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物理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附详细答案

合集下载

【物理】物理 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的专项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物理】物理 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的专项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物理】物理 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的专项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一、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

1.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初速度为1m/s ,第8s 内的位移比第5s 内的位移多6m ,则该质点的加速度、8s 末的速度和质点在8s 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 ) A .a=2m/s 2,v 8=15m/s ,x 8=144m B .a=2m/s 2,v 8=16m/s ,x 8=36m C .a=2m/s 2,v 8=17m/s ,x 8=72m D .a=0.8m/s 2,v 8=17m/s ,x 8=144m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应用以及相关推论,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等于恒量求出加速度的大小;通过速度时间公式求出8s 末的速度,通过位移时间公式求出8s 内的位移., 【详解】

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可知2

8536x x aT m -== ,解得

22.0/a m s =;则8s 末的速度80(128)/17/v v at m s m s =+=+⨯=;8s 内的位移22801118287222s v t at m m ⎛⎫

=+=⨯+⨯⨯= ⎪⎝⎭

,故C 正确。

2.如图所示,从斜面上某一位置先后由静止释放四个小球.相邻两小球释放的时间间隔为

0.1s ,某时刻拍下小球所处位置的照片,测出5AB x cm =,10BC x cm =,15.CD x cm =则

A .小球从A 点释放

B .

C 点小球速度是A 、

D 点小球速度之和的一半 C .B 点小球的速度大小为1.5/m s D .所有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25/m s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物理易错题专题训练-压力与压强练习题附详细答案

物理易错题专题训练-压力与压强练习题附详细答案
Δp甲=p甲'-p甲= ,
乙物体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
Δp乙=p乙-p'乙= ,
因原来两物块对地面压强相等,根据p= ,则有:
= ,
解得:
F甲= 。
所以

因 > ,所以 > 。故选D。
4.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轻质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他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并从容器中抽出部分乙,且甲、乙质量的变化量相等。若甲切去部分高度为 ,乙抽出部分高度 ,它们剩余部分的质量分别为 、 ,则()
A. > , <
B. > , >
C. < , >
D. < , <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因为甲为规则圆柱体,乙为规则容器,则甲对地面的压强
p甲=ρ甲gh甲
乙对容器底的压强
p乙=ρ乙gh乙
因为他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p甲=p乙

ρ甲gh甲=ρ乙gh乙
由图可知h甲<h乙,所以
ρ甲>ρ乙
因为甲、乙质量的变化量相等
【详解】
原来两物块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甲乙是长方体,当甲、乙顺时针旋转90°后,甲的受力面积减小,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不变,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增大,乙的受力面积增大,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不变,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减小。因两长方体形状相同、大小不同,则设甲的长、宽、高为乙的n倍,则甲的各个面的面积为乙各个对应面面积的n2倍,再设原来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甲、S乙,当甲、乙顺时针旋转90°后,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甲、S'乙,甲物体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

2020-2021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附答案解析

2020-2021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附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

1.一个瓶子正好能装满1kg 的水,它一定能装下1kg 的( )(ρρρρ<<

C .白酒

D .茶籽油

【答案】A 【解析】 【分析】

(1)装下装不下,关键在体积,即这个瓶子能装下1千克的水,能否装下1千克的下列哪种物质,关键是要确定1千克的这种物质的体积是否小于1千克的水的体积;

(2)在质量相同时,比较水的体积与其它几种物质的体积的大小关系时,根据公式m

V ρ

=,

就转化为比较水的密度与其它几种物质的密度大小关系。 【详解】

瓶子的容积是一定的,在体积相等的情况下,质量与密度成正比;花生油、白酒和茶籽油的密度都比水的密度小,只有酱油的密度比水大;当瓶子分瓶装满这些液体时,花生油、白酒、茶籽油的质量都小于1千克,酱油的质量会大于1千克. 则瓶子可装下1千克的酱油;故选A 。

2.瓶身标有“500mL ”字样的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 A .0.05千克 B .0.5千克

C .5千克

D .50千克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已知V=500mL=500cm 3;ρ=1g/cm 3;m=ρV=1g/cm 3×500cm 3=500g=0.5kg .故答案选B .

3.如图所示,体积之比为1∶2的甲、乙两个实心物块,分别挂在杠杆两端,此时杠杆恰好水平平衡,则甲、乙两个物块的密度之比为( )

A .1∶1

B .1∶2

C .4∶3

D .2∶1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知道,甲物体挂在左边第3格处,乙物体挂在右边第2格处,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此时12G l G l =甲乙即

物理培优 易错 难题(含解析)之压力与压强附详细答案

物理培优 易错 难题(含解析)之压力与压强附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

1.“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考试时,小丽同学对所涉及的一些物品进行了估测,其中合理的是( ) A .小丽的重力为900牛顿

B .一张草稿纸对折后对桌面的压强为1Pa

C .一张物理试卷的面积为21m

D .小丽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大于900牛顿 【答案】B 【解析】 【详解】

AD .通常中学生的体重为 500N 左右,小丽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等于体重约为500N ,故A 不符合题,D 不符合题意;

B .一张草稿纸的重力约0.1N ,一张草稿纸对折后的长、宽分别约30cm 、20cm ,则面积为600cm 2

=0.06m 2

,对地面的压强为

2

0.1N 1.7Pa 0.06m F p S =

=≈ 由估算可知一张草稿纸对折后对桌面的压强接近1Pa ,故A 符合题意; C .一张试卷的面积比21m 小得多,故C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它们对地面压力的变化量△F 甲、△F 乙的关系是( )

A .△F 甲一定大于△F 乙

B .△F 甲可能大于△F 乙

C .△F 甲一定小于△F 乙

D .△F 甲可能小于△F 乙

【答案】C 【解析】 【详解】

两个正方体的边长分别为h 甲和h 乙,h 甲

p =

F S =

G S =mg S

=ρVg S =ρShg S =ρgh

可知,由于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即:p 甲

物理解题方法:比例习题试卷附答案解析

物理解题方法:比例习题试卷附答案解析

物理解题方法:比例习题试卷附答案解析

一、高中物理解题方法:比例

1.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上的四段距离相等,质点从O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通过a 、b 、c 、d…,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质点由O 到达各点的时间之比t a :t b :t c :t d =1:2:3:2

B .质点通过各点的速率之比v a :v b :v c :v d =1:2:3:2

C .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v =v b

D .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2

d

v v =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结论可知,质点依次通过各等分位移点的速度大小之比为:v a ∶v b ∶v c ∶v d =1∶∶∶2,故选项B 正确;依次到达各位移等分点所用时间之比为:t a ∶t b ∶t c ∶t d =1∶∶

∶2,故选项A 正确;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

可知,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

,故选项C 错误;选项D 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结论的应用问题,属于中档题.

2.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初速度为1m/s ,第8s 内的位移比第5s 内的位移多6m ,则该质点的加速度、8s 末的速度和质点在8s 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 ) A .a=2m/s 2,v 8=15m/s ,x 8=144m B .a=2m/s 2,v 8=16m/s ,x 8=36m C .a=2m/s 2,v 8=17m/s ,x 8=72m D .a=0.8m/s 2,v 8=17m/s ,x 8=144m 【答案】C 【解析】 【分析】

高中物理物理解题方法:比例压轴难题培优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物理解题方法:比例压轴难题培优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物理解题方法:比例压轴难题培优题附答案解析

一、高中物理解题方法:比例

1.某质点做匀加速度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2/m s ,关于此质点的速度和位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2s 末的速度为4m/s

B .在任意1s 内,末速度等于初速度的2倍

C .任意1s 内的位移是前1s 内位移的2倍

D .任意1s 内的位移比前1s 内的位移增加2m

【答案】D

【解析】

根据速度时间关系0v v at =+可知,因不知道初速度,故不能确定2s 末的速度大小,故A 错误;加速度为22/m s 说明单位时间1s 内物体的速度变化2m/s ,而不是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故B 错误;根据2x aT ∆=知任意1s 内的位移比前1s 内位移大2m ,而不是前1s 内位移的2倍,故C 错误,D 正确;故选D.

2.如图,a 、b 、c 、d 为光滑斜面上的四个点。一小滑块自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通过ab 、bc 、cd 各段所用时间均为T 。现让该滑块自b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则该滑块( )

A .通过bc 、cd 段的时间均大于T

B .通过c 、d 点的速度之比为1∶2

C .通过bc 、cd 段的位移之比为1∶3

D .通过c 点的速度等于通过bd 段的平均速度

【答案】A

【解析】

【分析】

质点从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光滑斜面上的三段位移时间相等,运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进行分析,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分析.

【详解】

当滑块由a 点静止下滑时,滑块沿光滑的斜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假设ab 段的间距为x ,则bc 段、cd 段的间距应分别为3x 、5x ,x bc ∶x cd =3∶5,C 错误;如果滑块由b 点静止释放,显然滑块通过bc 段、cd 段的时间均大于T ,A 正确;滑块在c 点的速度应为v 123a x '⋅,滑块在d 点的速度应为v 228a x '⋅v 1∶v 238B 错误;因为x bc ∶x cd =3∶5,显然通过c 点的时刻不是bd 的中间时刻,则滑块通过c 点的速度不等于bd 段的平均速度,D 错误。故选A.

【物理】物理机械效率的计算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附答案

【物理】物理机械效率的计算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的计算问题

1.如图所示,重300N 的物体在20N 的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以0.2m/s 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直线运动了10s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拉力F 的功率为12W

B .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32N

C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2m

D .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120J

【答案】A

【解析】

【详解】

A .拉力F 的功率为 20N 0.2m s 3=12W p Fv ==⨯⨯

故A 正确;

B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100%100%100%33W fh f W F h F

η===有用总 所以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

3380%20N=48N f F η==⨯⨯ 故B 错误;

C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330.2m s 10s=6m s vt ==⨯⨯

故C 错误;

D .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

20N 0.2m s 10s 380%=96J W W Fs ηη=⨯⨯⨯⨯有用总==

故D 错误。

故选A 。

2.一台起重机将3600N 的货物提高4m ,如果额外功是9600J ,则该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J ,机械效率是______。

【答案】1.44×104 60%

【解析】

【分析】

起重机是用来提升重物的,所以对重物做的功是有用功,总功是指有用功与额外功的和,

从而根据机械效率的公式,,可求得机械效率。

【详解】

[1]该起重机做的有用功

43600N 4m 1.4410J W Gh ==⨯=⨯有

[2]该起重机的机械效率

中考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

1.用凸透镜成像时,定义像与物的大小之比为“放大率”,则在物体成像的情况下()A.物距一定时,焦距越小放大率越大

B.物距一定时,焦距越大放大率越大

C.焦距一定时,物体离透镜越近放大率越大

D.焦距一定时,物体离同侧焦点走近放大率越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当物体在凸透镜上成实像时,即物体放在1倍焦距以外时,通过做图可以知道,物距一定时,焦距越大则放大率越大;当物体在凸透镜成虚像时,即物体放在1倍焦距以内时,通过做图可以知道,物距一定时,焦距越小则放大率越大;故A、B均不对;

C.当凸透镜的焦距一定时,物体成虚像时,通过做图可以知道,物体离透镜越近,放大率越小,故C是不对的;

D.当成实像时才是物体离透镜越近,放大率越大,故也可以说是物体离同侧的焦点越近时,放大率越大,这个规律不但对于成实像时适用,成虚像时也同样适用,故D是正确的。

故选D。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是( )

A.照相机是利用了图中的成像规律

B.换上焦距小一些的凸透镜,只将蜡烛向左适当移动就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C.如果使蜡烛向左移动,光屏需要向右移动才能接收到清晰的像

D.如果把蜡烛与光屏对调,光屏上将会出现清晰的像

【答案】A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可知,成像时,像距小于物距,所以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和照相机的原理相

同,故A正确;

B.如果换一个焦距较小的透镜,所成的像将变小,像距也变小,像成在光屏的左边,所以要想让像成在光屏上,应该将蜡烛向右移动,从而像也向右移动直到光屏上,故B错误;C.如果使蜡烛向左移动,像也向左移动,所以光屏要向左移动才能接收到清晰的像,故C 错误;

【物理】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附详细答案

【物理】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附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

1.如图甲测凸透镜的焦距,图乙“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过程中小明同学将蜡烛分别放在甲、乙、丙、丁不同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40.0cm

B.图乙四个位置中,移动光屏,有4个位置上的蜡烛可以在光屏上成像

C.将蜡烛放在丙位置,若凸透镜上有一个泥点,则在光屏上不会出现泥点的影子

D.将蜡烛放在乙位置,光屏应向左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此时的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从图甲可以看到,凸透镜所在的位置是30.0cm刻度,而光屏所在的位置是40.0cm刻度,而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焦点,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40.0cm-30.0cm10.0cm

f==

凸透镜的焦距是10.0cm,A错误;

B.一倍焦距以外是实像,以内是虚像,因为甲乙丙在焦点外,所以成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B错误;

C.凸透镜成实像时,所有透过透镜的光会聚到光屏上成像,凸透镜上有一个泥点,整个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小部分被挡住,但总会有一部分的光通过凸透镜而会聚成像,因此像与原来的相同,大小不变,但是由于透镜的一小部分被遮住,因此折射出的光线与原来相比减少了,像是完好的,只是亮度变暗,不会出现泥点的影子,C正确;

D.将蜡烛放在乙位置,这时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像距会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从图乙可以看到,光屏应向左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这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的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D错误。

故选C。

中考物理知识点过关培优 易错 难题训练∶电功率的综合计算问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知识点过关培优 易错 难题训练∶电功率的综合计算问题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电功率的综合计算问题

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L 标有“5V 2.5W”的字样,滑动变阻器 R 1 的最大阻值为40 Ω,定值电阻R 2 的阻值为 20Ω,电压表量程为0~3V ,电流表量程为 0~3A ,灯丝电阻不随温度变化。当 S 1、S 2 和 S 3 都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端点 a 时,小灯泡L 恰好正常发光。在保证电路安全的前提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源电压为 10V

B .闭合 S 2、S 3,断开 S 1 时,电路中最小电流为 0.1A

C .闭合 S 1、S 3,断开 S 2 时,滑动变阻器取值范围为 0~20Ω

D .滑片在 a 端,S 1、S 2和S 3 都闭合时,整个电路的功率最大,最大值为 3.75W 【来源】重庆南开融侨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开学测试物理试题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2

U P R

=

可得,小灯泡的电阻: ()2L L L 5V 2=

=10Ω

2.5W

U R P =

额额

A .当S 、S 1和S 2都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a 端时,灯泡与电阻2R 并联;此时小灯泡L 恰好正常发光,则电源电压等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L ==5V U U 额,故A 错误;

B .闭合S 2、S 3,断开S 1时,1R 与L 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1R 的电压,当滑动变阻器的两端电压等于电压表的最大值,即=3V U 滑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电路中电流最小, 则最小电流:

L 5V-3V

=

==0.2A 10Ω

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附答案解析

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附答案解析
D.若将此蜡烛移至凸透镜前10cm处,然后把凸透镜往右移动2f,这个过程分两个阶段,物距还在小于一倍焦距时,所成的虚像往左移动到无穷远处,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后,会成实像,所成的实像会从右端无穷远处往左移动,D项不合题意。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焦距可能是8cm
B.若将此蜡烛移至凸透镜前10cm处时,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才会出现倒立放大实像
C.若将此蜡烛移至凸透镜前10cm处,然后将蜡烛逐渐靠近凸透镜的过程中,像的大小会变小
D.若将此蜡烛移至凸透镜前10cm处,然后把凸透镜往右移动2f,所成的像也会往右移动,且移动距离小于2f
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60cm
B.随着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上移动
C.当学生把蜡烛移动到80cm刻度处,再移动光屏,会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D.小明拿来的眼镜是近视镜
【答案】BCD
【解析】
【详解】
A.由焦距的概念可知,
所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A错误;
B.凸透镜在光屏上成倒立的实像,随着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上移动,B正确;
一、初中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
1.城市的很多街口都安装了360°高清晰摄像头,由公安局实施24小时监控,来保护人民的安全,摄像机的像距几乎不变,但镜头的功能类似于人眼睛的晶状体,焦距可以调节,如图所示,某嫌疑犯在成像板上已经成清晰的像,此时镜头的焦点在F处,在监控此人的过程中(该人在成像板上的像保持清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培优易错试卷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辅导专题训练附详细答案

培优易错试卷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辅导专题训练附详细答案

培优易错试卷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辅导专题训练附详细答案

一、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

1.一个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起连续发生 3 段位移,在这 3 段位移中所用的时间分别是 1 s ,2 s,3 s ,这 3 段位移的大小之比和这 3 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分别为( ) A .1∶8∶27;1∶2∶3 B .1∶8∶27;1∶4∶9 C .1∶2∶3;1∶1∶1 D .1∶3∶5;1∶2∶3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212x at =

可得物体通过的第一段位移为:211122

a x

a =⨯=; 又前3s 的位移减去前1s 的位移就等于第二段的位移,故物体通过的第二段位移为:

22211

(12)1422

x a a a =

⨯+-⨯=; 又前6s 的位移减去前3s 的位移就等于第三段的位移,故物体通过的第三段位移为:

22311

(123)(12)13.522x a a a =

⨯++-⨯+=; 故x 1:x 2:x 3=1:8:27 在第一段位移的平均速度111x v t =,在第二段位移的平均速度2

22x v t =, 在第三段位移的平均速度3

33

x v t =,故123::1:4:9v v v =;故选B . 【点睛】

本题求解第二段和第三段位移的方法十分重要,要注意学习和积累,并能灵活应用.

2.图中ae 为珠港澳大桥上四段l10m 的等跨钢箱连续梁桥,若汽车从a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ab 段的时间为t ,则通过ce 段的时间为

A .t

B 2t

C .(22)t

备战中考物理培优 易错 难题(含解析)之压力与压强问题附答案

备战中考物理培优 易错 难题(含解析)之压力与压强问题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

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丙、丁四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其中甲容器内只有水;乙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内有一个装有铝块的平底塑料盒漂浮在水面上,塑料盒底始终与容器底平行,且塑料盒的底面积等于圆柱形容器底面积的一半;丁容器中用细线悬吊着一个实心的铝球浸没在水中。已知四个容器中的水面一样高,ρ木

=0.6×103kg/m 3,ρ酒精=0.8×103kg/m 3,ρ铝=2.7×103kg/m 3,对于这一情景,有如下一些说法: ①各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同;

②向乙容器中倒入酒精后,木块底部受到的压强将增大;

③将塑料盒内的铝块取出放到水平桌面上,塑料盒底距容器底的距离的增大值等于水面下降的高度值;

④将悬吊铝球的细线剪断后,丁容器对水平桌面压力的增大值等于铝球所受重力的大小。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分析】

①综合分析四个容器的受力情况,利用P =

F

S

可比较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大小;②利用物体漂浮时受到浮力不变,底部受到液体压力不变分析;③利用物体从水中出来的体积等于水在容器中下降的体积可解得;④将悬吊铝球的细线剪断后,丁容器对水平桌面压力的增大值等于铝球所受细线拉力值的大小来判断。 【详解】

①甲、乙 、丙 、丁容器中水面相平,由p gh ρ=液液,F =pS 又底面积相等,得容器底部受水的压力相等,而容器的底部只受水的压力,又是圆柱形容器,容器壁不承受液体压力,也不因液体作用对底部产生附加压力,故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容器中所有物体的向下压力,所以四个容器中,各容器中所有物体向下压力相等,而容器又相同,故四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由于四个容器底面积相等,由P =F

【物理】物理机械效率的计算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附答案解析

【物理】物理机械效率的计算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附答案解析
【答案】200J83.3%60W
【解析】
【分析】
【详解】
[1]所提升物体的重力为
有用功为
故有用功是200J。
[2]总功为
则机械效率为
故机械效率为83.3%。
[3]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即拉力F的功率为60W。
7.如图甲是一艘完全依靠太阳能驱动的船,该船长30米,宽15米,排水量60吨,船的表面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太阳能的功率为1.6×105W,若接收的太阳能只用来驱动船前进。在一次航行中,从某一时刻开始,太阳能船受到水平方向的牵引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船的运动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g取10N/kg),则满载时太阳能船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_N;第50s到第100s的运动过程中,太阳能船的效率是_________。
①物体的重力是420N;
②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100N;
③物体的密度是3× 103kg/m3;
④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80%。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乙知,当物体A离开水面后,滑轮组绳子端的功率P=420W,而绳子端的速度
三段绳子托着动滑轮,那么绳端移动的距离是 ,该装置所做的总功是
可知
解得 。
故选A。
14.某工人使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浸没在水中的实心物体A,拉力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已知动滑轮的重力是60N,物体上升的速度始终是1m/s,不计绳重、摩擦及阻力, ,g= 10N/k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020-2021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解析

2020-2021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问题

1.一个由甲、乙两种金属做成的零件,其体积为61 .3cm 3。若用与零件质量相同的纯金属甲和纯金属乙做此零件,其体积分别为96.5cm 2和52.5cm 3。则原零件中金属甲的质量和金属乙的质量之比为( ) A .l:2 B .1:3 C .1:4 D .1:5 【答案】C 【解析】 【详解】

设零件的质量为m ,由题可知,纯甲金属和纯乙金属的质量相等,则两纯金属的质量也为m ,已知纯甲金属和纯乙金属的体积分别为96.5cm 3和52.5cm 3,所以甲的密度:

396.5cm m

ρ=

乙的密度:

3

52.5cm m

ρ=

已知零件的体积为V =61.3cm 3,设零件中含甲金属的体积为V 甲,则零件中乙金属的体积:

361.3cm V V V V =-=-乙甲甲①

零件的质量:

m V V ρρ=+甲甲乙乙

即:

3396.5cm 52.5cm

m V m m

V =

+甲乙

② ②式两端同时除以m ,并把①式代入可得:

333

61.3cm 196.5cm 52.5cm V V -=+

甲甲()

解得:3

19.3cm V =甲,则:

33361.3cm 19.3cm 42cm V V V =-=-=乙甲

零件中甲金属的质量:

33

19.3cm 96.5cm

V m

m ρ==

⨯甲甲甲 零件中乙金属的质量:

33

42cm 52.5cm

m

m V ρ==

⨯乙乙乙

所以零件中甲乙两金属的质量之比:

3

33

3

19.3cm 1

96.5cm 442cm

52.5cm m m m m ⨯==⨯甲乙

故选C 。

2.小红用调好的天平测一木块的质量,天平的最小砝码是5克。她记录了木块的质量最38.2g 。整理仪器时,才突然发现木块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则该木块的实际质量应是( ) A .33.2g B .43.2g

【物理】物理声现象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附详细答案

【物理】物理声现象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附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

1.如图是用小锤敲击同一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两列声波图,一次重敲,一次轻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敲时音调高,甲图是重敲时的声波图

B.轻敲时响度大,两次敲击音色相同

C.甲的响度比乙的大,甲的音调也比乙的高

D.两次音调、音色都相同,乙图是轻敲时声波图

【答案】D

【解析】

【分析】

(1)频率是1s物体振动的次数,相同时间内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振幅是物体振动时偏离原位置的大小,偏离原位置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详解】

由图可知,两幅图中音叉振动的快慢相同(都有3个波峰和2个波谷),因此声音的音调相同;由图知,物体振动时偏离原位置的程度不相同(即振幅不同),因此响度不相同;甲振动时偏离程度大,甲的振幅大,所以甲的响度大,即音量大,所以,甲图是重敲时的声波图,乙图是轻敲时声波图.用木槌敲击同一音叉,音色是不变的,只有D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睛】

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会观察波形图进行判断.音调跟频率有关;响度跟振幅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

2.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越来越重视.下列有关声音的认识正确的是()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指音调高

B.声音在真空中传器速度为340m/s

C.风吹树枝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汽车安装倒车雷达,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答案】C

【解析】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物理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附详细答案

一、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

1.如图所示,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依次经过a 、b 、c 、d 后到达最高点e .已知ab =bd =6m ,bc =1m ,小球从a 到c 和从c 到d 所用的时间都是2s ,设小球经b 、c 时的速度分别为v b 、v c ,则( )

A .a =1m/s 2

B .v c =3m/s

C .v b =2m/s

D .从d 到e 所用时间为3s 【答案】B 【解析】 【详解】

AB.由题,小球从a 到c 和从c 到d 所用的时间都是2s ,根据推论得知,c 点的速度等于ad 间的平均速度,则有:12

m/s 3m/s 222

c ac c

d v t +=

==⨯,ac 间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为17m/s 3.5m/s 2ac v t =

==,cd 间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为25

m/s 2.5m/s 2

cd v t ===,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21

0.5m/s v v a t

-=

=,A 错误,B 正确。 C.由22

2b c v v a bc -=()

得,v b =10m/s 。故C 错误。 D. 设c 到e 的时间为T ,则v c =aT ,得T =6s 。则从d 到e 所用时间为4s ,选项D 错误。

2.如图所示,一个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 、b 、c 、d 四点,已知经过ab 、bc 和cd 三段所用时间之比为3:2:1,通过ab 和cd 位移分别为x 1和x 2,则bc 位移为:( )

A .12

2

x x + B .

12

54

x x + C .

12

2129

x x + D .条件不足,无法求解

【答案】B 【解析】 【详解】

设质点经过ab 、bc 和cd 三段所用时间分别为3t 、2t 和t ,设各段时间t 内的位移分别为:

s 1、s 2、s 3、s 4、s 5和s 6, 由题可得:

x 1=s 1+s 2+s 3;x 2=s 6…①

设bc 段的位移为x ,则:

x =s 4+s 5…②

根据公式:△x =aT 2,则:

(x +x 2)-x 1=()()2

4561239s s s s s s at ++-++=…③

同时,由于:

s 2-s 1=s 3-s 2,

所以得:

s 1+s 3=2s 2…④

结合①④可得:

x 1=s 1+s 2+s 3=3s 2…⑤

而:

2624s s at -=,

即:

21

243x x at -

=…⑥ 联立③⑥可得:

x =

12

54

x x + A. 12

2

x x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 错误; B. 12

54x x +,与结论相符,选项B 正确; C.

12

2129

x x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 错误; D. 条件不足,无法求解,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 错误。

3.一个物体做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比较该物体在减速运动的倒数第3 m 、倒数第2 m 、最后1 m 内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经历的时间之比是1:2:3 B .平均速度之比是3:2:1

C .平均速度之比是)1:1:

D .平均速度之比是)

:

1:1

【答案】D 【解析】 【详解】

将物体所做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看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初速度

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知,经历的时间之比是)

:

1:1,A 错误;

平均速度公式为x

v t

=,x 都是1m ,则得,平均速度之比与时间成反比,则有平均速度之

比是

)

:

1:1+,D 正确BC 错误.

4.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 .由静止释放且只受重力作用的物体所做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B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C .自由落体运动在第1 s 、第2s 、第3s 内的位移之比是1∶3∶5

D .自由落体运动在第1 s 、第2s 、第3s 内的位移之比是1∶4∶9 【答案】D 【解析】 【分析】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①只在重力作用下②从静止开始.只在重力作用下保证了物体的加速度为g ;从静止开始保证了物体初速度等于零.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即可判断 【详解】

因为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①只在重力作用下②从静止开始。故A 正确; B.只在重力作用下保证了物体的加速度为g ;从静止开始保证了物体初速度等于零,所以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B 正确; C. 根据h=

2

12

gt 推导可知,自由落体运动在第1 s 、第2s 、第3s 内的位移之比是1∶3∶5,故C 正确,D 错误。 本题选择错误答案,故选:D

5.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 与时间t 的关系为x =5t+2t 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 A .第1s 内的位移是5m

B .前2s 内的平均速度是6m/s

C .任意相邻的1s 内位移差都是4m

D .任意1s 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第1s 内质点的位移

25511m =6m x t t =+=⨯+

故A 错误;

B .质点在前2s 内的位移

25524m =14m x t t =+=⨯+

则前2s 内的平均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