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新教材的教学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O
(4)
x
(二)学生活动
问题1:观察下列函数的图象(如图1),指出图象变 化的趋势
y
y
y
1
O O
1
x
O
-1 (2)
1
2
x
(3)
x
(1)
y=2x+1, x∈R
y=(x-1)2-1, x∈R
1 y ( x (0,)) x
问题2:你能明确说出“图象呈逐渐上升趋势”
的意思吗?
在某一区间内,
重视问题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就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重视提出问题的过程 重视对解决问题过程的调控
4.重视突出学科的结构
从章到节到问题 模式化的方法和程序
再看一个案例 世界充满着变化,有些变化几乎不被人们所感觉,而有些 变化却让人们发出感叹与惊呼.例如 苏州市2004年4月20日最高气温为33.4℃,而此前的两天, 4月19日和4月18日最高气温分别为24.4℃和18.6℃,短短两天 时间,气温“陡增”14.8℃,闷热中的人们无不感叹:“天气 热得太快了!” 但是,如果我们将该市2004年3月18日最高气温3.5℃与4月 18日最高气温18.6℃进行比较,我们发现两者温差为 15.1℃, 甚至超过了14.8℃.而人们却不会发出上述感叹. 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前者变化得“太快”,而后者变化得“缓慢”.
教师在设计好初始问题(以及提出问题的方案),准备
好概略性解决方案(不止一个)和几种适应学生状况的思
维模式以后,再重点地弄清关键部分的细节,就可以去
上课了.当然,在上课时你可能会遇到不少意外的情况, 但是只要坚持过程性教学原则,不回避问题和矛盾,只
要熟悉并应用数学文化的规范,就一定会上好课——而
且会出乎意料的精彩、自然和富有创造性.
容易看出B,C之间的曲线较A,B之间的曲线更加 “陡峭”.陡峭的程度反映了气温变化的快与慢.
图4-1-1
t(天)
● 如何量化陡峭程度呢?
探究式教学
强调学生对研究过程的参与以及对科学概念,科
学方法,科学态度的全面掌握为目标的探究教学已成
为实施新课程的一种基本教学模式. 一般来说,探究式教学设计应该遵循下面的五个 原则:课题性,过程性,自主性,开放性和创造性. 杜威的思维五阶段说: 暗示,问题,假设,推论和试验 探究式教学实施策略: 产生问题,形成假设,整合资料,得出结论,验 证结论和反思与评价
高中数学教学建议
一、从几个案例谈起
二、数学教学指导思想
三、数学教学的若干策略
四、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平台 五、教学设计要点
苏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的特点
内容组织主要形式为: 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意义建构 →数学理论 →数学运用 →回顾反思
问题情境:包括实例、情景、问题、叙述等
意图:提出问题
学生活动:包括观察、操作、归纳、猜想、 验证、 推理、建立模型、提出方法等个体 活动,也包括讨论、合作、交流、互动等小 组活动;
新课程明确提出要实现三维目 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构建起课堂教学 比较完整的目标体系,由以知识本 位、学科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 本,真正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 了有机整合,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存 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
课堂教学总的要求:
创设问题情境 提供知识背景 暴露思维过程 培养数学能力 提高数学素养
意图:体验数学 意义建构:包括经历过程、感受意义、形成 表象、自我表征等. 意图:感知数学
数学理论:包括概念定义、定理叙述、模型 描述、算法程序等.
意图:建立数学 数学运用:包括辨别、解释、解决简单问题、 解决复杂问题等. 意图:运用数学 回顾反思:包括回顾、总结、联系、整合、 拓广、创新、凝缩(由过程到对象)等.
有什么区别?
2.你认为对一个函数来说,最重要的
是什么?
案例2
函数的单调性
(一)问题情境
1.情境:第2.1.1开头的第三个问题;
2.问题:说出气温在哪些时间段内是升高的?怎样用数 学语言刻画“随着时间的增大气温逐步升高”这一特 征?
10
y
8
y=f(x),x∈[0,24]
6
4
2
1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四)数学理论
问题4:如何定义单调减函数?
给出函数单调性和单调区间的概念
(五)数学运用
1.例题
例1 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写出函数的单调区间.
(1)y=-x 2+2; 1 y ( x 0) (2) x
1 提问:能不能说,函数 y (x≠0)在整个定义 x
域上是单调减函数?
引导讨论,从图象上观察或取特殊值代入验证 否定结论.(如取x1=-1,x2=2).
过程中,用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
方式,重新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
Freudenthal
传统观念: 上课就是不折不扣执行教案
或者事先设定的教学思路的过程,教学 活动是教师主导的独角戏,而且主要是 完成知识传授而不需顾及学生情感的独 角戏.
新的教育理念:教学过程是展示学生的过
程,是让学生展示的过程.焕发出生命活 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
意图:理解数学
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意义建构
提出问题 体验数学
感知数学
→数学理论 →数学运用 →回顾反思
建立数学 应用数学 理解数学
一、从几个案例谈起
案例1 函数的概念
(一)问题情境
教师提出本节课的研究课题:在初 中我们已经学习过函数的概念,今天 我们进一步地学习有关函数的知识. 提出问题1:在初中我们是如何认识函数 这个概念的?
● 用怎样的数学模型刻画变量变化的快与慢? ● 这样的数学模型有哪些应用?
在前面的案例中, “气温陡增”的数学意义是什么呢?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先来观察下面的气温曲线图 (以3月18日作为第一天).
T(℃)
C(34, 33.4)
30
20
B(32, 18.6)
10
2
A(1, 3.5)
0 2 10 20 30 34
(四)数学理论
问题5.如何用集合的观点来表述函
数的概念?
给出函数的定义.指出对应法则和定
义域是构成一个函数的要素..
(五)数学运用
1.定义的直接应用 例1.(课本P23例1)
例2.(课本P23例2)
2.已知函数确定函数的值域.
例3.(课本P23例3)
(六)总结反思 1.“初中的”函数定义和今天的定义
例2 观察下列函数的图象 并指出它们是否为定 义域上的增函数:
(1)y=(x-1)2 (2)y=|x-1|-1
1 例3 证明函数f ( x ) - 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 x
2.练习
练习第1、第2、第5题.
(六)回顾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函数单调性的概念以及判 断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单调性的方法.
能不能说,由于x=1,2,3,4,5,…时, 相应地 y=3,5,7,9,…就说随着x的增大, 函数值 y 也随着增大? 如果有n个正数x1< x2<x3<··< xn,它们的 ·· ·· 函数值满足y1< y2<y3<··< yn.能不能就说在 ·· ·· 区间(0,+∞) 上随着x的增大,函数值 y 也随 着增大? 无限个呢? 通过讨论,结合图(2)给出 f (x)在区间I 上是单调增函数的定义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O
-2
x
(4)
(三)建构数学
1.建构
1
问题3:如何用集合的观点来理解函数的 概念? 问题4:如何用集合的语言来阐述上面3个 例子中的共同特点? 结论:函数是建立在两个非空数集之间的 单值对应.
2.反思
(1)结论是否是正确地概括了例子的共同 特征? (2)比较上述认识和初中函数概是否有本 质上的差异? (3)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 是否也具有上述特征? (4)进一步,你能举出一些“函数”的例子 吗?它们具有上述特征吗? (作为例子,可以讨论课木P24练习)
通过讨论,结合图(2)给出f (x) 在区间I 上是单调增函数的定义
问题4:如何定义单调减函数?
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 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
开课敲响“第一锤” 续课奏出“最强音” 结课留下“满口香”
设计好一个初始问题就从根本上设计好了一节课,
因为学生解决初始问题的活动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展开, 可以说,在初始问题确定以后,课的大体发展方向和框 架就已经确定了——它是会按照自身的逻辑展开的.
课堂提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 学内容、目的、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 的一种形式.它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整个教学过程推进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影 响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具有强化知 识信息的传输、评价学生学习的状态、调控 课堂教学的进程、激发思维活动的开展、沟 通师生感情的交流等多项功能.
问题6.你认为对一个函数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案例2 函数的单调性
问题:说出气温在哪些时间段内是升高的?怎 样用数学语言刻画“随着时间的增大气 温逐步升高”这一特征? 问题1:观察下列函数的图象(如图1),指出 图象变化的趋势.
问题2:你能明确说出“图象呈逐渐上升趋势”
的意思吗?
问题3:如何用数学语言来准确地表述函数的单 调性呢? 能不能说,由于x=1时,y=3;x=2时,y= 5就说随着x的增大,函数值y也随着增大?
新授课内容呈现前的辅助性问题要抓住 新旧知识的联系,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相 关联的观念出发,通过辅助性问题的铺垫, 激活新知识的生长点,促进知识的正迁 移.新授课内容的呈现要尽可能从学生熟悉 的问题情境出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丰富学生的亲身感受与体验,同时加强学生 的应用意识.
3.重视思维活动
数学的价值
(二)学生活动
1.让学生就问题1略加讨论,作为讨论的一部 分,教师出示教材中的三个例子,并提出问 题2.
2.问题2:在上述例子中,是否确定了函数关 系?为什么? 通过对问题2的讨论,帮助学生回忆初中 所学的函数概念,再引导学生回答问题1.
10
y
8
y=f(x),x∈[0,24]
6
4
2
1 2
4 6
对案例的分析
1.课例展开的程序(模式)
问题情境→学生活动→建构数学 → 数学理论→数学应用→回顾小结
与教材编写的程序是一致的。
从课(例题)到章到学科
2.问题串
案例1 函数的概念
问题1:在初中我们是如何认识函数这个概念的? 问题2:在上述例子中,是否确定了函数关系?
为什么?
问题3.如何用集合的观点来理解函数的概念?
南京外国语学校
陈光立
210008 guanglichen1943@
实行新课程标准,提高教
学质量,教育理念是灵魂,教
材建设是关键,教师素质是根 本,课堂教学是核心,教学评
价是导向,现代化技术是推进
器.
数学教育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 造. 教师不应该把数学当作一个已经完 成了的形式理论来教,不应该将各种定 义、规则、算法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 创述上面3个例子中的 共同特点. (1)结论是不是正确地概括了例子的共同特征?
(2)比较上述认识和初中函数概有无本质上的差异?
(3)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是否也具有 上述特征? (4)进一步地,你能举出一些“函数”的例子吗?
问题5.如何用集合的观点来表述函数的概念?
当x的值增大时,函数值y也增大
图象在该区间内呈上升趋势
当x的值增大时,函数值y反而减小 图象在该区间内呈下降趋势
函数的这种性质称为函数的单调性.
(三)建构数学
问题3:如何用数学语言来准确地表述函数的单 调性呢? 怎样表述在区间(0,+)上当x的值增 大时,函数y=2x+1的值也增大?
能不能说,由于x=1时,y=3;x=2时, y=5就说随着x的增大,函数值y也随着增大?
值得探讨的问题
形式探究与实质探究 在实践中,探究式教学很容易流于形式, 走向两个极端: 1.“探究活动”成为引诱学生钻教师预设的 “圈套”,没有丰富的探究空间; 2.“探究活动”成为一种“标签”,学生其 实没有真正地进行探究活动,而是被教师牵着 脖子去发现“新知识”.
二、教学指导思想
1.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能不能说,由于x=1,2,3,4,5,…时, 相应地 y=3,5,7,9,…就说随着x的增大, 函数值 y 也随着增大? 如果有n个正数x1< x2<x3<··< xn,它们的函 ·· ·· 数值满足y1< y2<y3<··< yn.能不能就说在区间 ·· ·· (0,+∞) 上随着x的增大,函数值 y 也随着增大? 无限个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