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鱼腥草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药知识:鱼腥草

中药知识:鱼腥草

1945年8月6日,美军空袭日本广岛,投下了人类战争史上的第一颗原子弹。

这颗核弹以摧枯拉朽之势,将广岛瞬间夷为平地。

大批人民因放射病而死伤,幸存者面临无医无药的危急情况,走投无路的广岛人在死神的逼迫下纷纷运用民间药物进行自救。

不少人服用了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鱼腥草,奇迹就这样发生了,其中11人因服用它而健康地活了下来,其中距爆炸中心最近的仅仅只有700米距离。

区区小草显奇效,草药大用鱼腥草。

中医中药的神奇总是在冥冥之中出现,给人类以惊喜,本期我为大家介绍的就是---鱼腥草。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人爱鱼腥草,一种人不爱鱼腥草。

不爱的人说其有臭死鱼的味道。

正如臭豆腐,爱吃的人乐在其臭中。

山谷阴处蔓生,生湿地,叶如荞麦而肥,茎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叶有腥气,故俗称鱼腥草。

本品原名蕺菜,又名折耳根、蕺菜、岑草,既可食用又可药用,云南、贵州,名折耳根因其食用爽脆而得名。

另名臭菜,臭为香之极。

一是气味难闻,二是爱者闻之如幽兰之香。

鱼腥草服用方法一是鲜品生食;二是鲜品以水煮沸,连吃带饮;三是干品加水煮开后2~3分钟饮汤;四是直接将干品用沸水冲泡代茶饮。

鲜品有一股浓烈的鱼腥气,不耐久闻,从而以为此药气腥味劣。

其实此药阴干后并无腥气,且有芳香,煎汁时香似肉桂,味道稍涩毫无腥臭。

虽只是简单阴干,本品便已经发生气味变化。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新鲜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

本品根生长粗壮,须根多,茎叶茂盛,种植时可使鱼腥草三分之二时间在地下生长,地上叶片3~4片时即可用小铲从嫩茎基部割取晒干即可。

寒露、霜降季节之间将鱼腥草的茎平地割去,晒干后即可药用。

然后在割后的鱼腥草上面覆盖约5cm的土,次年鱼腥草又会发出新芽长出地面。

锄头从鱼腥草老根上面铲下鱼腥草新生之芽,约10cm左右,食用上佳。

鱼腥草味辛,性微寒,归肺经。

功于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主治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

本品不宜久煎,鲜品用量加倍,水煎或捣汁服。

鱼腥草注射液致人死亡事件ppt课件

鱼腥草注射液致人死亡事件ppt课件

鱼腥草注射液为中药制剂, 是鱼腥草蒸馏提取的灭菌 水溶液,具有清热、解毒、 利湿的作用,临床用于肺 脓疡,痰热咳嗽,白带, 尿路感染,痈疖(yong jie)。
事件始末
2006年2月22日,浙江省金华市一4岁女孩,因治疗呼吸 道感染,在静脉滴注鱼腥草注射液过程中,出现抽搐、 昏迷的严重不良反应,且昏迷达3个多月,经抢救脱离危 险。3月9 日,金华市全市范围内叫停同一批次的鱼腥草 注射液。 2006年5月27日,湖北省武汉市一3岁女孩在静脉滴注鱼 腥草注射液过程中,出现了过敏性休克的不良反应,导 致死亡。5月28日,武汉市卫生局紧急发文,要求有心脏 病史、药物过敏史者和10岁以下患儿,暂停使用鱼腥草 类注射剂。 1988-2006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共收到有 关鱼腥草和新鱼腥草钠等7种注射剂的不良反应(ADR) 5000例,严重不良反应者222例,死亡35例。
2)癸酰乙醛本身性质不稳定,提取后会发生聚合。也可能会导致过敏 反应。检测癸酰乙醛可以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分析。
就鱼腥草中药制剂而言,其中含有40多种成分,是否每种成分都对人体有用不 得而知。因工艺有限还无法将其中的有效成分与无效成分分开,可能就是这其 中的无效成分引起的不良反应。
►制备过程中的辅料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2006年6月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 局发布通告,决定从即日起在全 国范围内暂停使用,同时暂停受 理和审批相关各类注册申请。
(鱼腥草注射液、复方蒲公英注射液、鱼金注射液、炎毒清注射液、新 鱼腥草素钠氯化钠注射液、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注射用新鱼腥草素 钠。)
该注射液的主要不良反应
鱼腥草注射液等七个注射剂常见的不良反 应多为B型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皮肤和全 身过敏反应,临床表现为,皮疹、剥脱皮 炎;咳嗽、口干、气促、呼吸困难、急性 肺水肿;恶心、呕吐;过敏性休克、过敏

鱼腥草

鱼腥草

鱼腥草鱼腥草(英文名HERBA HOUTTUYNIAE)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草药来源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拉丁学名: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

鱼腥草主要生长在中国西南三省阴冷潮湿的山区,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草药性状:茎呈扁圆柱形,扭曲,长20~35cm,直径0.2~0.3cm;表面棕黄色,具纵棱数条,节明显,下部节上有残存须根;质脆,易折断。

叶互生,叶片卷折皱缩,展平后呈心形,长3~5cm,宽3~4.5cm;先端渐尖,全缘;上表面暗黄绿色至暗棕色,下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叶柄细长,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

穗状花序顶生,黄棕色。

搓碎有鱼腥气味。

鱼腥草味辛,性寒凉,归肺经。

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用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

现代药理实验表明,本品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

史载鱼腥草,鱼腥草名见《名医别录》。

唐苏颂说:"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如荞麦而肥,茎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关中谓之菹菜,叶有腥气,故俗称:鱼腥草。

"产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四川广汉市高坪镇引入田间规模种植,现已带动周边乡镇近万亩种植面积,形成目前我国最大折耳根种植基地。

别名鱼腥草鱼腥草岑草(《吴越春秋》),蕺(《别录》),葅菜(《唐本草》),蕺菜(孟诜),紫背鱼腥草(《履巉岩本草》),紫蕺(《救急易方》),葅子(《纲目,),臭猪巢(《医林纂要》),侧耳根(《遵义府志》),猪鼻孔(《天宝本草》),九节莲(《岭南采药录》),重药(《现代实用中药》),狗贴耳(《广州植物志》),肺形草(《贵州民间方药集》),鱼鳞真珠草、猪姆耳(《福建民间草药》),秋打尾(《浙江中药手册》),狗子耳、臭草、野花麦(《江西民间草药》),臭菜(《中药志》),热草(《滇南本草》整理本),臭质草(《浙江民间草药》),臭腥草(《泉州本草》),臭牡丹、臭灵丹、辣子草、奶头草(《湖南药物志》),草摄、红桔朝、臭蕺(《闽东本草》)。

鱼腥草的研究ppt课件

鱼腥草的研究ppt课件
2020/2/22
• 营销策略
1、销售网络建设:以吉首市为推广重点,强势宣传, 启动市场。
2、品牌推广策略:先利用新品上市或产品换代为噱头 ,进行群众互动和产品宣传促销,试用促销等活动, 来提高知名度和巩固市场。
3、宣传策略:广告宣传一定要跟着产品走向同期进入 市场,在宣传上除了清火的功能外,以解酒养肺为主 ,辅以低糖宣传。
4、三个主要销售渠道:开辟建设商务渠道(旅行社、 酒店)、流通批发渠道、零售推广渠道。
2020/2/22
• 产品推广策略 让消费者深度了解品牌,熟知品牌,从而产生
购买的念想。例如:在赞助知名综艺节目,如 天天向上、快乐大本营,在收视率较高的卫视 循环播放广告,选择最近人气很高的明星做好 代言。
宣传产品的特色前提下,达到娱乐和吸引消费 者的目标。如构想一个概括性主题:关爱、养 生、快乐。在概括性主题为中心的前提下进行 各不同场景,不同人群的宣传分类。
2020/2/22
鱼腥草研究概况:
(IosgaiH,1952)用水蒸汽蒸馏法从鱼腥草中提取的 精油里发现一种抗菌物质,并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 1971年国内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鱼腥草素可与亚硫酸 氢钠生成水溶性的加成物,性质稳定,并保留了原抗 菌活性,为此用人工方法制备了癸酞乙醛亚硫酸氢钠( 合成鱼腥草素)和十二酞乙醛亚硫酸氢钠(新鱼腥草素)
,使之广泛应用于临床。
2020/2/22
除此之外,许多地方都将鱼腥草作为主要原 料开发出鱼腥草系列饮料,如中国科学院天然 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研制的鱼腥草苦丁茶保健 饮料、浙江省医学科学院保健食品研究所开发 的鱼腥草营养液、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开发的 鱼腥草天然饮料、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开发公司 研制的鱼腥草袋泡茶等。
[3] 魏秀俭,郭彦,时明芝,等.绿色食药明球——鱼腥草[J]. 中国 食物与营养,2006(1):56-57.

鱼腥草的开发利用技术探讨

鱼腥草的开发利用技术探讨

如鱼腥草洗发水、鱼腥草沐浴 露、鱼腥草面膜等,均能发挥 其天然、安全的护肤效果。
此外,鱼腥草还可以用于香料 的制备,其挥发油具有独特的 香味,可以用于香薰、香水等 产品的开发。
05 鱼腥草开发利用的前景与挑战
市场前景与需求分析
总结词
广阔的市场前景,但需求不稳定
详细描述
鱼腥草具有消炎、抗病毒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等领域。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鱼腥草产品的市场需求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然而,由于消费者的认知程度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需求量波动较 大,需要加强市场研究和预测。
鱼腥草的开发利用技 术探讨
汇报人: 2023-12-01
目录
• 鱼腥草概述 • 鱼腥草的种植技术 • 鱼腥草的采收与加工技术 • 鱼腥草的开发利用途径 • 鱼腥草开发利用的前景与挑战 • 相关案例分享
鱼腥草概述
01
鱼腥草的植物学特点
01
植物形态
鱼腥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匍匐的根状茎和叶 片,茎直立,不分枝,具有四棱。
02
生长环境
鱼腥草适应性强,生长环境广泛,常见于山地、沟谷、 林下等阴湿环境。
03
繁殖方法
鱼腥草主要通过种子繁殖,也可通过扦插、分株等方法 进行无性繁殖。
鱼腥草的药用价值
药用部位
鱼腥草的药用部位为全草,特别 是根茎和叶片。
药效
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止咳祛痰等药效,被广泛应用于中 医临床。
虫害防治
使用生物防治或化学防治方法, 有效控制虫害的繁殖和蔓延。
综合防治
采用综合防治方法,如定期轮作 、加强田间管理等,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源自03 鱼腥草的采收与加工技术
采收时间与方式

鱼腥草

鱼腥草

鱼腥草百科名片鱼腥草鱼腥草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干燥水上部分。

产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

名见《名医别录》。

唐苏颂说:"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如荞麦而肥,茎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关中谓之菹菜,叶有腥气,故俗称:鱼腥草。

"中文名称:鱼腥草外文名称:chameleon别称:岑草、蕺、菹菜、紫背鱼腥草界:植物界科:三白草科分布区域:分布于陕西、甘肃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目录概述科学分类营养成份药品简述禁忌化学成份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概述科学分类营养成份药品简述禁忌化学成份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常用选方•疾病配方•常用方剂•单方验方•文献论述•美食菜谱•故事传说•生药材鉴定•生药物栽培展开编辑本段概述鱼腥草鱼腥草出自《名医别录》。

唐苏颂说:“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如荞麦而肥,茎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关中谓之。

菹菜,叶有鱼腥气,故俗称鱼草”。

宋·苏恭。

《苏沈良方》:“蕺菜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

叶似荞麦而肥,茎紫赤色。

山南、江左人好生食之。

关中谓之菹菜。

”鱼腥草为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全株有腥臭味;茎上部直立,常呈紫红色,下部匍匐,节上轮生小根。

叶互生,薄纸质,有腺点,背面尤甚,卵形或阔卵形,长4~10厘米,宽2.5~6厘米,基部心形,全缘,背面常紫红色,掌状叶脉5~7条,叶柄长1~3.5厘米,无毛,托叶膜质长1~2.5厘米,下部与叶柄合生成鞘。

花小,夏季开,无花被,排成与叶对生、长约2厘米的穗状花序,总苞片4片,生于总花梗之顶,白色,花瓣状,长1~2厘米,雄蕊3枚,花丝长,下部与子房合生,雌蕊由3个合生心皮鱼腥草每100克鱼腥草的营养成分碳水化合物0.3克膳食纤维0.3克维生素A575微克胡萝卜素3450微克维生素C70毫克钙123毫克磷38毫克钾718毫克钠2.6毫克镁71毫克铁9.8毫克锌0.99毫克铜0.55毫克锰1.71毫克药名:鱼腥草汉语拼音:Yú Xīnɡ Cǎo英文名:herbahouttuyniae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outtuynia cordata Thunb.别名:折耳根、臭菜、侧耳根、臭根草、臭灵丹。

蕺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蕺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蕺1《名医别录》
味辛,微温.主治溺疮,多食令人气喘.
2《新修本草》
味辛,微温。

主蠼溺疮,多食令人气喘。

俗传言食蕺不利人脚,恐由闭气故也。

今小儿食
之,便觉脚痛。

〔谨案〕此物,叶似荞麦,肥地亦能蔓生,茎紫
赤色,多生湿地、山谷阴处。

山南江左人,好生
食之,关中谓之菹菜也。

3《本草纲目》
「释名」菜、鱼腥草。

「气味」(叶)辛、微温、有小毒。

「主治」
1、背疮热肿。

用蕺菜捣汁涂,留孔以泄热毒。

2、痔疮肿痛。

用鱼腥草一把,煎汤熏洗。


后,以鱼腥草包敷患处。

3、疔疮作痛。

用鱼腥草捣烂敷上。

初敷一段时
间,会感觉疼痛,须忍住,不可去药。

痛后一、
二日即愈。

4、小儿脱肛。

先以朴硝水洗过患处,然后把鱼
腥草捣如泥,放芭蕉叶上,令病孩坐药,脱肛自
入。

5、虫牙痛。

用鱼腥草、花椒、菜子油等分,捣
匀,加泥少许,和成小丸,如豆大。

左牙痛,塞
左耳,右牙痛,塞右耳;左右牙都痛时,不能同
时塞两耳,须轮流换塞,否则有损听觉。

6、蛇虫咬伤。

用鱼腥草、皱面草、槐树叶、草
决明,一起捣烂敷涂。

鱼腥草注射液事件ppt课件

鱼腥草注射液事件ppt课件

衰退史
• 国家食品药品监 督管理局日前宣 布,从2006年6 月1日起,在全 国范围内暂停使 用和审批鱼腥草 注射液等7个注 射剂。
.
• 据《广州日报》报道5月22日,广州艺术圈内一位小有名气的年轻才俊不 幸逝世,终年只有47岁。就在22日早上,这位贾(化名)姓艺术家还只是感 觉有点喉咙痛、发烧,谁知在医务所打了鱼腥草药剂后,就再也没有走出来。 2006年2月22日,浙江省金华市一4岁女孩,因治疗呼吸道感染,在静脉 滴注鱼腥草注射液过程中,出现抽搐昏迷的严重不良反应,后昏迷达3个多月, 经抢救脱离危险。 2006年4月8日,湖北省汉阳市一3岁男孩在静脉滴注鱼腥草注射液过程 中,出现了过敏性休克的不良反应,导致死亡。 2006年5月17日,广东省东莞市一4岁男孩,因鼻炎静脉滴注鱼腥草注 射液后,出现了过敏性皮疹的严重不良反应。 2006年5月19日,江苏省张家港市一7岁女孩,因咽喉发炎,在静脉滴 注鱼腥草注射液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的严重不良反应。后经及时抢 救脱离危险。

真正原因

据介绍,鱼腥草注射液由中药鱼腥草提取制成,和所有的中 药注射液一样,鱼腥草注射液经过人工提取时,受技术限制 ,难以达到纯制剂的要求,植物蛋白无法去尽,容易造成过 敏反应。并且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所以才酿成 了今天的悲剧。
反思
• 鱼腥草注射液系列药品叫停事件给中药行业敲响了警 钟,突出反映出中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缺乏,突出 反映出中药产品标准仍然有待完善。并警示我们,中 药生产企业只有集中力量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标 准及质量,才会拥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才能在激烈 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加快科技创新,树立质 量第一的意识,保证生产质量,才能防止类似事件给 企业造成毁灭性打击。协会向中药企业发出呼吁:加 快科技创新,推进中药发展。

鱼腥草2010版药典

鱼腥草2010版药典

鱼腥草YuxingcaoHOUTTUYNIAE HERBA本品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新鲜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

鲜品全年均可采割;干品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鲜鱼腥草茎呈圆柱形,长20~45cm,直径0. 25~0. 45cm;上部绿色或紫红色,下部白色,节明显,下部节上生有须根,无毛或被疏毛。

叶互生,叶片心形,长3~lOcm,宽3~llcm;先端渐尖,全缘;上表面绿色,密生腺点,下衰面常紫红色;叶柄细长,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

穗状花序顶生。

具鱼腥气,味涩。

干鱼腥草茎呈扁圆柱形,扭曲,表面黄棕色,具纵棱数条;质脆,易折断。

叶片卷折皱缩,展平后呈心形,上表面暗黄绿色至暗棕色,下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

穗状花序黄棕色。

【鉴别】 (1)取干鱼腥草粉末适量,置小试管中,用玻棒压紧,滴加品红亚硫酸试液少量至上层粉末湿润,放置片刻,自侧壁观察,湿粉末显粉红色或红紫色。

(2)取于鱼腥草25g(鲜鱼腥草125g)剪碎,照挥发油测定法(附录X D)加乙酸乙酯Iml,缓缓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4小时,放置半小时,取乙酸乙酯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甲基正壬酮对照品,加乙酸乙酯翩成每Iml含10肛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一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二硝基苯肼试液。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黄色斑点。

【检查】水分(干鱼腥草)不得过15.0%(附录ⅨH第一法)。

酸不溶性灰分(干鱼腥草)不得过2.5%(附录ⅨK)。

【浸出物】干鱼腥草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时录X A)项下的冷浸法测定,不得少于10.0%。

饮片【炮制】鲜鱼腥草除去杂质。

干鱼腥草除去杂质,迅速洗净,切段,干燥。

本品为不规则的段。

茎呈扁圆柱形,表面淡红棕色至黄棕色,有纵棱。

最新全套草类中药宣教主题讲座课件

最新全套草类中药宣教主题讲座课件

淫羊藿
【来源】
小 檗 科 植 物 淫 羊 藿 Epimedium brevicornum 、 箭 叶 淫 羊 藿 E. sagittatum 、柔毛淫羊藿E. pubescens 、 巫山淫羊藿E. wushanense或朝鲜淫羊藿E.
koreanum 的干燥地上部分。 【功效】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植物形态】
1、淫羊藿:
①多年生草本,高30-40cm。
②叶二回三出,具长柄。 小叶卵圆形,基部深心形, 中间小叶片对称,两边小 叶片不对称。小叶片表面 无毛,有光泽,边缘有锯 齿。
③聚伞花序排成圆锥形, 花通常白色。(花瓣矩长)
2、箭叶淫羊藿:
①叶一回三出,小叶卵状披针形, 两侧 小叶的基部不对称,靠外一半较长。叶缘 有细刺。
鱼腥草--侧耳根、九节莲、
折耳根、肺形草等
细辛
【来源】 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
汉城细辛、 华细辛 的带根全草。 前二者习称“辽细 辛”。
细辛
【形态特征】
北细辛--多年生草 本,根茎横走,生有 多数细长的根。基生 叶1-3片 ,心形,上 下均有毛。花污紫色, A12, 花柱6,蒴果半球 形,肉质。
色,花瓣状,花两性, 无被,A3 G(3), 子房半下位 ,蒴果。
【性状鉴别】
1、茎扁柱形,暗棕 色、棕黄色,节环状, 具纵直皱纹(纵棱)。
2、叶片具明显小腺 点,叶柄基部与托叶 合生成鞘状。
3、果穗顶生,蒴果上端有3个向内弯曲的柱 头。
4、搓揉有鱼腥气,味微涩。 【成分】含挥发油0.05%。 其主要成分为癸酰乙醛和月桂醛。
②花黄色。
3、柔毛淫羊藿: ①叶一回三出,小叶

被子药用植物培训课件

被子药用植物培训课件

2. 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在试管内,大
黄对革兰阳性细菌和某些革兰阴性细菌
均有抗菌作用。抗菌的有效成分以芦荟
大黄素、大黄素及大黄酸作用最好。
被子药用植物
26
6.抗肿瘤作用 其机制主要是抑制癌细胞 的氧化和脱氢,大黄酸对癌细胞的酵解 也有明显抑制作用。
7.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大黄有较明显 的强心作用,心肌收缩力明显增强。
味苦、甘,性寒。入肺、肝经。 功能: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
凉血止血。 主治:风温发热、头痛、目赤、口渴、肺
热咳嗽、风痹、下肢象皮肿。
被子药用植物
8
桑枝
为桑科落叶乔木桑树 Morus alba L. 的嫩 枝。
味苦,性平。入肝经。 功能:祛风湿、利关节、行水气。 主治:风寒湿痹、四肢拘挛、脚气浮肿、
亦名黄良、将军、锦纹大黄、川军. 味苦,性寒。入胃、大肠、肝经。
被子药用植物
24
功能:攻积导滞、泻热通肠、凉血解毒、 逐淤通经。
主治:实热便秘、谵语发狂、食积痞满、 痢疾初起、癥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 赤痛、吐血、衄血、水肿、、痈疡肿毒、 疔疮、汤火伤。
被子药用植物
25
药理作用
1.泻下作用 大黄有泻下作用,蒽醌甙是 其产生泻下作用的主要成分,双蒽酮番 泻甙的作用最强,游离型蒽醌类只有微 弱的泻下作用。
肌体风痒。
被子药用植物
9
桑葚
桑葚既可入食,又可入药,中医认为桑葚 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肾经,为滋 补强壮、养心益智佳果。
具有补血滋阴,生津止渴,润肠燥等功效, 主治阴血不足而致的头晕目眩,耳鸣心悸,
烦躁失眠,腰膝酸软,须发早白,消渴口 干,大便干结等症。
被子药用植物

几种常见中草药优秀PPT资料

几种常见中草药优秀PPT资料
目前已用作高空飞行人员的脑保健食品或脑保健药物。
遗精。 丹参味苦、微辛,性微寒;
用 法:煎服,2~5g。 2抗炎作用 当归成分正丁烯内酯及苯内酯可松弛气管平滑肌,对抗组织胺-乙醯胆碱引起的支气管气喘。 冬天,用超市中买来的鲜鱼腥草根茎,洗净煮水,加入少量红糖,治疗小儿咳嗽也有明显的效果,比抗菌素要安全可靠。 三天后症状基本能缓解或消失,通过检查尿常规可以判断。 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 鱼腥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的作用。 目前已用作高空飞行人员的脑保健食品或脑保健药物。 治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 凉拌鱼腥草,对咳嗽和支气管炎患者有很好的食疗效果。
• 对于急性泌尿系感染者,取鱼腥草100克,水煎取汁300毫升,加入少量食盐, 分3次口服,每天1剂。三天后症状基本能缓解或消失,通过检查尿常规可以 判断。
• 另外,经常食用鱼腥草,可去小儿食积,增强抗病能力;患有心血管疾病的 人,常嚼其茎,有预防心绞痛的作用。
当归
• 1免疫作用 对免疫功能低下的机体也有免疫调解和恢复作用。当归对 健康人的淋巴细胞转化也有促进作用。
• 2抗炎作用 当归成分正丁烯内酯及苯内酯可松弛气管平滑肌,对抗
口服每天2次,佐以白粥.
目前已用作高组空织飞行胺人员-乙的脑醯保健胆食碱品或引脑保起健的药物支。 气管气喘。
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
用用于法湿:热•煎痞服满,3,2抗~呕5吐癌g。吞作酸,用泻痢,当黄归疸,可高热广神泛昏,用心火于亢各盛,种心烦肿不瘤寐,,血热尤吐其衄,是目赤妇,科牙痛肿,消瘤渴,,痈以肿疔气疮血; 停 用凉拌法鱼:腥煎草服,滞,对2~、咳5嗽g瘀。和支血气凝管炎聚患者者有最很好宜的食。疗对效果血。 虚羸瘦的中晚期癌症或手术、放疗、化疗 用 法:煎服后,2~正5g气。 虚弱之患者,亦可选用当归,以扶正抗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箭叶淫羊藿: ①叶一回三出,小叶 卵状披针形, 两侧 小叶的基部不对称, 靠外一半较长。叶缘 有细刺。 ②花黄色。


3、柔毛淫羊藿:

①叶一回三出,小叶
卵形, 下表面密被
白色网状茸毛。

②花瓣矩较内轮萼片
短。

4、巫山淫羊藿:

①叶一回三出,小叶披针形,长为宽的 3-5 倍。
(长9-23cm)
10-20cm),直径1-2mm(野生1mm),叶甚多。


【显微鉴别】
北细辛根横切面:
1、后生表皮为1列类方形细胞,其外残留有表 皮细胞; 2 、皮层宽广,细胞中充满淀粉。油细胞散在 (含油滴);



3、内皮层明显,可见凯氏点;
4、中柱鞘为1列薄壁细胞;

5 、维管束次生组织不发达,初生木质部四原 型,形成层隐约可见。
鱼腥草
鱼腥草

【来源】 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全草。

【性状鉴别】
1 、茎扁柱形,暗棕 色、棕黄色,节环状, 具纵直皱纹(纵棱)。 2 、叶片具明显小腺 点,叶柄基部与托叶 合生成鞘状。


3 、果穗顶生,蒴果上 端有 3 个向内弯曲的柱 头。
4 、搓揉有鱼腥臭气, 味微涩。



【成分】
含挥发油0.05%。

其主要成分为癸酰乙醛 和月桂醛。
细 辛


【来源】
马 兜 铃 科 植 物 北 细 辛 Asarum heterotropoides var mandshuricum 、汉城细辛 A. sieboldii var seoulense、 华细辛A. sieboldii的带根全草。 前二者习称“辽细辛”。




【性状鉴别】
1、共同点:
数十棵为一小把,常
卷缩成团。根茎横生,
呈不规则圆柱形,表
面灰棕色,粗糙;

根细长,密生节上,
表面灰黄色,平滑
或具纵皱纹,质脆 易折断,断面黄白 色;基生叶略呈心 形。气辛香,味辛
北 细 辛
辣、麻舌。

2、区别: 北细辛 根茎:较短(1-10cm) 较粗(2-4mm) 节间长2-3mm 汉城细辛 较短 较粗(1-5mm) 节间长1-10mm 华细辛 较长(5-20cm) 较细(1-2mm) 节间长2-10mm

3 、蒴果常三角状裂 开,如“丁”字形,
故名。

4、气微,味微苦而
带粘性。

【附注】地丁的种类很多,主要有:
1、同属多种植物的全草:
①东北堇菜和戟叶堇菜。 ②犁头草和长萼堇菜:海地丁

2、不同科植物:差异大 ①广地丁:龙胆科植物华南龙胆的全草,两广 用。 ②甜地丁:豆科植物米口袋的全草,全国用。


叶: 基生叶1-3片
先端锐尖(短尖) 或钝,上下表面 均有毛茸 气味:芳香浓,辛辣 麻舌
基生叶多为2片
叶柄有毛,叶 较厚 芳香浓
基生叶1-2片
先端渐尖(长尖) 上表面有毛,下 仅在叶脉处有 较淡(但麻舌感强 --烧灼感)

3、北细辛栽培品: 根茎多分枝,直径 2-6mm ,根长 15-40cm( 野生

③苦地丁:罂粟科植物布氏紫堇的全草,多省 用。
3、黄花地丁:蒲公英。

谢谢观赏

Hale Waihona Puke 2 、单数羽状复叶,小 叶中夹有小型叶。叶灰

绿色,质脆易碎。 3、总状花序细长,偶可见花及果。

4、气微,味微苦。
紫花地丁

【来源】 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光瓣堇菜)的全草。

【性状鉴别】 1、主根圆锥形。

2 、叶丛生,披针形。
先端钝,基部截形或
呈心形,边缘具钝锯
齿。叶柄细长,上部 具明显狭翅。

②花瓣矩较内轮萼片长。

5、朝鲜淫羊藿:

①二回三出复叶,小
叶卵形, 边缘锯齿
先端成刺毛状,叶柄
有关节。先端长尖。

②花黄白色或乳白色。
仙鹤草


【来源】
蔷薇科植物龙牙草的地上部分.


【植物形态】熟悉
1 、多年生草本,全株具白色
长毛。

2 、根茎横走,秋末自先端生
出一圆锥形向上弯曲的白色冬

芽(干后色深),称 “鹤草芽”。 3、茎直立。 4、单数羽状复叶,小 叶大小不等,相间排 列 ( 小叶中夹小型叶 ) 。

5、总状花序长穗状。 果实倒圆锥形,先端 呈钩状。
【性状鉴别】

1 、茎基部圆柱形,木 质化,淡棕褐色。上部 茎方形,四边略凹陷, 绿褐色,节明显。体轻, 质硬,易折断,断面中 空。

【成分】 挥发油:2.65%(北) 1%(汉城) 2.66%(华)
油中主要成分为甲基丁香酚、黄樟醚等。
淫羊藿

【来源】

小檗科植物淫羊藿、箭叶淫羊藿、 柔毛淫羊
藿、 巫山淫羊藿或朝鲜淫羊藿的地上部分
(茎叶)。



【植物形态】 1、淫羊藿: ① 多 年 生 草 本 , 高 3040cm。 ②叶二回三出,具长柄。 小叶卵圆形, 基部深心 形,中间小叶片对称,两 边小叶片不对称。小叶片 表面无毛,有光泽,边缘 有锯齿。 ③聚伞花序排成圆锥形, 花通常白色。(花瓣矩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