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杨晓翠
小学数学北师版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案
![小学数学北师版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748976af1ffc4ffe47ac6f.png)
小学数学北师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认识钟表认识钟表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学生日常作息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2、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钟表,会认读整时、半时,体会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课程标准中相对的知识技能目标: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小明的一天(1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看钟表,会认读整时和半点。
2、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会认读整进、半时。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认识整点与半点的特点。
教学准备: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先出一个谜语,让学生猜一猜。
2、出示各种漂亮的钟,激发学生认识钟表的欲望。
3、拿出实物让学生辨整点与半点时钟分别是如何敲的?二、说一说。
1、说说课本当中,小明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结合小组讨论。
2、小朋友的一天又是怎样度过的呢?三、认一认。
具体地说说小明几点在干什么?三、比一比。
引导学生讨论,发现半时和整时的区别,这是本节课的难点,讨论完后请小组长代表发言,最后教师作出总结。
四、结合实践。
1、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自己是怎么安排时间的。
2、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五、练一练。
1、第1、2题都是巩固钟表的认识.2、小调查是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来说一说,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可作为一次家T 作业,第二天来进行组织交流。
小芳的上午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整点与半点。
2、体会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的含义。
3、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整进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的含义。
教学难点:组织学生讨论过一点与差一点的区别。
教学过程:一、尝试认表。
1、教师出示书上的挂图,让学生认认图中的钟表。
2、第3幅9点整学生会认,其它三幅让学生说说他们是如何认的?二、说一说。
1、说一说小芳的上午是如何度过的?2、我们应该怎么做?(讲卫生、准时上学、尊敬国旗等。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8单元-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8单元-认识钟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346585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cf.png)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8单元-认识钟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8单元“认识钟表”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钟表的数字、指针以及基本的时间单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钟表的构成,认识小时和分钟的概念,能够正确读取和使用钟表。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钟表有一定的接触和认识,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时间观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理解时间的重要性,逐步建立时间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钟表的数字、指针,理解小时和分钟的概念,能够正确读取和使用钟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掌握钟表的基本知识,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钟表的数字、指针的认识,小时和分钟的概念。
2.难点:钟表的读取和使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时间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通过钟表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钟表的知识。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钟表模型、电子钟、教学卡片、课件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钟表模型,用于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时间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时间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时间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吗?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都离不开时间。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认识钟表,掌握时间的使用方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钟表模型和电子钟,引导学生观察钟表的构成,如数字、指针等。
然后,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小时和分钟的概念,以及如何读取钟表上的时间。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相互交流对钟表的认识。
《认识钟表》(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认识钟表》(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c2daddf5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59.png)
《认识钟表》(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钟表的基本构造。
2.能够通过观察钟表表盘的刻度,读出时间。
3. 能够辨别一天中的不同时间。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认识钟表的基本构造。
(2)能够通过观察钟表表盘的刻度,读出时间。
2. 教学难点:(1)识别分针,秒针和时针,并能理解它们的作用。
(2)区分早上,下午和晚上,并确定当前的时刻。
三、教学准备:钟表模型、图片、电子钟表、课件、黑板笔、橡皮。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钟表,然后问学生是否见过这个东西,并让学生看一看自己手中的手表,并问他们知道钟表和手表有何不同。
2. 讲解钟表的基本构造(10分钟)教师拿出钟表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提问:这里有几个指针?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如何辨别指针?等等问题。
让学生逐一回答,教师在黑板上画出钟表和各针的位置,以此帮助学生理解钟表的基本构造。
3. 读写时间(25分钟)(1)读取整点时间。
教师告诉学生:在钟表上,每个小时都有一个数字,小的数字表示小时数。
让学生练习对整点时间的读取和写出。
(2)读取分钟时间。
教师让学生观察钟表上的小刻度,并解释它们表示分钟数。
然后,教师让学生练习对分钟时间的读取和写出(在小时数后加上分钟数)。
(3)读取秒钟时间。
教师让学生看电子钟表上秒针的速度,并告诉学生:秒针一分钟会转一圈(60秒),这样每个刻度代表一秒钟。
教师让学生练习对秒钟时间的读取和写出。
(4)让学生练习知道了读写时间的基本方法后,教师可通过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的方式,进行师生互动来加深学生对时间的理解和记忆。
4. 时间的概念(10分钟)教师让学生知道一天的时间是根据早上(AM)、下午(PM)、晚上这三个时间段来划分的,并且通过图片等形式给学生展示一天不同时间段的特征。
并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时间段的一些活动和习惯。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钟表的基本构造,并能通过观察钟表表盘的刻度,读出时间。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801465a8956bec0975e3a4.png)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设计理念“认识钟表”一课的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生动具体地学习数学。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选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愿望。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第一课时。
学情与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的第一课时,通过不同时间段的活动安排,呈现了对钟表整时、几时半、快到几时和几时刚过四种情形的认读。
教科书在编排上重视联系学生对钟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20以内数的认识的知识背景,对钟面上简单时刻的认读进行规范性和总结性的学习。
一年级学生对数学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认识时间是较抽象的,学起来有一定难度。
教学目标1.认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使学生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示的整时,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遵守时间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充分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场景,体现钟表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学习认读钟表的必要性;2.正确认读几时和几时半。
教学难点会用两种表示法表示整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爱看动画片吗?师:淘淘也和你们一样喜欢看动画片。
瞧,他又打开电视看动画片了(多媒体播放蓝猫片尾结束语。
)师:他怎么了?师:是呀,如果错过了时间,就会错过好多事情。
钟表是提示我们时间的好帮手,如果淘淘能准确认识钟表的话,一定不会错过看动画片的时间,对吗?现在就让我们和淘淘一起去钟表王国认识钟表好吗?(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新颖的教学情境。
在导入环节,创设了“淘淘看动画”的情境,使学生意识到认识钟表的重要性,将数学问题贯穿于情境之中。
】二、自主探究。
师:钟表王国里的居民可多了,看看都有谁呀?你能大声喊出它们的名字吗?(多媒体展示各种钟表有石英钟、挂钟、电子表等。
认识钟表(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京版
![认识钟表(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京版](https://img.taocdn.com/s3/m/2dd31a4e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75.png)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认识整时和半时教学内容本节是认识钟表的起始课,教科书借助具体的生活情境,经历认识钟表的过程,从整体上认识钟表,知道钟表可以用来记时。
帮助学生会认读整时和半时,并能用整时和半时描述一天的活动。
通过熊大熊二一天的时间安排,是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素养,以数学抽象和数学推理为基础。
【数学抽象,数学建模】:“时间”是看不见摸不到的,需要将抽象的“时间”转化成外在的表象和行为。
借助直观钟表模型来形成“时间”概念。
【数学推理】:在认读整时和半时中,通过手中的钟表认一认,拨一拨总结出认识钟表的经验和方法,通过计算时间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认识钟表的过程,从整体上认识钟表,知道钟表可以用来记时。
2.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读整时和半时,并能用整时和半时描述一天的活动。
3.在认识钟表和认读时间的过程中,初步学习观察、比较的方法。
4. 结合日常作息时间,在与他人交流中,知道要珍惜时间,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珍惜时间的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难点:能准确的说出钟表面上表示的整时时刻。
教学准备钟表,多媒体课件过程预设1、创设情境,抽象“时间”师:孩子们,快看,这是谁啊?预1:熊大,熊二师:我们去看看,今天熊大雄二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呢?(配音:熊大,明天我们去采蜜啊?好啊,那就苹果树下见。
)师:第二天熊大还在家中不慌不忙的洗漱,而熊二早早地来到了苹果树下,等啊等......(配音:我都等这么久了,熊大怎么还没来?)师:一个不慌不忙,一个已经到了,怎么回事?预1:他们没有约时间。
师:看来时间很重要,要想知道时间我们就要借助谁来帮忙呢?预1:钟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写课题)【设计意图】:从孩子们兴趣出发,感受时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想知道时间需要钟表帮助。
2介绍自己找的钟表师:来说说你找到了哪些钟表?预1:我找到了石英钟。
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07ca773ad02de80d4d8405c.png)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第84页先给出一幅一个学生早晨起床的生活情境图。
“妈妈叫女儿起床”,一般学生都有这方面的经历,觉得很亲切,很自然想去认识钟表(时针、分针),并感受那时是早晨7时。
在这幅情境图中,学生正在起床,墙上挂着一个钟显示7时,并标明时针和分针;床头柜上有一个电子闹钟显示7时。
通过让学生观察情境图,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向学生说明,日常生活中的钟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像挂钟和手表这样的,钟表面上有12个数,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分针指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另一种是像闹钟这样的电子表,表面上有两个点,点的左边是几,同时点右边是“00”,就是几时。
第84页下边是3个钟表,显示了3个时刻,同时用中文和电子表数字的形式标明它们的时刻。
通过这3个时刻的学习,使学生会看整时。
第85页结合小朋友一天的生活来巩固对整时的认识,使学生初步了解一天钟表上的时针要转两圈,有早晨7时,也有晚上7时。
还可以通过小东一天的作息时间,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自己每天的生活和学习,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学情分析:由于时间和时刻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还要结合大量的操作活动来学习。
教师和学生都要准备钟表模型,以便课堂上进行操作和演示。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4—87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钟面,能辨认时针和分针,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掌握两种表示整时的方法。
2、培养学生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钟面,学会看整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钟、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猜谜语)师:同学们听过谜语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请你们猜一猜?(课件展示)谜语: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 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起, 什么时候睡。
北师大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认识钟表》word教案 (1)
![北师大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认识钟表》word教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5ed72a99856a561253d36f65.png)
认识钟表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90—91的内容。
教学目标:1.结合同学们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让同学们学会看钟表,会认读整时和半时。
2.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
3.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引导同学们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教学重点:结合生活经验学会认读整时、半时。
教师准备:实物钟、钟面模型、《小明的一天》挂图、动物卡片、森林之王头饰、精美礼品盒。
学生准备:钟面模型;课前指名一学生扮演狮子王谈话激趣组织教学。
教学过程:一、童话激趣,组织教学。
一学生带着头饰跑进教室,说:“大家好,我是森林之王,这节课我也想和大家一起学习,可以吗?对了,来的时候,森林王国的小动物们还托我给大家带来了精美的小礼物呢!”师:哇!这么精美的礼物呀!小朋友们想得到它吗?好,只要小朋友上课时能静静的听,积极的想,勇跃地发言,下课时你就能得到它。
同时我们各小组还要在课堂上进行各项争星比赛,哪组得星最多,我们就请这个小组的小朋友猜开礼品盒,为大家颁发小礼物。
二、猜谜激趣,导课揭题。
1.小朋友,喜欢猜谜吗?江老师给大家出一个歌谜,请小朋友听后猜一猜,老师歌中唱的是什么,好吗?2.师唱歌后,追问:“谁知道老师刚才这首歌中唱的是什么?”(钟、钟表)3.谁知道钟表有什么作用?(可以看时间……)4.钟表能告诉我们时间,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都离不开它,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
(板书:认识钟表)三、合作探究,认识钟表。
(一)认识电子表式钟表。
(1)在日常生活中,钟表的样式很多,谁见过这类钟表?(出示电子表式钟面图)你在哪里见过这类钟表?(2)有谁会看这类钟表,能认读出这几幅钟表图上的时刻吗?(真聪明,很多小朋友都会读了,课后别忘了教教其他小朋友)(二)合作探究,认识钟面。
1.接下来我们重点认识这类钟表(指着黑板上的实物钟)(1)请小朋友们看黑板上的这面时钟,说说:钟面上有什么?(数字、针)(2)师生交流。
(强调:长的是?短的是?)(三)自主发现,认识整时、半时。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cfa0b2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05.png)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小明的一天》。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个谜语:“有个好朋友,会跑没有腿,会响没有嘴,它会高速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请你猜猜看,好朋友是谁?”
生:闹钟。
师:对,它就是钟表,钟表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
(师拨钟,学生读时间)
师:(出示半时的三个钟面)这三个钟面还和刚才的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你能说一说这三个钟面时针、分针又有怎样的特点呢?
生1:我发现了分针都指向6。
生2:分针都指向了两个数字的中间。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当分针指向6的时候就是半时。那么第一个是读7时半还是8时半呢?
生:7时半(8时半)。
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在生活中会经常看到钟表,但他们对钟表并不一定是熟知的,因此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主要是对钟表有个整体的感知,并认识整时和半时,从而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教学策略
通过观察和对比让学生了解整时和半时的特点。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 92 页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钟表的面,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会认读整时和半时数。
生:见过。
师:这两个电子表也显示了一些数字,你能读一读是什么时间吗?
生:10:00是10点钟。
师:数学上我们读作10时。
生:10:30是10点30分,读作10时半。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电子表上显示的时间。(再出示不同的电子计时让学生认读)
三、生活交流
三、练习巩固。
1.师:下面我们来做练习。下面的图片是小明其他一些时间,他分别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呢?(完成书91页练一练1)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ec1537802020740bf1e9b59.png)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及动手操作;学生能够认识钟表的结构;正确读出整时;半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及交流等活动;学生具备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说出并学会表示整时和半时;会用两种表达方式写出整时和半时。
并把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之中;做到学以致用。
2、培养学生从小就能知道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习惯。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实物钟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有个好朋友;会跑没有腿;会响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请你猜猜看;好朋友是谁?”2、老师提问:大家猜一猜;这个好朋友到底是谁呢?(钟表)老师:大家真聪明;是的;这个好朋友呢就是钟表。
在平时的生活中呀;我们和时间接触的非常多;比如我们什么时间上课呀;什么时间放学呀;什么时间从家里去学校呀等等。
时间对我们非常重要;那么时间在钟表上到底怎么显示;我们又怎样看钟表知道时间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认识钟表》。
板书:认识钟表 二、新授 1、认识钟面出示实物钟;请同学们仔细看看:钟面上都有什么?(有2根针和12个数)⑴谁能说说这两根针的名字叫什么?拿出你们准备的学具;指名说说看。
(短的叫时针;长的叫分针)⑵再仔细看一看;这两根针走动时有什么不同;粗细上有什么特点。
小结并板书:在黑板上画一个钟表;钟面上有两根针和12个数字老师:同学们;大家看一看;老师画在黑板上的这个钟表现在指示的是“几时”?(3时)老师:这个3时呢;我们就说它是一个整时刻。
那么为什么大家知道是3时呢?你又是怎么认出来的呢?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整时刻在钟表上是如何显示的。
2、认识整时刻出示课件;请同学们看看钟面上是什么时间?仔细观察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你发现了什么?(板书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时针:短、粗;走得慢分针:长、细;走得快接下来我们学习电子表记整时的方法:前面是数字;中间是两个竖着的小圆点;最后是两个0.指导学生动手:拨出7时、8时…… 请同学在黑板上画钟表 3、认识半时既然同学们都学得非常好;那我把时间都改一改;改成半时的时间; 分针指向6时;就表示走过了钟面的一半;我们叫他半时;时针刚过数字几;我们就说这事计时半。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认识钟表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认识钟表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f706337b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e5.png)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认识钟表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下面就是作者给大家带来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认识钟表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共含13篇),希望大家喜欢阅读! 篇1: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认识钟表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八、小明的一天教学内容:课本96#97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读整时和半时。
2、在具体的情境中,养成珍惜时间的观念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3、通过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钟面、会认读整时和半时。
教学难点:归纳钟面数字及长短针的作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学具钟面一个学具准备:每两人一个钟表,每人一个题卡、水彩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放儿歌《#》,边唱边跳。
请学生猜一猜儿歌里唱的是什么?二、探究新课(一)认识钟面,课件出示图片2欣赏钟表说说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教师了解情况及时指导。
汇报交流时主要引导学生说出:短针--时针,走得慢。
长针--分针,走得快。
12个大格组成,时针、分针都是按1--12的方向走的。
(二)学习整时、半时的认读。
大家对钟表这位朋友了解这么多,生活中它对你有什么帮助呢?你知道怎样看时间吗?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小明,他不会看时间,大家愿意帮助他吗?板书课题:小明的一天课件出示:小明的一天的情境图(没有读出时间)。
逐幅图出示请学生试着读出时间,并随机进行遵守时间和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的教育。
请学生把这6个钟表分成两类。
一类是整时的,一类是半时的。
请学生讨论每一类的特点:整时的:分针指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半时的:分针指6,时针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半。
三、课件出示:智慧岛1 小明还想让大家来读几个时间,大家愿意吗?2教师拨表学生读时间,学生拨表学生读时间。
3课本97页第二题:连一连请学生独立完成,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业。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8单元-认识钟表-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8单元-认识钟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d9c081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e0.png)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8单元-认识钟表-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钟表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掌握钟表的认识方法,能够正确读写钟表的时针和分针的指向,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良好的作息习惯。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钟表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系统地学习过钟表的认识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掌握钟表的认识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钟表,读写时针和分针的指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良好的作息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钟表的认识方法,能够正确读写时针和分针的指向。
2.教学难点:时针和分针的指向的读写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钟表。
2.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和图片,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钟表的认识方法。
3.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巩固学生对钟表的认识。
4.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钟表模型、图片、卡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个钟表模型。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吗?”引导学生关注时间,激发学生学习钟表的兴趣。
然后教师出示一个钟表模型,引导学生观察钟表的构造,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图片和卡片,向学生展示钟表的认识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的指向,讲解时针和分针的读写方法。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练习读写钟表的时针和分针的指向。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巩固(10分钟)教师利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对钟表的认识。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a7616c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9f.png)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教学教案认识钟表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90—91的内容。
教学目标: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会看钟表,会认读整时和半点。
2、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引导学生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面模型学具准备:钟面模型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介绍钟面小朋友们,今天老师上课跟以前有点不同,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很重要的朋友,你能猜猜它是谁吗?师:(出示钟面模型)你们猜对了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
(板书课题:认识钟表)活动:最佳介绍员谁都有自己的钟表?你喜欢它吗?请把你的钟表介绍给我们大家。
小组内介绍自己的钟表,说说钟面上都有什么。
每个小组由大家评选出一位最佳介绍员。
请一位最佳介绍员向全班介绍自己的钟表。
听了他的介绍,你还有什么补充或者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可以自由提问。
(重点认识时针和分针)二、认识整时老师想了解一下小朋友们星期六的时间安排,能告诉我吗?你是怎么知道这些时间的?今天有位叫小明的小朋友也想把自己周六的时间安排告诉大家。
愿意看一看吗?1、出示小明上午时间安排情境图。
(图略)起床——6时上课——8时放学——9时2、小组合作认识整时。
小组内请你先说一说小明都在干什么?这三块钟表你会认哪一块呢?把你认的方法教给大家。
推选出两名学生做小老师给大家讲自己是怎样看时间的。
小组讨论这些钟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各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师生共同小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3、活动:让我考考你A:我拨时间请你认。
师拨两个整时学生认。
B:你拨时间大家认。
指名拨时间请大家认。
C:你说时间我来拨。
指名说时间大家在钟面模型上拨。
4、课件出示动画钟面,学生认整时,再动画演示整时到半时之间时针与分针的变化。
(2次)三、认识半时。
1、创设连续情境依次由钟面出示下午时间安排。
(课件演示)午饭——12时半聚会——4时半休息——8时半2、学生观察时针与分针的指向。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8单元-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8单元-认识钟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04fbca8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9e.png)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8单元-认识钟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8单元“认识钟表”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认识小时、分钟和秒,学会读写时间,以及理解时间的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时间知识,培养时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对于时间概念可能比较模糊,但是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模仿和动手操作。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和实际操作,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小时、分钟和秒的概念,学会读写时间。
2.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使他们能够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合作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小时、分钟和秒,学会读写时间。
2.难点:理解时间的意义,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时间知识。
2.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时间知识。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钟表模型、时间卡片、计时器等。
2.学具:学生钟表模型、时间卡片、计时器等。
3.教学资源:相关教学视频、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个有趣的钟表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钟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钟表有什么作用呢?”让学生谈论自己对钟表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钟表模型,向学生介绍小时、分钟和秒的概念。
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观察钟表的指针如何移动,从而理解时间的流逝。
3.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时间卡片,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每组有一个计时器,学生需要根据卡片上的时间,操作计时器进行计时。
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读写时间。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置一个生活情境,例如:“假设现在是8点整,你们需要多久才能到达学校?”让学生计算并说出所需的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叶集二小一年级数学杨晓翠
教学内容:《认识钟表》(教材92—9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读整时和半时。
2.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3.学生能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用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钟面,会认读整时和半时。
教学难点:养成珍惜时间的观念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具准备:课件、钟面一个。
学具准备:学具钟表。
教学过程:
一、导学(创设情境,谜语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
请你们来猜一猜:滴嗒滴嗒,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闹钟或钟表)同学们真聪明,听到闹钟响,就要马上起床,不能睡懒觉,我们要遵守时间、珍惜时间。
钟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跟钟表有关的知识。
(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展示、精讲。
(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
师:同学们,你们先观察自己的小闹钟,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
学生观察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己的发现。
生:钟面上有12个数,还有时针和分针。
(板书:时针分针12个数)师:同学们讨论一下,时针和分针有什么区别呢?
生:时针又粗又短,分针比较细长。
2.教学整时。
师:(出示2时的钟面)谁知道这表示的是什么时刻?你是怎么知道的?生:2点,还可以说成2时。
师:(在出示4时),这又是什么时刻?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知道的?师:(出示8时)这是什么时刻?平时这个时刻我们一般该干什么呢?
生:8时,我们一般开始上课了。
师:谁能告诉大家像刚刚这些整时刻,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分针指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十。
3.教学半时。
教学方法大致同上,出示半时的钟面,让学生讨论交流这是什么时刻,引导学生总结半时认读的方法。
4.小明的一天。
(课件出示:教材第92页情境图)
师:同学们今天学习很投入啊,学得真快。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明
的星期天是怎么过的。
注意告诉大家:什么时候小明在干什么?
生1:早上7时小明刚起床。
生2:早上8时小明在写作业。
生3:早上9时半,小明去外面锻炼身体。
生4:中午12时小明在吃午饭。
生5:下午4时小明在体育场踢足球。
生6:晚上8时半小明上床睡觉了。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甚至有同学们注意到了,两个8时可不一样,一个是早上的8时,一个是晚上的8时,一定要说清楚,否则该闹笑话了。
5.我说你做。
师:同学们,整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半时,分针指向6,时针过几就是几时半。
现在我们来一起做个小游戏:同桌两人为一组,一个人说时间,另一个人拨表针,然后交换。
看哪一组做得最好。
三、课堂总结。
1.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得开心吗?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2.师:同学们,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钟面上的整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半时,分针指向6,时针过几就是几时半。
今后一定要留心观察我们一般是什么时候做什么样的事情,是否有规律。
板书设计
认识钟表
时针
钟面分针
12个数
整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几就是几
半时分针指向6,时针过几就是几时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