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训练

合集下载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早期康复训练应用于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04月~2019年04月收治的60例脊髓损伤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照组采取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患者早期康复训练,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影响效果。

结果: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经早期康复训练后膀胱容量为(448.86±29.64)ml,残余尿量为(29.86±4.78)ml,对照组经常规护理后膀胱容量为(305.25±30.11)ml,残余尿量为(92.34±8.46)ml,膀胱功能恢复效果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重脊髓损伤患者在临床护理措施中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可增加膀胱容量,减少膀胱内残留的尿液,促进患者尽早恢复生活常态。

【关键词】:脊髓损伤;膀胱功能;早期康复训练脊髓损伤是由各种不同伤病因素引起脊髓结构的损害,造成损害水平以下的脊髓神经功能的障碍。

表现为损伤水平以下的脊髓神经功能立即丧失,出现软瘫,排尿排便功能丧失,各种脊髓反射消失,甚至累及呼吸;膀胱功能障碍,最直观的危害就是影响患者的生活日常,生理上出现不能储尿,排尿费力,排尿踌躇等问题,甚至引起尿路病变,不能排尿,导致肾功能衰竭,危机生命。

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介入早期康复训练,降低患者尿路病变感染风险,是十分重要而又有意义的一个举措,加快患者膀胱功能障碍恢复的进度[1]。

由此,本次以我院收治的60例脊髓损伤患者为观察对象,介入早期康复训练的影响效果进行评估。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于2018年04月~2019年04月收治的60例脊髓损伤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45.5±4.4)岁,执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46.0±4.7)岁,介入早期康复训练护理。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引言】脊髓损伤(SCI)是一种严重可致残的疾病,常常导致患者膀胱功能障碍。

正常膀胱功能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因此早期康复训练对于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其效果,并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为改进膀胱康复训练方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研究目标】本研究的目标是探究重庆小区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其效果,通过实验证明特定的康复训练方法对提高膀胱功能的有效性,为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指导。

【研究方法】1. 实验对象的选择:选择具有脊髓损伤的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 实验组康复训练方法:实验组使用特定的康复训练方法进行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包括盆底肌锻炼、肛门指压刺激、温热腰包敷贴等。

3. 对照组康复训练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功能锻炼等。

4. 数据采集:在康复训练开始前和结束后,采集实验对象的膀胱功能指标,包括排尿时间、排尿次数、膀胱容量等。

5.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均值、标准差、t检验、方差分析等。

【实验设计】1. 实验组设计:实验组接受特定的康复训练方法,持续4周,每周5次,每次30分钟,共计20次。

2. 对照组设计: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持续4周,每周5次,每次30分钟,共计20次。

3. 数据采集时间点:康复训练开始前和结束后,每个时间点均在早晨空腹时采集。

4. 对照组安慰剂效应控制:在对照组中,使用安慰剂效应进行控制,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数据采集和分析】1. 数据采集:采集实验对象的膀胱功能指标,包括排尿时间、排尿次数、膀胱容量等。

2. 数据分析:采用SPSS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膀胱功能指标的差异。

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比较,P值小于0.05统计学上认为有显著差异。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训练的效果观察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训练的效果观察

3 0 5 0ml以逐步 建 立按 膀 胱 容 量 进 行放 尿 的 0 0 ,
机制 。
响患者 生命 的维 持 。早 期 实 施 膀胱 功 能 训 练可 j 协助患 者尽 早 建 立 自律 性 膀 胱 , 高 患 者 生 活 质 提
量 。2 0 0 4年 l 2月 至 2 0 0 8年 4月 , 院骨 科 对 2 本 0 例 外伤性 脊髓 损伤 患 者从 人 院 开始 进 行 膀胱 功 能 训练, 在恢 复 膀 胱 自律 性 、 短 留置 导 尿 时 问 、 缩 预 防泌尿 系统并 发症 等 方 面取 得 较 好效 果 。现 报 告
关键词 : 髓损伤 ; 胱功能训练 ; 脊 膀 观察
中 图 分类 号 : 7 . R4 3 6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编 号 : 6 1 8 5 2 0 ) 3 2 6 2 1 7 —9 7 ( 0 9 0 —0 2 —0
脊髓 严重 损 伤 多伴 有 膀 胱 功 能 障 碍 , 接影 直
2 0例 患者 经过 训 练 , 4例 在 1 4d内拔 除导 尿 管, 8例 1 ~2 5 1d内拔 除导 尿管 , 8例 2 ~8 2 0d拔 除 导尿管 ;6例 建立 了 自律 性 膀胱 , 自主 控 制排 1 可 尿, 2例需 行 手 法 协 助 排 尿 , 2例 伴 尿 失 禁 患 者 需
3 讨 论
放尿 1次 , 输液 患者 每 4h放尿 1次 。放尿 前 嘱 未 患者及 家属 抚触腹 部 , 了解 膀胱 充 盈 状 态 ; 尿 时 放 指 导 患 者 有 意 识 进 行 排 尿 动 作 , 持 每 次 放 尿 保
作 者 简 介 : 崇平 ( 3 黄 1 6 一) 女 , 专 , 管护 师 9 . 大 主 收 稿 日期 :0 8 6 2 0 —0 —1 2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训练探讨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训练探讨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训练探讨作者:刘昌桃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7期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伴截瘫患者科学的膀胱管理方法。

方法:将因颈、胸、腰椎骨折合并完全性脊髓损伤且病情稳定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骨科手术、常规药物治疗与常规护理。

对照组的膀胱训练和尿管护理、拨尿管时机、方法按常规进行。

康复组则给予清洁间歇导尿和膀胱再训练。

结果:两组患者膀胱功能训练效果等级比较,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膀胱功能训练尿路感染发生率的比较,康复组发生尿路感染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康复组通过对脊髓损伤伴截瘫患者进行多种形式的膀胱功能的康复训练,特别是进行清洁间歇导尿和膀胱再训练,能明显改善截瘫患者排尿功能。

关键词:脊髓损伤膀胱功能康复训练脊髓损伤或脊髓横断伤时引起的脊髓休克,运动反射受到抑制膀胱松弛,出现充溢性尿失禁。

[1]此期患者因排尿力不足,致大量残余尿,而长期留置导尿也是造成膀胱上行感染的因素,为了使截瘫患者排尿功能能够有效的恢复,我们对此类病人进行了一系列的膀胱管理,实行清洁间歇导尿和膀胱再训练,以促进患者自律性膀胱的行成,早日恢复膀胱功能,取得较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因颈、胸、腰椎骨折合并完全性脊髓损伤且病情稳定患者6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

康复组30例,男23例,女7例;年龄22-62岁;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0-55岁。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脊髓损伤平面与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骨科手术、常规药物治疗与常规护理。

对照组的膀胱训练和尿管护理、拨尿管时机、方法按常规进行。

康复组则给予:(1)对于留置尿管开放引流的患者如无尿路感染、血尿等情况时采用水柱法膀胱容量和压力测定方法来初步评估患者膀胱内压力和容量之间的关系【2】。

康复护理及膀胱功能训练在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及膀胱功能训练在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及膀胱功能训练在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及膀胱功能训练在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了35例不同平面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及膀胱功能训练,比较患者康复护理及膀胱功能训练前后的最大排尿量、膀胱容量、残余尿量。

结果 35例患者的膀胱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表现为膀胱容量明显增加,残余尿量显著减少,最大排尿量逐渐增多,其中25例患者逐步恢复自行排尿功能。

结论康复护理及膀胱功能训练明显改善了膀胱功能,降低了泌尿系感染的几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中应用,可以得到良好的康复效果。

【关键词】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康复护理膀胱功能训练【中图分类号】R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9-0040-02脊髓是控制逼尿肌和尿道内、外括约肌功能活动的初级排尿中枢所在,也是将膀胱尿道的感觉冲动传导至高级排尿中枢的上行神经纤维和将高级排尿中枢的冲动传导至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下行神经纤维的共同通路。

脊髓损伤导致膀胱功能障碍,形成神经源性膀胱,容易引起泌尿系炎症,甚至出现肾积水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严重者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因此,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的恢复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可以帮助患者早日脱离尿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了35例不同平面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取得了良好的康复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35例,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16-75岁,平均年龄36.6±3.0岁。

所有患者病因均为外伤,其中颈髓损伤8例,胸髓损伤12例,腰部脊髓损伤15例,所有患者均行CT或MRI明确诊断,并排除尿道畸形、尿路梗阻、肾脏疾病等可以导致膀胱功能障碍的疾病。

在原有脊髓损伤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恢复膀胱功能的康复护理及功能训练。

康复训练结合针刺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

康复训练结合针刺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

尿动力学检 查均 示不 同程 度 的神经 源性 膀胱 功能 障碍 ,B
超检查提示膀胱容 量减少 ,有 多少 不等 的残余 尿量 。且均
次, 每次 3 0 m i n ,6次治疗后休息 1天 。两组患 者均连续 治
疗 1月后疗效分析。 1 . 3 观察指标 观察 两组 患者 治疗前 后膀 胱容 量 、残余 尿 量 的变化 ,并监测是否出现不 良反应或 泌尿 系统并发症 。 1 . 4 统计方法 采用 S P S S 1 6 . 0统计 软件 对数 据进 行 处理 , 计量资料 以 ( ± s )表示 ,比较采用 t 检验 ,计数 资料 以百 分比 ( % )表示 ,采 用 x 检验 ,P<0 . 0 5认 为差异有统计
康 复 训 练 结 合 针 刺对 脊 髓 损伤 后 神 经 源 性 膀 胱 患者 膀 胱 功 能 的影 响
肖 源
湖南省 常宁市人 民医院 ,湖南 衡阳 4 2 1 5 0 0
f 摘
要】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结合针刺对脊髓损伤 ( S C 1 )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的影 响。方法 :6 9例 S C I 后神经源性膀胱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3 5 例 和对照组 3 4例 ,观察组接受综合康复训练和针刺治疗 ,对照组仅接 受综 合康复训练 ,连续治疗 1 月后对 比膀胱 功能。结果:观察组 白行排尿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O . 0 5 ) ;两组患者治疗后膀胱容量均有 明显上 升 ,残余尿量均 明显 下降 ,与治疗前相 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治疗后两组组 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膀胱容量高于对照组 ,而残余 尿量则低于对

6 5岁 ,平 均 ( 3 8 . 5±8 . 9 )岁 ;病程 1—6个 月 ,平 均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训练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训练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训练摘要】目的:探讨促进脊髓损伤患者尽早拔除尿管、力争减少尿路感染的方法。

方法:患者在脊髓损伤后稳定期给予定时夹管、间歇性导尿、按压膀胱、训练患者有意识排尿活动并配合针灸、穴位注射等康复方法,拔除尿管。

结论:早期对膀胱功能进行积极康复功能训练可促进脊髓损伤患者顺利排尿,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脊髓损伤;膀胱功能;康复训练【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4-0167-01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损伤,膀胱功能障碍是脊髓损伤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中尿潴留、尿路感染和慢性肾功能衰竭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最大,甚至是引起截瘫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加强脊髓损伤后膀胱的康复护理的目的就是预防泌尿系统并发症,保护肾脏与膀胱的功能,促进患者排尿功能的恢复。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0 例,男15 例,女5 例,年龄27~56 岁,平均年龄41.5 岁,其中颈段脊髓损伤12例;胸腰段脊髓损伤7例;脊髓圆锥及马尾损伤1 例,经CT及MRI或手术探查证实脊髓损伤,手术治疗17 例,非手术治疗3例。

留置导管时间最长563天,最短15天。

1.2 方法(1)对于留置尿管开放引流的患者如无尿路感染、血尿等情况时采用水柱法膀胱容量和压力测定方法来初步评估患者膀胱内压力和容量之间的关系。

测定残余尿量。

(2)清洁间歇导尿:根据膀胱容量和残余尿量制定间歇导尿的频次,4-6h导尿一次,每次导尿量不超过患者的最大安全容量,随着残余尿量的减少逐步延长导尿间隔时间。

当残余尿量小于80ml 时,停止导尿。

(3)膀胱再训练:①反射性排尿训练:在导尿前半小时,通过寻找刺激点,如轻轻叩击耻骨上区或大腿上1/3 内侧,牵拉阴毛、挤压阴蒂(茎)或用手刺激肛门诱发膀胱反射性收缩,产生排尿。

②代偿性排尿训练:valsalva 屏气法:患者取坐位,身体前倾,屏气呼吸,增加腹压,向下用力做排便动作帮助排除尿液。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训练的研究现状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训练的研究现状
正 在 中止 排 大 便 时 收 缩 肛 门做 提 肛 运 动 ,
d i 1 .3 6 / .i n 0 7 — 6 4 . 01 . o : 0 9 9 j s .1 0 s 1x 2 1
脊 髓 损 伤 是 指 脊 髓 某 一 处 受 损 后 导 致 的相 应 受 损 平 面 以下 的感 觉 、 动 、 运 反 射 及 括 约 肌 功 能 等 的 神 经 障 碍 ” 常 引 ,
功 能 达 到 自行 排 尿 的 目的 。在 留置 尿 管 3周 后 , 现 尿 管 周 围 有 尿 液 流 出 , 以 发 可
经 过 留置 尿 管 、 歇 导 尿 、 法 排 尿 问 手 等 膀 胱 功 能 训 练 , 者 可 以 自行 排 尿 , 患 但 是 不受 大脑 的 控 制 , 以 我 们 再 次 将 排 尿 所 训 练 成 条 件 反 射 。 即 在 患 者 身 体 上 寻 找
区进 行 辅 助 按 摩 和 热 敷 , 摸 患 者 下 腹 触
时 间 , 效 降 低 泌 尿 系 统 并 发 症 的 发 生 有
率 , 保 护 患 者 肾脏 功 能 , 高 患 者 生 活 以 提
质量 。
部 , 解 患 者 膀 胱 充 盈 情 况 , 指 导 患 者 了 并
有 意 识 的参 与 排 尿 , 据 尿 量 调 整 患 者 的 根
泌 物 引 起 尿 管 的堵 塞 及 发 生 尿 管 相 关 性 尿 路 感 染 。根 据 患 者 的饮 水 习 惯 和 口 味
助 , 到 没 有 尿 液 排 出 。 松 手 放 松 2分 直
钟, 再重复 3~5次 , 求 排尽 尿液 , 残 力 使
余 <lO 。 每次 辅 助 排 尿 操 作 都 在 患 O ml
会 阴部 挤 压 , 压 时 嘱 患 者 运 用 腹 压 协 挤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350000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

方法:选取本医院自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常规膀胱引流护理与早期膀胱功能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留置尿管时间(31.86±7.52)、膀胱容量(453.83±33.85)、残余容量(31.15±6.77)、护理满意度(96.00%)与对照组(103.14±22.35、294.75±22.04、98.46±8.93、80.00%)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可改善患者膀胱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脊髓损伤;膀胱功能;早期康复训练;效果脊髓损伤是临床常见疾病,膀胱功能障碍是常见并发症之一,由于外界因素影响而引发的脊髓损伤。

多伴随有受损节段运动、扩约肌功能障碍等,且病情严重者可发生膀胱功能障碍,甚至引发肾功能衰竭[1]。

临床通常将导尿管排尿作为临床治疗脊髓损伤的方式,但长时间使用导尿管,往往会影响患者膀胱功能,且会加剧膀胱纤维化速度。

因此,应加强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锻炼。

本文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选择100例脊髓损伤患者,时间来源于2020年12月-2021年12月。

其基本资料如下表1所示,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患者给予磁共振检查后发现有腰骶段骨折,且伴随有骨髓损伤;临床资料完整者;自愿参与此次研究者。

排除标准:外伤史者;膀胱排尿功能障碍者;严重心肝肾功能性疾病者;凝血功能障碍者;依从性较差者;意识障碍者;精神病者;不配合临床研究者。

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n=50)与研究组(n=50),其基本资料如下表1所示,经统计学分析,具有可比性(P>0.05)。

关于脊髓损伤者的日常康复训练

关于脊髓损伤者的日常康复训练

脊髓损伤者的日常康复训练包括多个方面,主要可以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两个阶段。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训练内容:在急性期,主要目标是预防并发症,并尽可能地恢复一些基本功能。

具体训练内容包括:1. 正确的体位摆放,这可以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2. 对全身关节进行被动活动,这可以防止关节僵硬。

3. 对残存肌力及损伤平面以上的肌肉进行肌力增强和耐力训练。

4. 重视呼吸排痰训练和间歇导尿膀胱训练,以预防肺部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

5. 预防压疮、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

在恢复期,主要目标是促进患者更大程度的功能恢复。

具体训练内容包括:1. 关节活动度和肌力被动训练,主动肌力训练,疼痛治疗,膀胱训练与直肠管理,呼吸和排痰训练。

2. 通过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和机器人步态训练改善患者的步行和移动能力,增强下肢肌力。

3. 进行呼吸训练,包括吸气肌力量训练,以提高肺活量、最大随意通气、最大呼气压和最大吸气压。

4. 进行平衡和协调训练,坐姿平衡练习、站立平衡练习、步态训练等,以增强肌肉协调性和增加身体的稳定性。

5. 进行柔韧性和伸展训练,帮助改善关节的灵活性,缓解肌肉紧张和痉挛,促进身体的活动范围。

6. 进行功能性训练,如穿衣、洗澡、梳头等日常生活动作训练,以逐渐恢复独立生活所需的功能。

7. 进行并发症预防,如预防骨质疏松等。

此外,日常的肌肉锻炼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传统的肌肉力量锻炼如举重、屈伸等来进行,也可以使用电刺激来促进肌肉收缩,帮助恢复和维持肌肉功能。

同时,保持积极的心态也是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患者可以通过参加一些心理辅导活动来帮助自己更好地面对康复过程中的挑战。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康复训练护理论文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康复训练护理论文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康复训练护理体会【摘要】目的对脊髓损伤患者实施膀胱功能训练的意义。

方法对24例失去早期膀胱功能训练,排尿障碍的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

结果 12例能自主排尿、5例须轻压膀胱排尿、6例偶有尿失禁,需配合使用假性导尿。

结论实施膀胱功能康复训练,有利于促进脊髓损伤患者自主排尿。

【关键词】脊髓损伤膀胱功能康复训练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213-01脊髓损伤患者绝大部分都伴有膀胱功能障碍,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维持,做好膀胱功能康复训练,可协助患者建立自立性膀胱,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恢复患者的自尊形象。

2009年8月至2011年12月,本科收治脊髓损伤患者35例,其中24例需行膀胱功能康复训练,均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资料来源:本科住院病人。

我科收治的病人均为院外或脊柱外科转入。

绝大部分嘱工伤。

在临床治疗结束后转入我科行康复训练。

因种种原因保留导尿时间较长,已失去早期膀胱功能训练的最佳时期,大多数患者的膀胱已失去储尿功能或已有泌尿系感染,患者无法自行排尿。

转入我科后,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达到康复的目标。

首先留尿镜检,如镜检白细胞正常,患者精神、饮食好,即可开始进行膀胱功能康复训练。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35例脊髓损伤患者。

24例需行膀胱功能康复训练。

(9例转入时已能控制排尿)其中男性23例、女性1例。

年龄20—67岁,平均43.5岁。

2例为跌伤、22例为重物砸伤。

胸髓损伤12例、颈髓损伤2例、腰髓损伤10例。

不全性损伤9例、完全性损伤15例。

均经ct、mri检查或手术证实。

23例在全麻下行椎管减压复位、植骨融合、椎弓钉内固定术,1例行非手术治疗。

1.2 方法1.2.1膀胱功能康复训练膀胱功能康复训练需符合以下条件:患者术口俞合、精神状态良好、生命征正常、进食进水正常、无发热、尿液镜检白细胞数正常的前提下,并在留置尿管期间进行2—3天的饮水训练及间断闭管、定时放尿训练。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脊髓损伤患者共7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3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训练。

比较两组膀胱容量水平、残留尿量、留置尿管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生存质量。

结果:观察组膀胱容量水平高于对照组,残留尿量低于对照组,留置尿管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对于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改善膀胱功能和缩短治疗时间,改善生存质量。

【关键词】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早期康复训练;效果脊髓损伤是由于多种创伤因素导致的脊髓结构受损,导致脊髓神经功能受损。

其主要症状是脊髓神经功能在受损程度以下迅速丧失,并有软瘫、排尿和排便功能减退、各种脊髓反射消失,甚至有可能影响到呼吸;膀胱功能障碍,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会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会出现尿意不畅、排尿困难、排尿迟缓等问题,甚至会造成尿道疾病,无法排尿,造成肾脏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对脊髓损伤病人进行早期的膀胱功能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地减少泌尿系统疾病的感染风险,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1-2]。

因此,本研究以70名住院治疗的脊髓损伤病人为研究对象,评价其早期康复训练的效果。

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脊髓损伤患者共7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35例。

其中,对照组男25例,女10例,年龄24-78(47.22±2.21)岁。

观察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26-79(47.12±2.24)岁。

两组统计学比较显示P大于0.05。

1.2方法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训练。

(1)进行健康教育,向病人讲解早期康复训练的重要意义和注意事项,针对病人的不同情况,制订康复训练方案,引导病人采取适当的运动方式,逐步提高其运动技能。

脊髓损伤康复训练

脊髓损伤康复训练

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脊髓损伤是一种对人体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的损伤,病情严重者可能导致肢体瘫痪以及膀胱、肠道功能丧失等。

康复训练对于脊髓损伤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脊髓损伤康复训练的方法和技术。

一、理解脊髓损伤脊髓损伤是指脊髓受到外部力量的压迫、牵拉、挫伤、撞击或刺伤等,造成神经组织发生损害。

根据损伤部位和程度的不同,脊髓损伤可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损伤。

完全性损伤意味着脊髓以下神经传导完全中断,而不完全性损伤表示脊髓以下神经传导仍有一定功能。

二、康复训练的目标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训练旨在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功能。

具体目标包括康复患者的肌力训练,提高肌肉力量;康复患者的平衡和协调性训练,以提高行走能力;康复患者的反射能力康复,以改善膀胱、肠道功能;康复患者的精神状态康复,以增强生活质量。

三、康复训练的方法1. 功能电刺激训练功能电刺激是通过电刺激来调整脊髓损伤患者的肌肉,以恢复肌肉活动功能。

该方法能够激活肌肉,使其产生收缩运动,从而增加肌肉力量。

功能电刺激可以结合康复器械使用,通过电极与患者的肌肉相连,传输电流刺激神经,进而影响肌肉运动。

2. 步态训练步态训练主要用于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旨在帮助他们重新学习行走。

在步态训练中,患者通过借助辅助装置,如助行器、支撑杆等,逐渐恢复站立和行走的能力。

训练过程中,重视平衡和协调性动作的训练,以及肌肉力量的增强。

3. 膀胱和肠道功能康复训练脊髓损伤患者常常伴有膀胱和肠道功能障碍,康复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尿液和粪便控制能力。

膀胱功能康复包括膀胱训练、定期排尿和使用间歇性导尿管等方法。

肠道功能康复包括饮食管理、定时排便以及腹肌锻炼等方法。

四、康复训练的风险和预防在进行康复训练时,需要注意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预防措施。

脊髓损伤患者在训练过程中可能面临意外伤害的风险,如跌倒、失衡等。

为了预防这些风险,训练过程应由专业医护人员全程监督,并配备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安全带、护具等。

膀胱控制训练

膀胱控制训练
法:患者取坐位,放松腹部身体前 Valsalva法:患者取坐位,放松腹部身体前 倾,屏住呼吸10~12 s,用力将腹压传到膀 倾,屏住呼吸10~12 s,用力将腹压传到膀 胱、直肠和骨盆底部,屈曲髋关节和膝关 节,使大腿贴近腹部,防止腹部膨出,增 加腹部压力。
代偿性排尿方法训练
膀胱控制训练
励建安 南京医科大学
定义
膀胱控制训练是针对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综 合征患者合并膀胱功能障碍的恢复性康复 治疗措施。
【适应证】 适应证】
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综合征患者合并膀胱控 制障碍,包括脊髓损伤、中风、脑外伤等。 患者手功能良好时可以独立完成,否则可 由陪护者进行。但是患者必须能够主动配 合。
Crede手法:双手拇指置于髂嵴处,其余手 Crede手法:双手拇指置于髂嵴处,其余手 指放在膀胱顶部(脐下方),逐渐施力向 内下方压,也可用拳头由脐部深按压向耻 骨方向滚动。加压时须缓慢轻柔,避免使 用暴力和耻骨上直接加压。 过高的膀胱压力可导致膀胱损伤和尿液返 流到肾脏。
水出入量控制训练
建立定时、定量饮水和定时排尿的制度。 这是各种膀胱训练的基础措施。 由于膀胱的生理容量以为400 ml左右,因此 由于膀胱的生理容量以为400 ml左右,因此 每次饮水量以400~450 ml为宜,以使其后排 每次饮水量以400~450 ml为宜,以使其后排 尿时的膀胱容量达到400 ml左右。 尿时的膀胱容量达到400 ml左右。 饮水和排尿的时间间隔一般在1~2 h,与体 饮水和排尿的时间间隔一般在1~2 h,与体 位和气温有关。卧位和气温低时排尿间隔 时间缩短,反之延长。 每日总尿量800~1000 ml为宜。 每日总尿量800~1000 ml为宜。
【禁忌证】 禁忌证】
神志不清,或无法配合治疗。 膀胱或尿路严重感染。 严重前列腺肥大或肿瘤。

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心理状态的影响

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心理状态的影响

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心理状态的影响发布时间:2022-06-01T07:51:59.973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8期作者:刘雯[导读] 目的: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实施康复训练的效果进行观察。

刘雯泰州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225300摘要:目的: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实施康复训练的效果进行观察。

方法:选取本科室7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时间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根据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常规康复护理)与观察组(35例,基于目标控制的康复训练方案),对两组干预前后膀胱功能、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膀胱功能各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实施康复训练干预,对患者旁观功能、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均有改善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康复训练;膀胱功能;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常见并发症之一,患者以膀胱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可引起膀胱内高压、尿路感染、排尿功能上是或紊乱等,严重时可诱发慢性肾功能衰竭,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

所以,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需实施规范的治疗及康复训练,对患者膀胱功能进行恢复。

本次对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本科室7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研究,观察康复训练实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科室7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时间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根据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5例。

对照组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41~68岁,平均(56.82±3.58)岁,其中15例完全性脊柱脊髓损伤、20例不完全性脊柱脊髓损伤;观察组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40~69岁,平均(57.18±3.52)岁,其中16例完全性脊柱脊髓损伤、19例不完全性脊柱脊髓损伤。

直立床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

直立床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

脊髓损 伤 是 临床 常见 且致 残 率 极 高 的 伤 病 , 患 明显截瘫 症 状 的患 者 7 7例 , 中 男 6 其 l例 , l 。 女 6例
者病 后多 以卧 床 为 主 , 且 在 相 当长 时 间 内甚 至 终 患者经临床处理后生命体征平稳 , 并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生 膀 胱 逼 尿 肌 和 尿 道 括 约 肌 功 能 紊 乱 J 几 乎 评 分( D , A L评分 ) 4 6 , 在 o一 o分 均未 接受 过 治疗 。随
10 0 %地发 生尿潴 留或 泌尿 系感染 J 。我 科 2 0 0 4年 机分 成直 立床训 练组 ( 治疗 组 4 o例 ) 常规组 ( 照 和 对 7例 , 年龄 、 D A L评分 、 治疗 开始 时 间 1 2月至 2 0 0 6年 2月对 4 0例胸 腰段脊 髓损 伤患 者进 组 3 ) 两组性 别 、 行直立 训练 , 对 这 些 患 者膀 胱 的 功 能变 化 进 行 了 等一般临床资料见表 1 并 。采用 t 检验 进行 比较差异 无
作者简介 : 刘
曦 (9 9 ) 女 , 庆市 人 , 治 医师 , 士 。 16 一 , 重 主 学
2o 0卷第 4期
V 1 0 N p i 0 9 o. o 4 A r 20 2 l
尿 系感染情况 明显优于对 照组 , 差异有统 计学 意义 。
12 1 1 膀胱 引流 . . . 采用经 尿道非 手术引流 的
间为 4周 。 13 疗 效评定标 准 . 13 1 排 尿功 能 .. 完 全性 尿潴 留 : 全不 能排 完
方法 , 在脊髓损伤早 期因治疗需 要较大输 液量 或 已经
患 有尿路 感染需要大量饮 水 , 患者 的液 体摄 人量难 以 尿 ; 需导尿 : 部份 排 尿 , 以部 分 排 尿 但 残余 尿 量 > 可 控制 , 以采用 留置导 尿。每 2 可 h开 放一次 引流 管 , 平 1 0 l仍需 导尿 ; 全 性 排 尿 : 自行 排 尿 , 0m , 完 可 但残 余 时夹 闭引流管 ; 1h作一 次膀胱 冲洗 。脊 髓损伤 早 尿 <10 l不需导 尿 。 每 2 0m ; 期渡过后 改为 间歇 导 尿 , 开始 每 4— h排 尿一 次 , 6 逐

脊髓损伤(SCI)患者的膀胱功能训练课件

脊髓损伤(SCI)患者的膀胱功能训练课件
量避免。
合理饮食
保持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 习惯,有助于预防便秘和心血管
疾病等并发症。
适当运动
进行适当的康复运动,如物理治 疗、按摩等,有助于改善血液循
环,促进脊髓损伤的恢复。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辅导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提供专 业的心理辅导和支持。
鼓励积极面对
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病情,树立治疗信心,提高治 疗的依从性和效果。
02
SCI患者可能会出现尿潴留、尿路 感染、肾积水等问题,严重影响 生活质量。
02
SCI患者的膀胱功能障碍
尿潴留
尿潴留是指尿液在膀胱内无法排出, 导致膀胱过度膨胀,引起疼痛和不适 。
长期尿潴留可能导致膀胱感染、结石 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尿潴留可能是由于脊髓损伤导致神经 传导障碍,使膀胱无法正常收缩和排 空。
尿路感染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可能加重原有的病情,影响康复进程。
03
SCI患者的膀胱功能训练
排尿意识训练
意识建立
通过教育、引导和提醒,帮助患 者建立排尿意识,意识到膀胱充 盈时需要及时排尿。
感知训练
通过盆底肌肉收缩和放松训练, 提高患者对膀胱充盈的感知能力 ,以便及时发现并排尿。
定时排尿训练
制定排尿时间表
药物治疗
利尿药
用于减少尿量,缓解尿频 、尿急等症状。
抗痉挛药
用于缓解膀胱痉挛,减轻 疼痛和不适感。
抗生素
用于预防和治疗泌尿系统 感染。
手术治疗
膀胱扩大术
通过手术扩大膀胱容量,减少尿 失禁和尿频症状。
尿道悬吊术
通过手术加强尿道括约肌的力量, 提高排尿控制能力。
人工括约肌植入术

膀胱控制训练

膀胱控制训练

代偿性排尿方法训练

Valsalva法:患者取坐位,放松腹部身体前 倾,屏住呼吸10~12 s,用力将腹压传到膀 胱、直肠和骨盆底部,屈曲髋关节和膝关 节,使大腿贴近腹部,防止腹部膨出,增 加腹部压力。
代偿性排尿方法训练


Crede手法:双手拇指置于髂嵴处,其余手 指放在膀胱顶部(脐下方),逐渐施力向 内下方压,也可用拳头由脐部深按压向耻 骨方向滚动。加压时须缓慢轻柔,避免使 用暴力和耻骨上直接加压。 过高的膀胱压力可导致膀胱损伤和尿液返 流到肾脏。
膀胱控制训练
励建安 南京医科大学
定义

膀胱控制训练是针对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综 合征患者合并膀胱功能障碍的恢复性康复 治疗措施。
【适应证】


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综合征患者合并膀胱控 制障碍,包括脊髓损伤、中风、脑外伤等。 患者手功能良好时可以独立完成,否则可 由陪护者进行。但是患者必须能够主动配 合。
【禁忌证】

神志不清,或无法配合治疗。 膀胱或尿路严重感染。 严重前列腺肥大或肿瘤。
膀胱括约肌控制力训练

常用盆底肌练习法:主动收缩耻骨尾骨肌 (肛门括约肌),每次收缩持续10 s,重复 10次,每日3~5次。
排尿反射训练




发现或诱发“触发点”,通过反射机制促发避尿 肌收缩,以进行主动排尿。 常见的排尿反射“触发点”是轻扣耻骨上区、牵 拉阴毛、摩擦大腿内侧,挤压阴茎龟头等。 听流水声、热饮、洗温水浴等均为辅助性措施。 叩击时宜轻而快,避免重叩。重叩可引起膀胱尿 道功能失调。扣击频率50~100次/min,扣击次数 100~500次。 较高位的脊髓损伤一般都可以恢复反射性排尿。
清洁导尿

膀胱功能训练在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中的作用

膀胱功能训练在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中的作用

膀胱功能训练在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中的作用发表时间:2016-06-12T10:25:16.110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3期作者:张园园1 张小玲1 吴艳美2 [导读] 脊髓损伤患者是脊柱损伤最严重的并发症,脊髓损伤会给患者本人带来很大的身体和心理伤害,还会对整个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

张园园1 张小玲1 吴艳美21.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山东滨州 256603;2.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山东滨州 256603 【摘要】目的观察膀胱功能训练在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中的作用。

方法随机从2014年1~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眺且病情稳定患者40例,随机分组法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以及护理。

对照组患者的膀胱训练和尿管护理、拨尿管时机、方法按常规进行。

康复组患者采取膀胱功能训练。

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尿动学结果。

结果康复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本次研究康复治疗组患者在膀胱初容量、膀胱最大容量、膀胱残余容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结论膀胱功能训练应用于患者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中治疗,临床效果比较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膀胱功能训练;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3-305-02 脊髓损伤患者是脊柱损伤最严重的并发症,脊髓损伤会给患者本人带来很大的身体和心理伤害,还会对整个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

脊髓损伤以后,治疗排尿机能障碍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排尿状况,减轻日常生活中的不便,使病人在不用导尿管的情况下有规律地排尿,没有或只有少量的残余尿,没有尿失禁,防止泌尿系统感染,恢复膀胱正常机能。

神经原性膀胱神经原性膀胱是脊髓损伤比较常见的并发症,该病即神经源性膀胱控制排尿功能的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受到损害而引起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该病患者主要由此诱发的泌尿系并发症引起的死亡[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训练【摘要】目的:探讨促进脊髓损伤患者尽早拔除尿管、力争减少尿路感染的方法。

方法:患者在脊髓损伤后稳定期给予定时夹管、按压膀胱、间歇性导尿、训练患者有意识排尿活动并配合针灸、穴位注射等康复方法,下拔除尿管。

结论:早期对膀胱功能进行积极康复功能训练可促进脊髓损伤患者顺利排尿,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脊髓损伤;膀胱;康复训练
【中图分类号】r4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4-0333-01
脊髓损伤(sci)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损伤,膀胱或括约肌失去神经支配发生功能障碍,出现尿潴留或尿路感染,而膀胱内高压状态导致膀胱-输尿管反流,逆向损害导致肾功能损害,可引起肾功能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因此采取有效的膀胱功能康复训练,对改善疾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现将其康复训练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由外伤所致,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72例,男60例,女12例;其中颈髓损伤10例、胸段脊髓损伤29例、腰骶段脊髓损伤33例;脊髓完全损伤28例,不完全损伤34例。

2 膀胱功能康复训练
2.1留置导尿对于持续留置尿管开放引流的患者如无尿路感染、
血尿等情况时可予夹管,然后据周围环境温度、补液量、入水量、本身体温、出汗情况、呼吸情况、消化道排泄量的种类、量而定,每2~4 h放尿1次,每次尿量控制在300~500 ml,每次放尿前辅助按摩热敷膀胱,了解膀胱充盈情况,放尿时指导患者有意识增加腹肌压迫膀胱产生排尿感和排空感,使病人的排尿模式与正常排尿相似。

夜间为不影响患者睡眠和避免膀胱内贮尿过多,入睡前放尿后行尿管持续开放引流至第2天早上。

如尿液引流通畅、尿液清、沉渣少、无尿路感染,一般不进行膀胱冲洗,减少逆行感染机会,为早日摆脱尿管做准备。

2.2间歇性导尿(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ic)在脊髓损伤的早期和长期应用中是较常用,目的使膀胱间歇性扩张,有利于膀胱反射性收缩功能的恢复。

应严格限制患者水的摄入量,每天控制在2000ml以内。

避免不规则饮水,每日早、中、晚各饮水400ml(包括饮食水分),两餐间饮水200ml,晚上8:00以后尽量不要再饮水,使膀胱有规律的充盈。

导尿时间相对固定,一般情况下每4 h导尿1次,如2次导尿间歇通过扣击、挤压等排尿手法诱导患者自行排尿,如自行排尿>150ml,且残余尿200ml,且残余尿250ml,且无明显尿路感染可终止导尿。

2.3手法排尿①扳机排尿法:在下腹或下肢寻找扳机点,轻轻敲打耻骨上区,牵拉阴毛,摩擦大腿内侧,捏掐腹股沟等,寻找引起排尿动作的部位,利用皮肤膀胱反射作用,使尿液排出,减少残余尿。

②crede排尿法:当脐上一横指可触及膀胱底时,双手拇指置
于髂嵴处,其余手指放在膀胱底,由膀胱底向体部环形按摩3~
5min,再把双手重叠放于膀胱上慢慢向耻骨后下方由轻到重挤压,直到排出尿液。

操作时可让患者听流水声,必要时热敷小腹。

此法适用于松弛型、感觉麻痹型和无张力型膀胱障碍患者。

③valsalva 屏气法:患者采取坐位,身体前倾放松腹部,训练患者收缩腹肌,同时屈曲膝关节与髋关节,使大腿贴近腹部,从而增加膀胱及骨盆底部的压力,指导患者自己增加腹压促使尿液排泄。

此法适用于尿潴留导致的充盈性尿失禁。

2.4患者病情稳定后,即可开始进行针灸对症,取三阴交、水道、曲骨、气海、阴陵泉等穴位进行电针治疗,必要时加用维生素b12等营养神经的药物穴位注射疗法。

2.5直立床训练直立床是根据患者躯体、肢体的控制和承受能力在0°~90°内随意调节站立角度,使患者逐渐适应由卧位到直立位的体位变化。

直立床训练对改善脊髓损伤患者膀胱排尿功能和防治泌尿系统感染有明显的治疗作用:①站立有利于尿液由肾脏经输尿管向膀胱引流,预防尿液逆流。

②站立时配合腹式呼吸训练有利于改善内脏包括膀胱的血液循环。

③站立有助于缓解尿道括约肌的挛缩。

④站立可以增加各种深浅感觉包括植物性感觉的输入,有助于重建排尿反射机制。

⑤站立训练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

3结论
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开展膀胱功能训练,可以显著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排尿功能,提高康复效果、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帮助患者
早日建立规律性排尿习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晓棠.留置导尿与菌尿的关系探讨[j].中国护理杂志,1995,30(5):273.
[2] 张玉海.膀胱排尿功能障碍.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45.
[3] 朱兆凤.脊髓损伤病人的间歇导尿[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6):373-37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