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修改
原子的结构ppt课件
D
A. 离子带电,所以不能直接构成物质B. 氯离子的质子数比电子数多1个C. 离子是带电粒子,所有带电粒子一定是离子D. 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原子核不发生变化
14.下列关于、 两种粒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
C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比 稳定 ④质量几乎相等⑤质子数相等A. ①③⑤ B. ②④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A
B
C
11.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B
A. 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B. 钠原子与钠离子都不显电性C. 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D. 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12.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D
A. 若 ,则该粒子是阴离子B. 若 ,则该粒子是原子C. 若 ,则该粒子是阳离子D. 若 ,则该粒子是由一个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的
5、相同的原子层结构化学性质相似相同的原子层结构:
化学性质相似:
电子层数相同,切每层上电子数相等
条件:最外层电子数认为最终的结果是( )A.Na原子与Cl原子都无法构成相对稳定结构B.Na原子与Cl原子都构成了相对稳定结构C.Na原子与Cl原子只有一方构成了相对稳定结构
小练习:试着写出下面的离子示意图代表什么
Al3+
S2-
5、离子符号的意义
Al3+
3Al3+
表示一个铝离子
表示3个铝离子
表示一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6、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由离子保存
如:NaCl由Na+和Cl-构成,所以化学性质由 Na+和Cl-保持。
第一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课件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四周期第ⅠB族、ds区 第四周期第ⅠA族、s区
02
构造原理与元素周期表
三、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所有金属元素都分布在d区和ds区 B.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都分布在s区 C.元素周期表中第ⅢB族到第ⅡB族10个纵列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D.基态原子的p能级上半充满的元素不一定位于p区
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第1课时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PART 01
01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系和元素周期表
一、基本概念
1.原子序数
1869年,门捷列夫按相对原子质量从小到大的顺序将元素排列 起来,得到一个序列,并从最轻的元素氢开始编号,称为原子 序数。
现代化学中的原子序数的排列依据由相对原子质量修改为核电 荷数(质子数)。
02
构造原理与元素周期表
二、核外电子排布与族的关系
1.主族元素
主族序数
ⅠA
列数
1
价电子排布式 ns1
价电子数
1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13
14
15
16
17
ns2 ns2np1 ns2np2 ns2np3 ns2np4 ns2np5
2
3
4
5
6
7
主族元素的价层电子就是最外层电子,全部在ns能级或nsnp能级 主族序数=价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3d74s2
9
Ni 10
3d84s2 10
Cu 11 ⅠB 3d104s
1
11
Zn 12 ⅡB 3d104s
2
12
①除镧系和锕系元素,副族元素的价层电子都在(n-1)d和ns能级
原子的结构完整版PPT课件
工业领域应用
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材料 检测、无损探伤、辐射加 工等。
其他领域应用
放射性同位素还可用于科 学研究、环境保护、农业 生产等领域。
放射性同位素对环境影响及安全防护措施
对环境影响
放射性同位素衰变产生的射线会对环境和生物体造成危害,如污 染空气、水源和土壤等。
安全防护措施
为了保障人类和环境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安全防护措施,如合 理选址、屏蔽防护、废物处理等。
放射性同位素概念及来源
放射性同位素定义
01
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质量数不同的同位素,能自发地放出射线
并转变为另一种元素。
放射性同位素来源
02
天然放射性元素和人工合成放射性元素。
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类型
03
α衰变、β衰变和γ衰变。
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工业等领域应用
医学领域应用
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诊断 和治疗疾病,如放射性碘 治疗甲状腺疾病、PET扫 描等。
过渡元素位于周期表中间部分, 包括3~12列的元素。它们具有 多种氧化态和丰富的化学性质, 是构成众多合金和催化剂的重要
成分。
稀有气体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位于周期表的最右 侧,它们具有稳定的8电子构型 (氦为2电子构型),化学性质 极不活泼,一般不易与其他物质
发生化学反应。
04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 力
化学键类型及特点
分子间作用力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
分子间作用力主要影响物质的熔点、沸点、密度、硬度等物理性质。一般来说,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物质的熔点 、沸点越高,密度越大,硬度也越大。例如,氢键的存在使得水的熔沸点异常高,范德华力则主要影响由分子构 成的物质的物理性质。
05
原子光谱与能级跃迁
18.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DIY)
1.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
2.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 核里. 3.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着核旋转.
四.原子核的电荷与尺度
根据卢瑟福的原子核式模型和α粒子散射的实验数据, 可以推算出各种元素原子核的电荷数,还可以估计出原 子核的大小。
正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 质子数
后造成的? 电子质量很小,对α 粒子的运动方向不会
发生明显影响 (2)按照枣糕模型,α粒子在原子附近或穿越原子内 部后有没有可能发生大角度偏转?
由于正电荷均匀分布,α粒 子所受库仑力也很小,故α
粒子偏转角度不会很大。
实验结果却是有八千分之一 的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 ! 原子结构模型必须重新构思!
二.α粒子散射实验
二. α粒子散射实验
2.实验现象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
箔后仍沿原来方向前进
少数α粒子(约占8000
分之一)发生了较大的 偏转, 偏转的角度甚至大于 90°,也就是说它们几 乎被“撞了回来 ”
二.α粒子散射实验
3.实验分析 汤姆逊枣糕原子模型能否解释?
(1)α粒子出现大角度散射有没有可能是与电子碰撞
原子核半径约是10-15m, 原子的半径约为10-10m
根据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内部是 十分“空旷”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
原子
体育场
原子核
1.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没有考虑α粒子跟电子的
碰撞,其原因是( B )
A.α粒子不跟电子发生相互作用.
B.α粒子跟电子相碰时,损失的能量极少,可忽略
C.电子的体积很小,α粒子不会跟电子相碰.
【解析】选B。对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结论是涉及原子核的结构,与核式 结构无关,核式结构说的是原子结构,不是原子核结构,选项B错。
改变原子分子构造的方法
改变原子分子构造的方法1. 引言1.1 什么是原子分子构造原子分子构造是指原子和分子之间的排列方式和相互连接关系。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通过不同的排列和连接方式,就可以形成不同的分子。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围绕核心运动的电子组成的,而分子则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共价键或离子键相互结合而成的。
在化学和物理学领域,研究原子分子构造的变化对于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过程至关重要。
通过改变原子分子构造,我们可以制备新材料、催化剂,甚至开发新药物从而服务于人类的生活和健康。
了解和掌握改变原子分子构造的方法,对于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解决现实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每一种改变原子分子构造的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应用领域和优势,因此在进行研究和实践时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原子分子构造的变化是多样且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够实现预期的效果。
在未来的研究和应用中,科学家们将继续探索新的方法和技术,以拓展原子分子构造改变的领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1.2 为什么需要改变原子分子构造原子分子构造是指原子和分子间的排列和组合方式,不同的构造会导致物质的性质和功能有所不同。
而需要改变原子分子构造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包括:定制新材料的需要、提高物质性能、解决环境问题和追求科学探索。
定制新材料是需要改变原子分子构造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过调控原子分子的排列方式,科学家们可以设计出具有特定功能和性能的新材料,以满足人类对各类材料的需求。
通过改变金属或合金的原子分子构造,可以制备出更轻、更坚固、更耐磨的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产品等领域。
改变原子分子构造可以提高物质的性能。
通过调控原子分子的排列方式,可以增加物质的强度、硬度、导电性、导热性等性能。
这种性能提升可以让材料在各种极端条件下更加稳定可靠,同时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改变原子分子构造还可以帮助解决环境问题。
通过改变原子分子的排列方式,可以设计出高效的催化剂,用于降解有机污染物、净化废水、减少大气污染等。
结构精修 三个主要步骤
结构精修由直接法或帕特森方法得到的结构解往往已经非常令人满意了,但坐标并不非常精确,一部分甚至全部的原子类型的归属也是不正确的(如果全然出错),而且结构的细节会丢失(H-原子,无序,溶剂分子等)。
前一种解决方案中的原子位置并不是衍射实验的直接结果,而是对由测得的密度和“以某种方法确定的”相位计算得出的电子密度函数的解释。
更好的相位可以由原子的位置计算得出,这就为有着更高精度的电子密度函数的重新确定提供了条件。
而依据这样得到的新的电子密度图,我们可以得出更精确的原子位置,从而进一步得到更精确的相位角,依此类推。
在这样的循环中,我们对原子模型进行了调整:原子类型得到了修正,丢失的原子得以提出,等等。
我们把这样的整个过程称为结构精修。
结构精修:三个主要步骤对Fo-Fc图的精密检验有助于提出新原子,除去“问题”原子。
只要找到了所有的非氢原子,原子就可以进行各项异性精修。
只要模型各向异性化了,氢原子的位置就能确定或计算得出。
结构精修:电子密度图不同种类电子密度图:Fo 图:由基于观察到的结构的计算,结合由原子模型计算出的相位进行加工得到。
这种图反映的是观察到的电子密度;它的精确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位的精确度。
Fc 图:由基于原子模型算出的结构因素和相位计算得到。
这种图反映的是只根据原子模型得到的电子密度。
Fo- Fc 图:两种图的差异。
在模型与实验得到的密度相符合的地方趋近于零,在模型中“该有原子却没有”的地方有很大的正值,在模型中“不该有原子却有”的地方有很大的负值。
Fo- Fc 图中较小的正值或负值指向原子类型归属不正确的地方。
结构精修:电子密度图F O -FC F O 图模型:一个Cp 环对电子密度图的检查说明说明当前这个配体不是一个Cp 环,但实际上是一个Cp *环。
结构精修:各向异性位移参数我们有理由假设原子在作各向异性的运动。
即原子在不同方向上有不同的振幅。
我们将一个原子描述为一个椭球而不仅仅把它当作一个球体。
修改原子构成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1、填表:
原子种类 核电荷数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H Mg Fe 1 12
1 12
26
0
26
12 30
1 12 26
1
24 56
2、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研究用放射性碘治疗肿瘤,这种碘 原子的核电荷数是53,相对原子质量是125,下列关于这种 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质子数是53 B.核外电子数是53 C.中子数是53 D.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是125
4.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5.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
达标检测一
1 发现电子的科学家( B 汤姆森
B
) D 舍勒
A 拉瓦锡 2
C 道尔顿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 分的微粒是( B )
A ),在化学变化中可
A 原子 B 分子 C 电子 D 原子核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D )
A 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我是一个小小的电子,我在原子里围绕着原子 核不停地运动.虽然空间很大,但我和我的同伴总 想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可是原子核这个小老头很有 能耐,虽然只占原子的一丁点儿空间,里面却由质 子和中子构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正好把我 身上的负电深深地吸引… 哎!大家猜一猜,我和我的同伴在原子里是怎 样运动的呢?我们能否挣脱原子核的束缚呢?
一、核外电子的排布:
1、分层排布(高速运动) 层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电子
电子能量 : 逐 渐 升 高
离核距离 : 逐 渐 增 大 【思考】能否用一个更简明的图形来表示氧 原子的结构及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呢?
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涵义:
原子核 电子层
高一化学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8个
18个
32个
2n2个
注意:多条规律必须同时兼顾。
核电荷数
01
原子符号
02
电子层
03
各层电子的数目
辨析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
离子结构示意图
注意:任何原子都有趋于8电子(或2电子)稳定结构的倾向,因此活泼的原子会发生电子得失
PART ONE
5、离子化合物的形成
共价化合物的形成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质子:决定元素的种类,与中子共 同决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A
同决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中子:决定原子的种类,与质子共
B
化学性质
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
微粒数计算 ①
电子总数
质子总数
中子总数
D216O
1×2+8
10
(2-1)×2 +(16-8)
3.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发现核外电子的能量
玻尔把化学、放射性和光谱学方面的实验事实与原子结构模型联系在一起,在研究氢原子光谱产生的原因中发展了原子结构理论。1913年,玻尔提出了新的原子结构模型,其要点如下:
在原子中,电了不能沿着任意轨道绕核旋转,而只能沿着符合一定条件的轨道旋转。电子在轨道上运动时,不吸收或放出能量,处于一种稳定状态 原子中的电子在不同轨道运动时可具有不同的能量,电子运动时所处的能量状态称为能级。电子在轨道上运动时所具有的能量只能取某些不连续数值(电子能量是量子化的) 只有当电子从某一轨道跃迁到另一轨道时,才有能量的吸收或放出。当电子从能量较高的(E2)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E。)轨道时,原子就放出能量。放出的能量转变为一个辐射能的光子,其频率可由两个轨道的能量差决定。玻尔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揭示了光谱线与原子结构的内在联系。由于这一开拓性的贡献,玻尔获得了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原子的结构教案【,教学资料】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原子的基本概念,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2. 使学生掌握原子核的组成,即质子和中子的性质和特点。
3. 让学生了解电子的分布和能级,知道电子云的概念。
4. 培养学生运用原子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原子的结构,原子核的组成,电子的分布和能级。
2. 教学难点:电子云的概念,原子核的稳定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展示原子的结构模型。
2. 利用动画和实例,解释原子核的组成和稳定性。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电子的分布和能级。
4. 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原子结构的理解。
四、教学内容1. 第一节:原子的基本概念介绍原子的定义,原子在物质中的作用。
讲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2. 第二节:原子核的组成讲解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和中子的性质和特点。
介绍原子核的稳定性以及决定原子核稳定性的因素。
3. 第三节:电子的分布和能级讲解电子在原子核外的分布,电子云的概念。
介绍原子的能级以及电子在不同能级的分布情况。
4. 第四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讲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如何根据原子结构分析元素性质。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了解原子结构对元素性质的影响。
5. 第五节:原子结构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介绍原子结构在化学反应、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让学生了解原子结构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通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讲解原子结构的应用时,要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深刻理解原子结构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原子基本概念的理解,通过提问和课堂讨论进行检查。
2. 评估学生对原子核组成和稳定性的掌握,通过习题和解答来进行。
3. 检查学生对电子分布和能级的理解,通过观看学生完成的练习和实验报告来进行。
高中化学原子结构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原子结构教案设计原子结构(也可称为原子模型)是指原子的组成以及部分的搭配和安排。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原子结构教案设计,希望大家喜欢!高中化学原子结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复习原子构成的初步知识,使学生懂得质量数和X的含义,掌握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2.使学生了解关于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特征的常识.3.了解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4.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科学的分析推理能力及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5.使学生认识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教学重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教学难点1.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启发、诱导、设问、激疑、形象比喻、讨论、练习、讲述●教学用具投影仪、胶片、画面一样的音乐贺卡和普通贺卡、铁锁、电脑●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言][教师举起两张外表一样的生日贺卡][师]同学们,我这儿有两张生日贺卡,现在我把它们打开,请大家说出它们最明显的不同点在哪里?[教师打开贺卡][生]一个会响,一个不会响.[师]如果你想要知道这张音乐贺卡为什么会发出美妙动听的声音,你首先想要做的是什么?[生]拆开看看![师]对!也就是说首先要了解它的结构.我们知道,一种物质之所以区别于另一种物质,是由于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而它们的性质又决定于它们各自的结构.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掌握有关物质结构的知识.然而,自然界的物质太多太多,如果我们不假思索地去一个一个地进行认识的话,既耗时间又费精力,这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这就需要我们在研究物质结构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些规律,并以此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本章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板书]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师]研究物质的结构首先要解剖物质.我们知道,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原子的重新组合,那么,是不是任何两个或多个原子的接触都能生成新物质呢?举例说明.[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来进行分析,如H2与F2在冷暗处就能反应,而H2和I2在常温下却不反应;Na与O2常温下迅速反应生成Na2O,而真金却不怕火炼;再如稀有气体等等……][师]为什么常温下氢原子与氟原子“一拍即合”,而氢原子与氖原子却“老死不相往来”呢?要知其究竟,必须揭开原子内部的秘密,即认识原子的结构.[板书]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一课时)[师]关于原子结构,我们在初中就已熟悉.请大家说出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些?它们怎样构成原子的?[生]构成原子的粒子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其中,质子和中子构成了原子的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电子在核外做高速运动.[师]很好,下面我们用如下形式把它表示出来.[板书]一、原子结构[师]下面,我们通过下表来认识一下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性质.[投影展示表5-1]表5-1 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性质构成原子的粒子电子质子中子电性和电量 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不显电性质量/kg 9.109×10-31 1.673×10-27 1.675×10-27 相对质量① 1/1836(电子与质子质量之比) 1.007 1.008 注①是指对12C原子质量的1/12(1.661×10-27 kg)相比较所得的数值.[师]通过上表我们知道,构成原子的粒子中,中子不显电性,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我这儿有一把铁锁,(举起铁锁)接触它是否会有触电的感觉?[生]不会.[问题探究]金属均由原子构成,而原子中又含有带电粒子,那它为什么不显电性呢?[生]可能是正负电荷互相抵消的缘故吧![师]对,因为原子内部,质子所带正电荷和电子所带负电荷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作为一个整体不显电性.从原子的结构我们可知,原子核带正电,它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决定于核内质子数,我们用Z来表示核电荷数,便有如下关系:[板书]核电荷数(Z)=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师]下面,我们再来深入了解一下原子核与原子的关系.[问]谁能形象地比喻一下原子核和原子的体积的相对大小?[生]甲回答:如果把原子比作一座十层大楼,原子核就像放置在这所大楼中央的一个樱桃.乙回答:如果假设原子是一座庞大的体育场,而原子核只相当于体育场中央的一只蚂蚁.[师]回答得很好,甲比喻说明对初中的知识掌握很牢固;乙比喻说明大家对新课的预习很到位.确切地讲,原子核的体积只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万亿分之一.原子核虽小,但并不简单,它是由质子和中子两种粒子构成的,几乎集中了原子的所有质量,且其密度很大.[投影展示有关原子核密度的资料]原子核密度很大,假如在1cm3的容器里装满原子核,则它的质量就相当于1.2×108t,形象地可以比喻为需要3000辆载重4 t的卡车来运载.[师]其实,从表5-1中所示电子、质子、中子的相对质量也可得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的结论.从表中可看出,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均近似等于1,而电子的质量只有质子质量的1/1836,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将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值加起来,所得数值便近似等于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我们把其称为质量数,用符号A表示.中子数规定用符号N表示.则得出以下关系:[板书]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师]这样,只要知道上述三个数值中的任意两个,就可推算出另一个数值来.在化学上,我们用符号X来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具体的X原子.比如C表示质量数为12,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问题探究]“ O”与“O”所表示的意义是否相同?[生] O表示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氧原子,而O除表示一个氧原子外,还可表示氧元素.[师]为了熟记X所表示意义及A、Z、N之间的关系,请同学填写下表:[投影练习]粒子符号质子数(Z) 中子数(N) 质量数(A) 用 X表示为①O 8 ? 18 ?②Al ? 14 27 ? ③Ar 18 22 ? ? ④Cl ? ? ? Cl ⑤H ? ? ? H [答案]①10 O ②13 Al ③40 Ar ④1718 35 ⑤10 1 [师]由以上计算我们可得出,组成原子的各粒子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如下:[板书] 原子 X[问题探究]是不是任何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生]不是,如上述练习中 H原子,核内无中子,仅有一个质子.[问题探究]假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得到或失去电子,它还会显电中性吗?[生]不会,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后,成为带电的原子——离子,不显电中性;形成的带正电荷的粒子叫阳离子,带负电荷的粒子叫阴离子.[问题探究]离子所带电荷数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失去或得到的电子数之间有什么联系?[生]离子所带电荷数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失去或得到的电子数相等,失去几个电子,阳离子就带几个单位的正电荷,得到几个电子,阴离子就带几个单位的负电荷.[师]回答得很好.即:[讲解并板书]离子所带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师]这样,我们就可根据粒子的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来判断出一些粒子是阳离子还是阴离子.请大家口答下列问题:[投影]1.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________离子,带________电荷.2.当质子数(核电荷数)________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阴离子,带________电荷.[答案]1.阳正 2.< 负[师]根据以上结论,请大家做如下练习.[投影练习]填写表中空白.粒子符号质子数电子数①S2- ? ? ②Xn+ x ? ③Ym- ? y ④NH ? ?⑤OH- ? ?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指正错误][答案]①1618 ②x-n ③y-m ④1110 ⑤910[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讲了原子结构及构成原子的各粒子之间的关系及其性质,它是几代科学家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才得出来的结论.[作业]1.用 X符号的形式表示出10种原子.2.课本第94页,二、1、2.●参考练习1.某粒子用 Rn-表示,下列关于该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含质子数=A-nB.所含中子数=A-ZC.所含电子数=Z+nD.所带电荷数=n2.某元素Mn+核外有a个电子,该元素的某种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该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 )A.A-a+nB.A-a-nC.A+a-nD.A+a+n参考答案:1.BC(D选项所带电荷数应标明正负)2.B●板书设计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一课时)一、原子结构原子 X核电荷数(Z)=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离子所带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教学说明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初中学习过的《原子》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有关原子结构知识的.由于本节教学内容无演示实验,理论性较强,学生对此处的内容容易产生枯燥感.为此,采用了旧中引新、设问激疑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精心的引导,并结合形象的比喻,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来,最后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应用——练习,使本节课的知识得以巩固.另外,本节教材的第一部分内容,用原子结构或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相互关系做标题更为合适.此处,采取了前者.第二课时[引言]从上一节课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原子核相对于原子很小,即在原子内部,原子核外,有一个偌大的空间供电子运动,那么,电子在核外的运动与宏观物体是否相同?我们又怎样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呢?下面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板书]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二课时)二、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师]请大家观察以下物体运动的特点,并注意它们的运行轨迹是否确定.[电脑演示以下运动]1.物质的自由落体运动;2.火车的运动;3.炮弹的抛物线运动;4.天体的运行;5.氢原子的一个电子在核外闪烁运动.[讨论]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跟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有什么不同?[生]1.宏观物体的运动有固定的方向,电子没有.2.宏观物体的运动有确定的路线,电子没有.[讲述]正如大家所述,宏观物体的运动,如天体的运行、导弹的发射、车辆的行驶等,它们都有确定的轨道,我们可用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准确地测出它们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和运动速度,可以描画出它们的运动轨迹.当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小的空间内作高速运动时,其运动规律跟普通物体不同.它们没有确定的轨道,因此,我们不能准确地测定电子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和运动速度,也不能描画出它的运动轨迹.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呢?让我们先来研究氢原子核外唯一的一个电子的运动特点.[电脑显示]氢原子核外一个电子的运动示意图(由慢到快)[师]我们看到,当电子的运动速度加快时,在原子核周围有一团云雾,我们形象地称它为“电子云”——电子形成的云雾之意.[问]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它怎么能形成一团云雾呢?[启发]这是由于电子在核外的运动速度太快(2.2×106 m·s-1),使我们眼花缭乱的结果.[问]大家有没有在什么地方见过类似的现象?[引导学生进行联想][生]1.快速进退录像带时,与此情景有点相似.2.武打影片里,形容剑舞得快时,舞剑人的周围常是一团剑影.3.科幻动画片里,飞牒的运行及争斗场面.4.风车快速旋转时的现象.。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方程, 用于求解原子中电子的波函数和
能量。
原子轨道
由量子力学计算得出的电子在原子 中的概率分布区域,决定了元素的 化学性质。
自旋和磁矩
电子自旋和轨道运动产生的磁矩是 原子磁性的来源。
多电子原子中电子排布规律研究进展
泡利原理
确定每个电子状态的独特性,保证电子排布的稳 定性。
原子中心有一个带正电的原子核,电子绕核旋转。该模型预测了α粒子散射实 验的结果,即大多数α粒子穿过原子时不受影响,少数α粒子受到大角度偏转, 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
实验结果与预测一致
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与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预测相符,从而验证了该模型的正 确性。同时,其他相关实验结果也支持了核式结构模型的理论预测。
局限性
玻尔理论虽然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和类氢离子光谱,但对于复杂原子(多电 子原子)的光谱现象却无法解释。此外,玻尔理论也无法解释原子的化学性质和 化学键的形成。
03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具体内容
原子核组成与性质
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由质子和中 子组成。
原子核的半径约为原子半径的万分之 一,但质量却占原子总质量的99.9% 以上。
04
电子云密度越大,表明 电子在该区域出现的概 率越高。
能量层级
原子中的电子按照能量高低分 布在不同的能级上,每个能级 对应一定的电子云形状和取向
。
当电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 个能级时,会吸收或释放能量 ,表现为光的吸收或发射。
电子跃迁遵循一定的选择定则 ,如偶极跃迁选择定则、自旋
原子核的发现
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在 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 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 间里绕着核旋转。
一、教材的修订思路
σ键和π键 键参数
键能 键长
分子的空 间结构
价层电子对互 斥模型
键角
杂化轨道理论
共价键的极性(键的极性与物质的化学性质)
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
响、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溶解性)
分子的手性
第二节 分子的空间结构
多样的分子空间结构
感受分子的空间结构(分 子是有空间结构的)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预测分子的空间结构
杂化轨道理论简介
解释分子空间结构的原因
分子结构是可以测定的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1)用通式AXn(Em)来表示只含一个中心原 子的分子或离子的组成[如NH3],式中A表示 中心原子,X表示配位原子,n 表示配位原 子的个数,E表示中心原子上的孤对电子,
m是电子对数。
m=(A的族价 – X的化合价• X的个数+⁄-离
离子的性质:不再说“一般地说 , 离子晶体具 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 。
以上讨论了NaCl和CsCl两种离子晶体,实际上, 大量离子晶体的阴离子或阳离子不是单原子离子,有 的还存在电中性分子。离子晶体中还存在共价键、氢 键等。
第四节 配合物与超分子
超分子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子通 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分子聚集体。
4.结合教学实践,修 改部分内容
第一节 原子结构
该节两个核心问题: 1.核外电子排布 2.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引出原子轨道的概念)
关于“核外电子排布”,教材围绕 以“构造原理”为主线进行编排
第一节 原子结构
关于“构造原理”的说明
1.构造原理是按原子序数递增(核电荷 递增),新增电子填入基态原子的能
型
聚集状态、超分子;
原子结构示意图规则
原子结构示意图规则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原理处于稳定状态的原子,核外电子将尽可能地按能量最低原理排布,另外,由于电子不可能都挤在一起,它们还要遵守保里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一般而言,在这三条规则的指导下,可以推导出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在中学阶段要求的前36号元素里,没有例外的情况发生。
1.最低能量原理电子在原子核外排布时,要尽可能使电子的能量最低。
怎样才能使电子的能量最低呢?比方说,我们站在地面上,不会觉得有什么危险;如果我们站在20层楼的顶上,再往下看时我们心理感到害怕。
这是因为物体在越高处具有的势能越高,物体总有从高处往低处的一种趋势,就像自由落体一样,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物体会自动从地面上升到空中,物体要从地面到空中,必须要有外加力的作用。
电子本身就是一种物质,也具有同样的性质,即它在一般情况下总想处于一种较为安全(或稳定)的一种状态(基态),也就是能量最低时的状态。
当有外加作用时,电子也是可以吸收能量到能量较高的状态(激发态),但是它总有时时刻刻想回到基态的趋势。
一般来说,离核较近的电子具有较低的能量,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电子的能量越来越大;同一层中,各亚层的能量是按s、p、d、f的次序增高的。
这两种作用的总结果可以得出电子在原子核外排布时遵守下列次序:1s、2s、2p、3s、3p、4s、3d、4p……2.保里不相容原理我们已经知道,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要从4个方面来进行描述,即它所处的电子层、电子亚层、电子云的伸展方向以及电子的自旋方向。
在同一个原子中没有也不可能有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存在,这就是保里不相容原理所告诉大家的。
根据这个规则,如果两个电子处于同一轨道,那么,这两个电子的自旋方向必定相反。
也就是说,每一个轨道中只能容纳两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
这一点好像我们坐电梯,每个人相当于一个电子,每一个电梯相当于一个轨道,假设电梯足够小,每一个电梯最多只能同时供两个人乘坐,而且乘坐时必须一个人头朝上,另一个人倒立着(为了充分利用空间)。
2021_2022学年高中化学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原子结构教案5鲁科版必修2
(1)通过化学史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通过同位素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1.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间的关系;
2.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概念。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化学家已经发现和创造了上千万种化学物质,这么多的化学物质具有各不相同的性质,大家有没有想过,物质表现不同性质的原因是什么呢?物质的板】将课本第四页彩图中三种氢原子用符号表示出来,并判断是不是同位素。
【回答】核素:相同质子数、相同中子数
同位素: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
学生板演
引导学生加深对核素、同位素概念的理解
巩固原子的表示方法。
【多媒体展示】同位素的用途
观看
使学生了解一些同位素原子的用途,树立时代意识和环保意识
【结束语】原子的内部仍然有许多的奥秘:电子运动的规律、神秘的夸克的发现,都等待我们去探索,马克思曾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上能做一个”不畏劳苦“的人。
观看、聆听
感受到成功背后的艰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小结】请大家回顾一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我们了解了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两种方法:假说法和模型法,还要求大家掌握原子构成中的三种基本微粒、两种关系、两个新的概念,一种原子的表示方法。
【追问】原子质量数与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有何区别与联系?
【投影】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中子数
=质量数
讨论、回答:
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
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及课后教学反思
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及课后教学反思关于东城朝晖学校一一潘振志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2、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3、初步学会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初步学会运用类比、归纳、槪括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
3、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情感与价值观:1、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2、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4)重点:原子的构成;外电子排布。
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
(5)教学方法:课堂讨论法。
(6)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由回忆旧知识引入课题,不仅巩固了旧知识,乂体现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
?回顾:1.什么是分子2.什么是原子?认真听题;考并回过渡启发: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为原子,答。
原子在化学反应里不能再分。
用其他方法能不能再分呢?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原子的结构。
一、原子的构成发挥想象,说说你对原子的最初认识,原子的外认真聆听老师讲解。
猜想:原子不能分。
培养学生善于想教师活动形可能是什么样的?教师点评,肯定学生。
那原子是否像同学们想像的那样呢?阅读课本53页“原子的构成”这一部分的内容。
1)原子由哪两部分构成?原子核由什么构成?2)质子、中子、电子的电性和电量怎样?播放动画(几个小粒子绕着一个大粒子作高速运动):你能说出原子的构成了吗?教师讲解:对,确实是这样。
其中居于原子中心的大粒子就是原子核,原子核带正电;粒子就是电子,电子带负电,它们在原子核外的一定范围内作高速的运动。
学生活动学生发挥想象说:1、原子可能是一个实心球体。
2、原子可能像一个乒乓球。
《原子的结构》教学反思
《原子的结构》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的课题2《原子的结构》的第二课时,本课时的主要内容为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本课题设计主脉清晰,重点突出,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设计教学过程,学生参与度高,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初步突破了教学的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
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开始学生的猜想没有充分进行,科普视频的播放太快,应多放几遍。
学生练习时,应让每位学生动起来,完成1-18号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只完成三个,练习量太少。
在上课过程中应该多给学生记忆知识的时间,这样整个课堂会更好的呈现出效果。
白板中化学学科工具的使用对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结合白板功能的使用,使这节课学生能跟直观的感受到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和修正
(2) 11H N=0 氕
12H(D) N=1 氘(重氢) 13H(T) N=2 氚(超重氢)
制氢弹
O:816O 8 17O 8 18O
H2O 水 18; D2O 重水 20; T2O 超重水 22
(3)U: 92234U
235 92
U
92238U
铀-235 制原子弹
课堂练习:
1.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在研究用放射性的一
注意:多条规律必须同时兼顾。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① 能量最低原理:先排K层,排满K层后再排L层.
②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2n2个电子。 ③ 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 8个电子(K层为最外层时 不能超过2个)
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18个电子(K层为次外层 时不能超过2个
倒数第三层最多只能容纳32个电子
注意:多条规律必须同时兼顾。
现在人们可以近似认为,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是 分层排布的。
小结
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原子核
电子层
+2
+10
He
核电荷数 Ne
该电子层 上的电子
+18
Ar
+1 +8
H O
+12
Mg
核外电子分层排布
• 电子按能量高低在核外分层排布。
1234567 K LMNOPQ 由内到外,能量逐渐升高
11
钠
Na
28
Al
283
14
硅
Si
284
15
磷
P
285
16
硫
S
286
17
氯
C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换为球面坐标:
x = r sinθ cos φ y = r sin θ sin φ z = r cos θ
r2 = x2 + y2 + z2
波函数 z
θr
• P(x,y,z) z=rcosθ
xφ
rsin y
x= rsinθcosφ
图 原子轨道形状
(3)磁量子数m:原子轨道在空间的伸展方向。l相同时,因 m不同,原子轨道可能有不同的伸展方向。决定了原子轨 道或电子云在空间的伸展方向,决定了l相同的原子轨道的数 目。除s轨道外,都是各向异性的。 取值受l 限制,m=0,±1,±2,±3…±l ,共可取2l+1个 值。磁量子数m与能量无关。 l=0,m=0表示S轨道在空间只有一种伸展方向。 l=1,m=0,±1表示P轨道在空间有三种伸展方向。 l=2,m=0,±1,±2表示d轨道在空间有五种伸展方向。 l=3,m=0,±1,±2,±3表示f轨道在空间有七种伸展 方向。
率密度。
用黑点的疏密表示概率密度分布的图形叫电子云。
氢原子1S电子云:
1,0,0
2
a103
exp(2r) a0
氢原子1s电子云如图所示:
径向概率分布图
电子云图
界面图
电子云图
4.波函数和电子图像
1)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 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只与 l,m有关,而与主量子 数 n 无关,因此,只要 l和m相同的原子轨道, 它们的角度分布图相同。
薛定谔方程:
x 2 2 y 2 2 2 z 28 h 2 2 m ( E V ) 0
Ψ:电子的波函数 m: 电子的质量 h : 普朗克常数 E :电子的总能量 V :电子的势能
1)波函数的物理意义
ψ(x,y,z)是求解薛定谔方程的一系列具体函数式,它是 空间坐标x,y,z 的函数,而不是一个确定的数值。
运动,它由n, l, m三个量子数所规定,电子还有自旋运动,因 而产生磁矩,电子自旋磁矩只有两个方向。
自旋量子数的取值仅有两个,自旋量子数ms =±1/2, “±”表示两个不同的自旋方向,用↑或↓表示。
总结:
n,l,m三个量子数结合,确定一个波函数(原子轨道)。
n,l,m,ms四个量子数结合,才能完整性说明电子在原 子中所处的状态,即电子的运动状态。
组成,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核内质子数,也等于核外电 子数。
6.2 波尔理论
经典的原子结构理论:
玻尔理论评价
v Em En h
1.先进性:
冲破了经典物理中能量连续的束缚,引入了量子化 理论,提出了原子轨道能级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 氢原子光谱和氢原子结构。 激发态原子发光的原因。 阐明了氢原子光谱波长的不连续性 提出了量子数n的概念
E1n231k2Jmo1l
(2)角量子数l :表示原子轨道或电子云的形状,并在多电 子原子中和主量子数一起决定电子的能级。 l的取值受 n 的限制。如用主量子数来表示电子层,则角量子数就表示 同一电子层中的不同状态的分层 。
l =0、1、2、3……(n-1)共可取n个值。 如: n=1 l=0
n=2 l=0、1 n=3 l=0、1、2 n=4 l=0、1、2、3
四个量子数描述原子中电子运动状态——量子态
(n,l,m,ms )
(量子态)
①n电子的能级 ②l电子云的形状 ③m原子轨道,在空间的取向 ④ms电子的自旋方向
例如:
2,1,0,21
2 pz
E25.4 51 0 18 J
形状,伸展方向,自旋
表6-1 原子轨道与量子数之间的关系
n
l
M
轨道数
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的 电子数
1.波函数 量子力学第一条基本假定:任何微观系统的运
动状态都可以用波的数学函数式——波函数(ψ)来描 述。
波函数: 波的数学函数式,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 (x.y.z) 。
2. 微观粒子的运动方程——薛定谔方程
描述氢原子和类氢离子稳定状态(能量有确定值) 时其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波函数的二阶偏微分方程: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电子等微粒
也具有波粒二象性,并预言其波长入和质量m存
在关系式:
德布罗意关系式:
h mv
h:普朗克常数 v:微观粒子的速度
m:电子的质量
1927年德布罗意的假设被电子衍射实验证实。
电 子 束
窄缝
光栅
3、统计性
(1)海森堡不确定原理:对于具有量子化和波 粒二象性运动的微观粒子不可能同时准确地测定 它的空间位置(△x)和动量( △p)。
2、核外电子运动的波粒二象性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学说”,认为光 具有波粒二象性。
波粒二象性:是指某物质同时具备波的特质及粒 子的特质,波粒二象性是量子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波粒二象性关系式:
P h
P : 动量,微观粒子的粒子性 入:波长,微观粒子的波动性 h :普朗克常数6.62610-34 J·s
(光谱学表示法)
6.3.3 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
2 . 角量子数 l 取值:0,1,2,3,…,(n-1) 对于给定的主量子数n来说,可有n个不相同的角量子 数l
例:主量子数n=3, l =0, l =1, l =2。
如用主量子数来表示电子层,则角量子数就表示同一 电子层中的不同状态的分层 .
3. 磁量子数 m
|(x,y,z)|2 代表电子在核外空间某点出现的概率密度。
原子轨道符号 n,l,m(r,,)
n2,l1,m1
2,1,1(r,,)
2 px
nlm
原子轨道符号
m 用原子轨道最大绝对值所 在的直线坐标方程表示
l 的取值用小写字母表示 l= 0,1,2,3,…
s,p,d,f
n 的取值用1,2,3,4,…数值表示
例 若某一电子有下列成套量子数,其中不可能存在的是( ) (A) 3,1,-1,+1/2 (B) 3,1,0,-1/2 (C) 4,2,2,+1/2 (D) 1,1,0,-1/2
3. 概率密度和电子云
概率密度:电子在空间某处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大小。
概率密度
概率 体积
Ψ2可以用来反映电子在空间某处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
图 s p d f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
z
+
xy
xz x
s
z
z
_ y
+
_
+
y
x
px
x
py
y x
z
+
X
y
_
pz
+ x_
z
+_
_-
+y
x
dxy
z_ +
y +_
dzx
x+
_ + x
z + y _ dyz
z
+
y
-
d _ x2 -y2
z
+ y
-
x+
dZ2
(4)自旋量子数ms 用波函数ψn,l,m描述原子中电子的运动,习惯上称为轨道
径角 向度 波波 函函 数数
角度分布函数:表示原子轨道在空 间的伸展情况;
径向分布函数:原子轨道离核远近
上式代入球坐标波动方程得到:
R(r)方程 含变量r
( )方程 含变量 ()方程 含变量
2)量子数
在求解薛定谔方程时,n, l 和m的取值必须使波函数 合理(单值并且归一)。结果如下:n的取值为非零正整数 ,l 的取值为0到(n – 1)之间的整数,而m的取值为0到± l 之间的整数。
(1)主量子数n
主量子数是确定电子离核远近(平均距离)和能级 的主要参数,或者说它是决定电子层数(原子轨道)的能 量。n值越大,表示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越远,所处状态 的能级越高。 •电子层数 n 1 2 3 4 5 6 •光谱学符号 K L M N O P
求解H原子薛定谔方程得到:每一个对应原子轨道中 电子的能量只与n有关:
称为 s p d f
l=0 s轨道为球形对称状
l=1 p轨道为亚铃状
l=2 d轨道为花瓣状
l=3
f轨道为复杂的瓣形
原子轨道的能量也与角量子数有关。
当主量子数相同,轨道的能量高低顺序为: ns< np< nd<nf 。
y
x s轨道投 影
z + -x
pz轨道 投影
y -+ + -x
dxy轨道 投影
1
0 (1s)
0
11
2
0 (2s)
0
1
2
4
8
1 (2P)
0、 -1、 +1
3
0 (3s)
0、
1
3
1 (3P)
0、 -1、 +1
39
18
2 (3d) 0 (4s)
0、 -1、 -2、 +1、 +2 5
0
1
1 (4P)
0、 -1、 +1
3
4
16
32
2 (4d) 0、 -1、 -2、 +1、 +2 5
3 (4f)
原子轨道的画法
Y 例
2 pz
Ypz
3
4
cos
p z 只与θ有关而与φ无关
Pz 轨道
z θ=15 o 30 o 45 o
60 o
x
s、p、d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剖面图
2)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 s,p,d电子云角度分布剖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