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竞赛专题复习第二篇平面几何第17章几何不等式与极值问题试题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竞赛专题:平面几何的定值问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竞赛专题:平面几何的定值问题(含答案)
2
(第 3 题图)
(第 4 题图)
4.如图,正△ABO 的高等于⊙O 的半径,⊙O 在 AB 上滚动,切点为 T,⊙O 交 AO,BO 于 M,N,则 弧 MTN( )
A.在 0°到 30°变化
B.在 30°到 60°变化
C.保持 30°不变
D.保持 60°不变
5.如图,AB 是⊙O 的直径,且 AB=10,弦 MN 的长为 8.若 MN 的两端在圆上滑动时,始终与 AB 相交, 记点 A,B 到 MN 的距离分别为 h1,h2,则∣h1-h2∣等于( )
A
C
(P) O
D
B

D
A
C P O
B D ①
D
C
PB O
D ①
O
C A
P

B
O
C
P
A (B)

O
(D)C
A(B)
P ①
(2)已知⊙O 的半径为一定值 r,若点 P 是不在⊙O 上的一个定点,请你过点 P 任作一直线交⊙O 于 不重合的两点 E,F. PE·PF 的值是否为定值?为什么?由此你发现了什么结论?请你把这一结论用文 字叙述出来.
(第 7 题图)
(第 8 题图)
8.如图,设 H 是等腰三角形 ABC 两条高的交点,在底边 BC 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让顶点 A 至底边 BC 的 距离变小,这时乘积 S△ABC·S△HBC 的值变小、变大,还是不变?证明你的结论.
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抛物线 y 1 x 2 4 x 10 与 x 轴的交点为点 A,与 y 轴的交点 18 9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竞赛专题:平面几何的定值问题(含答案)
【例 1】 如图,已知 P 为正方形 ABCD 的外接圆的劣弧A⌒D上任意一点.求证: PA PC 为定值. PB

人教版 初三数学竞赛专题:平面几何的定值问题(包含答案)

人教版 初三数学竞赛专题:平面几何的定值问题(包含答案)

人教版 初三数学竞赛专题:平面几何的定值问题(含答案)【例1】 如图,已知P 为正方形ABCD 的外接圆的劣弧AD⌒上任意一点.求证:PA PC PB为定值.【例2】 如图,AB 为⊙O 的一固定直径,它把⊙O 分成上、下两个半圆,自上半圆上一点C 作弦CD ⊥AB ,∠OCD 的平分线交⊙O 于点P ,当点C 在上半圆(不包括A ,B 两点)上移动时,点P ( ) A.到CD 的距离保持不变 B.位置不变C.等分DB⌒ D.随C 点的移动而移动【例3】 如图,定长的弦ST 在一个以AB 为直径的半圆上滑动,M 是ST 的中点,P 是S 对AB 作垂线的垂足.求证:不管ST 滑到什么位置,∠SPM 是一定角.【例4】 如图,扇形OAB 的半径OA =3,圆心角∠AOB =90°.点C 是AB⌒上异于A ,B 的动点,过点C 作CD ⊥OA 于点D ,作CE ⊥OB 于点E .连接DE ,点G ,H 在线段DE 上,且DG =GH =HE .(1)求证:四边形OGCH 是平行四边形;(2)当点C 在AB ⌒上运动时,在CD ,CG ,DG 中,是否存在长度不变的线段?若存在,请求出该线段的长度;(3)求证:CD 2+3CH 2是定值.P AB CDAPB【例5】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M 在x 轴的正半轴上,⊙M 交x 轴于A ,B 两点,交y 轴于C ,D 两点,且C 为弧AE 的中点,AE 交y 轴于G 点.若点A 的坐标为(-2,0),AE =8. (1)求点C 的坐标;(2)连接MG ,BC ,求证:MG ∥BC ;(3)如图2,过点D 作⊙M 的切线,交x 轴于点P .动点F 在⊙M 的圆周上运动时,PFOF的比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比值;若变化,说明变化规律.(图1)(图2)【例6】 如图,已知等边△ABC 内接于半径为1的圆O ,P 是⊙O 上的任意一点.求证:P A 2+PB 2+PC 2为定值.【能力训练】1.如图,点A ,B 是双曲线xy 3上的两点,分别经过A ,B 两点向x 轴,y 轴作垂线段.若S 阴影=1,则BOACE HG D A=+21S S _______.(第1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2.从等边三角形内一点向三边作垂线段,已知这三条垂线段的长分别为1,3,5,则这个等边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3.如图,OA ,OB 是⊙O 任意两条半径,过B 作BE ⊥OA 于E ,又作OP ⊥AB 于P ,则定值OP 2+EP 2为_________.4.如图,在菱形ABCD 中,∠ABC =120°,F 是DC 的中点,AF 的延长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 ,则直线BF 与直线DE 所夹的锐角的度数为( )A.30°B.40°C.50°D.60°5.如图,在⊙O 中,P 是直径AB 上一动点,在AB 同侧作A A '⊥AB ,AB B B ⊥',且A A '=AP ,B B '=BP .连接B A '',当点P 从点A 移动到点B 时,B A ''的中点的位置( ) A .在平分AB 的某直线上移动 B.在垂直AB 的某直线上移动 C.在弧AMB 上移动 D.保持固定不移动(第5题图) (第6题图) 6.如图,A ,B 是函数xky =图象上的两点,点C ,D ,E ,F 分别在坐标轴上,且分别与点A ,B ,O 构成正方形和长方形.若正方形OCAD 的面积为6,则长方形OEBF 的面积是( ) A.3 B.6 C.9 D.127.(1)经过⊙O 内或⊙O 外一点P 作两条直线交⊙O 于A ,B 和C ,D 四点,得到如图①~⑥所表示的六种不同情况.在六种不同情况下,P A ,PB ,PC ,PD 四条线段之间在数量上满足的关系式可以用同一个式子表示出来.请你首先写出这个式子,然后只就如图②所示的圆内两条弦相交的一般情况给出它的证明.A ABCDEFAB'(2)已知⊙O 的半径为一定值r ,若点P 是不在⊙O 上的一个定点,请你过点P 任作一直线交⊙O 于不重合的两点E ,F . PE ·PF 的值是否为定值?为什么?由此你发现了什么结论?请你把这一结论用文字叙述出来.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边长为2的正方形OABC 的两顶点A ,C 分别在y 轴,x 轴的正半轴上,点O 在原点,现将正方形OABC 绕O 点顺时针旋转,当A 点第一次落在直线x y =上时停止旋转.旋转过程中,AB 边交直线x y =于点M ,BC 边交x 轴于点N .(1)求OA 在旋转过程中所扫过的面积;(2)旋转过程中,当MN 与AC 平行时,求正方形OABC 旋转度数;(3)设△MBN 的周长为P ,在正方形OABC 旋转的过程中,P 值是否有变化?请证明你的结论.⑥⑤④③②①P(B )A PB9.如图,AB 是半圆的直径,AC ⊥AB ,AC =AB .在半圆上任取一点D ,作DE ⊥CD ,交直线AB 于点E ,BF ⊥AB ,交线段AD 的延长线于点F .(1)设弧AD 是x °的弧,若要点E 在线段BA 的延长线上,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2)不论点D 取在半圆的什么位置,图中除AB =AC 外,还有两条线段一定相等.指出这两条相等的线段,并予证明.(第9题图) (第10题图)(第11题图)10.如图,内接于⊙O 的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垂直相交于点K ,设⊙O 的半径为R .求证: (1)2222DK CK BK AK +++是定值; (2)2222DA CD BC AB +++是定值.11.如图,设P 是正方形ABCD 外接圆劣弧弧AB 上的一点,求证:DPCP BPAP ++的值为定值.1.等腰△ABC 的底边BC 为定长2,H 为△ABC 的垂心.当顶点A 在保持△ABC 为等腰三角形的情况下 改变位置时,面积S △ABC ·S △HBC 的值保持不变,则S △ABC ·S △HBC =________.2.已知A ,B ,C ,D ,E 是反比例函数xy 16=(x >0)图象上五个整数点(横、纵坐标均为整数),分别过这些点向横轴或纵轴作垂线段,以垂线段所在的正方形边长为半径作四分之一圆周的两条弧,组成如图所示的五个橄榄形(阴影部分),则这五个橄榄形的面积总和是__________(用含π的代数式表示).P D CB A A折叠,使点A ,B 落在六边形ABCDEF 的内部,记∠C +∠D + )A. ∠1+∠2=900°-2α B. ∠1+∠2=1080°-2α C. ∠1+∠2=720°-α D. ∠1+∠2=360°-21α(第3题图) (第4题图)4.如图,正△ABO 的高等于⊙O 的半径,⊙O 在AB 上滚动,切点为T ,⊙O 交AO ,BO 于M ,N ,则弧MTN ( )A.在0°到30°变化B.在30°到60°变化C.保持30°不变D.保持60°不变5.如图,AB 是⊙O 的直径,且AB =10,弦MN 的长为8.若MN 的两端在圆上滑动时,始终与AB 相交,记点A ,B 到MN 的距离分别为h 1,h 2,则∣h 1-h 2∣等于( )A.5B.6C.7D.8(第5题图) 12GF EDCHBAB6.如图,已知△ABC 为直角三角形,∠ACB =90°,AC =BC ,点A ,C 在x 轴上,点B 坐标为(3,m )(m >0),线段AB 与y 轴相交于点D ,以P (1,0)为顶点的抛物线过点B ,D . (1)求点A 的坐标(用m 表示) (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设点Q 为抛物线上点P 至点B 之间的一动点,连接PQ 并延长交BC 于点E ,连接BQ 并延长交AC 于点F .试证明:FC (AC +EC )为定值.7.如图,已知等边△ABC 内接于圆,在劣弧AB 上取异于A ,B 的点M .设直线AC 与BM 相交于K ,直线CB 与AM 相交于点N .证明线段AK 和BN 的乘积与M 点的选择无关.(第7题图) (第8题图)8.如图,设H 是等腰三角形ABC 两条高的交点,在底边BC 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让顶点A 至底边BC 的距离变小,这时乘积S △ABC ·S △HBC 的值变小、变大,还是不变?证明你的结论.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10941812--=x x y 与x 轴的交点为点A ,与y 轴的交点为点B .过点B 作x 轴的平行线BC ,交抛物线于点C ,连接AC .现有两动点P ,Q 分别从O ,C 两点同时出发,点P 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沿OA 向终点A 移动,点Q 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CB 向点B 移动.点P 停止运动时,点Q 也同时停止运动.线段OC ,PQ 相交于点D ,过点D 作DE ∥OA ,交CA 于E ,射线QE 交x 轴于点F .设动点P ,Q 移动的时间为t (单位:秒). (1)求A ,B ,C 三点的坐标和抛物线的顶点坐标;(2)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PQCA 为平行四边形?请写出计算过程; (3)当290<<t 时,△PQF 的面积是否总是定值?若是,求出此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4)当t 为何值时,△PQF 为等腰三角形,请写出解答过程.NKMB AC HCBA(第9题图) (第10题图) 10.已知抛物线C 1:12121+-=x x y ,点F (1,1). (1)求抛物线C 1的顶点坐标;(2)若抛物线C 1与y 轴的交点为A ,连接AF ,并延长交抛物线C 1于点B ,求证:211=+BFAF . (3)抛物线C 1上任意一点P (x P ,y P )(0<x P <1),连接PF ,并延长交抛物线C 1于点 Q (x Q ,y Q ),试判断211=+QFPF 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11.已知A ,B 是平面上的两个顶点,C 是位于AB 一侧的一个动点,分别以AC ,BC 为边在△ABC 外作正方形ACDE 和正方形BCFG .求证:不论C 在直线AB 同一侧的任何位置,EG 的中点P 的位置不变. 参考答案例 1 延长PC 至E ,使CE =AP ,连结BE ,则△BCE ≌△BAP ,及△PB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故PA PC CE PC PEPB PB PB++=== 例2 B 提示:连结AC ,BC ,可以证明P 为APB 的中点. 例3 ∵SP ⊥OP ,OM ⊥ST ,∴S ,M ,O ,P 四点共圆,于是∠SPM =∠SOM =12∠SOT 为定角. 例4 (1)连结OC 交DE 于M ,则OM =CM , EM =DM ,而DG = HE ,则HM =GM 故四边形OGCH 是平行四边形. (2)DG 不变.DE =OC =OA =3 .DG =13DE =13×3=1. (3)设CD =x ,延长OG 交CD 于N ,则CN =DN =12 x ,229CE x =- , 2214DN x = .∴22394ON x =-,而ON =32CH ,∴22143CH x =-.故CD 2+3CH 2=x 2+3(4-13x 2)=x 2+12-x 2为定值. 例5 ⑴C (0,4) ⑵先求得AM =CM =5,连接MC 交AE 于N ,由△AO G ∽△ANM ,得OG AO MN AN =,O G =32,38OG OM OC OB ==,又∠BOC =∠G OM ,∴△G OM ∽△COB ,∠G MO =∠CBO ,得M G ∥BC .⑶连结DM ,则DM ⊥PD ,DO ⊥PM ,DO 2=OM •OP ,OP =163.动点F 在⊙M 的圆周上运动时,从特殊位置探求OFPF的值.当F 与点A 重合时,2316523OF AO PF AP ===-;当点F 与点B 重合时,8316583OF OB PF PB ===+;当点F 不与点A ,B 重合时,连接OF 、PF 、MF ,∴DM 2=MO •MP ,∴FM 2=MO •MP ,即FM MPOM FM=,又∠OMP =∠FMP ,∴△MFO ∽△MPF ,35OF MO PF MF ==,故OF PF 的比值不变,比值为35. 例6 ∠BPC =120°,在△BPC 中,由余弦定理得BC 2=PB 2+PC 2-2PB •PC =BC 2,又由上托勒密定理得BC •P A +PC •AB ,而AB =BC =AC ,∴P A =PB +PC ,从而P A 2+ PB 2+ PC 2= (PB +PC )2+ PB 2+ PC 2=2 (PB 2+PC 2+PB •PC )=2BC 2=2×()23=6.故P A 2+PB 2+PC 2为定值.A 级 1.4提示:∵S 1+S 阴= S 2+S 阴=xy =3,∴S 1+S 2=2xy -2S 阴=6-2=4.2.273 提示:1+3+5=9是等边三角形的高. 3.r 2提示:先考查OB 与OA 垂直的情形.4.D 提示:延长BF 交DE 于点M ,连接BD ,则△BCD 为等边三角形,BF 平分∠CBD .∵F 为CD 中点,且AD ∥CE ,∴△ADF 与△ECF 关于点F 中心对称.∴CE =AD =CD ,∴∠CEM=30°,∠DMF=60°,5.D 提示:A′B′的中点均在⊙O 的上半圆的中点处. 6.B 提示:S 正方形OCAD =OD •OC =A A x y k ==6,∴S OEBF =OE •OF =x B •y B k ==6. 7.⑴略⑵当点P在⊙O 内时,过P 作直径CD ,则PE •PF =PD •PC =r 2-OP 2为定值;当点P 在⊙O 外时,PE •PF 为定值22OP r -.结论:过不在圆上的一个定点任作一条直线与圆相交,则这点到直线与圆相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为定值. 8.⑴2π⑵22.5° ⑶P 值无变化.理由如下:如图,延长BA 交y 轴于E 点,可证明△OAE ≌△OCN ,得OE =ON ,AE =CN ,又∠MOE =∠MON =45°,OM =ON ,∴△OME ≌△OMN ,得MN =ME =AM +AE =AM +CN .∴P =MN +BN +BM =AM +CM +CN +BN +BM =AB +AC =4.9.⑴0<x <90 ⑵BE =BF 提示:连接BD ,可证明△BDF ∽△ADB ,△BDE ∽△ADC . 10.⑴作OP ⊥BD 于P ,OQ ⊥AC 于Q ,连接AO ,则AO 2=()()221122BK DK CK AK ⎡⎤⎡⎤-++⎢⎥⎢⎥⎣⎦⎣⎦,又AK •CK =BK •DK ,得AK 2+BK 2+CK 2+DK 2=4R 2为定值. ⑵作直径DE ,连接AE ,BE ,CE ,AB 2+CD 2=4R 2,AD 2+BC 2=4R 2,故AB 2+BC 2+CD 2+DA 2=8K 2为定值. 11.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 ,根据托勒密定理,对于四边形APBC 和四边形APBD ,有CP •a =AP •a +BP •2a ,DP •a =BP •a +AP •2a ,两式相加并整理得(CP +DP )a =(AP +BP )(a +2a ),从而21AP BPCP DP+=-+为定值.B 级1.1 提示:不妨设∠A 为锐角,AD ,BE ,CF 为△ABC 的三条高,H 为垂心,由AB =AC 知∠HBD =∠HCD =∠HAE ,∠HDC =∠CDA =90°,故R t △CHD ∽R t △ACD .∴AD DC DC HD =,即AD •HD =DC 2=14BC 2=1.∴S △ABC •S △HBC =2111224BC AD BC HD BC ⎛⎫⎛⎫⋅⋅⋅= ⎪ ⎪⎝⎭⎝⎭=1.当∠A ≥90°时,结论成立.2.13π-26 提示:∵A ,B ,C ,DE 是反比例函数y =16x(x >0)图象上五个整数点,由图象可知,这些点的横坐标分别为1,2,4,8,16.∴五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1,3,4,2,1.∴这五人橄榄形的面积总和是2221111112211122222444424242πππ⎡⎤⎛⎫⎛⎫⎛⎫⨯-⨯⨯+⨯-⨯⨯+⨯-⨯⨯ ⎪ ⎪ ⎪⎢⎥⎝⎭⎝⎭⎝⎭⎣⎦=5π-10+8π-16=13π-26. 3.B 提示:如图,设F A 的延长线与CB 的延长线交于点P ,G A ′的延长线与HB ′的延长线交于点P ′.由对称性可知∠1=2∠APP ′,∠2=2∠BPP ′.∴∠1+∠2=2∠APB .∵∠APB =540°-α,∴∠1+∠2=1080°-2α. 4.D 5.B 提示:如图,设AB 与MN 交于点C ,过点O 作OD ⊥MN 于D ,连接FO 并延长交EB 于G .由垂径定理,得OD =2254-=3.由△AFO ≌△B G O ,得AF =B G ,即h 1=B G .由AF ⊥MN ,BE ⊥MN ,得△FOD ∽△F G E .∴12OD FO GE FG ==.∴E G =2OD =6,∴12h h AF BE -=-=E G =6. 6.⑴A (3-m ,0) ⑵y =x 2-2x +1 ⑶过点Q 作QM ⊥AC 于M ,过点Q 作QN ⊥BC 于N ,设Q 点的坐标为(x ,x 2-2x +1),则QM =CN =(x -1)2,MC =QN=3-x .∵QM ∥CE ,∴PQM ∽△PEC .∴QM PMEC PC=,即()2112x x EC--=,得EC =2(x -1).∵QN ∥CF ,∴△BQN ∽△BFC .∴QN BN FC BC =,即()24134x x FC ---=,得FC =41x +.又AC =4,∴FC (AC +EC )=()44211x x +-⎡⎤⎣⎦+=8为定值. 7.提示:易证△ABK ∽△BNA ,故AK •BN =AB 2为定值,即AK 与BN 的乘积与M 点的选择无关. 8.提示:S △ABC •S △HBC =116BC 4,由于BC 是不变的,所以当点A 至BC 的距离变小时,乘积S △ABC •S △HBC 保持不变. 9.⑴A (18,0),B (0,-10),顶点坐标为(4,-989)⑵若四边形PQCA 为平行四边形,由于QC ∥P A ,故只要QC =P A 185. ⑶即可,而P A =18-4t ,CQ =t ,故18-4t =t ,得t =设点P 运动t s ,则OP =4t ,CQ =t ,0<t <4.5.说明P在线段OA 上,且不与点O ,A 重合.由于QC ∥OP 知△QDC ∽△PDO ,故144QD QC t DP OP t ===.同理QC ∥AF ,故14QC CE AF EA ==,即14t AF =,∴AF =4t =OP .∴PF =P A +AF =P A +OP =18.又点Q 到直线PF 的距离d =10,∴S △PQF =12•PF •d =12×18×10=90.于是S △PQF 的面积总为定值90. ⑷由前面知道,P (4t ,0),F (18+4t ,0),Q (8-t ,-10),0≤t ≤4.5.构造直角三角形后易得PQ 2=(4t -8+t )2+102=,FQ 2=(18+4t -8+t )2+102=(5t +10)2+100.①若FP =FQ ,即182=(5t +10)2+100,故25(t +2)2=224,(t +2)2=24425.∵2≤t +2≤6.5,∴t +2=244414255=.∴t = 4145-2. ②若QP =QF ,即(5t -8)2+100=(5t +10)2+100,即(5t -8)2=(5t +10)2,无0≤t ≤4.5的t 满足. ③若PQ =PF ,即(5t -8)2+100=182,∴(5t -8)2=224.由于224≈15,又0≤5t ≤22.5,∴-8≤5t -8≤14.5,14.52=22984124⎛⎫= ⎪⎝⎭<224.故没有t (0≤t ≤4.5)满足此方程.综上所述,当t =4145-2时,△PQ R 为等腰三角形. 10.⑴C 1的顶点坐标为(1,12). ⑵略 ⑶作PM ⊥AB 于M ,作QN ⊥AB 交AB 延长线于N ,∴PM =1-y P ,FM =1-x P .在R t △PMF 中,PF 2=(1-y P )2+(1-x P )2=1-2y P +y P 2+1-2x P +x P 2,又∵点P 在抛物线上,∴y P =12x P 2-x P +1,∴PF 2=1-x P 2+2x P -2+y P 2+1-2x P +x P 2=y P 2,∴PF =y P ,同理,QF =y Q ,易证△PMF ∽△QNF ,则PM QN PF QF =,∴11Q P y y PF QF --=,即11PF QF PF QF --=,∴11PF QF+=2. 11.先从特殊情况出发.当△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时,点P 与点C 重合,此时点P 的位置在AB 的中垂线上,且到AB的距离为12AB ,如图①所示.下面就一般情况来证明上面的结论(结论②所示).过C ,E ,G 分别作直线AB 的垂线CH ,EM ,G N ,垂足分别是H ,M ,N .容易证明△AEM ≌△ACH ,△B G N ≌△BCH .从而有AM =CH =BN ,EM =AH ,G N =BH .这样,线段AB 的中点O 也是线段MN 的中点,连接OP ,则OP 是梯形EMN G 的中位线,从而OP ⊥AB ,OP =12(EM +G N )= 12(AH +BH )=12AB .∴无论点C 在AB 同一侧的位置如何,E G 中点P 的位置不变.。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2021届人教版初中数学第17章《几何不等式与极值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2021届人教版初中数学第17章《几何不等式与极值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2021届人教版初中数学第17章《几何不等式与极值2021年初中数学竞赛辅导专题讲义第17章几何不等式与极值问题17.1.1★一个凸行边形的内角中,恰好有4个钝角,求n的最大值.解析考虑这个凸行边缘的n个外角,n?四角≥ 90?, 为什么?N4.90?? 360? (严格)小于是由于4个钝角的外角和大于0?),因此n?8,n的最大值是7.易构造这样的例子。

如果恰好有k个钝角,则n的最大值是k?3.17.1.2 ★ 在里面△ ABC,AB?AC,P是BC侧的高ad点。

验证:ab?交流电?PB个人计算机apcbd分析易知ab?ac?pb?pc,又是AB2?ac2?bd2?cd2?pb2?pc2故有ab?ac?pb?pc.评论的读者可能希望考虑AD是角平分线和中线的情况。

17.1.3已知四边形abcd,ac、bd交于o,△ado和△bco的面积分别为3、12,求四边形abcd面积的最小值.adobc解析易懂s△abobos△bco??,故s△abo?s△cdo?s△ado?s△bco?36.s△adodos△dco从而s△abo?s△cdo≥2s△abo?s△cdo?12,什么时候△ 阿布?当s时,等号成立△ CDO(此时,四边形ABCD为梯形),因此四边形ABCD面积达到最小值2717.1.4★已知:直角三角形abc中,斜边bc上的高h?6.(1)求证:bc?h?ab?ac;(2)求?bc?h?-?ab?ac?.解析22? 卑诗省?H2.ab?交流电?2?bc2?h2?2bc?h?ab2?ac2?2ab?ac,一2021年初中数学竞赛辅导专题讲义从情况来看,知道2BC吗?H4s△abc?2ab?AC和AB2?ac2?BC2,那么?卑诗省?Hab?交流电??h2?36注意:这同时解决了(1)和(2).17.1.5 ★ 设置矩形ABCD,BC=10,CD?7.移动点F和E分别位于BC和CD上,BF?预计起飞时间?4.找出△ AFE区域ade22bfc分析设置BF?十、de?y??4?x?,则11秒△abf?s△艾德?s△ecf??7x?10岁??10? 十、7.Y70? xy??22 by XY≤ 12? 十、Y4.因此△ AEF≥ 70 ℃ 70? 4.332当bf?ed?2时达到最小值.17.1.6 ★ 将P设置为固定角度?在a中的某一点,通过P的驱动直线与M和n中的两侧相交△ amn最小,P是Mn的中点mpαaβn解析如图所示,连接AP并设置?地图打盹从…起s△amp?s△anp?s△man,得是美联社?罪一美联社?罪是安辛又左式≥2ap?am?an≥sin??sin?,故s△amn当达到最小值时,s△ 放大器?s△ 所以p是Mn的中点n、ca、ab上,bm?cn?ap?1,17.1.7★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1,p分别在bc、m、二12ap2sin?sin?。

全国各地初中(九年级)数学竞赛《几何》真题大全 (附答案)

全国各地初中(九年级)数学竞赛《几何》真题大全 (附答案)

全国各地初中(九年级)数学竞赛专题大全竞赛专题7 几何一、单选题 1.(2021·全国·九年级竞赛)某种产品由甲、乙、丙三种元件构成,如图为生产效率最高,在表示工人分配的扇形图中,生产甲、乙、丙元件的工人数量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大小依次是( ).A .120,180,60︒︒︒B .108,144,108︒︒︒C .90,180,90︒︒︒D .72,216,720︒︒︒2.(2021·全国·九年级竞赛)如图所示,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过点(1,4)P 且与x 轴和y 轴的正半轴交于AB 、两点,点O 为坐标原点,当AOB 的面积最小时,k ,b 的值为( )A .4k =-,8b =B .4k =-,4b =C .2k =-,4b =D .2k =-,2b =3.(2021·全国·九年级竞赛)如图,已知DEF 的边长分别为3,2,正六边形网格由24个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组成,以这些正三角形的顶点画ABC ,使得ABC DEF ∽△△,相似比为ABk DE=,那么k 的不同值共有( )个.A .1B .2C .3D .4二、填空题4.(2021·全国·九年级竞赛)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0cm ,点E 在边CB 的延长线上且10cm EB =,点P 在边CD 上运动,EP 与AB 的交点为F .设cm DP x =,EFB △与四边形AFPD 的面积和为2cm y ,那么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5.(2021·全国·九年级竞赛)把两个半径为5及一个半径为8的圆形纸片放在桌面上,使它们两两外切.若要用一个大圆形纸片把这三个圆形纸片完全盖住,则这个大圆形纸片的最小半径等于________. 6.(2021·全国·九年级竞赛)由一次函数2,2y x y x =+=-+和x 轴围成的三角形与圆心在(1,1)、半径为1的圆构成的图形覆盖的面积等于______.7.(2021·全国·九年级竞赛)某广场地面铺满了边长为36cm 的正六边形地砖,现向上抛掷半径为3cm 的圆碟,圆碟落地后与地面不相交的概率大约是_________. 三、解答题8.(2021·全国·九年级竞赛)平面上7个点,它们之间可以连一些线段,使7个点中任意三点必存在两点有线段相连.问最少要连几条线段?证明你的结论.9.(2021·全国·九年级竞赛)在直径为5的圆内放入10个点,证明其中必有两点的距离小于2.10.(2021·全国·九年级竞赛)设1M 是凸五边形12345A A A A A ,将1M 沿1i A A 方向平移,使1A 移到i A 得到凸五边形(2,3,4,5)i M i =.证明:12345,,,,M M M M M 中至少有两个图形,它们有公共内点.11.(2021·全国·九年级竞赛)在圆周上任取21个点,证明:以这些点为端点的弧中至少存在100条不超过120︒的弧.12.(2021·全国·九年级竞赛)两人A 和B 相约在12点与下午1点之间在某地会面,先到的人要等候另一人20分钟,过时就可以离开.如果每人可在指定的一小时内任何时刻到达,并且两人到达的时刻是彼此独立的(即一人到达的时刻与另一人到达的时刻没有影响),试计算两人能会面的概率.13.(2021·全国·九年级竞赛)平面上给出n个不全共线的点,求证:存在一条直线l,它恰通过其中两个点.14.(2021·全国·九年级竞赛)已知A,B,C,D为平面上两两距离不超过1的任意4点,今欲作一圆覆盖这4点(即A,B,C,D在圆内或圆周上)问圆的半径最小该是多少?试证明之.15.(2021·全国·九年级竞赛)任意凸四边形ABCD中总存在一条对角线和一条边,以它们为直径的两个圆可以覆盖这个四边形.16.(2021·全国·九年级竞赛)设甲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纸片,乙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纸片,丙是边长为1的正五边形纸片,丁是边长为1的正六边形纸片.证明:(1)不能用甲、乙、丙合起来盖住一个半径为1的圆;(2)能用甲、乙、丙、丁合起来盖住一个半径为1的圆.17.(2021·全国·九年级竞赛)在一个半径等于6的圆内任意放入六个半径等于1的小圆.证明:其中总还有一块空位置,可以完整地放入一个半径为1的小圆.18.(2021·全国·九年级竞赛)将4张圆形纸片放在桌面上,使得其题中任何3张圆形纸片都有公共点,那么这4张圆形纸片是否一定有公共点?证明你的结论.19.(2021·全国·九年级竞赛)平面上给定了若干个圆,它们覆盖的面积为1.证明:从中可选出若干个两两不重叠的圆,使它们覆盖的面积不小于19.20.(2021·全国·九年级竞赛)证明:一个边长为5的正方形可以被3个边长为4的正方形所覆盖.21.(2021·全国·九年级竞赛)如图①,有一个长方体形状的敞口玻璃容器,底面是边长为20cm的正方形,高为30cm,内有20cm深的溶液,现将此容器倾斜一定角度α(图②),且倾斜时底面的一条棱始终在桌面上(图①,②均为容器的纵截面).(1)当30α=︒时,通过计算说明此溶液是否会溢出;(2)现需要倒出不少于33000cm的溶液,当α等于60︒时,能实现要求吗?通过计算说明理由.22.(2021·全国·九年级竞赛)甲、乙两艘轮船驶向一个不能同时停泊两艘轮船的码头停泊,它们在一昼夜内到达的时间是等可能的,如果甲的停泊时间是1小时,乙的停泊时间是2小时,求它们中任何一艘都不需要等候码头空出的概率(精确到0.001).23.(2021·全国·九年级竞赛)把长为a 的线段任意分成3条线段,求这3条线段能够构成一个三角形的3条边的概率.24.(2022·福建·九年级竞赛)如图,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DAC =45°,以线段AC 为直径的圆与AB 和AD 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E 和F ,过点B 作AC 的垂线,垂足为H .求证:E ,H ,F 三点共线.竞赛专题7 几何答案解析一、单选题 1.(2021·全国·九年级竞赛)某种产品由甲、乙、丙三种元件构成,如图为生产效率最高,在表示工人分配的扇形图中,生产甲、乙、丙元件的工人数量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大小依次是( ).A .120,180,60︒︒︒B .108,144,108︒︒︒C .90,180,90︒︒︒D .72,216,720︒︒︒【答案】B 【详解】解 设分配生产甲、乙、丙3种元件的人数分别为x 人,y 人,z 人,于是每小时生产甲、乙、丙三种元件的个数分别为50,30,20x y z .为了提高效率应使生产出来的元件全部组成成品而没有剩余.设共可组成k 件成品,则503020504020x y z k ===,即4,,3x k y k z k ===,从而4::1::13:4:33x y z ==.设在扇形图中生产甲、乙、丙三种元件的圆心角分别为,,αβγ,则3336036036010834310x x y z α=⨯︒=⨯︒=⨯︒=︒++++,4436036036014434310y x y z β=⨯︒=⨯︒=⨯︒=︒++++,3336036036010834310z x y z γ=⨯︒=⨯︒=⨯︒=︒++++.故应选B .2.(2021·全国·九年级竞赛)如图所示,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过点(1,4)P 且与x 轴和y 轴的正半轴交于A B 、两点,点O 为坐标原点,当AOB 的面积最小时,k ,b 的值为( )A .4k =-,8b =B .4k =-,4b =C .2k =-,4b =D .2k =-,2b =【答案】A 【详解】解 因函数y kx b =+的图象过点(1,4)P ,所以4,4k b b k =+=-,于是(4)y kx k =+-. 令0y =得4,0k A k -⎛⎫⎪⎝⎭. 令0x =得(0,4)B k -.连OP ,得 114122OABOAP OPBSSSOA OB =+=⨯⨯+⨯⨯ 14141(4)22k k k -=⨯⨯+⨯⨯- 11642k k ⎛⎫=-+ ⎪⎝⎭.显然0k <.令k u =-,则0u >,于是116116442822OABSu u u u⎛⎫=++≥+⨯⨯= ⎪⎝⎭.等号成立当且仅当16(0)u u u=>,即4u =,这时4,48k b k =-=-=. 故选A .注:OAB 的面积也可用114(4)22OABk SOA OB k k-=⨯⨯=⨯⨯-算出. 3.(2021·全国·九年级竞赛)如图,已知DEF 的边长分别为3,2,正六边形网格由24个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组成,以这些正三角形的顶点画ABC ,使得ABC DEF ∽△△,相似比为ABk DE=,那么k 的不同值共有( )个.A .1B .2C .3D .4【答案】C 【详解】作图知与DEF 相似的三角形,而相似比不同的三角形只有如图所示的三种,故选C .二、填空题4.(2021·全国·九年级竞赛)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0cm ,点E 在边CB 的延长线上且10cm EB =,点P 在边CD 上运动,EP 与AB 的交点为F .设cm DP x =,EFB △与四边形AFPD 的面积和为2cm y ,那么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答案】550(010)y x x =+<< 【详解】解 由DP x =得10PC x =-. 又12BF BE PC EC ==,即11(10),10(10)22BF x AF BF x =-=-=+, 所以EFBAFPD y SS =+四边形11()22BE BF AF DP AD =⨯⨯++⨯ 111110(10)(10)102222x x x ⎡⎤=⨯⨯-+++⨯⎢⎥⎣⎦550(010)x x =+<<. 故应填550(010)y x x =+<<.5.(2021·全国·九年级竞赛)把两个半径为5及一个半径为8的圆形纸片放在桌面上,使它们两两外切.若要用一个大圆形纸片把这三个圆形纸片完全盖住,则这个大圆形纸片的最小半径等于________. 【答案】1133.【详解】如图,设1O 的半径为8,2O ,3O 的半径为5,切点为A .由对称性,能盖住这3个圆的最小圆形纸片的中心O 在对称轴1O A 上,且与已知三个圆内切.若设这个圆形纸片的半径为r ,则在12Rt O O A 中22221122(85)512O A OO O A =-=+-=,在2Rt OO A 中,25OO r =-,1112(8)OA O A OO r =-=--,25O A =,于是,由22222OO O A OA =+得222(5)5(128)r r -=+-+,由此解出4011333r ==,即所求圆形纸片的最小半径等于1133.6.(2021·全国·九年级竞赛)由一次函数2,2y x y x =+=-+和x 轴围成的三角形与圆心在(1,1)、半径为1的圆构成的图形覆盖的面积等于______. 【答案】42π+【详解】如图,所覆盖面积2 114214222ABCS S S ππ=+=⨯⨯+⋅=+半圆.故答案为:42π+.7.(2021·全国·九年级竞赛)某广场地面铺满了边长为36cm 的正六边形地砖,现向上抛掷半径为3cm 的圆碟,圆碟落地后与地面不相交的概率大约是_________. 【答案】49【详解】解 要使圆碟与地砖的边缘不相交的条件是落地后圆碟的中心到正六边形地砖ABCDEF 的任何一边的距离不小于圆的半径63cm ,也就是圆碟的中心必落在与地砖ABCDEF 同中心且边与地砖边彼此平行、距离为63111111A B C D E F 内(图6-1).作OG AB ⊥于G ,交11A B 于1G 且163cm GG =,所以33336183OG AB ====1118363123OG OG GG =-==而113OG =,所以1132433OA ===,故11124A B OA ==. 设正六边形ABCDEF 和111111A B C D E F 的面积分别为S 和1S ,则所求概率为22211122224243639S A B p S AB =====.故应填49. 三、解答题8.(2021·全国·九年级竞赛)平面上7个点,它们之间可以连一些线段,使7个点中任意三点必存在两点有线段相连.问最少要连几条线段?证明你的结论.【答案】9条,见解析 【详解】解法一:设最少要连n 条线段,如图4-3中7个点之间共连有9条线段,其中任意三点间必有两点连有线段,故9n ≤.另一方面,我们证明9n ≥,下面分4种情形讨论: (1)若7点中存在一点1A 不与其他6点237,,,A A A 连线,则依题意1A ,i A ,j A (27)i j ≤<≤中必有2点连线,于是只可能i A 与j A 连有线,即237,,,A A A 这6点中任意两点连有线,图中一共连了65152⨯=条线. (2)若7点中存在一点1A 只连出一条线段,设1A 仅与2A 连有线而与其余5点3A ,4A ,5A ,6A ,7A ,没有连线,则同(1)可知3A ,4A ,5A ,6A ,7A 这5点中任意两点连有线,至少连有54102⨯=条线.(3)若每点出发至少连出2条线,且有一点恰连出2条线.设该点为1A ,它连出的两条线为12A A ,13A A ,则不与1A 相连的4个点每两点连有线,要连4362⨯=条线,而2A 连出的线段至少2条,除21A A 外,至少还有一条,所以此时至少要连6219++=条线. (4)若每点至少连出3条线,则至少要连73102⨯>条线. 综上所述,最少要连9条线段.解法二:设7点中从1A 出发所连的线段最少,只有k 条,设它们是121311,,,k A A A A A A +,其余6k -个点126,,,k B B B -都与1A 没有连线,于是对任意2点i B ,j B (16)i j k ≤<≤-,由已知条件知1A ,i B ,j B 中必有2点连有线,而1A 与i B ,1A 与j B 没有连线,故只可能i B 与j B 连有线,即16,,k B B -中每点与其余5k -点连有线,于是从各点连出的线段数的总和不少于(1)(6)(5)k k k k ++--221030k k =-+.但上述计数中每条线段计算了2次,故图中所连线段至少为()21210302k k -+=22551522k ⎛⎫⎛⎫-+- ⎪ ⎪⎝⎭⎝⎭22151522⎛⎫⎛⎫≥+- ⎪ ⎪⎝⎭⎝⎭1569=-=,即至少要连9条线段. 另一方面,如图4-3中,7点中连有9条线段时满足题设条件. 综上所述,最少要连9条线段.9.(2021·全国·九年级竞赛)在直径为5的圆内放入10个点,证明其中必有两点的距离小于2. 【答案】见解析 【详解】分析 把圆等分为9个扇形显然不行(虽然必有一扇形内至少有2点,但不保证它们的距离小于2),因此,我们先作一个与已知圆同心的小圆(其直径必须小于2,但不能太小),然后将余下的圆环部分8等分. 证明 设O 是已知圆心,如图,以O 为圆心作半径为0.9的圆,再将余下的圆环8等分,于是将已知圆面分成了9个部分,由抽屉原理知其中必有一部分内至少有已知10点中的101129-⎡⎤+=⎢⎥⎣⎦点,M N ,若,M N 在小圆内,则220.9 1.82MN OC ≤=⨯=<. 若,M N 同在一个扇面形内,则由余弦定理,有222cos45MN AC OC OA OC OA ≤+-⋅︒0.81 6.2520.9 2.50.7 3.912+-⨯⨯⨯<.从例2可以看出,分割图形制造“抽屉”时,可能不是将图形等分为几部分,而是要求分割的每一部分图形都具有所需要的性质(例2中每一部分图形内任意两点的距离都小于2),读者应用这种方法解题时,应该注意到这一点.10.(2021·全国·九年级竞赛)设1M 是凸五边形12345A A A A A ,将1M 沿1i A A 方向平移,使1A 移到i A 得到凸五边形(2,3,4,5)i M i =.证明:12345,,,,M M M M M 中至少有两个图形,它们有公共内点.【答案】见解析 【详解】证明 如图,以1A 为位似中心,以2:1为相似比作1M 的位似图形M ,则M 仍为凸五边形且1M 在M 内.下面我们证明2345,,,M M M M 都在M 内,例如先证4M 在M 内.设P 是4M 内任意一点,它是1M 内的点Q 经过平移得到的,于是14QP A A ∥,故14A A PQ 为平行四边形,又R 是14A A PQ 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因Q 和4A 属于1M ,且1M 是凸五边形,故R 属于M ,而111,:2:1A R RP A P A R ==,故P 属于M .又P 是M ,内任意一点,所以4M 包含在M 之内,同理235,,M M M 都包含在M 内,设12345,,,,M M M M M 及M 的面积分别为12345,,,,S S S S S 及S ,则2123451152S S S S S S S S ++++=>⋅=.于是,由图形重叠原理知,12345,,,,M M M M M 中至少有两个图形,它们有公共内点.11.(2021·全国·九年级竞赛)在圆周上任取21个点,证明:以这些点为端点的弧中至少存在100条不超过120︒的弧.【答案】见解析 【详解】证明:我们称不超过120︒的弧为好弧.不妨设以1A 为端点的好弧最少,并且设它只有1n -条,它们是12131,,,n A A A A A A ,从而以231,,,n A A A -为端点的好弧都至少有1n -条,故以这n 个点为端点的好弧至少有1(1)2n n ⋅-条,除这n 个点外,其余21n -个点记为1221,,,n n A A A ++,从中任取两点,(121)i j A A n i j +≤<≤.因1i j A A A ,至少有一个内角不超过60︒,故11,,i j i j A A A A A A 中至少有一条弧不超过260120⨯︒=︒,根据1A 的取法,这条弧不能是1i A A 和1j A A ,而只能是j i A A ,即j i A A 是好弧.可见以1221,,,n n A A A ++中任意两点,(121)i j A A n i j +≤<≤为端点的弧都为好弧.这样的好弧有1(21)(20)2n n ⋅--条.综上所述知好弧至少有2211213991399(1)(21)(20)100222424y n n n n n ⎛⎫⎛⎫=⋅-+⋅--=-+≥+= ⎪ ⎪⎝⎭⎝⎭条.当10n =或11时,y 取到最小值100,于是结论成立.12.(2021·全国·九年级竞赛)两人A 和B 相约在12点与下午1点之间在某地会面,先到的人要等候另一人20分钟,过时就可以离开.如果每人可在指定的一小时内任何时刻到达,并且两人到达的时刻是彼此独立的(即一人到达的时刻与另一人到达的时刻没有影响),试计算两人能会面的概率. 【答案】59 【详解】解 我们用,x y 分别表示,A B 到达的时刻,而两人能会面的充分必要条件为20x y -≤,其中060,060x y ≤≤≤≤.我们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x y 表示,A B 到达的时刻(从中午12点以后算起,以分为单位),于是所有可能结果是一个边长为60的正方形OABC .代表能够会面的点都落在图中画有阴影线的区域H 内(图6-2),于是21260240402H ADE OABC S S S =-⨯=-⨯⨯⨯正方形 226040=-,故两人能会面的概率为22226040251()6039HOABC S p S -===-=正方形. 答:两人能会面的概率等于59. 13.(2021·全国·九年级竞赛)平面上给出n 个不全共线的点,求证:存在一条直线l ,它恰通过其中两个点.【答案】见解析【详解】证明:平面上只有有限点,过每两点作一直线只有有限点直线,每条直线与不在这条直线上的点(由已知条件知这样的点必存在)配成对,则这样的点只有有限个,每个点线对中都有该点到直线的距离,记这些距离最小的点对为(,)P l ,则l 为所求.实际上,设l 上有不少于3个给定的已知点,则过P 作PA l ⊥于A (如图),则在l 上A 的某一侧(包括A )必有2个已知点,设为,M N (M 可能与A 重合,连PN ,并M 作MQ PN ⊥于Q ,过A 作AR PN ⊥于R ,则MQ AR AP d ≤<=,这与AP d =最小矛盾,于是结论得证.注 本题是英国著名数学家希尔维斯特(J.J. Sylvester)在其逝世前不久提出的一个有趣的问题.这个貌似简单的问题,当时困扰过不少的数学家,并且这状况持续350年之久,直到1933年,伽莱(T. Callai)给出了一个非常复杂的证明.不久以后,凯里(L. M. Kelly) 才给出上述很简单的证明,其证法的关键就是利用极端原理.14.(2021·全国·九年级竞赛)已知A ,B ,C ,D 为平面上两两距离不超过1的任意4点,今欲作一圆覆盖这4点(即A ,B ,C ,D 在圆内或圆周上)问圆的半径最小该是多少?试证明之. 3 【详解】注意最不利的情形点A 、B 、C 、D 中有3点构成边长等于1的正三角形,覆盖此三角形的圆的半径不小33 (1)A 、B 、C 、D 共线,这时4点在一条长度不超过1的线段内,结论显然成立;(2)A 、B 、C 、D 中有3点(例如A 、B 、C )构成一个三角形,第4点D 在此三角形内,不妨设60C ∠≥︒,以AB 为弦作圆O ,使AB 所对的弓形弧(含C 的一侧)为60︒,则此圆O 覆盖A 、B 、C 、D 4点.作此圆直径2AE R =,则22222(2)1R R AE BE AB -=-=≤,即3R ≤,故A 、B 、C 、D 4点被一个半径不大3 (3)A 、B 、C 、D 是一个凸四边形的4个顶点,则A C ∠+∠,B D ∠+∠中必有一个不小于180︒,不妨设180B D ∠+∠≥︒,同(2)可证ABC 的外接圆半径3≤180B D ∠+∠≥︒知D 点也在这个圆内或圆周上,故A 、B 、C 、D 3 315.(2021·全国·九年级竞赛)任意凸四边形ABCD 中总存在一条对角线和一条边,以它们为直径的两个圆可以覆盖这个四边形.【答案】见解析【详解】四边形的4个内角中至少有一个90≥︒,不妨设90A ∠≥︒,以对角BD 为直径的圆O 必覆盖ABD △.若90C ∠≥︒,圆O 覆盖四边形ABCD 结论成立,若90C ∠>︒,则C 在圆外,圆O 与CD 、CB 中至少一条线段相交,不妨设圆O 与CD 交于E ,于点分别以BD 、BC 为直径的两个圆覆盖四边形ABCD .16.(2021·全国·九年级竞赛)设甲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纸片,乙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纸片,丙是边长为1的正五边形纸片,丁是边长为1的正六边形纸片.证明:(1)不能用甲、乙、丙合起来盖住一个半径为1的圆;(2)能用甲、乙、丙、丁合起来盖住一个半径为1的圆.【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详解】(1)因为对于半径为1的圆,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至多盖住60︒的弧,边长为1的正方形至多盖住90︒的弧,边长为1的正五边形至多盖住120︒的弧(因边长为1的正五边形对角线的长<边长为1的正六边形对角线的长3=,而6090120360︒+︒+︒<︒,所以甲、乙、丙合起来不得盖住半径为1的圆.(2)如图所示,用甲、乙、丙、丁合起来可盖住半径为1的圆.17.(2021·全国·九年级竞赛)在一个半径等于6的圆内任意放入六个半径等于1的小圆.证明:其中总还有一块空位置,可以完整地放入一个半径为1的小圆.【答案】见解析【详解】分析 与证明设半径为6的大圆O 内任意放入6个半径为1的小圆,则小圆圆心都在以O 为中心,615-=为半径的圆内.如果大圆内无论怎样再放入一个半径为1的小圆7O ,都要与6个小圆中某个(16)i O i ≤≤重叠,那么7112i O O ≤+≤,即半径为5的圆将被6个半径为2的圆所覆盖.由图形重叠原理知6个小圆的总面积将不小于半径为5的圆的面积.但实际上226224255ππππ⋅=<=⋅,得到矛盾,于是命题得证.注:本例的证题关键是将外圆缩小,而将里圆扩大,这是解决嵌入问题的一种技巧,即收缩与膨胀技巧或裁边与镶边技巧.18.(2021·全国·九年级竞赛)将4张圆形纸片放在桌面上,使得其题中任何3张圆形纸片都有公共点,那么这4张圆形纸片是否一定有公共点?证明你的结论.【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详解】设4张圆形纸片是(1,2,3,4)k O k ,其中1O ,2O ,3O 有公共点1A ,1O ,2O ,4O 有公共点2A ,1O ,3O ,4O 有公共点3A ,2O ,3O ,4O 公共点4A .(1)若1A ,2A ,3A ,4A 共线(如图顺序),因为1A ,3A 都是圆形纸片1O 与3O 的公共点,故线段13A A 在圆形纸片1O 与2O 的公共部分内,又24A A 都是圆形纸片2O 与4O 的公共点,故线段24A A 在圆形纸片2O 与4O 的公共部分内,所以线段23A A 上任意一点都是这4张圆形纸片的公共点.(2)若1A ,2A ,3A ,4A 中有一点在以其余3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边界上或内部(如图).因为1A ,2A ,3A 都在1O 内,故123A A A △被圆形纸片1O 所覆盖,从而4A 在圆形纸片1O 内,而4A 是圆形纸片2O ,3O ,4O 的公共点,所以4A 是这张圆形纸片的公共点.(3)若1A ,2A ,3A ,4A 是一个凸四边形的4个顶点(如图),同上可知线段13A A 在圆形纸片1O 与3O 的公共部分内,线段24A A 在圆形纸片2O 与4O 的公共部分内,所以13A A 与24A A 的交点是这4张圆形纸片的公共点.总之,这4张圆形纸片一定有公共点.19.(2021·全国·九年级竞赛)平面上给定了若干个圆,它们覆盖的面积为1.证明:从中可选出若干个两两不重叠的圆,使它们覆盖的面积不小于19. 【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详解】从给定圆中选出半径最大的圆1O ,其半径为1r ,面积为1S ,则与圆1O 有重叠的圆连同圆1O 一起覆盖的面积()211139M r S π≤=,即1119S M ≥.然后去掉与圆1O 重叠的圆,再从剩下的圆(圆1O 除外)选出半径最大的圆2O ,其半径为2r ,并将与圆2O 有重叠的圆去掉.这样经过有限步可得有限个两两不重叠的圆1O ,2O ,…k O ,它们覆盖的面积为()12121199k k S S S M M M ++⋅⋅⋅+≥++⋅⋅⋅+=. 20.(2021·全国·九年级竞赛)证明:一个边长为5的正方形可以被3个边长为4的正方形所覆盖.【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详解】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5,先放置一个边长为4的正方形CEFG ,其中C 为原正方形ABCD 的一个顶点,E 在边CD 上,F 在正方形ABCD 内,G 在边CB 上.连AF ,再放置第二个边长为4的正方形111AB C D ,其中A 是原正方形的一个顶点,且使D 在射线11D C 上(如图),由勾股定理有:2211D D AD AD =-2211543D C =-=<.故D 在线段11D C 内,且1111431C D D C D D =-=-=.设11B C 与CD 交于H ,则1541DE CD CE DC DH =-=-==<,故E 在线段DH 内,从而E 被正方形111AB C D 覆盖.又11145B AD B AC FAD ∠>∠=︒=∠,即AF 在1B AD 内,且1224AF DE AB ==,故F 也被正方形111AB C D 覆盖,这就证明了梯形AFED 可以被一个边长为4的正方形111AB C D 所覆盖.同理,梯形AFGB 也可以被一个边长为4的正方形222AB C D 所覆盖,于是正方形ABCD 可被3个边长为4的正方形所覆盖. 21.(2021·全国·九年级竞赛)如图①,有一个长方体形状的敞口玻璃容器,底面是边长为20cm 的正方形,高为30cm ,内有20cm 深的溶液,现将此容器倾斜一定角度α(图②),且倾斜时底面的一条棱始终在桌面上(图①,②均为容器的纵截面).(1)当30α=︒时,通过计算说明此溶液是否会溢出;(2)现需要倒出不少于33000cm 的溶液,当α等于60︒时,能实现要求吗?通过计算说明理由.【答案】(1)不会溢出,理由见解析;(2)不能实现要求,见解析.【解析】【分析】【详解】(1)当30α=︒时,如图a ,过C 作//CF BP 交AD 所在直线于F .在Rt CDF △中,20330,20cm,30cm FCD CD DF ∠=︒==<,所以点F 在线段AD 上,20330AF =此时容器内能容纳的溶液量为()3 ()203320203030201040003cm 2ABCF AF BC AB S ⎛⎫⎛+⋅=⋅=⋅⋅= ⎪ ⎪ ⎝⎭⎝⎭梯形.而容器中原有溶液量为()32020208000cm ⨯⨯=.因为3400038000⎛> ⎝⎭,所以当30α=︒时溶液不会溢出. (2)如图b ,当60α=︒时,过C 作//CF BP 交AB 所在直线于F .在Rt CBF △中,30cm 30BC BCF =∠=︒,,10320cm BF =<,所以点F 在线段AB 上,故溶液纵截面为Rt BFC △.因211503cm 2BFC S BC BF =⨯⨯=,容器内溶液量为315032030003cm =,倒出的溶液量为3(80003)3000cm -<,所以不能实现要求. 22.(2021·全国·九年级竞赛)甲、乙两艘轮船驶向一个不能同时停泊两艘轮船的码头停泊,它们在一昼夜内到达的时间是等可能的,如果甲的停泊时间是1小时,乙的停泊时间是2小时,求它们中任何一艘都不需要等候码头空出的概率(精确到0.001).【答案】0.879.【解析】【分析】【详解】设自当天零时算起,甲、乙两船到达码头的时刻分别是x 和y ,则必须024,024x y ≤≤≤≤.我们视(),x y 为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于是点(),x y 落在一个面积为224S =的正方形OABC 的内部或边界上(如下图).如果轮船不需要等候码头空出,那么当船甲先到时,船乙应迟来1个小时以上,即1y x -≥,即1y x ≥+;当船乙先到时,船甲应迟来2个小时以上,即2x y -≥,即2y x ≤-,即点(),x y 应在直线1y x =+的上方且在直线2y x =-的下方,也就是点(),x y 应在如图所示的两个三角形ADE 和CFG △中某一个的内部或边界上,故所求概率ADE CFGABCD S S p S +=四边形.而24123,24222CG CF AD AE ==-===-=,所以211222223231103220.879241152p ⨯⨯+⨯⨯===. 答:两船中任何一艘都不需要等候码头空出的概率为0.879.23.(2021·全国·九年级竞赛)把长为a 的线段任意分成3条线段,求这3条线段能够构成一个三角形的3条边的概率.【答案】14【解析】【分析】【详解】解 设其中两条线段的长为,x y ,则第3条线段的长为()a x y -+,于是,x y 的取值范围是0,0,0,0,0()0.x a x a y a y a a x y a x y a ⎧<<<<⎧⎪⎪<<⇔<<⎨⎨⎪⎪<-+<<+<⎩⎩ ① 要使3条线段构成一个三角形的3条边,其充要条件是其中任意一条线段的长度小于其余两条线段的长度之和.这等价于每条线段的长度都小于2a ,即 0,0,220,0,220().22a a x x a a y y a a a x y x y a ⎧⎧<<<<⎪⎪⎪⎪⎪⎪<<⇔<<⎨⎨⎪⎪⎪⎪<-+<<+<⎪⎪⎩⎩ ②将(),x y 视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坐标,则满足条件①的点(),x y 在以()()()0,0,,0,0,O A a B a 为顶点的OAB 内.而满足条件②的点(),x y 在以(,),(0,),,0()2222a a a a C D E 为顶点的CDE △内,故所求概率为11222142CDE OAB a a CD DE Sp S a a OA OB ⨯⨯⨯====⨯⨯⨯.答:3条线段能构成一个三角形的三边的概率为14. 24.(2022·福建·九年级竞赛)如图,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DAC =45°,以线段AC 为直径的圆与AB 和AD 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E 和F ,过点B 作AC 的垂线,垂足为H .求证:E ,H ,F 三点共线.【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如图:证明P ,A ,B ,C 四点共圆.可得CBE APC ∠=∠.①,证明C ,E ,B ,H 四点共圆,可得CHE CBE ∠=∠.②,证明C ,H ,F ,P 四点共圆,可得180APC CHF ∠=︒-∠.③,由①②③代换可得180CHE CHF ∠+∠=︒.可得结论;【详解】如图,延长BH 与直线AD 相交于点P ,连接CP .因为45DAC ∠=︒,BP AC ⊥,所以45BPA ∠=︒.又45BCADAC∠=∠=︒,所以BPA BCA ∠=∠,于是P ,A ,B ,C 四点共圆.所以CBE APC ∠=∠.①连接CE ,由AC 为圆直径,得90CEA CHB ∠=︒=∠,所以C ,E ,B ,H 四点共圆,于是CHE CBE ∠=∠.②连接CF ,由AC 为圆直径,得90CFP CHP ∠=︒=∠,所以C ,H ,F ,P 四点共圆,于是180APC CHF ∠=︒-∠.③由②,①,③,得180CHE CBE APC CHF ∠=∠=∠=︒-∠,所以180CHE CHF ∠+∠=︒.所以E ,H ,F 三点共线.【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内接罩边形的判断及性质,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构造圆内接四边形.。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复习 第二篇 平面几何 第17章 几何不等式与极值问题试题 新人教版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复习 第二篇 平面几何 第17章 几何不等式与极值问题试题 新人教版

第17章 几何不等式与极值问题17.1.1★ 一个凸行边形的内角中,恰好有4个钝角,求n 的最大值.解析考虑这个凸行边形的n 个外角,有4n -个角90︒≥,故有()490360n -⨯︒<︒(严格小于是由于4个钝角的外角和大于0︒),因此8n <,n 的最大值是7.易构造这样的例子。

如果恰好有k 个钝角,则n 的最大值是3k +. 17.1.2★ 在ABC △中,A B A C >,P 为BC 边的高AD 上的一点,求证:AB AC PB PC -<-.PCDB A解析易知AB AC PB PC +>+,又2222AB AC BD CD -=- 22PB PC =-,故有AB AC PB PC -<-.评注 读者不妨考虑AD 是角平分线与中线的情况.17.1.3 已知四边形ABCD ,AC 、BD 交于O ,ADO △和BCO △的面积分别为3、12,求四边形ABCD 面积的最小值.CB ODA解析易知ABO BCOADO DCOS S BO S DO S ==△△△△,故36ABO CDO ADO BCO S S S S ⋅=⋅=△△△△.从而12ABO CDO S S +=△△≥,且当ABO CDO S S =△△(此时四边形ABCD 为一梯形)时等号成立,所以此时四边形ABCD 面积达到最小值27.17.1.4★ 已知:直角三角形ABC 中,斜边BC 上的高6h =. (1)求证:BC h AB AC +>+; (2)求()()22BC h AB AC ++-. 解析()()22BC h AB AC +-+222222BC h BC h AB AC AB AC =++⋅---⋅,由条件,知242ABC BC h S AB AC ⋅==⋅△,且222AB AC BC +=, 于是()()22236BC h AB AC h +-+==.注意:这同时解决了(1)和(2).17.1.5★ 设矩形ABCD ,10BC =,7CD =,动点F 、E 分别在BC 、CD 上,且4BF ED +=,求AFE △面积的最小值.B FCED A解析设 BF x=,()4DE y x ==-,则()()()117101077022ABF ADE ECF S S S x y x y xy ++=++--=+⎡⎤⎣⎦△△△。

中考数学17题专题训练

中考数学17题专题训练

中考数学17题专题训练中学数学是中考的一门重要科目,也是许多学生非常关注的一门科目。

中考数学试题往往涉及各个知识点,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基础知识,又要具备一定的解题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围绕中考数学17题专题进行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17题专题主要涉及数学中的平面几何和三角函数。

平面几何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图形的性质、变换和计算等内容。

而三角函数则是平面几何的一部分,它是一种用来研究角度和三角形的函数。

掌握了这两个知识点,我们就能更好地应对中考数学考试。

一、平面几何在平面几何中,常见的题型包括线段的长度、角的度量、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性质、三角形的性质等。

要解决这些题目,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几何定理和方法。

例如,有一道题目是这样的:在△ABC中,AC=6,BC=8,AB=10,试证△ABC是等腰三角形。

首先,我们可以根据已知的边长利用三角形的边长关系得到三个角的正弦值或余弦值,然后利用三角函数的性质来判断三个角是否相等。

在这个问题中,我们可以使用余弦定理来计算角ABC的余弦值。

根据余弦定理,我们可以得到:cos(ABC) = (AC^2 + BC^2 - AB^2) / (2 * AC * BC)将已知的边长代入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cos(ABC)的值。

然后,我们再利用反余弦函数计算出角ABC的度数,如果角ABC的度数等于其他两个角的度数,那么我们可以得出△ABC是等腰三角形的结论。

这样,通过运用平面几何的知识和方法,我们可以解决这个题目。

二、三角函数三角函数是平面几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一系列用来研究角和三角形的函数。

掌握了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与角度和三角形有关的问题。

例如,有一道题目是这样的:已知角A的正弦值是2/5,求角A的余弦值。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正弦值和余弦值的定义。

正弦值是一个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而余弦值是一个角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

初中几何不等式练习题

初中几何不等式练习题

初中几何不等式练习题一、基本不等式1. 已知正数a、b,证明:a+b ≥ 2√(ab)。

2. 已知a、b为实数,证明:(a+b)² ≥ 4ab。

3. 已知a、b、c为正数,证明:a+b+c ≥ 3√[abc]。

4. 已知x、y为实数,求证:x² + y² ≥ 2xy。

5. 已知a、b、c为等差数列,求证:a² + b² + c² ≥ ab + bc+ ca。

二、三角形不等式1. 在△ABC中,求证:a+b > c,b+c > a,c+a > b。

2. 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3、4、5,求证:3² + 4² > 5²。

3. 在△ABC中,若∠A = 60°,求证:a > bsinA。

4. 在△ABC中,若a² = b² + c² bc,求证:∠A = 90°。

5. 已知△ABC的三边长满足a² + b² = 3c²,求证:∠C < 90°。

三、四边形不等式1. 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E,求证:AE² + BE² + CE² + DE² ≥ 4AB²。

2. 在矩形ABCD中,求证:AB + BC > AC。

3. 已知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求证:AO² + BO² + CO² + DO² ≥ 4AB²。

4. 在梯形ABCD中,AB // CD,求证:AD + BC > CD。

5. 已知四边形ABCD的四边长分别为1、2、2、3,求证:不能构成矩形。

四、圆的不等式1. 在圆中,求证: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2. 已知圆的半径为r,求证:圆的面积S ≤ πr²。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测试题及答案解析(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已知Rt△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且∠C=90°,c=37,a=12,则b的值为(B)A.50 B.35 C.34 D.262.由下列线段a,b,c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D)A.a=1,b=2,c= 3 B.a=1,b=2,c= 5C.a=3,b=4,c=5 D.a=2,b=23,c=33.在Rt△ABC中,∠C=90°,AC=9,BC=12,则点C到AB的距离是(A)A.365 B.1225 C.94 D.3344.已知三角形三边长为a,b,c,如果a-6+|b-8|+(c-10)2=0,则△ABC是(C) A.以a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B.以b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C.以c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D.不是直角三角形5.(2016·株洲)如图,以直角三角形a,b,c为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半圆、等腰直角三角形和正方形,上述四种情况的面积关系满足S1+S2=S3图形个数有(D) A.1 B.2 C.3 D.46.设a,b是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若该三角形的周长为6,斜边长为2.5,则ab 的值是(D)A.1.5 B.2 C.2.5 D.37.如图,在Rt△ABC中,∠A=30°,DE垂直平分斜边AC交AB于点D,E是垂足,连接CD,若BD=1,则AC的长是(A)A.2 3 B.2 C.4 3 D.4,第7题图),第9题图),第10题图)8.一木工师傅测量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腰、底边和底边上的高的长,但他把这三个数据与其他数据弄混了,请你帮他找出来,应该是( C )A .13,12,12B .12,12,8C .13,10,12D .5,8,49.如图,小亮将升旗的绳子拉到旗杆底端,绳子末端刚好接触到地面,然后将绳子末端拉到距离旗杆8 m 处,发现此时绳子末端距离地面2 m ,则旗杆的高度为(滑轮上方的部分忽略不计)( D )A .12 mB .13 mC .16 mD .17 m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 △OAB 的顶点A 在x 轴的正半轴上,顶点B 的坐标为(3,3),点C 的坐标为(12,0),点P 为斜边OB 上的一个动点,则PA +PC 的最小值为( B )A.132B.312C.3+192D .27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把命题“对顶角相等”的逆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__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是对顶角__.1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1,-3)和点B(1,-2),则线段AB 的长为__5__.13.三角形的三边a ,b ,c 满足(a -b)2=c 2-2ab ,则这个三角形是__直角三角形__.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6,0),(0,8).以点A 为圆心,以AB 为半径画弧交x 轴正半轴于点C ,则点C 的坐标为__(4,0)__.,第14题图) ,第15题图),第17题图)15.如图,阴影部分是两个正方形,其他三个图形是一个正方形和两个直角三角形,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__64__.16.有一段斜坡,水平距离为120米,高50米,在这段斜坡上每隔6.5米种一棵树(两端各种一棵树),则从上到下共种__21__棵树.17.如图,OP=1,过P作PP1⊥OP且PP1=1,得OP1=2;再过P1作P1P2⊥OP1且P1P2=1,得OP2=3;又过P2作P2P3⊥OP2且P2P3=1,得OP3=2;…依此法继续作下去,得OP2017=__2018__.18.在△ABC中,AB=22,BC=1,∠ABC=45°,以AB为一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D,使∠ABD=90°,连接CD,则线段CD的长为__13或5__.三、解答题(共66分)19.(8分)如图,在△ABC中,AD⊥BC,AD=12,BD=16,CD=5.(1)求△ABC的周长;(2)判断△ABC是否是直角三角形.解:(1)可求得AB=20,AC=13,所以△ABC的周长为20+13+21=54(2)∵AB2+AC2=202+132=569,BC2=212=441,∴AB2+AC2≠BC2,∴△ABC不是直角三角形20.(10分)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以格点为顶点按下列要求画图:(1)在图①中画一条线段MN,使MN=17;(2)在图②中画一个三边长均为无理数,且各边都不相等的直角△DEF.解:如图:21.(8分)如图,已知CD=6,AB=4,∠ABC=∠D=90°,BD=DC,求AC的长.解:在Rt△BDC,Rt△ABC中,BC2=BD2+DC2,AC2=AB2+BC2,则AC2=AB2+BD2+DC2,又因为BD=DC,则AC2=AB2+2CD2=42+2×62=88,∴AC=222,即AC的长为22222.(8分)如图,在△ABC中,∠A=90°,D是BC中点,且DE⊥BC于点D,交AB 于点E.求证:BE2-EA2=AC2.解:连接CE,∵ED垂直平分BC,∴EB=EC,又∵∠A=90°,∴EA2+AC2=EC2,∴BE2-EA2=AC223.(10分)如图,已知某学校A与直线公路BD相距3000米,且与该公路上的一个车站D相距5000米,现要在公路边建一个超市C,使之与学校A及车站D的距离相等,那么该超市与车站D的距离是多少米?解:设超市C与车站D的距离是x米,则AC=CD=x米,BC=(BD-x)米,在Rt△ABD 中,BD=AD2-AB2=4000米,所以BC=(4000-x)米,在Rt△ABC中,AC2=AB2+BC2,即x2=30002+(4000-x)2,解得x=3125,因此该超市与车站D的距离是3125米24.(10分)一块长方体木块的各棱长如图所示,一只蜘蛛在木块的一个顶点A处,一只苍蝇在这个长方体上和蜘蛛相对的顶点B 处,蜘蛛急于捉住苍蝇,沿着长方体的表面向上爬.(1)如果D 是棱的中点,蜘蛛沿“AD→DB”路线爬行,它从A 点爬到B 点所走的路程为多少?(2)你认为“AD→DB”是最短路线吗?如果你认为不是,请计算出最短的路程.解:(1)从点A 爬到点B 所走的路程为AD +BD =42+32+22+32=(5+13)cm (2)不是,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将下面和右面展到一个平面内,AB =(4+6)2+22=104=226(cm );②将前面与右面展到一个平面内,AB =(4+2)2+62=72=62(cm );③将前面与上面展到一个平面内,AB =(6+2)2+42=80=45(cm ),∵62<45<226,∴蜘蛛从A 点爬到B 点所走的最短路程为6 2 cm25.(12分)如图,已知正方形OABC 的边长为2,顶点A ,C 分别在x 轴的负半轴和y 轴的正半轴上,M 是BC 的中点,P(0,m)是线段OC 上一动点(C 点除外),直线PM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D.(1)求点D 的坐标(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2)当△APD 是以AP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时,求m 的值;解:(1)先证△DBM ≌△PCM ,从中可得BD =PC =2-m ,则AD =2-m +2=4-m ,∴点D 的坐标为(-2,4-m ) (2)分两种情况:①当AP =AD 时,AP 2=AD 2,∴22+m 2=(4-m )2,解得m =32;②当AP =PD 时,过点P 作PH ⊥AD 于点H ,∴AH =12AD ,∵AH=OP ,∴OP =12AD ,∴m =12(4-m ),∴m =43,综上可得,m 的值为32或43。

数学竞赛初中试题及答案

数学竞赛初中试题及答案

数学竞赛初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8,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A. 18B. 21C. 26D. 282. 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的4倍,这个数是:A. 0B. 2C. -2D. 0或23.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2倍,如果宽增加2厘米,长减少2厘米,那么面积不变。

设长方形的宽为x厘米,根据题意可得方程:A. 2x(x+2) = x(x-2)B. 2x(x-2) = x(x+2)C. 2x^2 = x^2 - 4x + 4D. 2x^2 = x^2 + 4x - 44. 一个数列的前四项依次为1, 2, 4, 8,那么第五项是:A. 16B. 32C. 64D. 1285. 一个圆的直径是10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A. 78.5平方厘米B. 157平方厘米C. 314平方厘米D. 785平方厘米6.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4,那么这个数是:A. 4B. -4C. 0D. 87. 一个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3,且这个分数等于1/2,那么这个分数是:A. 1/3B. 2/5C. 3/6D. 4/78.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那么这个数可以是:A. 5B. -5C. 5或-5D. 09. 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A. 0B. 1C. -1D. 0, 1或-110. 一个等差数列的前三项依次为2, 5, 8,那么第四项是:A. 11B. 12C. 13D. 14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一个数的立方根是它本身的数是______。

2.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45度和45度,那么第三个内角是______度。

3.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_。

4. 一个数的平方等于16,这个数是______。

5.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 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

人教版 初三数学竞赛专题:平面几何的定值问题(包含答案)

人教版 初三数学竞赛专题:平面几何的定值问题(包含答案)

人教版 初三数学竞赛专题:平面几何的定值问题(含答案)【例1】 如图,已知P 为正方形ABCD 的外接圆的劣弧AD⌒上任意一点.求证:PA PC PB为定值.【例2】 如图,AB 为⊙O 的一固定直径,它把⊙O 分成上、下两个半圆,自上半圆上一点C 作弦CD ⊥AB ,∠OCD 的平分线交⊙O 于点P ,当点C 在上半圆(不包括A ,B 两点)上移动时,点P ( ) A.到CD 的距离保持不变 B.位置不变C.等分DB⌒ D.随C 点的移动而移动【例3】 如图,定长的弦ST 在一个以AB 为直径的半圆上滑动,M 是ST 的中点,P 是S 对AB 作垂线的垂足.求证:不管ST 滑到什么位置,∠SPM 是一定角.【例4】 如图,扇形OAB 的半径OA =3,圆心角∠AOB =90°.点C 是AB⌒上异于A ,B 的动点,过点C 作CD ⊥OA 于点D ,作CE ⊥OB 于点E .连接DE ,点G ,H 在线段DE 上,且DG =GH =HE .(1)求证:四边形OGCH 是平行四边形;(2)当点C 在AB ⌒上运动时,在CD ,CG ,DG 中,是否存在长度不变的线段?若存在,请求出该线段的长度;(3)求证:CD 2+3CH 2是定值.P AB CDAPB【例5】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M 在x 轴的正半轴上,⊙M 交x 轴于A ,B 两点,交y 轴于C ,D 两点,且C 为弧AE 的中点,AE 交y 轴于G 点.若点A 的坐标为(-2,0),AE =8. (1)求点C 的坐标;(2)连接MG ,BC ,求证:MG ∥BC ;(3)如图2,过点D 作⊙M 的切线,交x 轴于点P .动点F 在⊙M 的圆周上运动时,PFOF的比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比值;若变化,说明变化规律.(图1)(图2)【例6】 如图,已知等边△ABC 内接于半径为1的圆O ,P 是⊙O 上的任意一点.求证:P A 2+PB 2+PC 2为定值.【能力训练】1.如图,点A ,B 是双曲线xy 3上的两点,分别经过A ,B 两点向x 轴,y 轴作垂线段.若S 阴影=1,则BOACE HG D A=+21S S _______.(第1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2.从等边三角形内一点向三边作垂线段,已知这三条垂线段的长分别为1,3,5,则这个等边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3.如图,OA ,OB 是⊙O 任意两条半径,过B 作BE ⊥OA 于E ,又作OP ⊥AB 于P ,则定值OP 2+EP 2为_________.4.如图,在菱形ABCD 中,∠ABC =120°,F 是DC 的中点,AF 的延长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 ,则直线BF 与直线DE 所夹的锐角的度数为( )A.30°B.40°C.50°D.60°5.如图,在⊙O 中,P 是直径AB 上一动点,在AB 同侧作A A '⊥AB ,AB B B ⊥',且A A '=AP ,B B '=BP .连接B A '',当点P 从点A 移动到点B 时,B A ''的中点的位置( ) A .在平分AB 的某直线上移动 B.在垂直AB 的某直线上移动 C.在弧AMB 上移动 D.保持固定不移动(第5题图) (第6题图) 6.如图,A ,B 是函数xky =图象上的两点,点C ,D ,E ,F 分别在坐标轴上,且分别与点A ,B ,O 构成正方形和长方形.若正方形OCAD 的面积为6,则长方形OEBF 的面积是( ) A.3 B.6 C.9 D.127.(1)经过⊙O 内或⊙O 外一点P 作两条直线交⊙O 于A ,B 和C ,D 四点,得到如图①~⑥所表示的六种不同情况.在六种不同情况下,P A ,PB ,PC ,PD 四条线段之间在数量上满足的关系式可以用同一个式子表示出来.请你首先写出这个式子,然后只就如图②所示的圆内两条弦相交的一般情况给出它的证明.A ABCDEFAB'(2)已知⊙O 的半径为一定值r ,若点P 是不在⊙O 上的一个定点,请你过点P 任作一直线交⊙O 于不重合的两点E ,F . PE ·PF 的值是否为定值?为什么?由此你发现了什么结论?请你把这一结论用文字叙述出来.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边长为2的正方形OABC 的两顶点A ,C 分别在y 轴,x 轴的正半轴上,点O 在原点,现将正方形OABC 绕O 点顺时针旋转,当A 点第一次落在直线x y =上时停止旋转.旋转过程中,AB 边交直线x y =于点M ,BC 边交x 轴于点N .(1)求OA 在旋转过程中所扫过的面积;(2)旋转过程中,当MN 与AC 平行时,求正方形OABC 旋转度数;(3)设△MBN 的周长为P ,在正方形OABC 旋转的过程中,P 值是否有变化?请证明你的结论.⑥⑤④③②①P(B )A PB9.如图,AB 是半圆的直径,AC ⊥AB ,AC =AB .在半圆上任取一点D ,作DE ⊥CD ,交直线AB 于点E ,BF ⊥AB ,交线段AD 的延长线于点F .(1)设弧AD 是x °的弧,若要点E 在线段BA 的延长线上,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2)不论点D 取在半圆的什么位置,图中除AB =AC 外,还有两条线段一定相等.指出这两条相等的线段,并予证明.(第9题图) (第10题图)(第11题图)10.如图,内接于⊙O 的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垂直相交于点K ,设⊙O 的半径为R .求证: (1)2222DK CK BK AK +++是定值; (2)2222DA CD BC AB +++是定值.11.如图,设P 是正方形ABCD 外接圆劣弧弧AB 上的一点,求证:DPCP BPAP ++的值为定值.1.等腰△ABC 的底边BC 为定长2,H 为△ABC 的垂心.当顶点A 在保持△ABC 为等腰三角形的情况下 改变位置时,面积S △ABC ·S △HBC 的值保持不变,则S △ABC ·S △HBC =________.2.已知A ,B ,C ,D ,E 是反比例函数xy 16=(x >0)图象上五个整数点(横、纵坐标均为整数),分别过这些点向横轴或纵轴作垂线段,以垂线段所在的正方形边长为半径作四分之一圆周的两条弧,组成如图所示的五个橄榄形(阴影部分),则这五个橄榄形的面积总和是__________(用含π的代数式表示).P D CB A A折叠,使点A ,B 落在六边形ABCDEF 的内部,记∠C +∠D + )A. ∠1+∠2=900°-2α B. ∠1+∠2=1080°-2α C. ∠1+∠2=720°-α D. ∠1+∠2=360°-21α(第3题图) (第4题图)4.如图,正△ABO 的高等于⊙O 的半径,⊙O 在AB 上滚动,切点为T ,⊙O 交AO ,BO 于M ,N ,则弧MTN ( )A.在0°到30°变化B.在30°到60°变化C.保持30°不变D.保持60°不变5.如图,AB 是⊙O 的直径,且AB =10,弦MN 的长为8.若MN 的两端在圆上滑动时,始终与AB 相交,记点A ,B 到MN 的距离分别为h 1,h 2,则∣h 1-h 2∣等于( )A.5B.6C.7D.8(第5题图) 12GF EDCHBAB6.如图,已知△ABC 为直角三角形,∠ACB =90°,AC =BC ,点A ,C 在x 轴上,点B 坐标为(3,m )(m >0),线段AB 与y 轴相交于点D ,以P (1,0)为顶点的抛物线过点B ,D . (1)求点A 的坐标(用m 表示) (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设点Q 为抛物线上点P 至点B 之间的一动点,连接PQ 并延长交BC 于点E ,连接BQ 并延长交AC 于点F .试证明:FC (AC +EC )为定值.7.如图,已知等边△ABC 内接于圆,在劣弧AB 上取异于A ,B 的点M .设直线AC 与BM 相交于K ,直线CB 与AM 相交于点N .证明线段AK 和BN 的乘积与M 点的选择无关.(第7题图) (第8题图)8.如图,设H 是等腰三角形ABC 两条高的交点,在底边BC 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让顶点A 至底边BC 的距离变小,这时乘积S △ABC ·S △HBC 的值变小、变大,还是不变?证明你的结论.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10941812--=x x y 与x 轴的交点为点A ,与y 轴的交点为点B .过点B 作x 轴的平行线BC ,交抛物线于点C ,连接AC .现有两动点P ,Q 分别从O ,C 两点同时出发,点P 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沿OA 向终点A 移动,点Q 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CB 向点B 移动.点P 停止运动时,点Q 也同时停止运动.线段OC ,PQ 相交于点D ,过点D 作DE ∥OA ,交CA 于E ,射线QE 交x 轴于点F .设动点P ,Q 移动的时间为t (单位:秒). (1)求A ,B ,C 三点的坐标和抛物线的顶点坐标;(2)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PQCA 为平行四边形?请写出计算过程; (3)当290<<t 时,△PQF 的面积是否总是定值?若是,求出此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4)当t 为何值时,△PQF 为等腰三角形,请写出解答过程.NKMB AC HCBA(第9题图) (第10题图) 10.已知抛物线C 1:12121+-=x x y ,点F (1,1). (1)求抛物线C 1的顶点坐标;(2)若抛物线C 1与y 轴的交点为A ,连接AF ,并延长交抛物线C 1于点B ,求证:211=+BFAF . (3)抛物线C 1上任意一点P (x P ,y P )(0<x P <1),连接PF ,并延长交抛物线C 1于点 Q (x Q ,y Q ),试判断211=+QFPF 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11.已知A ,B 是平面上的两个顶点,C 是位于AB 一侧的一个动点,分别以AC ,BC 为边在△ABC 外作正方形ACDE 和正方形BCFG .求证:不论C 在直线AB 同一侧的任何位置,EG 的中点P 的位置不变. 参考答案例 1 延长PC 至E ,使CE =AP ,连结BE ,则△BCE ≌△BAP ,及△PB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故PA PC CE PC PEPB PB PB++=== 例2 B 提示:连结AC ,BC ,可以证明P 为APB 的中点. 例3 ∵SP ⊥OP ,OM ⊥ST ,∴S ,M ,O ,P 四点共圆,于是∠SPM =∠SOM =12∠SOT 为定角. 例4 (1)连结OC 交DE 于M ,则OM =CM , EM =DM ,而DG = HE ,则HM =GM 故四边形OGCH 是平行四边形. (2)DG 不变.DE =OC =OA =3 .DG =13DE =13×3=1. (3)设CD =x ,延长OG 交CD 于N ,则CN =DN =12 x ,229CE x =- , 2214DN x = .∴22394ON x =-,而ON =32CH ,∴22143CH x =-.故CD 2+3CH 2=x 2+3(4-13x 2)=x 2+12-x 2为定值. 例5 ⑴C (0,4) ⑵先求得AM =CM =5,连接MC 交AE 于N ,由△AO G ∽△ANM ,得OG AO MN AN =,O G =32,38OG OM OC OB ==,又∠BOC =∠G OM ,∴△G OM ∽△COB ,∠G MO =∠CBO ,得M G ∥BC .⑶连结DM ,则DM ⊥PD ,DO ⊥PM ,DO 2=OM •OP ,OP =163.动点F 在⊙M 的圆周上运动时,从特殊位置探求OFPF的值.当F 与点A 重合时,2316523OF AO PF AP ===-;当点F 与点B 重合时,8316583OF OB PF PB ===+;当点F 不与点A ,B 重合时,连接OF 、PF 、MF ,∴DM 2=MO •MP ,∴FM 2=MO •MP ,即FM MPOM FM=,又∠OMP =∠FMP ,∴△MFO ∽△MPF ,35OF MO PF MF ==,故OF PF 的比值不变,比值为35. 例6 ∠BPC =120°,在△BPC 中,由余弦定理得BC 2=PB 2+PC 2-2PB •PC =BC 2,又由上托勒密定理得BC •P A +PC •AB ,而AB =BC =AC ,∴P A =PB +PC ,从而P A 2+ PB 2+ PC 2= (PB +PC )2+ PB 2+ PC 2=2 (PB 2+PC 2+PB •PC )=2BC 2=2×()23=6.故P A 2+PB 2+PC 2为定值.A 级 1.4提示:∵S 1+S 阴= S 2+S 阴=xy =3,∴S 1+S 2=2xy -2S 阴=6-2=4.2.273 提示:1+3+5=9是等边三角形的高. 3.r 2提示:先考查OB 与OA 垂直的情形.4.D 提示:延长BF 交DE 于点M ,连接BD ,则△BCD 为等边三角形,BF 平分∠CBD .∵F 为CD 中点,且AD ∥CE ,∴△ADF 与△ECF 关于点F 中心对称.∴CE =AD =CD ,∴∠CEM=30°,∠DMF=60°,5.D 提示:A′B′的中点均在⊙O 的上半圆的中点处. 6.B 提示:S 正方形OCAD =OD •OC =A A x y k ==6,∴S OEBF =OE •OF =x B •y B k ==6. 7.⑴略⑵当点P在⊙O 内时,过P 作直径CD ,则PE •PF =PD •PC =r 2-OP 2为定值;当点P 在⊙O 外时,PE •PF 为定值22OP r -.结论:过不在圆上的一个定点任作一条直线与圆相交,则这点到直线与圆相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为定值. 8.⑴2π⑵22.5° ⑶P 值无变化.理由如下:如图,延长BA 交y 轴于E 点,可证明△OAE ≌△OCN ,得OE =ON ,AE =CN ,又∠MOE =∠MON =45°,OM =ON ,∴△OME ≌△OMN ,得MN =ME =AM +AE =AM +CN .∴P =MN +BN +BM =AM +CM +CN +BN +BM =AB +AC =4.9.⑴0<x <90 ⑵BE =BF 提示:连接BD ,可证明△BDF ∽△ADB ,△BDE ∽△ADC . 10.⑴作OP ⊥BD 于P ,OQ ⊥AC 于Q ,连接AO ,则AO 2=()()221122BK DK CK AK ⎡⎤⎡⎤-++⎢⎥⎢⎥⎣⎦⎣⎦,又AK •CK =BK •DK ,得AK 2+BK 2+CK 2+DK 2=4R 2为定值. ⑵作直径DE ,连接AE ,BE ,CE ,AB 2+CD 2=4R 2,AD 2+BC 2=4R 2,故AB 2+BC 2+CD 2+DA 2=8K 2为定值. 11.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 ,根据托勒密定理,对于四边形APBC 和四边形APBD ,有CP •a =AP •a +BP •2a ,DP •a =BP •a +AP •2a ,两式相加并整理得(CP +DP )a =(AP +BP )(a +2a ),从而21AP BPCP DP+=-+为定值.B 级1.1 提示:不妨设∠A 为锐角,AD ,BE ,CF 为△ABC 的三条高,H 为垂心,由AB =AC 知∠HBD =∠HCD =∠HAE ,∠HDC =∠CDA =90°,故R t △CHD ∽R t △ACD .∴AD DC DC HD =,即AD •HD =DC 2=14BC 2=1.∴S △ABC •S △HBC =2111224BC AD BC HD BC ⎛⎫⎛⎫⋅⋅⋅= ⎪ ⎪⎝⎭⎝⎭=1.当∠A ≥90°时,结论成立.2.13π-26 提示:∵A ,B ,C ,DE 是反比例函数y =16x(x >0)图象上五个整数点,由图象可知,这些点的横坐标分别为1,2,4,8,16.∴五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1,3,4,2,1.∴这五人橄榄形的面积总和是2221111112211122222444424242πππ⎡⎤⎛⎫⎛⎫⎛⎫⨯-⨯⨯+⨯-⨯⨯+⨯-⨯⨯ ⎪ ⎪ ⎪⎢⎥⎝⎭⎝⎭⎝⎭⎣⎦=5π-10+8π-16=13π-26. 3.B 提示:如图,设F A 的延长线与CB 的延长线交于点P ,G A ′的延长线与HB ′的延长线交于点P ′.由对称性可知∠1=2∠APP ′,∠2=2∠BPP ′.∴∠1+∠2=2∠APB .∵∠APB =540°-α,∴∠1+∠2=1080°-2α. 4.D 5.B 提示:如图,设AB 与MN 交于点C ,过点O 作OD ⊥MN 于D ,连接FO 并延长交EB 于G .由垂径定理,得OD =2254-=3.由△AFO ≌△B G O ,得AF =B G ,即h 1=B G .由AF ⊥MN ,BE ⊥MN ,得△FOD ∽△F G E .∴12OD FO GE FG ==.∴E G =2OD =6,∴12h h AF BE -=-=E G =6. 6.⑴A (3-m ,0) ⑵y =x 2-2x +1 ⑶过点Q 作QM ⊥AC 于M ,过点Q 作QN ⊥BC 于N ,设Q 点的坐标为(x ,x 2-2x +1),则QM =CN =(x -1)2,MC =QN=3-x .∵QM ∥CE ,∴PQM ∽△PEC .∴QM PMEC PC=,即()2112x x EC--=,得EC =2(x -1).∵QN ∥CF ,∴△BQN ∽△BFC .∴QN BN FC BC =,即()24134x x FC ---=,得FC =41x +.又AC =4,∴FC (AC +EC )=()44211x x +-⎡⎤⎣⎦+=8为定值. 7.提示:易证△ABK ∽△BNA ,故AK •BN =AB 2为定值,即AK 与BN 的乘积与M 点的选择无关. 8.提示:S △ABC •S △HBC =116BC 4,由于BC 是不变的,所以当点A 至BC 的距离变小时,乘积S △ABC •S △HBC 保持不变. 9.⑴A (18,0),B (0,-10),顶点坐标为(4,-989)⑵若四边形PQCA 为平行四边形,由于QC ∥P A ,故只要QC =P A 185. ⑶即可,而P A =18-4t ,CQ =t ,故18-4t =t ,得t =设点P 运动t s ,则OP =4t ,CQ =t ,0<t <4.5.说明P在线段OA 上,且不与点O ,A 重合.由于QC ∥OP 知△QDC ∽△PDO ,故144QD QC t DP OP t ===.同理QC ∥AF ,故14QC CE AF EA ==,即14t AF =,∴AF =4t =OP .∴PF =P A +AF =P A +OP =18.又点Q 到直线PF 的距离d =10,∴S △PQF =12•PF •d =12×18×10=90.于是S △PQF 的面积总为定值90. ⑷由前面知道,P (4t ,0),F (18+4t ,0),Q (8-t ,-10),0≤t ≤4.5.构造直角三角形后易得PQ 2=(4t -8+t )2+102=,FQ 2=(18+4t -8+t )2+102=(5t +10)2+100.①若FP =FQ ,即182=(5t +10)2+100,故25(t +2)2=224,(t +2)2=24425.∵2≤t +2≤6.5,∴t +2=244414255=.∴t = 4145-2. ②若QP =QF ,即(5t -8)2+100=(5t +10)2+100,即(5t -8)2=(5t +10)2,无0≤t ≤4.5的t 满足. ③若PQ =PF ,即(5t -8)2+100=182,∴(5t -8)2=224.由于224≈15,又0≤5t ≤22.5,∴-8≤5t -8≤14.5,14.52=22984124⎛⎫= ⎪⎝⎭<224.故没有t (0≤t ≤4.5)满足此方程.综上所述,当t =4145-2时,△PQ R 为等腰三角形. 10.⑴C 1的顶点坐标为(1,12). ⑵略 ⑶作PM ⊥AB 于M ,作QN ⊥AB 交AB 延长线于N ,∴PM =1-y P ,FM =1-x P .在R t △PMF 中,PF 2=(1-y P )2+(1-x P )2=1-2y P +y P 2+1-2x P +x P 2,又∵点P 在抛物线上,∴y P =12x P 2-x P +1,∴PF 2=1-x P 2+2x P -2+y P 2+1-2x P +x P 2=y P 2,∴PF =y P ,同理,QF =y Q ,易证△PMF ∽△QNF ,则PM QN PF QF =,∴11Q P y y PF QF --=,即11PF QF PF QF --=,∴11PF QF+=2. 11.先从特殊情况出发.当△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时,点P 与点C 重合,此时点P 的位置在AB 的中垂线上,且到AB的距离为12AB ,如图①所示.下面就一般情况来证明上面的结论(结论②所示).过C ,E ,G 分别作直线AB 的垂线CH ,EM ,G N ,垂足分别是H ,M ,N .容易证明△AEM ≌△ACH ,△B G N ≌△BCH .从而有AM =CH =BN ,EM =AH ,G N =BH .这样,线段AB 的中点O 也是线段MN 的中点,连接OP ,则OP 是梯形EMN G 的中位线,从而OP ⊥AB ,OP =12(EM +G N )= 12(AH +BH )=12AB .∴无论点C 在AB 同一侧的位置如何,E G 中点P 的位置不变.。

数学初中竞赛大题训练:几何专题(含答案)

数学初中竞赛大题训练:几何专题(含答案)

数学初中竞赛大题训练:几何专题1.阅读理解:如果同一平面内的四个点在同一个圆上,则称这四个点共圆,一般简称为“四点共圆”.证明“四点共圆”判定定理有:1、若线段同侧两点到线段两端点连线夹角相等,那么这两点和线段两端点四点共圆;2、若平面上四点连成的四边形对角互补,那么这四点共圆.例:如图1,若∠ADB=∠ACB,则A,B,C,D四点共圆;或若∠ADC+∠ABC=180°,则A,B,C,D四点共圆.(1)如图1,已知∠ADB=∠ACB=60°,∠BAD=65°,则∠ACD=55°;(2)如图2,若D为等腰Rt△ABC的边BC上一点,且DE⊥AD,BE⊥AB,AD=2,求AE 的长;(3)如图3,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等边△EFG内接于此正方形,且E,F,G分别在边AB,AD,BC上,若AE=3,求EF的长.解:(1)∵∠ADB=∠ACB=60°,∴A,B,C,D四点共圆,∴∠ACD=∠ABD=180°﹣∠ADB﹣∠BAD=180°﹣60°﹣65°=55°,故答案为:55°;(2)在线段CA取一点F,使得CF=CD,如图2所示:∵∠C=90°,CF=CD,AC=CB,∴AF=DB,∠CFD=∠CDF=45°,∴∠AFD=135°,∵BE⊥AB,∠ABC=45°,∴∠ABE=90°,∠DBE=135°,∴∠AFD=∠DBE,∵AD⊥DE,∴∠ADE=90°,∵∠FAD+∠ADC=90°,∠ADC+∠BDE=90°,∴∠FAD=∠BDE,在△ADF和△DEB中,,∴△ADF≌△DEB(ASA),∴AD=DE,∵∠ADE=90°,∴△A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E=AD=2;(3)作EK⊥FG于K,则K是FG的中点,连接AK,BK,如图3所示:∴∠EKG=∠EBG=∠EKF=∠EAF=90°,∴E、K、G、B和E、K、F、A分别四点共圆,∴∠KBE=∠EGK=60°,∠EAK=∠EFK=60°,∴△ABK是等边三角形,∴AB=AK=KB=4,作KM⊥AB,则M为AB的中点,∴KM=AK•sin60°=2,∵AE=3,AM=AB=2,∴ME=3﹣2=1,∴EK===,∴EF===.2.问题再现:如图1:△ABC 中,AF 为BC 边上的中线,则S △ABF =S △ACP =S △ABC由这个结论解答下列问题:问题解决:问题1:如图2,△ABC 中,CD 为AB 边上的中线,BE 为AC 边上的中线,则S △BOC =S 四边形ADOE .分析:△ABC 中,CD 为AB 边上的中线,则S △BCD =S △ABC ,BE 为AC 边上的中线,则S △ABE =S △ABC∴S △BCD =S △ABE∴S △BCD ﹣S △BOD =S △ABE ﹣S △BOD又∵S △BOC =S △BCD ﹣S △BOD ,S 四边形ADOE =S △ABE ﹣S △BOD即S △BOC =S 四边形ADOE问题2:如图3,△ABC 中,CD 为AB 边上的中线,BE 为AC 边上的中线,AF 为BC 边上的中线.(1)S △BOD =S △COE 吗?请说明理由.(2)请直接写出△BOD 的面积与△ABC 的面积之间的数量关系:S △BOD =S △ABC .问题拓广:(1)如图4,E 、F 分别为四边形ABCD 的边AD 、BC 的中点,请直接写出阴影部分的面积与四边形ABCD 的面积之间的数量关系:S 阴= S 四边形ABCD . (2)如图5,E 、F 、G 、H 分别为四边形ABCD 的边AD 、BC 、AB 、CD 的中点,请直接写出阴影部分的面积与四边形ABCD 的面积之间的数量关系:S 阴= S 四边形ABCD .(3)如图6,E 、F 、G 、H 分别为四边形ABCD 的边AD 、BC 、AB 、CD 的中点,若S △AME =1、S △BNG =1.5、S △CQF =2、S △DPH =2.5,则S 阴= 7 .解:问题2:S △BOD =S △COE 成立,理由:∵△ABC 中,CD 为AB 边上的中线,∴S △BCD =S △ABC ,∵BE 为AC 边上的中线,∴S △CBE =S △ABC∴S △BCD =S △CBE∵S △BCD =S △BOD +S △BOC ,S △CBE =S △COE +S △BOC∴S △BOD =S △COE(2)由(1)有S △BOD =S △COE ,同(1)方法得,S △BOD =S △AOD ,S △COE =S △AOE ,S △BOF =S △COF ,∴S △BOD =S △COE =S △AOE =S △AOD ,∵点O 是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OA =2OF ,∴S △AOC =2S △COF =S △AOE +S △COE =2S △COE ,∴S △COF =S △COE ,∴S △BOD =S △COE =S △AOE =S △AOD =S △BOF =S △COF ,∴S △BOD =S △ABC , 故答案为问题拓广:(1)如图4:连接BD,由问题再现:S△BDE =S△ABD,S△BDF =S△BCD,∴S阴影=S四边形ABCD,故答案为,(2)如图5:连接BD,由问题解决:S△BMD =S△ABD,S△BDN=S△BCD,∴S阴影=S四边形ABCD,故答案为;(3)如图6,设四边形的空白区域分别为a,b,c,d,∵S△AME =1、S△BNG=1.5、S△CQF=2、S△DPH=2.5,由(1)得出:a+1+2.5=a+3.5=S△ACD①,c+1.5+2=c+3.5=S△ACB②,b +1+1.5=b +2.5=S △ABD ③,d +2+2.5=d +4.5=S △BCD ④,①+②+③+④得,a +3.5+c +3.5+b +2.5+d +4.5=a +b +c +d +14=S 四边形ABCD ⑤而S 四边形ABCD =a +b +c +d +7+S 阴影⑥∴S 阴影=7,故答案为7.3.如图,在△ABC 中,AB >AC ,内切圆⊙I 与边BC 切于点D ,AD 与⊙I 的另一个交点为E ,⊙I 的切线EP 与BC 的延长线交于点P ,CF ∥PE 且与AD 交于点F ,直线BF 与⊙I 交于点M 、N ,M 在线段BF 上,线段PM 与⊙I 交于另一点Q .证明:∠ENP =∠ENQ .证明:如图,设⊙I 与AC 、AB 分别切于点S 、T ,连接ST 、AI 、IT ,设ST 与AI 交于点G .则IE ⊥PE ,ID ⊥PD ,故I 、E 、P 、D 四点共圆,∵AS 2=AE •AD =AG •AI ,∵∠EAG =∠DAI ,∴△AEG ∽△AID ,∴∠AGE=∠AID,∴E,G,D,I四点共圆,∴I、G、E、P、D五点共圆,∴∠IGP=∠IEP=90°,即IG⊥PG,∴P、S、T三点共线,对直线PST截△ABC,由梅涅劳斯定理知,∵AS=AT,CS=CD,BT=BD,∴,设BN的延长线与PE交于点H,对直线BFH截△PDE,由梅涅劳斯定理知,∵CF∥BE,∴,∴,∴PH=HE,∴PH2=HE2=HM•HN,∴,∴△PHN∽△MHP,∴∠HPN=∠HMP=∠NEQ,∵∠PEN=∠EQN,∴∠ENP=∠ENQ.4.如图,△ABC的垂心为H,AD⊥BC于D,点E在△ABC的外接圆上,且满足,直线ED交外接圆于点M.求证:∠AMH=90°.证明:作高BP,CQ.连结MB、MC、MP、MQ、PQ.===•①=•=•②由①②得:=,又∵∠MBA=∠MCA,∴△MBQ∽△MCP,∴点M、A、P、Q四点共圆,即点M、A、P、Q、H五点共圆,又AH为直径,∴∠AMH=90°.5.如图,△ABC中,O为外心,三条高AD、BE、CF交于点H,直线ED和AB交于点M,FD 和AC交于点N.求证:OH⊥MN.证明:∵A 、C 、D 、F 四点共圆,∴∠BDF =∠BAC又∵∠OBC =(180°﹣∠BOC )=90°﹣∠BAC ,∴OB ⊥DF .∵CF ⊥MA ,∴MC 2﹣MH 2=AC 2﹣AH 2(①)∵BE ⊥NA ,∴NB 2﹣NH 2=AB 2﹣AH 2 (②)∵DA ⊥BC ,∴BD 2﹣CD 2=BA 2﹣AC 2 (③)∵OB ⊥DF ,∴BN 2﹣BD 2=ON 2﹣OD 2 (④)∵OC ⊥DE ,∴CM 2﹣CD 2=OM 2﹣OD 2,①﹣②+③+④﹣⑤,得NH 2﹣MH 2=ON 2﹣OM 2 MO 2﹣MH 2=NO 2﹣NH 2∴OH ⊥MN .6.在图1到图4中,已知△ABC 的面积为m .(1)如图1,延长△ABC 的边BC 到点D 使CD =BC ,连接DA ,若△ACD 的面积为S 1,则S 1= m .(用含m 的式子表示)(2)如图2,延长△ABC 的边BC 到点D ,延长边CA 到点E ,使CD =BC ,AE =CA ,连接DE .若△DEC 的面积为S 2,则S 2= 2m .(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3)如图3,在图2的基础上延长AB 到点F ,使BF =AB ,连接FD 于E ,得到△DEF ,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 3,则S 3= 6m .(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4)可以发现将△ABC 各边均顺次延长一倍,连接所得端点,得到△DEF ,如图3,此时,我们称△ABC 向外扩展了一次.可以发现扩展一次后得到的△DEF 的面积是原来△ABC 面积的 7 倍.(5)应用上面的结论解答下面问题:去年在面积为15平方面的△ABC 空地上栽种了各种花卉,今年准备扩大种植规模,把△ABC 内外进行两次扩展,第一次由△ABC 扩展成△DEF ,第二次由△DEF 扩展成△MGH ,如图4,求这两次扩展的区域(即阴影部分)面积共为多少平方米?解:(1)∵CD =BC ,∴△ABC 和△ACD 的面积相等(等底同高),故得出结论S 1=m .(2)连接AD ,,∵AE =CA ,∴△DEC 的面积S 2为△ACD 的面积S 1的2倍,故得出结论S 2=2m .(3)结合(1)(2)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为△DEC 面积的3倍, 故得出结论则S 3=6m .(4)S △DEF =S 阴影+S △ABC=S 3+S △ABC=6m +m=7m=7S △ABC故得出结论扩展一次后得到的△DEF 的面积是原来△ABC 面积的7倍.(5)根据(4)结论可得两次扩展的区域(即阴影部分)面积共为(7×7﹣1)×15=720(平方米),答:求这两次扩展的区域(即阴影部分)面积共为720平方米.7.(1)如图①,AD 是△ABC 的中线,△ABD 与△ACD 的面积有怎样的数量关系?为什么?(2)若三角形的面积记为S ,例如:△ABC 的面积记为S △ABC ,如图②,已知S △ABC =1,△ABC 的中线AD 、CE 相交于点O ,求四边形BDOE 的面积.小华利用(1)的结论,解决了上述问题,解法如下:连接BO ,设S △BEO =x ,S △BDO =y ,由(1)结论可得:S,S △BCO =2S △BDO =2y ,S △BAO =2S △BEO =2x . 则有,即. 所以.请仿照上面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①如图③,已知S △ABC =1,D 、E 是BC 边上的三等分点,F 、G 是AB 边上的三等分点,AD 、CF 交于点O ,求四边形BDOF 的面积.②如图④,已知S △ABC =1,D 、E 、F 是BC 边上的四等分点,G 、H 、I 是AB 边上的四等分点,AD 、CG 交于点O ,则四边形BDOG 的面积为 .解:(1)S △ABD =S △ACD .∵AD 是△ABC 的中线,∴BD =CD ,又∵△ABD 与△ACD 高相等,∴S △ABD =S △ACD .(2)①如图3,连接BO ,设S △BFO =x ,S △BDO =y ,S △BCF =S △ABD =S △ABC =S △BCO =3S △BDO =3y ,S △BAO =3S △BFO =3x . 则有,即,所以x +y =,即四边形BDOF 的面积为;②如图,连接BO ,设S △BDO =x ,S △BGO =y ,S△BCG =S△ABD=S△ABC=,S△BCO =4S△BDO=4x,S△BAO =4S△BGO=4y.则有,即,所以x+y=,即四边形BDOG的面积为,故答案为:.8.我们初中数学里的一些代数公式,很多都可以通过表示几何图形面积的方法进行直观推导和解释.例如: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提出问题】如何用表示几何图形面积的方法推证:13+23=32?【解决问题】A表示1个1×1的正方形,即:1×1×1=13B表示1个2×2的正方形,C与D恰好可以拼成1个2×2的正方形,因此:B、C、D就可以表示2个2×2的正方形,即:2×2×2=23而A、B、C、D恰好可以拼成一个(1+2)×(1+2)的大正方形.由此可得:13+23=32【递进探究】请仿用上面的表示几何图形面积的方法探究:13+23+33=62.要求:自己构造图形并写出详细的解题过程.【推广探究】请用上面的表示几何图形面积的方法探究:13+23+33+…+n3=.(参考公式:)注意:只需填空并画出图形即可,不必写出解题过程.【提炼运用】如图,下列几何体是由棱长为1的小立方体按一定规律在地面上摆成的,如图(1)中,共有1个小立方体,其中1个看的见,0个看不见;如图(2)中,共有8个小立方体,其中7个看的见,1个看不见;如图(3)中,共有27个小立方体,其中19个看的见,8个看不见;求:从第(1)个图到第(101)个图中,一切看不见的棱长为1的小立方体的总个数.解:【递进探究】如图,A表示一个1×1的正方形,即:1×1×1=13,B、C、D表示2个2×2的正方形,即:2×2×2=23,E、F、G表示3个3×3的正方形,即:3×3×3=33,而A、B、C、D、E、F、G恰好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边长为:1+2+3=6,,∵S A+S B+S C+S D+S E+S F+S G=S大正方形∴13+23+33=62;【推广探究】由上面表示几何图形的面积探究知,13+23+33+…+n3=(1+2+3+…+n)2,又∵1+2+3+…+n=,∴13+23+33+…+n3=()2=.【提炼运用】图(1)中,共有1个小立方体,其中1个看的见,0=(1﹣1)3个看不见;如图(2)中,共有8个小立方体,其中7个看的见,1=(2﹣1)3个看不见;如图(3)中,共有27个小立方体,其中19个看的见,8=(3﹣1)3个看不见;…,从第(1)个图到第(101)个图中,一切看不见的棱长为1的小立方体的总个数为:(1﹣1)3+(2﹣1)3+(3﹣1)3+…+(101﹣1)3=03+13+23+…+1003=50502=25502500.故一切看不见的棱长为1的小立方体的总个数为25502500.故答案为:62;.9.问题引入:如图,在△ABC中,D是BC上一点,AE=AD,求:尝试探究:过点A作BC的垂线,垂足为F,过点E作BC的垂线,垂足为G,如图所示,有=,=,.类比延伸:若E为AD上的任一点,如图所示,试猜S四边形ABEC 与S△ABC的比是图中哪条线段的比,并加以证明.拓展应用:如图,E为△ABC内一点,射线AE于BC于点D,射线BE交AC于点F,射线CE交AB于点G,求的值.解:问题引入:∵在△ABC中,D是BC上一点,AE=AD,∴,,∴==;尝试探究:∵AE=AD,∴=,∵AF⊥BC,EG⊥BC,∴AF∥EG,∴△EDG∽△ADB,∴=;∵===,∴=1﹣=;故答案为:,,;类比延伸:=,∵E为AD上的一点,∴=,=,∴==;拓展应用:∵==,同理:=,=,∴==2.10.如图,在凸四边形ABCD中,M为边AB的中点,且MC=MD,分别过点C、D作边BC、AD 的垂线,设两条垂线的交点为P,过点P作PQ⊥AB于Q,求证:∠PQC=∠PQD.证明:连接AP、BP,取AP的中点E,取BP的中点F,连接DE、ME、QE、CF、QF、MF,如图.∵E为AP的中点,F为BP的中点,M为AB的中点,∴EM∥BP,EM=BP,MF∥AP,MF=AP.∵E为AP的中点,F为BP的中点,∠ADP=∠BCP=90°,∴DE=AE=EP=AP,FC=PF=BF=BP,∴DE=MF,EM=FC.在△DEM和△MFC中,,∴△DEM≌△MFC(SSS),∴∠DEM=∠MFC.∵EM∥BP,MF∥AP,∴四边形PEMF是平行四边形,∴∠PEM=∠PFM.又∵∠DEM=∠MFC,∴∠DEP=∠CFP.∵DE=AE,FC=BF,∴∠DAE=∠ADE=∠DEP,∠FBC=∠FCB=∠CFP,∴∠DAE=∠FBC,即∠DAP=∠PBC.∵∠ADP=∠AQP=90°,E为AP中点,∴ED=EA=EQ=EP=AP,∴D、A、Q、P四点共圆,∴∠PQD=∠DAP.同理可得:∠PQC=∠PBC,∴∠PQD=∠PQC.11.如图:D是以AB为直径的圆O上任意一点,且不与点A、B重合,点C是弧BD的中点,作CE∥AB,交AD或其延长线于E,连接BE交AC与G,AE=CE,过C作CM⊥AD交AD延长线于点M,MC与⊙O相切,CE=7,CD=6,求EG的长.解:连接OC,如图.∵MC与⊙O相切,∴OC⊥MC.∵CM⊥AD,∴OC∥AM.∵CE∥AB,∴四边形AOCE是平行四边形,∴OA=CE=7,∴AB=14.∵点C是弧BD的中点,∴BC=CD=6.∵AB是⊙O的直径,∴∠ACB=90°,∴AC===4.∵CE∥AB,∴△CGE∽△AGB,∴===,∴AG=AC=.在Rt△ACB中,cos∠BAC===.∵点C是弧BD的中点,∴∠BAC=∠CAD,即∠BAC=∠EAG,∴cos∠EAG=.在△EAG中,cos∠EAG=.∴=.∵AG=,AE=CE=7,∴=.整理得:GE2=.∵GE>0,∴GE=.∴EG的长为.12.如图,圆内接四边形ABCD的边AB、DC的延长线交于E,AD、BC延长线交于F,EF中点为G,AG与圆交于K.求证:C、E、F、K四点共圆.证明:延长AG到H,使得GH=AG,连接EH、FH、CK,如图所示.∵GH=AG,EG=FG,∴四边形AEHF是平行四边形,∴∠EAG=∠GHF,∠GAF=∠GHE.∵A、B、C、K四点共圆,∴∠KCF=∠EAG,∴∠KCF=∠GHF,∴K、C、H、F四点共圆.∵K、C、A、D四点共圆,∴∠KCD=∠KAF,∴∠KCD=∠GHE,∴K、C、E、H四点共圆,∴K、C、E、H、F五点共圆,∴C、E、F、K四点共圆.13.在半圆O中,AB为直径,一直线交半圆周于C、D,交AB延长线于M(MB<MA,AC<MD),设K是△AOC与△DOB的外接圆除点O外的另一个交点,求证:∠MKO=90°.证明:连接CK,BK,BC,如图所示.∵AB是⊙O直径,∴∠ACB=90°,∴∠OAC+∠ABC=90°.∵A、B、C、D四点共圆,∴∠BDC=∠BAC.∵A、O、C、K四点共圆,∴∠CKO=∠OAC.∵D、O、B、K四点共圆,∴∠BKO=∠BDO.∴∠BKC=∠BKO﹣∠CKO=∠BDO﹣∠OAC.∵OB=OD,∴∠ABD=∠BDO.∴∠BMC=∠ABD﹣∠BDC=∠BDO﹣∠BAC=∠BKC.∴B、C、K、M四点共圆.∴∠ABC=∠MKC.∴∠MKO=∠MKC+∠CKO=∠ABC+∠OAC=90°.14.已知,在△ABC中,AC>AB,BC边的垂直平分线与∠BAC的外角∠PAC的平分线相交于E,与BC相交点D,DE与AC相交于点F.(1)如图1,当∠ABC=3∠ACB时,求证:AB=AE;(2)如图2,当∠BAC=90°,∠ABC=2∠ACB,过点D作AC的垂线,垂足为点H,并延是点D关于直线AC的对长DH交射线AE于点M,过点E作BP的垂线,垂足为点G,点D1称点,试探究AG和M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1解:(1)证明:连接BF,如图1.设∠A CB=x,则∠ABC=3x,∵FD垂直平分BC,∴FB=FC,∴∠FBC=∠FCB=x,∴∠ABF=∠AFB=2x,∴AB=AF,∠PAC=4x.∵AE平分∠PAC,∴∠EAC=2x.∵∠AFE=∠DFC=90°﹣x,∴∠AEF=180°﹣∠EAF﹣∠AFE=180°﹣2x﹣(90°﹣x)=90°﹣x,∴∠AEF=∠AFE,∴AE=AF,∴AB=AE..(2)AG=MD1证明:作EN⊥AC于N,取EC中点O,、NM、MC、MO、NO、EB、EC,如图2.连接AD1∵AE平分∠PAC,EN⊥AC,EG⊥AP,∴EG=EN,∠EGA=∠ENA=90°.∵∠BAC=90°,∴∠EGA=∠ENA=∠BAC=90°,∴四边形EGAN是矩形.∵EG=EN,∴矩形EGAN是正方形,∴AG=AN,∠EAN=45°,∠GEN=90°.∵ED垂直平分BC,∴EB=EC.在Rt△BEG和Rt△CEN中,,∴Rt△BEG≌Rt△CEN(HL),∴∠GBE=∠NCE,∠GEB=∠NEC,∴∠GEN=∠BEC=90°∵EB=EC,∴∠ECB=∠EBC=45°.∵∠BAC=90°,∠ABC=2∠ACB,∴∠ABC=60°,∠ACB=30°,∴∠ABE=∠ACE=15°.∵∠BAC=90°,点D为BC中点,∴AD=CD,∴∠DAC=∠DCA=30°.∵点D与点D关于AC对称,1AC=∠DAC=30°,∴∠D1=45°﹣30°=15°.∴∠MAD1∵DA=DC,DM⊥AC,∴DM垂直平分AC,∴MA=MC,∴∠CMH=∠AMH=90°﹣45°=45°,∴∠AMC=90°,∴∠ENC=∠AMC=90°.∵点O为EC中点,∴ON=OM=OE=OC=EC,∴E、N、C、M四点共圆,∴∠EMN=∠ECN=15°,∴∠MAD=∠EMN=15°,1中,在△AMN和△MAD1,,∴△AMN≌△MAD1,∴AN=MD1.∴AG=MD1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2,2),AB⊥y轴于B,AC⊥x轴于C.(1)如图1,E为线段OB上一点,连接AE,过A作AF⊥AE交x轴于F,连EF,ED平分∠OEF交OA于D,过D作DG⊥EF于G,求DG+EF的值;(2)如图2,D为x轴上一点,AC=CD,E为线段OB上一动点,连接DA、CE、F是线段CE的中点,若BF⊥FK交AD于K,请问∠KBF的大小是否变化?若不变,求其值;若改变,求其变化范围.解:(1)∵AB⊥y轴于B,AC⊥x轴于C,∴∠ABO=∠ACO=90°.∵∠BOC=90°,∴四边形ABOC是正方形,∴AB=AC=BO=CO=2,OA平分∠BOC,∠BAC=90°.∵AF⊥AE,∴∠EAF=90°,∴∠BAC=∠EAF,∴∠BAC﹣∠EAC=∠EAF﹣∠EAC,即∠BAE=∠CAF.在△ABE和△ACF中,,∴△ABE≌△ACF(ASA),∴AE=AF,BE=CF.设BE=CF=t,OE=2﹣t,OF=2+t.∵ED平分∠OEF,∴点D是△OEF的内心.如图1,作DM⊥OB于M,作DH⊥OF于H,且DG⊥EF于G,∴DG=DM=DH,∴四边形MOHD是正方形,∴MO=HO=DM=DG.设DG=MO=x,∴x=,∴x=,∴EF=4﹣2x,∴WF=2﹣x.∴DG+EF=x+2﹣x=2.即DG+EF的值为2;(2)∠KBF的大小不变,∠KBF=45°如图2,延长BF交AC于G,连接KG,作KM⊥AB于M,KN⊥AC于N,∵四边形ABOC是正方形,∴O B∥AC.∴∠EBF=∠CGF,∠BEF=∠GCF.∵F是CE的中点,∴EF=CF.在△BEF和△GCF中,,∴△BEF≌△GCF(AAS),∴BF=GF.∵BF⊥FK,∴∠BFK=∠GFK=90°.在△BFK和△GFK中,,∴△BFK≌△GFK(SAS)∴BK=GK.∵AC=CD,∠ACD=90°,∴△A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AD=45°.∵KN⊥AC,∴∠ANK=90°,∴∠AKN=45°,∴AN=KN.∵KM⊥AB,∴四边形AMKN是正方形,∴KM=KN.∠M=∠GNK=90°AM∥KN.在Rt△BKM和Rt△GKN中,,∴Rt△BKM≌Rt△GKN(HL),∴∠MBK=∠NGK.∠GKN=∠BKM.∵AM∥KN,∴∠BKN=∠MBK.∵∠BKM+∠BKN=90°,∴∠GKN+∠BKN=90°,即∠BKG=90°.∵BK=GK,∴△BK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KBF=45°,∴∠KBF的大小不变,∠KBF=45°.16.如图,已知⊙O1与⊙O2相交于A,B两点,直线MN⊥AB于A,且分别与⊙O1,⊙O2交于M、N,P为线段MN的中点,又∠AO1Q1=∠AO2Q2,求证:PQ1=PQ2.解:连接MQ1、BQ1、BQ2、NQ2,过点P作PH⊥Q1B于H,如图所示.则由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可得:∠Q1MA+∠ABQ1=180°,∠ABQ2+∠ANQ2=180°,∠MAB=∠BQ2N.由圆周角定理可得:∠ABQ 1=∠AO 1Q 1,∠ANQ 2=∠AO 2Q 2. ∵∠AO 1Q 1=∠AO 2Q 2, ∴∠ABQ 1=∠ANQ 2, ∴∠ABQ 2+∠ABQ 1=∠ABQ 2+∠ANQ 2=180°, ∴Q 1、B 、Q 2三点共线.由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BQ 1=∠ANQ 2, ∴∠Q 1MA +∠ANQ 2=∠Q 1MA +∠ABQ 1=180°, ∴MQ 1∥NQ 2.∵AB ⊥MN ,∴∠MAB =90°,∴∠Q 1Q 2N =∠MAB =90°. ∵PH ⊥Q 1B ,即∠Q 1HP =90°, ∴∠Q 1HP =∠Q 1Q 2N , ∴PH ∥NQ 2,∴MQ 1∥PH ∥NQ 2.∵P 为线段MN 的中点, ∴H 为线段Q 1Q 2的中点, ∴PH 垂直平分Q 1Q 2, ∴PQ 1=PQ 2.。

(完整word版)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辅导(初3)第17讲平面几何中的定值问题

(完整word版)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辅导(初3)第17讲平面几何中的定值问题

第十七讲 平面几何中的定值问题定值问题的证明或计算,一般是通过图形的定量,如线段和定角来讨 论的.如果问题中已明确给出定值,那么一般通过线段和角的和、差、倍、 分的推导或计算来解决;如果问题中未给出定值,可以利用特殊的方法推 测出定值,然后再加以一般化的证明.下面举几个例题,说明上述思考方 法.例1如图3- 80.已知△ ABC 中,AB=AC P 是其底边BC 上任一点, 设AP 交厶ABC 的外接圆于Q 点,求证:AP- AQ 为定值.分析 欲证AP-AQ 为定值,我们先用特殊化方法找出这个定值是什么, 然后再给以一般化的证明•为此,我们取 P 与B (或C )重合,则Q 点也必 与B (或C )重合,则AP- AQ 应等于AB (定值),以下证明这个推测•证连 结BQ 因为AB=AC 所以/ ABC " ACB 又因为/ ACB " AQB 所以/ ABC " AQB又因为"BAQ " PAB 所以所以AP - AQ=AB 定值).注意如果连结QC 将怎样证明?请读者思考.例2如图3- 81.已知△ ABC 中, AB=AC 如果直线EF , MN 都垂直于 BC,试证明:不论MN EF 怎样平行移动,只要 MN EF 之间的距离不变, 五边形AMNFE 勺周长是一个定值.A AEPCC A AQB *AB _ AJAQ = AT*囹 3-60所以MA + EA _NABCDMA +EA =N: --C分析 从图3-81中可以发现,如果引ADLBC 于D,由已知条件可知 AB (或 AC ), AD NF, BD (或 CD 都为定值,因此,若五边形 AMNFE 勺周长 转化为以上各线段的表达式,则可判定其为定值.证作AD 丄BC 于D,则MN _ BNAD BDBA '所以所以MN + EJ = 2AD -票 * AD. BD又因为MA _ _ ND EA _ DF AB-' =BD AC = :而文所以所臥 AD-LOT BD-BN DN同理AD BP AD -EF DO FCDCBD DFE FNF _ 2A-(MN + EF) BDADKFNF-2AD• AB ' AB +NF.JbDLD由于△ ABC 为确定的等腰(AB=AC 三角形,所以AD BD CD AB 为定值, 又因为EF , MN 之间距离为定长,所以NF 为定值.所以五边形AMNFE 勺周 长为定值.例3设OA 0B 是已知圆0的任意两条半径,过B 引BE!OA 于 E,过E 作EP 丄AB 于 P.求证:OP+EP 为定值(图3- 82).分析 由已知A ,B 为。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辅导试题资料下载几何不等式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辅导试题资料下载几何不等式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辅导几何不等式平面图形中所含的线段长度、角的大小及图形的面积在许多情形下会呈现不等的关系.由于这些不等关系出现在几何问题中,故称之为几何不等式.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经常要用到一些教科书中已学过的基本定理,本讲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大家正确运用这些基本定理,通过几何、三角、代数等解题方法去解决几何不等式问题.这些问题难度较大,在解题中除了运用不等式的性质和已经证明过的不等式外,还需考虑几何图形的特点和性质.几何不等式就其形式来说不外乎分为线段不等式、角不等式以及而积不等式三类,在解题中不仅要用到一些有关的几何不等式的基本定理,还需用到一些图形的面积公式.下而先给出几个基本定理.定理1在三角形中,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定理2同一个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反之亦然.定理3在两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中,第三边大的,所对的角也大,反之亦然.定理4三角形内任一点到两顶点距离之和,小于另一顶点到这两顶点距离之和.定理5自直线1外一点P引直线1的斜线,射影较长的斜线也较长,反之,斜线长的射影也较长.说明如图2-135所示.PA,PB是斜线,HA和HB分别是PA和PB在1上的射影,若HA>HB,则PA>PB;若PA>PB,则HA>HB.事实上,由勾股定理知PA^HA^PH^PB2-,所以PA」PB2=HA2・HB2.从而定理容易得证.定理6在△ABC中,点P是边BC上任意一点,则有PAWmax(AB»AC),当点P为A或B时等号成立.说明max{AB,AC)表示AB,AC中的较大者,如图2・136所示,若P在线段BH上,则由于PHWBH,由上面的定理5知PAWBA,从而PAWmax{AB,AC).同理,若P在线段HC上,同样有PAWmax(AB,AC).例1在锐角三角形ABC中,AB>AC,AM为中线,P为ZkAMC内一点,证明:PB>PC(图2-137).证在ZkAMB与ZkAMC中,AM是公共边,BM=MC,且AB>AC,由定理3知,ZAMB>ZAMC,所以NA?4CV90°.过点P作PH_LBC,垂足为H,则H必定在线段BM的延长线上.如果H在线段MC内部,贝UBH>BM=MC>HC.如果H在线段MC的延长线上,显然BH>HC,所以PB>PC.例2已知P是ZkABC内任意一点(图2・138).(1)求证:!(a+b+c)<PA+PB+PCVa+b+c:(2)若AABC为正三角形,且边长为1,求证:PA+PB+PCV2.证(1)由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得PA+PB>c,PB+PC>a, PC+PA>b.把这三个不等式相加,再两边除以2,便得PA+PB+PC〉!(a+b+c).又由定理4可知PA+PBVa+b,PB+PCVb+c,PC+PAVc+a.把它们相加,再除以2,便得PA+PB+PCVa+b+c.所以:(a+b+c)<PA+PB+PC<a+b+c.(2)过P作DE/7BC交正三角形ABC的边AB,AC于D,E,如图2・138所示.于是PAVmax{AD,AE)=AD,PBVBD+DP,PCVPE+EC,所以PA+PB+PCVAD+BD+DP+PE+EC=AB+AE+EC=2.例3如图2-139.在线段BC同侧作两个三角形ABC和DBC,使得AB=AC,DB>DC,且AB+AC=DB+DC.若AC与BD相交于E,求证:AE>DE.证在DB上取点F,使DF=AC,并连接AF和AD.由已知2DB>DB+DC=AB+AC=2AC,所以DB>AC.由于DB+DC=AB+AC=2AC,所以DC+BF=AC=AB.在Z^ABF中,AF>AB-BF=DC.在Z iADC和AADF中,AD=AD,AC=DF,AF>CD.由定理3,Z1>Z2,所以AE>DE.例4设G是正方形ABCD的边DC上一点,连结AG并延长交BC延长线于K,求证:;(AG+AK)>AC.分析在不等式两边的线段数不同的情况下,一般是设法构造其所对应的三角形,转化为角的不等式,即构造以!(AG+AK)和AC2为边的三角形.证如图2-140,在GK上取一点M,使GM=MK,则:(AG+AK)=AM.在RtAGCK中,CM是GK边上的中线,所以NGCMNMGC.而ZACG=45°,ZMGOZACG,于是ZMGC>45°,所以ZACM=ZACG+ZGCM>90°.囹2-14。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竞赛试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竞赛试卷及答案

54D3E 21C B A七年级下册数学竞赛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右图,下列不能判定AB ∥CD 的条件是( ).A 、︒=∠+∠180BCDB B 、;C、43∠=∠; D 、 5∠=∠B .2、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6-2x ,x -5)在第二象限,•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3< x <5B 、x > 5C 、x <3 D、-3< x <5 3、点A (3,-5)向上平移4个单位,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到点B,则点B 的坐标为( ) A、(1,-8) B 、(1, -2) C 、(-7,-1)D 、( 0,-1)4、在下列各数:3.1415926、 10049、0.2、π1、7、11131、327、中,无理数的个数( )A、2 B 、3 C 、4 D、5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实数2a -是负数 B. a a =2 C. a -一定是正数 D .实数a -的绝对值是a6、若a >b,则下列不等式变形错误..的是 A.a +1 > b +1 B. a2 > 错误! C . 3a -4 > 3b -4 D .4-3a > 4-3b7、如图,直线l 1∥l 2,l 3⊥l 4,∠1=44°,那么∠2的度数( )A . 46°B . 44°C. 36°D . 22°8、若方程组⎩⎨⎧-=++=+a y x ay x 13313的解满足y x +>0,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1 B 、a <1 C 、a >-1 D、a >19、如图,宽为50 cm的长方形图案由10个全等的小长方形拼成,其小长方形的面积( )A .400 cm 2ﻩB .500 cm 2 ﻩ C.600 c m2 ﻩD.4000 cm210.若不等式组有解,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a<﹣36 B. a≤﹣36 C. a>﹣36ﻩD. a≥﹣36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 每题3分,共27分)11、16的平方根是_______________12、规定用符号[x]表示一个实数的整数部分,例如[3.69]=3.[]=1,按此规定,[﹣1]=.ﻩ13、已知点A在x轴上方,到x轴的距离是3,到y轴的距离是4,那么点A的坐标是________.14、阅读下列语句:①对顶角相等;②同位角相等;③画∠AOB的平分线OC;④这个角等于30°吗?在这些语句中,属于真命题的是_____ _____(填写序号)15、某次知识竞赛共出了25道题,评分标准如下:答对1题加4分;答错1题扣1分;不答记0分.已知小明不答的题比答错的题多2道,他的总分为74分,则他答对了题.16、如图④,AB∥CD,∠BAE =120º,∠DCE = 30º,则∠AEC = 度。

初中竞赛数学17.几何不等式(含答案)

初中竞赛数学17.几何不等式(含答案)

17.几何不等式A 卷1.在坐标系中点P (-2,1)与点Q (3,-2)之间最短线是_________,长度是_________,这就点P 与Q 之间的距离。

2.在坐标系xoy 中,点P (-4,6)到x 轴与y 轴的最近距离分别是_________。

3.设x>0,则三个正数2x , 3x, x +5,构成三角形三边的条件是__________;构成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x 的取值范围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直角坐标系xoy ,定点A (-2,5)、B (3,-2),动点P 在x 轴上,则PA+PB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PA-PB|最大值是_____________。

5.在两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两级对应边分别相等,那么夹角较大的,其对边___________。

6.在同底等高的三角形中,以___________的周长最短。

7.过圆内某点的所有弦长,长度最短的叫这点的极小弦。

则圆内某点的极小弦与该圆过该点的半径__________,并且弦长被该点_____________。

8.⊙O 的半径是5cm ,在⊙O 外取一点P 使PO=7cm ,Q 是⊙O 上的动点,则PQ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9.边长为2的正方形的顶点A 到其内切圆周上的最远距离是____________,最短距离是__________。

10.边长为a 的正方形面积为1S ,边长为b 的正方形面积为2S ,面积为3S 的正方形的边长是a 与b 的算术平均值,则3S =221S S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

B 卷1.在一条直线l 上顺次取定四点A 、B 、C 、D ,使PA+PB+PC+PD 最小的点P 位置是__________。

2.在直线l 两侧各取一定点A 、B ,直线l 上动点P ,则使PA+PB 最小的点P 的位置是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章 几何不等式与极值问题17.1.1★ 一个凸行边形的内角中,恰好有4个钝角,求n 的最大值.解析考虑这个凸行边形的n 个外角,有4n -个角90︒≥,故有()490360n -⨯︒<︒(严格小于是由于4个钝角的外角和大于0︒),因此8n <,n 的最大值是7.易构造这样的例子。

如果恰好有k 个钝角,则n 的最大值是3k +. 17.1.2★ 在ABC △中,A B A C >,P 为BC 边的高AD 上的一点,求证:AB AC PB PC -<-.PCDB A解析易知AB AC PB PC +>+,又2222AB AC BD CD -=- 22PB PC =-,故有AB AC PB PC -<-.评注 读者不妨考虑AD 是角平分线与中线的情况.17.1.3 已知四边形ABCD ,AC 、BD 交于O ,ADO △和BCO △的面积分别为3、12,求四边形ABCD 面积的最小值.CB ODA解析易知ABO BCOADO DCOS S BO S DO S ==△△△△,故36ABO CDO ADO BCO S S S S ⋅=⋅=△△△△.从而12ABO CDO S S +△△≥,且当ABO CDO S S =△△(此时四边形ABCD 为一梯形)时等号成立,所以此时四边形ABCD 面积达到最小值27.17.1.4★ 已知:直角三角形ABC 中,斜边BC 上的高6h =. (1)求证:BC h AB AC +>+; (2)求()()22BC h AB AC ++-. 解析()()22BC h AB AC +-+222222BC h BC h AB AC AB AC =++⋅---⋅,由条件,知242ABC BC h S AB AC ⋅==⋅△,且222AB AC BC +=, 于是()()22236BC h AB AC h +-+==.注意:这同时解决了(1)和(2).17.1.5★ 设矩形ABCD ,10BC =,7CD =,动点F 、E 分别在BC 、CD 上,且4BF ED +=,求AFE △面积的最小值.B FCED A解析设 BF x=,()4DE y x ==-,则()()()117101077022ABF ADE ECF S S S x y x y xy ++=++--=+⎡⎤⎣⎦△△△。

由()2144xy x y +=≤。

故 ()170704332AEF S -⨯+=△≥.当2BF ED ==时达到最小值.17.1.6★ 设P 是定角A ∠内一定点,过P 作动直线交两边于M 、N ,求证:AMN △面积最小时,P 为MN 的中点.解析 如图,连结AP ,设MAP α∠=,NAP β∠=,θαβ=+,由AMP ANP MAN S S S +=△△△,得sin sin sin AM AP AN AP AM AN αβθ⋅⋅+⋅⋅=⋅。

又 左式2AP ≥, 故 212sin sin sin 2sin AMN AP S AM AN αβθθ=⋅⋅△≥。

达到最小值时,须AMP ANP S S =△△,故P 为MN 之中点. 17.1.7★正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1,M 、N 、P 分别在BC 、CA 、AB 上,1BM CN AP ++=,求MNP △的最大面积。

ABCMPN xyz解析如图,设BM x =,CN y =,AP z =,则0x ≤,y ,1z ≤,1x y z ++=。

()()()1111sin602APN BPM MNC S S S x z y x z y ++=-+-+-︒⎡⎤⎣⎦△△△, 于是问题变为求()()()111x z y x z y -+-+-的最小值,展开后约去()1x y z ++=,即求xz yx zy ++的最大值. 由不等式()21133xy yz zx x y z ++++=≤知,当13x y z ===时,29A PN BPM M N C A B CS SS S ===△△△△,此时MNP S △的面积达到最大值。

()max 13MNP ABC S S ==△△. 17.1.8★设ABC △是边长为l 的正三角形,过顶点A 引直线l ,顶点B 、C 到l 的距离记为1d 、2d ,求12d d +的最大值.lCPBlAQ解析如图,若l 穿过BC ,则由“直角边小于斜边”知121d d BC +=≤,取到等号时仅当l BC ⊥.若l 不经过BC ,取BC 中点P ,作PQ l ⊥,Q 在l上,则1222d d PQ AP +==≤,取到等号仅当l BC ∥.综上所述,12d d +17.1.9 在数1、12、13、14、15、16、17、18、19、110中,若任找三个数能组成三角形的三边,则称这三个数是“好搭档”,则总共有多少组“好搭档”?解析 此题可分类讨论。

显然1不可能为边.由于1115910<+,故15⎧⎨⎩,16,17,18,19,110⎫⎬⎭中任三数可构成三角形的三边,一共有6!203!3!=组。

当最大边为12时,次大边只能为13,最小边为14或15,有2组。

当最大边为13时,次大边为14或15.次大边为14时,最小边1113412>-=,故可取11~510;次大边为15时,最小边1123515>-=,可取16与17共有8组.当最大边为14时,次大边为15、16、17.次大边 为15时,最小边1114520>-=,可取11~610;次大边为16时,最小边1114612>-=,可取11~710; 次大边为17时,最小边1134728>-=,可取18和19。

共有11组。

综上所述,总共有41组.17.1.10★ 设60XOY ∠=︒,A 、B 是OX 上的两个定点,P 是OY 上的一个动点,问当P 在什么位置时,22PA PB +最小?60°YPOA B X解析如图,设OA a =,OB b =,OP x =,不妨设a b <。

则222PA a x ax =+-, 222PB b x bx =+-,故 ()222222PA PB x a b x a b +=-+++()2222248a b a b x a b ++⎛⎫=-++-⎪⎝⎭。

显然当4a bx +=时,22PA PB +最小。

评注 容易验证,此时P 为AB 的中点在OY 上的射影。

17.1.11★ 设直角ABC △中,90C ∠=︒,求证:24ABC AB S △≤. 解析 如图,作A 关于BC 的对称点A ',连结'A B 、'A C ,则ACA'B'12ABC BAA S S =△△1'sin '4AB A B ABA =⋅⋅∠ 2211sin 244AB B AB =≤. 取等号仅当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17.1.12★ X 是ABC △的边AB 上一点,P 为ACX △的内心,Q 是BCX △的内心,M 是PQ 的中点,求证:MC MX >. 解析如图,连结XP 、XQ 、CP 、CQ ,则90QXP ∠=︒,12MX PQ =,又1902PCQ BCA ∠=∠<︒,故12CM PQ >,于是结论成立。

CBQMP X A评注 三角形某边上的中线分别大于、等于、小于该边的充要条件是该边所对内角为锐角、直角或钝角,这是一个常见的结论.17.1.13★★ 已知凸六边形ABCDEF 中,AF CD ∥,AB ED ∥,BC EF ∥, 求证:ACE BDF ABCDEF S S S +△△≥.QP REDC BF A解析如图,作ABCD □、QCDE □、EFAR □,于是出现三组全等三角形。

这样便有()2ACE PQR PQR ABCDEF S S S S -+=△△△六边形,即 ()1+2ACE PQR ABCDEF S S S =△△六边形 12ABCDEF S 六边形≥. 同理有 12BDF ABCDEF S S △六边形≥.评注 不破除对称性,此题就比较复杂(当然不是所有的题目都能带给你好运).另外,用这种方法还能证明ACE BDF S S =△△.17.1.14★★ 已知矩形ABCD ,3AB =,5BC =,P 是AD 上一点,CP 、BA 延长后交于M ,直线CQ 垂直于BP ,交BM 于Q ,若Q 为MB 中点,求AP .又条件同上,若BC 的长度不固定,求BC 的最小值.QCBDPA M解析如图,设AP x =,由MBC △∽CDP △,得MB CD BC PD =,代入得155MB x=-。

又APB △∽BQC △,得BQ AP BC AB =,53BQ x =。

由2MB BQ =,得3253x x =-,或221090x x -+=,解得x =若BC 长度不固定,设其为y ,3y MB y x =-,3xyBQ =,故由2MB BQ =得323x y x =-,或22290x yx -+=,由0∆≥得y ≥BC可取的最小值是,此时P 为AD 中点。

17.1.15★★ 设I 为ABC △的内心,P 是ABC △内部的一点,满足P B A P C A P B C ∠+∠=∠+∠.求证:AP AI ≥,并说明等号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P I =.IPCB A解析易知()12PBC PCB B C IBC ICB ∠+∠=∠+∠=∠+∠,因此BPC BIC ∠=∠. 故B 、C 、I 、P 四点共圆,即点P 在BCI △的外接圆ω上。

记ABC △的外接圆为Ω,则ω的中心M 为Ω的 BC的中点,即为A ∠的平分线AI 与Ω的交点。

在APM △中,有AP PM AM AI IM AI PM +=+=+≥, 故 AP AI ≥.等号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点P 位于线段AI 上,即P I =.17.1.16★★ 延长一凸四边形形的四边和对角线,得六条直线,任两条直线有一个不大于90︒的夹角(这些线无两条平行),求这些夹角中最小的一个的最大值.654321FEC B A解析 如图,标好各角,则12345612180ACB ABC ∠+∠+∠+∠+∠+∠=∠+∠+∠+∠=︒,故总有一角30︒≤,当ABC △为正三角形,DB AB ⊥、DC AC ⊥时最小角达到最大值30︒ 17.1.17★★ 凸四边形ABCD 中,点M 、P 分别是BC 、CD 的中点,若AM AP a +=,求证:21<2ABCD S a 四边形。

B M CPDA解析如图,连结AC 、MP ,易知1142AMP BDC AMCP ABCD S S S S +==△△四边形四边形.又BDC ABCD S S <△四边形,1sin 2AMP S AM AP MAP =⋅∠△ 221()1288AM AP AM AP a +⋅=≤≤, 因此 2111248ABCD ABCD S S a <+四边形四边形,即212ABCD S a <四边形.17.1.18★★★ 在三角形ABC 中,4AC =,6BC =,2BAC ABC ∠=∠.P 是平面上任意一点,求32PA PB PC ++的最小值. 64CB AD解析 因为32U PA PB PC =++2()()PA PB PA PC =+++ 224AB AC AB +=+≥.下面来求AB .延长BA 至D ,使得DA AC =,连结CD ,则12D DCA BAC ABC ∠=∠=∠=∠,所以DCA △∽DBC △,故D C D AB D D C=,所以2DC DA DB =⋅,即364(4)AB =+,故5AB =. 所以,所求的最小值为14.17.1.19★★ 在锐角三角形ABC 中,求证: cos cos 2sin2A B C +≤. 解析 当B C ∠=∠时,显然有cos cos 2sin2AB C +=.下面不妨设AB AC >. BED CG H F A在AB 上取点F ,使A F A C =.作角平分线AE 、高AD ,则AE 垂直平分CF .又作FH AD⊥于H ,AD 与CF 交于G ,则2sin cos cos 2A CF FG CG FH CDB C AC FA AC FA AC==+>+=+.17.1.20★★ ABC △中,点D 为BC 之中点,点E 、F 分别在AC 、AB 上,求证: 2DEF ABC AEF S S S <-△△△.解析 如图,连结BE 、CF ,则由BD CD =,得 2DEF BEF CEF S S S =+△△△.CD B EFA而BEF BCF S S <△△,故BEF CEF BCF CEF ABC AEF S S S S S S +<+=-△△△△△△.于是结论成立. 17.1.21★★ 设a 、b 、c 为三角形三边长,则对任意实数x 、y 、z ,有 22()()()()a x y x z b y z y x --+--2()()0c z x z y +--≥.解析 设x y p -=,y z q -=,则x z p q -=+, 原式222()()a p p q b qp c p q q =+-++ 2222222()()a p a b c pq c q f p =+-++=.它的判别式 22222222()4a b c q a c q ∆=-+-22222[()][()]a c b a c b q =+--- 0≤.于是()0f p ≥.17.1.22★ 已知图中窗框总材料一定,问何时窗的面积最大?(图中6个矩形全等)BAC解析 设AB x =,AC y =,则总材料为109πl x y x =++(l 为常数),面积为2π62S xy x =+.于是(10π)9l x y -+=,代入,得2220π336l S x x ⎛⎫=-+ ⎪⎝⎭.这个二次函数在240πlx =+时取到极大值,此时x 、y 均有实际意义.取得窗的最大面积为221203πl +.17.1.23★★ ABCD 和EFGH 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且AB EF ∥.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116,求两个正方形中心距离的最小值.解析 如图,设ABCD 的中心为I ,EFGH 的中心为J ,过I 、J 分别作IK AB ∥,JK BC ∥,IK 、JK 交于K .又设两正方形重叠部分为矩形BMHN ,HM x =,HN y =,则116xy =,11122IK x x ⎛⎫=+-=- ⎪⎝⎭,同理1JK y =-,所以222(1)(1)IJ x y =-+- 222()2x y x y =+-++21()2()2216x y x y =+-++-⋅ 277(1)88x y =+-+≥.所以,IJ当x=,y =. 17.1.24★★ 在锐角ABC △的边BC 、CA 、AB 上各有一动点D 、E 、F ,求证:DEF △的周长达到最小当且仅当AD 、BE 、CF 为ABC △的三条高.解析 如图,设D 关于AB 、AC 的对称点分别为G 、H ,GD 与AB 交于M ,DH 与AC交于N ,则D △的周长22G F F E E H G H M N=++==∠≥≥42s i nABC SAD BAC BC'∠=⋅△ 2sin ABC SBAC R∠=△.HN CD BM GE FA这里AD '为ABC △的高,R 为ABC △的外接圆半径.又由对称性,除了AD BC ⊥外,BE 、CF 也分别必须垂直于AC 、AB 时方能达到.17.1.25★★ 直角三角形内切圆半径为1,求其面积的最小值.解析 设该直角三角形直角边长为a 、b,则易知其内切圆半径为1(12a b +=,整理,得222(2)a b a b +-=+,或2222ab a b =+-≥,此即22)2≥. 由于每条直角边均大于内切圆直径222,直角三角形最小面积为3+17.1.26★★ 梯形ABCD 高为d ,上底AD a =,对角线交于P ,求用a 、d 表示APD △与BCP △面积之和的最小值.解析 如图,作EPF 与AD 、BC 垂直,垂足分别是E 、F .设BC x =,则PE PF d +=,PE AD aPF BC x==,解得ad PE a x=+,xd PF a x=+,于是2222111222APD BCPa d x d a x S S d a x a x a x++=⋅+⋅=⋅+++△△. CF B P DEA设22a x y a x+=+,则220x yx a ay -+-=有解,故0∆≥,即224()y a ay -≥,即22y a +≥,y的最小值为1)a,故最小面积为1)ad.此时1)x a =.17.1.27★★ 设D 是ABC △的边BC 的中点,E 、F 分别在边AB 、AC 上,DE DF ⊥,试比较BE CF +与EF 的大小关系.解析 如图,延长FD 至P 使DP DF =,由BD CD =,知B D P △≌(SAS)CDF △,故CF BP =.PCDB FEA又ED 垂直平分PF ,故EF PE =,易见EP BE BP <+,所以EF BE CF <+.17.1.28★★ 一凸六边形ABCDEF 每条边长均为1,求证:AD 、BE 、CF 中至少有一个2≤.解析 如图,由于720A B C D E F ∠+∠+∠+∠+∠+∠=︒,不妨设240A F ∠+∠︒≤,作菱形ABGF ,则60GFE ∠︒≤,1FG FE ==,则GE 是FGE △最小边,1GE ≤,又1BG =,故2BE BG GE +≤≤.DCEGBFA17.1.29★★ 在正ABC △内,P 是一动点,求以P 在三边上的射影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解析 如图,ABC △内一点P 在BC 、CA 、AB 的射影分别为D 、E 、F ,则CD B PEFADEF EPF FPD DPE S S S S =++△△△△1()sin1202PD PE PE PF PF PD =⋅+⋅+⋅︒)PD PE PE PF PF PD =⋅+⋅+⋅. 由熟知的不等式21()3ab bc ca a b c ++++≤,及PD PE PF ++为常数(ABC △的高h ),得2)DEF S PD PE PF ++△21144ABC S ==△. 等式成立,仅当PD PE PF ==,此时P 为ABC △的中心.17.1.30★★ 证明:四边形四边的平方和不小于对角线的平方和,等号成立仅当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时.解析 如图,设BD 中点为E ,由中线长公式知CBEDA222224AB AD BD AE +=-,222224BC CD BD CE +=-. 又由基本不等式,有22222()()AE CE AE CE AC ++≥≥,故用中线长公式代入,即得四边形四边平方和的不等式.等号成立时A 、E 、C 共线,且E 为AC 中点,即AC 、BD 互相平分,于是四边形ABCD 为一平行四边形.评注 又由托勒密不等式AD BC AB CD AC BD ⋅+⋅⋅≥,知有222()()()AD BC AB CD AC BD ++++≥,等号成立仅当四边形ABCD 为矩形.17.1.31★★ 设面积为1的锐角ABC △三条边分别是a 、b 、c ,动点P 在AC 上,P 在BC 上的射影是Q ,求BPQ △面积的最大值(用a 、b 、c 表示). 解析 如图,作AR BC ⊥于R .因为cot BQ PQ C BC +=(常数),于是4cot BQ PQ C ⋅⋅= 22()BC BQ CQ --.CQ R BPA当BR RC ≤,即AB AC ≤或c b ≤时,Q 可为BC 中点,此时BQ CQ =,从而BPQ S △可得最大值为2211sin tan 288cos a C BQ PQ BC C C ⋅⋅=⋅=22224cos 2()ABC a S a b C a b c ⋅==+-△. 当BR RC >,即c b >时,BQ CQ >.当Q 落在R 上,BQ CQ -达到最小,BQ PQ ⋅达到最大.此时BPQ S △的最大值为22222sin cos cos 22ABR c c a c b S B B B a a +-===△.17.1.32★★ 设D 为定线段AB 上一定点,P 为动点,PD 的长度固定,求PA PB +之最大值.解析 由斯图沃特定理222PA BD PB AD AD BD AB PD AB ⋅+⋅=⋅⋅+⋅,注意等式右端为定值.BD A P又由柯西不等式(或展开后移项配方)有22211()()PA BD PB AD PA PB BD AD ⎛⎫+⋅+⋅+ ⎪⎝⎭≥, 故 2()PA PB +2()ABAD BD AB PD AB BD AD⋅⋅+⋅⋅≤222PD AB AB BD AD⋅=+⋅, 于是PA PB +的最大值是PA ADPB BD=,PD 为APB ∠的平分线. 17.1.33★★ 直角三角形ABC 的直角顶点C 在直角三角形DEF 的斜边DF 上,而E 在ABC △的斜边AB 上,如AC 、BC 、DE 、EF 分别等于10、15、12、12,求凸四边形ABFD 之面积的最大值.解析 如图,由四边形面积公式,知1115022ABFD AECD EBFC S S S AC DE EF BC =+⋅+⋅=四边形四边形四边形≤.F BCEDA取等号须AC DE ⊥,EF BC ⊥.此时若将点C 位于DF 中点,则由DE 、EF 的值易知E 在ACB ∠平分线上,BC 垂直平分EF ,AC 垂直平分DE ,进而由AC 、BC 之值可知E 在AB 上,满足要求.所以ABFD S 四边形的最大值为150.17.1.34★★ 凸四边形一内点到四个顶点的距离分别是1、2、3、4,求这样的四边形的最大面积.解析 设凸四边形ABCD 内有一点P , {PA ,PB ,PC ,}{1PD =,2,3,4}, 则ABP BCP CDP DAP ABCD S S S S S =+++△△△△四边形11112222PA PB PB PC PC PD PD PA ⋅+⋅+⋅+⋅≤ 1()()2PA PC PB PD =++ 2125()82PA PC PB PD +++=≤. 等号成立,必须PA PC PB PD +=+,比如1PA =,4PC =,2PB =,3PD =,且A 、P 、C 共线,B 、P 、D 共线,AC BD ⊥,此时,5AC BD ==,ABCD S 四边形取最大值252. 17.1.35★★ 面积为1的三角形ABC 中,三条边长a 、b 、c 满足a b c ≤≤,求a b +的最小值.解析 如图,过C 作直线l AB ∥,又作BE l ⊥于E ,延长一倍至D ,连结CD.则a b AC CD AD +=+≥h BE =.ABlECD显然有22448c h ch +==≥,于是a b +≥仅当A 、C 、D共线,即a b ==,且22c h ==时取等号,此时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17.1.36★★ 三角形两边长分别等于10和15,证明:这两个边的夹角的角平分线小于12.解析 如图,不妨设15AB =,10AC =,AD 为角平分线.今在AB 上取一点E ,使E D A C ∥,则易知153255ED BD AB AC BC AB AC ====+, CDB EA故31065ED =⨯=,又由EAD DAC EDA ∠=∠=∠知6AE ED ==,于是12AD AE ED <+=.显然12是最佳上界.17.1.37★★ 正三角形ABC 边长为1,M 、N 、P 分别在BC 、CA 、AB 上(含顶点),AP AN BP BM MC CN +=+=+,求MNP △的最大周长和最小周长. 解析 如图,易知1AP AN BP BM MC CN +=+=+=.CMB PTNS A由PN AP AN +≤等知MNP △的周长3AB BC CA ++=≤,达到最大值时M 、N 、P 分别落在ABC △的三个顶点上.又作BAC ∠的平分线AST ,PT 、NS 分别与AST 垂直于T 、S ,由于30PAS NAS ∠=∠=︒,1222AP AN PT SN PN =+=+≤,故12PN ≥,取等号时PN AS ⊥,且P 、N 是AB 、AC 的中点,同理有PM ,12MN ≥,故MNP △的周长32≥,取等号仅当M 、N 、P 为各边之中点时.17.1.38★★ 已知面积为T 的梯形ABCD 满足AB CD ∥,E 为边AB 上一点,且满足EC AD ∥,直线AC 、BD 、DE 交出的三角形面积为t .当t T 最大时,求AB CD. 解析 如图,设DE 与AC 交于M ,BD 与AC 交于N ,则MND S t =△.D设CD x =,()AB y x =≥,2ADCE ABCD S xS x y =+ 梯形,即2A D C E xT S x y =+ ,2()DMC xT S x y =+△,又设AM CM p ==,MN q =,则y A BA N p qx C DC N p q+===-,解出q y xp y x-=+,即2()2()2()DMN y x xT y x xT t S y x x y x y --==⋅=+++△.于是要2()()y x x x y -+达到最大,即21(1)k k -+达最大,其中1y k x =≥.令1112S k ⎛⎫= ⎪+⎝⎭≤,则222111212122(12)(1)2228k S S S S S S k -+-⎛⎫=-=⋅⋅-⋅= ⎪+⎝⎭≤,仅当212S S =-时达到最大,此时3k =.17.1.39★★ 已知ABC △的边AB 、AC 上分别有点D 、E ,F 在DE 上,求证:ABC S △, 并求等号成立的条件.解析 如图,连结CD 、AF .设1AD k DB =,2AE k CE =,3DFk EF=,则 CB EFDA23111111EFC EFC AFC ADC ABC AFC ADC ABC S S S S kS S S S k k k =⋅⋅=⋅⋅+++△△△△△△△△. 同理321321111DFB ABC S k k S k k k =⋅⋅+++△△. 于是31222221231111(1)(1)(1)44464EFC DFB ABC S S k k k S k k k ⋅=⋅⋅⨯⨯=+++△△△≤. 开方即得结论.取等号时1231k k k ===,即DE 是中位线,F 为DE 中点.17.1.40★★ 已知Rt ABC △中,90C ∠=︒,CD AB ⊥于D ,B ∠的平分线交CD 于E ,交CA 于F ,G 是EF 的中点,连结CG ,设C F G △、BED △、BFC △的周长分别为1C 、2C 、3C .求123C C C +的最大值. ADGF EB C解析 易知1902CFB ABC BED CEF ∠=︒-∠=∠=∠,可得CE CF =,则CG 平分ECF ∠,而90ECF BCD ABC ∠=︒-∠=∠,所以FCG ECG CBF ABF ∠=∠=∠=∠,可推得CFG △∽BFC △∽BED △.因此13C CF C BF =,23C BEC BF =.设CF x BF =,因为2BE BF GF =-,2CF GF BF =,所以 22121212BE GF CF x BF BF BF ⎛⎫=-⋅=-⋅=- ⎪⎝⎭. 因此,221212333199(12)2488C C C C CF BE x x x C C C BF BF +⎛⎫=+=+=+-=--+ ⎪⎝⎭≤,所以,当14x =,即4CF BF =时,123C C C +有最大值98. 17.1.41★★ BE 、CF 是ABC △的中线,且BE CF ⊥,设AC b =,()AB c c b =>. (1)求BC 之长(用b 、c 表示);(2)若ABC △存在,求bc的范围. 解析 (1)设BE 交CF 于G ,则G 为ABC △的重心,故2GF GC =,2GE BG =,设GE x =,GF y =,因FGB △、EGC △、GBC △为直角三角形,于是有:CB EGFA22222222214,414,444.x y b y x c x y BC ⎧+=⎪⎪⎪+=⎨⎪⎪+=⎪⎩①②③ 由①+②得222215()()4x y b c +=+,由③得 2221()5BC b c =+,即BC =(2)如果ABC △存在,则 AB AC BC AB AC +>>-, 于是有:0)c b c b c b ⎧+>⎪⎪⎨⎪-<>>⎪⎩从而2222221()(),51()().5c b b c c b b c ⎧+>+⎪⎪⎨⎪-<+⎪⎩④⑤不等式④恒成立;由不等式⑤得: 241040b b c c ⎛⎫⎛⎫-+< ⎪ ⎪⎝⎭⎝⎭, 解之得:122bc<<. 由于0c b >>,结合不等式⑤的解,得: 112bc<<. 所以,当112bc<<时,ABC △存在. 17.1.42★★ ABC △中,点D 、E 、F 分别在BC 、CA 、AB 上,求证:1min(,,)4AFE BFD CED ABC S S S S △△△△≤,并求等号成立的条件. 解析 如图,222A F EB F DDCA B C A B CAB S S S AF AE BF BD CD CE AF BF BD CD CE EA S S S AB AC AB BC BC CA AB BC AC ⋅⋅⋅⋅⋅⋅⋅⋅=⋅⋅=⋅⋅⋅⋅⋅△△△△△△. CD B EFA易知221()4AF BF AF BF AB AF BF ⋅⋅=+≤,仅当F 为AB 中点时取等号,同理2BD CD BC ⋅,214CE EA AC ⋅≤,于是记min(,,)AFE BFD CED S S S S =△△△,则33164AFE BFD DCE ABCABC ABC ABC S S S S S S S S ⋅⋅△△△△△△△≤≤. 所以14ABC S S △≤,取等号时仅当D 、E 、F 为各边中点.17.1.43★★★ 已知:锐角ABC △中,角平分线AD 、中线BM 、高CH 交于一点P ,证明:45BAC ∠>︒.解析 如图,若45BAC ∠︒≤,则由于90ACB ∠<︒,得45ABC ∠>︒,故A C B C >,AH BH >.MQPCDBHNA作边AB 上的中线CN ,交BM 于Q ,易知N 在AH 内,于是12AH HP NQ AC CP QC =<=,故在直角三角形AHC 中,60BAC ∠>︒,矛盾,于是45BAC ∠>︒.17.1.44★★★ 证明托勒密定理和托勒密不等式:对于凸四边形ABCD ,AB CD AD BC AC BD ⋅+⋅⋅≥,等号成立仅当A 、B 、C 、D 共圆.解析 如图,今在AB 或延长线上取一点M ,在AD 或延长线上取一点N ,使2A B A M A C A D A N ⋅==⋅,连结MC 、NC 、MN . 易知ABC △∽ACM △,故AC MC BC AB =⋅,同理,ACNC CD AD=⋅,又ABD △∽ANM △,故2AM BD AC MN BD AD AD AB=⋅=⋅.由于MN CM CN +≤,上几式代入,得2BD AC AC ACBC CD AD AB AB AD⋅⋅+⋅≤, 去分母,即得托勒密不等式.等式成立的条件是M 、C 、N 共线,此时 180ABC ADC ACM ACN ∠+∠=∠+∠=︒, 即A 、B 、C 、D 共圆.D NCMB A17.1.45★★★ 边长为1的正方形内部或边界上有n 个点,则必有两点距离3)n =,1(4)n =.解析 如图(a),先说明一个结果:ABC △中AD 为角平分线,AA '是AD 的反向延长,则由90A AB A AC ''∠=∠>︒,得A B AB '>,A C AC '>.(a)CD BAA'先考虑3n =的情形,假定P 、Q 、R 三点在正方形ABCD (边长1)内或边上.若P 在内,则可用QPR ∠角平分线反向延长,交到正方形某边或顶点为P ',这样P QR '△的每边都不小于PQR △的相应边.于是P 、Q 、R 三点最终都被“调”到正方形ABCD 的边或顶点上.再通过平移,必能使某点落在正方形的顶点上,其余点若在正方形内,再按上述办法继续调,最终三个顶点都落在正方形边界上,且其中至少有一个点的正方形的顶点.不妨设P 落在A 的位置,若Q 在AD 或AB 上,则1PQ <≤,于是由对称性,可设Q 在CD 上,而R 在BC 上.如图(b).若AQ >(b)CRB QD A2DQ1CQ,同理1CR<,RQ综上所述结论成立.以下讨论4n=的情形.由于正方形内或边上最远两点距离是正方形对角线长度,故正方形ABCD(边长1)中四点P、Q、R、S中任两点距离如四点构成凸四边形PQRS,不妨设90S∠︒≥,则2222PS SR PR+≤≤,所以PS、SR中有一个1≤.如四点中S位于PQR△内或边上,不妨设12090P S R∠︒>︒≥,同理得min(,)1PS PS<.17.1.46★★★设ABC△三边长分别为a、b、c,D、E分别在AB、AC上,且DE平分ABC△的面积,求DE的最值(用a、b、c表示).解析如图,设CF、BH为中线.HECBDFA设AD x=,AE y=,则由12ADE ABCS S=△△,有12xy bc=.又由余弦定理,222222cos()2(1cos)()(1cos) DE x y xy A x y xy A x y bc A=+-=-+-=-+-.因(1cos)bc A-为常数,故DE的大小取决于||x y-.由于xy为常数,故x y-是x的增函数.当||x y-取最大值,x需最大或最小,x最大为AB c=(这时y取最小值2b),最小为2c (这时y取最大值b).因此DE的最大值是AB、AC中短边上的中线.比如当c b≥时,DE记()f x x y=-,若()0f c≥,02cf⎛⎫⎪⎝⎭≤,则x y=可取到,于是当122cb≤≤时,DE的最当12cb<或2cb>时,比如2c b>时,x总不会小于y,此时2cx=时,||x y-最小,DE就是CF,即为AB、AC中长边上的中线,所以在2c b>的前提下,DE最小值是2b c >时可以类推. 17.1.47★★ 在Rt ABC △中,D 、E 、F 分别为AB 、AC 、BC 的中点,H 为斜边AB 的高的垂足,G 是DH 的中点.设O 为AB 上的任一点,求证:EOF ∠取最大的角便是EGF ∠.F NB HGDOAEC解析 连结CH ,则HF 为Rt CHB △斜边BC 上的中线,故12HF BC FB ==. D 、E 分别为AB 、AC 中点,故DE ==∥12BC ,所以DE HF =,ADE ABC FHB ∠=∠=∠,从而EDG FHG ∠=∠.又DG GH =,故EDG △≌FHG △. 于是有EG GF =,EGD FGH ∠=∠.延长EG 至N ,使GN EG =,连结HN ,易知FGH △≌NGH △. 从而FH HN =.结合GF GN =知GH 为线段FN 的垂直平分线.设O 为AB 上任一异于G 的点,则OF ON =,且易知ON OF OE =>(若O 在G 的左边,OF OE >,O 在G 的右边,则OE OF >).从而 OFG ONG OEM ∠=∠∠≤,在OEM △与MGF △中,EMO ∠与FMG ∠为对顶角,于是有: EOF EOM MGF ∠=∠∠≤(等号当且仅当点O 与点G 重合时取到). 这就证明了EOF ∠取最大角时便是EGF ∠.17.1.48★★★ 设四边形四边依次为a 、b 、c 、d ,则其面积S 不大于)d 其中2a b c dp +++=.取到最大值时,仅当四边形内接于圆. 解析 如图,连结AC 、BD ,交于O ,AOB θ∠=,则由四边形的余弦定理(见题13.1.7),得cbda O D CBA22222cos b d a c AC BD θ+--=⋅,又42sin ABCD S AC BD θ=⋅⋅四边形,两式平方后相加,得2222222164()ABCD S AC BD b d a c =⋅-+--四边形, 即ABCD S 四边形 由托勒密不等式(参见题17.1.44),有AC BD ac bd ⋅+≤,故ABCD S 四边形=由托勒密定理知,仅当ABCD 内接于圆时,面积取最大值.17.1.49★★★中,D 、E 分别是边BC 、AB 上的点,且123∠=∠=∠.如果ABC △、EBD △、 ADC △的周长依次为m 、1m 、2m ,求证:1254m m m +≤. 321EA解析因为23∠=∠,所以ED AC ∥,EBD △∽ABC △,1m BDm BC=;又13∠=∠,所以ADC △∽BAC △,2m AC m BC =,设A C b =,BC a =,由A D C △∽BAC △得22AC b DC BC a==,222b a b BD a a a -=-=,这样,由2212m BD a b m BC a -==,2m AC b m BC a ==,可得2221221551244m m a b b b b b m a a a a a +-⎛⎫⎛⎫=+=-++=--+ ⎪ ⎪⎝⎭⎝⎭≤.当12b a =,即2BC AC =时,等号成立.17.1.50★★★为ABC △内一点,过O 引三条边的平行线DE BC ∥,FG CA ∥,HI AB ∥.D 、E 、F 、G 、H ,I 为各边上的点(如图),记1S 为六边形DGHEFJ 的面积,2S 为ABC △的面积.证明:1223S S ≥.O E FI BD G HA解析 可以从DGO △、OHE △,OIF △的面积与ABC △的面积关系入手. 设BC a =,CA b =,AB c =,FI x =,EH y =,DG z =.易知 OIF △∽HOE △∽GDO △∽ABC △,所以,z OD BI c a a ==,y OE FCb a a==, 由此可得1x y z IF FC BIa b c a++++==. 由柯西不等式知: 222222221133OIF OEH OGD S S S x y z x y z S a b c a b c ++⎛⎫=++++= ⎪⎝⎭△△△≥,从而223OHAG OEFC OIBD S S S S ++四边形四边形四边形≤.而四边形OHAG 、OECF 、OIBD 均为平行四边形,所以213AHG CEF BDI S S S S ++△△≤,即1223S S ≥.17.1.51★★★直角三角形ABC 中,1BC =,90C ∠=︒,30A ∠=︒,P 、Q 、R 分别在AB 、BC 、CA 上,求()max , , PQ QR RP 的最小值.解析 如图,猜想最小值是当PQR △为正三角形时取到.为求此值,不妨设图中的PQR△为正三角形.作QD AC ∥,S 在AB 上.当S 在AP 上时1302PSQ PRQ ∠=︒=∠,故S 、P ,Q 至R 等距,S 在BP 上亦然.P SAQB于是S R R Q =,SR RQ =,RQ =,而显见SQ +,故37R Q当37CQ =时,RQ若能证明对一般的动点P 、Q 、R ,有()max , , PQ QR RP 问题就解决了.用反证法,假定PQ ,QR,RP <设ABC △的费马点为F (图中未画出),则120BFA AFC CFB ∠=∠=∠=︒,设FA a =,FB b =,FC c =,则由余弦定理,知2222223 , 1. ,4 a c ac b c bc a b ab ++=++=⎧++=⎪⎨⎪⎩①②③①-②,得()()1b c a b c -++=, ②-③,得()()2a b a b c -++=,故a b c >>,22a b b c -=-,32a b c =-,代入②得 2222331b c bc b c bc +-==++,于是224b bc =,2b c =,4a c =,代入上式得c =b =,a =,a b c ++()12ABC APFR CRPQ BPFQ S S S S PR FA RQ FC PQ FB ==++⋅+⋅+⋅△≤)a b c <++= 因此()max , , PQ QR RP评注PQR △实为费马点的等角共扼点的垂足三角形.a b c ++其实也等于(CD =,ABD △为向外作的正三角形.17.1.52★★★证明:若a 、b 、c 能构成三角形的三边长,则1a b +、1b c +、1c a+也能.又若a 、b 、c 构成锐角三角形三边长,则1a b +、1b c +、1c a+呢? 解析 不妨设a ≥b ≥c >0,问题归结为:若b c a +>,则111a b c a b c+>+++.证明如下: 111122a b c a b c b c +>+++++ 1112222b c b c b c>+=+++. 当a 、b 、c 构成锐角三角形时,1a b +、1b c +、1c a+也构成锐角三角形,证明如下(仍设a ≥b ≥c >0):由于()()()()22112c a a b c aa b +++++≥,下证()()()221a b c a b c >+++即可,此等价于()222b c a bc ab ca +>+++,由于()2222222b c b c bc a bc a bc +=++>+>+,又()()()()2b c b c b c a b c a b a c +=++>+=+,两式相加即得结论.17.1.53★★★点D 、E 、F 分别在BC 、CA 、AB 上,若分别记AEF S △、BFD S △、CED S △为1S 、2S 、3S,证明:DEF S △≥,当且仅当AD 、BE 、CF 共点时等号成立.B D CEFA解析 设1AF BF λ=,2BD CD λ=,3CEAE λ=,则 ()()111311ABC S S λλλ=++△,()()222111ABC S S λλλ=++△, ()()332311ABC S S λλλ=++△,所以123DEF ABC S S S S S =---△△ ()()()()()()()()()123213213123111111111ABCS λλλλλλλλλλλλ⎡⎤=⋅+++-+-+-+⎣⎦+++△ ()()()1231231111ABCS λλλλλλ+=+++△.又有()()()1231232322123111ABCS S S S λλλλλλ=+++△, 故 223123123DEF ABC DEF ABCABC S S S S S S S S S S S ⎛⎫⋅=⋅⎪⎝⎭△△△△△ ()212312314λλλλλλ+=≥,于是命题得证.仅当1231λλλ=时取等号,由塞瓦逆定理知,此时必有AD 、BE 、CF 共点. 17.1.54★★★已知定角()XOY θ=∠内有一定点P ,动直线l 过P ,交XO Y ∠两边于M 、N ,求OM ON +之最小值(假定POX α=∠,POY β=∠,PO d =). 解析 如图,由面积得MON MOP NOPS S S =+△△△,即s i n s i n OMO N O M O P O N O P θαβ⋅⋅=⋅⋅+⋅⋅,此式可化为sin sin sin ON OM dαβθ+=.βαPYNOK MX用柯西不等式(或展开后用平均不等式),可得()()sin sin sin OM ON OM ON d ON OM θαβ⎛⎫+=++ ⎪⎝⎭2≥,故OM ON +的最小值为2sin dθ.等号成立,仅当OMON=.其与sin sin sin ON OM d αβθ+=联立,可解得)sin sin d OM βθ=,)sin sin d ON αθ=.又作PK OY ∥,与OX 交于K ,则sin sin dOK βθ=⋅,OK OM <,这样的M 、N 的确存在.17.1.55★★★★已知锐角三角形ABC ,D 、E 、F 分别是BC 、CA 、AB 上的动点,求证:222DE EF FD ++达到最小时,满足GD BC ⊥、GE AC ⊥、GF AB ⊥,及等价的AB AC BCGF GE GD==,此处G 为DEF △重心,并用ABC △三边及面积表示这个最小值. 解析 如图,先设E 、F 固定,M 为EF 中点,则2222122DE DF MD EF +=+.当MD 达最小时,应有MD BC ⊥,如对三边作处理,便有GD BC ⊥、GE AC ⊥、GF AB ⊥,此时GFD GED S S =△△,sin sin FG FGD GE EGD ⋅=⋅∠∠,故sin sin FG B GE C ⋅=⋅,sin sin FG GEC B=,同理此值为sin GD A ,此即AB AC BCGF GE GD==.CD B GE MFA下证此时的DEF △确实达到三边之平方和最小.先求此值,设GF k AB =⋅,GE k AC =⋅,GD k BC =⋅,则()2222ABC k AB BC CA S ++=△.又2222cos DE GE GD GE GD C =++⋅⋅()2222cos k AC BC AC BC C =++⋅ ()222222k AC BC AB =+-,同理有另两式,加之,得()22222223DE EF FD k AB BC CA ++=++222212ABCS AB BC CA =++△. 下证对于一般的DEF △,有()()222222DEEF FD AB BC CA ++++212ABC S △≥.找到DEF △重心G ,由中线长,易知有()()222222DEEF FD AB BC CA ++++()()2222223FG GD GE AB BC CA =++++()23FG AB GD BC GE CA ⋅+⋅+⋅≥212ABC S △≥.评注 这里用到柯西不等式,不难得出等号成立之条件.此题还包含了另一个问题:三角形内求一点至三边距离平方和最小.17.1.56★★★已知ABC △,D 、E 分别在BC 、AB 上,AD 、CE 交于O ,记ACO △、EDO △、BED △的面积分别是1S 、2S 、3S ,求3S 的最小值(假定1s 、2s 已知,用1S 、2S 表示之).解析 如图,若设AEO S S =△,ODC S S =△′,则由简单的比例知S S ⋅′12S S =⋅,又O BEA12AEC ACDEDC AED S S S AO CO AO CO S EO DO DO EO S S ⋅==⋅=⋅⋅△△△△ AEC ACD AED EDC S S BC ABS S BD BE =⋅=⋅△△△△ 12333ABC S S S S S S S S ++++'==△3231S =+,故3S最小值为2S S S =′,即ED AC ∥.17.1.57★★★已知ABC △三边分别为a 、b 、c ,其中b 、c 确定,D 为BC 中点,ADC θ=∠,求sin θ的最大值(a 不固定,用b 、c 表示).θD A解析 易知2222cos a b c bc A =+-,()222212cos 4AD l b c bc A ==++(延长AD 一倍至E 并连CE 即知).于是()22222sin 4sin ABC bc A S a l θ==△,()2222222222sin sin 1cos 4b c Ab c b c A θ=+-下证此式()222224b c bc+≤.这等价于()()22222222224cos sin b c b c A b c A +-+≥,这可由222b c bc +≥及2cos 0A ≥推出,故sin θ的最大值为222bcb c+,仅当90BAC =∠゜或AB AC =时成立.17.1.58★★★★(费马光行最速原理)光线由A 到B ,在介质分界面l 上折射.设C 为l 上一点,直线AC 、BC 与l 所夹锐角分别为1θ、2θ,又设C ′是l 上另一点.求证:当1v 、2v (光线在两种不同介质中的速度)满足θ2θ1B 1BDCC 'ElA F1122cos cos v v θθ= 时必有1212AC BC AC BCv v v v ''+>+. 解析 作点B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1B ,则有 1B C BC =,1B C ′BC =′, 12DCB DCB θ==∠∠.过A 作CA 的垂线,过1B 作1B C 的垂线,两垂线交于点F ,且与l 分别交于E 、D .在DE F △中,EF C ⋅′A DF C +⋅′()12C EF C FD B S S ''>+△△()22DEF CEF CDF S S S ==+△△△ 1EF CA DF CB =⋅+⋅.由正弦定理,得2211cos sin sin cos v EF FDE DF FED v θθ===∠∠, 故 2v AC ⋅′11v B C +⋅′211v AC v B C >⋅+⋅, 即 111212B C B CAC AC v v v v ''+>+, 得1212AC BC AC BC v v v v ''+>+.17.1.59★★★★ABC △内(或边界上)有一点D ,180ADC ABC +=∠∠゜,CD AB a ==,AC b =.a <b <2a ,求ABC ACD S S -△△的最大值(用a 、b 表示,需分情况讨论). 解析 易知90ADC >∠゜.如图,延长AD 至P ,使A P C A B C C D P ==∠∠∠,则C P C D A B ==,且A 、B 、P 、C 共圆,于是四边形ABPC 为等腰梯形,因此ABC ACD APC ACD DCP S S S S S -=-=△△△△△.BCPEDA问题归结为求DCP S △的最大值.当然是希望90DCP =∠゜,这样212DCP S a =△.下面来研究DCP ∠的可取范围,设DCP θ=∠.由于AE CE =,DAC DCA ∠≥∠,因此CD AD ≥. 在ACP△中,由等腰三角形CDP 知22b a AD AP -=⋅(见题9.2.3)2222sin 2AD AD DP CD CD DP a a a θ=+⋅+⋅=+⋅≤,即221sin 22b a θ-≤.因为b <2a ,故左式<1,θ总有解,下面讨论之.(1)当1ba<θ可取90゜,此时的最大面积正是212a ; (2)2b a <时,取22sin 122b a θ=-,则22sin 22b PD a a a θ==-,DCP S △得最大值为2sin cos 22a θθ=.17.1.60★★★★已知:定角60O =∠゜,内有一定点P ,OP 平分O ∠,OP d =,过P 作一动直线交O ∠两边于A 、B (OAB ∠、90OBA ∠≤゜),过A 、B 分别作OA 、OB 的垂线交于Q .求四边形AOBQ 面积的最大值,并刻画此时AB 的位置.解析 不妨设OA a =,OB b =,作A D O B ⊥于D ,则c o s 602aB D b a b =-=-゜,2cos ab ABO AB-=∠,同理2cos b a OAB AB-=∠. 由正弦定理,s i n s i n B QA B B A Q Q =∠,或c o s s i n 60B QA BO A B =∠゜,故2b B Q a ⎫=-⎪⎭,2215222422ABQa b a b S BD BQ b a ab ⎫⎫⎛⎫=⋅⋅--=--⎪⎪⎪⎝⎭⎝⎭⎝⎭△,又O AS a b △,故)224OBQA S ab a b =--. 下面求出a 与b 之间的关系.由AOB AOP BOP S S S =+△△△,得sin 30sin 30sin 60ad bd ab +=゜゜゜,不妨设d a b ab +=.由此得ab ≥4ab ≥. 又()()()()22222466938ab a b ab a b ab ab ab -+=-+=-=--≤. 于是当2a b ==时,OBQA S一般情况下.当a b =2),此时AB OP ⊥.17.1.61★★★★ABC △的边BC 内有一点D ,AD BC ⊥,又在BC 上找一点E ,使BE CD =(E 比D 靠近B ),过E 任作一直线,交AB 于F ,交AC 的延长线于G ,求证:BC FG <.解析1 如图(a ),连结BG 、DG ,显然ABC ∠、ACB ∠均为锐角.由梅氏定理,有1BA FG EC AF GE CB ⋅⋅=,于是欲证结论变成求证1BA EC AF GE ⋅<,或BF GE CEAF CE-<. 作GH BC ⊥于H ,连结AE 、AH ,注意左边为BEG DCG DHG AHG AEG AEG AEG AEG S S S S CH EH CE GE CES S S S CE CE CE --=<===<△△△△△△△△. 于是结论成立.(b)(a)ME D CGNBFAHC DE BF A解析2 如图(b ),作FM 、GN 与BC 垂直,垂足为M 、N .由梅氏定理知1AG CE BFGC BE AF ⋅⋅=, 用AG AC AF AB >及CE BDBE CD=代入,得1AC BD BF AB CD GC ⋅⋅<,或BF CGBD CD AB AC⋅<⋅, 如图(b )所示,此即BM CN <,于是BC MN FG <<.17.1.62★★★★已知非钝角三角形ABC ,BC 上的一些点,以ABC △中(包括边界和内部)的A 为最远,这些点构成的线段长为a l ,同理定义b l 、c l ,求证:()14a b c l l l a b c ++>++,其中BC a =,CA b =,AB c =.解析 不妨设a ≥c ≥b .首先证明一个结果:设P 为ABC △内部或边界上任一点,则ABC △中离P 最远的点是ABC △的顶点. 为证明这一点,只需连结PA 、PB 、PC ,不妨设任一点Q 在APC △内,如图(a ),延长PQ 与AC 交于R ,ARP ∠或90PRC ∠≥゜,故()m a x ,P A P C P R PQ >≥,结论成立.于是对ABC内任一点,只要比较它与A 、B 、C 的距离即可.(b)(a)END FLABPQ R A如图(b ),由BC ≥AB ≥AC ,作BC 、CA 、AB 的中垂线LD 、EM 、FN ,其中D 、E 、F 分别是三边中点,M 、N 在BC 上,L 在AB 上. 易知a l MN =,b l AC =,c l BL =.于是 a b c l l l BN CM BC BL AC ++=+-++2cos 2cos c a ba b B C++-+. 由于边AB 上的高不在ABC △外,故cos AB cB BC a=≤,同理cos b C a ≤,于是有考虑到a c b ≥≥,有()2112244a a b b a b c c +>+++≥, 于是结论成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