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知识网络 培养学科能力
知识建构: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
知识建构: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
在现代教育领域中,知识建构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应对学习挑战,还能提高其综合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知识建构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
知识建构的重要性
1.促进深度学习:通过知识建构,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
而非仅是表面记忆和应试。
2.激发思维: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需要学生进行思维整合和创新,从
而提升其思维能力。
3.提升综合素养:知识体系的系统性能够帮助学生将各个学科领域的
知识联系起来,形成更为完整的认知结构。
如何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
1.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发学生对
知识的兴趣,促进他们主动积极地学习。
2.引导学习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将
所学知识形成有机结构,加深记忆。
3.开展项目学习:通过项目学习,让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
中,促进跨学科的知识整合。
4.鼓励自主学习:学生在探索学习过程中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助
于他们建立更加坚实的知识体系。
结语
知识建构是教育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它不仅关乎学生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通过寓教于乐、引导性学习和实践性探究,教育工作者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希望本文能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启发,引领学生更好地探索知识世界。
借"题"发挥,构建知识网络
Hale Waihona Puke 2 0 1 3年 第 1 5期 借 “ 题 "发挥 ,构建 知识 网络
施 纯秦 福 建省晋 江市南侨 高级 中学
请回答下列问题 :…… 案例 3 :有 A、B 、C 、D 、E 、F六种化合物 ,其中 A、
B 、C 、D 的化 学式 可表 示 为 X Y 2 ,E 、F的化学 式 可表示 为
生, 让 学 生死 记硬 背 。设计 问题让 学生 思 考和 探究 , 不 仅 能
散复习 , 拓宽学生思维,促进知识迁移 ,达到举一反三 、触 类旁通的效果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通过案例 3 ,可以引导学生做如下的发散复习: 题干 :引导归纳总结常见 x Y 2 型 、x 2 Y 2 型等类型化合 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等 ; ( 1 ) 能与水剧烈反应 的物质有…… , 且产生气体的有……, 产生气体单质的有……; ( 2 ) 淡黄色 的固体物质有……,白色 的有……, 黑色固体有…… , …… ( 3 ) E +O 2 一B +H 2 O:学会用元素守恒等基本原理配平 、 求出物质 的最基本方法; ( 4) 工业制硫酸 : 延伸复习中学阶 段所遇见 的其余有关工业制备……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复习始终是高三复 习中的重点和难 点。教师应借 “ 题”发挥 ,引导学生学会做题 、学会用题 , 让他们从题海中逐渐解脱。 工业制备在中学阶段出现 了十几 个 ,所以借助一个题 目, 进行较为详尽的归纳和总结 , 使工 业制备形成一个完整 的知识结构尤为重要。 当然 , 借 “ 题”发挥应注意适时、适度 ,不能让学生望
题 生畏 。选择 好题 , 创设 情 境 , 挖潜 、 充 实 内容 、 完 整结 构 ,
让学生掌握制备 S O 的反应原理 , 更能引导学生养成不停留 于表面看问题 , 挖掘问题背后深层次原因的习惯 。如 : 请分
2023年生物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2023年生物教师个人工作计划1.2023年生物教师个人工作计划一、教学目标(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
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
在时代性,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
所以,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应付学习。
但也存在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
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
三、教学的措施和方法针对教材和学生的总体情况,在备课时,知识的难易程度要控制好,应适应大部分的学生。
实施教学时,灵活、应变,既让基础差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让学习层次较高的协商有发展提升的空间。
同时,注意学生的动手及协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及生活经验出发开展教学,培养学生以生物学的角度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对之加以解答或寻得答案。
2.2023年生物教师个人工作计划新学期,新形势。
根据学校的各种实际情况,我任高二7个班的生物教学工作,拟在本学期,以更饱满的工作热情,更端正的教学态度,更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有限的课时内更快更好落实教学进度,更加有力的提高生物科的教学质量,具体措施如下:一、落实好各项教学常规落实好各项教学常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高中数学问题链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高中数学问题链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优秀获奖科研论文摘要:高中数学学科对学生要求很高,因教学策略问题学生对学科兴趣不浓,学习效果难以提升。
教师可据此做一些研究与实践,以构建问题为主线,将课堂讲授内容设计成若干个教学问题,形成以逻辑链条为特征的问题链教学模式,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
教学中需注意形式化与教学目标的协调,给学生思考时间、创新空间,鼓励学生结合实际,对问题展开分析与探索,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综合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链教学模式实践据了解,当前高中生普遍认为:数学内容枯燥乏味,学习缺乏趣味性,难以激发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如何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形成高效有趣的课堂,已成为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要想改变现状就要从数学的“心脏”入手。
所以,我认为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科任务,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目标、有计划、有层次地设计一系列相对独立而又关联的有助于解决数学困惑的问题(一般在3个以上),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这种学习方法就是我所探讨的“问题链”。
通过设置“问题链”,让学生解决不同层次的问题,在质疑、分析、解答中获得学习的成功与喜悦,从而更愉快地探索数学知识。
数学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问题链”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此,认真分析高中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实施科学的“问题链”教学模式,这是新课改的成功典范。
一、思维型问题链,理清思维脉络高中数学“问题链”设计,可以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结合建构主义思想,分析学生思维特点与认知基础,引入思维型问题链教学方式。
思维型问题链可以分为串联式和并联式两种。
串联式问题链是单向的递进式问题链形式,它契合了建构主义思想,符合学生循序渐进的思维发展特点,通过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思维建构,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网络。
并列式问题链能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够拓展学生思维的宽度与广度,促进学生思维迁移与综合归纳。
知识点归纳 学科教学中的知识结构与概念建构
知识点归纳学科教学中的知识结构与概念建构知识点归纳——学科教学中的知识结构与概念建构在学科教学中,知识结构和概念建构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知识结构指学科知识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组织方式,而概念建构则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和思考,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对于学科概念的理解和认知过程。
本文将围绕这两个概念展开探讨,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
一、知识结构的重要性知识结构是学科知识的组织形式,它反映了学科知识的本质联系和内部逻辑。
在学科教学中,良好的知识结构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促进知识的深入学习和应用。
1.1 知识结构的构成要素知识结构包括知识点、知识范围和知识关系等要素。
知识点是学科知识中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知识范围则是指围绕某一知识点所涉及到的相关概念、原理、定理等内容。
而知识关系则是指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因果关系、相互作用关系等。
1.2 知识结构的层次性和体系性知识结构具有层次性和体系性,即知识点之间存在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关系,同时也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良好的知识结构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递进理解和整体把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概念建构的实质概念建构是学生对学科概念的主观理解和认知过程,也是学生通过学习和思考,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形象的认知过程。
概念建构是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它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内化和整合的过程。
2.1 概念建构的过程概念建构通常经历“感知—概念—形象思维—运用”的过程。
学生在接触新概念时,通过感知和实际操作形成初步的感性认知;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逐渐通过抽象思维将感性认知转化为概念,形成对概念的理解和解释;最后,在实际问题解决中,学生运用概念进行思考和判断。
2.2 概念建构的影响因素概念建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学生个体差异、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等。
学生个体差异体现在对概念的理解速度和深度上的差异,这可能与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风格以及前期知识储备等有关。
怎样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题能力
怎样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题能力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文综试题最突出的特点是注重采用“新情景、新材料、新问题”的表述形式。
试题活,立意新,变脸快,注重考查学生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旦解题能力缺失,将会严重影响学生水平的发挥,酿下失败的苦果。
因此,要求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既要帮助学生全面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又必须重视解题能力的培养。
一、加强学科教学规范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首先要提高历史教学的规范性,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教学规范性加强了,就会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1、加强各级部间研讨、交流本着相互借鉴、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定期开展级部之间教师讲评能力的研讨活动,并且逐渐常态化。
形式上采取现场观摩课例,互动交流论坛,有经验的老师亲临指导、学生当场评课等灵活多样的手段,努力提倡和推广交互性与实效性强的教研新模式。
活动的参与人员要本着组织一次活动就要有一点收获的指导思想,说真话,谈疑问,促提高,实实在在地在提高解题能力有所斩获。
2、上好讲评课讲评课的一般模式是:精心准备、问题出示——提供样本、问题诊断——样本分析、问题矫治——样本优化、问题延展。
具体做法是:首先,对每次练习或考试中学生答题情况进行评改分析,找到一组或几组典型问题(数量要少,不必面面俱到);然后,把学生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典型个案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对学生答题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交由学生自己分析得出,并指导学生对现有不满意的答案进行优化,鼓励学生对参考答案大胆质疑,找到最佳答案,并及时对新思路予以鼓励和表扬:最后,针对典型问题,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以达到,当堂巩固、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讲评课要多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着重分析答案是怎样组织的?有哪些优点和不足?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答案。
3、培养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能,自主构建知识结构。
知识建构: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
课程评价与知识建构的整合
01 形成性评价:教师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知识建构能力和学习进步
02 综合性评价:教师综合考虑学生的各方面表现,评价学生的知识建构能力和综合素质
03
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结果、方法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05
知识建构与教师专业发展
02
教育研究:教师进行教育研究,探讨知识建构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研究能力
03 反思实践: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知识建构能力
教师如何利用教育资源支持学生知识建构
利用教材资源: 教师充分利用 教材资源,引 导学生学习新 知识、技能、
态度
01
利用网络资源: 教师引导学生 利用网络资源, 拓宽学习视野, 丰富学习内容
• PBL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反思等活动解 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 问题: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真实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动机
• 合作: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 神和沟通能力
• 交流:学生在小组内和全班范围内交流观点、想法、信息,提 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 反思: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结果、方法进行思考和评价,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项目式学习(PL)在知识建构中 的作用
• PL是一种以项目为核心,学生通过实践、研究、讨论等活动实 现知识建构的教学方法
• 项目:具有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新知识、技能、态度
• 实践:学生通过亲身参与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 践能力
• 研究:学生在项目中进行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 学研究能力
政治生活教材第二轮分析及复习建议
(二)明确不同主体的职责权利
3.区分党、人大、政府、人民政协的职权
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人大的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政府的职责:管理与服务(职能)、对人民负责
政协的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4.区分政府、法院、检察院的职责
例2.(2013·北京卷·33题)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 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下列选项 符合依法行政要求的是
2010年 2004年
【答案】①全国人大代表行使提案权,使科技进步法 的修订更好地反映人民的意愿,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②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其 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制定并完善科技进步法,为我国 科技进步提供了法律保障。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科技 进步法的执法检查,行使监督权,保证了科技进步法
结语
试题多以不同政治主体为对象,从不同角度 考查学生对其行为方式、行为依据、行为效 果以及主体相互关系的认识。
建议: 归纳不同政治主体的相关知识
(一)区分不同主体的性质、地位 (二)明确不同主体的职责权利 (三)把握不同主体的行为方式、参与 途径与原则程序 (四)依据政治制度,厘清主体关系 (五)运用学科方法,评析行为及效果
全国大纲卷
38.⑴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常识分 别说明党、政府和人大在耕地保护 中的作用。(12分)
广东卷
36.⑴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 中有关政党的知识,谈谈党为什么要 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12分)
北京卷
38.⑷为了保护和节约水资源,某校学 生会正在草拟倡议书,向同学们征集 倡议。结合《政治生活》中关于公民 的相关知识,请你提出两条倡议,要 求有不同的理论依据。(12分)
第二部分
把握命题特点 提高复习效率
高二生物备课组工作计划(精选10篇)
高二生物备课组工作计划(精选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二生物备课组工作计划(精选10篇)高二生物备课组工作计划范文(精选10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迎接我们的将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战,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做一个工作计划。
解构·重构·建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三构”策略
解构·重构·建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三构”策略发布时间:2023-07-18T08:09:35.626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3年4月总第442期作者:蔡晓康[导读]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要能够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浙江省东阳市巍山镇第二小学322109摘要: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就是将教材中的每一个“单位”视为一个整体,将其中的每一个独立的知识点进行串联,帮助学生进行系统学习。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更加强调学习主动性的养成,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解决问题。
在单元整体教学法的模式下,学生能够提高学习效率,锻炼个人的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剖析关联:整体分析单元知识;向学重构:整体处理单元内容;有机整合:整体推进单元教学的策略,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核心素养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要能够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更集中,知识点范围更广,能够有效引导学生从宏观上进行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让学生的眼界得以扩宽。
但也应当注意到,如果不能够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有所侧重,可能会增加学生的课业压力,这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毫无价值。
因此,教师在采用单元整体教学法进行教学时一定要突出重点,帮助学生分清主次,进而达成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解构:整体分析单元知识在整体分析教材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剖析关联的策略对单元内容进行梳理,从而为单元统整教学设计奠定基础。
1.基于单元要素:把握知识体系。
针对单元整体教学教材而展开分析,不仅要深入挖掘知识内容的本质和核心,同时还应当关注单元内相关要素之间的形成关系,换言之,就是要体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通过联系,能够呈现学习内容的编排设计思路,也能够揭示潜藏于知识内容之下的核心思想以及观点。
2024年高二生物备课组工作计划(6篇)
2024年高二生物备课组工作计划为了提高高二生物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在生物教学中____执行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习的帮助者的精神,全面培育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备课组本学期的主要计划和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目的要求以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认真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树立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现代教育思想,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进一步强化课改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意识,变单一的知识传授者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
二、本学期主要工作内容1.认真完成本学期的课堂教学任务。
在包组教干和科组长的指导下全组人员共同努力完成高二年级的教学、教研、教改工作。
2.加强集体备课,利用备课组活动时间,开展新课程教学研讨,每次研讨都有中心内容和中心发言人。
3.积极参加听课、评课和学校教研活动,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共同探讨帮助本组成员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上好每堂课努力。
三、主要措施1、完成必修1的教学任务。
2、认真学习和钻研教材,改变旧的教学理念,开展好促优补弱工作。
3、认真组织周考、月考、中段考、期末考等,抓配套练习的检查工作,促进学生学习的紧迫感和积极性。
4、认真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实现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个方面内容的渗透,是我们备课组的目标。
5、每周开展一次集体备课,轮流说课。
在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将教材归类、分项,采用集体备课,一人执教,集体评议,改进教案,再行教学,不断完善的连动式备课、上课的方式进行。
6、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和运用,切实提高现有现代化设备的利用效率。
每位教师都要研究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制作课件。
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挥现代化设备的作用。
7、深入开展教学科研,组织开展各类优质课评选活动和教学论文评选活动,每位老师积极按时完成每学期撰写论文的工作。
大单元视域的专题复习策略探索
教学研究教学参考E-m ail:***********************六单元i域的专题复习策略探索口刘粉莉摘要:专题复习是提升中考备考效率的重要途径。
本文立足大单元教学视野,设计《道德与法治》中考专题复习,探索“核心概念统领、思维导图连结、任务情境驱动、问题集群串联”的复习策略,引领学生构建学科知识网络,培养高阶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专题复习;有效性所谓“大单元教学”,是指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向,以情境任务为载体,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进行重构、整合和二度开发的教学方式。
它打破了教材原有的单元结构体系,将原本不同单元的内容组织在一起,形成新的学习单元,如法律与规则、宪法与公民、制度与民主等。
基于大单元视域,开展中考专题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建构学科知识体系,掌握学科学习方法,优化学科思维品质,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一、核心概念统领,凸显素养本位《普通髙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 年修订)》指出:“核心素养并不见之于孤立的、碎片式的学科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而是见之于能否综合地、系统地运用学科知识和技能应对来自真实生活的问题。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考专题复习,不仅要建构知识体系,更要注重价值引领。
这就需要立足大单元视角,在学科核心概念统领下,重新建构学习内容,系 统设计学习任务。
学科核心概念是指能够诠释学科本质、居于学科中枢地位的概念、思想或原理,它提炼和浓缩了学科的关键问题与核心素养,形成了一个包含学科、模块、单元、课、课时等多层级的逻辑链,建立起了学科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
设计专题复习时,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标和教材内容,理解学科内在逻辑,考察知识间的本质联系,从而跳出知识点的惯性思维限制,提取核心概念。
案例一:串珠成链,纲举目张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对青少年开展法治教育的主渠道。
如何确定核心概念,建立知识与知识、知 识与素养之间的联系?笔者梳理了六册教材的法治内容,探寻知识间内在联系,萃取核心概念:(1)概念类。
整体构建教师知识结构,提升新课程实施能力
整体构建教师知识结构,提升新课程实施能力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同志指出:新课程改革的成败,除外在因素之外,主要取决于教材和教师两个方面,取决于教材的科学性和教师的先进性。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可以说,没有广大教师对新课程的全面理解和全力支持,新课程的实验推广是难以进行下去的。
辛店中心校根据师资状况,通过整体构建教师知识结构,提升实施新课程能力。
一、整体构建教师知识结构问题的提出教师学非所教现象非常严重,导致教师本体性知识缺失,教学过程中出现知识性错误。
二是教师把握教材的能力差,教教材的教师多,按照新课标要求,用教材教的少。
大多数教师注重的是课本知识记忆性传授,不能够按照新课标要求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加工处理,对学生进行思维的扩散性、创新性、严密性、敏捷性等方面的训练,更忽视学科思想、学科文化教育,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低下。
为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全面提升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我们经过学习、调研、分析,提升教师把握教材、运用教材的能力是关键。
二、整体构建学科知识结构,提升教师把握、运用教材的能力小学、初中教材的内容,涉及学科最基础的知识。
这些知识本身比较简单,教师掌握课本所涉及的知识并不困难,但要明白教材的编写意图,全面把握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学科思维、学科思想等方面的教育,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培养学科能力,还必须下一番功夫。
我们循着从研究整个年级到一册教材,再从一册教材到整个年级段的思路进行教材结构分析,构建学科知识结构,让教师对教学内容了然于胸。
(一)按照个体研读—同伴互助—集体汇报—实践反思模式,构建学科知识结构。
老师们通过“四研三寻”即研究课标、研究教材、研究教师用书、研究相关教学资料;探寻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探寻编者意图和学生实际衔接,探寻教学的方法和实施策略,从学习课程标准、分析课本内容、借鉴参考资料三方面着手进行知识结构的构建。
构建知识网络
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学科能力增村学区中学杨立欣目前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许多老师在新授课的教学阶段,常常忽略引领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归纳整理。
“如何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是近几年课堂教学研究的热点话题,自主构建知识网络是复习课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学生是复习课堂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课堂中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对于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有意义的自主学习有重要的意义。
一、通过知识网络的自主构建,有利于学生在自然回忆知识点的过程中,不断将学过的旧知提取、再现,起到对原有知识的巩固、纠错、补漏的作用。
同时学生根据知识的内在规律进行自主梳理,整理出结构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使知识联点成网。
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原来学过的知识内容进行高层次上的在学习,让知识得到有效的提升。
比如说我在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这一单元时沿着“学生自主通过学案复习回顾本单元三种重要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相关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形成每一种物质的知识线→通过对比分析三种重要物质在性质上的异同点,构建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学科学习体系→通过区别CO和CO2的课堂练习使学生落实对知识间区别的理解→最后通过知识网络的构建使学生在知识点和知识线的基础上形成本单元的知识网”这样的知识脉络进行本单元的教学设计,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促使学生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进行内化,从而形成了以知识主线为明显,活动主线为暗线的两条交相呼应的教学主线。
二、由于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习惯、认知程度以及学习喜好的不同,其在自主建构知识网络时使学生对知识注入更多的自我思考。
知识网络的自主建构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突出学生,淡化自己。
一方面课堂中能让学生思考的就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就让学生自己去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动手,能让学生总结的就让学生自己去总结,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化学复习中让学生亲自去画一画、议一议、写一写,评一评,让学生建构具有学生自我个性特征的知识网络。
知识建构的原理与方法
知识建构的原理与方法一、本文概述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知识的获取、整理、创新和应用已成为决定个人和组织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为了有效地进行知识建构,提升知识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本文深入探讨了知识建构的原理与方法。
文章首先对知识建构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解析,明确了知识建构的内涵和目标。
随后,文章详细阐述了知识建构的核心原理,包括知识的分类、组织、创新和传播等方面,为知识建构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方法层面,文章介绍了一系列实用的知识建构工具和技术,如知识地图、知识库、知识社区等,以及它们在知识建构中的具体应用。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可以全面了解知识建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有效的知识管理工具和技术,从而更好地应对知识管理挑战,提升个人和组织的知识竞争力。
二、知识建构的基本原理知识建构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它涉及多个基本原理,这些原理为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知识建构基于认知原理,即知识是如何在人的大脑中形成、存储和运用的。
人的认知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这些都是知识建构的重要环节。
通过感知,人们获取外部信息;通过记忆,人们将这些信息存储在大脑中;通过思维和想象,人们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和创新,形成新的知识。
知识建构遵循社会建构原理,即知识是在社会互动和交流中形成的。
人们通过语言、符号、文化等媒介,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建构和分享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不仅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它受到文化、历史、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再次,知识建构还基于系统原理,即知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有层次性、结构性和动态性。
知识系统由多个知识点、知识领域和知识网络组成,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同时,知识系统也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随着新知识的产生和旧知识的淘汰,知识系统不断进行自我更新和优化。
知识建构还遵循方法论原理,即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来进行知识的建构。
这包括观察、实验、推理、归纳、演绎等方法,以及信息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
在合作学习中让学生学会主动建构知识
在合作学习中让学生学会主动建构知识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方式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实际的教学中。
与传统教学相比,合作学习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构建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合作学习中,让学生学会主动建构知识,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分享知识、交流意见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其认知和社交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通常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完成特定任务,而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和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交流和协作,彼此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和提高,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技能。
合作学习的重点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构建知识。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讨论问题、交流策略和寻找解决方案,从而逐渐建立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积极参与、自我检查、相互鼓励,以期达到更好的学习成果。
二、合作学习中的主动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发掘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以下是一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习主动性的策略:1.发挥个人专长,为小组成员做贡献。
不同的学生有自己的专长,例如语言能力、数学能力、艺术才能等等。
学生应该有意识地把自己的专长发挥出来,帮助团队解决问题。
2.扮演积极的角色。
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的角色,例如组长、记录员、口头报告者等等。
学生可以主动扮演这些角色,发挥自己的能力,为小组作出贡献。
3.积极参与讨论。
在小组内,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学习讨论,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发挥自己的才干。
4.在处理冲突时要有建设性的思维。
在小组内,可能会出现冲突和不同意见。
学生需要以建设性的思维来处理这些情况,鼓励小组成员发言,寻找共同的解决方案。
5.互相支持和帮助。
在小组内,学生需要互相支持和帮助,鼓励其他人发言和思考,避免出现任何排斥或歧视。
三、合作学习中的主动建构知识合作学习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构建知识的重要性。
浅谈“教科书栏目”的教学功能和使用建议
浅谈“教科书栏目”的教学功能和使用建议作者:李莉蓓魏欣来源:《天津教育·上》2020年第03期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教科书(2019年版)在内容、结构和栏目的设置上都有很大程度的改变,更重视了科学方法的引领和现使用的人教版义务教育九年级化学教科书(2012年版)的衔接。
这些栏目的素材选择别具匠心,形式多样,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情境素材,在教学中合理的使用,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九年级和高中必修教科书的构成栏目1.人教版义务教育九年级化学教科书和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教科书(2019年版)构成栏目对比统计。
2.九年级和高一新教科书各栏目的衔接点。
“引言”在教科书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九年级教科书“引言”主要是简述每课内容,高一必修教科书的“引言”通过提出问题,阐述本章教科书的核心知识,运用科学方法从不同的视角认识物质的本质及相互的联系,从而达到课程的目标。
高一新教科书的“整合与提升”是九年级“单元小结”和“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的升华,“研究与实践”相比于九年级的“课外实验”加强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信息搜索”相比于九年级的“调查与研究”获取的信息面更加宽泛。
二、教学功能1.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与创新意识。
科学方法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理解科学方法并应用科学方法解决生活实际中出现的问题。
新教科书中“实验”“探究”“实验活动”“研究与实践”“信息搜索”“科学史话”等栏目内容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像“小科学家”一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在研究过程中体验科学方法,建立科学价值观。
2.提供学习方法指导,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导向。
新教科书每章的“引言”“方法导引”“整理与提升”栏目为学生呈现科学研究方法。
“引言”从提出问题、核心知识、认识视角、目标与价值四个维度对每一章知识进行了简明扼要的阐述。
初中道德与法治试卷讲评课“四步纠错法”研究
初中道德与法治试卷讲评课“四步纠错法”研究试卷讲评课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查漏补缺、澄清知识误区,建立完备的知识体系和思维体系,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进入初三复习阶段,试卷讲评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中考成绩。
实际上,很多教师对试卷讲评课重视不够,研究不深,依然采取“以老师讲授为中心、以灌输知识为目的”的讲评模式,不利于发挥学生参与“纠错”的主观能动性。
探索能够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的试卷讲评模式或讲评方法,使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服务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推动初、高中思政课教学一体化建设很有必要,而“四步纠错法”就是一个有效的做法。
所谓“四步纠错法”,就是在试卷讲评课中通过寻错、析错、纠错、避错这四个步骤,让学生主动发现错误并学会纠正错误,掌握归纳和总结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一、“四步纠错法”的理论依据(一)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教师教学的重点不是传授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建构主义理论对试卷讲评课的指导意义在于:教师在学习情景中采取互评互助的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协作交流,引导学生发现在考试过程中出错的地方,通过听教师讲评或与同伴共同探讨的方式找出错因、纠正错误。
(二)归因理论归因是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行为产生的原因的推论过程。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认为:人们往往会从任务难度、努力、能力、运气、身体状态、其他因素六个方面分析成败原因。
归因分析会对个体的后续行动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试卷讲评课中,教师在课前要基于数据分析,同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寻找出错原因,客观分析成败,激发学习动机。
(三)学习迁移理论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其实质是对学习经验的系统整合,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很多都是以时政材料为背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维度命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要求教师在试卷讲评课中善于以例说法,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学会融会贯通,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构知识网络培养学科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方法还是老师的教学方法都受到挑战。
我校地处山区,由于落后的经济和文化环境,办学条件和教育信息资源等方面远不如城市学校。
少数教师因“荣誉”逼迫推行所谓“大运动量训练”和“题海战术”,频繁地举行各种名目的考试,让学生呆读死记,片面追求升学率,从根本上违背了教育的客观规律。
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让山区的孩子更有发展潜力,是摆在我们每个老师面前的难题。
在近几年的初三物理教学中我尝试了学科学习论中的“‘建构学说’,即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构建过程,学科知识不能机械地从教师迁移到学生身上,学生的知识结构必须基于个人对经验的操作、交流,通过反思来主动构建”。
根据这一理论,我将初三物理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启发、指导学生学会建构知识网络,培养学科能力上。
为此,笔者在初三物理复习教学中探索出新的复习思路:建构方法讲座→章知识结构→精练、精讲→小专题→篇知识结构→大专题→综合训练。
一、举行怎样构建知识网络的辅导讲座
目的是让学生明确:
1.掌握知识结构的重要性。
2.归纳什么。
3.归纳思路:
4.纲要图示展示方法:比较表——树干分枝图——方框流程图。
二、归纳章节知识结构
1.步骤:学生归纳→教师批阅→师生共同评议归纳
(1)上课前,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本、考试说明、以前的笔记,对章节知识进行梳理并用纲要图示的方法展示。
结构图以书面作业的形式交给教师。
教师通过批阅:①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
②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本章的复习计划。
③从作业中挑选出体系清楚、重点突出的结构图,制成投影片。
(2)上课时,先请学生介绍构建的方法思路与体会。
教师再对照结构图,然后逐一串节讲,讲解中应重点突出,特别提到的是:①易混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②概念、规律形成的科学方法,即概念规律的来龙去脉(实践表明:这是多数学生十分薄弱的环节,也是学生不能深刻理解概念规律的主要原因之一)。
③各知识点间的区别与联系。
2.要求
(1)学生:①在阅读前,对照考试说明所列出的本章知识点,尽量采用尝试回忆的方法,看看知识掌握的情况,将回忆和阅读结合起来,并坚持多思考,使阅读更加专心。
②在回忆、阅读和思考过程中,应随时将自己的思考成果记下来。
同时,要求学生记下经反复思考仍未理解的问题(难点),将这些问题与结构图一起上交。
(2)教师批阅:①应在充分肯定优点的同时,指出完善的方法途径。
②对有困难的学生应面批,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完善结构图。
③收集学生在阅读课本时提出的问题,共同的问题课内讲,
个别问题课外辅导。
三、精练、精讲
1.步骤:
2.选题与评讲要求:
(1)基础题:这类题的练习,能暴露学生知识上的缺陷和理解上的谬误,发现过去没有了解或机械接受的问题。
教师通过在生动具体的物理情境中的分析讲解,弥补这些知识上的缺陷和纠正所产生的谬误,使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得到进一步加深和拓宽。
(2)典型题:这类题能充分反映本章物理概念、规律的本质和关键:能反映分析和解决本章物理问题的一般方法。
难度与中考题中低档题相当。
教师讲解时应重点突出解题方法和步骤,使学生认知结构外围形成一定数量的知识组块。
(3)新题:由于这类题情景新颖,原有认知结构中无适合的知识组块能解答,迫使学生将认知结构中基本层次的物理概念、规律方法等加以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知识组块。
目的在于发展学生在新问题面前重新组合知识、生成新的知识组块的能力,使学生形成一种动态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师在评讲时应突出解题思路与过程分析,使学生易于掌握。
3.说明
(1)以上题型都要求学生先练,教师根据学生练中反馈情况,精讲其中部分习题。
即多数学生错的、不会做的和有多种解法的题。
(2)练以课内为主,课外的时间留给学生消化、结合;教师通
过巡视、学生提问、学生板演和举手统计等形式了解学生答题情况。
(3)要求每个学生都有一本错题集锦。
对做错的题,分析错因。
(4)诊断测试是针对单元测试评改中发现的普遍问题,经评讲和辅导后,进行的二次测试,命题只限于上述问题,题量不受限制。
四、小专题
在每题(如力学)中各章复习完后,学生对知识比较熟悉,掌握一定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进行。
此时打破章节界限,编制针对某种方法应用的系列习题。
1.步骤:范例(典型实例2~3题)→尝试(学生)→讲解(老师)→归纳特点、思路、方法(师生共同)→消化、巩固(同类练习3~5题)。
2.说明:
(1)所选专题为中考常见的考查重点,多数学生的薄弱环节。
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提高学生的理解、推理、分析综合及运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2)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3)加强对困难生的辅导。
五、归纳篇知识结构
把握本篇知识整体结构,体现知识结构体系是按知识间一定的逻辑结构发展而成一个知识群,突出知识间的内部联系、相互依存关系、知识点在整体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六、大专题
打破篇章界限,突出“力——热——电——光——声”各篇章之间更广泛的联系。
目的在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能力,促使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七、综合训练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结构中的陈述性知识,对外界信息进行检索、提取、迁移,然后按一定的程序进行组合、加工,最终形成解题方案。
训练中注意“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实践表明,上述复习法新颖,学生乐于接受,具有以下突出优点:1.教师把教学的思路、方法告诉学生,学生也订出相应的复习计划,保持师生同步,实现了教法与学法的统一。
复习各环节都按“尝试(学生)针对性校正(教师)→归纳总结(师生共同)→应用(学生)→再总结(学生)”的模式进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学生学得主动。
2.整个复习过程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方法进行,既突出知识间的联系,又注意各知识点在整个知识网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学生的知识网络,是由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而不是靠背诵得来的,因而是活生生的,既方便记忆,又利于应用,同时网络中还有学习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如步骤等),它们共同组成学生个体认知结构。
3.实践中,充分注意到学生个体的差异,体现了整体指导与个别辅导相统一的原则。
针对不同学生学习基础、学习心理等诸多因素上的差异,进行针对性个别辅导,使每个学生在复习中都能悟出适
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些方法,对他们学习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发展都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原粲.谈谈知识网络及其运用.中国考试,1997(2). [2]杨正川.培养学科能力的途径.中国考试,1998(2). (作者单位广东省高要市河台镇河台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