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驶的路程

合集下载

8年级上物理速度计算题及答案

8年级上物理速度计算题及答案

速度计算题1.一列长210m的列出以36km/h的速度匀速驶过长为1400m的铁路桥。

求:(1)列车过桥的时间是多少?(2)列车全部在桥上的时间是多少?(3)列车上一乘客在窗口观察到他在桥上的时间是多少?【答案】解:(1)列车过桥时通过的距离:s1=1400m+210m=1610m,v=36km/ℎ=10m/s由v=st得:列车过桥的时间:t1=s1v=1610m10m/s=161s(2)列车全部在桥上时需要通过的路程s2=1400m−210m=1190m,由v=st得:列车全部在桥上的时间:t2=s2v=1190m10m/s=119s(3)由v=st得:列车上的乘客经过大桥所用时间t3=s桥v=1400m10m/s=140s。

答:(1)这列列车全部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161s。

(2)这列列车全部在桥上的时间是119s。

(3)列车上的乘客经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140s。

2.一列长210m的火车,在进入长510m的隧道口时鸣笛,站在隧道另一端的某人听到笛声38.5s后,看到火车全部驶出隧道,若火车的行驶速度为18m/s且保持不变。

求:(1)火车从刚进入到全部驶出隧道所需的时间;(2)此时空气中的声速。

【答案】解:(1)车全部通过隧道时行驶的路程:s=s车+s隧道=210m+510m=720m,由v=st可得,火车全部通过隧道行驶的时间:t 车=sv车=720m18m/s=40s;(2)由题意可得,声音从隧道口传播到隧道另一端的时间:t 声=t车−t0=40s−38.5s=1.5s,这时空气中的声速:v 声=s隧道t声=510m1.5s=340m/s。

答:(1)火车全部通过隧道行驶的时间是40s;(2)这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3.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

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100s内行驶2000m。

求:(1)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是多少?(2)该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该汽车在教练场测试时,作出它在1min内的v−t图象(如图1所示)。

【专项训练】-初二物理-回声测距

【专项训练】-初二物理-回声测距
着距离自己 1360 米远的高山大喊一声,他要听到自己的回声需(
A.2s
B.4s
C.6s

D.8s
5.
(2018 秋•荣成市校级期中)一个人站在两个平行的峭壁间的山谷中放一枪,在 0.5s 和 1.5s
后听到前后两次回声,若当时的声速为 340m/s,则此峡谷之 间的宽度为(
A.170m
B.340m
C.510m

D.680m
6.
(2015 秋•海安县校级期中)某人站在两平行峭壁间的山谷中放一枪,在 0.2s 和 0.8s 后分
别听到一次回声,若当时的声速为 340m/s,则山谷的宽度为(
A.340m
B.262m
C.170m

D.204m
7.
(2017 秋•顺庆区校级期中)小丽同学假期跟随爸爸去游玩,站在两座山之间的开阔地带,
s2=vt2=340m/s×0.4s=136m,故 C 正确;
由于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在逐渐减小,说明汽车逐渐靠近测试仪;
(4)汽车在两次与信号相遇的过程中,行驶的距离:s=s1﹣s2=204m﹣136m=68m,
这段距离用时:t=△t+t2﹣t1=3.6s+0.4s﹣0.6s=3.4s,
68
汽车的速度:v 汽车= 3.4 =20m/s,故 D 错误。
笛时距山崖距离的 2 倍是关键。
【例 4】
(2018 秋•新洲区校级月考)如图(a)所示,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利用超声波
可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
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在图(b)中,P1、P2 是测速仪先后发出的两次超声波信号,n1、

路程速度时间公式

路程速度时间公式

路程速度时间公式路程速度时间公式速度 = 路程除以时间: u=s/t路程 = 速度乘以时间: s=ut时间 = 路程除以速度: t=s/u1m/s=3.6km/h1,一辆汽车在 5min 内通过的距离是 36000m ,求汽车的速度?2,一辆汽车在做匀速运动速度是 30m/s ,它在 3min 内行驶的路程是多少?3 ,一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25m/s ,它行驶了 900m ,求汽车行驶的时间是多少?4 ,一运动物体在 1min 内行驶了 0.12km ,如果以这样的速度行驶 1km 需要多少时间?5 ,一个运动物体在 3min 内行驶了 900m ,如果以这样的速度行驶 2h ,物体能运动多远?6 ,一个运动物体从甲地行驶到乙地,在前一段路用 4min 行驶了 0.72km ,在后段路用了 6min 行驶 900m 刚好到达了乙地,问物体从甲地到达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追激问题:是速度之差:时间 = 路程除以(大速度—小速度)既: t=s/(u1—u2)例:甲乙两地相距 1km ,甲人从甲地以 9m/s 的速度去追乙人,而乙人从乙地与甲人同时,同向以 7m/s 速度跑,问:甲人追上乙人需要多少时间?相遇问题:是速度之和:时间 = 路程除以(速度 1 +速度 2 )既: t=s/ ( u1+u2 )例:甲乙两地相距 5km ,甲以 20m/s 速度从甲地出发,乙以30m/s 的速度从乙地出发,他们同时同向行驶,问:他们需要多少时间相遇?9 ,一座大桥全长是 300m ,一列火车长为 200m ,火车以 20m/s 的速度匀速通过大桥,求:火车完全通过大桥需要多少时间?10 ,一座大桥全长 300m ,一列火车以 20m/s 匀速通过大桥,需要 40s 钟完全通过大桥,问:火车的长度是多少?11 ,某人在山谷中,大喊一声后, 2s 钟听到第一声回声,再过 1s 后听到第二声回声。

求:此人离较近的山有多远?此人离较远的山有多远?两座大山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计算题训练(一)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计算题训练(一)解析版

第二章声现象计算题训练(一)1.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驶向一座山崖,司机在一桥头鸣笛,4s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则:(1)4s内汽车走过的路程是多少(2)4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是多少(3)该桥头离山崖多远2.一辆汽车以某一速度正对山崖匀速行驶,司机在距山崖355m处鸣笛后2s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求:(1)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声音所走过的总路程:(2)汽车的速度v。

3.某人站在正对着悬崖行驶的船上朝着远处的悬崖高喊一声,经过2s后听到回声,若船行驶的速度是5m/s,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求:(1)从人发声到听到回声的过程中,船行驶的距离;(2)人发声时船离悬崖多远;(3)人听到回声时,船离悬崖多远。

4.蛟龙号潜水器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深海探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7000m。

蛟龙号下潜到某一深度,用声呐垂直向海底发射一束频率为30KHz声波,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m/s,经后接收到反射波。

计算蛟龙号距离海底的深度是多少(不考虑海水密度变化对声音传播速度的影响)5.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4个车站,每个次停车30min,最终经过9h到达乙地;火车行驶途中要经过一个隧道,离隧道口还有一段距离时火车驾驶员鸣笛,他发现2s后听到隧道口的山崖的回声,若火车从鸣笛开始直至通过隧道,速度恒为144km/h。

(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求:(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2)火车鸣笛时离隧道口多少米6.渔用声呐是一种水声探测仪器,专供渔船对鱼群进行搜索、跟踪、识别、定位和测距,实现瞄准捕捞之用,如图所示。

某渔船在某次寻找鱼群时,声呐发出超声波后接到回波,若已知此时声音在水中的传播为1500m/s,则鱼群距离声呐的距离大约为多少7.人们利用回声来测定发声体与远处物体的距离。

【专项训练】-初二物理-回声测距

【专项训练】-初二物理-回声测距
(2)客车第二次鸣笛到听到回声所用的时间。
16.
(2018 秋•天心区校级月考)一辆客车在某高速公路上行驶,在经过某直线路段时,司机
驾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司机发现其正要通过正前方高山悬下的隧道,于是鸣笛,经 t1=6
秒后听到回声,听到回声后又行驶 t2=16 秒,司机第二次鸣笛,又经 t3=2 秒后听到回
12.
段平直的)安装了固定测速仪,此路段限速为 100km/h。如图所示,汽车正在向放置在机
场路上的测速仪水平匀速驶离,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
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 0.2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
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 0.4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 0.7s,超声波的速度是
间隔为 3.6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 340m/s,假设被测汽车沿直线匀速行驶,则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图 b 中每小格表示的时间是 0.2s
B.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是 408m
C.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是 136m
二、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
(2018 秋•东城区期末)一艘科考船对某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
1.
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 A、B、C、D、E 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
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 0.30s、0.16s、0.30s、0.14s、0.30s。根据时间,求出海
故选:C。
【点评】汽车在接收到信号之间的距离,要通过其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的变化求出。如何
确定汽车运动的时间,是此题的难点。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虽然是 3.6 秒,但汽车在接收

八年级物理声音计算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声音计算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上册声音计算专题(50题)1.一辆卡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2m/s的速度匀速行驶,其正前方有座山,在汽车鸣笛后又过了2s听到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1) 2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2) 司机听到回声时离山还有多少米?(请写出解题过程)2.一汽车以20m/s的速度向一山崖开进,途中鸣了一声笛,4s后听到山崖传来回声,当司机听到回声时(声音的速度为340m/s):(1) 汽车行驶的路程?(2) 声音传播的距离?(3) 汽车离山崖还有多远?3.一辆汽车以1.2km/min的速度匀速驶向一山崖附近,途中鸣了一声笛,2s后司机听到回声,已知空气中声速为340m/s,问:(1) 1.2km/min合多少m/s?(2) 当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还有多远?4.一钢管长1000m,在一端敲一次,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这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 2.5s,求声音通过钢管的传播速度是多少?5.向前传播的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反射回来。

一位同学向一口枯井的井底大喊一声,1.5s后听到回声,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大约是多少米?(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6.火车在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一列火车匀速运行的速度是72km/h,司机在鸣笛后2s听到隧道=340m/s),求: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v空(1) 火车速度是多少m/s?(写出运算过程)(2) 火车司机听到回声时离隧道口有多远?(3) 火车司机从此时听到回声继续匀速前行到刚好不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别开,要行驶多长时间?7.用超声波测定云层厚度的过程中,记录过程数据如下:从地面向云层垂直发射一束超声波,同时开始计时,经过16s收到第一次回声,经过18s收到第二次回声。

求云层的厚度。

(超声波在整个过程中传播的速度均为1000m/s)8.打靶时,人在距离靶340m处开枪,1.5s后听到子弹击中靶的声音,求子弹离开枪膛的速度是多少?9.一同学向一口枯井大喊一声,经过 1.5秒听到回声,那么这口枯井的深度是多少米?(声速是340米/秒)10.小美在长为850m的空心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的小妙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2.33s。

汽车行驶时间和路程_正比例和反比例1

汽车行驶时间和路程_正比例和反比例1
当路程和相对应时间的比的比值总是一定也就是速度一定时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
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行驶时间和路程如下表: 时间/时 1 2 3 4 5 6 7 … 路程/千米 80 160 240 320 400 480 560 …
观察表中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行驶的时间越长, 80÷1=80,
行驶的路程随着时 行驶的路程越多; 160÷2=80……
间的变化而变化。 时间越短……
的比,并求出比值吗?
80 1
=
80,
(240) (3 )
=
(80),
160 2
=(80 ),
(320) (4 )
=
(80)……
比值80,表示什么?
比值80表示行驶的速度为80千米每时。
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这几个量之间的关系:
路程 时间
=
速度(一定)
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 随着变化。当路程和相对应时间的比的比值总是一 定(也就是速度一定)时,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正 比例关系,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

汽车行驶的路程

汽车行驶的路程

t
nnn n n
分析:在每个小区间上,由于 v(t) 的变化很小,
可以近似的看作汽车作于速直线运动,从而求得汽车 在每个小区间上行驶路程的近似值,在求和得 S (单 位:km)的近似值,最后让 n 趋紧于无穷大就得到 S(单 位:km)的精确值.
思想方法:
分割 近似代替 求和 逼近
解:(1)分割 在时间区间[0,1]上等间隔地插入n-
Si
Si
v
i
1
2
1 n
i
1 n
2
1 n
2 n
(i 1, 2,
, n) ①
(3)求和 由①得,
Sn
n
Si
i 1
i
n 1
v
i
n
1
t
n i 1
i
1 n
2
1
2
n n
=
0
1 n
1 n
2
1 n
n
n
1
2
1 n
2
=
1 n3
12
22
n
12
0
,t
1
,v
0
和曲线 v t2 2 所围成的曲边梯形的面积.
练习
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变速行驶,设汽车在
时刻 t 的速度为 v t t 2 5 (t 的单位:h。v
的单位:km/h),试计算这辆汽车在 0 t 2 这段 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路程 s(单位:km)
2
=
1 n3
n
1 n 2n
6
1
2=
1 3
1
1 n
1
1 2n
2
从而得到 S 的近似值

汽车行驶的路程 课件

汽车行驶的路程  课件
0,nb,nb,2nb,…,(n-n1)b,b. 记第 i 个区间为(i-n1)b,inb(i=1,2,…,n),其 长度为Δx=inb-(i-n1)b=nb.
把在每段0,nb,nb,2nb,…,(n-n1)b,b上所 做的功分别记作:Δw1,Δw2,…,Δwn.
(2)近似代替:取各小区间的左端点函数值作为小矩 形的高,
每个小区间所表示的时间Δt=int-i-n1t=nt .
在各个小区间物体下落的距离记为Δs1,Δs2,…,Δ sn.
(2)近似代替:在每个小区间上以匀速运动的路程近
似代替变速运动的路程. 在小区间i-n 1t,ni t上任取一时刻 ξi(i=1,2,…,n),
为计算方便,取ξi 为小区间的左端点,用时刻 ξi 的速度 (i-1)
(3)求和:在整个区间[a,b]上变力 F 所做的功就近似 地表示为 W≈ (ξi)Δxi.
1.用极限逼近原理求汽车变速行驶的路程,是一种 “以直代曲”的思想,它体现了对立统一、量变与质变 的辩证关系.
2.求汽车行驶的路程(或变力所做的功)的基本思想 是用曲边梯形的面积表示路程(或所做的功),基本思路 是:把曲边梯形分割成 n 个小曲边梯形→用小矩形近似 替代小曲边梯形→求各小矩形的面积之和→求各小矩形 面积之和的极限.
答案:(1)× (2)√ (3)√
2.某物体沿直线运动,其速度 v(t)=t,这个物体在
t=0 到 t=1 这段时间内所走的路程为( )
1 A.3
1 B.2
3 C.4
D.1
解析:直线 t=0,t=1,与曲线 v(t)=t 以及横轴围成
的三角形面积为12,即为所求路程.
答案:B
3.已知某物体运动的速度为 v=t3,t∈[0,1],若把 区间 4 等分,取每个小区间右端点处的函数值为近似小矩 形的高,则物体运动的近似值为( )

1.5.2-汽车行驶的路程

1.5.2-汽车行驶的路程

131-1n 1-21n
=1+13=43.
导数及其应用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
【名师点评】 根据步骤“分割→近似代替→求和→取极 限”求曲边梯形的面积S,实质是用n个小矩形面积的和Sn来 逼近,Sn的极限即为所求曲边梯形的面积S.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
跟踪训练 1.求直线x=0,x=3,y=0与二次函数f(x)=-x2+2x+3所 围成的曲边梯形的面积.
2n+
1+
4=
81+1n
1+21n

4.
(4)取极 限
s=
= 81+1n1+21n+4=8+4=12.
所以这段时间内行驶的路程为 12 km.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
【名师点评】 把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问题,化归为求匀速 直线运动的路程问题,采用方法仍然是分割、近似代替、求 和、取极限,求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曲边梯形的面积,虽 然它们的意义不同,但都可以归纳为求一个特定形式和的极 限,通过这样的背景问题,能更好体会后面所要学习的定积 分的概念.
解:(1)如图,分割,将区间[0,3]n
等分,则每个小区间[3来自i- n1,3ni](i=1,2,…,n)的长度为 Δx=3n.分别过各分点作 x 轴的垂 线,把原曲边梯形分成 n 个小曲边梯形.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
(2)近似代替 以每个小区间的左端点函数值为高作n个小矩形. 则当n很大时,用n个小矩形面积之和Sn近似代替曲边梯形 的面积S.
(3)求和
Sn=
n 3
f(
i=1
i- n
1 )Δx
= n [-9

中考物理专题有关回声测距的计算题练习(附答案)

中考物理专题有关回声测距的计算题练习(附答案)

中考物理专题有关回声测距的计算题练习(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计算题1.某人站在正对着悬崖行驶的船上朝着远处的悬崖高喊一声,经过2s后听到回声,若船行驶的速度是5m/s,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求:(1)从人发声到听到回声的过程中,船行驶的距离;(2)人发声时船离悬崖多远。

2.如图所示,长度为200m的火车在笔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在从山崖驶向大桥的过程中,火车头距离桥头300m处鸣笛,鸣笛10s后,火车头到达桥头,此时车头的司机听到来自山崖的回声,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求:(1)火车的速度;(2)听到鸣笛时,火车车头到山崖的距离;(3)若车头上桥后30s车尾离开大桥,大桥的长度。

3.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已突破7000m,世界领先。

“蛟龙号”深潜器在某次实验中,以2m/s的速度匀速下潜,“蛟龙号”同时向海底发出声呐信号,下潜速度保持不变,经过12s接收到从海底反射归来的信号。

(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v=1500m/s)求:(1)12s内,“蛟龙号”下潜的深度s1是多少?(2)12s内,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路程s2是多少?(3)“蛟龙号”向海底发出声呐信号时,离海底的深度s是多少?(4)“蛟龙号”接收到从海底反射归来的信号时,离海底的深度s0是多少?4.小马同学站在操场上某处拍了一下手,此时小马与教学楼之间距离为68m。

已知此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经过多久可以听到教学楼方向传来回声?5.周末小明和同学约好一起去沈阳故宫拍摄雪后的美景。

小明选择打车前往,如图甲所示是小明乘坐的出租车发票。

求:(1)在小明乘车的全过程中,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出租车行驶过程中,如果按如图乙所示的速度行驶了1.8min,求这段时间所通过的路程;(3)出租车以速度v驶出某直线路段时,有一处测速仪,测速仪内有能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传感器,如图丙。

《汽车行驶的路程》课件

《汽车行驶的路程》课件

自动驾驶技术的趋势
1 2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
随着传感器、雷达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 ADAS将更加普及,为自动驾驶的实现打下基础 。
完全自动驾驶
未来汽车将实现完全自动驾驶,不再需要人类驾 驶员的干预,大大提高道路安全和乘车舒适性。
3
共享出行
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将推动共享出行的发展,人 们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预约自动驾驶汽车,实 现出行方式的变革。
未来汽车行业的挑战与机遇
பைடு நூலகம்挑战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消费者对环保的关注度提高,传 统燃油车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同时,新兴技术和竞争者也 对传统汽车企业带来了挑战。
机遇
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为汽车行业带来了巨大的 机遇。新的商业模式和合作机会将涌现,如共享出行、车联 网等。同时,技术创新也将推动汽车行业的持续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课程目标
掌握汽车行驶的路程的基本概念和计 算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 对汽车行驶的路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了解汽车行驶的路程在实际中的应用 和意义。
02
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
牛顿运动定律
01
02
03
牛顿第一定律
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 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直到 外力迫使其改变。
牛顿第二定律
平稳驾驶
避免急加速和急刹车,保持匀速 行驶,降低油耗和排放。
合理使用灯光
正确使用车灯,避免滥用远光灯 ,减少对其他车辆和行人的干扰

汽车排放与环保法规
汽车排放标准
了解并遵守所在地区的汽车排放标准,确保车辆 达标排放。
环保法规
了解并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确保合法驾 驶。

三年级里程碑应用题

三年级里程碑应用题

三年级里程碑应用题一、里程碑应用题20题及解析。

(一)题目。

1. 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50千米,行驶了3小时后,距离乙地还有多少千米?- 解析:汽车每小时行50千米,行驶3小时,根据路程 = 速度×时间,汽车行驶的路程为50×3 = 150千米。

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那么距离乙地的距离就是总路程 - 已行驶路程,即300 - 150 = 150千米。

2. 从A城到B城的公路长450千米,一辆客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A城开往B城,同时一辆货车以每小时45千米的速度从B城开往A城。

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 解析:客车和货车是相对行驶的,它们的相对速度是两车速度之和,即60+45 = 105千米/小时。

总路程为450千米,根据时间 = 路程÷速度,相遇时间为450÷105 = 450/105 = 30/7≈4.29小时。

3. 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去乙地,速度是每小时80千米,行驶了5小时后,离乙地还有120千米。

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解析:根据路程 = 速度×时间,汽车行驶的路程为80×5 = 400千米。

离乙地还有120千米,那么甲地到乙地的距离就是已行驶路程+未行驶路程,即400 + 120 = 520千米。

4. 两辆车同时从相距56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80千米。

几小时后两车相距140千米?- 解析:分两种情况。

- 情况一:两车还未相遇相距140千米,两车一共行驶的路程是560 - 140 = 420千米,它们的速度和是60+80 = 140千米/小时,根据时间 = 路程÷速度,时间为420÷140 = 3小时。

- 情况二:两车相遇后相距140千米,两车一共行驶的路程是560+140 = 700千米,速度和为140千米/小时,时间为700÷140 = 5小时。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里程表专题练习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里程表专题练习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里程表专题练习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学习中,里程表问题是一个重要且有趣的知识点。

通过解决里程表相关的练习题,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一下里程表的专题练习。

一、里程表的基本概念里程表是记录车辆行驶里程数的仪表。

在数学中,我们通常会根据里程表上的数据来计算车辆行驶的路程。

例如,一辆车的里程表在星期一早上显示为 100 千米,到了星期五晚上显示为 500 千米,那么这五天车辆行驶的总路程就是 500 100 =400 千米。

二、常见的里程表练习题类型1、直接计算型这类题目会直接给出里程表上的起始数据和结束数据,让孩子们计算行驶的路程。

比如:一辆汽车的里程表一开始是 258 千米,一周后变成了 675 千米,这一周汽车行驶了多少千米?解题思路:用结束时的里程数减去开始时的里程数,即 675 258 =417(千米)。

2、分段计算型有时题目会给出多个里程数据,需要孩子们分段计算路程。

例如:一辆货车的里程表读数如下:周一:125 千米周二:280 千米周三:450 千米周四:600 千米问从周一到周四,货车分别每天行驶了多少千米?解题思路:周一到周二行驶的路程:280 125 = 155(千米)周二到周三行驶的路程:450 280 = 170(千米)周三到周四行驶的路程:600 450 = 150(千米)3、综合应用型这类题目会将里程表与其他数学知识结合起来,增加难度。

比如:一辆汽车从 A 地出发,里程表显示为 300 千米,到达 B 地后,里程表显示为 700 千米。

已知汽车在途中加油花费了 200 元,每千米的油费是 05 元,问汽车行驶的路程中油费够吗?解题思路:先计算汽车行驶的路程:700 300 = 400(千米)油费:400 × 05 = 200(元)因为加油花费也是 200 元,所以刚好够。

三、解题技巧1、认真审题看清题目中给出的里程数据,明确要求计算的内容。

汽车行使的路程 PPT课件

汽车行使的路程 PPT课件

n
nn
n
…,[- (n- 1)2 +2]? 1
n
n
思考4:汽车在0≤t≤1时段内行驶的路 程的近似值如何计算?其结果是什么?
(n- 1)n(2n- 1)
sn =-
6n3
+2
思考5:利用极限逼近思想,汽车在 0≤t≤1时段内行驶的路程为多少?
11 1 5 s= n lim s n= -n lim 6 ( 1 -n ) ( 2 -n )+ 2 = 3 ( k m )
思考6:若汽车在时刻t的速度为v(t)= t2+2,那么汽车在0≤t≤1时段内行驶 的路程为多少?
11 1 7 s= n lim s n= n lim 6 ( 1 -n ) ( 2 -n )+ 2 = 3 ( k m )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探究(二):汽车行驶路程的拓展探究
作业: P45练习:2 .
1.5.2 汽车行驶的路程
问题提出 1.用极限逼近思想求曲边梯形面积
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分割→近似代替→求和→取极限.
, 2.若已知物体的运动路程s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s=f(t),如何求物体在某 时刻t0的瞬时速度?
v=f ′(t0)
3.若已知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v=f(t),那么f ′(t0)的含 义是什么?如何求物体在某时段内经过 的路程呢?
行驶的路程. s=3
y
6
v = t2
O12 t
小结作业
1.求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时段内 所走过的路程,可以用“以匀代变”和 “极限逼近”的数学思想求解,其操作 步骤仍然是:分割→近似代替→求和→ 取极限.

时间、路程和加速度的计算

时间、路程和加速度的计算

时间、路程和加速度的计算时间是一个用于衡量事件发生顺序和持续长度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主单位是秒(s),常用单位有毫秒(ms)、微秒(μs)等。

路程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经过的路径长度。

在国际单位制中,路程的主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厘米(cm)等。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v = ]其中,( v ) 表示速度,( s ) 表示路程,( t ) 表示时间。

加速度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与变化时间的比值。

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a = ]其中,( a ) 表示加速度,( v ) 表示速度的变化量,( t ) 表示变化时间。

五、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发生变化的直线运动。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v = ]六、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发生变化的直线运动。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速度、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s = v_0t + at^2 ]其中,( v_0 ) 表示初速度,( a ) 表示加速度,( t ) 表示时间。

七、匀减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发生变化的直线运动,但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

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速度、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s = v_0t - at^2 ]其中,( v_0 ) 表示初速度,( a ) 表示加速度,( t ) 表示时间。

八、实际运动中的时间、路程和加速度计算在实际运动中,时间、路程和加速度的计算通常需要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

例如,当物体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时,可以直接使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当物体进行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时,需要使用相应的位移公式进行计算。

综上所述,时间、路程和加速度的计算是物理学中的基本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进行相关计算具有重要意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速计算专题包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速计算专题包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速计算专题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1.某同学郊游时,遇到雷阵雨。

他注意到一道闪电过后,听到的是连续的“轰隆隆”的雷声。

(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1)他看到某次闪电时立即计时,经3s后才听到雷声,试计算该同学距闪电处多远?(2)声速与传播介质、介质温度有关,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 m/s,某探测船利用声呐从海面处垂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经0.6s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声波信号。

估算海底障碍物到海面的距离是多少?2.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如果从某处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出的超声波经4s返回海面。

该处海水的深度是多少?3.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人对着高山喊一声吼,若3s听到回声,则人离山的距离是多少m?4.某同学旅游时,划船行在两山之间,他大喊了一声,经过1s听到一个回声,又经过3s听到了另一个回声,问:两山相距多远?5.一汽车以20m/s的速度向一山崖开进,途中鸣了一声笛,4 s后听到山崖传来回声,当司机听到回声时(声音的速度为340m/s):(1)汽车行驶的路程?(2)声音传播的距离?(3)汽车离山崖还有多远?6.汽车匀速远离一座大山,汽车鸣笛2s后司机听到回声,此时汽车距离大山400m,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1)汽车行驶的速度;(2)鸣笛时,汽车距离高山多远?7.向前传播的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反射回来.一列火车向着远处的山崖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列车经过某处时鸣了一声汽笛,约1.5s后听到回声(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那么:(1)从鸣笛到听到回声列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米?(2)该列车鸣笛时距山崖大约是多少米?8.一汽车行驶至某处时向前方的山崖鸣笛,问:(1)若汽车停在此处鸣笛,经过3s听到回声,求汽车与前方山崖的距离为多少?(2)若汽车以20m/s的速度靠近山崖行驶,鸣笛后3s听到回声,求听到回声时汽车距离山崖多远?(3)若汽车以20m/s的速度向远离山崖的方向行驶而去,经过4s听到回声,求听到回声时汽车距离山崖多远?9.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高度公路上安装了固定测速仪.如图,一辆汽车静止时,测速仪向汽车发出超声波信号,从测速仪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共用时1.6s.已知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求:(1)此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是多少m;(2)一段时间后.汽车向测速仪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从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6s;隔了一会,测速仪第二次发处信号,从测速仪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则汽车运动过程中,第一次接受到信号离测速仪多远;(3)在(2)问中,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7s,则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多少m/s.答案一、计算题1.(1)解:闪电发生处到该同学的距离:s=vt=340m/s×3s=1020m答:该同学距闪电处1020m(2)解:超声波传播的路程:s′=v′t′=1500m/s×0.6s=900m,海底障碍物到海面的距离:答:海底障碍物到海面的距离是450m2.解:该处海水的深度答:该处海水的深度是3000m。

三年级上第三单元《里程表二》

三年级上第三单元《里程表二》

三年级上第三单元《里程表二》在三年级上册的数学学习中,第三单元的《里程表二》可是一个有趣又有点挑战性的内容。

这部分知识对于小朋友们来说,就像是一场小小的数学冒险。

让我们先来搞清楚什么是里程表。

简单来说,里程表就像是汽车或者其他交通工具的“小账本”,它记录着车辆行驶的路程。

而在《里程表二》里,我们要学会通过里程表给出的数据,去解决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

比如说,我们会看到这样的例子:一辆车第一天行驶了 200 千米,第二天行驶了 150 千米,第三天行驶了 180 千米。

然后里程表上显示总里程是 600 千米,那这辆车在出发前里程表的读数是多少呢?这时候,小朋友们就得动动脑筋啦。

我们要知道,总里程就是这几天行驶路程的总和再加上出发前的读数。

所以,我们可以先把这三天行驶的路程加起来:200 + 150 + 180 = 530(千米),然后用总里程 600 千米减去这三天行驶的 530 千米,就能算出出发前的读数是 70 千米。

那怎么才能保证我们算得对不对呢?这就需要我们仔细检查计算过程,看看有没有加错或者减错数。

而且,还可以换一种思路再算一遍,比如从出发前的读数开始,依次加上这三天行驶的路程,看看最后得到的总里程是不是和题目中给的一样。

学会了计算出发前的读数,我们再来看更复杂一点的情况。

比如说,里程表上星期一显示是 300 千米,星期二显示是 550 千米,那星期二这一天行驶了多少千米呢?这就很简单啦,用星期二的读数减去星期一的读数:550 300 = 250(千米)。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小朋友们可不能粗心大意哦。

要认真看清题目中的数字,理解每个数字代表的意思,还要注意单位是不是一样的。

有时候,题目里的数字可能会比较大,计算起来会有点麻烦,但只要我们一步一步来,耐心地算,就一定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为了更好地掌握《里程表二》的知识,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比如和爸爸妈妈开车出去玩的时候,看看车上的里程表,问问爸爸妈妈关于里程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汽车行驶的路程使用时间: 2012-12-7 编制人:文吉洪审核人:审批人: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先精读一遍教材P42—44页,用红色笔进行勾画,再针对导学案问题导学部分二次阅读并回答,时间不超过20分钟;
2、限时完成导学案合作探究部分,书写规范,A完成所有题目,对于选做部分,BC层可以不做;
3找出自己的疑惑和需要讨论的问题准备课上讨论质疑;
[学习目标]
1、了解求曲边梯形面积的过程和解决有关汽车行驶路程问题的过程的共同点;
2.感受在其过程中渗透的思想方法:分割、以不变代变、求和、取极限(逼近)
3.体会求汽车行驶的路程有关问题的过程;
4、了解求曲边梯形面积的过程和有关汽车行驶路程问题的共同点。

[课前预习]
一、预习导学:
情境一:利用导数我们解决了“已知物体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求物体运动速度”的问题.反之,如果已知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何求其在一定时间内经过的路程呢?
问题1:“已知物体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求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我们用的是什么方法?问题2:“已知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求其在一定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与问题1有什么关系呢?
问题3:从物理学角度看,由图像求物体在某一时间段内的位移,实质上是求什么呢?问题4:你觉得应该与我们学过的哪个知识点联系比较密切?
情境二:汽车以速度组匀速直线运动时,经过时间所行驶的路程为.如果汽车作变速直线运动,在时刻的速度为(单位:km/h),那么它在0≤≤1(单位:h)这段时间内行驶的路程(单位:km)是多少?
问题1:你能画出汽车的运动图像(图像)吗?
问题2:这个变速直线运动能不能用匀速直线运动的方法求出其位移(即路程)?
问题3:经过类比,把这个问题转化成曲边梯形的面积问题你能独立完成它吗?
情境三:学生探究:结合求曲边梯形面积的过程,你认为汽车行驶的路程与由直线
和曲线所围成的曲边梯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结合上述求解过程可知,汽车行驶的路程在数据上等于由直线和曲
所围成的曲边梯形的面积.
总结归纳:一般地,如果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函数为,那么我们也可以采用分割、近似代替、求和、取极限的方法,利用“以不变代变”的方法及无限逼近的思想,求出它在a≤≤b内所作的位移.
二、预习检测:求汽车行驶的路程,其中(0≤≤1),
1.分割
在时间区间上等间隔地插入个点,将区间等分成个小区间:
,,…,记第个区间为,其长
度为,把汽车在时间段,,…,上
行驶的路程分别记作:,,…,。

显然,
(2)近似代替
当很大,即很小时,在区间上,可以认为函数的值变
化很小,近似的等于一个常数,不妨认为它近似的等于左端点处的函数值
,从物理意义上看,即使汽车在时间段
上的速度变化很小,不妨认为它近似地以时刻处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即在局部小范围内“以匀速代变速”,于是用小矩形的面积近似的代替
,即在局部范围内“以直代取”,则有
①(3)求和
由①,
==
==
从而得到的近似值
(4)取极限
当趋向于无穷大时,即趋向于0时,趋向于,从而有
[我的疑惑]
[课内探究]
[例1]弹簧在拉伸的过程中,力与伸长量成正比,即力(为常数,是伸长量),求弹簧从平衡位置拉长所作的功.
解:将物体用常力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则所作的功为.
(1)分割:在区间上等间隔地插入个点,将区间等分成个小区间:记第个区间为:其长度为
把在分段,,…,上所作的功分别记作:
(2)近似代替
由条件知:
(3)求和
从而得到的近似值
(4)取极限
所以得到弹簧从平衡位置拉长所作的功为:
[ 小结]
[巩固练习]
1.已知汽车在时间内以速度做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常数)时,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路程
B.当时,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路程
C. 时,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这时路程
D.当时,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这时路程
2.已知某物体运动的速度为,则物体从到所走过的路程为()
A. B. C. D.
3. 已知某物体运动的速度,若把区间10等分,取每个小区间右端点处的函数值为近似小矩形的高,则物体运动的路程近似值为
4. 汽车行驶的速度为,求汽车在这段时间内行驶的路程
5.一辆汽车做变速直线运动,设汽车在时刻的速度,求汽车在到这段时间内运动的路程
[我的收获]
1、知识方面
2、数学思想方法
3、我的感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