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职官沿革史
中国古代官制的演变
中国古代官制的演变一、中国古代官制的演变中国古代官制的演变主要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1、夏代官制:夏代社会官制形式较为简朴,被称为“有皇帝而无官吏”,皇帝的权力直接交给当地的宗族首领代为执行。
2、商代官制:商代官制从“有皇帝而无官吏”向“有官吏而无宗族首领”的转换,从宗族共同体向军队农田列均分构成的中央盟约共同体转换。
3、周代官制:周代官制可以视为夏、商及其他早期国家官制综合发展的产物,采取“三官制”,建立起了具有代表性的中央集权制度。
二、夏代官制演变过程1、共同体制:夏代官制是最原始的形式,采取共同体制,责任由宗族首领共同承担,以宗族首领为首的宗族共同承担管理本氏宗族权力必要的职责。
2、分封制:随着统治的加强,普遍建立起将土地由中央分给宗族首领的分封制,这就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夏代官制的特点。
3、之后的官制演化:尽管夏代官制发展的迅速,但相比后面的商周官制来说,势力和影响力太过有限,因此只能算是中国古代官制发展的原型。
三、商代官制演变过程1、内阁制:商代官制从夏代“有皇帝而无官吏”向“有官吏而无宗族首领”的转换,皇帝职责繁多,事务责任多,所以采取内阁制,实行内阁议政的激化的的制度形式,弥补宗族首领中央集权制度的不足,大大扩大官僚机构的管理范围和权力,使商代政治处于历史上高潮期。
2、科举制:商代官制除了内阁制外,还建立起科举制分封官僚。
它在古代官制发展史上发挥关键作用,从而推动了官员阶级分层,实行封建社会所必须的官员分级考试,这在中国国家官制发展史上留下了重要影响。
3、玉玺制:商代官制的另一个特点是玉玺制,是商代官制的特有制度,当时的朝臣担任官职都是以赠与由大统领拿到的皇帝的玉玺为标志。
四、周代官制演变过程1、三官制:周文王开创的三官制是中国古代官制的一个发展的高潮,将皇帝的大臣分为三大群,“太守、司马、司徒”,从而形成了一套典型的中央集权体系。
2、赋税制度:周代官制另一个特点是赋税制度,此制度将国家实行集中地管理,是中央集权政治形式萌芽的标志,也是以财政来实现实行国家政策的基本方式。
中国古代官职沿革
古代官职沿革官职的设置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原始社会没有官,当时民族和部落的首领,和现在官是不同的概念。
随着阶级的出现、国家的形成、官职制度也随之产生。
中国官职雏形是夏商时期的王、史、巫和臣、宰、尹。
周朝开始,才有现在意义上的官职。
《周礼》提出了”惟王建国、辨方正位、设官分职、以为民极”的设官目的,官职名正言顺,官位有职有权。
西周时期国家君主称王和天子,王位继承人称太子或东宫,王妻称后。
诸候的封地叫”国”,大夫的封地叫”邑”。
中央官制主要有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三孤(少师、少傅、少保)、六卿(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
三公是天子的顾问,坐而议政。
三孤为常任官,系有德之人担任。
六卿分掌管国事、民政教育、礼乐祭祀、军事征伐、刑法狱讼、百工土木。
官员的爵位分为卿、大夫、士三级。
这就是”三公九卿”。
地方官制是在王城之外划分出”乡”和”遂”,乡即五家为比,五比为闾,五闾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
遂即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五里为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分别设长。
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候势力增强,各国均有一套官制。
通常国君之下设相和将军,又设司徒、司马、马空、司寇等众卿,分掌民政、军事、土建、刑狱。
战国时期各国在地方大多确立了郡、县两级制,郡的长官为郡守,下设郡尉,管理军务。
郡下设县,长官为县令,下设县丞、县尉,分管财政和军务。
秦汉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统治,官职制度中央采取”三公九卿”制,地方继续实行郡县制。
确定”皇帝”为新的国君称号,一直沿袭。
并采取行政、军事、监察三权分立。
丞相管理全国政务、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司监察掌文书。
中央部门开始由家臣组织发展为国家机构,分为九卿:奉常(太常)管宗庙礼仪;郎中令(光禄勋)管宫庭掖门;卫尉管警卫奏章;太仆管皇车马政;廷尉(大理)管刑罚讼狱;典客(太鸿胪)管少数民族、藩属国来朝;宗正管皇族事务;治粟内史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支出;少府即皇廷总管。
历代职官简表
历代职官表
历朝历代,官职流变,虽曰继承,而大不相同;纵一代之内,亦有变迁;或名称相同,而职责殊异,不可不察也。
此间有妙手,绘制成图,余搜罗在册,以供参考。
1. 夏代官制简表
2. 商代官制简表
3. 西周官制简表
4. 春秋战国时期官制简表春秋时期几个主要国家官制
战国时期七国官制
5. 秦代官制简表
6. 汉代官制简表西汉官制
东汉官制
7. 三国时期官制简表
8. 两晋南北朝时期官制简表两晋官制
北魏、北齐官制
北周官制
9. 隋代官制简表
10. 唐代官制简表
11. 宋代官制简表
宋代元丰以前中央官制
宋代元丰以后官制
12. 辽代官制简表
13. 金代官制简表
14. 元代官制简表
15. 明代官制简表
16. 清代官制简表。
中国古代官制的变化
中国古代官制的变化官制是政治制度中最繁杂的一门,历代设官之多,而又时有变迁。
然而官制毕竟是政治的纲领,因为国家要达其目的,必须有人以行之,这便是所谓的官,所以了解了一时代所行的官,便能知其所行之政,对于历代的官制,若能知其变迁,便能知其政治的变迁了。
我国的官制,大概可分为六期:(一)春秋战国时代制度。
(二)秦汉时期。
(三)南北朝到隋唐时期。
(四)两宋时期。
(五)元明清时期。
(六)清末到民国时期。
官有内外之分。
内官是中央政府之官,全国的政务,军事,监察,财税等等;外官是中央分外地所派遣管辖的官,分地而治,依等级大小而分,大地下分为很多小地,行政上,下级须听从上级指挥,这是历代官职的通用准则。
即便是现代社会官员也是有高低之分。
自周平王东迁洛阳之后,到春秋战国期间,已和统一时代制度相近了,现代讲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这些都只是官爵,没有讲明是啥职务,三公最初是指司马(主管军事,马是当时贵族统治才有的,老百姓只能骑驴)、司徒(主管人民)、司空(主管建设),九卿无明文,后来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司徒、宗伯、司马、司空、司寇、冢宰为六卿。
汉代官制是沿袭秦朝,秦朝官制是沿袭春秋战国时代。
中央最高官是丞相,像汉高祖刘邦建国初期便已萧何为丞相,丞相的副手为御史大夫,主管监察监督之职,武官便称为太尉。
秦汉为分封制,以郡统县,郡官之长一般为刺史或者洲牧。
县级称为知县。
南北朝时期朝代接连更迭,政权不稳。
隋唐时期,改革科举和官职,以吏部、礼部、户部、兵部、工部和刑部分为六部,六部皆设尚书和侍郎,是为六部分管全国政事。
宋朝设中书省于禁中,宰相称同平章事,次相称参知政事。
天下财赋繁重,后分属于度之、盐铁二使。
枢密使,唐朝时期是宦官出任,后来宦官握兵,宋时期改枢密使为禁军指挥使。
元朝时期以中书省为相,枢密使主兵,御史台主管监察。
尚书省下设六部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
明清两代的制度,大体延续元朝,明初设中书省,中央内部因为胡惟庸谋反案,明太祖于是罢免其官,废除丞相,并告知后世,不许再设立丞相之职,于是出现皇帝直接统领六部,但事务繁忙,后请大学士入阁辅佐,到清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机要之事全由军机处协助皇帝处理民国初年,分行政为五部,为外交、内务、财政、军务和交通。
历代职官制度的沿革
历代职官制度的沿革夏、商、西周的设官夏朝的官僚机构已初具雏形(车正,牧正,庖正,军队·六卿,监狱,乐官);商朝,由商王直接统治的中心区域叫内服,内服以外的诸侯统治区域称为外服。
在商朝,没有五等爵制度;西周,内服的职官分为公、卿、事务官;外服被分封的诸侯,在爵位上有公、侯、伯、子、男,在自己的封国内按周王朝设立职官;另外还有监国制度。
东周春秋中央——执政,司徒司空司马等众卿,内务官地方——国野制勋爵——卿、大夫作为爵称战国中央——以国君为首,下有将相分掌文武(楚国为令尹、司马)地方——设置郡(守,下设郡尉)县(令),由国君任免官吏秦汉中央——三公九卿制、加官地方——郡(守)县(令)制、东汉州郡县勋爵——官秩以石区分;20等爵制度;服饰(冠绶、颜色)魏晋南北朝三国中央——魏国:设置丞相,总领百官;中书省、尚书台、侍中寺(御史台),初具三省制模型;蜀汉;孙吴地方——州(刺史/州牧)郡(太守)县(令/长)三级两晋南北朝中央——两晋南朝:丞相/司徒,加“录尚书事”领大权;“八公”虚衔;中书省、尚书台(分曹)、门下省;北朝:三师、二大、三公、三省;御史台地方——州(刺史/牧)郡(太守/尹)县(令/长)三级勋爵:魏晋:九品九等,六等及更多爵;北魏:九品30等,六等爵;北周:九命最高,五等爵;南北朝:勋十二转隋中央——三省六部制、三师、三公【隋:内史(内史令)、门下(纳言)、尚书(尚书令);八座;秘书省、内侍省;九寺五监;御史台】地方——州县二级,总管府,行台省勋爵——职事官与散官;九品30阶(官的品阶);十一转勋;九等爵制唐中央——三省长官为宰相;三省: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侍中);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尚书、侍郎)‘御史台;九寺五监地方——道(节度使)州县二级(安史之乱);都督府;都护府勋爵——职事官与散官;九品30阶,文散官29阶,武散官31阶;十二转勋;九等爵制五代十国中央——三省六部为主干,枢密院地位提高地方——州(刺史)县(县令)两级;府宋中央——中书门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和枢密院(枢密使,枢密副使)分掌政军大权的二府制;三师三公,赠官;三省六部名存实亡后恢复;三司;台谏地方——路(四个部门)州县勋爵——九品29阶(寄禄官、差遣制)辽金元辽:南北两院(南北宰相)金:一省制;路(兵马都总管)府(府尹)州县四级制元:一省制,中书省总领朝政,枢密院、御史台;宰相(左右丞相、平章政事);行省【下有路(总管)府州县】、行台明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西周时周王下地位最高的是太师、太保、太宰。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
(一)中央官制 秦代: 皇帝以下设丞相府、太尉府和御史大夫
秦代中枢机构 分工职责 代表人物
丞相(相国、宰相) 处理国政 吕不韦、李斯
太尉
掌管军事 (形同虚设)
御史大夫
秘书长
冯劫
兼管监察
汉代
(一)中央官制
汉初,沿用秦制;(丞相萧何、曹参、 陈平,太尉周勃,御史大夫周昌)
汉武帝时,丞相位贵权轻;
汉末,三公改名,皆为丞相。
(一)中央官制——各部门属官
隋代:吏礼兵刑民工“六部” 唐代:吏礼兵刑户工“六部”
(一)中央官制——各部门属官
“ 台 谏 之 分 , 一 查 百 官 , 一 谏 皇帝。但是宋代以后,台谏合流。 对皇帝的制约,几乎不存在。”
(一)中央官制——各部门属官(文官)
监察官(台官):御史大夫、御史 谏官:谏大夫、谏议大夫、补阙、拾 遗
职官制度解释
职官是指在国家机构中担任一定职务的
官吏,其内容包括职官的名称、职权范 围、品级地位等。
职官制度一般特指中国古代的官职设置
制度。
职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度
中央官制 地方官制 品阶勋爵
(一)中央官制
战国:
将相分掌文武权柄。 《将相和》 【特例】
1、楚国最高长官令尹 (《屈原》中的令尹子兰) 2、次于令尹的武官上柱国
尚书
执行
尚书令
中书
取旨
中书令
门下
审核
门下侍中
(一)中央官制
唐朝【同为宰相】
中枢机构
设置情况
尚书
李世民当过,不授。
中书 门下
官位太高, 不轻易授人。
(一)中央官制
宋代(三省仅剩中书)
中枢机构 职责范围 正职称号
中国历代职官制度
清初仿明制。实际任宰相职务的,是康熙时的“南书房行走”,雍正以后的“军机大臣”。
在各种官职中,宰相的变化最为频繁,无定职、无定称、无定员,这是由君主专制的全然性质决定的。君主既离不开宰相,又最担忧宰相权力过重,大权旁落,这是宰相官职持续变化的要紧缘故。
3、中央各部门长官
政府机构的划分,大约是从西周开始的。
西周分管部门共有六个:司徒、司马、司空、司寇、大行人、宗伯。这六个官职代表了六个部门。担任这些官职的人一样差不多上大夫。
秦汉时期有“九卿”之讲,“九卿”是对中央各部门长官的一种尊敬的称号。君主家事与国事不分,政治事务与宫廷事务混杂在一起,是秦汉九卿的重要特点。
第一个时期为夏、商两代,前后大约一千年。(商)国君称“后”称“王”,手下要紧官员称“史”、“巫”。商后期王族长老称“父师”、“少师”,对王负有辅佐之责,如箕子、比干。治理家务的臣仆称“臣”、“宰”、“尹”等。(殷纣王在位,昏庸无道,倒行逆施,他的哥哥微子辞职隐去;他的叔叔箕子多次力谏,被罚作奴隶;纣王的另一叔叔比干,则因进谏被剖心致死。孔子讲,“殷有三仁焉”。)
①太常(奉常)掌宗庙礼仪,其属下有太史令掌天象历法,太医令掌医疗,博士掌经学传授;
②郎中令掌宫殿门户的守卫,其属下有大夫掌议论,有谒者掌引见传达;
③卫尉掌宫门警卫;
④太仆皇帝车马,兼管全国的马政;
⑤廷尉为全国最高司法官;
⑥典客掌接待少数民族事;
⑦宗正掌皇族事务;
⑧治粟内史掌租税钞票谷盐铁和国家的财政收支;
最全的历代职官表
最全的历代职官表因为直接⽤WPS转的图⽚格式,不知怎么的,有部分就残缺了,于是我⼲脆就冲了个会员,想转换成分页格式,结果效果是下⾯这样的:的确是清晰了很多,但朝代间隔出现了分离,还有就是⼀篇⽂章最多只能插⼊9张图,⽽分离后的图⽚⼀共有14张之多,所以也不够完全。
还是⽼法⼦,要完整版本的微信或者私信我,和以前⼀样私发,有时候忙没有及时回复,⼤家见谅,及时晚点,还是会发送的。
历代官制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东西,⼆⼗四史⼀般都有职官志,对各个朝代的机构设置,⼈数设定,权责规范,总体架构都有或详或略的介绍,似乎⽐现代都还要透明些。
⽽真正要激发起学习的兴趣,似乎要从现在越来越考究的历史电视剧说起,⽐如最近很⽕的马亲王的《长安⼗⼆时⾠》,主要⼈物的官职品阶:林九郎(李林甫),郎任⼤唐右相,正三品;何监(贺知章),秘书监,从三品;兼任靖安司令,从三品(靖安司虚构);李必,靖安司司丞,⼀般正五品,最⾼正三品。
如果了解⼀些唐朝的官制知识,对理解剧情也是⼤有裨益的。
⼜⽐如单单⼀个宰相,具体名称多达⼏⼗种,历代不同:太宰、相、相邦、相国、丞相、⼤司徒(东汉)、尚书令、中书令、侍中、中书舍⼈、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内阁⼤学⼠(明朝)、军机⼤⾂、总理(清朝末期)等等。
这⾥⾯不仅是名称的变更,更加暗含了君权和相权的激烈⾓逐。
⼜⽐如单单从上述图表我们可以看出,历代官制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结合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的经济⼈假设),⾔官和台谏制度的分离和合流(联想到监察部和中纪委的合并),中央治理模式由总经理负责制升级到董事会负责制(结合到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升级),可以拓展的内容的确很多很多,所以今天先发图表,算是做个总论,给⼤家梳理⼀个整理脉络,以后有时间单独就⼀个问题来谈谈。
这也算我写点东西的风格,跳跃性⽐较⼤,常常是灵感来了,就写写相关的东西,⼤家将就着看。
还是附上微信⼆维码,有需要的就找我吧。
中国历代官制大汇总
中国历代官制⼤汇总 中国官吏制度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随着国家的产⽣⽽产⽣,⼜随着国家性质的演变⽽不断发展变化,趋于完善。
早在封建社会⿍盛时期趋于完善的封建官制,曾对西⽅⽂官(公务员)制度产⽣了巨⼤影响,西⽅的⽂官(公务员)考试制度溯源,是中国的科举制度。
外国学者对于中国官制予以⾼度重视,并进⾏全⾯认真的研究。
根据社会性质与政权性质,我们将中国官制沿⾰划分为先秦、秦汉⾄清、中华民国三⼤历史阶段。
中央官制的演变 夏建⽴了第⼀个国家,从⽽产⽣了国家机构与职官,⽒族⾸领的职能被国家官吏所代替,并赋以新的形式与国家强⼒统治的内容。
到了商代,国家机构与职官有了进⼀步发展,根据社会发展与国家统治的需要,增加了⼀些新的机构与职官。
⾄周,国家机构与职官设置已基本规范,但就夏、商、周三代⽽⾔,国家机构与职官设置⽐较简单、凌乱,缺乏系统性,分职设官随意性较⼤,⼀职⼀官,许多机构与职官界限不清,往往⼀个职官就是⼀个机构,职官分⼯既不明确也不固定。
《周礼》所载之国家机构与职官,看上去国家建⽴了完整系统的国家官制,实际是后⼈对古代官制的乌托邦。
⾄于以“世官制”为核⼼的官吏制度,由其社会性质与落后的⽣产⼒和⽣产关系所决定,更是简单粗线条的。
官吏管理制度的健全,取决于国家机构与职官设置的完善,取决于官吏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与制度化。
在春秋战国时期,适应由奴⾪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在国家机构与职官设置上有了很⼤突破,在⽤⼈制度上更是出现新的飞跃,传统的世宫制被打破了,选贤任能被各个诸侯国所采纳。
秦始皇建⽴了以皇帝为核⼼,以三公九卿为主体的新型封建官制。
这种新型官制既有六国官制的综合借鉴,⼜有秦始皇本⼈的发明创造。
秦官制在中国官制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就整个封建社会官制⽽⾔,都是秦官制的继承发展和完善。
由于秦王朝的速亡,只建⽴了国家机构、职官设置体系,⽽官吏管理制度缺乏系统的规章。
汉代继承巩固了秦官制,为其四百余年的统治奠定了基础,也为整个封建社会官制奠定了基础。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的沿革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的沿革第一节先秦职官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一、关于原始氏族社会的“百官”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阶级对立的时候,作为统治者一方面需要设立各种官吏,使之分职治事,以实现自己的统治意志,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
这时各种官僚机构即成为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各级官吏便成为国家机器的体现者。
“官”的本义是房舍的意思,后来引申为具有权力的处所即官府以及行使权力的人即官员。
《礼记·王制》孔颖达疏云:“官者,管也。
”说官是管理别人的人。
这种解释没能揭示出“官”的本质特征。
诚然,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在远古的氏族社会曾经存在过,那就是当时各部落和部落联盟的酋长们。
但是他们与氏族其他成员的地位是平等的,他们只是凭借着自己的威望和能力,担负起集体生产和生活的组织工作,这和后世的“官”是截然不同的。
古代相传,在尧、舜、禹做部落联盟首领的原始氏族社会晚期,曾设有“百官”,例如尧曾以四岳为部落酋长,以羲和管历法;舜以“八元”管教化、“八恺”管土地等等,(1)这些“百官”也都是氏族社会的各种管理者。
这时期,各个部落常把自己所崇拜的某种事物作为图腾来崇拜,于是就用这些事物来称呼当时的管理者们。
《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郯子在鲁国叙述他的家世时,提到黄帝崇拜天上的云,以云为图腾,于是用“云”来称其“官”;炎帝崇拜火,于是以“火”名“官”,共工氏崇拜水,以“水”名“官”;太皞氏崇拜龙,以“龙”名“官”;而郯子的祖先少皞氏崇拜鸟,于是用“鸟”名“官”,例如凤鸟氏管历法、祝鸠氏管民政、五雉管手工业等等。
可以看出,这些社会管理者们已经具有一定的分工了。
从原始氏族社会晚期已出现私有财产这一事实看,过去的民主选举原则开始受到破坏,而各级管理者们也在向统治者转化,所谓的“百官”越来越成为“民”的对立面而具有了新的意义。
二、夏朝的设官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它的最高统治者是“王”,其下设有各种职官。
《礼记·明堂位》说:“夏后氏官百”,百表示多。
浅论中国古代职官制度发展史
浅论中国古代职官制度发展史中国古代职官制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而其最早的形式可以追溯到夏朝。
随着历史的演进,职官制度逐渐完善和发展。
在商朝,职官制度逐渐形成,官员被分为九等。
周朝继承了商朝的制度,但增加了一些新的职官。
至此,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职官制度,官员的分级和职责也明确了。
随着周朝的衰落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诸侯国开始建立自己独立的职官制度,形成了多样化的制度。
同时,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也开始提出关于职官制度的改革的观点。
秦朝统一中国后,推行了中央集权的制度,废除了诸侯国的职官制度,统一职官制度。
然而,秦朝的统一制度过于严格和僵化,导致官员的选拔和晋升标准过于刻板,给人口、财产、功绩等因素过大的权重。
随着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汉朝开始推行官吏选拔制度的改革,引入了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不再仅仅依靠出身和财产,促进了社会流动性,使得底层人士也有机会晋升为官员。
这是中国古代职官制度的重要进步。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唐朝时引入了进士、明官、选擢等制度,使得官员的选拔更加公正。
宋朝时期,科举制度逐渐成熟,被奉为"千古一制"。
元朝时期,科举制度逐渐衰落,考试内容逐渐落后于时代,官员的选拔日益腐败。
明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恢复和改革,成为重要的选拔官员的手段之一。
到了清朝,科举制度仍然存在,但其重要性逐渐减弱,社会流动性也变得更加困难。
清朝时期,官员的选拔基本上只能依靠出身和关系。
总而言之,中国古代职官制度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经历了不断的改革和完善,从夏朝到清朝,不同的朝代和时期都有不同的制度建设和改革。
科举制度的引入和发展,是中国古代职官制度的重要里程碑,也为后世中国政治制度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古代文化常识:职官沿革
古代文化常识:职官沿革一:官职设置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
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1.中央官职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
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
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有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
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院国史编修等。
2.地方官职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
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
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
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掌书记等。
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
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
隋、唐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
宋代全国分十几个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
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
二:官名释义1.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2.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
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
3.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4.太傅:参见“太师”条。
古代“三公”之一。
又指“东宫三师”之一。
5.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中国古代历朝历代官职大全(收藏)
中国古代历朝历代官职大全(收藏)
官职,指在国家机构中所担任的某种职位。
像我们知道的太守、主簿、御史、尚书、侍郎等,都属于中国古代官职。
不同朝代,官职名称不同,内容也不一样,所行使的权力范围也不一样。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官至自远古尧时期就出现司空、后稷、工师等,秦时出现了郎中令、御史大夫等;到了汉朝及三国时期,官职逐渐多起来,出现了执掌文史、星历的太史令,统领皇帝侍从的中郎将等官职。
还有宋代的兵曹、武经郎等;明朝的尚书、侍郎等。
那么,中国古代历朝历代都有哪些官职呢?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了古代官职大全,一起来看看吧!
当然,以上并非全部官职,某些官职目前尚有争议,对于一些官职,仍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如何看待中国古代官职?。
中国历代官制简表 卫文选
中国历代官制简表卫文选【最新版】目录一、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官制二、秦汉朝时期的官制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制四、隋唐时期的官制五、宋朝的官制六、辽金元时期的官制七、明清时期的官制正文中国历代官制简表,卫文选为我们详细阐述了我国从夏商周到明清各个时期的官制。
以下是对各个时期的官制的概括:一、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官制夏商周时期的官制以世袭制为主,官职分为文武两大类。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各国的变法,官制逐渐演变为封建制度,各国设有相、将、卿等官职。
二、秦汉朝时期的官制秦朝统一六国后,实行三公九卿制。
三公包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负责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
汉朝沿袭秦朝制度,但有所改进,如设立郡县制等。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制有所变革,出现了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三省制度,分别负责行政、审议和决策。
此外,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门阀家庭成员垄断了几乎所有的高级官职。
四、隋唐时期的官制隋唐时期,官制逐渐完善,实行三省六部制。
三省分别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分别为吏部、礼部、房部、兵部、刑部和工部。
这一制度为后世所沿用。
五、宋朝的官制宋朝的官制以加强中央集权为主,设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和枢密院等机构。
宋朝的官制改革,使行政效率得到提高,但官僚机构也日益庞大。
六、辽金元时期的官制辽金元时期,官制有所创新,如辽朝实行南北面官制度,金朝实行勃极烈制度,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等。
这些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七、明清时期的官制明清时期,官制逐渐走向成熟,明清两朝的官制相似,实行三省六部制度,加强对官员的管理和监督。
此外,明清时期还设有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加强对社会的控制。
总之,中国历代官制经历了从世袭制到封建制度,再到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每个时期都有其特点和创新。
中国古代历朝官职
中国古代历朝官职中国古代历朝官职2010-05-07 03:10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
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
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1.中央官职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
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
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
下有九聊,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
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尚书省遂废。
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
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六部,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学、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
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
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
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
高启为翰林国史编修等。
2.地方官职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
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
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
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
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
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
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
隋唐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
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
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
中国古代的科技官职戴吾三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历朝历代都建立有庞大完备的职官系统。
在众多的职官中,有一些直接或间接与科技有关的职务。
从当政者的主观愿望说,职官系统的建立,更多是为了王权集中和稳固,国家长治久安,并非明确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然而从实际效果看,与科技相关的官职设立,对古代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的确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中国古代历代官制
地方政权为省、府(或直隶州)、县(或散州)三级制。
• “三司”:提刑按察使司(掌一省之刑狱)、都指挥使司 (掌一省之军事)、承宣布政使司。
• 府或直隶州:长官(知府或知州); • 县或散州:长官(知县或知州) • 巡按:中央派监察御史巡察各地者 • 巡抚:中央派京官巡抚地方者 • 总督 • 翰林院(词林) 外朝官署(制诰、著作、修史、图籍
历代官制
• 一、秦汉及以前朝代官制 • 二、魏晋南北朝官制 • 三、隋唐官制 • 四、宋辽金元官制 • 五、明清官制
一、秦汉及以前朝代官制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 秦、两汉
(一)夏朝 • 夏王(自称“帝”) • 中央:相、卿士、卜、祝、史、师 • 地方:侯、伯 朝廷: • “六卿”《史记·夏本纪》集解引孔安国曰:“天子六军,
等职)
宰 相 张 居 正
宰 相 于 谦
海 瑞
(二)清代 • 议政五大臣(大政决策机构) • 军机处(秉承皇帝意旨处理军国要务、官员任免
和重要奏疏) • 都察院:长官: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 • 清初置文馆,处文学侍从之臣,称为文馆大学士。 • “三院”:内国史院(掌记注皇帝起居、诏令,
• 辽代官制分为北面、南面两大系统。
主要官职:
• 于越(位于百官之上,类似于公师,但无具体掌职)
•
南北宰相府,设北府左右宰相,南府左右宰相,佐
理军国大政。
• 北枢密院使(掌管契丹军政)南枢密院使(掌管契丹民政)
• 还有南北大王院 南北宣徽院等。
南面官称为汉官,统治汉人。制度多仿照唐宋。
辽以后,谏官名存实亡,或名实俱亡。
• 武官:亚服(统帅军队,有亚,多亚,大亚之分)射(统 帅弓箭手)犬(负责商王的田猎)戍(要地驻屯军长官) 等
古代职官制度
7、辽、金、元
基本采用汉制又有所不同 辽:北面官、南面官两大系统 北面官(治契丹本部):北宰相府、南宰相府 各设左、右宰相,总知军国事,知国事 惟辽代以宰相作为正式机构与职官名称 南面官(治汉人):采用三省制但权力不大 金:只设尚书省 正宰相:尚书令,左、右丞相,平章政事 副宰相:左、右丞,参知政事 元:只设中书省 正相:左、右丞相,平章政事 副相:左、右丞,参知政事
明清以补子分辨官员级别 “衣冠禽兽”
唐代勋官十二转 十二转 上柱国 视正二品 十一转 柱国 视从二品 十转 上护军 视正三品 九转 护军视 从三品 八转 上轻车都尉 视正四品 七转 轻车都尉视 从四品 六转 上骑都尉 视正五品 五转 骑都尉 视从五品 四转 骁骑尉 视正六品 三转 飞骑尉 视从六品 二转 云骑尉 视正七品 一转 武骑尉 视从七品
督抚以下: 两司:布政使(藩台)掌财赋、人事 按察使(臬台)掌刑名、监察 学政(学台) ——知府(州、厅同知)——知县
六、封爵与品秩
(一)封爵 周:五等封爵:公 侯 伯 子 男 宋公 晋侯 鲁侯 齐侯 郑伯 楚子 许男 秦:二十等爵以赐军功 一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 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 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 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泰山五大夫松 汉:两级封爵——王、侯 公爵为特例 王封以郡,惟宗室得封; 侯封以县,人臣最高荣誉。万户侯,封以军功 “李广难封” 东汉分列侯为县、乡、亭侯 汉寿亭侯 就国:变相贬逐
第二阶段(西周至春秋) 分封制 王室机构:中央政府 诸侯、大夫机构:地方政府 王族、外戚掌握军政大全,巫史地位下降 周公、姜太公的崇高地位
第三阶段(战国至清末) 君主地位大大提高,权力高度集中,巫 史和宗室贵族不占重要地位,君主的臣仆和 侍从上升到主要地位。 宰相治国
中国官职及其升迁任免
中国官职及其升迁任免春秋时期,国家林立。
各国官职一般由世官充任,有卿、大夫、士三级爵位。
各国最高执政官的名称很不统一。
如齐称相(管仲曾任齐恒公的相)、楚称令尹(孙叔敖曾任令尹)、秦称庶长(商鞅曾任左庶长)、吴称太宰、晋国把军队分为上、中、下三军。
中军将既是军队最高长官,又是朝臣之首。
战国时,中央最高官职称相(楚仍称令尹)。
地方上多实行郡县制,郡的长官称守,县的长官称令。
在中学课文中还见到另外一些官职名,如:御史——掌管文书、档案、记录;郎中——护卫侍从;三闾大夫、左徒等。
秦朝中央设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丞相管行政,总领百官;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执法和秘书工作。
地方是郡官称郡守,还有郡尉、监御史。
郡下有县,长官称县令,下有县丞、县尉。
后世历代都有县,宋以后县的长官称知(管理)县。
汉代中央官制大体上沿袭秦朝体制,有三公,下设九卿,分管各方面事务,类似后世各部。
地方上,郡守改称太守。
州(监察区)的长官称刺史。
汉末州成为行政区,州官称为州牧,如刘表曾做荆州牧,刘备曾做豫州牧。
王国的官职有相、内史等。
张衡曾为河间相。
曹魏时期把官分为九品。
由“中正”之官把士人分成九等(九品),政府按等选人,谓之“九品官人法”。
从此,“九品”成为官吏的等级,后来每品又分出正、从两级。
所以就有了“正四品”、“从三品”之类的说法,如清代的知府是“从四品”、知县是“正七品”。
唐朝中央设三省六部。
三省为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
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
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yè)等官职。
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
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管官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代职官沿革史陈茂同我国古代自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便出现了阶级,形成了国家,并逐渐建立了一套统治机构。
国家机构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机构的演变历史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研究国家机构的演变历史,对于了解我国古代社会历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阶级社会中,各级官吏,都是代表统治阶级管理和压迫人民的,各类职官机构,都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奴隶社会中,国家形式是以王为首的奴隶主贵族政体。
王是最大的奴隶主,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全国的土地、奴隶及平民都属王所有,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王把一部分土地、奴隶及平民分给同姓和异姓的贵族,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是受封区的统治者,但须服从王命,对王承担徭赋义务。
在诸侯封地内,也建立一套掌握政治、经济和军事权力的政权机构和官吏,成为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地方政权。
诸侯又把土地、奴隶及平民分封给奴隶主贵族卿、大夫。
卿、大夫是其封地内的统治者。
有的卿、大夫担任着王国或诸侯国的重要官职,辅佐王和诸侯进行统治。
商王廷设有百官,辅佐商王治理国家。
百官之中可分为政务官、宗教官和事务官三类。
政务官、宗教官的地位很高,权力很大。
周朝的官制在商朝的基础上更加发展,形成了一套庞大的官僚组织和较完整的官僚制度。
辅佐周王进行统治的有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其权力很大,是国家的总管。
协助周王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是六卿,即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
太宰是朝廷的政务总管,太宗管宗庙谱系,太史管起草文告、编写史书,太祝是最大祭祀官,太卜是占筮官,太士是神职官吏。
此外,周朝还设有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等五官,分别掌管土地、军赋、工程、群臣爵禄、刑罚等。
商周的王、诸侯、卿大夫及其他各种官吏都是世袭的,世代掌握着统治大权,这就是所谓世卿制度。
春秋时期由于诸侯间强凌弱,大并小,互相间进行无休止的兼并争霸,周王朝对诸侯逐渐失去控制的权力,贵族分封制度行不通,各诸侯国称王称霸,设官分职,各行其是,职官制度也因而发生了变化。
自秦、汉以后,官制渐趋复杂,中央和地方官制不断变化和发展,兹分叙如下。
一、中央官制的变化概况秦灭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确定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并建立了“三公”、“九卿”一套比较严密的中央官僚机构,以协助皇帝处理国家的军政事务。
西汉初期基本沿袭秦制。
自武帝始,皇帝常通过内廷管理文书的尚书台亲自裁决政务,并把秦时的丞相、御史大夫、太尉逐渐改名为大司徒、大司空、大司马,亦称“三公”(又称“三司”)。
原来御史大夫的属官“中丞”保留下来,专司监察,以后称为“御史台”,中国历史上专职的监察机构,从此正式建立起来。
到了东汉,正式发号施令的是尚书台,三公的权力削弱,只能办理一些例行公事。
东汉末,曹操为了掌握大权,自任丞相,并一度恢复御史大夫等官职。
曹丕称帝后,认为东汉尚书台权力太大,便另设中书省,掌握机要,起草和发布政令,逐渐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府。
尚书台自此成为执行机构,其事务日益繁忙,开始分曹治事,设侍郎、郎中等官,综理各曹工作。
晋代将汉代的侍中改为门下省,作为皇帝的侍从、顾问机构,长官为侍中。
侍中地位虽不高,但因接近皇帝,故很有权势。
至南北朝,凡属国家重要政令,皇帝都征求传中的意见,这样,门下省便成为参预国家大事的部门了。
隋唐时期,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同为国家最高的政务机构,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国家政务。
并把原尚书省诸曹正式定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各部长官称尚书。
隋唐三省六部的确立,是秦汉以后封建国家中央官制制度变化的结果。
其组织较完整,分工较明确。
从隋唐至明、清,六部基本相沿未改。
但是原来分立的三省到唐太宗以后却逐渐起了变化。
由于唐太宗在即位前曾当过尚书令,故当他做皇帝后,大臣多不敢任其职,于是这个职务就不再授人,尚书省的长官就只设左、右仆射,但不久,左、右仆射成了听令执行的官员,不能参加大政。
至高宗时,则用其他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或“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头衔参预朝政,执行宰相职务,中书令、侍中就不常设了。
五代除沿袭唐制外,又设枢密院(管理军事机密、边防、军马等事)参预大政,长官称枢密使或知枢密院事。
宋代以中书门下省为政事堂,和枢密院分掌政务、军事,号称“二府”。
其中枢密机构的官称则经多次的变革。
元代废门下尚书省,中枢大政统一于中书省,长官为中书令,往往以太子充任。
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
此外,又在地方设行中书省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
因此,元代的中书省职权极重。
明洪武十三年,废中书省,不设丞相,由皇帝直接处理国家大政,专制一切。
并仿宋代殿阁学士之制,设大学士以充皇帝顾问,办文墨。
明成祖时,选派大学士入文渊阁办事,参与机务,称为“内阁”。
最初内阁大学士官位并不高,权势也还少。
仁宗以后,内阁专任批答文章,草拟诏令,品位渐次提高,权势随之增大,甚至超过宰相,号为“辅臣”。
清初沿明制,设立内阁。
但国家大政决策机构是“议政五大臣”,内阁职权降低。
到雍正年间,又另设军机处,由满汉大臣出任军机大臣。
军机处设于内廷,秉承皇帝意旨处理军国要务、官员任免和重要奏疏。
从此,各地章奏均由军机处直达皇帝,不再经由内阁,内阁只办例行公事。
军机大臣亲近皇帝,总揽一切,是封建专制集权中央官制的最高发展。
二、地方官制的发展情况秦划全国为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余郡)。
每郡统辖若干县,是郡县二级制。
郡置“守”,为行政长官,下置“尉”,佐守掌郡之军事,又置监御史,掌郡之监察。
县分二等,大县置令,小县置“长”,为行政长官。
下设“尉”,掌县之治安,又设“丞”,佐令,执掌仓储、刑狱和文书。
郡县行政长官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汉初沿秦制,惟改郡守为太守,郡尉为都尉,诸侯王国的官制与中央官制相仿。
汉武帝时,划全国为十三州(又称部),每州设刺史一人,奉帝命巡察诸郡、国。
东汉末年,为镇压农民起义,改刺史为州牧,居郡守之上,掌一州之军政大权。
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政权基本上是州、郡、县三级。
州的长官或称州牧或称刺史,主一州之民政。
县的长官一律改称为令。
同时,有些州的刺史往往加以“使持节都督某州军事”或“假持节都督某州军事”之头衔,总揽本区军政,权势很大。
隋末改州为郡,唐又改郡为州,都是两级制。
唐还在全国设置十个监察区,称为“道”,每道派高级京官一人,先后称黜陟使、按察使、采访处置使等,掌监察州、县官吏违法事件,并有权罢免或提升地方官吏。
此外,隋唐还合并若干州为一军区,每区设总管(唐时改称都督),掌管该区军事;后来,唐又在边区设节度使,多带有京官和御史大夫衔,集数州以至十余州的军、民、财政和监察诸权于一人,权势极大。
安史之乱后,节度使势力扩大,割据独立,雄霸一方,世称“藩镇”。
宋代鉴于唐五代藩镇之祸,为加强中央集权,削除藩镇,节度使成为空衔,并因地而置州、府、军、监,均有属县,仍然是二级制。
州、县政务由中央派遣京官带原衔出任,称“知某州军州事”(“州”指民政,“军”指地方军队),“知某县事”,简称“知州”、“知县”。
此外又设监察区,称为“路”。
路设都转运使、提点刑狱、提举某路常平公事等官,负责一路的吏治、民刑案件及财政事务。
此外,又设经略安抚使或安抚使,掌一路的地方军事,通常以本路的知州或知府充任。
元代中央与地方的划分比较复杂,县上有州,州上有道,道上有行中书省。
行中书省为中央中书省派出的机构,权力很大。
这样,元代的地方官制就形成省、道、州、县四级制。
明初改元代“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仍称“省”),长官为布政使,掌民政和财政。
此外,省一级地方官署还有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一省之刑狱和军事,与承宣布政使司合称“三司”。
其下设府或直隶州,长官为知府或知州;府之下是县或散州,长官为知县或知州。
地方政权为省、府(或直隶州)、县(或散州)三级制。
明代由中央派监察御史巡察各地,称“巡按”。
或派京官巡抚地方,称“巡抚”,事毕即罢。
明宣宗时,在关中、江南等处设巡抚,驾凌于三司之上。
后来为了军事目的,在一些地方增设总督,多以部院大臣出任,往往加以兵部尚书或兵部侍郎以及都御史等名号。
开设总督后,巡抚便在其属下,有些地方督、抚治所同在一城,互相水火,而只好撤销巡抚,成为有督无抚的省份。
清代的府、州、县制,与明代略同,惟在一些情况特殊的地方(主要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厅”,厅的行政级与州相似,也有直隶厅与散厅之分。
府以上的道依然保存,并成为一级行政机构,道员也成为专设的官职,俗称“道台”。
省级则由总督或巡抚综理军民要政,成为固定的“封疆大吏”。
布政使名义虽依然保留,但已成为总督或巡抚的属员,专管税收、民政,称为“藩台”;又设按察使,管一省之司法,称为“臬台”。
巡抚辖一省,总督辖一省或二、三省。
府的长官称知府,县的长官称知县,厅的长官称同知或通判。
这便构成省、道、府(直隶州、直隶厅)、县(散州、散厅)的四级地方官制。
总之,自秦汉至明清,中央官制变化比较大,设官分职比较复杂。
而地方官制,元以前基本上是郡(州)县二级,元以后层次较多,但郡(或府)、县二级则变化不大。
地方最高政权的名称,组织,职掌等,则历代很不同,这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矛盾的具体表现。
中国古代官称十分繁复,官名总数达一万以上,在这本书里无法一一涉及,仅取其历代相沿、较有代表性的职官,分中央官与地方官两个系统进行叙述,秦汉时期所创置的职官,多为后世所沿袭,因此,对其官称之性质及职掌均作详细的引述。
后世沿置者,若是同一官称而赋予特殊职能者,则特加说明;若性能相同者,则或略而不叙或综而论之。
各朝之增置的机构或官称,则在创置时代详加叙述,后代沿袭则从略。
各朝对一些重要机关的变革,书中尽可能阐明其具体原因(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以见职官制度的变革,是与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相适应的,是与中央集权制的加强同步进行的。
对于一般机关,则重点叙述其性质、沿革、职掌与人员编制及其内部分工,并说明某一机关在该朝代所起的作用或所取得的政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