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诊疗常规
内科诊疗常规汇总
内科诊疗常规汇总内科诊疗是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主要涉及对成年人和儿童的内部器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以下是内科诊疗的常规汇总:1.详细病史收集:医生首先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病症的起始时间、症状的程度和持续时间、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等。
这些信息对于确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2.体格检查:医生会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脉搏等基本生理指标。
医生还会检查视力、听力、肌肉力量、反射等生理功能。
3.实验室检查:内科诊疗通常需要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以了解患者体内的生化指标。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检查、尿液分析、血生化指标检查、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血糖检测、血脂检测等。
4.影像学检查:内科患者常常需要进行一些影像学检查,以了解体内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常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射线、超声波、CT扫描、MRI等。
5.内窥镜检查:内窥镜检查是通过将一根细长的镜子插入体内,检查内部腔体或器官的检查方法。
常见的内窥镜检查包括胃镜检查、结肠镜检查、膀胱镜检查等。
6.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是通过记录心脏的电活动,来评估心脏功能和检测心脏病变的检查方法。
心电图可用于诊断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
7.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如果患者疑似感染,医生可能会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确定感染的病原体,并确定适合的抗生素治疗。
8.免疫学检查:免疫学检查用于评估患者的免疫功能。
常见的免疫学检测包括免疫球蛋白测定、淋巴细胞计数、自身抗体检测等。
9.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是通过分析组织和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来确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病理学检查常常需要进行组织活检、细胞涂片等。
10.诊断和治疗方案:根据收集到的所有信息,医生会制定一个诊断和治疗方案。
诊断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排除,治疗方案可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
11.定期复查:治疗完成后,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定期的复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并进行调整。
内科诊疗常规
目录一、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疾病1、肺源性心脏病 (5)2、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10)3、COPD诊断和治疗 (15)4、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诊治要点 (24)5、结核性胸膜炎诊断要点 (26)6、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衰竭 (28)7、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诊治要点 (32)8、支气管哮喘诊断要点 (38)二、心血管系统疾病诊疗常规9、慢性心力衰竭 (43)10、高血压 (49)1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53)12、心律失常 (57)13、扩张性心肌病 (64)14、肥厚性心肌病 (66)三、神经系统疾病诊疗常规15、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67)16、癫痫 (68)17、癫痫持续状态 (70)18、结核性脑膜炎 (72)19、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73)20、脑出血 (74)21、脑血栓形成 (76)22、帕金森病 (78)23、偏头痛 (80)24、周期性瘫痪 (81)25、蛛网膜下腔出血 (84)四、中医科诊疗常规26、慢性胃炎 (86)27、慢性支气管炎 (87)28、高血压病 (88)29、糖尿病 (90)30、缺铁性贫血 (91)五、消化系统疾病诊疗常规31、反流性食管炎 (93)32、消化性溃疡 (95)33、溃疡性结肠炎 (97)34、肝硬化 (101)35、急性胰腺炎 (108)六、皮肤科诊疗常规36、药疹 (113)37、荨麻疹 (114)38、带状疱疹 (115)39、湿疹 (116)40、银屑病 (117)七、儿科诊疗常规4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19)42、急性支气管炎 (120)43、支气管肺炎 (121)44、支气管哮喘 (122)45、小儿腹泻 (124)八、血液风湿病科诊疗常规46、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27)47、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134)48、非霍奇金淋巴瘤 (138)49、类风湿关节炎 (142)50、系统性红斑狼疮 (153)九、感染性疾病诊疗常规51、重型肝炎 (165)52、流行性乙型脑炎 (166)53、慢性乙型肝炎 (167)54、慢性丙型肝炎 (168)55、细菌性痢疾 (170)56、病毒性肝炎急性黄疸型 (172)57、肾综合征出血热 (173)58、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175)十、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诊疗常规59、急性肾功能衰竭 (177)60、急性肾小球肾炎 (178)61、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181)62、希汉综合症 (183)63、慢性肾小球肾炎 (184)64、肾病综合征 (186)65、慢性肾衰竭 (189)66、糖尿病 (199)67、低血糖症 (210)68、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12)十一、老年性疾病诊疗常规70、原发性高血压 (221)71、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222)72、心肌梗死 (223)73、急性脑血管病(分为缺血与出血) (224)74、脑梗塞 (225)75、脑出血 (227)76、糖尿病诊疗常规 (227)77、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诊疗常规 (230)78、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诊疗常规 (231)79、慢性支气管炎 (232)80、细菌性肺炎 (232)十二、ICU室诊疗常规81、COPD诊断和治疗 (234)82、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239)83、急性肝功能衰竭 (245)84、急性胰腺炎 (251)85、心肺脑复苏术 (256)十三、急诊科诊疗常规86、心肺复苏 (265)87、脑复苏 (268)88、急性酒精中毒 (271)89、急性巴比妥类中毒 (272)90、急性苯二氮卓类中毒 (273)91、灭鼠药中毒 (273)92、有机磷农药中毒 (275)93、感染性休克 (276)94、出血性休克 (279)95、过敏性休克 (280)96、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81)97、脑出血 (283)98、急性心梗及并发症 (284)99、AMI溶栓治疗常规 (287)100、心律失常 (290)101、急性左心衰竭 (293)102、上消化道出血 (295)一、肺源性心脏病一. 急性肺源性心脏病【定义】主要由于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栓子进入肺循环,致肺动脉主干或其分支广泛栓塞,同时并发广泛肺细小动脉痉挛,使肺循环受阻,肺动脉压力急剧升高而引起右心室扩张和右心功能衰竭。
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一、高血压诊疗常规1、定义: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是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心血管综合征”,是我国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也是我国心脑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的血压分类和标准,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且可除外继发性高血压。
2、高血压分级诊断: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 90-99亚组:临界高血压140-149 90—94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 100—1093级高血压(重度)≥180 ≥1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 <90临界收缩期高血压140~149 <903、高血压危险度的分层诊断:低危组: 高血压1级,不伴有下列危险因素(见注),治疗以改善生活方式为主,如6个月后无效,再给药物治疗。
中危组: 高血压1级伴1-2个危险因素或高血压2级不伴或伴有不超过2个危险因素者.治疗除改善生活方式外,给予药物治疗。
高危组:高血压1-2级伴至少3个危险因素者,必须药物治疗,或高血压3级病人,但无其他危险因素。
极高危组: 高血压3级或高血压1-2级伴靶器官损害及相关的临床疾病者(包括糖尿病),必须尽快给予强化治疗.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水平(1~3级),男性(大于55岁),女性(大于65),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糖耐量异常,心血管病家族史,肥胖,纤维蛋白原升高,靶器官损害伴随的临床情况。
4、症状、体征:大多数起病缓慢,一般缺乏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呈轻度持续性;在紧张或劳累后加重,不一定与血压水平有关,多数可自行缓解。
也可以出现视力模糊、鼻出血等较重症状。
约五分之一患者无症状,仅在测量血压时或发生心、脑、肾等并发症时才发现.体检时听诊可有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收缩期杂音或收缩早期喀喇音,少数患者在颈部或腹部可听到血管杂音。
脑部表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血压脑病、脑出血、脑血栓形成。
内科操作规程
内科操作规程一、患者接待和登记1. 患者到达内科门诊后,由接待人员负责进行登记和初步问询患者病情。
2. 接待人员应礼貌待人,问询患者主诉和病史,记录相关信息,并核对患者个人身份信息。
3. 接待人员应及时将登记信息录入系统,并为患者办理就诊卡或者挂号手续。
二、体格检查1. 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和主诉,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
2. 医生应子细观察患者的普通情况,包括面色、精神状态、体位、呼吸、心率等。
3. 医生应按照系统学进行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
4. 医生应使用专业设备进行必要的检查,如听诊器、血压计、心电图仪等。
5. 医生应将体格检查的结果记录在病历中,并与患者沟通解释。
三、辅助检查1. 根据患者病情,医生可安排相应的辅助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X光检查等。
2. 医生应向患者解释辅助检查的目的和过程,并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3. 医生应子细阅读和解读辅助检查结果,并将结果记录在病历中。
4. 医生应及时与患者沟通辅助检查结果,并根据结果制定治疗方案。
四、诊断和治疗1. 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医生应进行疾病诊断。
2. 医生应向患者解释诊断结果,并告知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3. 医生应根据诊断结果制定治疗方案,并向患者解释治疗方案的目的和方法。
4. 医生应向患者详细说明药物的用法、用量和不良反应,并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5. 医生应定期复查患者病情,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并向患者解释调整的原因和目的。
五、护理和宣教1. 护士应根据医生的叮嘱,进行患者的护理工作,包括生活护理、病情观察、药物管理等。
2. 护士应向患者提供相关的宣教和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知识、饮食调理、生活方式改变等。
3. 护士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关心患者的身心健康,并及时解决患者的问题和需求。
4. 护士应定期对患者进行复查和随访,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向医生汇报。
内科诊疗常规
内科诊疗常规
内科诊疗是指医生对内部器官疾病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的一
系列过程。
内科医生在诊疗患者时,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生活惯
和家族病史等信息,还需要进行全面的查体和实验室检查。
病史采集
在进行内科诊疗时,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主要症状、起病时间、病情变化、以往治疗情况等。
同时,医生还需要了解患
者的家族史、生活惯以及就诊前所服用的药物等信息。
查体
内科医生在进行查体时,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
量体温、测血压、观察皮肤、听诊心肺等。
此外,医生还会通过观
察病人的眼底、口腔、腹部等部位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实验室检查
在进行内科诊疗时,医生还需要进行一系列实验室检查,以帮
助诊断和治疗疾病。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化学检查、
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心电图等。
诊断
在收集病史、进行查体和实验室检查后,医生会对患者进行综
合分析,确定诊断。
诊断后,医生需要给出治疗方案并进行治疗。
治疗
内科治疗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药物
治疗是内科治疗的主要方法,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过敏药物等。
内科诊疗常规是医生进行内科诊疗的基础,只有全面、准确地
掌握内科诊疗常规,才能提高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内科诊疗常规
内科诊疗常规呼吸系统疾病第一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史采集】1(诱因:受凉、劳累。
2(症状:(1) 全身症状:畏寒、发热、头痛、疲乏等。
(2) 局部症状:鼻卡他症状,,喷嚏、流涕(初为浆液性,后为混浊脓性)和鼻塞,咽、喉卡他症状——咽干、咽痒、灼热感和声音嘶哑,干咳或胸骨后疼痛等。
【物理检查】1(全身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体位、皮疹以及全身系统检查。
2(专科检查:(1) 鼻、咽腔粘膜。
(2) 扁桃体。
(3) 喉部。
(4) 颌下淋巴结。
【辅助检查】1(血象: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2(病毒分离和病毒抗体检测。
3(细菌培养。
【诊断要点】1(病史:起病多较急,但是预后良好,一般于5,7日痊愈;2(症状和体征:仅表现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和鼻、咽腔充血水肿及分泌物;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可见黄色点状脓性分泌物;喉部水肿以及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等体征。
3(实验室检查:周围血在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值升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值升高,并有核左移。
病毒分离及病毒抗体检测、细菌培养阳性可作出病因诊断。
【鉴别诊断】1(流行性感冒。
2(过敏性鼻炎。
3(早期具有上呼吸道感染相似症状的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炎、伤寒、斑疹伤寒等。
4(奋森咽峡炎。
【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多饮水,摄入富含维生素饮食,适当休息。
2(抗感染治疗:可用吗啉双呱0.1,0.2g,tid口服,金刚烷胺0.1g,bid口服,三氮唑核苷10,15mg/kg/d分2次,肌注或用10,葡萄糖溶液稀释成1mg/ml,缓慢滴注,以及板兰根冲剂、抗病毒口服液、双黄连针剂等清热解毒剂抗病毒,但治疗效果不肯定。
细菌感染可用青霉素,麦迪霉素或磺胺类药物。
3(对症治疗:头痛、发热可口服阿司匹林,消炎痛,去痛片等。
咽痛可用六神丸,喉症消炎丸,溶菌酶片等。
第二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采集】1(症状: 咳嗽、咳痰、气短、喘息。
内科诊疗常规
第一篇呼吸系统疾病第一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且又不完全可逆为特征的疾病。
这种气流受限常呈进行性加重,并伴有对有害尘粒或气体呈非正常的炎症反应(WHO,2000年)。
已知病因或具有特异病理表现,并有气流阻塞的一些疾病,如肺囊性纤维化、闭塞性细气管炎等不属COPD。
引起COPD的病因有:吸烟、接触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空气污染、感染、蛋白酶-康蛋白酶失衡、营养、气候以及自身因素等。
临床表现1、病史多有长期吸烟史或长期接触粉尘、烟雾、有害气体等。
常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史,多于冬季发病。
症状持续存在,缓慢进展,间有急性加重。
2、症状起病缓慢,病程较长。
主要症状:(1)、慢性咳嗽:随病程发展可终身不愈,常晨间咳嗽明显,夜间有阵咳或排痰。
(2)、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痰,偶可带血丝,清晨排痰较多。
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
(3)、气短或呼吸困难:早期在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在日常生活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是COPD的标志性症状。
(4)、喘息和胸闷: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或急性加重时出现的喘息。
(5)、其他:晚期患者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
3、体征早期体征可无异常,随疾病发展出现以下体征:(1)、视诊:胸廓前后径增大,肋间隙增宽,剑突下胸骨下角增宽,称为桶状胸,部分患者呼吸变浅,频率增快,严重者可有缩唇呼吸等。
(2)、触诊:双侧语颤减弱。
(3)、叩诊:肺部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降。
(4)、听诊:双肺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部分患者可闻及湿性啰音和或干性啰音辅助检查1、X线征象有慢性支气管炎的表现,如肺纹理增加、紊乱等,合并急性感染时出现更为严重的片状影等改变。
肺气肿的表现:肺容量增大,肋间隙增宽,肋骨走向变平,肺野透亮度和胸骨后透亮区增加,横隔低平,心影狭长等。
内科诊疗常规目录
第一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
第二章肺源性心脏病2
第一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2
第二节急性肺源性心脏病4
第三章肺炎5
第四章支气管哮喘6
第五章气胸9
第六章胸腔积液10
第二篇循环系统疾病
第一章心力衰竭11
第一节慢性心力衰竭11
第二节急性心力衰竭14
第二章心律失常14
第一节窦性心律失常14
第二节房型心律失常16
第三节房室交界区性心律失常19
第四节室性心律失常22
第五节室内传导阻滞24
第三章晕厥25
第四章心源性休克28
第五章原发性高血压31
第六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35
第七章病毒性心肌炎41
第三篇消化系统疾病
第一章胃食管反流病42
第二章慢性胃炎43
第三章消化性溃疡44
第四章肠易激综合征46
第四篇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章急性肾小球肾炎48
第二章慢性肾小球肾炎49
第三章慢性肾盂肾炎50
第五篇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第一章缺铁性贫血50
第二章过敏性紫癜51
第六篇内分泌系统疾病第一章单纯性甲状腺肿53
第二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53
第七篇代谢疾病和营养疾病第一章糖尿病及其并发症57
第二章痛风60
第八篇感染性疾病
第一章伤寒61
63。
2023年最新诊疗常规-内科诊疗常规(修订)
2023年最新诊疗常规-内科诊疗常规(修订)
简介
本文档旨在介绍2023年最新修订的内科诊疗常规。
通过详细
说明内科领域的诊疗流程和常见的诊疗方法,帮助医务人员提供更
好的诊疗服务。
诊断流程
1. 病史采集:医务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疾病、用药史、家族病史等信息,用于辅助诊断。
2. 体格检查:医务人员应进行全面而细致的体格检查,包括观察、叩诊、听诊、触诊等,以获取重要的体征指标。
3. 辅助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务人员可选择进行相应
的辅助检查,如血液检验、尿液分析、影像学检查等。
4. 诊断评估:医务人员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的结果,综合评估患者的疾病情况,确定诊断结论。
常见诊疗方法
1.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诊断结果,医务人员可开具相应的药
物治疗方案,包括药物的种类、剂量和使用频率等。
2. 体外疗法:针对某些疾病,如重症感染、肾功能衰竭等,医务人员可采用体外疗法,包括血液透析、人工呼吸机辅助等。
3. 手术治疗:对于需要手术干预的疾病,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安排相应的手术治疗,并确保手术过程安全有效。
4. 康复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需给予患者合理的康复护理,包括营养调理、心理疏导和功能锻炼等。
注意事项
1. 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应保护患者隐私,确保诊疗信息的保密性。
2. 在进行诊疗操作时,医务人员应遵守医疗伦理和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诊疗过程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3. 医务人员应不断研究和更新医学知识,提高自身的诊疗水平和专业能力。
以上内容是2023年最新修订的内科诊疗常规,希望能对医务人员的诊疗工作有所帮助。
XX县医共体50+N病种诊疗常规
目录甲类病种(50种)第一章内科诊疗常规第一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P36附:流行性感冒第二节肺炎—P38~41第三节慢性支气管炎--50第四节急性气管—支气管炎--38第五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1第六节支气管哮喘--54第七节急性冠脉综合征--90第八节心力衰竭--69第九节高血压--97第十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60第十一节脑梗塞后遗症—附页1第十二节脑梗死--214第十三节特发性面神经麻痹--237第十四节暂短性脑缺血发作--214第十五节头痛--212第十六节Ⅱ型糖尿病--149第十七节痛风--156第十八节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138第十九节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附页4第二十节急性单纯性胃炎--104第二十一节慢性胃炎--105第二十二节胃食管反流病--102第二十三节消化性溃疡--106第二十四节慢性胆囊炎--354第二十五节功能性消化不良—附页2第二章外科诊疗常规第一节尿路感染--170第二节急性阑尾炎—附页6第三节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353和355,收录在一起)第四节体表脂肪瘤—附页7第五节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406第六节急性扁桃体炎--524第七节痔--333第八节急性甲沟炎—附页8第九节疖、痈—附页5第十节包茎和包皮过长--429第十一节腹股沟疝—附页9第十二节膀胱结石--444第十三节颈椎病--422第十四节腰椎间盘突出--424第十五节锁骨骨折--410第十六节慢性腰部劳损--426第十七节尺桡骨骨折--412第十八节胫腓骨干骨折--415第十九节肱骨骨折--410第三章妇产科、儿科诊疗常规第一节阴道炎—附页10第二节功能性子宫出血--附页11第三节原发性痛经—附页3第四节正常分娩--(647分娩处理)第五节小儿腹泻--(745急性腹泻)第四章感染科诊疗常规第一节手足口病--275乙类病种(20种)第一节支气管扩张--46第二节哮喘--54第三节肺栓塞--57第四节肺脓肿--45第五节室性心律失常--79第六节蛛网膜下腔出血--216第七节癫痫--228第八节三叉神经痛--236第九节周期性麻痹--238第十节骨质疏松--251第十一节甲状腺功能减退--138第十二节肝硬化--114第十三节肾病综合征--165第十四节膀胱炎--170第十五节前列腺增生--434第十六节慢性肾小球肾炎--163第十七节肩关节脱位--417第十八节肋骨骨折--371第十九节小儿过敏性紫癜--764第二十节婴儿支气管肺炎--722村卫生室应该收治的15种疾病诊疗常规甲类病种(15种)第一节上呼吸道感染--36第二节小儿轻度腹泻--745第三节慢性支气管炎--50第四节急性气管—支气管炎--38第五节急性尿路感染--170第六节功能性消化不良—附页2第七节慢性胆囊炎--354第八节消化性溃疡--106第九节原发性高血压--97第十节原发性痛经—附页3第十一节脑梗塞后遗症—附页1第十二节慢性胃炎--105第十三节急性胃炎--104第十四节高脂血症--附页4第十五节疖、痈—附页5●●●●●●●●●●●●●●●●●●●●●●●●●●●●●●●●●●●●●●●●●●●●●●●●●●●●●●●●●●●●●●●●●●●●●●●●●●●●●●●●●●●●●●●●●●●●●●●●●●●●●●●●●●●●●●●●●●●●●●●●●●●●●●●●●●●●●●●●●●●●●●●●●●●●●●●●●●●●●●●●●●●●●●●●●●●●●●●●●●●●●●●●●●●●●●●●●●●●●●●●●●●●●●●●●●●●●●●● ●●●●●●●●●●●●●●●●●●●●●●●●●●●●●●●●●●●● ●●●●●●●●●●●●●●●●●●●●●●●●●●●●●●●●●●●●●●●●●●●●●●●●●●●●●●●●●●●●●●●●●●●●●●●●●●●●●●●●●●●●●●●●●●●●●●●●●●●●●●●●●●●●●●●●●●●●●●●●●●●●●●●●●●●●●●●●●●●●●●●●第一章 内科诊疗常规第一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为外鼻孔至环状软骨下缘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
内科诊疗常规
内科诊疗常规1. 病史采集在内科诊疗中,详细的病史采集是了解患者疾病背景和现病状况的关键环节。
病史采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主诉:患者所述的主要不适或症状,例如头痛、发热、呕吐等。
•现病史:详细询问患者当前的症状、病程、发作规律等。
•既往史:包括个人病史(手术、外伤、过敏等),家族病史以及生活习惯等。
•用药史:了解患者目前正在使用的药物、剂量和疗程,以及是否有过药物过敏反应的情况。
•体格检查:通过观察、触诊、听诊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包括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状态等。
2. 实验室检查2.1 血液检查•血常规: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指标,用于评估患者的血液状况和免疫功能。
•血生化检查:检测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有助于评估患者的器官功能和代谢状态。
•凝血功能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等指标,用于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判断是否存在出凝血异常。
2.2 尿液检查•尿常规:对尿液进行化学分析和显微镜检查,包括尿液PH值、蛋白质、糖、红细胞、白细胞等指标,用于评估患者的肾功能和泌尿系统状况。
2.3 影像学检查•X光检查:通过X射线照相技术,对患者的胸部、骨骼等部位进行影像学评估,如胸部X光片、骨盆片等。
•超声检查:利用超声波对患者的内脏器官、血管、妇科等进行检查,如腹部超声、心脏超声等。
•CT扫描: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对患者身体的不同部位进行层面图像采集和重建,如头部CT、腹部CT等。
•MRI检查:利用磁共振技术对患者的脑部、关节等进行高清影像获取,如头部MRI、腰椎MRI等。
3. 临床诊断在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后,内科医生会提出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是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结果,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判断和鉴别的过程。
内科常见的临床诊断包括但不限于:•感冒:呼吸道感染导致的上呼吸道症状。
•高血压:持续性的血压升高。
•糖尿病:胰岛功能异常引起的血糖升高。
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
1第一篇内科第一章外感病证第一节感冒感冒是由于感触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其临床表现与西医学所称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似。
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咽炎、扁桃体炎、喉炎等均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诊断]1 鼻塞流涕,喷嚏,咽喉2 痒或痛,咳嗽。
3 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酸楚。
4 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
5 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6 本病应注意与温病,尤其是风温早期相鉴别。
[辨证论治]1 风寒证症候: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恶寒发热或发热不甚,无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质稀,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例方:荆防败毒散。
2 风热证症状:发热或高热,微恶风,鼻塞喷嚏,流稠涕,汗出口干,咽喉痛,咳嗽痰稠,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例方:银翘散。
3 暑湿证症状:发热,汗出热不解,鼻塞流浊涕,头昏重胀痛,身重倦怠,心烦口渴,胸闷欲呕,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例方:新加香薷饮。
4 表寒里热证症状:发热,恶寒,无汗口渴,鼻塞声重,咽喉痛,咳嗽气急,痰黄粘稠,尿赤便秘,舌苔黄白相兼,脉浮数。
治法:解表清里,宣肺疏风。
例方:双解汤。
[其他疗法]1 中成药1.1 风寒证可口服午时茶、通宣理肺丸。
1.2 风热证可口服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片,桑菊感冒冲剂。
1.3 感冒兼见脾胃湿困诸症者可用藿香正气丸。
1.4 时行感冒可口服板蓝根冲剂。
2 中药针剂2.1 风热证、暑湿证及表寒里热证均可用双黄连粉针剂3~6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内静滴,每日1次。
2.2 发热重者,可用清开灵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内静滴,每日1次。
3 外治疗法3.1大蒜液滴鼻,10%大蒜液每次1滴,每日滴3~5次。
适用于各证型感冒。
医学资料-内科诊疗常规
医学资料-内科诊疗常规-----内科诊疗是指对内科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过程。
内科诊疗常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病史采集医生在进行内科诊疗时,首先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
病史采集包括患者的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史,医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2.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内科诊疗的重要环节之一。
医生会通过观察患者的外貌、面色、体型、肤色等方面的表现,以及对患者进行听诊、叩诊、触诊等操作,来获取患者的体征信息。
通过体格检查,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
3.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在内科诊疗中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实验室检查项目进行检测。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生化指标检查等。
通过实验室检查,医生可以获取更为详细和准确的患者生理和病理信息。
4.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内科诊疗中常用的一种辅助诊断手段。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如X线、超声、CT、MRI等。
影像学检查可以提供患者体内结构和病变情况的重要信息,对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5. 诊断和治疗诊断是内科诊疗的核心环节之一。
通过分析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医生可以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
在诊断的基础上,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物理治疗等。
治疗的目的是为了缓解患者的症状、控制疾病进展,并促进患者的康复。
6. 随访和复查在诊断和治疗之后,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定期的随访和复查。
通过随访和复查,医生可以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整治疗方案。
随访和复查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问题,有效控制疾病的进展。
内科诊疗常规是内科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基本步骤。
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环节的有机结合,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诊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内科诊疗常规试题及答案
内科诊疗常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1. 下列哪种疾病是由免疫功能异常所致?A. 高血压B. 糖尿病C. 白血病D. 肺炎2. 下列哪种检查方法用于心脏病的诊断?A. 胸部X光B. 腹部超声波C. 头部CT扫描D. 胃镜检查3. 下列哪种疾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A. 流感B. 麻疹C. 肺结核D. 风疹4. 患者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下列哪种疾病最有可能导致这些症状?A. 哮喘B. 癫痫C. 中风D. 肺炎5. 下列哪种检查方法用于肺炎的诊断?A. 心电图B. 血常规C. 胸部X光D. 尿常规6. 血液学检查中,白细胞计数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明:A. 慢性肾炎B. 肺气肿C. 白血病D. 糖尿病7. 下列哪种疾病属于传染病?A. 心脏病B. 高血压C. 感冒D. 骨折8. 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下列哪种疾病最有可能导致这些症状?A. 胃炎B. 中风C. 慢性肾炎D. 关节炎9. 下列哪种检查方法用于癫痫的诊断?A. 血常规B. 头部CT扫描C. 腹部超声波D. 心电图10. 下列哪种疾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A. 糖尿病B. 慢性肾炎C. 甲亢11. 血液学检查中,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明:A. 风湿病B. 癫痫C. 白血病D. 肺气肿12. 下列哪种疾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A. 心脏病B. 白血病C. 甲亢D. 胃炎13. 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下列哪种疾病最有可能导致这些症状?A. 膀胱炎B. 肝炎C. 关节炎D. 中风14. 下列哪种检查方法用于甲亢的诊断?B. 头部CT扫描C. 血常规D. 血糖检查15. 下列哪种疾病是由寄生虫感染引起的?A. 高血压B. 甲亢C. 狂犬病D. 白血病16. 下列哪种疾病属于慢性病?A. 流感B. 脑震荡C. 骨折D. 关节炎17. 患者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下列哪种疾病最有可能导致这些症状?A. 关节炎B. 白血病D. 肺炎18. 下列哪种检查方法用于膀胱炎的诊断?A. 胃镜检查B. 血常规C. 心电图D. 尿常规19. 心电图是一种用于检测心脏病的方法,它通过记录心脏的电活动来判断心脏功能是否正常。
内科检查工作制度
内科检查工作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内科检查工作的质量,提高诊断准确率,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院内科所有诊疗活动中检查工作的管理。
三、工作原则1. 严谨认真:内科检查工作应严谨细致,不得有任何疏忽和漏诊。
2. 全面系统:内科检查应全面、系统,确保对病情有全面了解。
3. 注重个体化: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检查方案。
4. 科学合理:检查项目应科学合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
5. 患者至上:尊重患者意愿,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配合。
四、工作内容1.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病史,了解病情发展过程,为检查提供依据。
2. 体格检查:全面进行体格检查,注意观察患者一般状况,查找阳性体征。
3. 辅助检查: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初步诊断,选择相应的辅助检查项目。
4. 检查结果分析:对检查结果进行详细分析,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初步诊断,做出合理判断。
5. 检查结果报告:将检查结果以书面形式报告给患者和临床医生。
6. 检查资料管理:妥善保存检查资料,确保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五、工作流程1. 患者就诊:患者至内科就诊,医生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2. 初步诊断: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医生给出初步诊断。
3. 检查申请:医生根据诊断,填写检查申请单,提交至检验科、放射科等相关科室。
4. 检查实施:相关科室按照申请单要求,为患者实施检查。
5. 检查结果反馈:检查完成后,相关科室将检查结果反馈给内科医生。
6. 诊断与治疗:内科医生根据检查结果,调整诊断和治疗方案。
六、质量控制1. 人员培训:定期对内科医生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检查技能和诊断水平。
2. 设备维护:确保检查设备正常运行,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
3. 质控检查:定期进行质量控制检查,确保检查工作质量。
4. 不良事件处理:对检查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及时进行处理,并总结经验教训。
内科诊疗规章制度
内科诊疗规章制度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内科诊疗规章制度,以确保内科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保障患者的安全与权益。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内科部门的所有医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
1. 诊疗流程1.1 患者接诊:内科医务人员应及时接诊患者并了解其病史,确保患者信息准确完整。
1.2 病情评估:医务人员应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包括症状、体征等,并记录在病历中。
1.3 辅助检查: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医务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包括实验室检验、影像检查等。
1.4 诊断与治疗方案:基于患者病情评估和辅助检查结果,医务人员应制定适当的诊断与治疗方案,并与患者充分沟通。
1.5 治疗执行:医务人员应按照诊断与治疗方案,执行相应的治疗措施,并定期评估疗效。
1.6 随访与复查:医务人员应定期进行患者随访和复查,并记录相关情况。
2. 医疗操作规范2.1 洗手与消毒: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洗手与消毒的操作规范执行,确保医疗环境的卫生和患者的安全。
2.2 采集标本:医务人员应按照规范采集患者的标本,并正确标注相关信息以确保准确性。
2.3 药品管理:医务人员应按照药品管理的规定,正确使用、储存和配药,并做好药物的记录和监测。
2.4 医疗设备使用:医务人员应熟练操作医疗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
3. 医患沟通与知情同意3.1 有效沟通:医务人员应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解答其相关疑问,并尊重患者的意见和选择。
3.2 知情同意:医务人员在进行治疗或手术前,应详细告知患者治疗内容、风险以及可能的并发症,并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书。
4. 临床质量管理4.1 不良事件报告:医务人员应及时报告和处理发生的不良事件,并参与相关的质量抽查和改进工作。
4.2 合理用药:医务人员应按照临床指南和规范,合理使用药物,避免滥用和不必要的药物使用。
4.3 知识更新与培训:医务人员应不断研究和更新医学知识,参与相关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
结论内科诊疗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非常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科诊疗常规一、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是指以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伴有心、脑、肾和视网膜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
本病可能系多种发病因素和复杂的发病机理所致。
对于迄今原因尚未完全清楚的高血压称为原发性高血压。
【病史采集】1. 对在门诊就诊的病人必须建立病历,做简要就诊记录。
入院后24小时之内必须完成住院病历记录。
2. 病历采集的内容应该包括:(1)血压升高的时间和水平;(2)以往高血压治疗的效果和副作用;(3)可能影响血压控制的神经精神和环境因素;(4)家族史;(5)是否有心、脑血管、肾病及糖尿病史;(6)体重状况、运动量、饮食状况;(7)其它药物服用史。
【体格检查】1(初次体检病人应休息十分钟,按标准测血压方法连续测上臂血压三次; 2(发现两侧桡动脉搏动不一致需测两侧上臂血压;3(行心、肺、腹部检查;4(行颈、胸、腹部听诊,是否有血管杂音存在;5(必要行神经系统和眼底检查。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血脂、心电图、X线、UCG、必要腹部CT和相关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生化检查。
【诊断】根据1978年WHO高血压专家委员会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和我国1964年兰州会议对我国高血压诊断修改和方案,1974年北京会议收缩压考虑年龄因素,规定高血压诊断标准如下:1(凡舒张压持续超过12.0Kpa(90mmHg)者,不论其收缩压如何,均列为高血压。
2(凡舒张压持续在11.3Kpa,12.0Kpa(85,90mmHg)者,列为高血压可疑。
3(老年高血压诊断标准按1992年WHO标准,因我国未制定这方面标准。
65岁以上:确定高血压SBP,21.3Kpa(160mmHg)或DBP,12.0Kpa(90mmHg)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SBP18.6,21.3Kpa(140,160mmHg)或DBP,12.0Kpa(90mmHg) 【治疗原则】1(凡舒张压在90,100mmHg无症状者:非药物治疗,观察4周。
2(凡舒张压在观察4周未测得,95mmHg者:药物+非药和治疗。
3(降压治疗一般要求血压控制在135/85mmHg以下,对于重度高血压、老年高血压或伴有明显脑动脉硬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血压控制在140,150/90,100mmHg即可。
药物治疗简单的导向:1(以舒张压增高为主,收缩压不高者--以血管扩张剂为首选; 2(血压高,伴有浮肿者--以利尿剂为主;3(舒张压与收缩压均增高者--β或a阻滞剂+血管扩张剂;4(血压增高伴有心率增快者--β阻滞剂为主;5(难以控制的高血压--采用二种或三种药物联合应用。
【疗效标准】1(血压控制在140/90mmHg水平以下,无明显临床症状的称痊愈。
2(血压未达到上述水准,有临床症状者,称未愈。
3(血压降到目标水平后,无明显临床其它并发症存在,病情相对稳定者可出院。
二、心绞痛【病史采集】1(住院病人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病历记录,门诊病人必须建立病历做简要相关病情记录。
2(病历的采集内容应包括症状的发生、发展、诱因、特别胸痛的位置、性质、放射部位、发作时间、治疗反应、有无危险因素及合并症。
【体检和实验室检查】1(入院后必须在15分钟内完成体格检查,并做18导联心电图。
2(心绞痛持续发作1小时不愈者需查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排除心肌梗塞。
【诊断】1(具有典型心绞痛,相应心电图缺血和/或传导系统的改变可做出明确诊断。
2(凡症状不典型、心电图改变可疑或正常者或具有典型症状但心电图无改变者都需进一步检查,包括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X光心脏摄片、必要同位素心肌扫描、大血管核磁共振检查、与各种可能引起胸部疼痛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治疗】凡诊断明确的或可疑心绞痛者都应该按心绞痛进行治疗,诊断不明确者一方面治疗并观察治疗反应,另一方面同时进行鉴别诊断有关检查,避免贻误病情。
【治疗原则】1(根据病况限制一定体力活动范围,避免过度工作紧张,避免或消除一切诱发因素。
2(戒烟、避免大量饮酒和禁用烈性酒。
3(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痛风等都需同时治疗。
4(以劳力性心绞痛表现者用药以硝酸脂类和β-阻滞剂为主的药物联合治疗,注意掌握适应证、禁忌证,如肺部阻塞性疾病、哮喘者都禁用β-阻滞剂。
以自发性心绞痛表现者以硝酸脂类和钙拮抗剂为主联合用药,同时注意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用药反应,用药剂量应是个体化。
5(对症处理、中西医结合。
6(抗凝治疗:目的是防止血栓形成和栓塞,可选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力抗栓、华发令、肝素、低分子肝素等抗凝剂。
对有出血性疾病、活动性胃溃疡、近期外伤、对上药有过敏者都是禁忌证。
7(经药物正规治疗无效者,必须行冠脉造影,在造影的基础上必须采用PTCA、支架或搭桥手术等,适应证和禁忌证详见介入性诊疗技术规范。
【疗效标准】1(治愈:心绞痛的症状消失,心电图缺血的改变恢复正常。
2(好转: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发作的程度减轻,心电图缺血状态改善。
3(未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
凡未达到临床治愈或好转、病情相对稳定者可出院。
三、急性心肌梗死【病史采集】1(病人住院后24小时内必须完成病历记录,门诊病人必须建立病历简要病情记载。
2(病历采集的内容应该包括症状的发生、发展、诱因、危险因素、有无合并症,治疗的经过和治疗反应。
【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1(入院后15分钟内必须完成体格检查,并做18导联心电图。
2(发病后6小时应抽血查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等检查。
【诊断】1(具有冠心病史,典型的心前区疼痛史,心电图符合AMI改变、心肌酶谱增高、肌钙蛋白阳性者可做出诊断。
2(凡诊断不明确又怀疑AMI者应认真进行鉴别诊断,包括心绞痛、夹层动脉瘤、急性心包炎、肺部疾患等应立即作相关检查,特别X光胸片,必要胸腹部CT 或MRI等检查。
【治疗】确诊或怀疑为AMI者首先按AMI治疗、观察。
1(有条件病人应住入ICU病房,并做特护记录,内容包括HR、R、BP和病情的变化,用药的药名、剂量、给药的浓度及其他治疗方法,绝对卧床休息5,7天,有并发症可适当延长,总之视病情而定。
2(氧气吸入。
3(止痛,在硝酸甘油静点的基础上,按病况用止痛剂。
注意掌握用药的指征,用硝酸甘油需注意血压、心率的改变,按病情不断调整剂量,用镇痛剂特别是吗啡、度冷丁止痛剂,应注意是否合并阻塞性肺部疾病,严格掌握禁忌证。
4(控制好血压。
5(处理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
6(对合并症的处理: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痛风等。
7(有条件在发病12小时内,可行冠造、PTCA、支架术或溶栓等治疗(必须掌握适应证、禁忌证、见介入性治疗章节)。
8(抗凝治疗,防止血栓形成和栓塞,可选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力抗栓、华发令、肝素、低分子肝素等抗凝剂,有出血疾病、活动性胃溃疡病、近期外伤及上述药物过敏者都是禁忌证。
【疗效标准】1(治愈:发病四周内症状消失,心电图上留下Q波,ST-T基本恢复正常,各项并发症均治愈。
2(好转:病情明显好转、稳定、有的偶有心绞痛发作,各项并发症好转,心电-T持续有改变。
图ST3(未愈:未达到上述水准者。
凡达到临床治愈或好转、病情相对稳定者可出院。
四、病毒性心肌炎【病史采集】1(住院病人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病史采集应包括病因, 症状发生发展过程, 加重及缓解因素, 严重程度, 有无合并症, 治疗经过及治疗反应。
3(起病前1,3周内常有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史和肌酸痛等症状。
4(起病可无明显症状, 也可出现乏力、胸闷、胸痛、心悸、头晕、呼吸困难、心源性晕厥和心功能不全的症状。
5(与之鉴别的症状: 胸痛、心悸、晕厥、呼吸困难。
【体格检查】1(全身检查: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体位。
2(专科检查:(1)心脏体征: 心界、心率、心律、心音、杂音及附加音。
(2)肺部体证: 呼吸频率、肺部罗音、性质及范围。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1(三大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血沉、抗“,”、C反应旦白、血清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磷酸激酶及其同功酶活性增高。
血清病毒抗体滴度高于正常4倍。
2(辅助检查:(1)胸部X线片( 正侧位)。
(2)心电图。
(3)超声心动图。
(4)核素心肌显影( 必要时)。
3(特殊检查: 心肌活检( 必要时)。
【鉴别诊断】1(急性心肌梗塞。
2(风湿性心脏炎。
3(药物性心肌损害。
【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急性期卧床休息, 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饮食。
2(药物治疗:(1)营养心肌药物、大量维生素C及其他维生素。
(2)抗病毒药物: 金刚烷胺、阿糖胞苷、吗啉呱、板兰根、干扰素。
(3)抗生素( 预防感染)。
(4)肾上腺皮质激素: 中毒症状严重者可用。
(5)提高免疫功能药物: 左旋咪唑、转移因子和丙种球蛋白。
(6) 出现影响血流动力学的快速型或缓慢型心律失常可分别采用抗心律失常药及(或)心脏起搏治疗, 心功能不全予抗心衰处理。
【疗效标准】1(临床治愈:症状消失,酶学恢复正常,心电图基本恢复正常,其他并发症治愈。
2(好转:病情好转稳定,心电图有好转,其他并发症有所好转。
3(未愈:未达上述标准者。
【出院标准】凡达临床治愈或好转及病情相对稳定者可出院。
五、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起搏、频率、节律的异常及(或)传导发生异常。
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可分为快速型心律失常和缓慢型心律失常。
【病史采集】1(发病的缓急,病程的长短,心律快慢,节律是否整齐,发作是持续性还是阵发性,是否有伴随症状。
2(有无发热,与情绪激动、劳动有无关系。
3(有无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尿少、浮肿等。
4(有无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病史。
【体格检查】1(注意心脏是否扩大、有无病理性杂音、心率及节律的改变。
2(测血压、注意有无血管杂音及颈动脉搏动的情况。
【其他检查】1(心电图检查,危重病人需持续心电监测。
2(必要时作Holter心脏电生理检查。
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断要点】1(临床表现:病人可有心悸、头昏,少数病人可有晕厥。
2(心电图表现:(1)心率快而极规整,心率140,250次,分。
(2)QRS波群大多正常,可伴有室内差异传导,而出现宽大QRS。
(3)P波可埋藏于QRS波群内,不能分辨,或在QRS前,或贴于QRS波群之后。
【治疗】1(短阵发作,如症状不明显可不治疗。
2(安定2.5mg,5.0mg,口服。
3(兴奋迷走神经的方法,如颈动脉按摩,眼球压迫,吞咽冰水,Valsalva动作等。
4(抗心律失常药物:终止急性发作时应静脉注射药物,可选如下药物,但注意掌握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剂量个体化。
(1)异搏定5mg,3,5min内静注(预激症候群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一般忌用)。
(2)西地兰0.4mg,0.8mg,静脉内缓慢注射(预激症候群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慎用),心律平1,2mg/kg体重,5,7min内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