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德育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要考点——德育内容
一、德育的含义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的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则指学校德育,即教育者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对青少年学生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所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
新时期学生的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不仅仅指道德品质的教育。
其中政治教育是方向,思想教育是基础,道德教育是核心,法制教育是保障。
二、德育的内容(一)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际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使学生养成热爱祖国的观点和情感,保卫祖国和维护祖国尊严的坚强意志。
国际主义教育是教育学生坚持和维护同全世界无产阶级、被压迫的民族、被压迫的人民,以及一切爱好和平、主持正义的组织和人士的团结,积极支持和援助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的革命斗争。
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是紧密相关的。
这是中国公民高尚的道德品质,是学校德育内容之一。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这种感情把个人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是维护民族独立、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高尚品德。
但是一切剥削阶级所提倡的爱国主义存在很大的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都是为巩固剥削阶级的统治服务的。
而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则是一种新型的爱国主义,它摆脱了剥削阶级的局限性,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用历史唯物主义来观察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处理个人与祖国的关系;它与劳动人民反对剥削压迫,争取解放的斗争相联系,以尊重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反对民族偏见为基础。
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热爱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积极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和反对一切颠覆人民政权的阴谋及外国的侵略而斗争;热爱祖国的人民、疆土、资源、文化、语言和民族优良的历史传统;具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鄙视崇洋媚外的自卑心理。
教师资格证考试之德育的过程、原则和方法途径
教师资格证考试之德育的过程、原则和方法途径—、德育的概念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则指学校德育。
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简而言之,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过程。
二、德育的功能德育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个体的发展、整个教育活动的实施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功能。
(一)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基本功能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可以描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 其中享用性功能是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
其基本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约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方向。
(2)满足个体自我完善的需要。
(3 )激发和调节个体的智能发展。
(4 )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
(二)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指的是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产生何种性质的作用, 主要包括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生态环境等产生作用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等。
(三)德育的教育性功能德育主要解决的是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问题,直接反映着时代的特点和社会的要求, 社会常常通过干预德育和强化德育来控制学校教育,通过规定德育的性质、内容来决定和保证整个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德育的教育性功能有两大含义:一是指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二是指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
三、德育的内容(-)德育内容的概念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它关系到用什么道德规范、政治观、人生观、世界观来教育学生的重大问题。
我国德育的内容应该是现实性和理想性的高度统一。
(二)选择德育内容的依据(1 )德育目标——直接决定德育内容。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园综合素质》考点归纳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园综合素质》考点归纳整理考点:教师职业道德的看法与特色??调理教师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是()。
A.道德谈论B.道德水平C.道德理想D.教师职业道德答案: D考点归纳:教师职业道德是赐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理和办理与别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看法意识和行为质量。
教师职业道德是调理教师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1.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色(1)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特地性。
(2)教师职业道德表现教书和育人要求的一致性。
(3)教师职业道德的全面性。
(4)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
2.新期间教师职业道德的特色(1)从教师的社会责任来看,师德拥有全局性。
(2)从社会地位来看,师德拥有超前性。
(3)从教师职业及个人涵养来看,师德拥有导向性。
(4)从教师的人品谈论来看,师德拥有超越一般职业道德的示范性。
考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 年订正)师德的灵魂是()。
A.关爱学生B.提升涵养C.增强反思D.提升业务水平答案: A考点归纳:《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了六条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表现了教师职业特色对师德的实质要乞降时代特色,“爱”和“责任”是贯穿此中的中心和灵魂。
考点:师幼关系的内容师幼关系是赐教师和幼儿在教育教课活动中结成的互相关系。
此中,教师和幼儿在教课上是()关系。
A.相同B.授受C.上下级D.互相促进答案: B考点归纳:师幼关系是赐教师和幼儿在教育、教课活动中结成的互相关系,包含相互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
1.师幼关系的内容(1)教课上的授受关系①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教授者,幼儿是接受者。
②幼儿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③对幼儿指导、指引的目的是促进幼儿的自主发展。
(2)人品上的相同关系①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品上与教师是相同的。
②幼儿与教师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善帮助的关系。
德育(教师资格考试)
德育第一节德育的概念、意义、目标和内容德育的概念一般来说,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相对于体育、智育而言,它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而不是道德教育的简称或政治教育的代名词。
德育的意义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的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德育的目标的概念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德育目标的依据:时代与社会的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总要求:有系统、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有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使广大中小学生掌握基本的现代政治、思想、法律和道德知识、培养他们积极的政治、法律和道德责任感、荣誉感,使他们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法律和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为最终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牢固的基础。
初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1、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建设,有民族自豪感、自尊心。
懂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常识。
初步具有惜时守信、重视质量、讲求效益、优质服务等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知法、守法。
立志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而学习,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相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陈陋习俗。
2、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尊重、关心他人,爱护、帮组他人。
热爱班级和学校集体,爱护集体荣誉。
积极参加劳动,初步养成劳动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品质。
教师资格证 小学部分:第5章 德育第一节
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五章
德育
主讲:韩南南
教育知识与能力
复习导航:
1、本章知识点多,覆盖面广,考试涉及的内容比例大。
2、从以往的考试来看,德育的原则、方法通常以单项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来考查;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促进品德发展的方法、道德发展的理论是重要的考点,需熟练掌握。
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一节品德发展概述
第二节德育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第三节德育过程
第四节德育原则
第五节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一节品德发展概述
一、品德的含义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教育知识与能力
(1 )道德与品德的区别
第一,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服从于整个社会发展规律,不以个别人的存在或个人行为的好坏为转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除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外,还受个体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它有赖于某一个体的存在,是一种个体的现象。
第二,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伦理学、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教育知识与能力
(2 )道德与品德的联系
第一,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
当一个人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内化成他个人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向并体现在自己的言行中时,就形成了品德,因此,离开了道德,就没有品德可言。
第二,社会道德又是通过个体的品德而存在的。
许多个人的品德就构成或影响着社会道德面貌或风气,品德是社会道德现象的组成单位。
教育知识与能力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2020年幼儿教师资格教育学考试198题RS[含参考答案]
2020年幼儿教师资格教育学考试198题[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在影响人的发展的各种因素中,对人的身心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B?)A.遗传B.环境C.教育D.人的主观能动性2.教育出现阶级性出现在(B)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3.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从分离开始走向结合是在(C?)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4.义务教育制度出现在(D)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5.学校最早出现在(B)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6.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
这种观点是(D)A.神化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7.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是在(C?)时期。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8.在影响人的发展的各种因素中,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C)A.遗传B.环境C.教育D.人的主观能动性9.“十个手指有长短”,这表明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存在(D)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10.在人身心发展的各种影响因素中,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B)A.遗传素质B.环境C.教育D.人的主观能动性11.教育的构成要素包括(C)A.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B.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C.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手段D.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情境12.在我国,“教育”这个范畴最早出现在(C)A.《论语》B.《学记》C.《孟子•尽心上》D.《说文解字》13.某幼儿园把小学一年级语文.数学知识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这种做法有违儿童身心发展的(D)A.互补性B.稳定性C.个别差异性D.顺序性14.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D)的特点。
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15.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D)。
2017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德育过程
中学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中学德育目标对学生在品德发展上所提出的要求,借助于相应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对其政治意识、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等方面施加影响,并引导其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过程。
中学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知即道德认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包括道德知识和道德判断两个方面。
在掌握道德知识基础上,可以对某些道德行为的善恶进行分析、评价,形成道德判断。
情即道德情感,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
人们对客观事物做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
意即道德意志,是调节道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人们为实现一定的道德行为所做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
它表现为:在确定道德动机时,能用理智战胜欲望;在实践道德行为时,能排除各种干扰,坚持到底。
行即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
它是通过实践或练习形成的,是实现道德认识,情感以及由道德需要产生的道德动机的行为定向及外部表现。
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德育具体实施过程,又具有多种开端,这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单选题】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的一般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D.看具体情况,可有多端【答案】A。
【单选题】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答案】D。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现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其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中的反映。
第九章 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德育部分,高小丽)
教师资格证考试练习题德育部分2013年高小丽选择题11.“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
”这体现的德育过程是(D)。
A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B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C长期、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D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18.小青常在课堂上玩手机,小娜提醒小青学校规定课堂上不能玩手机,可小青不听,因此小娜认为小青不是好学生。
根据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小娜的道德发展处于哪一阶段()A.惩罚和服从B.相对功利C.遵守法规D.道德伦理18.C。
习俗水平的25.德育过程即品德形成过程。
答案:该说法错误。
(1)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个体品德自我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则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过程,是双边活动过程。
(2)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学生受各种因素影响。
包括自发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德育过程中学生主要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
(3)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结果看,品德形成可能与社会要求相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德育过程的结果,学生形成的思想品德与社会要求相一致。
27.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运用锻炼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答案:锻炼法是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练和考验,以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
运用锻炼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坚持严格要求。
(2)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3)注意检查和坚持。
2014年上半年11.班主任于老师通过委托任务肯组织班级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C)A.榜样示范法B.品德评价法C.实际练习法D.情感陶冶法20.刘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网络语言胡危害”,形成了“拒绝网络语言”的认识,共同提出相应的具体要求被全班同学所认可,这种品德培养的方法是()A.有效说服B.树立榜样C.群体约定D.价值辨析22.德育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胡教育。
教师资格证笔试重要知识点——八大德育原则
教师资格证笔试重要知识点——八大德育原则德育原则是教师资格证笔试里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中必考的知识点之一,经常出现在选择题、简答题与分析题中,按照历年试题参考,几乎每次考试都会出现这个知识点,因此我们要熟练掌握这项内容。
下面小编带来了德育原则的与要求,助大家顺利考过教师资格证!1、导向性原则基本涵义: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导向性原则是德育过程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因为学生正处在品德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他们的可塑性大;另一方面,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和识别能力,易受外界社会的影响。
要求:(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社会主义学习德育的根本原则。
(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2、疏导原则(重中之重)基本涵义: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要求:(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基本涵义: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来。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要求:(1)教育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以及尊重学生的态度,关心爱护学生,尤其是对待后进生。
(2)教育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
教育者要向学生提出合理而严格的道德要求。
4、知行统一原则基本涵义: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要求:(1)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2)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在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加深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4)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必备复习资料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必备复习资料幼儿教育的意义在于为幼儿的身心素质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为家长提供更广泛的服务。
随着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不断提高,他们也要求幼儿园具有更高的教育质量。
因此,幼儿园教育需要具备更高的教育水平和质量。
XXX是教育史上的XXX和现代教育之父。
他是第一个对幼儿教育提出深刻认识并有系统论述的教育家。
他认为教育必须从幼年开始,并且应当适应自然。
他提出了母育学校的概念,认为学前教育应该在家庭中由母亲进行简单的实务课程。
XXX是英国的教育家,他的著作《教育漫话》中提出了“白板说”和“绅士教育”的概念。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绅士,即有德行、有学问、有能力、有礼貌的人。
他还论述了幼儿体育、德育和智育的重要性。
XXX是法国的教育家,他的代表作《爱弥儿》强调通过个人经验爱研究。
他认为教育应顺应婴幼儿身心自然发展的特点进行。
他提出了教育的三个来源:自然、人和事物,并主张教育应遵循自然。
他还论述了教育年龄分期和幼儿教育的方法,包括给予行动自由、合理养护锻炼、注意语言教育、感觉教育和重视模仿等。
XXX齐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
他提倡,并提出了要素教育理论,使教育过程心理化。
他还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他的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影响了后来的教育家。
XXX是幼儿园教育之父,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形成了独立的幼儿教育体系。
他提出了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游戏理论、协调原理和亲子教育等概念。
XXX在罗马贫民区创设了“儿童之家”,开创了蒙台梭利教学法。
他重视教育环境的作用,强调教师应成为环境的创设者、观察者和指导者。
他还提出了幼儿自我研究法则、幼儿的自由和作业的组织相结合的原则,以及重视感觉教育等教育原则。
XXX的儿童观认为儿童具有自我生长的能力,他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应该是生长、生活和经验的不断改造。
他的教育原则包括儿童中心论和从做中学等。
教师资格证考试辨析题-中学德育
中学德育1.德育过程是对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应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参考答案:答: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品德由这四部分构成,德育过程就是培养着四种品的心理因素使之相互协调发展的过程。
道德培养一般沿着内在顺序,但是由于社会生活复杂性,教育影响多样性,知情意行相互独立,因此,他们的发展水平处于不平衡状态,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学生的具体年龄特征,个性差异选择多种开端,多种教育程序。
2.有什么样的道德认识,就有什么样的道德行为。
参考答案:答: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道德认识是人们对于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是个体品德的基础。
道德行为是一个人在道德认识的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有道德意义的活动,是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
但是道德行为受主客观多种因素影响,在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过程还需要道德意志,道德情感的参与。
3.德育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
参考答案:答: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是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家庭德育,社区德育和学校德育等方面,而狭义的德育就是指学校德育,教育者在特定时空内对青少年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
4.德育过程即品德形成过程。
参考答案:答: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1)含义:德育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过程,而品德形成是个体品德自我发展过程。
(2)影响因素:德育过程学生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而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包括环境因素影响。
(3)结果:德育过程结果与社会要求一致,而品德可能一致,可能不一致。
5.个体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是一致的。
参考答案:答: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道德认识是人们对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是个体品德的基础,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意识的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社会和他人有道德意义的活动,道德行为是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受主客观多重因素影响,不是有了好的道德认识就一定有好的道德行为。
教师资格证德育的内容
教师资格证德育的内容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德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行为规范,使他们成为有良好品德的公民。
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德育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德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德育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
在实施德育工作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个性化的教育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感和行为习惯。
二、德育的内容和方法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公民教育等方面。
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讲授道德故事、开展道德讨论和组织道德实践等方式进行。
法制教育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讲解法律知识、模拟法庭和参观法院等方式进行。
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积极心态的关键环节,可以通过开展心理辅导、组织心理测试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方式进行。
公民教育是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开展模拟社会等方式进行。
三、德育的评价和考核德育的评价和考核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重要内容。
德育的评价主要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个方面。
定性评价是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听取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家长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进行评价。
定量评价是通过量化的方式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进行评价,如使用问卷调查、考试测试和实际行为观察等方法进行评价。
德育的考核主要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进行评估,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效果等方面。
四、德育的意义和挑战德育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行为规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德育工作既是学校的责任,也是社会的需要。
然而,德育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学生家庭背景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变化和教师专业水平的不足等问题,需要教师加强自身素质提升和教育理念更新,才能有效开展德育工作。
幼儿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学基础知识》试题及参考答案
幼儿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幼儿教育学基础知识》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教育的关键是为幼儿创设有准备的环境”的观点是由( C )首先提出的.A.福禄贝尔B.陈鹤琴C.蒙台梭利D.陶行知2、“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用来说明( B )对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A.颜色B.环境C.遗传D.物质3、下面那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C ).A.教育与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B.教育的发展受国家政治历史的影响C.教育的发展应脱离政治的影响D.教育的发展不可能脱离文化的影响4、中班幼儿社会性教育的重点应放在( A ).A.培养集体责任感B.解决同伴交往问题C.建立亲子依恋关系D.建立班级常规5、下面那种说法是正确的( C ).A.原始社会没有幼儿教育B.幼儿教育是在1840年发展起来的C.幼儿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与发展D.从奴隶社会时幼儿教育开始发展6、“单元主题活动”这种课程类型最早是由( A )提出的. A.陈鹤琴B.陶行知C.蒙台梭利D.福禄贝尔7、规定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的是( A ).A.《幼儿园教育纲要》B.《幼儿园工作规程》C.《幼儿园工作暂行管理条例》D.《未成年人保护法》8、关于我国学前教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C ).A.基础教育B.启蒙教育C.属义务教育D.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9、先天因素主要指个体生物因素,其中最具重要意义因素是( C ). A.成熟B.生长C.遗传D.发育10、我国传统文化比较侧重个体群体性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个体的( D ).A.认知发展B.情感发展C.意志力发展D.个性发展11、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首要条件是( C ).A.良好的智力品质B.良好的道德素质C.良好的身体素质D.良好的个性品质12、向家长介绍园所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和今后的工作计划,反馈儿童在园所的表现等,适宜采取的形式是( B ).A.家访B.开家长会C.办家长学校D.教育讲座13、 2001年9月,我国出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确定的“五领域课程”内容包括的五个方面是( B ).A.体育、艺术、语言、常识、社会B.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C.体育、德育、艺术、科学、社会D.健康、计算、社会、科学、艺术14、在幼儿园教育目标体系中,( C )是幼儿园小、中、大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A.幼儿园教育目标B.近期目标C.中期目标D.活动目标15、教师请小朋友把自己家的图书带到幼儿园的图书角与其他人分享,丰富了图书角的内容,教师这样做遵守了( A )教育原则A. 保教结合的原则B. 充分利用和发挥儿童、家庭、社会教育资源的作用C. 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D. 注重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16、一日活动目标、一月活动目标、各年龄班教育目标、幼儿期教育目标、幼儿园教育目标这五个教育目标是按( A )划分的.A.按幼儿园教育目标结构划分B.按时间范围划分教育目标C.按教育目标指导的范围来划分D.按幼儿园园长的想法划分17、学前教育的( A )原则,是美国幼儿教育协会于1986年针对当时普遍出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等倾向而提出来的教育理念与实践.A.发展适宜性B.启蒙性C.综合性D.独立自主性18、制定合理的幼儿园生活制度,首先应该考虑的因素是( C ).A.家长的需要B.季节和地区差异C.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D.个别幼儿的需要19、最先提出幼儿园教育游戏化方法的教育家是( C ).A.蒙台梭利B.陈鹤琴C.福禄贝尔D.夸美纽斯20、有固定的场所,有目的的按计划进行,有班级整体施教、小组施教和个别施教等形式的活动是( C ).A.自我教育B.家庭教育C.学校教育D.社会教育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空1分,共10分.1、教育原则是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_________.2、教师在指导幼儿小组活动前的分组过程应注意分组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层次.3、幼儿园环境具有_________和可控性等特点.4、制定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是国家的教育目的和_________5、我国自己创办第一所幼儿园于_________年在湖北成立.6、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以及_________.7、幼儿教师对幼儿的观察应是_________、原样的、不加任何操作的_________.8、幼儿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_.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实施集体、小组、个别活动就是面向全体、照顾个别差异.( )2、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就是要求教师根据幼儿的意愿安排教育活动( )3、幼儿园课程内容是实现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依托.( )4、秋天到了,为了幼儿认识秋天,老师精心准备了一幅秋天的图画挂在墙上,指导幼儿观察画中的景物,这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 )5、教师直接教的方式有利于幼儿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6、游戏是幼儿自主的活动,主要他们玩的快乐,就不需要教师的指导.( )7、教师是环境的轴心,环境中的各种要素都是通过教师来调节的.( )8、幼儿的权利与成人的权利并不一样.( )9、幼儿德育的重点是培养幼儿的道德认识.( )10、幼儿园经济条件差,创设环境时必须考虑经济性原则.(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1、发现学习2、幼小衔接3、幼儿园课程五、简述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为什么说福禄贝尔创办的幼儿园是真正意义上的幼儿园?2、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对幼儿进行体育教育时的目标是什么?3、简单分析说明“玩积木”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作用?六、论述分析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结合您在幼儿园的实践,举例阐述幼儿园体、智、德、美教育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2、在目前的学前教育实践中,有很多“为未来完满生活做准备”、“为未来竞争做准备”的现象,如社会上风行的“零岁方案”、“神童方案”、“天才识字班”…….一些家长和幼儿园难以摆脱这种短视的教育做法,让幼儿上各式各样的兴趣班、特长班,表现出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智力培养,轻人格因素培养等错误倾向.请您从如何正确理解我国学前教育目标这一角度分析这类现象.2010年北京市幼儿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幼儿教育学基础知识》试卷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几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1、C2、B3、C4、A5、C6、A7、A8、C9、C 10、D11、C 12、B 13、B 14、C 15、16、A 17、A 18、C 19、C 20、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空格,每格1分,共10分21、基本要求 22、有特色有变化 23、教育性 24、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任务25、1903 26为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27、直觉的自然观察28、3-6岁幼儿的教育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9、× 30、× 31、√32、× 33、×34、× 35、√36、√37、× 38、√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39、发现学习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亲自实践,与人交往等去发现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从而获得各种直接经验、体验以及思维方法的学习方式.40、幼儿衔接是根据幼儿过渡期身心的特点,对幼儿进行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教育,在全面发展过程中培养他们入学所必须的各种素质,为幼儿入学,也为其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41、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教育,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五、简述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42、答:(1)幼儿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种形式,体现了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和规范性.因此真正意义的幼儿园必须能够体现专业和系统性.(2)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是“幼儿园之父”,原因就在于他所创立的幼儿园具有一整套幼儿教育理论和相应的教育方法、教材、玩具.(3)福禄贝尔所创立的幼儿园中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幼儿通过“恩物”来学习,这不仅尊重了幼儿教育的规律,而且对幼儿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43答:(1)幼儿体育是指幼儿园进行的、遵循幼儿身体生长发育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以增强幼儿的体质,保证幼儿健康为目的的一系列教育活动.(2)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3)增强幼儿体质(4)增进幼儿健康;(5)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6)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44、答:(1)建构类游戏(玩积木)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游戏,通过玩积木,幼儿可以获得愉快的身心体验,促进其精细动作的发展,有利于幼儿的健康;(2)玩积木时幼儿常用积木搭建生活中的建筑物,比如道路、小区楼盘、地铁站、医院、国家大剧院等,这对促进幼儿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也有很大的帮助.(3)搭建各种建筑物的过程中,体现着幼儿的主动创造,幼儿对建筑物形状、大小、结构、美观程度都有自己的把握,因此即可以提高幼儿的创造性,也有利于幼儿的审美发展.(4)玩积木的过程中,幼儿通过搭建活动,可以获得关于积木形状、颜色、大小等的认识,促进幼儿数学认知的发展.(5)玩积木的过程中,会伴随着“垒高”“稳定”“斜面”等结构性知识,可以帮助幼儿认识有关结构的稳定性,不同形状物品的特性等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幼儿感知科学现象.六、论述分析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45、答:(1)体智德美诸方面统一于幼儿个体的身心结构之中,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与其它方面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不可分割.(2) 体育可以促进智育、德育和美育的发展.例如,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幼儿可以思考解决遇到的难题的办法,思考玩具材料的玩法,这就是智育.体育活动中幼儿需要遵守游戏规则,学会同伴合作和公平竞争,这就是德育.一些体育活动比如舞蹈和体操表演,同样也在促进幼儿审美表现力的发展.(3)智育可以促进体育、德育和美育的发展.例如,幼儿记忆力、观察力的发展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学会体育动作;帮助幼儿理解社会规则;在艺术表现中同样体现出了智育的作用,幼儿如果对形状、颜色、规律等有较好的认知就可以更好地完成粘贴、画花边等美育领域的任务.(4) 德育可以促进体育、智育、美育的发展.例如,如果幼儿具有较好的行为习惯,那么他在体育活动中就更容易完成任务,而不致与其他幼儿发生纠纷;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提高幼儿学习的效率,促进其认知的发展;对社会当中助人、合作等美好现象的认识,本人就是对美的感受的认知. (5) 美育可以促进体育、智育、德育的发展.例如,对美的感知有利于幼儿获得愉快的身心体验,有利于幼儿身体发育和健康发展;同样,美的环境和氛围也有利于幼儿进行认知学习;另外一些优美的故事、儿歌、戏剧和舞蹈,本身就包含了对某种良好道德品质宣传,因此有利于幼儿道德品质的发展.。
教师资格证考试德育八大原则使用实例讲解
教师资格证考试德育八大原则使用实例讲解导语: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有八大原则,针对不同学生应当使用不同德育方式,为了方便考生对德育原则的理解,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提供的德育原则实例讲解,大家可以参考阅读。
原则1: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小杰来到赵老师办公室,赵老师对小杰说:“小杰,你先坐,我们谈谈你和隔壁班同学打架的事情。
”(试想,如果此时赵老师采用的不是和蔼可亲的口吻,而是让小杰站在一旁对他进行训斥,效果应该不会理想,也就是说,想改造一个人身上的不足之处,首先要尊重他,即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原则2:导向性原则小杰是一位三年级的小学生,平时学习成绩优异,但就是脾气有点急,有些小顽皮。
有一次,由于小杰动手打了邻班一位同学而被班主任赵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进行训导。
班主任赵老师在教导小杰之前就准备把“君子动口不动手”这一道理讲给小杰听。
(赵老师在进行德育工作之前自己要先明确是非,即导向性原则)原则3:因材施教的德育原则小杰坐下来,赵老师问:“小杰,为什么要打邻班同学呢?”小杰:“因为我亲眼看到邻班××同学欺负我的好哥们阿强,我气不过,就打了他!”赵老师:“原来是这样。
”(赵老师只有了解了小杰为什么打人,才能针对小杰的实际问题对他进行教育,这就是因材施教的德育原则) 原则4:疏导性的德育原则赵老师继续说:“小杰,你重视朋友之间的友情、重感情,这是好事儿,可是,你也应该懂得,君子动口不动手,你这样不由分说的就去打同学,是不是不太好呢?我们可以和××同学讲道理啊,也可以叫其他同学和老师过去给你们评评理。
(赵老师给小杰讲道理,让小杰懂得“君子动口不动手”的道理,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呵斥小杰,体现了疏导性的德育原则)原则5: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我也知道阿强平时学习成绩不是特别好,在班级里也不喜欢跟其他同学交流,所以总是受一些同学欺负。
小杰,我觉得你要是真讲哥们义气,是不是应该在平时多帮助一下阿强呢?帮助他在同学中逐步树立威信!”(赵老师利用小杰重朋友感情的优点来引导他帮助阿强逐步树立威信,体现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原则6: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一段时间后,赵老师发现,小杰变得彬彬有理了,在他的帮助下,好哥们阿强学习成绩等各个方面也取得了不少进步。
教师资格证德育的内容
教师资格证德育的内容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德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塑造良好的人格品质,培养健康的人生态度。
下面,我们将从德育的定义、德育的目标、德育的方法、德育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德育的定义德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使其具备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德育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德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使其成为有道德修养、有责任感、有正直品质的人。
二、德育的目标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道德行为,使其具备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具体来说,德育应努力培养学生的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使其具备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2.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使其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行为习惯;3.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使其具备良好的自律和规范意识;4.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能力,使其具备积极向上的社会行为和社会责任意识。
三、德育的方法德育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榜样引领法:通过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学生向榜样看齐,学习榜样的优秀品质和行为;2. 亲身示范法: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示范正确的道德行为,引导学生模仿;3. 情感教育法:通过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情感;4. 规则约束法:通过制定和执行明确的规则和纪律,约束学生的行为,培养他们的规范意识;5. 社会实践法: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能力;6. 课程教学法:通过课程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
四、德育的重要性德育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使其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2. 塑造学生的良好人格和品德,培养他们健康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3. 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使其具备良好的自律和规范意识;4.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能力,使其具备积极向上的社会行为和社会责任意识;5.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教师资格证考试之德育方法
教师资格证考试之德育方法德育方法这部分知识点属于教育学部分,相对来说难度不大,在教师资格考试的过程中主要是以单选题的形式考查为主。
学习这部分内容时需要理解每一种德育方法的含义,在单选题中能够根据题干所呈现的例子进行反选即可。
接下来主要针对德育方法进行阐述。
一、说服教育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说服教育法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
说服教育的方式主要有语言说服和事实说服。
(1)语言说服法,指的是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向学生讲述道理,使学生明辨是非的方法。
主要包括讲解、报告、谈话、讨论、指导阅读等方式。
在题干中呈现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等给学生讲道理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认识,体现的就是语言说服法。
(2)事实说服法,组织学生接触社会实际,用各种生动具体的事实来说服学生,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形成正确的认识的方法。
主要包括参观、访问、调查等形式。
题干中,教师运用具体的事例或者带领学生到实地进行参观提高思想品德水平,体现的是事实说服法。
二、榜样示范法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
用来示范的榜样主要有家长和教师、同学、英雄人物、革命领袖、历史伟人和文艺形象。
例如,小明同学在学校中能够做到爱护校园公物、保护校园环境等,教师让全班同学像小明来进行学习,采用的是榜样示范法;比较常考查的古语,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三、实际锻炼法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实际锻炼法包括两种形式:常规训练;实践锻炼。
(1)常规训练,教师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进行经常性的行为练习,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法。
常规训练的内容和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学生守则训练、课堂常规训练、卫生常规训练、礼貌常规训练等。
例如,学生在上课时能够遵守课堂纪律、回答问题举右手、见到老师主动问好,都属于常规训练。
(2)实践锻炼,让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在活动中形成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幼儿教师资格的幼儿品德教育知识点
幼儿教师资格的幼儿品德教育知识点幼儿教师首先要具备丰富的幼儿品德教育知识,以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培养和发展。
在幼儿教师资格考试中,涉及到的幼儿品德教育知识点主要包括:1. 幼儿的道德发展理论道德发展理论是幼儿品德教育的重要基础。
幼儿期是构建道德意识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教师应了解和掌握著名心理学家如皮亚杰、科尔伯格等提出的道德发展理论,以指导和促进幼儿的道德发展。
2. 幼儿的道德情感特点幼儿的道德情感是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教师应该了解幼儿的道德情感特点。
年幼的幼儿主要通过模仿、情感交流等方式接受道德观念,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道德情感,如同情、友爱、尊重、感恩等。
3. 幼儿的道德认识特点幼儿的道德认识特点是指幼儿在道德认识上的特定规律。
幼儿的道德认识过程具有感性、直观、主观、先天性和局部性等特点,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认识特点,引导幼儿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的行为。
4. 幼儿的道德行为特点幼儿的道德行为特点是指幼儿在道德行为上的特定规律。
幼儿时期的道德行为主要通过模仿和示范学习形成,教师应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提供适宜的引导,引导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如分享、合作、礼貌等。
5. 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是指幼儿在与他人相处过程中所需要具备的能力。
教师应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通过各种活动和游戏,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6. 幼儿品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幼儿品德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任务,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教学、故事讲解、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幼儿教师资格的幼儿品德教育知识点是幼儿教育工作者必备的知识基础。
通过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点,幼儿教师能够更好地进行幼儿品德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为幼儿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2021幼儿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5)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2021幼儿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5)共138道题1、在角色游戏中,教师观察幼儿能否主动协商处理玩伴关系,主要考察的是()。
(单选题)A. 幼儿的情绪表达能力B. 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C. 幼儿的规则意识D. 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试题答案:B2、实施幼儿园德育最基本的途径是()。
(单选题)A. 教学活动B. 亲子活动C. 阅读活动D. 日常生活试题答案:D3、幼儿突然出现剧烈呛咳,伴有呼吸困难,面色青紫。
这种情况是可能是?( )(单选题)A. 急性肠胃炎B. 异物落入气管C. 急性喉炎D. 支气管哮喘试题答案:B4、教师要根据幼儿园的个体差异进行教育,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幼儿个体差异的是()(单选题)A. 某幼儿往常吃饭很慢,今天为了得到教师的表扬,吃的很快B. 有的幼儿吃饭快,有的幼儿吃饭慢C. 某幼儿动手能力很强,但语言能力弱于同龄儿童D. 男孩通常比女孩表现出更多的身体攻击行为试题答案:A5、幼儿教师要能接住幼儿抛来的“球”,并用恰当的方式把“球”抛回给幼儿,让活动能继续下去,这里所体现的教师角色()(单选题)A. 幼儿学习活动的指导者B. 幼儿学习活动的管理者C. 幼儿学习活动的设计者D. 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试题答案:D6、一名4岁幼儿听到教师说“一滴水,不起眼”,结果他理解成了“一滴水,肚脐眼”。
这一现象主要说明幼儿( )(单选题)A. 听觉辨别力较弱B. 想象力非常丰富C. 语言理解凭借自己的具体经验D. 理解语言具有随意性试题答案:C7、风疹病毒传播途径是()(单选题)A. 肢体接触B. 空气泡沫C. 虫媒传播D. 实物传播试题答案:B8、教师对幼儿说:“不准乱跑,不准插嘴,不准争吵.”这样的话语,所违背的教育原则是()(单选题)A. 正面教育B. 保教结合C. 因材施教D. 动静交替试题答案:A9、活动区活动结束了,可是晨晨的“游乐园”还没撘完,他跟老师说:“老师,我还差一点就完成了,再给我5分钟,好吗?”,老师说:“行,我等你”,一边说,一边指导其他幼儿收拾玩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内蒙古教师资格证报考即将启动,兴安盟人事考试信息网整理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资料,帮助广大考生备考。
希望大家顺利通过考试。
重点提示
本章一直是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的重点内容,考试中不仅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形式出现,还有论述题,而且还有众多的案例分析题,所以,本章也是考生迎考复习的重中之重。
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学考试,本章的考查重点是:
(1)德育的意义。
(2)德育过程的基本方法。
(3)德育原则。
(4)德育的主要途径。
(5)德育的主要方法。
考纲链接
1.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运用德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施加积极影响的教育活动。
2.德育形式上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内容上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3.德育的意义:(1)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4.德育目标:是指通过德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在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
5.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1)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
(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4)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6.我国中小学阶段德育目标:培养儿童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意识。
7.我国初中阶段德育目标: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学习;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讲科学、不迷信;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8.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内容: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道德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和法制教育。
9.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个体的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10.德育过程的结构,是指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
它包括四个方面:(1)教育者。
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受教育者。
包括受教育者个体和群体,他们都是德育的对象。
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
(3)德育内容。
是用以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是受教育者学习、修养和内在化的客体。
(4)德育方法。
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更多公务员考试信息,请关注兴安盟人事考试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