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教师资格证考试高频考点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高频考点背诵口诀(全)
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孟轲(孟子)
口诀:最近股市很猛(孟子),不断跌,很多人赔(裴斯泰洛齐)洛(洛克),所以在卢(卢梭)子上唱浮夸(夸美纽斯)祈福(福禄贝尔)
(八)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
孔子、斯宾塞、涂尔干、孔德、赫尔巴特
口诀:双孔(孔子、孔德)特(赫尔巴特)干(涂尔干)涩(斯宾塞)
(1)爱国守法——基本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为学生做出示范和榜样。
(2)爱岗敬业——本质要求(教师应有“鞠躬尽瘁”的决心和“蓬勃向上”的工作热情,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善于发现其“闪光点”,采取发展性评价方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这是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人的要求,教师不仅应给予更多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全人”。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学生的向师性与教师的示范性,要求教师时时严格要求自己,自觉维护教师职业道德。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在学习中博览群书,厚积薄发,成为学生学习的“源头水”。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
高频考点背诵口诀(全)
(一)教育观
2016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考点大全
2016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考点大全
2016教师资格考试即将到来,各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考生也要时刻关注着考试资讯,第一时间了解考试动态。教师资格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2016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考点大全”,希望对考生能有帮助。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考试的讯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6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考点大全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2016辽宁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精华:原则方针类
2016年辽宁教招大部分考试科目为教育基础知识,具体考试内容需要看考试公告,查看最新辽宁教师招聘考试资讯。辽宁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辽宁教师招聘备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
内容简介
本章主要考查考生对于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的掌握。要求考生熟悉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能够依法从教,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本章内容主要以单项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生需重点掌握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及依法执教等内容。在复习时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于单项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高频考点提要
1.原则方针类;
2.承担责任类;
3.负责部门类;
4.特殊要求类;
5.财政投入类;
6.材料分析类。
高频考点速记
原则方针类
1.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教育法14】
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义务教育法22】
3.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经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的资格,依法另行指定监护人。被撤销监护资格的父母应当依法继续负担抚养费用。【未成年人保护法53】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
《中学综合素质》这一科目第一章主要讲了哪些内容?下面应届毕业生网店铺已经帮大家整理好了《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笔记,希望能帮助到同学们!
第一章职业理念
内容简介
本章主要考查教育观、学生观及教师观,要求考生能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价教育现象,能够针对我国中学教育职业理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索。本章内容主要以客观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生需重点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第二节学生观【章节练习题】
高频考点提要
1.“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2.有差异学生的共同发展;
3.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高频考点速记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
1.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
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3.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内涵
教育活动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1.“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内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2.“以学生为本”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延展
2016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高频考点速记归纳:教育学基础知识,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下载
2016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高频考点速记归纳:教育学基础知识,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下载
每天挤出时间,坚持复习教师资格证教育学,每天看一些教育学考点,辅以试题,有恒心的人才有可能成功。教师资格考试网为您整理“2016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高频考点速记归纳:教育学基础知识”,欢迎您阅读下载!
第三节教育学基础知识
高频考点提要
1.教育的概念及构成要素;2.教育的属性;3.教育的起源及发展;4.教育学的发展历程;5.教育学发展历程中的教育家及其著作、观点;6.教育与社会的发展;7.教育目的;8.教育制度;9.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
高频考点速记
一、教育概述
(一)教育的概念
1.教育一词的由来
“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孟子日:“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作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
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学校教育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教育机构承担。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2016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高频考点速记:班队活动,教师资格考试
2016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高频考点速记:
班队活动,教师资格考试
教师资格考试网为您整理“2016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高频考点速记:班队活动”,考生们可以多背诵教师资格证教育学教材,熟悉各章节知识考点。祝广大考生都能通过教师资格考试!
第四节班队活动高频考点提要
1.班队活动的原则;2.班队活动的类型。
高频考点速记
一、班队活动的含义班队活动是指为实现教育目的,在教育者引导下,由班级学生或少先队成员共同参与,在学科教学以外时间组织开展的教育活动。
班队活动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方式,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个性的主要途径,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认识能力不可忽视的条件。二、班队活动的原则(一)教育性原则班队活动的教育性原则就是要求在组织和开展班队活动时,要以对学生的教育与发展有积极影响和有力的促进为目的。这是班队活动的最基本原则。
(二)针对性原则班队活动的针对性原则是指要针对班队组织与建设的实际需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学生所处的地域环境和条件对学生进行教育。(三)自主性原则班队活动的自主性原则就是指班队活动要充分调动和尊重学生在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多样性原则班队活动的多样性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活动形式的多样化;二是活动内容的多样化。(五)计划性原则班队活动的计划性原则是指班队活动的指导者要对每个学年、每个学期的班队活动做通盘考虑和总体规划,精心设计每次活动,以保证活动效能的充分发挥。(六)生活化原则生活化原则是指班队活动要扎根生活、深入实际,使活动符合客观现实发展的真实状况,让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体味生活、感悟人生,以达到对学生的自然而然的教育。教师资格证考试
2016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遗传
B.环境
C.个体差异
D.个人努力
答案:B
【名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决定作用,故选B
2.教育史上的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夸美纽斯和布鲁纳
B.夸美纽斯和杜威
C.赫尔巴特和布鲁纳
D.赫尔巴特和杜威
答案:D
【名案】: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代表人物,杜威是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
3.小林又一次偷拿水果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批评他:"为什么总是拿别人的东西?"小林低着头回应:"我也知道不对就是有时忍不住。"这说明小林最缺乏()
A.道德认识教育
B.道德情感教育
C.道德意志教育
D.道德行为教育
答案:C
【名案】:小林知道自己不应该拿别人的苹果,但忍不住去拿,说明他有基本的道德认知,但是意志品质比较薄弱,控制不住自己,所以应加强道德意志的锻炼,故选C。4.我国制度化学校教育体系包括:1、幼儿教育
2、初等教育
3、中等教育
4、成人教育
5、高等教育
A.1、2、3、4
B.1、2、3、5
C.1、2、4、5
D.2、3、5、4
答案:B
【名案】:幼儿、初等、中等、高等教育是学校教育体制的基本内容。故选B。
5.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A.生活性
B.计划性
C.组织性
D.系统性
答案:A
【名案】:BCD是学校教育的特点,而生活化针对的是家庭教育。
6.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感知以获取资料的研究方法是()
A.历史法
B.问卷法
教师资格证考试:科学文化素质高频考点及试题练习
A、世界上首次合成牛胰岛素 B、“超高音速航空器”试飞成功 C、“天河 1 号”超级计算机研制成功 D、“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上软着陆 【答案】A 解析:1965 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的方法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因此 A 项属于中国在 20 世纪科技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就,而非 21 世纪。其他三项均 为中国 21 世纪科技方面所取得重要成就。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
时间
18 世纪 60 年代
19 世 纪 70 年 代 到 20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后
世纪初
领先国家
英国
美国、德国
美国
标志性成就 瓦特改良蒸汽机
电 力 和 内 燃 机 的 广 泛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应用
时代特征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主要成就 珍妮机开始用于棉纺织 新能源:电灯(美国爱 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技
1975 年开始,北京大学王选教授主持中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和之后的电 子出版系统的研究开发。
【真题再现】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中国计算机专家王选主持研制的一项基本技术发明,为中
文出版印刷行业带来了一次革命性变革,取代了铅字印刷技术。该项技术发明
是( )。
A、新型汉字输入法
B、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B、《本草纲目》
C、《齐民要术》
2016年教师资格证统考小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详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天文历法
1.四象
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做四象。后人也通俗地称四象为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2.五更
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
一更——黄昏、一鼓、甲夜——19—21点
二更——人定、二鼓、乙夜——21—23点
三更——夜半、三鼓、丙夜——23—1点
四更——鸡鸣、四鼓、丁夜——1一3点
五更—平旦、五鼓、戊夜——3—5点
3.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4.四时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
5.干支
天干地支的合称。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
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6.纪年法
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
(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2)年号纪年法。
(3)干支纪年法。
(4)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
2016年小学教师资格证高频考点
第一部分综合素质
第一章职业理念
1. 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所持有的看法,它既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又受人们对教育要素不同观点的影响。
2. 教育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
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3.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
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4.素质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
5. 素质教育是连贯的、全方位的、全过
程的教育活动。素质教育不是对特定阶段、
特定学校提出的要求,而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要求。
6. 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德育为先,五
育并举;新课程改革;学校管理、课外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
7. 新课改的教学观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
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
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
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8.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区别
1应试教育2素质教育
1教育对象主要面向少数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2面向所有学生
教育目的1偏重知识传授,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心理教育和生产劳动教育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心理教育和生产劳动教育2全面进行能力培养只重视技能训练,忽视能力培养重视各种能力的培养
2016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及答案
2016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案涂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先秦时期,主张“有教无类”,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答案:A
2.西方教育史上,提出“泛智教育”和普及初等教育的主张,并对班级授课制做出系统阐述的教育著作是
A.柏拉图的《理想国》
B.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
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答案:C
3.美国学者孟禄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史实,断言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这种观点被称为
A.交往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劳动起源论
答案:C
4.教育是新生一代成长与社会生活延续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人和一切社会所必需,并与人类社会共始终。这表明教育具有
A.永恒性
B.历史性
C.阶级性
D.生产性
答案:A
5.孔子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则至矣!焉用稼?”这段话表明孔子的施教内容
A.具有灵活性
B.脱离社会生产
C.具有全面性
D.结合社会生产
答案:B
6.一般说来,制约教育发展规模、速度和教育结构的根本性因素是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政治经济制度
10.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所处的位置来判定其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其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这种教学评价属于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 教育观
2016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教育观
教育观
第一章职业理念
内容简介
本章主要考查教育观、学生观及教师观,要求考生能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价教育现象,能够针对我国中学教育职业理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索。本章内容主要以客观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生需重点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第一节教育观
高频考点提要
1.素质教育观的基本要求;
2.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高频考点速记
一、素质教育观的基本要求
(一)教育观
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所持有的看法。具体地说就是人们对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教育要素及其属性和相互关系的认识,还有人们对教育与其他事物相互关系的看法,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对教育的作用、功能、目的等各方面的看法。
(二)素质教育观
1.定义
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入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即先天的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2.内涵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公民索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2016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6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每小题2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教学理论著述中.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要与儿童认知结构相适应,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主张发现学习的专著是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教学过程》
D.《轮教学过程最优化》
【答案】C。解析强调发现学习人物是布鲁纳,其著作是《教育过程》。
2.如果让六个月婴儿走路.不但徒劳而且无益。同理,让四岁的儿童学高等数学,也难以成功。这说明:
A.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 C.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B.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D.遗传素质决定人发展的最终结果
【答案】A。
3.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素质教育理论
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C.创新教育理论
D.生活教育理论
【答案】B。
4.英国政府1870年颁布的《初等教育法》中.一方面保待原有的专为自从阶级子女
服务的学校系统,另一方面为劳动人民的子女设立国民小学、职业学校。这种学制属于:
A.双轨学制
B.单轨学制
C.中间型学制
D.分支型学制
【答案】A。解析:英国典型学制类型是双轨制。
5.否定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割裂教育的历史传承,把教育完全作为政治、经济的附庸。这样的观念违背了教育的哪—特性?
A.生产性
B.永恒性
C.相对独立性
D.工具性
【答案】C.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开设的学段是:
2016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6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每小题2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教学理论著述中.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要与儿童认知结构相适应,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主张发现学习的专著是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教学过程》
D.《轮教学过程最优化》
【答案】C。解析强调发现学习人物是布旨纳,其著作是《教育过程》。
2.如果让六个月婴儿走路.不但徒劳而且无益。同理,让四岁的儿童学高等数学,也难以成功。这说明
A.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
B.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C.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D.遗传素质决定人发展的最终结果
【答案】A。
3.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素质教育理论
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C.创新教育理论
D.生活教育理论
【答案】B。
4.英国政府1870年颁布的《初等教育法》中.一方面保待原有的专为自从阶级子女
服务的学校系统,另一方面为劳动人民的子女设立国民小学、职业学校。这种学制属于
A.双轨学制
B.单轨学制
C.中间型学制
D.分支型学制
【答案】A。解析:英国典型学制类型是双轨制。
5.否定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割裂教育的历史传承,把教育完全作为政治、经济的附庸。这样的观念违背了教育的哪—特性?
A.生产性
B.永恒性
C.相对独立性
D.工具性
【答案】C.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开设的学段是A.小学一年级至高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教师资格证考试高频考点
以下是整理的2016证高频考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2.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二、简述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它意味着以下三层含义:
1.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
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三、新课改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作。
四、新课改下的教学观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五、简述2008年版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
1.爱国守法 ;
2.爱岗敬业;
3.关爱学生;
4.为人师表;
5.教书育人;
6.终身学习。
六、简述“关爱学生”这一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
1.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2.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3.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4.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七、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
(一)努力学习教师道德理论,树立人民教师道德的理论人格
1.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学习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2.学习教师道德理论;
3.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
(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知行统一
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进行教师道德修养,是教师修养的根本办法。
八、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1.加强理论学习,注重内省、慎独;
2.确立可行目标,坚持不懈努力;
3.勇于实践磨练,增强情感体验;
4.虚心向他人学习,自觉与他人交流;
5.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