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秋期二年级数学总复习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三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回顾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能辨认轴对称图形,正确区分平移与对称现象。
2.在操作中,体会对称、平移及旋转运动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美,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经历数据收集、记录、整理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巩固用统计表呈现数据的方法,体会调查所得数据的作用,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目标解析:本课是总复习的第三课时,在学生对图形的运动和数据收集整理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对相关知识进行回顾整理。
因此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不仅在于复习巩固已有的知识,更侧重于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初步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
教学重点:1.体会对称、平移及旋转运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正确辨认。
2.巩固用统计表呈现数据的方法,体会调查所得数据的作用。
教学难点: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及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剪刀,手工纸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图形的运动(一)回顾整理,梳理知识。
1.关于图形的运动,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分别是怎样运动的?2.动手剪一个对称图形,并指出它的对称轴。
3.利用手中的图形做平移和旋转运动,体会区别。
(二)动手操作,沟通联系。
1.猜一猜、想一想(1)出示:猜一猜:按照画的痕迹去剪,打开后是什么呢?(2)出示:想一想:这个图形是怎样剪出来?先怎样折,再怎样剪?(3)你会做风车吗?(让学生先说一说,再出示制作步骤)2.剪一剪、做一做小组四人合作,组长自己设计一个图形剪一剪,其余三人分工各选其中一种剪一剪、做一做,做完组内交流。
3.说一说,描一描(1)在你剪的图案中,有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有,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并用彩笔描出它的对称轴。
(2)全班汇报,复习对称。
(实物展台展示学生不同作品)4.找一找,比一比上面的活动中,你能找出平移、旋转现象吗? (小花图既可以看成是轴对称图形,也可以看成图形的平移;笑脸图既可以看成是轴对称图形又可以看成图形的旋转;风车则是物体的旋转现象等。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提纲
期末总复习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本单元主要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并能估测或实际测量生活中物体的长度。
1、认识厘米: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
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可以用“cm”作单位。
2、量物体的长度:把尺的刻度0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如果量物体时从尺子的其他刻度开始时,就用大刻度去减小刻度,差就是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m”表示。
1米=100厘米。
4、认识线段: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作一条线段。
线段的特征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学会画一条线段,画完线段后要标上线段的长度。
5、解决问题:能用熟悉的长度为标准来判断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单位。
避免产生“一张床长2厘米”的错误。
记住一些生活常识如: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小朋友1拃的长度大约是14厘米;小学生一步长大约40厘米;手掌的宽度大约是8厘米;从地面到小朋友胸口的位置大约是1米;一张双人桌的长大约是1米;门高大约2米;跳绳大约2--3米;单人桌长60厘米,一层楼高约3米,一张床长约2米。
6、平时多与孩子讨论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或高度,并会估测物体大概的长度或高度。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主要是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摆竖式计算)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和进位加。
重点是进位加: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用小1作标记),十位加的时候别忘加小1。
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和退位减。
重点是退位减: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用小圆点作标记),十位减的时候别忘推掉1。
3、解决问题:(1)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
注意:不能看“多”就加,看“少”就减,应先判断出哪个是大数,哪个是小数,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
(2)连续两问。
根据数学问题选取题目中相应有用的数学信息来解决问题,弄清两个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可直接用于第二个问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要点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要点(一)基础知识部分:1、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知道测量较大的物体用米作单位;测量较短的物体用厘米做单位。
例:一块橡皮长约6(厘米)学校旗杆高约12(米)2、知道刻度尺上1厘米有多长。
例:刻度尺上从0-5是( 5 )厘米;从2-9是( 7 )厘米。
3、明确米和厘米的关系: 1米=100厘米;熟练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例:700厘米=( 7 )米 2米=( 200 )厘米30厘米+70厘米=( 1 )米 1米-40厘米=( 60 )厘米4、知道角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名称。
例:角是由( 1 )个顶点,( 2 )条直的边组成的。
5、能正确读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
例:2×9=18读作:(二乘九等于十八)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读出来。
在2×9=18中,( 2)和( 9 )是因数,积是( 18 )。
它表示(2个9相加的和是18),还表示(9个2相加得18)提示:把意义写完整。
两种说法都可以。
例:一个因数是4,另一个因数是5,积是(20)。
例:两个因数都是6,积是( 36 )6、熟练掌握将加法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
方法:相同加数×个数例:3+3+3+3+3=3×5 7+7+7+7=7×47+8+9=8×3(有难度,不要求都掌握)7、知道几种常见图形的对称轴各有几条。
例:正方形有( 4 )条对称轴,长方形有( 2 )条对称轴,圆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圆形上有图案,按图案的内容确定对称轴。
例如圆形笑脸只有一条对称轴。
8、掌握排列组合的规律先确定一个数放在最前面,再用这个数和其他两个数分别组合在一起。
(提示:不能把0放在最前面)。
用1、2、3可以摆成( 6 )个两位数。
分别是(12、13、21、23、31、32)。
用4、8、0可以摆成( 4)个两位数。
分别是:(48、40、84、80)。
9、简单推理运用关键线索正确判断。
例:跳绳比赛结束后,小芳、小华、小明3人的成绩分别是95下、87下、100下,小华说:“我跳的不是最多的”,小芳说:“我比小华跳的少”。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一、自然数和加法
- 自然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数字,包括1、2、3等。
- 加法是在自然数之间进行的运算,例如1+2=3。
二、减法和乘法
- 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例如5-3=2。
- 乘法是将两个数相乘得到第三个数,例如2*3=6。
三、除法和数列
- 除法是将一个数平均分成另一个数的几份,例如6÷2=3。
- 数列是按照规律排列的一组数字,例如2、4、6、8。
四、图形和几何
- 图形是由线条和面组成的形状,例如正方形、三角形。
- 几何是研究图形性质和空间关系的学科。
五、时间和长度
- 时间是用来衡量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的概念,例如秒、分钟、小时。
- 长度是用来衡量物体的大小和距离的概念,例如厘米、米。
六、重量和容量
- 重量用于衡量物体的重量,例如千克、克。
- 容量用于衡量物体可以容纳的量,例如升、毫升。
七、简单运算和问题解决
- 简单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结果。
- 问题解决是通过分析和计算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八、综合应用和思维发展
- 综合应用包括将多个数学概念和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 思维发展是通过数学研究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对你的复习有所
帮助。
加油!。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总复习及答案(三篇)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总复习及答案(三篇)目录: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总复习及答案一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提升练习卷及答案二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提升练习题及答案三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总复习及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20分)1、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___),1与任何数相乘都得(___)。
2、2个8相加得(_______),2个8相乘得(_______)。
3、从4个不同的故事书中任意选2个借给一位同学,一共有________种不同的借法.4、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_____)和(_____),1米=(_____)厘米。
5、用7、0、9三个数字可以摆出________个不同的三位数,其中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相差________。
6、至少要用(_____)个同样的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新的大正方体。
7、一条红领巾有(_____)个角。
数学书的封面有(____)个直角。
8、贝贝想买1本《格林童话》,还差18元。
贝贝已经攒了________元。
9、图中一共有______个角,其中有_____个直角,_____个锐角,_____个钝角。
10、图中有(______)条线段,有(______)个角,其中有(_______)个直角。
二、我会选(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1、5名同学参加跳远比赛,成绩分别是:小明188厘米、小刚2.05米、小枫2.1米、晨晨190厘米、小雨203厘米。
得第一名的是()。
A.小雨B.小枫C.小刚2、三位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是()A.三位数B.四位数C.四位数或五位数3、在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是5,商是6,被除数最大是( )。
A.30 B.34 C.354、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圆B.正方形C.平行四边形D.等腰梯形5、椅子摇晃了,常常在椅子下边斜着钉木条,这是运用了()。
A.三角形的稳定性能B.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三、判断题:对的在()里画“√”,错的画“×”。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全册复习
二年级上册数学学习资料先讲大头,课上随笔,课上试卷,课后作业,奥数,做练习,然后合起来讲小头,3个课时左右一、米和厘米角和直角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米,知道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学会尺量物体长度和画线段的方法。
1.长度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制定的基本单位。
其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常用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等等。
长度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2.米: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3.分米:分米(dm)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4.厘米:厘米,长度单位。
简写(符号)为:cm.有关厘米的单位转换: 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5.毫米:英文缩写MM(或mm、㎜)进率关:1毫米=0.1厘米;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这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45、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线段的特征:都有两个端点(物体其中的一端看作一个点,另一端也看作个点,把这两个点叫做端点)。
练习与巩固:1、单位换算1米=( )厘米100厘米=( )米5米=( )厘米200厘米=( )米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厘米”或“米”。
(1)数学课本的宽是14( )。
(2)学校操场的长是70( )。
(3)铅笔的长是15( )。
(4)大树的高是6( )。
3、下面的图中可数出几条线段,最短的一条长是几厘米。
上图有( )条线段,最短的一条线段长( )厘米。
4、下面是一条线段,请画一条比它长3厘米的另一条线段。
5、把下面各数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
49厘米12厘米25厘米1米( )>( )>( )>( )重点: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及关系,学会用直尺画角,判断是否是直角。
小学二年级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小学二年级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小学二年级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小学二年级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一、复习内容(一)数与代数1.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
2.乘法除法的初步认识。
3.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
(二)空间与图形1.线段的直观认识,用直尺量画线段。
认识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平行四边形以及多边形的初步认识3.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同一物体。
(三)综合与实践有趣的七巧板我们身体上的尺二、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分析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学习习惯,学习较为努力。
学生多数思维活跃,有较强的表现欲和竞争意识。
少数学生的思维反应较慢,课堂学习能力较弱。
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现为课堂积极,课后松懈,回家后不学习或学习太不认真。
对本册所学七个单元的内容,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但有关概念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差。
计算方面有90%的学生已经过关,个别学生由于学习习惯差,或口决记忆不熟,有计算较慢和经常出错的现象。
在图形方面,厘米米的认识和画线段还算可以的,但是观察物体村子啊一些问题。
在解决问题方面,多数学生具有了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能力,但还有一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弱,没有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期末的总复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有一定的提高。
三、复习目标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会画规定长度的线段。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
6.培养学生审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复习重、难点重点:100以内笔算加减法,乘法口决表难点:观察物体;学生审题、综合运用乘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要点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要点数字与运算1.数字的认识与写法:–了解0-100的数字符号及其对应的中文读法;–学会用手指识别和表示0-10的数目。
2.数的大小比较:–了解大、小、相等的概念;–掌握数字的大小比较方法,如用<、>、=等符号表示。
3.数的加法运算:–掌握0-10间的加法口诀,并能正确书写竖式;–理解加法与顺序无关的原则,即加法的交换律。
4.数的减法运算:–掌握减法的概念,并能正确书写竖式;–理解减法与顺序有关的原则,即减法的非交换律。
数与图形1.图形的认识与分类:–认识圆、方、矩形、三角形等常见的二维图形;–能够根据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2.直线与曲线:–了解直线的概念,并能正确书写“直线”;–了解曲线的概念,并能正确书写“曲线”。
3.图形的位置关系:–掌握图形的上、下、左、右等基本位置关系;–学会用语言描述图形的位置关系。
4.图形的数量关系:–理解相同形状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大小;–掌握图形数量的比较方法,如多、少、相等等概念。
长度和时间1.长度的认识与比较:–了解常见的长度单位,如米、厘米、分米,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学会使用比较对象进行长度的估算。
2.长度的测量:–学会使用直尺进行长度的测量,并进行准确读数;–理解测量长度时的个位数、十位数的意义。
3.时间的认识与读写:–掌握小时和分钟的概念,并能正确书写时间;–学会根据实际情境进行时间的估算。
4.时间的先后:–掌握时间的先后顺序,如早、中、晚等概念;–能够用语言描述事件的发生先后顺序。
数据统计1.图表的认识与分析:–了解柱状图、折线图等常见的统计图表;–学会根据图表提取有关的信息。
2.数据的整理与表示:–学会整理一组数据,并正确地用图表表示出来;–能够根据图表提取有关的数据。
3.数字的位置与大小:–掌握数字的位置与大小的对应关系;–能够根据数字大小进行分类排序。
4.数据的加减运算:–理解数据的加法和减法,并能应用在实际问题中;–掌握图表中数据的增加和减少关系。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提纲、知识要点及练习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要点:1、表内除法(一)2、表内除法(二)3、乘、除法意义实际问题4、混合运算和实际问题5、万以内数的认识6、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5、综合练习(1)基础练习650-60= 43+21= 2400-20xx= 40+80=70-47= 6500+300= 35-14= 770+90= 58+36=(2)提高练习()+350=750 400-()=80 ()-60=240 ()-70=210 280+()=780 ()-500=1000二、估算看估算的数接近那个整百或整千的数。
1、说一说,下面的数最接近那个整百或整千数。
397 502 1910 2802 491()()()()()2、估计算式的结果估算一下,下面那些算式的得数比5000大,在算式下面画横线。
1930+3000 8200-2988 10000-3590-19003100-1899 20xx+999+1870 1900+4909-1000注意审题,是不是必须估成整百或整千数。
可以估成几千五百或只估一个数。
三、笔算几百几十进位加,退位减。
210+490= 630-290=5400-4600= 5400-3700=满十向前进一位,不满十不能进。
满十向前一位进一,点进位点。
不够减,从前一位退一,点退位点,本位加十再减6、千克与克的认识类型主要内容举例重点说明一、认识质量单位1、认识质量单位2、建立1千克、1克的质量3、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1、表示质量的单位有()和(),它们的分别用字母()和()表示。
2、1大袋洗衣粉大约重1千克。
1小袋波力海苔大约重1克。
1个2分硬币约重1克。
1袋饼干大约重100克。
1大袋薯片大约重200克。
1千克=1000克1kg=1000g注意“分别”说明后面字母的顺序要与前面你填写的单位的顺序一致。
在做给物体填单位的题目时,可以与给出的集中物品比较。
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1)一个苹果大约重240()。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复习资料
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一、有余数的除法1.遇到有余数的除法,可以用竖式计算,想:被除数里最多有几个除数,就商几。
2.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3.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二、时、分、秒1.钟面上的最短的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最长的针是秒针。
2.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如:分针指着12,分针指着9,就是9时(9:00)3.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4.时针有1大格是1小时。
时针有几大格是几小时。
分针走1小格是1分。
分针走几小格是几分。
秒针走1小格是1秒。
秒针走几小格是几秒。
5.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正好走了一圈,是60小格,也就是60分,所以1时=60分。
分针走1小格是1分,秒针正好走了一圈,是60小格,是60秒,所以1分=60秒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
如:时针在5和6之间,走过了5,表示5时多。
8时过了5分,就是8时零5分。
7.判断钟面时间:先看时针,判断是几时多,再看分针,5分5分地数,判断是多少分。
三、认识方向1.太阳每天从东面升起,西面落下。
2. 早晨起床,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傍晚面对太阳,前面是西,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面对北极星方向,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前面是南,后面是北,左面是东,右面是西。
3.地图或平面图通常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
4.指南针指针总是一端指向南,另一端指向北。
树的年轮较疏的一面向着南面,较密的向着北面。
朝着北极星的方向是北面。
5. 平面图上识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左上西北、右上东北、左下西南、右下东南.四、认识万以内的数1.10个一是1个十。
(1个十里面有10个一)10个十是1个百。
(1个百里面有10个十)10个一百是1个千。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全册
1.计数和术语:
-掌握0-100之间的数字,并能正确读和写数字。
-学会在连续的数中找出前一个和后一个数。
-了解数字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2.加法:
-熟练掌握0-20的加法表。
-能够用竖式计算加法,并理解加法的交换律。
-掌握简单的进位加法,如10+4=14
3.减法:
-熟练掌握0-20的减法表。
-能够用竖式计算减法,并理解减法的借位原理。
-掌握简单的退位减法,如10-4=6
4.乘法:
-通过反复计数理解乘法的概念。
-初步掌握乘法表中0-10的乘法运算。
5.除法:
-通过分组和反复减法理解除法的概念。
-初步掌握除法表中0-10的除法运算。
6.分数:
-了解分数的概念,并能用图形表示分数。
-初步了解分数的大小比较和简单的分数运算。
7.位数和数位:
-了解十进制的位数概念,如个位、十位、百位等。
-能够根据数位来读和写数字。
8.数量与比较:
-能够用数目词表示小于、等于和大于的关系,如多、少、相等等。
-学会估算和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9.图形和几何:
-识别和描述常见的二维图形,如圆、正方形、长方形等。
-学会分辨和比较简单图形的属性,如边数、角数等。
10.数据统计:
-能够进行简单的图表读取和数据的分析。
-学会制作简单的图表,如柱状图、饼图等。
以上是小学二年级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打好数学基础,并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年级数学复习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复习知识点只有学习精彩,生命才精彩,只有学习胜利,事业才胜利。
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数学作为最烧脑的科目之一,也是要记、要背、要讲练的。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二年级数学〕的学问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关怀。
二年级数学学问点【长度单位和角的学问点】1、尺子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食指的宽度约有1厘米,伸开双臂大约1米。
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物体长度=较大数-较小数,例如:从刻度“0”到刻度“6”之间是6厘米(6-0=6),从刻度“6”到刻度“9”之间是3厘米(9-6=3);还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数出物体的长度。
(算,数)4、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5、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长度是几就画到几。
(找点画线;有时还要先算出长度再画线。
如画一条比6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6、角有1个顶点,2条直边。
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钝角比锐角大。
锐角直角钝角(钝角直角锐角)。
7、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直角要标出直角符号(也叫垂足符号)。
8、全部的直角都一样大。
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角,4个都是直角。
9、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10、每一个三角板上都有3个角,其中有1个是直角,另外2个是锐角。
11、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作角。
)练习:1、1米21厘米=()厘米53厘米-18厘米=()厘米一棵大树高10()2、我的身高是()米()厘米3、一个角有()个顶点和()条边一本书宽15()4、三角板中有三个角,有()个直角5、角的两条边越长,角就越大。
二年级数学复习要点
二年级数学复习要点:本册的教学重点是10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法,其中100以内的加、减法中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对20以内的加减法不熟练,所以导致计算速度慢,计算容易出错。
针对学生出现的情况我计划进行如下的复习:一、复习顺序打乱课本的编排顺序,按照先重点后一般的顺序进行复习,为了配合即将进行的月考,首先复习表内乘法部分,然后是100以内的加减法,其次是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统计四个单元的内容,数学广角的内容只做了解即可。
二、复习安排表内乘法:这部分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乘法口诀并进行相关的计算,其中八、九的口诀是个难点,要在练习时反复涉及,增加学生的熟练程度,同时每节课进行5分钟的口诀练习,强化学生记忆。
在熟记的基础上进行适量的习题练习,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这部分大约需要3—4天的时间。
100以内的加减法:这部分不需要什么大的技巧,关键是考学生的细心程度,计算准确程度,针对个别比较差的学生对20以内的加减法还不熟的情况,我准备在复习时每天拿出5、6分钟进行强化练习,针对比较差的同学提问,增强其熟练程度,同时将课本上有代表性的习题练习巩固,做适量的练习,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好习惯,保证做题的正确性。
大约需要一周的时间。
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部分,学生动手操作的比较多,要让学生多动手,把每一步做正确,比如量线段的长,画线段一定要画规范。
这两部分大约要4天左右。
观察物体: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个别地方比较抽象,每次考试都会涉及到,但题目相对比较简单。
大约一天左右。
统计:这部分知识不难,但学生容易出错,在复习时要强调学生学会做题的方法,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做完了如何检查。
大约用2天的时间。
全册基本复习完成之后,再做几套综合的习题进行巩固。
三、复习举措逐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复习时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首先规范各个小组,教给学生如何进行小组学习。
进行习题练习时规范学生的书写,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检查的好习惯,对速度比较慢的同学多鼓励,为他们订立小目标,逐步提高做题速度。
【强烈推荐】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知识点
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知识点一、数据收集整理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会用“正”字记录数据。
会数“正”,知道一个“正”字代表数量5。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例:气象小组把6月份的天气作了如下记录:(1) 把晴天、雨天、阴天的天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
(2)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这个月中( )的天数最多,( )的天数最少。
(3) 这个月中阴天有( )天。
(4) 这个月中晴天比雨天多( )天。
(5) 这个月中阴天比雨天多( )天。
(6)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二、表内除法(一)一、平均分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有两种情况:(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例:2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6人,每人分多少本?列式:(2)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例:24本练习本,每人4本,能分给多少人?列式:二、除法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例:42÷7=6 42是(被除数),7是(),6是();这个算式读作()。
4.一句口诀可以写四个算式。
(乘数相同的除外)。
例:用“三八二十四”这句口诀解决的算式是()A、24÷6=B、4×6=C、24÷3=D、24÷4易错题:三、图形的运动(一)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上、下、左、右、前、后、斜线),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
2005秋期二年级数学总复习
2005秋期二年级数学总复习班级: 姓名:一、口算。
(32分)7×7= 3×8= 8×4= 7×2= 4×3=6×5= 18+8= 45-20= 74+6= 9×4=35+35= 76-76= 8×5= 9+14= 5×4=9-9= 9+9= 9×9= 50-25= 34+50= 46-8= 80-14= 9+25= 46+22= 5×5=50-49= 43+43= 7×4= 9×4= 5×9=4×6= 8×6= 15+35= 70-24= 34+36= 86-42= 35+26= 15+24= 8×9= 7×3=7×6-6= 8×4-32= 5×5-5= 58-28+7= 36-6-6= 34+28+6= 3×9+40= 7+7+7+7= 25米-8米=( )米 40厘米+26厘米=( )厘米 30米+15米=( )米 60厘米-16厘米=( )厘米二、填空。
(19分)1、量一量,填在( )里。
2、画一条线段,是上面长度的2倍。
3、圆有( )条对称轴,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
4、用3、5、8这三个数字,能写( )个两位数。
( )厘米( )厘米5、的个数是的6)个。
6、用4、8、2、16四个数写出四个乘法算式。
()()()()7有()个几,加法算式:(),乘法算式:()或()。
8、图中有()条线段,()个角,其中有()个直角。
9、在()里填上“+、-、×”或“>、<、=”。
2米()200厘米4×9()40 8()6=4825()5=30 37()20=17 53-25()2610、估算一下,在得数比70大的算式后面画上“√”。
2年级上册数学秋期(知识点)复习资料
二年级数学秋期复习资料一、加法1.意义:把两个数或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
各局部名称:加数+加数=和。
如:把甲、乙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是多少?用加法:甲数+乙数=和。
把甲、乙、丙…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是多少?用加法:甲数+乙数+丙数+…=和。
2.法则: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计算加法时,相同数位对齐,从各位开始相加;哪个数位相加满十,就要向它的前一位进一。
3.用加法运算的常见问题:①两数,求和:一个数+另一个数=和。
②两数,求一共:一个数+另一个数= 一共。
③在“大数比小数多.多少〞中,小数和多的数,求大数,用加法:小数+多的数= 大数。
④在“小数比大数少.多少〞中,小数和少的数,求大数,用加法:小数+少的数= 大数。
相当于“多〞的有:大、长、厚、高、贵、重;相当于“少〞的有:小、短、薄、矮、便易、轻。
⑤在“减法〞中,减数和差,求被减数:用加法:减数+差= 被减数;如〔〕-12=9 12+9。
⑥两段距离〔或长度〕,求全长,用加法:一段距离〔或长度〕+另一段距离〔或长度〕=全长。
检验时,用减法:和-另一个加数〔是否等于〕一个加数,进行验证,=则正确;≠则错误。
如:20+5=25,用25-5=20正确;≠20错误。
25+16〔如果〕=31〔错〕用31-16=15而≠25,则25+16=31是错误。
4.特殊情况:0与任何数相加都得这个数。
0+a=a。
连续单数个数相加,求和:和=最中间数×加数个数;如:1+2+3+4+5=3×5=15 4+5+6=5×3=15。
连续双数个数相加,求和:和=〔首数+尾数〕×加数个数÷2;如:1+2+3+4+5+6=〔1+6〕×6÷2=21。
二、减法1.意义: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减法。
各局部名称:被减数-减数=差。
如:两个数和为a, 与其中一个加数b,求另一个加数是多少?用减法:a-b=另一个加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秋期二年级数学总复习
班级:姓名:
一、口算。
(32分)
7×7= 3×8= 8×4= 7×2= 4×3=
6×5= 18+8= 45-20= 74+6= 9×4=
35+35= 76-76= 8×5= 9+14= 5×4=
9-9= 9+9= 9×9= 50-25= 34+50=
46-8= 80-14= 9+25= 46+22= 5×5=
50-49= 43+43= 7×4= 9×4= 5×9=
4×6= 8×6= 15+35= 70-24= 34+36=
86-42= 35+26= 15+24= 8×9= 7×3=
7×6-6= 8×4-32= 5×5-5= 58-28+7=
36-6-6= 34+28+6= 3×9+40= 7+7+7+7= 25米-8米=()米40厘米+26厘米=()厘米30米+15米=()米60厘米-16厘米=()厘米二、填空。
(19分)
1、量一量,填在()里。
2、画一条线段,是上面长度的2倍。
()厘米
()厘米
3、圆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长方形有()条对称轴。
4、用3、
5、8这三个数字,能写()个两位数。
5、
的个数是的6)个。
6、用4、8、2、16四个数写出四个乘法算式。
()()
()()
7
有()个几,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或()。
8、图中有()条线段,()个角,其中有
()个直角。
9、在()里填上“+、-、×”或“>、<、=”。
2米()200厘米4×9()40 8()6=48
25()5=30 37()20=17 53-25()26
10、估算一下,在得数比70大的算式后面画上“√”。
80-11()42+34()86-15()24+50()
11、这是一个在镜子里看到的一个数的样子,这个数是()。
三、笔算下面各题。
(17分)
38+46= 73-56= 62+28= 70-45=
26+19+35= 67-27-24= 53-19+26=
四、画一画。
(6分)
1、画一个直角。
2、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3、画出图形的对称轴。
4、看镜子写时间。
()()
五、列式计算。
(8分)
1、两个因数都是7,积是多少?
2、8的4倍是多少?
3、5和7的积再加上6,得多少?
4、8个7是多少?
六、看图完成。
(5分)
1、下面的图形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连一连.
从前面或后面看 从上向下看 从下面看
2、小红、小东、小平分别拿着葡萄、苹果、梨。
小红说:“我没有拿梨。
”小平说:“我拿着苹果。
”小红拿着( ),小东拿着( )。
七、解决问题。
(13分) 1、
二年级7个班举行踢键子比赛,每个班派5个人参加。
二年级参加踢键
子比赛的一共有多少人?
2、 学校美术组有男生54人,女生比男生多15人。
女生有多少人?
3、 一队小朋友做操,小青的前面有14人,后面有18人,一共有多少人在做操?
4、 把统计图补充完整并填空。
猴子
大象
熊猫
小狗
2 4 6 8 10
12 14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