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_立体观察和像点坐标量测
摄影考试重点题目与答案
名词解释1。
摄影测量学:利用光学摄影机摄影的像片,研究和确定被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性质和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技术2。
像点位移:当地面起伏、像片倾斜时,地面点在像片上的构像相对理想情况时产生的位置差异。
3.摄影比例尺:摄影像片当作水像片,地面取平均高程时,这时像片上的一段的水平距L 之比为摄影比例尺.4。
数字影像相关:利用计算机对数字影像进行数字计算的方式完成影像的相关,识别出两幅(或多幅)影像的同名像点。
5.解析空中三角测量:以像点坐标为依据,采用一定的数学模型,用少量控制点作为平差条件,解求加密点物方坐标的理论方法或作业过程。
6.摄影基线:相邻两摄站点之间的连线7.航线弯曲度:偏离航线两端像片主点间的直线最远的像主点到该直线的距离与该直线距离之比。
8.立体像对:在航空摄影时,同一条航线相邻摄站拍摄的两张像片具有60%左右的重叠度,这两张像片成为立体像对。
9.相对定向:确定一个立体像对中两张像片相对位置的参数10。
绝对定向:确定相对定向所建立的几何模型的比例尺和模型空间方位。
11。
中心投影:投影光线相互平行的投影12.影像内定向:将仪器坐标系中的像点坐标转换为像平面坐标系中坐标的过程13.摄影基线:航线方向相邻两个摄影站点间的空间距离14。
航向重叠:同一条航线上相邻两张像片的重叠度15。
像片的外方位元素:确定摄影瞬间像片在空间坐标系中位置和姿态的参数。
或称为表示摄影中心和像片在地面坐标系中的位置和姿态的参数.16。
内方位元素:确定投影中心(物镜后节点)相对于像平面位置关系的参数17。
核线相关:沿核线寻找同名像点18.DEM:数字地形模型中地形属性为高程时称为数字高程模型19。
影像数字化:将透明正片或负片放在影像数字化器上,把像片上像点的灰度值用数字形式记录下来,此过程为影像数字化20。
模型绝对定向:用已知的地面控制点求解相对定向所建立的几何模型的比例尺和模型空间方位元素21。
同名核线:同一核面与左右影像相交形成的两条核线,其中核面指物方点与摄影基线所确定的平面22.同名像点:同一地面点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左右摄影中心在左右像片上构成的像点称为同名像点。
立体观察和立体观测 PPT
L
L L2M L2M
be
be fe
❖ 这就就是根据交向角差Δγ = γM – γK或生理视差σ = -m1k1 判m断2k点2 位深度位移ΔL = LM – LK得公式,其中fe 为眼得主距约为17mm。取ΔL/ LM作为判断点位深度 得相对误差,要提高判断能力,一就是采取间接地增大 眼基线be之值,这在很多量测距离得仪器上使用这个 措施;其二使眼得生理视差σ得分辨力增大。当物体 就是点状时,相应得σ最小≈0、002mm;当物体为平行 线状时,σ最小≈0、001mm,这导致某些量测仪器上采
❖ 红色图像,或者说看不见品红色图像;而用绿色 印刷得图像,由于不能透过左眼前红色镜片而 看成黑色。如此,左眼观察得视觉就是为品红 色背景得黑色绿像图形。同样理由,右眼观察
得视觉为绿色背景得黑色红像图形。这样就 达到了分像得目得,立体观察出白色背景得黑 色立体视模型。
❖ 三、偏振光法
光线通过偏振器分解出偏振光。在一对
立体观察像对所获得得人造立体效能,亦 即视立体模型,与实物得凸凹远近相同者称为 正立体效能。此时,左眼观察左像片,右眼观察 右像片,保持了直接观察实物时生理视差得原 有符号。
立体观察像对所获得得视模型与实物得凸
凹远近正好相反者称为反立体效能。为获得 反立体效能必须使由观察像对所产生得生理 视差与自然界观察实物所产生得生理视差符 号相反。可以把像对得左右像片对调,左眼观 察右像片,右眼观察左像片,这样就把像片对得 ΔP改变了符号,导致生理视差也反号。
❖ 二、互补色法
互补色法就是利用互补色得特性达到分像 目得得立体观察。最常用得互补为绿-品红。 互补色法分像可采用互补色减法和互色加法 两种。
❖ 1、互补色加法 互补色加法分像用于投影
摄影测量复习题及答案
摄影测量复习题及答案摄影测量学是一门研究利用摄影手段获取地面信息的科学。
以下是一份摄影测量复习题及答案,供学生复习使用。
一、选择题1. 摄影测量学是利用什么手段获取地面信息的科学?A. 雷达B. 卫星C. 摄影D. 声纳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摄影测量的主要应用领域?A. 土地测绘B. 城市规划C. 航空摄影D. 深海探测答案:D3. 立体摄影测量中,立体像对是指:A. 同一点在两张不同位置拍摄的像片B. 两张不同角度拍摄的像片C. 两张相同位置拍摄的像片D. 两张不同时间拍摄的像片答案:A4. 摄影测量中,像片的内方位元素包括:A. 焦距B. 像主点坐标C. 像片倾斜角D. 所有以上答案:D5. 摄影测量中,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包括:A. 像片的倾斜角B. 像片的旋转角C. 摄影基线D. 摄影点的空间位置答案:D二、填空题6. 摄影测量中,________是用来描述像片相对于摄影基线的方位的元素。
答案:外方位元素7. 在立体摄影测量中,通过________可以恢复地面上点的三维坐标。
答案:立体观察8. 摄影测量中,________是指像片上任意一点到像主点的直线距离。
答案:像距9. 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________原理进行地面测量。
答案:透视10. 摄影测量中,________是指摄影时像片相对于地面的倾斜角度。
答案:像片倾斜角三、简答题11. 简述摄影测量中像片的内方位元素和外方位元素的区别。
答案:内方位元素是指像片平面上与摄影机镜头相关的元素,主要包括焦距和像主点坐标。
外方位元素则描述了像片相对于地面的方位,包括摄影基线的方向和长度,以及摄影点的空间位置。
12. 摄影测量中,如何利用立体像对进行地形测量?答案:利用立体像对进行地形测量时,首先需要通过立体观察设备观察立体像对,以获得立体视觉。
然后,通过量测像片上的像距,结合像片的内、外方位元素,可以计算出地面上相应点的三维坐标。
四、论述题13. 论述摄影测量在现代测绘技术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前景。
《摄影测量学》课程笔记
《摄影测量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摄影测量学的基本概念1. 定义摄影测量学是一种通过分析摄影图像来获取地球表面及其物体空间位置、形状和大小等信息的科学技术。
它结合了光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和地理信息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为地图制作、资源管理、环境监测和工程建设等领域提供精确的数据。
2. 分类- 地面摄影测量:使用地面上的摄影设备进行的摄影测量,适用于小范围或精细的测量工作。
- 航空摄影测量:利用飞行器(如飞机、无人机)搭载摄影设备进行的摄影测量,适用于大范围的地形测绘。
- 卫星摄影测量:通过卫星搭载的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信息,适用于全球或大区域的环境监测和资源调查。
3. 应用领域- 地图制作:制作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城市规划图和专题地图。
- 土地调查:进行土地分类、土地权属界定和土地使用规划。
- 城市规划:辅助城市设计和基础设施规划。
- 环境监测:监测环境变化,如森林覆盖、水资源和污染状况。
- 灾害评估:评估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和损失。
- 军事侦察:获取敌对地区的地理信息。
二、摄影测量学的发展历程1. 早期摄影测量(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 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银版照相法,这是摄影技术的起源。
- 1851年,瑞士工程师普雷斯特勒使用摄影方法绘制了第一张地形图。
- 1859年,法国人布洛克发明了立体测图仪,使得通过摄影图像进行三维测量成为可能。
2. 现代摄影测量(20世纪初-20世纪末)- 20世纪初,德国人奥佩尔提出了像片纠正和像片定向的理论,为摄影测量学的理论基础做出了贡献。
- 1930年代,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航空摄影测量开始广泛应用。
- 1950年代,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为摄影测量数据的处理提供了新的工具。
- 1960年代,数字摄影测量开始发展,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图像处理和分析。
3. 空间摄影测量(20世纪末-至今)- 1970年代,卫星遥感技术开始应用于摄影测量,提供了全球范围内的地理信息。
立体观察的实验报告3篇_实验报告_
立体观察的实验报告3篇篇一:摄影测量实验立体观察一.目的1. 熟练掌握每种立体镜的使用方法,利用立体镜看出航片的立体效果。
2. 了解桥式立体镜和红绿立体镜的原理。
二.要求1.禁止大声喧哗,随意进出教室。
保持课堂秩序。
2.不得随意损坏涂抹照片,不得损坏眼镜,各小组组长负责仪器和像片完好无损,损坏像片和仪器的要进行赔偿。
三.仪器每组一套立体像对,一个桥式立体镜。
电脑一台,红绿立体镜,数字影像。
四.方法和步骤1. 拿到两张像片之后,首先观察像片上一样图案的部分,把它们按照规定的顺序摆放好。
2. 寻找同名像点,把立体镜摆放在同名像点的上方,左眼看左片的像点,右眼看右片的像点,仔细观察,直到看出高低起伏的感觉。
用立体镜进行像对立体观察时,首先要将像片定向。
像片定向是用针刺出每张像主点O1、O2,并将其转刺于相邻像片上O′1和O′2,在像片上画出像片基线O1O′2和O′1O2,再在图纸上画一条直线,使两张像片上基线O1O′2和O′1O2与直线重合,并使基线上一对相应像点间的距离略小于立体镜的观察基线。
然后将立体镜放在像对上,使立体镜观察基线与像片基线平行。
同时用左眼看左像,右眼看右像。
开始观察时,可能会有三个相同的影像(左、中、右)出现,这时要凝视中间清晰的目标(如道路、田地),如该目标在中间的影像出现双影,可适当转动像片,使影像重合,即可看出立体。
3、像对立体观察的立体效果在满足立体观察的条件下,随着两张像片放置方式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立体效应。
1)正立体效应如果把左方摄影站获得的像片放在左方用左眼观察;右方摄影站摄取的像片放在右方用右眼观察,这时获得与观察实物相似的立体效果,称为正立体效应。
2)反立体效应如果把左方摄站摄取的像片放在右方,用右眼观察,右方摄站摄取的像片放在左方用左眼观察,这时观察到的立体影像的立体远近恰好与实物相反,这种立体效应称为反立体,或者在组成正立体效应后,将左右像片各旋转180度,同样可获得一个反立体效应。
摄影测量第四章
1.3 偏振光法 在两张影像的投影光路中,放置两 个偏振平面相互垂直的偏振器,在承影面 上就能得到光波波动方向相互垂直的两组 偏振光影像。 偏振光可用于彩色影像的立体观察, 获得彩色的立体模型。
2 像对立体观察的效果 进行像对立体观察时,在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如果像 片像对眼镜安放的位置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立体效果。 即可能产生正立体、反立体和零立体效应。 2.1 正立体 正立体是指观察立体像对时形成的与实地景物起伏相一 致的立体感觉。 2.2 反立体 反立体是指观察立体像对时产生的与实地景物起伏相反 的一种感觉。 2.3 零立体 像对立体观察中形成的原景物起伏消失了的一种效应, 称为零立体效应。
L L σ L = γ = be b 2 fe
2 M 2 M
点深度位移
取△L/LM作为判断点深度位移的相对误差, 要提高判断能力: 一是采取间接地增大眼基线 二是使眼的生理视差的分辨率增大。
摄影测量中,正是根据人眼的立体视觉,对 同一个地区要在两个不同摄站点上拍摄两张像片, 构成一个立体像对,进行立体观察与量测。 那么,人的双眼为什么能观察景物的远近呢? 那么,人的双眼为什么能观察景物的远近呢? 由于两点在眼中构像存在着生理视差 σ,此种由交会角不同而引起的生理视差, 通过人的大脑就能作出物体远近的判断。
两眼视线的交会角称为交向角。 注视点M到眼基线的距离L 注视点M到眼基线的距离L与交向角 γ be γ之间的关系: tan =
2 2L
当角γ为小值时,上式可简化为: L=be/γ 眼的最适宜的交向角相当于L为明视距离下 的情况,为13度~15度。
由于网膜窝的视场角为1 度左右,在注视点M的视场范 围内设有另一点K,那么在两 眼的网膜窝处也将得到K的影 像,k1,k2,于是在网膜窝处得 到弧m1k1和m2k2,设点K和M于 眼基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弧 m1k1和m2k2之差称为生理视差 σ,即 σ=m1k1-m2k2 以注视点构像m1和m2为准,点 k1和k2 在注视点的左侧时弧 长取正号。若σ>0,表示点K 较注视点M近一些。
摄影测量与遥感考试要点
第一章绪论1、传统摄影测量学:利用光学摄影机摄影的像片,研究和确定被摄物体的大小、形状、位置、性质和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和技术。
2、摄影测量学,其含义是基于像片的量测。
3、摄影测量与遥感的主要特点是在像片上进行量测与解译,无需接触被测物体本身,因而很少受自然和地理条件的限制,而且可获得摄影瞬间的动态物体影像。
4、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分类:(1)按距离远近: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航天摄影测量与遥感;地面摄影测量与遥感;近景摄影测量与遥感和显微摄影测量与遥感(2)按用途分:地形摄影测量与遥感和非地形摄影测量与遥感(3)仅就摄影测量而言,按技术处理手段: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和数字摄影测量(三个发展阶段)5、影像信息科学:是一门记录、存储、传输、量测、处理、解译、分析和显示由非接触传感器影像获得的目标及其环境信息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实体。
第二章单张航摄像片解析1、摄影是按小孔成像原理进行的。
航空摄影机物镜中心至底片面的距离是固定值,称为航摄机主距,常用f表示。
主距之所以是固定值是因为航高相对于摄影机主距很大,它近似于无穷远成像,所以主距约等于摄影机物镜的焦距。
2、航摄机向地面摄影时,摄影物镜的主光轴偏离铅垂线SN的夹角a,称为航摄像片倾角。
3、当像片水平,地面水平时,从相似三角理论可知,此时,航摄比例尺为像片上一段距离l和地面上相应距离L之比,即1/m=l/L=f/H,式中,f为摄影机主距,H为相对于平均高程面的航摄高度,称为航高。
当像片有倾斜或地面有起伏时,近似计算摄影比例尺的公式为:1/m约=f/H。
摄影比例尺越大,像片地面分辨率越高,有利于影像的解译和提高成图的精度。
4、同一条航线内相邻像片之间的影像重叠称为航向重叠,一般要求在60%以上。
相邻航线的重叠称为旁向重叠,重叠度要求在24%以上。
5、把一条航线的航摄像片根据地物景象叠拼起来,每张像片的主点连线不在一条直线上,而是成为弯弯曲曲的折线,称为航线弯曲。
摄影测量课后练习题总结
第三章1、摄影测量对航摄资料有哪些基本要求?答:1)影像的色调要求影像清晰,色调一致,反差适中,像片上不应有妨碍测图的阴影。
2)像片重叠同一航线上要求两相邻像片应有一定的重叠,称航向重叠。
航向重叠:60% ~ 65% ,最小不应小于53%;相邻航线间也应有足够的重叠称旁向重叠。
旁向重叠:30% ~40% 最小不得小于15%3)像片倾角在摄影瞬间摄影机轴发生了倾斜,摄影机轴与铅直方向的夹角称为相片倾角,不大于2°,最大不超过3°。
4)航线弯曲受技术和自然条件限制,飞机往往不能按预定航线飞行而产生弯曲,造成漏摄或旁向重叠过小从而影像内业成图。
一般要求航摄最大偏距与全航线长之比不大于3%。
5)像片旋角相邻像片的主点连线与像幅沿航线方向两框标连线间的夹角称像片旋角,一般要求像片旋角不超过6°,最大不超过8°。
2、什么是像片重叠?为什么要求相邻像片之间及航线之间的像片要有一定的重叠?答:两张相邻的像片之间重叠的部分叫像片重叠为了满足测图的需要,在同一航线上,相邻两像片应有一定范围的重叠,称为航向重叠。
相邻航线也应有足够的重叠,称为旁向重叠。
3、什么是中心投影?什么是正射投影?答:若投影光线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投影面,称为正射投影若投影光线汇聚于一点,称为中心投影4、画图说明航摄像片上特殊的点、线、面。
P为倾斜的像片,即投影面,E为水平的地面,也称为基准面,S为摄影中心,E面与P面的交线TT又称为透视轴,透视轴上的点称为二重点。
5、摄影测量常用那些坐标系?各坐标系又是如何定义的?像方坐标系:像平面坐标系、像空间坐标系、像空间辅助坐标系;像平面坐标系:是以像主点为原点的右手平面坐标系。
像空间坐标系:以摄影中心S为坐标原点,x、y轴与像平面坐标系的x、y轴平行,z轴与光轴重合,形成像空间右手指教坐标系S-xyz。
像空间辅助坐标系:像点坐标可以直接从像片上量取获得,而各个像片的像空间坐标是不统一的,给计算带来了困难,就需要建立统一的坐标系,于是有了像空间辅助在坐标系。
武汉大学《摄影测量学》复习题库
熟悉 1818 立体坐标量测仪的基本结构,立体观察,坐标量测。 左右视差(p)读数鼓
上下视差(q)读数鼓
x 读数鼓
x 手轮 y 手轮
3. 资料准备
一个 18cm×18cm 的立体影像对
y 读数鼓
左右视差手轮 上下视差环
左像片
右像片
4. 操作步骤
仪器归零:各个手轮应放在零读数位置上,左、右测标分别对准左、右像片盘的中心即仪器 坐标系与像片坐标系重合。
Z 2195.17
728.69 2386.50
757.31
4. 操作步骤
上机调试程序并打印结果。
“POS 辅助光束法平差系统 WuCAPS”使用
1. 目的
通过参观 POS 辅助光束法区域网平差程序系统 WuCAPS,使学生初步了解摄影测量区域网平差 的基本功能和一般作业流程。
2. 内容
指导教师讲解摄影测量区域网平差的基本概念、主要功能及一般作业流程。学生按照要求,完 成一些简单的操作,例如,内定向、相对定向、绝对定向、航带法区域网平差、光束法区域网平差、 GPS 辅助光束法区域网平差、POS 辅助光束法区域网平差等。
像片定向:移动 x 手轮,单眼观察测标的移动看是否沿像片上的 x 轴向运动,若测标不在 x 轴向上,则需要用κ 螺旋旋转像片,使测标保持在 x 轴上移动。
坐标量测:移动 x,y,p,q 手轮,使测标立体切准量测像点,并记下相应读数鼓上的读数。 坐标计算:x1=x-x0,y1=y-y0,x2=x1-(p-p0),y2=y1-(q-q0),其中,x0,y0,p0,q0为仪器零位置。
的方法?
5. 什么是共线条件方程式?试推导其数学表达式,并说明它在摄影测量中的应
用。
(完整版)第3章立体观测与立体量测
Lm a x
br rm in
由上式可得: dL L
L br fr
思考:增大或减少哪些变量可以提高眼的判断远近的 能力?
答案:增大眼基线的距离,或者使眼的生理视差 分 辨率增大,由于平行线比两个点更容易分辩,所以量 测仪器一般都采用线状测标。
《摄影测量学》 第3章
立体观察和立体量测
主要内容
一人眼的立体视觉和人造立体视觉 二像对的立体观察和立体量测 三立体坐标量测
摄影测量是以人造立体视觉为原理的。 人的双眼为什么能观察景物的远近呢?
因为交会角的存在导致了生理视差,也即弧长ab与弧长 a’b’不等,而生理视差是判断景物远近的根源指(变成3个时,中间的一个就 是立体)
2.Xx
Xx
3.
视 视
模型点上的上下视差Q
Wild A10 模拟立体测图仪
瑞士Kern厂DSR-1型解析测图仪
人造立体视觉:空间景物在感光材料上构像,再用人 眼观察构像的像片产生生理视差;重建空间景物的立 体视觉,所看到的空间景物称为立体影像,产生的立 体视觉称为人造立体视觉。
在摄影测量中,用摄影机摄得同一景物的两张像片 称之为立体像对。
思考:为什么航空摄影测量 中,要使像片的航向重叠要 求达到60%以上?
形成人造立体视觉的条件
(1) 两张像片必须是在两个不同位置对同一景 物摄取得立体像对;
(2)每只眼睛必须只能观察像对的一张像片;
(3)两像片上相同景物(同名像点)的连线与 眼基线应大致平行;
(4)像片间的距离应与双眼的交会角相适应;
(5)两像片的比例尺相近(差别< 15 %);
1 根据像片的放置方式可以产生三种立体效应 分别是正立体、反立体和零立体效应。
立体观察的实验报告3篇
立体观察的实验报告3篇篇一:摄影测量实验立体观察一.目的1. 熟练掌握每种立体镜的使用方法,利用立体镜看出航片的立体效果。
2. 了解桥式立体镜和红绿立体镜的原理。
二.要求1.禁止大声喧哗,随意进出教室。
保持课堂秩序。
2.不得随意损坏涂抹照片,不得损坏眼镜,各小组组长负责仪器和像片完好无损,损坏像片和仪器的要进行赔偿。
三.仪器每组一套立体像对,一个桥式立体镜。
电脑一台,红绿立体镜,数字影像。
四.方法和步骤1. 拿到两张像片之后,首先观察像片上一样图案的部分,把它们按照规定的顺序摆放好。
2. 寻找同名像点,把立体镜摆放在同名像点的上方,左眼看左片的像点,右眼看右片的像点,仔细观察,直到看出高低起伏的感觉。
用立体镜进行像对立体观察时,首先要将像片定向。
像片定向是用针刺出每张像主点O1、O2,并将其转刺于相邻像片上O′1和O′2,在像片上画出像片基线O1O′2和O′1O2,再在图纸上画一条直线,使两张像片上基线O1O′2和O′1O2与直线重合,并使基线上一对相应像点间的距离略小于立体镜的观察基线。
然后将立体镜放在像对上,使立体镜观察基线与像片基线平行。
同时用左眼看左像,右眼看右像。
开始观察时,可能会有三个相同的影像(左、中、右)出现,这时要凝视中间清晰的目标(如道路、田地),如该目标在中间的影像出现双影,可适当转动像片,使影像重合,即可看出立体。
3、像对立体观察的立体效果在满足立体观察的条件下,随着两张像片放置方式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立体效应。
1)正立体效应如果把左方摄影站获得的像片放在左方用左眼观察;右方摄影站摄取的像片放在右方用右眼观察,这时获得与观察实物相似的立体效果,称为正立体效应。
2)反立体效应如果把左方摄站摄取的像片放在右方,用右眼观察,右方摄站摄取的像片放在左方用左眼观察,这时观察到的立体影像的立体远近恰好与实物相反,这种立体效应称为反立体,或者在组成正立体效应后,将左右像片各旋转180度,同样可获得一个反立体效应。
中国大学MOOC慕课爱课程(13)--像对的立体观察和量测网课刷课
第十三讲测验题:名词解释:1、网膜窝2、单眼视力3、双眼视力4、凝视点(注视点)5、对称点6、生理视差7、正立体效果8、反立体效果9、零立体效果简答题:1、双眼观察的哪些特点?2、天然立体观察产生立体感觉的原因是什么?像对立体观察产生立体感觉的原因是什么?3、像对立体观察的条件是什么?最难解决的是哪一个?一般用什么方法解决?4、像对立体观察的分像方法通常有哪些?5、什么是正立体效果?反立体效果?零立体效果?如何获取这些效果?6、像对的立体量测有哪些内容?7、如何实现对一个立体模型点的正确量测?答案:名词解释:1、网膜窝:位于黄斑的中央由直径最小的视锥神经末梢组成的部分,是视觉最敏感的部位。
2、单眼视力:单眼能够最小物体的能力。
3、双眼视力:双眼能够最小物体的能力。
4、凝视点(注视点):双眼视轴相交的点。
5、对称点:构像在网膜窝上并且对各自的网膜窝中心同侧等距离偏移的点。
6、生理视差:同名像点对应的两段弧长之差。
7、正立体效果:观察立体像对时形成的与实地景物起伏(远近)相一致的立体感觉。
8、反立体效果:观察立体像对时产生的与实地景物起伏(远近)相反的一种立体感觉。
9、零立体效果:像对立体观察中形成的原景物起伏(远近)消失了的一种效应。
简答题:1、双眼观察的哪些特点?答:双眼观察的特点:(1)交会作用:双眼观察时两视轴总是相交在凝视点处(2)交会作用与调节作用的一致性,使影像清晰;(3)在两个网窝中形成的影像,能够在视觉中合并成一个影像;(4)能够估计景深。
2、天然立体观察产生立体感觉的原因是什么?像对立体观察产生立体感觉的原因是什么?答 :天然立体观察产生立体感觉的原因是由景深形成的生理视差。
像对立体观察产生立体感觉的原因是:当双眼分别观察了景物的成像(比如一个立体像对P1,P2)时,而不是直接观察影像实体,则可以在两眼的网膜窝中产生了同样的生理视差,因而也能产生立体感。
3、么?最难解决的是哪一个?一般用什么方法解决?答 :像对立体观察的条件是:(1)两张像片必须是从不同摄站摄取的一对立体像对。
太原理工大学摄影测量学-第四章影像解析基础3-4
§3. 航摄像片的内、外方位元素
(2)以X轴为主轴的φ’-ω’-κ’转角系统 旁向倾角ω’:主光轴So在YZ平面上的投影SoY与Z轴的夹角。 航向倾角φ’:摄影方向So与其在YZ坐标面上的投影SoY的夹角。 像片旋角κ’:X坐标轴与SoY o组成的平面与像平面的交线和像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x轴之间的夹角。
x0
y0
x'
y
'
A1
x
y
x0
y0
x0 ,y0:原点O在坐标系P-xy中的坐标值, 即坐标原点的平移量。
§4. 像点在不同坐标系中的变换
二、像点的空间坐标变换
取得像点的像平面坐标后,加上z=-f 即可得到像点的像空 间直角坐标。 像点的空间坐标变换,通常是将像点的像空间直角坐标(x, y, -f)变换为像空间辅助坐标(X, Y, Z)。 是同一个像点在原点相同的两个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 变换。
cos κ
0
sin 0 cos 0 sin ω cos ω 0
0
1
a1 a2 a3
b1
b2
b3
c1 c2 c3
cos Xˆx
cosYˆx
cos
Zˆx
cos Xˆy cos Yˆy cos Zˆy
cos Xˆz
cosYˆz
cos
Zˆz
§4. 像点在不同坐标系中的变换
二、像点的空间坐标变换
Y
0
1
0
Y
R
Y
Z sin 0 cos Z
Z
§4. 像点在不同坐标系中的变换
二、像点的空间坐标变换 2:当坐标系S-Xφ Y(φ) Zφ绕副轴Xφ轴旋转ω角,得到坐标系SXφ(ω) Y(φ)ω Zφω ,此时Xφ轴坐标不变,两种坐标系的变换关系 为:
立体观测的原理
立体观测的原理立体观测是一种通过同时观测目标物体的两个或多个视角来获取物体三维信息的技术。
它利用视差效应来推算目标物体的深度和形状,从而实现对物体的三维还原。
立体观测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视觉、机器人、虚拟现实等领域。
立体观测的原理可以分为两个基本步骤:视差计算和深度推算。
首先,当目标物体被观测者从不同的视角观察时,由于视角的不同,物体在两个视图中的位置会有微小的差异。
这种差异就是视差。
观测者的双眼视差主要是通过眼球的位置差异导致的。
当目标物体较远时,双眼视差很小;当目标物体较近时,双眼视差较大。
接下来,通过计算视差来推测目标物体的深度。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利用三角测量法。
在立体观测中,我们首先需要标定相机的内参和外参。
内参包括焦距和主点的坐标,而外参则包括相机在世界坐标系中的位置和姿态。
然后,利用标定结果,我们可以求得两个相机的基线长度。
基线长度是指两个相机的光心之间的距离。
接下来,通过对两个视图的像素坐标进行匹配,我们可以得到视差图。
一种常用的匹配算法是块匹配算法。
这个算法通过在一个视图中选取一个块,在另一个视图中寻找与之最匹配的块。
通过比较两个块的相似性,我们可以计算出该像素点的视差值。
最后,通过已知的基线长度和视差值,我们可以应用三角测量原理求解目标物体的深度。
三角测量利用了三角形的性质,通过知道了一个角和两条边的关系,就可以计算出第三边的长度。
在立体观测中,我们可以利用相机的参数和视差值,通过三角形相似性推算出目标物体所对应的深度。
需要注意的是,立体观测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视差计算中可能存在误匹配的问题,即将不同物体的特征误认为同一物体的特征,从而导致深度估计的不准确。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引入图像上的一些几何约束或使用更复杂的匹配算法。
其次,立体观测还需要考虑透视变换等因素对视差计算的影响。
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具体应用中仔细研究和处理。
总之,立体观测通过利用视差效应来推算目标物体的深度和形状。
通过计算视差值和应用三角测量原理,我们可以获得目标物体的三维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体观察和像点坐标量测
主要内容
一、立体视觉原理 二、像对的立体观察 三、像点坐标获取 四、双像解析
一、立体视觉原理 人 眼 基 本 结 构
视网膜上大约有1.2× 个杆状细胞, 视网膜上大约有 ×108个杆状细胞,直径 2µm;6.5×106个锥状细胞,直径 ; × 个锥状细胞,直径2~8µm
∆x = − x′( k 0 + k1r 2 + k 2 r 4 )
•
摄影机鉴定时提供各向径物镜畸变差值
∆r = ∆x =
( r2 − r ) ∆ r1 + ( r1 − r ) ∆ r2 r2 − r1
x′ r ∆r y′ ∆y = r
∆r
大气折光差改正) 像片系统误差预改正(大气折光差改正)
• 大气折光引起像点在径向的变形
δ =
H 2 Rf
2
r3
•
地球曲率引起像点在坐标向的变形 x′ δx = δ r y′ δy = δ r
像片系统误差预改正
• 内定向并经系统误差预改正后的像点坐标
x = x ′ + ∆ x + dx + δ x y = y ′ + ∆ y + dy + δ y
内定向
镜头畸变
大气折光
地球曲率
四、双像解析
人 造 立 体 观 察 的 条 件
•立体像对 立体像对 •分像条件 分像条件 •两像片上相同景物(同名像点)的连 两像片上相同景物(同名像点) 两像片上相同景物 线与眼基线应大致平行 •两像片的比例尺应相近(差别<15%) 两像片的比例尺应相近(差别 两像片的比例尺应相近 %
立体效应
正立体 反立体 反立体
x
像片系统误差来源
摄影机的系统误差 底片变形 航摄飞机带来的系统误差 大气折光误差 地球曲率的影响 摄影处理与底片复制中的系统误差 观测系统误差
摄影材料变形) 像片系统误差预改正(摄影材料变形)
• 四个框标位于像片的四个角隅时 可用仿射变换
x′ = a0 + a1x + a2 y y′ = b0 + b1x + b2 y
立体像对中的点、线、面
一、立体视觉原理 人 眼 的 观 察 能 力
距17mm,则dL=5.6m 则 人眼分辨远近物点的极限距离
交会角 眼基线 视距 生理视差 眼主距
γ br L σ fr
γ
当人眼观察50m处景物时,设双眼观察的 tan( 处景物时, 当人眼观察 处景物时 ) = r 2 2L 分辨力为30〞,人眼基线长65mm,人眼主 〞,人眼基线长 分辨力为 〞,人眼基线长 人眼主
双目镜观测光路的立体观察
三、像点坐标获取
立 体 量 测 原 理
P1
S1
S2
a
a'
P2
A' A A"
三、像点坐标获取
立 体 量 测 原 理
左右像片同名像点的坐标量测值为(x 左右像片同名像点的坐标量测值为 a,ya),( xa’,ya’) , 左右视差p= 上下视差q= 左右视差 =xa–xa’上下视差 ya–ya’
•
四个框标位于像片的中央时可用 比例缩放
x′ = x y′ = x Lx lx L
y
ly
摄影机物镜畸变差) 像片系统误差预改正(摄影机物镜畸变差)
• 摄影机鉴定时提供物镜畸变差参数
k0、k1、k2、k3为物镜畸变差改正系数 ∆y = − y ′( k 0 + k1r 2 + k 2 r 4 ) ∆r为畸变差 为畸变差
立体模型与实物相似
立体模型与实物相反
零立体:起伏的视模型变平
二、像对的立体观察
像 对 的 立 体 观 察 方 法
在一个桥架上安置两个相同的简单透镜透 镜光轴平行,间距约为眼基距, 镜光轴平行,间距约为眼基距,高度等于透镜主 距
立体镜观察
桥式立体镜
二、像对的立体观察
像 对 的 立 体 观 察 方 法
三、像点坐标获取
左右视差( 左右视差(p)读数 鼓 上下视差( ) 上下视差(q)读数 鼓
x读数鼓 读数鼓
左右视差环
X手轮
Y手轮
上下视差环
Steko1818 型立体坐标量测仪
立体坐标量测步骤
仪器归零:各个手轮应放在零读数(x0,y0,p0,q0)位置 各个手轮应放在零读数( 各个手轮应放在零读数 右测标分别对准左、 上,左、右测标分别对准左、右像片盘的中心即仪器坐标 系与像片坐标系重合 像片定向:移动 手轮,单眼观察测标的移动看是否沿像 移动X手轮 移动 手轮, 片上的x轴向运动,若测标不在x轴向上 则需要用κ 轴向上, 片上的x轴向运动,若测标不在 轴向上,则需要用κ螺旋 旋转像片,使测标保持在x轴上移动 旋转像片,使测标保持在 轴上移动 像点量测:移动 ,Y,p,q手轮,使测标立体切准量测 移动X 手轮, 移动 手轮 像点,并记下相应读数鼓上的读数x 像点,并记下相应读数鼓上的读数 ,y,p,q 坐标计算:xa=x-x0,ya=y-y0;xa’=xa-(p-p0),ya’=ya-(q-q0 )
一、立体视觉原理
人 眼 感 知 过 程
来自物体的光刺激视网膜的杆状和锥状 细胞(物理过程)使其感光( 细胞(物理过程)使其感光(生理过 程),通过视神经纤维传至后大脑视 ),通过视神经纤维传至后大脑视 觉中心, 觉中心,经记忆加入已有的概念与经 验(心理过程),从而形成 心理过程),从而形成 ),
在两投影光路中安装两块偏振 平面互成90 90° 平面互成90°的起偏镜 观测者带上一副检偏镜 镜片与起偏镜相同 左右偏振平面相互垂直
二、像对的立体观察
像 对 的 立 体 观 察 方 法
通过双筒望远镜观察 每个望远镜像面有一固定的测标 像片可在两个相互垂直方向共同移动, 像片可在两个相互垂直方向共同移动,也可一张像片相对于另一张 像片移动 可以分别对左右像片进行调焦、亮度调节及必要旋转, 可以分别对左右像片进行调焦、亮度调节及必要旋转,观测系统放 大倍率可调节
仿射变换
x′ = a0 + a1x + a2 y y′ = b0 + b1x + b2 y
双线性变换
x′ = a0 + a1 x + a2 y + a3 xy y′ = b0 + b1 x + b2 y + b3 xy
x
解析内定向计算过程
1、获取框标点的理论坐标 2、选用合适的变换模型 3、建立误差方程 v=Ax-l 4、建立法方程并解算 x=(ATA)-1(ATl) 5、由变换参数计算像点坐标
扩大眼基线, 扩大眼基线,可对大像幅进行立体观察
立体镜观察
反光立体镜
二、像对的立体观察
像 对 的 立 体 观 察 方 法 互补色法
(加色法和减色法) 加色法和减色法) 在投影器中插入互补色滤 光片( 红色、 绿色) 光片(品红色、蓝绿色) 观测者双眼分别带上同色镜片
叠映影像立体观察
二、像对的立体观察
像 对 的 立 体 观 察 方 法 光闸法
在两投影光路中各安装一 光闸(一个打开、一个关闭) 光闸(一个打开、一个关闭) 打开 关闭 观测者双眼分别带上与投影器 光闸同步的光闸眼镜 光闸起闭频率> 光闸起闭频率>10Hz
叠映影像立体观察
二、像对的立体观察
像 对 的 立 体 观 察 方 法 偏振光
水平偏振光片 垂直偏振光片
一、立体视觉原理 人 眼 分 辨 力
单眼能够判别最小物体的能力称单眼分辨力 单眼能够判别最小物体的能力称单眼分辨力
用单眼所能观察出两点间的最小距离称第一分辨力 用单眼所能观察出两点间的最小距离称第一分辨力 用单眼所能观察出两平行线间的最小距离称第二分辨力 用单眼所能观察出两平行线间的最小距离称第二分辨力
像点坐标计算
y 正形变换
x′ = a0 + a1x − a2 y y′ = b0 + a2 x + a1 y
仿射变换
x′ = a0 + a1x + a2 y y′ = b0 + b1x + b2 y
双线性变换
x′ = a0 + a1 x + a2 y + a3 xy y′ = b0 + b1 x + b2 y + b3 xy
三、像点坐标获取
三、像点坐标获取
BC2解析测图仪 解析测图仪
三、像点坐标获取
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
三、像点坐标获取
光学框标
机械框标
解析内定向
y
利用平 面相似 变换, 变换, 将像片 架坐标 变换为 以像主 点为原 点的框 标坐标 系坐标
正形变换
x′ = a0 + a1x − a2 y y′ = b0 + a2 x + a1 y
r ∆r 为像点误差改正数 )r f f r 为向径 n0 − nH r rf为折光差角 其中, f = r ⋅ n0 + nH f
∆r a’ s
•
大气折光引起像点在坐标向的变形
x′ ∆r dx = r y′ dy = ∆r r
A
地球曲 像片系统误差预改正(地球曲率)
• 地球曲率引起像点在径向的变形
0.0035 第一分辨力 ϕ " = ρ " = 45" 17 第二分辨力 = 20"
双眼观察精度比单眼提高
2 倍
一、立体视觉原理
人用双眼观察景物可判断其远近, 人用双眼观察景物可判断其远近,得到景物的立体效 这种现象称为人眼的立体视觉 应,这种现象称为人眼的立体视觉
人 眼 立 体 视 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