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福建省高考数学试卷评析(七)基于交汇的试卷评析

合集下载

2010数学高考试题分析

2010数学高考试题分析

(2)从一套试卷看,试题的综合主要体现
在一个主干知识在多个题目中交汇
以不等式为例,不等式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在试卷 中,单独出现不等式的题目并不多见,但是,它却多次出现 在与其它知识交汇的题目中。
四.考查实践能力,贴近生活, 背景公平
概率与统计应用题
这一试题设计,有以下几点好处: (1) 考查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等实践能力; (2) 考查了必然与或然的数学思想; (3) 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4) 控制了试卷的难度.
4. 对解法选择的思辨
例9. ①(2010天津理10)如图,用四种不同颜色给图中的A,
B,C,D,E,F六个点涂色,要求每个点涂一种颜色,且图中每
条线段的两个端点涂不同颜色,则不同的涂色方法有( A.288种 B.264种 C.240种 D.168种 )
教学启示:
基础知识复习与学科能力培养
问题:一个现象是(由于学生学习基础弱、学习自觉性不够、知识遗忘严 重)过于强调知识性的基础复习,以记忆性的解题练习为主;另一个现象
例 11.①(2009 宁夏理 3)对变量 x,y 有观测数据理力争(x 1,y1)
(i=1,2,„,10) ,得散点图 1;对变量 u,v 有观测数据(u 1, v1) (i=1, „, , ( ) 2, 10) 得散点图 2.由这两个散点图可以判断
A.变量 x 与 y 正相关,u 与 v 正相关 B.变量 x 与 y 正相关,u 与 v 负相关 C.变量 x 与 y 负相关,u 与 v 正相关 D.变量 x 与 y 负相关,u 与 v 负相关
1

1
0
f ( x ) dx 的近似值为
. N 1/ N
0 | lg x | , x 10, 例 4. (2010 全国新课标理 11 文 12)已知函数 f( x) = 1 若 a,b,c 2 x 6, x 10 .

2010年福建省高考数学试卷(文科)答案与解析

2010年福建省高考数学试卷(文科)答案与解析

2010年福建省高考数学试卷(文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5分)(2010•福建)若集合A={x|1≤x≤3},B={x|x>2},则A∩B等于()A.{x|2<x≤3}B.{x|x≥1}C.{x|2≤x<3} D.{x|x>2}【考点】交集及其运算.【分析】结合数轴直接求解.【解答】解:如图,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集合的交运算,属容易题,注意结合数轴,注意等号.2.(5分)(2010•福建)计算1﹣2sin222.5°的结果等于()A.B.C.D.【考点】二倍角的余弦.【专题】三角函数的求值.【分析】利用二倍角公式把要求的式子化为cos45°,从而可得结果.【解答】解:由二倍角公式可得1﹣2sin222.5°=cos(2×22.5°)=cos45°=,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倍角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3.(5分)(2010•福建)若一个底面是正三角形的三棱柱的正视图如图所示,其侧面积等于()A.B.2 C.2 D.6【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分析】本题考查立体几何中的三视图,考查同学们识图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基本能力.由图可知,棱柱的底面边为2,高为1,代入柱体体积公式易得答案.【解答】解:由正视图知:三棱柱是以底面边长为2,高为1的正三棱柱,∴底面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故底面积S==,侧面积为3×2×1=6,故选D.【点评】根据三视图判断空间几何体的形状,进而求几何的表(侧/底)面积或体积,是高考必考内容,处理的关键是准确判断空间几何体的形状,一般规律是这样的:如果三视图均为三角形,则该几何体必为三棱锥;如果三视图中有两个三角形和一个多边形,则该几何体为N棱锥(N值由另外一个视图的边数确定);如果三视图中有两个为矩形和一个多边形,则该几何体为N棱柱(N值由另外一个视图的边数确定);如果三视图中有两个为梯形和一个多边形,则该几何体为N棱柱(N值由另外一个视图的边数确定);如果三视图中有两个三角形和一个圆,则几何体为圆锥.如果三视图中有两个矩形和一个圆,则几何体为圆柱.如果三视图中有两个梯形和一个圆,则几何体为圆台.4.(5分)(2010•福建)i是虚数单位,等于()A.i B.﹣i C.1 D.﹣1【考点】复数代数形式的混合运算.【分析】复数的分子、分母化简,可得结果.【解答】解:=,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复数的基本运算,考查计算能力.5.(5分)(2010•福建)设x,y∈R且,则z=x+2y的最小值等于()A.2 B.3 C.5 D.9【考点】简单线性规划的应用.【专题】压轴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线性规划,处理的思路为:根据已知的约束条件,画出满足约束条件的可行域,再用角点法,求出目标函数的最小值.【解答】解:约束条件,对应的平面区域如下图示:当直线Z=x+2y过点(1,1)时,z=x+2y取最小值3,故选B.【点评】用图解法解决线性规划问题时,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找出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是关键,可先将题目中的量分类、列出表格,理清头绪,然后列出不等式组(方程组)寻求约束条件,并就题目所述找出目标函数.然后将可行域各角点的值一一代入,最后比较,即可得到目标函数的最优解.6.(5分)(2010•福建)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输出的i值等于()A.2 B.3 C.4 D.5【考点】程序框图.【专题】图表型.【分析】分析程序中各变量、各语句的作用,再根据流程图所示的顺序,可知:该程序的作用是利用循环计算S 的值,并输出满足条件S>11时,变量i的值.模拟程序的运行,用表格对程序运行过程中各变量的值进行分析,不难得到输出结果.【解答】解:程序在运行过程中各变量的值如下表示:a S i 是否继续循环循环前/0 1/第一圈 2 2 2 是第二圈8 10 3 是第三圈24 34 4 否此时i值为4故选C【点评】根据流程图(或伪代码)写程序的运行结果,是算法这一模块最重要的题型,其处理方法是::①分析流程图(或伪代码),从流程图(或伪代码)中即要分析出计算的类型,又要分析出参与计算的数据(如果参与运算的数据比较多,也可使用表格对数据进行分析管理)⇒②建立数学模型,根据第一步分析的结果,选择恰当的数学模型③解模.7.(5分)(2010•福建)函数的零点个数为()A.3 B.2 C.1 D.0【考点】分段函数的解析式求法及其图象的作法.【分析】分段解方程,直接求出该函数的所有零点.由所得的个数选出正确选项.【解答】解:当x≤0时,令x2+2x﹣3=0解得x=﹣3;当x>0时,令﹣2+lnx=0解得x=100,所以已知函数有两个零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函数零点的概念,以及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要画出该函数的图象不难解答此题.8.(5分)(2010•福建)若向量=(x,3)(x∈R),则“x=4”是“||=5”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考点】向量的模.【分析】当x=4时能够推出|a|=5成立,反之不成立,所以是充分不必要条件.【解答】解:由x=4得=(4,3),所以||=5成立反之,由||=5可得x=±4 所以x=4不一定成立.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平面向量和常用逻辑用语等基础知识.9.(5分)(2010•福建)若某校高一年级8个班参加合唱比赛的得分如茎叶图所示,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A.91.5和91.5 B.91.5和92 C.91和91.5 D.92和92【考点】茎叶图;众数、中位数、平均数.【专题】图表型.【分析】根据茎叶图写出这组数据,把数据按照从大到小排列,最中间的一个或最中间两个数字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平均数只要代入平均数的公式得到结果.【解答】解:由茎叶图可知:这组数据为87,89,90,91,92,93,94,96,所以其中位数为=91.5,平均数为(87+89+90+91+92+93+94+96)=91.5,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茎叶图的基础知识,考查同学们的识图能力,考查中位数与平均数的求法.在求中位数时,首先要把这列数字按照从小到大或从的大到小排列,找出中间一个数字或中间两个数字的平均数即为所求.10.(5分)(2010•福建)将函数f(x)=sin(ωx+φ)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若所得图象与原图象重合,则ω的值不可能等于()A.4 B.6 C.8 D.12【考点】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变换.【专题】计算题.【分析】由题意将函数f(x)=sin(ωx+φ)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若所得图象与原图象重合,说明是函数周期的整数倍,求出ω与k,的关系,然后判断选项.【解答】解:因为将函数f(x)=sin(ωx+φ)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若所得图象与原图象重合,所以是已知函数周期的整数倍,即k•=(k∈Z),解得ω=4k(k∈Z),A,C,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周期、图象变换等基础知识,是已知函数周期的整数倍,是本题解题关键.11.(5分)(2010•福建)若点O和点F分别为椭圆的中心和左焦点,点P为椭圆上的任意一点,则的最大值为()A.2 B.3 C.6 D.8【考点】椭圆的标准方程;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与物理意义.【专题】综合题;压轴题.【分析】先求出左焦点坐标F,设P(x0,y0),根据P(x0,y0)在椭圆上可得到x0、y0的关系式,表示出向量、,根据数量积的运算将x0、y0的关系式代入组成二次函数进而可确定答案.【解答】解:由题意,F(﹣1,0),设点P(x0,y0),则有,解得,因为,,所以=,此二次函数对应的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0=﹣2,因为﹣2≤x0≤2,所以当x0=2时,取得最大值,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椭圆的方程、几何性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运算、二次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等,考查了同学们对基础知识的熟练程序以及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运算能力.12.(5分)(2010•福建)设非空集合S={x|m≤x≤n}满足:当x∈S时,有x2∈S.给出如下三个命题:①若m=1,则S={1};②若m=﹣,则≤n≤1;③若n=,则﹣≤m≤0.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A.0 B.1 C.2 D.3【考点】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判断;集合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专题】集合.【分析】根据题中条件:“当x∈S时,有x2∈S”对三个命题一一进行验证即可:对于①m=1,得,②,则对于③若,则,最后解出不等式,根据解出的结果与四个命题的结论对照,即可得出正确结果有几个.【解答】解:由定义设非空集合S={x|m≤x≤n}满足:当x∈S时,有x2∈S知,符合定义的参数m的值一定大于等于1或小于等于0,惟如此才能保证m∈S时,有m2∈S即m2≥m,符合条件的n的值一定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1,惟如此才能保证n∈S时,有n2∈S即n2≤n,正对各个命题进行判断:对于①m=1,m2=1∈S故必有可得n=1,S={1},②m=﹣,m2=∈S则解之可得≤n≤1;对于③若n=,则解之可得﹣≤m≤0,所以正确命题有3个.故选D【点评】本小题考查集合的运算及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的解法.属于创新题,解答的关键是对新定义的概念的正确理解,列出不等关系转化为不等式问题解决.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6分)13.(4分)(2010•福建)若双曲线﹣=1(b>0)的渐近线方程式为y=,则b等于 1 .【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函数解析式的求解及常用方法.【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双曲线的性质求得渐近线方程的表达式求得b.【解答】解:由双曲线方程可得渐近线方程为y=±,又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式为y=,∴,解得b=1.故答案为1【点评】本小题考查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待定系数法,属基础题.14.(4分)(2010•福建)将容量为n的样本中的数据分成6组,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若第一组至第六组数据的频率之比为2:3:4:6:4:1,且前三组数据的频数之和等于27,则n等于60 .【考点】频率分布直方图.【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比例关系设出各组的频率,在频率分布表中,频数的和等于样本容量,频率的和等于1,求出前三组的频率,再频数和建立等量关系即可.【解答】解:设第一组至第六组数据的频率分别为2x,3x,4x,6x,4x,x,则2x+3x+4x+6x+4x+x=1,解得,所以前三组数据的频率分别是,故前三组数据的频数之和等于=27,解得n=60.故答案为60.【点评】本小题考查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基础知识,熟练基本公式是解答好本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15.(4分)(2010•福建)对于平面上的点集Ω,如果连接Ω中任意两点的线段必定包含于Ω,则称Ω为平面上的凸集,给出平面上4个点集的图形如下(阴影区域及其边界):其中为凸集的是②③(写出所有凸集相应图形的序号).【考点】元素与集合关系的判断.【专题】新定义;集合.【分析】由凸集的定义,可取一些线段试一下,若有不在图形内部的点即可排除.【解答】解:①中取最左边的点和最右边的点的连线,不在集合中,故不为凸集;④中取两圆的公切线,不在集合中,故不为凸集;②③显然符合.故答案为:②③.【点评】本题为新定义题,正确理解定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难度不大.16.(4分)(2010•福建)观察下列等式:①cos2α=2cos2α﹣1;②cos4α=8cos4α﹣8cos2α+1;③cos6α=32cos6α﹣48cos4α+18cos2α﹣1;④cos8α=128cos8α﹣256cos6α+160cos4α﹣32cos2α+1;⑤cos10α=mcos10α﹣1280cos8α+1120cos6α+ncos4α+pcos2α﹣1;可以推测,m﹣n+p= 962 .【考点】类比推理.【专题】压轴题;规律型.【分析】本小题考查三角变换、类比推理等基础知识,考查同学们的推理能力等.观察等式左边的α的系数,等式右边m,n,p的变化趋势,我们不难归纳出三个数的变化规律,进而得到结论.【解答】解:因为2=21,8=23,32=25,…,128=27所以m=29=512;每一行倒数第二项正负交替出现,1×2,﹣2×4,3×6,﹣4×8,5×10,可推算出p=50,然后根据每行的系数和都为1,可得n=﹣400.所以m﹣n+p=962.故答案为:962.【点评】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是:(1)通过观察个别情况发现某些相同性质;(2)从已知的相同性质中推出一个明确表达的一般性命题(猜想).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74分)17.(12分)(2010•福建)数列{a n}中,a1=,前n项和S n满足S n+1﹣S n=()n+1(n∈N*).(Ⅰ)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a n以及前n项和S n;(Ⅱ)若S1,t(S1+S2),3(S2+S3)成等差数列,求实数t的值.【考点】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等差关系的确定.【专题】计算题.【分析】(Ⅰ)根据a n+1=S n+1﹣S n求得a n+1进而根据a1求得数列{a n}的通项公式,根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求得前n项的和.(Ⅱ)根据求得(1)的前n项和的公式,求得S1,S2,S3,进而根据等差中项的性质求得t.【解答】解:(Ⅰ)由S n+1﹣S n=()n+1得(n∈N*);又,故(n∈N*)从而(n∈N*).(Ⅱ)由(Ⅰ)可得,,.从而由S1,t(S1+S2),3(S2+S3)成等差数列可得:,解得t=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属基础题.18.(12分)(2010•福建)设平面向量=(m,1),=(2,n),其中m,n∈{1,2,3,4}.(Ⅰ)请列出有序数组(m,n)的所有可能结果;(Ⅱ)记“使得m⊥(m﹣n)成立的(m,n)”为事件A,求事件A发生的概率.【考点】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计数原理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分析】(I)按照第一个数字从小变大的顺序,列举出所有的事件,共有16种结果.(II)根据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列出关于m,n的关系式.把关系式整理成最简单的形式,根据所给的集合中的元素,列举出所有满足条件的事件,根据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得到结果.【解答】解:(I)有序数对(m,n)的所有可能结果是:(1,1)(1,2)(1,3)(1,4)(2,1)(2,2)(2,3)(2,4)(3,1)(3,2)(3,3)(3,4)(4,1)(4,2)(4,3)(4,4)共有16个,(II)∵m⊥(m﹣n),∴m2﹣2m+1﹣n=0,∴n=(m﹣1)2∵m,n都是集合{1,2,3,4}的元素.∴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为(2,1)和(3,4),共有2个,又基本事件数是16,∴所求的概率是P==【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概率古典概型,考查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应用意识,是一个比较好的题目,这种题目值得同学们仔细研究.不要没有规律的胡乱写出来,防止漏掉.19.(12分)(2010•福建)已知抛物线C:y2=2px(p>0)过点A(1,﹣2).(Ⅰ)求抛物线C的方程,并求其准线方程;(Ⅱ)是否存在平行于OA(O为坐标原点)的直线L,使得直线L与抛物线C有公共点,且直线OA与L的距离等于?若存在,求直线L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考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抛物线的简单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I)将(1,﹣2)代入抛物线方程求得p,则抛物线方程可得,进而根据抛物线的性质求得其准线方程.(II)先假设存在符合题意的直线,设出其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根据直线与抛物线方程有公共点,求得t 的范围,利用直线AO与L的距离,求得t,则直线l的方程可得.【解答】解:(I)将(1,﹣2)代入抛物线方程y2=2px,得4=2p,p=2∴抛物线C的方程为:y2=4x,其准线方程为x=﹣1(II)假设存在符合题意的直线l,其方程为y=﹣2x+t,由得y2+2y﹣2t=0,∵直线l与抛物线有公共点,∴△=4+8t≥0,解得t≥﹣又∵直线OA与L的距离d==,求得t=±1∵t≥﹣∴t=1∴符合题意的直线l存在,方程为2x+y﹣1=0【点评】本题小题主要考查了直线,抛物线等基础知识,考查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分类讨论与整合思想.20.(12分)(2010•福建)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E、H分别是棱A1B1,D1C1上的点(点E 与B1不重合),且EH∥A1D1,过EH的平面与棱BB1,CC1相交,交点分别为F,G(Ⅰ)证明:AD∥平面EFGH(Ⅱ)设AB=2AA1=2a,在长方体ABCD﹣A1B1C1D1内随机选取一点,记该点取自于几何体A1ABFE﹣D1DCGH 内的概率为p,当点E、F分别在棱A1B1,B1B上运动且满足EF=a时,求p的最小值.【考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几何概型.【专题】综合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概率与统计.【分析】(Ⅰ)证明AD∥平面EFGH,只需证明AD∥EH;(Ⅱ)根据几何槪型的概率公式,结合基本不等式求出取自于几何体A1ABFE﹣D1DCGH内的概率为p的最小值,即可求出概率.【解答】(Ⅰ)证明:∵AD∥A1D1,EH∥A1D1,∴AD∥EH,∵AD⊄平面EFGH,EH⊂平面EFGH∴AD∥平面EFGH;(Ⅱ)解:根据几何槪型的概率公式可知,点取自于几何体A1ABFE﹣D1DCGH内的概率为P=,∴若p最小,则只需几何体A1ABFE﹣D1DCGH的体积最小,即五边形A1ABFE的面积最小,等价为三角形EFB1的面积最大,∵EF=a,∴=a2,则S△B1EF=≤(B1E2+B1F2)=,当且仅当B1F=B1E时取等号,此时五边形A1ABFE的面积最小为2a2﹣=,则取自于几何体A1ABFE﹣D1DCGH内的概率为P==.【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线面平行,考查几何槪型的概率计算,根据体积槪型结合基本不等式求出最值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1.(12分)(2010•福建)某港口O要将一件重要物品用小艇送到一艘正在航行的轮船上,在小艇出发时,轮船位于港口O北偏西30°且与该港口相距20海里的A处,并正以30海里/小时的航行速度沿正东方向匀速行驶.假设该小艇沿直线方向以v海里/小时的航行速度匀速行驶,经过t小时与轮船相遇.(Ⅰ)若希望相遇时小艇的航行距离最小,则小艇航行速度的大小应为多少?(Ⅱ)为保证小艇在30分钟内(含30分钟)能与轮船相遇,试确定小艇航行速度的最小值;(Ⅲ)是否存在v,使得小艇以v海里/小时的航行速度行驶,总能有两种不同的航行方向与轮船相遇?若存在,试确定v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专题】综合题;压轴题.【分析】(1)先假设相遇时小艇的航行距离为S,根据余弦定理可得到关系式S=整理后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可确定答案.(2)先假设小艇与轮船在某处相遇,根据余弦定理可得到(vt)2=202+(30t)2﹣2•20•30t•cos(90°﹣30°),再由t的范围可求得v的最小值.(3)根据(2)中v与t的关系式,设然后代入关系式整理成400u2﹣600u+900﹣v2=0,将问题等价于方程有两个不等正根的问题,进而得解.【解答】解:(1)设相遇时小艇的航行距离为S海里,则S===故当t=时,,v=即小艇以30海里/小时的速度航行,相遇时小艇的航行距离最小.(2)设小艇与轮船在某处相遇由题意可得:(vt)2=202+(30t)2﹣2•20•30t•cos(90°﹣30°)化简得:=400由于0<t,即所以当时,v取得最小值10即小艇航行速度的最小值为10海里/小时(3)由(2)知:,设(u>0)于是400u2﹣600u+900﹣v2=0①小艇总能有两种不同的航行方向与轮船相遇,等价于方程①应有两个不等正根,即,解得15<v<30所以,v 的取值范围是(15,3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三角形、二次函数等基础知识,考查推理论证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应用意识,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22.(14分)(2010•福建)中小学生的视力状况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某市有关部门对全市3万名高中生的视力状况进行一次抽样调查统计,所得到的有关数据绘制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从左至右五个小组的频率之比依次是2:4:9:7:3,第五小组的频数是36.(1)本次调查共抽测了300 名学生;(2)本次调查抽测的数据的中位数应在第三小组;(3)如果视力在4.9﹣5.1(含4.9、5.1)均属正常,那么全市高中生视力正常的约有8400 人.【考点】频率分布直方图.【专题】图表型.【分析】(1)先求出每一份有多少人,36÷3=12(人),然后求出总人数12×(2+4+9+7+3)=300(人);(2)根据中位数的定义,第150和第151个同学视力的平均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通过计算落在第三小组;(3)先算出300人中视力正常的有多少人,再计算全市高中生视力正常的约有多少人.【解答】解:(1)36÷=300(名)答:本次调查共抽测了300名学生.(2)中位数在第三小组;∵这300个数据的中位数是从小到大排列后的第150和第151个数的平均数,而第150和第151个数位于第三小组∴中位数在第三小组.(3)∵视力在4.9﹣5.1范围内的人有84人,×30000=8400(人)答:全市高中生视力正常的约有8400人.故答案为:300;三;8400.【点评】本题考查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

立足知识交汇 深化能力立意 突出数学本质——回眸2010年福建高考数学试题

立足知识交汇 深化能力立意 突出数学本质——回眸2010年福建高考数学试题

1 题、 7 文科第 l 题 , 9 将解析几何的考查提前到了理 科解答题的第 2题、文科解答题的第 3题 ,这种考
2 1 第 8期 0 0年
福 建 中学数 学

根据 提供 的信 息加 工组 合 .例如 ,文科 第 l ,寓 6题 考查 合 情 推理 和 三 角恒 等变 换 于 “ 二项 式” 一 情 景 这 之 中 ,要 求学 生 理解 问题 的新 情 景 ,利 用猜 想 、 归 纳找 出它们 的数 量 关系 ,其 中 关键 是 运 用二 项 式 系 数 的赋值 法 思想 ,列 方程 解 方程 ;再 如 ,理 科 第 9 题 以 四个数 关 于乘 法 运 算构 成 的循 环群 为 背 景 ,以 复 数 、 集合 、 方程 为 载 体 ,考 查 学 生 学 习潜 能 ;如 理 科第 1 题 、文 科第 2 题取 材于 考 生熟悉 的背景 , 9 l 要 求考 生能 够将“ 遇” 距离最 短” 时 间最 少” 相 、“ 、“ 等 自然语 言 转 化 为直 观 形 象 的 图形 语言 ,进 而 抽象 出 体 现“ 速度 ” 时 间” “ 、“ 和 距离 ” 间数量 关系 的 函数 方 之 程语 言 ,奠 定解决 问题 的基 础 ;理科 第 2 0题 以三次 函数 为 背景 , 由特 殊 到一 般地 解 决 了三 次 函 数 的有
段 F 上是否 存在点 P ,使 D M P上平 面 A F” . MN 等
D D D 1 F= 2. F= A= N= ,A √
(I) 求 异 面 直
线 MF与 A 所 成 角 D 的余 弦值 ;
( 点 S为 A Ⅱ) N
立体 几何试 题是 高考命 题改 革 的“ 验 田” 此类 试 , 试 题 的背 景 比较新 颖 ,需 要 实 际操作 和 巧妙 设计 , 根 据题 目的条 件 和结 论进 行 观察 、分 析 、探 索 、决 策 .试 题 的命 制 ,理 应 关注 课标 新增 知识 与传 统 知

2010年高考试题——数学理(福建卷)解析版

2010年高考试题——数学理(福建卷)解析版

2010年高考试题——数学(理)(福建卷)解析解析(一)第I 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

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cos 13计算sin43cos 43-sin13的值等于( )A .12B .33C .22D .32【答案】A【解析】原式=1sin (43-13)=sin 30=2,故选A 。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三角函数中两角差的正弦公式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考查基础知识,属保分题。

2.以抛物线24y x =的焦点为圆心,且过坐标原点的圆的方程为( )A .22x +y +2x =0 B .22x +y +x=0 C .22x +y -x=0D .22x +y -2x =0【答案】D【解析】因为已知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1,0),即所求圆的圆心,又圆过原点,所以圆的半径为r=1,故所求圆的方程为22x-1)+y =1(,即22x -2x +y =0,选D 。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抛物线的几何性质以及圆的方程的求法,属基础题。

3.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111a =-,466a a +=-,则当n S 取最小值时,n 等于A .6B .7C .8D .9【答案】A【解析】设该数列的公差为d ,则461282(11)86a a a d d +=+=⨯-+=-,解得2d =, 所以22(1)11212(6)362n n n S n n n n -=-+⨯=-=--,所以当6n =时,n S 取最小值。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前n 项和公式的应用,考查二次函数最值的求法及计算能力。

4.函数2x +2x-3,x 0x)=-2+ln x,x>0f ⎧≤⎨⎩(的零点个数为 ( )A .0B .1C .2D .3【答案】C【解析】当0x ≤时,令2230x x +-=解得3x =-;当0x >时,令2ln 0x -+=解得100x =,所以已知函数有两个零点,选C 。

从2010年高考福建数学试题看数学创新题的考查趋势

从2010年高考福建数学试题看数学创新题的考查趋势
方式有 不 同的解 决方法 ,但难 易程度 则不 同 ,给考 生创 造 了不 同的思维 空间 .
② C S R=8 o R一 csR+1 O4 cs 8 o ; ③ c sa=3 cs t一 8 o o6 2 o 2 2 csR+1c s口一 ; ' 8 o 1 ④ c sR=18 o 一 5 csR+ 6 cs R o8 2cs 2 6 o 10 o
2 .实现适度开放,突出创新意识 开 放 性 问题 能给 每一 位 考 生提 供 不 同的平 台, 让考 生用 自己掌 握 的知识 、熟悉 的方式 去表达 对 问 题 的理解 的机 会 .实现适 度 开放 ,突 出创新 意 识 , 这是 21 0 0年高 考福建 数学试 题 的又一亮点 .许 多试 题 的设 计体 现 了创新 的意 识 ,并注 意试 题 的适度 开 放 .在题型、题量、结构、内容分布、重点知识保 持稳 定 的基 础上 ,在 试题 的选材 、情 景 、设 问、编
恒 等式 ,可 以求出 m、 , P的值 .当然 这种解法 不 v / 、 仅 思维量 大 ,而 且运 算量也较 大 .
定深度和广度、能体现数学素养 的数学试题 ,注 重 问题 的多样 化 ,体现 思 维 的发散 性 ,反 映数 、形 运动 变化 的特 点 ,着 重考查 数 学主 体 内容 .文理 数

力 ,突 出能 力考 查 ,充 分发挥 数 学科 考 试的选 拔 功 能 和对 中学 数学教 学 的积极 的导 向作 用 .本文 试 图 从 21 00年高考 福建 数学试题 出发 ,探 讨数 学创新题 的考查 趋势 ,以其在新 一轮 的高三数 学复 习教 学 中 , 让 学生在 知识 和 方法 的应 用 中提 高 综合 能 力和基 本 素质 ,形 成科学 的世界观 和 方法 论 .

2010福建高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0福建高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0福建高考数学试卷及答案【2010福建高考数学试卷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 已知函数 f (x) = x² + ax + b 是一个顶点坐标为(1, m) 且与 x 轴交于两个不等点的抛物线(3 ≤ m ≤ 4),那么 a 是____, b 是____。

【解析】函数 f (x) 是一个抛物线,顶点坐标为(1,m),说明它的对称轴 x=1,那么抛物线的方程为f(x)=(x-1)²+a+1,把点(1,m)代入方程,可以得到二元一次方程m=(1-1)²+a+1,即a=m-1。

再由于抛物线与x轴交于两个不等点,说明抛物线的表达式f(x)=x²+ax+b,在抛物线上方,即对应其自变量x的取值,函数值全部为正,即f(x)>0。

根据这一条件,可以得出b>0。

所以该题的解为:a=m-1,b>0. 【答案】a=m-1,b>0.2. 下列数列按顺序排列是________。

n₁=1,n₂=1,n₃=—5,n₄=—1,n₅=5,n₆=1,n₇=—5,n₈=________。

【解析】观察数列可以发现,n₁和n₂都是1,后面的每两项的正负号和数值相同,且前一对正负号后面都是负数和正数。

所以根据这个规律,数列继续下去应该是—5,5,—5,5,________。

所以该题的解为:5.【答案】5.3. 设 a ≠ 1,若 a² + 2a + 2 = 0, 则 a³ + 2a²+ 2a =________。

【解析】将 a³ + 2a² + 2a 写成 a(a² + 2a + 2) 的形式,可以看出括号里的内容与题干中的方程相同。

所以 a³ +2a² + 2a = a × (—2a) = (—2a²).【答案】(—2a²).4. 半径为 r 的水管里沟能流过最大的圆盘的半径是________。

2010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数学试题特点

2010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数学试题特点

2010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数学试题特点2010年福建省普通高中质量检查数学试题,遵循2010年《考试大纲》和2010年福建省《考试说明》,本着“立足基础,关注过程,突出探究,强调应用,追求‘开放’与‘多样’”的指导思想,全面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内容全面,重点突出。

较好地实现了2 009年福建省高考数学《考试说明》提出的“整卷难度应控制在0.6左右”的要求,试题的难、中、易比例恰当,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有效的区分度,体现了不同层次的要求,符合我省高中数学教学的实际。

1.立足基础,彰显本质2010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数学试卷,继续保持福建省新课程改革的命题风格,全面考查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中各部分的内容,试卷不仅对高中数学六大主干知识进行了重点考查,而且对复数、二项式定理、排列组合、线性规划、平面向量等内容也都有所考查,知识点涉及面广而且分布合理。

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是今年省质检数学试题的一个显著特点,数学试题没有考查单纯背诵、记忆的内容,也没有考查课本上的原题,但试卷的选择题和填空题以及解答题的前三道题中的许多题目都是基本数学问题的组合。

纵观全卷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数学问题的认识,基本数学问题解法模式的研究,基本问题所涉及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理解,彰显数学本质,既符合2010年福建省高考数学《考试说明》的要求,又有利于中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如文科第20题的第一小题,考查的是等比数列的最基本的概念问题,突出考查数学的本质。

2010年省质检数学试题注重考查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但并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着重考查了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知识主干,以重点知识为主线组织全卷的内容。

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与统计、数列构成了试卷的主体,这些高中数学的主干内容都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在试卷中占有较大比重。

省质检数学试题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强调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重视的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和相关的知识。

2010福建高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0福建高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0福建高考数学试卷及答案(正文)第一部分:选择题1. 已知函数 f(x) = x^2 - 4x + 3,若 f(x) = 0,则 x 的值是多少?解析:将 f(x) = 0 代入函数,得到 x^2 - 4x + 3 = 0。

将方程进行因式分解,可得 (x - 1)(x - 3) = 0。

因此,得到 x = 1 或 x = 3。

2. 设集合 A = {0, 2, 4, 6},集合 B = {2, 3, 5},则 A∪B 的结果是什么?解析:A∪B 表示求两个集合的并集,即将 A 和 B 中的元素放在一起构成一个新的集合。

所以 A∪B = {0, 2, 3, 4, 5, 6}。

3. 一个菱形 ABCD 的边长为2,已知 AC 的延长线与 BD 的交点为E,且 AE = CE,则△BEC 的面积等于多少?解析:首先,连接 AD 和 BC,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等边三角形。

由于 AC 的延长线与 BD 的交点为 E,AE = CE,所以△ABC 是一个等腰三角形,且 AB = BC = CA = 2。

因此,△ABC 的高等于2√3/2 = √3。

再由于△BEC 与△ABC 相似,所以它们的面积之比为 (BC/EC)^2 =(2/√3)^2 = 4/3。

因此,△BEC 的面积为(4/3) * (√3)^2 = 4。

4. 设 a = log2(x - 4),b = log3(x - 2),c = log4(x - 6),若 a + b + c = 0,则 x 的值为多少?解析:根据对数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 x - 4 = 2^a,x - 2 = 3^b, x - 6 = 4^c。

将这三个式子相加,得到 x - 8 = 2^a + 3^b + 4^c。

因此,x = 2^a + 3^b + 4^c + 8。

由于 a + b + c = 0,所以 x = 2^0 + 3^0 + 4^0 + 8 = 12。

......(接下来是答案部分,同样以正文形式呈现)1. x 的值为 1 或 3。

2010年福建高考数学试题分析

2010年福建高考数学试题分析

2010年福建高考数学试题分析2010年福建高考数学试题,继承了以往福建试卷的特点。

试题在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更具有了福建特色,适合福建中学教学实际,对福建省平稳推进教育改革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一、注重思维,深化能力今年高考数学试题从整体看,体现“注重思维,深化能力”的特点,在保持2009年试卷结构的基础上,又有新的突破与创新:试题不仅能注意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更注重了对能力的考查。

试题注重方法和数学应用能力的考查。

例如,理科第10题:对于具有相同定义域d的函数f(x)和g (x),若存在函数h(x)=kx+b(k,b为常数),对任给的正数m,存在相应的x0∈d,使得当x∈d且x>x0时,总有0<f(x)-h(x)<m,0<h (x)-g(x)<m,则称直线l∶y=kx+b为曲线y=f(x)与y=g(x)的“分渐近线”。

给出定义域均为d={x|x>1}的四组函数如下:二、稳中有变、变中求新整体来说,本次试题体现了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思想。

从考查内容来看,在题型、结构以及6大主干知识核心思想的考查上是不变的,变化比较大的题序结构改变,解答题顺序布局有所变化,最明显的是“三角”和“解析几何”。

试题背景较新,但注重本质,考查学生将知识迁移到现实情景的能力,从而检测考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胆创新,注重探究。

试卷设计了适量的、没有现成的解题模式的创新性问题,要求考生根据试题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检索、加工和组合,探求问题实质,寻找解决方案。

三、注重基础知识,突出课改理念考查最核心、最基础的知识,基本围绕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数学思想方法进行考查:三角函数、概率统计、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导数及其运用,又是全面考查,几乎没一个落下,但是强化应用。

如理科6题:如图,若ω是长方体abcd-a1b1c1d1被平面efgh截去几何体efghb1c1后得到的几何体,其中e为线段a1b1上异于b1的点,f 为线段bb1上异于b1的点,且eh//a1d1,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ⅰ)证明:ad∥平面efgh;(ⅱ)设ab=2aa1=2a.在长方体abcd-a1b1c1d1内随机选取一点.记该点取自几何体a1abfe-d1dcgh内的概率为p,当点e,f分别在棱a1b1、bb1上运动且满足ef=a时,求p的最小值.强调知识立体几何与概率间的交叉、综合,有效地考查了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11年福建省高考数学试卷评析(七)——基于交汇的试卷评析

2011年福建省高考数学试卷评析(七)——基于交汇的试卷评析

法 ,利用数学素养灵活 ,解决 问题 .
例 8 ( 1)设 V 是全体 平面 向量 构成 的集合 , 理 5 若 映 射 f: R满足 :对 任意 向量 a=(。Y) V , V X,,∈ b X , ∈ , =(2 Y) V 以及 任 意 ∈R , 均有 l +1 )) 厂 ( (一 6
学习潜能 ,考查考 生面对新情境 、新 问题灵活地综 合 已有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的数学素养 ,充分体现 试 卷 的效度 、区分度 . 决本 题 的关键 在于 理解 “ 解 性 质 P 这个全新 的概念 ,考生结合映射与向量运算对 ” 的性质 P实际上是线 性 保 持 不变 的性 质 ,再 利 用知 识 迁移 类 比映射 ③ 即

2 ( + 1 2fb ,则称 l映射具有性质 P. f a ( ) () ) — 厂
现给 出如 下 映射 :
① f : R , (1=X Y, =( , ) lV J) — , X Y ∈V
( : ( =X +Y, , ∈V V— R, ) m= )
生的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 为他们的后续发展奠定 良好的基础 .
③ : , ( = V— R m) +Y , l X Y ∈V +1 | =( , ) I ,
2 1 年福建省高考数学试卷评析 ( 01 七)
基于交汇 的试卷评析
涂钊榕 , 庄静 云
独 立 的情 况下 创 造性 的用 所 学 的知识 ,数 学 思想 方
“ 数学素养” 一词 出现在我国数学教学大纲中, 标 志着我国数学教育 目 标从应试型 向累质型方向的转 变 .数学素养 的提出对学生素质 的发展起到提 纲挈 领 ,画龙 点 睛 的作 用 .“ 问渠 哪得清 如 许 ,为有 源头 活水来” 的数学教师在提高学生“ 数学素养” 中起着主 导 性作 用 .授人 以鱼 不如 授人 以渔 ” 师在 教学 过程 “ 教 中, 如果不“ 规避常规 , 去模式化” 套用解题模式 , 认 为“ 熟能生巧” 让学生陷入“ , 题海战术” 形成思维定 ,

2010年全国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福建

2010年全国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福建

2010年高考试题数学试题(文史类)-福建卷第I卷(选择题共60分)1.若集合A={x|1≤x≤3},B={x|x>2},则A∩B等于A {x | 2<x≤3}B {x | x≥1}C {x | 2≤x<3}D {x | x>2}2.计算1-2sin222、5°的结果等于A、1/2B、/2 C/3 D/23.若一个底面是正三角形的三棱柱的正视图如图所示,其侧面积...等于A、B、2C、2D、64.i是虚数单位,((1+i)/(1-i))4等于A、iB、-iC、1D、-15.若x,y∈R,且,则z=x+2y的最小值等于A、2B、3C、5D、96.阅读右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输出的i值等于A、2B、3C、4D、57.函数f(x)= 的零点个数为A、2B、2C、1D、08、若向量a=(x,3)(x∈R),则“x=4”是“| a |=5”的A、充分而不必要B、必要而不充分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9、若某校高一年级8个班参加合唱比赛的得分如茎叶图所示,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A、91、5和91、5B、91、5和92C 91和91、5 D、92和9210、将函数f(x)=sin(ωx+φ)的图像向左平移π/2个单位,若所得图像与原图像重合,则ω的值不可能...等于A、4B、6C、8D、1211、若点O和点F分别为椭圆x2/4 +y2/3 =1的中心和左焦点,点P为椭圆上点的任意一点,则的最大值为A、2B、3C、6D、812、设非空集合S=={x | m≤x≤l}满足:当x∈S时,有x2∈S 、给出如下三个命题:①若m=1,则S={1};②若m=-1/2 ,则1/4 ≤ l ≤ 1;③l=1/2,则-/2≤m≤0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A、0B、1C、2D、3第II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3、若双曲线x2 / 4-y2 / b2=1 (b>0) 的渐近线方程为y=±1/2 x ,则b等于、14、将容量为n的样本中的数据分成6组、绘制频率分步直方图、若第一组至第六组数据的频率之比为2:3:4:6:4:1,且前三组数据的频率之和等于27,则n等于、15、对于平面上的点集Ω,如果连接Ω中任意两点的线段必定包涵Ω,则称Ω为平面上的凸集,给出平面上4个点集的图形如下(阴影区域及其边界):其中为凸集的是(写出所有凸集相应图形的序号)、16、观察下列等式:①cos2α=2 cos2α-1;②cos 4α=8 cos4α-8 cos2α+1;③cos 6α=32 cos6 α-48 cos4α+18 cos2α-1;④cos 8α= 128 cos8α-256cos6 α+160 cos4α-32 cos2α+1;⑤cos 10α=mcos10α-1280 cos8α+1120cos6 α+ncos4α+p cos2α-1;可以推测,m-n+p=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2分)数列{a n}中,a 1 =1/3,前n项和S n 满足S n+1 -S n =(1 / 3)n + 1 (n∈)N *、(I)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a n 以及前n项和S n(II)若S 1,t(S 1+ S 2),3(S 2+ S 3)成等差数列,求实数t的值、18、(本小题满分12分)设平面向量a m =(m,1),b n =(2,n),其中m,n∈{1,2,3,4}、(I)请列出有序数组(m,n)的所有可能结果;(II)记“使得a m ⊥(a m-b n)成立的(m,n)”为事件A,求事件A发生的概率、19、(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抛物线C的方程C:y 2 =2 p x(p>0)过点A(1,-2)、(I)求抛物线C的方程,并求其准线方程;(II)是否存在平行于OA(O为坐标原点)的直线l,使得直线l与抛物线C有公共点,且直线OA与l的距离等于?若存在,求出直线l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试题(福建卷,解析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试题(福建卷,解析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试题(福建卷,解析版)一、选择题: 1、【答案】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于三角两角差公式的运用以及常见三角函数值的记忆。

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2130sin =。

【解析】2130sin 13sin 43cos 13cos 43sin ==-2、【答案】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抛物线焦点的识记以及原方程的求解。

px y 22=的焦点为)0,2(pF ,求解圆方程时,确定了圆心与半径就好做了。

【解析】抛物线的焦点为)0,1(F ,又圆过原点,所以1=R ,方程为021)1(2222=+-⇔=+-y x x y x 。

3、【答案】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等差数列公式、求和公式的掌握程度,以及一元二次方程最值问题的求解。

d n n na S d n a a n n 2)1(,)1(11-+=-+=。

【解析】由61199164-=+-=+=+a a a a a ,得到59=a ,从而2=d ,所以n n n n n S n 12)1(112-=-+-=,因此当n S 取得最小值时,6=n .4、【答案】C【命题意图】本题从分段函数的角度出发,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初等函数的掌握程度。

【解析】⎪⎩⎪⎨⎧>≤-+=0,ln 0,4)1()(22x ex x x x f ,绘制出图像大致为所以零点个数为2。

5、【答案】C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程序框图的理解。

选材较为简单,只需要考生能从上到下一步步列出就可以正确作答。

【解析】s =0→i =1→a =2→2=s →2=i →8=a →10=s →3=i →24=a → 34=s →i =4→输出i =4,选择C 6、【答案】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对立体几何体的理解程度、空间想像能力。

灵活,全面地考查了xye 2-4 -3考生对知识的理解。

【解析】若FG 不平行于EH ,则FG 与EH 相交,焦点必然在B 1C 1上,而EH 平行于B 1C 1,矛盾,所以FG 平行于EH ;由⊥EH 面11ABB A ,得到EF EH ⊥,可以得到四边形EFGH 为矩形,将Ω从正面看过去,就知道是一个五棱柱,C 正确;D 没能正确理解棱台与这个图形。

2010年高考数学试题的评价

2010年高考数学试题的评价

2010年高考数学试题的评价2010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一直备受争议和关注,广大考生和教师纷纷对其进行评价和讨论。

面对这样的评价,有人认为试题设计合理,在考核学生数学能力方面有着良好的引导作用;而也有人批评试题过于难、题量过大,增加了考生的压力。

下面本文将对2010年高考数学试题进行评价,并从试题难度、命题角度和整体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从试题难度角度来看,2010年的高考数学试题整体难度较高,尤其是选择题和填空题的难度较以往年份有所增加。

这增加了考生的答题压力,考查了考生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

单项选择题的难度系数普遍较高,一些选项之间的差异较小,增加了考生的猜测概率。

填空题的难度也较大,一些填空需要使用多个知识点的结合,考查了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这种较高的难度可以激发考生思考和拓宽他们的数学思维,发展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从命题角度来看,2010年高考数学试题在综合性和应用性方面体现得比较好。

试卷中有较多的综合题,涉及多个知识点的融会贯通,考查了考生对知识的整合和运用能力。

举例来说,有一道与函数有关的题目要求求导数,然后根据求得的导数进行分段求面积,涉及到了函数的导数和积分等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

这种命题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者,整体设计方面,2010年高考数学试题的整体设计比较合理,各个题型之间有一定的难度层次,从容易到较难,有利于考生逐步提高自己的答题水平。

同时,试卷中涉及到了不同的数学思维方式,既有计算题和填空题等需要运用对具体知识的掌握,也有证明题和综合题等需要运用抽象思维和分析能力。

这种多样化的题型设计有助于考核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并帮助他们全面提高。

然而,2010年高考数学试题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选择题和填空题的题量较多,而解答题的题量相对较少。

这使得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以较好地完成整个试卷,增加了答题压力和心理负担。

同时,一些题目的表述不够准确清晰,容易引起歧义,给考生带来困扰。

2010福建高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0福建高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0福建高考数学试卷及答案2篇标题:2010福建高考数学试卷及答案(上)本文为您带来2010年福建高考数学试卷及答案的解析,让我们一起进入数学的世界吧!一、单选题解析:1. 解析:根据题意知,春芳爸爸出发和回来所花时间是相同的。

根据距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的公式,可得50 = (v + 6) × (t - 1)和50 = (v - 6) × (t + 1)。

解得v = 24,t = 5。

因此,春芳爸爸的车速为24km/h。

二、填空题解析:1. 解析:设每名工人的单位时间完成扇形面积为x,根据题意可得:4πx × 30 = 360,解得x = 3/π。

由此,每名工人在10小时内完成的面积为(3/π) × 10 × 4π = 120。

三、解答题解析:1. 解析:根据题意,正方形区域的面积为a×a,圆的面积为πr²,其中π≈3.14。

并且,已知圆的半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根据题意可得:πr² = a × a。

又因为周长相等,即4a = 2πr。

将πr代入前式中解得a = 14。

因此,所求的正方形的面积为14 × 14 = 196。

四、应用题解析:1. 解析:设上机某时刻A的速度为x,B的速度为y,且A比B每小时多走10km。

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组:⎧ 10 = (x - y) × 2 (1)⎧(x + y) × 6 = 650 (2)⎧ x > y > 0解方程组可得:x = 255/8,y = 245/8,因此,A的速度为255/8km/h,B的速度为245/8 km/h。

这样,我们对2010年福建高考数学试卷的上半部分进行了解析。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敬请期待下一篇的解析。

----------------------------标题:2010福建高考数学试卷及答案(下)接上文,我们继续解析2010年福建高考数学试卷的下半部分,希望能够对您的备考有所帮助。

2010年福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解析版

2010年福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解析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数学理)解析版第I 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

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cos13计算sin43cos 43-sin13的值等于( )A.122【答案】A【解析】原式=1sin (43-13)=sin 30=2,故选A 。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三角函数中两角差的正弦公式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考查基础知识,属保分题。

2、以抛物线24y x =的焦点为圆心,且过坐标原点的圆的方程为( ) A.22x +y +2x=0 B. 22x +y +x=0 C. 22x +y -x=0 D. 22x +y -2x=0【答案】D【解析】因为已知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1,0),即所求圆的圆心,又圆过原点,所以圆的半径为r=1,故所求圆的方程为22x-1)+y =1(,即22x -2x+y =0,选D 。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抛物线的几何性质以及圆的方程的求法,属基础题。

3、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111a =-,466a a +=-,则当n S 取最小值时,n 等于 A.6 B.7 C.8 D.9 【答案】A【解析】设该数列的公差为d ,则461282(11)86a a a d d +=+=⨯-+=-,解得2d =, 所以22(1)11212(6)362n n n S n n n n -=-+⨯=-=--,所以当6n =时,n S 取最小值。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前n 项和公式的应用,考查二次函数最值的求法及计算能力。

4、函数2x +2x-3,x 0x)=-2+ln x,x>0f ⎧≤⎨⎩(的零点个数为 ( )A.0B.1C.2D.3【答案】C【解析】当0x ≤时,令2230x x +-=解得3x =-;当0x >时,令2ln 0x -+=解得100x =,所以已知函数有两个零点,选C 。

立足知识交汇 深化能力立意 突出数学本质——回眸2010年福建高考数学试题

立足知识交汇 深化能力立意 突出数学本质——回眸2010年福建高考数学试题

立足知识交汇深化能力立意突出数学本质——回眸2010年
福建高考数学试题
宋建辉
【期刊名称】《福建中学数学》
【年(卷),期】2010(000)008
【摘要】2010年福建高考数学(文、理科)试卷从整体看,贯彻了“总体保持稳定,深化能力立意,积极改革创新”的指导思想,展示了命题人员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再次展示了能力立意的命题理念和试卷的框架结构,充分体现了“既有利于高校选拔合格的新生,又有利于推进中学素质教育”的原则.
【总页数】3页(P4-6)
【作者】宋建辉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格致中学,3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4.605
【相关文献】
1.立足三基考查注重数学素养突出能力立意——2004年高考数学试题评析 [J], 曹炳友
2.突出能力立意注重个性品质考查——2004年上海重庆两市高考数学试题分析[J], 项政;颛孙长宗;陶兴模
3.基础知识中体现能力立意稳定发展中锐意探究创新——2004年沪闽高考数学试
题的分析与比较 [J], 王华;童其林
4.高举“能力立意”的大旗——回眸2003年上海高考数学试题 [J], 贺明荣
5.立足基础,突出能力,注重思维,锐意创新——2013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题评析与教学启示 [J], 陆学政;袁家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0年福建省高考数学试卷评析(十)基于适度形式化的试题评析

2010年福建省高考数学试卷评析(十)基于适度形式化的试题评析

2010年福建省高考数学试卷评析(十)基于适度形式化的试
题评析
阮金锋;陈剑颖
【期刊名称】《福建中学数学》
【年(卷),期】2010(000)006
【摘要】适度形式化是《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已成为数学教育中的一条重要教学原则,也是高考所追求的考查目标之一.传统数学考试过分强调和依赖形式化的考查,过度追求形式化,造成学生过分地着眼于形式和机械化的操作,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适度形式化考查体现为:把握形式化的“度”,做到形式与本质的统一,实现直观与抽象的结合,凸显形式化与非形式化的和谐.【总页数】3页(P18-20)
【作者】阮金锋;陈剑颖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6
【相关文献】
1.2012年福建省高考数学试卷评析(七)基于适度形式化的试题评析 [J], 林锦龙;许如意
2.2011年福建省高考数学试卷评析(十)基于适度形式化的试题评析 [J], 周白生;谢洁琼;林凤琦
3.2010年福建省高考数学试卷评析(八)基于学习方式的试题评析 [J], 陈永民;阮金锋
4.2010年福建省高考数学试卷评析(五)基于选拔的试题评析 [J], 洪伟;涂勇
5.2010年福建省高考数学试卷评析(三)基于双基的试题评析 [J], 张慧妮;林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福建数学高考题点评

福建数学高考题点评

2010年福建高考数学试卷难度点评数学规避命题的“模式化”(福建省数学学科高考命题组)今年的数学试卷在平稳过渡的同时,凸显“新”和“变”,“稳”主要表现在试卷的题型结构、赋分比例、难度要求以及试题难易梯度等方面,均严格遵照《考试说明》的相关规定。

“新”与“变”主要表现在规避命题的“模式化”以及试题设计上。

如理9以四个数关于乘法运算构成的循环群为背景,以复数、集合、方程为载体,考查学生学习潜能;文20(Ⅱ)、理18(Ⅱ)以空间几何体为载体考查几何概型;理20以三次函数为背景考查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

试卷重点考查主干知识试卷注重数学的学科本质,关注数学知识的合理应用。

既考查了数学知识在学科内的应用,如文10、文12、文20、文22、理8、理9、理18、理20等题都突出对相关数学知识的本质含义的考查,又考查了数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文9、文21、理13、理19等题取材于学生熟悉的学习、生活实际,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

试卷重点考查了支撑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它们在文、理科卷中的占分比例分别为87.3%和79.3%。

试卷将检测考生是否具备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之间进行熟练的转化和思考的能力作为重要的考查目标。

如理19、文21取材于考生熟悉的背景,要求考生能够将“相遇”、“距离最短”、“时间最少”等自然语言转化为直观形象的图形语言,进而抽象出体现“速度”、“时间”和“距离”之间数量关系的函数方程语言,奠定解决问题的基础。

此外,试题合理依托知识的交汇,在基本保证考试内容抽样的合理性和典型性的同时,检测了考生是否具备一个有序的网络化的知识体系。

创新性问题源于基础知识试卷中设计了适量的创新性问题,考查考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

如文12以集合、不等式为载体考查考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理10、理15,考生需要经历对所给概念或关系进行阅读理解的过程,抓住问题本质后方可利用函数图像与性质等知识经历推理论证等探究过程;文16,考生要在观察所提供的三角函数式系数关系的基础上,经历尝试、归纳、猜想与推证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 =, 若,去 则一
A .0 B.1
≤. 0
C. 2 D.3
其 中正确命题 的个数是
评析 本题考 查集合 与 函数知识 ,要求 考 生准确 理解题 目给 出的信息,抓住解题的关键 ≤ 。 , X , 综合 考查考 生 的转 化 与化 归思想 、分 类与整 合思 想、 特殊 与一般 思想 . 例 5 ( 1)如下 图 ,圆柱 o , 理 8 o 内有一 个三棱
握程 度 ,考查 了考 生对 知识 的综合 应 用能 力 .
S { , ,, } 有 性 质 “ 任 意 X Y S ,必有 : a bc d 具 对 ,∈
f =1
x S” y∈ ,则当 { 1 b = 时,6 c d + + 等于
[: Cb 2 :
A .1 B .一1 C .0 D .f
合 ,设置 了数 学思 想方法叠 加交 汇式 的试题 .
例 4 ( 1) 文 2 设非空集合 S= X m ,满足 : { x } I
当 x∈ S时 ,有 X ∈ S.给 出如 下三个命 题 :
件 A,求事件 发生的概率 . 评析 本题 是概 率与 平 面 向量 的“ 拼合 交 汇题 ” , 主 要考 查 古典 概 型 、 向量 的坐 标运 算 、 向量 的垂 直 等基础 知 识 .在 交 汇处将 题 分 解成 若 干小 步 ,每 一 小 步准 确 运 用相 关知 识 点进 行转 化 ,是解 决 此类 交 汇 问题 的策 略 . 2 .数学模型交织交汇式 中学数 学 的各 知识 板 块 可 以看 成具 体 的有 特 定 功 能 的模 型 ,比 如 函数模 型 、 不等 式模 型 、 方程模 型、 数列模 型、 数模 型、 何模 型、 导 几 概率 模 型等 . 利 用 多种数 学模型 交织设 置 的试题 ,称之 为“ 学模 型 数 交织 交汇 式” . 例 3 ( 2 )某 港 口 0 要将一 件重 要物 品用小 文 1 艇送 到 一艘 正在 航 行 的轮 船 上 ,在小 艇 出发 时 ,轮
2 1 年第 6 00 期
福 建中学数 学
1 3
二 财 直 = 为 线 学 素养 ” “ 的敲打 ,而 是水 的载歌 载舞 , 三 , 称 … 曲 的培养 不是锤
Y:f x与 Y:gx 的“ () () 分渐 近线 ” .给 出定义 域 均为
D= / >1 的四组 艇航 行速 度 的最小值 ; ( 是否存 在 v,使得小 艇 以 v Ⅲ) 海里/ 时的航行 小 速 度 行 驶 , 总 能 有 两 种 不 同 的航 行 方 向 与 轮 船 相
(I) 略 ;
( 设A Ⅱ) B=A I 在 圆柱 0 内随机选 取一 点 , A.
在 课 堂 中要 潜移 默 化地 培养 学 生 的 数学 思 维能
④fx= 专 ,g = (一 一 一 . ( — ) ( 2 1e) ) x
其 中 , 曲线 Y=fx 与 Y= () () gx 存在 “ 渐近 线 ” 分
的是
力 ,提 高学 生应用意识 、创新意识 ,为 学生数学素养 的养成奠 定基础 .数学教 学要体现 课程改革 的基本理 念 ,在教 学设计 中充分考 虑数 学的学科特 点 ,高 中生
例 2 ( 1) 文 8 设平 面 向量 a ,) =( ,) =( 1, 2" ,
l 4
福 建 中学数 学
21 00年第 6期
其中m, ∈12 34 . {, ,,}
()请 列 出有序 数组 ( , 的所有可 能结 果 ; I m,) z (I I )记 “ 得 a -a b) 立 的 ,z 为 事 使 j( 一 n成 ,” )
记该 点取 自于 三棱 柱 A C— 。 B A
内的概率 为 P.
( i)当点 C在 圆周上 运动 时 ,求 P的最大值 ;
(i 记 平面 AA G 与 平 面 BOC所成 的角为 i) ,C 1 0(。 ≤9 。 ,当 P取最大 值 时 ,求 CS 0< 0) O 0的值 .
遇 ?若 存在 ,试确 定 v 的取 值 范围 ;若不 存在 ,请说
结构 ,挖 掘 蕴含 其 中 的数 学思 想和 方法 ,重视 知识 网络 交 汇点 和知 识块 结 合部 的复 习 ,以提 高 学生分 析 问题 、解决 问题 的能力 .
船位于 港 口D北偏西 3。 与该港 口相 距 2 里 的 0且 0海 A处 , 并正 以 3 0海里/ 时 的航 行速 度沿 正东 方 向匀 小
速行 驶 .假 设该 小 艇沿 直 线 方 向以 v 里/, 海 d 时的航
①若 m= ,则 S f ; 1 =1 }
1 1
②若 = 去,则 1 1 一 , ;
明理 由 .
评析 本 题是 函数模 型 、方程模 型 的交 汇题 ,主 要 考 查余 弦 定理 、 二 次 函数 的值 域 、一 元二 次 方程 根 的分布 等知 识 .剖 析 第( 小题 , v Ⅲ) 关于 t 的函数 可 看作 变量 t 的含 参数 v 的方程 ,进 而转化 为求 该 方
来 , 树 万树梨 花 开”很 快成 为 了热点 话题 之一 .数 千 , “ 使 鹅 卵 石 日趋 完 美” 的过 程 .“ 授人 以鱼 不 如授 人 以 渔” ,教 师在教 学过 程 中 ,如果 只套 用解题 模 式 ,讲
① f() 2gx =√ x =X () ; ② f x =1 +2, gx = () 0 () ③ / : () ,g : () ; ;
过 程 中 .高 考考 查 的数 学 思 想和 方法 主 要有 :函数 与方 程 思想 、数 形 结合 思 想 、分 类与 整合 思 想 、转 化 与 化 归思 想 .试卷 对 多种 数 学 思想 和 方法进 行 融
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必然与或然思想 . 基 于 以 上分析 ,笔 者认 为 ,在 高考 复 习中 ,应 适 当注意 各 知识 板块 在 各 自发 展过 程 中 的纵 向联 系 以及 不 同知识 板 块之 间的横 向联系 ,把 握 知识 内在
对 知 识 的 内在联 系 和 知识 的综合 性 也 十 分 关注 ,常
简单组合而成 的交汇题 ,这类试题主要考查对知识 交汇的分拆 ,转换到相关知识板块的能力 . 例 1 ( 9 理 )对 于 复 数 a b C d,若 集 合 , ,,
常在知识网络的“ 交汇点” 处设计试题 , 这些试题充分 利 用 知识 间的交 叉 、渗 透 和 组合 ,是 能力 考 查 的合 理 表 现形 式 .今 年 的 高考 试 卷对 知 识 交 汇 的表现 尤 为突出,这些试题有的从知识拼合方面进行交汇, 有 的 从数 学模 型 方 面进 行 交 汇 ,有 的 则从 思 想 方法 方 面进 行 交 汇 ,充分 考 查 了考 生对 知识 的理解 、掌
运用 多种教 学方法和 手段 , 引导学 生积极 主动地学 习 , 掌握 数学 的基础知识 和基 本技能 以及 它们所 蕴涵的数 学思想 方法 ,发展应 用意识 和创新意 识 ,对 数学有较 为全 面 的认识 , 提高数 学素养 ,形成积极 的情 感态度 ,
为未 来发展 和进一步学 习打好基础 .
确的判断 ,挑选有效信息 ,通过数形结合解决 问题 . “ 数学素养” 首次在 九年义务教育全 日制初级中 学数 学教 学大纲 ( 试用 ) 》中 出现 后 , 忽如 一夜 春风 “
2 1 年福建省高考数学试卷评析( 00 七)
基 于交汇的试卷评析
黄文 彬 , 陈永 民 ,
评 析 本 题 是 建 立在 立体 几 何 背景 之 上 的几何
概 型 概率 问题 ,在 求解 过程 中需要 综合 运 用立 体 几
何 、概 率 、 基本 不 等 式或三 角 等知 识 ,考 查 空 间想
像能 力 、推 理论 证 能力 、 运算 求解 能 力 ,考 查数 形
程总有两个不等正根时参数 v 的取值范围, 由函数模 型 达 方程模 型 ,问题迎 刃而解 . 3 .数学 思想 方法叠 加交 汇式 数 学 思想 和 方法 是 数 学知 识在 更 高层 次 上 的抽 象 和 概括 ,它蕴 含 于数 学 知识 发 生 、发 展和 应 用 的
的心理特 点 ,不 同水平 、不 同兴趣 学生 的学 习需要 ,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评析 “ 分渐 近线 ” 的概念 是考 生未接 触过 的全 新
概念 ,在没 有 可 以直 接 套 用 的解 题模 型 的情 境 下 , 考查 考 生 面对 新 问题 ,需结 合 数 学 知识 迅速 作 出准
固定解题思路, 那么考生在高考中容易被“ 套牢” 文 , l ,文 2 ,理 l 是 探 究题型 ,需要考 生独 立分 析 , 9 1 7
解决 问题 ,这种 题型在 2 0 理 1 ,理 1 ,理 2 0 9年 7 9 0 中就 已经 出现 .可 见 ,课 程 改 革越 来 越 关注 学 生 的 数 学思 维 品质 、 数学 素养 .
1 建师 范大 学数 学与 计算机 科 学学 院 (50 7 2福建 省永 泰 第一 中学 (5 70 福 300 ) 30 0 )
3 建省 大 田第一 中学 (6 1 0 福 36 0 )
随着 数 学 的 发展 ,数 学 各 分支 在 自身 发展 中的 纵 向联 系 及 各 分 支 相 互 之 间 的 横 向联 系 已 日趋 紧 密 .能 力立 意” “ 的高 考 , 在考 查数 学基 础 知识 的 同时 ,
1 .数学知识板块拼合交汇式 “ 合交 汇 式” 指 由几个 知识 点 , 个 知识板 块 拼 是 几
评析 本题 由复数与集合这两个知识板块拼合 而成 ,主 要考 查 复 数 域 内解 方程 组 、集 合 的性 质 两 个知 识 点 ,只 要 顺 次解 决 每 一步 ,就 能顺 利解 决 问 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