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思品八下《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word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下思品第十课第一节《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教案(4)

人教版八下思品第十课第一节《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教案(4)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一、教材分析(说教材)本课内容是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十课的第一课时。

就全册书来讲,第十课是结束课,在综合提升学生的规则意识、法制观念方面有突出作用。

单就第十课来说,第一课时着重解决正义这一话题“知”的问题,即“什么是正义”、“为什么要维护正义”,为第二课时进一步解决“怎样维护正义”、“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等问题的解决奠定基础。

对这一课内容的学习是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思想品德课程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二、学情分析(说学情)初二学生对“正义”没有明确认识的实际情况。

由于“正义”问题比较抽象,学生虽然对“正义”有所耳闻,但对“正义”、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正义制度等没有明确的认识。

对上述问题有初步的认识,有利于学生成为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

针对部分学生存在逃避规则对自觉的约束的行为,不能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的现实。

部分学生为了个人利益或由于自由散漫等原因,会违法社会规则,这是非正义的行为,任其发展会产生严重后果。

应努力培养学生的正义感,使其鄙视以不正义的手段多得利益的行为。

三、教学目标(说目标)依照《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大纲》和本单元教学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根据本课的具体内容,及本课的现实针对性,三个维度设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理解正义与非正义的涵义,正义对社会发展的关系,明确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维护正义,了解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到的具体要求。

2.过程和方法运用分析、比较、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分辨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能自觉维护社会规则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做有正义感的人;能积极主动维护正义,见义勇为,匡扶正义。

四、教学重点难点(说重点难点)【重点】明辨正义与非正义、社会需要正义,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难点】未成年人维护正义既要见义勇为,又要见义巧为五、教法与学法(说教法、说学法)确立依据: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则是学校的主人,学习即生活,德育即生活,课程内容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实现生生互助、师生互助,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能力和交流与合作能力。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正义与非正义的含义,初步懂得正义制度的作用。

2.能力目标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培养正义感,做一个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有正义感的人。

【教学重点】正义的行为与非正义的行为。

【教学难点】制度的正义性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而制定的。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活动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公安局长任长霞教师:任长霞为什么能够赢得老百姓的尊重?学生回答(略)。

教师:任长霞把老百姓装在心里,为老百姓伸张正义,为老百姓惩治邪恶。

其实,我们都愿意生活在正义中。

那么,什么是正义?怎样维护正义?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

【新课教学】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走进正义(板书)1.我们都愿意生活在正义中(板书)第一环节:看教材填表出现情况善良人的共同心声假设假设的后果被欺负了如果没有正义善良……受委屈了邪恶……被侵权了整个社会……有困难了教师:我们都愿意生活在正义中。

如果没有正义,善良就会被践踏,邪恶就会肆虐,整个社会就会陷入黑暗和混乱之中。

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

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2.正义的行为及要求第二环节:比一比教师提供三张关于正义的行为、非正义的行为的图片,启发学生列举。

教师把学生分成四组,一、二小组列举正义的行为,三、四小组列举非正义的行为。

在1分钟时间里,列举的行为最多的小组获胜。

第一组正义的行为第二组正义的行为第三组非正义的行为第四组非正义的行为事例1事例2事例3事例4事例5在学生比赛中,教师注意组织和调控,对不太恰当的例子,教师要点评、矫正。

教师:在社会进程中,凡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凡阻碍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行为。

教案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教案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一框教案《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一、教学内容分析《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第四单元《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中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的第一框内容。

本框内容包括“走进正义”和“社会发展需要正义”两部分,教学重在引导学生了解正义的含义、表现、作用及正义与公平的关系。

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辨别是非的能力;探究、分析、归纳总结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按照课程标准的理念,八年级教学内容要从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来安排相关教学内容。

这一阶段学生生理、心理特点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也逐渐加强,但受年龄的限制,是非观念还处于学习和培养阶段;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更多的是享受家人及社会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很少知道回报,付出;即使知道什么是正义,也不知道如何维护正义,做一个正义的人。

因此,教学应适应学生逐渐扩展的生活内容。

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感悟正义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分辨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的认知能力,了解正义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分析判断能力和明辨是非能力。

3、知识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到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引导学生清楚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内涵,并能进行正确区分。

让学生明白正义的制度是公平的支持和保障,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对正义的理解:它的含义、表现及作用。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正义的追求,努力做一个正义之人。

五、教学方法基本的教学方法是采用启发式教学、自主学习、讨论分析、分组活动等形式,运用情景教学法、活动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清楚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内涵,并能进行正确区分。

让学生明白正义的制度是公平的支持和保障,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师生互动,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初二政治教案-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1教案 精品

初二政治教案-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1教案 精品

一、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1、走进正义活动一:O提到“正义”你会联想到哪些词汇?天理、公正、一视同仁、平等、合理、公平、正直、正当……O你认为什么是正义?正义原指事物之间的一种平衡的关系或秩序。

现在人们用正义来表示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理想目标和价值准则,它所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合理的、平衡的关系。

正义有道德正义、法律正义、社会正义。

现代社会,正义的首要要求是不伤害他人。

故意伤害他人的身体甚至生命是最严重的不正义;正义的第二个基本要求是不侵犯他人的其它基本权利。

(1)什么是正义正义——表示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理想目标和价值准则,它所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合理的、平衡的关系。

包括正义有道德正义、法律正义、社会正义。

(2)生活中的正义我们都愿意生活在正义中。

被欺负了,有人斥责欺人者;受委屈了,有地方鸣冤申诉;被侵权了,有法律制裁侵权者;有困难了,有人伸出援助之手……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3)正义行为及要求在社会进程中,凡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凡阻碍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行为。

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尤其要尊重人的生命权,公正地对待他人和自己。

活动二:O他们受到的对待正义吗?为什么?提示: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正义的制度不是为少数人利益服务的,它一定是要维护所有社会成员的整体利益的”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正义。

因为:公正的对待,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

制度是以公开宣布的程序和规则组成的系统。

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自己的制度和规则。

医院有医院的规则,学校有学校的规则,交通有交通的规则,市场有市场的规则。

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程序与规则不是为少数人制定的,而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

每个人都能从制度规则的正常运行中受益,也都受正义制度规则的约束。

如果没有正义制度规则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社会公平。

八年级政治教案-《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八年级政治教案-《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正义与非正义的含义,初步懂得正义制度的作用。

2.能力目标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培养正义感,做一个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有正义感的人。

【教学重点】正义的行为与非正义的行为。

【教学难点】制度的正义性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而制定的。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活动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公安局长任长霞教师:任长霞为什么能够赢得老百姓的尊重?学生回答(略)。

教师:任长霞把老百姓装在心里,为老百姓伸张正义,为老百姓惩治邪恶。

其实,我们都愿意生活在正义中。

那么,什么是正义?怎样维护正义?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

【新课教学】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走进正义(板书)1.我们都愿意生活在正义中(板书)第一环节:看教材填表出现情况善良人的共同心声假设假设的后果被欺负了如果没有正义善良……受委屈了邪恶……被侵权了整个社会……有困难了教师:我们都愿意生活在正义中。

如果没有正义,善良就会被践踏,邪恶就会肆虐,整个社会就会陷入黑暗和混乱之中。

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

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2.正义的行为及要求第二环节:比一比教师提供三张关于正义的行为、非正义的行为的图片,启发学生列举。

教师把学生分成四组,一、二小组列举正义的行为,三、四小组列举非正义的行为。

在1分钟时间里,列举的行为最多的小组获胜。

第一组正义的行为。

教学设计:《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教学设计
以学生的感性思维总结公平正义这一理性的话题,把人类的古老话题还原于生活之中。
学生活动说明
本节课主要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整节课基本上是以老师的启发、学生的探讨参与为主。在活动中既有对学生的理性思维的引导,也把活动还原于学生生活,从学生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引导学生反思、重建对公平正义的理解。
3、你的叔叔做生意缺斤少两、出售假冒伪劣商品,你会却说吗?若劝说无效,你会采取其他行动吗?
我们崇尚正义,希望获得公平正义的待遇,如何实现这一愿望?
教参:202页——
有这样一个心理实验:在一个瓶颈很小的瓶子中放几个球,要求被试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从瓶子里各自抽出自己的球。
(1)如果你是被试者,你会怎样做?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教师姓名
学校
教师年龄
教龄
职称
教学背景分析
(一)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功能和地位:
本课内容是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十课的第一课时。就全册书来讲,第十课是结束课,在综合提升学生的规则意识、法制观念方面有突出作用。单就第十课来说,第一课时着重解决正义这一话题“知”的问题,即“什么是正义”、“为什么要维护正义”,为第二课时进一步解决“怎样维护正义”、“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等问题的解决奠定基础。
提问1:老金该怎么办呢?
提问2:老金想打官司,可又实在没钱,他该怎么办?
片段二:后来,老金得到了法律援助中心的帮助,起诉公司要求经济赔偿。鉴于老金的家庭实际情况,民政部门为他申请到了最低生活保障金。
提问3:是谁帮帮助老金一家度过了难关?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以上措施和政策的实施对于维护正义有何意义?
(二)学生情况分析:这一阶段学生生理、心理特点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也逐渐加强,但受年龄的限制,是非观念还处于学习和培养阶段;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更多的是享受家人及社会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很少知道回报,付出;即使知道什么是正义,也不知道如何维护正义,做一个正义的人。因此,教学应适应学生逐渐扩展的生活内容。

思想品德人教八年级下册《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教案4

思想品德人教八年级下册《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教案4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教案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做有正义感的人的情感。

2、知识与能力目标:⑴明确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⑵了解正义与非正义的含义。

理解公平与正义的区别与联系。

⑶具有分辨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的认知能力,自觉维护正义的实际行动能力。

3、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法、情景教学法和活动教学法等方法,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地体验生活,学会判断是否正义行为并汲取榜样的力量,从而自觉追求正义。

教学重点:对正义全面的认识(含义、表现及作用)。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尝试做一个正义的人。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活动法、案例分析法等。

教学器具:多媒体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前置学习】1、导入新课:投影:撒贝宁与《今日说法》。

即用法律与正义的关系引入课题。

思考:你喜欢这个节目吗?为什么?教学目的: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找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围绕以下问题,自读课本P108—111内容:(1)做人的基本要求是什么?(2)什么是正义的行为、非正义的行为?(3)正义的要求是什么?(4)理解制度的正义性。

(5)为什么社会发展需要正义?【协进学习】1、投影:任长霞与李真的对比照片。

教学过程:(1)教师简要介绍案例。

(2)学生对两人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

教学目的:通过鲜明的对比,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对邪恶的愤恨和对正义的渴望。

2、词汇游戏:说出与正义相关的词语。

如:天理、公正、见义勇为……学生回答:略。

3、案例分析:投影蒋庆及其事迹。

讨论:蒋庆的哪些做法表现了正义?提到“正义”,你还会想到哪些人和事?为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回归课本:P109第一段即正义与非正义的含义。

4、活动:我为维护正义出份力。

教师提问:有同学想我不是法官,也不是公安局长,我可以为正义做些什么呢?放影:我校校运会裁判员和运动员宣誓录像。

教学设计5: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教学设计5: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一、说教材。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是人教版教材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的第一框题,本框题由总结正义和社会发展需要正义二个目标组成,是第二框题的铺垫,对整个教材的连贯性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重要的作用。

1、说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结构和八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制定如下目标;为了体现思想政治课是中心德育的主要渠道,为了体现学科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首位。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生活正义感,尝试做一个正义的人。

(2)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正义的内涵及表现,了解社会发展需要正义,正义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3)能力目标:能够全面概括什么是正义,了解正义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分析辨别是非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说教材重点与难点重点:从认知方面看未成年人对正义的定义理解较差,很难分辨,因此把重点放在《对正义的全面认识》难点: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尝试做一个正义的人。

初中生各方面思维能力不够完善。

看问题比较片面,不能理性客观分析问题,因此学生需要重点理解正义对个人生活和谐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二、1说教法1、为了达到以上的教育教学目标,上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至关重要,为此,我将在课前收集相关案例素材,制作媒体教学手段,讨论法,亲身体验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民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知识的获得市一个主动地过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会用自己头脑的思考去辨析去归纳。

2、说学法重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我将通过问题探究教学途径,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思考。

讨论在解疑中达到,题由学生提出,过程让学生参与,疑难由学生解决的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理解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三、说教学过程1复习检查,导入新课2 -3分钟,案例导入,引出课题,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的复习可以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定点,快速将学生带入本节可得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教学设计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教学设计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正义与非正义行为的含义以及正义与社会发展、社会公平的关系。

能力目标:具有分辨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的认知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做有正义感的人,具有崇尚正直的优良品德。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正义的基本内涵,认识社会正义与社会公平及社会发展的关系。

难点:对“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正义制度”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情景体验法、活动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四)、教学手段电子白板(五)、课前准备:学生在课前查阅有关正义的格言警句,近年来出现的正义和非正义的事例,以及体现正义要求的一些国家优惠政策和特殊政策。

(六)教学思路渲染导入:多媒体显示2008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金晶的颁奖辞先让学生饱含深情的朗读颁奖辞,再回到金晶当时保护奥运火炬的片段当中(播放视频),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让学生感受到,金晶的这件事不光牵动着我们的心,也牵动着祖国人的心。

)再多媒体显示:网友在网上对此事发表的看法。

(概括得出,金晶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人,我们每个人都渴望生活在充满正义的世界里,但在现实生活中,像金晶遭遇的现象还时有发生,那么究竟什么是正义?哪些行为是正义的行为?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从而引出课题。

)讲授新课:活动一:感受正义让学生联想关于“正义”的词汇,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生活中有哪些体现正义的事例?(列举出体现正义的四种现象:受委屈了,有鸣冤申诉的地方是正义;被欺负了,有人斥责欺人者,出来主持正义、公道是正义;被侵权了,有人制裁侵权者是正义;有困难了,有人伸出援助之手是正义。

)接着播放钱伟平抓小偷却遭众人冷漠的视频。

让学生谈感受。

(从而明确,到底什么是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

)活动二:我看正义播放“三鹿”奶粉事件,说说从这个材料中你看到了什么?三鹿集团的后果是什么?你们从中明白了什么?(让学生深知正义通过正义的制度来保证,才使得受害者有地方鸣冤申诉,保障公民的生命安全,使得社会得以安宁。

第十课《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教案(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 (1)doc

第十课《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教案(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 (1)doc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分辨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2、理解正义的制度对社会公平、社会发展的重要性;3、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要做有正义感的人。

二.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够分辨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

难点:理解正义与正义制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入语:同学们,我们已相处了一年多的时间,彼此已很熟悉,但相互的了解、帮助却从未间断。

下面有三种情境,我将通过同学们的选择来了解大家作为一个人应具备的一种品质的状况。

2.一一出示情境,请个别学生选择并简要说出理由。

3.小结过渡;听了同学们的回答,我发现大家身上有可贵的良知,很有正义感。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有关正义的内容。

4.出示课题:《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二)讲授新课1.案例分析,感知正义的重要性:① 首先,请大家来看这样一个案例:② 出示案例思考回答:1、歹徒说的话是什么意思?这个中年男子为什么会这么做?2、如果这个社会的人都和这位中年男子一样,将会是怎么样?③ 小结;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

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2.正义现象面面观① 下面就请同学们判断以下几种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中哪些是不正义的,哪些是正义的。

简要说明理由。

② 分小组进行讨论③ 把正义的误区集中展示④ 小结:我们根据以上的判断、讨论请大家思考:到底什么行为是正义行为?什么行为是非正义行为?3.案例分析:① 过渡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正义,但有时碰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就又有点分不清了,请看:② 出示王余斌案件,思考后回答王斌余是否应该判死刑呢?请说出理由。

③ 小结:公正的对待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

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

4.解疑释惑:(1)讲述:有人说:王斌余杀人悲剧:死的都是好人,这种制度不公平!那么,制度是否公平、正义呢?(2)要求读P109中间的故事。

思考:他们受到的对待是正义的吗?为什么张俊的爸爸要纳税?为什么小江要被扭送到派出所?(3)小结: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程序与规则不为少数人制定的,而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

思想品德人教八年级下册《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教案3

思想品德人教八年级下册《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教案3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教学设计一、知识目标学生能比较全面地了解正义的内涵及表现;了解社会发展需要正义;正义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其实就是正义的含义、表现、作用及正义与公平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能比较全面地概括什么是正义,了解正义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辨别是非的能力;探究、分析、归纳总结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社会正义感,尝试做一个正义的人。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对正义全面的认识(含义、表现及作用)。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尝试做一个正义的人。

五、教学过程一、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1、走进正义活动一:提到“正义”你会联想到哪些词汇?天理、公正、一视同仁、平等、合理、公平、正直、正当……你认为什么是正义?正义原指事物之间的一种平衡的关系或秩序。

现在人们用正义来表示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理想目标和价值准则,它所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合理的、平衡的关系。

正义有道德正义、法律正义、社会正义。

现代社会,正义的首要要求是不伤害他人。

故意伤害他人的身体甚至生命是最严重的不正义;正义的第二个基本要求是不侵犯他人的其它基本权利。

(1)什么是正义正义——表示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理想目标和价值准则,它所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合理的、平衡的关系。

包括正义有道德正义、法律正义、社会正义。

(2)生活中的正义我们都愿意生活在正义中。

被欺负了,有人斥责欺人者;受委屈了,有地方鸣冤申诉;被侵权了,有法律制裁侵权者;有困难了,有人伸出援助之手……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3)正义行为及要求在社会进程中,凡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凡阻碍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行为。

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尤其要尊重人的生命权,公正地对待他人和自己。

活动二:他们受到的对待正义吗?为什么?提示: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正义的制度不是为少数人利益服务的,它一定是要维护所有社会成员的整体利益的”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八年级政治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政治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教案人教版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教学内容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十课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正义与非正义行为的含义;正义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正义与社会公平的关系;具有分辨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的认知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做有正义感的人;具有崇尚正直的优良品德。

教学重点1、理解正义的基本内涵。

2、认识社会正义与社会公平及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学难点对“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正义制度”的认识。

教学准备学生在课前查阅有关正义的格言警句、体现正义要求的一些国家优惠政策和特殊政策;了解学生对正义的认识。

教学设想新课程教学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思想,是指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体验学习中,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在合作交流中实现知识的升华。

本课就是这种思想的支配下,通过设计的六个活动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构建知识、培养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活动一](多媒体播放《好汉歌》)师:为什么“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呢?生:(略)师:因为这“吼”声,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正义,“该出手时就出手”是对正义的维护。

社会主义需要我们在家来共同维护。

这正是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所要讲的内容。

[讲授新课]板书: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师:请阅读教材第107页“引文”。

让我们一起去感知人类良知的“声音”―――正义。

板书:一、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一)走进正义[活动二]师:请同学们完成教材第108页小栏目中的填空。

然后自己周围同学交换着看。

(学生活动,略)师:请同学们讨论:什么是正义呢?板书:什么是正义生1:正义就是被欺负了,有人出面斥责欺人者,主持正义。

生2:正义就是受委屈了,有鸣冤申诉的地方。

生3:正义是被侵权了,有法律制裁侵权者。

生4:正义就是遇到困难时,有人伸出援手。

师:只有这样,善良才不会被践踏,邪恶才不会肆虐,整个社会才不到于陷入黑暗和混乱之中。

人教版思品八下《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word教学设计

人教版思品八下《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word教学设计

人教版思品八下《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word教学设计一、知识目标学生能比较全面地了解正义的内涵及表现;了解社会进展需要正义;正义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确实是正义的含义、表现、作用及正义与公平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能比较全面地概括什么是正义,了解正义对社会进展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判定、辨别是非的能力;探究、分析、归纳总结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社会正义感,尝试做一个正义的人。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对正义全面的认识(含义、表现及作用)。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尝试做一个正义的人。

五、教学方法情形教学法、活动法、讨论法等。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七、课前预备(一)教师预备在本课教学中,事先对学生的思想状况作了调查:提到正义,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说出一些正义的言论、行为,但却专门少了解正义还表达在制度上,社会进展需要正义;道德学习更应重践行。

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引起学生的共鸣,尝试做一个正义的人是专门重要的落脚点。

以此作为切入点,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要紧采纳活动法、情形教学法、对比法、讨论法引导学生自己认识、自己体验、自己践行,重视学生的参与和摸索,关心学生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正义感,情愿尝试做一个正义的人。

(二)学生预备收集有关正义的课程资源。

八、教学过程附:【蒋庆事迹】崇高的品德伟大的人格蒋庆──一名基层法院的女法官,既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也没有豪情壮语,什么缘故生前受到群众的尊敬和热爱,身后受到组织的确信和表彰?我想要紧是她崇高的品德和伟大的人格力量。

蒋庆在16年的审判工作中,办理各类案件2000多件,包括休息日在内,平均不到三天就办理一件,没有一件错案,没有一个当事人反映她办案不公或不廉洁。

蒋庆亲民、爱民,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她对孤独无依的老人,失学无助的青年,迷失方向的青年,濒临崩溃的家庭,倾注了她所有的爱,撒下了她所有的情。

-教案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教案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一框教案《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一、教学内容分析《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第四单元《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中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的第一框内容。

本框内容包括“走进正义”和“社会发展需要正义”两部分,教学重在引导学生了解正义的含义、表现、作用及正义与公平的关系。

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辨别是非的能力;探究、分析、归纳总结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按照课程标准的理念,八年级教学内容要从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来安排相关教学内容。

这一阶段学生生理、心理特点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也逐渐加强,但受年龄的限制,是非观念还处于学习和培养阶段;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更多的是享受家人及社会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很少知道回报,付出;即使知道什么是正义,也不知道如何维护正义,做一个正义的人。

因此,教学应适应学生逐渐扩展的生活内容。

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感悟正义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分辨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的认知能力,了解正义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分析判断能力和明辨是非能力。

3、知识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到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引导学生清楚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内涵,并能进行正确区分。

让学生明白正义的制度是公平的支持和保障,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对正义的理解:它的含义、表现及作用。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正义的追求,努力做一个正义之人。

五、教学方法基本的教学方法是采用启发式教学、自主学习、讨论分析、分组活动等形式,运用情景教学法、活动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清楚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内涵,并能进行正确区分。

让学生明白正义的制度是公平的支持和保障,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师生互动,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教学设计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第十课第一框题《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依据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的“承担社会责任”。

该部分规定的目标之一是“懂得公平需要正义,激发社会正义感”,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知道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二、教材分析:《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是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的第一框内容,本框题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正义与正义的制度,培育学生学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从全书内容看,本单元作为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的最后一部分,与前三单元内容相衔接,又为九年级教学内容提供铺垫。

三、学情分析:针对学生对“正义”没有明确认识的实际情况。

由于“正义”问题比较抽象,学生虽然对“正义”有所耳闻,但对“正义”、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正义制度等没有明确的认识。

对上述问题有初步的认识,有利于学生成为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

针对部分学生存在逃避规则对自己的约束的行为,不能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的现实。

部分学生为了个人利益或由于自由散漫等原因,会违反社会规则,这是非正义的行为,任其发展会产生严重后果。

应努力培养学生的正义感,使其鄙视以不正义的手段多得利益的行为。

四、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做有正义感的人;具有崇尚正直的优良品德,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

能力目标:具有分辨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的认知能力,自觉维护正义的实际行动能力;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的能力。

知识目标:理解正义与非正义行为的涵义,正义与社会公平的关系,正义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明确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维护正义。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对正义全面的认识(含义、表现及作用)。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尝试做一个正义的人。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四单元 第十课 第1框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四单元 第十课 第1框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研 习
一、1、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
2、做人的基本要求
3、没有正义的危害
结合冷漠司机被判刑的案例说明做人的基本要求?
正义对我们的要求。
指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去探究
指导学生展现任务。
对学生把握不准的地方点拨、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适当点评。
1写出自己的理解。
2、组内交流、完善,达成本组共识。
3、展示任务
4、同学认真倾听,及时纠错、补充进一步完善并对展示的同学作出相应的评价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课 题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教学目标
1、明确对正义的理解。
2、知道正义的作用。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正义。
教学难点
正义的作用。
课 型
拓展型新授课
课 时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任务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见性问题及解决对策
情境导入
同学被抢,你做什么?
创设情境
积极思考
回答问题
学生对出示的情境感受是多层面的,教师要顺势引导。
没有正义的影响。 1、正义和正义制度的意义。
区别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 2、正义对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
正义的制度。
学生可能由于知识面的局限说得不够准确教师引导、纠正、完善。
研习
二、1、什么是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
2、制度的正义性为了什么
3、正义制度与公平的关系
找出现实生活中体现正义与公平的关系案例,并加以说明
你认为社会现在需要正义吗?正义的作用是什么?
指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入手,用生活中自己的或他人的经历、探究。
教师对此内容必要时精讲。

人教版八下思品第十课第一节《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教案(3)

人教版八下思品第十课第一节《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教案(3)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一、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第1课时)【教材分析】教学重点:感受正义。

教学难点:理解制度的正义性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而制定的。

【学生分析】正义的概念毕竟是很抽象的,但是学生对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并不陌生,如《西游记》、《水浒传》中的许多故事、附录中的材料,当然也包括古希腊的有关神话传说。

通过对这些故事的描述,学生对正义的理解会逐步丰富起来。

但这时学生还可能把正义与“劫富济贫”、“替天行道”、甚至侠客的行为联系在一起。

尤其是学生对正义、制度、秩序之间的关系,很少有这方面的感受。

让学生感受到正义的存在、正义的力量,正是初二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种积极追求,从而为付诸正义的行动打下思想和心理基础。

【综合设计思路】第一步、以师尾山宏无偿为中国战争的受害者代理诉讼导入;第二步、设计联想无极限的活动;第三步、在此基础上讲述任长霞的故事让学生谈谈对正义的理解;第四步、安排小组交流事先收集到的与正义有关的材料,接着从交流的材料中引出辨别是非的能力;第五步、介绍一些体现正义要求的有关制度。

【教学中存在的疑问】对正义概念的理解,或者说正义可以用那些词来代替。

如:正当、适当、合理、合乎情理、等等。

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教师怎样备课、备成什么样的课的问题。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第2课时)【教材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社会的公平需要正义的制度来支撑。

【学生分析】当学生初步理解正义的概念、正义的表现之后,对正义的作用、对正义与公平的关系还是比较陌生的。

让学生来体会正义的制度是公平的支持和保障,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正义是制度的灵魂。

如何看待义利关系,这也是初二学生所比较迷茫的问题。

【综合设计思路】第一步、以名人名言导入;第二步、接着进行案例分析以引出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第三步、让学生交流所了解的相关制度并谈谈它们的正义性(如律师辩护制度、公检法分工协作制度等);第四步、再让学生讨论教科书中张俊父亲在交税问题的纳闷,帮助学生了解公平与正义的关系。

【教案】10.1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教案】10.1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

10.1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课标要求:“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承担社会责任”部分:“懂得公平需要正义,激发社会正义感”。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到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2)引导学生清楚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内涵,并进行正确区分。

(3)让学生明白正义的制度是公平的支持和保障,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分辨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的能力,了解正义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分析判断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感悟正义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对正义的理解:它的含义、表现及作用。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正义的追求,努力做一个正义之人。

教学方式: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课前准备:教师:通过交谈、观察或问卷方式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如:对于当前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的评论。

学生:收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

板书设计:1、走进正义(远离非正义)(1)正义是做人的基本要求(2)正义的行为(3)正义的制度2、社会发展需要正义(1)正义保障公平(2)正义推动社会发展教学环节设计:一、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一、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2、导入:(投影:“以正义感动中国”的日本著名律师尾山宏照片)讲述:这个如今连睫毛都花白了的老人,作为中国战争受害者的代理律师,从1963年起参与了四十年来所有对日诉讼案件:历时32年的“教科书诉讼案”、“731人体试验案”、“南京大屠杀”、“遗弃化学武器以及炮弹案”……以他统领的“中国人战争受害者索赔要求日本律师团”,无偿代理这些诉讼,并自行垫付一切费用,还多次自掏腰包将中国受害者接到日本出庭。

他的行为遭到了国内右翼势力的恐吓,却赢得了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尊重。

在他身上人们看到了跨越国家和民族的正义力量,这力量启示着人们,在捍卫正义的道路上,人们可以超越一切界限,而唯独不能失去的就是正义响在心中的声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教学设计
一、知识目标
学生能比较全面地了解正义的内涵及表现;了解社会发展需要正义;正义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其实就是正义的含义、表现、作用及正义与公平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能比较全面地概括什么是正义,了解正义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辨别是非的能力;探究、分析、归纳总结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的社会正义感,尝试做一个正义的人。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对正义全面的认识(含义、表现及作用)。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尝试做一个正义的人。

五、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活动法、讨论法等。

六、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七、课前准备
(一)教师准备
在本课教学中,事先对学生的思想状况作了调查:提到正义,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说出一些正义的言论、行为,但却很少了解正义还体现在制度上,社会发展需要正义;道德学习更应重践行。

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引起学生的共鸣,尝试做一个正义的人是非常重要的落脚点。

以此作为切入点,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活动法、情景教学法、对比法、讨论法引导学生自己认识、自己体验、自己践行,重视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帮助学生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正义感,愿意尝试做一个正义的人。

(二)学生准备
收集有关正义的课程资源。

八、教学过程
附:【蒋庆事迹】
崇高的品德伟大的人格
蒋庆──一名基层法院的女法官,既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也没有豪情壮语,为什么生前受到群众的尊敬和爱戴,身后受到组织的肯定和表彰?我想主要是她崇高的品德和伟大的人格力量。

蒋庆在16年的审判工作中,办理各类案件2000多件,包括休息日在内,平均不到三天就办理一件,没有一件错案,没有一个当事人反映她办案不公或不廉洁。

蒋庆亲民、爱民,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她对孤独无依的老人,失学无助的少年,迷失方向的青年,濒临崩溃的家庭,倾注了她所有的爱,撒下了她所有的情。

可她却抛下了自己年迈的双亲,亲爱的丈夫,心爱的孩子。

有人说,蒋庆早就该当“官”了。

可蒋庆对“官”有自己独到的诠释:“在我的工作岗位上,只要公正司法,法官就是最大的官。

”是啊,法官是正义的最高守护神,只要公正司法,不论其职位高低,都是威严崇高的。

她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在审判岗位上16年,从来没有当事人反映她有不廉洁的行为,从来不接受包括亲友在内的任何礼金馈赠。

她住的是不足60平方米的单位旧公房,是她和丈夫自己动手搞装修。

有许多老板、包工头主动找上门来,向她提出帮助装修,都被她谢绝了。

在法院工作,蒋庆却是“六亲不认”,她的姐姐受人之托,打听一桩案件何时下判,她硬是把姐姐给“顶”了回去,从此亲戚朋友们都不再向她打听案件上的事。

从她获得的雅号“蒋铁锤”中,就能说明她铁面无私,刚正不阿,追求正义的坚定信念。

作为一个女人,一生中可能只生育一次;但作为一名法官,一生中可能要开成千上万次的庭。

可她出差在外为了急着赶回院里开庭审理案件,在买不到坐票的情况下,怀着5个月身孕的她在火车上整整站了13个小时。

“钱不可贪,文不可抄,师不可骂,友不可卖,官不可讨,上不可媚,下不可慢,风不可追,天不可欺。

”这是蒋庆抄录的人生格言。

这“九个不可”是蒋庆朴素而又充实的精神世界的写照,是她纯洁心灵和高尚情操的体现。

对于蒋庆,她的事迹,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一桩桩、一件件的小事,她是雷锋式的英雄,像一颗闪光的螺丝钉默默无闻、恪尽职守、锲而不舍地战斗在自己的岗位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