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训练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
析
【引言】
脊髓损伤(SCI)是一种严重可致残的疾病,常常导致患者膀胱功能障碍。正常膀胱功能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因此早期康复训练
对于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探究脊髓损伤患者膀
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其效果,并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为改进膀
胱康复训练方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研究目标】
本研究的目标是探究重庆小区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
及其效果,通过实验证明特定的康复训练方法对提高膀胱功能的有效性,为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指导。
【研究方法】
1. 实验对象的选择:选择具有脊髓损伤的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
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 实验组康复训练方法:实验组使用特定的康复训练方法进行膀胱功
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包括盆底肌锻炼、肛门指压刺激、温热腰包敷贴等。
3. 对照组康复训练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功能锻炼等。
4. 数据采集:在康复训练开始前和结束后,采集实验对象的膀胱功能
指标,包括排尿时间、排尿次数、膀胱容量等。
5.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均值、标准差、t检验、方差分析等。
【实验设计】
1. 实验组设计:实验组接受特定的康复训练方法,持续4周,每周5次,每次30分钟,共计20次。
2. 对照组设计: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持续4周,每周5次,
每次30分钟,共计20次。
3. 数据采集时间点:康复训练开始前和结束后,每个时间点均在早晨
空腹时采集。
4. 对照组安慰剂效应控制:在对照组中,使用安慰剂效应进行控制,
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功能训练
龙源期刊网
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功能训练
作者:杨淑艳
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2012年第08期
脊髓损伤不仅可导致膀胱和排尿功能障碍,而且长期使用导尿管容易发生泌尿系感染,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对该类患者进行间断导尿结合膀胱功能的训练,使其尽早形成反射性膀胱和恢复膀胱一定的功能,以减少泌尿系感染和结石,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促使患者尽早拔除尿管、建立良好排尿规律、减少各可能并发症、降低治疗费用,应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早期膀胱功能康复训练。现本文浅谈我院2009年5月至2012年4月对21例脊髓损伤
患者进行的膀胱康复训练如下。
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训练方法及程序3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训练
膀胱可以储存尿液,当尿液充满膀胱时,您就会产生尿意。此时,膀胱会向大脑传送信息,而这一信息就会使您产生尿意。在理想状态下,(此时正好有厕所),大脑就会将信息传达至膀胱,允许膀胱放空。如果在膀胱已满的情况下没有厕所,大脑就会向膀胱传达信息,命令其收缩括约肌来继续储存尿液,这样您就可以等找到厕所时再将尿液排出。
脊椎受损后,神经细胞不能像以往一样传达信息,所以您就无法控制小便。所以医护人员会将导尿管插入您的膀胱使尿液排出至一个体外尿袋。
一、需要您注意并配合我们做好以下事情:
1、您要保证尿袋的清洁以避免尿路感染,不要挤压导尿管,并且使尿袋始终低于导尿管。当尿液充满袋子的三分之二时,倒掉尿液。
2、在您住院治疗期间,我们会对您的膀胱进行测试。随后将根据您的测试结果来为您实施治疗。您也将学习如何进行自我间断导尿,用尿袋收集尿液。请不要为此担心,护士会清楚明了地为您讲述这种简单的方法。如果您确实无法完成导尿,我们会将这一操作教给您的家人。
3、每天至少喝1500-2000毫升水。但请不要喝太多含气或含奶的饮品。每天最多可以喝一罐软饮料或者一杯牛奶。
4、一直吃医生为您开的药,如果没有得到医生的允许,请不要擅自停药。
5、您应该学习并练习护士所教授的保持您膀胱健康的各个步骤,此外,您应有规律地在护士给您的小便日记上填写有关小便的各种信息。
6、如果您有发烧、感觉寒冷、尿血及尿液发臭的迹象,请及时告知您的主治医师。如果尿液发黑或发臭,要喝比正常时更多的水。尿路感染的信号包括高烧、尿液发黑或发臭。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
重型组 ( 1 9 . 3± 4 . 1 ) m g / L 。中型组 、 重 型组与轻 型组 比较 , 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 0 5 ) , 重型组 与中型组 比较 , 差 异有统
计学意义 ( P< 0 . 0 5 ) 。脑梗死患者血清 h s —C R P水平 与临床
脊 髓 损伤 患 者膀 胱 功 能 的早 期康 复 训 练及 效 果
韦 荣 ( 陕西省镇安 县医院骨科 , 陕西 镇安 7 1 1 5 0 0 )
【 摘
要] 目的 : 观察脊髓损伤患者膀胱 功能的早期康 复训练 和效果。方法 : 将J 2 0例脊髓 损伤患者 根据 随机原则 分为治
疗组与对照组各 6 0例 , 两 组都 采用 药物等综合治 疗 , 在此基础上 , 治疗组给予积极 的膀胱功能早期 康复训练 。结果 : 对照组治疗 前后 A S I A感觉评分与运动评分 比较 , 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 但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P< 0 . 0 5 ) 。经 过观察 , 治疗组 减少平均 2 4 h排尿次数的治疗效果优 于对照组 ( P< O . 0 5 ) 。结论 : 脊髓 损伤 患者 膀胱功能的早期康 复训练 可有效促进 脊髓功能 恢复 , 减少排尿次数 , 是一种安全 、 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 关键词 ] 脊髓损伤 ; 膀胱功能 ; 早期康复训练
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的处理
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的处理[转帖]
黄澎:
首先需要说明一点,本文只是我在其他网站发表的非专业性科普文章,文中自知有多处不尽完善的地方。请专业人士不必在意。
脊髓损伤后直接的功能障碍主要有尿失禁和尿潴留。损伤后早期主要为尿潴留,所以一般采用留置导尿方式。此期,患者多在医院里住院治疗,因此和患者自己的关系不大。
进入恢复期后,患者一般进入康复医学科或者出院在家自行康复训练,这时候膀胱功能障碍的处理多需自己进行,我仅就此期的康复方法进行一简要介绍。
第一步:确定自己的膀胱功能状态
患者此期虽然直接的表现都是尿失禁,但是其膀胱的功能状态实际上是不完全一样的,其相应的处理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多数情况下是膀胱过大(>600毫升),里面始终充满了无法排出的尿液。过多的尿液使膀胱过渡充盈,没有了任何收缩力。这时候再有尿液进入膀胱,膀胱无法容纳,则通过下尿路排除,表现为尿失禁,我们称之为“充盈性尿失禁”。
第二种情况是膀胱非常小(<200毫升),原因是膀胱挛缩使膀胱缩小。这时候肾脏排出一点点尿液膀胱就容纳不下(正常情况下肾脏是持续不间断排尿的),同样是通过下尿路排出,表现为尿失禁。这种膀胱我们称之为“痉挛型膀胱”。
判断膀胱功能状态的方法很简单:采n各种方法(导尿除外)排出尿液,记录排出的尿量。然后进行一次导尿,记录导出的尿量,我们叫做它残余尿量,下面所有的处理方法都是根据患者的残余尿量进行的。
如果排出的尿量很少,而残余尿量也很少(<100毫升),基本上就是一个痉挛型膀胱。如果排出的尿量是介于200—500毫升,而残余尿量很少(<100毫升),恭喜,患者功能算是很好了。如果自主排出的尿量很少,而导出的残余尿量很多,(>200毫升),患者就是一个无张力的膀胱。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护理进展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护理进展
脊髓损伤后常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引起膀胱的储存和排尿功能障碍,通过对膀胱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利于帮助建立膀胱自主排尿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本文对近年来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康复护理进行阐述,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依据,阐述了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护理及膀胱功能训练的方法,包括留置尿管期间的膀胱训练、间隙导尿、手法功能训练、盆底肌肉锻炼和手法训练、物理疗法训练等。
当控制膀胱中枢或周围神经受损时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称为神经源性膀胱[1]。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或括约肌失去神经支配,产生排尿障碍、尿潴留、尿路感染。脊髓损伤发生在骶髓平面以上,逼尿肌反射亢进及反射性排尿;若病损发生在骶髓部,排尿中枢受损,表现为逼尿肌无张力[2],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做好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训练和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重要保证。本文就SCI 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 康复护理原则
神经源性膀胱的主要护理原则主要有:控制或消除尿路感染;使膀胱具有括约肌的控尿能力;使膀胱具有适当的排空能力;尽量不使用留置尿管[3]。
2 康复护理的方法
2.1 留置尿管期间的膀胱训练将导尿管长时间留置在膀胱而进行持续引流尿液的一种方法称为留置尿管导尿法。该方法要求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对于留置尿管的初期,传统的留置尿管护理方法是:留置初期持续引流开放尿管引流尿液,防止尿潴留致膀胱壁纤维受损,1~2周后定时将尿管夹闭,定时开放尿管,每3~4小时一次,保持膀胱一定的容量,防止膀胱挛缩,视情况更换尿管[4]。单小虹等[5]提出留置尿管期间次日即夹闭尿管,定时开放引流尿液,有静脉输液者每2小时开放引流尿液1次,无静脉输液者4 h开放引流尿液1次,2周后拔除尿管。放尿时让患者有意识地参与排尿,并定时、定量排尿,定时开放尿液,让患者养成排尿的习惯,不仅可以改善膀胱壁肌肉、神经末梢的代谢,有效地刺激膀胱反射性收缩,也可减少膀胱内残余尿量。但长期留置尿管不可避免会损伤尿道黏膜,细菌容易经过尿道进入膀胱,易引起尿路感染,有研究证实长期留置尿管感染的发生率几乎高达100%。因此,若患者病情稳定,应尽早进行夹管训练。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康复训练ppt课件
提高家庭幸福指数:康复训练有助于患者更好地融 入家庭,提高家庭幸福指数。
3
康复训练建议
个性化训练方案
01
评估患者 损伤程度 和功能状 况
02
根据评估 结果制定 个性化训 练计划
03
训练计划包 括:膀胱功 能训练、肌 肉力量训练、 平衡训练等
A
尿失禁改善:减少尿失禁次数,提高生活质量
训练对膀胱功能的影响
01 增加膀胱容量
03
减少尿失禁发生 率
05
提高患者自信心 和自尊心
02
提高排尿控制能 力
04 改善生活质量
训练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康复训练,患者能够更好地控 制膀胱功能,减少尿失禁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减轻心理压力:康复训练有助于患者恢复自信,减 轻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脊髓损伤患者膀 胱功能康复训练
目录
01. 早期康复训练 02. 效果分析 03. 康复训练建议
1
早期康复训练
训练目的
1 促进神经再生
2 提高膀胱功能
3 预防尿路感染
4 减轻疼痛和痉挛
5 提高生活质量
训练方法
膀胱功能训练:通过定时
排尿、控制排尿等方法, 01
提高膀胱功能
平衡训练:通过平衡板、 平衡球等,提高平衡能力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训练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训练
摘要】目的:探讨促进脊髓损伤患者尽早拔除尿管、力争减少尿路感染的方法。方法:患者在脊髓损伤后稳定期给予定时夹管、间歇性导尿、按压膀胱、训练患
者有意识排尿活动并配合针灸、穴位注射等康复方法,拔除尿管。结论:早期对
膀胱功能进行积极康复功能训练可促进脊髓损伤患者顺利排尿,提高患者的生存
质量。
【关键词】脊髓损伤;膀胱功能;康复训练【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4-0167-01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损伤,膀胱功能障碍是脊髓损伤后最常见的并
发症,其中尿潴留、尿路感染和慢性肾功能衰竭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最大,甚
至是引起截瘫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加强脊髓损伤后膀胱的康复护理的目的就是
预防泌尿系统并发症,保护肾脏与膀胱的功能,促进患者排尿功能的恢复。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0 例,男15 例,女5 例,年龄27~56 岁,
平均年龄41.5 岁,其中颈段脊髓损伤12例;胸腰段脊髓损伤7例;脊髓圆锥及
马尾损伤1 例,经CT及MRI或手术探查证实脊髓损伤,手术治疗17 例,非手术
治疗3例。留置导管时间最长563天,最短15天。
1.2 方法(1)对于留置尿管开放引流的患者如无尿路感染、血尿等情况时采
用水柱法膀胱容量和压力测定方法来初步评估患者膀胱内压力和容量之间的关系。测定残余尿量。(2)清洁间歇导尿:根据膀胱容量和残余尿量制定间歇导尿的
频次,4-6h导尿一次,每次导尿量不超过患者的最大安全容量,随着残余尿量的
减少逐步延长导尿间隔时间。当残余尿量小于80ml 时,停止导尿。(3)膀胱再
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疗效观察
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21-01-07T10:48:13.36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4期作者:王政
[导读] 分析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的疗效。
王政
湖北省武汉市普仁医院康复中心 430080
【摘要】目的分析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的疗效。方法对我院于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进行治疗的50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划分对照组(25例,予以康复训练)和观察组(25例,予以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膀胱功能积分比较差异不明显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膀胱功能积分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的膀胱功能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的膀胱恢复,整体疗效较理想。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针灸;康复训练;疗效
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通常表现为尿失禁、尿潴留等症状,极易引发泌尿系统感染,甚至对患者的肾功能造成较大影响。因此,需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促进患者的膀胱功能恢复。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研究,分析针灸结合康复训练的具体治疗效果,现将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于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进行治疗的50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划分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其中,观察组男女比为14:11,年龄范围为27岁至74岁,平均为 (50.46±12.37) 岁;对照组男女比为13:12;年龄在28岁至73岁之间,平均为 (50.20±12.28) 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相差较小(P>0.05)。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
果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对于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
方法:选择40例脊髓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A组进行了标准的膀胱训练,B组在标准膀胱训练的基础上添加电生理刺激和超声波刺激。进行8周的康复训练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膀胱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经过康复训练,A组和B组的总体膀胱功能都得到了一定
的恢复。但B组的膀胱容量、残余尿排空率和尿道电生理反射均显著
高于A组。B组在每个康复周期结束时的尿道电生理反射值也显著高于
A组。
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对于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功能恢复有显著效果,而添加电生理刺激和超声波刺激可以进一步增强康复效果。
关键词:脊髓损伤;膀胱功能;康复训练;电生理刺激;超声波
刺激
Introduction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常常导致患者的肢体运动
和膀胱功能受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膀胱功能受损后,患
者常常出现排尿障碍、尿失禁、尿不尽、尿频等症状,影响了患者的
生活和社交生活。因此,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需要注重膀胱功
能的恢复。
早期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地促进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过程,并且可
以让患者尽早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在膀胱功能康复训练中,电生理刺
激和超声波刺激也被广泛运用于提升训练效果。本文旨在研究电生理
刺激和超声波刺激在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
Materials and Methods
研究对象
选择40例脊髓损伤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平均年
龄为44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下列纳入和排除标准:
脊髓性膀胱的健康宣教
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辛辣、油腻、高 0 3 糖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膀胱负担。
饮食规律:定时定量进食,避免暴饮暴 0 4 食,以免影响膀胱功能。
_
3
脊髓性膀胱的康复 治疗
康复治疗方法
01
02
物理治疗:包 括按摩、热敷、 电刺激等方法, 帮助患者缓解 症状,提高生 活质量。
02
预防泌尿系统感 染,减少并发症
01
改善膀胱功能, 提高排尿能力
康复治疗效果
改善膀胱功能: 提高排尿能力, 减少尿失禁和 尿潴留的发生
01
促进神经功能恢 复:通过康复治 疗,促进受损神 经的再生和修复
03
02
提高生活质量: 减少因膀胱功能 障碍导致的生活 不便和痛苦
04
预防并发症: 降低尿路感染、 肾结石等并发 症的发生风险
药物治疗:根 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使用药 物进行治疗, 如抗炎药、止 痛药等。
03
康复训练:通 过康复训练, 帮助患者恢复 膀胱功能,提 高生活质量。
04
心理治疗:通 过心理治疗, 帮助患者调整 心态,积极面 对疾病,提高 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目标
04
促进患者康复, 提高社会参与度
03
提高生活质量, 减轻患者痛苦
脊髓性膀胱的 健康宣教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训练的研究现状
脊 髓 损 伤 患 者 膀 胱 功 能 训 练 的 研 究 现 状
小 膀 胱 。 龚 敏 等 认 为 留 置 尿 管 初 期 3天
陶琼 刘 凯 红
牵张松弛后 可反射 性引 发尿 道括约 肌松 弛 , 尿 液 顺 利 排 出 。 间 歇 导 尿 可 以 使 使 脊髓 损 伤 患 者 处 于 相 对 不 带 管 的状 态 ,
起呼吸系统 、 环系 统 、 循 泌尿 系统 、 代谢 、
者视线 内 , 导患者 建立 排尿 意识 , 指 诱 并 导患者 自我按摩膀胱体会 膀胱的收缩感 ,
并教会患者 V l l as v a a屏 气 法 , 深 吸 一 口 即 气 ” , 后 屏 住 呼 吸用 力 收 缩 腹 部 肌 肉 , 然
功 能 达 到 自行 排 尿 的 目的 。在 留置 尿 管 3周 后 , 现 尿 管 周 围 有 尿 液 流 出 , 以 发 可
经 过 留置 尿 管 、 歇 导 尿 、 法 排 尿 问 手 等 膀 胱 功 能 训 练 , 者 可 以 自行 排 尿 , 患 但 是 不受 大脑 的 控 制 , 以 我 们 再 次 将 排 尿 所 训 练 成 条 件 反 射 。 即 在 患 者 身 体 上 寻 找
泌 物 引 起 尿 管 的堵 塞 及 发 生 尿 管 相 关 性 尿 路 感 染 。根 据 患 者 的饮 水 习 惯 和 口 味
脊髓损伤后膀胱控制障碍的康复治疗
脊髓损伤后膀胱控制障碍的康复治疗
脊髓损伤后膀胱控制障碍的康复治疗许光旭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膀胱障碍来源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是最常见的原发性和继发性功能障碍。原发性的因素是支配膀胱的神经损伤,既可以为中枢性,也可以是外周性。神经源
性膀胱中枢性损伤:指脊髓排尿中枢以上损伤,但排尿中枢本身功能存在,代表性的表现为反射性膀胱。外周性损伤:指骶丛神经损伤,导致膀
胱的神经支配完全丧失,代表性的表现为无抑制性膀胱。下尿道解剖下尿道排尿与排尿控制的外周部分主要由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约肌、后尿
道平滑肌、盆腔与尿道周围横纹肌组成。逼尿肌由内纵、中环和外纵三层平滑肌纤维相互交错排列而成。尿道括约肌功能性内括约肌和解剖
学外括约肌。内括约肌:可塌陷的近端尿道和膀胱颈随膀胱储尿量增加,内括约肌不断增高压力,从而使近端尿道压力高于膀胱内压力。膀胱收
缩时,膀胱颈和近端尿道括约肌向上向外牵拉,使其扁平结构转变为圆形结构,阻力下降。外括约肌:横纹肌,收缩使尿道阻断。下尿道神经
支配膀胱储尿和排尿控制的神经支配: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躯体神经中枢控制下相互协调副交感神经副交感节前纤维自脊髓S2~ 4节段发出随盆神经至膀胱丛,与膀胱壁的器官旁神经节或壁内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发出节后纤维支配逼尿肌。逼尿肌具有胆碱能受体,副交感神
经分泌乙酰胆碱与其结合,使膀胱逼尿肌收缩,尿道内括约肌舒张而排尿。交感神经来自脊髓T11~L1,2发出纤维经腹下神经到达腹下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后发出节后纤维分布到平滑肌。末梢分泌去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
及效果分析
350000
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方法:选
取本医院自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
比较常规膀胱引流护理与早期膀胱功能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
的留置尿管时间(31.86±7.52)、膀胱容量(453.83±33.85)、残余容量
(31.15±6.77)、护理满意度(96.00%)与对照组(103.14±22.35、
294.75±22.04、98.46±8.93、80.00%)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可改善患者膀胱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脊髓损伤;膀胱功能;早期康复训练;效果
脊髓损伤是临床常见疾病,膀胱功能障碍是常见并发症之一,由于外界因素
影响而引发的脊髓损伤。多伴随有受损节段运动、扩约肌功能障碍等,且病情严
重者可发生膀胱功能障碍,甚至引发肾功能衰竭[1]。临床通常将导尿管排尿作为
临床治疗脊髓损伤的方式,但长时间使用导尿管,往往会影响患者膀胱功能,且
会加剧膀胱纤维化速度。因此,应加强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锻炼。
本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此次选择100例脊髓损伤患者,时间来源于2020年12月-
2021年12月。其基本资料如下表1所示,具有可比性(P>0.05)。纳入标准:
患者给予磁共振检查后发现有腰骶段骨折,且伴随有骨髓损伤;临床资料完整者;自愿参与此次研究者。排除标准:外伤史者;膀胱排尿功能障碍者;严重心肝肾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
及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脊髓损伤患者共7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
组3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训练。比较两
组膀胱容量水平、残留尿量、留置尿管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生存质量。结果:观
察组膀胱容量水平高于对照组,残留尿量低于对照组,留置尿管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对于脊髓损伤
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改善膀胱功能和缩短治疗时间,改善生存质量。
【关键词】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早期康复训练;效果
脊髓损伤是由于多种创伤因素导致的脊髓结构受损,导致脊髓神经功能受损。其主要症状是脊髓神经功能在受损程度以下迅速丧失,并有软瘫、排尿和排便功
能减退、各种脊髓反射消失,甚至有可能影响到呼吸;膀胱功能障碍,最直接的
后果就是会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会出现尿意不畅、排尿困难、排尿迟缓等问题,甚至会造成尿道疾病,无法排尿,造成肾脏功能衰竭,危及生命。对脊髓损
伤病人进行早期的膀胱功能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地减少泌尿系统疾病的感染风险,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1-2]。因此,本研究以70名住院治疗的脊髓损伤病人为研究
对象,评价其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脊髓损伤患者共70例,数字表随机分2
组每组35例。其中,对照组男25例,女10例,年龄24-78(47.22±2.21)岁。观察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26-79(47.12±2.24)岁。两组统计学比较显示
脊髓损伤患者反射性膀胱功能障碍的康复与护理
脊髓损伤患者反射性膀胱功能障碍的康复与护理目的探讨早期膀胱功能训练配合心理护理对改善脊髓损伤患者反射性膀
胱功能障碍的重要意义。方法选择37例脊髓损伤引起的反射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采取一系列的康复护理技术,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通过训练32例患者在3周内建立反射性膀胱功能,达到排尿自理。5例6周后仍未建立反射性膀胱,需留置尿管。3例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结论早期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和护理是脊髓损伤患者提高疗效并早日康复的关键。
标签: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康复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是由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它能引起损伤平面以下脊髓功能的障碍,例如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的改变。其中引起神经性器官例如膀胱尿道、直肠肛门和性功能障碍最为常见。对于脊髓损伤导致膀胱功能障碍的患者,早期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并配合心理护理能显著降低泌尿系感染的发病率,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37例患者均为我科2006年6月~2010年5月期间住院患者。其中男25例,女12例;年龄16~75岁,平均年龄39岁。经CT证实脊髓损伤,均表现为完全性截瘫,其中颈髓损伤17例,胸腰椎损伤20例,手术治疗29例,非手术治疗8例。
1.2康复方法
1.2.1留置尿管期训练[1]用密闭式引流,严格无菌操作,夹闭尿管定时开放。白天2~3h开放1次,夜间3~4h开放1次,制定饮水计划,严格按计划饮水。饮水计划:入量1500~2000mL/d,夜间8点后不再饮水(包括静脉输液量),静脉输液期间少喝水,进水量(10~25)mL/h,不要一次大量饮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训练【摘要】目的:探讨促进脊髓损伤患者尽早拔除尿管、力争减少尿路感染的方法。方法:患者在脊髓损伤后稳定期给予定时夹管、按压膀胱、间歇性导尿、训练患者有意识排尿活动并配合针灸、穴位注射等康复方法,下拔除尿管。结论:早期对膀胱功能进行积极康复功能训练可促进脊髓损伤患者顺利排尿,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脊髓损伤;膀胱;康复训练
【中图分类号】r4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4-0333-01
脊髓损伤(sci)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损伤,膀胱或括约肌失去神经支配发生功能障碍,出现尿潴留或尿路感染,而膀胱内高压状态导致膀胱-输尿管反流,逆向损害导致肾功能损害,可引起肾功能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采取有效的膀胱功能康复训练,对改善疾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现将其康复训练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由外伤所致,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72例,男60例,女12例;其中颈髓损伤10例、胸段脊髓损伤29例、腰骶段脊髓损伤33例;脊髓完全损伤28例,不完全损伤34例。
2 膀胱功能康复训练
2.1留置导尿对于持续留置尿管开放引流的患者如无尿路感染、
血尿等情况时可予夹管,然后据周围环境温度、补液量、入水量、本身体温、出汗情况、呼吸情况、消化道排泄量的种类、量而定,每2~4 h放尿1次,每次尿量控制在300~500 ml,每次放尿前辅助按摩热敷膀胱,了解膀胱充盈情况,放尿时指导患者有意识增加腹肌压迫膀胱产生排尿感和排空感,使病人的排尿模式与正常排尿相似。夜间为不影响患者睡眠和避免膀胱内贮尿过多,入睡前放尿后行尿管持续开放引流至第2天早上。如尿液引流通畅、尿液清、沉渣少、无尿路感染,一般不进行膀胱冲洗,减少逆行感染机会,为早日摆脱尿管做准备。
2.2间歇性导尿(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ic)在脊髓损伤的早期和长期应用中是较常用,目的使膀胱间歇性扩张,有利于膀胱反射性收缩功能的恢复。应严格限制患者水的摄入量,每天控制在2000ml以内。避免不规则饮水,每日早、中、晚各饮水400ml(包括饮食水分),两餐间饮水200ml,晚上8:00以后尽量不要再饮水,使膀胱有规律的充盈。导尿时间相对固定,一般情况下每4 h导尿1次,如2次导尿间歇通过扣击、挤压等排尿手法诱导患者自行排尿,如自行排尿>150ml,且残余尿200ml,且残余尿250ml,且无明显尿路感染可终止导尿。
2.3手法排尿①扳机排尿法:在下腹或下肢寻找扳机点,轻轻敲打耻骨上区,牵拉阴毛,摩擦大腿内侧,捏掐腹股沟等,寻找引起排尿动作的部位,利用皮肤膀胱反射作用,使尿液排出,减少残余尿。②crede排尿法:当脐上一横指可触及膀胱底时,双手拇指置
于髂嵴处,其余手指放在膀胱底,由膀胱底向体部环形按摩3~
5min,再把双手重叠放于膀胱上慢慢向耻骨后下方由轻到重挤压,直到排出尿液。操作时可让患者听流水声,必要时热敷小腹。此法适用于松弛型、感觉麻痹型和无张力型膀胱障碍患者。③valsalva 屏气法:患者采取坐位,身体前倾放松腹部,训练患者收缩腹肌,同时屈曲膝关节与髋关节,使大腿贴近腹部,从而增加膀胱及骨盆底部的压力,指导患者自己增加腹压促使尿液排泄。此法适用于尿潴留导致的充盈性尿失禁。
2.4患者病情稳定后,即可开始进行针灸对症,取三阴交、水道、曲骨、气海、阴陵泉等穴位进行电针治疗,必要时加用维生素b12等营养神经的药物穴位注射疗法。
2.5直立床训练直立床是根据患者躯体、肢体的控制和承受能力在0°~90°内随意调节站立角度,使患者逐渐适应由卧位到直立位的体位变化。直立床训练对改善脊髓损伤患者膀胱排尿功能和防治泌尿系统感染有明显的治疗作用:①站立有利于尿液由肾脏经输尿管向膀胱引流,预防尿液逆流。②站立时配合腹式呼吸训练有利于改善内脏包括膀胱的血液循环。③站立有助于缓解尿道括约肌的挛缩。④站立可以增加各种深浅感觉包括植物性感觉的输入,有助于重建排尿反射机制。⑤站立训练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
3结论
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开展膀胱功能训练,可以显著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排尿功能,提高康复效果、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帮助患者
早日建立规律性排尿习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晓棠.留置导尿与菌尿的关系探讨[j].中国护理杂志,1995,30(5):273.
[2] 张玉海.膀胱排尿功能障碍.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45.
[3] 朱兆凤.脊髓损伤病人的间歇导尿[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6):373-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