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主义、现实主义与诠释主义

合集下载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流派与研究路线——实证主义解释主义批判主义的研究范式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流派与研究路线——实证主义解释主义批判主义的研究范式
哈贝马斯的“协辩行为理论”(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和 “协辩理性”(communicative rationality)
双重演绎—循环解释
要把一个社会行为和其相关的价值系统 或文化意义相联在一起,才可以了解行 为的意义,即演绎理解。
这一理解过程涉及两个层次的演绎:
–行为者对自己行为的理解
–研究者由自己的角度对被研究者的行为的理 解
只有理解者和被理解者“合作”才能促 成理解。
理解是一个不断在发展的历程,不存在 客观的理解。
大卫.休谟 : “休谟问题”
科学问题:事实问题, “to be” –哪些人相信天堂和地
狱存在? –为什么一种组织类型
比另一个组织类型更 有效率? 伦理学问题:价值问题 。“ought to be” –是否应该相信天堂和 地狱存在? –效率比公平更重要吗 ? 事实陈述(factual statement)和价值判断 (value judgment)
量化分析的线性研究模式
第三节 诠释主义社会科学研究
是为能对人们如何创造与维持他们的社会世界 有所了解并且给予诠释,研究者透过直接详尽 的观察在自然状况下的人们,以便对于具有杜 会意义的行动,进行有系统的分析。 采实务取向(practical orientation) ,是关 于一般人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事务,或 是他们如何做好日常事务的经过。诠释社会科 学关心的是人们如何互动、如何与他人相处。 诠释社会学与社会学中的象征互动论,或芝加 哥学派相结合,常被称为研究的质化方法。 研究者常使用参与观察与田野研究。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1.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每⼀项观察都是定性的(⾮数据化的观察资料),其中有些可以转化成数据化的观察资料,也⽐较容易集合起来通过统计分析的出结论,是论证过程更具逻辑性和客观性。

⽽在个案研究或探索性研究中,需要体现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或者要从⽆到有的建构⼀个理论模型,这就需要使⽤定性研究。

使⽤两种研究⽅法,需要不同的研究技巧和步骤,其背后是不同的研究范式和逻辑。

2.实证主义与诠释主义

概念:实证主义就是⾃然科学的研究取向。实证主义与许多特殊的社会理论相结合,最为⼈所熟知的是它与结构功能、理性选择以及交换理论等研究架构之间的关联。实证主义研究者⽐较喜欢精确的量化资料,⽽且时常使⽤实验法、调查法以及统计分析法。

⽬标:实证主义研究的终极⽬标是得到科学解释---发现与记录⼈类⾏为的普遍法则

概念:诠释研究采取的是实践取向,是关于⼀般⼈如何处理⽇常⽣活中的实际事物,或是他们如何作好⽇常事务的经过。

⽬标:对诠释研究者⽽⾔,社会研究的⽬的是在发展对社会⽣活的了解,以及发现在⾃然状态下⼈

3.科学⽅法与思辨⽅法的区别

科学研究和思辨研究各有所长,各有局限,相辅相成,但不能相互替代。

科学研究是以逻辑思维为主,思辨研究以形象思维为主。

科学⽅法研究的是是⾮命题(真与伪),思辨⽅法研究的是价值命题(好与坏)。

科学⽅法建⽴在直接观测和经验数据的基础上(观察、调查和实验),思辨⽅法建⽴在研究者的洞察⼒和直觉判断的基础上。

1两种⽅法的思维⽅式不同。思维⽅式基本上可概括为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两类,逻辑思维处理抽象的概念信息,形象思维处理具体的形象信息,科学研究是以逻辑思维为主,思辨研究以形象思维为主。

实证主义vs诠释主义:两种经典案例研究范式的比较与启示

实证主义vs诠释主义:两种经典案例研究范式的比较与启示

实证主义vs诠释主义:两种经典案例研究范式的

比较与启示

一、本文概述

实证主义与诠释主义,作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两种重要范式,各自具有独特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本文旨在深入比较这两种范式,并通过具体的案例研究来揭示它们的实践应用及其启示。实证主义强调对现象的客观描述和量化分析,追求普遍性的规律;而诠释主义则侧重于对现象的主观理解和解释,关注个体的经验和意义。通过对比这两种范式在案例研究中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各自的优点和局限,以及在不同研究情境中的适用性。

本文首先将对实证主义和诠释主义的基本理论进行阐述,明确它们的核心概念和研究方法。接着,通过两个经典的案例研究,分别展示实证主义和诠释主义在实践中的应用。这些案例将涵盖不同的研究领域和背景,以便更全面地展示两种范式的特点。在案例分析之后,本文将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实证主义和诠释主义在案例研究中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它们在不同情境下的适用性。本文将对这两种范式进行比较和评价,并探讨它们对社会科学研究的启示和影响。

通过本文的探讨,读者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实证主义和诠释主义在案例研究中的不同作用,以及它们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和价值。本文也希望能够为社会科学研究者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考,以指导他们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这两种范式,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实证主义在案例研究中的应用

实证主义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论,强调通过收集和分析可观察、可验证的数据来建立或检验理论。在案例研究中,实证主义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特定事件或现象的深入、系统的调查,以及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的客观、科学的分析。

论国际关系理论对国际法的诠释意义

论国际关系理论对国际法的诠释意义

论国际关系理论对国际法的诠释意义

【摘要】

国际关系理论在解释国际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实证主义通过

研究国际法的实际运作,强调实证证据的重要性,为国际法提供了理

论支持。建构主义关注国际法的建构过程和社会意义,强调国际法的

社会构建和认知解释。批判理论则揭示了国际法的权力结构和不平等

现象,追求社会变革和正义。现实主义认为国际法是国家行为的产物,反映了国际社会的现实权力关系。而自由主义强调国际法的规范性和

合作性,提倡通过合作解决国际争端。这些理论对国际法的诠释形成

了多元化的视角,综合影响了国际法的发展。未来,随着国际关系理

论的不断发展,对国际法的解释和发展也将更加丰富和深刻。

【关键词】

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法、实证主义、建构主义、批判理论、现实

主义、自由主义、影响、发展趋势

1. 引言

1.1 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性

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性在国际事务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它通

过对国际事务背后的规律和原则进行深入分析和系统总结,为国际社

会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和思想工具,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国际

关系中的种种现象和问题。国际关系理论在揭示国际关系的本质和规

律、指导国际政治行为和决策、推动国际合作和治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际关系理论有助于理解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通过对国际体系、国家行为、国际组织和国际关系中的各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国际关系理论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国际关系中的主要动态和趋势,预测未来国际形势的发展方向。

国际关系理论可以指导国际政治行为和外交决策。各种国际关系理论提供了不同的分析视角和思维模式,可以为政府和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制定国家的外交政策和应对国际事务挑战。

实证主义研究与诠释主义研究的区别PPT精选文档

实证主义研究与诠释主义研究的区别PPT精选文档
会现象间建立规律性的关系,并由直接观察验证。
6
❖ 诠释主义研究的特点
◆世界是通过个体之间的互动由全社会构建而成,事 实和价值间的分立并非泾渭分明;
◆这一范式的重点放在理解上;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不同,有自己的研究方法; ◆人的认知影响社会研究结果,研究人员也应成为社
会研究的一部分; ◆认知与主观因素相关,是人的主张、态度和价值观
2
1、两者的本体论基石不同
❖ 实证主义研究缘于客观主义的本体论。 ◇ 世界是真实存在的,也是可观察的; ◇人们认识世界需通过客观分析量化的数据; ◇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具有客观规律性。
❖ 诠释主义研究缘于构建主义的本体论。
◇世界是人们构建的结果; ◇关键是理解人建构世界的动机及影响; ◇世界是具有差异性的,不存在普遍规律。
4
3、两者的概念及关注点不同
❖ 实证主义研究 □将所有科学的方法应用于那些被认为是属于一种客观的调
查自然状态的人类事务的方法。
□关注点在于“客观性”(定量分析和案例研究)
❖ 诠释主义研究 □可以部分的被看做是对实证主义的过于主导性的反应。主
要研究人们构建他们的社会世界的方式。
□关注点在于“主观性”“理解”“能动性”(定量分析和
❖ 关于“双重诠释”、“后实证主义”(“批 判现实主义”)的内容并没有做出详细的论 述,有兴趣的同学可自行查阅资料。

政策评估的理论、模型与方法

政策评估的理论、模型与方法

政策评估的理论、模型与方法

一、本文概述

政策评估是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通过系统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政策的实际效果、影响以及效益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和评价。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政策评估的理论基础、评估模型以及实际应用方法,以期提高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质量和效果。文章将首先概述政策评估的基本概念、原则及其重要性,然后详细阐述政策评估的理论框架和主要模型,包括定量评估模型、定性评估模型以及混合评估模型等。文章将介绍政策评估的具体方法和技术,包括数据收集和处理、评估指标的选择与确定、评估结果的分析与解读等。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可以对政策评估的理论和实践有更为深入的理解,为实际政策评估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二、政策评估的理论基础

政策评估作为政策过程的重要环节,其理论基础主要源自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融合与交叉。政策评估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政策周期理论:政策周期理论为政策评估提供了时间框架和逻辑顺

序。政策周期通常包括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和政策调整四个阶段。政策评估作为周期的一环,不仅是对政策效果的检验,也是为下一轮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政策评估中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利益。政策评估不仅是对政策本身的评价,也是对政策影响下的各个利益群体的影响评估。

系统理论:系统理论将政策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政策评估需要综合考虑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这一理论强调政策评估的全面性和整体性,避免片面和孤立的评估。

实证主义vs.诠释主义两种经典案例研究范式的比较与启示

实证主义vs.诠释主义两种经典案例研究范式的比较与启示

Positivism vs. Interpretivism: Comparison of Two Classic Case Research Paradigms and Their

Inspirations

作者: 井润田[1];孙璇[1]

作者机构: [1]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版物刊名: 管理世界

页码: 198-216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3期

主题词: 案例研究;实证主义;诠释主义;研究范式;扎根理论

摘要:当前在案例研究领域存在一些研究范式之争,对这些范式的准确认识和辨析是我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不同案例研究方法与技巧的基础.本文首先回顾了实证主义和诠释主义案例研究范式的认识论基础及其发展演变过程,基于对这些不同哲学认识论的辨析,进而分别阐述了两种范式的产生背景、核心思想及其关键主张.然后,论文比较了这两种案例研究范式在研究设计和理论化方面的异同,阐明了其中的主要争议点以及各自的优缺点.最后,论文提出了如何在当前管理研究领域应用以上两种案例研究范式的一些建议以及如何加强两种范式对本土研究的启示.

社会学研究方法复习总结

社会学研究方法复习总结

社会学研究方法复习总结

★一.四大研究范式(即固化的研究模式)

实证主义范式本体论:真实性问题,事物的本质

后实证主义范式区分标准认识论:知者如何认识被知者(关系)研究范式批判主义范式方法论:研究者通过什么方法认识事物建构主义范式

(一)实证主义——调查研究(量的研究),证实

1.一种朴素的现实主义,认为现实是真实的,

是可以被了解的。

2.以孔德、涂尔干等为代表。

3.特点:科学、理性、可检验、可重复

4.不足:经不起推敲

(二)后实证主义——实验研究,证伪

1.一种批判的现实主义,认为现实是真实的,

但只能被不完全的、可能性的得到了解,客观实体不可能被穷尽,或完全证实。

2.强调真理的相对性。

3.通过证伪、反驳掌握真理。(三)批判主义

1.一种历史现实主义,也承认客观现实的存在。

2.认为现实是历史的产物,是在历史发展进程

中被社会、历史、文化、经济、种族和性别

等因素塑造而成的。

3.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对话和互动来超越被

研究者对现实的无知与误解,唤醒历史过程

中被压抑的无知与误解。

(四)建构主义——实地研究

1.持相对主义;认为事实是多元的,因具体情

境不同而不同;事实不存在真实与否,只存

在合适与否;认为事实是被建构出来的。

2.强调情境的重要性:情境定理——情境定义

为真实,结果即为真实。

二. 社会研究中的困难

1. 人类行为的复杂性

2. 研究的干扰

3. 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关系的复杂性(工具—情感—混合)

4. 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如伦理、道德、法律、信仰等

5. 社会现象的复杂性

6. 保持客观的困难

7. 社会阶层对于研究的影响

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

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

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

一、思维的来处:研究的“范式”

(一)“范式”的概念

范式(paradigm ),是指某一科学社群所形成对某一议题的专业意见。在社会科学中,“范式”的更合时宜的说法,是指各种不同思维的“门派”——以不同的“观点”、不同的“假设”来分析一个现象。

(二)思维的来处:研究的“范式”

在社会科学中,大致可分为唯物论的理性思维与唯心论的感性思维两大类,在每个研究方法背后都存在着某种“主义”,各主义中都具有某些假设。那么,如何了解一个思维的门派呢?从它对研究的三项假设入手: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本体论指最根本的研究精神,即对“什么是真的?”的观点。关于认识论,即如何认定知识,更进一步解释为研究者由哪里取得知识、形成知识。确定了本体论和认识论,接着会影响研究者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即方法论。

(三)实证主义与诠释主义

实证主义(Positivism )起源于14世纪,提倡实证主义旨在排除迷信与盲目,鼓励人们以实际的观察与经验从事科学研究,建立系统的知识。实证主义的两大规则:1、研究者必须对可以被测量之物进行直接的观察。2、任何无法被直接观察与测量的事物就不能称为“科学”。实证主义也在不断发展,到了20世纪20年代,发展出了逻辑实证学派,不变的是观察与测量的精神,改变的是开始强调如何将“定律”通过逻辑的方式呈现。

诠释主义(Interpretivism )起源于基督教对圣经的训诂之学,后来逐渐引入社会科学,例如民族图志学。区别实证主义与诠释主义中对“经验”的不同理解。实证主义中的经验是研究者客观获取的,类似电影的观众,而诠释主义的经验是研究者主观获取的,透过参与(而不只是观众),真相才能大白。所以,质性研究大多出自诠释主义,最常用的方法论就是个案研究法(Case Study)。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流派与研究路线——实证主义解释主义批判主义的研究范式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流派与研究路线——实证主义解释主义批判主义的研究范式

诠释学范式(hermeneutics pa神ra学d家ig对m圣)经的诠释
狄尔泰的理解理论(imterpretive understanding):单项演绎理解
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双重演绎理解或双重 诠释(double hermeneutics)
哈贝马斯的“协辩行为理论”(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和 “协辩理性”(communicative rationality)
双重演绎—循环解释
要把一个社会行为和其相关的价值系统 或文化意义相联在一起,才可以了解行 为的意义,即演绎理解。
这一理解过程涉及两个层次的演绎:
【返回】
狄尔泰
自由意志,无法预测人 的行为
历史事件的独特性和非 重复性
不存在一种解释性的社 会科学
构成社会现象的主要部 分是文化意义和人的价 值意义,演译理解是社 会研究特有的方法。
马克斯.韦伯
人有自由意志这一事实并不意 味着他们的行为是偶 然的和完 全不可预言的。 自由意志以理性的形式实现出 来,人的行动可以通过理解人 的理性行动来加以预言。 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 现象是合理的,但是不够的, 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一 种直接理解或投入理解。
二、学科类型与研究取向
自然科学:自然事实 社会科学:社会事实 人文科学:心灵事实

社会科学研究方式论流派与研究路线——实证主义、解释主义、批判主义研究范式

社会科学研究方式论流派与研究路线——实证主义、解释主义、批判主义研究范式
method),特别是问卷调查方法(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社会科学研究方式论流派与研究路 线——实证主义、解释主义、批判
实证社会研究客观验证逻辑的 三个假设
语句的真假值取决于该语句和该语句所描 述的外在世界是否吻合,即“真理符合论” (correspondence theory of truth)
理论:理论表达的是概念及其关系,重 视概念的概括程度以及概念之间的逻辑 关系;表达了一种视角、一种解释。
社会科学研究方式论流派与研究路 线——实证主义、解释主义、批判
社会科学研究环
7告知他 人
1 选择主题
6解释发



2 聚焦研 究问题
3研究设 计
5资料分 析
4收集资 料
社会科学研究方式论流派与研究路 线——实证主义、解释主义、批判
社会科学研究方式论流派与研究路 线——实证主义、解释主义、批判
外在世界的现象是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与人的存在而存在 的,即“简单实在论”(simple realism)。
人的感官所感觉的事物是相同的,感官是 客观的或起码是“互为主观”的。( objectivity or intersubjectivity of senseperception)
社会科学研究方式论流派与研究路 线——实证主义、解释主义、批判

世界观和方法论专题摘编 心得

世界观和方法论专题摘编 心得

世界观和方法论专题摘编心得英文回答:

Worldview and Methodology: A Summary of Key Themes.

Worldview and methodology are two fundamental concepts

in research that shape the way researchers approach and conduct their studies. Worldview refers to the researcher's underlying assumptions, beliefs, and values about the world, while methodology refers to the specific methods and techniques used to gather and analyze data.

There are various types of worldviews, including positivism, interpretivism, critical realism, and pragmatism. Positivism assumes that the world is objective and can be studied using scientific methods, while interpretivism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the subjective experiences and meanings of individuals. Critical realism acknowledges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structures and power relations on knowledge, and pragmatism

实证主义现实主义与诠释主义

实证主义现实主义与诠释主义

实证主义、现实主义与诠释主义

本体论与认识论是哲学中的基本问题之一,而之所以成为哲学中的基本问题,又是由于这是人类日常生活与思维领域中的基本问题。所谓本体论,是人对外在世界(自然界或者人类社会,或者二者的结合)的看法,即世界是什么样的问题。例如,马克思将人类社会视为阶级的聚合,这就是他关于人类社会的本体论;女性主义者将男女地位差异视为现实社会的基本特征,这也是他们对于人类社会的本体论。他们都论述了社会是什么样子的,并在此基础上表达他们对于社会的不同看法。所谓认识论,是人通过什么途径认识世界的问题。

在本体论这一层面上,大致可以划分出客观主义的本体论与建构主义的本体论两种类型,这两种本体论对世界的认知具有根本性差异。客观主义的本体论认为周围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是客观存在的,它们的存在与变化是自身发展的结果,而与人的观念、意识等主观因素无关,我们所身处的和体会到的世界就是一个客观的世界、真实的世界。而建构主义的本体论则认为周围世界是人所建构的结果,是人根据自己的观念和意识而形成的印象,是一个随着人们观念与意识的不同而变动的世界,不同人眼中的周围世界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建构主义认为也许存在一个客观世界,但那个客观世界是人所不能认识和体会的,人所认识到的和体会到的以及所谈论的世界都是经由人的观念、意识和感觉过滤之后的产物,沾染了人的主观因素,是人的主观因素建构的结果。而客观主义认为存在一个真实世界,而人也能够把握原版的真实世界,人所认识和体会的世界与真实世界是一致的,他们都是客观的,人的主观因素是一个完全通透而不会存在过滤和修正的中介,这个中介前面与后面的世界是完全一样的。通俗一点儿说,客观主义认为我们眼中的世界是真实的,建构主义认为我们眼中的世界是虚幻的。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以全球化为例。客观主义的本体论会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是我们所处世界的基本特征,是资本、技术、人力资源与商品在全球范围内的真实流动所构成的一个真实情况,并不会因为人们的否认而不存在。而建构主义则恰恰相反,他们会认为全球化只不过是一种观念存在,根本没有什么全球化,人们眼中的全球化只不过是根据现实中的一些情形在观念中建构的产物,并转而用这一观念来强化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从而使得全球化似乎是一种事实;与全球化相比,毋宁说世界更是一种区域化的态势,甚至区域化本身也是一种建构的结果。再举一个例子,例如国家利益。客观主义的本体论会认为国家利益是确实存在的,它就像是桌上的茶杯一样存在那里,对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需要我们采取政策行动去保卫和促进。而建构主义则认为,没有什么客观的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只不过是主观建构的结果,没有人能够把握所谓的国家利益,不同人眼中的国家利益差距甚远,人们所认为的国家利益只不过是意识形态灌输的结果。毫无疑问,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都有案例支撑,都非常有道理,都使我们眼界大开,不能说哪一个是错的哪一个是对的。其中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世界是客观基础上的建构,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思考的世界都是客观与建构两种因素的混合,是外在世界与内在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正如一个杂面窝头,你不可能在现实中把它分为小麦面和玉米面,因为它们已经完全融合到一起了,但你可以在理论上把它分为小麦面与玉米面,这恰恰使我们更充分地认识了这个窝头。这就是人类抽象思维的伟大之处,也是概念化与理论研究的伟大之处,就是通过抽象概念的形式让我们更好的理解这个世界。很多时候,我们所需要做的是,当别人说这个窝头是玉米面时,我们需要在旁边大声地说:“它也是小麦面的。”当客观主义者提出世界的客观性时,我们也需要呼吁:“世界也是建构的。”这就是所谓的百家争鸣与人类认识的进步。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实证主义与解释主义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实证主义与解释主义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实证主义与解释主义

社会科学研究是一门探寻人类社会行为和社会现象的学科,它旨在

通过观察、实证和解释的方式来理解社会的运作。在社会科学研究的

方法论中,实证主义和解释主义是两种重要的研究取向。本文将对这

两种取向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在社会科学

研究中的应用。

实证主义是一种以经验和直接观察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它强调事实

和数据的收集,倡导使用科学的实证方法来验证和证实理论假设。实

证主义研究的目标是通过总结和归纳多个独立的观察结果,发现普遍

规律和模式。实证主义关注预测和控制的能力,追求科学规律的解释

和预测能力。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实证主义常常运用于量化研究和实证研究方法中。比如社会统计学、社会心理学、经济学等领域常用的问卷调查、

实验和数据分析方法,都属于实证主义研究的范畴。实证主义研究注

重收集大量的数据,并运用统计学和实证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解读和

分析。它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客观、可靠的研究结果,并具有一定的

预测能力。

然而,实证主义的局限性也是不可忽视的。由于其强调观察和实证,实证主义研究可能忽略了背后的深层因果和动态过程。它倾向于将观

察对象简化为可量化的变量,忽略了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此外,实证主义研究也容易受到研究者主观意识和数据收集方法等因素

的影响,从而可能出现误导性的结果。

与实证主义不同,解释主义是一种强调理解和解释的研究方法。解

释主义认为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具有自身的意义和内在的目的,需要

通过理解和解释来揭示其背后的含义和动因。解释主义倡导研究者深

入地理解研究对象的背景、语境和文化,以获得更全面和深入的洞察力。

第二讲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流派与研究路线——实证主义、解释主义、批判主义的研究范式

第二讲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流派与研究路线——实证主义、解释主义、批判主义的研究范式
进入研究现场 确定研究问题
收集资料
撰写研究报告
分析资料
第四节 批判主义社会科学研究
批判社会科学把社会科学界定为:一个为帮 助人们改变状况、建构更美好世界而超越表 面幻觉,揭露物质世界真实结构的一个批判 性的调查过程。 批判社会科学混合法则与表意两种研究取向 ,常被称为辩证唯物论、阶级分析,及结构 主义。 批判社会科学常与冲突理论、女性主义分析 、与激进的心理治疗学共同渊源;也和批判理 论有所关联。
实施对策
确认问题
寻找对策
收集资料
分析资料
实践认识论
人的行为世界是由有思想的人自己建 构的 “真实”在人的行动中最易于显现

在人际互动中更能了解人行为的意图、 愿望、动机和利益考量 缄默知识:我们知道的比我们能说的 多

学术研究
行动研究
描述和解释教育 置身教育之外
改进教育 置身教育之中
关于教育
实证社会研究客观验证逻辑的 三个假设
语句的真假值取决于该语句和该语句所描 述的外在世界是否吻合,即“真理符合论 ”(correspondence theory of truth) 外在世界的现象是独立与人的存在而存在 的,即“简单实在论”(simple realism) 。 人的感官所感觉的事物是相同的,感官是 客观的或起码是“互为主观”的。( objectivity or intersubjectivity of senseperception) 【返回】

实证主义研究与诠释主义研究的区别

实证主义研究与诠释主义研究的区别

三、实证主义和诠释主义传统中的主 要视角不同(政治学为例)
实证主义-----理性选择理论
◆关键假设:
□个体行为人是基本的分析单元。
□“经济人”假设,人是理性高效并追求个人效用 最大化的。 □有清晰的偏好层级,寻求可获得的最优行为
◆关键词:
理性 集体行为问题 搭便车 寻租
诠释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
◆关键假设:
□“社会人”的假设,在重视人的自利特征时,也 强调了义务和责任。 □ 个人的政治行动受到制度、习俗、惯例的规定 和制约,不完全是理性选择的结果 □人的偏好不是既定的,深受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影 响
◆关键词:
制度规范 互动 责任 认同感
结语
很多优秀的研究都发生在研究范式之间的连
接区域内(注意:实证主义和诠释主义是不 能一起使用的),这些研究范式并不是完全 的泾渭分明的。需要我们在研究中探索找出 适合自己的方法。 关于“双重诠释”、“后实证主义”(“批 判现实主义”)的内容并没有做出详细的论 述,有兴趣的同学可自行查阅资料。
定性分析结合,深入访谈;文件分析)
二、实证主义研究和诠释主义研究有 着自身的特点
实证主义研究的特点
◆事实和价值之间是存在明确的区分的; ◆这一范式的重点放在解释上;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一样,可以寻找普遍规律; ◆人们可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社会世界 ◆方法是中性的,研究人员对方法的运用也是中性的; ◆人们可以通过理论产生假说,再由因果陈述来在社 会现象间建立规律性的关系,并由直接观察验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证主义、现实主义与诠释主义

本体论与认识论是哲学中的基本问题之一,而之所以成为哲学中的基本问题,又是由于这是人类日常生活与思维领域中的基本问题。所谓本体论,是人对外在世界(自然界或者人类社会,或者二者的结合)的看法,即世界是什么样的问题。例如,马克思将人类社会视为阶级的聚合,这就是他关于人类社会的本体论;女性主义者将男女地位差异视为现实社会的基本特征,这也是他们对于人类社会的本体论。他们都论述了社会是什么样子的,并在此基础上表达他们对于社会的不同看法。所谓认识论,是人通过什么途径认识世界的问题。

在本体论这一层面上,大致可以划分出客观主义的本体论与建构主义的本体论两种类型,这两种本体论对世界的认知具有根本性差异。客观主义的本体论认为周围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是客观存在的,它们的存在与变化是自身发展的结果,而与人的观念、意识等主观因素无关,我们所身处的和体会到的世界就是一个客观的世界、真实的世界。而建构主义的本体论则认为周围世界是人所建构的结果,是人根据自己的观念和意识而形成的印象,是一个随着人们观念与意识的不同而变动的世界,不同人眼中的周围世界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建构主义认为也许存在一个客观世界,但那个客观世界是人所不能认识和体会的,人所认识到的和体会到的以及所谈论的世界都是经由人的观念、意识和感觉过滤之后的产物,沾染了人的主观因素,是人的主观因素建构的结果。而客观主义认为存在一个真实世界,而人也能够把握原版的真实世界,人所认识和体会的世界与真实世界是一致的,他们都是客观的,人的主观因素是一个完全通透而不会存在过滤和修正的中介,这个中介前面与后面的世界是完全一样的。通俗一点儿说,客观主义认为我们眼中的世界是真实的,建构主义认为我们眼中的世界是虚幻的。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以全球化为例。客观主义的本体论会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是我们所处世界的基本特征,是资本、技术、人力资源与商品在全球范围内的真实流动所构成的一个真实情况,并不会因为人们的否认而不存在。而建构主义则恰恰相反,他们会认为全球化只不过是一种观念存在,根本没有什么全球化,人们眼中的全球化只不过是根据现实中的一些情形在观念中建构的产物,并转而用这一观念来强化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从而使得全球化似乎是一种事实;与全球化相比,毋宁说世界更是一种区域化的态势,甚至区域化本身也是一种建构的结果。再举一个例子,例如国家利益。客观主义的本体论会认为国家利益是确实存在的,它就像是桌上的茶杯一样存在那里,对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需要我们采取政策行动去保卫和促进。而建构主义则认为,没有什么客观的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只不过是主观建构的结果,没有人能够把握所谓的国家利益,不同人眼中的国家利益差距甚远,人们所认为的国家利益只不过是意识形态灌输的结果。毫无疑问,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都有案例支撑,都非常有道理,都使我们眼界大开,不能说哪一个是错的哪一个是对的。其中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世界是客观基础上的建构,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思考的世界都是客观与建构两种因素的混合,是外在世界与内在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正如一个杂面窝头,你不可能在现实中把它分为小麦面和玉米面,因为它们已经完全融合到一起了,但你可以在理论上把它分为小麦面与玉米面,这恰恰使我们更充分地认识了这个窝头。这就是人类抽象思维的伟大之处,也是概念化与理论研究的伟大之处,就是通过抽象概念的形式让我们更好的理解这个世界。很多时候,我们所需要做的是,当别人说这个窝头是玉米面时,我们需要在旁边大声地说:“它也是小麦面的。”当客观主义者提出世界的客观

性时,我们也需要呼吁:“世界也是建构的。”这就是所谓的百家争鸣与人类认识的进步。

在认识论这一层面,大致有实证主义/科学主义、现实主义与诠释主义的类型划分,每种类型都与一定的本体论相联系,并且具有各自认识论上的特征。实证主义坚持客观主义的本体论,它认为世界是真实存在的,也是可以观察到的,人们所体会到的世界就是真实的世界;人们如果要认识世界,就必须通过观察来取得各种资料,主要是量化的数据,通过对它们进行科学的、客观的、价值中立的处理,来得到对世界的认识;人们的这种认识结果可以通过新的案例来加以印证,至少在理论上要能够得到否证,符合新案例的认识将被作为可信的客观规律保存下来;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具有客观规律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的主观因素可以忽略不计;人类社会也能够通过科学方法来加以认识,并且可以形成具有普适性的一般规律。现实主义同样坚持客观主义的本体论,承认现实世界的可认识性,并且也致力于总结一般规律;但与实证主义不同的是,现实主义认为人类社会中存在一些深层的结构性因素,这些因素是无法通过观察而直接得出结论的;这些结构性因素并非不可认知,它可以通过基于观察的抽象思维所把握;表象与事实是二分的,表象并不一定反映真正的事实,甚至是一种欺骗性假象,实证主义有其认识限度。例如,马克思主义就认为通过选举调查是无法揭示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性质的,这种普遍投票权甚至是一种迷惑被统治阶级的政策工具。也就是说,实证主义与现实主义具有共同的本体论,但是却具有不同的认识论特征;而诠释主义不仅具有完全不同的本体论,而且具有完全不同的认识论特征。诠释主义是基于建构主义的本体论,它认为世界是人们主观建构的结果,没有什么脱离人的主观因素的客观世界;既然世界是人们建构的结果,也就无所谓客观规律的说法,最重要的是理解人们为什么如此建构,理解周围世界与人类行为对人们而言的意义所在;既然世界是建构的,那么世界就是有差异的,所以人们不应该去总结什么普遍规律,而是应该去理解世界的差异性及其背后所隐藏的意义。总体而言,实证主义与现实主义希望通过一些普遍规律来解释世界,而诠释主义则是通过对差异性的强调来理解世界。正是由于本体论与认识论上的不同,实证主义、现实主义和诠释主义采取了不同的研究方法,这就是具体的方法论问题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