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命题比赛(9)及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 历史(10) Word版含答案
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历史卷温馨提示:本试卷分第Ⅰ卷(12题)和第Ⅱ卷(2题)两部分。
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一、选择题:12.【原创】 1925年,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
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训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
”下列符合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是()A. 胡适用十几年时间搜集了四十多种《水经注》的版本,抄写了一百多篇长篇文章和一些考证文字,用了千百个证据,推翻了“几成定谳”的所谓戴震抄袭赵一清《水经注》校本的冤案。
B. 梁思永主持进行后冈遗址发掘工作。
从地层学上确定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殷文化的相对年代,使中国史前时期考古研究的水平大大地提高—步。
C. 随着殷墟甲骨的大量出土,通过甲骨卜辞这样的不同来源的资料证明了《史记·殷本纪》关于商代帝王世系的记载是基本可信的D顾颉刚通过对各种古籍和流传于当时口头的有关材料研究孟姜女故事,对这个故事的产生、传播及变异状况进行系统的考证,作出尽可能科学的阐释。
(出题意图:史学理论的考查以及历史概念的理解正成为高考历史的新动向,如11年上海卷第1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史学体裁属于史学理论中的历史编纂学;11年海南卷第25题考查史学理论中史学的价值与功能范畴;11年辽宁卷第35题考查史学理论的方法论等等。
本题以史学理论作为出发点,考查学生历史学习中对于史学研究方法的理解。
)13.【原创】中国人很早就对“王”有了敬畏和崇高的认识,在殷商甲骨文中,曾多次出现“王”字。
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
三者天地人也。
而参通者,王也”。
从“王”字甲骨文的书写在政治上有怎样的含义()①先秦的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②早期国家已经出现政治强权③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④神权与王权相结合A. ①④B. ②④C. ②③D. ③④(出题意图: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是近年高考的重点之一,其中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对这一内容的学习如果依据教材进行浅层次的知识“整理”,学生只停留在记忆阶段,谈不上“理解”与“应用”。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 历史(3) Word版含答案
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文综历史卷(文综历史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计48分)1.(原创)一本杂志描述了这样一个片断:“媒体记者乘坐飞机前往美国采访爱因斯坦,爱因斯坦详细介绍了他发明“相对论”的经过,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采访结束后,记者把采访过程拍摄下来,并马上制成了电影发布在网路上”。
此片断说明A.爱因斯坦是通过实地考察方式进行科学研究的第一人B.该小说的描述属历史的真实再现C.小说反映的是第一手材料D.小说作者不了解历史2.(原创)《周礼》中对天子和诸侯的都城进行了严格的规划,其中规定天子都城十二里,公国都城九里,侯伯国都城七里,子男都城五里的都城建制。
以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都城规模的差异体现出各国经济实力的不平衡B.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C.城市建制的确立反映了西周等级分封的特征D.确定了以宫殿、庙坛为中心的传统都城的建制3. (改编自黑龙江省庆安县第三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第5题)唐朝杜牧《上李太尉论江贼书》记载:“(江贼)水劫不便,逢遇草市,泊舟津口,便行陆劫。
······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
自十五年来,江南江北,凡名草市,劫杀皆便,只有三年再劫者,无有五年获安者。
”从上述材料中可以提取的信息有:○1唐朝时商品经济的繁荣○2乡村集市在江淮出现○3交易者财货缺乏安全保障○4这一时期唐朝政局动荡不安A○1○2○3○4B○3○4C○1○3○4D○2○3○44. (改编自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14届高三2月月考第10题)阅读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表,从中能得到的结论有③中国侧重引进西方的实用技术④中国民族工业主导了两地的近代化A.①③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5. (改编自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学分认定考试第21题)陈寅恪先生指出“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民族之地位。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 历史(8)
2014年浙江省高考模拟试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X页,满分为300分,考试用时为150分钟。
(历史部分为100分,5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3.请将第I卷的答案填在第Ⅱ卷前面的答案栏上。
第Ⅱ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答题。
选择题部分(共140分历史部分48分)12.【原创】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
”该制度最有可能的是()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三省六部制(出题意图:近三年高考试题中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历史概念一直是考查的重点内容,而且大都以新颖的古文文献资料作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本题主要考查对科举制的迁移理解。
题干选用教科书必修一伏尔泰对科举制评价作为文字情境导入,考查学生对科举制的理解和有关史实的把握。
解答本题时应把握题干中有效信息,该制度通过“层层严格考试”选拔人才。
答案C。
)13.【原创】张籍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健将,代表作《贾客乐》,其善于用诗歌反映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现实,下列内容可能成为其体裁的是()A.法律明确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B.商人成为社会活动中最活跃人群之一C.草市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D.客舍、邸店等商运辅助性经营场所活跃(出题意图:浙江省连续三年都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进行命题,预计今后高考重点还是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状况与特征、古代的经济特征等;命题仍将大量采用古代史料作为切入点。
因此,本题主要考查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域特点”中相关知识。
根据教材商业发展“资料卡片”作为情境导入。
采用“论从史出”的思考方式,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各朝代商业发展表现的掌握。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命题比赛(9)及答案
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文综历史卷考试说明:本卷为文科综合卷历史试题部分。
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文综为15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1915年,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遭到全国人民唾骂,称其卖国贼。
然而某同学认为袁世凯也是被逼无奈,他找到《曹汝霖一生之回忆》中对签完“二十一条”后袁世凯的反应的材料:“只望大家记住此次承认是屈于最后通牒,认为奇耻大辱,从此各尽各职,力图自强,此后或可有为,如朱使所言。
若事过辄忘,不事振作,朝鲜殷鉴不远,我固责无旁贷,诸君亦与有责也。
”这则材料①是孤证,孤证不立,没有史料价值②曹汝霖也是卖国贼,他的话不足信,不具备史料价值③经考证无误后,可作为研究袁世凯的史料使用A.①正确,②③错误 B.②正确,①③错误C.①③正确,②错误 D.③正确,①②错误12. 【答案】:D 【试题立意及考点】: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史学方法的运用。
考点:史学方法难度:0.713.(根据2009年天津文综高考卷改编)据《逸周书·度邑》记载,武王曾称赞周公为“大有知”,认为只有周公“可瘳于兹”,能够稳定周初的政局,因而主张“乃今我兄弟相为后”,而周公“恐,泣涕其手”,表示不能接受。
下列史实与周公的做法相一致的的是A.武则天代替儿子当上皇帝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13. 【答案】:C【试题立意及考点】:材料的阅读,迁移和分析。
考点:西周的政治制度难度:0.6 1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尚贤”思想C.道家“无为”思想 D.法家“集权”思想14. 【答案】:C【试题立意及考点】:名人名著名言的理解、解读和运用。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命题比赛(5)及答案
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历史卷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4页,选择题部分1至2页,非选择题部分3至4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共48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檫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选择题部分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周游列国时,路上多次遇险。
在陈国的匡邑,被当地的士兵和百姓围住五天,弟子们惊恐不安。
孔子安慰大家说:“周文王虽然死了,他的事业不是落在我们肩上了么?如果天意要消灭文王的事业,就不应该让我们为‘道’而奋斗;如果天意保留文王的事业,那匡人能把我们怎么样呢?”从这句话中,你看出孔子抱着什么信念:A.孔子对周礼产生了怀疑B. 孔子希望掌握政权C.孔子对君子的人格提出了自己的想法D. 孔子维护周礼的坚定信念2.(根据山东师大附中2013届12月三模检测改编)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
”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符的历史时期是①春秋、战国②隋、唐③宋、元④明、清A. ①②③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②④3.当你成功穿越回唐朝的长安城,睁开眼睛,注意,请先看看是在白天还是晚上。
如果你出现在深夜的长安,你会发现白天热闹非凡的东西二市黑灯瞎火,人声绝迹,各坊却通宵达旦,热闹非凡。
这一现象体现出A.政府重视商业的管理B.坊市制度被打破C.政府放松商业的管理D.政府鼓励商业的发展4.时期(年)乡民迁出总人数迁至他乡种田人数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1820—1849 29 29 0 01850—1879 72 15 49 81880—1911 156 0 118 381912—1939 473 0 77 396①百余年间,该乡居民迁居方向主要是由农村到城镇、国外②导致乡民迁居谋生的原因主要是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③离乡谋生的居民职业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④出国谋生的人数激增是由于晚清政府的沉重剥削和压迫。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命题比赛(12)及答案
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历史卷说明: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1.答第1卷前。
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将姓名、考试证号填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规定位置涂黑自己的考试证号和考试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涂黑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动,用橡皮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本卷共12小题。
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关于“城”的概念,《说文解字》载:“城,以盛民也。
”清段玉載注曰:“言盛者,如黍稷之在器中也。
”由此推断,“城”的产生最初是为了A军事防御 B农业生产 C商品贸易 D方便征税;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古代中国的经济答案:A;13.、汉武帝改革中央官制,规定臣下的奏疏先交给尚书,然后由尚书呈送皇帝,皇帝与尚书讨论政事,再将皇帝的意见传达给丞相执行。
由此可见,“尚书”一职A直属于皇帝的外朝官B参与国家政事决策C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D能直接统帅文武百官;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答案:B14. 《唐会要》记载:“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唐诗却有:“草市迎江课,津桥税海商。
”对于这两则史料分析,下列说法合理的是①唐诗中的“草市”是诗人的想象产物②《唐会要》记载的市就是:“草市”③唐诗反映唐代“草市”大多在水运方便之处④两则材料互相矛盾,说明唐是否有草市存在争议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考点:商业的发展答案:C15.历史学家李新在抗日战争时期曾任河北省永年县委书记,1965年他回到永年县,看到农民的生活“比40年代战争时期还要穷困”,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大跃进运动 B严重的自然灾害C文化大革命D计划经济体制;考点:20世纪50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答案:D16、有学者对梭伦改革的某项措施作了如下评价:“(它)使正在萎缩中的公民集体日益壮大,为雅典民主政体的发展提供了最主要的政治保证。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历史命题比赛(14)
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选择题部分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认为德性的根据在于知识,有知识就有德性。
王阳明提出“致良知”,认为德性的根据在于“良知”,良知是是非善恶的标准。
以下评述准确的是 A.都强调知识在美德形成中的主导性 B.都坚持德性在政治活动中的关键性C.都遵循逻辑在理论体系中的建构性 D.都重视道德在个人修养中的重要性13.钱穆在《中国历史政治得失》中谈到:“政治制度是现实的……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
”下列各项制度的发展演变,体现了这一观点的有①西周的分封制②古代罗马法④英国君主制④美国的宪政体制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14.史载,宋朝湖州(地处今浙江省北部,北濒太湖)农民“以蚕桑为岁记”;严州(位于今浙江省西部,钱塘江流域)“谷食不足,仰给它州,唯蚕桑是务”;太湖洞庭山区(今江苏吴县太湖之滨的东、西洞庭山)“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颖昌府(今河南许昌)“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称香菜门”。
上述材料最能说明宋代A.经济结构变动 B.经济重心南移C.小农经济衰落 D.农产品商品化15.有学者对某次战争曾有这样的评价:此战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
“此战”指的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 D.抗日战争16.某校校本课程“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拟分为五个单元:第一单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二单元,救亡图存,君主立宪;第三单元,民主共和,三民立宪;第四单元,……;第五单元,柳暗花明,以俄为师。
其中,第四单元的主题应是A.五四精神,旗帜高扬 B.欲变社会,先变思想C.国共合作,国民革命 D.武装割据,开创新路17.某中学生写了一篇历史小论文《论抗战时期民族工业的内迁》,他在论述大批民族工业内迁的原因时,总结归纳了以下四点,你认为正确的是①中国工业经济发展不平衡②大量爱国人士迫于战争需要呼吁东部工厂内迁③保护民族工业的需要④南京国民政府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需要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④18.下列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生活中发生的四件大事,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宁波、温州被批准成为沿海开放城市②震元堂由国有独资转制为股份制企业③马云创办淘宝电子商务网站④宗庆后负责的校办(集体)企业娃哈哈成立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②①④③19.思想领域的进步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命题比赛(13)及答案
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历史卷说明: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1、明末黄梨洲著《明夷待访录》写道:“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
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
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
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
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
不亦并传子之意而失者乎?”材料中不能体现黄宗羲思想的是:A、反对废除丞相制度B、主张权力继承以个人的才能为标准C、丞相可以补救君主能力的缺失D、废除丞相后不再有贤明的君主,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尤其是整理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材料分析的是相劝与君权的互补关系,由此提出废除宰相制度的弊端,AC选项正确。
B选项没有在材料中体现,D表达的意思与材料不符。
所以选择D.2、朱元璋认为元末商税太重,改二十取一为三十税一,并扩大免税范围。
明中叶以后又推行两项政策,一是嘉靖八年(1530)轮班匠制度的取消;二是万历九年(1581)“一条鞭法”的推行。
前者使工商业者人身依附关系大大减轻,后者则使那些“操资无算”的富商大贾“亦以无田而免差”。
上述政策的实行导致的主要结果是A、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B、明代农民生活富足C、明代工商业者被统治阶级笼络D、“工商皆本”思想被社会接受,本题中的两个政策学生都比较陌生,但是材料已经做了补充说明,如果学生根据材料信息分析,联系古代人民承担的赋税徭役以及明朝的重农抑商政策、资本主义萌芽等知识,可以回答但难度较大。
古代社会一直是重农抑商、农民也处于被统治阶级承受剥削压迫,所以BC选项错误,D 选项时间和表述都有问题。
A选项需要做转化即是资本主义萌芽,材料分析上述政策促进资本主义萌芽所需要的劳动力、市场等因素。
3、王先谦编著的《东华录》康熙十五年(1711年)有一段康熙亲自给以为巡抚下达的一段旨意:“今天下太平无事,以不生事为贵,兴一利则生一弊。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命题比赛(20)及答案
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历史卷考试时间:50分钟左右满分:100分第Ⅰ卷(共48分)一、本卷共12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 有学者认为:“秦朝推行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地方政治行政体系的基础,使国家整体观念深入到边远地区。
”下列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郡县制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深远B、郡县制促进了中国古代皇权国家形态的形成C、郡县制有利于加强对周边地区的统治D、郡县制有利于统一国家观念的形成【模拟高考考查要求,考查学生对材料关键词准确解读能力,难度系数B。
】132.德国诗人歌德(1749-1832)曾感叹道:“美利坚,你的那个大陆,胜过我们的这个旧大陆。
”歌德发出如此感慨的原因最可能包括①美国已开始工业革命②美国颁布宪法,体现权力制衡③欧洲大陆盛行君主专制④西欧国家仍以小农经济为主体A.②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模拟高考的考查要求,考查学生对时间概念、阶段特征的掌握程度,同时考查学生对具体史实的应用能力,难度系数B。
】14.(改编)社会流动主要指个人跨越阶层边界的过程,即从一个社会阶层转移到另一个社会阶层的过程,或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社会地位向另一个社会地位的移动。
下列现象中均有利于社会流动的是①从世卿世禄到军功受爵②从工商食官到重农抑商③从察举制到科举制④从重农抑商到工商皆本A.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模拟高考的考查要求,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掌握及应用能力,难度系数A。
】15.原明朝大臣,后降清的洪承畴,在“谷雨”那天与人下棋时,对了一副对联的上联:“一局妙棋今日几乎忘谷雨”;对弈人对下联为:“两朝领袖他年何以别清明。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谷雨和清明是中国传统历法中的重要节气,反映四季变化与中国传统农业密切相关②清寒食为清明的别称,并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③清明即指节气也寓指明清两朝和士人的气节④下联作者的思想表达了作者对洪失义辱节的讽刺。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命题比赛(4)及答案
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历史卷考试时间:50分钟左右满分:100分第Ⅰ卷(共48分)一、本卷共12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史学研究一般可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史料解释”等环节。
下列情况属于史学研究的“史料收集”的是A.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B.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与分封制相比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C.唐代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D.洪武十七年(1384)九月十四到二十一日,各机关奏事文书多达1660件【新课程的考查呈现一种趋势即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历史学科主干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了解历史学习和研究的简单方法。
本题结合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运用和考查对教材的把握。
】13.宋朝法律确认地主、自耕农的土地私有权,发给他们“红契”,作为土地私有权的凭证。
宋代,买卖田宅必须经过“立契”的法定程序,凡加盖官印的称为“红契”,表示官府确认,不加官印的称为“白契”。
这说明宋代A.国家分配土地 B.实行土地国有化 C.土地买卖频繁 D.禁止土地买卖【考查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注重学生对史料的解读,通过分析材料了解农村经济的发展。
同时借鉴现实,对比现代农村改革。
】14.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过程中,浙江余姚的黄宗羲是明清之际批判传统思想的进步思想家之一,下列不属于黄宗羲观点的是A.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B.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
C.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D.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考查中国古代思想史,此部分之前纪念高考中较少或没有涉及。
黄宗羲作为浙江人,在高考试题中出现有助于挖掘乡土史。
另外充分挖掘教材中已有的材料,引起学生对教材的重视和关注。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 历史(19) Word版含答案
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历史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共48分)一、本卷共12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也。
”下列言论与之出自相同思想流派的是()A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B.“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D.“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人皆知有用之用。
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解析材料意思:所以圣人意欲别人所不意欲的,不珍贵难得的货品;学别人所不学的,挽救众人的过错。
以辅助万民的自然发展(实现自化、自成),而对人民不加干涉和强制。
材料体现的是道家顺其自然的思想。
“人皆知有用之用。
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体现的是道家无用思想。
故选D。
A项是心学,B项是董仲舒的主张,C项是荀子的主张。
答案 D2、学者韩毓海在《从世界千年史看毛泽东的战略遗产》写道:“毛泽东找到了一种政治和组织的方法,将殖民主义、封建主义宰割下分崩离析的中国大地重新组织起来、动员起来,使被视为最封闭、最保守、最落后的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中国的黄土高原,重新崛起为最具革命性的力量所在。
”下列著作或思想完成于这一“心脏地带”的是解析“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中国的黄土高原,重新崛起为最具革命性的力量所在”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所列毛泽东的著作或思想完成于此时的是《新民主主义论》,故选D。
A是中国共产党创立到国民大革命时期,B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皆排除。
答案 D3、下图是《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中国银行业》分布状况图,造成此种分布状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B.全国政治中心的南移C.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D.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解析从柱状图可以看出, 1934年相比1925年,中国银行的分布,在北平、天津急剧减少而上海飞升,这是由于中国政治中心的南移造成的,故选B。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历史命题比赛(11)
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文综卷(历史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12.个人自由只有在承担了必要的社会责任后,才能得到充分的实现。
下列思想家既强调个人的精神自由,又提倡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是①庄子②朱熹③普罗塔格戈拉④卢梭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13.学者陈明远先生撰文质疑“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他认为该说法没有得到世界范围内史学界的公认。
他的依据是“乔·韦尔斯著《世界史纲》、汤因比著《历史研究》、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都找不到‘四大文明古国’的正式说法”。
下列对此人士最合理的是A.陈明远质疑四大文明古国是错误的 B.陈明远的论据不够充分,观点值得商榷C.陈明远否定中华文明,妄自菲薄 D.陈明远的论据充分,观点正确14.公元前4世纪中叶,秦国颁行“分异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即分家),倍其赋”。
也就是说,“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实行“诸子有份”。
此规定A.是分封制影响的产物 B.推动了郡县制的建立C.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制 D.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15.“农商工师,各得所欲。
……故工不出,则农用乏;商不出,则宝货绝。
农用乏,则谷不殖;宝货绝,则财用匮。
故盐、铁、均输所以通委财而调缓急。
罢之不便也。
”上述汉代名臣桑弘羊的言论所表达的核心思想是A.工商业是国家获得财富的根源 B.农、工、商应该互通有无C.国家应该重视并控制工商业的发展 D.官府应该维护市场的良好秩序16.明清两朝皇帝每年冬至日都到天坛祭天,祈祷丰年。
礼仪极其隆重与繁复,不管耗费多少人力物力,亦在所不惜。
明清的统治着这样做,其理论依据是A.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B.儒家的“仁政”学说C.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7.近代某时期《大公报》曾对版面的编排进行了重大改革:两版面的国内外要闻,重要新闻很突出,长短新闻注意搭配,错落有致,标题醒目,还配有图片,版面美观新颖,很能吸引读者。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 通用技术(9) Word版含答案
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通用技术卷——考题知识点分布图示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通用技术卷第一部分通用技术笔试部分(共90分)注意事项:1.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2.非选择题: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作图时,可先使用2B 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I卷(共45分)一、选择題(本大题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4年索契冬季奥运会上,每一位参赛者的双腿上都会绑定一对重量极轻且性能可靠的异频雷达收发机。
相比以往,计时器不仅能够记录下选手们行进的速度,同时还能提供加速度、重力的分析。
在速度滑冰的比赛中计时的准确性能细微到千分之一秒,这也让本届冬奥会的并列金牌或者奖牌得主近乎绝迹。
下列关于该技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技术发展为计时器的重量轻性能可靠创造了条件B. 计时准确性能要细微到千分之一秒的设计给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C. 并列金牌或者奖牌得主近乎绝迹,体现了技术的双面性D. 利用异频雷达收发机还能提供加速度、重力的分析,体现了技术的创新性2、室外水龙头容易造成自来水被盗用,水龙头被拧开水流不止等现象,于是有厂商设计了如图的带锁水龙头。
以下有关设计的一般原则说法错误..的是()A.防止流水现象的出现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B.一把钥匙只能开一个水龙头上的锁,体现技术规范性原则C.有效防止自来水被盗用,体现实用原则D.与普通水龙头相比增加了新的功能,体现创新原则3、一根薄壁的钢管需要要截取一段下来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在锯割过程中要不断旋转钢管,不能一次性从上到下锯断B. 为了提高效率,应选用粗齿锯条锯割C. 为了避免夹扁钢管,采用两块V字形的木块垫在台虎钳的钳口上D. 正确的加工流程是:划线->锯割->锉削4、隔离带又称伸缩隔离带、一米线、警戒线等,隔离带可以将人群做区域性的隔离,在机场、银行、邮局、酒店等领域应用广泛,现为了增加隔离带的稳定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降低竖杆的高度B.增加两个隔离桩之间的距离C. 增加隔离桩底座的重量D. 增大隔离桩底座的面积5、在设计太阳能手电筒这一个系统时,要考虑到环境的适应性。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 历史(2) Word版含答案
2014年高考模拟卷历史部分一、选择题部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中写道:“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
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
居者苦艺能之罔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意在说明“海禁”政策( )A.会导致民生受困和社会动荡B.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改善民生C.推动了民间正当贸易的发展D.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13.史学家金耀基认为:中国现代化文明转型有三个主旋律:经济上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文化上从经学到科学;政治上从帝制到共和。
开启这三个主旋律的事件分别是( )A.鸦片战争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B.洋务运动废科举,设新式学校辛亥革命C洋务运动废科举,设新式学校戊戌变法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14、|歌曲是时代的产物,与“嗨来梅翠花,嗨呀海棠花,送给那英勇的八路军”反映出共同时代主题的歌词是()A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B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
C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D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15、古代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如果做鞋或评判鞋的好坏要请教具有专门知识的鞋匠,为什么治理国家和评判政治的好坏却不去请教具有专门政治知识的人,而去请教只具有制鞋、做马具等手艺的人,甚至并无任何专门知识可言的人呢?”这表明苏格拉底( )A.反对直接的民主B.反对手工艺人参与国家政治C.反对问政于民D.反对当时评判政治好坏的标准16.欧债危机和欧元危机依然是2012年世界经济领域最热门的话题。
欧洲起初实现经济联合的主要目的是( )A.抵制苏联的经济渗透B.摆脱美国的控制C.维护自身的安全与发展D.缓解法德矛盾17、1880年前后,康有为游历香港、上海等地后认为:“览西人宫室之瑰丽,道路之整洁,巡捕之严密,乃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
浙江省杭州二中2014届高三历史仿真考试文综试题新人教版
2014年杭州二中高三仿真考文科综合试题卷试卷I(选择题共140分)单项选择题题(本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2.读图10,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A.秦始皇在②实施坑儒B.③是唐代著名青瓷产地C.②和④先后是两宋的都城D.明太祖在①废除了丞相制度1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
”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①西汉设立中朝②文臣任知州,设通判③“制其钱谷,收其精兵”④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A.①②B.①④C:②④D:①③14.图11是高中历史教材人民版必修三第28页的一幅插图。
这幅插图配上的文字说明应是:A.《神农本草经》中对硫磺、硝石的记载B.《抱朴子·仙药》中说到的“火药”C.《武经总要》中介绍了多种火载武器D.《天工开物》中的竹子加工示意图15.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
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16.谭嗣同在《仁学》中说:“两千年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两千年之学,荀学也,皆乡愿(注:伪善)也。
唯大盗利用乡愿,唯乡愿工媚于大盗二者交畔,而罔不托之于孔。
”这反映出谭嗣同:①抨击君主专制制度②反对封建伦理纲常③彻底地否定传统文化④主张实行君主立宪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17.图12中甲、乙分别是1920年和1936年我国经济生产总值所占比例(%)示意图。
从甲到乙的变化反映出:①自然经济走向解体中②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发展③外国资本操纵中国经济命脉④农轻重比例有所改善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8.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19.美国史学家班克罗夫特叙及“列克星顿的枪声”时,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殖民地民兵同英军的对峙交火,十分肯定地指出,随着指挥官一声令下,英军士兵首先向民兵开了枪。
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2014届高考历史最后一次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2014届高考历史最后一次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12.中央电视台进展过《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
家风是一个家族共同遵循的家族理念观,且家风也随主流文化和政治生活格局的演变而变化。
如下对中国历代家风演变分析不符合史实的是:A.西周宗法理念推动亲睦等级思想提升B.汉代以来敬畏鬼神理念开始融入家风C.宋以来社会责任感日益成为家风主流D.近代以来世界新观念开始有选择融入13.右图为东汉市井画像砖,图中市井外围四面建门墙,十字形的市道划分出4大交易区,各区内有长廊式建筑(称为列肆),市井中央有一座市楼,据考证管理市井的官署就设于其中,市楼上置一鼓,击鼓以令市。
对此,如下分析符合史实的有:①汉代对市井管理相当严格②远方富商衣丝乘车来交易③市井与住宅区被严格别离④商人按市籍制度承受管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人们经常用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占世界总量的比重来论证本国的国际地位与开展方向。
但也有人以1840年中国的GDP是世界的33%,但之后就逐步沦为半殖民地;而1949年中国的GDP虽是世界的6%,却赢得了真正的独立并逐步走向大国这些史实来反对GDP决定论。
据此,如下该现象分析最为合理的是A.GDP确实能反映经济开展状况,可以证实国家的地位和开展方向B.GDP只能反映当时经济状况,故不能反映国家的地位和开展方向C.GDP的国际地位变化趋势经常与该国国际地位变化趋势成反方向D.决定GDP变化的经济性质才是真正决定国家的地位和开展方向的15.2014年央视春晚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就是歌舞《英雄组歌》,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具有代表性两个历史阶段,分别是反映“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开辟时期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的《练兵舞》与《万泉河水》,和反映抗美援朝时期的歌曲《英雄赞歌》。
根据材料,如下对这两个阶段的评价正确的一组是:A.前者推动中共由幼稚逐渐走向成熟和胜利;后者是由内战开展为国际局部战争时期B.前者导致中国新旧民主革命实现成功转变;后者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安全C.前者是中共由幼稚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后者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安全D.前者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根底,后者保障了亚太地区长时期的和平16.2013年热播的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展示了社会主义500年从空想到科学,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开展,经历高潮与低潮,成功与挫折的历史,如下评价不符合这500年社会主义探索历史的是A.《资本论》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置于结实的科学根底上B.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在少数或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首先获胜C.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探索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D.“一国两制〞创造性地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争端的根本准如此17.2013年12月,嫦娥三号成功着陆月球,一时,火箭、运载火箭、空间技术成为国人热议的话题。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14届高三历史第九次月考试题人民版
某某省某某市学军中学2014届高三历史第九次月考试题人民版(满分300分时间 150分钟)第I卷选择题(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西汉前期相权之重,是后代少见的,所谓“道德出于君,制令传于相”。
汉武帝在制度上克服这一问题的措施是A.设“中朝” B.置枢密院 C.置刺史 D.设内阁13.《耒耜经》记载:“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
江东之田器尽于是。
”材料所描述的农具是下面的A B C D14.十五世纪时,梵蒂冈一个图书管理员说:“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发明之重要堪以媲美。
”“这项神圣的艺术在日耳曼已生根发芽,应移植到罗马。
”这里说的“发明”是指A.火药技术 B.造纸技术 C.活字印刷 D.指南针15.明清之际,外国侵略势力对中国干涉和侵略逐渐增强。
康熙帝的内外举措中,与这种变化无关的是A.平定三藩之乱 B.平定噶尔丹叛乱 C.赢得雅克萨之战 D.延续“海禁”政策16.孙某某和甘地都为推动本民族事业的发展殚精竭虑。
比较下面两图,说法最为合理的是孙某某为南洋路矿学校题词甘地提倡“回到纺车去”①国家都面临外来侵略②对待西方文明的态度相似③爱国精神的体现④采用经济手段救国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17.“电报,绝密。
×××:敌发觉我。
谍息:韩六师情报参谋24日称“敌主要为八路军”。
军委作战部,1950.10.25。
”该档案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A.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B.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C.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D.使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18.下列事件中与《共同纲领》无关的是A.教育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 B.过度时期总路线C.新中国初期的施政纲领 D.“向时代学习,向人民学习”提出19.在代议制度下,议会是重要的政治机构,各国大多实行两院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文综历史卷考试说明:本卷为文科综合卷历史试题部分。
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文综为15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1915年,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遭到全国人民唾骂,称其卖国贼。
然而某同学认为袁世凯也是被逼无奈,他找到《曹汝霖一生之回忆》中对签完“二十一条”后袁世凯的反应的材料:“只望大家记住此次承认是屈于最后通牒,认为奇耻大辱,从此各尽各职,力图自强,此后或可有为,如朱使所言。
若事过辄忘,不事振作,朝鲜殷鉴不远,我固责无旁贷,诸君亦与有责也。
”这则材料①是孤证,孤证不立,没有史料价值②曹汝霖也是卖国贼,他的话不足信,不具备史料价值③经考证无误后,可作为研究袁世凯的史料使用A.①正确,②③错误 B.②正确,①③错误C.①③正确,②错误 D.③正确,①②错误12. 【答案】:D 【试题立意及考点】: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史学方法的运用。
考点:史学方法难度:0.713.(根据2009年天津文综高考卷改编)据《逸周书·度邑》记载,武王曾称赞周公为“大有知”,认为只有周公“可瘳于兹”,能够稳定周初的政局,因而主张“乃今我兄弟相为后”,而周公“恐,泣涕其手”,表示不能接受。
下列史实与周公的做法相一致的的是A.武则天代替儿子当上皇帝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13. 【答案】:C【试题立意及考点】:材料的阅读,迁移和分析。
考点:西周的政治制度难度:0.6 1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尚贤”思想C.道家“无为”思想 D.法家“集权”思想14. 【答案】:C【试题立意及考点】:名人名著名言的理解、解读和运用。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难度:0.415.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随希腊社会的情况日渐复杂,哲学家们将他们的注意中心从物质世界转移到人和有关人的各种问题上,(他们认为)一切事物皆因人的需要而异,所以,世界上决没有绝对真理可言,对材料中的哲学家分析错误的是A.普罗塔戈拉是其代表 B.他们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C.他们重视道德、淡泊名利 D.他们的言论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15. 【答案】:C 【试题立意及考点】:书本知识的整合,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难度0.516.托马斯·潘恩在《人的权利》(1791年)中写道:“阿基米德对机械力量的描述也可以被运用到理性和自由身上:‘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
’美国革命在政治上展现的正是这一理论在机械上所展现的东西。
关于材料说法正确的是①潘恩对美国革命持肯定态度②潘恩认为美国革命是理性和自由的全面结合③潘恩提出此观点可能是对华盛顿急流勇退,不当终身总统的赞扬④潘恩可能受到过启蒙思想的影响A.①③④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6. 【答案】:C 【试题立意及考点】:材料的解读并结合史实。
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华盛顿难度0.517.右图是拿破仑时期欧洲形势图,拿破仑戎马一生,指挥大小战役60多次,其中将拿破仑的军事才能发挥到极致的战役和拿破仑被第七次反法联盟打败,再次退位的战役分别位于图中的A.②① B.④①C.③④ D.③②17. 【答案】:D【试题立意及考点】:考查学生对图片的理解和分析。
考点:拿破仑难度0.518. 《管子·君臣》中说:“衣服所以表贵贱也”,成语“衣裳之会”、“衣锦还乡”等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服饰被赋予了许多文化内涵。
以下关于中国社会服饰变迁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中国古代社会服饰最主要的功能是区分等级秩序②辛亥革命解放了中国人的思想,西装在中国流行开来③鸦片战争后西方商品的涌入推动了中国服饰的变迁④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人的服饰开始朝多元化方向发展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8. 【答案】:B 【试题立意及考点】:物质生活的变迁难度:0.519.学者傅斯年曾说:“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
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
”对以上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A.“国力的觉悟”是指开始认识到中国在技术上落后于西方B.“政治的觉悟”是指努力在中国尝试资产阶级的民主政体C.“文化的觉悟”是指抨击孔孟之道,倡导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D.“社会的觉悟”是指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19. 【答案】:D【试题立意及考点】:近代思想解放难度:0.620.生产合作社是建国初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方式之一,到1956年底全国建立了75.6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农户达1.1亿,占农户总数的96.3%。
对建国初社会主义改造说法正确的是:A.1953年全国人大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B.三大改造是指对农业、工业和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生产合作社主要适用于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改造过程中存在盲目求快等缺点20. 【答案】:D【试题立意及考点】:三大改造难度:0.6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波兰阿尔巴尼亚1949.10 1949.10 1949.10 1949.10 1949.10 1949.10 1949.10 1949.11丹麦瑞典瑞士芬兰挪威法国意大利德国1950.5 1950.5 1950.9 1950.10 1954.10 1964.1 1970.11 1972.10英国荷兰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1972.3 1972.5 1972.6 1973.3 1979.2 1979.6A.新中国建立至70年代中国发展外交关系的重点在欧洲B.建国初中国加入华沙条约组织,因而建交的多为社会主义国家C.60年代中国社会政治环境限制了中国与欧洲国家发展外交关系D.70年代初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推动了中国和欧洲国家关系的发展21. 【答案】:C【试题立意及考点】:中国现代外交难度0.522. 1946年3月,丘吉尔访问美国时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在这条线的背后,座落着所有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首都……”对上述事件理解正确的是: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标志着冷战的全面开始B.英国要求遏制苏联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C.二战后美英共同主导着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D.丘吉尔的主张获得了美国政府的响应22. 【答案】:D【试题立意及考点】:美苏两级对峙格局形成难度0.623.社会市场经济是按市场经济规律行事,但辅之以社会保障的经济制度,它的意义是将市场自由的原则同社会公平结合在一起。
以下关于社会市场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社会市场经济是一种把市场和计划手段相结合的经济模式②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开始盛行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③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极大地推动了社会民生的进步④社会市场经济模式被日本政府所推行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23. 【答案】:C 【试题立意及考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难度0.7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本卷共2大题,其中第38题26分,第39题26分,共计52分。
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8.(根据宁夏育才中学2011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26题改编)(26分)民生问题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的问题。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1)根据材料一,概括孟子的思想。
结合所学知识,论述这一思想对后世的积极影响?(10分)材料二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
……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
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1924年孙中山的《建国纲领》(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思想及其政治主张。
(6分)材料三“人类文明的演进,重要文明成果的取得,都是生产发展到某一阶段的产物和生产力推动的结果。
”——刘宗绪《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历史》(3)根据材料三提供的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孟子和孙中山思想各自的产生背景和实质。
(10分)38. 【答案】:(1)民本。
影响:带来相对宽松的社会生产环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维护政治安定和国家统一;影响了后世的治国理念,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2)思想: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主张:扶助农工。
(6分)(3)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农耕经济的产物,成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工具;孙中山的“民生”思想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
【命题立意】:民生问题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的问题,但民生也是一个发展性问题。
暗含借古喻今,引发考生思考当今中国社会民生多维解释。
【考查知识点】:对孟子民本思想、孙中山民生思想的理解、认识。
【预计难度值】:0.65。
39.(26分)人类从事全部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具备享有高质量物质生活的可能,从而为社会实现全面发展和最大限度的公平奠定基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奥巴马政府最可以模仿罗斯福政府的就是通过政府投资来创造就业。
当年的罗斯福政府工作项目管理局解决了5百万个就业岗位,而奥巴马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的核心也是通过财政支出创造300万——400万个就业机会……——刘瑜《民主的细节》上海三联书店 2009年6月版(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政府是怎样从金融、工农业生产、就业方面解决生产危机的。
(10分)材料二 20世纪30—50年代,苏联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建成了以“斯大林模式”为特征的社会主义。
不管后人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但在当时它至少解决了横亘在苏联前进道路上的两个最主要问题:一是生存,二是发展。
——吴恩远《关于“苏联解体教训”一些流行观点的反思》材料三苏联工业迅速增长,因为政府提取了大约三分之一的国民收入用于再投资......在计划经济中政府能够随意分配投资资本。
因此,苏联工业总产品中大约有70%是资本货物,30%是消费品 (1932)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苏联的工业产量已从世界第五上升到世界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