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语文课堂拓展延伸
语文教学论文:语文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

语文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在实践的教学中,如何开放语文课堂教学,把语文学习向课前拓展、向课后延伸,把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搜集、去整理、去探索、去思考、去创造,把语文学习与平时的生活充分的联系起来,形成大语文教学。
并让学生将思考探索的结果重新回归到开放的课堂教学中来,去合作,去交流,去探讨,发挥集体的力量,团队的力量,让学生蕴藏的智力得到充分的挖掘,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和闪光,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真情流露”中表现自己,体验成功,让语文课堂教学尽显生机。
一、搜集整理,拓展语文教学课堂教学基础教材是教师和学生学习的凭借,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它不是唯一的。
语文教学需要我们积极开发课外学习资源,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激发学生留意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用课外获得的知识来充实课堂,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真正体现“课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大语文教育观。
如在教学《周庄水韵》这篇文章时,但这些感受还是停留在想象的基础上的,我布置预习让学生提前去搜集和周庄有关的VCD、邮票、明信片、门票、纪念品等课文外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没上课之前对周庄就有了一个全面的完整的感性认识,也大大拓展了学生眼界,让学生有更多的情感体验。
在文章的教学过程中只要侧重朗读,边朗读边想象,体味其中的意境,让学生充分领略到周庄的水美,很多学生都被文中优美的自然风光所陶醉。
课后让学生探究周庄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用形成的原因,如何保护周庄的文化,进一步联系我们的社区,看看我们泉州地区有哪些可以和周庄媲美的文化遗产,我们怎样去宣传它,保护它。
二、组织交流,拓展语文教学渠道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是主角,由他们一问到底或是一讲到底,学生自主交流活动的时间被教师的提问或讲解挤掉了。
因此,必须彻底转变观念,教师必须由课堂教学的主角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协调者、促进者,这样就可以从教师嘴里省下时间,留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让学生对同一问题进行合作研究,形成结论,并能及时交流表达,这样能进一步激发他们去搜集整理学习资料的兴趣。
如何做好语文课堂拓展延伸

如何做好语文课堂拓展延伸语文教师应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注重将课外的学习资源纳入课堂。
让学生超越课堂之外,跳出教材本身去搜集、阅读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料,这些对拓宽语文学习的视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课堂教学内容的开放、课外材料的拓展,必须做到:一、拓展延伸要立足课本.课堂拓展应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突破“文本"的限制,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因为教材提供的文本是有限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最终必须超越课堂、超越文本.拓展延伸应该围绕课文的主题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任何离开课文的拓展延伸都是空中楼阁,不着边际的。
正如于漪所说:“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
”所以教师在对课文拓展延伸时,首要的就是深挖教材、紧扣文本,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二、拓展延伸要把握学情。
拓展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包含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认知水平、知识积累、学生能力发展水平、地区差别和特征等。
做到切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适当变换内容或改变难度,使每一位学生都感到很亲切,都有话可说。
每一节语文课,教师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教学目标,而且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也是衡量一节语文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因此,拓展延伸时教师应注意照顾学生个性差异,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多设置一些难度各异的学习内容,多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训练项目,以供学生自由选择,各取所需。
三、拓展延伸要适度。
语文课堂里的延伸必须适度,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深入理解和把握课文上,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设计一些拓展活动,在最值得拓展延伸的时机、地方去拓展延伸,并掌握合适的“度”,学一学见好就收,拓展切不可不着边际,伤害到语文教学的本体,以免喧宾夺主、本末倒置,让人觉得有画蛇添足之嫌,到头来却让语文课只落得个为她人作嫁衣。
四、要把握拓展形式。
语文教学拓展与延伸的原则与途径

语文教学拓展与延伸的原则与途径语文教学的拓展与延伸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发展的有力支持,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启发和帮助。
下面将从原则与途径两个方面来探讨语文教学拓展与延伸的方法。
一、原则1.创设情境原则:语文教学拓展与延伸需要创设丰富的情境,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
可以通过设置情景剧、模拟对话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动手实践原则:语文教学拓展与延伸要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和创造力。
可以组织写作比赛、口语演讲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多元引导原则:语文教学拓展与延伸要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4.激发思辨原则:语文教学拓展与延伸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思辨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解读经典文本、互动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独立思考。
5.融合综合原则:语文教学拓展与延伸要注重知识的融合与综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可以组织跨学科活动、阅读社会实践等,帮助学生将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
二、途径1.阅读拓展:通过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开拓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可以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如报纸、杂志、小说等,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
2.写作拓展:通过写作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可以设计不同的写作任务,如作文、记叙文、议论文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写作水平。
3.口语拓展:通过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流畅度。
可以组织课堂演讲、辩论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技巧和思辨能力。
4.赛事拓展:通过参加各类语文竞赛或比赛,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语文素养。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作文比赛、朗诵比赛等,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
5.社会实践拓展: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语文教学的拓展与延伸

语文教学的拓展与延伸语文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学科,它不仅是人们交流的基础,也是思维发展的关键。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拓展和延伸语文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课堂教学、课外拓展和跨学科整合三个方面讨论语文教学的拓展与延伸。
一、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增加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
例如,可以组织朗读比赛、作文比赛等,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创作热情。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入文学作品、名人事迹等素材,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和文化素养。
此外,课堂教学还可以通过互动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语文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的过程来学习语文知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课外拓展的方式与方法除了课堂教学,课外拓展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课外拓展中,学校可以开设文学社团、阅读俱乐部等,让学生有机会与其他对语文感兴趣的同学进行交流和分享。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各种语文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此外,家庭也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场所。
家长可以通过给孩子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引导他们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此外,家长还可以与孩子一起进行诗歌朗诵、故事分享等活动,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三、跨学科整合的实施为了更好地拓展和延伸语文教学,跨学科整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语文知识进行相关的拓展。
例如,在历史课上,可以选取与历史事件相关的文学作品进行解读;在科学课上,可以通过阅读科普文章来培养学生对科学表达的能力。
此外,可以通过进行跨学科的项目学习,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语文知识。
例如,设计一个有关环保的项目,学生需要进行调研、撰写报告,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调研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延伸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性

拓展延伸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性拓展延伸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完成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后,借助一些拓展、延伸的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在深入学习和理解的进一步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的过程。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拓展延伸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拓展延伸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拓展延伸的方式带领学生走进文学的殿堂,开启想象的大门,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
通过学习一些拓展材料,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其中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拓展延伸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基本的知识要点,更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拓宽他们的思维广度。
通过拓展延伸,可以将课堂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加新的体验和感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课堂所学的内容。
拓展延伸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
在语文课堂中,拓展延伸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自由创作和独立思考。
通过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可以培养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判断力。
拓展延伸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提高他们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拓展延伸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思想发展和品德养成。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拓展延伸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生、追求真善美,培养他们的情感感知和情感态度。
通过深入思考和自我反思,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发展积极向上的人格。
在拓展延伸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确保拓展延伸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兴趣相适应。
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拓展材料,避免过高或过低的内容,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
拓展延伸可以通过阅读、讨论、实践、观察等形式来进行,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合理选择适合的拓展方式和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前言语文教育是学生基础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必修科目之一。
在初中教育中,语文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了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能够够理解作品内在的意义,还应该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拓展阅读面,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拓展延伸也显得尤为重要。
拓展与延伸拓展与延伸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某一特定的知识点,通过有针对性的方式进行更深入、更广泛的学习,以达到更为详细领悟和更为深刻的理解的方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拓展与延伸的实施通常有以下两种方式。
课堂拓展课堂拓展是以课本内容为基础,针对学生兴趣,或涉及到相关领域知识扩大探讨,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增长知识面。
课外阅读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课外读一些主题相关或教材外相关书目,并要求在下一堂课时把所读内容与前一次课堂所讲内容联系起来进行比较,详细讲述可以将学生的思维深度挖掘,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推理能力。
观影体验在知识点深入拓展的同时,教师可选择和阅读材料相关的电影或音乐视频来品味。
通过音乐视频的放映,孩子们也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到故事中蕴含的情感和哲理,理解故事情节背后的深层意义。
实际应用语文知识的实际应用至关重要。
在课程教学中,结合实际应用情境,促进教学的深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外写作要求学生根据所学语文知识,撰写故事、小说或文章来进行实际运用,既巩固了掌握语言词汇和构筑语言句子的能力,又有助于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口语表达要求学生进行口头表达,拓展语文应用范围。
针对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可进行口语表达练习,通过模拟情景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结论语文课堂中的拓展和延伸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拓宽学生思维视野、扩展阅读面、实际应用语文知识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教师应该因材施教,细心观察学生的表现,不断探索课堂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以培养更加优秀的新一代语文学习者。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知识拓展与延伸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知识拓展与延伸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不仅是学生表达思想的工具,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知识的拓展与延伸是非常关键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下面我们来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知识拓展与延伸。
首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知识拓展应该注重扩大学生的语文知识面。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课外阅读、课外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更广泛的文学作品、诗词歌赋、成语故事等内容,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魅力。
比如,在学习古诗词时,可以通过现代诗歌、散文等形式,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让他们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在学习成语时,可以通过成语故事、成语谜语等形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其次,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知识延伸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记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拓展延伸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新性思维的拓展。
比如,在学习古文时,可以通过创作故事、改编成语故事等方式,让学生在理解古文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表达,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在学习写作时,可以通过举办作文比赛、组织写作分享会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知识拓展与延伸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多种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全面的提升。
希望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能够更多地注重知识的拓展与延伸,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有更多的收获。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语文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对于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传统教学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训练,很容易忽略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创造力培养。
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成为了当前教育界亟需关注和探讨的话题之一。
1.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体验活动。
我们知道,语文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仅仅靠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增加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深度,例如戏剧表演、朗诵比赛、写作比赛等。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还可以培养学生合作与沟通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创新能力是未来成功的关键所在。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不仅仅是死记硬背知识,而是能够灵活运用知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表达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智能天赋,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
例如,对于善于观察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写景描写,培养他们对事物的敏感度;对于善于理性思考的学生,可以提出一些复杂的问题,引导他们进行推理分析。
4.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学科不仅仅是个人能力的展示和提高,还要与社会、文化相结合,能力的培养要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有机结合。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让学生了解和接触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并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使他们具备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层次的思考能力。
5.拓展延伸不仅仅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同时也包括家长和社会的参与。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应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与教师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社会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载体,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社会文化机构、参加作文比赛、诗歌朗诵会等,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一、前言拓展延伸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对学生的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包括其概念、作用、方法以及实践中的应用等内容。
二、拓展延伸的概念拓展延伸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已有知识点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扩展,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掌握更广泛、更深刻的知识,增强学习技能和自我提升的能力。
三、拓展延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拓展延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首先,拓展延伸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让其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其次,拓展延伸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最后,拓展延伸可以使学生获取更广泛、更深刻的知识,帮助其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
四、拓展延伸的方法拓展延伸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探究式学习。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思考方式,以问题为导向,自主探究和学习。
2.合作学习。
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促进合作学习。
3.应用式学习。
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习的实用性。
4.体验式学习。
通过参观、实践等方式,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拓展延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拓展延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1.阅读比赛。
组织学生参加阅读比赛,激发学生爱好阅读,提高他们的语言素养。
2.写作比赛。
组织学生参加写作比赛,并定期举行写作沙龙,让学生相互分享写作经验。
3.课外拓展活动。
开展一系列课外活动,如写小报、拍电影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拓宽视野、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4.情景教学。
通过情景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知识,增强掌握知识的能力。
六、结语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看出,拓展延伸对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从拓展延伸的概念、作用、方法和实践中可以看出,它既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方式,也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
语文拓展延伸活动计划方案

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语文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上的知识传授,更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制定本语文拓展延伸活动计划方案。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2.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4. 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活动内容1. 阅读推广活动(1)设立阅读角,提供丰富的课外读物。
(2)开展“书香伴我成长”主题班会,鼓励学生分享阅读心得。
(3)举办读书分享会,邀请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
2. 语文知识竞赛(1)组织学生参加校级、省级乃至国家级的语文知识竞赛。
(2)举办校内语文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设立奖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3. 诗歌朗诵比赛(1)举办校内诗歌朗诵比赛,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市级比赛。
(2)邀请专业评委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
(3)开展诗歌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4. 文学社团活动(1)成立文学社团,组织学生开展文学创作、文学评论等活动。
(2)邀请作家、诗人等文学专家为学生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3)举办文学社团成果展示活动,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
5. 语文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了解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
(2)开展“小小导游”活动,让学生担任临时导游,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3)举办“语文实践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活动实施步骤1. 准备阶段: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确定活动时间、地点、人员安排等。
2. 宣传阶段: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班级群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活动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实施阶段:按照活动方案,有序开展各项活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4. 总结阶段:对活动进行总结,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为今后的活动提供借鉴。
五、活动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初中语文教学的拓展与延伸(推荐5篇)

初中语文教学的拓展与延伸(推荐5篇)第一篇:初中语文教学的拓展与延伸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拓展与延伸《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语文,就应拓展更大的空间,从更广的层面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立足课本,跳出课堂。
然而,在我们的实践教学中,大多把注意力放在对一篇篇文章的分解和剖析上,易形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定势。
限制了教师的文化和学术视野。
同时,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除了对文章能作文体上的把握外,并没有能积淀起应有的文化底蕴,以及鉴赏文学作品的创造性能力,甚至没有建立起应有的语文知识框架。
杨振宁教授曾这样评论中美学生:“中国的留学生,学识成绩都是很好的,但是知识面不够宽;还有就是胆子太小,觉得书上的知识就是天经地义的,不能随便加以怀疑,跟美国的学生有很大的差别。
” 他的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国教育教学的弊端,同时也从反面提醒我们语文教师,在唱好课堂教学重头戏的基础上,由此及彼,拓展阅读能力,沟通生活,培养语文素养,是很重要的。
一、立足课本,由此及彼,拓展阅读能力;拓展延伸是针对教材的和课堂教学而言的,离开了教材就无所谓课内外衔接,也就谈不上向课外延伸。
叶圣陶先生曾把教材定论为“例子”,既然是例子,教师就必须用好。
语文课外延伸必须建立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
那么,我们该确定什么样的延伸角度?又该向哪个方面延伸?“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中的“此”与“彼”又是什么呢?关键在于教师在钻研教材过程中要精心选点、设点,使要拓展的面与课文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及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实施。
不妨从情节、主题、作家、文体等四个角度着手。
1、从情节角度中延伸可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延伸,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文学素养、人文关怀等综合能力的核心学科。
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拓展延伸,扩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拓展延伸的重要性拓展延伸是指在教学内容之外,通过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机会。
拓展延伸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拓展延伸,学生可以更好地拓宽知识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拓展延伸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展延伸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和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提高学习兴趣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有助于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3.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拓展延伸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综合能力培养,如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批判性思维等。
这些能力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拓展延伸的策略和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和方法来进行拓展延伸:1.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教师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如图书、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研究。
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教学工具和多媒体设备,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2.课堂互动和合作学习。
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辩论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通过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合作中思考,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3.课外活动和实践探究。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语文角部、文学社团、主题写作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升。
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文化体验等实践探究活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和巩固。
4.创新性教学设计。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随着教育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
作为小学教育的核心学科之一,语文教育也需要适应这种环境的发展。
在今天的教育环境中,拓展和延伸已经成为了小学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一、为什么需要拓展和延伸1.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好的教育让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是这个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在语文教育中,拓展可以体现在阅读广度上。
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掌握更多的知识,培养广博的眼界。
2.提升学生的思维深度语文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思维的训练。
我们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深度思考的能力。
而延伸就是在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分析、推理和总结,升华自己的思维深度。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的教育应该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教育。
在语文教育中,拓展和延伸也可以通过创新教育的方式来实现。
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多的体现出自己的特点和兴趣,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如何做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和延伸1.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教育资源是指可以被小学语文教育用来传播文化的有形或无形的物品或因素。
学校或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图书馆、互联网、文化场馆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培养阅读兴趣阅读是小学语文教育的核心要素之一。
学校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读好书,并引导他们探索书籍的内涵和语言形式,发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美感。
利用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3.建立拓展和延伸式教学机制拓展和延伸式教学机制是小学语文教育中拓展教育的关键。
教师可以在课程设计中多出拓展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学习。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建立意识拓展的机制,积极引导学生多元化、深度探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拓展和延伸的具体实践1.独立思考的练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独立思考的方法。
如何开展语文课堂拓展延伸

浅论如何开展语文课堂拓展延伸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拓展延伸成了目前教法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拓展延伸把教科书和生活融为一体,加强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实现在生活中、在实践中学语文。
但我认为在目前的教学氛围中,课外的延伸还不具备相应的条件,应该关注利用教本资源搞好课内的延伸,才是当务之急。
一、课内拓展延伸的策略及其方法1.积累运用形象语言方面延伸按照新课程标准,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积累语汇、培养语感,我们可以利用教本上提供的“例子”让学生去联想、去创造,如从教本中一些特殊的句子和词语的用法,结合生活和阅读举出类似的或者相反的例子。
还有一种情形是,词语的搭配超越常规,乍一看好像不通顺或很难理解,可是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用得非常绝妙,蕴涵的内容极其丰富。
2.抓住内容情节续编练习,强化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有些课文的故事性较强,可从内容情节方面拓展延伸,采用“续编”和“假设转换条件”的方式。
如莫泊桑的小说《项链》的结尾,让学生推测后来会怎样发展呢?有些学生会说:“玛蒂尔德的朋友把项链又还给了她,她们仍然是最好的朋友,后来玛蒂尔德把项链卖了好多钱,从此过上了有钱人的生活。
”同样,这样的续写仍没有忠实于作者的写作意图,表明学生对原著的理解没有把握准确。
另一种就是“转换条件设想”。
这种“续编”或者“转换条件假设”的活动,实际是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有机延伸,可以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作合情合理的推想发展,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展他们的思维想象,准确把握原著的核心主题。
3.模仿课文写法,进行口头表达训练,指导写作技巧我们学过的许多课文写法独特,对于学生的写作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可以利用教学结束后的时间,对精彩地方师生欣赏并掌握特色后,进行口头模仿,体现教本“例子”的作用。
(1)句式修辞的模仿。
如《白杨礼赞》的课后练习上有模仿赞美白杨树“没有……,也没有……,但是它……”的句式,口头赞扬熟悉的一种树,体会对比写法和欲扬先抑的好处。
语文教学中的课外拓展与延伸

语文教学中的课外拓展与延伸课外拓展与延伸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核心课程,而课外拓展与延伸活动则具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本文将从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培养文学鉴赏力以及促进语文能力提高三个方面探讨语文教育中课外拓展与延伸的重要性。
一、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课外拓展与延伸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在正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难以面面俱到地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求。
而通过课外拓展与延伸的方式,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主题进行研究和讨论,从而激发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质疑精神。
比如,学生可以组织读书俱乐部,每个人读完一本书后进行分享和评论,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还能够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二、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力课外拓展与延伸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力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主要侧重于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和分析,而课外拓展与延伸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背景。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参观文学展览、阅读文学评论、观看相关电影等方式,深入了解经典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以及作品的流传意义,从而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
三、促进语文能力提高课外拓展与延伸活动对于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的影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课内知识的学习和考试成绩的提高上,而忽视了对语文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而通过课外拓展与延伸活动,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际应用,比如组织辩论赛、举办演讲比赛等,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课外拓展与延伸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它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力,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
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外拓展与延伸活动,并合理组织和安排这些活动,从而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全面而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拓展延伸的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拓展延伸的策略一、熟读、背诵的习惯。
二、阅读优秀课外读物的习惯。
三、斟酌语言文学的习惯。
四、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
五、记日记的习惯。
六、规范地书写的习惯。
七、著眼地听到人骂人的习惯。
八、说普通话、说话文明得体的习惯。
九、诚思索、快乐批评的习惯。
十、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一、揪精心复习,全面落实语文教学有效性,深入细致非政府语文教师积极开展集体复习实行“个人自备、集体议课、专人整理、上课听课、反思修改”的备课方案,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提高备课的有效性:——特别强调教学目标的全面性。
在制订教学目标时,从“科学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考量,以更好地同时实现课程的总体目标。
——突出教学资源的开发。
首先是教材资源。
抓住教材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设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
其次是生活资源。
紧扣教材与生活的联系,把学生带进生活之中;再次是网络资源。
搜集可以利用的网络资源并精选一部分,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
——著重教学问题的分解成。
在复习中考量问题的分解成,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自学活动,预测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能会产生什么问题。
把加问题的权利送给每一位学生。
真心努力做到了“教导”就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
——精心设计训练。
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作业练习,在“新”、“趣”“实”上下工夫。
二、课堂上正确处理不好四种关系就是有效率教学的重要途径备课是战略问题,授课是战术问题,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要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课堂上应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处置不好重点、难点与通常科学知识的关系。
课堂上要突出重点,在时间精心安排上,分清主次,把重点放到注重的关键边线。
特别就是对教学重点和难点一致的科学知识内容,必须下工夫,在课堂上花比较小的精力化解。
——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教学中要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目的。
课堂上让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觉配合、努力实践,才能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协调发展。
在开发语文课程资源中延伸拓展课后教学

在开发语文课程资源中延伸拓展课后教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改变,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拓展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还要重视课后教学的延伸拓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
本文将探讨在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中如何进行课后教学的延伸拓展,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水平。
语文课程资源的延伸拓展应该是多样化的。
教师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延伸拓展资源。
在学习古诗词的课后,可以安排学生朗诵比赛或者组织古诗词朗诵会,让学生将所学的古诗词用朗诵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样不仅能巩固所学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又如,在学习作文写作的课后,可以鼓励学生在家写日记或者短文,然后进行互相交流和评阅,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
通过这样的延伸拓展,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有更多不同形式的语文学习机会,丰富和提升他们的语文学习体验。
语文课程资源的延伸拓展应该是有针对性的。
教师们在进行课后教学的延伸拓展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水平,有计划地选择适合的拓展内容和方法。
对于学习基础薪文的学生,可以开设语文兴趣小组或者课外阅读角,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不同类型的语文作品,培养他们对语文的兴趣和爱好;对于学习文言文的学生,可以推荐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和相关的学术论著,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和深入研究古代文学和文化,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人文情怀。
通过这样有针对性的延伸拓展,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加深和扩展他们的语文学习内容。
语文课程资源的延伸拓展应该是有实效性的。
教师们在进行课后教学的延伸拓展时,应该注重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和反馈,及时总结和调整延伸拓展的方式和方法。
可以定期对学生的课后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及时调整和改进延伸拓展的内容和方式;又如,可以要求学生定期提交课后学习的成果和心得体会,以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
语文教学拓展延伸

语文教学拓展延伸语文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要给语文教学引入活水,激发活力,必须形成语文教学的开放系统。
在学习时间上,提供学生一切机会,在学习空间上,包括学校、家庭、社会。
要把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延伸到课外。
得法于课内,得宜于课外,课内外相互促进,知识与能力相互增益,给学生以更加广阔的天地。
1、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通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界限。
书本世界是语言符号的世界,是由一系列单色调的抽象的文字堆砌起来的世界,而生活世界是真真切切存在的世界,是由一系列鲜活的事实和生动的直观的感受构建起来的世界,这个世界多姿多彩,色彩斑斓。
对学生来说,这两个世界并不见得是统一的,是相互为用、相互佐证的。
他们在课堂上生存于书本世界,徜徉于书本;而在课下生存于现实生活世界,吸取着生活的真知。
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将生活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两相融通起来,学生就有可能会感受到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与作用,就有可能会深深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与价值,就有可能会增强自己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学习就有可能不再是一项枯燥无味必须要完成的义务,而是一种乐在其中的活动了。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教师上课前有意识地让学生去收集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或先了解一下学生已积累的生活经验及实践活动,作为本次教学的铺垫,那么学生就会兴致勃勃地去从事一些实践活动,学习就成了一种有趣的活动了。
在教学《飞夺泸定桥》后,我设计了一道能力题:仿句(二连担任突击队,22位英雄拿着冲锋枪、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
)用上带点的字写一句话,也可使用其他动词,注意准确使用动词。
学生课前已作了充分准备,已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所以选材内容多,思路广。
有的写哄孩子,有的写大扫除,有的写救火。
文句描写精彩,引人入胜。
如火势越来越大,人们拎着水桶,捧着脸盆,拿着水管,投入到救火战斗中。
小刚最喜欢舞刀弄剑,今天一出门,只见他头戴古帽,手拿大刀,骑着木马,大喝一声’快下马缚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做好语文课堂拓展延伸
语文教师应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注重将课外的学习资源纳入课堂。
让学生超越课堂之外,跳出教材本身去搜集、阅读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料,这些对拓宽语文学习的视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课堂教学内容的开放、课外材料的拓展,必须做到:
一、拓展延伸要立足课本。
课堂拓展应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突破“文本”的限制,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因为教材提供的文本是有限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最终必须超越课堂、超越文本。
拓展延伸应该围绕课文的主题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任何离开课文的拓展延伸都是空中楼阁,不着边际的。
正如于漪所说:“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
”所以教师在对课文拓展延伸时,首要的就是深挖教材、紧扣文本,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
二、拓展延伸要把握学情。
拓展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包含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认知水平、知识积累、学生能力发展水平、地区差别和特征等。
做到切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
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适当变换内容或改变难度,使每一位学生都感到很亲切,都有话可说。
每一节语文课,教师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教学目标,而且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也是衡量一节语文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
因此,拓展延伸时教师应注意照顾学生个性差异,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多设置一些难度各异的学习内容,多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训练项目,以供学生自由选择,各取所需。
三、拓展延伸要适度。
语文课堂里的延伸必须适度,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深入理解和把握课文上,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设计一些拓展活动,在最值得拓展延伸的时机、地方去拓展延伸,并掌握合适的“度”,学一学见好就收,拓展切不可不着边际,伤害到语文教学的本体,以免喧宾夺主、本末倒置,让人觉得有画蛇添足之嫌,到头来却让语文课只落得个为她人作嫁衣。
四、要把握拓展形式。
拓展延伸有课内向课外的延伸,有文本与网络资源的链接,有语文学科向其他学科的渗透。
但有些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忘了语文姓什么?本想借助网络来丰富教学的资源,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但有些老师上成了如何上网查资料的电脑课;本想通过音乐来感染学生,形象体验文本的情感,结果却成了音乐欣赏课。
史绍典先生说过:“语文就是语文。
”我们要牢记语文的“姓氏”,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课、艺术课或其他的什么课。
同样,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也不是思想政治课、艺术课或其他什么课的拓展延伸。
在鲜活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善于抓住课本拓展的契机,把握课本拓展的火候,用好课本拓展这根“魔棒”,既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教学追求,更是对我们语文教师教学机智的考验。
秦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