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的基本内容
劳动法
4、劳动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在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依照劳动法律规范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它是劳动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具有特定性。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
5、劳动法律关系内容: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6、劳动法律关系客体: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
14、集体协商:亦称集体谈判,是指用人单位工会或者职工代表与相应的用人单位代表,为签订集体合同进行商谈的行为。
15、集体合同:亦称团体协约、劳动协约、集体协议,是集体协商双方代表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一致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
⑵ 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提供生产资料的用人单位。
⑶ 劳动关系的一方劳动者要成为另一方用人单位的成员,并遵守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
2、劳务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劳务关系是提供劳务一方为需要方以活劳动形式提供劳务活动,而需要方应支付约定的报酬。
⑴ 劳动关系的主体一方必定是劳动者,另一方是单位,而劳务关系则可以双方都是单位,也可以双方都是公民,或者一方是单位,另一方是公民。
21、计时工资:是指按照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劳动繁重程度和工作时间的长短支付工资的一种形式。
22、计件工资:是指按照合格产品的数量和预先规定的计件单位来计算的工资。
23、津贴:是指补偿职工在特殊条件下的劳动消耗及生活费额外支出的工资补充形式。
24、工作时间:是指劳动者根据国家规定,在一昼夜之内或者一周之内用于完成本职工作的时间。对法定工作时间应该理解为实际工作和名义工作相一致的工作时间,即在法定工作时间内必须实际消耗劳动。
8、劳动者的义务: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第13章
(2)工会法的演变:绝对禁止、相对禁止、完全 承认。
(3)劳动争议法的出现:专门的审理机构、审理 法规和审理办法。
(4)社会保险立法的开端:19世纪末期的德国。
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劳动法有了一定的发展, 表现为工厂立法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内容越来越 充实,逐步在摆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初期的工厂立 法的范畴。但是发展的进程比较缓慢,而且很不平 衡,也不稳定,不但劳动法的效力范围有限,而且 对劳动法的贯彻实施还缺少必要的保障。
上层剥削压迫下层
专门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起源于资本主义社
会。现代意义上的劳动法是在18世纪产业革命
以后,它是以限制资本家对劳动者剥削程度为
内容的法规。 18世纪产业革命以后,随着工人阶级斗争的
日趋高涨,加上受18世纪启蒙运动和法国革命 的影响,某些社会政治力量也同情和支持工人 的要求,迫使资产阶级国家不得不制定法律来 限制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第一节 劳动法的概念和特征
一、劳动法的概念 二、劳动法中的行为—“劳动”的含义 三、劳动法的特征
一、劳动法的概念
• 1、狭义的劳动法 • 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
月5日通过,1995年1月1日施行)
• 2、广义的劳动法 • 是指调整劳动关系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
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垄断时期劳动法的具体特点表现为:
(1)劳动法已遍及大多数国家 (2)劳动法体系逐步趋向完整 (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会和劳资关系方面的立
法出现趋向民主和趋向反动两种趋势
反动的趋势表现:限制工会权利、镇压罢工运动。
(4)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和前后,劳动立法发生了 几次前进和后退的大波动
(5)社会主义劳动法开始产生,宪法开始规定劳动 问题,劳动法典出现
论述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论述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劳动法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其基本原则是劳动法律体系的核心。
劳动法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就业、合同自由、工作安全、福利保障、劳动报酬、劳动时间、劳动保护、劳动纠纷处理等方面。
平等就业是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平等就业是指在招聘、录用、晋升、培训等方面,不因性别、年龄、民族、宗教信仰、政治观点等因素而歧视任何人。
平等就业原则的实施,有利于促进社会公正和经济发展。
合同自由是劳动法的另一基本原则。
合同自由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自主签订劳动合同。
合同自由原则的实施,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和谐关系。
第三,工作安全是劳动法的重要原则之一。
工作安全是指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工作安全原则的实施,有利于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第四,福利保障是劳动法的另一基本原则。
福利保障是指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合理的福利待遇,包括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带薪休假等。
福利保障原则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和工作积极性。
第五,劳动报酬是劳动法的重要原则之一。
劳动报酬是指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和劳动合同约定,向劳动者支付合理的工资和福利待遇。
劳动报酬原则的实施,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和谐关系。
第六,劳动时间是劳动法的另一基本原则。
劳动时间是指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和劳动合同约定,合理安排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
劳动时间原则的实施,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工作积极性。
第七,劳动保护是劳动法的重要原则之一。
劳动保护是指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措施,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劳动保护原则的实施,有利于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劳动纠纷处理是劳动法的另一基本原则。
劳动纠纷处理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发生劳动纠纷时,应当按照法律程序进行调解、仲裁或诉讼。
劳动法基础知识点汇总
劳动法基础知识点汇总劳动法是保护劳动者权益和维护劳动关系稳定的重要法律。
以下是劳动法的基础知识点的汇总:1. 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约定劳动关系的文件。
劳动合同的内容包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工作内容、工资待遇、工作时间和休假等。
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约定劳动关系的文件。
劳动合同的内容包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工作内容、工资待遇、工作时间和休假等。
2. 工作时间和休假:劳动法规定了工作时间的上限和加班工资的支付。
劳动者有权享受法定的休假,如年假、病假、婚假和产假等。
工作时间和休假:劳动法规定了工作时间的上限和加班工资的支付。
劳动者有权享受法定的休假,如年假、病假、婚假和产假等。
3. 工资和福利:劳动者有权按时获得工资。
劳动法规定了最低工资标准,并规定了加班工资、奖金和福利待遇的支付要求。
工资和福利:劳动者有权按时获得工资。
劳动法规定了最低工资标准,并规定了加班工资、奖金和福利待遇的支付要求。
4. 劳动保护: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权。
用人单位应为劳动者提供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并保障劳动者免受侵权和歧视。
劳动保护: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权。
用人单位应为劳动者提供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并保障劳动者免受侵权和歧视。
5. 劳动纠纷处理:劳动法设立了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如劳动仲裁委员会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用于解决劳动纠纷。
劳动者有权通过仲裁和诉讼渠道维权。
劳动纠纷处理:劳动法设立了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如劳动仲裁委员会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用于解决劳动纠纷。
劳动者有权通过仲裁和诉讼渠道维权。
6. 劳动关系解除:劳动法规定了劳动关系解除的程序和条件。
劳动合同可以因解除、终止、解除协议或者解除合同违约等原因结束。
劳动关系解除:劳动法规定了劳动关系解除的程序和条件。
劳动合同可以因解除、终止、解除协议或者解除合同违约等原因结束。
以上是劳动法的基础知识点汇总,劳动者应了解并维护自己的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最新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最新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劳动者,是指在用人单位依法与其订立劳动合同,以执行工作,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取得报酬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第三条本法所称用人单位,是指企事业单位、事业社团、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外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其他依法设立的经济组织。
第四条劳动关系具有平等、自愿、商议一致、公平、公正的特点。
第二章劳动合同第五条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约定劳动关系的协议。
第六条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合同成立之日起一个月内为劳动者办理工伤保险手续。
第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劳动双方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劳动报酬、工作条件和保护劳动者安全健康的措施、劳动者享有的休假、假期、福利待遇、劳动争议处理方式等。
第八条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
...附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法律名词及注释:1. 劳动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指在用人单位工作并依法与其订立劳动合同的个人或者组织。
2. 用人单位:指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经济组织,具体的形式包括企事业单位、事业社团、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
3. 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通过平等自愿的商议达成的劳动关系约定,包含双方的权益和义务。
4. 劳动报酬:是劳动者因提供劳动而享受的经济回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
5. 工伤保险:是指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参加的一种保险,主要用于对工伤或者职业病造成的伤害进行赔偿和治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最新版)[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最新版)摘要第一章总则:规定了本法的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国家的职责和措施等。
第二章促进就业:规定了国家对就业的政策和措施,以及劳动者就业的权利和义务,禁止就业歧视,保障妇女、残疾人、少数民族人员、退出现役军人等特殊群体的就业权益。
第三章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规定了劳动合同的定义、内容、形式、期限、变更、解除、终止等事项,以及集体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等事项。
第四章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了工作时间的标准、弹性制度、加班制度,以及休息日、法定节假日、带薪年休假等事项。
工资:规定了工资的支付方式、时间、标准,以及最低工资制度、工资保障制度等事项。
第六章劳动安全卫生: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的劳动安全卫生义务,以及劳动者应当遵守的安全操作规程等事项。
第七章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为女职工提供的孕期、产假、哺乳期等特殊保护措施,以及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等事项。
第八章职业培训:规定了国家对职业培训的政策和措施,以及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参加职业培训的权利和义务等事项。
第九章社会保险和福利:规定了国家对社会保险和福利事业的发展方针,以及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福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等事项。
劳动争议:规定了劳动争议的定义、类型、处理程序,以及调解仲裁机构的设立、职责等事项。
第十一章监督检查:规定了国家对劳动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机构、职责、权限等事项。
第十二章法律责任:规定了违反本法规定,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或者不履行义务,造成损害后果的用人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等事项。
第十三章附则:规定了本法的施行时间、适用范围、解释权等事项。
正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主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我国最重要的劳动法律法规之一,旨在保护劳动者的权益,调整劳动关系,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
本文将介绍劳动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权利、劳动合同、劳动报酬、劳动时间和休息休假、社会保险和福利、工伤保险等方面。
一、劳动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选择职业、获得报酬、休息休假等基本权利。
用人单位不得歧视劳动者的性别、种族、宗教、国籍等,保障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利。
劳动者有权选择自己的职业,用人单位不得限制劳动者的职业选择权。
劳动者有权按时、足额获得合法的劳动报酬。
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合理安排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并确保劳动者休息休假。
二、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合同应包括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内容,并符合国家的劳动法律法规。
劳动合同可以采用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形式。
三、劳动报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劳动者的劳动量和质量,按照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报酬。
劳动者的工资应当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津贴等。
用人单位不得拖欠或者未按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也不得随意扣减劳动者的工资。
四、劳动时间和休息休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不超过每日八小时,平均每周不超过四十四小时。
用人单位可以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与劳动者协商延长工作时间,但延长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每日三小时,不得超过每月三十六小时。
劳动者每天工作满八小时的,应当享受不少于一小时的休息时间。
劳动者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有权享受休息休假。
用人单位应当合理安排劳动者的休息日,如需调整劳动者的休息日,应与劳动者达成协议并支付相应的工资报酬。
五、社会保险和福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并按照国家规定提供劳动者基本医疗、工伤、失业、养老、生育等社会保险。
劳动法基本知识讲解
劳动法基本知识讲解劳动法是一门关于劳动者与雇主之间关系的法律学科,旨在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本文将从劳动法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以及相关法律保护等方面进行讲解。
一、劳动法的基本概念劳动法是指通过法律手段调整和规范劳动关系的一门法律学科。
它以维护劳动者权益为出发点,通过确立双方权利义务、规范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等方式来保障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
二、劳动法的主要内容劳动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的基本形式,是雇主与劳动者之间约定劳动条件的书面合同。
劳动合同应当明确劳动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详细规定劳动者的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劳动保护等内容。
2. 劳动报酬劳动报酬是劳动者通过工作所取得的经济利益。
劳动者的工资待遇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根据劳动者的工作量、质量、技能等因素进行合理确定。
同时,劳动法规定了工资支付的时间和方式,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 劳动保护劳动保护是劳动法的重要内容之一。
劳动法要求雇主必须为劳动者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采取必要的劳动保护措施,预防职业病、劳动事故的发生。
劳动者在工作中受到伤害或患病的,有权要求雇主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4. 劳动时间和休假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根据国家规定,劳动者一般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
同时,每周劳动者有权享受休息日和带薪年假。
如果劳动者超时工作,雇主应当支付加班费。
5. 劳动争议解决劳动争议解决是劳动法的重要环节之一。
当雇主和劳动者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时,可以通过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解决。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
三、劳动法的相关法律保护为了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我国制定了多项相关法律来进行保护,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
这些法律规定了劳动关系的建立、双方权益的保障、劳动纠纷的解决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国劳动法的基本体系及主要内容
我国劳动法的基本体系及主要内容
我国劳动法是一部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其基本体系包括劳动合同、工资和福利、劳动时间和休息、劳动保护、劳动争议解决等方面。
其中,主要内容如下:
1.劳动合同:规定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包括合同签订、变更、解除等方面。
2.工资和福利: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的劳动者工资、奖金、津贴、福利等福利待遇和支付方式。
3.劳动时间和休息:规定了劳动者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和节假日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4.劳动保护: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的安全生产条件、职业病防护、劳动卫生等方面的安全保障措施。
5.劳动争议解决:规定了劳动争议解决的程序、方式和途径,包括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
总之,我国劳动法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保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合法权益,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和保障。
劳动法的主要内容
劳动法的主要内容
劳动法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法律规范,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劳动权利和义务:劳动权利是指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劳动就业、获得报酬、休息、保健、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方面的自由和保障。
劳动者应当履行的义务包括遵守劳动规章制度、履行劳动合同、按时完成劳动任务等。
2. 工作时间和强度:工作时间和强度是指劳动者在规定的工作
时间内从事规定的劳动任务所经历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
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的合法工作时间、工作强度、加班加点、休息时间等方面的要求。
3. 工资和福利:工资和福利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获得的各
种报酬和福利待遇,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的规定。
4. 劳动安全和健康:劳动安全和健康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
所享有的安全和健康保障,包括劳动保护、职业培训、职业卫生、事故处理等方面的规定。
5. 劳动合同和协议:劳动合同和协议是指劳动者和雇主之间关
于劳动权利义务的书面协议,包括劳动合同、聘用合同、劳动协议、保密协议等方面的规定。
6. 劳动纠纷的解决:劳动纠纷的解决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
产生的纠纷,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解决的过程,包括劳动监察、仲裁、诉
讼等方面的规定。
劳动法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规范,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社会公平和正义具有重要作用。
劳动法的基本体系及其主要内容
劳动法的基本体系及其主要内容一、劳动法的概述劳动法是指用于调整和规范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的总称。
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重要法律分支,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平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促进劳动力的充分与合理的利用。
劳动法的基本体系包括劳动合同制度、劳动保护制度、劳动争议解决制度等。
二、劳动法的主要内容2.1 劳动合同制度劳动合同制度是劳动法的核心内容之一,它规定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劳动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并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资待遇等内容。
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和解除都需要遵循劳动法的规定。
劳动合同制度的重要性在于保障劳动者的工作权益,加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平等地位。
2.2 劳动保护制度劳动保护制度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设立的法律制度体系。
它涵盖了劳动时间、工资支付、休假休息、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权益保护、劳动保险等多个方面。
劳动保护制度的目标是确保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和收入待遇,保障劳动者的社会保险权益。
2.2.1 劳动时间劳动时间是指劳动者每天或每周在工作上花费的时间。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工人和职员的每周工作时间一般不得超过40小时。
同时,劳动法还规定了加班和休息的相关规定,明确了加班津贴的支付和休息时间的安排。
2.2.2 工资支付工资支付制度是指用人单位按照约定或者法定标准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的制度。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无故拖欠或者少发工资。
此外,还应当支付加班工资、加班补偿和年终奖等。
2.2.3 休假休息制度休假休息制度是用来保障劳动者休息和休假权益的制度。
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的年休假、病假、产假、婚假等假期的安排和计算方法。
劳动者在享受休假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法定标准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和相关福利。
2.2.4 劳动安全卫生劳动安全卫生是指为了保护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和健康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促进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协调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劳动者,是指在用人单位依法与其订立了劳动合同,以及合同期满后继续从事工作的人。
第三条本法所称用人单位,是指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事业单位、机关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等雇佣劳动者的单位。
第四条国家实行劳动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劳动标准、劳动合同、劳动争议协调处理、职工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社会保险等制度,发展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保护未成年人、女工和其他劳动者的特殊权益。
第二章劳动合同第五条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议确定劳动关系的书面合同。
劳动关系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岗位上建立。
第六条劳动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劳动合同包括以下内容:(一)双方当事人的名称、住所;(二)劳动合同的期限;(三)劳动合同的工作地点;(四)劳动合同内容的补充条款;(五)劳动报酬;(六)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劳动时间和休息休假等事项;(七)劳动纪律和劳动纠纷处理办法;(八)解决劳动争议的方式;(九)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的条件。
第七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必须向劳动者明确交付劳动合同副本。
第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经劳动者同意可以订立口头合同:(一)劳务派遣的劳动合同;(二)实习劳动合同。
第三章劳动报酬第九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并按照劳动完成情况和工作量、质量,以及劳动者在工作中的贡献确定工资额。
第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执行工资支付期限。
第十一条劳动者的工资应当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
用人单位支付工资或者其他经济补偿,应当以货币形式支付。
........(正文内容继续).........【附件】本所涉及附件如下:1.《劳动合同范本》2.《劳动合同变更申请表》3.《劳动合同终止申请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劳动关系: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建立在劳动合同基础上。
劳动法全文下载
劳动法全文下载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任务劳动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制定的,是规范和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法律。
劳动法的任务是:保障劳动者按照平等、自愿、有偿为用人单位劳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协商和谐,创建和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劳动制度和劳动关系。
第二条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劳动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劳动者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以及适用于其他依法成立的组织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力义务关系。
劳动关系包括同工同酬、劳动合同、劳动保护和劳动争议处理等方面的权益和义务。
第四条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双方应按照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协商确定劳动合同的内容、期限、工作报酬等事项。
劳动合同应以书面形式订立,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应及时将合同复制交劳动者。
劳动合同应当载明劳动者的基本条件、工作报酬、工作条件、劳动时间和休假等内容。
劳动合同的期限可以确定为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两种形式。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三年。
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同工同酬的工资报酬。
同工同酬是指相同工作岗位、相同工作任务的劳动者,享受相同的工资报酬。
劳动报酬应当按月支付,并应当实行最低工资标准。
劳动者有权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报酬,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报酬。
第六条工作时间和休假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
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带薪年休假。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或者休假期间工作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向其支付加班工资或者给予补休。
第七条劳动合同订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在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基础上订立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可以口头订立,但是应当及时以书面形式确认。
我国劳动法的基本体系及其主要内容
我国劳动法的基本体系及其主要内容一、引言劳动法是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之一,它规范了劳动关系,保护了劳动者的权益,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我国劳动法基于我国国情和实践,形成了独特的基本体系,包含了一系列主要内容。
本文将对我国劳动法的基本体系及主要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二、我国劳动法的基本体系我国劳动法的基本体系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宪法和法律法规、劳动合同、劳动争议处理和劳动保障。
下面将就每个层次进行详细阐述。
2.1 宪法和法律法规宪法是一国的根本大法,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劳动权益和劳动合同的法律地位,为制定和实施劳动法提供了宪法依据。
法律法规是宪法的具体落实,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与劳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这些法律法规规定了劳动关系的基本原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等。
2.2 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双方协议,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规定。
我国劳动法强调劳动合同的法律地位,鼓励双方订立劳动合同,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合同中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姓名(名称)、住所、联系方式等。
2.工作内容和岗位职责:明确劳动者的工作内容和具体职责。
3.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规定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安排和休假制度。
4.工资和福利待遇:明确劳动者的工资标准、支付方式以及其他福利待遇。
5.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规定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措施。
6.劳动合同的期限和解除条件:约定劳动合同的期限和解除条件。
2.3 劳动争议处理劳动争议处理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关系产生的纠纷的解决过程。
我国为处理劳动争议设立了多种解决渠道和机构,包括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和诉讼三种方式。
下面分别介绍每种方式的主要内容:1.劳动争议调解:调解是解决劳动争议的第一步,调解主要通过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来进行,调解具有快捷、灵活的特点。
2.劳动争议仲裁: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另一种方式,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进行仲裁。
劳动法的主要内容
劳动法的主要内容
劳动法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一部法律,主要规定了以下方面的内容:
1. 工作时间和加班制度:劳动法规定了企业应当实行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的工作制度。
同时,劳动法也规定了加班制度,即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之外,需要加班时,用人单位应当给予加班报酬。
2. 工资支付:劳动法规定了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法定货币形式支付劳动者的工资。
同时,劳动法还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工资台账,记录劳动者工资支付情况,并应当于每周一班劳之前将劳动者工资支付给劳动者。
3. 劳动安全卫生:劳动法规定了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劳动法还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对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并对劳动者的工作环境进行调查。
4. 劳动合同和协议:劳动法规定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同时,劳动法规定了劳动合同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正、诚信的原则。
5. 劳动纠纷处理: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应当遵守劳动纪律,对用人单位的侵权行为有权提出异议,并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6. 劳动者权益保障: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的基本权益,包括就业权、休息休假权、获得薪酬权、社会保障权等。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障自己的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第一章公民的基本权利第一节公民、劳动和社会保障公民对国家的第一需要是基本生活的安全保障,公民应有的最基本权利是劳动权和基本生活保障权。
劳动权和保障权属于社会法范畴。
一、公民与劳动(一)公民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根据该国法律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二)劳动劳动产生劳动力,劳动力即人的劳动能力。
它具有如下明显特征并引起相应的社会问题:(1)劳动力与劳动者不可分割。
(2)劳动力是生产要素。
具有商品属性;劳动力是特殊商品。
(三)劳动者1.劳动者的定义劳动法意义的劳动者指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公民。
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国家的相应义务,具体内容包括:(1)国家的义务和责任。
国家负有保障公民劳动权的义务和责任,其具体内容包括: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2)公民的劳动义务和责任。
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公民的光荣职责,劳动者都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国家提倡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国家提倡公民从事义务劳动。
(四)劳动权1.公民劳动权的定义劳动权是公民权利的基石。
公民劳动权即公民劳动义务和劳动权利的统一。
具体内容如下:就业权,即获得职、业培训、工作岗位、劳动报酬和社会福利的权利;结社权,即建立、加入和退出劳动者组织的权利;参与权,即参与企业管理和分享企业利润的权利。
2.公民劳动权的意义劳动权是公民权利的基石。
公民劳动权及公民劳动义务和劳动权利的统一。
具体内容如下:1.就业权2.结社权3.参与权.学习和研究公民劳动权的现实意义在于,将就业问题提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样一个全局性的高度来认识,加强劳动法制建设,净化法制环境,明确国家、政府、企业和个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做到在任何时期和任何条件下都能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最新版)
劳动法(最新版)劳动法(最新版)第一章总则本法旨在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平衡劳动关系,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二章劳动合同第一节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实现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
双方应当依法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并明确劳动关系的内容。
第二节劳动合同的期限劳动合同的期限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协商确定,但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
劳动合同期限分为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两种。
第三节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可以通过协商解除、合同期满、合同约定的其他方式解除。
在解除劳动合,应当遵循法律的规定,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三章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第一节工作时间用人单位应当合理安排劳动者的工作时间,确保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不超过法定标准。
工作时间分为正常工作时间和加班工作时间,劳动者在加班工作时应当获得相应的加班费。
第二节休息休假劳动者享有法定的休息休假权利,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益,包括年休假、婚假、产假、病假等。
第四章工资福利第一节工资支付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约定的时间和方式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并确保工资的及时足额支付。
工资应当根据劳动者的工作量、岗位等级等因素进行合理计算。
第二节社会保险劳动者应当参加社会保险,用人单位应当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保障劳动者的社会保险权益。
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
第五章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第一节劳动保护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安全、健康的劳动条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用人单位还应当提供劳动保护用具,加强劳动安全培训。
第二节劳动条件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合适的劳动条件,包括工作场所、设备设施、工作环境等方面的合理安排。
第六章工会组织劳动者有权依法加入工会组织,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工会组织应当依法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协助解决劳动争议,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第七章法律责任对违反劳动法规定的行为,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中国的一部重要法律,自1980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对于保护劳动者的权益、规范劳动关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劳动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和意义展开阐述。
劳动法的实施背景可追溯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
此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大量的城市和乡村劳动力进入了市场,劳动关系出现了新的问题。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中国政府决定通过立法来规范劳动关系。
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应运而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主要包括了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劳动关系的基本规定。
其中,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包括了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假、社会保险、劳动安全等方面的规定。
这些规定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使其能够享受到合理的工作待遇和工作环境。
此外,劳动法还规定了劳动关系的基本规定,包括了劳动合同、劳动争议解决、劳动保护监察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规定旨在建立健全的劳动关系,保障雇主和劳动者之间的权益平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首先,劳动法保护了劳动者的权益,使他们能够享受到公平合理的工作条件和报酬,增强了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其次,劳动法规范了劳动关系,提高了劳动关系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最后,劳动法的实施促进了社会公正和法治精神的弘扬,增强了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劳动法的实施效果仍有待提高。
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润,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
其次,劳动法在应对新兴问题方面还存在不足,例如劳动争议的解决机制不健全,灵活就业的法律保障不够完善等。
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持续改进和完善。
要加强对劳动法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
同时,加强劳动保护监察力度,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
此外,劳动法应不断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加强对新兴劳动关系问题的研究和立法,保持劳动法的时代性和有效性。
劳动法主要内容
劳动法主要内容
劳动法是指国家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所制定的法律规定。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的基础,劳动法规定了劳动合同的签订、变更、解除等方面的规定。
其中,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约定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资待遇等内容。
二、劳动报酬
劳动报酬是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所应当获得的报酬,劳动法规定了最低工资标准、加班工资、绩效工资等方面的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约定的工资支付劳动报酬,并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三、劳动保护
劳动保护是指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劳动法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制度、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保障女职工的特殊保护等方面的规定。
四、劳动时间和休息休假
劳动时间和休息休假是指用人单位应当合理安排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
劳动法规定了工作时间、休息时间、法定节假日、带薪年假等方面的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利,不得强制加班。
五、劳动争议处理
劳动争议处理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关系产生的争议的解决。
劳动法规定了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和方式,包括劳动仲裁、劳动争议调解、劳动争议诉讼等方面的规定。
劳动法的主要内容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和谐。
用人单位应当严格遵守劳动法的规定,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se. 27
刘龙于2003年6月进入某物流公司担任仓库装卸工, 与公司签订了一年期劳动合同。由于公司业务繁忙,刘龙 工作基本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有时甚至半夜三更也会 被要求迅速赶到仓库开始工作。而公司对刘龙的工资是以 其装卸量来计发。
2004年初,刘龙决定辞职,在办理退工手续后,刘 龙要求公司按劳动法规定支付他工作期间超过规定时间的 加班工资。公司表示,刘龙的工作不能以规定的8小时计 算,因此公司并未按固定工作时间计发工资,而是按其装 卸量计发,而刘龙工资已经按月结算清了,不存在加班工
(二)休假 根据国家、民族的传统习俗而由法律
规定的在节日实行的休假
1.法定节假日
A. 全体劳动者享有的节假日 (1)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2)春节,放假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 (3)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4)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5)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6)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7)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劳动关系基准篇: 第六章 工时和休息休假
一、工作时间 (一)概念——
即法定工作时间,国家法律规定劳动者在一 昼夜之内和一周之内完成本职工作的时间。 ➢ (1)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为用人单位履行劳动义务 而从事劳动或工作的时间; ➢ (2)长度由法律直接规定,或由集体合同和劳动 合同依法约定; ➢ (3)不遵守工作时间要承担法律责任
第六章 工时和休息休假
二、 休息休假制度 (一)休息时间
——法定的劳动者免于履行劳动给付义务而自 行支配并且有工资保障的时间,是劳动者在工作 时间之外的所有休息时间的总和。
包括工作日内的休息时间、工作日之间的休 息时间、工作周之间的休息时间、法定节假日休 息时间、探亲假休息时间、年休假休息时间。
第六章 工时和休息休假
第六章 工时和休息休假
2、非标准工时
——又称特殊工时,是特定工作岗位上的劳动者 适用的工时。
No.39 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标准工时的, 报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 办法。
第六章 工时和休息休假
特点: ➢ (1)只能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实行; ➢ (2)必须履行法定审批程序; ➢ (3)必须确保职工休息权的实现和生产、工作任
第六章 工时和休息休假
范围——
➢ 周休息时间/公休日(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周后应当享有 的自由支配的时间) 通常为周六和周日两天,企业也可根据所在地水电、 交通等情况,经与工会协商后,灵活安排周休息日 No.38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 休假(法定节假日、年休假、探亲假)
第六章 工时和休息休假
问:公司是否应当支付宫某加班工资?
第六章 工时和休息休假
《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No.62 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企业职工,工作 日正好是周休息日的,属于正常工作;工作日正好是 法定节假日时,要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三)项 的规定支付职工的工资报酬。
第六章 工时和休息休假
Case. 28
张某从北京某高校毕业后,应聘到某酒店工作。 酒店的考勤规定,每周一到周日每天上班5小时。 张某上班时间长了就感觉受不了了,想休息一天 都不行,于是找到酒店经理要求调整工作时间。
经理却对张某说:你每天工作5小时,每周35 小时,劳动法规定每周不超过40小时,你还占5小 时便宜了。
问:酒店的作息时间安排是否合法?
务的完成; ➢ (4)实行非标准工时形式可综合计算工时,其平
均日工时和平均周工时应当与法定标准工时基本 符合
第六章 工时和休息休假
种类:
(1)缩短工作日 法律规定在特殊条件下实行的工作时间少于标准
工作日长度的工作日。 适用情形—— ① 特定岗位(矿山井下、高山、有毒、有害、特别繁
重和过度紧张的体力劳动等) ② 夜班工作(一般是指在当日晚上10 点至次日早晨6
(3)综合计算工作日
用人单位根据生产经营和工作的需要,不以日为基本 单位计算劳动时间,而以周、月、季或年为周期综合计算 劳动时间的一种工时形式。
➢ 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 间基本相同 <在综合计算周期内,某一具体日(周)的 实际工作时间可以超过8小时(40小时),但综合计算周 期内的总实际工作时间不应超过总法定标准工作时间,超 过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如果在整个综合计算周期内 的实际平均工作时间总数不超过该周期法定标准工作时间 总数,只是该综合计算周期内的某一具体日(周、月、季) 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其超过部分不应视为延长工作时 间。 >
第六章 工时和休息休假
法律效力表现: (1)用人单位或国家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本单位和本行
业的特点,规定短于标准工时。除具备法定特殊情形 外,不能规定超过标准工时的工作时间; (2)特定行业可以在坚持40小时工作周的基础上,对 每日的工作时间进行灵活掌握; (3)用人单位实行标准工时制度,不得减少劳动者的 劳动报酬; (4)用人单位在标准工时以外延长劳动时间的,应当 按照加班加点处理,应支付劳动者的额外劳动报酬。
资问题。
Case. 27
刘龙遂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并出示了自 己的装卸记录,上面确有超过8小时后的超时工作的时间 记录。
经仲裁委员会查明,物流公司对其装卸岗位确实报 经区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
问:物流公司对刘龙实行的是计件工作时间还是 不定时工作时间?公司是否应当支付刘龙加班工资?
点之间当班) ③ 哺乳期女工、怀孕女工、未成年工
第六章 工时和休息休假
(2)不定时工作日 由于生产特点、工作性质决定需连续工作或其工
作时间不能固定(每日无固定起止时点),因而不固 定计算工作日长度的工作日。
适用于以下人员—— ①企业高管、推销人员、值班人员等; ②长途运输人员、铁路、港口的部分装卸人员等; ③其他是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
第六章 工时和休息休假
(3)综合计算工作日 适用于以下人员—— ①交通、铁路、邮电、水运、航空、渔业等行业因工
作性质需要连续作业的职工; ②地质以及资源勘探、建筑、制盐、制糖、旅游等受
季节和自然条件限制的行业的部分职工; ③其他适合实行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职工
Case. 26
某海运公司经批准从1996年开始实行综合计算 工时工作制,该公司对海员宫某所在的船队按月 综合计算工作时间。1996年4月到5月的工作周期 中,宫某所在船队在出海期间共遇有三次休息日 (每次两天)和一个法定节假日(五一节)。宫 某出海归来后,要求公司按7个工作日加班给其支 付加班工资。公司以实行综合计算工作制为由, 拒绝支付。
第六章 工时和休息休假
B.部分劳动者享有的节假日 (1)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 (2)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3)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 (4)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
假半天。 (注:全体公民享有的法定节假日,如适逢星期六、
第六章 工时和休息休假
《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No.67 经批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不受劳动 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日延长工作时间标准和月延长工 作时间标准的限制,但用人单位应采用弹性工作时间 等适当的工作和休息方式,确保职工的休息休假权利 和生产、工作任务的完成。
第六章 工时和休息休假
Case. 25
老王是某货运公司的司机,2008年3月,老王与公 司签订了两年期劳动合同,实行不定时工时制。老王 的长途运输工作一般是根据公司订单而定,具有不固 定性,有时空闲,有时去较远地方运输往返路途时间 达三四天,超过8小时工作时间,公司从未支付老王加 班费。
老王找公司领导要求支付加班费,公司认为,公 司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对负责长途运输的司机采用 不定时工时,有时也存在几天不工作的情况,故拒绝 支付老王加班费。
涵义理解—— (1)劳动者在休息时间免于履行劳动给付义务,
即不必为用人单位从事劳动或工作; (2)休息时间由劳动者自行支配,是劳动者实现
休息权的必要保证; (3)劳动者在休息时间内的生活保障由用人单位
提供; (4)用人单位不得非法占用劳动者的休息时间,
如需依法占用,应当给予特别补偿。
第六章 工时和休息休假
特点:
➢
表现形式——工作日、工作周、其他工作时
间
➢
仅确立了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在工作时间上不
得突破的上限标准
➢ 范围——包括作业时间、准备工作时间、结束 工作时间以及法定非劳动消耗时间(如劳动者自 然需要中断时间、工艺需要中断的时间、停工待 活时间、女职工哺乳婴儿时间等)
第六章 工时和休息休假
第六章 工时和休息休假
范围——
➢ 工作间的休息(劳动者在一个工作日的工作时间中享 有的休息时间) 通常连续工作4小时后,应至少间歇休息半小时; 午休和用膳时间一般为1至2小时,特殊情况下不得少 于半小时
➢ 日休息时间(两个工作日间的休息时间,即劳动者在 一个工作日结束后至下一个工作日开始前的休息时间) 一般为16个小时
关系适合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人员
Case. 24
2003年,高某与苏州某乳品公司从事送奶工 作。 同年年底,双方签订了奶站站长聘用合同, 约定由高某负责奶站的工作时间为上午6点至下午 6点。2006年,乳品公司以高某拖欠奶款为由将高 某除名。高某申请仲裁,提出自己常年每日工作 12小时,公司应支付其加班工资。乳品公司则认 为,高某从事奶站工作,每天不用到乳品公司上 班,公司也无法为其考勤,基于工作特殊性,公 司对高某实行的是不定时工作制,不存在加班工 资一说。而高某认为,乳品公司从未告诉自己实 行的是不定时工作制,公司应当支付加班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