂蜜
中华蜜蜂,意大利蜂
86 蝮蛇(蕲蛇)
五步蛇
新增 序号
物质名称 1 人参 2 山银花 3 芫荽 4 玫瑰花 5 松花粉 6 油松 7 粉葛 8 布渣叶 9 夏枯草 10 当归 11 山奈 12 西红花

中医食疗——药食同源

中医食疗——药食同源

三 药物的四气理论
平性食物 开胃健脾 强壮补虚
四气是指饮食物具有寒热温 凉四种不同的性质
寒凉食物 清热、泻火、解 毒、滋阴
生地、银花、菊花、茡荠、梨
温热食物 温中祛寒、温经通络、 温阳化气、活血化瘀、 温化痰湿水饮 干姜、肉桂、红花、黄芪
四 药物的五味理论
五味是的饮食物具有酸、苦、甘、辛、咸 五种不同的味道。 “淡”味附于甘 “涩”味附于酸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燕窝
性味归经:味甘,性平。归肺、胃、肾经。 功效:养阴润燥,补脾益胃。 主治:胃阴不足之噎膈反胃、呕吐食少。 肺阴亏虚之干咳痰。 现代研究:抗衰老,提高免疫力。
金橘
性味归经:味辛、甘、酸,性微温。归肺、 胃、肝经。 功效:理气解郁,化痰止咳,解酒。 主治:肝郁气滞,胸胁胀闷或疼痛。
酸味
作用1
有收敛、固涩、止泻
作用2
用于虚汗、久泻、遗精、咳嗽:乌梅止 泻、五味子止咳、覆盆子止遗精滑泄
杀死肠道致病菌
作用3
负作用
过食会引起消化功能紊乱
咸味
1.
2.
软坚、润燥、补肾、养血、滋阴的作用。
海带软坚散结 海蜇、淡盐水能通便秘, 淡菜、鸭肉补肾,乌贼、猪蹄补血养阴。
3.
4.
淡味
具有渗湿利尿 治疗水肿、小便癃闭。 冬瓜、薏米、茯苓
二、药食同源的清单
按笔画顺序排列共87种
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 蛇、乌梅、木瓜、火麻仁、 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
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

2022版药食同源大全及其功效汇总(完整版)

2022版药食同源大全及其功效汇总(完整版)

2022版药食同源大全及其功效汇总(完整版)1丁香丁香归脾、胃、肺、肾经功能:XX逆,补肾助阳。

主治: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

2八角茴香八角茴香主治寒疝腹痛、腰膝、、月完腹、脚气等。

对于治疗小肠气坠、疝气偏坠、腰重刺胀、腰病如刺、大小便皆秘,腹胀如鼓,气促、风毒湿气,攻症成疮,皮肉紫破脓坏,行步无力,皮肉燥热等有显著3刀豆刀豆温中下气、止呕逆、益肾的功效4小茴香茴香开胃进食,理气散寒,有助阳道。

主治:中焦有寒,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部冷痛;疼痛,肿痛;脾胃气滞,月完腹胀满作痛5小蓟刺儿菜凉血止血,祛瘀消肿。

用于岫血,吐血,尿血,便血,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6、山药薯領滋养强壮,助消化,敛,止泻之功效,主治腹泻、咳嗽、、小便短频、、及的7山楂山里红8马齿苑马齿苑清热解毒,散血消肿。

治热痢脓血,热淋,血淋,带下,痈肿恶疮,丹毒,痕痂。

用于湿热所致的腹泻、痢疾,常配黄连、木香。

内服或捣汁外敷,治痈肿。

亦用于便血、子宫出血,有止血作用9乌梅梅10木瓜贴梗海棠木瓜性温味酸,平肝和胃,舒筋络,活筋骨,降血压11火麻仁大麻润肠通便。

用于血虚津亏,肠燥便秘。

12代代花代代花甘、微苦,平。

理气宽胸,开胃止呕。

治胸月完痞闷,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胃痛,腹痛。

13玉竹玉竹玉竹具养阴、润燥、清热、生津、止咳等功效。

用作滋补药品,主治热病伤阴、虚热燥咳、心脏病、糖尿病、结核病等症,并可作高级滋补食品、佳肴和饮料,具有保健作用14甘草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的功效,15白芷白芷杭白芷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鼻炎、牙痛。

赤白带下、痛庁肿毒等症,亦可作香料。

祛风,燥湿,消肿,止痛。

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

16白果银杏白果能敛、定、止带浊、止泻泄、解毒、缩小便,主治哮喘痰嗽、带下、小便频数、等2、白果具有通畅血管、保护肝脏、改善大脑功能、润皮肤、抗衰老、治疗老年痴呆症和脑供血不足等功效。

食药同源产品分类

食药同源产品分类

食药同源产品分类
食药同源产品,指的是具有一定药用价值或医疗作用的食品或药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食药同源产品的分类:
1. 药食同源产品:这些产品是同时具备药物性和食品性的,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或保健品使用。

常见的药食同源产品有蜂胶、燕窝、灵芝、冬虫夏草等。

2. 中药保健品:这些产品是基于传统中药理论研发的保健品,以中草药或中药提取物为主要成分,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常见的中药保健品有葡萄籽提取物片剂、人参片、阿胶等。

3. 营养保健品:这些产品主要通过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来提供保健效果。

常见的营养保健品有钙片、维生素C片、蛋白粉等。

4. 功能性食品:这些产品通过添加一定的营养成分或特定功效成分,以达到提高免疫力、促进消化、降血压、降血脂等功能,是一种食品具有医疗作用的产品。

常见的功能性食品有乳酸菌饮料、低聚果糖饼干等。

请注意,这些分类仅供参考,实际的食药同源产品还有许多其他种类。

在购买和使用食药同源产品时,建议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并遵循相关的使用指导和注意事项。

药食同源的注释以及临床护理应用

药食同源的注释以及临床护理应用

药食同源的注释以及临床护理应用1. 引言1.1 概述药食同源是指药物和食物具有相似的成分或性质,在中医传统理论中,认为许多食物既可以作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又可以用来治疗和预防疾病。

这种观念起源于中国几千年的中医养生文化,被视为一种健康理念,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1.2 药食同源的定义和历史药食同源一词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中,被用来描述具有双重功能的植物、动物和矿物质等天然资源。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药食同源的理解逐渐深入,并且发展出了一系列的分类方法和标准。

1.3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不断增强,一个以药食同源为核心的养生保健产业也逐渐兴起。

越来越多科学研究表明,药食同源具有多种益处,如改善机体免疫力、调节体内代谢和预防慢性疾病等。

因此,深入研究药食同源的注释和临床应用对于改善人们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药食同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的介绍,本文将探讨药食同源与临床护理应用之间的关系,并展望其未来发展前景。

此外,我们还将分析临床护理中药食同源产品管理与质控措施,并提出相关建议。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文章主要观点并展望未来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2. 药食同源的基本概念及分类2.1 药食同源的含义和特点药食同源是指一些既具有传统药用价值又可作为食物来消费的植物或动物资源。

它们在中医传统理论中被视为具有双重功效,即同时具备治疗和保健功能。

药食同源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传统认知:药食同源的概念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化,已有数千年历史。

人们通过长期观察和实践,发现某些植物、动物或其部分可以不仅仅是药材,还可作为日常饮食中的一种营养补充品。

2. 双重功效:相比于单一的药物或普通食物,药食同源更加注重中医养生理念,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滋补身体,起到维持健康和预防疾病的作用。

3. 天然资源:大部分药食同源产品采用自然原料制成,主要由天然植物、动物等提取而成。

相较于合成化学品或添加剂,药食同源产品更符合人体天然需求,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兼容性。

药食同源名单

药食同源名单

对药食同源的物品、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和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做出具体规定。

三种物品名店如下:即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椹、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

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人参、人参叶、人参果、三七、土茯苓、大蓟、女贞子、山茱萸、川牛膝、川贝母、川芎、马鹿胎、马鹿茸、马鹿骨、丹参、五加皮、五味子、升麻、天门冬、天麻、太子参、巴戟天、木香、木贼、牛蒡子、牛蒡根、车前子、车前草、北沙参、平贝母、玄参、生地黄、生何首乌、白及、白术、白芍、白豆蔻、石决明、石斛、(需提供可使用证明)、地骨皮、当归、竹茹、红花、红景天、西洋参、吴茱萸、怀牛膝、杜仲、杜仲叶、沙苑子、牡丹皮、芦荟、苍术、补骨脂、诃子、赤芍、远志、麦门冬、龟甲、佩兰、侧柏叶、制大黄、制何首乌、刺五加、刺玫果、泽兰、泽泻、玫瑰花、玫瑰茄、知母、罗布麻、苦丁茶、金荞麦、金樱子、青皮、厚朴、厚朴花、姜黄、枳壳、枳实、柏子仁、珍珠、绞股蓝、葫芦巴、茜草、荜茇、韭菜子、首乌藤、香附、骨碎补、党参、桑白皮、桑叶、浙贝母、益母草、积雪草、淫羊藿、菟丝子、野菊花、银杏叶、黄芪、湖北贝母、番茄叶、蛤蚧、越橘、槐实、蒲黄、蒺藜、蜂胶、酸角、墨旱莲、熟大黄、熟地黄、鳖甲。

102种药食同源物质功能及其主要营养成分

102种药食同源物质功能及其主要营养成分

102种药食同源物质功能及其主要营养成分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对食物营养的深入探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药食同源的食物,这些食物既可以作为常见的食材,又具有药用的功效。

在中医理论中,药食同源一直被认为是可以起到养生保健作用的食材,而现代营养学也证实了药食同源食物所含有的丰富营养成分和各种功能。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药食同源物质的功能以及它们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

1. 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常见的药食同源物质,它们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等多种功能。

主要营养成分包括槲皮素、黄酮、异鼠李素等。

2. 类黄酮类化合物:类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在植物中广泛存在的成分,具有调节内分泌、抗衰老、抗癌等功能。

主要营养成分包括大豆异黄酮、黄酮醇、花青素等。

3. 生物碱类:生物碱类物质是一种在植物中含量较高的成分,它具有镇静、止痛、抗炎等功能。

主要营养成分包括阿斯匹林、吗啡、洋地黄毒素等。

4. 多酚类化合物:多酚类化合物是一类富含在水果、茶叶等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衰老、调节血糖等功能。

主要营养成分包括儿茶酚、花青素、类黄酮等。

5. 多糖类化合物:多糖类化合物是一类在植物中含量较高的多糖类物质,具有提高免疫力、抗肿瘤、降血脂等功能。

主要营养成分包括葡聚糖、甘露聚糖、半乳糖等。

6. 蛋白质类:药食同源中的蛋白质不仅是人体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成分,还具有调节免疫、促进修复等功能。

主要营养成分包括赖氨酸、异亮氨酸、丙氨酸等。

7. 维生素类:维生素是一种人体必不可缺的营养成分,药食同源中的维生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维持健康等功能。

主要营养成分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A等。

8. 矿物质类:矿物质是维持身体正常代谢所必需的营养成分,药食同源中的矿物质具有细胞活性、补充微量元素等功能。

主要营养成分包括钙、铁、锌等。

总结回顾:通过了解药食同源物质的功能以及其主要营养成分,我们可以发现这些食物不仅可以作为日常饮食的补充,还可以发挥药用的功效。

药食同源全目录

药食同源全目录

33 昆布
34
枣(大枣、酸枣、黑 枣)
35 罗汉果
36 郁李仁
37 金银花
38 青果
39 鱼腥草
40
姜(生姜、干 姜)
41 枳椇子
42 枸杞子
43 栀子
44 砂仁
45 胖大海
46 茯苓

51 桑椹
52 桔红(橘红)
53 桔梗
54 益智仁
55 荷叶
56 莱菔子
57 莲子
“药食同源”名单 ( 现行+拟增 共111种 )
表1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 卫法监发 [ 2002 ] 51号 ) 中规定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 ( 86种 )
序 号
名称
1 丁香
2 八角茴香
3 刀豆
4 小茴香
5 小蓟
6 山药
7 山楂
8 马齿苋
9 乌梢蛇
10 乌梅
11 木瓜
橘及其栽培变种 ,芸香科,成熟果皮
薄荷,唇形科,地上部分、叶、嫩芽 薏苡,禾本科,成熟种仁 小根蒜、薤,百合科,鳞茎 华东覆盆子,蔷薇科,果实 广藿香,唇形科,地上部分 乌梢蛇,游蛇科,剥皮、去除内脏的整体 长牡蛎、大连湾牡蛎、近江牡蛎,牡蛎科,贝壳 驴,马科,干燥皮或鲜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 家鸡,雉科,沙囊内壁 中华蜜蜂、意大利蜂,蜜蜂科,蜂所酿的蜜 五步蛇,蝰科,去除内脏的整体
12 火麻仁
13 代代花
14 玉竹
15 甘草
16 白芷
17 白果
18 白扁豆
19 白扁豆花
20
龙眼肉(桂 圆)
21 决明子
22 百合
23 肉豆蔻
24 肉桂

药食同源Microsoft Word 文档 (2)

药食同源Microsoft Word 文档 (2)

可用于食品的物品名单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土人参(人参菜)、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椹、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

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人参、人参叶、人参果、土人参(人参菜)、三七、土茯苓、大蓟、女贞子、山茱萸、川牛膝、川贝母、川芎、马鹿胎、马鹿茸、马鹿骨、丹参、五加皮、五味子、升麻、天门冬、天麻、太子参、巴戟天、木香、木贼、牛蒡子、牛蒡根、车前子、车前草、北沙参、平贝母、玄参、生地黄、生何首乌、白及、白术、白芍、白豆蔻、石决明、石斛(需提供可使用证明)、地骨皮、当归、竹茹、红花、红景天、西洋参、吴茱萸、怀牛膝、杜仲、杜仲叶、沙苑子、牡丹皮、芦荟、苍术、补骨脂、诃子、赤芍、远志、麦门冬、龟甲、佩兰、侧柏叶、制大黄、制何首乌、刺五加、刺玫果、泽兰、泽泻、玫瑰花、玫瑰茄、知母、罗布麻、苦丁茶、金荞麦、金樱子、青皮、厚朴、厚朴花、姜黄、枳壳、枳实、柏子仁、珍珠、绞股蓝、胡芦巴、茜草、荜茇、韭菜子、首乌藤、香附、骨碎补、党参、桑白皮、桑枝、浙贝母、益母草、积雪草、淫羊藿、菟丝子、野菊花、银杏叶、黄芪、湖北贝母、番泻叶、蛤蚧、越橘、槐实、蒲黄、蒺藜、蜂胶、酸角、墨旱莲、熟大黄、熟地黄、鳖甲。

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按笔划顺序排列)八角莲、八里麻、千金子、土青木香、山莨菪、川乌、广防己、马桑叶、马钱子、六角莲、天仙子、巴豆、水银、长春花、甘遂、生天南星、生半夏、生白附子、生狼毒、白降丹、石蒜、关木通、农吉痢、夹竹桃、朱砂、米壳(罂粟壳)、红升丹、红豆杉、红茴香、红粉、羊角拗、羊踯躅、丽江山慈姑、京大戟、昆明山海棠、河豚、闹羊花、青娘虫、鱼藤、洋地黄、洋金花、牵牛子、砒石(白砒、红砒、砒霜)、草乌、香加皮(杠柳皮)、骆驼蓬、鬼臼、莽草、铁棒槌、铃兰、雪上一枝蒿、黄花夹竹桃、斑蝥、硫磺、雄黄、雷公藤、颠茄、藜芦、蟾酥。

药食同源

药食同源

药食同源什么是药食同源?“药食同源”指,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

药食同源的理论来源唐朝时期的《黄帝内经太素》一书中写道:“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反映出“药食同源”的思想。

“药食同源”是说中药与食物是同时起源的。

《淮南子·修务训》称:“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

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可见神农时代药与食不分,无毒者可就,有毒者当避。

随着经验的积累,药食才开始分化。

在使用火后,人们开始食熟食,烹调加工技术才逐渐发展起来。

在食与药开始分化的同时,食疗与药疗也逐渐区分。

《内经》对食疗有非常卓越的理论,如“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这可称为最早的食疗原则。

由此可见,在中医药学的传统之中,论药与食的关系是既有同处,亦有异处。

但从发展过程来看,远古时代是同源的,后经几千年的发展,药食分化,若再往今后的前景看,也可能返朴归真,以食为药,以食代药。

中国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又称为“医食同源”)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食物和药物一样同样能够防治疾病。

在古代原始社会中,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种食物和药物的性味和功效,认识到许多食物可以药用,许多药物也可以食用,两者之间很难严格区分。

这就是“药食同源”理论的基础,也是食物疗法的基础。

中医药学还有一种中药的概念是:所有的动植物、矿物质等也都是属于中药的范畴,中药是一个非常大的药物概念。

凡是中药,都可以食用,只不过是一个用量上的差异而已,也就是说法:毒性作用大的食用量小,而毒性作用小的食用量大。

因此严格地说,在中医药中,药物和食物是不分的,是相对而言的:药物也是食物,而食物也是药物;食物的副作用小,而药物的副作用大。

山楂——药食同源 (2)

山楂——药食同源 (2)

山楂——药食同源山楂别名红果子、胭脂果、山里红、猴楂子、海红、山梨、赤爪草等,为蔷薇科植物山楂或野山楂的成熟果实。

山楂原产于中国、朝鲜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

山楂多为野生,近年来有人工栽培,有南山楂和北山楂之分。

其中,南山楂多为野生,果小,味酸涩,以药用为主,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北山楂,果较大,气味香,酸甜适中可口,可鲜食和加工成山楂片、山楂饼等保健食品,主产于山东、辽宁、河北、河南等省。

最有名的为山东的红瓤大楂、大金星,辽宁的软核大山楂等品种。

山楂果呈圆形,红色,果汁较少,酸中带甜,既可鲜食,也可药用,具有良好消食开胃作用。

山楂含有酒石酸、柠檬酸、皂甙、果糖,维生素c、维生素B,尼克酸、钙、铁、硒、黄酮类等营养成分,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水果中仅次于红枣和猕猴桃;胡萝卜素和钙的含量也很高。

因此老年人常吃山楂制品能增强食欲,改善睡眠,保持骨和血中钙的恒定,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使人延年益寿,故山楂被人们视为“长寿食品”。

对于山楂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尔雅》:“山楂,一名茅樝。

树高数尺,叶似香薷;二月开白花;结实有赤、黄、白三色,肥者如小林檎,小者如指头顶,九月乃熟,味似樝子而微酢。

多生于山原茅林中,猴、鼠喜食,小儿以此为戏果。

”此后历代对山楂都有记载,例如:《新修本草》:“生平陆,所在有之,出山南申州,安州,随州”、“赤爪草,味苦,寒,无毒。

实,味酸冷,无毒”,《滇南本草》:“味酸苦,性寒”,《本草经疏》记载:山楂,《本经》云味酸气冷,然观其能消食积,行瘀血,则气非冷矣。

”《本草纲目》曰“酸、甘、微温”等等。

可见,山楂自始至终都是人们在食用、药用的“常客”。

一、药用作用山楂多为野生,近年有人工栽培,有南山楂和北山楂之分。

其中,南山楂多为野生,果小,味酸涩,以药用为主,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北山楂,果较大,气味香,酸甜适中可口,可鲜食和加工成山楂片、山楂饼等保健食品,主产于山东、辽宁、河北、河南等省。

药食同源 中药 法规

药食同源 中药 法规

药食同源中药法规
药食同源是指药物和食物具有相似的药用性能和健康功能。

中药指的是传统中医药中使用的草药、动物药、矿物药等。

中药的法规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中药药材质量规范:国家药典是中药药材质量规范的主要依据,其中规定了中药药材的名称、性味、功效、使用方法等,以确保中药的质量和安全性。

2.中药饮片质量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规定了中药
饮片的质量标准,包括饮片的含量测定、外观鉴定、性状鉴定、理化性质等,以确保中药饮片的有效成分和质量稳定性。

3.中药制剂质量规范:中药制剂是由中药药材或饮片炮制而成
的药物剂型,其质量规范由国家药监部门具体制定。

中药制剂的质量规范包括有效成分含量、制剂工艺、质量控制等,以确保中药制剂的疗效和安全性。

4.中药标签和说明书要求:中药的包装标签和说明书中应包含
中文名称、成分、适应症、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内容,以方便患者正确使用和遵守。

5.中药临床研究规范:为了确保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国家药
监部门制定了中药临床研究的规范,包括研究设计、样本选择、疗效评价、安全性评价等,以保证中药的临床研究质量。

总体来说,中药的法规主要目的是保障中药的质量、疗效和安全性,以确保中药在临床应用中的合理、安全和有效。

药食同源的常见中药食疗方

药食同源的常见中药食疗方

药食同源的常见中药食疗方
中医药与饮食文化相辅相成,常见的中药在饮食上也能起到很
好的保健作用。

药食同源是中药疗法和食疗结合的一种方式,可
以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中药食疗方。

1. 食用菊花
菊花是我们常见的一种花草,而且在中药上有着很好的保健作用。

菊花可清肝明目,解热消肿,调节气血等等功效。

每天喝一
杯菊花茶,不仅能够消除疲劳,还能够舒缓肝气郁结导致的失眠、头痛等症状。

2. 食用当归
当归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补益气血、调经活血等功效。

常用于治疗痛经、血虚等症状。

当归采用干制的方式制成,既可
以用来煎汤,也可以直接加入食材中,如红枣、黑芝麻等。

食用
起来不仅可以保健,还可以美容,缓解女性生理期间的不适。

3. 食用枸杞
枸杞是一种常见的食疗中药,可以壮阳滋补,明目益肝等等功效。

直接泡水食用或加入粥、汤中,都可以达到良好的保健效果。

4. 食用黄芪
黄芪是中医药理论中的补药之一,具有益气固表、抗疲劳等功效。

常常被人们用来治疗身体虚弱、免疫力低下等问题。

可以将
黄芪洗净加入汤水中煮,也可以放入红枣、莲子等食材中一起煲汤,具有良好的补益效果。

5. 食用莲子
莲子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既可以泡水食用,也可以加入粥、汤中。

莲子可以补益心脾、清热解渴,可以用来缓解心情烦躁、
口干喉燥等问题。

以上这些食疗方,既有较好的保健功效,又不会出现药品的副
作用,是较好的中药食疗方。

但需要注意的是,食用前要去除杂质,利用好中药,才能发挥中药的保健功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食同源,中医用来治病的中药有些就是我们平常的食物,简便有效而无副作用。

夏令时节,暑湿偏重,暑热伤津耗气,湿毒蕴蒸肌肤,一些普通的瓜果就有较好的防治作用——●西瓜夏令主要水果之一。

中医常以西瓜皮(又称西瓜翠衣)、西瓜瓤及西瓜霜(将芒硝置入西瓜中,渗出的浆汁形成的结晶)入药。

性味甘,寒。

入心、胃、膀胱经。

功效解暑除烦,生津止渴,利尿降压。

可用于夏天热盛,汗出伤津,心烦口渴,小便短少。

对胃热牙痛、高血压等也有一定疗效。

①夏天夹湿感冒:西瓜翠衣20克、生姜12克、鲜芦根20克、葱白3根,煎汤服用。

②小儿夏季热:西瓜翠衣15克、金银花10克、茯苓12克、太子参10克、扁豆花6克、鲜荷叶半张,煎汤服。

③热病伤津:西瓜汁适量,频频饮服。

④高血压:西瓜翠衣15克、决明子10克,煎汤代茶。

●甜瓜又叫香瓜、梨瓜,中医常用其子和果蒂治病。

性味甘,凉。

入胃、大肠、膀胱经。

功效清暑热,解烦渴,利小便,通大便。

可用于暑热心烦,口渴,小便不利,大便秘结。

①肠燥便秘:新鲜甜瓜子20克,嚼食。

②慢性阑尾炎:甜瓜子洗净晒干,炒黄研末,每次3-5克,每日2次。

●黄瓜黄瓜的果、叶藤、根可作为药用。

性味甘,凉。

入小肠、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利水。

可用于胸中烦热、口渴、尿少、暑疖等。

①暑疖、烫伤:鲜黄瓜洗净,捣烂外敷患处即可。

②胸中烦热:鲜黄瓜去皮,切成薄片,放入碗中,加食醋、白糖适量,拌匀后稍等片刻,即可食用。

●枇杷其果实和叶均可入药,枇杷性味苦,平。

入脾、肺、肝经。

功效化痰止咳,和胃降逆。

可用于咳嗽痰黏,不易咯出,以及胃热口渴、呕秽等。

①肺热咳嗽:枇杷叶12克,鲜芦根25克,煎汤饮服。

②慢性支气管炎:枇杷叶100克、红糖250克,将枇杷叶洗净煎汤,一、二煎药汁相混浓缩,加糖收膏。

每次一匙,一日三次。

③胃热口渴:枇杷叶15克,石斛15克,煎汤饮服。

●甘蔗性味甘,凉。

入肺、胃经。

功效清热生津,下气,润燥。

可用于热病伤津、口渴、小便短赤、便秘及肺燥咳嗽等。

①热病伤津:甘蔗去皮榨汁。

雪梨50克,洗净去皮核取汁,两汁相合,加凉开水适量饮服。

②胃热呕吐:甘蔗汁半杯,生姜汁3-5滴和匀,每日饮用。

③醉酒:服用甘蔗汁。

●香蕉皮、果均可入药。

性味甘,寒。

入肺、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通便,凉血安胎等。

可用于暑热疖肿、热结便秘等。

①痈肿疖肿:香蕉皮30克、鲜蒲公英30克,捣烂外敷患处。

②大便干结:空腹吃香蕉1-2根,然后饮用淡盐水,有助润肠通便。

③高血压:香蕉皮30克、橘络5克,泡茶频服。

●梨性味甘,微寒。

入肺、胃经。

功效生津润燥,清热化痰。

可用于热病津伤口渴、热痰咳嗽、便秘等症。

①热病津伤口渴:鲜梨洗净,去核,捣烂取汁,慢慢含咽。

②支气管炎(津伤肺燥型):梨60克、川贝母5克,加水少量,炖服。

每日一次。

③肺热咳嗽有痰:鲜梨100克、鲜白萝卜100克,洗净榨汁,将两汁搅匀服用,每日2次。

●桃性味甘,酸,温。

入肝、大肠经。

生津、润肠、活血、消积、降压。

未成熟的桃干果称为碧桃干,可用来止汗、止痛;桃核去皮就是中药桃仁,可活血化淤、润肠通便。

①肠燥便秘:食新鲜桃子150克,每日一次。

或用桃仁12克,水煎,加蜜调服。

②盗汗、虚汗:碧桃干10克,水煎服用,每晚服一次,一般1-3次即可止汗。

③血淤闭经:桃仁9克、红花9克、当归18克,水煎饮服。

④高血压:每天早晚各吃一次鲜桃,每次1-2个。

●猕猴桃猕猴桃品种有40多个,以中华猕猴桃、毛花猕猴桃为佳。

猕猴桃性味甘、酸,寒。

入脾、胃经。

功效清热止渴,消痈通淋。

可用于热病伤津、烦热口渴、妇人乳痈、脱肛、湿热黄疸、淋浊带下等症。

①热病伤津:新鲜猕猴桃适量服用。

②湿热带下:猕猴桃根30-60克,椿根皮15克,加水煎,日服2次。

●葡萄葡萄的果、根、茎、叶均可入药。

性味酸、甘,寒,入肺、肾、脾经。

功效生津止渴,开胃消食,补血安胎。

可用于津伤口渴,心烦、尿赤、胃纳不佳、血虚心悸等症。

①胃热津伤:食用新鲜葡萄。

②关节扭伤:鲜葡萄根适量,洗净捣烂,敷患处。

●荸荠荸荠洗净去皮蒂即可药用。

性味甘,平。

入肺、胃经。

功效清热止渴,利湿化痰,降血压。

可用于热病伤津、口渴食少、便赤便秘、肺热咳嗽等症,另外对湿热黄疸、肾炎水肿、部分眼疾等也有一定的疗效。

①热病伤津:鲜荸荠150克、雪梨100克、甘蔗一段(50厘米),洗净取汁饮服。

②肺热咳痰:鲜荸荠60克、海蜇皮30克,加水少量,炖服。

③湿热尿少:荸荠30克、车前草20克、茵陈蒿15克,水煎服。

④视力减退:荸荠100克、羊肝100克、加入少许调料和适量的水,炖服。

⑤咽喉肿痛:荸荠搅汁饮用,每次120克。

●橄榄性味甘、酸,平。

入肺、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化痰消积。

可用于感冒引起的咽痛、咳嗽有痰。

①咽痛(慢性咽炎):用橄榄放在嘴中,咀嚼后慢慢含咽。

②食积不化:橄榄15克、神曲12克,煎汤饮用。

③醉酒:鲜橄榄适量,生吃或煮茶喝。

④过敏性皮炎:鲜橄榄捣烂绞汁搽患处(有化脓溃烂的可用渣敷之),每日数次。

或鲜橄榄叶适量,洗净煎汤洗患处。

(彭康陈学敏陈芳)数千年来的中医饮食文化强调全面膳食和审因用膳相结合。

所谓全面膳食,正如《黄帝内经》所说的“谷肉果菜,食养尽之”,要求长期或经常在饮食内容上做到多样化,讲究荤素食、主副食以及食与饮之间的合理搭配。

另外应根据不同的体质、病情,审因用膳。

中医认为,食物与药物同源,二者均属于天然产品。

很多中药既是药物也是食物,难以截然分开。

中医经常单纯使用食物或药物或食药结合进行营养保健,成为中医饮食保健的一大特点。

食物本身有偏颇之性,有阴有阳,有热有寒,因而在食物搭配和制备方面,按照传统的中医饮食营养观,应调其偏性以保持平衡,如食用韭菜助阳类菜肴常配以蛋类滋阴之品。

选二十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吃的药食同源的食品,看看它们都有什么功效。

粮食类:一、“五谷之贵”惟小麦,养心安神止虚汗:小麦是北方人的主食。

中医认为,小麦性味甘平,具有补益气血、养心安神、清热除烦、止汗除蒸的功效。

据《本草纲目》记载,古人认为“小麦秋种冬长,春生夏实,具四时中和之气故为五谷之贵”;并说:“陈者煎汤饮,止虚汗”。

“妇人脏躁”,心血不足,表现为失眠多梦、心悸不安、呵欠连连、喜悲欲哭(相当于更年期综合征)者,可用小麦与大枣、甘草同食,体虚自汗、盗汗者,宜用浮小麦(为未成熟的嫩麦,淘洗时漂浮于水面)与黄芪、大枣同煎汤服。

用生麦芽煎汤内服,还可用于产妇回乳。

二、薏苡仁健脾又除湿薏苡仁又称苡仁、薏米。

中医认为,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能利水除湿,健脾止泻,其作用缓和,微寒而不伤胃,益脾而不滋腻。

除治腹泻用炒苡仁外,其他均用生苡仁。

苡仁煲粥,有祛风湿、消水肿、止痹痛的功效,可治水肿、风湿关节痛;与红枣、糯米煮粥,更清香可口;与绿豆、红枣煮沸取汤,又是解暑好饮料。

因为薏米营养丰富,所以常用于久病体虚者或病后恢复期。

对老人、儿童均是好的药用食物。

三、绿豆能清暑解毒绿豆被李时珍盛赞为“济世良谷”。

中医认为,绿豆味甘性寒。

功能消暑止渴,清热除烦。

李时珍称其能“解诸热益气,解酒食诸毒,治发背疽疮肿,汤火灼伤……水调服,解诸菌毒。

故用绿豆制作的饮料,既能清热解暑,又能清热解毒。

绿豆的清热之力在皮,解毒之功在肉,绿豆的皮称做“绿豆衣”。

将绿豆皮晒干做成枕,名“绿豆枕”,可明目、清脑、降血压、治头痛。

四、大豆本为“豆之王”中国是“大豆的故乡”。

大豆有丰富的营养,故有“豆中之王”的美称。

大豆性味甘平,功能健脾宽中,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

对于不是人人都适合喝牛奶的中国人来说(尤其大豆中还没有添加三聚氰胺),将本品磨浆煮沸,就成为了营养丰富的早餐—豆浆。

豆浆能补虚清火利水化痰。

长期饮用豆浆可以预防贫血、低血压、血小板减少等疾病,对孕妇还有促进泌乳的作用。

每天的适用量:成人200-400毫升,儿童200毫升。

蔬菜类:五、黄花菜是“忘忧草”黄花菜又名金针菜、萱草、忘忧草。

中医认为黄花菜能养血止血,利湿宽胸。

本品水浸洗净后,宜煎炒熟食,有养血补虚的作用。

与肉炖食可补虚下奶,治贫血。

黄花菜还能够调畅情志,古人云:“百合蠲忿,萱草忘忧”,故情志不舒、烦热少寐者可常食黄花菜。

六、十月萝卜“小人参”民间流传着“十月萝卜“小人参”的谚语。

白萝卜可助消化,增食欲,还含有一定量粗纤维,可促进胃肠蠕动,通利大便。

中医认为,萝卜味辛甘凉,能消食化痰。

下气宽中。

以萝卜加冰糖或蜂蜜炖食,可治疗肺热之咳嗽痰黄。

七、百合润肺又安神百合白如凝脂,润似琼玉,醇香可口,营养丰富,为滋补妙品。

中医认为,百合味甘性微苦,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其补益而兼清润,补无助火,清不伤正,内有虚火之衰弱者最宜。

鲜百合30克煮汤,睡前服可安神助眠。

与杏仁、糯米同煮粥,有助于改善咳嗽、咽干的症状。

八、生姜解毒又防病中医认为,生姜味辛性温,生用能发散风寒,熟用能温中和胃。

古医籍还记载,姜汁可解药毒、解毒蕈诸物毒、解食野禽中毒,尤善解中药半夏之毒。

胃寒疼痛,可煎饮生姜,加红糖调匀,有暖胃祛寒作用。

九、补中益气数山药山药味甘性平,能健脾补肺、益精固肾。

其补而不腻,香而不燥。

历代医家盛赞山药为“理虚之要药”。

山药食用,烹可为肴,碾粉蒸可为糕,多做甜食;既可切片煎汁当茶饮,又可轧细过箩煮粥喝。

山药配黄芪能固表益卫,补中益气,利水消肿;配茯苓,用于病后气弱,年老体弱之调养尤为适宜。

十、冬瓜利水又减肥冬瓜味甘淡,性微寒。

功能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生津除烦。

因其含糖量低,水分含量较高,能利水消肿,对糖尿病、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及肥胖病患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冬瓜中含钠量较低,是肾病、浮肿病人理想的蔬菜。

可用本品煮汤,或加鲤鱼、赤小豆煮汤食,勿放佐科。

十一、“素中之荤”黑木耳木耳是一种食用真菌,性味甘平,有凉血止血、和血养荣的功效。

又因其营养丰富,滋味鲜美,而被誉为“素中之荤”。

用于滋补健身,可先将木耳用温水浸发,洗净杂质后,配于荤素菜中烹调常食。

也可用于疾病食疗,如妇女病后及产后血虚、血瘀诸证,可常吃木耳炖红枣、木耳冰糖水。

果品类:十二、山楂活血消食积山楂,又叫“山里红”、“胭脂果”,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除鲜食外;它还可制成山楂片、果丹皮、山楂糕、红果酱、果脯、山楂酒等。

中医认为山楂味酸、甘,性微温,能消食积,散瘀血。

多用于消化不良的泄泻,又长于消肉积。

十三、枸杞延年又养颜枸杞子是一种已经走入千家万户的保健食品。

《本草纲目》记载:“枸杞,补肾生精,养肝,明目,坚筋骨,去疲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令人长寿。

”枸杞子味甘性平,与菊花配伍,泡水代茶饮,可以滋阴明目,清除肝火;与何首乌配伍,泡水代茶饮,能补肝肾,乌须发;每日嚼服20克枸杞子,能滋阴养颜。

十四、“木本粮食”属大枣大枣自古被列为“五果之一”,素有“木本粮食之称,“北方大枣味有殊,既可益气又安躯”,是古人对枣的营养及医疗价值的概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