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地理专题一区域地理
地理教案(湘教版)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一章课时60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课时60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一、区域联系
1.区域与区域之间必然具有物质、能量、信息等形式的联系。
2.区域自然地理系统的联系方式:大气环流、水循环、地质循环等。
3.区域间的经济、社会、文化的联系形式:人口流动与迁移,商品、劳务和技术专利贸易,投资、金融期货产品交易,信息、通信、文化与学术交流等。
4.区域联系的突出表现
突出表现含义
区域经济一体化指地理上相邻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彼此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逐步消除成员国或地区之间的贸易与非贸易壁垒,协调成员国或地区的社会经济政策,进而形成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劳务、技术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经济区域
经济全球化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管理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活动,包括生产资料、信息、资金、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全球性配置与重组
特别提醒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一,有利于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世界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并实现管理的创新。
第二,有利于扩大对外贸易。
第三,有利于加速中国工业化进程,提升产业结构。
第四,有利于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发挥本国现实和潜在的优势,拓展海外市场。
二、区域协调发展
1.意义: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对于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合作效果表现
对口帮扶成效明显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都有了明显增长
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发展较快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合作项目不断增多。同时,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和投资力度
科技、信息和人才的联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选派大批优秀人才支援内地,为西部地区的建设
专题十一 区域可持续发展——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课标全国卷】(解析版)
专题十一区域可持续发展——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课标全
国卷】
在方言中,横切山脉使山脉中断的河谷或山谷称为“陉”,这种谷底因为走向与山脉近于垂直相交,也称为“横谷”。“陉”,历史上常被利用作为迁徙、贸易、征战的道路系统。下图为太行八陉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历史上陉的功能主要表现在()
①交通通道
②农业基地
③关隘要冲
④人口集聚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太行八陉中,连接长治与河北邯郸之间的是()
A.飞狐陉
B.井陉
C.白陉
D.滏口陉
在昆仑山的南麓有一个叫英雄地的地方,这里被称为亚洲的寒旱中心,顾名思义这里又干又冷,下围为英雄地位置示意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上世纪70年代,我国测绘部队测绘到昆仑山南麓,将一个原本无名的地方命名为“英雄地”,现在要对“英雄地”地理环境研究,应用不到的技术是()
A.RS
B.GNSS
C.GIS
D.GRS
4.英雄地成为亚洲寒旱中心的原因是()
A.纬度高、海拔高
B.海拔高、周边山高
C.周围山体多冰川
D.亚洲陆地的中心点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山西省大同市是中国大型煤炭能源基地之一,素有“煤都”之称。近年来,大同市多措并举,实现了从“煤都黑”到“大同蓝”的转型。在此过程中,大同市大力发展新能源,下图示意大同市新能源产业链。极力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
5.大同市素有“煤都”之称时,最可能处于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示意图(下图)中的哪个时期()
A.兴起期
B.繁荣期
C.衰退期
D.新生期
6.大同市实现从“煤都黑”到“大同蓝”的转型所采取的措施可行的有()
地理课件(湘教版)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一章课时59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二、区域的发展阶段
1.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初级阶段
几个组合的具有集聚 力量的因素
自然 资源
资源 充足
传统农业比重大,资 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 型工业为主体
个别经济增长点或个 别城镇
基本上是协调的人地 关系
交通 位置
环境 没有 明显 破坏
二、区域的发展阶段
2.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
产业结构和 空间结构渐
√D.港口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创新经济
明确 命题方向
1234
经济发展的最终阶段是创新阶段,港口发展首先依靠地理优势发展港口经济,随 后发展成为工业区,工业经济发展后期,工业转移,发展成为服务型经济,最终 成为创新工业区,故湾区经济发展的一般过程为:港口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 济、创新经济,故选D。
二、区域的发展阶段
经济 发展
以传统农业为 以工业化为主体 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
主的初级阶段 的成长阶段
为主体的转型阶段
以创新驱动为 主的高效益 综合发展阶段
水平低,地区 生产总值少
以工业化为主要 特征,出现一系 列工业基地
由增长缓慢甚至停滞的 态势转向新型工业化
水平高,地区 生产总值高
二、区域的发展阶段
人口 城市 交通
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 经济状况、科技水平、开发历史 等社会条件差异
人口规模、密度、素质、增长速度等 差异
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复习课件)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3.区域整体性
区域内各类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使得区域具有□11 整__体__性____,
进而影响区域的发展。 典例
整体性表现
鱼食昆虫、杂草,鱼粪肥田;水稻为鱼类提
浙江省青田县稻田里养鱼 供氧气、有机质等,形成良性循环的□12
_____稻__鱼__共__生___系统
考点02 区域特征的分析
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下图为我 国某省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及该省某地区 甲河水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c 1.区域( )
A.都有明确的界线
B.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
C.有明确的区域特征
D.空间尺度越大,描述的区域特征越
详细
[解析]根据题干对区域的描述可知,区域具 有一定的区位特征,C正确;区域的界线不 全是明确的,A错误;内部的特定性质是相 对一致,B错误;空间尺度越小,描述的区 域特征越详细,D错误。故选C。
第一章 章末整合复习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 区域发展
知识·体系构建
本章知识结构
技法概览
• 1.学习思路 • 本章讲的是区域与区域发展,在认识区域的概念、分类及特征之 后,通过对比不同区域的地理条件差异,增强对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的 认识。
技法概览
• 2.学习技法 • (1)多种多样的区域。 • 通过实例理解区域的特点、划分标准及不同区域的作用;识记空间尺度 的含义,理解其特点。 • (2)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 • 结合实例理解区域组成要素及整体性的表现;通过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 原的对比分析,理解区域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高考地理-区域地理综合模块-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
区域地理综合模块
新疆特殊的地理环境,利于作物中红色素的积累。同时,“地膜+滴灌”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红色产业”的发展,在山前绿洲上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红色作物种植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新疆发展“红色产业”的特殊地理环境要素是指()
A.水源B.地形C.气候D.土壤
2.推广“地膜+滴灌”技术对新疆“红色产业”的首要意义是()
A.节约劳动力B.节约水资源C.减少田间杂草D.减轻盐渍化
3.“地膜”技术的主要作用是()
A.播种时间提前B.生长周期缩短C.热量需求减少D.光照要求降低
图1为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4.若图中急流段高差为55 m,则图中甲与丙地高差可能为()
A.355 m B.400 m C.445 m D.490 m
5.某日一登山旅行者到达甲处,可看到()
A.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
B.急流段漂流者向西漂去
C.湖畔乙处游人戏水
D.丁地所在位置地势最低
生长期指一年中植物显著可见的生长时段。图7是丹江口水库附近区域示意图,表1表示图7中①②③三地植被的生长期差异。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6.与②地相比,①③两地生长期均较短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A.植被状况,土壤肥力
B.纬度位置,光照条件
C.水库调节,海拔
D.季风影响,坡度陡缓
7.丹江口水库的修建对当地农业的影响最可能的是()
A.冬季气温升高,热量条件改善
B.夏季降水增多,耕地规模扩大
C.耕地面积减少,农业结构调整
D.大风天气增多,低温冻害频发
图9示意我国某河上游某河段水系图,甲、乙、丙是沿岸三个沙地、沙漠区,由于盛行风使沙漠快速推进,在该河段含沙量急剧升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高中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专题一 地理位置
• 3.地理位置对气候(降水、
温度(高低、温差)、光照)的影响
• 4.地理位置对农、
பைடு நூலகம்
工、服务业的影响
• 5.地理位置对聚落、交通的影响
【命题方向】考向一 描述地理位置特点/特征
[对点演练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描述科大特比迪例尺瓦的地理位置特征。
【答案】①地处低纬;
②濒临海洋; ③位于西非。
【解析】分析地理位置应从其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区域 位置进行综合分析。科特迪瓦地处低纬;濒临海洋;位于 西非。
A.海浪作用 B.流水作用 C.冰川作用 D.风力作用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甲地位于南美洲西南部,那里曾经是南半球冰川发育的地 方。冰期冰川从安第斯山脉下来,在流向大海的过程中不断摩擦海岸,形成冰川槽 谷,而冰期结束,冰川退缩,这些被摩擦切割的海岸就会因为地势相对低洼被海水 淹没,出现破碎地形,C正确。甲地附近海岸线破碎与海浪作用、流水作用、风力 作用无关,ABD错误。故选C。 【点睛】外力作用及其举例:风力侵蚀:蘑菇石,风蚀柱,风蚀洼地;风力堆积: 沙漠和黄土;流水侵蚀(物理现象):河谷,沟壑;流水溶蚀(化学现象):喀斯 特地貌;流水沉积: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冰川侵蚀:冰川槽谷(U型 谷),冰斗,角峰,刃脊,冰蚀湖等。
7.[地理位置对水温的影响](2021·福建·17,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频考点01区域定位与区域认知(课件)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考向一 通过“气候要素特征”考查“综合思维”
【例1】我国某淡水湖湖区内洲滩广泛发育,植物面积季节变化明显。下图示意该湖区各月的多 年平均植物面积和水位。据此完成1~3题。
A.气温变化 B.降水变化 C.植被生物量 D.游牧活动 答案 (3)C 解析:从前面分析可知,该地区发生野火频率与植被生物量有密切关系,该地区整体上水分条件 较差,植被生物量不大,经过一次野火后,往往需要3~4年积累植被生物量,即可燃物,因此 该地区野火发生最活跃的年份以3~4年为周期,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植被生物量,C符合题意; 气温变化、降水变化没有明显的3~4年的周期,游牧活动也没有明显年际周期,因此这些因素 不可能导致该地区野火发生最活跃的年份以3~4年为周期,A、B、D项错误
●【真题研习2】
【例2】(2021·湖南卷,6~8)野火是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火。近年来,世界各地野火频发,给 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蒙古东部地区(见下图)野火发生频率高且区 域差异大。据此完成(ຫໍສະໝຸດ Baidu)~(3)题。
(1)该地区主要野火类型是( )
A落叶林火 B.针叶林火
C.草原火
区域 定位
区域 特征 分析
读真题设问知高考考向
(2017·全国文综Ⅲ)1.上图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 分布于我国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3.该 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2014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区域农业、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综合治理、开发整个流域 我国许多水利工程没有从整个流域综合开发的角度去考虑, 给进一步实现流域多目标开发和促进流域经济综合发展造成 了障碍。不过,我国正在努力改变这一状况,如成立的黄河 水利管理委员会就是对黄河水资源统一调配的指挥机构。
鲁尔区经济振兴对我国工业发展的启示 纵观鲁尔区由繁荣到衰落再到繁荣的发展过程,对当前我国 工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国有大 中型企业改造与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对一些传统的老工业 基地,如辽中南重工业区更具有积极意义。
[调动和运用知识] 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形 坡度、降水强度、植被状况和土壤性状等。 答案:(1)B (2)D (3)A
考点二、区域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
在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中,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 生态效益的统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防洪。在田纳西河干支流上建成了水库35座,防洪标准
(2)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 主要从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工业基础、交通条件、劳动力 状况、开发早晚等方面分析。
(3)农业布局特点的分析 农业布局必须因地制宜,在不同区域存在自然条件的差异, 同一区域内部同样差别较大,如何合理利用土地是解决问题 的关键。一般而言,平原地区适宜发展耕作业,形成专业化 生产基地;山区适宜发展林牧业、水果种植业、畜牧业等; 水资源丰富地区适宜发展淡水养殖业;气候相对干旱区应该 从育林、护草、改善生态、适度发展畜牧业角度考虑;城镇 周边地区应该布局面向城镇市场的蔬菜种植业、观光农业等。
微专题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
2.“一带一路”产生的影响
要素
影响
资源
和沿线国家形成资源互补,沿着“一带一路”进行资源的全球配置 ,加强我国的资源能源安全
通过中国内地交通网沟通东北亚与东南亚,形成亚洲南北向的交通 大通道。“一带”主要对接的是西部广阔的腹地,将在交通设施建 交通 设和油气管道建设上发力。“一路”在国内,可以以上海和泉州等 港口为依托,建设国际中转港,带动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 航运中心
①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有利于本地区经济水平的提升,并且有利于 实现战略发展的优化。 ②有利于缓解北京在各个方面的压力。当前北京地区的资源过于集中,经济、 文化、人才等都聚集在北京,房屋价格居高不下,基础医疗设施难以满足群 众需求。而当京津冀经济一体化顺利实施,北京的经济、医疗、居住等方面 将有趋势往周边地区辐射,将会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北京的生存压力。
一、区域农业发展方向
(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对策) (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依靠科技,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增加农产品的 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一系列措施,治理土地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以及林 木的乱砍滥伐等现象,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
(三)京津冀一体化
京津冀一体化的推进建议 ①发挥各地产业优势: 北京地区拥有大量的人才与充足的资金,优先发展高技术的信息产业、知 识密集型产业等,将餐饮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作为主导产 业,加以辅助发展高质量服务业。 天津临海,拥有地理交通优势,可以发挥港口的便利深化口岸物流合作, 重点发展海洋经济; 河北省应继续发展基础产业,尤其是第一产业中的农业与牧业,充分利用 冀东地区充足的自然资源,积极发展钢铁、纺织、服装等资本与劳动密集 型产业。
区域可持续发展(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浙江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原卷版)
解密13 区域可持续发展
A组考点专练
考向一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2021·浙江高三学业考试)海草为海洋中的高等被子植物,有“海洋之肺”之称。近年来所罗门群岛种植海草,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所在板块是()
A.印度洋板块B.太平洋板块C.欧亚板块D.南极洲板块
2.种植海草对当地海洋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有()
①净化水质②提供农副产品③改变洋流性质④为鱼类提供栖息地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0·浙江高三其他模拟)四川若尔盖湿地草原自然保护区(如下图示意)地处青藏高原东缘,若尔盖一带是隆起过程中相对断陷下沉的低凹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若尔盖开始了一场“向沼泽湿地要草原”的激进运动,湿地面积急剧萎缩,草场不断退化、沙化。近年来,生态恢复工程虽已开始,但仍可谓
任重而道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玛曲水文站测控区在黄河天然河段中含沙量较小,主要是因为()
A.大坝拦截泥沙B.地势相对较高
C.该处黄河流量小D.湿地的调节作用
4.推测若尔盖湿地急剧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①排水抽干湿地②全球气候变化③过度放牧④盲目开采泥炭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20·浙江绍兴市·高三月考)风沙流会对公路产生严重的威胁,需要因地制宜采取治沙措施。左图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固沙工程,右图是青藏铁路沙害路段(沱沱河、错那湖路段)的石方格沙障治沙工程。完成下面小题。
5.两地沙害严重,其沙源产生的共同原因是()
A.气候干,植被稀少B.气温高,蒸发旺盛C.海拔高,降水不足D.人口多,农业发达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四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考
接
3.调整产业结构。
(1)调整原有_重__化__工__业_____,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 向发展。
(2)大力发展__农__业____、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 降低重化工业比重。
学案导学
【想一想】 读以下两个区域略图,完成(1)~(2)题。
栏 目 链 接
学案导学
(1)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有 ( D )
第三步:写出你的答案。
考点研析
考点2 山西能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
►关键知识点突破
【关键点一】能源的综合利用。
能源综合利用的核心是围绕主体能源,调整相关产业结构, 栏
延长生产链,提高能源的综合价值和综合利用程度,实现由单 目
一产业结构向多元结构的升级。如山西煤炭的综合利用。
链
接
考点研析
【关键点二】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缘由。
栏
目
天然气。所以石油消费量增幅高于天然气;根据图表内容显示, 链
该地煤炭的消耗比重超过80%,而且所在比例不断增多,说明
接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未发生变化,反而增强。第(2)题,
读表可知,该地单位GDP能耗逐渐下降,而能源消费总量翻了
近两番,说明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该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能
源的需求量增大。
栏 为主的特征,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今后要调整产业结构,如大 目 力发展新兴产业,同时要结合当地污染严重的问题,积极消除 链
(统考版)2023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28讲区域的
考点二 区域发展差异
【图表填绘·助学助记】 1.四大地区的差异 (1)划分依据:自然条件、历史基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
程度。 (2)四大地区
东部
中部
西部
东北
省市 简称
京沪港、、、津澳浙、、、冀闽台、、鲁粤、、苏琼、、晋皖、、豫湘、、鄂赣、 云青宁、、、贵内藏、蒙、川新古、、桂陕、、渝甘、、黑、辽吉、
【活学巧用】
[2021·淄博模拟]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 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 图a是我国某省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图b是该省某地区甲河水系示意 图。读图回答(1)~(3)题。
(1)区域( ) A.都有明确的界线 B.不受人为因素影响 C.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 D.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2.区域空间结构 读某区域的发展过程示意图,回答问题。
(1)区域空间结构的含义: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 _空_间__分__布__形式。
(2)区域发展阶段从甲到丙的影响因素。
自然地 理条件
社会经 济活动
区域开 放程度
(3)空间分布特点: 农业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 现为___点___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__岛__状。
表明乙地区( D ) A.风俗习惯改变 B.土地利用结构稳定 C.人口迁徙频繁 D.自然环境变化较大
第三部分 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2025年高考地理备考课件
类型
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以经过人们长期耕作改造而形成的
土壤
黑土分布广泛,肥力更高
水稻土为主,生产力较高
矿产资源条件
矿产资源贫乏
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返回目录
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
情境1 荷兰木鞋和风车 荷兰地势低平,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木鞋和风车是荷兰的特色,都曾为荷兰的
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下图示意荷兰木鞋和风车。 (1)分析荷兰木鞋反映出的当地自然环境的特征。 【提示】结合木鞋的特点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 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地面易积水。 (2)18世纪末,荷兰约有1.2万架风车,推测当时风车最主要的功能。 【提示】结合荷兰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 【参考答案】 排出低地积水,以保障大部分土地免受水患的威胁。
情境1 崇明岛的变迁 崇明岛是中国最大的沙岛,成陆历史已有1 300多年,被誉为“长江门户、东海
瀛洲”。由于泥沙淤积,永隆沙、兴隆沙两岛与崇明岛合为一体,其后崇明岛分属 江苏省和上海市管辖。下图示意崇明岛位置和轮廓。
返回目录
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
(1)推测在永隆沙、兴隆沙两岛与崇明岛合为一体前,苏沪间ab段行政界线划分的主 要依据。 【提示】主要考虑自然因素。 【参考答案】 天然河道。 (2)原崇明岛属上海市,现一小部分归江苏省管辖,分析其主要原因。 【提示】从岛屿的变化和行政归属分析。 【参考答案】 崇明岛面积扩大,但行政区分界线未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部分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地理
专题一区域地理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测控导航
考点
题号
易中难
世界主要地区(国家) 5、6、10 4、13 11
中国主要的地区1、3、8、12 2、9 7 (2015濮阳二模)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1~3题:
1.有关图示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A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主要种植冬小麦②B区域适合发展林果业③流经A区域的河流主要补给类型为大气降水④D区域的气候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⑤图示区域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④⑤
2.下列关于图中C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处低纬,利于海盐晒制
B.河流众多,内河航运便利
C.地处迎风坡,降水丰富
D.海岸平直,建港条件优越
3.D地区与我国东北平原相比,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
A.水果之乡,盛产苹果、柑橘与香蕉
B.气候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C.土壤肥沃,适合水稻的种植
D.水热条件组合好,物种资源丰富
解析:1.B 2.C 3.D 第1题,读图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台湾岛中部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B区域等温线较密,地势起伏较大,适宜发展林果业;该区域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D区域地处热带,为热带季风气候;
该区域山脉是台湾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第2题,根据图中等温线的分布及温度与地形的关系可判知,C地区位于山地东南季风迎风坡,降水多,不利于晒盐;山地河流短促,不利于航运;平直的海岸线不利于港口建设。第3题,D地区位于热带,水热充足,东北平原纬度高,热量不足是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2015鹰潭二模)如图所示岛屿面积约为15万km2。读图,回答4~6题:
4.关于该岛屿的自然地理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山地丘陵为主,主要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
B.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物种资源丰富
C.位于板块(张裂)生长边界,面积不断扩大
D.终年受西南风控制,降水西多东少
5.影响该地城市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矿产资源
6.该国最重要的能源是( )
A.太阳能
B.地热能
C.水能
D.风能
解析:4.A 5.B 6.C 第4题,根据图中山峰的海拔和分布可判知,该岛屿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主要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根据图中纬度可判知,该岛屿地处温带,终年受西北风控制,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根据经纬度定位,该岛屿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第5题,图中城市主要分布于地势低平的沿海地区。第6题,岛屿面积狭小,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受气候影响,降水较多,河流流量大,水能资源丰富。
(2015福建漳州八校联考)如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
7~9题:
7.图中A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葡萄品质优良的自然条件是( )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C.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
D.平原广阔,黑土肥沃
8.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地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①②
B.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9.图示区域内甘肃、宁夏在黄河附近形成一条“工业长廊”,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工业地带属于( )
A.以棉、毛纺织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B.以木材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C.以石油、煤炭开采为主的工业地域
D.以有色金属冶炼和水电为主的工业地域
解析:7.A 8.C 9.D 第7题,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和典型事物分析,A表示我国宁夏平原,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气候干旱,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第8题,引起土地盐碱化的自然原因是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人为原因是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第9题,据图分析,本区水电站广布,水能资源丰富,适宜发展动力导向型工业;铜等有色金属分布多,更利于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2015湖北第二次联考)2014年5月4日~11日,李克强总理正式访问非洲四国(路线如图)。据此回答10~11题:
10.关于非洲四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国人口最多
B.②国平均海拔最低
C.③国降水自西向东递减
D.④国拥有非洲海拔最高的山峰
11.中国企业把向四国输出农业机械设备和农业技术作为经贸互惠的重点方向之一,关于其依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长期长,灌溉水源充足
B.耕地资源较丰富,土壤较肥沃
C.农业生产技术设备落后
D.农副产品消费市场广阔
解析:10.B 11.A 第10题,据图分析①为埃塞俄比亚,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尼日利亚;②为尼日利亚,地形主要是丘陵高地,平均海拔最低;③是安哥拉,西部沿海是沙漠气候,降水自西向东增加;④是肯尼亚,非洲海拔最高的山峰是乞力马扎罗山,位于坦桑尼亚。第11题,中国企业向四国输出农业机械设备和农业技术作为经贸互惠的重点,不是因为四国的生长期长,灌溉水源充足,而是因为四国主要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可开垦的耕地资源较丰富,土壤肥沃;四国都是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技术设备落后;人口多,农副产品消费市场广阔。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12.根据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福建西部以武夷山与江西为界,海岸线长而曲折,沿海滩涂丰富(滩涂为河流或海流夹杂的泥沙在地势较为平坦的河流入海口或海岸附近沉积形成的浅海滩),三沙湾地区为目前中国唯一内湾性大黄鱼产卵场。图1为武夷山冬季东西两坡气温变化曲线图,图2为福建省及三沙湾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2013年国家提出在“古丝绸之路”基础上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着力推进我国和东南亚、西亚等地经济合作。福建泉州借此筹划建设中国—沙特石化产业合作园区。
(1)图1中①、②是武夷山东、西两坡面冬季不同海拔的平均气温变化曲线,表示西坡的曲线是。简析夏季坡面海拔400~800m处东坡较西坡气温较低的原因。(8分)
(2)简析三沙湾滩涂资源丰富的原因,说明三沙湾不宜过度发展海水养殖的原因。(10分)
(3)实施“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将有效帮助东部沿海省份摆脱经济发展困境,试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对其加以说明。(10分)
解析:第(1)题,武夷山呈东北—西南走向,西坡为冬季风的迎风坡,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温比同一海拔的东坡气温低,所以表示西坡的曲线是①。东坡为夏季东南季风迎风坡,东南季风来自太平洋,带来丰沛的水汽,阴雨天气较多,降水量较大,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强,故夏季东坡气温较低。第(2)题,由三沙湾局部区域图可知,三沙湾地区入海河流多,泥沙沉积作用明显,该海域海岸线曲折而且相对封闭,风浪小,有利于沉积或潮汐作用使得泥沙堆积,所以三沙湾滩涂资源丰富。由于三沙湾地区海域封闭,与外部海水交换相对较少,海水自净能力弱,过度发展养殖业,易导致水体污染。第(3)题,我国东部沿海省份面临矿产资源、能源短缺问题,实施“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利于东部沿海省份能源、资源的进口;有利于该地区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等工业的产业转移,促进该区域产业的优化升级;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迫使该地加快产业升级和转移;利于扩大国际间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