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说课稿)
高中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说课稿

高中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说课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是1号考生。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7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教材是教师执教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据。
因此,我首先谈一谈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二框的内容,本课着重从经济体制方面介绍我国经济活动的基本舞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九课在介绍我国经济体制背景时,遵循由一般到具体的思路,先介绍有关市场机制运行的一般知识,再突出介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内容。
二、说学情教学之路,始于了解学生。
我来说说学习情况。
高一学生求知欲强,思维活跃。
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市场机制运行的一般知识,为这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没有清楚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不能充分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国的宏观调控。
因此,教学应从学生目前的理解水平出发,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说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本框的知识结构,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2.了解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知道宏观调控的含义和目标,掌握宏观调控的手段。
【能力目标】通过研究市场经济的共性和特征,使我们具备准确把握事物共性和根本特征的辩证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宏观调控方面的优势,认同国家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四、说教学重难点依据教学目标,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难点】宏观调控的手段。
五、说教学方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这节课上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探究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在分析了教材,制定了教学方法之后,我就把重点放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上。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2021必修一政治-5068儿童网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2021必修一政治 - 5068儿童网我们要想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效果,强调教师教好的同时还要关注到学生的学。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2021必修一政治,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2021必修一政治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
2.了解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
3.了解市场经济的含义。
4.理解市场配置资源的具体机制。
5.知道市场配置资源的特点。
6.懂得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
7.了解市场规则的基本形式。
8.理解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与主要内容。
9.理解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方法与过程1.自学——讨论——质疑——解析。
2.通过讨论与质疑全面认识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缺点。
3.培养学生把握市场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具体条件的理解能力。
4.针对市场调节局限性,初步提出合理化的干预与宏观调控对策的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对立竞争意识,培养开拓进取的精神。
2.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3.树立自学遵守、维护市场秩序与规则的观念,抑制一切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4.养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道德品质和个人行为习惯。
课程标准的要求1.阐释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分析用法律和道德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性。
2.分析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的典型事例。
二.教学过程(一)自学环节自学任务1.结合第78页的配图,分析说明人类社会为什么要合理配置资源?并初步提出合理化的干预与宏观调控对策的具体措施。
2.详读教材第79页信息,分析说明市场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
并了解市场经济的含义。
理解市场配置资源的具体机制。
知道市场配置资源的特点。
3.结合第79页方框内容,分析尊重市场规则的必要性。
4.结合第79页的漫画《谁也别想发财》以及第80页的“专家点评”等内容,了解市场规则的基本形式。
5.结合教材第80页“铸钟以笃诚信”以及相关信息,理解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与主要内容。
高中政治必修一说课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说教材1、本框题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高一经济生活第九课第二框的内容。
在此之前,我们学习了市场经济,即共性,为本框题内容做了铺垫。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个性,它结合了第四课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及第七课社会公平的内容,从而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信社会主义道路。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了解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目标及其手段。
能力目标:针对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提出合理化的政府干预与宏观调控对策的应用能力。
通过学习市场经济的共性与特性,准确把握事物共性与根本特性的辨证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宏观调控方面的优势,坚定社会主义信念,3、教学的重、难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的手段。
二、说教法直观演示法:利用改革开放30年取得成就的一些图片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举例法: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分析印证教材的观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易接受。
三、说学法本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因此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活动中,他们在材料分析和自己佐证的材料中发现问题,在讨论中分析问题,并结合教材归纳得出结论,进一步结合思考题以达到掌握和巩固新知识,最终完成教学目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说课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说课稿我说课的课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思路七个方面展开说明。
一、说教材本框是人教版高一《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二框的内容。
本框共两目,第一目主要介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及优势,第二目主要介绍宏观调控的原因、含义、主要目标及手段。
课程标准要求“解析政府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典型事例,说明发展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
”本节课是经济生活的核心,承上启下。
在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学习这些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二、说学情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
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知识积累增加,独立思考能力不断增强,开始留意的关心身边的社会生活,思维模式逐渐从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思维能力提高。
学生平时对这一框题的内容有所接触,但知之不深,因此会感兴趣。
通过对前几课知识的学习,又为本框题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分析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逐渐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在对教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宏观调控的含义;了解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目标;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的手段及其相互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对经济热点等问题的分析探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准确把握事物的共性和根本特性的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宏观调控方面的优势,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重难点。
四、说重难点重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依据: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可与资本主义结合,也可以与社会主义相结合。
因此必须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难点:宏观调控的手段依据: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各具特色,在具体的经济条件下要运用最佳组合,有一定的难度,而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理解和运用相当困难。
公开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说课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本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当中第四单元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二框题。
我将按以下步骤进行说课。
说教材一、说教材1.地位和作用《课程标准》要求“解析政府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典型事例,说明发展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
”本课是经济生活的核心,前一框题同学们已经学习了市场经济的共性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独有的个性,为下一课学习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打下重要的理论基础,所以本课可以说是承上启下。
在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特殊时期,学习我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以及政府采取必要的宏观调控的手段矫正市场调节的弊端相关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2.教学目标以《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教材,,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识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原因、手段、目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辩证能力、全面的认识问题的能力,针对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正确分析、观察社会现象的能力和调查研究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信念;通过学习国家的宏观调控,感悟社会主义能够实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认同国家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
3、教学重、难点根据《课程标准》和新课改的要求,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本节课知识重难点如下:重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的手段难点:宏观调控的手段二、教法及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根据新课改的指导思想和我校高一新生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法:在讲到本课难点“国家宏观调控及其手段”时,由于理论性较强,需要教师用严谨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吃透理论知识点2、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手段搜集大量学生熟悉的图片资料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二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考纲要求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2、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目标和手段二、高考考情与预测本考点历来是高考命题的重点,而且这一趋势将会继续下去。
从题型上看,选择题与非选择题都有,选择题突出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非选择题突出对知识的准确调动能力。
从取材上看,主要紧贴国家大政方针,多角度选取图表、文字材料。
从知识上看,更侧重于对宏观调控的考查,但将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考查的可能性也很大。
在20XX年的复习备考中,除了深入把握本考点内的知识,还要注重与就业、财政、税收、公平、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市场调节、对外开放等知识的联系;要密切关注在发展与改革问题上的重大决策及取得的成就。
三、知识网络结构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要性含义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主要目标手段四、考点知识解读考点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既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又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的。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实现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大家实现共同富裕。
(3)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发挥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优势,使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做得更好、更有成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能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优势结合起来,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能够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四单元说课稿《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四单元说课稿《走进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
高中政治不仅仅是一种学科,更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传承,是我们传统优良品质的传递,是我们世世代代美好品质的传播。
小编准备了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四单元说课稿,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说教学理念
(一)以人为本,人学定教的全面、和谐的发展观
(二)回顾生活的生态课程观
(三)自主探究、合作的知识建构观
二、说教材
(一)地位和作用
《课程标准》要求解析政府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典型事例,说明发展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
本课是经济生活的核心,前一框题同学们已经学习了市场经济的共性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独有的个性,为下一课学习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打下重要的理论基础,所以本课可以说是承上启下。
在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学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说课

第三部分
导入新课
说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主要讲两个大的知识 点。通过对一些材料 分析,采用“我问你 答”的方法,启发引 导学生,从而得出各 个知识点 布置作业
通过一段视频材 料,启发引导学 生,从而引出本 课所学知识
课堂练习
第四部分 说板书设计(观点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含义 2.优点 3.基本特征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3)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二、国家宏观调控 1.含义 2.目标 (1)促进经济增长 (2)增加就业 (3)稳定物价 (4)平衡国际收支 3.必要性 4.手段 (1)经济手段 (2)法律手段 (3)行政手段
第一部分
1
说教材
教学背景
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平时对这一框题的内容 应该有所接触,但知之不深,因此 会有浓厚的兴趣。他们独立思考能 力不断增强,开始关心身边的社会 生活,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这种分 析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逐渐培 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部分
2
说教材
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 的认识问题和针对事实 说明问题的能力,正确 分析、观察社会经济现 象和调查研究能力。
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基本特 征、国家宏观 调控的必要性
重 点
难 点
在具体运用 中国家宏观 调控三种手 段的区别
第二部分 教法
情景 讨论法
说教学方法
讲授法
练习法
作用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好地掌握本框知识
第二部分
说教学方法
学法
问题法 合作 探究法 逻辑 推演法
作用
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自主思考的能力
教学目标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备课资料

“教坛新秀”讲课比赛教案实验中学赵敬裕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阐释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分析法律和道德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了解社会信用制度的基本内涵。
②理解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性,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及优点,规范市场秩序和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方式,市场调节存在的不足。
③初步运用所学知识,结合经济生活中的实例认识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缺点。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市场经济的利弊等培养学生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运用事例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自觉维护市场秩序、遵守市场规则,树立学法、懂法、守法的观念。
②培养学生树立诚信的意识。
③培养学生认同改革开放基本国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观念。
教学重点1、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缺点;2、规范市场秩序;3、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教学难点1、市场如何配置资源;2、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典型事例分析法、讲授点拨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设计意图课前播放歌曲:《我生在1978》……生我的时候社会开始有了变化妈妈说从那时起就越来越繁华今天一条马路呦明天一栋大厦让百姓的笑容每一刻都在增加我生在一九七八我在春天的故事里长大亲吻我的都是阳光和雨露还有疼我的妈妈……(过渡语)生在1978,今天是2008,三十年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仅仅三十年,是什么推动着中国经济迅猛发展?这归功于我们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其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改革开放的关键环节。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下市场经济的魔力。
共同探究市场经济的常识。
通过歌曲让同学们体会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从而体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巨大力量。
为讲述市场配置资源和市场调节做铺垫。
导入新课★情景一一、市场调节(在祖国和谐的大家庭里就有这么一个温暖的小家)爸爸:市场经济就是好啊,能让人腰包鼓起来,生活好起来!市场经济让人一切向“前”看,是私有经济!妈妈:市场经济搞活了市场,就是自由经济!小明:你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晕……:(过渡语)说到市场经济,必须先说资源和需求的关系:问题探究:1、人类为什么要合理配置资源?2、你能想出哪些方式配置这些资源?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说课稿正式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几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首先,我要说的是教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中(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二框)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
在此之前呢,我们已经学习了市场资源配置的相关知识如市场机制的优点和弊端,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了铺垫的作用。
因此,本框内容在整个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框的学习为学好后面的内容打下了牢固的理论基础。
下面,我要说的是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及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知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了解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主要目标及其主要手段;把握宏观调控的三个手段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原理或观点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透过事物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宏观调控方面的优势,树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大优越性的坚定信念。
接下来,我要说的是教学重点、难点。
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结合本教材的特点,在吃透教材和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及学习实际的基础上,我将教学重点确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考虑到本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将教学难点确定为:宏观调控的手段。
下面呢,我要说的是教法和学法。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并且,高中政治是一门培养人实践能力的学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为此,基于本框题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结合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我主要采取直观演示法、活动探究法、讲授法、分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比如在讲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及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等属于基本理论性问题时,我就会运用讲授法进行必要的引导和讲解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高考政治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 新人教版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备课日期上课日期预习导学学习目标(根据学习目标自渎教材)(一)知识目标1、识记市场经济、社会信用制度的基本含义,市场规则的表现形式。
2、理解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性,市场配置的方式、优点与不足,规范市场秩序和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方式。
3、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市场配置优缺点,以准确理解市场调节的功能。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辨证的、全面的看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树立合理利用资源观念,自觉维护市场秩序,以公正、公平态度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观念,以及诚信为本的观念。
★教学重点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缺点规范市场秩序、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教学难点市场调节如何配置资源及其优点★教学方法点拨导学、自主探究,基础梳理(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上完成下列填空和判断)摘要留疑(记录下自己预习中的发现的问题)交流探讨情景问题(根据情景材料思考并探究问题)近年来,一些地区制售假冒伪劣、有毒有害食品案件仍时有发生,如苏丹红、大头娃娃、三聚氰胺奶粉,盗版侵权、传销和各种类型的商业欺诈仍屡禁不止。
问题一:你认为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有哪些?问题二:请你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
探究质疑(记录并提出讨论探究过程中没有解决的问题)理论支撑(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掌握下列核心知识)(1)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有: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经营者的市场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比较淡薄;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不强等(2)解决上述问题,应该从国家、企业经营者和消费者个人等不同角度入手:①国家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加强市场监管,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②经营者要树立知法、守法及诚实守信等观念。
不断提高自身的市场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
③消费者要强化自身维权意识,积极同侵权行为作斗争。
练习反馈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主要是依靠()A、国家的计划实现的 B.市场的调节作用实现的C.政府的经济政策实现的 D.国家的宏观调控实现的2、某旅游地珠宝首饰经营者与当地导游相互勾结,强迫、诱导游客高价购买假冒伪劣产品,牟取暴利。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说课稿

各位同仁: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说教材:1、地位、作用和特点:《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职业高中课本《经济政治与社会》(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中第二单元第5课第一框题的内容。
本节是在学习了上一节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之后编排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上一节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学习社会主义的宏观调控打下基础,所以学习市场经济,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是本章的重要内容。
此外,市场经济也是每一位职业高中生将来走上社会工作的大背景,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与每一位职业人事的日常生活、生产、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本节的特点之是:1、容量大,涉及的知识点多;2、概念抽象,学生理解相对困难一些;3、教材提供的具体案例少,理论知识点多。
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现实情况、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等情况的分析,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特征是什么、市场经济的弱点和缺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结合教材通过给出的材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合作讨论解决问题、通过已有的知识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现象或问题能力。
(3)德育目标:尊重和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勇于竞争,能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中来。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本课的最终知识目标是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但如果能理解市场经济的含义,那么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所以我把本节的教学重点放在前一部分,也就是什么市场经济以及市场经济的特征是什么。
(2)教学难点:本课涉及的抽象概念多,说理内容多,具体案例少,所以我把本课的教学难点放以如何突如何以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概念上。
二、说教法:基于上面的教材分析,我根据自己对探究性学习“启发式”教学模式和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认识,结合本校学生实际,主要突出了几个方面:一是创设问题情景,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人教版高一政治上册第四单元说课稿: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人教版高一政治上册第四单元说课稿:走进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也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发展。
以下是人教版高一政治上册第四单元说课稿: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供参考! 一、说教学理念
(一)以人为本,人学定教的全面、和谐的发展观
(二)回顾生活的生态课程观
(三)自主探究、合作的知识建构观
二、说教材
(一)地位和作用
《课程标准》要求“解析政府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典型事例,说明发展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
”本课是经济生活的核心,前一框题同学们已经学习了市场经济的共性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独有的个性,为下一课学习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打下重要的理论基础,所以本课可以说是承上启下。
在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学习我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以及政府采取必要的宏观调控的手段矫正市场调节的弊端相关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学目标
以《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教材,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知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宏观调控的含义,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基本特征。
了解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以。
高一政治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学案

高一政治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学案[知识结构][新课标要求]了解市场经济的含义●理解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
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作用。
了解市场规则的含义●理解规范市场秩序的意义和措施。
●理解市场调节的局限性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理解我国宏观调控的含义、目标和手段。
★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主要知识点]一、市场配置资源(一)、市场调节1。
资源配置的必要性:是由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的需求无限性这一矛盾决定的。
2。
资源配置的手段:计划和市场都是配置的手段。
3。
市场经济的含义: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4。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使用的主要手段:价格、供求、竞争等。
5。
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1)市场可以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2)市场在竞争中实现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3)市场在竞争中实现企业的优胜劣汰。
[例1]市场经济是( B )A.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B.以市场为基础和主要手段的资源配置方式C.商品交换的场所D.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例2]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是依靠(C )A.计划的调节作用实现的B.行政命令实现的C.市场的调节作用实现的D.法律的约束实现的(二)、市场秩序1。
规范市场秩序意义:只有具有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2。
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1)市场主体必须遵守各种市场规则①市场规则的含义: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做出具体的规范。
②市场规则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
市场交易规则是市场规则中的核心。
(2)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①必要性:A。
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
高一政治教案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章概述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配置资源有什么优缺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掌握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意义,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本课分为2个框题一、市场配置资源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课标基本要求阐述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分析用法律和道德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性,阐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
解析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的典型实例,说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
知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新课程学习9.1 市场配置资源★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市场经济、社会信用制度的基本含义,市场规则的表现形式。
2、理解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性,市场配置的方式、优点与不足,规范市场秩序和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方式。
3、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市场配置优缺点,以准确理解市场调节的功能。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辨证的、全面的看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树立合理利用资源观念,自觉维护市场秩序,以公正、公平态度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观念,以及诚信为本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1、市场调节如何配置资源及其优点2、规范市场秩序、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教学方法教师讲解为主,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人类的生产需要和生活需要,是单一的还是多样的?是固定的还是经常变动的?学生活动:积极回答问题:人类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经常变动的。
教师引导:那么,用于生产产品所需要的人、财、物等社会资源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部门也是不一样的,经常变动的。
况且,社会资源总是有限的,要满足人们不断变动的生产、生活需要,必须对资源的分配有一个合理的安排,这就是资源配置问题。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1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着重从经济体制方面介绍我国经济活动的基本舞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以及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手段等基础知识。
学习这一课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经济活动是在什么样的宏观背景下进行的,坚定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通过新授课的学习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关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一些易错易混知识点掌握不理想,尤其是市场与计划这两种手段的关系不明确。
三、教学策略合作学习教学策略、联系生活教学策略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市场配臵资源的必要性,说明市场配臵资源的方式及优点,分析规范市场秩序和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内涵,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能力目标:全面认识市场配臵资源优缺点的辨析能力,针对市场调节局限性,初步提出合理化的政府干预与宏观调控对策的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宏观调控方面的优势,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树立自觉遵守、维护市场秩序与规则的观念,养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道德品质和个人行为习惯。
五、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市场怎样调节配臵资源及市场配臵资源的优点2、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3、社会信用制度建立的必要性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5、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二)难点:1、区分市场调节的弊端2、在具体运用中国家宏观调控三种手段的区别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李克强要求严打假羊肉毒生姜的新闻视频引出案例:近几年来,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毒奶粉,假羊肉,费列罗巧克力惊现活蛆,广药维C银翘片被曝含有剧毒砷汞残留等,使广大消费者的安全权益受到了极大伤害,也间接影响了我国食品工业的出口。
李克强表示,最近掺假羊肉、毒生姜等事件接连发生,加重了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育才高中高三第一轮复习研讨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说课稿)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主题涉及内容较多,鉴于其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我把本课分为了两个课时,本课时主要是从“市场配置资源”到“市场调节及弊端”再到“国家实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这条主线入手。
一、明确考纲
源)
阐释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
理解市场调节的作用及局限性;
说明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三、备考指要
综观2011 年全国及各省市新课程高考试题,市场调节的优势、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及其具体使用是考查的重点;以2011 年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背景材料,考查我国宏观调控的原因、目标、措施、意义。
四、学情分析
本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三年级学生。
高三年级的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知识积累增加,思维模式逐渐从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思维水平提升。
在本课内容之前已经有了相关的知识储备,比如价值规律、财政的作用等。
但毕竟本课是高一所学,时隔较长,在知识网络的构建中有所欠缺,在获取和解读信息水平,调动和使用知识的基本技能的水平,描述和阐述事物基本原理和规律的水平不够。
这些水平需要在高三第一轮复习中持续培养和增强。
四、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的实际情况,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A、识记市场配置资源、宏观调控相关知识
B、理解市场与计划;市场调节及弊端;
(2)水平目标方面要求学生使用宏观调控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当前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并能针对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提出合理化的政府干预与宏观调控政
策的应用水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宏观调控方面的优势,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本课重点放在了宏观调控
(2)本课难点主要是学生学会理论知识的实际使用
五、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学法指导: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六、教学过程
高三复习教学总给人沉闷的感觉,学生在高考的压力下也不如以前活跃,我认为政治学科的教学不但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
我希望我的每一位学生都能以轻松的心态进入我的课堂,在师生之间的相互情感交流中学会巩固和使用枯燥的理论知识。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学生动在前,所以在本节课前就先下发导学案,引导学生对本课的知识体系有较具体的了解,同时围绕本课重点宏观调控,以课前任务的形式要求学生提前搜集关于国家增强水利设施建设的相关措施。
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将学生分成四小组,明确目标,相互促动。
我的这节课以“水利”这条主线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
简言之就是“一水到底”。
【情景探究一】:我以一组西南干旱的图片导入,探究“如果你是一个地方的管理者,你如何来调配这些水资源。
引导学生清醒的理解到资源置的重要性
【情景探究二】:一组农村受灾及水利设施不完善的图片,这个探究设置有两个目的:1、通过农村水利存有的问题看到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知识点,从而引出国家宏观调控;2、能够加深学生对国家政策的制定认同感进而达到了本课情感价值观的目标,感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宏观调控方面的优势,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在处理本课重点“宏观调控”相关知识时,先通过组图从视觉上给学生以冲
击,让学生对于“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亟需解决”产生强烈共鸣,进而拿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以问题的形式,使学生在分析热点材料的同时复习了宏观调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三个核心知识点。
宏观调控的三个手段是一个在实际使用中出现较多的知识点,在处理这个知识点上,我并没有先出材料再分析,而是在前一天以作业的形式布置学生课后搜集关于国家水利设施建设一系列举措,课堂上以合作探究的形式让学生找出这些举措所对应的宏观调控的手段,然后通过我出示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归纳识记三个手段的特征。
三个特征中经济手段是宏观调控较为重要的一个手段,也是做题经常会遇到的一个知识点,特别是经济政策中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此处以表格的形式从两个政策的制定者和手机两个方面做了比较,以加深学生的映像。
在处理本课难点“知识点的使用”上,我主要采用了问题探究的形式。
对于“市场调节及弊端”这个虽比较重要但相对好理解的知识点上,我用了一个选择题加以巩固,并以顺口溜的形势强化学生对这三个缺陷的区分。
而对于“宏观调控”这个常在主观题中出现的知识点,我先以分析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为问题,在使学生在掌握“分析类”题型的解题方法的同时,学会使用宏观调控的知识来分析热点材料。
再以关于国家增强水利设施建设这个系列举措所反应的宏观调控的手段的合作探究,学会用知识去看材料。
最后拿出一道典型例题,带领学生使用知识点去解答实际问题。
为了活跃气氛,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在阐释价格、供求在竞争中是如何配置资源时,找学生到讲台画出图示,既落实了知识点,又增加了趣味性。
因是复习课,课后同学生一起总结了整节核心知识体系。
以上设计是一已之见,希望能在今天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