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高中地理丹霞地貌
高考地理微专题丹霞地貌
![高考地理微专题丹霞地貌](https://img.taocdn.com/s3/m/0011f2b448d7c1c709a14542.png)
Thank you!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东部湿润环境下的典型丹霞地貌区,山块拄往具有强烈的离散性·即山块之闻是分离的, 四壁陡立,没有山脊相连,形成一个个“孤岛”状山块。由于山体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较 小,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产生垂直分异的高差,但其小环境差异导致的自然分异却十分明 显,与一般山地显著不同,具有独特的微观自然分异图谱。
(1)分析辣椒峰顶铁皮石斛分布的原因。(6分)
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
辣椒峰顶,地势较高,气候较为凉爽;
与山麓相比,山顶光照充足,空气流通性好;
(2)指出当地铁皮石斛发展规模小的原因(4分)
丹霞地貌,地势险要,峭壁广布,开采难度大;
当地经济落后,加工技术不成熟,分布零散,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材料二: 芭蕉是属于热带的一种植物,它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并且生长速度 也很快。芭蕉适宜生长在温暖并且潮湿的环境下,但是不能忍受寒冷。 下图为某游客于崀山山麓地带拍摄到的野生芭蕉。 (3)说明该地芭蕉能够生长的自然条件。(6分)
(3)同一个山顶同类环带的植被稀疏程度存在阴坡与阳坡的差别,推测其 差别并筒述理由。(6分) 阴坡植被较稠密,阳坡较稀疏;由于丹霞山整体土层薄,水分不易保存, 阳坡光照强,蒸发旺盛,加剧了土壤的干旱程度,因而植被较稀疏;阴坡 光照弱,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相对较好,因此植被较稠密。
(4)与山坡顶部植被不同,山谷坡麓地带往往形成高大茂密的沟谷雨林, 简述其主要原因。(6分)
崀山风景名胜区是世界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湖南省 新宁县境内。南与桂林相连,北与张家界呼应,是国内最为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区。 下图为著名的辣椒峰景观。据此回答下题。
高中地理地貌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地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fe599d9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35.png)
高中地理地貌知识点总结(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中地理地貌知识点总结孔子曾经曰过的:“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此为乐的人。
丹霞地貌高中地理知识点
![丹霞地貌高中地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8fd06f0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d4.png)
丹霞地貌高中地理知识点地貌即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也能称为地形。
地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成因也不尽相同,是内、外力地质作用对地壳综合作用的结果。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丹霞地貌高中地理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丹霞地貌高中地理知识由巨厚的红色砂岩、砾岩组成的方山、奇峰、峭壁、岩洞和石柱等特殊地貌的总称。
岩石地貌类型之一。
主要发育于侏罗纪到第三纪,产状水平或缓倾斜的红色陆相地层中。
以中国广东省仁化县境内的丹霞山为典型。
具顶平、坡陡、麓缓的形态特点。
丹霞地貌的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运动,它使部分红层变形,并将盆地抬升。
红色地层沿着垂直节理受到流水、重力作用、风力作用等侵蚀,形成深沟、残峰、石墙、石柱、崩积锥以及石芽、溶洞、漏斗、石钟乳等地貌形态。
主要山体呈方山状、堡垒状、宝塔状、单斜状峰群等。
丹霞地貌区奇峰林立、景色瑰丽,旅游资源丰富,有的早已成为风景区,如丹霞山、金鸡岭、武夷山等。
是研究、恢复红色盆地的古地理环境的最佳地区。
喀斯特地貌高中地理知识点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
又称岩溶地貌。
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统称为喀斯特作用。
它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这种作用及其产生的现象统称为喀斯特。
喀斯特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地名,当地称为Kras,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
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
喀斯特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
可溶性岩石有3类:①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 )。
②硫酸盐类岩石(石膏、硬石膏和芒硝 )。
③ 卤盐类岩石(钾、钠、镁盐岩石等)。
总面积达51×106 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10%。
从热带到寒带、由大陆到海岛都有喀斯特地貌发育。
较著名的区域有中国广西、云南和贵州等省(区),越南北部。
南斯拉夫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区,意大利和奥地利交界的阿尔卑斯山区,法国中央高原,俄罗斯乌拉尔山,澳大利亚南部,美国肯塔基和印第安纳州,古巴及牙买加等地。
高中丹霞地貌知识点总结
![高中丹霞地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7da888c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2a.png)
高中丹霞地貌知识点总结一、丹霞地貌的形成和特点1. 丹霞地貌的形成丹霞地貌是由于地壳运动和风化作用的影响形成的一种特殊地貌。
通常来说,它的形成需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地壳运动导致岩层的抬升和分裂,然后再经过长期的风化、侵蚀和沉积,最终形成了充满了细密裂隙和洞穴的岩层。
在自然界中,丹霞地貌通常可以在山地、峡谷和河谷中找到。
2. 丹霞地貌的特点丹霞地貌以其独特的地形、地貌结构和多样的色彩而著称。
在丹霞地貌中,我们可以看到形态各异的石柱、峰林、峡谷、崖壁、溶洞等地貌景观。
而且,丹霞地貌的颜色也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包括了红、黄、白、灰等多种颜色,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
二、丹霞地貌的分布丹霞地貌的分布范围非常广泛,它几乎可以在全世界各个大陆的不同地域中找到,尤其是在我国。
在中国,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贵州、广东、江西、湖南、云南等地方。
其中,贵州的丹霞地貌最为著名,例如贵州的赤水丹霞、荔波丹霞等都是国内外游客感兴趣的旅游胜地。
三、丹霞地貌的形态丹霞地貌有多种形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石柱地貌石柱地貌是丹霞地貌中最为典型和独特的一种形态。
在这种地貌中,我们可以看到成群的石柱峰林,有的是单根独立的,有的是成群聚集在一起的。
这些石柱峰林形态各异,有的似人似物,有的宛如云雾,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2. 峡谷地貌丹霞地貌中的峡谷地貌表现为一条狭长的裂缝,两侧是高耸的岩壁。
在这些峡谷中,常常有溪流或河流穿行其中,形成了壮观的峡谷景观。
3. 溶洞地貌溶洞地貌是由于地下水在长时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一种地貌形态。
在丹霞地貌中,有许多美丽的溶洞,有些还有一些钟乳石、石笋等独特的地貌景观。
4. 岩溶地貌岩溶地貌是由于石灰岩在地下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地貌。
在丹霞地貌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典型的岩溶地貌,包括了溶洞、溶湖、溶沟等。
四、丹霞地貌的成因1. 地质构造因素地质构造是丹霞地貌形成的首要因素。
通常来说,丹霞地貌所在的地区都有很强的地质构造活动,包括了断裂、褶皱等。
高中地理 微专题 特殊地貌对比—— 雅丹地貌 丹霞地貌(共17张ppt)
![高中地理 微专题 特殊地貌对比—— 雅丹地貌 丹霞地貌(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59dccb7bcd126fff7050ba2.png)
2020/6/4
17
2020/6/4
3
风蚀成因、形态上呈垄岗状、成群集中分布是雅丹地貌的最重要特征。此所谓“4
地球表面没有降雨的地方真的不多,绝大部分地貌的形成都或多或少有水的参与。雅丹 地貌在其形成过程中自始至终有水的参与。
首先,形成雅丹地貌的岩石或岩层主要为湖相的砂砾岩,湖水干涸后,这些出露地表的 砂砾岩在间歇性流水和长期而强烈的定向风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现今这种地貌,只是 流水冲蚀的作用远小于强风的吹蚀作用,因此将雅丹地貌归因于风蚀地貌,“风蚀雅丹” 由此而来。
3.推断楼兰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北偏东30°方向)
蒙古高压
N
东
2020/6/4
16
在新疆罗布泊地区野外调查发现,楼兰地区的盛行风向与雅丹地貌延伸方向基本一致, 沿北偏东30方向延伸,该地区盛行风除受蒙古高压影响外,主要是气流绕过天山,呈顺 时针旋转,灌入罗布泊整个地区;楼兰雅丹地层主要由松散的砂质粉砂层和较为坚硬的 黏土粉砂层组成,且交替出现,这导致雅丹体出现显著的差异侵蚀现象;楼兰地区的雅 丹体表层还广泛存在岩层显著软化现象。据此完成3-5 题。
4.导致雅丹体出现显 著差异侵蚀的主要原因是
A.不同地层形成早晚不同
B. 不同地层抗侵蚀能力不同
C. 不同地层沉积厚度不同
D. 不同地层粉砂粗细程度不同
5.造成雅丹体表层广泛存在岩层显著软化现象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地壳运动 B.风化作用 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
岩石发生崩解破碎,有磨圆作用起到了软化作用
易崩塌,且岩体多为粉砂岩和泥岩,侵蚀风化更甚,所以最终生成的是平缓浑圆的丘陵地貌。
【专题】高中地理丹霞地貌(15张PPT)优秀课件
![【专题】高中地理丹霞地貌(15张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0e1a2b176a20029bd642dc6.png)
新 疆 阿 勒 泰 五 彩 滩
丹 霞 山 茶 壶 峰
贵 州 赤 水 佛 光 岩
湖 南 崀 山 辣 椒 石
陕 西 靖 边 波 浪 谷
19 、谢谢那些怀疑我的人,给我成长的洗礼,让我更加孤独。 2 、你相信你行,你就活力无穷;你认为你自已不行,就会精神萎靡。 10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到头来我们注定都是孤独的。 14. 常感叹人心不如水,流水因遇险滩才起波澜,而人心却会无事生非,比流水更险恶难测。 6. 怕爹是孝顺,怕老婆是爱情。 7. 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家长。 3. 人生没有十全十美,努力使每一天都开心而有意义,失败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后推卸责任,而不是从本身寻找原因。还有,学无止 境。要更新自己的知识观念生活技巧,懂得用知识来武装自己。
6. 你是钢琴的第八十九键,是我永恒触摸不到的距离。 1. 经营自己的长处,能使你人生增值;经营你的短处,能使你人生贬值。 9 、生命本该有意义,我们绝不是白来一场。 16 、努力向上的开拓,才使弯曲的竹鞭化作了笔直的毛竹。 9 、用心观察成功者,别老是关注失败者。 20. 有一种人,你跟他三观不同,一句话都嫌多。我想,人和人之间一定存在磁场这回事,沿着三观向外辐射。有人说了千句还是拉不近距离
,有人坐在对面不说话也不尴尬。你一个眼神,他大概就懂了。频率相似的人顺其自然就会聚在一起,磁场不合的人讲几句话也在翻山越岭, 你始终到不了。
13 、不要为已消逝之年华叹息,须正视欲匆匆溜走的时光。 9.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一个人都曾迷惑和彷徨,人生在世无常,一切得失源于个人所求所悟,勿需在意,或盲目追随大流,否则将是人云亦 云,不知其所以然,或似懂非懂,反失了本心本意。人生是一场苦旅,我们一边感受,一边修行。
8 、这个世界不是因为你能做什么,而是你该做什么。 9 、真正能让你倒下的,不是对手,而是你绝望的内心。 7 、成功的秘诀在于坚持自已的目标和信念。 10. 欲望得不到满足痛苦;欲望一旦满足就无聊,生命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4 、智者创造机会,强者把握机会,弱者坐等机会。 2 、一旦立下目标,不达目标绝不罢手,方可成功。 17 、我发现我好像变了,原来每当人成长的时候都会改变。
2024届高考地理难点微专题:丹霞地貌与雅丹地貌
![2024届高考地理难点微专题:丹霞地貌与雅丹地貌](https://img.taocdn.com/s3/m/59fc24a3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74.png)
No.1丹霞地貌丹霞地貌的外力作用不仅仅有风化作用还包括流水作用(侵蚀、溶蚀)重力作用(崩塌等)即先是沉积形成红色的砂岩或砾岩,后来随着地壳的抬升岩层断裂经流水、风、生物等的侵蚀崩塌后就形成了丹霞地貌中国的丹霞地貌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区、半干旱-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
中国丹霞地貌的典型地质地貌具体分布如下:第一阶段(流水沉积)丹霞地貌中有着典型的红层,这些红层在原始时期都是水平构造地貌,也就是由以水平状或接近于水平的红色砂砾岩为主所组成的平坦高地,这些红层都是陆相下流水沉积所形成的红色岩系。
第二阶段(地壳运动-水平挤压/抬升)丹霞地貌发育开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这次运动使部分红色地层发生倾斜和褶曲,部分红层被抬升。
第三阶段(流水侵蚀/风力侵蚀)暴露在空气中的红层,后在流水、风力和重力的作用下,不断被风化侵蚀,形成如今的丹霞地貌。
流水侵蚀为主:南方地区丹霞地貌风力侵蚀为主:西北地区丹霞地貌No.2雅丹地貌雅丹地貌是新疆罗布泊地区的一种特殊的地貌形态,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
“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形成条件:(1)岩性条件:岩性条件是雅丹形成发育的基础。
因对雅丹的定义不一致,雅丹形成发育可以在不同硬度和不同时代的岩石上。
(2)环境条件:现发现的绝大多数雅丹分布在极端干旱区,年降水量小于50毫米,植被稀少的平原地区,风蚀作用强烈;或较为湿润的洼地,盐类风化作用、地下水作用强烈的地区。
(3)动力条件:动力条件是雅丹地貌形成的关键因素,现主要集中于外营力条件的研究,包括风力和水力等方面。
我国柴达木盆地中心拥有着世界唯一的水上雅丹地貌,其成因不是因为水没有完全干涸,而是形成旱地雅丹地貌之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周边高山地区冰雪融化,导致旱地雅丹被淹没,以及周边湖泊水位上升,淹没旱地雅丹,形成水上雅丹地貌。
No.3两者的区别丹霞地貌和雅丹地貌其实是不同的雅丹地貌是干燥环境条件下湖积或平原干燥龟裂,定向风沿着龟裂面不断吹蚀,裂隙扩大形成沟槽,西北雅丹峰林峰丛孤峰城堡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广西八角寨国家地质公园)而丹霞地貌则大多在湿热环境下主要受流水侵蚀作用。
2023年新高考地理复习知识点思维导图与考点精解和例题讲解:丹霞地貌含答案
![2023年新高考地理复习知识点思维导图与考点精解和例题讲解:丹霞地貌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fc25c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4e.png)
思维导图:丹霞地貌【思维导图】[考点精析]丹霞地貌的外力作用不仅仅有风化作用还包括流水作用(侵蚀、溶蚀)重力作用(崩塌等)即先是沉积形成红色的砂岩或砾岩,后来随着地壳的抬升岩层断裂经流水、风、生物等的丹霞地貌是巨厚的红色砂岩、砾岩经外力作用,形成的孤立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
2010年8月,广东丹霞山等六处南方湿润地区的丹霞地貌,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下图为广东丹霞山景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丹霞地貌形成的地质基础是()A.生长茂密的亚热带植被B.巨厚的红色砂岩、砾岩C.连绵不断的特大暴雨D.漫长、炎热的夏季2.图中丹霞地貌山坡陡峻,其合理的解释是()A.地壳抬升,海拔增高B.水土流失,风化严重C.裂隙发育,重力崩塌D.瀑布遍布,流水下蚀3.丹霞地貌山顶植物茂密,可能的原因是顶部()A.地势平缓,土层较厚B.降雨较多,气候湿润C.光照充足,气温较高D.地表水多,水系发育普通认为丹霞地貌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砂砾岩层(沉积)巨厚,垂直节理发育,因在广东丹霞山有典型发育而得名,典型丹霞地貌一殷表现为“顶平、身陡、麓缓”特征。
读丹霞地貌景观图(左图)和丹霞地貌形成演化环节示意图(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除重力崩塌作用外,形成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及形式是()A.风化和风力侵蚀B.冰川刨蚀和搬运C.风力搬运和堆积D.风化和流水侵蚀5.丹霞地貌的形成演化过程排序正确的是()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2021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将青海省阿河滩村列为重点示范建设地质文化村,成为黄河沿岸、青海省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第一个地质文化村。
村内的拉木峡大峡谷丹霞地貌是十亿年前的化隆岩群变质岩面上覆盖古近纪红色砂砾岩,形成千姿百态、如梦幻般的丹霞。
丹霞地貌之下,裸露出十亿年前的变质岩基座,在国内外丹霞地貌中独一无二。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形成拉木峡大峡谷丹霞地貌景观的外力作用包括()①岩浆活动①变质作用①沉积作用①侵蚀作用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7.拉木峡大峡谷地貌的基座岩石类型对应右图中的()A.甲B.乙C.丁D.戊8.下列岩石与拉木峡丹霞地貌的主体岩石成因相同的是()A.石灰岩B.大理岩C.片麻岩D.花岗岩二、综合题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专题】高中地理丹霞地貌公开课-PPT
![【专题】高中地理丹霞地貌公开课-PPT](https://img.taocdn.com/s3/m/fe35dc93ed630b1c58eeb598.png)
【专题】高中地理丹霞地貌(15张PPT ) 【专题】高中地理丹霞地貌(15张PPT )
丹 霞 山 茶 壶 峰
【专题】高中地理丹霞地貌(15张PPT ) 【专题】高中地理丹霞地貌(15张PPT )
贵 州 赤 水 佛 光 岩
【专题】高中地理丹霞地貌(15张PPT ) 【专题】高中地理丹霞地貌(15张PPT )
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特点是“赤壁丹崖” 广泛发育,形成了顶平、身陡、麓缓的方 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 各异的山石形成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风景 地貌,是名副其实的“红石公园”。
【专题】高中地理丹霞地貌(15张PPT )
【专题】高中地理丹霞地貌(15张PPT ) 【专题】高中地理丹霞地貌(15张PPT )
丹霞地貌
名称起源 1928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质学硕士学位 的矿床学家冯景兰,在我国广东省韶关市仁化 县丹霞山注意到了分布广泛的第三纪(6500万 年~165万年前)红色砂砾岩层。在丹霞山地 区,厚达300~500米的岩层被流水、风力等风 化侵蚀,形成了堡垒状的山峰和峰丛、千姿百 态的奇石、石桥和石洞。 冯景兰意识到这是一 种独特的地貌景观,并把形成丹霞地貌的红色 砂砾岩层命名为丹霞层。 而“丹霞”一词源自 曹丕的《芙蓉池作诗》,“丹霞夹明月,华星 出云间”,指天上的彩霞。
相对集中分布在东南、西南和西北三个地区
【专题】高中地理丹霞地貌(15张PPT )
【专题】高中地理丹霞地貌(15张PPT ) 【专题】高中地理丹霞地貌(15张PPT )
【专题】高中地理丹霞地貌(15张PPT )
地貌特点
现在悬崖上可以看到的粗细相间的沉 积层理,颗粒粗大的岩层叫“砾岩”(可能 包含非陆相夹层)的红层(不限制红层年代)发 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目前该定义被大多数学 者们接受,也可表述为“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 地貌”。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丹霞地貌、三大岩石、冻融作用)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丹霞地貌、三大岩石、冻融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e6f071f7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bd.png)
知识点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地球上的岩石,按照成因可以分为三类:①岩浆岩:地幔的岩浆在内压力的作用下,侵入地壳的上部,冷却凝结形成了侵入岩(例如花岗岩);如果岩浆继续向上前进,喷出地表,则冷却凝结形成喷出岩(例如玄武岩、安山岩和流纹岩)。
②变质岩:岩石受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的影响(高温、高压),岩石原来的成分和结构发生了变化,形成了新的岩石(例如片岩、片麻岩、大理岩)。
③沉积岩:地表岩石在外力的作用下(风化、侵蚀),被破坏成碎屑物质,并被搬运到地势较低处沉积、固结,最终形成岩石(例如石灰岩、砂岩、页岩)。
图1 三大岩石示意图例题波浪式“陀螺状”丹霞地貌(下图)广泛发育在我国黄土高原向沙漠高原的过渡地带,该地区春秋季多寒潮霜冻,夏秋多暴雨。
地质学界认为该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是早白垩世(距今约1.37亿年)的风成沙漠相砂岩,晚白垩世该地地壳运动活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构成该地貌的基岩()A. 坚硬致密B. 裂隙较少C. 常含化石D. 气孔较多2、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A. 岩浆喷出-冷却凝固-风化侵蚀-风力堆积B.风力堆积-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侵蚀C. 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地壳抬升-流水侵蚀D. 流水堆积-固结成岩-风化作用-风力堆积3、目前,下列地质作用中对该地区丹霞地貌改造最明显的是()A. 流水溶蚀B. 地壳抬升C. 生物风化D. 冻融作用答案:C、B、D精讲精析:(1)分析丹霞地貌的基岩性质。
①由题干可知,该地貌为风成沙漠相砂岩,砂岩属于沉积岩,因此可能含有化石,选项C正确;②由题干可知,早白垩世形成砂岩后,晚白垩世地壳运动活跃,岩层受挤压力和张力较大,节理裂隙发育,岩石较为破碎,选线A、B错误;③岩浆岩(喷出岩)的气孔较多,而不是沉积岩,选项D错误。
(2)分析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
该地貌为“风成沙漠相砂岩”,因此先形成砂岩(风力堆积、固结成岩),此后晚白垩世地壳运动活跃,砂岩露出地表(地壳抬升),在风的作用下不断被侵蚀(风化侵蚀),逐渐形成“陀螺状”的丹霞地貌,即风力堆积-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侵蚀,选项B正确。
丹霞地貌高考知识点
![丹霞地貌高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e01efba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3c.png)
丹霞地貌高考知识点丹霞地貌是一种独特的地貌现象,常常成为高考地理科目中的一个重要考点。
它之所以备受关注,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形成机制非常特殊,另一方面是因为它具有重要的地质学和生态学价值。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丹霞地貌的形成机制。
丹霞地貌是在岩石的侵蚀和风化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突出的红色特点。
它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步骤: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侵蚀。
物理风化是指岩石受到自然力量(如温度变化、冻融作用等)的影响而发生的破碎和破裂,使岩石裂解成块状。
化学风化是指岩石中的矿物质在水、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岩石颜色发生变化。
而侵蚀则是指水、风和重力等力量对岩石进行切削和搬运,使其形成独特的地貌景观。
丹霞地貌的形成与地质构造和岩石成分密切相关。
在地质构造上,丹霞地貌一般形成于地壳的断裂带和抬升带。
断裂带的存在使得侵蚀作用更为剧烈,岩石裂隙更容易受到侵蚀物的淋溶和冲蚀。
同时,断裂带的地壳活动也为丹霞地貌的形成提供了动力。
在岩石成分上,丹霞地貌常常由含有铁质和铁氧化物的岩石构成,这使得地貌呈现出鲜明的红色。
其次,丹霞地貌在地质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反映了地质历史的演化过程。
通过研究丹霞地貌的形成机制和结构特征,我们可以了解到地球表面的演变过程,探索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规律。
其次,丹霞地貌还可以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提供依据。
许多丹霞地貌地区经过地质变动和岩石侵蚀后,暴露出富含矿物的岩石层,为人们找矿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再次,丹霞地貌的研究也为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丹霞地貌地区常常伴随着山体崩塌、滑坡和塌陷等地质灾害,通过对丹霞地貌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此外,丹霞地貌还具有重要的生态学价值。
丹霞地貌地区的红色岩石以及特殊的地貌结构为许多珍稀濒危动植物提供了生长的环境。
通过对丹霞地貌地区的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和修复,我们不仅可以保护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还可以维护地球生态平衡的稳定。
丹霞
![丹霞](https://img.taocdn.com/s3/m/3ed4d2cf7f1922791688e8e3.png)
湖南崀山 (壮年早期,青壮晚年丹霞地貌均有发育)
广东丹霞山(壮年期)
江西龙虎山(老年早期)
浙江江郎山(老年期)
编辑本段
“中国丹霞”一个地理、地质学概念,但‘丹霞地貌’只是中国学者的命名,没
丹霞地貌(福建泰宁)
足悬崖坡的条件:55°至90°之间。高度和坡度低于上述标准的丹崖不能算是丹霞地貌,应归入红层丘陵山地中,这是划分丹霞地貌与红层地貌的界限。[1]
2009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与中国地理学会共同发起了“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的评选活动,丹霞地貌的发现就名列其中。[4]
中国的丹霞地貌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区、半干旱-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福建泰宁、武夷山、连城、永安;甘肃张掖(张掖市临泽县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湖南怀化通道侗族自治县东北部万佛山、邵阳新宁县崀山(位于湖南省西南部,青、壮、晚年期丹霞地貌均有发育);云南丽江老君山;贵州赤水(约有1300平方千米);江西龙虎山、鹰潭、弋阳、上饶、瑞金、宁都;青海坎布拉;广东仁化丹霞山、坪石镇金鸡岭、南雄县苍石寨、平远县南台石和五指石;浙江永康、新昌;广西桂平的白石山、容县的都峤山;四川江油的窦山、灌县的青城山;重庆綦江的老瀛山;陕西凤县的赤龙山以及河北承德等地,是中国丹霞地貌的典型地质地貌。
构成丹霞地貌岩层的时代
对于构成丹霞地貌岩层的时代,学者们持有截然相反的见解。有人主张岩石地貌只有和构成它的地层的
时代联系起来,而且限制在特定的层位才有对比意义,有人主张不应受时代限制,有人甚至认为把自己原来定义中的地层时代删去代表着进步,认为只要是形成赤壁丹崖的红色岩层就都可以被考虑进来。然而,在岩石地貌学中,岩石的时代是用来进行地球演化过程对比研究的必要条件之一,失去了时代限定的岩石地貌,其对地质学研究所能提供的参考阶值就大打折扣了。在地貌形态上,多数人强调赤壁丹崖才算丹霞地貌,但也有人把拱门、巨丘、石蛋、石蘑菇、劣地、土柱林等划入丹霞地貌,目前在这个问题上也没有最终的结论。最后,对岩石的色彩讨论也出了问题。所有丹霞地貌的定义都承认岩石是红色的,但对色调并没有定量标准,甚至有人认为某些灰白色岩层形成的陡崖也是丹霞地貌,因为它可能是由红色退化而变成灰白色的。[1]
高二地理备考:常见的16种地貌总结一
![高二地理备考:常见的16种地貌总结一](https://img.taocdn.com/s3/m/6d018ce776eeaeaad0f33035.png)
三一文库()/高二〔高二地理备考:常见的16种地貌总结一〕1、丹霞地貌由巨厚的红色砂岩、砾岩组成的方山、奇峰、峭壁、岩洞和石柱等特殊地貌的总称。
岩石地貌类型之一。
主要发育于侏罗纪到第三纪,产状水平或缓倾斜的红色陆相地层中。
以中国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境内的丹霞山为典型。
具顶平、坡陡、麓缓的形态特点。
丹霞地貌的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运动,它使部分红层变形,并将盆地抬升。
红色地层沿着垂直节理受到流水、重力作用、风力作用等侵蚀,第1页共4页形成深沟、残峰、石墙、石柱、崩积锥以及石芽、溶洞、漏斗、石钟乳等地貌形态。
主要山体呈方山状、堡垒状、宝塔状、单斜状峰群等。
丹霞地貌区奇峰林立、景色瑰丽,旅游资源丰富,有的早已成为风景区,如丹霞山、金鸡岭、武夷山等。
是研究、恢复红色盆地的古地理环境的最佳地区。
2、喀斯特地貌karstlandform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
又称岩溶地貌。
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统称为喀斯特作用。
它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这种作用及其产生的现象统称为喀斯特。
喀斯特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地名,当地称为Kras,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
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
喀斯特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
可溶性岩石有3类:①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
②硫酸盐类岩石(石膏、硬石膏和芒硝)。
③卤盐类岩石(钾、钠、镁盐岩石等)。
总面积达51×106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10%。
从热带到寒带、由大陆到海岛都有喀斯特地貌发育。
较著名的区域有中国广西、云南和贵州等省(区),越南北部,南斯拉夫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区,意大利和奥地利交界24。
【专题】高中地理丹霞地貌(15张PPT)
![【专题】高中地理丹霞地貌(1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2c5f492eefdc8d377ee3282.png)
2
7
2020/8/8
8
张掖七彩“丹霞”
2020/8/8
9
新 疆 阿 勒 泰 五 彩 滩
2020/8/8
10
2020/8/8
11
丹 霞 山 茶 壶 峰
2020/8/8
12
贵 州 赤 水 佛 光 岩
2020/8/8
132020/8/8 Nhomakorabea湖 南 崀 山 辣 椒 石
14
2020/8/8
陕 西 靖 边 波 浪 谷
化侵蚀,形成了堡垒状的山峰和峰丛、千姿百
态的奇石、石桥和石洞。 冯景兰意识到这是一
种独特的地貌景观,并把形成丹霞地貌的红色
砂砾岩层命名为丹霞层。 而“丹霞”一词源自
曹丕的《芙蓉池作诗》,“丹霞夹明月,华星
出2云间”,指天上的彩霞。
2
形成原因-----丹霞地貌
红层地貌中所谓“红层”是指在中生代侏罗纪 至新生代第四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 “红色砂砾岩”。水平构造地貌指由产状水平或近 于水平的第三纪厚层红色砂砾岩为主组成的平坦 高地,受强烈侵蚀分割、溶蚀和重力崩塌等综合 作用而造成平顶、陡崖、孤立突出的塔状地形。
世界分布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同时美 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是典型的丹霞地貌也是具有代 表性的)、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
中国分布:相对集中分布在东南、西南和西北三个地区。
2
3
世界分布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同时美 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是典型的丹霞地貌也是具有代 表性的)、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
和富有易于透水的垂直节理,经流水向下
侵蚀及重力崩塌作用形成陡峭的峰林或方
2020届高三微专题:丹霞地貌(共22张PPT)
![2020届高三微专题:丹霞地貌(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b112c1a5fbfc77da369b1d8.png)
为什么那么红?这与岩 石中所含铁矿物有关, 比如赤铁矿、针铁矿、 褐铁矿,红色是这些矿 物的颜色,它们有时渲 染碎屑物表面,有时与 泥质一起呈胶结物,也 有岩石出露后,低价铁 矿物氧化而成。简单来 说,就是氧化环境形成 的,富含铁离子,所以 呈红色。
丹霞地貌特点2
顶平(斜)、坡陡、麓缓
丹霞地貌的形成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部分红 色地层发生倾斜和舒缓褶皱, 并使红色盆地抬升,形成外 流区。
02
崩积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时,
形成坡度较缓的崩积堆,崩积
锥不断向上增长,下部基岩形
成一个和崩积锥倾斜方洼处汇集,沿岩 层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形成两壁直 立的深沟,称为巷谷。
03
山崖表面的岩石崩塌后使山顶面范围逐 渐缩小,形成了石峰、石墙等地貌。再 加上流水的侵蚀,就形成了今天我们所 见的丹霞地貌。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东南部典型的丹霞地貌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山块之间常形成被陡崖围合的沟 谷。典型丹霞地貌海拔大多在300—4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 产生垂直分异的高差,却形成了特殊的植被分异现象(如下图所示)。
(1)根据自然带分布规律,指出我国东南部丹霞地 貌区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及其指示的气候特点。 (2)实际上,丹霞地貌山顶植被类型发生了变异, 请说明原因。 (3)分析丹霞地貌底部沟谷地带发育季雨林的原因。
广东丹霞山
福建武夷山
福建大金湖
江西龙虎山
温馨提示:为更好地满足您的学习和使用需求,课件在下载后可以自由编辑,请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Thank you for
资江—八角寨—崀山
湘桂两省交界
甘肃张掖
贵州赤水
高中地理地貌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地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867a64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18.png)
高中地理地貌知识点总结孔子曾经曰过的:“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此为乐的人。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中地理地貌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丹霞地貌由巨厚的红色砂岩、砾岩组成的方山、奇峰、峭壁、岩洞和石柱等特殊地貌的总称。
岩石地貌类型之一。
主要发育于侏罗纪到第三纪,产状水平或缓倾斜的红色陆相地层中。
以中国广东省仁化县境内的丹霞山为典型。
具顶平、坡陡、麓缓的形态特点。
丹霞地貌的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运动,它使部分红层变形,并将盆地抬升。
红色地层沿着垂直节理受到流水、重力作用、风力作用等侵蚀,形成深沟、残峰、石墙、石柱、崩积锥以及石芽、溶洞、漏斗、石钟乳等地貌形态。
主要山体呈方山状、堡垒状、宝塔状、单斜状峰群等。
丹霞地貌区奇峰林立、景色瑰丽,旅游资源丰富,有的早已成为风景区,如丹霞山、金鸡岭、武夷山等。
是研究、恢复红色盆地的古地理环境的最佳地区。
2、喀斯特地貌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
又称岩溶地貌。
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统称为喀斯特作用。
它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这种作用及其产生的现象统称为喀斯特。
喀斯特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地名,当地称为Kras,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
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
喀斯特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
可溶性岩石有3类:①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 )。
②硫酸盐类岩石(石膏、硬石膏和芒硝 )。
③ 卤盐类岩石(钾、钠、镁盐岩石等)。
总面积达51×106 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10%。
从热带到寒带、由大陆到海岛都有喀斯特地貌发育。
较著名的区域有中国广西、云南和贵州等省(区),越南北部。
南斯拉夫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区,意大利和奥地利交界的阿尔卑斯山区,法国中央高原,俄罗斯乌拉尔山,澳大利亚南部,美国肯塔基和印第安纳州,古巴及牙买加等地。
新高考地理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图
![新高考地理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91ebf50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0e.png)
考点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图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图▼【拓展提升】丹霞地貌是红色砂岩经长期外力作用,形成的孤立山峰和奇岩怪石。
广东丹霞山是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也是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丹霞梧桐的主要分布地。
图为丹霞山狮子岩——阳元山景区丹霞梧桐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景区丹霞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侵蚀B.风力沉积C.冰川侵蚀D.变质作用2.结合丹霞梧桐主要分布地推测,该植物()A.耐寒B.喜阴C.耐涝D.耐贫瘠【答案】1.A 2.D【解析】1.丹霞地貌发育最开始是在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
形成丹霞地貌的岩层是一种在内陆盆地沉积的红色屑岩,后来因为地壳的抬升,岩石被流水切割侵蚀,山坡在崩塌过程中开始往后退,丹霞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流水侵蚀,A正确;广东丹霞山位于季风区,风力沉积作用不显著,B错误;海拔较低,纬度低,没有冰川,C错误;变质作用发生在地下高温高压的环境,D错误。
故选A。
2.由图片可知,丹霞梧桐主要分布在崖壁上,背阴坡相对较少,说明其根系发达,喜光耐旱,并不耐寒,AB错误;分布在崖壁上,地形陡峭,难以存水,说明其耐旱,并不耐涝,C错误;崖壁上地形陡峭,土层较薄,雨水长期淋洗,土壤较贫瘠,丹霞梧桐能够分布于此,说明其耐贫瘠,D正确。
故选D。
“环崖丹霞”是一种独特的环状丹霞地貌,基岩由红色砂岩和页岩构成。
四川马边环崖丹霞以规模宏大、形态独特的弧形绝壁为特色,具有“环崖、顶平、壁陡、麓缓、无瀑”的特征。
下图示意马边环崖丹霞景观形成过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形成马边环崖的主要地质过程是()A.重力崩塌一下蚀一地壳抬升一侧蚀B.侧蚀一地壳抬升一下蚀一重力崩塌C.侧蚀一重力崩塌一地壳抬升一下蚀D.地壳抬升一下蚀一重力崩塌一侧蚀4.发育后期,河道位置定向侧移的原因是()①砂岩坚硬不易侵蚀①页岩坚硬不易侵蚀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①向斜槽部易被侵蚀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答案】3.B 4.C【解析】3.由题干材料和图示信息可知,环崖丹霞地貌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前期是自然曲流的形成过程,河流侧蚀快速掏空岩壁底部岩性相对较软的页岩层,中期伴随着地壳不断抬升,河流下蚀作用增强,形成深切河曲,后期为改造阶段,在外力不断的作用下,沟壁逐渐崩塌后退,形成大量的环崖绝壁丹霞形态。
高考地理之丹霞地貌
![高考地理之丹霞地貌](https://img.taocdn.com/s3/m/25ae690af121dd36a22d8245.png)
高考地理之丹霞地貌
由巨厚的红色砂岩、砾岩组成的方山、奇峰、峭壁、岩洞和石柱等特殊地貌的总称。
岩石地貌类型之一。
主要发育于侏罗纪到第三纪,产状水平或缓倾斜的红色陆相地层中。
以中国广东省仁化县境内的丹霞山为典型。
具顶平、坡陡、麓缓的形态特点。
丹霞地貌的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运动,它使部分红层变形,并将盆地抬升。
红色地层沿着垂直节理受到流水、重力作用、风力作用等侵蚀,形成深沟、残峰、石墙、石柱、崩积锥以及石芽、溶洞、漏斗、石钟乳等地貌形态。
主要山体呈方山状、堡垒状、宝塔状、单斜状峰群等。
丹霞地貌区奇峰林立、景色瑰丽,旅游资源丰富,有的早已成为风景区,如丹霞山、金鸡岭、武夷山等。
是研究、恢复红色盆地的古地理环境的最佳地区。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丹霞地貌,地球的内力、外力作用)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丹霞地貌,地球的内力、外力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6647b64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b9.png)
地球的内力、外力作用地球的内力与外力作用,同时进行,共同改变着地壳和地表形态:①内力作用:来自于地球内部(热能),主要通过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高山、断崖、盆地);②外力作用:来自于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地球的重力能),主要通过风、流水等对地表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逐渐削高填低,使得地表趋于平坦。
图1 地球的内力与外力作用例题下图的地貌景观位于粤北地区,其形成需要特定的地质条件。
读图回答5~6题。
5、形成图中地貌景观的岩石类型、地质构造和所需外力作用分别是()A.变质岩、水平裂隙、流水侵蚀B.岩浆岩、垂直裂隙、风力侵蚀C.沉积岩、水平裂隙、风力侵蚀D.沉积岩、垂直裂隙、流水侵蚀6、导致图中的地貌景观岩层出露地表的最直接的内力作用形式是()A.垂直抬升B.水平挤压C.水平拉张D.岩浆喷发答案:D、A精讲精析:(1)分析该地貌的岩石类型、地质构造和外力作用。
①该地貌为广东的丹霞山,图中岩层的水平层理明显,因此可能为沉积岩;②该地貌存在着多处坡度较大的陡崖,因此推断该地貌的垂直方向上的裂隙发育,导致垂直方向上进行侵蚀,形成了陡崖;③该地区位于粤北地区(广东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流水侵蚀作用较强。
因此综合来看,选项D正确。
(2)分析该地貌出露地表的最直接内力作用。
①该地貌为沉积岩,最开始形成于较为低洼的地区;②此后受到地球构造运动的影响,间歇性的垂直抬升,导致岩层出露地表,经过长期的风化侵蚀,形成了丹霞山。
因此选项A正确。
思路梳理本节例题的难度较小,解题思路为:①根据该地貌的水平层理,判断岩石类型,并根据该地貌的坡度,分析裂隙发育的方向(垂直),并根据该地的气候,判断主要的外力侵蚀作用(流水侵蚀);②根据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沉积—抬升—风化侵蚀等),分析导致该地貌出露地表的最直接内力作用(地壳垂直抬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成原因-----丹霞地貌 【专题】高中地理丹霞地貌
红层地貌中所谓“红层”是指在中生代侏罗纪 至新生代第四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为 “红色砂砾岩”。水平构造地貌指由产状水平或近 于水平的第三纪厚层红色砂砾岩为主组成的平坦 高地,受强烈侵蚀分割、溶蚀和重力崩塌等综合 作用而造成平顶、陡崖、孤立突出的塔状地形。
中国分布:
相对集中分布在东南、西南和西北三个地区。
【专题】高中地理丹霞地貌
中国丹霞地貌分布 【专题】高中地理丹霞地貌
相对集中分布在东南、西南和西北三个地区
【专题】高中地理丹霞地貌
【专题】高中地理丹霞地貌 【专题】高中地理丹霞地貌
【专题】高中地理丹霞地貌
地貌特点
现在悬崖上可以看到的粗细相间的沉 积层理,颗粒粗大的岩层叫“砾岩”,细 密均匀的岩层叫做“砂岩”。(可能 包含非陆相夹层)的红层(不限制红层年代)发 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目前该定义被大多数学 者们接受,也可表述为“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 地貌”。
定义 1961年黄进才首次提出丹霞地貌的定义: 丹霞地貌是由水平或变动很轻微的厚层红 色砂岩、砾岩所构成,因岩层呈块状结构 和富有易于透水的垂直节理,经流水向下 侵蚀及重力崩塌作用形成陡峭的峰林或方 山地形。
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特点是“赤壁丹崖” 广泛发育,形成了顶平、身陡、麓缓的方 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 各异的山石形成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风景 地貌,是名副其实的“红石公园”。
【专题】高中地理丹霞地貌
【专题】高中地理丹霞地貌 【专题】高中地理丹霞地貌
【专题】高中地理丹霞地貌
张掖七彩“丹霞”
【专题】高中地理丹霞地貌
湖 南 崀 山 辣 椒 石
【专题】高中地理丹霞地貌
【专题】高中地理丹霞地貌
陕 西 靖 边 题】高中地理丹霞地貌
【专题】高中地理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
名称起源 1928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质学硕士学位 的矿床学家冯景兰,在我国广东省韶关市仁化 县丹霞山注意到了分布广泛的第三纪(6500万 年~165万年前)红色砂砾岩层。在丹霞山地 区,厚达300~500米的岩层被流水、风力等风 化侵蚀,形成了堡垒状的山峰和峰丛、千姿百 态的奇石、石桥和石洞。 冯景兰意识到这是一 种独特的地貌景观,并把形成丹霞地貌的红色 砂砾岩层命名为丹霞层。 而“丹霞”一词源自 曹丕的《芙蓉池作诗》,“丹霞夹明月,华星 出云间”,指天上的彩霞。
世界分布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同时美 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是典型的丹霞地貌也是具有代 表性的)、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
中国分布:相对集中分布在东南、西南和西北三个地区。
【专题】高中地理丹霞地貌
【专题】高中地理丹霞地貌
世界分布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同时美 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是典型的丹霞地貌也是具有代 表性的)、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
【专题】高中地理丹霞地貌
【专题】高中地理丹霞地貌
新 疆 阿 勒 泰 五 彩 滩
【专题】高中地理丹霞地貌
【专题】高中地理丹霞地貌 【专题】高中地理丹霞地貌
【专题】高中地理丹霞地貌
丹 霞 山 茶 壶 峰
【专题】高中地理丹霞地貌
【专题】高中地理丹霞地貌
贵 州 赤 水 佛 光 岩
【专题】高中地理丹霞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