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概论 第七章 环境生态
《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2024)
生态系统破坏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导致生态系统功能下降,影响 人类福祉。
生物入侵
外来物种的入侵对原生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威胁 本地物种的生存。
2024/1/30
27
固体废弃物处理问题透视
垃圾围城
城市化进程中,固体废 弃物产生量迅速增长, 处理能力不足导致垃圾 围城现象。
2024/1/30
土壤和水体污染
固体废弃物的不当处理 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严 重污染。
8
水圈层结构与功能
水圈层结构
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冰川、地下 水等。
人类活动对水圈层的影响
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水位下降、排放 污染物导致水体污染等。
水圈层功能
调节地球气候、提供水资源、维持生 态系统平衡等。
2024/1/30
9
岩石圈层结构与功能
2024/1/30
岩石圈层结构
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等。
4
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 影响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
反作用。
2024/1/30
研究任务
揭示环境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提出 解决环境问题的科学依据和技术途 径,促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研究内容
包括环境地学、环境生物学、环境 化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工程学等 多个分支领域。
2024/1/30
加强环境教育和意识培养
通过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培养环保 行为习惯。
29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30
30
2024/1/30
14
土壤污染现状及危害分析
土壤污染现状
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以及工业废弃物和城市垃圾的不当处理,导致 土壤受到严重污染。
环境学概论
环境学概论选用教材卢昌义编著,现代环境科学概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参考教材(美)戴维斯(Davis,M.L),(美)康韦尔(Cornwell,D.A)著,王建龙译,环境工程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左玉辉主编,环境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林肇信,刘天齐,刘逸农主编,环境保护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二版推荐网站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全球环境基金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全球环境基金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认证中心中国全球环境基金中国环境报社全球环境基金中国网站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环境法网中国环保产业协会中国环境新闻网绿色学校中华环境保护基金臭氧在线全球机遇基金臭氧层巴塞尔控制危险废物的跨疆域越境转移及其处理的公约台湾酸雨咨询网中国水网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水体污染地球大气、气候与环境信息计划(英文)国家海洋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自思自考题要求请为每章出10~15道选择题,并回答。
为每章感兴趣的话题出0道以上探讨性、论述性题目。
(不必回答)好的题目将收录到本学科试题库!请大家独立完成!视试题对本章围绕的重点及适当兼顾全面的把握程度以及是否有论述性题目给分!本课程主要章节(32课时)第一章绪论(2)第二章生态学基本原理(2)第三章人口问题与环境(2)第四章当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及我国的环境问题(6)第五章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4)第六章环境污染(11)第七章环境管理(4)第八章可持续发展(1)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内容1 环境的基本概念及分类2环境问题的发展3 环境功能特性4 环境科学发展及研究对象、内容第一节环境及其组成一、环境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作为某一中心事物的对立面而存在,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与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事物的环境环境科学中的环境中心事物?是人环境科学中的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以及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人工改造过的自然因素的总体人类环境有别于其他生物环境,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概论
PPT文档演模板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概论
环境干扰:是指人类活动所排出的能量进入 环境,达到一定的程度,产生的人类不良 的影响。包括:噪声、振动、电磁干扰、 热干扰等。
PPT文档演模板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概论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3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概论
PPT文档演模板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概论
3、社会环境:是人类在长期生存发展的社会 劳动中所形成的,是人与人之间各种社会 联系及方式的总和,包括经济关系、道德 观念、文化风俗、意识形态、法律关系等。
• 包括:文化环境 心理环境
4、环境如果按空间尺度大小,由近及远,由 小到大可分为聚落环境、区域环境、全球 环境、星际环境。
PPT文档演模板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概论
自然环境还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作进一步 分类。
• 按要素分:大气环境 水环境 土壤环境
• 按生态特征分:陆生环境 水生环境
• 按人类的影响程度:原生环境 次生环境
2、工程环境: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由人 类的工业、农业、建筑、交通、通讯等工 程所构成的人工环境,是一个整体的技术 圈。
其次,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同地区的 环境由其若干个独立组成部分(环境要 素),以其特定的联系方式构成一个完整 的系统。
PPT文档演模板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概论
第三,环境还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变动性特 征。区域性在于各个不同层次或不同空间 的地域,其结构方式、组成程度,能量物 质流动规模和途径,稳定性程度等都具有 相对的特殊性,从而显示区域特征。环境 的变动性是指在自然和人类社会行为的共 同作用下,环境的内部结构和外在状态始 终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
环境科学概论
环境科学概论第一章绪论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人类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特别是从产业革命以来,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成就。
与此同时,由于工业化过程中的处置适当,尤其是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现实威胁。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环境科学就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解决环境问题而诞生的一门新兴科学。
他是一个有多学科到跨学科的庞大科学体系组成的新兴学科,也是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边际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向深度、广度进军的标志,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并进一步升华的表现。
环境科学诞生的时间不久,并正在发展之中,因此对于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内容和分科给以确切完备的答复尚有一定困难。
但是,学科的发展异常迅速,特别是自70年代以来20年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其研究领域之广,出版书刊之多,资料积累之丰富,在科学发展史上都是罕见的。
在这种情况下,对它的研究对象`任新的学科发展更是有益的。
第五章固体废物与环境务`内容`分科和发展动向进行概括的总结和探讨是十分必要和可能的,对于促进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使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骤增,堆放和处置场地却日益减少,处置费用也越来越高],以及有害废弃物处置不当所造成的对大气、水士的严重污染,加恶化着环境,危害人体。
另一方面,全球范围的天然资源的渐减少,迫使大家重固体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增加会的物质财富。
因此,固体废物的处和利用已日成环境科学中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之一。
第一章绪论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人类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特别是从产业革命以来,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成就。
与此同时,由于工业化过程中的处置适当,尤其是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五章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现实威胁。
环境生态学概论
工业生产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固体 废弃物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会对 大气、水体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全球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引起全 球气候变化,对全球环境产生广泛而深远 的影响。
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农药和农膜等化 学品,以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也会 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物、栖息地和繁殖场所
生态系统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栖息地和繁殖场所,这是生态 系统最直接的服务功能。
维持生命物质的循环
生态系统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维持着地球上生命所需物质的循 环和稳定。
调节气候和维持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通过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和水源、减少自然灾害等作用,维 护地球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生存环境的稳定。
低碳生活与气候变化应对
总结词
低碳生活是一种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特征的生 活方式,通过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等方式来降低碳排 放量。气候变化应对则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缓气 候变化的影响和风险。
详细描述
低碳生活强调在生活中要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 放量,例如使用节能电器、减少浪费、选择公共交通或 骑行等。这些行为不仅可以减少个人的碳排放量,还可 以促进整个社会对低碳生活的认识和推广。气候变化应 对则包括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和风险 ,例如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广节能技术、建立气候适应 机制等。这些措施可以降低人类社会对气候变化的脆弱 性,同时也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物多样性价值
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和间接的使用价值,包括提供食物、药物、工业原料、科学 研究和美学欣赏等,同时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保持生态平衡,对人类生 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环境科学概论
本文档如对你有帮助,请帮忙下载支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承载力:是衡量地球承载力以及人与环境和谐程度的重要指标,是指在一定时期、范围下,维持人类—环境系统稳定,人类活动不引起环境功能破坏发生质的改变的能力,其实质就是在维持人与环境和谐的前提下,人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的阀值。
地理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
它一般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力或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各种现象。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使得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到环境中,通过扩散、迁移和转化的过程,是整个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出现了不利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环境背景值:也称自然本底值,是指在不受人为污染的情况下,组成环境的各要素,如大气、水体、岩石、土壤、植物、农作物、水生生物和人体组织中与环境污染有关的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及其基本的化学成分。
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污染物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土壤,其数量和速度超过了土壤的容纳能力和净化速度,从而引起土地的正常功能遭到破坏或土壤肥力降低,并对土壤、植物和动物造成损害的现象。
水环境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体的物理特征、化学特征和生物特征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以及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
生态破坏:是指人类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显著下降和结构显著改变,从而引起的环境问题。
生态平衡:在任何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与其环境总是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流,但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这种平衡状态就叫生态平衡。
环境科学概论
环境科学(kēxué)概论环境科学(kēxué)概论一章(yī zhānɡ)绪论1环境要素(huán jìnɡ yào sù):又称环境(huánjìng)基质,构成人类环境整体各个独立、性质不同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guīlǜ)基本物质组分,(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
2环境要素(huán jìnɡ yào sù)特点①最差(小)限制律②等值性③整体性大于个体之和④先后出现,相互联系,相互联系。
3环境质量:在一个具体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群的具体要求而形成对环境评定一种概念。
4环境分类①聚落环境②地理环境③地质环境④宇宙环境。
5环境功能特性:整体性;有限性;不可逆性;隐显性;持续反应性;灾害放大性。
6环境本底值:环境在未受到人类干扰情况下,环境中化学元素及物质和能量分布正常值。
7环境自净作用:环境对于进入其内部的污染物或污染因子,具有一定迁移、扩散和同化、异化能力。
8环境容量: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下不致受害的前提下,环境可能(kěnéng)容纳污染物最大负荷量。
9环境自净(huán jìnɡ zì jìnɡ):污染物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后,将引起一系列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变化,而自身逐步被清除出去,从而使环境达到自然(zìrán)净化目的。
10环境科学所研究(yánjiū)和任务①人类(rénlèi)和环境关系②污染物在自然环境中迁移、转化、循环和积累过程和规律③环境污染调查、评价和环境和预测④环境状况控制和防治⑤环境污染危害⑥自然资料保护和合理作用⑦环境监测、分析技术和预报⑧环境区域规划和环境规划⑨环境管理。
11环境科学分科:环境学;基础环境学;应用环境学。
《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
ABCD
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安全
研究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的服务功能和生态安全 屏障作用,为生态保护提供理论支持。
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政策研究
研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为推动绿色发 展提供决策参考。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城市生活污水、垃圾等废弃物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居民生 活和健康。
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建筑物和道路等人工构筑物导致城市热岛效应 加剧,影响城市气候和居民生活。
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环境问题认识
化石能源开采利用 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 气、废水和固废等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影响。
功能
提供生物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和水文循环,净化空气和水质,以及为人 类提供食物、能源和休闲场所等生态服务。
PART 03
人类社会活动对自然环境 影响评价
REPORTING
工业生产排放污染物种类及危害程度评估
废气排放
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 物等,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影
响人类健康。
REPORTING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路线选择
源头控制
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使用清洁能源等方式减少大 气污染物排放。
治理技术
采用除尘、脱硫、脱硝等大气污染治理技术,降 低污染物浓度。
监测与监管
建立完善的大气环境监测体系,加强监管力度, 确保污染物达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多种水体污染治理方法。
和人类健康。
畜禽养殖排放
02
畜禽粪便和废水排放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居民生活和农
业生产。
农业废弃物
环境生态学全套课件
生态破坏与生物多样性丧 失
人类活动导致的生态破坏和生物多样性丧失, 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造成严重影响。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与挑战
物种灭绝与濒危
人类活动是导致物种灭绝和濒危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珍稀濒危物 种面临生存威胁。
保护措施
包括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推广生态教育、促进公众参与 等。
03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挑战,推动全球
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发展。
04
环境污染与生态修复
环境污染的来源与危害
01
02
03
04
工业污染
包括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 物的排放,对大气、水体和土
生物多样性减少
01
气候变化导致生物栖息地减少,对全球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农业生产受影响
02
气候变化导致干旱、洪涝等极端气候事件增加,对农业生产造
成不利影响。
水资源短缺
03
气候变化导致水资源分布不均,部分地区出现水资源短缺问题。
全球生态响应的策略与行动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等方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能量输入、能量传递、能 量转化与散失。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 等。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相互影 响、相互制约。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与调控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方式: 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 为信息。
生态系统的调控机制:负 反馈调节、正反馈调节。
【环境课件】兰州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主要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科学专业主要课程教学大纲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系《环境学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环境科学概论总学时数:54学分:3开课学期:第二学年第二学期任课教师:目的要求:环境科学概论是一门学习环境科学知识的入门课程。
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激发学生热爱环境保护事业的热情和学习环境科学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将来从事环境保护工作奠定基础。
该门课程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认识环境科学的性质、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和方法;了解全球环境状况及环境变化规律;了解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认识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转化的一般规律;了解污染物控制、环境综合治理主要技术方法;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内容概要:环境科学概论以人类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为依据,系统论述了环境的发生和发展,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引起的主要环境要素(大气、水、土壤等)的污染问题和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转化规律,以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及其污染综合防治等方法和手段实现环境质量的控制。
分析了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人口急剧增加、资源能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全球环境问题。
简要介绍了环境管理、ISO1400标准体系、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主要章节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环境科学的性质;环境、环境问题、环境保护和环境科学等基本概念;环境科学的发生和发展。
第二章大气环境,主要介绍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及污染类型;污染物在大气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及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大气的稳定度与污染物的扩散模式;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与管理。
第三章水环境,主要内容有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污染途径;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模型—简单河段水质氧垂曲线;河流的自净作用—耗氧有机物在水体中的降解;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水污染控制及水环境管理。
第四章土壤环境,主要内容有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土壤的污染与净化;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和降解作用。
环境科学概论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德州学院
第一章测试1.在《环境科学大辞典》中对环境的定义是指“以()为主体的外部世界。
A:人类B:植物C:微生物D:动物答案:A2.环境要素分为()。
A:自然环境要素B:非生物环境要素C:生物环境要素D:社会环境要素答案:AD3.环境污染的有害因子包括()等,当其大环境中的数量和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物正常生长和生态平衡。
A:放射性物质B:废热C:病原体D:噪声E:化学物质答案:ABCDE4.环境污染的的特点可归纳为()几个方面。
A:空间分布性B:污染物含量的复杂性C:时间分布性D:污染因素作用的综合性答案:ABCD5.环境污染是各种污染因素本身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
同时,环境污染还受社会评价的影响而具有社会性。
A:错B:对答案:B6.自然环境是人类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它不但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空间,还提供了生命支持系统,更为重要的是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提供了食物、矿产、木材、能源等原材料和物质资源。
A:经济基础B:自然基础C:社会基础D:物质基础答案:D7.()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为生物组合成多种多样的无机环境。
A:土壤B:大气C:水体D:太阳答案:ABCD8.生物环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随着其在环境中的功能与作用的不同,可划分为()。
A:生产者B:消费者C:取食者D:分解者答案:ABD9.环境中的大气变化对水环境、土壤环境及生物环境都不会带来影响。
A:对B:错答案:B10.环境保护是(),只有人类携起手来,共同行动,人类的栖息地——地球,才能得到保护。
A:地方性问题B:全球性问题C:国家性问题D:城市性问题答案:B第二章测试1.在八大公害事件中,其中有()起是由大气污染造成的。
A:3B:6C:5D:4答案:C2.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或危害了()的现象。
A:健康B:环境C:福利D:舒适答案:ABCD3.伦敦烟雾时间是由于伦敦上空受气旋影响,大量工厂生产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废气难以扩散,积聚在城市上空。
环境科学概论
环境定义:环境科学中所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工环境环境科学定义: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动与环境演化规律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的科学。
方法的的科学。
它提供了综合、它提供了综合、定量和跨学科的方法来研究环境系统。
由于大多数环境问题涉及人类活动,因此活动,因此经济经济、法律和社会科学知识往往也可用于环境科学研究。
环境容量(环境容量(Environment Environment capacity capacity)):指在人类生存与自然生态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
环境要素(环境要素(Environment Environment factor factor)):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而又服从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称环境要素,也称环境基质。
——包括水、大气、阳光、岩石、土壤——包括水、大气、阳光、岩石、土壤等非生物环境要素以等非生物环境要素以 及动物、植物、微生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环境要素。
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了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产生了影响。
了影响。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全球性的环境污染:气候变暖,气候变暖,臭氧层耗竭,大面积酸雨污染,淡水资源的耗竭及污染; 大面积的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壤退化及荒漠化,森林面积锐减;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故和化学品的污染及越境转移境转移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第一,强调公平性原则,强调公平性原则,包括本代人的公平、包括本代人的公平、代际间的公平以及公平分配有限资源; 第二,强调持续性原则,其核心是指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能力;第三,强调共同性原则,即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其所体现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是共同的,而实现这一。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大纲及答疑 重点.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大纲考试大纲的性质环境科学概论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考试内容第一章环境与环境科学及环境学环境及其组成;近代环境科学及环境学。
第二章当代世界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当前世界关注的全球环境问题;我国的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经。
第三章生态学基础生态学的含义及其发展;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功能;森林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态学的一般规律。
第四章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全面考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解决近代城市中的环境问题;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在环境保护其他方面的应用。
第五章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任务与方向;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方法。
第六章人口的增长与控制人类人口的增长;未来一百年的世界人口;环境保护与人口控制;我国人口的控制问题。
第七章粮食问题粮食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目前世界粮食的供应情况;农药污染的防治与发展方向;利用生态学原理提高粮食产量。
能源与环境当前世界能源的消耗情况;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未来的能源供应利用生态学原理解决能源供应问题;太阳能的利用;未来的核能;地热能。
我国的能源供应与环境保护问题我国能源的现状;如何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
第十一章水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关于水资源的一些基本概念;世界水资源的利用情况;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十二章海洋污染海洋与人类的关系;海洋污染的现状;海洋污染的特点;海洋污染对环境的影响;海洋污染的控制。
第十三章大气的污染大气的组成;大气污染的形成和污染源;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各论;空气污染和人体健康。
第十四章大气污染气象学地球大气圈的结构;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空气污染对气候的影响。
第十五章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与其防治对策全球变暖与防治对策;臭氧层破坏与防治对策;酸沉降与防治对策。
环境科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环境科学概论第一章绪论概念:环境: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环境就是人类生存环境,指的是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它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或者为指围绕着人群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环境法中的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科学:以“人类—环境”系统为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它是研究“人类—环境”系统的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以及改造和利用的科学。
其目的在于探讨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从而为改善环境和创造新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成。
环境问题:指自然过程突变或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和环境质量变化,以及由此给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
其原因是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和环境的复杂多变性。
原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类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人为因素很少的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二类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环境问题。
第二章大气环境概念:干结空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和固体杂质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氮气(78.09%)和氧气(20。
94%)。
其次是氩气(0。
934%体积)和二氧化碳(0.033%体积)。
空气中水的体积百分含量在0。
1-0.5%之间,其余的大气成分为稀有气体。
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大气污染源:指向大气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
包括:天然源(指自然界自行向大气环境排入污染物的污染源。
环境科学概论复习重点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环境及其组成一、环境是指与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客观事物的总和。
环境科学所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外部世界,即是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需的、相适应的环境。
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界或人类的活动,使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系统失调,对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健康和生命产生有害影响的现象。
环境问题分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环境干扰(1)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有害于人类(8大公害中有几个对人体健康产生了有害影响?)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如水体污染导致农作物死亡)的现象。
(2)生态破坏是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引起的生态系统破坏,造成了生态系统功能失调,生物的多样性和生产量下降。
(3)环境干扰是人类活动所排出的能量进入环境,达到一定的程度,产生对人类不良影响的现象。
环境本底值是指在不受污染的情况下,处于原有状态时,环境中的水、大气、土壤、生物等环境要素在自然界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其本身具有的基本化学组成和能量分布状况环境容量是指人群健康和自然生态不致受危害的前提下,自然环境或其中的某一要素对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
环境自净能力是指已被污染的环境,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下,能消除污染物,达到自然净化的自我调节机制。
污染源污染源:凡是产生物理的(声、光、热、振动、辐射、噪声等)、化学的(有机物、无机物)、生物的(霉菌、病菌、病毒、寄生虫卵等)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的设备、装置、场所等,都称为污染源。
第二章全球环境问题全球环境问题:是指对全球产生直接影响或具有普遍性,并对全球造成危害的环境问题,也是引起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退化的问题1)是地球上不同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的2)虽然是某些国家和地区的环境问题,但其影响和危害具有跨国、跨地区的结果全球环境问题的共同特点:人为性隐蔽性危害性移动性加速性可变性全球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区域差异性、区域集中性、全球集中分布、国家内部集中分布、生态环境集中分布、工业污染问题的集中分布、多灾区与国家十大全球环境问题:1.全球变暖 6.森林资源锐减2.臭氧层破坏7.土地荒漠化3.酸雨8.物种加速灭绝4.淡水资源危机9.垃圾成灾5.能源短缺10.有毒化学品污染。
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
环境科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
在实验室或野外模拟环境条件, 研究环境因素的变化规律及其对 生物和人类的影响。
数学模型法
运用数学方法建立环境模型,预 测和评估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和 影响。
01
观察法
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直 接观察,收集环境信息和数据。
02
03
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 等方式,了解公众对环境问题的 看法和态度。
水污染
主要污染源、污染物种类 、危害及防治方法。
水资源开发与利用
水资源分布、开发利用现 状、存在问题及可持续利 用策略。
土壤环境
土壤组成与性质
土壤改良与保护
土壤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等 组成部分及其性质。
土壤退化原因、改良措施及保护策略 。
土壤污染
主要污染源、污染物种类、危害及防 治方法。
生物环境
04
02
自然环境系统
大气环境
01
02
03
大气组成与结构
包括干洁空气、水汽、气 溶胶等组成部分,以及大 气垂直分层和各层特征。
大气污染
主要污染物来源、种类、 危害及防治方法。
大气环流与气候
全球大气环流系统、季风 环流、气候类型及影响因 素。
水环境
水体类型与特征
包括河流、湖泊、水库、 海洋等水体类型及其各自 特征。
加强国际间环境科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 对全球性环境问题。
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挑战与应对
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
环境污染
减少污染物排放,发展清洁生 产技术和循环经济,加强环境 监管和治理。
气候变化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推动 绿色低碳发展,减少温室气体 排放。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doc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负责人:课程中文名称:环境科学概论课程英文名称:Environment Science Generality课程类别:必修课程学分数:2 课程学时数:36 授课对象:坏境科学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无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人类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环境科学的基本原理以及现代环境理念、环境科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基本方法等方而的问题有一初步了解,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环境科学方而的专业知识打下良好基础。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农内容学时绪论6学时|勺然环境3学时社会环境3学时环境污染与防治9学时环境价值与经济6学时环境管理3学时环境理念与伦理观3学时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3学时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环境的基木概念•、环境的定义二、环境的纽成与分类三、环境要素与环境质景四、环境的功能与特征第二节环境问题一、环境问题的基本概念二、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三、全球环境问题第三节环境科学一、环境科学的定义二、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目的和任务三、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和特点四、环境科学的形成与发展五、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六、环境科学的研究方法七、环境科学的未来本章重点讲授:请授课老师填写第二章白然环境第一节地球环境一、地球的形成二、地球的圈层结构第二节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纽成二、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性三、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四、生态系统的演化与平衡第三节自然资源一、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及分类二、水资源三、土地资源四、矿产资源五、生物资源六、能源本章重点讲授:请授课老师填写第三章社会环境第一节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一、史前文明二、农业文明三、工业文明四、生态文明第二节人口与环境一、人口与人口过程二、世界人口发展状况三、中国人口发展状况四、人口增长対环境的影响五、地球人口环境容量第三节城市环境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二、城市化及英进程三、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四、城市生态系统五、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措施六、生态城市及英建设第四节经济与环境一、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方程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三、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艸、工业发展模式第五节社会环境一、政治与环境二、国际关系与环境三、法律与环境四、军事行动与环境五、贸易与环境第六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一、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二、人与白然协调发展本章重点讲授:请授课老师填写第四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环境污染一、水体污染二、大气污染三、土壤污染四、固体废弃物污染五、有毒化学品污染六、环境噪声污染第二节环境污染治理与控制一、水污染治理与控制二、大气污染治理与控制三、土壤污染治理与控制四、固体废物污染治理与控制五、有毒化学殆污染治理与控制六、环境噪声污染的治理与控制第三节环境污染预防一、环境污染预防概述二、工业污染预防技术三、污染预防计划四、污染预防的法律法规与策略五、污染预防的教育与研究本章重点讲授:请授课教师填写第五章环境价值与经济第一节环境介质理论一、环境价值的构成二、环境价值评估的理论基础第二节环境价值的评估方法一、克接市场评价法二、揭示偏好评价法三、意愿调查评价法四、评价方法的选择第三节环境价值评估的应用一、费用效益分析二、环境经济核算三、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第四节环境经济手段一、环境经济手段的界定和分类二、排污收费三、排污权交易四、环境税五、生态补偿第五节循环经济一、循环经济的含义与特征二、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三、循环经济的层次四、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本章重点讲授:请授课教师填写第六章环境管理第一节环境管理概述一、环境管理的概念二、环境管理的特点三、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四、环境管理的主耍方法和于-段第二节环境规划管理一、环境规划的概念二、环境规划的类型及内容三、环境规划的作用第三节环境政策管理一、环境政策的概念二、环境管理政策工具三、中国环境政策体系第四节中国环境管理制度一、基本框架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三同吋”制度四、排污收费制度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与排污许可证制度六、限期治理制度七、污染集中控制制度八、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九、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第五节环境法制管理一、环境法及环境法制二、环境法在环境管理中的地位三、中国环境法律体系四、环境法律责任第六节生产过程的环境管理一、污染控制模式的转变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七节环境保护的国际行动一、国际环境会议二、国际环保机构和纽织三、国际环保活动四、环境日五、环境教育六、环境保护公约本章重点讲授:请授课教师填写第七章环境理念与伦理观第一节人类的环境观一、人类对环境的认识及其发展二、传统环境观三、现代环境观第二节环境伦理观一、环境伦理观的概念二、环境伦理学第三节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和主耍道徳规范一、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二、环境道徳的主要规范三、环境道徳范畴四、环境道徳行为评价与教育第四节环境伦理观的实践一、决策和管理中的环境伦理二、经济活动中的环境伦理三、社会发展中的环境伦理以、法制中的环境伦理五、科学发展观中的环境伦理本章主要讲授:环境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内容、流派;环境伦理学的发生发展;环境伦理在社会经济等活动中应用与实践。
环境生态概论
第四节
• 主要内容
• • 层的温度场 大气水平运动和湍流 影响大气污染的地理因素 影响大气污染的其他因素 大气中污染物扩散模式
一、大气边界层的温度场
• (一)气温垂直递减率 • 干绝热递减率d :干空气或未饱和的湿空 气在绝热上升或下降的过程中,垂直距离 每改变100米,其本身温度约降低或升高 1℃。
环境问题的分类 根据环境问题的来源,可分为两类。 1、由自然力引起的为原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一 环境问题,它主要是指地震、洪捞、干旱、滑 坡等自然灾害问题; 2、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为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 二环境问题,它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 坏两类。 其中,环境污染又可分为环境污染 (如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和环境 干扰(噪声干扰、热干扰和电磁干扰等)。
三、大气污染物及大气污染类型
1、定义 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的对环境和人类产生危害 的物质。 2、分类 • 按形成过程和污染物的性质 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一)一次污染物
• 直接从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质,如二氧化 硫、一氧化氮、一氧化碳、颗粒物等。又 可分为反应物和非反应物,前者不稳定, 在大气环境中常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或者作为催化剂促进其他污染物之间的反 应,后者则不发生反应或反应速度缓慢
大气稳定度判别
• 当γ-γd>0时,a>0,气块加速运动,大气不 稳定 • 当γ-γd<0时,a<0,气块减速运动,大气稳 定 • 当γ-γd=0时,a=0,气块停止或速度不变 • 中性 • 大气静力稳定度可以用温度直减率与干绝热 直减率之差来判别
(三)逆温
• 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是短波,大气吸收短 波辐射能力弱。 •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同时也向空中辐射能 量,主要是长波辐射,易为大气吸收。 • 近地面空气温度,随地面温度增高,而且 是自下而上的增高。 • 大气温度层结一般是γ>0。 • 将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气层称为逆温 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科学概论 第七章 环境生态
浙江省安吉县石灰岩多 水泥和矿山
徐州煤矿开采
目录
• 环境生态学的地位和作用 • 生态系统理论 • 干扰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 恢复生态学理论 • 生态系统管理
7.1 环境生态学的地位和作用
生态学与环境生态学
生态学是环境生态学的理论基础。环境生态学是环 境科学和生态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因此,要想学习环 境生态学,首先得知道一些有关生态学产生、发展和 现状的知识。
• 生态系统的功能
7.2 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系统理论
• 稳定性和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 •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达到一种稳定的状态,
表现为结构上、功能上、能量输入和输出上的 稳定,当受到外来干扰时,平衡将受到破坏, 但只要这种干扰没有超过一定的限度,生态系 统仍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原来的状态。
不同与经典的生态学,解决的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类环境问题。
7.1 环境生态学的地位和作用
• 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 主要研究内容:
7.2 生态系统理论
• 7.2.1 生态系统的定义 • 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
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构成的一个 生态学功能单位,这个生态学功能单位称生态系统。 • (英国植物生态学家A.G.Tansley1935年提出)
• 生物多样性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地球最显著的
特征之一,是生命景观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生态系统 生命支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 我国的生物多样性遭受到的破坏和面临的威胁非常严重,保护生 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我们的环境。
7.2 生态系统理论
• 7.2.2 生物多样性
持平衡的状态
7.2 生态系统理论
• 反馈是生态系统的固有属性
负反馈调节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7.2 生态系统理论
• 7.2.2 生物多样性
• 定义:指各种生命形式的资源,它包括数百万种的植物、动物、 微生物、各种物种所拥有的基因和各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 成的生态系统以及它们的生态过程。
7.1 环境生态学的地位和作用
• 生态学的产生、发展及现状
• 4.成熟期:1930年以后,大量专著出版和生态系统概念的提出。 例如:
7.1 环境生态学的地位和作用
• 生态学的产生、发展及现状
7.1 环境生态学的地位和作用
• 环境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是一门新兴的渗透性很
强的边缘学科,它既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又是生态学的分支。 其发展历史较短,对其定义还存在不同的看法和争议。 • 王翊亭等认为:“环境生态学主要研究污染物在以人类为中心的 各个生态系统中的扩散、分配和富集过程等消长规律,以便对环 境质量作出科学评价。”
• 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最先提出生态学的定义: • 生态学是关于有机体与周围外部世界关系的一般科学。外部世界
是广义的生存条件。这里指有机的和无机的生存环境。
7.1 环境生态学的地位和作用
• 生态学的产生、发展及现状
• 著名生态学家E Odum(奥德姆)的定义: • 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 普遍采用的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
7.1 环境生态学的地位和作用
• 生态学的产生、发展及现状 • 生态学产生于社会实践,人们很早就发现生物和环
境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地球上虽然生物种类繁 多,形态各异,但各种生物都有其相对狭窄的环境。 鱼离不开水,没有水鱼就无法生存。虽然青蛙能在水 里生活,也能在岸上觅食,但蛙卵和蝌蚪却只能在水 域中发育,如果没有水域,它也繁衍不了后代。
7.2 生态系统理论
特定的生态系统
7.2 生态系统理论
• 生产者又称初级生产者,指自养生物,主要指绿色植 物,也包括一些化能合成细菌。这些生物能利用无机 物合成有机物,并把环境中的太阳能以生物化学能的 形式第一次固定到生物有机体中。初级生产者也是自 然界生命系统中唯一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化学能的 媒介。
的科学。他研究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 作为一门科学,生态学的发展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 1.奠基阶段:始于16世纪文艺复兴之后,值得提及的学者及论著
有: • 鲍尔(Boyle)1670年发表了低气压对动物效应的试验结果,标
志着动物生理生态学的开端,即个体生态学。
7.1 环境生态学的地位和作用
7.2 生态系统理论
•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1)系统保持现行状态 的能力,即抗干扰的能力;(2)系统受扰动后回归该状态的倾 向,即受扰后的恢复能力。
•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维持自身的稳定性,生态系统自 我调控是其反馈功能的一个体现。
• 正反馈 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 • 负反馈 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能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
7.1 环境生态学的地位和作用
• 生态学的产生、发展及现状
• 生物依赖于环境,如海岸带的螃蟹,泥滩---召潮蟹,岩石岸--居集蟹,沙滩---白螃蟹。
• 动物界是这样,植物界也是这样,如从大环境来说热带是阔叶林, 寒带是针叶林。
• 正由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一门研究生物及其生存环境之间 相互关系的科学就产生了。------生态学
• 生态学的产生、发展及现状
• 2.建立初期:1900年至1920年生态学处于定性描述阶段。在个 体,种群或群落的水平上阐述其变化与环境的关系。代表论著: 亚当斯(Adams, 1913)<动物生态学研究指南>被认为是第一 部动物生态学教科书。
• 3.发展期:至1930年由描述过度到对生态现象的解释。
• 消费者 不能利用无机物质制造有机物质,而是直接或 间接依赖于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质。它们属于异养 生物。
7.2 生态系统理论
• 分解者指利用动植物残体及其它有机物为食的小型异 养生物,主要有真菌、细菌、放线菌等微生物。小型 消费者使构成有机成分的元素和贮备的能量通过分解 作用又释放到无机环境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