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管理电路摸爬滚打记1
锂离子电池以及保护电路
锂离子电池保护电路包括过度充电保护、过电流/短路保护和过放电保护,要求过充电保护高精度、保护IC功耗低、高耐压以及零伏可充电等特性.本文详细介绍了这三种保护电路的原理、新功能和特性要求.近年来,PDA、数字相机、手机、便携式音频设备和蓝牙设备等越来越多的产品采用锂电池作为主要电源.锂电池具有体积小、能量密度高、无记忆效应、循环寿命高、高电压电池和自放电率低等优点,与镍镉、镍氢电池不太一样,锂电池必须考虑充电、放电时的安全性,以防止特性劣化.针对锂电池的过充、过度放电、过电流及短路保护很重要,所以通常都会在电池包内设计保护线路用以保护锂电池.由于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高,因此难以确保电池的安全性.在过度充电状态下,电池温度上升后能量将过剩,于是电解液分解而产生气体,因内压上升而发生自燃或破裂的危险;反之,在过度放电状态下,电解液因分解导致电池特性及耐久性劣化,从而降低可充电次数.保护电路图该电路主要由锂电池保护专用集成电路DW01,充、放电控制MOSFET1(内含两只N沟道MOSFET)等部分组成,单体锂电池接在B+和B-之间,电池组从P+和P-输出电压。
充电时,充电器输出电压接在P+和P-之间,电流从P+到单体电池的B+和B-,再经过充电控制MOSFET到P-。
在充电过程中,当单体电池的电压超过4.35V时,专用集成电路DW01的OC脚输出信号使充电控制MOSFET关断,锂电池立即停止充电,从而防止锂电池因过充电而损坏。
放电过程中,当单体电池的电压降到2.30V时,DW01的OD脚输出信号使放电控制MOSFET关断,锂电池立即停止放电,从而防止锂电池因过放电而损坏,DW01的CS脚为电流检测脚,输出短路时,充放电控制MOSFET的导通压降剧增,CS脚电压迅速升高,DW01输出信号使充放电控制MOSFET迅速关断,从而实现过电流或短路保护。
锂离子电池的保护电路就是要确保这样的过度充电及放电状态时的安全性,并防止特性劣化.锂离子电池的保护电路是由保护IC及两颗功率MOSFET所构成,其中保护IC监视电池电压,当有过度充电及放电状态时切换到以外挂的功率MOSFET来保护电池,保护IC的功能有过度充电保护、过度放电保护和过电流/短路保护.过度充电保护过度充电保护IC的原理为:当外部充电器对锂电池充电时,为防止因温度上升所导致的内压上升,需终止充电状态.此时,保护IC需检测电池电压,当到达4.25V时(假设电池过充点为4.25V)即激活过度充电保护,将功率MOS由开转为关断,进而截止充电.另外, 还必须注意因噪声所产生的过度充电检出误动作,以免判定为过充保护.因此,需要设定延迟时间,并且延迟时间不能短于噪声的持续时间.过度放电保护在过度放电的情况下,电解液因分解而导致电池特性劣化,并造成充电次数的降低.采用锂电池保护IC可以避免过度放电现象发生,实现电池保护功能.过度放电保护IC原理:为了防止锂电池的过度放电状态,假设锂电池接上负载,当锂电池电压低于其过度放电电压检测点(假定为2.3V)时将激活过度放电保护,使功率MOSFET由开转变为关断而截止放电,以避免电池过度放电现象发生,并将电池保持在低静态电流的待机模式,此时的电流仅0.1uA.当锂电池接上充电器,且此时锂电池电压高于过度放电电压时,过度放电保护功能方可解除.另外,考虑到脉冲放电的情况,过放电检测电路设有延迟时间以避免发生误动作.过电流及短路电流因为不明原因(放电时或正负极遭金属物误触)造成过电流或短路,为确保安全,必须使其立即停止放电.过电流保护IC原理为,当放电电流过大或短路情况发生时,保护IC将激活过(短路)电流保护,此时过电流的检测是将功率MOSFET的Rds(on)当成感应阻抗用以监测其电压的下降情形,如果比所定的过电流检测电压还高则停止放电,计算公式为: V-=I×Rds(on)×2(V-为过电流检测电压,I为放电电流).假设V-=0.2V,Rds(on)=25mΩ,则保护电流的大小为I=4A.同样地,过电流检测也必须设有延迟时间以防有突发电流流入时发生误动作.通常在过电流发生后,若能去除过电流因素(例如马上与负载脱离),将会恢复其正常状态,可以再进行正常的充放电动作.锂电池保护IC的新功能除了上述的锂电池保护IC功能之外,下面这些新的功能同样值得关注:1. 充电时的过电流保护当连接充电器进行充电时突然发生过电流(如充电器损坏),电路立即进行过电流检测,此时Cout将由高转为低,功率MOSFET由开转为关断,实现保护功能.V-(Vdet4过电流检测电压,Vdet4为-0.1V)=I(充电电流)×Rds(on)×22. 过度充电时的锁定模式通常保护IC在过度充电保护时将经过一段延迟时间,然后就会将功率MOSFET关断以达到保护的目的,当锂电池电压一直下降到解除点(过度充电滞后电压)时就会恢复,此时又会继续充电-保护-放电-充电-放电.这种状态的安全性问题将无法获得有效解决,锂电池将一直重复着充电-放电-充电-放电的动作,功率MOSFET的栅极将反复地处于高低电压交替状态,这样可能会使MOSFET变热,还会降低电池寿命,因此锁定模式很重要.假如锂电保护电路在检测到过度充电保护时有锁定模式,MOSFET将不会变热,且安全性相对提高很多.在过度充电保护之后,只要充电器连接在电池包上,此时将进入过充锁定模式.此时,即使锂电池电压下降也不会发生再充电的情形,将充电器移除并连接负载即可恢复充放电的状态.3. 减小保护电路组件尺寸将过度充电和短路保护用的延迟电容集成到到保护IC里面,以减小保护电路组件尺寸.对保护IC性能的要求1. 过度充电保护的高精度化当锂离子电池有过度充电状态时,为防止因温度上升所导致的内压上升,须截止充电状态.保护IC将检测电池电压,当检测到过度充电时,则过度充电检测的功率MOSFET使之关断而截止充电.此时应注意的是过度充电的检测电压的高精度化,在电池充电时,使电池充电到饱满的状态是使用者很关心的问题,同时兼顾到安全性问题,因此需要在达到容许电压时截止充电状态.要同时符合这两个条件,必须有高精度的检测器,目前检测器的精度为25mV,该精度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2. 降低保护IC的耗电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已充过电的锂离子电池电压会逐渐降低,最后低到规格标准值以下,此时就需要再度充电.若未充电而继续使用,可能造成由于过度放电而使电池不能继续使用.为防止过度放电,保护IC 必须检测电池电压,一旦达到过度放电检测电压以下,就得使放电一方的功率MOSFET 关断而截止放电.但此时电池本身仍有自然放电及保护IC的消耗电流存在,因此需要使保护IC消耗的电流降到最低程度.3. 过电流/短路保护需有低检测电压及高精度的要求因不明原因导致短路时必须立即停止放电.过电流的检测是以功率MOSFET的Rds(on)为感应阻抗,以监视其电压的下降,此时的电压若比过电流检测电压还高时即停止放电.为了使功率MOSFET的Rds(on)在充电电流与放电电流时有效应用,需使该阻抗值尽量低,目前该阻抗约为20mΩ~30mΩ,这样过电流检测电压就可较低.4. 耐高电压电池包与充电器连接时瞬间会有高压产生,因此保护IC应满足耐高压的要求.5. 低电池功耗在保护状态时,其静态耗电流必须要小0.1uA.6. 零伏可充电有些电池在存放的过程中可能因为放太久或不正常的原因导致电压低到0V,故保护IC需要在0V时也可以实现充电.保护IC发展展望如前所述,未来保护IC将进一步提高检测电压的精度、降低保护IC 的耗电流和提高误动作防止功能等,同时充电器连接端子的高耐压也是研发的重点.在封装方面,目前已由SOT23-6逐渐转向SON6封装,将来还有CSP 封装,甚至出现COB产品用以满足现在所强调的轻薄短小要求.在功能方面,保护IC不需要集成所有的功能,可根据不同的锂电池材料开发出单一保护IC,如只有过充保护或过放保护功能,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成本及尺寸.当然,功能组件单晶体化是不变的目标,如目前手机制造商都朝向将保护IC、充电电路以及电源管理IC等外围电路与逻辑IC构成双芯片的芯片组,但目前要使功率MOSFET的开路阻抗降低,难以与其它IC集成,即使以特殊技术制成单芯片,恐怕成本将会过高.因此,保护IC的单晶体化将需一段时间来解决.看了不少资料和文章,自己也在研究,但是在锂电池保护电路方面,很难找到不错的探讨专题。
锂离子电池管理电路摸爬滚打记
锂离子电池管理电路摸爬滚打记(上)从98年设计手机电池(锂离子电池)充电器开始,到2000年设计第1个锂离子电池保护板,到2001年设计2节串联的DVD电池电路,到2002年设计3节串联的电热电池电路,到2003年设计4节串联的笔记本电脑电池电路,再到2005年设计7S、10S、13S、20S 的动力锂离子电池电路,一直到现在,在锂离子电池行业里已经摸爬滚打8年了,其中有许多的失败,也有不少的成功,辛酸的泪水与快乐的笑容一起伴随着我在这个行业里成长着,这一路走来,有时摔得很痛,有时也收获甜美的果实,我愿意把我的这些经历,尤其是成长中的失败经历,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同时希望读我文章的人能从中吸取些技术上的经验教训,免走弯路。
在98年时,由于我原来所在的公司转行了,公司里不再需要电子技术人员,我就离开了旧公司,到了一家专业从事手机电池与充电器产品的公司里工作,当时我对锂离子电池及充电器毫无了解,由于当时的总工知道我会用PROTEL设计PCB板,因此就录用了我,让我在开发部工作,刚进入公司时,我的月薪比我在旧公司时还要低,只有1350元。
我清楚的记得,我的第一个工作就是让我设计一块手机用锂离子电池充电器的PCB,这是一个双槽的锂离子电池充电器,它的前槽是对手机充电的,后槽是对电池充电的,当前槽插入手机,而后槽也有电池时,前槽的手机能够优先充电,前槽手机充满后自动转入后槽电池充电。
这种类型的充电器现在市场上已不常见到了,但在当时,此类的充电器却很普及。
这个充电器是当时的总工用三星单片机设计的,这颗单片机并没有A/D转换功能,因此价格很低,它的A/D转换是利用两个运算放大器实现的,用来检测电池电压,由于当时我只负责设计PCB,具体的软件未曾见到,但充电器的充电效果还是较理想的。
三星的单片机性价比较高,在98年时,这样的电路成本算是较低的,因此整个产品还是很有市场竞争力的。
我很想在这里把当时的充电器电路贴上来,但在硬盘里找了很久,也没找到电路的备份,只好作罢,只能等有时间时,我重新画一个贴上来,8年过去了,这样的电路估计现在也不会再有人使用了,不再算是旧公司的技术机密了吧。
锂电基本常识.(DOC)
锂离子电池原理及工艺流程一、原理1.0 正极构造LiCoO2(钴酸锂)+导电剂(乙炔黑)+粘合剂(PVDF)+集流体(铝箔)正极2.0 负极构造石墨+导电剂(乙炔黑)+增稠剂(CMC)+粘结剂(SBR)+ 集流体(铜箔)负极3.0工作原理3.1 充电过程如上图一个电源给电池充电,此时正极上的电子e从通过外部电路跑到负极上,正锂离子Li+从正极―跳进‖电解液里,―爬过‖隔膜上弯弯曲曲的小洞,―游泳‖到达负极,与早就跑过来的电子结合在一起。
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LiCoO2=充电=Li1-xCoO2+Xli++Xe(电子)负极上发生的反应为6C+XLi++Xe=====LixC63.2 电池放电过程放电有恒流放电和恒阻放电,恒流放电其实是在外电路加一个可以随电压变化而变化的可变电阻,恒阻放电的实质都是在电池正负极加一个电阻让电子通过。
由此可知,只要负极上的电子不能从负极跑到正极,电池就不会放电。
电子和Li+都是同时行动的,方向相同但路不同,放电时,电子从负极经过电子导体跑到正极,锂离子Li+从负极―跳进‖电解液里,―爬过‖隔膜上弯弯曲曲的小洞,―游泳‖到达正极,与早就跑过来的电子结合在一起。
二、工艺流程三、电池不良项目及成因:1.容量低产生原因:a. 附料量偏少;b. 极片两面附料量相差较大;c. 极片断裂;d. 电解液少;e. 电解液电导率低;f. 正极与负极配片未配好;g. 隔膜孔隙率小; h. 胶粘剂老化→附料脱落; i.卷芯超厚(未烘干或电解液未渗透)j. 分容时未充满电; k. 正负极材料比容量小。
2.内阻高产生原因:a. 负极片与极耳虚焊;b. 正极片与极耳虚焊;c. 正极耳与盖帽虚焊;d. 负极耳与壳虚焊;e. 铆钉与压板接触内阻大;f. 正极未加导电剂;g. 电解液没有锂盐; h. 电池曾经发生短路; i. 隔膜纸孔隙率小。
3.电压低产生原因:a. 副反应(电解液分解;正极有杂质;有水);b. 未化成好(SEI膜未形成安全);c. 客户的线路板漏电(指客户加工后送回的电芯);d. 客户未按要求点焊(客户加工后的电芯);e. 毛刺;f. 微短路;g. 负极产生枝晶。
锂离子电池管理电路摸爬滚打记3
锂离子电池管理电路摸爬滚打记(二十一)一个充电平衡电路,它首先要满足一些条件:1、平衡电路自身的耗电不能太大,耗电大的话电池无法储存较长的时间。
2、平衡电路本身不会使电池产生新的不平衡。
3、平衡所需要的时间不能太长,平衡时间太长将无法满足实用要求。
4、平衡电路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不能太大。
在充电平衡电路中,有两种方式可以采用,一种是耗能式的平衡,另一种是能量转移式的平衡,由于能量转移式的平衡电路复杂,实现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成本也高,因此在绝大多数的充电平衡电路中,采用的是耗能式平衡的电路方案。
典型的耗能型充电平衡电路象S-8233保护IC所构成的保护兼充电平衡电路,该电路如下图所示。
这种电路,在电池进入过充电保护状态时,在充电回路被关断的同时,过压电池所对应的电池状态输出端就会输出高电平,使外接的MOSFET导通,电压过高的电芯就会通过电阻被放电,使电压下降,减缓电芯之间的不平衡状态,该电路的平衡电流大小是由放电电阻所决定的。
不过上述的电路有个缺点,就是当平衡电路启动时,电池已经进入过充电保护状态了。
为此,一些厂家另外想出了一个充电平衡电路,使电池在进入过充电保护之前,平衡电路就能开始动作,这样平衡效果会更好,这种充电平衡电路是通过单节锂离子电池保护IC构成的电路来实现的。
该电路如下图所示:在上图中,S-8261ABHBD的过充电检测电压为4.2V(精度为0.025V),只要在串联的每个电芯上,均连接一个上图所示的电路,当电池组在充电过程中,任一节电芯只要电压达到4.2V,该节电芯对应的电路中保护IC的CO端就会输出低电平,使V1A导通,电池通过R3~R5的电阻放电,放电电流约100mA左右,一旦电芯电压下降到低于4.2V,保护IC的CO端又会恢复成高电平,电芯就停止放电。
这种平衡电路的平衡效果显然胜于第一种所示的平衡电路,而且该电路可以适用于任一串联节数的锂离子电池组,因此这种电路被较多的厂家所采用。
锂离子电池基础知识培训教材[515]---管理篇
• 电池的容量可以分为理论容量、额定容量、实际容量。
• 理论容量是把活性物质的质量按法拉第定律计算而得的 最高理论值。为了比较不同系列的电池,常用比容量的 概念,即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电池所能给出的理论电量, 单位为Ah/kg(mAh/g)或Ah/L(mAh/cm3)。
•
实际容量是指电池在一定条件下所能输出的电量。它等 于放电电流与放电时间的乘积,单位为 Ah,其值小于理
锂离子电池结构——电解液
• 性质:
无色透明液体,具有较强吸湿性。
• 应用:
主要用于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只能
在干燥环境下使用操作(如环境水分小于20ppm 的手套箱内)。
• 规格:
溶剂组成 DMC:EMC:EC =1:1:1 (重量比)
LiPF6浓度 1mol/l
• 质量指标:
密度(25℃)g/cm3 1.23±0.03
锂离子电池基础知识
什么叫锂离子电池?
• 锂离子电池是指Li+ 嵌入化合物为正、负极的二次电 池。 • 正极采用锂化合物LiXCoO2、LiXNiO2 或LiXMnO2 • 负极采用锂-碳层间化合物LiXC6。 • 电解质为溶解有锂盐LiPF6 、 LiAsF6等有机溶液。 • 在充放电过程中,Li+ 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 嵌,被形象的称为“摇椅电池”。 充电池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 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
铝壳锂离子电池结构图
523450AR 52表示厚度为:5.2mm 34表示宽度为:34mm 50表示高度为:50mm A表示为铝壳 R表示大圆角 r表示小圆角 L表示方角
锂离子电池结构——正极
正极物质:主要为钴酸锂
正面 正极基体:铝箔(约0.016mm厚)
锂电池充电电路图(DOC)
锂电池充电电路图2009-03-08 18:26锂电池是继镍镉、镍氢电池之后,可充电电池家族中的佼佼者.锂离子电池以其优良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 手机、摄录像机、笔记本电脑、无绳电话、电动工具、遥控或电动玩具、照相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中。
一、锂电池与镍镉、镍氢可充电池:锂离子电池的负极为石墨晶体,正极通常为二氧化锂。
充电时锂离子由正极向负极运动而嵌入石墨层中。
放电时,锂离子从石墨晶体内负极表面脱离移向正极。
所以,在该电池充放电过程中锂总是以锂离子形态出现,而不是以金属锂的形态出现。
因而这种电池叫做锂离子电池,简称锂电池。
锂电池具有:体积小、容量大、重量轻、无污染、单节电压高、自放电率低、电池循环次数多等优点,但价格较贵。
镍镉电池因容量低,自放电严重,且对环境有污染,正逐步被淘汰。
镍氢电池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且不污染环境,但单体电压只有1.2V,因而在使用范围上受到限制。
二、锂电池的特点:1、具有更高的重量能量比、体积能量比;2、电压高,单节锂电池电压为3.6V,等于3只镍镉或镍氢充电电池的串联电压;3、自放电小可长时间存放,这是该电池最突出的优越性;4、无记忆效应。
锂电池不存在镍镉电池的所谓记忆效应,所以锂电池充电前无需放电;5、寿命长。
正常工作条件下,锂电池充/放电循环次数远大于500次;6、可以快速充电。
锂电池通常可以采用0.5~1倍容量的电流充电,使充电时间缩短至1~2小时;7、可以随意并联使用;8、由于电池中不含镉、铅、汞等重金属元素,对环境无污染,是当代最先进的绿色电池;9、成本高。
与其它可充电池相比,锂电池价格较贵。
三、锂电池的内部结构:锂电池通常有两种外型:圆柱型和长方型。
电池内部采用螺旋绕制结构,用一种非常精细而渗透性很强的聚乙烯薄膜隔离材料在正、负极间间隔而成。
正极包括由锂和二氧化钴组成的锂离子收集极及由铝薄膜组成的电流收集极。
负极由片状碳材料组成的锂离子收集极和铜薄膜组成的电流收集极组成。
锂电池充电电路图
锂电池充电电路图锂电池充电电路图锂电池是继镍镉、镍氢电池之后,可充电电池家族中的佼佼者.锂离子电池以其优良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 手机、摄录像机、笔记本电脑、无绳电话、电动工具、遥控或电动玩具、照相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中。
一、锂电池与镍镉、镍氢可充电池:锂离子电池的负极为石墨晶体,正极通常为二氧化锂。
充电时锂离子由正极向负极运动而嵌入石墨层中。
放电时,锂离子从石墨晶体内负极表面脱离移向正极。
所以,在该电池充放电过程中锂总是以锂离子形态出现,而不是以金属锂的形态出现。
因而这种电池叫做锂离子电池,简称锂电池。
锂电池具有:体积小、容量大、重量轻、无污染、单节电压高、自放电率低、电池循环次数多等优点,但价格较贵。
镍镉电池因容量低,自放电严重,且对环境有污染,正逐步被淘汰。
镍氢电池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且不污染环境,但单体电压只有1.2V,因而在使用范围上受到限制。
二、锂电池的特点:1、具有更高的重量能量比、体积能量比;2、电压高,单节锂电池电压为3.6V,等于3只镍镉或镍氢充电电池的串联电压;3、自放电小可长时间存放,这是该电池最突出的优越性;4、无记忆效应。
锂电池不存在镍镉电池的所谓记忆效应,所以锂电池充电前无需放电;5、寿命长。
正常工作条件下,锂电池充/放电循环次数远大于500次;6、可以快速充电。
锂电池通常可以采用0.5~1倍容量的电流充电,使充电时间缩短至1~2小时;7、可以随意并联使用;8、由于电池中不含镉、铅、汞等重金属元素,对环境无污染,是当代最先进的绿色电池;9、成本高。
与其它可充电池相比,锂电池价格较贵。
三、锂电池的内部结构:锂电池通常有两种外型:圆柱型和长方型。
电池内部采用螺旋绕制结构,用一种非常精细而渗透性很强的聚乙烯薄膜隔离材料在正、负极间间隔而成。
正极包括由锂和二氧化钴组成的锂离子收集极及由铝薄膜组成的电流收集极。
负极由片状碳材料组成的锂离子收集极和铜薄膜组成的电流收集极组成。
电池内充有有机电解质溶液。
锂离子可充电电池保护电路图.doc
锂离子可充电电池保护电路图锂离子可充电电池保护电路工作原理:此保护回路由两个MOSFET 和一个控制IC 外加一些阻容元件构成。
控制IC负责监测电池电压,并控制两个MOSFET 的栅极,MOSFET 在电路中起开关作用,分别控制着充电回路与放电回路的导通与关断,fuse 为熔断器起二级保护,C2为延时电容,该电路具有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过电流保护与短路保护等功能。
一、正常工作状态在正常充、放电时,电路中控制IC 的C0 与D0 脚高电平,V1、V2 都导通。
充电电流从input+流入,经熔断器向电池充电,经V1、V2 后由input-流出。
正常放电时,电流经input-及V2、V1 流向电池负极,其电流方向与充电电流方向相反。
由于V1、V2 的导通电阻Rds(ON)极小,此状态下的消耗电流为uA 级因此损耗很小。
二、过充电保护电池在被充电初期为恒流充电,随着充电时间的延长,电池电压亦会上升,在此过程中当IC 检测到电池电压达到过充电检测电压(该数值由控制IC 决定)时,则C0 脚由高电压转为低电压,使控制充电的MOSFET 栅极为关断状态,即V2 由导通转为关断从而切断充电回路,使充电器无法对电池进行充电起到保护作用。
过充电检测对应于脉冲充电及由于噪声而产生的误动作,需要设定延迟时间,延迟时间由C2 决定,一般设为1 秒左右。
三、过放电保护过放电保护是在电池电压变低时停止对负载放电。
当电池对负载放电时,其电压亦随放电过程而逐渐降低,当电池电压降至过放检测电压以下时,其容量已经完全放光,如果电池继续放电,则会造成电池的永久性损坏。
所以当控制IC 检测到电池电压低于过放点检测电压时,其D0 脚由高电压转为低电压,使V1 由导通转为关断从而切断放电回路,则电池无法继续放电起到保护作用。
由于在过放检测电压以下时电池电压不能再降低,因此必须要求控制IC 消耗电流极小。
过放电检测对应于脉冲充电及由于噪声而产生的误动作,需要设定的延迟时间一般为100 毫秒左右。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引言概述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常见的充电式电池,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电动车辆和储能系统等领域。
它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低自放电率等优点,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能源储存装置。
本文将详细介绍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以便更好地理解其优势和应用。
一、锂离子电池的组成1.1 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通常采用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如锂钴酸、锂镍酸和锂铁酸等。
这些材料具有高电压和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能够嵌入和脱嵌锂离子,实现电池的充放电过程。
1.2 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一般采用石墨,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稳定的化学性质。
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从正极嵌入负极的石墨层间结构,实现电池的储能。
而在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则从负极脱嵌,返回正极。
1.3 电解质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通常是有机溶液,其中包含锂盐和有机溶剂。
电解质起到导电和锂离子传输的作用,能够保持电池内部的离子平衡。
同时,电解质还能防止正负极之间的短路和电池的过热。
二、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2.1 充电过程在充电过程中,外部电源提供电流,使得正极材料中的锂离子脱嵌,并通过电解质传输到负极材料中。
同时,负极材料中的锂离子嵌入石墨层间结构,实现电池的储能。
这个过程是一个氧化反应,正极材料中的金属离子被氧化为高价态。
2.2 放电过程在放电过程中,电池内部的化学能被转化为电能,通过外部电路供应给负载。
负载的工作过程中,负极材料中的锂离子脱嵌,并通过电解质传输到正极材料中。
同时,正极材料中的金属离子被还原为低价态。
这个过程是一个还原反应,正极材料中的金属离子被还原为低价态。
2.3 循环寿命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是指电池能够进行充放电循环的次数。
循环寿命受到电池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影响,如正负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电解质的稳定性和电池的温度管理等。
目前,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和改进锂离子电池的材料和设计,以提高其循环寿命。
三、锂离子电池的优势3.1 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能够在相对较小的体积和重量下存储更多的能量。
浅析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管理电路的设计
浅析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管理电路的设计摘要:随着4G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日益普及,便携式电子产品的越来越多,促进了电池技术的更新换代。
其中锂离子电池以高能量密度、高内阻、高电池电压、高循环次数、低自放电率等特性,脱颖而出,迅速成为市场的主流。
但其对保护电路要求比较高,因此,在设计充电和放电电路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并加以保护,以确保电池安全工作。
本文阐述使用P87LPC767单片机做控制,MAX1758做充电管理,设计了一种在线式的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管理电路,并给出了充电参数的设置方法和充放电控制的状态流程。
为应用锂离子电池和外电源供电的双电源系统或仪器的设计提供了一种参考。
0前言锂电池对保护电路的要求比较高,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避免出现过充电、过放电现象,一般而言,放电速率不应大于0.2C。
在一个充电周期内,锂离子电池在充电开始之前需要检测电池的电压和温度,判断是否可充。
如果电池电压或温度超出制造商允许的范围,则禁止充电。
允许充电的电压范围是:每节电池2.5V~4.2V;温度范围是:2.5℃~50℃。
在电池处于深放电的情况下,必须要求充电器具有预充过程,使电池满足快速充电的条件;然后,根据电池厂商推荐的快速充电速度,一般为1C,充电器对电池进行恒流充电,电池电压缓慢上升;一旦电池电压达到所设定的终止电压(一般为4.1V或4.2V),恒流充电终止,充电电流快速衰减,充电进入满充过程;在满充过程中,充电电流逐渐衰减,直到充电速率降低到C/10以下或满充时间超时时,转入顶端截止充电;顶端截止充电时,充电器以极小的充电电流为电池补充能量。
顶端截止充电一段时间后,关闭充电。
通常情况下,锂离子电池的安全电压下限为2.4V,其所要求的误差精准度并不如充电电压精确,但亦必须配合适当的过放电延迟时间,以同时兼顾最大使用电量与过放电保护的要求。
当电池进行放电动作、电池电压低于过放电保护电压时,应当关闭电池放电,避免电池过放电现象发生。
(整理)锂离子电池以及保护电路
锂离子电池保护电路包括过度充电保护、过电流/短路保护和过放电保护,要求过充电保护高精度、保护IC功耗低、高耐压以及零伏可充电等特性.本文详细介绍了这三种保护电路的原理、新功能和特性要求.近年来,PDA、数字相机、手机、便携式音频设备和蓝牙设备等越来越多的产品采用锂电池作为主要电源.锂电池具有体积小、能量密度高、无记忆效应、循环寿命高、高电压电池和自放电率低等优点,与镍镉、镍氢电池不太一样,锂电池必须考虑充电、放电时的安全性,以防止特性劣化.针对锂电池的过充、过度放电、过电流及短路保护很重要,所以通常都会在电池包内设计保护线路用以保护锂电池.由于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高,因此难以确保电池的安全性.在过度充电状态下,电池温度上升后能量将过剩,于是电解液分解而产生气体,因内压上升而发生自燃或破裂的危险;反之,在过度放电状态下,电解液因分解导致电池特性及耐久性劣化,从而降低可充电次数.保护电路图该电路主要由锂电池保护专用集成电路DW01,充、放电控制MOSFET1(内含两只N沟道MOSFET)等部分组成,单体锂电池接在B+和B-之间,电池组从P+和P-输出电压。
充电时,充电器输出电压接在P+和P-之间,电流从P+到单体电池的B+和B-,再经过充电控制MOSFET到P-。
在充电过程中,当单体电池的电压超过4.35V时,专用集成电路DW01的OC脚输出信号使充电控制MOSFET关断,锂电池立即停止充电,从而防止锂电池因过充电而损坏。
放电过程中,当单体电池的电压降到2.30V时,DW01的OD脚输出信号使放电控制MOSFET关断,锂电池立即停止放电,从而防止锂电池因过放电而损坏,DW01的CS脚为电流检测脚,输出短路时,充放电控制MOSFET的导通压降剧增,CS脚电压迅速升高,DW01输出信号使充放电控制MOSFET迅速关断,从而实现过电流或短路保护。
锂离子电池的保护电路就是要确保这样的过度充电及放电状态时的安全性,并防止特性劣化.锂离子电池的保护电路是由保护IC及两颗功率MOSFET所构成,其中保护IC监视电池电压,当有过度充电及放电状态时切换到以外挂的功率MOSFET来保护电池,保护IC的功能有过度充电保护、过度放电保护和过电流/短路保护.过度充电保护过度充电保护IC的原理为:当外部充电器对锂电池充电时,为防止因温度上升所导致的内压上升,需终止充电状态.此时,保护IC需检测电池电压,当到达4.25V时(假设电池过充点为4.25V)即激活过度充电保护,将功率MOS由开转为关断,进而截止充电.另外, 还必须注意因噪声所产生的过度充电检出误动作,以免判定为过充保护.因此,需要设定延迟时间,并且延迟时间不能短于噪声的持续时间.过度放电保护在过度放电的情况下,电解液因分解而导致电池特性劣化,并造成充电次数的降低.采用锂电池保护IC可以避免过度放电现象发生,实现电池保护功能.过度放电保护IC原理:为了防止锂电池的过度放电状态,假设锂电池接上负载,当锂电池电压低于其过度放电电压检测点(假定为2.3V)时将激活过度放电保护,使功率MOSFET由开转变为关断而截止放电,以避免电池过度放电现象发生,并将电池保持在低静态电流的待机模式,此时的电流仅0.1uA.当锂电池接上充电器,且此时锂电池电压高于过度放电电压时,过度放电保护功能方可解除.另外,考虑到脉冲放电的情况,过放电检测电路设有延迟时间以避免发生误动作.过电流及短路电流因为不明原因(放电时或正负极遭金属物误触)造成过电流或短路,为确保安全,必须使其立即停止放电.过电流保护IC原理为,当放电电流过大或短路情况发生时,保护IC将激活过(短路)电流保护,此时过电流的检测是将功率MOSFET的Rds(on)当成感应阻抗用以监测其电压的下降情形,如果比所定的过电流检测电压还高则停止放电,计算公式为: V-=I×Rds(on)×2(V-为过电流检测电压,I为放电电流).假设V-=0.2V,Rds(on)=25mΩ,则保护电流的大小为I=4A.同样地,过电流检测也必须设有延迟时间以防有突发电流流入时发生误动作.通常在过电流发生后,若能去除过电流因素(例如马上与负载脱离),将会恢复其正常状态,可以再进行正常的充放电动作.锂电池保护IC的新功能除了上述的锂电池保护IC功能之外,下面这些新的功能同样值得关注:1. 充电时的过电流保护当连接充电器进行充电时突然发生过电流(如充电器损坏),电路立即进行过电流检测,此时Cout将由高转为低,功率MOSFET由开转为关断,实现保护功能.V-(Vdet4过电流检测电压,Vdet4为-0.1V)=I(充电电流)×Rds(on)×22. 过度充电时的锁定模式通常保护IC在过度充电保护时将经过一段延迟时间,然后就会将功率MOSFET关断以达到保护的目的,当锂电池电压一直下降到解除点(过度充电滞后电压)时就会恢复,此时又会继续充电-保护-放电-充电-放电.这种状态的安全性问题将无法获得有效解决,锂电池将一直重复着充电-放电-充电-放电的动作,功率MOSFET的栅极将反复地处于高低电压交替状态,这样可能会使MOSFET变热,还会降低电池寿命,因此锁定模式很重要.假如锂电保护电路在检测到过度充电保护时有锁定模式,MOSFET将不会变热,且安全性相对提高很多.在过度充电保护之后,只要充电器连接在电池包上,此时将进入过充锁定模式.此时,即使锂电池电压下降也不会发生再充电的情形,将充电器移除并连接负载即可恢复充放电的状态.3. 减小保护电路组件尺寸将过度充电和短路保护用的延迟电容集成到到保护IC里面,以减小保护电路组件尺寸.对保护IC性能的要求1. 过度充电保护的高精度化当锂离子电池有过度充电状态时,为防止因温度上升所导致的内压上升,须截止充电状态.保护IC将检测电池电压,当检测到过度充电时,则过度充电检测的功率MOSFET使之关断而截止充电.此时应注意的是过度充电的检测电压的高精度化,在电池充电时,使电池充电到饱满的状态是使用者很关心的问题,同时兼顾到安全性问题,因此需要在达到容许电压时截止充电状态.要同时符合这两个条件,必须有高精度的检测器,目前检测器的精度为25mV,该精度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2. 降低保护IC的耗电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已充过电的锂离子电池电压会逐渐降低,最后低到规格标准值以下,此时就需要再度充电.若未充电而继续使用,可能造成由于过度放电而使电池不能继续使用.为防止过度放电,保护IC 必须检测电池电压,一旦达到过度放电检测电压以下,就得使放电一方的功率MOSFET 关断而截止放电.但此时电池本身仍有自然放电及保护IC的消耗电流存在,因此需要使保护IC消耗的电流降到最低程度.3. 过电流/短路保护需有低检测电压及高精度的要求因不明原因导致短路时必须立即停止放电.过电流的检测是以功率MOSFET的Rds(on)为感应阻抗,以监视其电压的下降,此时的电压若比过电流检测电压还高时即停止放电.为了使功率MOSFET的Rds(on)在充电电流与放电电流时有效应用,需使该阻抗值尽量低,目前该阻抗约为20mΩ~30mΩ,这样过电流检测电压就可较低.4. 耐高电压电池包与充电器连接时瞬间会有高压产生,因此保护IC应满足耐高压的要求.5. 低电池功耗在保护状态时,其静态耗电流必须要小0.1uA.6. 零伏可充电有些电池在存放的过程中可能因为放太久或不正常的原因导致电压低到0V,故保护IC需要在0V时也可以实现充电.保护IC发展展望如前所述,未来保护IC将进一步提高检测电压的精度、降低保护IC 的耗电流和提高误动作防止功能等,同时充电器连接端子的高耐压也是研发的重点.在封装方面,目前已由SOT23-6逐渐转向SON6封装,将来还有CSP 封装,甚至出现COB产品用以满足现在所强调的轻薄短小要求.在功能方面,保护IC不需要集成所有的功能,可根据不同的锂电池材料开发出单一保护IC,如只有过充保护或过放保护功能,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成本及尺寸.当然,功能组件单晶体化是不变的目标,如目前手机制造商都朝向将保护IC、充电电路以及电源管理IC等外围电路与逻辑IC构成双芯片的芯片组,但目前要使功率MOSFET的开路阻抗降低,难以与其它IC 集成,即使以特殊技术制成单芯片,恐怕成本将会过高.因此,保护IC的单晶体化将需一段时间来解决.看了不少资料和文章,自己也在研究,但是在锂电池保护电路方面,很难找到不错的探讨专题。
锂离子电池电荷和放电机理分析
锂离子电池电荷和放电机理分析锂离子电池是一种现代电池技术,它采用锂离子在正和负极之间往返移动作为储能的方式,其成为目前最主要的电池种类之一。
为了更好的理解锂离子电池的电荷和放电机理,本文将从锂离子电池结构、电池的放电和充电过程以及锂离子电池内部反应的角度进行分析。
1.结构分析锂离子电池包含正极、负极、电解质和隔膜四个部分,其中正极与负极分别由不同的材料制成。
正极:正极的材料有钴酸锂(LiCoO2)、锰酸锂(LiMn2O4)、三元材料(如锂镍锰钴氧化物,LiNiMnCoO2)等。
正极的主要作用是在充电时接收电子和释放锂离子,而在放电时则是反过来。
负极:负极的材料主要有石墨、硅、锡等。
负极的主要作用是在充电时释放锂离子,并吸收电子,而在放电时,则是反过来。
电解质:电解质主要是由有机电解质和无机电解质组成,其作用是离子导电,使得锂离子在两极之间能够自由移动。
隔膜:隔膜主要是用来隔离正负极,防止短路和化学反应的发生,同时也要具有良好的离子导电能力。
2.放电和充电过程分析放电过程:在放电过程中,电池的负极释放出锂离子,锂离子通过电解质向正极移动,正极接收这些锂离子,并释放出电子,这些电子通过外部电路回到负极,完成了放电过程。
Li-M(正极材料) + xLi+(负离子) + xe-(电子)→ Li-Mx (正极材料)充电过程:在充电过程中,外部电源提供电压,电池的正极释放出锂离子,锂离子通过电解质向负极移动,负极接收这些锂离子,吸收电子,这些电子再回到正极,充电过程完成。
Li-Mx(正极材料)→ Li-M(正极材料) + xLi+(负离子)+ xe-(电子)这一系列的电荷移动和化学反应就是锂离子电池电荷和放电过程的主要机理。
3.内部反应分析在锂离子电池中,正极材料(如LiCoO2)和负极材料(如石墨)是化学反应的关键部分。
在锂离子电池的放电过程中,正极材料的锂离子和电子发生反应,形成氧化物;负极材料的碳负离子的锂离子发生反应,形成锂化碳。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常见的可充电电池,广泛应用于挪移设备、电动车辆和储能系统等领域。
它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低自放电率等优点,因此备受关注。
下面将详细介绍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1. 锂离子电池的基本构造锂离子电池由正极、负极、电解质和隔膜组成。
正极通常由锂盐和金属氧化物(如钴酸锂、锰酸锂或者三元材料)构成,负极通常由石墨或者石墨化碳材料构成。
电解质是一种可导电的溶液或者固体,通常采用有机溶液或者聚合物凝胶。
隔膜用于隔离正负极,防止短路。
2. 充放电过程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是通过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迁移来实现的。
在充电时,外部电源施加电压使得锂离子从正极脱嵌,并通过电解质和隔膜迁移到负极,同时电池内部发生化学反应,负极材料中的锂离子被嵌入石墨结构中。
在放电时,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逆转,锂离子从负极脱嵌,并通过电解质和隔膜迁移到正极,释放出电能。
3. 电池反应在锂离子电池中,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之间的电池反应是关键。
正极材料通常是金属氧化物,如钴酸锂。
在充电过程中,正极材料中的金属离子(如Co3+)被氧化成Co4+,同时释放出锂离子。
在放电过程中,锂离子从电解质中迁移到正极材料,还原金属离子(如Co4+)成Co3+,同时释放出电能。
负极材料通常是石墨,其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是可逆的。
4. 电解质和隔膜电解质在锂离子电池中起着导电和隔离正负极的作用。
传统的锂离子电池采用有机溶液作为电解质,如碳酸盐溶液。
最近,固态电解质(如陶瓷或者聚合物凝胶)也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
隔膜则用于隔离正负极,防止短路。
隔膜通常由聚合物或者陶瓷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离子传导性和电化学稳定性。
5. 电池性能和优化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电极材料的选择、电解质的性质、电池结构的设计等。
为了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研究人员致力于开辟新型电极材料、改进电解质和设计优化电池结构。
例如,针对正极材料,研究人员正在开辟高容量和高稳定性的材料,如锰酸锂改性材料和钴酸锂改性材料。
锂离子电池管理电路摸爬滚打记
锂离子电池管理电路摸爬滚打记作者:Azhu锂离子电池电池锂离子电池管理电路手机电池锂离子电池管理电路摸爬滚打记(一)从98年设计手机电池(锂离子电池)充电器开始,到2000年设计第1个锂离子电池保护板,到2001年设计2节串联的DVD电池电路,到2002年设计3节串联的电热电池电路,到2003年设计4节串联的笔记本电脑电池电路,再到2005年设计7S、10S、13S、20S的动力锂离子电池电路,一直到现在,在锂离子电池行业里已经摸爬滚打8年了,其中有许多的失败,也有不少的成功,辛酸的泪水与快乐的笑容一起伴随着我在这个行业里成长着,这一路走来,有时摔得很痛,有时也收获甜美的果实,我愿意把我的这些经历,尤其是成长中的失败经历,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同时希望读我文章的人能从中吸取些技术上的经验教训,免走弯路。
在98年时,由于我原来所在的公司转行了,公司里不再需要电子技术人员,我就离开了旧公司,到了一家专业从事手机电池与充电器产品的公司里工作,当时我对锂离子电池及充电器毫无了解,由于当时的总工知道我会用PROTEL设计PCB板,因此就录用了我,让我在开发部工作,刚进入公司时,我的月薪比我在旧公司时还要低,只有1350元。
我清楚的记得,我的第一个工作就是让我设计一块手机用锂离子电池充电器的PCB,这是一个双槽的锂离子电池充电器,它的前槽是对手机充电的,后槽是对电池充电的,当前槽插入手机,而后槽也有电池时,前槽的手机能够优先充电,前槽手机充满后自动转入后槽电池充电。
这种类型的充电器现在市场上已不常见到了,但在当时,此类的充电器却很普及。
这个充电器是当时的总工用三星单片机设计的,这颗单片机并没有A/D转换功能,因此价格很低,它的A/D转换是利用两个运算放大器实现的,用来检测电池电压,由于当时我只负责设计PCB,具体的软件未曾见到,但充电器的充电效果还是较理想的。
三星的单片机性价比较高,在98年时,这样的电路成本算是较低的,因此整个产品还是很有市场竞争力的。
锂电池充放电管理芯片,IC整套组合电路图
锂电池充放电管理芯片,IC整套组合电路图关乎锂电池供电的产品,在锂电池上,需要三个电路系统: 1,锂电池保护电路, 2,锂电池充电电路, 3,锂电池输出电路。
加上4,三个电路组成的原理图。
1,锂电池保护电路:即锂电池保护板,有的锂电池厂家出厂就自带了保护板了(大部分是默认没带保护板),有的锂电池没,就需要锂电池保护IC了。
常用锂电池保护IC如:DW01B,特点:外置MOS(8205A6或者8205A8),由于是外置MOS,过充电电流和过放电电流可通过很多个MOS并联来提高,这是最常见的,采用SOT23-6封装。
PW3130,特点:内置MOS,电路简单,过充电电流和过放电电流是3A,适合功率不大电子产品,采用SOT23-5封装。
PW3133A,特点:内置MOS,电路简单,在PW3130的基础上再简洁了芯片体积,采用SOT23-3封装。
DW01B和PW3130,PW3133A的电路图如下:2,锂电池充电电路:1,PW4054,特点:500MA充电电流,5V USB输入最常用的充电IC,采用SOT23-5封装;2,PW4056,特点:1A充电电流, 5V USB输入也是属于常用的充电IC,采用SOP8封装;3,PW4203,特点:5V,9V,12V,15V兼容高低压输入的锂电池充电IC,采用SOP8封装。
(注:产品很多,不能一一罗列,太多了,自行再添加)3,锂电池输出电路:1,锂电池自身供电电压是3V-4.2V之间,锂电池直接供电,电路就是直接接供电。
2,锂电池升压输出电路:PW5100,锂电池升压5V输出,输出电流在600MA,外围最简单;PW5300,锂电池升压4.5V~10V,输出功率6W(6W/电压=电流)PW5328B,锂电池升压4.5V ~20V。
(注:产品很多,不能一一罗列,太多了,自行再添加)3,锂电池降压输出电路:PW6566,LDO,输出3V,2.8V,2.5V,1.8V,1.5V,1.2V,电流最大250MA。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一、工作原理1.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充电电池,利用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
2.电池由正极、负极、电解质和隔膜组成。
正极通常采用锂金属氧化物,负极通常采用石墨。
3.充电时,外部电源将电能输入电池,锂离子从正极脱嵌,穿过隔膜,嵌入负极。
同时,电子从外部通过电路流动,完成充电过程。
4.放电时,锂离子从负极脱嵌,穿过隔膜,嵌入正极。
同时,电子从负极通过电路流动,完成放电过程。
5.锂离子电池的循环过程是可逆的,即充电和放电过程可以反复进行。
6.移动电话:锂离子电池因其体积小、重量轻、容量大和循环寿命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等便携式通信设备。
7.笔记本电脑:锂离子电池同样适用于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为用户提供较长的使用时间。
8.电动汽车: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应用逐渐扩大,为汽车提供动力。
9.储能设备:锂离子电池在储能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如家庭储能系统、电网调度储能等。
10.可穿戴设备:锂离子电池为智能手表、健康监测设备等可穿戴设备提供电源。
11.医疗器械:部分医疗器械如心脏起搏器、植入式胰岛素泵等也采用锂离子电池作为电源。
12.无人机:锂离子电池为无人机提供飞行所需的电能,广泛应用于航拍、物流等领域。
13.太阳能光伏:锂离子电池在太阳能光伏系统中应用,用于储存白天发电的电能,以应对夜晚或阴天时的电力需求。
14.其它应用:锂离子电池还可应用于电动工具、户外照明、无线通信设备等众多领域。
综上所述,锂离子电池因其优越的性能,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现代社会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便利。
习题及方法:1.习题: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通常是什么?解题方法:回顾锂离子电池的组成原理,正极材料通常采用锂金属氧化物,如锂钴氧化物(LCO)、锂锰氧化物(LMO)、锂镍钴锰氧化物(NCM)等。
答案:锂金属氧化物,如锂钴氧化物(LCO)、锂锰氧化物(LMO)、锂镍钴锰氧化物(NCM)等。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反应式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反应式嘿哟,我跟你们说啊,这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反应式,可有意思啦!我呀,就坐在我的书桌前,头发有点乱蓬蓬的,就像个鸟窝,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我本子上画的那些关于锂离子电池的图。
我旁边堆着一堆化学书,感觉它们就像一群小卫士,守护着我探索锂离子电池的秘密。
这锂离子电池呢,主要就是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来回地跑,就跟小孩子玩捉迷藏似的。
充电的时候,锂离子就从正极脱嵌,然后经过电解液,“哧溜”一下就跑到负极去啦。
这时候负极就像是一个大仓库,把这些锂离子都给收起来,负极就处于富锂状态啦。
咱来看看这反应式咋写。
一般来说,正极材料常用的有锂钴氧化物(LiCoO₂)之类的。
充电的时候,正极上发生的反应就是:LiCoO₂ == Li(1-x)CoO₂ + xLi⁺ + xe⁻(这里的 e⁻就是电子啦)。
你看,锂离子就这么从正极材料里跑出来啦。
然后呢,负极一般是石墨(C)这种材料。
负极上的反应就是:6C + xLi⁺ + xe⁻ = LiₓC₆。
就好像锂离子跑到负极,跟石墨一起开起了小聚会。
等放电的时候呢,嘿嘿,就反过来啦。
锂离子又从负极脱嵌,经过电解液,“哼哧哼哧”地跑回正极去啦。
这时候电子呢,也通过用电器由外电路到达正极与锂离子复合。
这一来一回的,就实现了电能和化学能的相互转换。
我就这么研究着,脑袋里仿佛出现了一群小小的锂离子,在电池里欢快地跑着。
我跟我同桌说:“嘿,你看这锂离子电池多神奇呀!”我同桌白了我一眼,说:“你咋就对这玩意儿这么着迷呢?”我瞪了他一眼,说:“你懂啥呀,这可是科学的魅力!”哎呀,我感觉我就像个小科学家,在探索着锂离子电池的奇妙世界。
说不定哪天,我能研究出更厉害的电池呢!哈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锂离子电池管理电路摸爬滚打记(一)从98年设计手机电池(锂离子电池)充电器开始,到2000年设计第1个锂离子电池保护板,到2001年设计2节串联的DVD电池电路,到2002年设计3节串联的电热电池电路,到2003年设计4节串联的笔记本电脑电池电路,再到2005年设计7S、10S、13S、20S的动力锂离子电池电路,一直到现在,在锂离子电池行业里已经摸爬滚打8年了,其中有许多的失败,也有不少的成功,辛酸的泪水与快乐的笑容一起伴随着我在这个行业里成长着,这一路走来,有时摔得很痛,有时也收获甜美的果实,我愿意把我的这些经历,尤其是成长中的失败经历,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同时希望读我文章的人能从中吸取些技术上的经验教训,免走弯路。
在98年时,由于我原来所在的公司转行了,公司里不再需要电子技术人员,我就离开了旧公司,到了一家专业从事手机电池与充电器产品的公司里工作,当时我对锂离子电池及充电器毫无了解,由于当时的总工知道我会用PROTEL设计PCB板,因此就录用了我,让我在开发部工作,刚进入公司时,我的月薪比我在旧公司时还要低,只有1350元。
我清楚的记得,我的第一个工作就是让我设计一块手机用锂离子电池充电器的PCB,这是一个双槽的锂离子电池充电器,它的前槽是对手机充电的,后槽是对电池充电的,当前槽插入手机,而后槽也有电池时,前槽的手机能够优先充电,前槽手机充满后自动转入后槽电池充电。
这种类型的充电器现在市场上已不常见到了,但在当时,此类的充电器却很普及。
这个充电器是当时的总工用三星单片机设计的,这颗单片机并没有A/D转换功能,因此价格很低,它的A/D转换是利用两个运算放大器实现的,用来检测电池电压,由于当时我只负责设计PCB,具体的软件未曾见到,但充电器的充电效果还是较理想的。
三星的单片机性价比较高,在98年时,这样的电路成本算是较低的,因此整个产品还是很有市场竞争力的。
我很想在这里把当时的充电器电路贴上来,但在硬盘里找了很久,也没找到电路的备份,只好作罢,只能等有时间时,我重新画一个贴上来,8年过去了,这样的电路估计现在也不会再有人使用了,不再算是旧公司的技术机密了吧。
锂离子电池管理电路摸爬滚打记(二)我的总工所设计的这个充电器电路,它的输入电源就是手机原配的电源适配器,电路中通过TL494构成的BUCK电路进行DC/DC转换来降压,TL494的两路反馈中,一路作为电压反馈来进行恒压控制,另一路作为电流反馈进行恒流控制,而单片机在其中的作用就是检测电压、作充电指示、以及控制TL494的电流档(电流分成高低两档)或关闭整个充电电路。
它的充电方式从严格来说,是不算CC/CV模式的,因为单片机会每隔一段时间(比如30秒左右)关断充电电路,检测电池的电压是否达到4V2,若达到,则判断为电池已经充满。
这个电路虽然在今天看来并不是很理想的,但它的确能将电池充满。
在电路板打样回来后,研发人员对充电器进行了测试,认为功能是正常的,但这个电路在对有些电池充电时,测试的工程师说充电器有时会充到“开路”,这是我第一次在公司听到这个名词,而所谓的“开路”现象,也就是说,充电器的负载断开了,在当时,我只是设计PCB,并不明白它为什么会变成“开路”,而在实质上,是这个充电器在某种状态下,把锂离子电池充电到进入保护状态了,而无法再充电,表现出了“开路”的状态。
不过,虽然会开路,开发部的工程师认为这可能是电池的问题,因为有的电池在同一台充电器上并不会出现充电过程中的“开路”现象。
不过,会出现“开路”现象的电池,在有的充电器上并不会出现同样的问题,这听起来这有些象是兼容性问题,就比如一个用户有个CDROM,读不出盘,他找到CDROM厂家,厂家说是盘的问题,因为他的CDROM可以读出好盘,他又找到卖盘的,卖盘的说是CDROM的问题,因为别的CDROM 能读出这张盘,于是这个用户的问题仍然无法解决。
在当时,我们也认为这并不是充电器的问题。
我的总工在我来这个公司2个月后,因为个人发展原因,就离开这个公司了,在他离开后,我才得知,他的年薪是60万,这个数字,对当时的我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我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拿着这么高的薪水,为何还要离开。
总工离开两天后,总台小姐让我去总经理办公室开会,我隐隐约约感觉到,一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要让我来做了。
锂离子电池管理电路摸爬滚打记(三)当我来到总经理办公室时,我的心里变得紧张了起来,因为我看到办公室的圆桌上坐着3个人,都是公司的高层,其中包括董事长和总经理、以及副总,总经理向我了解了一些我以前所做过的产品研发,并问我对单片机是否了解,对此我给予了很有信心的答复。
因为对于单片机,我从94年就开始使用了,不过只用过MICROCHIP的PIC16C54~57系列,我曾用PIC单片机开发过几种产品,其中包括防盗报警器,钟控开关插座之类。
总经理告诉我,由于总工离开了公司,现在公司里需要一个熟悉单片机应用的人,来做充电器产品的研发工作,但由于公司里缺乏这方面的人才,希望我能帮助公司把这方面的事情扛起来,我当时并不熟悉三星单片机的应用,也对充电器产品了解不深,但面对领导的信任与期待,我爽快地答应了。
在我走出总经理办公室时,副总笑着对我说:“喔,我并不知道是你来到公司了。
”,我也跟着笑了,知道他想起我了。
这里我补充一段两年前的一段故事。
我在96年时,经一位朋友的介绍,就曾经到这家公司应聘过,当时面试我的是企划部的经理,面试时,先是填了一张履历表,又被要求翻译一篇英文资料,然后被带到电脑前操作一些软件,我当时一共被要求做了AUTOCAD的软件操作,还有数据库软件DBASE的软件操作和PROTEL的软件操作,由于我94年就有电脑了,平常又爱玩各种软件,因此这些操作对我来说是小菜一碟,但我把英语文章翻译得一踏糊涂,不过我的其它能力让面试者认为我可以一用,于是我就被带到了一位管理员前面,那位管理员看到我翻译的文章,对我说:“你的英文比较差呀”,不过企划部经理向他说明我其它方面还不错,因此他同意录用我了。
而当时的这位管理员就是现在的副总(在今天,他已经是公司的总载了,管着好几个总经理。
不过,在96年时,我虽然被录用了,但并未到这个公司报到,仍然留在了旧公司。
两年后的重新相聚,也许真的算是缘份了!在此前,开发部的经理一职是总工兼任的,在总工离开后,就由企划部的经理担任开发部的经理了,从此,我在这家公司里,从电子工程师一直做到副总工程师,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都是我的上级,我的成长与他的培养是分不开的,即使现在已经离开了这家公司,内心里仍然对他很感激,当时我称呼他为“郭经理”,我本无意把他的姓氏写出来的,但为了文章里表达的方便,只好这样,对我稍有熟悉的人,应都能猜出他是谁了。
锂离子电池管理电路摸爬滚打记(四)在当时,公司里还没有开始生产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是99年才开始生产的),所生产的产品就是充电器和其它次要配件(如手机皮套之类),而充电器是关系到整个公司生存的重要产品,对于整个公司来说,研发与销售是整个公司管理体系的重中之重,在总工离职后,研发的管理重担就落在了开发部的新经理—郭经理身上了。
郭经理在未上任前,已感觉到了充电器产品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而他无法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不过他有他的管理方法,从他上任开始,就要求整个开发部“一切用数据说话”,并把它写成大字的横幅,挂在了开发部的墙壁上。
在开发部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他告诉我们不要主观判断一个产品是好还是不好,充电器对电池是充得满还是充不满,要用数据来说话,用电压、电流、充电时间等详细的测试数据来说话,并提出了“充电饱和度”这个概念,用“充电饱和度”作为判断充电器好坏的标准之一。
我想很多读者对这个概念可能是陌生的,在这里我就对此作一说明。
所谓的充电饱和度,是先将测试用的锂离子电池以0.2C的电流进行CC/CV(指恒流/恒压,下同)充电,当充电到CV(指恒压,下同)模式电流小于0.01C时,认为电池已经充满,并将电池搁置1小时左右,再将它以0.2C的电流进行CC(指恒流,下同)放电,放电至2.75V截止电压,计算电池所放出的容量值(电流与时间乘积的积分),认为这是电池的实际容量值。
接着将该电池用充电器进行充电,直至充电器判断为充满后转灯(充电时的红灯转为充满时的绿灯),取下电池,将电池搁置1小时左右,再将电池以0.2C的电流进行CC放电,放电至2.75V截止电压,计算电池所放出的容量值,此时的容量值是充电器对电池的充满容量。
而充电饱和度=充电器对电池的充满容量/电池的实际容量*100%,这个百分值就是充电饱和度。
在引进这个概念后,一个充电器是否能对电池充满,它的充电效果如何,就一目了然了。
与之前的开发部经理相比,郭经理是一个对电子技术并不精通的管理人员,但他优秀的技术管理能力,却从此得以发挥,对公司未来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从他身上,我开始学到一些技术之外的重要东西。
锂离子电池管理电路摸爬滚打记(五)郭经理上任的第二件事,就是建立手机充电器产品的企业标准,这个任务指定由60多岁的黄工(高级工程师)来完成,黄工曾在省内一家大型国有企业担任过总工,对企业产品的标准化方面非常熟悉,他在退休后继续散发着余热,为这个公司贡献着自已多年的工作经验。
黄工的性子很直爽,总是不留情面的指出别人的错误,而且对工作一丝不苟,绝不容许有丝毫的差错,哪怕有一点小错,也一定要别人改正。
就比如电路原理图中所标注的1k电阻,k字必须小写,如果写成大写的K字,在标准化方面,是无法通过他的审核的。
我刚开始时在他那里也吃过许多苦头,设计文件常常无法通过标准化审核,但经过一段时间磨练后,工程师们就会很自觉地做到文件符合标准化要求了。
这种磨练,对新工程师来说实际上是很需要的,现在每当我看到一些工程师乱七八糟的图纸时,总会想起近乎苛刻的可敬又可爱的黄工。
充电器产品的企业标准,从初稿到复审再复审,反复修改后,终于制订完成了。
有了标准之后,就象有了把尺子,就有了对产品质量好坏的衡量依据,公司产品的质量管理方面,开始慢慢走向正轨。
顺便插上一句,当99年国家开始制订手机充电器产品的国家标准时,就是在这份企业标准上作了些修改而完成的,而同样,在以后制订锂离子电池产品的国家标准时,这家公司的锂离子电池产品企业标准也成为了制订国家标准的重要参考。
在那以后,我开始学习三星单片机,准备接手新项目的开发,但新的充电器产品中仍然沿用着旧电路,由于此前公司已经掩膜了几种共几十万片的三星单片机在仓库里,这些单片机是必须要先用掉的,而我所能做的工作,就是设计新产品的PCB,所谓的新产品,其实只是外形各不相同,而内部的电路与之前所用的电路是一样的。
也许是公司出于对我的能力的担心,在一个月之后,又用高薪从部队聘请来了两位单片机的应用高手,让他们用三星单片机为公司开发新的电路,我则继续开发用旧电路的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