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课件-6.习俗文化博览|大连理工版 (共24张PPT)
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四下《习俗文化博览》教学设计
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四下《习俗文化博览》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习俗文化博览》是人教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下的教材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相关知识,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材中包含了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介绍,以及相关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能够使用电脑进行简单的搜索和浏览。
但在文化素养方面,他们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可能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文化,学会使用信息技术搜索和整理相关信息。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文化。
2.难点:培养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深入挖掘和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五.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通过设置具体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了解节日习俗文化。
2.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探究,培养他们的合作学习能力。
3.情境教学法:通过讲述民间故事和传说,营造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节日习俗文化。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准备好相关的教学资源和素材,如节日习俗的介绍、民间故事和传说等。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学会使用电脑进行简单的搜索和浏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讲述一个关于春节的民间故事,引发学生对节日习俗文化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PPT,向学生介绍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同时配合讲解,让学生对这些节日有更深入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搜索和整理其他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文化,如清明节、元宵节等。
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四下《习俗文化博览》说课稿 (10)
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四下《习俗文化博览》说课稿 (10)一. 教材分析《习俗文化博览》是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下的教材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网络搜索和信息处理,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各种习俗文化,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教材内容丰富,涉及到了民间习俗、节日习俗、饮食习俗等多个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的传统文化,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网络搜索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对于网络信息的获取和处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丰富他们的知识体系。
同时,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会有很高的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网络搜索,获取到关于我国习俗文化的相关信息,并能够进行信息的整理和处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深入了解到我国的传统文化,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网络搜索,获取到关于我国习俗文化的相关信息。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对获取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处理,深入了解到我国的传统文化。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
学生通过网络搜索,获取相关信息,并进行信息的整理和处理。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我国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网络搜索,获取关于我国习俗文化的相关信息。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获取到的信息,并进行信息的整理和处理。
4.深入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获取到的信息,进行深入讲解,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四下第6课《习俗文化博览》教学设计
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四下第6课《习俗文化博览》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习俗文化博览》是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四下的第6课,本课主要介绍中国的传统习俗文化,包括节日习俗、民俗活动、传统手工艺等。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文字,使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传统文化的介绍,也有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如图片的保存、浏览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如使用电脑、浏览器等。
但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较少,可能对教材内容产生距离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传统习俗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学会使用信息技术,如图片的保存、浏览等。
3.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信息技术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中国的传统习俗文化。
2.难点:图片的保存、浏览等信息技术操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2.任务驱动法:布置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以便在课堂上展示。
2.提前为学生分配任务,让学生提前了解相关内容。
3.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熟练使用电脑和浏览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的传统习俗文化图片,如春节、中秋节等,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文字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的传统习俗文化。
同时,教授图片的保存、浏览等信息技术操作。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根据任务要求,利用信息技术搜索相关资料,进行实际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邀请部分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成果,让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心得。
同时,让学生总结自己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举例说明,并进行讨论。
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四下《习俗文化博览》说课稿 (2)
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四下《习俗文化博览》说课稿 (2)一. 教材分析《习俗文化博览》是人教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下的教材,旨在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的学习,了解和感受我国丰富多彩的习俗文化。
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我国各个民族的习俗风情,包括节日习俗、民间艺术、传统美食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进行网络搜索和信息整理。
但是,他们对习俗文化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宽视野。
此外,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多样,对于富有趣味性的习俗文化内容具有较强的好奇心。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搜集和整理我国各个民族的习俗文化资料,提高信息素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分享和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深入感受我国丰富多彩的习俗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搜集和整理习俗文化资料。
2.难点:学生对习俗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感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情境教学法。
通过设置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习俗文化的魅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幅幅我国各民族习俗风情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这些图片展示了哪些习俗文化?我们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了解和传承这些文化?2.任务驱动:教师提出任务:搜集和整理我国各个民族的习俗文化资料,并分享给同学们。
学生分组合作,开始进行资料搜集。
3.实践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如搜索引擎、在线百科等,查找相关资料。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信息的筛选和整理,确保所搜集到的资料具有代表性和准确性。
4.成果展示:各小组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展示,其他同学在欣赏和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习俗文化的了解。
大连理工版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6习俗文化博览课件(10ppt)
民俗风情知多少
春 节: 春联、拜年、给压岁钱、吃饺 子、放鞭炮 、接贴财神 等
民俗风情知多少
清明节:扫墓、插柳、踏青、放风筝等
民俗风情知多少
端午节 : 赛龙舟、吃粽子等
民俗风情知多少
中秋节 : 赏月、观灯、吃月饼等
民俗风情知多少
元宵节 :吃元宵 、观灯、走百病等
民俗风情知多少
重阳节 : 登高、吃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
酒、插茱萸和簪菊花等
大连理工2015课标版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
习俗文化 博览
这是什么传统节日, 有哪些习俗?
春节、元宵、 清明、端午、 中秋、重阳
传统节日简介
春节,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而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清明节,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后与寒食节合二为一。 端午节,也称端五,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端午节时 通常赛龙舟、食粽子等。 中秋节是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阳节,《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 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
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四下《习俗文化博览》说课稿(16)
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四下《习俗文化博览》说课稿 (16)一. 教材分析《习俗文化博览》是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四下的教学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丰富的习俗文化,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习俗的定义、习俗的分类、习俗的来源和意义等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习俗文化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网络搜索能力。
但对于习俗文化的了解和认识程度不同,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习俗有所了解,但大部分学生可能对其中的细节不太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习俗的定义、分类和来源,掌握习俗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对习俗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习俗的定义、分类、来源和意义。
2.难点:习俗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讲授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为例,引导学生了解习俗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习俗的定义、分类和来源,让学生对习俗文化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具体的习俗,如贴春联、放鞭炮等,让学生了解习俗的意义和价值。
4.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网络资源或书籍,了解其他习俗的来源和意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5.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习俗文化,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到习俗文化的重要性。
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四下《习俗文化博览》教案 (10)
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四下《习俗文化博览》教案 (10)一. 教材分析《习俗文化博览》是人教版信息技术四下的教材,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的各种传统习俗文化。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节日习俗、民间艺术、传统美食等多个方面,旨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能够使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信息搜索和处理。
但在传统文化方面,部分学生可能了解不多,因此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拓展。
学生对节日习俗和民间艺术等方面较感兴趣,可以通过这些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传统习俗文化,提高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2.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3.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我国的传统习俗文化。
2.难点:理解各种习俗背后的文化内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文化。
2.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深入探究传统文化。
3.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如图片、视频等。
2.搭建网络环境,便于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
3.准备教案和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我国的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关注习俗文化。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哪些传统习俗?它们背后的含义是什么?”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各种习俗文化内容,如节日习俗、民间艺术、传统美食等。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这些习俗的理解和感受。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信息搜集,利用网络环境查找与习俗文化相关的资料。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邀请部分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信息,让大家共同学习和讨论。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四下《习俗文化博览》教案 (4)
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四下《习俗文化博览》教案 (4)一. 教材分析《习俗文化博览》是人教版信息技术四下的一个单元主题,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一些中国的传统习俗文化,如春节、中秋节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图片和文字材料,有助于学生直观地了解各种习俗文化的内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初步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进行网络搜索和资料整理。
但部分学生对中国的传统习俗文化了解不多,可能存在一定的知识盲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习俗文化,学会运用信息技术搜索和整理相关信息。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习俗文化。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搜索和整理相关信息,以及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习俗文化的内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材料,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任务驱动法:设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学习。
3.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搜集和整理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制作PPT。
2.学生准备: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准备好搜索和整理资料的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中国的传统习俗文化图片,如春节、中秋节等,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教材中的文字材料,让学生初步了解各种习俗文化的内涵。
同时,教师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传统文化的基本认识。
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课件-6.习俗文化博览|大连理工版 (共24张PPT)
习俗文化博览
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
春节
春节,正月初一,又叫阴历 年,俗称“过年”,起源于 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 祖活动。 春节和年的概念, 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 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 “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 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 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 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
元宵节
元宵节
元宵节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 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 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
公元前340年,爱国 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 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 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 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 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 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 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 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 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 是我国最早的粽子—— “筒粽”的由来。
初一为高潮 。
春节
春节
春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又称为“上元节” (Lantern Festiva)上 元佳节、小正月、元夕 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 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 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 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 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 元月,古人称夜为 “宵”,所以把一年中 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 五称为元宵节。
1、单击
动手做
2、依次单击
﹢
3、在插入处单击
想一想
如果打字速度比较慢,有什 么方法可以快速地将文字“输入” 到文本框中呢?
练一练
动手做
1、根据幻灯片的需要,将文本框移动到合适 位置,并对文字的字体、字号、文字效果 以及文本框的底纹和边框等进行编辑。
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四下《习俗文化博览》教学设计 (2)
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四下《习俗文化博览》教学设计 (2)一. 教材分析《习俗文化博览》是一本关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材,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信息技术应用的知识和技能。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四下的相关知识点,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区的文化习俗,拓宽视野,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具备一定的网络搜索和信息筛选能力。
然而,对于一些特定的文化习俗,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较高,有利于激发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习俗,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网络搜索、信息筛选、合作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信息技术在文化习俗方面的应用。
2.难点:对于一些特定文化习俗的深入了解和掌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各地文化习俗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以具体的文化习俗为例,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信息技术的应用。
3.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信息共享和交流能力。
4.任务驱动法:设置具有实际意义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各地文化习俗的相关资料,制作PPT、视频等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携带笔记本电脑,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地文化习俗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哪些地区的文化习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各地文化习俗的详细资料,如节日、礼仪、饮食等,让学生对各地文化习俗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信息技术四年级下第六课习俗文化博览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评价的标准
方法
的时候贴春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中国传统节日都有哪些习俗。
与教师导言互动
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
二、提出问题
探求新知
1、如何把关于节日风俗的内容添加都新幻灯片中呢?
⑴小组内自学P30-31参照图6.2,6.3探究练习。
理工大学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
课题
6.习俗文化博览
册、单元
四年级下第二单元
学校
友谊小学
姓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插入文本框的方法;
2、学会放映幻灯片;
3、能设置幻灯片背景;
过程与方法
问题导学式,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重难点演示讲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传统节日风俗,培养爱国热情。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过程
⑵根据幻灯片需要,将文本框移到合适的位置,并对文字的字体、字号、文字效果及文本框的底纹和边框进行编辑。
⑶为演示文稿添加其他幻灯片,加入文字介绍并进行修饰。
2、如何放映幻灯片?
自学P31说出放映幻灯片的不同方法。
3、教师演示设计幻灯片主题
4、演示设置DIY幻灯片背景
小组内自学
按要求探究练习
自学回答
看演示听讲解
四、自主活动
提出要求:
按照P36要求自主活动
自主活动
培养应用能力
五、我的收获
完成课后“我的收获“
口答
检验本课知识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
培养自学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重难点演示
三、动手操作掌握技能
提出操作要求:
1、展开设计幻灯片主题“设计”选项卡,单击“文本模板”看“应用当前页”和“应用全部页”在效果上有什么区别?
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四下《习俗文化博览》说课稿(13)
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四下《习俗文化博览》说课稿 (13)一. 教材分析《习俗文化博览》是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下的教材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传统文化习俗,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这些习俗进行展示和推广。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也有实践操作,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传统文化意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对网络和计算机的使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传统文化方面,由于生活环境和社会背景的影响,部分学生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传统文化的导入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传统文化习俗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对这些习俗进行展示和推广。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信息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各种传统文化习俗的基本知识,信息技术手段在习俗展示和推广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对传统文化习俗的深入理解和信息技术手段的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讲授法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习效果。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我国的传统节日图片,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引导学生谈论各自对这些节日的了解和感受,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各种传统文化习俗的基本知识,如春节的起源、端午节的由来、中秋节的寓意等,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3.实践操作:讲解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对这些传统文化习俗进行展示和推广,如制作网页、PPT等,让学生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四下第六课《习俗文化博览》说课稿
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四下第六课《习俗文化博览》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习俗文化博览》是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四下第六课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丰富的习俗文化。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向学生展示了我国各地的习俗文化,包括节日习俗、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等。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网络操作技能,能够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
然而,对于我国的习俗文化,学生可能了解不多,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民间艺术和传统手工艺比较陌生,需要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等直观手段进行展示和讲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各地的习俗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习俗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各地的习俗文化。
2.难点:对于一些民间艺术和传统手工艺的讲解和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讲授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习俗文化。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幅精美的民间艺术图片,引发学生对习俗文化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查找自己感兴趣的习俗文化内容,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习俗文化主题,通过讨论、采访等方式,深入了解该习俗文化的起源、发展、现状等,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4.成果展示:各小组将本组的探究成果以PPT、视频等形式进行展示,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和交流。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四年级下册 第6课 习俗文化博览
优:学生对技能掌握的较好
缺:有的学生对知识理解不太透彻。
改: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体会,对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完全放手让其独立探究。
领
导
检
查
意
见
领导签字:年月日
重点
设计幻灯片主题
难点
设置幻灯片背景
突破
动手操作
教学准备
计算机、网络及教学辅助软件
环节
时间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复案
5'
15'
15'5'1、导入Fra bibliotek2、新授
3、练习
4、总结
同学们,你们帖过春联吗?你知道在庆祝什么传统节日的时候才会贴在春联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习俗。
一、插入文本框
1、学生自学:
练一练
二、放映幻灯片
我们做完以后,大家想不想看看放映的效果呢?
有几种放映方式
学生试着练习:
练一练
三、设计幻灯片的主题
背景太单一了,同学们想不想让背景变得丰富多彩一些?
四、DIY幻灯片背景
1.纯色做背景
2.渐变色做背景
3、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汇报小组演示师生共同评价
本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课后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
第周第课时授课时间:2016年月日
课题
6习俗文化博览
内容
P30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插入文本框的方法
学会放映幻灯片
能够设计幻灯片主题
能够设置幻灯片背景
2、过程与方法
教师演示与学生探索相结合,在具体实践操作中熟悉规律。
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四下《习俗文化博览》教学设计 (14)
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四下《习俗文化博览》教学设计 (14)一. 教材分析《习俗文化博览》是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四下的教材,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习俗文化的内涵和特点,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材内容丰富,涵盖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民俗活动、传统手工艺等多个方面。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能够使用网络进行信息搜索。
但学生对习俗文化的了解程度不同,部分学生可能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大部分学生可能对此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习俗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2.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3.培养学生使用网络进行信息搜索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习俗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2.难点: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把握。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习俗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习俗文化。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习俗文化的理解和看法。
4.网络搜索法: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搜索,了解更多习俗文化。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习俗文化的资料和案例。
2.准备网络环境,让学生能够进行信息搜索。
3.准备PPT,用于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习俗文化,习俗文化在中国的地位和作用。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各种习俗文化的事例,包括传统节日、民俗活动、传统手工艺等,同时讲解习俗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习俗文化的理解和看法。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习俗文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拓展(5分钟)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搜索,了解更多习俗文化。
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四下《习俗文化博览》教案 (13)
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四下《习俗文化博览》教案 (13)一. 教材分析《习俗文化博览》是人教版信息技术四下的一个单元,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和民间艺术。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文本,使学生能够了解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本单元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浏览和搜索。
但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强他们的文化底蕴。
此外,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于图片和视频等直观教学资源有较高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和民间艺术,学会使用信息技术进行相关信息搜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和民间艺术。
2.难点:学会使用信息技术进行相关信息搜索,并能够进行有效筛选。
五.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通过设置具体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2.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等直观资源,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资源: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
2.网络环境:确保教学过程中可以正常使用网络。
3.教学工具:准备好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张中国传统文化的图片,如春节的喜庆场景,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张图片是什么节日吗?”,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呈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的习俗。
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四下第6课《习俗文化博览》教案
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四下第6课《习俗文化博览》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俗文化博览》是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四下第6课的内容,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各种习俗文化的特点和内涵。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文字,展示了我国习俗文化的多样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网络浏览和搜索技巧,对我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具体的习俗文化内容不够熟悉,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学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各种习俗文化的特点和内涵。
2.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搜索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3.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各种习俗文化的特点和内涵。
2.难点: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搜索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丰富的图片和文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和了解习俗文化。
2.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完成搜索和整理任务,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习俗文化的图片和资料。
2.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签字笔。
3.教学平台和网络连接。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系列习俗文化的图片,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这些图片中都包含了哪些习俗?你们对这些习俗有哪些了解?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课的主题《习俗文化博览》,并向学生简要介绍我国习俗文化的特点和内涵。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搜索和整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习俗文化。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合作,根据教师提供的任务,运用信息技术搜索和整理相关习俗文化的信息。
教师在课堂上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部分学生分享他们搜索和整理的习俗文化信息,并进行点评和总结。
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四下《习俗文化博览》说课稿(15)
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四下《习俗文化博览》说课稿 (15)一. 教材分析《习俗文化博览》是人教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下的教材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传统文化习俗,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些习俗的起源、发展以及相关故事。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文字描述,又有图片展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浏览、搜索等操作。
同时,他们对于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深入了解不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传统文化习俗的起源、发展以及相关故事。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传统文化习俗的起源、发展以及相关故事。
2.难点: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搜索引擎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我国传统节日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些节日的起源和习俗吗?2.新课导入:介绍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节日的起源、发展以及相关故事。
3.实践操作: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搜索引擎,自主学习其他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以及相关故事。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各种节日的习俗,并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5.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成功的传统文化传承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7.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传统文化的研究性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挖掘和了解。
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课件-6.习俗文化博览|大连理工版 (共12张PPT)
插入后的文本框,如何才能让 它更加漂亮呢?
为文本框添加华丽的外衣, 修饰文本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比一比
打开素材文件“春节习俗文化练习”,按照要 求进行设置.
要求: 1.文字设置:黑体、28号、红色,加粗显示; 2.为文本框添加浅蓝色底纹和黑色1.5磅边框. 3.添加标题:春节简介
填一填
1.在WPS演示中通过_插__入__文__本__框__为幻灯片添加文字。
2.文本框分为____横__向____文本框和___竖__向____文本框。
3.设计幻灯片主题时应该选择__设__计___选项卡。
连一连 F5
Shift+F5
从当前开始播放 从头开始播放
我来谈
学完本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四年级下册
第6课 习俗文化博览
1.结合刚刚播放的动画,结合自己的实 际生活,讨论一下我们的春节都有哪些习俗 文化?
2.同学们想不想把了解到的关于春节的 习俗文化添加到新幻灯片里呢?
小组探究
任务主题:如何将了解到的春节习俗文化添加到新的幻 灯片?
要求: 1.小组合作讨论任务,制定出方案;
到目前为止我们制作的幻灯片背景颜色单一,同学们想不想 让背景变得丰富多彩一些呢?
设 计 主 题 来 实 现
图6.4 设计主题
同学们,想不想看看我 们制作的“春节习俗文化” 是什么效果?
一起来看看吧!
按键盘上的【F5】 键或【shift+F5】快捷 键也可以观看放映,看 看他们有什么区别。
我能行
师寄语: 跨越中华民族发展的
大连理工版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6.习俗文化博览说课课件
6
三、说学法
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 学要以学生为主心。使学生处于主动的地位。因此,我 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和讨论协作学习相结合的学法来引导 学生来完成学习任务 。
四、说教学 过程
7
在这节课当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分四部分来完成本次 教学:
第一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接着是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第三是巩固知识课堂练习,最后是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伴随《大中国》这首歌展示习俗文化多媒体作品(春节)。 然后提问:这样的作品,我们也能制作成,你们想不想 也来动手制作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听音乐欣赏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 情,并引出课题。) (二)、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分析作品,布置任务) 教师:通过作品(春节习俗)作品演示过程,让学生说 一说老师的作品都有哪些元素? 学生:讨论回答,有图片(春联,福字,中国结等)、 有文本框、背景等元素。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训练学生的视察力, 通过作品分析,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布置本节课的任 务。)
四、说教学 过程
8
教师出示学习提纲: 同学们想一想: 1、如何把关于节日风俗的内容添加都新幻灯片中呢? ⑴ 小 组 内 自 学, 探究练习。 ⑵ 根 据 幻 灯 片 需要,将文本框移到合适的位置,并对文 字的字体、字号、文字效果及文本框的底纹和边框进行编 辑。 ⑶为演示文稿添加其他幻灯片,加入文字介绍并进行修饰。 2、如何放映幻灯片? 说出放映幻 灯 片 的 不 同 方法。 3、设计幻灯片的主题 背景太单一了,同学们想不想让背景变 得丰富多彩一些? (1)小 组 内 自 学。 (2)探究练习。
10
四、说教学 过程
( 四)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在结束本节课的同时我会让同学们谈一谈这节课自己的 收获,不仅能让同学会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对知识进行系 统化的梳理。加深对本节课重难点的理解。接着布置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俗文化博览
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
春节
春节,正月初一,又叫阴历 年,俗称“过年”,起源于 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 祖活动。 春节和年的概念, 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 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 “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 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 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 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
二、放映幻灯片
1、单击
动手做
2、依次单击
试一试 按键盘上的[F5]键或[shift+F5]快捷键 也可以观看放映,看看它们有什么区别。
三、设计幻灯片主题
1、单击
2、单击选择主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动手做
试一试 在设计幻灯片主题时,展开[设计]选项卡,单击“文本模板”, 看一看“应用当前页”和“应用全部页”在效果上有什么区别。
元宵节
元宵节
元宵节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 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 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
公元前340年,爱国 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 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 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 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 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 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 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 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 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 是我国最早的粽子—— “筒粽”的由来。
端午节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 要节日之一。中秋节时,人们会在这一天赏月、吃月饼。
中秋节
大连理工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 第6课
习俗文化博览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
一、插入文本框
B、在[幻灯片]选项卡中单击“从头开始”按
钮
C、按[shift+F5]快捷键 D、单击窗格右下方的 按钮
谢谢观赏
初一为高潮 。
春节
春节
春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又称为“上元节” (Lantern Festiva)上 元佳节、小正月、元夕 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 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 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 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 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 元月,古人称夜为 “宵”,所以把一年中 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 五称为元宵节。
四、DIY幻灯片背景
1、纯色做背景
1、单击
动手做
2、单击 3、单击
4、单击
四、DIY幻灯片背景
2、渐变色做背景
1、单击
动手做
2、选择 3、渐变样式
4、选择色标颜色
我的收获
填一填 将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
在WPS演示中通过文 本 框 为幻灯片添加文字
选一选 放映幻灯片的错误方法是 ( D )
A、按[F5] 快捷键
1、单击
动手做
2、依次单击
﹢
3、在插入处单击
想一想
如果打字速度比较慢,有什 么方法可以快速地将文字“输入” 到文本框中呢?
练一练
动手做
1、根据幻灯片的需要,将文本框移动到合适 位置,并对文字的字体、字号、文字效果 以及文本框的底纹和边框等进行编辑。
2、按照你的设计为演示文稿添加其他幻灯 片,加入文字介绍并进行修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