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 文言文习题含答案
孙权劝学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权劝学阅读练习及答案孙权劝学阅读练习及答案「篇一」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望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中年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①炳烛:点亮蜡烛。
②昧:暗。
③行:一样,相同。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蒙乃始就学。
()(4)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2、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望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旷曰:何不炳烛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鲁肃为什么要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成好朋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4、吕蒙是怎样成为一个有才略的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5、从横线上的句子中可以看出,人生学习的最好时期是什么,由此你得到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6、这两个文段都是劝人学习的,从劝人的方法看,孙权和师旷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推托(2)粗略地阅读(3)于是,就(4)迟2、(1)我难道要你研究经典,做博士吗?(2)师旷说:为什么不点亮蜡烛呢?3、因为吕蒙已成了一个很有才略的人。
《孙权劝学》试题及答案

《孙权劝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故事中,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初衷是什么?A. 希望吕蒙能够成为博学多才的博士B. 认为吕蒙应该广泛涉猎,了解历史,以便更好地处理军政事务C. 想要让吕蒙在文学上有所成就D. 为了让吕蒙在军中更有威望答案:B2. 吕蒙最初拒绝学习的理由是什么?A. 认为自己已经足够聪明B. 觉得学习对于武将来说不重要C. 以军中事务繁多为由推辞D. 认为自己年纪太大,不适合学习答案:C3. 鲁肃对吕蒙的才能感到惊讶,主要是因为什么?A. 吕蒙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B. 吕蒙在短时间内学问和见识的显著提升C. 吕蒙的武功进步D. 吕蒙的治军能力答案:B二、填空题1. 孙权对吕蒙说:“______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填实词)答案:卿2. 孙权自谦地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______?”(填实词)答案:孤3. 鲁肃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______!”(填实词)答案:阿蒙三、句子翻译1.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翻译: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深入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 蒙乃始就学。
翻译:于是吕蒙就开始学习。
四、内容理解概括1. 请简要概括孙权劝学的主要论点。
答案:孙权认为吕蒙作为掌权之人,不应局限于军务,而应通过学习增长见识,以便更好地处理国家大事。
2. 请描述吕蒙学习前后的变化。
答案:学习前,吕蒙以军务繁忙为由拒绝学习;学习后,吕蒙的才识大增,以至于鲁肃都对他的变化感到惊讶。
五、描写手法分析1. 故事中是如何通过对话展示孙权的领导艺术的?答案:通过孙权对吕蒙的劝学对话,展现了他的循循善诱和以身作则,以及他对下属成长的关心。
六、人物环境分析1. 请分析孙权在故事中的角色特点及其对吕蒙的影响。
答案:孙权在故事中扮演了一位明智且有远见的领导者角色。
他对吕蒙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自身的榜样作用,二是他的劝诫使吕蒙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促使吕蒙发生转变。
(完整版)《孙权劝学》课后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练习题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初,权谓吕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 )猎,见往事耳."(1)给加点的字注音。
(2)解释语段中画线的词语。
①谓:②博士:③涉猎: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孙权劝吕蒙读书的原因是“”,而吕蒙却以“"为由推托了.孙权以自己为例,使吕蒙“”。
(2)孙权指出的读书办法是“”。
(3)肃“拜蒙母”,并与吕蒙“结友”的原因是“ "。
3。
下列加点词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见;①见往事耳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B。
以;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C.当; ①但当涉猎②卿今当涂掌事D。
今;①卿今者才略②卿今当涂掌事4。
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
蒙辞/以军中多务B。
蒙/乃始就学C.自以为/大有所益D。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讨5.翻译下面的句子。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6。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
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别”,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7.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想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经典考试题及答案

《孙权劝学》经典考试题及答案1、文学常识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
此书是一部体通史。
⑵司马光,(朝代)家、家。
(3)“四书”“五经”中的“经”指《》、《》、《》、《》、《》。
答案:(1)资治通鉴编年体(2)北宋政治家史学家(3)诗书礼易春秋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孙权劝吕蒙读书的原因是“”,而吕蒙却以“”为由推托了。
孙权以自己为例,使吕蒙“”。
(2)孙权指出的读书办法是“:(3)肃“拜蒙母”,并与吕蒙“结友”的原因是“:答案:(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军中多务始就学(2)但当涉猪,见往事耳(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3.朗读文章要注意句子的语气。
读读下列句子,写出句子中加点虚词所表示的语气。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答: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答: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答:答案:①邪:表示疑问的语气,②耳:用在陈述句尾,表“只有如此而已”、“罢了”的语气。
③乎:表示感叹的语气,同“啊”。
4.下列句子中,没有人称代词的一组是()A.卿今当涂掌事B.孤常读书C蒙辞以军中多务D.自以为大有所益答案:c5、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卿今当涂掌事()(2)蒙辞以军中多务()(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4)但当涉猎((()(5)见往事耳()(6)及鲁肃过寻阳((()(7)卿今者才略()(8)非复吴下阿蒙()(9)即更刮目相待()(10)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答案:(1)当道、当权(2)推辞(3)研究(4)浏览群书,不许深入研究(5)知道(6)表示到了出现某事的时候(7)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8)不再是(9)重新(10)认清事情,识别事势6.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并用成语写一段文字。
(1)比喻人学识尚浅。
()(2)另眼相看,用新眼光看人。
()另写的一段文字:答案:(1)吴下阿蒙(2)刮目相待另写的一段文字参考答案:刚从大学毕业的张老师,由于业务知识不熟,教学经验少,在教学中常常捉襟见肘,但是,他勤奋好学,不久,在教学中取得了令人刮目相待的成绩。
《孙权劝学》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孙权劝学》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孙权劝学》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篇一」阅读《孙权劝学》,完成1—5题。
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加粗的.字。
(1)见往事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吕蒙推辞的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孙权是如何劝说吕蒙的?(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了解,知道(2)重新2.积学修业的人分别了几天之后,就要重新擦擦眼睛,另眼相看,老兄知道这件事怎么这么晚啊!3.原因:卿今当涂掌事。
目的: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掌握军队,事情多。
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劝学》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篇二」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习题-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习题副标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0分)1.下列对文言语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好处。
)B.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
)C.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岂能让你治理经书充当博士呢! )D.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如今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地的阿蒙了!)2.下列有关课文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 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对他人的爱称、敬称等。
例如,本文中的“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孤”是古时王侯的自称, “大兄”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B. 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
对话言简义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
仅寥寥数语,就能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C. 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D. 鲁肃与吕蒙“结友”,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3.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卿今当涂掌事但当涉猎B. 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C. 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D. 与蒙论议,大惊大兄何见事之晚乎4.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自以为大有所益(好处,益处)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更加)B. 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但当涉猎(只,只是)C.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只)卿言多务,孰若孤(人称代词,你)D. 及鲁肃过寻阳(到,等到)蒙乃始就学(这样,如此)5.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 蒙/乃始就学B. 非复/吴下阿蒙C. 蒙辞/以军中多务D. 见/往事耳6.下列对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卿今当涂掌事。
(朋友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B.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古时王侯的自称)C. 非复吴下阿蒙!(吕蒙的小名)D.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对朋友辈的敬称)7.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古今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A.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B.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5篇模版)

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5篇模版)第一篇: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1《孙权劝学》练习题一、填空1、《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朝代)(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记载了从到共1362 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孙权劝学》的成果是:(以上均填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文末的“”(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文中可以提炼的三个成语及它们的意思分别是ABC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涉猎()孰()遂()三、解释加点词。
1、当涂掌事当;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3、治经为博士邪治;4、但当涉猎涉猎;5、见往事耳见:。
6、蒙乃使就学乃:;7、卿今者才略才略;8、即更刮目相看。
刮;四、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其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A.{但当涉猎(){门当户对()B.{自以为大有所益(){多多益善()C.{见往事耳(){往事不堪回首()D.{卿今者才略(){卿今当涂掌事()五、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蒙辞以军中多务()A.把 B.被 C.用2.即更刮目相待()A.立即B.就是C.如果,假如3.蒙乃始就学()A.于是 B.却 C.只,仅仅4.结友而别()A.并且B.但是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
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问答题:1、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孙权劝学练习题含答案

孙权劝学练习题含答案孙权劝学是中国古代三国时期吴国君主孙权劝勉部下吕蒙学习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孙权的英明和吕蒙的勤奋好学。
以下是关于孙权劝学的练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一:填空题1. 孙权劝学的故事发生在________时期。
2. 孙权劝学的主人公是________和________。
3. 吕蒙最初对学习的态度是________,但在孙权的劝说下,他最终________。
答案一:1. 三国2. 孙权,吕蒙3. 不屑一顾,勤奋好学练习题二:选择题1. 孙权劝学的故事主要体现了什么精神?A. 忠诚B. 勤奋好学C. 谦虚D. 勇敢2. 吕蒙最初为什么不愿意学习?A. 认为学习无用B. 认为学习太辛苦C. 认为自己已经足够聪明D. 认为学习会耽误军务答案二:1. B. 勤奋好学2. D. 认为学习会耽误军务练习题三:简答题请简述孙权是如何劝勉吕蒙学习的,并说明吕蒙最终的学习成果。
答案三:孙权通过耐心的劝说和鼓励,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和对个人能力提升的帮助,最终说服了吕蒙。
吕蒙在孙权的鼓励下,开始勤奋学习,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还增强了军事指挥能力,成为了吴国的杰出将领。
练习题四:论述题论述孙权劝学故事对现代人的启示。
答案四:孙权劝学的故事对现代人的启示主要有两点:首先,无论身处何种位置,都应该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充实自己,提升个人能力;其次,领导者应该鼓励并支持部下的学习和发展,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促进团队的整体进步。
练习题五:判断题1. 孙权劝学的故事发生在宋朝。
2. 吕蒙最初对学习的态度是积极的。
3. 孙权劝学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是个人发展的关键。
答案五:1. 错误2. 错误3. 正确以上练习题及答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孙权劝学的故事,并从中吸取学习的重要性和持续自我提升的精神。
《孙权劝学》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孙权劝学》课后练习题及答案《孙权劝学》课后练习题及答案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我们很多时候都会有考试,接触到试题,借助试题可以更好地考查参试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一份好的试题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孙权劝学》课后练习题及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孙权劝学》课后练习题及答案1一、填空1、《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朝代) (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记载了从到共1362 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 ;《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 ;《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 ;《孙权劝学》的成果是:(以上均填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文末的“ ”(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文中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是: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 ) 涉猎( ) 孰( ) 遂( )三、解释加点词。
1、当涂掌事当 ;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 ;3、治经为博士邪治 ;4、但当涉猎涉猎 ;5、见往事耳见:。
6、蒙乃使就学乃: ;7、卿今者才略才略 ; 8、即更刮目相看。
刮 ;四、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其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
A.{但当涉猎 ( ) {门当户对 ( )B.{自以为大有所益 ( ) {多多益善 ( )C.{见往事耳 ( ) {往事不堪回首 ( )D.{卿今者才略 ( ) {卿今当涂掌事 ( )五、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蒙辞以军中多务( ) A.把 B.被 C.用2.即更刮目相待( ) A.立即 B.就是 C.如果,假如3.蒙乃始就学( ) A.于是 B.却 C.只,仅仅4.结友而别( ) A.并且 B.但是 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
六、对翻译的句子进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译文:你今天掌管权事,不可以不学习啊。
(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文:我哪里是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个博学多才的人呀!(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译文: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在吴县时的阿蒙啊!( )七、翻译下列句子。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习题精选(含答案)

《孙权劝学》【积累·感知】一.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二.辨析古今异义孤(古)_________(今)_________治(古)_________(今)_________博士(古)_________(今)_________但(古)_________(今)_________往事(古)_________(今)_________三.解释下列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四.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1.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2.本文和《伤仲永》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体验·探究】五.课内语段阅读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加点字①谓:②若:③益:④遂:2.释句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3.说说文中描写的三人各自的性格特点①孙权:②吕蒙:③鲁肃:4.用原文回答①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②表明吕蒙自己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语句是哪句?5.用“‖”将文段分为两层,并概括层意。
6.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7.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实践·拓展】六.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任末好学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
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克树汁为墨。
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
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门徒悦其勤学,更以静衣易之。
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①负:②题:③易:④终: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或依林木之下(有时)B:以记其事(书上的)C:更以静衣易之(指任末)D:虽死犹存(还,仍然)3.翻译下列两个句子,并用“/”划出第②句的朗读节奏。
(完整版)《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

《孙权劝学》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宋(朝代)司马光(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 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 到五代 共1362 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劝学》的成果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 (以上均填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惊讶、敬佩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学有所获;文末的“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文中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是: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qīng)涉猎(shè)孰(shú)遂(suì)三、解释加点词。
1、当涂掌事当: 当权;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 推辞;3、治经为博士邪治: 研究;4、但当涉猎涉猎:粗略地阅读;5、见往事耳见:了解。
6、蒙乃使就学乃:于是,就;7、卿今者才略才略:才干和谋略;8、即更刮目相看。
刮:擦;四、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其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D)。
A.{但当涉猎( 应当) {门当户对( 相当)B.{自以为大有所益( 好处) {多多益善( 更加)C.{见往事耳( 历史) {往事不堪回首( 过去的事)D.{卿今者才略( 您) {卿今当涂掌事( 您)五、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蒙辞以军中多务(C )A.把B.被C.用2.即更刮目相待(A )A.立即B.就是C.如果,假如3.蒙乃始就学(A )A.于是B.却C.只,仅仅4.结友而别(C )A.并且B.但是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
六、对翻译的句子进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译文:你今天掌管权事,不可以不学习啊。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文:我哪里是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个博学多才的人呀!(√)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译文: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在吴县时的阿蒙啊!(√)七、翻译下列句子。
《孙权劝学》测试题及答案

《孙权劝学》测试题及答案一. 选择题1. 孙权劝学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个人的学术能力b) 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c) 培养兵器操纵技巧d) 扩展人际交往圈子答案: b) 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2. 孙权劝学的对象是谁?a) 百姓普通大众b) 各级官员和将领c) 只限于皇家家族成员d) 只限于士族后代答案: b) 各级官员和将领3. 孙权认为学习应该注重哪一个方面?a) 提高个人技能b) 增长知识面c) 锻炼身体素质d) 培养感恩之心答案: d) 培养感恩之心4. 孙权劝学的方式主要通过什么途径实现?a) 组织学术讲座和研讨会b) 发放学习资料和教材c) 激励奖励和竞赛评比d) 亲自示范和榜样引领答案: d) 亲自示范和榜样引领二. 名词解释1. 品德修养:答案: 品德修养指一个人在生活和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
它包括个人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生活态度等方面。
通过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人们可以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塑造积极向上的形象,并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社会环境。
2. 感恩之心:答案: 感恩之心指一个人对他人给予的关爱、支持、帮助等表现出来的感激之情。
具备感恩之心的人会对别人的付出表示真诚的感谢,并以此为动力回报社会和他人。
感恩之心能够培养人们的爱心、宽容和友善,从而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
三. 简答题1. 孙权是怎样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言论来劝学的?答案: 孙权通过自己的言行来树立良好的榜样,以激励他人努力学习。
他亲自示范读书和学习的场景,读书时专注认真,注重学习礼仪,以示对知识的尊重和重视。
同时,他也鼓励他人热爱学习,提出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强调学习能够培养感恩之心和提高个人的品德修养,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等。
他的言行一直为后人所敬仰,成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典范。
2. 孙权劝学的意义是什么?答案: 孙权劝学的意义在于倡导了一种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提高人文素养的教育理念。
通过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和感恩之心,人们能够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格,增强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和家庭作出贡献。
《孙权劝学》注释、文言现象、翻译带答案

《孙权劝学》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4课】班级:姓名:一、重点注释默写:1、【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2、【当涂】当道,当权。
3、【辞】推托。
4、【务】事务。
5、【孤】古时王候的自称。
6、【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7、【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8、【邪】语气词,后写作“耶”。
9、【但】只,只是。
10、【涉猎】粗略地阅读。
11、【见往事】了解历史。
见,了解。
往事,指历史。
12、【及】到,等到。
13、【过】经过。
15、【今者】如今,现在。
16、【才略】才干和谋略。
17、【非复】不再是。
20、【更】重新。
21【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擦拭。
22、【大兄】长兄,这里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23、【见事】知晓事情。
二、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通假字,同“耶”,语气词,表反问语气。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今异义,古义:古时候王侯的自称,我。
今义:独自,孤独。
③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今异义,古义:研究。
今义:治理。
④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今异义,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
⑤及.鲁肃过寻阳:古今异义,古义:到了······的时候今义:以及。
⑥即更.刮目相待:古今异义,古义:重新。
今义:更加。
⑦但.当涉猎:古今异义,古义:只。
今义:转折连接词,但是。
⑧但当涉猎..:古今异义,古义:粗略的阅读今义:捕捉猎物⑨见往事..耳:古今异义,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
⑩自以为大.有所益:古今异义,古义:很。
今义:形容词。
⑪蒙乃始就.学:古今异义,古义:从事。
今义:就。
⑫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古今异义,古义:知晓。
今义:看见。
2、一词多义:以:①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②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当:①但当涉猎:应当②当涂掌事:掌管见:①见往事耳:了解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知晓大:①与蒙论议,大惊:副词,十分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形容词,年长的3、判断文言句式:①蒙辞以军中多务:倒装句,状语后置,即:蒙以军中多务辞。
《孙权劝学》练习答案

《孙权劝学》练习答案教师版一、解释下面加横线的重点字或词语。
1.但当涉猎只,只是2.卿今当涂掌事当道,当权3.蒙辞以军中多务事务4.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5.及鲁肃过寻阳到,等到6.非复吴下阿蒙不再是二、古汉语常识练习1.古今异义(1)蒙辞以军中多务古义: 推脱今义:告别,不接受(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 古时王侯的自称今义:独自,孤独(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 研究今义:治理(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 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7)见往事耳古义: 历史今义:过去的事2.一词多义(1)当①但当涉猎应当②当涂掌事掌管,主持(2)见①见往事耳了解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知晓三、重点句子翻译(1)蒙辞以军中多务。
翻译:吕蒙拿军中事务多来推托(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翻译: (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翻译: 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四、问答题。
1: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又是怎样说服吕蒙的。
孙权认为学习对执掌军权的吕蒙来说,尤为重要。
孙权劝说吕蒙,首先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当吕蒙“以军中多务”推辞时,孙权指出学习的目的和方法,而且现身说法,以“卿言多务,孰若孤?”回应了吕蒙的推托,并用自己的体会强调学习的作用。
最终,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2.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课文主要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和“结友”,侧面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
鲁肃与吕蒙论议,惊叹吕蒙今昔的变化———“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吕蒙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确实学识进步很快、很大。
鲁肃为之折服,与其“结友”。
3.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
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吕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

《孙权劝学》练习题Ⅱ1. 用原文回答(1)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表现吕蒙学习有惊人长进的语句有哪些?1.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2.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 说说文中三人各自的性格特点。
(1)孙权:豁达、大度,开明,待人坦诚,平易近人,关爱下属。
(2)吕蒙:坦诚、豪爽、自豪。
(3)鲁肃:爱才、敬才豪爽而不失风度, 关心、友爱朋友。
3. 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
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4.古今异义但古义:只是今义:转折连接词,但是博士古义:当时掌管经学的学官今义:学位名称往事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大古义:很今义: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孤古义:古时候王侯的自称,我今义:独自,孤独5.一词多义当当涂掌事:掌管但当涉猎:应当以以军中多务:用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见见往事耳:了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知晓6. 文言文阅读理解:《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字。
未尝识书具(经历)从先人还家(跟随)少长,虽长大(虽然)或对客不听其语(或者)(2)仲永的最后结局是“泯然众人矣”,而吕蒙则成了三国时期一代名将。
指出仲永、吕蒙的不同之处,给你的启发是什么?有好的天分还要有好的教育才能成才,有天赋不是成功的最关键条件,成功的最关键是努力。
孙权劝学文言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孙权劝学文言文阅读原文附答案【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乙】晋平公①问于师旷②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③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④乎?”平公曰:“善哉!”(选自《说苑》)【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
②师旷:春秋时期晋国乐师。
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在音乐方面造诣很深。
③炳烛:点燃蜡烛。
④昧行:在黑暗中走路。
昧:暗。
1.解释加点的词语。
(2分)(1)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2)恐已暮矣__________2.翻译下列语句。
(4分)(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3.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请写出你在学习上得到的两点启示。
(2分)1.(1)到了……的时候(2)迟、晚。
评分标准:(2分)每个词解释准确得1分,2.(1)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少年时代喜欢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壮年时代喜欢学习,就像正午的阳光。
评分标准:(4分)每小题各2分,要求翻译正确,语言流畅。
3.示例一:吕蒙善于接受他人的正确建议,知错就改。
我们在学习上也要像他一样,这样才能够不断进步。
示例二:晋平公认为“吾年七十”学习已晚,其实学习是不受年龄限制的,只要学习,无论何时都为时不晚,更何况我们还年轻呢?评分标准:(2分)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拿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

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1、《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朝代) (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记载了从到共1362 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孙权劝学》的成果是:(以上均填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文末的“ ”(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文中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是: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 ) 涉猎( ) 孰( ) 遂( )三、解释加点词。
1、当涂掌事当;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3、治经为博士邪治;4、但当涉猎涉猎;5、见往事耳见:。
6、蒙乃使就学乃:;7、卿今者才略才略; 8、即更刮目相看。
刮;四、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其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
A.{但当涉猎( ) {门当户对( )B.{自以为大有所益( ) {多多益善( )C.{见往事耳( ) {往事不堪回首( )D.{卿今者才略( ) {卿今当涂掌事( )五、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蒙辞以军中多务( ) A.把B.被C.用2.即更刮目相待( ) A.立即B.就是C.如果,假如3.蒙乃始就学( ) A.于是B.却C.只,仅仅4.结友而别( ) A.并且B.但是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
六、对翻译的句子进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译文:你今天掌管权事,不可以不学习啊。
(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文:我哪里是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个博学多才的人呀!( )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译文: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在吴县时的阿蒙啊!( )七、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八、问答题:1、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孙权劝学练习题(含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15、孙权劝学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这是一部体通史,记载了从到共1362 年的史事。
主持编纂的人,字,是代的家、家。
2、本文写了,,三件事,并注重用表现人物。
二、阅读文章,做相应的练习。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翻译加粗字(词语),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2、孙权从哪3 个方面劝吕蒙读书?(用原文回答):3、为什么鲁肃对吕蒙刮目相待?4、孙权介绍给吕蒙两种读书方法,分别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达了鲁肃感情。
6、鲁肃拜蒙母与吕蒙结友而别有何用意?第一页,共三页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孙权,吕蒙,鲁肃的形象。
孙权:;吕蒙:;鲁肃:。
8、本文出现了两个成语,请解释一下它们的意思。
吴下阿蒙刮目相待9、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10、本文的主旨:11、本文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是什么?12、“”说明吕蒙的学习很有成效。
13、注意事项:(1)翻译句子。
卿言多务,孰若孤?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古今异义。
但当涉猎但古义今义见往事耳往事古义今义及鲁肃过寻阳过古义今义治经为博士邪博士古义今义(3)一词多义。
以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见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第二页,共三页参考答案一、(按顺序)1、《资治通鉴》编年战国五代司马光君实北宋政治史学2、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对话二、(按顺序)1、当道,当权事务研究儒家经典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通“耶”,语气词只是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于是,就到了……的时候到达不再是重新擦擦眼认清事物2、“‘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见往事耳”“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列点)3、他从吕蒙的谈话中发现吕蒙才略大增,与先前的“吴下阿蒙”判若两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权劝学》文言文习题含答案
《孙权劝学》文言文阅读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已】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
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
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
”遂往诣蒙。
酒酣,蒙问肃曰:“君受
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
”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
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时蒙与成当、宋定、徐顾屯次比近,三将死,子弟幼弱,权悉以兵
并蒙。
蒙固辞,陈启顾等皆勤劳国事,子弟虽小,不可废也。
书三上,权乃听。
蒙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
(《三国志.吕蒙传》节选)
小题1:下列划线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以蒙辞以军中多务或以钱币乞之B.若孰若孤若毒之乎
C.过及鲁肃过寻阳人恒过,然后能改D.见见往事耳有时见日
小题2: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2分)
(1)过:_________ (2)诣:_________ (3)就:_________ (4)悉:_________
小题3: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2分)
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
小题4:句子翻译(4分)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小题5:鲁肃为什么和吕蒙“结友”?(3分)
小题6:从文中找一个成语形容吕蒙的变化。
吕蒙的变化给你什么启示?(3分)
成语:________________ 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7:通过两篇文章的了解,你觉得吕蒙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A(3分)
小题1:(1)经过,(2)到,(3)走近,(4)全、都。
(4分)
小题1:于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2分)
小题1:(1)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
(2)我不知道你的才能和谋略竟到了这种地步。
(4分)
小题1:鲁肃起初对吕蒙不屑一顾,在和吕蒙交谈后,被他的才能和谋略所折服,于是,与他“结友”而别。
(3分)
小题1:成语:刮目相待(刮目相看)
启示: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可。
(3分)
小题1:(1)勤奋好学;(2)勇而有谋略,识军计。
(此仅在参考,只要说的有理即可。
)
小题1:二者都是“用”。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准确地理解课外文言文的重点字词。
小题1: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根据句子的含义划分节奏。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学生能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内容,提高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
小题1:语意明确、句子通顺、所答内容与文段有关即可。
小题1: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