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甲烷化(2008年江苏卷)
二氧化碳甲烷化反应压力范围
二氧化碳甲烷化反应压力范围全文共四篇示例,供您参考第一篇示例:二氧化碳甲烷化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这一过程是将二氧化碳和甲烷催化反应,生成一系列有机物,包括甲烷基化物和甲烷醇。
这种化学反应对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以及制备有机化学品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进行二氧化碳甲烷化反应时,反应压力是决定反应效率和产物选择性的重要参数之一。
在不同压力下,反应的平衡位置和速率也会有所不同。
掌握二氧化碳甲烷化反应的最佳压力范围对于优化该反应的工业应用至关重要。
我们来了解一下二氧化碳甲烷化反应的反应过程。
在该反应中,通常使用一种催化剂来提高反应活性。
这类催化剂通常是由贵金属如镍、钼等组成的复合催化剂。
在合适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二氧化碳和甲烷通过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点发生催化反应,生成一系列有机产物。
对于二氧化碳甲烷化反应的压力范围,实验结果表明,该反应可以在中低压下进行。
通常来说,反应压力范围可以在1-10MPa之间。
在这个范围内,反应的速率和产物选择性较为理想。
在较低的压力下,反应速率较慢,而在较高压力下,产物的选择性可能会受到影响。
在工业应用中,寻找合适的压力条件,以获得理想的反应效果是很重要的。
有研究表明,适当的反应压力还可以提高反应的产率和减少能源消耗。
通过调整反应压力,可以有效地调节反应平衡位置,提高甲烷的利用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这对于减缓温室气体的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二氧化碳甲烷化反应的工业应用中,合理控制反应压力也可以降低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及废物,提高产物的纯度和收率。
对于二氧化碳甲烷化反应,寻找适宜的反应压力范围是非常重要的。
二氧化碳甲烷化反应的成功应用离不开对反应条件的精准控制,其中反应压力作为一个重要参数,对反应的影响不可忽视。
适当的反应压力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产率和产物选择性,减少能源消耗和废物排放。
在工程实践中,找到最佳的反应压力范围将有助于提高二氧化碳甲烷化反应的效率和经济性。
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化学方程式
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化学方程式
CO2+4H2→CH4+2H2O
这个方程式表示了在适当的条件下,一个CO2分子结合四个H2分子
反应形成一个甲烷分子和两个水分子。
在这个反应中,二氧化碳(CO2)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之一,而甲
烷(CH4)是另一个重要的温室气体。
因此,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不仅
可以利用废弃物,还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在实际的反应过程中,通常需要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使用催化剂来
促进反应的进行。
常见的催化剂包括镍(Ni)和铁(Fe),它们可以提高
反应的速率和效率。
例如,一个常见的反应条件是将CO2和H2反应在高温(400-500°C)和高压(20-30大气压)条件下,使用镍作为催化剂。
在这种情况下,方
程式可以表示为:
CO2+4H2→CH4+2H2O
这个反应过程可以通过多个步骤来达到,其中H2与CO2发生反应形
成一系列中间产物,最终生成甲烷。
这些中间产物包括CO(一氧化碳)
和CH3OH(甲醇),它们在反应过程中可能会形成。
CO2+H2→CO+H2O
CH3OH+H2→CH4+H2O
在实际的工业应用中,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过程通常被称为甲烷化(methanation)。
这个过程不仅可以将CO2从烟气中去除,还可以利用
生物质或废物中的CO2来生产可用的燃料。
总之,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化学方程式是CO2+4H2→CH4+2H2O。
这个反应需要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使用催化剂来促进反应的进行。
这个过程具有重要的环境和能源应用,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利用废弃物转化为可用的燃料。
2008年高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江苏卷)
儿童乘车安全座椅的认识【摘要】儿童乘车安全应该引起我们尤其是广大私家车车主的关注,它关系着车主宝宝的乘车安全!本文通过对儿童安全座椅的详细讲解,作用,分类,注意使用事项以及购买时注意事项,让广大车主充分了解儿童安全座椅的重要性!让我们祖国未来的花朵在一个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中卓越成长!【关键词】儿童安全座椅;作用;分类;危害科技的进步使得人们在汽车上采取了种种先进的技术和措施,但目前交通事故造成的儿童伤亡还是要远远高于其它任何原因对儿童造成的意外伤害。
因此,正确地选购和使用儿童安全座椅被认为是最能有效防止交通事故造成儿童意外伤害的方法之一。
儿童安全座椅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普遍使用,这些国家基本上都制定了相当严格的法规对其生产和使用进行指导和规范。
然而在广大的中国汽车消费市场上,我国广大的车主还没有意识到儿童乘车的安全的重要性,对儿童安全座椅的认识严重欠缺,以及目前儿童安全座椅的价格因素导致家长们对儿童乘车安全往往被忽略!大部分家长认为儿童乘车时让家长抱着或者在儿童乘车时坐在座椅上系好原车上的安全带就能保护儿童的乘车安全!其实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他们认为这样能够有效地保护儿童时,恕不知错误的儿童乘车方式一旦发生交通意外会给车上的儿童带来意想不到的严重伤害!!!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超过1。
85万名死于车祸的儿童中,大部分因为没有配备儿童安全座椅。
所以为了我们祖国的花朵,我们必须要对儿童乘车安全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儿童安全座椅这个保护儿童乘车安全的装置有一个彻底的认识!本文就将对儿童安全座椅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一、什么是儿童安全座椅?儿童安全座椅是一种系于汽车座位上,供儿童乘坐且有束缚设备并能在发生车祸时,束缚着儿童以最大限度保障儿童安全的座椅。
二、我们为什么要使用儿童安全座椅,不用的危害?有人认为小孩在坐车的时候,我抱着不就成了,这样多安全,就算出现事故我还能保护他!但是实际情况是,因为交通事故都是具有突发性的,而在发生事故的时候人的反应速度总落后于事故发生的速度。
08年各地高考理综化学有机推断题集锦-推荐下载
HOO2N B源自1£©C2H5OH£¬H+ HO 2£©µ÷½ÚpH
H2N
C18H16NO3Cl 2£©H+
F
1£©NaOH
⑵由 A 到 B 的反应通常在低温进行。温度升高时,多硝基取代副产物会增多。
下列二硝基取代物中,最可能生成的是
a.
O2N
O2N
OH
OH
CH CN CH3
CH CN
CH3
NO2
NO2
(2)B 在浓硫酸中加热可生成 C,C 在催化剂作用下可聚合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D,
由 C 生成 D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3)①芳香化合物 E 的分于式是 C8H8Cl2。E 的苯环上的一溴取代物只有一种,
则 E 的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E 在 NaOH 溶液中可转变为 F,F 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生成 G(C8H6O4)。1 mol G 与足量的 NaHCO3 溶液反应可放出 44.8 L CO2(标准状况),由此确定 E 的结 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G 和足量的 B 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反应可生成 H,则由 G 和 B 生成 H 的化 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_______。 5.08 山东卷 33.( 8 分)苯丙酸诺龙是一种兴奋剂,结构简式为
种。
;名称是
4.08 四川卷 29.(16 分)下图中 A、B、C、D、E、F、G、H 均为有机化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1)有机化合物 A 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 60,A 能发生银镜反
应,1molA 在催化剂作用下能与 3 mol H2 反应生成 B,则 A 的结构简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由 A 生成 B 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2008年高考化学试题汇编--无机物
2008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无机物1.(08海南卷)下图表示某固态单质A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某些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化合物B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5,化合物D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1)写出A在加热条件下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E与A的氢化物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一个由D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5mL0.10mol·L-1的E溶液与10mL0.10 mol·L-1的NaOH溶液混合。
①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反应后溶液的pH _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________;③加热反应后的溶液,其pH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固态单质A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气体物质B,则A可能为C或S等,假定为S,则B为SO2,C为SO3,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80=4∶5,恰好与题意相符(同时也证明A不是C),则D为H2SO4,它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与题意也相符,进一步证明A为S。
E为H2SO3。
答案:(1)H2+S △H2S(写成可逆反应也正确)。
(2)H2SO3 + 2H2S=3S + 3H2O。
(3)C+2H2SO4(浓)△CO2↑+2SO2↑+2H2O或Cu+ 2H2SO4(浓)△CuSO4 +SO2↑+ 2H2O等。
(4)①H2SO3 +2OH— = SO32— + 2H2O。
8江苏省高考化学试卷及解析
2008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2008•江苏)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B.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可食用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D.提倡人们购物时不用塑料袋,是为了防止白色污染2.(3分)(2008•江苏)下列文字表述与反应方程式对应且正确的是()A.溴乙烷中滴入AgNO3溶液检验其中的溴元素:Br﹣+Ag+═AgBr↓B.用醋酸除去水垢:CaCO3+2H+═Ca2++H2O+CO2↑C.利用腐蚀法制作印刷线路板:Fe3++Cu═Fe2++Cu2+D.实验室用液溴和苯在催化剂作用下制溴苯:3.(3分)(2008•江苏)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的33.6 L氯气与27 g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 AB.规范状况下,22.4 L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19N AC.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 A个分子,其中氧原子数为2N AD.1 L浓度为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N A个4.(3分)(2008•江苏)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A.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B.氯水和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C.漂白粉和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D.乙炔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炭溶液褪色5.(3分)(2008•江苏)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2NiOOH+2H2O Cd(OH)2+2Ni(OH)2.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e﹣+OH﹣═NiOOH+H2O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C.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6.(3分)(2008•江苏)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实验室制取并收集NH3B.构成铜锌原电池C.检查装置气密性D.利用排空气法收集CO27.(3分)(2008•江苏)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热稳定性:H2O>HF>H2S②原子半径:Na>Mg>O③酸性:H3PO4>H2SO4>HClO4④结合质子能力:OH﹣>CH3COO﹣>Cl﹣.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8.(3分)(2008•江苏)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Na+、Cl﹣、SO42﹣、Fe3+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Fe2+、Mg2+、NO3﹣、Cl﹣C.c(H+)=10﹣12mol•L﹣1的溶液:K+、Ba2+、Cl﹣、Br﹣D.碳酸氢钠溶液:K+、SO42﹣、Cl﹣、H+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9.(4分)(2008•江苏)以下实验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是()A.用溴水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B.准确称取0.4000g的NaOH固体配成1000mL浓度为0.01000 mol•L﹣1的溶液C.为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溴水后过滤D.用激光笔检验淀粉溶液的丁达尔现象10.(4分)(2008•江苏)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镁溶液:2Cl﹣+2H2O H2↑+Cl2↑+2OH﹣B.用银氨溶液检验乙醛中的醛基:CH3CHO+2Ag(NH3)2++2OH﹣CH3COONH4+3NH3+2Ag↓+H2O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O2+H2O+2C6H5O﹣→2C6H5OH+2CO32﹣D.Na2SO3溶液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5SO32﹣+6H++2MnO4﹣=5SO42﹣+2Mn2++3H2O 11.(4分)(2008•江苏)香兰素是重要的香料之一,它可由丁香酚经多步反应合成.有关上述两种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1mol丁香酚只能与1mol Br2反应B.丁香酚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C.1mol香兰素最多能与3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香兰素分子中至少有12个原子共平面12.(4分)(2008•江苏)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pH=2的HA溶液与pH=12的MOH溶液任意比混合:c(H+)+c(M+)═c(OH﹣)+c (A﹣)B.pH相等的CH3COONa、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c(NaOH)<c(CH3COONa)<c(Na2CO3)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c(CH3COO﹣)+2c(OH ﹣)═2c(H+)+c(CH3COOH)D.0.1mol•L﹣1的NaHA溶液,其pH=4:c(HA﹣)>c(H+)>c(H2A)>c(A2﹣)13.(4分)(2008•江苏)研究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与产物之间的关系时,使用类似数轴的方法可以收到直观形象的效果.下列表达不正确的是()A.密闭容器中CuO和C高温反应的气体产物:B.Fe在Cl2中的燃烧产物:C.AlCl3溶液中滴加NaOH后铝元素的存在形式:D.氨水与SO2反应后溶液中的铵盐:14.(4分)(2008•江苏)某有机样品3.1g完全燃烧,燃烧后的混合物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共增重7.1g,经过滤得到10g沉淀.该有机样品可能是()A.乙二醇B.乙醇C.乙醛 D.甲醇和丙三醇的混合物三、(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15.(10分)(2008•江苏)金矿开采、冶炼和电镀工业会产生大量含氰化合物的污水,其中含氰化合物以HCN、CN﹣和金属离子的配离子M(CN)n m﹣的形式存在于水中.测定污水中含氰化合物含量的实验步骤如下:①水样预处理:水样中加入磷酸和EDTA,在pH<2的条件下加热蒸馏,蒸出所有的HCN,并用NaOH溶液吸收.②滴定:将吸收液调节至pH>11,以试银灵作指示剂,用AgNO3规范溶液滴定Ag++2CN ﹣═[Ag(CN)]﹣终点时,溶液由黄色变成橙红色.2根据以上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水样预处理的目的是.(2)水样预处理的装置如图,细导管插入吸收液中是为了.(3)蒸馏瓶比吸收液面要高出很多,其目的是.(4)如果用盐酸代替磷酸进行预处理,实验结果将(填“偏高”、“无影响”或“偏低”).(5)准确移取某工厂污水100mL,经处理后用浓度为0.01000mol•L﹣1的硝酸银规范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了21.00mL.此水样中含氰化合物的含量为mg•L﹣1(以CN﹣计,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16.(8分)(2008•江苏)根据下列框图回答问题(答题时,方程式中的M、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1)写出M溶于稀H2SO4和H2O2混合液的化学方程式:.(2)某同学取X的溶液,酸化后加入KI、淀粉溶液,变为蓝色.写出与上述变化过程相关的离子方程式:、.(3)写出Cl2将Z氧化为K2EO4的化学方程式:.(4)由E制备的E(C5H5)2的结构如图,其中氢原子的化学环境完全相同.但早期人们却错误地认为它的结构为:.核磁共振法能够区分这两种结构.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正确的结构有种峰(即有几种化学环境完全相同H原子),错误的结构有种峰.17.(10分)(2008•江苏)工业上制备BaCl2的工艺流程图如下: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对工业过程进行模拟实验.查表得BaSO4(s)+4C(s)4CO(g)+BaS(s)△H1=571.2kJ•mol﹣1①BaSO4(s)+2C(s)2CO2(g)+BaS(s)△H2=226.2kJ•mol﹣1②(1)气体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得到硫化钠.Na2S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2)向BaCl2溶液中加入AgNO3和KBr,当两种沉淀共存时,=;[K sp(AgBr)=5.4×10﹣13,K sp(AgCl)=2.0×10﹣10](3)反应C(s)+CO2(g)2CO(g)的△H=kJ•mol﹣1;(4)实际生产中必须加入过量的炭,同时还要通入空气,其目的是.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18.(10分)(2008•江苏)“温室效应”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CO2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因此,控制和治理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1)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的有:.(填字母)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c.采用节能技术d.利用太阳能、风能(2)将CO2转化成有机物可有效实现碳循环.CO2转化成有机物的例子很多,如:a.6CO2+6H2O C6H12O6+6O2b.CO2+3H2CH3OH+H2Oc.CO2+CH4CH3COOH d.2CO2+6H2CH2═CH2+4H2O以上反应中,最节能的是,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填字母)(3)文献报道某课题组利用CO2催化氢化制甲烷的研究过程如下:反应结束后,气体中检测到CH4和H2,滤液中检测到HCOOH,固体中检测到镍粉和Fe3O4.CH4、HCOOH、H2的产量和镍粉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仅改变镍粉用量,其他条件不变):研究人员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HCOOH是CO2转化为CH4的中间体,即:CO2HCOOH CH4①写出产生H2的反应方程式.②由图可知,镍粉是.(填字母)a.反应Ⅰ的催化剂b.反应Ⅱ的催化剂c.反应Ⅰ、Ⅱ的催化剂d.不是催化剂③当镍粉用量从1mmol增加到10mmol,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是.(填字母)a.反应Ⅰ的速率增加,反应Ⅱ的速率不变b.反应Ⅰ的速率不变,反应Ⅱ的速率增加c.反应Ⅰ、Ⅱ的速率均不变d.反应Ⅰ、Ⅱ的速率均增加,且反应Ⅰ的速率增加得快e.反应Ⅰ、Ⅱ的速率均增加,且反应Ⅱ的速率增加得快f.反应Ⅰ的速率减小,反应Ⅱ的速率增加.六、(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19.(12分)(2008•江苏)苯噁布洛芬是一种消炎镇痛的药物.它的工业合成路线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A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其原因是.(2)由A到B的反应通常在低温进行.温度升高时,多硝基取代副产物会增多.下列二硝基取代物中,最可能生成的是.(填字母)(3)在E的下列同分异构体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分子是.(填字母)(4)F的结构简式.(5)D的同分异构体H是一种α﹣氨基酸,H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成对苯二甲酸,则H的结构简式是.高聚物L由H通过肽键连接而成,L的结构简式是.七、(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20.(10分)(2008•江苏)将一定量的SO2和含0.7mol氧气的空气(忽略CO2)放入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550℃时,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2SO2+O22SO3(正反应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后,将容器中的混合气体通过过量NaOH溶液,气体体积减少了21.28L;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焦性没食子酸的碱性溶液吸收O2,气体的体积又减少了5.6L(以上气体体积均为规范状况下的体积).(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请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填字母)a.SO2和SO3浓度相等b.SO2百分含量保持不变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变d.SO3的生成速率与SO2的消耗速率相等e.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2)欲提高SO2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填字母)a.向装置中再充入N2b.向装置中再充入O2c.改变反应的催化剂d.升高温度(3)求该反应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用百分数表示).(4)若将平衡混合气体的5%通入过量的BaCl2溶液,生成沉淀多少克?八、(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21.(12分)(2008•江苏)醇与氢卤酸反应是制备卤代烃的重要方法.实验室制备溴乙烷和1﹣溴丁烷的反应如下:NaBr+H2SO4HBr+NaHSO4①R﹣OH+HBr⇌R﹣Br+H2O ②可能存在的副反应有: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脱水生成烯和醚,Br﹣被浓硫酸氧化为Br2等.有关数据列表如下;乙醇溴乙烷正丁醇1﹣溴丁烷密度/g•cm﹣30.7893 1.4604 0.8098 1.2758沸点/℃78.5 38.4 117.2 101.6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溴乙烷和1﹣溴丁烷的制备实验中,下列仪器最不可能用到的是.(填字母)a.圆底烧瓶b.量筒c.锥形瓶d.布氏漏斗(2)溴代烃的水溶性(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相应的醇;其原因是.(3)将1﹣溴丁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在(填“上层”、“下层”或“不分层”).(4)制备操作中,加入的浓硫酸必须进行稀释,其目的是.(填字母)a.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b.减少Br2的生成c.减少HBr的挥发d.水是反应的催化剂(5)欲除去溴代烷中的少量杂质Br2,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是.(填字母)a.NaI b.NaOH c.NaHSO3d.KCl(6)在制备溴乙烷时,采用边反应边蒸出产物的方法,其有利于;但在制备1﹣溴丁烷时却不能边反应边蒸出产物,其原因是.2008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卷解读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考点】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分析】A.根据新能源使用的优点判断;B.根据辩证唯物主义“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判断;C.根据废电池中铅、镉、汞等重金属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非常严重;D.根据白色污染的含义判断.【解答】解:A.使用清洁能源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还可以节约化石能源,故A正确;B.食品添加剂能改善食品品质、延长保存期、增加食品的营养成分,过多或添加禁止使用的物质才有害,故B错误;C.因废电池中铅、镉、汞等重金属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非常严重,所以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减少土壤和水源的污染,故C正确;D.白色污染是指废旧塑料制品带来的污染,提倡人们购物时不用塑料袋,能防止白色污染的产生,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难度不大,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领会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2.(3分)【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A.溴乙烷为非电解质,与AgNO3溶液不反应;B.醋酸为弱酸,应写成化学式;C.从电荷是否守恒的角度分析;D.液溴与苯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HBr.【解答】解:A.溴乙烷为非电解质,与AgNO3溶液不反应,正确的检验方法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之后,加入硝酸酸化后再加AgNO3溶液检验其中的溴元素,故A错误;B.醋酸为弱酸,应写成化学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2CH3COO﹣+Ca2++H2O+CO2↑,故B错误;C.电荷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故C错误;D.液溴与苯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HBr,反应的方程式为,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离子的检验方法,离子方程式中的弱电解质、电荷守恒等问题.3.(3分)【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根据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范围;B.己烷在规范状况下不是气体;C.CO2和O2分子中都含有2个氧原子;D.碳酸根发生水解微粒数减少.【解答】解:A.常温常压下的33.6 L氯气的物质的量不是1.5mol,故A错误;B.己烷在规范状况下不是气体,22.4L己烷物质的量不是1mol,故B错误;C.CO2和O2分子中都含有2个氧原子,N A个分子,其中氧原子数为2N A,故C正确;D.碳酸根发生水解微粒数减少,1 L浓度为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碳酸根少于N A个,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的应用,难度不大,注意知识的积累.4.(3分)【考点】浓硫酸的性质;氯气的化学性质;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分析】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盐酸易挥发;B.氯水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活性炭具有吸附性;C.漂白粉中的次氯酸钙和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次氯酸,水玻璃和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硅酸;D.乙烯和乙炔都含有不饱和键.【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盐酸易挥发,二者浓度都降低,但原理不同,故A错误;B.氯水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二者漂白的原理不同,故B错误;C.漂白粉中的次氯酸钙和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次氯酸,水玻璃和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硅酸,二者变质的原理不同,故C错误;D.乙烯和乙炔都含有不饱和键,都可发生加成反应,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科学素养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5.(3分)【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放电时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Cd﹣2e﹣+2OH﹣=Cd(OH)2,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NiOOH+e﹣+H2O═Ni(OH)2+OH﹣,充电时阳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Ni(OH)2+OH﹣﹣e﹣→NiOOH+H2O,阴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Cd(OH)2+2e﹣═Cd+2OH ﹣,放电时,溶液中氢氧根离子向负极移动,电解池是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解答】解:A.充电时,该装置是电解池,阳极上电极反应式为:Ni(OH)2﹣e﹣+OH﹣═NiOOH+H2O,故A正确;B.充电过程实际上是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过程,故B错误;C.放电时,负极上电极反应式为:Cd﹣2e﹣+2OH﹣=Cd(OH)2,所以碱性减弱,故C错误;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氢氧根离子向负极移动,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明确电极上得失电子及反应物质是解本题关键,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是学习难点,要注意结合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书写,难度中等.6.(3分)【考点】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分析】A、根据气体的压强分析;B、根据有盐桥的原电池中电极与电解质的关系分析;C、根据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分析;D、根据二氧化碳和空气的密度分析.【解答】解:A、气体收集装置中集气瓶口不能有塞子,如果有塞子,随着反应的进行,集气瓶内的压强增大,会产生危险,故A错误;B、在有盐桥的原电池中,半反应的电极材料和电解质中的金属阳离子应该是相同的元素,故B错误;C、如果漏气,关上止水夹后,烧瓶中的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不变,外界气压大于烧瓶中的气压,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会下降,否则液面不下降,所以能检验装置气密性,故C正确;D、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即应该是长导管是进气管,短导管是出气管,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气体的收集、气密性的检验、原电池等实验装置,侧重考查学生对实验的掌握情况,答题时必须知道各装置的特点才能正确解答.7.(3分)【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分析】①根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②根据同周期元素的半径从左至右逐渐减小以及一般来说下一周期元素原子的半径比上一周期大;③根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④根据H2O、CH3COOH、HCl的电离程度越大,其离子结合质子能力越弱;【解答】解:①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F>O>S,所以HF>H2O>H2S,故①错误;②因同周期元素的半径从左至右逐渐减小,Na>Mg,O在Na和Mg的上一周期,半径最小,故②正确;③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Cl >S>P,酸性:HClO4>H2SO4>H3PO4,故③错误;④因H2O、CH3COOH、HCl的电离程度:HCl>CH3COOH>H2O,所以结合质子能力OH﹣>Cl﹣,故④正确;﹣>CH3COO故选:B.【点评】本题比较简单,选项D直接做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考虑对应物质电离程度越大,其离子结合质子能力越小就简单了.8.(3分)【考点】离子共存问题.【分析】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显碱性;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显酸性;C.c(H+)=10﹣12mol•L﹣1的溶液,显碱性;D.碳酸氢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解答】解: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显碱性,不能大量存在Fe3+,故A错误;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显酸性,Fe2+、H+、NO3﹣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c(H+)=10﹣12mol•L﹣1的溶液,显碱性,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C正确;D.碳酸氢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水和气体,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信息的应用及氧化还原反应的考查,对学生思维的严密性要求较高,题目难度不大.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9.(4分)【考点】有机物的鉴别;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分析】A.溴水与乙醇不反应也不分层,与苯、四氯化碳发生萃取;B.称取0.4000g的NaOH,NaOH易吸收水和二氧化碳,配制成1000mL溶液,最终浓度不是0.01000 mol•L﹣1;C.苯中会溶解溴;D.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解答】解:A.因溴水与乙醇不反应也不分层,与苯发生萃取后有色层在上层,与四氯化碳发生萃取后有色层在下层,能用溴水鉴别,故A正确;B.称取0.4000g的NaOH,因NaOH易吸收水和二氧化碳,配制成1000mL溶液,最终NaOH 溶液的浓度不是0.01000 mol•L﹣1,故B错误;C.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溴水后过滤,苯中会溶解溴,引入新的杂质,故C错误;D.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淀粉溶液属于胶体分散系,则用激光笔检验淀粉溶液的丁达尔现象,故D正确;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涉及有机物的鉴别、溶液的配制、有机物的除杂及胶体的性质,选项B为解答的难点和易错点,题目难度中等.10.(4分)【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A.生成氢氧化镁沉淀;B.醋酸铵为强电解质;C.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锰、硫酸钾、水.【解答】解:A.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镁溶液的离子反应为Mg2++2Cl﹣+2H2O H2↑+Cl2↑+Mg(OH)2↓,故A错误;B.用银氨溶液检验乙醛中的醛基的离子反应为CH3CHO+2Ag(NH3)2++2OH﹣CH3COO﹣+NH4++3NH3+2Ag↓+H2O,故B错误;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的离子反应为CO2+H2O+C6H5O﹣→C6H5OH+HCO3﹣,故C 错误;D.Na2SO3溶液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离子反应为5SO32﹣+6H++2MnO4﹣=5SO42﹣+2Mn2++3H2O,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及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即可解答,注意A、C为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11.(4分)【考点】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分析】A.由苯酚能发生邻对位取代,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来分析;B.由苯酚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来分析;C.由苯环能与氢气加成、醛基能与氢气加成来分析;D.香兰素分子中苯环为平面结构,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在同一平面内.【解答】解:A.常温下,1mol丁香酚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共与2molBr2反应,故A错误;B.苯酚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则丁香酚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故B错误;C.苯环能与氢气加成、醛基能与氢气加成,则1mol香兰素最多能与4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D.香兰素分子中苯环为平面结构,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在同一平面内,则7个C原子、3个H原子、2个O原子在同一平面内,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明确结构决定其性质、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结构式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12.(4分)【考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分析】A、根据溶液的电中性原则分析;B、从盐对应的酸越弱,水解程度越大分析;C、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分析;D、0.1mol•L﹣1的NaHA溶液,其pH=4,则说明HA﹣以电离为主.【解答】解:A、溶液遵循电中性原则,根据电荷守恒,则有:c(H+)+c(M+)═c(OH ﹣)+c(A﹣),故A正确;B、pH相等,溶液中的c(OH﹣)相等,根据酸性越弱,水解越强,所以溶液中c(Na2CO3)<c(CH3COONa),故B错误;C、根据电荷守恒得:c(H+)+c(Na+)=c(OH﹣)+c(CH3COO﹣)…①,由于c(CH3COOH)=c(CH3COONa),且它们等体积混合,由原子守恒得:2c(Na+)=c (CH3COO﹣)+c(CH3COOH)…②,将①×2﹣②得:c(CH3COO﹣)+2c(OH﹣)═2c(H+)+c(CH3COOH),故C正确;D、NaHA溶液的pH=4,溶液呈酸性,即c(H+)>c(OH﹣),同时也可以判断HA﹣以电离为主,所以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c(HA﹣)>c(H+)>c(A2﹣)>c(H2A),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题目难度中等,注意从电荷守恒、物料守恒、结合盐类的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解答该题.13.(4分)【考点】有关过量问题的计算.【分析】A.根据发生的反应CuO+C Cu+CO,2CuO+C 2Cu+CO2分析;B.Fe在Cl2中燃烧的产物与Fe和Cl2的用量无关,其产物只有FeCl3;C.根据可能发生的反应Al3++3OH﹣=Al(OH)3↓,Al3++4OH﹣=AlO2﹣+2H2O分析;D.根据可能发生的反应有:NH3•H2O+SO2=NH4HSO3,2NH3•H2O+SO2=(NH4)2SO3+H2O 进行分析.【解答】解:A.CuO+C Cu+CO,2CuO+C 2Cu+CO2,≤1,产物为CO;≥2,产物为CO2;1<<2,产物为CO和CO2,故A正确;B.Fe在Cl2中燃烧只有一种产物FeCl3,故B错误;C.Al3++3OH﹣=Al(OH)3↓,Al3++4OH﹣=AlO2﹣+2H2O,<3,铝元素以Al3+和Al(OH)3形式存在;=3,则以Al(OH)3形式存在;3<<4以AlO2﹣和Al(OH)3形式存在;≥4只以AlO2﹣形式存在,故C正确;D.NH3•H2O+SO2=NH4HSO3,2NH3•H2O+SO2=(NH4)2SO3+H2O,≤1,生成NH4HSO3;1<<2,产物为NH4HSO3与(NH4)2SO3混合物;≥2,只生成(NH4)2SO3,故D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是近年以来出现的一道很少出现的试卷题型题,是一道新情景试卷,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也具有极强的迷惑性,各选项具有很强的干扰性,是一道好题!很容易选错答案.主要考查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情况.注意Fe在Cl2中燃烧的产物与Fe和Cl2的用量无关,其产物只有FeCl3.14.(4分)【考点】有关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分析】石灰水共增重7.1g,为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水的质量,10g沉淀为碳酸钙的质量.有机物中的碳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有机物中的氢全部转化为水,计算二氧化碳、水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C元素、H元素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判断有机物中是否含有氧元素,根据原子守恒计算有机物的最简式,结合选项判断.【解答】解:l0g沉淀为CaCO3,物质的量为=0.1mol,根据碳元素守恒可知,产生的二氧化碳为0.1mol,二氧化碳的质量为0.1mol×44g/mol=4.4g,其中碳元素质量为:0.1mol×12g/mol=1.2g,石灰水增重7.1g,所以有机物燃烧生成的水的质量为:7.1﹣4.4=2.7g,其物质的量为=0.15mol,氢元素质量为0.3mol×1g/mol=0.3g,有机样品共3.1g,所以O元素物质的质量=3.1g﹣1.2g﹣0.3g=1.6g,氧原子物质的量为:=0.1mol,即3.1g有机物中n(C)=0.1mol,n(H)=0.15mol×2=0.3mol,n(O)=0.1mol,碳、氢、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1mol:0.3mol:0.1mol=1:3:1,即最简式为CH3O,乙二醇分。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化学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化学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B.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可食用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D.提倡人们购物时不用塑料袋,是为了防止白色污染[答案] B.[相应知识点]⑴.能源结构、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
⑵.食品添加剂。
⑶.环境污染、重金素污染、白色污染。
2.下列文字表述与反应方程式对应且正确的是()A.溴乙烷中滴入AgNO3溶液检验其中的溴元素:Br-+Ag+==AgBr↓B.用醋酸除去水垢:CaCO3 + 2H+==Ca2+ + H2O + CO2↑C.利用腐蚀法制作印刷线路板:Fe3+ + Cu == Fe2+ + Cu2+D.实验室用液溴和苯在催化剂作用下制溴苯:+ Br2FeBr3Br+ HBr[答案] D.[相应知识点]⑴.有机物中卤素元素的检验⑵.检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⑶.溴苯的制备以及催化剂3.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的33.6L 氯气与27g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 AB.标准状况下,22.4L 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19N AC.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 A个分子,其中的氧原子数为2N AD.1L浓度为1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N A个CO32-[答案] C .[相应知识点]⑴.考查22.4L/mol的正确使用,⑵.考查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的计算,⑶.正确表示一定物质的量的某物质微粒所含的共价键数,⑷.考查在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气体分子所含的分子数和原子数,⑸.考查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所含微粒的数目以及盐类的水解知识。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科(江苏卷)考试说明.解答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科(江苏卷)考试说明I命题指导思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评价全面衡量,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择优录取。
因此,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1.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化学科学素养的要求,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科试卷(江苏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本说明组织命题。
2.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科试卷(江苏卷)的命题应充分体现“有利于普通高等学校选拔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发展的新生,有利于基础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推进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改革,有利于正确引导基础教育化学教学”的命题思想。
3.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科试卷(江苏卷)以测试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为主导,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等为主要考查内容,重点考查考生的信息获取与加工、化学实验探究、从化学视角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等能力。
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和科学发展过程,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步树立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4.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科试卷(江苏卷)将更富有时代气息,更进一步体现化学新课程理念,更能体现江苏特色,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II考试内容及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化学科学素养的要求和化学科学的特点,参照《普通高级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结合江苏省普通高中化学教学的实际,对化学学科的考试内容作如下说明。
一、素养和能力要求1.理解化学科学(1)了解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线索,形成化学科学的基本观念,理解化学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
2008年高考化学江苏卷解析
2008年高考化学江苏卷解析苏州中学顾菲菲各位老师:上午好!江苏高中课程的新课改在经历了三年的风雨历程后,终于迎来了第一场高考。
这三年来,老师们的心一直高高的悬着,“高考怎么考,考什么”的迷茫成为大家教学过程中的最大困惑。
而今,江苏高考命题组给了我们一份答卷,这答案该如何去理解,是否令大家满意,如何启迪我们今后的教学,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见解。
今天,我将参考08考试说明来讲评08高考化学江苏卷,所有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
一、内容与结构从试卷结构来看,新课程高考卷与历年高考卷的明显不同之处在于考试时间和分值作了调整,时间改为100分钟,试卷满分为120分,同时试题类型引入选做题,给了学生一个自由选择的空间。
整卷总题量21题,选择题两大题共14小题,48分,分值比例40%;主观题分7大题,包括一个实验题,两个无机题,一个应用题,一个有机题,还有一个计算题和一个选做题,共72分,分值比例60%。
选择题着重考查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考查的知识覆盖面宽,但与07年相比难度有所降低,经典题型如阿伏加德罗常数、离子方程式、离子共存等依然存在。
总的来说,选择题容易上手,得分率较高。
相比较而言,非选择题的选材则以中学化学主观知识为依托,题目体现创新,难度有梯度,着重考查学生的信息获取与加工、化学实验探究、从化学视角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等能力。
这类题对考生来说是公平的,在客观上抑制了中学备考中的题海战略。
学生只有真正理解化学,这类题才有可能做好。
08年高考化学虽然属于学业水平测试,但其仍具有明显的选拔性。
这充分体现“有利于普通高等学校选拔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发展的新生,有利于基础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推进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改革,有利于正确引导基础教育化学教学”的新课程高考命题思想。
从表中可以看出,有些题目很难准确划分到某个模块,因此只能模糊的计算得到:化学1模块涉及42分,占分值的35%,化学2模块涉及11分,占分值的9%,化学反应原理涉及31分,占分值的26%,有机化学基础涉及24分,占分值的20%,选修模块物质结构与性质涉及12分,占分值的10%,选修模块实验化学12分,占分值的10%二、典型题分析4.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A.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B.氯水和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C.漂白粉和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D.乙炔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本题C选项漂白粉和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共性是与碳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区别是次氯酸继续发生光照分解反应,而硅酸光照不分解。
实验二 二氧化碳甲烷化反应动力学的测定-实验指导书(最终版) (1)
二氧化碳甲烷化反应动力学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熟悉微型固定床反应器,掌握常见实验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2.掌握测定气固相催化反应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3.分析消除内、外扩散对反应影响的实验方法。
二、实验装置及流程实验流程见图1,反应管为φ8×400不锈钢管,内径φ8,内装甲烷化催化剂0.5~1g(堆密度为1Kg/L),催化剂粒度40~60目,催化床中部插有热电偶,并与测温仪表相连测定反应温度。
来自钢瓶的氮气,二氧化碳和氢气(氢气发生器产生)分别经减压阀和过滤器后,用质量流量计调节流量。
三股气体经过混合器进入预热器。
经过预热的混合气体再进入反应器中反应,反应后的气体去气相色谱(GC7800,TDX01色谱柱)进行分析或放空。
图1 实验流程图二氧化碳与H 2在镍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如下甲烷化反应:2242298CO +4H =CH +2H O 16508kJ/mol H .∆=−催化剂以氧化镍为主要成分,三氧化二铝为载体,氧化镁、氧化钛或三氧化二铬为促进剂,在使用前,需将氧化镍还原成具有催化活性的金属镍。
假定CO 2在该催化剂上的甲烷化可视为一级可逆反应。
根据反应速率的定义,在连续反应器内的反应速率可表示为单位反应体积d VV RR 或单位反应表面积d S 或单位质量催化剂d W 上某一反应物或产物的摩尔流量的变化,即:()()();;i i ii V i i s W R dN dN dN r r r dV dS dW=±=±=±一般来说,实验测得的均为宏观反应速率,包括了内、外扩散过程影响的化学反应速率。
本征反应速率r A 与宏观反应速率R A 之间满足如下关系:催化反应的控制阶段可分为:(1)本征动力学控制;物料在催化剂里的内、扩散阻力可忽略,宏观反应速率趋近于本征速率值;(2)内扩散影响强烈;这种情况发生在催化剂颗粒较大,外扩散传质系数和反应速率常数都相对较大的时候;(3)外扩散控制;此情况多发生在活性组分均匀分布,催化剂颗粒小、外扩散传质系数相对较小,而反应速率常数相对较大的时候。
2008年高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江苏卷)
第9章指针实验9-1 指针类型实验目的:理解指针类型。
实验步骤:1.分组讨论下面的说法或问题。
1.1指针变量存储的内容为地址,而地址是有类型的,因为地址必须是某存储单元的地址时才有意义(即可以通过地址根据类型使用相关存储单元),因此,指针变量本质上指向的是某类型的存储单元。
1.2有了指针变量就是又多了一种使用存储单元的途径。
1.3地址是编号是整数,为何不能用整数给指针变量赋值?但为何使用强制类型转换之后就可以了?编译系统为何只尽到提醒的义务,而不绝对禁止呢?2.已知有int i=3, *pi=&i;2.1分析下面语句的输出(不能确定时用某某变量的地址代替)并编程验证。
printf("%x,%x,%x\n", &i, i, *i);printf("%x,%x,%x\n", &pi, pi, *pi);2.2根据程序的输出,画出变量i和pi简化的存储状态图。
2.3分析下面语句的输出并编程验证。
printf("%x,%x,%x\n", pi, *&pi, &*p);3.有int i = 3, *pi, *pj;pi = &i;pj = pi;3.1画出变量i、pi和pj的形象状态图。
3.2对于变量i所标识的存储单元,现在有几种使用途径?3.3分析下面语句的输出并编程验证。
*pj = i + *pi;printf("%d,%d,%d\n", i, *pi, *pj);4.分析并比较下面三个程序的输出。
4.1#include <stdio.h>void main( ){int i = 3, j = 2;int *pi, *pj, *ptemp;pi = &i;pj = &j;printf("%d,%d\n", i, j);printf("%d,%d\n", *pi, *pj);ptemp = pi;pi = pj;pj= ptemp;printf("%d,%d\n", i, j);printf("%d,%d\n", *pi, *pj);}4.2#include <stdio.h>void main( ){int i = 3, j = 2, temp;int *pi, *pj;pi = &i;pj = &j;printf("%d,%d\n", i, j);printf("%d,%d\n", *pi, *pj);temp = *pi;*pi = *pj;*pj= temp;printf("%d,%d\n", i, j);printf("%d,%d\n", *pi, *pj);}4.3#include <stdio.h>void main( ){int i = 3, j = 2, temp;int *pi, *pj;pi = &i;pj = &j;printf("%d,%d\n", i, j);printf("%d,%d\n", *pi, *pj);temp = i;i = j;j= temp;printf("%d,%d\n", i, j);printf("%d,%d\n", *pi, *pj);}5.有int *pi;,如何评价语句pi=π?实验9-2 空指针实验目的:进一步理解指针变量的作用。
二氧化碳捕集-甲烷化一体化装置和方法
一、介绍1. 二氧化碳捕集-甲烷化一体化装置的重要性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严峻的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碳排放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二氧化碳捕集-甲烷化一体化装置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可以有效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并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甲烷,从而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双重目的。
二、二氧化碳捕集-甲烷化一体化装置的工作原理1. 二氧化碳捕集装置a. 二氧化碳捕集装置是通过化学吸附或物理吸附等方式,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从排气中分离出来,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
b. 采用不同的吸收剂和吸附材料,可以实现对不同工艺条件和气体成分的适应,从而提高捕集效率和稳定性。
2. 甲烷化装置a. 甲烷化是将捕集到的二氧化碳利用催化剂和高温条件进行化学反应,将其转化为甲烷。
b. 甲烷是一种清洁的燃料,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可以用于工业燃料和替代传统燃料,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积极作用。
三、二氧化碳捕集-甲烷化一体化装置的关键技术1. 吸附材料的研发a. 选择高效的吸附材料对于提高二氧化碳捕集效率和稳定性至关重要,需要具有高吸附容量、热稳定性和可再生性。
b. 目前,许多研究机构和企业致力于开发新型吸附材料,如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和多孔有机聚合物(POP),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
2. 甲烷化反应的催化剂设计a. 催化剂的选择对甲烷化反应的效率和产物选择具有重要影响,需要具有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b. 随着纳米技术和表面科学的发展,新型多孔催化剂和合金催化剂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四、二氧化碳捕集-甲烷化一体化装置的发展现状与前景1. 国内外研究现状a. 在国际上,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在二氧化碳捕集-甲烷化一体化装置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b. 在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许多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展。
二氧化碳甲烷化催化剂
二氧化碳甲烷化催化剂
二氧化碳甲烷化催化剂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催化剂,它主要用于二氧化碳和甲烷之间的氢结合反应。
用这种催化剂可以很好地控制反应过程中的反应温度,保证反应效率,并降低反应温度,使反应更加安全,同时也可以提高反应效果。
使用二氧化碳甲烷化催化剂,可以生产高纯度和高产量的甲烷气体,可以替代汽油和煤油,以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同时,它也可以用于家庭暖气的供暖系统,可以更高效率地利用能源,避免浪费,减少污染。
另外,二氧化碳甲烷化催化剂也可以被用于合成一些有机化合物,如二甲酯,双酯,三元醇等,能更有效地优化合成过程。
此外,二氧化碳甲烷化催化剂还可以用于转化石油中的低碳含量分子,如芳香烃等,有助于提高汽油的质量。
它对提高石油的性能和增加燃料经济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总之,二氧化碳甲烷化催化剂的重要性非常明显,无论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还是家庭供暖系统中,都应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用处将更加发挥出来。
08年江苏学业
高二化学(必修科目)练习三一、单项选择题1.奥运会火炬使用丙烷作燃料。
丙烷属于A.无机物B.有机物C.氧化物D.混合物2.下列物质敞口放置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A.食盐B.浓盐酸C.苯D.浓硝酸3.下列各物质完全燃烧,产物除二氧化碳和水外,还有其他物质的是A.甲烷B.乙烯C.氯乙烯D.乙醇4.某气体通人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为原来颜色。
该气体是A.SO2B.O2C.CO2D.H25.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硫酸铜溶液B.稀硫酸C.溴水D.氢氧化铁胶体6.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SO42-、C1-,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OH-B.Ba2+C.NH4+D.Ag+7.下列物质中,主要成分属于硅酸盐的是A.烧碱B.水泥C.石灰石D.胆矾8.去年我国南方发生了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冰雪灾害。
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等“化冰盐”能快速化冰融雪。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冰融雪属于化学变化B.氯化镁的化学式为MgClC.氯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D.大量使用“化冰盐”不会污染环境9.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1023mol-1。
关于1 mol H2O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1 mol H2B.含有6.02×1023个水分子C.质量为18 g/mol D.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 10.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H2SO4+2NaOH Na2SO4+2H2O B.2NaHCO3 Na2CO3 + CO2↑ + H2OC.NH3 + HCl NH4Cl D.CuO +H2Cu +H2O1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用于物质分离的是12.2007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其绕月飞行的目的之一是探测月球土壤中核聚变材料He的含量。
关于4He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2 B.中子数为3 C.核外电子数为1 D.质量数为2 13.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C1-的是A.KC1O3固体B.C12C.HCl气体D.KCl溶液14.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和反应是吸热反应B.燃烧属于放热反应C.化学键断裂放出能量D.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一定相等15.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有8个主族B.ⅠA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C.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D.短周期是指第一、二周期16.正丁烷与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依据是A.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B.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具有不同的分子结构D.分子式相同,但分子内碳原子的连接方式不同17.对于反应2H2O22H2O + O2↑,下列措施不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减小H2O2溶液的浓度B.升高H2O2溶液的温度C.向H2O2溶液中加人少量MnO2粉末D.向H2O2溶液中加人一定浓度的FeCl3溶液18.制造焊锡时,把铅加进锡的重要原因:A. 增加强度B. 降低熔点C. 增加硬度D. 增强抗腐蚀能力19.人生病时要合理用药。
08年各地高考理综化学有机推断题集锦
08年高考有机推断题1. (08化学试卷江苏)19.(12分)苯噁布洛芬是一种消炎镇痛的药物。
它的工业合成路线如下:CHCN HO3HNO 3CH 3COOHCHCN HO 3O 2NCHCOOC 2H 5HO3H 2NNOCHCOOH 3Cl布噁布洛芬ABCD EFG请回答下列问题:⑴A 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其原因是 。
⑵由A 到B 的反应通常在低温进行。
温度升高时,多硝基取代副产物会增多。
下列二硝基取代物中,最可能生成的是 。
(填字母)a .OHO 2NNO 2CH CN 3b .OHO 2NCH CN 3O 2Nc .OHNO 2O 2NCH CN CH 3d .OHO 2NNO 2CH CN3⑶在E 的下列同分异构体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分子是 。
(填字母) a .HO CH 2CHCOOCH 3H 2N3b .HO CH 2COOCH(CH 3)2H 2Nc .HOCHCHCOOH H 2N3CH 3d .HOH 2NCCH 2COOH CH 33⑷F 的结构简式 。
⑸D 的同分异构体H 是一种α-氨基酸,H 可被酸性KMnO 4溶液氧化成对苯二甲 酸,则H 的结构简式是 。
高聚物L 由H 通过肽键连接而成, L 的结构简式是 。
2.08天津卷27.(19分)某天然有机化合物A仅含C、H、O元素,与A相关的反应框图如下:(1)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S→A第①步反应__________________、B→D__________________、D→E第①步反应__________________、A→P_________________。
(2)B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P、E、S的结构式:A:____________、P: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S: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江苏卷)18.(10分)“温室效应”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
CO 2是目前大气
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
因此,控制和治理CO 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
⑴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CO 2浓度的有: 。
(填字母) a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 .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 .采用节能技术
d .利用太阳能、风能
⑵将CO 2转化成有机物可有效实现碳循环。
CO 2转化成有机物的例子很多,如:
a .6CO 2 + 6H 2O 光合作用
C 6H 12O 6 +6O 2 b .CO 2 + 3H 2
催化剂△CH 3OH +H 2O c .CO 2 + CH 4
催化剂△
CH 3COOH d .2CO 2 + 6H 2
催化剂△
CH 2==CH 2 + 4H 2O
以上反应中,最节能的是 ,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 。
⑶文献报道某课题组利用CO 2催化氢化制甲烷的研究过程如下:
反应结束后,气体中检测到CH 4和H 2,滤液中检测到HCOOH ,固体中检测到镍粉和Fe 3O 4。
CH 4、HCOOH 、H 2的产量和镍粉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仅改变镍粉用量,其他条件不变):研究人员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HCOOH 是CO 2转化为CH 4的中间体, 即:CO 2
Ⅰ
HCOOH
Ⅱ
CH 4
①写出产生H 2的反应方程式 。
②由图可知,镍粉是 。
(填字母)
a .反应Ⅰ的催化剂
b .反应Ⅱ的催化剂
c .反应Ⅰ、Ⅱ的催化剂
d .不是催化剂 ③当镍粉用量从1mmol 增加到10mmol ,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是 。
(填字母) a .反应Ⅰ的速率增加,反应Ⅱ的速率不变 b .反应Ⅰ的速率不变,反应Ⅱ的速率增加 c .反应ⅠⅡ的速率均不变
d .反应ⅠⅡ的速率均增加,且反应Ⅰ的速率增加得快
e .反应ⅠⅡ的速率均增加,且反应Ⅱ的速率增加得快
f .反应Ⅰ的速率减小,反应Ⅱ的速率增加 18.⑴abcd
⑵a c
⑶①3Fe +4H 2O 300℃
Fe 3O 4+2H 2 ②c ③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