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修改
原子的结构知识点
原子的结构知识点
原子的结构是物质世界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构成所有物质的最基本粒子。本文将从原子的组成和结构、原子的三个基本粒子以及原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原子的组成和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层组成。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电子围绕在原子核的外部。原子核是原子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约占整个原子质量的99.9%。而电子的质量很小,约为1/1836个质子的质量。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的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原子的电荷数等于质子数减去电子数。
二、原子的三个基本粒子
原子由三个基本粒子组成,分别是质子、中子和电子。质子是带正电的基本粒子,质子数决定了原子的元素种类。中子是不带电的基本粒子,中子的数量可以影响到原子的同位素。质子和中子都位于原子核中,它们的质量几乎相同,质子的质量约为1.6726219×10^-27千克,中子的质量约为1.67492716×10^-27千克。电子是带负电的基本粒子,电子围绕在原子核外部,电子的质量约为9.10938356×10^-31千克。
三、原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
原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是由一系列能量不同的电子壳层组成。以氢原子为例,氢原子只有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电子围绕在原子核的外部,形成一个电子壳层。电子壳层分为K壳、L壳、M壳等,每个壳层可以容纳一定数量的电子。K壳最靠近原子核,能量最低,最多容纳2个电子;L壳次于K壳,能量较高,最多容纳8个电子;M壳以此类推。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不同元素的电子层结构各不相同。
18.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DIY)
1.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
2.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 核里. 3.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着核旋转.
四.原子核的电荷与尺度
根据卢瑟福的原子核式模型和α粒子散射的实验数据, 可以推算出各种元素原子核的电荷数,还可以估计出原 子核的大小。
正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 质子数
3.实验分析
(3)你认为原子中的正电荷应 如何分布,才有可能造成ɑ粒子 的大角度偏转?为什么?
• ①绝大多数粒子不偏移 • →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 • ②少数粒子发生较大偏转 • →原子内部有“核”存在。 • ③极少数粒子被弹回 • →作用力很大;质量很大;电量集中。
三. 原子的核式结构的提出
揭东一中 高二物理组 2020 年03月
回顾
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带负电,
质量很小: m p = 1836 me
由于原子是电中性的,因此原 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物质,且几 乎占有原子的全部质量。
思考:这两种物质是怎样构成原 子的呢? 汤姆孙:电子的发现者
一.汤姆孙的原子模型——枣糕模型
正电荷
在汤姆孙的原子模型中, 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 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内, 电子镶嵌其中。
【解析】选A、B。因为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内,而原子 核又很小,所以原子内绝大部分区域是“空”的,A正确,C错误;电子绕原子核做圆周运 动时,原子核与电子间的库仑引力提供向心力,B正确;原子核直径的数量级是10-15 m, 原子直径的数量级是10-10 m,D错误。
《原子的结构》PPT课件
电子的跃迁与辐射
跃迁
电子在不同能级之间跃 迁,吸收或发射光子, 导致原子光谱的产生。
辐射
电子跃迁时以电磁波的 形式释放能量,包括可 见光、紫外线和X射线等。
选择定则
电子跃迁必须满足一定 的选择定则,如宇称选 择定则、自旋选择定则
等。
激光原理
利用电子在能级间的跃 迁产生相干辐射,实现
激光的产生和放大。
轨道
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函数,包括s、p、d、f等类型,每个轨道可容 纳一定数目的电子。
能量最低原理
电子在排布时总是优先占据能量最低的轨道。
电子的自旋与磁矩
自旋
电子具有内禀角动量,自旋量子数s为1/2,导致电子具有自旋磁 矩。
磁矩
电子自旋产生的磁矩与外加磁场相互作用,导致电子能级分裂,产 生塞曼效应。
电子的能级
电子在原子中具有不同的能级,每个 能级对应不同的电子轨道和能量状态。
电子的运动
电子在原子核外以极高的速度运动, 形成“电子云”或“概率分布”。
原子核与电子的关系
电荷平衡
原子核的正电荷与电子的负电荷 相互平衡,使得整个原子呈电中
性。
引力与斥力
原子核与电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引力使得电子被束缚在原子核周围, 斥力则使得电子不会塌缩到原子核 中。
基。
03
原子核的结构与性质
改变原子分子构造的方法
改变原子分子构造的方法
1. 引言
1.1 什么是原子分子构造
原子分子构造是指原子和分子之间的排列方式和相互连接关系。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通过不同的排列和连接方式,就可以形
成不同的分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围绕核心运动的电子组成的,而分
子则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共价键或离子键相互结合而成的。在化
学和物理学领域,研究原子分子构造的变化对于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
化过程至关重要。
通过改变原子分子构造,我们可以制备新材料、催化剂,甚至开
发新药物从而服务于人类的生活和健康。了解和掌握改变原子分子构
造的方法,对于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解决现实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每一种改变原子分子构造的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应用领域和优势,因此
在进行研究和实践时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原子分子构
造的变化是多样且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够实现
预期的效果。在未来的研究和应用中,科学家们将继续探索新的方法
和技术,以拓展原子分子构造改变的领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
多贡献。
1.2 为什么需要改变原子分子构造
原子分子构造是指原子和分子间的排列和组合方式,不同的构造
会导致物质的性质和功能有所不同。而需要改变原子分子构造的原因
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包括:定制新材料的需要、提高物质性能、解决环境问题和追求科学探索。
定制新材料是需要改变原子分子构造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调控
原子分子的排列方式,科学家们可以设计出具有特定功能和性能的新
材料,以满足人类对各类材料的需求。通过改变金属或合金的原子分
子构造,可以制备出更轻、更坚固、更耐磨的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
一、原子的结构
一、原子的结构
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有核原子模型。卢瑟福认为,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直径很小的核心区域,叫原子核,电子在原子核外绕核做轨道运动。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在这个模型里,电子像太阳系的行星围绕太阳公转一样围绕着原子核旋转,因此,这个模型又称原子行星模型。
卢瑟福原子模型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是在实验基础上发现了原子核,原子核位于原子的核心。然而,这个模型有一个先天不足,在没有很好地解决原子核结合力之前,对于原子核的结构,只能按照经典的模式——球状原子核(液滴模型)进行推演,更不可能考虑到核外电子的轨道问题。
原子的构成与原子核的结构密切相关。在一个原子中,如果原子核为双层圆盘状结构,那么,与之对应的核外电子也必然运动在复式轨道上,轨道平面为上下两层,平行分布,情形如同双层立交桥一样。复式轨道上的电子,在自身电场作用下,纵向组成电子对一起围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原子的结构与形态场分布,如图所示:
简言之,维系原子核平面的结合力,主要是质量场产生的作用力,核外电子运动在层状原子核形成的基准平面内。与原子核一样,当原子序数Z≥3时,电子轨道亦为双层结构。层状原子核之间结合力是电场产生作用力,核外电子以电场相吸,成对出现在上下层轨道上。
原子的结构与特性
原子的结构与特性
引言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有关原子的概念,但是很少有人真正理解原
子的结构和特性。本文将探讨原子的结构以及它们的特性,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这个微观世界的基本单位。
第一部分原子的结构
1.1 原子的基本组成
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带负电荷的电子和无电荷的中子
组成。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内,而电子则在核外的能级轨道上运动。
1.2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对所有已知元素进行分类的一张表。它按照原子序数的顺序排列,揭示了元素的周期性规律。例如,位于同一垂直列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因为它们都具有相同的外层电子构型。
1.3 原子的能级和轨道
原子外部的电子分布在不同的能级和轨道中。每个能级可以容纳的电子数量以
及它们在轨道上的位置是由量子力学规律决定的。
第二部分原子的特性
2.1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原子重组以形成新化合物的过程。原子通过共享、赠送或获得电子
来完成化学反应。这解释了为什么不同元素之间能够进行化合并形成新的物质。
2.2 原子的性质
原子的特性包括质量、电荷、半径、化学反应性等。质子和中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中,而电子的质量较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原子的电荷由其质子和电子数目的差异决定。
2.3 原子的放射性
一些原子具有放射性,这意味着原子核不稳定并会通过辐射释放能量。放射性元素在医药、能源和科学研究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但也需要小心处理以避免伤害人体健康。
第三部分原子结构的进一步研究
3.1 电子云模型
电子云模型是对原子结构的更精确描述。根据这个模型,电子不仅具有能级和轨道,还存在于不同的云状区域,称为原子轨道。
修改原子构成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运动情况
【思考】电子在核外的空间 里做高速的运动。它们会 相互碰撞打架吗?电子在 核外的排布会有什么特点?
电子不像行星绕太阳旋转有固定 的轨道,但有经常出现的区域,科 学家把这样的区域称为电子层。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排布特点1:电子在核外是分层排布的 电子总是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即 第一层排满了才排第二层,依次下去) 即:先 排 内 层, 后排 外 层。
原子
α 粒 子 束
带 正 电 的 粒 子
原子
α 粒 子 束 α粒子是带正电、质量比电子大的多的微粒
α粒子发生偏转
α 粒 子 束
α粒子被反弹
α粒子未 发生偏转
你知道原子核 到底有多大吗?万人体育场如同:
蚂蚁 2 mm
原子核内有什么? 自从发现原子核和电子后,卢瑟福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 能否打开原子核?原子核内究竟有什么? 1919年,卢瑟福和他的助手用α粒子“轰击”了氮原子核等, 发现原子核里面有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1920年, 卢瑟福又预言:原子核中有不带电荷的中性粒子。1932年, 经过不少科学家的反复实验后确实发现,α粒子打在铍原子核 上,产生了一种高速的不显电性的中性粒子,他们将其命名 为中子。中子的质量与质子的质量几乎相等。卢瑟福的预言 再一次被证实了。实验证明,原子核确实可以再分为质子和 中子。
原子的结构设计一(l两课时)
锂原子
铍原子 硼原子
碳原子
+11 2 81 +12 2 8 2 +13 2 8 3 +14 2 8 4 +15 2 8 5 +16 28 6 +17 28 7 +18 2 8 8 钠原子 镁原子 铝原子 硅原子 磷原子 硫原子 氯原子 氩原子
部分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1 1 氢原子 +3 2 1 锂原子 +4 2 2 +5 2 3 +6 2 4 铍原子 硼原子 +2 2 氦原子 +7 2 5 +8 2 6 +9 2 7 +10 2 8
碳原子
氮原子
氧原子 氟原子 氖原子
+11 2 81 +12 2 8 2 +13 2 8 3 +14 2 8 4 +15 2 8 5 +16 28 6 +17 287 +18 2 8 8 钠原子 镁原子 铝原子 硅原子 磷原子 硫原子 氯原子 氩原子
部分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1 1
氢原子 +3 2 1 +4 2 2 +5 2 3 +6 2 4 +2 2 氦原子 +7 2 5 +8 2 6 +9 2 7 +10 2 8
化学的作用
化学的作用
化学作用是物质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它涉及到分子或原子间相互转化,能量的改变和
物质的变化。
在古代,化学作用是以一种缺乏实质的方式被发现,并被隐瞒或被认为是神的存在的
表现形式,直到17世纪才开始用理性的方法来研究化学作用。
现在,化学作用经历了一个巨大的发展,它已经成为揭示化学反应的主要原理的基础。化学作用提供了一种方法可以在物质间转变,改变物质的性质和提供它们相互间的作用。
有化学反应可以使原子结构改变,从而释放出能量,也可以吸收能量随着原子结构的改变
而改变。此外,化学作用也可用来描述气体的混合物,溶液组成的改变,物质的溶解反应等。
化学作用的主要作用之一是改变物质的性质。在很多不同的化学反应中,原子间的化
学结合会破坏或改变原有的物质性质,制造出新的物质。在其他一些反应中,分子间的气
态交换会改变物质,而在其他一些反应中,物质会被分解拆分成更小、更容易混合在一起
的物质。
化学作用也用于修改物质的形状和结构。这就是为什么化学元素按照它们的原子序数
来组成不同的化合物。例如,甲烷的原子结构是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构成的,而其
他的有机物则是由多个碳原子和不同数量的氢原子组成的。
在最后一个主要的作用中,化学作用可以用来调节能量的传输和转换。在这种情况下,一种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吸收或释放能量。这可以在各种方面使用,包括照明,热力,
冷却,动力等。许多化学反应可以产生热能或光能,而其他反应可以产生化学能或机械能。这些类型的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化学作用是一种相当重要的物质交互过程,它涉及到多种能量的转换和物质的
《原子的结构》PPT课件(公开课)2022年人教版 (4)
1.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
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规律
电子层: 1 2 3 4 5 6 7
离 核: 近
远
能 量: 低
高
能量低的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 能量高的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
1.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电子不像行星绕太阳旋转有固定 的轨道,但有经常出现的区域,科学 家把这样的区域称为电子层。
这些化学 反应分别 属于哪种 基本反应
类型
Na2CO3 + Ca(OH)2 = CaCO3 + 2NaOH 4.硫酸铜与氯化钡反应
CuSO4 + BaCl2 = BaSO4 + CuCl2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1.化合反应:
2.分解反应:
4.复分解反应:
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 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
练一练
1、在 原 子 的 构 成 中, 质 子 带 正 电, 电 子 带 负 电, 中 子 不 带 电,电 子 绕 着原 子 核 做 高 速 运 动。电 子 占 据 原 子 的 绝 大 部 分 体 积,原 子 核 集 中了原 子 的 主 要 质 量。
练一练
2、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
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 ②探究学习:学生通过有关盐的化学反应探究盐的
性质,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③合作学习:利用学生分组实验和小组讨论,使学 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在合作中获得新知。
原子壳层结构的改进与完善
了幻数和磁矩等基本性质 .获得 了诺贝尔奖 。但是 影响原子性质的
1 2 2 2
不 只 是 核 外 电 子 和 核 内 质 子 的 多 少 或 如 何 排 布 还 有 核 内 中 子 的 多 少 和如 何 排 布 。只 考 虑 质 子 、 电 子 不 考虑 中 子显 然 是 不 全 面 的 。
3 s
2 s
3 D
2 D
3 d
2 d 2 f 2 g
1 S
1 P
1 d
1 f
1 g
1 h
1 l
(j 1)
质 子排 列 表见 表 3 。 表3 迈 耶夫 人 质 子 排 列 表
冗 , 云 表 1 门捷 列夫 核 外 电子 排 列表 冗 . 1 云
7 6 5
4
S
2
2
P
d
f
g
h
l
质 子数 累 计 数
2 18 6
16 6
4
S
2 2 2
2
p
6 6 6
6
d
1 O 1 O 1 O
1 O
f
1 4 1 4 1 4
1 4
原子 壳层 结 构 的改 进 与完
口
袁玉刚 ( 玉门油 田公司 )
内容摘要 本文分析 了传统理论 中核 子壳层 与核外 电子壳层的 矛盾 以及核 内的质 子排 列与核外的 电子排列 的不对应性 ,提 出 了原 子的旋
原子的结构和性质
原子的结构和性质
原子是物质的基本构建单元,由一个中心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原子的结构和性质对于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机制至关重要。本文将
从原子的结构、原子的物理性质、原子的化学性质和原子的性质的变化等
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原子的结构主要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是位于原子中心
的带正电荷的粒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
电子是带负电荷的粒子,围绕在原子核外层的电子壳中。原子核的质量集
中在质子和中子上,而电子的质量很小。
原子的物理性质包括质量、电荷和大小。原子的质量可以通过质子和
中子的数量来确定,通常用原子质量单位来表示。原子的电荷由电子和质
子的数量决定,通常情况下原子是电中性的,即正电荷和负电荷平衡。原
子的大小通常通过原子半径来表示,原子半径的大小和电子壳的分布有关,一般来说,原子的半径越大,中心核和外层电子之间的距离越远。
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涉及原子的化学键和化学反应。原子通过与其他
原子形成化学键来形成化合物。化学键主要包括共价键和离子键。共价键
是通过电子共享来形成的,如在氢气分子中,两个氢原子共享一对电子。
离子键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吸引力形成的,如氯化钠中的氯离子和
钠离子。化学反应是指原子之间的重新排列以形成新的化学物质。在化学
反应中,原子的化学键会被打破和形成,导致反应物变为产物。
原子的性质会随着原子的变化而变化。首先,原子的性质可以通过元
素周期表来归类和预测。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元素周
期规律地从左到右和从上到下排列。在同一周期中,原子的大小和电负性
《原子结构》一等奖说课稿
《原子结构》一等奖说课稿
《《原子结构》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原子结构》一等奖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虞城高中的化学老师,我叫李杰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简介
本节选自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本节共包含六大内容:原子的诞生,能层与能级,构造原理和电子排布式,能量最低原理、基态与激发态、光谱,电子云与原子轨道,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本节共分三课时,我今天主要讲解的是第一课时:原子的诞生、能层和能级、构造原理和电子排布式。
2,学情分析
本节是在学生已有原子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深入的研究原子结构,因而学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我们在学习新课时,一定要注意与必修二中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联系,注意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应用到新知识中来。
新课从内容到形式都比较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教材内容属于物质结构理论的范畴,而物质结构不仅是本书的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通过本节教材的学习,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原子结构的知识,并且在原子的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长见得化学现象。4,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师生互动由必修二知识引入能层和能级
和学生一起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认识能级交错现象。
通过练习教师解说让学生总结出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能自己动手写出1-----36号原子
核外电子排布式。
引导学生了解原子的简化排布式
chemdraw的使用方法
chemdraw的使用方法
ChemDraw是一款专业的化学绘图软件,广泛应用于化学领域的科研、教学和工业生产等方面。它可以帮助化学工作者快速、准确地绘制化学结构式、反应机理图、分子轨道图等。本文将介绍ChemDraw的基本使用方法,帮助读者快速上手。
一、界面介绍
打开ChemDraw软件后,我们首先会看到一个整洁的界面。界面上方是菜单栏,包含了各种功能和操作选项;左侧是工具栏,提供了绘图所需的各种工具;右侧是属性栏,可以对所选对象进行属性设置;下方是状态栏,显示了当前操作的提示信息。
二、绘制化学结构式
1. 绘制原子:在工具栏中选择“原子工具”,然后点击画布上的位置,即可绘制一个原子。可以在属性栏中选择原子的元素类型、原子半径等属性。
2. 连接原子:选择“键工具”,然后点击一个原子,再点击另一个原子,即可连接两个原子,并自动添加键的类型。也可以在属性栏中选择键的类型、键长等属性。
3. 添加功能团:在工具栏中选择“功能团工具”,然后点击画布上的位置,即可添加常见的化学功能团,如羟基、氨基等。属性栏中可以设置功能团的类型和位置。
4. 调整布局:工具栏中的“移动工具”可以用来调整分子的布局。
点击一个原子或者键,然后拖动即可改变其位置。也可以通过“自动布局”功能来自动调整分子的布局。
三、编辑和修改结构式
1. 选择和移动:使用“选择工具”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对象,然后通过拖动来移动它们的位置。也可以使用“复制”和“粘贴”功能来复制和粘贴结构式。
2. 删除和修改:选中一个对象后,按下“删除”键即可删除它。也可以通过属性栏中的选项来修改对象的属性,如改变原子的元素类型、键的类型等。
《原子的结构》PPT教学课件
课堂练习
5.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由离子直接构成的
是( A )
A.氯化钠
B.氧气 C.水 D.二氧化碳
6.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不能再分 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C.加碘食盐的主要成份是氯化钠,氯化钠是由氯化钠离子构成的 D.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 变而改变
粒子种类
原子
阳离子
区别
粒子结构 质子数= 电子 质子数
数
> 电子数
粒子电性
不显电性
带正电荷
阴离子
质子数 < 电子数
带负电荷
联系
新课讲授 7. 分子、原子、离子及物质之间的联系:
课堂练习
1.下列各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B )
A
B
C
D
课堂练习
2.已知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非金属元 素
最外层电数 一般8个
( He为2个 )
一般 < 4个 ( 1~3个 )
一般 ≥ 4个 ( 4~7个 )
结构 化学性质
atomsk建模计算
atomsk建模计算
Atomsk是一个用于原子级别建模和计算的开源软件,它的设计目标
是研究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的性质。Atomsk能够读取多种原子结构文件,并且可以执行多种操作,如构造、转换、修剪和扩展原子结构。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Atomsk的一些关键功能和用途。
Atomsk最强大的功能之一是其能够读取和写入几乎所有常见的原子
结构文件格式,例如LAMMPS和VASP的输入文件、XYZ文件和POSCAR文
件等。这使得用户能够轻松地将Atomsk集成到其工作流程中,并且无需
进行大量的文件格式转换。此外,Atomsk还可以读取超过60种不同的原
子结构文件格式,这些格式包括常见的MD软件格式以及一些与特定材料
有关的格式。
构建原子结构是Atomsk的另一个注重的领域。Atomsk提供了一系列
的命令和选项,允许用户以多种方式构建原子结构,如在材料中加入空洞、生成晶格、添加原子等。Atomsk还可以通过使用空间群符号和晶胞参数
来构建一般晶格和晶格缺陷,这使得用户能够轻松地创建复杂的晶体结构。
除了构建原子结构,Atomsk还提供了一套用于操作、转换和修改原
子结构的命令。例如,Atomsk可以帮助用户旋转、对称化和排序原子,
以及修改原子的类型和位置。这些操作对于研究材料的相变、缺陷和界面
性质非常有用。此外,Atomsk还提供了一系列的操作和计算功能,如计
算原子结构的体积、表面积、密度和分布函数等。
Atomsk还提供了一系列用于可视化原子结构的命令和选项。用户可
以使用Atomsk生成原子结构的可视化图像,帮助他们理解和分析原子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径角 向度 波波 函函 数数
角度分布函数:表示原子轨道在空 间的伸展情况;
径向分布函数:原子轨道离核远近
上式代入球坐标波动方程得到:
R(r)方程 含变量r
( )方程 含变量 ()方程 含变量
2)量子数
在求解薛定谔方程时,n, l 和m的取值必须使波函数 合理(单值并且归一)。结果如下:n的取值为非零正整数 ,l 的取值为0到(n – 1)之间的整数,而m的取值为0到± l 之间的整数。
原子轨道的画法
Y 例
2 pz
Ypz
3
4
cos
p z 只与θ有关而与φ无关
Pz 轨道
z θ=15 o 30 o 45 o
60 o
x
s、p、d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剖面图
2)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 s,p,d电子云角度分布剖面图
电子云角度分布图与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的异同点: 1. 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有正负之分,而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 因角度函数经过平方后,所以无正负之分。 2. 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比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瘦,因角度函 数Y的绝对值≤1,所以Y绝对值的平方值比Y的绝对值更小。 3.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表示电子在空间不同方向出现的概 率密度的相对大小。 4.电子云角度分布图不同于电子云图。
率密度。
用黑点的疏密表示概率密度分布的图形叫电子云。
氢原子1S电子云:
1,0,0
2
a103
exp(2r) a0
氢原子1s电子云如图所示:
径向概率分布图
电子云图
界面图
电子云图
4.波函数和电子图像
1)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 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只与 l,m有关,而与主量子 数 n 无关,因此,只要 l和m相同的原子轨道, 它们的角度分布图相同。
运动,它由n, l, m三个量子数所规定,电子还有自旋运动,因 而产生磁矩,电子自旋磁矩只有两个方向。
自旋量子数的取值仅有两个,自旋量子数ms =±1/2, “±”表示两个不同的自旋方向,用↑或↓表示。
总结:
n,l,m三个量子数结合,确定一个波函数(原子轨道)。
n,l,m,ms四个量子数结合,才能完整性说明电子在原 子中所处的状态,即电子的运动状态。
相同点: 1. 图形相| 似|2R2Y 22 . 方向Y2 相同
6.3.3 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
1. 主量子数 n n 电子运动能量的主要决定因素: n越 大,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越远,能级 越高。 n 相同的各原子轨道归并为同一电子层。
n = 1 , 2 , 3 , 4 , 5 , 6
K , L , M , N , O , P
|(x,y,z)|2 代表电子在核外空间某点出现的概率密度。
原子轨道符号 n,l,m(r,,)
n2,l1,m1
2,1,1(r,,)
2 px
nlm
原子轨道符号
m 用原子轨道最大绝对值所 在的直线坐标方程表示
l 的取值用小写字母表示 l= 0,1,2,3,…
s,p,d,f
n 的取值用1,2,3,4,…数值表示
(光谱学表示法)
6.3.3 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
2 . 角量子数 l 取值:0,1,2,3,…,(n-1) 对于给定的主量子数n来说,可有n个不相同的角量子 数l
例:主量子数n=3, l =0, l =1, l =2。
如用主量子数来表示电子层,则角量子数就表示同一 电子层中的不同状态的分层 .
3. 磁量子数 m
0、 -1、 -2、 -3
+1、 +2、 +3
7
2、
三个量子数组合形式: n=1时,l=0,m=0.组合形式有一种(1,0,0) n=2时,l=0, m =0 组合形式有一种(2,0,0)
l=1, m =0, ±1组合形式有三种: (2,1,0)、(2,1,1)、(2,1,-1)
每种组合对应一个轨道。
1.波函数 量子力学第一条基本假定:任何微观系统的运
动状态都可以用波的数学函数式——波函数(ψ)来描 述。
波函数: 波的数学函数式,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 (x.y.z) 。
2. 微观粒子的运动方程——薛定谔方程
描述氢原子和类氢离子稳定状态(能量有确定值) 时其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波函数的二阶偏微分方程:
例:3px, 3py, 3pz
图 s p d f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
z
+
xy
xz x
s
z
z
_ y
+
_
+
y
x
px
x
py
y x
z
+
X
y
_
pz
+ x_
z
+_
_-
+y
x
dxy
z_ +
y +_
dzx
x+
_ + x
z + y _ dyz
z
+
y
-
d _ x2 -y2
z
+ y
-
x+
dZ2
(4)自旋量子数ms 用波函数ψn,l,m描述原子中电子的运动,习惯上称为轨道
2、核外电子运动的波粒二象性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学说”,认为光 具有波粒二象性。
波粒二象性:是指某物质同时具备波的特质及粒 子的特质,波粒二象性是量子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波粒二象性关系式:
P h
P : 动量,微观粒子的粒子性 入:波长,微观粒子的波动性 h :普朗克常数6.62610-34 J·s
组成,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核内质子数,也等于核外电 子数。
6.2 波尔理论
经典的原子结构理论:
玻尔理论评价
v Em En h
1.先进性:
冲破了经典物理中能量连续的束缚,引入了量子化 理论,提出了原子轨道能级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 氢原子光谱和氢原子结构。 激发态原子发光的原因。 阐明了氢原子光谱波长的不连续性 提出了量子数n的概念
薛定谔方程:
x 2 2 y 2 2 2 z 28 h 2 2 m ( E V ) 0
Ψ:电子的波函数 m: 电子的质量 h : 普朗克常数 E :电子的总能量 V :电子的势能
1)波函数的物理意义
ψ(x,y,z)是求解薛定谔方程的一系列具体函数式,它是 空间坐标x,y,z 的函数,而不是一个确定的数值。
图 原子轨道形状
(3)磁量子数m:原子轨道在空间的伸展方向。l相同时,因 m不同,原子轨道可能有不同的伸展方向。决定了原子轨 道或电子云在空间的伸展方向,决定了l相同的原子轨道的数 目。除s轨道外,都是各向异性的。 取值受l 限制,m=0,±1,±2,±3…±l ,共可取2l+1个 值。磁量子数m与能量无关。 l=0,m=0表示S轨道在空间只有一种伸展方向。 l=1,m=0,±1表示P轨道在空间有三种伸展方向。 l=2,m=0,±1,±2表示d轨道在空间有五种伸展方向。 l=3,m=0,±1,±2,±3表示f轨道在空间有七种伸展 方向。
y = rsinθsinφ
图 球面坐标变换
r 1 2 r(r2 r) r2s 1i( ns i n ) r2s 12 in 2 28h22m(EV)0
球坐标波函数 (r,,)分离变量
( r ,,) R ( r ) Y ( ,) R ( r ) ( ) ( )
电子在核外运动的角动量 M在 z方向上的分量 Mz
h Mz m 2
m 的物理意义:
决定电子的轨道角动量在磁场方向的分量值大小,因 此, m 称为磁量子数。
l相同,m不同的轨道,能量相同,则这些原子轨道 是能量简并轨道。简并轨道的数目,称为简并度。
等价轨道
n 相同 l 相同 m 不同
的原子轨道简并轨道层(等价轨道)
2.局限性:
不能说明多电子原子的光谱,也不能说明氢原子光 谱的精细结构。
没有考虑到微观粒子运动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 波粒二象性。
6.3 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6.3.1 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
1、量子化性 量子力学认为微观粒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粒子可
处于不同能级上,当粒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 时,能量变化是跳跃式、不连续的。
由于上述参数的取值是非连续的,故被称为量子数。
求解 R(r)方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引入量子数 n
求解 ()方程
引入量子数 l
求解 ()方程
引入量子数 m
量子数 n、l、m 的取值规律
① n=1,2,3,4,… ② l=0,1,2,3, …,n-1
(l 只能取比 n 小1的整数) ③ m=0,±1,±2,±3, …,±l ( |m|≤l )
例 若某一电子有下列成套量子数,其中不可能存在的是( ) (A) 3,1,-1,+1/2 (B) 3,1,0,-1/2 (C) 4,2,2,+1/2 (D) 1,1,0,-1/2
3. 概率密度和电子云
概率密度:电子在空间某处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大小。
概率密度
概率 体积
Ψ2可以用来反映电子在空间某处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电子等微粒
也具有波粒二象性,并预言其波长入和质量m存
在关系式:
德布罗意关系式:
h mv
h:普朗克常数 v:微观粒子的速度
m:电子的质量
1927年德布罗意的假设被电子衍射实验证实。
电 子 束
窄缝
光栅
3、统计性
(1)海森堡不确定原理:对于具有量子化和波 粒二象性运动的微观粒子不可能同时准确地测定 它的空间位置(△x)和动量( △p)。
E1n231k2Jmo1l
(2)角量子数l :表示原子轨道或电子云的形状,并在多电 子原子中和主量子数一起决定电子的能级。 l的取值受 n 的限制。如用主量子数来表示电子层,则角量子数就表示 同一电子层中的不同状态的分层 。
l =0、1、2、3……(n-1)共可取n个值。 如: n=1 l=0
n=2 l=0、1 n=3 l=0、1、2 n=4 l=0、1、2、3
四个量子数描述原子中电子运动状态——量子态
(n,l,m,ms )
(量子态)
①n电子的能级 ②l电子云的形状 ③m原子轨道,在空间的取向 ④ms电子的自旋方向
例如:
2,1,0,21
2 pz
E25.4 51 0 18 J
形状,伸展方向,自旋
表6-1 原子轨道与量子数之间的关系
n
l
M
轨道数
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的 电子数
xP h 4
不确定原理 ≠ 无规律
(2)微观粒子运动的统计规律:在空间某一点 波的强度和粒子出现概率密度成正比。
电子运动虽然没有确定的轨道,但是它在空 间运动也是遵循一定规律的,即空间出现的概率 可以由波的强度表现出来。因此电子及其微观粒 子波又称为概率波。
6.3.2 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ψ(x,y,z)核外空间、质量为m、离核距离r、在核电场 势能作用下的电子的运动状态。
变换为球面坐标:
x = r sinθ cos φ y = r sin θ sin φ z = r cos θ
r2 = x2 + y2 + z2
波函数 z
θr
• P(x,y,z) z=rcosθ
xφ
rsin y
x= rsinθcosφ
3)原子轨道及其符号的规定 所谓 “原子轨道” 是借用经典力学描述物体运动
的轨道概念。 把 n,l,m 一组合理取值对应的波动方程的一个解—
—波函数Ψn,l,m(r,θ,φ)称为该原子的一个原子轨道——核 外电子的一种空间运动状态。
注意: 原子轨道的含义不同于宏观物体的运动轨道也不
同于玻尔理论中的固定轨道。
称为 s p d f
l=0 s轨道为球形对称状
l=1 p轨道为亚铃状
l=2 d轨道为花瓣状
l=3
f轨道为复杂的花瓣形
原子轨道的能量也与角量子数有关。
当主量子数相同,轨道的能量高低顺序为: ns< np< nd<nf 。
y
x s轨道投 影
z + -x
pz轨道 投影
y -+ + -x
dxy轨道 投影
(1)主量子数n
主量子数是确定电子离核远近(平均距离)和能级 的主要参数,或者说它是决定电子层数(原子轨道)的能 量。n值越大,表示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越远,所处状态 的能级越高。 •电子层数 n 1 2 3 4 5 6 •光谱学符号 K L M N O P
求解H原子薛定谔方程得到:每一个对应原子轨道中 电子的能量只与n有关:
原子结构修改
• 1931年,为解释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鲍林又根据波 函数叠加原理,提出了杂化轨道理论。作为价键理论 的重要补充,较满意地解释了共价多原子分子的空间 构型。
• 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证实了原子核中不仅 含有正电荷的质子,还有不带电的中子。
综上,现有的对原子结构理论的认识: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
1
0 (1s)
0
11
2
0 (2s)
0
1
2
4
8
1 (2P)
0、 -1、 +1
3
0 (3s)
0、
1
3
1 (3P)
0、 -1、 +1
39
18
2 (3d) 0 (4s)
0、 -1、 -2、 +1、 +2 5
0
1
1 (4P)
0、 -1、 +1
3
4
16
32
2 (4d) 0、 -1、 -2、 +1、 +2 5
3 (4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