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作文题及解析(一)

合集下载

高考模拟试题作文10篇

高考模拟试题作文10篇

一、作文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方志敏国家是大家的。

爱国是个人的本分。

----陶行知若能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做和自豪的事情。

---黄大年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

【答案】【例文】我与祖国共奋进中国,一个用生命搭起的国家;中国,一个用智慧与理想构造的国家。

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五千年的灿烂历史和辉煌的文明,在爬满甲骨文的钟鼎之上,我们读祖国童年的灵性;在布满烽火的长城之上,我们读祖国青春的豪放;在缀满诗歌与科学的大地之上,我们读祖国壮年的成熟……在这片越发繁荣的土地上,有着勤劳的人民和我们这些跨世纪的新一代。

我们现在已经越来越大了,我们也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了,我想,我们不一定要等到长大之后为祖国贡献什么,而是现在就为祖国贡献一些我们的力量。

有的同学此时可能会说:“我们也只不过是一个小孩子,报答祖国是他们大人的事,我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这种想法实在不敢苟同。

我们应该时刻想着我为祖国做些什么,也许我们现在的力量还很小,不可能像大人们那样,但是我们能为祖国做的也很多呀。

比如:绿化祖国、美化生活环境、好好学习,这些看似平常的事情,只要我们能努力做到,而且是持之以恒地去做,我们就已经是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了。

而且这样不仅仅是为祖国贡献力量,也是对我们自己的生活贡献力量。

因为只有祖国繁荣了,人民的生活条件才会提高,只有祖国的环境污染得到治理了,我们的生活环境才会得到改善,只有祖国强大了,人民的力量才会强大。

我们一定要与祖国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我们要时刻为祖国做贡献,而不是从祖国母亲那里索取些什么,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不断地进步,我们的祖国才能不断的发展。

2021届各地高三上学期(10-12月)高考语文模拟卷作文题目及及题解汇集一

2021届各地高三上学期(10-12月)高考语文模拟卷作文题目及及题解汇集一

2021届各地高三上学期(10-12月)高考语文模拟卷作文题目及及题解汇集一1.长沙市一中2021届高三语文12月考试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武汉某高校一食堂,上午8时,正值用餐高峰,13名学生突然站成一排,对着正在用早餐的同学们大声朗诵马云的一段演讲词,立刻吸引了无数惊诧的目光。

原来是学校演讲社团的同学为了练声兼练胆,专门在食堂等人数众多的地方进行的“疯狂朗诵”。

食堂“疯狂朗诵”持续了一个多星期,而且他们准备发展到公交车或地铁上。

不久食堂管理人员与保安人员对食堂“疯狂朗诵”进行了劝阻,演讲活动被迫停止。

这一事件引发了师生们广泛的争论。

“疯狂朗诵”的理解与支持者认为,演讲的内容励志,而一边欣赏朗诵一边就餐,也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乐趣之一;甚至有不少渴望提高胆量与演讲能力的同学加入了这一群体;也有不少师生认为不够合适,毕竟是在公共场所,影响了他人的生活……、对于这一事件,你有什么样的思考与感悟呢?请结合材料的内容,联系社会现实,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立意方向〗面对新鲜事物,多点包容与接纳;心怀善意,对梦想与激情多点理解与支持;不疯魔,不成活,为职业精神点赞;锻炼自我,磨砺自我,突破自我;提前规划生涯,着眼未来,值得点赞;以欣赏的眼光发掘与善待生活之美;表达自我需求与遵守公共规则应兼顾;追求个性自由,也遵守社会公德。

2.湖南省炎德·英才大联考雅礼中学月考三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安电子科技大学在学校官方公众号@2020级新生:学校为本届新生设置了“独立新生奖”,将为无需家长陪同、独自前来报到的2020级新生拍摄合影并赠送“独行生”照片,“独立”新生都将获得学校颁发的独立报到证书和一件文化衫。

湖北姑娘刘某今年高考以603分的成绩考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父女俩商量,决定用骑行方式去北京报到,以纪念这个不同寻常的成人礼。

2022年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

2022年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

【高考作文备考】2022年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花丛中,蜂忙蝶舞;植物茎秆上,蚂蚁和蚜虫亲密合作;土壤中,细菌与植物共生固氮……美国微生物学家玛葛莉丝深信共生是生物演化的机制,“大自然的本性就厌恶任何生物独占世界的现象,所以地球上绝对不会有单独存在的生物”。

互惠共生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法则。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这是一道典型的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是审题立意的关键。

“花丛中,蜂忙蝶舞;植物茎秆上,蚂蚁和蚜虫亲密合作”突出的是合作的价值与意义。

“土壤中,细菌与植物共生固氮……美国微生物学家玛葛莉丝深信共生是生物演化的机制”展现出一切事物与合作的联系。

“大自然的本性就厌恶任何生物独占世界的现象,所以地球上绝对不会有单独存在的生物”这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和事物运动的规律性,与合作、联系紧密相联系。

所以本题的写作角度可以从这些方面思考。

参考立意:1.一切事物之间都是共同的。

2.合作共赢,创造智慧。

3.搞好合作,协同发展。

二、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北京小伙子小李,重点高校毕业,工作体面、有车有房、在合适的年龄结婚生子……他这样的人生经常被称为“标配人生”,令许多同龄人羡慕不已。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多名受访者的调查显示,过半受访者都追求这种“标配人生”。

材料二:“90后”赵鹏菲在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在城市就业的机会,到河北石家庄平山县上文都完全小学任教,成为一名特岗教师,因山区缺老师,他就成为了这个山区小学的全科老师,三年服务期满后,毅然为了山区的孩子选择留下继续任教。

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天津市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题汇编-作文主题(含解析)

天津市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题汇编-作文主题(含解析)

天津市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题汇编-作文主题(含解析)天津市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题汇编-作文主题一、材料作文1.(2023·天津·校联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

“一”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自古至今,“一”字的字形始终未变,均为简单的一横。

“一”同时也是中国汉字意蕴最丰富的一个字:“一”可以象征创造,“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个想法、一个举动、勇敢迈出的第一步,缤纷世界源于质朴的初始;“一”可以象征团结,“万众一心”“一呼百应”,无数个体因为同一个信念聚成一堆火,拧成一股绳;“一”还可以象征力量,“虽千万人吾往矣”,这“一往无前”的身影彰显着内心的强大与坚定……身处当今时代的青年,面对未来的发展,“一”字引发你怎样的思考,给你怎样的启示呢?请结合材料,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2023·天津河北·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费孝通先生对他的老师潘光旦有如是评价:“我们这一代很看重别人怎么看待自己,潘先生比我们深一层,就是把心思用在自己怎么看待自己。

”北京大学光华学院院长刘俏在2020年毕业典礼上,对青年学生说:“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去做那些必需又难以改进的事情,这个过程中,你可以看到自己、认识自己、点燃自己。

”对于这两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足材料,选准角度;②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语言流畅,书写清晰;⑤不要抄袭,不要套作,文章中不出现真实的学校和姓名等信息。

3.(2023·天津河东·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作家蒋巍2019年10月从北京出发,用十个月时间,辗转五省七地,进行深入的田野调查,完成了30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国家温度》。

2023年高考作文备考: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守正创新等5题立意专家解析

2023年高考作文备考: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守正创新等5题立意专家解析

2023年高考作文备考: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一守正创新等5题立意专家解析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师父”是传统武术界的流行术语,意思是“师父教徒弟拳脚的时候,只教拳不教步法;一旦教了步法,徒弟就可能打败师父了”,可见,在拳术里面步法很重要。

“拳”指拳术,是中国武术中使手技法的总称;“步”指步型和步法,对于初学者来说,应该从步法开始练起。

步法是中国武术的基本功,步法炼好了,武术才有根基,才可能有所突破,才可能“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否则,练成的只是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

以上材料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本题考查写作能力。

(一)材料解读和参考立意材料看似在谈论“中国武术”,实则在阐述夯实基础的重要性以及夯实基础与突破创新的关系。

材料引导我们思考基础的重要性以及夯实基础与突破创新的关系,打好坚实基础,奋发有为,守正创新。

审题时应注意分层次抓要点,读出言外之意。

材料由“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师父”的含意说起,阐述了步法与拳术的关系。

“步法” 是“基本功”,“基本功”练好了,才可能有所突破创新,才可能“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材料意在启示考生,夯实基础是创新、创造的前提。

无论学知识还是学技能,都要练好基本功,夯实基础,守正创新。

参考立意:①创新的前提是夯实基础;②脚踏实地,练好基本功;③循序渐进,守正创新;④夯实基础,助力创新;⑤以守正之心磨炼腾飞的翅膀。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荀子说:“与人善言,暖于布帛。

” 口出善言,是我们在与人交往中应该珍视的美德,善于说话亦即“善言”,也是为人处事之智慧,因此“善言”常运用在劝谏、冰释前嫌乃至化干戈为玉帛等情境中。

鲁迅身处风雨如磐的年代,曾慷慨激昂地说过:“青年人先可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前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古人,将自己的真心话发表出来。

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平衡 “自我” 与 “他视”,奏响和谐之音(写作指导+范文展示)

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平衡 “自我” 与 “他视”,奏响和谐之音(写作指导+范文展示)

一、作文题目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跨国界的交流已成为常态。

面对多元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人们往往在“自我”与“他人”的认知之间徘徊。

有人主张应站在他人角度看世界,认为这能促进理解与沟通,化解矛盾,达成共识;也有人坚持无需刻意如此,以避免在无尽的他人视角中自我内耗,甚至迷失自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写作指导(一)审题指导本次作文材料围绕“站在他人角度看世界”这一核心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材料既阐述了其积极意义,如“促进理解与沟通,化解矛盾,达成共识”,又指出了潜在弊端,即“造成内耗,在他人无尽的视野中迷失自己”。

这种对同一事物多面性的呈现,旨在培养学生全面、理性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在复杂情境中权衡利弊,避免片面看待事物,体现了思辨性在写作中的重要地位。

本题是典型的材料作文题,其背景设定在全球化趋势日益显著的当下。

材料聚焦于人们在面对多元世界观和价值观时,在“自我”与“他人”认知方面呈现出的不同态度。

关键信息涵盖了“全球化”“跨文化、跨国界交流常态化”这一宏观背景,以及人们在“自我”与“他人”认知间“徘徊”的状态,同时详细列举了“站在他人角度看世界”带来的积极影响和可能存在的消极影响,这些都是审题时需要重点关注和深入分析的内容。

(二)立意分析1.基本符合题意的立意若作文围绕材料中反复提及的“站在他人角度”这一关键内容展开写作,并且能够提及对“自我”产生的好处、影响等相关内容,可基本符合题意。

但此类立意可能相对较为局限,仅停留在对材料表面信息的简单处理,缺乏更深入的思考和拓展。

2.准确立意当文章不仅谈到“站在他人角度看世界”这一行为,还能围绕“他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深入的论述,形成综合性的认识时,可视为准确立意。

这种立意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并在文中进行合理阐述,体现出对材料的准确把握和适度挖掘,有望在作文中获得较高分数。

2024高考模拟九省联考语文作文试题解析及例文点评(1)

2024高考模拟九省联考语文作文试题解析及例文点评(1)

2024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试语文作文试题简析与例文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报考大学时选专业是关系到个人发展的决策。

你想选择哪个专业?为什么这个专业对你重要?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亲人、朋友之间互赠礼物是人际交往中常见的现象。

一些人认为接受礼物的一方可能并不需要这个礼物,与其精挑细选不如直接把买礼物的钱送出去,这样对方就可以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明确立场和观点,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本试卷现代文阅读材料Ⅰ提到自然带的边缘交错地带较为敏感,当环境出现波动时,它们会最先发生改变,进而推动整个地区产生变化。

其实,历史发展、社会变迁、文化传承、科技创新乃至生活中的问题解决,都有类似的“交错带”。

请以“交错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我们身边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学校校刊准备开设“文化遗产”主题专栏并向同学们征稿,具体方向包括以下三种。

1.向读者介绍一项文化遗产。

注意避免过于形式化的说明文风格,应注重其人文内涵;不必面面俱到,力求重点突出。

2.陈述某一项文化遗产的历史、现状,在此基础上,谈一谈对它的保护与传承。

3.通过讲述你与某种文化遗产的故事,来展示这项文化遗产的魅力。

请选定一个方向完成文章写作。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但行己路,静待风来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但行己路,静待风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小米总裁雷军提出“飞猪理论”,他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马云却提出异议:“猪碰上风也会飞,但是风过去摔死的还是猪。

”(2)摩西奶奶在《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中说:“我有我的路,你有你的路,至于适当的路、正确的路和唯一的路,是不存在的。

”(3)一位网络迭人这样说:“万事有依理而为、随心而为、顺势而为、勉力而为,更有反其道而行之、冒天下之大不韪。

成功皆在于一。

”在提倡“大众创业”的今天,正是青年创业者大显身手之时,但究竟该如何选择自己的创业路,许多人又心生犹豫。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给那些准备创业的青年,表明对如何选择创业之路的观点和看法。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试题来源】河北省石家庄市2019届高三语文模拟考试(一)【答案解析】但行己路,静待风来狄更斯曾在《双城记》中写道:“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这句话放在今天同样适用。

这个时代,科技前所未有地发达,“互联网+”浪潮下,“大众创业”已成趋势,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取成功;但同时,很多人都挤在创业的道路上,人云亦云,盲目从众,找不到前路。

青年创业者们,如果你们决定要在创业之路上大显身手,那么首先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而不是盲目跟风,一窝蜂似的去找所谓最好的路,执着于所谓创业的风口。

雷军的“飞猪理论”本是为了证明与努力相比,机遇也同样重要,但总被人误解为投机,于是就有人育目地去寻找风口。

他们没有意识到,“猪”赶上风了当然也能飞,但当风过去后,自身毫无飞翔能力的“猪”又该如何平稳落地呢?与其痴迷于追逐风口,倒不如静下心来,结合自己的能力,走适合自己的路,做适合自己的事。

正如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所说的:这么多家都看到风口,全部往那儿挤,还在排队。

我们往那儿挤,不是想在风口上起飞,而是给这个风口搭一个梯子,或者卖降落伞,以防大家上去下不来,或者卖望远镜。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解析:有人说,所有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就提到过了。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解析:有人说,所有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就提到过了。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解析:有人说,所有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就提到过了。

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题目【23春考】有人说,所有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就提到过了。

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审题1.抓类型:观点类思辨类2.抓对象:所有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就提到过3.抓关系:所有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就提到过(材料中的观点)4.抓思辨:(1)所有重要的东西不一定(未必)在很早以前就提到过(可能有的提到过,有的没提到过)(2)很多重要的事情在很早以前只是提到过抽象的原则和本质,不是具体的某个事件、情节,后来发生的具体事件依然具有个性化、具有当时的时代特征5.抓标题:《如出一撤不是昨日重现》、《历史终究只是历史》《机械照搬历史要不得》思路梳理1. 引材料:现象引:岁末,很多人慨叹:懂得很多大道理,为什么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大道理里提及了很多重要的东西,要怎样,不要怎样。

为什么事情到自己头上,就觉得不是那个味了?名言引:“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历史终究只是历史”、“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现在正在发生的,将来还会发生,过去也发生过)事例引:.中国历史上有两个终结了数百年大分裂的大一统王朝:秦、隋,他们都三世而亡、都遭遇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重要的东西似乎在很早就被提及,似乎总在重复上演。

2.析材料:下定义:所有重要的东西:(1)对人类,包括历史规律、关乎人民福祉的重大事件等;(2)对个人,包括利益、得失等事情,如投资等。

3.归因分析为什么所有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就提到过(1)人性是相似的,现在的人虽处于不同历史时期,但人的本性是没有改变的,创造历史的人没有改变。

(2)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也没有变化(如经济规、政治规律)。

(3)人们有趋利避害的思想,会自动追踪、了解重要的东西。

4.认为所有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就提到过的价值:(1)让我们吸取前车之鉴,少走弯路,避免踩坑,事半功倍。

2024届高考语文模拟作文“勇向潮头立”解析及范文

2024届高考语文模拟作文“勇向潮头立”解析及范文

2024届平谷区零模作文“勇向潮头立”解析及范文【原题回放】2023年9月23日召开的杭州亚运会会徽的主体图形是潮涌,象征着大潮的涌动和发展。

其中的钱塘江和钱江潮头是会徽的形象核心,江潮奔涌表达了浙江儿女勇向潮头立的精神气质。

材料中“勇向潮头立”,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审题】“勇向潮头立”本身就是中心句。

1、根据材料初加工:浙江儿女勇向潮头立。

2、关键概念解构:(1)“浙江儿女”需由小见大,转换为“有为”的“新青年”。

(2)潮头:大潮的涌动和发展,虚实转换为“可为”的“新时代”。

3、中心句的再加工:“新青年”在“可为”的“新时代”要勇敢作为。

【示范文】01 无限风光在潮头百年前,当林则徐登临鼓山,于云波浩渺中咏唱"海到天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这一气势磅礴的名句时,便是在阐述一个亘古难灭的真理;去吧,向着潮头进发,当你历尽劫波,勇立潮头,全世界都将为你欢呼喝彩。

"从个人到国家,乃至整个人类文明,不正是在这勇向潮头立的过程中,滂滂而前的吗勇向潮头立,追求的是心中一份抱负,一份向往。

更重要的是,它是人类探索未知的最深切的渴望,这种渴望与名利的追逐,肉欲的餍足完全不同,因此,人类才能将足迹遍布陆地与海洋,甚至将目光投向遥远的星空。

正是这样一种勇向潮头立的不知足的精神,才造就了如今缤纷多彩的世界。

勇向潮头立,收获的是一份眼界,一份胸襟。

非蛙只知观天,真中不可语冰,狭隘的眼界具能带来同样狭隘的气量。

然而当你立向潮头,世界展现在你面前的,是一副崭新的模样,如此的广博浩瀚,在唱叹自身渺小之余,事讲发出无穷的探索热情。

"不思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开高层”,跳出狭小的格局,拨开层层迷雾,你会见到不可思议的美丽。

勇向潮头立,需要的是一份勇气,一份毅力。

多少人在潮头倒下,他们沉湎于浅滩的安全,留恋于湖泊的舒适,干是雄心锐减,意志消磨,曾经如火的热情成了一灌死水,掀不起半点波澜,"死于安乐也”。

高考作文模拟练习: “榜样的力量”作文原题+解析+提纲

高考作文模拟练习: “榜样的力量”作文原题+解析+提纲

高考作文模拟练习:“榜样的力量”作文原题+解析+提纲【原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1年12月9日,在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

这是2013年太空授课之后王亚平再次担任授课老师,也是中国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首次举办太空授课活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王楠曾于2019年给王亚平写了一封信:“六年前,您在天宫一号里给还是高中生的我,讲解什么是‘陀螺的定轴性’;六年后的今天,我坐在北航的实验室里,又研究起了惯性导航系统里的陀螺仪。

……或许一直以来,您并不知道我是谁,但您早已成为我追梦路上向往的光。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立意解析】这是一道事件类的材料作文,材料主要讲述了两件事情:一是王亚平再次担任太空授课老师;二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王楠给王亚平写信,叙述王亚平的太空授课给她带来的重要影响。

分析材料可以看出,王楠给王亚平写信的内容是材料的重点,也是文章立意的关键所在。

具体分析信的内容,从六年前和六年后的对比可以看出,“太空课堂”对王楠的影响深远,由此可以看出教育方式的新颖与独特对学生产生的影响,看出榜样对一个人产生的力量,看到科学思维的传承与接力。

材料的立意指向是多维的,考生在写作时可选取一个方面进行立意,论证时应结合材料,言之有理、言之有物。

参考立意:①榜样的力量;②科学精神的传承与接力;③追梦路上,向光而行。

【提纲展示】《榜样如光照四方,追梦路上展锋芒》时代的坐标系上,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

有人浑浑噩噩,有人庸庸碌碌,也有人青云直上,有人云程发韧。

一如王楠追逐梦想的身影,折射着太空授课的光芒。

正是王亚平作为榜样的力量,成就了北航中的王楠。

由此观之,吾侪唯有让榜样之光照亮人生,才能在逐梦路上展现自己的锋芒。

榜样帮助立志高远,是人生的“定盘星”。

高考模拟作文导写:责任与自由(真题+解析+范文+时评)

高考模拟作文导写:责任与自由(真题+解析+范文+时评)

高考模拟作文导写:责任与自由(真题+解析+范文+时评)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壁上挂着寒暑计。

天冷了,里面的水银下降;暖了,它就上升。

从来没有差错,人们说它是一个好的寒暑计。

一天,寒暑计怀疑了它的生活:"我为什么要随着气候行动呢?我愿意向上,就向上;我愿意向下,就向下。

甚至我愿意休息,休息就得了。

我似乎应当尊重自己的趣味。

"它在壁上自由行动。

于是人们说它是一个废物,把它摔在了地上。

这则寓言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审题立意【审题】作文题中的材料为寓言故事。

审读该则寓言故事,应抓住寒暑计的独白与心理来揣摩其深刻内涵。

一开始,寒暑计之所以被人们称赞是一个好的工具,是因为它遵守了天冷水银下降而天暖水银上升的规则,从而有效地实行了自己预示温度变化的职责。

但后来,当寒暑计认为〃我似乎应当尊重自己的趣味〃时,它的我行我素,它的唯我独尊,它的自以为是,它的与外在世界隔绝的"自由行动”,导致了它的最终命运一-"人们说它是一个废物,把它摔在了地上”。

这给我们一个启发:人是社会的人,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人的自尊必须有他律的制约;否定了他律,自尊也没有保障。

写作时,可以在文章开篇点明责任与自由是一直以来的话题,也是我们不能偏废的。

中间则可具体论述责任与自由的相互关系,如:责任意味着你在某个领域或者范围内必须履行某种义务,那么当你做到这点时,就有某个领域或者范围的自由。

而想要有某种程度的自由,就必须负上同等程度的责任。

最后呼吁大家寻求社会责任与个人自由的平衡点。

【立意】1.个人自由应服从于社会职责。

2.责任与自由不可偏废。

3.自由随意应有限度。

写作示范在责任与自由中前行朝嗷夕月,落崖惊风,春华秋实,松涛柳韵,这是追求自然的自由;见贤思齐,少立大志,心怀天下,心系苍生,这是完善社会的责任。

高考模拟作文题及优秀范文:行以致远(附范文及精评)

高考模拟作文题及优秀范文:行以致远(附范文及精评)

高考模拟作文题及优秀范文:行以致远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荀子》中说:“道虽迩,不行不至。

”是的,如果不迈开双腿向前走,即使是很近的路,也永远到达不了目的地。

何况,个人成长、事业进步、国家发展、文明延续,都有一条漫长的路要走。

“行”是到达远方所必需的。

这段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行以致远”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书写清晰优秀范文行以致远如果你走到北京的闹市街头,环顾四周,你会发现,人们的脚步仿佛越放越快了。

的确,不知不觉中,“行”已成为当今国人的标志性姿态。

我们知道为理想而奋斗,我们知道唯行能致远方,可为何不少人似乎愈发活得劳累,却仍觉一无所获呢?“行而无以致远”,问题出在何处?【要想文章有深度,一定要学会多问“为什么”。

】其实,“行”本义为行走,引申为行动、奋斗;“致远”则是到达远方的理想所在。

若要使“行”真能“致远”,便要做到“知远笃行”,而这才是“行以致远”实现的命门。

【挖掘概念内涵,引出中心论点】要“致远”,先“知远”,即审时度势,明确方向。

(分论点一)据说在南极的暴风雪中无所参照,踽踽独行,最终便会于冰原上打转,“致远”也化为泡影。

这启示我们,唯有认清行往何处,实现目标才成为可能。

晚清守旧派官僚为抵挡“以夷变夏”耗尽心力,义和团民毁路焚楼以求“大清一统旧江山”,种种行为虽显救国之志,然而方向既错,南辕北辙,终遗笑柄而已。

反观中山先生,先识“世界潮流浩浩荡荡”,然后搴旗革命,应时而行,方成一代先行者。

知其所“远”,方能行其所行;不知所“远”,其行竟无功矣。

然而现实往往比这更为残酷,“知远”很多时候似乎遥不可及。

孔子周游列国,仕哪国?不知道。

红军兵败转移,往何处?难辨清。

前路迷茫时,便要以“笃行”代替“知远”。

头顶没有星辉北斗,心中却要有荧荧火光。

于是夫子求仁一世,终于桃李三千,铸成圣贤;红军凭一腔共产主义热血,于无路中开辟前程。

由此可见,眼前若不见路途,心中则必存理想。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自在”和“收敛”(附文题解读及范文汇展)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自在”和“收敛”(附文题解读及范文汇展)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自在”和“收敛”【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学者认为,《西游记》里孙悟空的成长史,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孙悟空“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完全无拘无束的“自在”,但随着这种“自在”发展到极致,他被压在了五指山下。

Ⅱ戴上金箍后的孙悟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看似脱离了个人的绝对自由,然而却促使他收敛心性,走向“成人”、最终“成佛”的道路。

“自在”和“收敛”,是成长中的青年人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他们一方面渴望个体拥有更多的自由,另一方面又随时要去面对来自社会的种种规范和约束。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读】1、从材料来源看,这道作文题是名著材料类作文。

材料出自吴承恩的《西游记》,出题者有意让学生从经典著作中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孙悟空的成长史来启迪青年学生的成长,从而涵养青年的人生观。

这道作文题和今年甲卷的作文题“大观园试才题额”(红楼梦)非常相似,材料都源自四大名著,都体现了新课标整本书阅读的任务,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2、从提示语来看,这道作文题又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

任务指令体现在:首先有写作话题限定,中心关键词是“自在”和“收敛”,也可以表述为“自由”和“规范”“约束”,这一写作话题就是对上段材料内涵的揭示。

其次,限定了写作者的身份,“成长中的青年人”,这一身份是切合考生身份的,不涉及身份转换,没有障碍。

3、从关键词来看,这道作文题还属于思辨性作文。

思辨是一种对人和事物进行多角度思考的活动。

找到"关系"就可能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这是实现思辨的重要因素。

思辨在表达上往往是以相对、相反的形式出现。

找到"关系",才能在表达上实现思辨。

提示语里已经明确了让考生思考“自在”和“收敛”或是“自由”和“规范”“约束”的关系,“自在”和“收敛”是对立统一的二元关系(A+B),那就需要对这组关系进行一分为二地辩证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上这段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实际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文题四】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大城市,我们活在自己的小团体里,对世界的了解少之又少。小镇或是村庄人口稀少,没有这些小团体。因此,你必然可以看到整个世界。
读了上面的话,你有怎样的生活感悟呢?请联系实际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高考模拟作文题及解析(一)
作者:卢敏
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8年第1期
【文题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高山巍峨,可以绵延到天边;大地宽广,可以与天相连。海处低处,为什么也能水天相接,与天等高呢?
以上这段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实际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文题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题目自拟,文体自定,不能抄袭、套作。
【文题五】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名射击运动员,一开始教练每天发他300发子弹,他训练漫不经心,成绩提升缓慢;后来教练改变方法,每天只给他一发子弹,没射中靶心不准离开,从此他训练格外认真:最后,这位运动员获得奥运会射击冠军,他叫鲍格丹诺夫。
如果看几百年前的建筑,我们会发现中国的、印度的、泰国的都相当然不同,都在讲述着自己的文化,但现在这些在建筑中都消失了。
以上这段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实际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文题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印第安人擅长于制造箭,箭杆的长短和材料、羽毛的轻重、羽毛离箭头的位置、箭头的重量和材料等都大有讲究。但是当一位空气动力学家向一位印第安制箭高手询问时,这位制箭手说,其实只要把箭杆削直了,其他马虎一点都没有关系。如果箭杆不直,其他方面就是做得完美无缺பைடு நூலகம்也很难一矢中的。
上面的事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联系实际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