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考点总动员系列专题27等腰三角形含解析含答案

合集下载

等腰三角形中考真题(含解析及答案)

等腰三角形中考真题(含解析及答案)

等腰三角形要点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一、选择题1.(2009·宁波中考)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个底角的度数是( )A .30°B .45°C .60°D .90°【解析】选B .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底角互余,所以每个底角等于45°;2、(2009·威海中考)如图,AB AC BD BC ==,,若40A ∠=,则ABD ∠的度数是( )A .20B .30C .35D .40【解析】选B.由AB=AC, 40A ∠=,得∠ABC=∠ACB=70°,由BD=BC 得∠BDC=∠ACB=70°,∴∠DBC=40, ABD ∠=∠ABC-∠DBC =70°-40=30.3.(2009·聊城中考)如图,在Rt △ABC 中,AB =AC ,AD ⊥BC ,垂足为D .E 、F 分别是CD 、AD 上的点,且CE =AF .如果∠AED =62º,那么∠DBF =( )A .62ºB .38ºC .28ºD .26º【解析】选C.在Rt △ABC 中,AB =AC ,AD ⊥BC 得∠BAF=∠C=∠CAD=45 º, 又∠AED =62º ,∴∠EAC=62º -45 º =17 º ,又CE =AF ,∴△ABF ≌△CAE,∴∠ABF=17 º , ∴∠DBF =45 º-17 º=28º.4、(2009·黔东南中考)如图,在△ABC 中,AB=AC ,点D 在AC 上,且BD=BC=AD ,则∠A等于()A、30oB、40oC、45oD、36o【解析】选D.∵AB=AC,BD=BC=AD,∴∠A=∠ABD,∠C=∠ABC=∠BDC,设∠A=x o,则∠ABD=x o, ∠C=∠ABC=∠BDC=2x o,在△ABC中,x+2x+2x=180,∴x=36,故∠A=36o5、(2009·武汉中考)如图,已知O是四边形ABCD内一点,OA=OB=OC,∠ABC=∠ADC=70°,则∠DAO+∠DCO的大小是()A.70°B.110 C.140°D.150°【解析】选D ∠BAO+∠BCO=∠ABO+∠CBO=∠ABC=70°,所以∠BOA+∠BOC=360°-140°=220°,所以∠AOC=140°,所以∠AOC+∠ADC=140°+70°=210°,所以∠DAO+∠DCO=360°-210°=150°;6.(2009·烟台中考)如图,等边△ABC的边长为3,P为BC上一点,且BP=1,D为AC 上一点,若∠APD=60°,则CD的长为()A.32B.23C.12D.34ADCPB60°BCOAD【解析】选B 因为∠APD =60°,所以∠PDC=60°+∠PAD ,又因为∠BPA =60°+∠PAD ,所以∠PDC=∠BPA ,又因为∠B =∠C ,所以△ABP ∽△PCD , 所以23==PC AB CD BP ,所以CD =23. 7、(2008·乌鲁木齐中考)某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3cm 和6cm ,则它的周长为( ) A .9cmB .12cmC .15cmD .12cm 或15cm 答案:选C二、填空题8. (2009·达州中考)如图,在△ABC 中,AB =AC ,与∠BAC 相邻的外角为80°,则∠B =____________.【解析】由AB =AC 得∠B=∠C=21∠DAC=21×80°=40°. 答案:40°.9.(2009·云南中考)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BAC 的平分线AD 交BC 于点D ,DE ∥AC ,DE 交AB 于点E ,M 为BE 的中点,连结DM . 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和字母的情况下,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是 .(写出一个即可)【解析】由∠ACB =90°,DE ∥AC ,得∠EDC=90°,又M 为BE 的中点,得MB=MD=ME,∴△MBD和△MDE 是等腰三角形,∵∠BAC 的平分线AD 交BC 于点D ,DE ∥AC ,∴∠EDA=∠EAD=∠DAC,∴△EAD 是等腰三角形.答案:△MBD 或△MDE 或△EAD10.(2008·菏泽中考)如图,C 为线段AE 上一动点(不与点A ,E 重合),在AE 同侧分别作正三角形ABC 和正三角形CDE ,AD 与BE 交于一点O ,AD 与BC 交于点P ,BE 与CD 交于点Q ,连结PQ .以下五个结论:①AD=BE ; ②PQ ∥AE ; ③AP=BQ ;④DE=DP ;⑤∠AOB=60°.恒成立的有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的序号都填上).【解析】∵正三角形ABC 和正三角形CDE∴AC=BC,∠ACD=∠BCE=120º,CD=CE∴ΔACD ≌ΔBCE , ∴AD=BE,∠CAD=∠CBE又∠ACP=∠BCQ ∴ΔACP ≌ΔACQ ∴AP=BQ,CP=CQ又∠PCQ=60º ∴ΔCPQ 是等边三角形 ∴∠PQC=∠QCE=60º∴PQ ∥AE,∵∠AOB=∠OEA +∠OAE=∠OEA +∠CBE=∠ACB ∴∠AOB=60º,∵∠DPC>∠QPC∴∠DPC>∠QCP ∴DP≠DC 即DP≠DE.故恒成立的有①②③⑤答案:①②③⑤11、(2007·杭州中考)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10︒,则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应该为 。

中考数学考点总动员系列 专题27 等腰三角形(含解析)

中考数学考点总动员系列 专题27 等腰三角形(含解析)

考点二十七:等腰三角形聚焦考点☆温习理解 一、等腰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推论: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即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

推论2:等边三角形的各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

(2)等腰三角形的其他性质:①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且等于45°②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为锐角,不能为钝角(或直角),但顶角可为钝角(或直角)。

③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设腰长为a ,底边长为b ,则2b<a ④等腰三角形的三角关系:设顶角为顶角为∠A ,底角为∠B 、∠C ,则∠A=180°—2∠B ,∠B=∠C=2180A∠-︒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推论: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

这个判定定理常用于证明同一个三角形中的边相等。

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推论2: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二.等边三角形 1.定义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判定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三.线段垂直平分线 1.定义垂直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叫作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一点到这条线段的两端距离相等 3.判定到一条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名师点睛☆典例分类考点典例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例1】(2017黑龙江齐齐哈尔第17题)经过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的一个顶点的线段把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如果其中一个是等腰三角形,另外一个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那么把这条线段定义为原三角形的“和谐分割线”.如图,线段CD 是ABC ∆的“和谐分割线”,ACD ∆为等腰三角形,CBD ∆和ABC ∆相似,46A ∠=︒,则ACB ∠的度数为 .【答案】113°或92°. 【解析】考点:1.相似三角形的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熟知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2017浙江台州)如图,已知等腰三角形ABC ,AB=AC .若以点B 为圆心,BC 长为半径画弧,交腰AC 于点E ,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 AE=ECB. AE=BEC. ∠EBC=∠BACD. ∠EBC=∠ABE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B=AC ,∴∠ABC=∠ACB ,∵以点B 为圆心,BC 长为半径画弧,交腰AC 于点E ,∴BE=BC ,∴∠ACB=∠BEC ,∴∠BEC=∠ABC=∠ACB ,∴∠A=∠EBC ,故选C .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考点典例二、等腰三角形的多解问题【例2】(2017黑龙江绥化第20题)在等腰ABC ∆中,AD BC ⊥交直线BC 于点D ,若12AD BC =,则ABC ∆的顶角的度数为 .【答案】30°或150°或90°. 【解析】试题分析:①BC 为腰, ∵AD ⊥BC 于点D ,AD=12BC ,∴∠ACD=30°, 如图1,AD 在△ABC 内部时,顶角∠C=30°,如图2,AD 在△ABC 外部时,顶角∠ACB=180°﹣30°=150°, ②BC 为底,如图3, ∵AD ⊥BC 于点D ,AD=12BC ,∴AD=BD=CD ,∴∠B=∠BAD ,∠C=∠CAD ,∴∠BAD+∠CAD=12×180°=90°, ∴顶角∠BAC=90°,综上所述,等腰三角形ABC 的顶角度数为30°或150°或90°.考点:1.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点睛】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对于底和腰不等的等腰三角形,若条件中没有明确哪边是底哪边是腰时,应在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前提下分类讨论. 【举一反三】(湖南省衡阳市船山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模拟)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70°,它的一腰上的高与底边所夹的角的度数是( )A. 35°B. 20°C. 35°或20°D. 无法确定 【答案】C【解析】70°是顶角,它的一腰上的高与底边所夹的角的度数是35°, 70°是底角,顶角是40°,它的一腰上的高与底边所夹的角的度数是20°.故选C. 考点典例三、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例3】(2017河池第12题)已知等边ABC ∆的边长为12,D 是AB 上的动点,过D 作AC DE ⊥于点E ,过E 作BC EF ⊥于点F ,过F 作AB FG ⊥于点G .当G 与D 重合时,AD 的长是() A .3 B .4 C. 8 D .9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设AD=x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C=60°,由垂直的定义得到∠ADF=∠DEB=∠EFC=90°,解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结论.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性质和判定解决.【举一反三】(重庆市江津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六校联考)如图所示,△ABC为等边三角形,P为BC 上一点,Q为AC上一点,AQ=PQ,PR=PS,PR⊥AB于R,PS⊥AC于S,•则对下面四个结论判断正确的是()①点P在∠BAC的平分线上,②AS=AR,③QP∥AR,④△BRP≌△QSP.A. 全部正确;B. 仅①和②正确;C. 仅②③正确;D. 仅①和③正确【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PR⊥AB于R,PS⊥AC于S.∴∠ARP=∠ASP=90°.∵PR=PS,AP=AP.∴Rt△ARP≌Rt△ASP.∴AR=AS,故(2)正确,∠BAP=∠CAP.∴AP是等边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故(1)正确.∴AP是BC边上的高和中线,即点P是BC的中点.∵AQ=PQ.∴点Q是AC的中点.∴PQ是边AB对的中位线.∴PQ∥AB,故(3)正确.∵∠B=∠C=60°,∠BRP=∠CSP=90°,BP=CP.∴△BRP≌△QSP,故(4)正确.∴全部正确..故选A.考点典例四、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运用【例3】(山东省昌乐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模拟)已知如图,△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D,△ABC和△DBC的周长分别是60cm和38cm,则△ABC的腰和底边长分别为()A. 24cm和12cmB. 16cm和22cmC. 20cm和16cmD. 22cm和16cm【答案】D考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广西钦州市钦北区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如图,在△ABC中,∠ACB=90°,分别以点A和点B为圆心,以相同的长(大于AB)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和点N,作直线MN交AB于点D,交BC于点E.若AC=3,AB=5,则DE等于()A. 2B.C.D.【答案】C【解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C,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求出AE=BE,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E,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DE即可.解: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BC==4,连接AE,从作法可知:DE是AB的垂直评分线,根据性质AE=BE,在Rt△ACE中,由勾股定理得:AC+CE=AE,即3+(4-AE)=AE,解得:AE=,在Rt△ADE中,AD=AB=,由勾股定理得:DE+()=(),解得:DE=.故选C.课时作业☆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2017海南第13题)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4、4、6,在△ABC所在平面内画一条直线,将△ABC 分割成两个三角形,使其中的一个是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直线最多可画()条.A.3 B.4 C.5 D.6【答案】B.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 (2017黑龙江大庆)如图,△ABD 是以BD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CD 中,∠DBC =90°,∠BCD =60°,DC 中点为E ,AD 与BE 的延长线交于点F ,则∠AFB 的度数为( )A. 30°B. 15°C. 45°D. 25° 【答案】B【解析】解:∵∠DBC =90°,E 为DC 中点,∴BE =CE =CD ,∵∠BCD =60°,∴∠CBE =60°,∴∠DBF =30°,∵△AB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D =45°,∴∠ABF =75°,∴∠AFB =180°﹣90°﹣75°=15°,故选B . 3. (2017湖北武汉第10题)如图,在Rt ABC ∆中,90C ∠=o,以ABC ∆的一边为边画等腰三角形,使得它的第三个顶点在ABC ∆的其他边上,则可以画出的不同的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最多为( )A.4 B.5 C. 6 D.7【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①以B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交AB于点D,△BCD就是等腰三角形;②以A为圆心,AC长为半径画弧,交AB于点E,△ACE就是等腰三角形;③以C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交AC于点F,△BCF就是等腰三角形;④作A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H,△ACH就是等腰三角形;⑤作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G,则△AGB是等腰三角形;⑥作B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I,则△BCI是等腰三角形.故选C.考点:画等腰三角形.4. (河北省故城县运河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则该三角形的面积为()A. B. C. D. 3【答案】C【解析】如图,作CD⊥AB,则CD是等边△ABC底边AB上的高,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可得AD=1,所以,在直角△ADC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CD==,代入面积计算公式,解答出S△ABC=×2×=;故选:C.5.(2017-2018学年苏州市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期末复习)如图,在中,于点,于点,为边的中点,连接、,则下列结论:①;②为等边三角形.下面判断正确是( )A. ①正确B. ②正确C. ①②都正确D. ①②都不正确【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①∵BM⊥AC于点M,CN⊥AB于点N,P为BC边的中点,∴PM=BC,PN=BC,∴PM=PN,正确;②∵∠A=60°,BM⊥AC于点M,CN⊥AB于点N,∴∠ABM=∠ACN=30°,在△ABC中,∠BCN+∠CBM═180°-60°-30°×2=60°,∵点P是BC的中点,BM⊥AC,CN⊥AB,∴PM=PN=PB=PC,∴∠BPN=2∠BCN,∠CPM=2∠CBM,∴∠BPN+∠CPM=2(∠BCN+∠CBM)=2×60°=120°,∴∠MPN=60°,∴△PMN是等边三角形,正确;所以①②都正确.故选C.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2),B(32,32),动点C在x轴上,若以A、B、C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点C的个数为()A.2 B.3 C.4 D.5【答案】B.【解析】考点: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2.坐标与图形性质;3.分类讨论;4.综合题;5.压轴题.7.(浙江省上杭县西南片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如图,在△ABC中,∠B=∠C,AD为△ABC 的中线,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 △ABD≌△ACDB. AD为△ABC的高线C. AD为△ABC的角平分线D. △ABC是等边三角形【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B=∠C,∴AB=AC,∵AD是△ABC的中线,∴AD⊥BC,∠BAD=∠CAD,即AD是△ABC的高,AD为△ABC的角平分线,∴∠ADB=∠ADC=90°,在△ABD和△ACD中∴△ABD≌△ACD,即选项A、B、C都正确,根据已知只能推出AC=AB,不能推出AC、AB和BC的关系,即不能得出△ABC是等边三角形,选项D错误,故选D.二、填空题8.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中考数学一模)如图,已知△ABC和△AED均为等边三角形,点D在BC边上,DE 与AB相交于点F,如果AC=12,CD=4,那么BF的长度为__.【答案】【解析】试题分析:△ABC和△AED均为等边三角形,∴ , , ,∴,∴~∆ACD,又,∴,∴,∴,∴,∴即,所以BF=故答案为9.(山西省汾西县双语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模拟)已知:点P、Q是△ABC的边BC上的两个点,且BP=PQ=QC=AP=AQ,∠BAC的度数是()A. 100°B. 120°C. 130°D. 150°【答案】B10. (浙江省宁波市东方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等腰△ABC,其中AB=AC=17cm,BC=16cm,则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__cm2.【答案】120【解析】利用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的重合的性质,勾股定理求出三角形的高AD==15cm,再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S△ABC=BC•AD=×16×15=120cm2.故答案为:120.11. (浙江省宁波市李兴贵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40°,则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是 _______【答案】50或130【解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一种情况等腰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①如图1,∵BD⊥AC,∠ABD=40°,∴∠A=50°,即顶角的度数为50°.另一种情况等腰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②如图2,∵BD⊥AC,∠DBA=40°,∴∠BAD=50°,∴∠BAC=130°.故答案为:50或130.12.(江苏省靖江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答案】15.【解析】试题解析:本题可分为两种情况来讨论.第一种,当腰长为3时,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为3、3、6,由于,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第二种,当腰长为6时,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为6、6、3,由于,所以可以构成三角形.那么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故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15.13. (2017新疆建设兵团第15题)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CB=CD,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下列结论中:①∠ABC=∠ADC;②AC与BD相互平分;③AC,BD分别平分四边形ABCD的两组对角;④四边形ABCD的面积S=12AC•B D.正确的是(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答案】①④【解析】试题解析:①在△ABC和△ADC中,∵AB AD BC CD AC AC⎧=⎪=⎨⎪=⎩,∴△ABC≌△ADC(SSS),∴∠ABC=∠ADC,故①结论正确;②∵△ABC≌△ADC,∴∠BAC=∠DAC,∵AB=AD,∴OB=OD,AC⊥BD,而AB与BC不一定相等,所以AO与OC不一定相等,故②结论不正确;③由②可知:AC平分四边形ABCD的∠BAD、∠BCD,而AB与BC不一定相等,所以BD不一定平分四边形ABCD的对角;故③结论不正确;④∵AC⊥BD,∴四边形ABCD的面积S=S△ABD+S△BCD=12BD•AO+12BD•CO=12BD•(AO+CO)=12AC•BD.故④结论正确;所以正确的有:①④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14. (2017湖北武汉第15题)如图△ABC中,AB=AC,∠BAC=120°,∠DAE=60°,BD=5,CE=8,则DE的长为 .【答案】7. 【解析】试题解析:∵AB=AC,∴可把△AE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120°得到△AE′B,如图,∴BE′=EC =8,AE′=AE,∠E′AB=∠EAC, ∵∠BAC=120°,∠DAE=60°, ∴∠BAD+∠EAC=60°,∴∠E′AD=∠E′AB+∠BAD=60°, 在△E′AD 和△EAD 中AE =AE E AD =EAD AD =AD ⎧'∠'∠⎪⎨⎪⎩∴△E′AD≌△EAD(SAS ), ∴E′D=ED,过E′作EF⊥BD 于点F , ∵AB=AC,∠BAC=120°, ∴∠ABC=∠C=∠E′BA=30°, ∴∠E′BF=60°, ∴∠BE′F=30°, ∴BF=12BE′=4,E′F=43, ∵BD=5,∴FD=BD -BF=1,在Rt△E′FD 中,由勾股定理可得E′D=22(43)+1=7,∴DE=7.考点:1.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5. (2017广西贵港第16题)如图,点P 在等边ABC ∆的内部,且6,8,10PC PA PB ===,将线段P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60o得到'P C ,连接'AP ,则sin 'PAP ∠的值为 .【答案】35【解析】试题解析:连接PP′,如图,∵线段P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60°得到P'C , ∴CP=CP′=6,∠PCP′=60°, ∴△CPP′为等边三角形, ∴PP′=PC=6,∵△ABC 为等边三角形, ∴CB=CA ,∠ACB=60°, ∴∠PCB=∠P′C A , 在△PCB 和△P′CA 中PC P C PCB P CA CB CA '⎧=⎪'∠=∠⎨⎪=⎩∴△PCB ≌△P′CA, ∴PB=P′A=10, ∵62+82=102, ∴PP′2+AP 2=P′A 2,∴△APP′为直角三角形,∠APP′=90°, ∴sin ∠PAP′=63105PP P A '=='. 考点: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16.(2017黑龙江齐齐哈尔第19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直角三角形12OA A 的直角边1OA 在y 轴的正半轴上,且1121OA A A ==,以2OA 为直角边作第二个等腰直角三角形23OA A ,以3OA 为直角边作第三个等腰直角三角形20172018OA A ,则点2017A 的坐标为 .【答案】(0,(2)2016)或(0,21008).【解析】考点:规律型:点的坐标.三、解答题17. (重庆市江津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六校联考)如图,在△ABC中,AB=AC,D、E分别在边AB、AC上,DE∥BC.(1)试问△ADE是否是等腰三角形,并说明理由.(2)若M为DE上的点,且BM平分,CM平分,若的周长为20,BC=8.求的周长.【答案】(1) 是等腰三角形,理由详见解析;(2)28.【解析】试题分析:(1)由DE∥BC,可知△ADE∽△ABC,根据相似三角形性质即可求得结论;.(2)由于DE∥BC,BM平分∠ABC,CM平分∠ACB,易证BD=DM,ME=CE,根据△ADE的周长为20,BC=8,即可求出△ABC的周长.试题解析:(1)∵DE∥BC,.∴△ADE∽△ABC..∴..∵AB=AC,.∴AD=AE..∴△ADE是等腰三角形..18. (2017江苏无锡第24题)如图,已知等边△ABC,请用直尺(不带刻度)和圆规,按下列要求作图(不要求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1)作△ABC的外心O;(2)设D是AB边上一点,在图中作出一个正六边形DEFGHI,使点F,点H分别在边BC和AC上.【答案】(1)作图见解析;(2)作图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垂直平分线的作法作出AB,AC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O即为所求;(2)过D点作DI∥BC交AC于I,分别以D,I为圆心,DI长为半径作圆弧交AB于E,交AC于H,过E点作EF∥AC交BC于F,过H点作HG∥AB交BC于G,六边形DEFGHI即为所求正六边形.试题解析:(1)如图所示:点O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六边形DEFGHI即为所求正六边形.考点:1.作图—复杂作图;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3.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19.(2017内蒙古呼和浩特第18题)如图,等腰三角形ABC中,BD,CE分别是两腰上的中线.(1)求证:BD CE=;(2)设BD与CE相交于点O,点M,N分别为线段BO和CO的中点.当ABC∆的重心到顶点A的距离与底边长相等时,判断四边形DEMN的形状,无需说明理由.【答案(1)证明见解析;(2)四边形DEMN是正方形.【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得到AD=A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得到ED∥BC,ED=12BC,MN∥BC,MN=12BC,等量代换得到ED∥MN,ED=MN,推出四边形EDNM是平行四边形,由(1)知BD=CE,求得DM=EN,得到四边形EDNM是矩形,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OB=OC,由三角形的重心的性质得到O到BC的距离=12BC,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得到BD⊥CE,于是得到结论.试题解析:(1)由题意得,AB=AC,∵BD,CE分别是两腰上的中线,∴AD=12AC,AE=12AB,∴AD=AE,在△ABD和△ACE中AB ACA AAD AE=⎧⎪∠=∠⎨⎪=⎩,∴△ABD≌△ACE(ASA).∴BD=CE;(2)四边形DEMN是正方形,理由:∵E、D分别是AB、AC的中点,∴AE=12AB,AD=12AC,ED是△ABC的中位线,∴ED∥BC,ED=12BC,∵点M、N分别为线段BO和CO中点,∴OM=BM,ON=CN,MN是△OBC的中位线,∴MN∥BC,MN=12BC,∴ED∥MN,ED=MN,∴四边形EDNM是平行四边形,由(1)知BD=CE,又∵OE=ON,OD=OM,OM=BM,ON=CN,∴DM=EN,∴四边形EDNM是矩形,在△BDC与△CEB中,BE CDCE BDBC CB=⎧⎪=⎨⎪=⎩,∴△BDC≌△CEB,∴∠BCE=∠CBD,∴OB=OC,∵△ABC的重心到顶点A的距离与底边长相等,∴O到BC的距离=12BC,∴BD⊥CE,∴四边形DEMN 是正方形.考点: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三角形的重心;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0. (2017哈尔滨第24题)已知:ACB △和DC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90ACB DCE ==∠∠°,连接AE ,BD 交于点O ,AE 与DC 交于点M ,BD 与AC 交于点N .(1)如图1,求证:AE BD =;(2)如图2,若AC DC =,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情况下,请直接写出图2中四对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答案】(1)证明见解析;(2)△ACB ≌△DCE (SAS ),△EMC ≌△BCN (ASA ),△AON ≌△DOM (AAS ),△AOB ≌△DOE (HL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 )证明△ACE ≌△BCD ,从而可知AE=BD ;(2)根据条件判断出图中的全等直角三角形即可;(2)∵AC=DC ,∴AC=CD=EC=CB ,△ACB ≌△DCE (SAS );由(1)可知:∠AEC=∠BDC ,∠EAC=∠DBC ,∴∠DOM=90°,∵∠AEC=∠CAE=∠CBD ,∴△EMC ≌△BCN (ASA ),∴CM=CN,∴DM=AN,△AON≌△DOM(AAS),∵DE=AB,AO=DO,∴△AOB≌△DOE(HL)考点: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等腰直角三角形.。

初中数学专题复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精讲精练(含答案)

初中数学专题复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精讲精练(含答案)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一、重点和难点都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1.尺规作图尺规作图与通常的画图题不同,它规定只准用直尺和圆规为工具,而且每一步都必须有根有据不能随便画。

对于较复杂的作图题,要经过严格的分析,才能找到作图的根据和方法,这对推理能力的要求比较高。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1)性质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定理: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判定定义: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判定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3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等腰三角形性质与判定的应用(1)计算角的度数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推论计算角的度数,是等腰三角形性质的重要应用。

①已知角的度数,求其它角的度数;②已知条件中有较多的等腰三角形(此时往往设法用未知数表示图中的角,从中得到含这些未知数的方程或方程组);(2)证明线段或角相等;(3)有等腰三角形条件时的常用辅助线。

如图:若AB=AC①作AD ⊥BC 于D ,必有结论:∠1=∠2,BD=DC ②若BD=DC ,连结AD ,必有结论:∠1=∠2,AD ⊥BC ③作AD 平分∠BAC 必有结论:AD ⊥BC ,BD=DC 作辅助线时,一定要作满足其中一个性质的辅助线,然后证出其它两个性质,不能这样作:作AD ⊥BC ,使∠1=∠2. 二、例题分析例1 已知一腰和底边上的高,求作等腰三角形。

分析:我们首先在草稿上画好一个示意图,然后对照此图写出已知和求作并构思整个作图过程……已知:线段a 、h求作:△ABC ,使AB=AC=a ,高AD=h 作法:1、作PQ ⊥MN ,垂足为D ;2、在DM 上截取DA=h ;3、以点A 为圆心,以a 为半径作弧,交PQ 于点B 、C ;4、连结AB 、AC ; 则△ABC 为所求的三角形。

中考数学复习----《等腰三角形》知识点总结与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复习----《等腰三角形》知识点总结与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复习----《等腰三角形》知识点总结与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知识点总结1.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其中相等的两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

两腰构成的夹角叫做顶角,腰与底构成的夹角叫做底角。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①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

②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

(简称“等边对等角”)③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中线、高线以及顶角平分线相互重合。

(简称底边上三线合一)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①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②有两个底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等角对等边)③若一个三角形某一边上存在“三线合一”,则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练习题1、(2022•黑龙江)如图,△ABC中,AB=AC,AD平分∠BAC与BC相交于点D,点E是AB的中点,点F是DC的中点,连接EF交AD于点P.若△ABC的面积是24,PD=1.5,则PE的长是()A.2.5 B.2 C.3.5 D.3【分析】如图,过点E作EG⊥AD于G,证明△EGP≌△FDP,得PG=PD=1.5,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得AD的长,由三角形ABC的面积是24,得BC的长,最后由勾股定理可得结论.【解答】解:如图,过点E作EG⊥AD于G,∵AB=AC,AD平分∠BAC,∴AD⊥BC,BD=CD,∴∠PDF=∠EGP=90°,EG∥BC,∵点E是AB的中点,∴G是AD的中点,∴EG=BD,∵F是CD的中点,∴DF=CD,∴EG=DF,∵∠EPG=∠DPF,∴△EGP≌△FDP(AAS),∴PG=PD=1.5,∴AD=2DG=6,∵△ABC的面积是24,∴•BC•AD=24,∴BC=48÷6=8,∴DF=BC=2,∴EG=DF=2,由勾股定理得:PE==2.5.故选:A.2、(2022•淄博)某城市几条道路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道路AB∥CD,道路AB与AE的夹角∠BAE=50°.城市规划部门想新修一条道路CE,要求CF=EF,则∠E的度数为()A.23°B.25°C.27°D.30°【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由AB∥CD得到∠DFE=∠BAE=5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E,再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计算∠E的度数.【解答】解:∵AB∥CD,∴∠DFE=∠BAE=50°,∵CF=EF,∴∠C=∠E,∵∠DFE=∠C+∠E,∴∠C=∠DFE=×50°=25°,故选:B.3、(2022•鞍山)如图,在△ABC中,AB=AC,∠BAC=24°,延长BC到点D,使CD=AC,连接AD,则∠D的度数为()A.39°B.40°C.49°D.51°【分析】利用等边对等角求得∠B=∠ACB=78°,然后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得答案即可.【解答】解:∵AB=AC,∠BAC=24°,∴∠B=∠ACB=78°.∵CD=AC,∠ACB=78°,∠ACB=∠D+∠CAD,∴∠D=∠CAD=∠ACB=39°.故选:A.4、(2022•荆州)如图,直线l1∥l2,AB=AC,∠BAC=40°,则∠1+∠2的度数是()A.60°B.70°C.80°D.90°【分析】过点C作CD∥l1,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2=∠ACB,再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B=∠ABC,从而可求解.【解答】解:过点C作CD∥l1,如图,∵l1∥l2,∴l1∥l2∥CD,∴∠1=∠BCD,∠2=∠ACD,∴∠1+∠2=∠BCD+∠ACD=∠ACB,∵AB=AC,∴∠ACB=∠ABC,∵∠BAC=40°,∴∠ACB=(180°﹣∠BAC)=70°,∴∠1+∠2=70°.故选:B.5、(2022•台湾)如图,△ABC中,D点在AB上,E点在BC上,DE为AB的中垂线.若∠B=∠C,且∠EAC>90°,则根据图中标示的角,判断下列叙述何者正确?()A.∠1=∠2,∠1<∠3 B.∠1=∠2,∠1>∠3C.∠1≠∠2,∠1<∠3 D.∠1≠∠2,∠1>∠3【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解:∵DE为AB的中垂线,∴∠BDE=∠ADE,BE=AE,∴∠B=∠BAE,∴∠1=∠2,∵∠EAC>90°,∴∠3+∠C<90°,∵∠B+∠1=90°,∠B=∠C,∴∠1>∠3,∴∠1=∠2,∠1>∠3,故选:B.6、(2022•宜宾)如图,在△ABC中,AB=AC=5,D是BC上的点,DE∥AB交AC于点E,DF∥AC交AB于点F,那么四边形AEDF的周长是()A.5 B.10 C.15 D.20【分析】由于DE∥AB,DF∥AC,则可以推出四边形AFDE是平行四边形,然后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以证明▱AFDE的周长等于AB+AC.【解答】解:∵DE∥AB,DF∥AC,∴四边形AFDE是平行四边形,∠B=∠EDC,∠FDB=∠C∵AB=AC,∴∠B=∠C,∴∠B=∠FDB,∠C=∠EDC,∴BF=FD,DE=EC,∴▱AFDE的周长=AB+AC=5+5=10.故选:B.7、(2022•宿迁)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cm和5cm,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A.8cm B.13cm C.8cm或13cm D.11cm或13cm 【分析】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3cm和5cm,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解答】解:当3cm是腰长时,3,3,5能组成三角形,当5cm是腰长时,5,5,3能够组成三角形.则三角形的周长为11cm或13cm.故选:D.8、(2022•天津)如图,△OAB的顶点O(0,0),顶点A,B分别在第一、四象限,且AB ⊥x轴,若AB=6,OA=OB=5,则点A的坐标是()A.(5,4)B.(3,4)C.(5,3)D.(4,3)【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C,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C,根据坐标与图形性质写出点A的坐标.【解答】解:设AB与x轴交于点C,∵OA=OB,OC⊥AB,AB=6,∴AC=AB=3,由勾股定理得:OC===4,∴点A的坐标为(4,3),故选:D.9、(2022•泰安)如图,l1∥l2,点A在直线l1上,点B在直线l2上,AB=BC,∠C=25°,∠1=60°.则∠2的度数是()A.70°B.65°C.60°D.55°【分析】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BAC=25°,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到∠BEA=95°,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解.【解答】解:如图,∵AB=BC,∠C=25°,∴∠C=∠BAC=25°,∵l1∥l2,∠1=60°,∴∠BEA=180°﹣60°﹣25°=95°,∵∠BEA=∠C+∠2,∴∠2=95°﹣25°=70°.故选:A.10、(2022•自贡)等腰三角形顶角度数比一个底角度数的2倍多20°,则这个底角的度数是()A.30°B.40°C.50°D.60°【分析】设底角的度数是x°,则顶角的度数为(2x+2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设底角的度数是x°,则顶角的度数为(2x+20)°,根据题意得:x+x+2x+20=180,解得:x=40,故选:B.11、(2022•广安)若(a﹣3)2+5−b=0,则以a、b为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分析】先求a,b.再求第三边c即可.【解答】解:∵(a﹣3)2+=0,(a﹣3)2≥0,≥0,∴a﹣3=0,b﹣5=0,∴a=3,b=5,设三角形的第三边为c,当a=c=3时,三角形的周长=a+b+c=3+5+3=11,当b=c=5时,三角形的周长=3+5+5=13,故答案为:11或13.12、.(2022•岳阳)如图,在△ABC中,AB=AC,AD⊥BC于点D,若BC=6,则CD=.【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知D是BC的中点,即可求出CD的长.【解答】解:∵AB=AC,AD⊥BC,∴CD=BD,∵BC=6,∴CD=3,故答案为:3.13、(2022•苏州)定义:一个三角形的一边长是另一边长的2倍,这样的三角形叫做“倍长三角形”.若等腰△ABC是“倍长三角形”,底边BC的长为3,则腰AB的长为.【分析】由等腰△ABC是“倍长三角形”,可知AB=2BC或BC=2AB,若AB=2BC=6,可得AB的长为6;若BC=3=2AB,因1.5+1.5=3,故此时不能构成三角形,这种情况不存在;即可得答案.【解答】解:∵等腰△ABC是“倍长三角形”,∴AB=2BC或BC=2AB,若AB=2BC=6,则△ABC三边分别是6,6,3,符合题意,∴腰AB的长为6;若BC=3=2AB,则AB=1.5,△ABC三边分别是1.5,1.5,3,∵1.5+1.5=3,∴此时不能构成三角形,这种情况不存在;综上所述,腰AB的长是6,故答案为:6.14、(2022•云南)已知△ABC是等腰三角形.若∠A=40°,则△ABC的顶角度数是.【分析】分∠A是顶角和底角两种情况讨论,即可解答.【解答】解:当∠A是顶角时,△ABC的顶角度数是40°;当∠A是底角时,则△ABC的顶角度数为180°﹣2×40°=100°;综上,△ABC的顶角度数是40°或100°.故答案为:40°或100°.15、(2022•滨州)如图,屋顶钢架外框是等腰三角形,其中AB=AC,立柱AD⊥BC,且顶角∠BAC=120°,则∠C的大小为.【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得到∠B=∠C=30°.【解答】解:∵AB=AC且∠BAC=120°,∴∠B=∠C=(180°﹣∠BAC)=×60°=30°.故答案为:30°.11。

等腰三角形典型题解析

等腰三角形典型题解析

B
E
∴△ABC≌△AED(SAD) ∴AC=A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C FD
又∵△ACD 中 AF 是 CD 边的中线(已知)
燕园教育辅导中心
∴AF⊥CD(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和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
三、练习
(一)、选择题
1.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 )
A.顶角的平分线
B.底边上的高
C.底柱 BD、DE 要多长?
B D
以发现在 Rt△AED 与 Rt△ACB 中,由于∠A=30°, A E C
1
1
AB,又由 D 是 AB 的中点,所以 DE= AB.
2
4
[例]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 15°,腰长为 2a,求腰上的高.
分析:观察图形可
1
所 以 DE= AD, BC=
燕园教育辅导中心
A D
E
B
C
答案: 10.60°或 120° 11.∵AB=AC,∠BAC=120°,
∴∠B=∠C=30°, ∴在 Rt△ADC 中 CD=2AD, ∵∠BAC=120°,∴∠BAD=120°-90°=30°, ∴∠B=∠BAD,∴AD=BD,∴BC=3AD 12.①∵∠ACB=∠DCE=60°,
⊥CD.
分析:要证明 AF⊥CD,而点 F 是 CD 的中点,联想到这是等腰三角形特有的性质,于是连接 AC、
AD,证明 AC=AD,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到结论.
在△ABC 和△AED 中
证 明 : 连 接 AC、 AD A
AB AE(三 三 ) ABC AED(三 三 ) BC ED(三 三 )
等边三角形
一、复习知识要点
1.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也叫做正三角形.

中考数学复习专项之等腰三角形(含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专项之等腰三角形(含答案)

等腰三角形一、选择题1、(2022年聊城莘县模拟)如图,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3,点为边上一点,且,点为边上一点,若,则的长为( ).A .B .C .D .1答案:B2、(2022年惠州市惠城区模拟)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4和8,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A.16 B.18 C. 20 D. 16或20 答案:C3、(2022浙江永嘉一模)10.如图,在△ABC 中,AB =BC ,将△ABC 绕点B 顺时针旋转α度,得到△A 1BC 1,A 1B 交AC 于点E ,A 1C 1分别交AC ,BC 于点D ,F ,下列结论: ①∠CDF =α;②A 1E =CF ;③DF =FC ;④BE =BF . 其中正确的有( ▲ )A .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答案】C4、(2022重庆一中一模)11.如图,在等腰ABC Rt ∆中,︒=∠90C ,6=AC ,D 是AC 上一点.若51tan =∠DBA ,那么AD 的长为 A . 2 B .3 C .2 D . 1 【答案】A5. (2022江西饶鹰中考模拟)如图,将矩形ABCD 对折,得折痕PQ ,再沿MN 翻折,使点C 恰好落在折痕PQ 上的点C ′处,点D 落在D ′处,其中M 是BC 的中点.连接AC ′,BC ′,则图中共有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 ) A .1 B.2(第1 题图)FED C 1C BAA 1第2题图A BD′ P CD M NE C′Q F第6题CA PBDC.3D.4 答案:C6、(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全真模拟)如图,等腰△ABC 中,AB=AC ,P 为其底角平分线的交点,将△BCP 沿CP 折叠,使B 点恰好落在AC 边上的点D 处,若DA=DP ,则∠A 的度数为( ).A.20°B.30°C.32°D.36°D7、 (2022年江苏无锡崇安一模)如图,在五边形ABCDE 中,∠BAE =120°,∠B =∠E =90°,AB =BC =1,AE =DE =2,在BC 、DE 上分别找一点M 、N , 使△AMN 的周长最小,则△AMN 的最小周长为…( ▲ ) A .2 6 B .27 C .4 2D .5答案:B二、填空题1、(2022年安徽模拟二)如图,过边长为1的等边△ABC 的边AB 上一点P ,作PE ⊥AC 于E ,Q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当PA =CQ 时,连PQ 交AC 边于D ,则DE 的长为 .第1题图答案:42.(2022年安徽初中毕业考试模拟卷一)如图,ABC ∆为等边三角形,AQ =PQ ,PR =PS ,PR ⊥AB 于R ,PS ⊥AC 于S ,则四个结论正确的是 .(把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都填写在横线上) ①AP 平分∠BAC ;②AS =AR ;③QP ∥AR ;④BRP ∆≌△QSP .3、(2022年安徽省模拟六)如图,等边三角形ABC 中,D 、E 分别在AB 、BC 边上,且AD=BE ,AE 与CD 交于点F ,AG ⊥CD 于点G .下列结论:①AE =CD ;②∠AFC =1200;③⊿ADF 是正三角形;④12FG AF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填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 答案:①②④4、(2022年福州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如图,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ABC 中,E 是对称轴AD 上的一个动点,连接EC ,将线段EC 绕点C 逆时针旋转60°得到FC ,连接DF .则在点E 运动过程中,DF 的最小值是____ . 1.57.(2022年江苏无锡崇安一模)在直角△ABC 中,∠C =90°,AD 平分∠BAC 交BC 于点D ,若CD =4,则点D 到斜边AB 的距离为 ▲ .第1题第3题图 ABCDEF第4题图答案:47.(2022浙江东阳吴宇模拟题)如图,C 、D 、B 的坐标分别为(1, 0)(9, 0)(10, 0),点P (t ,0)是CD 上一个动点,在x 轴上方作等边△OPE 和△BPF ,连EF ,G 为EF 的中点。

等腰三角形知识点+经典例题

等腰三角形知识点+经典例题

等腰三角形知识点+经典例题等腰三角形知识点+经典例题等腰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具有两条边相等的性质。

在几何学中,等腰三角形有着独特的特点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等腰三角形的基本性质和解题技巧,并通过经典例题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

一、等腰三角形基本性质1. 两边相等: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相等,通常表示为AB = AC。

2. 两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即底边两侧的角)相等,通常表示为∠B = ∠C。

3. 对顶角平分底边:等腰三角形的对顶角(即顶点处的角)平分底边,即顶角的平分线与底边相等和垂直。

4. 底角是钝角:当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大于90度时,底角为钝角。

二、等腰三角形的特殊性质1. 高线重合:等腰三角形的高线与底边重合,且高线上的高度等于底边的中线和中线的一半。

2. 内切圆:等腰三角形的内切圆与底边相切,且圆心在高线上。

3. 外接圆:等腰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圆心位于底边的中点,且外接圆的半径等于底边长度的一半。

三、等腰三角形的解题技巧1. 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两边相等性质,可在题目中找到相等的边长,进而推导其他角度和边长的关系。

2. 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性质,可在题目中找到已知角度与未知角度的关系,从而推导解题过程。

3. 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对顶角平分底边性质,和底角是钝角的特点,可应用角平分线定理解题。

四、经典例题例题1: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 = AC = 6cm,∠B = 60°,求角A的度数和三角形的面积。

解析:由于AB = AC,可知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

又∠B =∠C = 60°,由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性质可得∠A = 180° - 2∠B = 60°。

三角形ABC的三个角度均为60°,是等边三角形。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ABC的面积为√3/4 * AB^2 = √3/4 * 6^2 = 9√3 cm^2。

例题2: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 = AC = 8cm,∠A = 100°,求顶角B的度数和三角形的周长。

2020年中考数学考点总动员第27讲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含答案解析)

2020年中考数学考点总动员第27讲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含答案解析)

第27讲图形的平移与旋转1.图形的平移(1)定义:在平面内,将某一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种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2)平移的要素:平移方向、平移距离.(2)性质:①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全等;②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③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2.图形的旋转(1)定义: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O转动一定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如果图形上的点P经过旋转变为点P′,那么这两个点叫做这个旋转的对应点;(2)要素:确定一个旋转运动的条件是要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3)性质:①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②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③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考点1:关于平移问题【例题1】在6×6方格中,将图①中的图形N平移后位置如图②所示,则图形N的平移方法中,正确的是() A.向下移动1格 B.向上移动1格C.向上移动2格 D.向下移动2格解析:结合图形按平移的定义判断.【同步练】在由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的3×4的网格中,有3个小正方形已经涂黑,请你再涂黑一个小正方形,使涂黑的四个小正方形中,其中两个可以由另外两个平移得到,则还需要涂黑的小正方形序号是(D)A.①或②B.③或④C.⑤或⑥D.①或⑨【解析】:根据题意可涂黑①和⑨,涂黑①时,可将左上和左下两个黑色正方形向右平移1个单位即可得;涂黑⑨时,可将左上和左下两个黑色正方形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可得;故选:D.归纳:1.平移前后图形的形状、大小都不变,平移得到的对应线段与原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2.判断时选择某一特殊点,验证其平移情况即可.考点2:关于旋转问题【例题2】(2016·娄底改编)如图,将等腰△ABC绕顶点B逆时针方向旋转角为α旋转到△A1BC1的位置,AB与A1C1相交于点D,AC与A1C1、BC1分别相交于点E、F.(1)试判断A1D和CF的数量关系;(2)当∠C=α时,判定四边形A1BC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BC,∠A=∠C,由旋转的性质得到A1B=AB=BC,∠A=∠A1=∠C,∠A1BD=∠CBC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即可求解;(2)由旋转的性质得到∠A1=∠A,根据平角的定义得到∠DEC =180°-α,在四边形A 1BCE 中,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得到∠A 1BC =360°-∠A 1-∠C -∠A 1EC =180°-α,进而证得四边形A 1BCE 是平行四边形,由A 1B =BC 即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即可证明.【解析】:(1)∵△ABC 是等腰三角形,∴AB =BC ,∠A =∠C,∵将等腰△ABC 绕顶点B 逆时针方向旋转α度到△A 1BC 1的位置,∴A 1B =AB =BC ,∠A =∠A 1=∠C,∠A 1BD =∠CBC 1,在△BCF 与△BA 1D 中,⎩⎪⎨⎪⎧∠A 1=∠C,A 1B =BC ∠A 1BD =∠CBF ,∴△BCF ≌△BA 1D(ASA ),∴A 1D =CF ;(2)四边形A 1BCE 是菱形,∵将等腰△ABC 绕顶点B 逆时针方向旋转到△A 1BC 1的位置, ∴∠A 1=∠A,∵∠ADE =∠A 1DB ,∴∠AED =∠A 1BD =α,∴∠DEC =180°-α,∵∠C =α,∴∠A 1=α,在四边形A 1BCE 中,∠A 1BC =360°-∠A 1-∠C-∠A 1EC =180°-α, ∴∠A 1=∠C,∠A 1BC =∠A 1EC , ∴四边形A 1BCE 是平行四边形, ∴A 1B =BC ,∴四边形A 1BCE 是菱形归纳:图形的旋转为背景的探究问题,常涉及的设问有:探究两条线段的数量关系、特殊四边形形状的判定,解决此类问题,需掌握如下方法:1.探究两条线段的数量关系一般指的是两条线段的倍数关系,常考虑利用特殊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特殊四边形的性质或根据题中对应角的关系得到相似三角形,再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进行求解.2.探究特殊四边形的形状,通常先判定该四边形是否是平行四边形,再结合旋转的性质,根据其边或角的之间的等量关系进一步判定其为哪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考点3:关于旋转的综合探究问题【例题3】(2018·湖北江汉·10分)问题:如图①,在Rt△ABC 中,AB=AC ,D 为BC 边上一点(不与点B ,C 重合),将线段A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得到AE ,连接EC ,则线段BC ,DC ,EC 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式为 BC=DC+EC ; 探索:如图②,在Rt△ABC 与Rt△ADE 中,AB=AC ,AD=AE ,将△ADE 绕点A 旋转,使点D 落在BC 边上,试探索线段AD ,BD ,CD 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应用:如图③,在四边形ABCD 中,∠ABC=∠ACB=∠ADC=45°.若BD=9,CD=3,求AD 的长.【分析】(1)证明△BAD≌△CA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答;(2)连接C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D=CE,∠ACE=∠B,得到∠DCE=90°,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即可;(3)作AE⊥AD,使AE=AD,连接CE,DE,证明△BAD≌△CAE,得到BD=CE=9,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即可.【解答】解:(1)BC=DC+EC,理由如下:∵∠BAC=∠DAE=90°,∴∠BAC﹣∠DAC=∠DAE﹣∠DAC,即∠BAD=∠CAE,在△BAD和△CAE中,,∴△BAD≌△CAE,∴BD=CE,∴BC=BD+CD=EC+CD,故答案为:BC=DC+EC;(2)BD2+CD2=2AD2,理由如下:连接CE,由(1)得,△BAD≌△CAE,∴BD=CE,∠ACE=∠B,∴∠DCE=90°,∴CE2+CD2=ED2,在Rt△ADE中,AD2+AE2=ED2,又AD=AE,∴BD2+CD2=2AD2;(3)作AE⊥AD,使AE=AD,连接CE,DE,∵∠BAC+∠CAD=∠DAE+∠CAD,即∠BAD=∠CAD′,在△BAD与△CAE中,,∴△BAD≌△CAE(SAS),∴BD=CE=9,∵∠ADC=45°,∠EDA=45°,∴∠ED C=90°,∴DE==6,∵∠DAE=90°,∴AD=AE=DE=6.一、选择题:1. (2017山东泰安)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线段A′B′是线段AB绕某点逆时针旋转角α得到的,点A′与A 对应,则角α的大小为()A.30° B.60° C.90° D.120°【答案】C【解答】解:如图:显然,旋转角为90°,故选C.2. (2018·辽宁省抚顺市)(3.00分)已知点A的坐标为(1,3),点B的坐标为(2,1).将线段AB沿某一方向平移后,点A的对应点的坐标为(﹣2,1).则点B的对应点的坐标为()A.(5,3)B.(﹣1,﹣2)C.(﹣1,﹣1)D.(0,﹣1)【答案】C【解答】解:∵A(1,3)的对应点的坐标为(﹣2,1),∴平移规律为横坐标减3,纵坐标减2,∵点B(2,1)的对应点的坐标为(﹣1,﹣1).故选:C.3. (2018·广西贺州·3分)如图,将Rt△ABC绕直角顶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C,连接BB',若∠A′B′B=20°,则∠A的度数是.A.60° B.65° C.70° D.80°【答案】B【解答】解:∵Rt△ABC绕直角顶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C,∴BC=B′C,∴△BC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BB′=45°,∴∠B′A′C=∠A′B′B+∠CBB′=20°+45°=65°,由旋转的性质得∠A=∠B′A′C=65°.故答案为:65°.4. (2018·辽宁大连·3分)如图,将△ABC绕点B逆时针旋转α,得到△EBD,若点A恰好在ED的延长线上,则∠CAD的度数为()A.90°﹣αB.αC.180°﹣αD.2α【答案】C【解析】解:由题意可得:∠CBD=α,∠ACB=∠EDB.∵∠EDB+∠ADB=180°,∴∠ADB+∠ACB=180°.∵∠ADB+∠DBC+∠BCA+∠CAD=360°,∠CBD=α,∴∠CAD=180°﹣α.故选C.5. 如图示,若△ABC内一点P满足∠PAC=∠PBA=∠PCB,则点P为△ABC的布洛卡点.三角形的布洛卡点(Brocard point)是法国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克洛尔(A.L.Crelle 1780﹣1855)于1816年首次发现,但他的发现并未被当时的人们所注意,1875年,布洛卡点被一个数学爱好者法国军官布洛卡(Brocard 1845﹣1922)重新发现,并用他的名字命名.问题:已知在等腰直角三角形DEF中,∠EDF=90°,若点Q为△DEF的布洛卡点,DQ=1,则EQ+FQ=()A.5 B.4 C.D.【答案】D【解答】解: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DEF中,∠EDF=90°,DE=DF,∠1=∠2=∠3,∵∠1+∠QEF=∠3+∠DFQ=45°,∴∠QEF=∠DFQ,∵∠2=∠3,∴△DQF∽△FQE,∴===,∵DQ=1,∴FQ=,EQ=2,∴EQ+FQ=2+,故选D二、填空题:6. (2019•湖南常德•3分)如图,已知△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BAC=45°,点D在AC边上,将△ABD绕点A 逆时针旋转45°得到△ACD′,且点D′、D、B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则∠A BD的度数是.【答案】22.5°.【解答】解:∵将△ABD绕点A逆时针旋转45°得到△ACD′,∴∠BAC=∠CAD'=45°,AD=AD',∴∠AD'D=67.5°,∠D'AB=90°,∴∠ABD=22.5°.故答案为22.5°.7. (2019湖北宜昌3分)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 在第一象限,点A 在x 轴的正半轴上,∠AOB =∠B =30°,OA =2,将△AOB 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点B 的对应点B'的坐标是 .【答案】,3),【解答】解:如图,作B′H⊥y 轴于H .由题意:OA′=A′B′=2,∠B′A′H=60°,∴AH′=A′B′=1, ∴OH=3,3),8. (2019,山西,3分)如图,在△ABC 中,∠BAC=90°,AB=AC=10cm ,点D 为△ABC 内一点,∠BAD=15°,AD=6cm ,连接BD ,将△ABD 绕点A 逆时针方向旋转,使AB 与AC 重合,点D 的对应点E ,连接DE ,DE 交AC 于点F ,则CF 的长为 cm.【答案】6210-【解析】过点A 作AG⊥DE 于点G ,由旋转可知:AD=AE ,∠DAE=90°,∠CAE=∠BAD=15° ∴∠AED=45°;在△AEF 中:∠AFD=∠AED+∠CAE=60° 在Rt△ADG 中:AG=DG=232=AD在Rt△AFG 中:2GF AF FG ====∴10CF AC AF =-=- 故答案为:6210-三、解答题:9. 如图所示,在正方形ABCD 中,G 是CD 上一点,延长BC 到E ,使CE =CG ,连接BG 并延长交DE 于F ,将△DCE 绕点D 顺时针旋转90°得到△DAE′.(1)判断四边形E′BGD 是什么特殊四边形,并说明理由;(2)由△BCG 经过怎样的变换可得到△DAE′?请说出具体的变换过程.解:(1)四边形E′BGD 是平行四边形.理由:∵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 ∥CD ,AB =CD ,∵将△DCE 绕点D 顺时针旋转90°得到△DAE′,∴CE =AE′, ∵CE =CG ,∴AE ′=CG ,∴BE ′=DG , ∴四边形E′BGD 是平行四边形;(2)∵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BC =CD ,∠BCD =90°.∵∠BCD +∠DCE=180°,∴∠BCD =∠DCE=90°.在△BCG 和△DCE,⎩⎪⎨⎪⎧∠BCG=∠DCE BC =DC ∠CBG=∠CD E ,∴△BCG ≌△DCE(ASA );∴由△BCG 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可得到△DCE,再绕点D 顺时针旋转90°得到△DAE′10. (2018·浙江宁波·10分)如图,在△ABC 中,∠ACB=90°,AC=BC ,D 是AB 边上一点(点D 与A ,B 不重合),连结CD ,将线段CD 绕点C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线段CE ,连结DE 交BC 于点F ,连接BE .(1)求证:△ACD≌△BCE;(2)当AD=BF时,求∠BEF的度数.【考点】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由题意可知:CD=CE,∠DCE=90°,由于∠ACB=90°,所以∠ACD=∠ACB﹣∠DCB,∠BCE=∠DCE﹣∠DCB,所以∠ACD=∠BCE,从而可证明△ACD≌△BCE(SAS)(2)由△ACD≌△BCE(SAS)可知:∠A=∠CBE=45°,BE=BF,从而可求出∠BEF的度数.【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CD=CE,∠DCE=90°,∵∠ACB=90°,∴∠ACD=∠ACB﹣∠D CB,∠BCE=∠DCE﹣∠DCB,∴∠ACD=∠BCE,在△ACD与△BCE中,∴△ACD≌△BCE(SAS)(2)∵∠ACB=90°,AC=BC,∴∠A=45°,由(1)可知:∠A=∠CBE=45°,∵AD=BF,∴BE=BF,∴∠BEF=67.5°11. (2018·浙江临安·3分)如图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BC,AD=2,BC=3,将腰CD以D为中心逆时针旋转90°至ED,连AE、CE,则△ADE的面积是()A.1 B.2 C.3 D.不能确定【考点】梯形的性质和旋转的性质【分析】如图作辅助线,利用旋转和三角形全等证明△DCG与△DEF全等,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EF的长,即△ADE的高,然后得出三角形的面积.【解答】解:如图所示,作EF⊥AD交AD延长线于F,作DG⊥BC,∵CD以D为中心逆时针旋转90°至ED,∴∠EDF+∠CDF=90°,DE=CD,又∵∠CDF+∠CDG=90°,∴∠CDG=∠EDF,在△DCG与△DEF中,,∴△DCG≌△DEF(AAS),∴EF=CG,∵AD=2,BC=3,∴CG=BC﹣AD=3﹣2=1,∴EF=1,∴△ADE的面积是:×AD×EF=×2×1=1.故选:A.12. (2019•江苏苏州•8分)如图,ABC=,将线段AC绕点A旋转到AF的位置,使△中,点E在BC边上,AE AB得CAF BAE∠=∠,连接EF,EF与AC交于点G(1)求证:EF BC=;(2)若65∠=︒,求FGC∠的度数.ACB∠=︒,28ABC(1)CAF BAE∠=∠∴∠=∠BAC EAFAE AB AC AF==又,()BAC EAF SAS∴△≌△EF BC∴=(2)65AB AE ABC=∠=︒,18065250BAE∴∠=︒-︒⨯=︒50FAG∴∠=︒BAC EAF又△≌△28F C∴∠=∠=︒502878FGC∴∠=︒+︒=︒13. (2019•湖北十堰•10分)如图1,△ABC中,CA=CB,∠ACB=α,D为△ABC内一点,将△CAD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角α得到△CBE,点A,D的对应点分别为点B,E,且A,D,E三点在同一直线上.(1)填空:∠CDE=2(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2)如图2,若α=60°,请补全图形,再过点C作CF⊥AE于点F,然后探究线段CF,AE,B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若α=90°,AC=,且点G满足∠AGB=90°,BG=6,直接写出点C到AG的距离.【分析】(1)由旋转的性质可得CD=CE,∠DCE=α,即可求解;(2)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D=BE,CD=CE,∠DCE=60°,可证△CDE是等边三角形,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DF=EF,即可求解;(3)分点G在AB的上方和AB的下方两种情况讨论,利用勾股定理可求解.【解答】解:(1)∵将△CAD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角α得到△CBE∴△ACD≌△BCE,∠DCE=α∴CD=CE∴∠CDE=1802α-故答案为:1802α-(2)AE=理由如下:如图,∵将△CAD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角60°得到△CBE∴△ACD≌△BCE∴AD=BE,CD=CE,∠DCE=60°∴△CDE是等边三角形,且CF⊥DE∴DF=EF∵AE=AD+DF+EF∴AE=CF(3)如图,当点G在AB上方时,过点C作CE⊥AG于点E,∵∠ACB=90°,AC=BC=,∴∠CAB=∠ABC=45°,AB=10∵∠ACB=90°=∠AGB∴点C,点G,点B,点A四点共圆∴∠AGC=∠ABC=45°,且CE⊥AG∴∠AGC=∠ECG=45°∴CE=GE∵AB=10,GB=6,∠AGB=90°∴AG=8∵AC2=AE2+CE2,∴()2=(8﹣CE)2+CE2,∴CE=7(不合题意舍去),CE=1若点G在AB的下方,过点C作CF⊥AG,同理可得:CF=7∴点C到AG的距离为1或7.。

中考数学总复习-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复习讲义 含解析

中考数学总复习-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复习讲义 含解析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问题描述】如图,已知点A 坐标为(1,1),点B 坐标为(4,3),在x 轴上取点C 使得△ABC 是等腰三角形.【几何法】“两圆一线”得坐标(1)以点A 为圆心,AB 为半径作圆,与x 轴的交点即为满足条件的点C ,有AB =AC ; (2)以点B 为圆心,AB 为半径作圆,与x 轴的交点即为满足条件的点C ,有BA =BC ; (3)作AB 的垂直平分线,与x 轴的交点即为满足条件的点C ,有CA =CB .一.选择题1.直线112y x =-+交x 、y 轴于A 、B 两点,点C 在x 轴上,且ABC ∆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 有( )个. A .1B .2C .3D .42.已知直线3y =+与坐标轴分别交于点A ,B ,点P在抛物线2(4y x =--+上,能使ABP ∆为等腰三角形的点P 的个数有( ) A .8个B .4个C .5个D .6个3.如图,抛物线22y x m =-的顶点为P ,与x 轴交于点A ,B ,且ABP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m 的值是( )A .2-B .12C .2D .12-二.填空题4.已知抛物线2y x k =-的顶点为P ,与x 轴交于点A ,B ,且ABP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k 的值是 .5.如图,直线4y x =-+分别交x 、y 轴于A 、B 点,若第一象限内一点P 在直线4y x =-+上且使得APO ∆是等腰三角形,点P 的坐标是 .6.如图,一次函数22y x =-+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以线段AB 为直角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且90BAC ∠=︒,则点C 坐标为 .7.如图,抛物线223y x x =-++与y 轴交于点C ,点(0,1)D ,点P 在抛物线上,且PCD ∆是以CD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则点P 的坐标为 .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A ,2A ,3A ⋯都在x 轴上,点1B ,2B ,3B ⋯都在直线y x =上,△11OA B ,△112B A A ,△212B B A ,△223B A A ,△323B B A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11OA =,则点2019B 的坐标是 .9.二次函数22y x =的图象如图所示,坐标原点O ,点1B ,2B ,3B 在y 轴的正半轴上,点1A ,2A ,3A 在二次函数22y x =位于第一象限的图象上,若△11A OB ,△212A B B ,△323A B B 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点1A ,2A ,3A 均为直角顶点,则点3A 的坐标是 .10.如图,抛物线224y x x =-++与y 轴交于点C ,点(0,2)D ,点M 是抛物线上的动点.若MCD ∆是以CD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则点M 的坐标为 .11.已知抛物线21242y x x =-+如图,点A 是抛物线上一点,点A 的横坐标为2,过点A 作AC x ⊥轴于点C ,则以AC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OABC 的顶点A 在y 轴正半轴上,顶点C 在x 轴正半轴上,抛物线2(1)(0)y a x c a =-+<的顶点为D ,且经过点A 、B .若AB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a 的值为 .三.解答题13.如图,正比例函数11(0)y k x k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22(0)k y k x=≠的图象交于点(,6)A a ,且点(9,2)C 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点B 的坐标为(4,0).(1)求正比例函数1y k x =的解析式;(2)若P 为射线OA 上一点,①若点P 的横坐标为x ,OPB ∆的面积为S ,写出S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指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②当POB ∆是等腰三角形时,求点P 的坐标.14.如图,A 、B 分别是x 轴上位于原点左右两侧的点,点(2,)P p 在第一象限,直线PA 交y 轴于点(0,2)C ,直线PB 交y 轴于点D ,AOP ∆的面积为6.(1)求点A 的坐标; (2)求点P 的坐标;(3)若BOP ∆是以OP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直接写出直线点D 坐标.15.已知(0,6)A ,点(,0)B t 是x 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B ,作BC AB ⊥,且:1:2BC AB =.又BD x ⊥轴交直线AC 于点D .(1)如图,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点C 的坐标及ABC ∆的面积; (2)当ABD ∆为等腰三角形时,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B 的坐标.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 为坐标原点,抛物线25y ax bx =++经过点(1,3)M 和(3,5)N .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坐标;(2)把该抛物线向 (填“上”成“下” )平移 个单位长度,得到的抛物线与x 轴只有一个公共点;(3)平移该抛物线,使平移后的抛物线经过点(2,0)A -,且与y 轴交于点B ,同时满足以A ,O ,B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请你写出平移过程,并说明理由.17.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2y ax x c =-+与x 轴交于点A 和点(1,0)B ,与y 轴相交于点(0,3)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顶点D 的坐标; (2)求证:DAB ACB ∠=∠;(3)点Q 在抛物线上,且ADQ ∆是以AD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求Q 点的坐标.18.已知二次函数23y ax bx a =+-经过点(1,0)A -、(0,3)C ,与x 轴交于另一点B ,抛物线的顶点为D .(1)求此二次函数解析式;(2)连接DC 、BC 、DB ,求证:BCD ∆是直角三角形;(3)在对称轴右侧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PDC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9.如图,抛物线的顶点A 的坐标为(1,4),抛物线与x 轴相交于B ,C 两点,与y 轴交于点(0,3)D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以及点B 的坐标;(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得DP CP +最小,如果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点Q是线段BD上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Q作x轴的垂线,交线段BD于点E,再过点Q作//为等腰直角QF x轴交抛物线于点F,连结EF,请问是否存在点Q使QEF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小题)1.直线112y x =-+交x 、y 轴于A 、B 两点,点C 在x 轴上,且ABC ∆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 有( )个. A .1B .2C .3D .4【解答】解:如图由图象可知,满足条件的点C 有三个. 故选D .3.已知直线33y x =-+与坐标轴分别交于点A ,B ,点P 在抛物线2(3)4y x =--+上,能使ABP ∆为等腰三角形的点P 的个数有( ) A .8个B .4个C .5个D .6个【解答】解:分三种情况考虑:①以点B 为圆心,AB 长度为半径作圆,交抛物线于点1P 、2P ;②以点A 为圆心,AB 长度为半径作圆,交抛物线于点3P 、4P 、5P 、6P ; ③作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交抛物线于点7P 、8P . 综上所述:能使ABP ∆为等腰三角形的点P 的个数为8个. 故选:A .4.如图,抛物线22y x m =-的顶点为P ,与x 轴交于点A ,B ,且ABP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m 的值是( )A .2-B .12C .2D .12-【解答】解:Q 抛物线解析式为22y x m =-, ∴该抛物线的顶点P 的坐标为(0,)m -,Q 抛物线和x 轴有两个交点, ∴△042()0m =-⨯->,0m ∴>,令0y =,得2mx =, 又ABP ∆Q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mm =, 解得12m =,故选:B .二.填空题(共10小题)6.已知抛物线2y x k =-的顶点为P ,与x 轴交于点A ,B ,且ABP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k 的值是 1 .【解答】解:Q 抛物线解析式为2y x k =-, ∴该抛物线的顶点(0,)k -,Q 抛物线和x 轴有两个交点, 40k ∴>, 0k ∴>,令0y =,得x k =又Q 抛物线2y x k =-与x 轴的两个交点以及顶点围成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k k =.解得1k =, 故答案为1.7.如图,直线4y x =-+分别交x 、y 轴于A 、B 点,若第一象限内一点P 在直线4y x =-+上且使得APO ∆是等腰三角形,点P 的坐标是 (2,2)或(422-,22) .【解答】解:Q 直线4y x =-+分别交x 、y 轴于A 、B 点, (4,0)A ∴,(0,4)B ,设(,4)P m m -+,当OP PA =时,则22OP PA =,即2222(0)(40)(4)(4)m m m m -+-+-=-+-+, 解得2m =; ∴此时(2,2)P ;当PA OA =时,则22PA OA =,即222(4)(4)4m m -+-+=, 解得42m =-422m =+(舍去), ∴此时(42P -,2);综上,P 点的坐标为(2,2)或(42-22), 故答案为(2,2)或(422-22).8.如图,一次函数22y x =-+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以线段AB 为直角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且90BAC ∠=︒,则点C 坐标为 (3,1) .【解答】解:如图,过点C 作CD x ⊥轴于D , 令0x =,得2y =, 令0y =,得1x =, (1,0)A ∴,(0,2)B , 1OA ∴=,2OB =, ABC ∆Q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 AC ∴=,90BAC ∠=︒, 90BAO CAD ∴∠+∠=︒, 90ACD CAD ∠+∠=︒Q , BAO ACD ∴∠=∠, 90BOA ADC ∠=∠=︒Q ,()ABO CAD AAS ∴∆≅∆, 2AD BO ∴==,1CD AO ==, 3OD ∴=,(3,1)C ∴故答案为(3,1).9.如图,抛物线223y x x =-++与y 轴交于点C ,点(0,1)D ,点P 在抛物线上,且PCD ∆是以CD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则点P 的坐标为 (12+,2)或(12-,2) .【解答】解:Q 抛物线223y x x =-++与y 轴交于点C , (0,3)C ∴.PCD ∆Q 是以CD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 ∴点P 在线段CD 的垂直平分线上,(0,1)D Q ,(0,3)C , (0,2)E ∴,过点E 作PE y ⊥轴,交抛物线于点P ,则点P 即为所求. P ∴点纵坐标为2,在223y x x =-++中,令2y =,可得2232x x -++=,解得12x =±, P ∴点坐标为(12+,2)或(12-,2),故答案为:(12+,2)或(12-,2).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A ,2A ,3A ⋯都在x 轴上,点1B ,2B ,3B ⋯都在直线y x =上,△11OA B ,△112B A A ,△212B B A ,△223B A A ,△323B B A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11OA =,则点2019B 的坐标是 2018(2,20182) .【解答】解:11OA =Q , ∴点1A 的坐标为(1,0),Q △11OA 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111A B ∴=,1(1,1)B ∴,Q △112B A A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121A A ∴=,122B A =Q △212B B A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232A A ∴=, 2(2,2)B ∴,同理可得,23(2B ,22),34(2B ,32),1(2n n B -⋯,12)n -, ∴点2019B 的坐标是2018(2,20182).故答案为2018(2,20182).11.二次函数22y x =的图象如图所示,坐标原点O ,点1B ,2B ,3B 在y 轴的正半轴上,点1A ,2A ,3A 在二次函数22y x =位于第一象限的图象上,若△11A OB ,△212A B B ,△323A B B 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点1A ,2A ,3A 均为直角顶点,则点3A 的坐标是 (2,2.【解答】解:分别过1A ,2A ,3A 作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A 、B 、C , 设1OB a =,12B B b =,23B B c =,则112AA a =,212BA b =,312CA c =, 在等腰直角△11OB A 中,11(2A a ,1)2a ,代入22y x =中,得2112()22a a =,解得1a =,11(2A ∴,1)2,在等腰直角△122B A B 中,21(2A b ,11)2b +,代入22y x =中,得21112()22b b +=g ,解得2b =,2(1,2)A ∴,在等腰直角△233B A B 中,31(2A c ,3)2c+,代入22y x =中,得21132()22c c +=g ,解得3c =,33(2A ∴,9)2,故答案为3(2,9)2.13.如图,抛物线224y x x =-++与y 轴交于点C ,点(0,2)D ,点M 是抛物线上的动点.若MCD ∆是以CD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则点M 的坐标为 (12+,3)或(12-,3) .【解答】解:MCD ∆Q 是以CD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 ∴点M 在线段CD 的垂直平分线上,Q 抛物线224y x x =-++与y 轴交于点C , (0,4)C ∴,且(0,2)D , CD ∴中点E 的坐标为(0,3),如图,过点E 作CD 的垂线与抛物线交于点M ,M ∴点纵坐标为3,在224y x x =-++中,令3y =,可得2243x x -++=,解得12x =±,M ∴点坐标为(12+,3)或(12-,3),故答案为:(12+,3)或(12-,3). 14.已知抛物线21242y x x =-+如图,点A 是抛物线上一点,点A 的横坐标为2,过点A 作AC x ⊥轴于点C ,则以AC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1 .【解答】解:Q 点A 是抛物线上一点,点A 的横坐标为2, 21222422y ∴=⨯-⨯+=, (2,2)A ∴,AC x ⊥Q 轴于点C , 2AC ∴=,ABC ∆Q 是以AC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AB BC ∴=,设AB BC a ==, 2222a a ∴+=, 22a ∴=, 2112ABC S a ∆∴==, 故答案为:1.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OABC 的顶点A 在y 轴正半轴上,顶点C 在x 轴正半轴上,抛物线2(1)(0)y a x c a =-+<的顶点为D ,且经过点A 、B .若AB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a 的值为 1- .【解答】解:Q 抛物线2(1)(0)y a x c a =-+<的顶点为D ,且经过点A 、B , ∴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1x =,且A 、B 关于直线1x =对称,过D 作DF x ⊥轴于F ,交AB 于E , ABD ∆Q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1AE BE ∴==, 2AB ∴=,112DE AB ==, Q 四边形OABC 是正方形,2OA AB BC OC ∴====,123DF =+=,(0,2)A ∴,(1,3)D ,把A 、D 的坐标代入2(1)y a x c =-+得:22(01)2(11)3a c a c ⎧-+=⎨-+=⎩解得:1a =-, 故答案为:1-.三.解答题(共15小题)16.如图,正比例函数11(0)y k x k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22(0)k y k x=≠的图象交于点(,6)A a ,且点(9,2)C 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点B 的坐标为(4,0).(1)求正比例函数1y k x =的解析式;(2)若P 为射线OA 上一点,①若点P 的横坐标为x ,OPB ∆的面积为S ,写出S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指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②当POB ∆是等腰三角形时,求点P 的坐标.【解答】解:(1)Q 点(2,9)C 在反比例函数2k y x=的图象上, 218k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18y x=, Q 点(,6)A a 在反比例函数18y x=的图象上, 3a ∴=,(3,6)A ∴,Q 点(3,6)A 在正比例函1y k x =的图象上 12k ∴=,∴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2y x =;(2)由(1)知,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2y x =, (,2)P x x ∴,①(4,0)B Q , 4OB ∴=1424(0)2S x x x ∴=⨯⨯=>;②由①知,(,2)P x x ,4OB =,22(2)5OP x x x ∴=+=,222(4)(2)5816BP x x x x =-+=-+POB ∆Q 是等腰三角形, ∴Ⅰ、当OP OB =时,45x ∴=,455x ∴=, 45(5P ∴,85)5, Ⅱ、当OP PB =时, ∴255816x x x =-+,2x ∴=,(2,4)P ∴Ⅲ、当PB OB =时, ∴258164x x -+=,85x ∴=或0x =(舍), 8(5P ∴,16)5,∴点P 坐标为45(5,85)5或(2,4)或8(5,16)5. 17.如图,A 、B 分别是x 轴上位于原点左右两侧的点,点(2,)P p 在第一象限,直线PA 交y 轴于点(0,2)C ,直线PB 交y 轴于点D ,AOP ∆的面积为6.(1)求点A 的坐标; (2)求点P 的坐标;(3)若BOP ∆是以OP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直接写出直线点D 坐标.【解答】解:(1)作PE y ⊥轴于E , P Q 的横坐标是2,则2PE =. 1122222COP S OC PE ∆∴==⨯⨯=g ;624AOC AOP COP S S S ∆∆∆∴=-=-=,142AOC S OA OC ∆∴==g ,即1242OA ⨯⨯=,4OA ∴=,A ∴的坐标是(4,0)-.(2)设直线AP 的解析式是y kx b =+,则 402k b b -+=⎧⎨=⎩, 解得:122k b ⎧=⎪⎨⎪=⎩,则直线的解析式是122y x =+. 当2x =时,3y =,即3p =, ∴点P 的坐标为(2,3);(3)①当OP PB =时,作PF x ⊥轴于F , (2,0)F ∴,F 是线段OB 的中点, (4,0)B ∴,∴直线3:62BP y x =-+,(0,6)D ∴;②当OP OB =时,OP =Q ,B ∴,0), ∴直线:BP y =+D ∴. 19.已知(0,6)A ,点(,0)B t 是x 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B ,作BC AB ⊥,且:1:2BC AB =.又BD x ⊥轴交直线AC 于点D .(1)如图,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点C 的坐标及ABC ∆的面积; (2)当ABD ∆为等腰三角形时,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B 的坐标.【解答】解:(1)过点C 作CE OB ⊥于E .在AOB ∆与BEC ∆中,90AOB BEC ∠=∠=︒Q ,90ABO BCE CBE ∠=∠=︒-∠,AOB BEC ∴∆∆∽, ∴2OA OB AB EB EC BC===, 即62t BE EC ==, 3BE ∴=,12EC t =, 3OE OB BE t ∴=+=+,∴点C 的坐标为1(3,)2t t +; 在Rt BCE ∆中,2222194BC CE BE t =+=+, AB BC ⊥Q ,2AB BC =,212ABC S AB BC BC ∆∴==g , 2194ABC S t ∆∴=+;(2)(0,6)A Q ,1(3,)2C t t +; ∴直线AC 的解析式为16263t y x t -=++. Q 点(,0)B t ,∴设162(,6)3t D t t t -++, 2236AB t ∴=+,222162()3t AD t t t -=++,22162(6)3t BD t t -=++.分三种情况:①当AD AB =时,222162()363t t t t t -+=++,2162()363t t t -=+, ∴16263t t t -=+或16263t t t -=-+, 当16263t t t -=+时,整理得224360t t --=,解得112t =+,212t =-(不合题意,舍去),1(12B ∴+,0); 当16263t t t -=-+时,整理得2360t +=, 此方程无解;②当AD BD =时,222116622()(6)33t t t t t t t --+=+++, 整理得323361080t t t -+-=,2(3)(36)0t t ∴-+=,解得3t =,2(3,0)B ∴;③当AB BD =时,2216236(6)3t t t t -+=++, 整理得328362880t t t +++=,2(8)(36)0t t ∴++=,解得8t =-(不合题意,舍去).综上可知,符合条件的点B的坐标为1(12B +0),2(3,0)B .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 为坐标原点,抛物线25y ax bx =++经过点(1,3)M 和(3,5)N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坐标;(2)把该抛物线向 下 (填“上”成“下” )平移 个单位长度,得到的抛物线与x 轴只有一个公共点;(3)平移该抛物线,使平移后的抛物线经过点(2,0)A -,且与y 轴交于点B ,同时满足以A ,O ,B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请你写出平移过程,并说明理由.【解答】解:(1)将点M 、N 的坐标代入抛物线表达式得:539355a b a b ++=⎧⎨++=⎩,解得:13a b =⎧⎨=-⎩, 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2231135()24y x x x =-+=-+, 故顶点坐标为:3(2,11)4;(2)由抛物线的顶点坐标知,把该抛物线向下平移114个单位长度,得到的抛物线与x 轴只有一个公共点, 故答案为:下,114;(3)A ,O ,B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点B 的坐标为:(0,2)或(0,2)-, ①当点(0,2)B 时,抛物线的表达式为:22y x bx =++,将点A 的坐标代入上式并解得:3b =, 故抛物线的表达式为:223132()24y x x x =++=+-, 此时顶点坐标为:3(2-,1)4-; ②当点(0,2)B -时,同理可得顶点坐标为:1(2-,9)4-, 故将原抛物线向左平移3个单位向下平移3或向左平移2个单位向下平移5个单位即可满足条件.23.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2y ax x c =-+与x 轴交于点A 和点(1,0)B ,与y 轴相交于点(0,3)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顶点D 的坐标;(2)求证:DAB ACB ∠=∠;(3)点Q 在抛物线上,且ADQ ∆是以AD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求Q 点的坐标.【解答】解:(1)把(1,0)B 和(0,3)C 代入22y ax x c =-+中, 得203a c c -+=⎧⎨=⎩,解得13a c =-⎧⎨=⎩, ∴抛物线的解析式是:223y x x =--+,2223(1)4y x x x =--+=-++Q ,∴顶点坐标(1,4)D -;(2)令0y =,则2230x x --+=,解得13x =-,21x =,(3,0)A ∴-,3OA OC ∴==,CAO OCA ∴∠=∠,在Rt BOC ∆中,1tan 3OB OCB OC ∠==,AC ==Q,DC ==,AD ==,22220AC DC AD ∴+==;ACD ∴∆是直角三角形且90ACD ∠=︒,1tan 3DC DAC AC ∴∠===, 又DAC ∠Q 和OCB ∠都是锐角,DAC OCB ∴∠=∠,DAC CAO BCO OCA ∴∠+∠=∠+∠,即DAB ACB ∠=∠;(3)令(,)Q x y 且满足223y x x =--+,(3,0)A -,(1,4)D -, ADQ ∆Q 是以AD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22QD QA ∴=,即2222(3)(1)(4)x y x y ++=++-,化简得:220x y -+=,由222023x y y x x -+=⎧⎨=--+⎩,解得11x y ⎧=⎪⎪⎨⎪=⎪⎩,22x y ⎧=⎪⎪⎨⎪=⎪⎩∴点Q的坐标是,. 26.已知二次函数23y ax bx a =+-经过点(1,0)A -、(0,3)C ,与x 轴交于另一点B ,抛物线的顶点为D .(1)求此二次函数解析式;(2)连接DC 、BC 、DB ,求证:BCD ∆是直角三角形;(3)在对称轴右侧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PDC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Q 二次函数23y ax bx a =+-经过点(1,0)A -、(0,3)C ,∴根据题意,得3033a b a a --=⎧⎨-=⎩, 解得12a b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3y x x =-++.(2)由2223(1)4y x x x =-++=--+得,D 点坐标为(1,4), 定义抛物线223y x x =-++.令0y =,2230x x -++=,解得1x =-或3, (1,0)A ∴-,(3,0)B ,22(10)(43)2CD ∴=-+-=,223332BC =+=,22(31)(40)5BD =-+-=2222(2)(32)20CD BC +=+=Q ,22(25)20BD ==,222CD BC BD ∴+=,BCD ∴∆是直角三角形;(3)存在.223y x x =-++对称轴为直线1x =.①若以CD 为底边,则11PD PC =, 设1P 点坐标为(,)x y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2221(3)PCx y =+-,2221(1)(4)PD x y =-+-, 因此2222(3)(1)(4)x y x y +-=-+-,即4y x =-.又1P 点(,)x y 在抛物线上,2423x x x ∴-=-++,即2310x x -+=, 解得1352x +=,23512x -=<,应舍去, 352x +∴=, 5542y x -∴=-=, 即点1P 坐标为35(2+,55)2-. ②若以CD 为一腰,Q 点2P 在对称轴右侧的抛物线上,由抛物线对称性知,点2P 与点C 关于直线1x =对称, 此时点2P 坐标为(2,3).∴符合条件的点P 坐标为35(2+,55)2-或(2,3).28.如图1,抛物线的顶点A 的坐标为(1,4),抛物线与x 轴相交于B ,C 两点,与y 轴交于点(0,3)D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以及点B 的坐标;(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得DP CP +最小,如果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点Q 是线段BD 上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Q 作x 轴的垂线,交线段BD 于点E ,再过点Q 作//QF x 轴交抛物线于点F ,连结EF ,请问是否存在点Q 使QE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答】解:(1)Q 抛物线的顶点A 的坐标为(1,4),∴设抛物线的表达式为:2(1)4y a x =-+,把(0,3)代入得:23(01)4a =-+,1a =-,∴抛物线的表达式为:22(1)423y x x x =--+=-++;令0y =,2(1)40x --+=,解得13x =,21x =-,B ∴的坐标是(3,0),C 的坐标是(1,0)-;(2)存在,如图1,因为B ,C 关于对称轴对称,连接BD 交对称轴于P ,此时DP CP +的值最小,(0,3)D Q ,(3,0)B ,易得BD 的解析式为:3y x =-+,当1x =时,132y =-+=,P ∴的坐标是(1,2);(3)如图2,存在点Q ,使QE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设2(,23)Q n n n -++,则(,3)E n n -+,2(2,23)F n n n -+-++, 22(23)(3)3QE n n n n n ∴=-++--+=-+,|22|QF n =-, QE x ⊥Q 轴、//QF x 轴,90EQF ∴∠=︒,∴当QE QF =时,QE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23|22|n n n -+=-, ①2322n n n -+=-,解得:11n =-(不合题意,舍去),22n =, 则(2,3)Q ;②2322n n n -+=-+, 解得:15173n +=>(不合题意,舍去),2517n -= 则517(Q -3175-. 综上,点Q 的坐标为(2,3)或517(-3175-.。

中考数学考点总动员系列 专题:26 三角形(含解析)

中考数学考点总动员系列 专题:26 三角形(含解析)

考点二十六:三角形聚焦考点☆温习理解一、三角形1、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1)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2)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3)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做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1)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推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的作用:①判断三条已知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②当已知两边时,可确定第三边的范围。

③证明线段不等关系。

3、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推论: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来两个内角的和。

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注: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等边对等角;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

二、全等三角形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1)边角边定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角边”或“SAS”)(2)角边角定理: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边角”或“ASA”)(3)边边边定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对于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判定它们全等时,还有H L 定理(斜边、直角边定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 ”)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三、等腰三角形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推论: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即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

推论2:等边三角形的各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

中考数学复习《等腰、等边及直角三角形》经典题型(含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等腰、等边及直角三角形》经典题型(含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等腰、等边及直角三角形》经典题型(含答案)知识点一:等腰和等边三角形1.等腰三角形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1)性质①等边对等角:两腰相等,底角相等,即AB=AC ∠B=∠C;②三线合一: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③对称性: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直线AD是对称轴.(2)判定①定义: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注意:1.实际解题中的一个常用技巧是,构造等腰三角形,进而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为解题服务,常用的构造方法有:1)、“角平分线+平行线”构造等腰三角形。

2)、“角平分线+垂线”构造等腰三角形。

3)、用“垂直平分线”构造等腰三角形;4)、用“三角形中角的2倍关系”构造等腰三角形。

2.当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不明确时,需分类讨论.变式练习1:如若等腰三角形ABC的一个内角为30°,则另外两个角的度数为30°、120°或75°、75°.3.三角形中“垂线、角平分线、中线、等腰”四个条件中,只要满足其中两个,其余均成立.变式练习2:如右图,已知AD⊥BC,D为BC的中点,则三角形的形状是等腰三角形.②等角对等边:即若∠B=∠C,则△ABC是等腰三角形.变式练习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7,则它的周长为( ) A. 17 B. 15 C. 13 D. 13或17【解析】A ①当等腰三角形的腰为3,底为7时,3+3<7不能构成三角形;②当等腰三角形的腰为7,底为3时,周长为3+7+7=17,故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7.变式练习4:如图,O为数轴原点,A,B两点分别对应-3,3,作腰长为4的等腰△ABC,连接OC,以O为圆心,CO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M,则点M对应的实数为 __7__.变式练习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8,则它的周长为( C )A.12 B.16 C.20 D.16或202.等边三角形(1)性质①边角关系:三边相等,三角都相等且都等于60°.即AB=BC=AC,∠BAC=∠B=∠C=60°;②对称性: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三条高线(或角平分线或中线)所在的直线是对称轴.(2)判定①定义: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②三个角都相等(均为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③任一内角为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即若AB=AC,且∠B=60°,则△ABC是等边三角形.变式练习1:△ABC中,∠B=60°,AB=A C,BC=3,则△ABC的周长为9.变式练习2:在等边△ABC中,点D,E分别在边BC,AC上,若CD=2,过点D 作DE∥AB,过点E作EF⊥D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求EF的长.解:∵△ABC是等边三角形,∴∠B=∠ACB=60°,∵DE∥AB,∴∠EDC=∠B=60°,∴△EDC是等边三角形,∴DE=DC=2,在Rt△DEF,∵∠DEF=90°,DE=2,∴DF=2DE=4,∴EF=DF2-DE2=42-22=2 3.变式练习3: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BD平分∠ABC,点E在BC的延长线上,且CE=1,∠E=30°,则BC=__2__.知识点二:角平分线和垂直平分线1.角平分线(1)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即若∠1 =∠2,PA⊥OA,PB⊥OB,则PA=PB.(2)判定: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角平分线上.4.垂直平分线图形(1)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的两端点距离相等.即若OP垂直且平分AB,则PA=PB.(2)判定:到一条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21P C OBAPCO B A注意:(1)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所以等边三角形也满足“三线合一”的性质.(2)等边三角形有一个特殊的角60°,所以当等边三角形出现高时,会结合直角三角形30°角的性质,即BD=1/2AB.变式练习:如图,△ABC中,∠C=90°,∠A=30°,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D,交AB于E,CD=2,则AC=6.知识点三: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两锐角互余.即∠A+∠B=90°;(2) 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若∠B=30°则AC=12AB;(3)斜边上的中线长等于斜边长的一半.即若CD是中线,则CD=12AB.(4)勾股定理: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2.直角三角形的判定(1)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即若∠C=90°,则△ABC是Rt△;(2) 如果三角形一条边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即若AD=BD=CD,则△ ABC是Rt△(3)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若a2+b2=c2,则△ABC是Rt△.3.直角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1).斜边与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的两直角三角形相似。

中考数学备考专题复习等腰三角形含解析

中考数学备考专题复习等腰三角形含解析

中考数学备考专题复习等腰三角形含解析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1、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线等于腰长的一半,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等于()A、15°或75°B、15°C、75°D、150°和30°2、如图,CD是Rt△ABC斜边AB上的高,将△BCD 沿 CD折叠,B点恰好落在AB的中点E处,则∠A等于()A、25B、30C、45D、603、如图所示,A是斜边长为m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C,D都是正方形。

则A,B,C,D的面积的和等于 ( )A 、B 、C 、D 、4、如图,在△ABC中,AB=6,AC=8,BC=10,P为边BC上一动点,PE⊥AB于E,PF⊥AC于F,M 为EF中点,则AM的最小值为( )A、2B、2.4C、2.6D、35、如图,是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高分别为20dm、3dm、2dm, A和B是这个台阶两个相对的端点,A点有一只蚂蚁,想到B点去吃可口的食物,则蚂蚁沿着台阶面爬到B点的最短路程是()A、15 dmB、20dmC、25dmD、30dm6、如图,△ABC的周长为26,点D,E都在边BC上,∠ABC的平分线垂直于AE,垂足为Q,∠ACB 的平分线垂直于AD,垂足为P,若BC=10,则PQ的长为()A 、B 、C、3D、47、直线l1∥l2∥l3,且l1与l2的距离为1,l2与l3的距离为3,把一块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形如图放置,顶点A,B,C恰好分别落在三条直线上,AC与直线l2交于点D,则线段BD的长度为( )A 、B 、C 、D 、8、如图,△ABC中,∠C=90°,∠ABC=60°,BD平分∠ABC ,若AD=6,则CD是()A、1B、2C、3D、49、在矩形ABCD中,AB=1,AD =,AF平分∠DAB,过C点作CE⊥BD于E,延长AF.EC交于点H,下列结论中:①AF=FH;②BO=BF;③CA=CH;④BE=3ED.正确的是()A、②③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0、(2016•滨州)如图,△ABC中,D为AB上一点,E为BC上一点,且AC=CD=BD=BE,∠A=50°,则∠CDE的度数为()A、50°B、51°C、51.5°D、52.5°11、(2016•深圳)如图,CB=CA,∠ACB=90°,点D在边BC上(与B、C不重合),四边形ADEF 为正方形,过点F作FG⊥CA,交CA的延长线于点G,连接FB,交DE于点Q,给出以下结论:①AC=FG;②S△FAB:S四边形CBFG=1:2;③∠ABC=∠ABF;④AD2=FQ•AC,其中正确的结论的个数是()A、1B、2C、3D、412、(2016•黔东南州)2002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会徽取材于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如图所示,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3,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直角三角形的较短直角边长为a,较长直角边长为b,那么(a+b)2的值为()A、13B、19C、25D、169二、填空题(共5题;共6分)13、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夹角为60°,一条对角线与短边的和为15,则短边的长是________,对角线的长是________.14、如图,边长为1的菱形ABCD的两个顶点B、C恰好落在扇形AEF的弧EF上.若∠BAD=120°,则弧BC的长度等于________.15、(2016•菏泽)如图,在正方形ABCD外作等腰直角△CDE,DE=CE,连接BE,则tan∠EBC=________.16、(2016•贵港)如图,AB是半圆O的直径,C是半圆O上一点,弦AD平分∠BAC,交BC于点E,若AB=6,AD=5,则DE的长为________.17、(2016•张家界)如图,将矩形ABCD沿GH对折,点C落在Q处,点D落在E处,EQ与BC相交于F.若AD=8cm,AB=6cm,AE=4cm.则△EBF的周长是________cm .三、解答题(共2题;共10分)18、如图,在直角△ABC中,∠C=90°,∠CAB的平分线AD交BC于D,若DE垂直平分AB,求∠B 的度数.19、如图,△ABC中,∠BAC=90°,AB=AC,O为BC的中点,点E,D分别为边AB,AC上的点,且满足OE⊥OD,求证:OE=OD.四、综合题(共5题;共65分)20、如图,分别以Rt△ABC的直角边AC及斜边AB向外作等边△ACD及等边△ABE.已知∠BAC=30°,EF⊥AB,垂足为F,连接DF.(1)试说明AC=EF;(2)求证:四边形ADFE是平行四边形.21、(2016•丽水)如图,矩形ABCD中,点E为BC上一点,F为DE的中点,且∠BFC=90°.(1)当E为BC中点时,求证:△BCF≌△DEC;(2)当BE=2EC时,求的值;(3)设CE=1,BE=n,作点C关于DE的对称点C′,连结FC′,AF,若点C′到AF的距离是,求n的值.22、(2016•贵港)如图1,在正方形ABCD内作∠EAF=45°,AE交BC于点E,AF交CD于点F,连接EF,过点A作AH⊥EF,垂足为H.(1)如图2,将△ADF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G.①求证:△AGE≌△AFE;②若BE=2,DF=3,求AH的长.(2)如图3,连接BD交AE于点M,交AF于点N.请探究并猜想:线段BM,MN,ND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3、(2016•天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点A(4,0),点B(0,3),把△ABO绕点B逆时针旋转,得△A′BO′,点A,O旋转后的对应点为A′,O′,记旋转角为α.(1)如图①,若α=90°,求AA′的长;(2)如图②,若α=120°,求点O′的坐标;(3)在(Ⅱ)的条件下,边OA上的一点P旋转后的对应点为P′,当O′P+BP′取得最小值时,求点P′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即可)24、(2016•义乌)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O为坐标原点,点B的坐标为(4,3),点A、C在坐标轴上,点P在BC边上,直线l1:y=2x+3,直线l2:y=2x﹣3.(1)分别求直线l1与x轴,直线l2与AB的交点坐标;(2)已知点M在第一象限,且是直线l2上的点,若△AP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点M的坐标;(3)我们把直线l1和直线l2上的点所组成的图形为图形F.已知矩形ANPQ的顶点N在图形F上,Q 是坐标平面内的点,且N点的横坐标为x,请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不用说明理由).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答案】A【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解析】【解答】此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该高线在等腰三角形内部,另外一种是在等腰三角形外部。

培优专题讲解-等腰三角形(含解答)-

培优专题讲解-等腰三角形(含解答)-

等腰三角形专题练习题等腰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具有一般三角形的性质,同时,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使它比一般三角形应用更加广泛.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为证明两个角相等和两条线段相等提供了依据.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底边上的高所在直线是它的对称轴,对于某些含有(或隐含)等腰三角形条件的问题,可以作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或构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例1如图1-1,△ABC中,AB=BC,M、N为BC边上两点,且∠BAM=∠CAN,MN=AN,求∠MAC的度数.练习11.如图1-2,已知△ABC中,AB=AC,AD=AE,∠BAE=30°,则∠DEC等于().A.7.5° B.10° C.12.5° D.18°1-22.如图1-3,AA′、BB′分别是△ABC的外角∠EAB和∠CBD的平分线,且AA′=AB=B′B,A′、B、C在一直线上,则∠ACB的度数是多少?1-33.如图1-4,等腰三角形ABC中,AB=BC,∠A=20°.D是AB边上的点,且AD=BC,•连结CD,则∠BDC=________.1-4例2 如图1-5,D是等边三角形ABC的AB边延长线上一点,BD•的垂直平分线HE•交AC延长线于点E,那么CE与AD相等吗?试说明理由.练习21.已知如图1-6,在△ABC中,AB=CD,D是AB上一点,DE⊥BC,E为垂足,ED•的延长线交CA的延长线于点F,判断AD与AF相等吗?1-6 1-7 1-82.如图1-7,△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点D是△ABC内一点,且∠DAC=∠DCA=15°,则BD与BA的大小关系是()A.BD>BA B.BD<BA C.BD=BA D.无法确定3.已知:如图1-8,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D上一点,且BE=•AC,•延长BE交AC于F,AF与EF相等吗?为什么?例3已知:如图1-9,△ABD和△BEC均为等边三角形,M、N分别为AE和DC•的中点,那么△BMN是等边三角形吗?说明理由.练习31.已知:如图1-10,在等边三角形ABC中,BD=CE=AF,AD与BE交于G,BE与CF•交于H,CF与AD交于K,试判断△GHK的形状.1-102.已知:如图1-11,△ABC是等边三角形,E是AC延长线上的任意一点,选择一点D,•使△CDE是等边三角形,如果M是线段AD的中点,N是线段BE的中点,那么△CMN•是等边三角形吗?为什么?1-113.已知:如图1-12,等边三角形ABC,在AB上取点D,在AC上取点E,使AD=AE,作等边三角形PCD、QAE和RAB,则以P、Q、R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请说明理由.1-12例4已知:如图1-13,等腰△ABC中,AB=AC,∠A=100°,∠ABC的平分线交AC于E,试比较AE+BE与BC的大小?练习41.如图1-14,在△ABC中,AB=AC,P为底边BC上的一点,PD⊥AB于D,PE⊥AC于E,•CF⊥AB于F,那么PD+PE与CF相等吗?1-142.已知:如图1-15,△ABC和△ADE都是等边三角形.B、C、D在一条直线上,•说明CE与AC+CD相等的理由.1-153.已知:如图1-16,△ABC是等边三角形,延长AC到D,•以BD•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BDE,连结AE,则AD_______AE+AB.(填“>”或“=”或“<”)1-16例5已知:如图1-17,△ABC中,AB=AC,CE是AB边上的中线,延长AB到D,使BD=AB,那么CE是CD的几分之几?练习51.如图1-18,D、E分别是等边三角形ABC两边BC、AC上的点,且AE=CD,连结BE、•AD交于点P.过B作BQ⊥AD于Q,请说明BP是PQ的2倍.2.如图1-19,在△ABC中,∠BAC=90°,AB=AC,BE平分∠ABC,CE⊥BE,那么CE•是BD的几分之几?1-193.已知:如图1-20,在△ABC中,AB=AC,AD和BE是高,它们相交于H,且AE=BE,•那么AH是BD的________倍.1-20答案:例1分析AB=AC,MN=AN可知△ABC和△AMN均为等腰三角形,充分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寻找所求角间的关系.解:设∠BAM=∠CAN=α,∠AMN=β,1-1∵MN=AN , ∴∠AMN=∠MAN=β. 设∠ABC=γ, 在△ABC 中, ∠ABC+∠BCA+∠CAB=180°,由于∠BCA=∠CAB=2α+β, ∴4α+2β+γ=180°. 在△ABM 中,β=α+γ,∴4α+2β+(β-α)=180°. 即3(α+β)=180°. ∴α+β=60°,故∠MAC=60°.例2 分析 要说明似乎没有任何关系的两条线段相等,往往需要做一些工作,如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等,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解:延长AD 到F ,使AF=EF , ∵△ABC 是等边三角形, ∴AB=AC ,∠A=60°. ∴△AEF 是等边三角形. ∴EA=EF ,∠AEF=∠A=60°. 又∵EH 垂直平分BD , ∴EB=ED ,∠EBD=∠EDB . ∴△EAD ≌△EFB . ∴AD=BF .又∵BF=AF-AB=AE-AC=CE , ∴AD=CE .例3 分析 要说明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只要能够证明这个三角形满足“三条边相等或三个角相等或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即可.本题只需利用三角形全等证得BM=BN ,且∠MBN=60°即可. 解:在△ABE 和△DBC 中,∵∠ABE=60°+∠DBE ,∠DBC=60°+∠DBE , ∴∠ABE=∠DBC . ∵AB=BD ,BE=EC . ∴△ABE ≌△DBC . ∴AE=DC ,∠MEB=∠NCB .又∵M 、N 分别是AE 和DC 的中点, ∴ME=NC ,又△BEC 为等边三角形, ∴BE=BC .∴△MBE ≌△NBC ,BM=BN .∴∠MBN=∠MBE-∠NBE=∠NBC-∠NBE=60°.1-51-9∴△BMN 为等边三角形.例4 分析 说明一条线段的长是否等于其他两条线段长的和,•常常采用截取等长线段的方法,将那些本来没有关系的线段放在条线段上,这样可迎刃而解. 解:在BC 上截取BF=BE ,BD=BA ,连结FE 、DE ,∵AB=AC ,∠A=100°,∴∠ABC=∠C=40°,又BE 平分∠ABC , ∴∠1=∠2=12∠ABC=20°. ∵BF=BE ,∴∠BEF=∠5=80°. 在△BAE 和△BDE 中, BA=BD ,∠1=∠2,BE=BE . ∴△BAE ≌△BDE . ∴AE=DE ,∠3=∠A=100°. ∴∠4=180°-∠3=180°, ∴∠4=∠5,DE=FE ,AE=FE . 又∠6=∠5-∠C=80°-40°=40°, ∴∠6=∠C ,∴FE=FC .故AE+BE=FC+BF=BC .例5 分析 延长线段到倍长,再证明三角形全等,往往是说明线段倍分关系的重要途径和必要手段.解:延长CE 到F ,使EF=CE ,连结BF ,CE 是AB 的中线,∴AE=EB . 又∠FEB=∠AEC ,∴△EBF ≌△EAC ,∴∠EBF=∠A . BF=AC=BD .在△FBC 和△DBC 中, FB=BD ,BC=BC .∴∠FBC=∠FBE+∠EBC . =∠A+∠ACB . ∠DBC=∠A+∠ACB .∴∠FBC=∠DBC . ∴△BCF ≌△BCD .∴CF=CD=2CE ,故CE=12CD .练习11.解:设∠DEC=x , ∵AD=AE , ∴∠ADE=∠AED .∴x=∠AEC-∠ADE=(∠B+30°)-∠ADE=(∠B+30°)-(∠C+x )1-131-17∵AB=AC,∴∠B=∠C∴2x=30°,x=15°,故选C.2.解:∵AB=BB′,∴∠BAB′=∠BB′A,∠B′BD=∠BAB′+∠BB′A=2∠BAB′.又∠CBB′=∠DBB′,∴∠ACB=∠CBB′+∠CB′B=3∠CAB.设∠CAB=x,∴∠ACB=3x,∠CBD=4x,又AA′=AB,∴∠A′=∠ABA′=∠CBD=4x.∵AA′平分∠EAB.∴∠A′AB=12(180°-x).又∠A′AB=180°-(∠A′+∠ABA′)=180°-8x∴12(180°-x)=180°-8x.∴x=12°,故∠ACB=36°.3.解:如图,作△AED≌△BAC,连结EC.则∠AED=∠BAC=20°,∠DAE=∠ADE=∠B=∠ACB=80°.∴∠CAE=∠DAE-∠BAC=80°-20°=60°.又∵AB=AE=AC,∴△ACE是正三角形,AE=EC=ED.∴∠DEC=∠AEC-∠AED=40°.∴∠EDC=12(180°-∠DEC)=70°.∴∠BDC=180°-(∠ADE+∠EDC)=30°.练习21.解:∵AB=AC,∴∠B=∠C.∵DE⊥BC,∴∠DEB=∠FEC=90°.在Rt△DEB与Rt△FEC中,∵∠B=∠C,∴∠BDE=∠F.∵∠FDA=∠BDE,∴∠FDA=∠F,故AD=AF.2.解:以AD为边在△ADB内作等边△ADE,连结BE.则∠1=∠2=∠3=60°.∴AE=ED=AD.∵∠DAC=15°,∴∠EAB=90°-∠1-∠DAC=15°.∴∠DAC=∠EAB.又∵DA=AE,AB=AC,∴△EAB≌△DAC.∴∠EBA=∠DCA=15°.∴∠BEA=180°-∠EBA-∠EAB=150°.∵∠BED=360°-∠BEA-∠AED=150°.∴∠BEA=∠BED.又∵EB=EB,AE=ED.∴△BEA≌△BED,∴BD=BA.故选择C.3.解:延长AD到G,使DG=AD,连结BG,∵BD=DC,∠BDG=∠CDA,AD=DG,∴△ADC≌△BDE.∴AC=BG,∠G=∠EAF,又∵BE=AC,∴BE=BG.∴∠G=∠BED,而∠BED=∠AEF,∴∠AEF=∠AFE,故FA=FE.练习31.解:∵△ABC是等边三角形,∴AB=BC=CA∠ABC=∠ACB=∠BAC=60°.又∵BD=AF=CE,∴△ABD≌△BCE≌△CAF.∴∠1=∠2=∠3.∴∠BAC-∠1=∠ABC-∠2=∠ACB-∠3.即∠CAK=∠ABG=∠BCH.又∵AB=BC=CA,∴△ABG≌△BCH≌△CAK.∴∠AGB=∠BHC=∠CKA.即∠KGH=∠GHK=∠GKH.故△GKH是等边三角形.2.解:由于△ABC与△CDE均为等边三角形,A、C、E三点共线,得知:CA=CB,CD=CE,∠ACD=∠BCE,故△ACD≌△BCE.∴∠ADC=∠BEC,AD=BE.又DM=12AD,EN=12BE,∴△DCM≌△ECN.∴∠DCM=∠ECN,CM=CN.又∠ECN+∠NCD=∠ECD=60°,∴∠NCM=∠MCD+∠NCD=60°.∴△CMN是等边三角形.3.解:连结BP.∵△ABC与△CDP均为等边三角形,∴AC=BC,CD=CP,∠ACB=∠DCP=60°.∴∠1=∠2,∴△ADC≌△BPC.∴∠CBP=∠DAC=60°.∵∠RBP=∠RBA+∠ABC+∠CBP=60°+60°+60°=180°,∴R、B、P三点共线.又∵∠RAQ=∠RAB+∠BAC+∠CAQ=60°+60°+60°=180°,∴R、A、Q三点共线.而AQ=AE=AD=BP,∴RQ=RA+AQ=RB+BP=RP.又∠R=60°,∴△PQR是等边三角形.故以P、Q、R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练习41.解:∵S△ACB=S△APB+S△APC,即12AB·CF=12AB·PD+12AB·PE.∴CF=PD+PE.2.解:∵AC=AB,∠CAE=∠BAD,AE=AD,∴△AEC≌△ADB.∴CE=BD.又∵BD=BC+CD=AC+CD.∴CE=AC+CD.3.解:∵△ABC和△BDE均为等边三角形.∴∠ABE=60°-∠EBC=∠CBD,AB=BC,BE=BD.∴△ABE≌△CBD.∴AE=CD.又∵AB=AC,∴AD=AC+CD=AB+AE.练习51.解:∵∠CAB=∠C=60°,AE=CD,AB=AC,∴△ADC≌△BEA,∴∠CAD=∠EBA.又∠BPQ=∠PAB+∠PBA=∠PAB+∠CAD=60°,∴在Rt△PQB中,∠PBQ=30°,∴BP=2PQ.2.解:延长CE交BA的延长线于F,∵∠1=∠2,∠BEC=∠BEF=90°,BE=BE,∴△BEC≌△BEF.∴BC=BF,CE=EF,∴CE=12 CF.又∵∠2+∠3=90°,∠4+∠5=90°,∠3=∠4,∴∠2=∠5,且AB=AC.∴Rt△AFC≌Rt△ADB.∴CF=BD.故CE=12 BD.3.解:∵AB=AC,AD⊥BC,∴BD=DC,∠DAC+∠C=90°.又∵BE⊥AC,∴∠EBC+∠C=90°.∴∠DAC=∠EBC.在△AEH和△BEC中,∵∠DAC=∠EBC,AE=BE.∠AEH=∠BEC=90°,∴△AEH≌△BEC,∴AH=BC.又BC=2BD,故AH=2BD.。

中考数学考点总动员系列专题27等腰三角形含解析40

中考数学考点总动员系列专题27等腰三角形含解析40

考点二十七:等腰三角形 聚焦考点☆温习理解一、等腰三角形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推论: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即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

推论2:等边三角形的各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

(2)等腰三角形的其他性质:①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且等于45°②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为锐角,不能为钝角(或直角),但顶角可为钝角(或直角)。

③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设腰长为a ,底边长为b ,则2b <a ④等腰三角形的三角关系:设顶角为顶角为∠A ,底角为∠B 、∠C ,则∠A=180°—2∠B ,∠B=∠C=2180A ∠-︒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推论: 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

这个判定定理常用于证明同一个三角形中的边相等。

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推论2: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二.等边三角形1.定义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判定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三.线段垂直平分线1.定义垂直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叫作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一点到这条线段的两端距离相等3.判定到一条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名师点睛☆典例分类考点典例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例1】(2017黑龙江齐齐哈尔第17题)经过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的一个顶点的线段把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如果其中一个是等腰三角形,另外一个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那么把这条线段定义为原三角形的“和谐分割线”.如图,线段CD 是ABC ∆的“和谐分割线”,ACD ∆为等腰三角形,CBD ∆和ABC ∆相似,46A ∠=︒,则ACB ∠的度数为 .【答案】113°或92°.【解析】考点:1.相似三角形的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熟知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举一反三】(2017浙江台州)如图,已知等腰三角形ABC ,AB=AC .若以点B 为圆心,BC 长为半径画弧,交腰AC 于点E ,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 AE=ECB. AE=BEC. ∠EBC=∠BACD. ∠EBC=∠ABE【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B=AC ,∴∠ABC=∠ACB ,∵以点B 为圆心,BC 长为半径画弧,交腰AC 于点E ,∴BE=BC ,∴∠ACB=∠BEC ,∴∠BEC=∠ABC=∠ACB ,∴∠A=∠EBC ,故选C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考点典例二、等腰三角形的多解问题【例2】(2017黑龙江绥化第20题)在等腰ABC ∆中,AD BC ⊥交直线BC 于点D ,若12AD BC =,则ABC ∆的顶角的度数为 .【答案】30°或150°或90°.【解析】试题分析:①BC 为腰,∵AD ⊥BC 于点D ,AD=12BC ,∴∠ACD=30°, 如图1,AD 在△ABC 内部时,顶角∠C=30°,如图2,AD 在△ABC 外部时,顶角∠ACB=180°﹣30°=150°,②BC 为底,如图3,∵AD ⊥BC 于点D ,AD=12BC ,∴AD=BD=CD ,∴∠B=∠BAD ,∠C=∠CAD ,∴∠BAD+∠CAD=12×180°=90°, ∴顶角∠BAC=90°,综上所述,等腰三角形ABC 的顶角度数为30°或150°或90°.考点:1.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点睛】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对于底和腰不等的等腰三角形,若条件中没有明确哪边是底哪边是腰时,应在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前提下分类讨论.【举一反三】(湖南省衡阳市船山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模拟)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70°,它的一腰上的高与底边所夹的角的度数是( )A. 35°B. 20°C. 35°或20°D. 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70°是顶角,它的一腰上的高与底边所夹的角的度数是35°, 70°是底角,顶角是40°,它的一腰上的高与底边所夹的角的度数是20°.故选C.考点典例三、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例3】(2017河池第12题)已知等边ABC ∆的边长为12,D 是AB 上的动点,过D 作AC DE ⊥于点E ,过E 作BC EF ⊥于点F ,过F 作AB FG ⊥于点G .当G 与D 重合时,AD 的长是()A .3B .4 C. 8 D .9【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设AD=x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C=60°,由垂直的定义得到∠ADF=∠DEB=∠EFC=90°,解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结论.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性质和判定解决.【举一反三】(重庆市江津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六校联考)如图所示,△ABC为等边三角形,P为BC 上一点,Q为AC上一点,AQ=PQ,PR=PS,PR⊥AB于R,PS⊥AC于S,•则对下面四个结论判断正确的是()①点P在∠BAC的平分线上,②AS=AR,③QP∥AR,④△BRP≌△QSP.A. 全部正确;B. 仅①和②正确;C. 仅②③正确;D. 仅①和③正确【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PR⊥AB于R,PS⊥AC于S.∴∠ARP=∠ASP=90°.∵PR=PS,AP=AP.∴Rt△ARP≌Rt△ASP.∴AR=AS,故(2)正确,∠BAP=∠CAP.∴AP是等边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故(1)正确.∴AP是BC边上的高和中线,即点P是BC的中点.∵AQ=PQ.∴点Q是AC的中点.∴PQ是边AB对的中位线.∴PQ∥AB,故(3)正确.∵∠B=∠C=60°,∠BRP=∠CSP=90°,BP=CP.∴△BRP≌△QSP,故(4)正确.∴全部正确..故选A.考点典例四、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运用【例3】(山东省昌乐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模拟)已知如图,△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D,△ABC和△DBC的周长分别是60cm和38cm,则△ABC的腰和底边长分别为()A. 24cm和12cmB. 16cm和22cmC. 20cm和16cmD. 22cm和16cm【答案】D考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广西钦州市钦北区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如图,在△ABC中,∠ACB=90°,分别以点A和点B为圆心,以相同的长(大于AB)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和点N,作直线MN交AB于点D,交BC于点E.若AC=3,AB=5,则DE等于()A. 2B.C.D.【答案】C【解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C,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求出AE=BE,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E,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DE即可.解: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BC==4,连接AE,从作法可知:DE是AB的垂直评分线,根据性质AE=BE,在Rt△ACE中,由勾股定理得:AC+CE=AE,即3+(4-AE)=AE,解得:AE=,在Rt△ADE中,AD=AB=,由勾股定理得:DE+()=(),解得:DE=.故选C.课时作业☆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2017海南第13题)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4、4、6,在△ABC所在平面内画一条直线,将△ABC 分割成两个三角形,使其中的一个是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直线最多可画()条.A.3 B.4 C.5 D.6【答案】B.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 (2017黑龙江大庆)如图,△ABD 是以BD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CD 中,∠DBC =90°,∠BCD =60°,DC 中点为E ,AD 与BE 的延长线交于点F ,则∠AFB 的度数为( )A. 30°B. 15°C. 45°D. 25°【答案】B【解析】解:∵∠DBC =90°,E 为DC 中点,∴BE =CE =CD ,∵∠BCD =60°,∴∠CBE =60°,∴∠DBF =30°,∵△AB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D =45°,∴∠ABF =75°,∴∠AFB =180°﹣90°﹣75°=15°,故选B .3. (2017湖北武汉第10题)如图,在Rt ABC ∆中,90C ∠=,以ABC ∆的一边为边画等腰三角形,使得它的第三个顶点在ABC ∆的其他边上,则可以画出的不同的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最多为( )A.4 B.5 C. 6 D.7【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①以B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交AB于点D,△BCD就是等腰三角形;②以A为圆心,AC长为半径画弧,交AB于点E,△ACE就是等腰三角形;③以C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交AC于点F,△BCF就是等腰三角形;④作A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H,△ACH就是等腰三角形;⑤作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G,则△AGB是等腰三角形;⑥作B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I,则△BCI是等腰三角形.故选C.考点:画等腰三角形.4. (河北省故城县运河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则该三角形的面积为()A. B. C. D. 3【答案】C【解析】如图,作CD⊥AB,则CD是等边△ABC底边AB上的高,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可得AD=1,所以,在直角△ADC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CD==,代入面积计算公式,解答出S△ABC=×2×=;故选:C.5.(2017-2018学年苏州市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期末复习)如图,在中,于点,于点,为边的中点,连接、,则下列结论:①;②为等边三角形.下面判断正确是( )A. ①正确B. ②正确C. ①②都正确D. ①②都不正确【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①∵BM⊥AC于点M,CN⊥AB于点N,P为BC边的中点,∴PM=BC,PN=BC,∴PM=PN,正确;②∵∠A=60°,BM⊥AC于点M,CN⊥AB于点N,∴∠ABM=∠ACN=30°,在△ABC中,∠BCN+∠CBM═180°-60°-30°×2=60°,∵点P是BC的中点,BM⊥AC,CN⊥AB,∴PM=PN=PB=PC,∴∠BPN=2∠BCN,∠CPM=2∠CBM,∴∠BPN+∠CPM=2(∠BCN+∠CBM)=2×60°=120°,∴∠MPN=60°,∴△PMN是等边三角形,正确;所以①②都正确.故选C.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动点C在x轴上,若以A、B、C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点C的个数为()A.2 B.3 C.4 D.5【答案】B.【解析】考点: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2.坐标与图形性质;3.分类讨论;4.综合题;5.压轴题.7.(浙江省上杭县西南片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如图,在△ABC中,∠B=∠C,AD为△ABC 的中线,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 △ABD≌△ACDB. AD为△ABC的高线C. AD为△ABC的角平分线D. △ABC是等边三角形【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B=∠C,∴AB=AC,∵AD是△ABC的中线,∴AD⊥BC,∠BAD=∠CAD,即AD是△ABC的高,AD为△ABC的角平分线,∴∠ADB=∠ADC=90°,在△ABD和△ACD中∴△ABD≌△ACD,即选项A、B、C都正确,根据已知只能推出AC=AB,不能推出AC、AB和BC的关系,即不能得出△ABC是等边三角形,选项D错误,故选D.二、填空题8.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中考数学一模)如图,已知△ABC和△AED均为等边三角形,点D在BC边上,DE 与AB相交于点F,如果AC=12,CD=4,那么BF的长度为__.【答案】【解析】试题分析:△ABC和△AED均为等边三角形,∴ , , ,∴,∴~∆ACD,又,∴,∴,∴,∴,∴即,所以BF=故答案为9.(山西省汾西县双语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模拟)已知:点P、Q是△ABC的边BC上的两个点,且BP=PQ=QC=AP=AQ,∠BAC的度数是()A. 100°B. 120°C. 130°D. 150°【答案】B10. (浙江省宁波市东方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等腰△ABC,其中AB=AC=17cm,BC=16cm,则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__cm2.【答案】120【解析】利用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的重合的性质,勾股定理求出三角形的高AD==15cm,再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S△ABC=BC•AD=×16×15=120cm2.故答案为:120.11. (浙江省宁波市李兴贵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40°,则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是 _______【答案】50或130【解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一种情况等腰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①如图1,∵BD⊥AC,∠ABD=40°,∴∠A=50°,即顶角的度数为50°.另一种情况等腰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②如图2,∵BD⊥AC,∠DBA=40°,∴∠BAD=50°,∴∠BAC=130°.故答案为:50或130.12.(江苏省靖江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答案】15.【解析】试题解析:本题可分为两种情况来讨论.第一种,当腰长为3时,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为3、3、6,由于,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第二种,当腰长为6时,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为6、6、3,由于,所以可以构成三角形.那么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故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15.13. (2017新疆建设兵团第15题)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CB=CD,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下列结论中:①∠ABC=∠ADC;②AC与BD相互平分;③AC,BD分别平分四边形ABCD的两组对角;④四边形ABCD的面积S=12AC•B D.正确的是(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答案】①④【解析】试题解析:①在△ABC和△ADC中,∵AB AD BC CD AC AC⎧=⎪=⎨⎪=⎩,∴△ABC≌△ADC(SSS),∴∠ABC=∠ADC,故①结论正确;②∵△ABC≌△ADC,∴∠BAC=∠DAC,∵AB=AD,∴OB=OD,AC⊥BD,而AB与BC不一定相等,所以AO与OC不一定相等,故②结论不正确;③由②可知:AC平分四边形ABCD的∠BAD、∠BCD,而AB与BC不一定相等,所以BD不一定平分四边形ABCD的对角;故③结论不正确;④∵AC⊥BD,∴四边形ABCD的面积S=S△ABD+S△BCD=12BD•AO+12BD•CO=12BD•(AO+CO)=12AC•BD.故④结论正确;所以正确的有:①④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14. (2017湖北武汉第15题)如图△ABC中,AB=AC,∠BAC=120°,∠DAE=60°,BD=5,CE=8,则DE 的长为 .【答案】7.【解析】试题解析:∵AB=AC,∴可把△AE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120°得到△AE′B,如图,∴BE′=EC =8,AE′=AE,∠E′AB=∠EAC,∵∠BAC=120°,∠DAE=60°,∴∠BAD+∠EAC=60°,∴∠E′AD=∠E′AB+∠BAD=60°,在△E′AD 和△EAD 中AE =AE E AD =EAD AD =AD ⎧'∠'∠⎪⎨⎪⎩∴△E′AD≌△EAD(SAS ),∴E′D=ED,过E′作EF⊥BD 于点F ,∵AB=AC,∠BAC=120°,∴∠ABC=∠C=∠E′BA=30°,∴∠E′BF=60°,∴∠BE′F=30°, ∴BF=12BE′=4,E′F=4, ∵BD=5,∴FD=BD -BF=1,在Rt△E′FD 中,由勾股定理可得,∴DE=7.考点:1.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5. (2017广西贵港第16题)如图,点P 在等边ABC ∆的内部,且6,8,10PC PA PB ===,将线段P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60得到'P C ,连接'AP ,则sin 'PAP ∠的值为 .【答案】35【解析】试题解析:连接PP′,如图,∵线段P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60°得到P'C ,∴CP=CP′=6,∠PCP′=60°,∴△CPP′为等边三角形,∴PP′=PC=6,∵△ABC 为等边三角形,∴CB=CA ,∠ACB=60°,∴∠PCB=∠P′C A ,在△PCB 和△P′CA 中PC P C PCB P CA CB CA '⎧=⎪'∠=∠⎨⎪=⎩∴△PCB ≌△P′CA,∴PB=P′A=10,∵62+82=102,∴PP′2+AP 2=P′A 2,∴△APP′为直角三角形,∠APP′=90°,∴sin ∠PAP′=63105PP P A '=='. 考点: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16.(2017黑龙江齐齐哈尔第19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直角三角形12OA A 的直角边1OA 在y 轴的正半轴上,且1121OA A A ==,以2OA 为直角边作第二个等腰直角三角形23OA A ,以3OA 为直角边作第三个等腰直角三角形20172018OA A ,则点2017A 的坐标为 .【答案】(0,)2016)或(0,21008).【解析】考点:规律型:点的坐标.三、解答题17. (重庆市江津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六校联考)如图,在△ABC中,AB=AC,D、E分别在边AB、AC上,DE∥BC.(1)试问△ADE是否是等腰三角形,并说明理由.(2)若M为DE上的点,且BM平分,CM平分,若的周长为20,BC=8.求的周长.【答案】(1) 是等腰三角形,理由详见解析;(2)28.【解析】试题分析:(1)由DE∥BC,可知△ADE∽△ABC,根据相似三角形性质即可求得结论;.(2)由于DE∥BC,BM平分∠ABC,CM平分∠ACB,易证BD=DM,ME=CE,根据△ADE的周长为20,BC=8,即可求出△ABC的周长.试题解析:(1)∵DE∥BC,.∴△ADE∽△ABC..∴..∵AB=AC,.∴AD=AE..∴△ADE是等腰三角形..18. (2017江苏无锡第24题)如图,已知等边△ABC,请用直尺(不带刻度)和圆规,按下列要求作图(不要求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1)作△ABC的外心O;(2)设D是AB边上一点,在图中作出一个正六边形DEFGHI,使点F,点H分别在边BC和AC上.【答案】(1)作图见解析;(2)作图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垂直平分线的作法作出AB,AC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O即为所求;(2)过D点作DI∥BC交AC于I,分别以D,I为圆心,DI长为半径作圆弧交AB于E,交AC于H,过E点作EF∥AC交BC于F,过H点作HG∥AB交BC于G,六边形DEFGHI即为所求正六边形.试题解析:(1)如图所示:点O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六边形DEFGHI即为所求正六边形.考点:1.作图—复杂作图;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3.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19.(2017内蒙古呼和浩特第18题)如图,等腰三角形ABC中,BD,CE分别是两腰上的中线.(1)求证:BD CE=;(2)设BD与CE相交于点O,点M,N分别为线段BO和CO的中点.当ABC∆的重心到顶点A的距离与底边长相等时,判断四边形DEMN的形状,无需说明理由.【答案(1)证明见解析;(2)四边形DEMN是正方形.【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得到AD=A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得到ED∥BC,ED=12BC,MN∥BC,MN=12BC,等量代换得到ED∥MN,ED=MN,推出四边形EDNM是平行四边形,由(1)知BD=CE,求得DM=EN,得到四边形EDNM是矩形,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OB=OC,由三角形的重心的性质得到O到BC的距离=12BC,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得到BD⊥CE,于是得到结论.试题解析:(1)由题意得,AB=AC,∵BD,CE分别是两腰上的中线,∴AD=12AC,AE=12AB,∴AD=AE,在△ABD和△ACE中AB ACA AAD AE=⎧⎪∠=∠⎨⎪=⎩,∴△ABD≌△ACE(ASA).∴BD=CE;(2)四边形DEMN是正方形,理由:∵E、D分别是AB、AC的中点,∴AE=12AB,AD=12AC,ED是△ABC的中位线,∴ED∥BC,ED=12BC,∵点M、N分别为线段BO和CO中点,∴OM=BM,ON=CN,MN是△OBC的中位线,∴MN∥BC,MN=12BC,∴ED∥MN,ED=MN,∴四边形EDNM是平行四边形,由(1)知BD=CE,又∵OE=ON,OD=OM,OM=BM,ON=CN,∴DM=EN,∴四边形EDNM是矩形,在△BDC与△CEB中,BE CDCE BDBC CB=⎧⎪=⎨⎪=⎩,∴△BDC≌△CEB,∴∠BCE=∠CBD,∴OB=OC,∵△ABC的重心到顶点A的距离与底边长相等,∴O到BC的距离=12BC,∴BD⊥CE,∴四边形DEMN 是正方形.考点: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三角形的重心;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0. (2017哈尔滨第24题)已知:ACB △和DC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90ACB DCE ==∠∠°,连接AE ,BD 交于点O ,AE 与DC 交于点M ,BD 与AC 交于点N .(1)如图1,求证:AE BD =;(2)如图2,若AC DC =,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情况下,请直接写出图2中四对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答案】(1)证明见解析;(2)△ACB ≌△DCE (SAS ),△EMC ≌△BCN (ASA ),△AON ≌△DOM (AAS ),△AOB ≌△DOE (HL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 )证明△ACE ≌△BCD ,从而可知AE=BD ;(2)根据条件判断出图中的全等直角三角形即可;(2)∵AC=DC ,∴AC=CD=EC=CB ,△ACB ≌△DCE (SAS );由(1)可知:∠AEC=∠BDC ,∠EAC=∠DBC ,∴∠DOM=90°,∵∠AEC=∠CAE=∠CBD ,∴△EMC ≌△BCN (ASA ),∴CM=CN,∴DM=AN,△AON≌△DOM(AAS),∵DE=AB,AO=DO,∴△AOB≌△DOE(HL)考点: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等腰直角三角形.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

等腰三角形(讲义及答案).

等腰三角形(讲义及答案).

等腰三⾓形(讲义及答案).知识点睛1.等腰三⾓形等腰三⾓形(讲义)∠ABC=2∠ACB=2α延长CB 到点D,使BD=BA 作∠ABC 的平分线(1)定义:有两边相等的三⾓形叫做等腰三⾓形.(2)性质:①边:等腰三⾓形两腰相等;②⾓:等腰三⾓形,简称“”;③线:等腰三⾓形、及互相重合,也称“三线合⼀”.(3)判定:的三⾓形是等腰三⾓形,简称“等⾓对等边”.思考⽅向⼩结:①看到等腰三⾓形,想等腰三⾓形的性质,要证明⼀个三⾓形是等腰三⾓形,想等腰三⾓形的定义、判定.②要证明两条线段相等,可以放在两个三⾓形中证全等;也可以放在⼀个三⾓形中证等腰.③见到“三线”中“两线”重合,或平⾏线+⾓平分线,可以考虑证等腰.④倍⾓(或半⾓):常转为等⾓,会出现等腰三⾓形.1②的三⾓形是等边三⾓形.2.等边三⾓形(1)定义:三边都相等的三⾓形叫做等边三⾓形.(2)性质:①边:等边三⾓形三边都相等;②⾓:等边三⾓形三个内⾓都相等,并且每个⾓都等于;③线:等边三⾓形三线合⼀.(3)判定:①的等腰三⾓形是等边三⾓形;3.等于的⼀半.4.在证明时,先假设不成⽴,然后推导出与定义、基本事实、已有定理或已知条件相⽭盾的结果,从⽽证明命题的结论⼀定成⽴,这种证明的⽅法称为反证法.精讲精练 1.如图,在△ABC 中,AB=AC,∠A=32°,以点C 为圆⼼,BC 长为半径作弧,交AB 于点D,交AC 于点E,连接BE,则∠ABE 的度数为.第1 题图第2 题图2.如图,在等腰三⾓形ABC 中,AB=AC,D 为边BC 上⼀点,CD=AC,AD=BD,则∠BAC= .3.如图,AD=BC,AC=BD,求证:△ABE 是等腰三⾓形.5.如图,点C 在线段AB 上,AD∥BE,AC=BE,AD=BC,CF 平分∠DCE.求证:DF=EF.6.如图,BD,CE 分别是∠ABC 和∠ACB 的平分线,已知AG⊥BD,AF⊥CE.若BF=2,FG=6,CG=4,则△ABC 的周长为.第6 题图第7 题图7.如图,D 为△ABC 内⼀点,CD 平分∠ACB,BD⊥CD,∠A=∠ABD,若AC=6,BC=4,则BD 的长为()A.1 B.1.5 C.2 D.2.54. 如图,B,D,E,C 在同⼀直线上,AB=AC,∠ADE=∠AED.求证:BD=CE.8.如图,在Rt△ABC 中,∠BAC=90°,AC=6,BC=10,过点A作BC 的平⾏线,交∠ABC 的平分线于点E,交∠ACB 的平分线于点D,则DE 的长为.9. 如图,∠ABC 的平分线与△ABC 的外⾓∠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E,过点E 作BC 的平⾏线,交AB 于点F,交AC 于点G,若BF=8 cm,CG=5 cm,则FG= .10. 如图,在△ABC 中,∠C=2∠B,D 是BC 边上⼀点,且AC+CD=BD.求证:AD⊥BC.13.如图,在等边三⾓形ABC 的三边上分别取点D,E,F,使AD=BE=CF.求证:△DEF 是等边三⾓形.14. 如图,在△ABC 中,AB=AC,∠BAC=120°,AD⊥AC,交BC于点D.若BC=6,则CD 的长为.11. 在等腰直⾓三⾓形ABC 中,∠A=90°,点D 在线段BC 上,∠EDB =1∠C,BE⊥DE,垂⾜为E,DE 与AB 相交于点F,2则BE= ?.FD12. 如图,在△ABC 中,点D,E 在BC 上,且BD=DE=AD=AE=EC,则∠BAC 的度数为.15. 如图,四边形ABCD 中,AD=4,BC=1,∠A=30°,∠B=90°,∠ADC=120°,则CD= .16. ⽤反证法证明命题“⼀个三⾓形中不能有两个⾓是直⾓”,应先假设这个三⾓形中.17. 已知:如图,等腰三⾓形的⼀个内⾓为锐⾓α,腰长为a,求作这个等腰三⾓形.(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参考答案】知识点睛1. (2)②的两底⾓相等;等边对等⾓;③顶⾓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线(3)有两个⾓相等 2. (2)②60°(3)①有⼀个⾓等于 60°;②三个⾓都相等 3. 直⾓边;斜边 4. 命题的结论 ? 精讲精练 1. 21° 2. 108°3.证明略;提⽰:先证△ABC ≌△BAD (SSS ),再在△ABE 中由“等⾓对等边”,证明△ABE 是等腰三⾓形. 4. 证明略;提⽰:先在△ABC 中由“等腰三⾓形两底⾓相等”,得到∠B =∠C ,再证△ABD ≌△ACE (AAS ),求证 BD =CE . 5. 证明略;提⽰:先证△ACD ≌△BEC (SAS ),得到 CD=EC ,再在△CDE 中由“等腰三⾓形三线合⼀”,求证 DF =EF . 6. 30 7. A 8.14 9. 3 cm10. 证明略;提⽰:延长 BC ⾄点 E ,使 CE =CA ,连接 AE 先证∠E =∠B ,得到 AB=AE ,再证 BD=DE ,在△ABE 中由“等腰三⾓形三线合⼀”,求证 AD ⊥BC . 11.1 2 12. 120°13. 证明略;提⽰:先证△ADF ≌△BED (SAS ),得到 DF=ED ,再证DE=EF,根据DF=ED=EF,求证△DEF 是等边三⾓形.14. 415. 216.有两个⾓是直⾓17.尺规作图略提⽰:分类讨论,α为等腰三⾓形的顶⾓或底⾓。

等腰三角形习题及答案

等腰三角形习题及答案

等腰三角形习题及答案等腰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常见的几何形状,它具有很多有趣的性质和特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关于等腰三角形的习题,并给出相应的答案。

通过解答这些习题,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 问题: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C = BC,角ACB的度数为60°。

求角ABC的度数。

解答:由于AC = BC,所以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

设角ABC的度数为x°,则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知,x + x + 60 = 180,解得x = 60。

因此,角ABC的度数为60°。

2. 问题: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C = BC,角ABC的度数为80°。

求角ACB的度数。

解答:设角ACB的度数为x°。

由于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所以角ACB = 180 - 2x。

又已知角ABC的度数为80°,所以180 - 2x = 80,解得x = 50。

因此,角ACB的度数为50°。

3. 问题: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C = BC,角ABC的度数为120°。

求角ACB 的度数。

解答:设角ACB的度数为x°。

由于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所以角ACB = 180 - 2x。

又已知角ABC的度数为120°,所以180 - 2x = 120,解得x = 30。

因此,角ACB的度数为30°。

通过以上习题的解答,我们可以总结出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即底边两边所夹的角)的度数等于顶角(即顶点所在的角)的度数的一半。

除了角度问题,我们还可以探讨等腰三角形的边长关系。

4. 问题: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C = BC,已知AC的长度为8cm,求BC的长度。

解答:由于AC = BC,所以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

设BC的长度为x cm。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AC = BC,即8 = x。

因此,BC的长度为8c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二十七:等腰三角形 聚焦考点☆温习理解一、等腰三角形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推论: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即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

推论2:等边三角形的各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

(2)等腰三角形的其他性质:①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且等于45°②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为锐角,不能为钝角(或直角),但顶角可为钝角(或直角)。

③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设腰长为a ,底边长为b ,则2b <a ④等腰三角形的三角关系:设顶角为顶角为∠A ,底角为∠B 、∠C ,则∠A=180°—2∠B ,∠B=∠C=2180A ∠-︒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推论: 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

这个判定定理常用于证明同一个三角形中的边相等。

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推论2: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二.等边三角形1.定义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判定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三.线段垂直平分线1.定义垂直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叫作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一点到这条线段的两端距离相等3.判定到一条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名师点睛☆典例分类考点典例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例1】(2017黑龙江齐齐哈尔第17题)经过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的一个顶点的线段把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如果其中一个是等腰三角形,另外一个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那么把这条线段定义为原三角形的“和谐分割线”.如图,线段CD 是ABC ∆的“和谐分割线”,ACD ∆为等腰三角形,CBD ∆和ABC ∆相似,46A ∠=︒,则ACB ∠的度数为 .【答案】113°或92°.【解析】考点:1.相似三角形的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熟知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举一反三】(2017浙江台州)如图,已知等腰三角形ABC ,AB=AC .若以点B 为圆心,BC 长为半径画弧,交腰AC 于点E ,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 AE=ECB. AE=BEC. ∠EBC=∠BACD. ∠EBC=∠ABE【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B=AC ,∴∠ABC=∠ACB ,∵以点B 为圆心,BC 长为半径画弧,交腰AC 于点E ,∴BE=BC ,∴∠ACB=∠BEC ,∴∠BEC=∠ABC=∠ACB ,∴∠A=∠EBC ,故选C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考点典例二、等腰三角形的多解问题【例2】(2017黑龙江绥化第20题)在等腰ABC ∆中,AD BC ⊥交直线BC 于点D ,若12AD BC =,则ABC ∆的顶角的度数为 .【答案】30°或150°或90°.【解析】试题分析:①BC 为腰,∵AD ⊥BC 于点D ,AD=12BC ,∴∠ACD=30°, 如图1,AD 在△ABC 内部时,顶角∠C=30°,如图2,AD 在△ABC 外部时,顶角∠ACB=180°﹣30°=150°,②BC 为底,如图3,∵AD ⊥BC 于点D ,AD=12BC ,∴AD=BD=CD ,∴∠B=∠BAD ,∠C=∠CAD ,∴∠BAD+∠CAD=12×180°=90°, ∴顶角∠BAC=90°,综上所述,等腰三角形ABC 的顶角度数为30°或150°或90°.考点:1.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点睛】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对于底和腰不等的等腰三角形,若条件中没有明确哪边是底哪边是腰时,应在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前提下分类讨论.【举一反三】(湖南省衡阳市船山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模拟)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70°,它的一腰上的高与底边所夹的角的度数是( )A. 35°B. 20°C. 35°或20°D. 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70°是顶角,它的一腰上的高与底边所夹的角的度数是35°, 70°是底角,顶角是40°,它的一腰上的高与底边所夹的角的度数是20°.故选C.考点典例三、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例3】(2017河池第12题)已知等边ABC ∆的边长为12,D 是AB 上的动点,过D 作AC DE ⊥于点E ,过E 作BC EF ⊥于点F ,过F 作AB FG ⊥于点G .当G 与D 重合时,AD 的长是()A .3B .4 C. 8 D .9【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设AD=x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C=60°,由垂直的定义得到∠ADF=∠DEB=∠EFC=90°,解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结论.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性质和判定解决.【举一反三】(重庆市江津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六校联考)如图所示,△ABC为等边三角形,P为BC 上一点,Q为AC上一点,AQ=PQ,PR=PS,PR⊥AB于R,PS⊥AC于S,•则对下面四个结论判断正确的是()①点P在∠BAC的平分线上,②AS=AR,③QP∥AR,④△BRP≌△QSP.A. 全部正确;B. 仅①和②正确;C. 仅②③正确;D. 仅①和③正确【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PR⊥AB于R,PS⊥AC于S.∴∠ARP=∠ASP=90°.∵PR=PS,AP=AP.∴Rt△ARP≌Rt△ASP.∴AR=AS,故(2)正确,∠BAP=∠CAP.∴AP是等边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故(1)正确.∴AP是BC边上的高和中线,即点P是BC的中点.∵AQ=PQ.∴点Q是AC的中点.∴PQ是边AB对的中位线.∴PQ∥AB,故(3)正确.∵∠B=∠C=60°,∠BRP=∠CSP=90°,BP=CP.∴△BRP≌△QSP,故(4)正确.∴全部正确..故选A.考点典例四、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运用【例3】(山东省昌乐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模拟)已知如图,△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D,△ABC和△DBC的周长分别是60cm和38cm,则△ABC的腰和底边长分别为()A. 24cm和12cmB. 16cm和22cmC. 20cm和16cmD. 22cm和16cm【答案】D考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广西钦州市钦北区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如图,在△ABC中,∠ACB=90°,分别以点A和点B为圆心,以相同的长(大于AB)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和点N,作直线MN交AB于点D,交BC于点E.若AC=3,AB=5,则DE等于()A. 2B.C.D.【答案】C【解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C,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求出AE=BE,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E,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DE即可.解: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BC==4,连接AE,从作法可知:DE是AB的垂直评分线,根据性质AE=BE,在Rt△ACE中,由勾股定理得:AC+CE=AE,即3+(4-AE)=AE,解得:AE=,在Rt△ADE中,AD=AB=,由勾股定理得:DE+()=(),解得:DE=.故选C.课时作业☆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2017海南第13题)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4、4、6,在△ABC所在平面内画一条直线,将△ABC 分割成两个三角形,使其中的一个是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直线最多可画()条.A.3 B.4 C.5 D.6【答案】B.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 (2017黑龙江大庆)如图,△ABD 是以BD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CD 中,∠DBC =90°,∠BCD =60°,DC 中点为E ,AD 与BE 的延长线交于点F ,则∠AFB 的度数为( )A. 30°B. 15°C. 45°D. 25°【答案】B【解析】解:∵∠DBC =90°,E 为DC 中点,∴BE =CE =CD ,∵∠BCD =60°,∴∠CBE =60°,∴∠DBF =30°,∵△AB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D =45°,∴∠ABF =75°,∴∠AFB =180°﹣90°﹣75°=15°,故选B .3. (2017湖北武汉第10题)如图,在Rt ABC ∆中,90C ∠=,以ABC ∆的一边为边画等腰三角形,使得它的第三个顶点在ABC ∆的其他边上,则可以画出的不同的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最多为( )A.4 B.5 C. 6 D.7【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①以B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交AB于点D,△BCD就是等腰三角形;②以A为圆心,AC长为半径画弧,交AB于点E,△ACE就是等腰三角形;③以C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交AC于点F,△BCF就是等腰三角形;④作A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H,△ACH就是等腰三角形;⑤作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G,则△AGB是等腰三角形;⑥作B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I,则△BCI是等腰三角形.故选C.考点:画等腰三角形.4. (河北省故城县运河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则该三角形的面积为()A. B. C. D. 3【答案】C【解析】如图,作CD⊥AB,则CD是等边△ABC底边AB上的高,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可得AD=1,所以,在直角△ADC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CD==,代入面积计算公式,解答出S△ABC=×2×=;故选:C.5.(2017-2018学年苏州市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期末复习)如图,在中,于点,于点,为边的中点,连接、,则下列结论:①;②为等边三角形.下面判断正确是( )A. ①正确B. ②正确C. ①②都正确D. ①②都不正确【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①∵BM⊥AC于点M,CN⊥AB于点N,P为BC边的中点,∴PM=BC,PN=BC,∴PM=PN,正确;②∵∠A=60°,BM⊥AC于点M,CN⊥AB于点N,∴∠ABM=∠ACN=30°,在△ABC中,∠BCN+∠CBM═180°-60°-30°×2=60°,∵点P是BC的中点,BM⊥AC,CN⊥AB,∴PM=PN=PB=PC,∴∠BPN=2∠BCN,∠CPM=2∠CBM,∴∠BPN+∠CPM=2(∠BCN+∠CBM)=2×60°=120°,∴∠MPN=60°,∴△PMN是等边三角形,正确;所以①②都正确.故选C.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动点C在x轴上,若以A、B、C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点C的个数为()A.2 B.3 C.4 D.5【答案】B.【解析】考点: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2.坐标与图形性质;3.分类讨论;4.综合题;5.压轴题.7.(浙江省上杭县西南片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如图,在△ABC中,∠B=∠C,AD为△ABC 的中线,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 △ABD≌△ACDB. AD为△ABC的高线C. AD为△ABC的角平分线D. △ABC是等边三角形【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B=∠C,∴AB=AC,∵AD是△ABC的中线,∴AD⊥BC,∠BAD=∠CAD,即AD是△ABC的高,AD为△ABC的角平分线,∴∠ADB=∠ADC=90°,在△ABD和△ACD中∴△ABD≌△ACD,即选项A、B、C都正确,根据已知只能推出AC=AB,不能推出AC、AB和BC的关系,即不能得出△ABC是等边三角形,选项D错误,故选D.二、填空题8.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中考数学一模)如图,已知△ABC和△AED均为等边三角形,点D在BC边上,DE 与AB相交于点F,如果AC=12,CD=4,那么BF的长度为__.【答案】【解析】试题分析:△ABC和△AED均为等边三角形,∴ , , ,∴,∴~∆ACD,又,∴,∴,∴,∴,∴即,所以BF=故答案为9.(山西省汾西县双语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模拟)已知:点P、Q是△ABC的边BC上的两个点,且BP=PQ=QC=AP=AQ,∠BAC的度数是()A. 100°B. 120°C. 130°D. 150°【答案】B10. (浙江省宁波市东方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等腰△ABC,其中AB=AC=17cm,BC=16cm,则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__cm2.【答案】120【解析】利用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的重合的性质,勾股定理求出三角形的高AD==15cm,再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S△ABC=BC•AD=×16×15=120cm2.故答案为:120.11. (浙江省宁波市李兴贵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40°,则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是 _______【答案】50或130【解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一种情况等腰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①如图1,∵BD⊥AC,∠ABD=40°,∴∠A=50°,即顶角的度数为50°.另一种情况等腰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②如图2,∵BD⊥AC,∠DBA=40°,∴∠BAD=50°,∴∠BAC=130°.故答案为:50或130.12.(江苏省靖江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答案】15.【解析】试题解析:本题可分为两种情况来讨论.第一种,当腰长为3时,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为3、3、6,由于,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第二种,当腰长为6时,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为6、6、3,由于,所以可以构成三角形.那么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故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15.13. (2017新疆建设兵团第15题)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CB=CD,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下列结论中:①∠ABC=∠ADC;②AC与BD相互平分;③AC,BD分别平分四边形ABCD的两组对角;④四边形ABCD的面积S=12AC•B D.正确的是(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答案】①④【解析】试题解析:①在△ABC和△ADC中,∵AB AD BC CD AC AC⎧=⎪=⎨⎪=⎩,∴△ABC≌△ADC(SSS),∴∠ABC=∠ADC,故①结论正确;②∵△ABC≌△ADC,∴∠BAC=∠DAC,∵AB=AD,∴OB=OD,AC⊥BD,而AB与BC不一定相等,所以AO与OC不一定相等,故②结论不正确;③由②可知:AC平分四边形ABCD的∠BAD、∠BCD,而AB与BC不一定相等,所以BD不一定平分四边形ABCD的对角;故③结论不正确;④∵AC⊥BD,∴四边形ABCD的面积S=S△ABD+S△BCD=12BD•AO+12BD•CO=12BD•(AO+CO)=12AC•BD.故④结论正确;所以正确的有:①④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14. (2017湖北武汉第15题)如图△ABC中,AB=AC,∠BAC=120°,∠DAE=60°,BD=5,CE=8,则DE 的长为 .【答案】7. 【解析】试题解析:∵AB=AC,∴可把△AEC 绕点A 顺时针旋转120°得到△AE′B,如图,∴BE′=EC =8,AE′=AE,∠E′AB=∠EAC, ∵∠BAC=120°,∠DAE=60°, ∴∠BAD+∠EAC=60°,∴∠E′AD=∠E′AB+∠BAD=60°, 在△E′AD 和△EAD 中AE =AE E AD =EAD AD =AD ⎧'∠'∠⎪⎨⎪⎩∴△E′AD≌△EAD(SAS ), ∴E′D=ED,过E′作EF⊥BD 于点F , ∵AB=AC,∠BAC=120°, ∴∠ABC=∠C=∠E′BA=30°, ∴∠E′BF=60°, ∴∠BE′F=30°, ∴BF=12BE′=4,E′F=4, ∵BD=5,∴FD=BD -BF=1,在Rt△E′FD 中,由勾股定理可得,∴DE=7.考点:1.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5. (2017广西贵港第16题)如图,点P 在等边ABC ∆的内部,且6,8,10PC PA PB ===,将线段P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60得到'P C ,连接'AP ,则sin 'PAP ∠的值为 .【答案】35【解析】试题解析:连接PP′,如图,∵线段P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60°得到P'C , ∴CP=CP′=6,∠PCP′=60°, ∴△CPP′为等边三角形, ∴PP′=PC=6,∵△ABC 为等边三角形, ∴CB=CA ,∠ACB=60°, ∴∠PCB=∠P′C A , 在△PCB 和△P′CA 中PC P C PCB P CA CB CA '⎧=⎪'∠=∠⎨⎪=⎩∴△PCB ≌△P′CA, ∴PB=P′A=10, ∵62+82=102, ∴PP′2+AP 2=P′A 2,∴△APP′为直角三角形,∠APP′=90°, ∴sin ∠PAP′=63105PP P A '=='. 考点: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16.(2017黑龙江齐齐哈尔第19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直角三角形12OA A 的直角边1OA 在y 轴的正半轴上,且1121OA A A ==,以2OA 为直角边作第二个等腰直角三角形23OA A ,以3OA 为直角边作第三个等腰直角三角形20172018OA A ,则点2017A 的坐标为 .【答案】(0,)2016)或(0,21008).【解析】考点:规律型:点的坐标.三、解答题17. (重庆市江津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六校联考)如图,在△ABC中,AB=AC,D、E分别在边AB、AC上,DE∥BC.(1)试问△ADE是否是等腰三角形,并说明理由.(2)若M为DE上的点,且BM平分,CM平分,若的周长为20,BC=8.求的周长.【答案】(1) 是等腰三角形,理由详见解析;(2)28.【解析】试题分析:(1)由DE∥BC,可知△ADE∽△ABC,根据相似三角形性质即可求得结论;.(2)由于DE∥BC,BM平分∠ABC,CM平分∠ACB,易证BD=DM,ME=CE,根据△ADE的周长为20,BC=8,即可求出△ABC的周长.试题解析:(1)∵DE∥BC,.∴△ADE∽△ABC..∴..∵AB=AC,.∴AD=AE..∴△ADE是等腰三角形..18. (2017江苏无锡第24题)如图,已知等边△ABC,请用直尺(不带刻度)和圆规,按下列要求作图(不要求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1)作△ABC的外心O;(2)设D是AB边上一点,在图中作出一个正六边形DEFGHI,使点F,点H分别在边BC和AC上.【答案】(1)作图见解析;(2)作图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垂直平分线的作法作出AB,AC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O即为所求;(2)过D点作DI∥BC交AC于I,分别以D,I为圆心,DI长为半径作圆弧交AB于E,交AC于H,过E点作EF∥AC交BC于F,过H点作HG∥AB交BC于G,六边形DEFGHI即为所求正六边形.试题解析:(1)如图所示:点O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六边形DEFGHI即为所求正六边形.考点:1.作图—复杂作图;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3.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19.(2017内蒙古呼和浩特第18题)如图,等腰三角形ABC中,BD,CE分别是两腰上的中线.(1)求证:BD CE=;(2)设BD与CE相交于点O,点M,N分别为线段BO和CO的中点.当ABC∆的重心到顶点A的距离与底边长相等时,判断四边形DEMN的形状,无需说明理由.【答案(1)证明见解析;(2)四边形DEMN是正方形.【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得到AD=A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得到ED∥BC,ED=12BC,MN∥BC,MN=12BC,等量代换得到ED∥MN,ED=MN,推出四边形EDNM是平行四边形,由(1)知BD=CE,求得DM=EN,得到四边形EDNM是矩形,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OB=OC,由三角形的重心的性质得到O到BC的距离=12BC,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得到BD⊥CE,于是得到结论.试题解析:(1)由题意得,AB=AC,∵BD,CE分别是两腰上的中线,∴AD=12AC,AE=12AB,∴AD=AE,在△ABD和△ACE中AB ACA AAD AE=⎧⎪∠=∠⎨⎪=⎩,∴△ABD≌△ACE(ASA).∴BD=CE;(2)四边形DEMN是正方形,理由:∵E、D分别是AB、AC的中点,∴AE=12AB,AD=12AC,ED是△ABC的中位线,∴ED∥BC,ED=12BC,∵点M、N分别为线段BO和CO中点,∴OM=BM,ON=CN,MN是△OBC的中位线,∴MN∥BC,MN=12BC,∴ED∥MN,ED=MN,∴四边形EDNM是平行四边形,由(1)知BD=CE,又∵OE=ON,OD=OM,OM=BM,ON=CN,∴DM=EN,∴四边形EDNM是矩形,在△BDC与△CEB中,BE CDCE BDBC CB=⎧⎪=⎨⎪=⎩,∴△BDC≌△CEB,∴∠BCE=∠CBD,∴OB=OC,∵△ABC的重心到顶点A的距离与底边长相等,∴O到BC的距离=12BC,∴BD⊥CE,∴四边形DEMN 是正方形.考点: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三角形的重心;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0. (2017哈尔滨第24题)已知:ACB △和DC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90ACB DCE ==∠∠°,连接AE ,BD 交于点O ,AE 与DC 交于点M ,BD 与AC 交于点N .(1)如图1,求证:AE BD =;(2)如图2,若AC DC =,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情况下,请直接写出图2中四对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答案】(1)证明见解析;(2)△ACB ≌△DCE (SAS ),△EMC ≌△BCN (ASA ),△AON ≌△DOM (AAS ),△AOB ≌△DOE (HL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 )证明△ACE ≌△BCD ,从而可知AE=BD ;(2)根据条件判断出图中的全等直角三角形即可;(2)∵AC=DC ,∴AC=CD=EC=CB ,△ACB ≌△DCE (SAS );由(1)可知:∠AEC=∠BDC ,∠EAC=∠DBC ,∴∠DOM=90°,∵∠AEC=∠CAE=∠CBD ,∴△EMC ≌△BCN (ASA ),∴CM=CN,∴DM=AN,△AON≌△DOM(AAS),∵DE=AB,AO=DO,∴△AOB≌△DOE(HL)考点: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等腰直角三角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