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测试题
湘教版必修2第一章《人口与环境》word同步测试
.15%。
(90分钟 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 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上海市1999年以来出生率在 6%。
以下,死亡率在 8%。
以下。
下图是 1999〜2008年来上 海市人口总数与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1〜4题。
5. 1950A . 33%B. 43% C . 25% D6•根据图上曲线延伸的变化分析,未来 10〜20年内将出现的情况是(一)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 第I 卷(选择题共 50 分) 1.上海市人口增长模式属于A . “高高低”模式B •“三低”模式C .高增长模式 2. 近年来,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而人口总数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 .出生率高 B.死亡率低 3. 导致上海市人口总数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 .社会文化因素 B.政治因素4. 人口合理容量A .是持续供养的最佳人口数量C.是地球可供养的最大人口数 读下图“新中国人口的自然变动图”C.人口迁移 C.生态环境因素D. D. 增长下降模式 经济发达经济因素D ,回答 .与环境承载力相同.大于环境承载力5〜6题。
(万人人 口 自然增 长率总 数A .人口总量稳定 B.人口老龄化加速C.人口总量逐渐减少 D .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17%。
左右下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
读图回答7〜8题。
7.a、b区域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分别属于A.原始型和现代型B.原始型和传统型C.现代型和传统型D.传统型和现代型8.影响c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有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A.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F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9—10题。
9.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①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 BC •④时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10.目前人口增长特点与②时期可能相符合的国家是A .尼日利亚B .韩国 C.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D .③与⑤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中国读下右图近三十年来我国某省四个不同年份的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回答11.四个年份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④B.C.③②①④D.12.按照联合国标准,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④③②①④①②③如一地区》60岁10%则可视为人口年龄绪构农图.美国11〜12题。
高一地理《人口与环境》测试题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章节测试题(湘教版)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与第五次对比较,人口年纪构造变化以下表所示。
读表,达成1-2题。
0~ 14 岁比重15~ 64 岁比重65 岁以上比重全国- 6.29% 4.38% 1.91%甲省区- 7.28% 6.58%0.7%1.该数据反应我国()A.人口增添加快B.出生率低于死亡率C.已进入老龄化社会D.劳动力仍较充分2.甲省区最可能是()A.广西B.广东C.河南D.江西人口抚育比是地区内非劳动年纪人口数与劳动年纪(15 ~ 64 岁 ) 人口数之比 ( 单位: %)。
下图为“甲省及我国人口抚育比统计图”,据图达成3-4 小题。
3.以下对于图中信息的描绘合理的是()A.总抚育比与少儿抚育比完整成正有关关系 B .总抚育比与老人抚育比完整成负有关关系C.甲省的少儿抚育比显然高于全国均匀水平D.甲省老人抚育比的变化幅度略高于全国均匀水平4.我国总抚育比有降落趋向,其形成原由可能是()A. 人口出生率降落B. 年青劳动力人口数减少C. 老龄化趋向显然D. 老年人口数目减少以下图为 2000— 2008 年我国东部某市人口增添率改动图,读图达成5-6 小题。
5.该时段内,该市人口总量最大的年份是()A. 2003 年B. 2005 年C.2007年D. 2008 年6. 2004 年后代口机械增添率开始显然降落的原由是该市()A.人口自然增添率提升B.出现逆城市化C.家产转移和升级D.城市居住用地紧张读人类健康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图,达成7-8 小题。
7.从 A 阶段到 C 阶段的演变表现出()A.婴幼儿死亡率上涨,健康水平提升B.青壮年死亡率降低,健康水平降落C.总人口死亡率上涨,健康水平降落 D .总人口死亡率降低,健康水平提升8.惹起 B阶段到 C阶段老年人口死亡率变化的可能原由是()A.老龄人口比重增大,老年人口死亡率上涨 B .人类医疗水平提升,老年人口死亡率降落C.社会负担加重,老年人口死亡率上涨D.流感人口增添,老年人口死亡率降落读下表(数据统计截止2013 年末),回答以下 9-10题。
鲁教版(2019)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关于我国人口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素质很高B.单独二胎政策违背了计划生育国策C.人口南方比北方少D.以黑河—腾冲一线人口东多西少2.我国目前大规模的人口迁移A.调节了地区间人才余缺B.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C.减缓了人口老龄化进程D.扩大了地区间经济差异佛罗里达州位于美国东南部,旅游业和农业发达。
下图为该州位置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每年冬季,美国退休老年人纷纷从北方迁移到此越冬,其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达,就业率高B.气候温暖,环境优美C.河流纵横,地形平坦D.濒临海洋,交通便利4.下列产业中,在佛罗里达州最发达的是A.石油工业B.旅游业C.钢铁工业D.高科技产业据我国学者考证:古陇西,即今天甘肃临洮,为李氏重要发源地。
据统计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
姓氏可以作为一种遗传印记,使得我们可以追踪世界并理解现代中国的人口迁移与历史事件。
据此回答问题。
5.李姓人在历史上从甘肃逐渐迁移到河南,使河南成为中国李姓的第一大省。
造成这一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气候因素B .政治因素C .经济因素D .文化教育6.近30多年来,我国不少省份人口姓氏越来越复杂,下列省份中最典型的是( ) A .甘肃省 B .河南省C .四川省D .广东省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有些来自迁出地,有些来自迁入地,还有些是来自中间障碍因素。
同时人口的迁移过度可能会给迁入地带来巨大的压力,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
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7.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 ) A .①B .②C .③D .⑤8.近些年来,伊拉克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 A .① B .②C .③D .⑤9.下列地区人口合理容量最小的是 A .东北平原B .华北平原C .黄土高原D .青藏高原10.贵州省落实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大批村民走出大山。
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单元测试卷第Ⅰ卷(共25题,总分50分)一、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我国是一个人口最多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目前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
下图是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图。
据此完成1-4题。
1.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
图中“·”表示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状况。
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A.93%B.23%C.7%D.60%2.目前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是A.从原始型走向传统型B.传统型走向过渡型C.过渡型走向现代型D.各省区全部进入现代型3.目前,有关国家正在联合实施一项“人类基因组计划”,有人认为对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国具有很大的优势。
其理由是A.人口基数大,增长快B.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C.人口众多,民族众多D.基因研究处世界顶尖水平下图反映了目前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字母分别表示欧洲、北美(不包括墨西哥)、亚洲和非洲。
据图回答4-5题。
4.图中字母a、b、c、d代表的地区依次是A.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B.非洲、亚洲、欧洲、北美洲C.亚洲、北美洲、非洲、欧洲D.非洲、北美洲、亚洲、欧洲5.图中字母a、b、c、d代表的人口增长模式分别是A.原始人口增长模式、传统人口增长模式、过渡人口增长模式、现代人口增长模式B.传统人口增长模式、现代人口增长模式、过渡人口增长模式、现代人口增长模式C.过渡人口增长模式、现代人口增长模式、过渡人口增长模式、现代人口增长模式D.传统人口增长模式、过渡人口增长模式、过渡人口增长模式、现代人口增长模式6.关于人口数量与环境的论述,正确的是( )A.自然环境对人口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影响都很大B.环境污染完全是由于人口数量增长过多、过快造成的C.科技越发达,地球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越多D.一个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由该地区的资源状况所决定的7.人口的身体素质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的关系可表达为( )8.人口素质低,生产活动可能出现违反自然规律的现象,如( )A.黄土高原修建水平梯田B.江汉平原大面积围湖造田C.东北平原发展塑料大棚D.宁夏平原引黄河水灌溉9.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社会经济环境因素有()A.加碘食盐的使用B.噪声污染C.伦理道德和文化传统D.食品中的防腐剂10.关于目前对全球人口环境容量的几种估计不正确的是()A.出现了悲观,乐观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三各种不同的观点B.乐观派认为只要深入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减少人口数量就可解决问题C.认为现今世界人口已大大超出地球环境承载量是悲观派的观点D.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所公布的报告认为,地球能够容纳110亿或略多一点的人口并能使其合理健康生活11.以下现象呈负相关的是( )A.人口出生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B.交通和通讯的发展与人口迁移规模、范围C.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迁出量;妇女受教育程度与生育子女数D. 人口身体素质与自然环境条件下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
最新地理高一-第一单元测试人口与环境 精品
第一单元测试人口与环境一、单项选择题1.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总体是由:( )A.不同年代出生的所有个体组成B.不同年代出生、不同性别的个体组成C.不同年代出生、不同种族、不同性别的个体组成D.不同年代出生、不同性别,有生命的个体所组成2.关于人口再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越来越高B.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总是高于发达国家C.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水平低于世界水平D.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一般是从自然增长率下降开始的3.伦敦烟雾事件主要反映的是:( )A.自然灾害造成死亡率明显上升B.气候、水、土壤对死亡率影响不明显C.环境污染也是造成人口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D.人口死亡率不受社会经济因素影响.4.一个国家或地区,环境人口容量有具体的估计值,是因为环境人口容量具有:( ) A.不可确定性B.可确定性C.定量估计性D.相对确定性5.介于悲观者和乐观者之间,多数学者认为未来全球环境人口容量在:( )A.90亿左右B.100亿左右C.110亿左右D.120左右6.下列疾病中由于环境中硒缺乏所引起的是:( )A.克山病B.甲状腺肿大C,脱发、脱甲D.畸形胎儿7.关于人口迁移的论述,错误的是:( )A.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是不同地区生存环境存在较大差异B.气候、水、土壤和矿产资源,是影响人口迁移重要的环境因素C.对人口迁移最主要,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经济因素D.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主要是自发的人口迁移8.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科技发展水平B.资源状况C.人口文化素质D.生活消费水平9.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人口迁移变化较大的一点是原先有些人口迁移的净迁出区,开始变为净迁入地区,如:( )A.北京市B.重庆市C.上海市D.山东省10.据我国地理学家胡换庸教授估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地区,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长江流域的历史事件A.七国之乱B.安史之乱C.八王之乱D.候景之乱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生产力大发展改变了人口再生产类型,其表现为:( )A.出生率很高,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加快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C.死亡率水平仍较高,但波动不大D.死亡率已经降得很低12.影响人口生育率的环境因家有:( )A.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B.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C.婚姻制度,生育政策D.气候、水、土壤等环境因素13.下列关于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正确的是:( )A.原始人过着“流浪”的生活,原因在于他们的生存和发展直接受到环境的制约B.农业历史时期,土地的不可移动性决定了农业人口的相对稳定性,所以该时期基本无人口迁移C.工业社会以后,劳动力不断进行迁移,为与生产条件优化配制。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与环境》测试试题(含答案)
C.文化观念D.广东省人口出生率低,人口增长慢
9.下列关于现代人口迁移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利于解决发达国家的老龄化问题B.可能促进发达国家的老龄化问题
C.使得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缓慢D.使得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大量减少
下图为甲、乙两国的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参考答案
1.B2.D3.D4.D5.D6.C7.D8.A9.A10.B11.A12.C13.A14.C15.D16.C17.A18.D19.B20.C21.A22.D23.D24.A25.B
26.
(1)原型 过渡 现代
(2)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死亡率
(3)B 发展中
(4)C 计划生育
(5)C
27.(1)传统型 现代型
(3)甲、乙两国都属本地区重要的人口大国。分析其共同面临的人口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
29.A.B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回答问题。
(1)A、B两国人口年龄结构所反映出的人口问题是A国__________;B国_________。
(2)针对以上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A国__________;B国__________。
D.女性人口比重低
下图为“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
回答下列各题。
17.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 ,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A.4500B.6000C.8000D.10000
14.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 )
A.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与环境》测试题(含答案)
A.甲B.乙C.丙D.丁
24.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为( )
A.甲→乙→丁→丙B.乙→甲→丁→丙
C.丙→乙→甲→丁D.丁→甲→乙→丙
25.目前人口增长特点与丙时期相符合的国家最可能是( )
A.印度B.尼日利亚C.韩国D.俄罗斯
二、综合题
26.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候鸟式”迁移带来
A.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B.农村留守儿童增多
C.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D.土地资源合理利用
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有些来自迁出地,有些来自迁入地,还有些是来自中间障碍因素。同时人口的迁移过度可能会给迁入地带来巨大的压力,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
材料一 五国人口变化情况数据表。
国家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A
1.5
0.6
B
2.9
1.0
C
4.3
1.3
D
2.9
0.8
E
0.98
1.09
材料二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提到,从2005开始到2030年的25年,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准备期。25年准备期这个概念,是相对2030年到2050年人口老龄化最严峻时期而言的。到那个时候,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超过30%,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难度将更大。
回答下列各题。
3.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A.①B.②C.③D.⑤
4.近些年来,伊拉克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A.①B.②C.③D.⑤
5.每年冬季,美国退休老年人纷纷从北方迁移到此越冬,其主要原因是
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与环境测试题
《人口与环境》测试题一、选择题读某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的转变表,完成1-2题阶段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① 3.8 3.2 0.6② 3.5 2.4 1.1③ 2.9 1.2 1.7④ 1.3 1.0 0.31、该国人口增长具有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特点的阶段是()A、①B、②C、③D、④2、对该国人口增长不同阶段的人口增长模式判断正确的是()A、①——现代型B、②——传统型C、③——原始型D、④——过渡型下图是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引起Y时期人口出生率波动的最主要原因是()A.经济增长与衰退周期性波动B.全球气候冷暖周期性波动C.国家人口政策的周期性波动 D.全球传染性疾病传播的周期性爆发4、X时期社会刚处在()A.由畜牧业向定居农业转变B.由农业向手工业转变C.由农业向传统工业转变D.由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变读甲、乙两国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曲线图,完成5-6题5、下列关于两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20世纪中期以来,甲国人口增长快于乙国B、近些年来,乙国老龄人口比例大于甲国C、20世纪末,甲国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D、乙国代表了大多数发达国家人口的增长情况6、甲、乙两国人口的变化可能产生的直接问题有()A、甲国的社会负担加重B、乙国城市化进程减慢C、甲国劳动力丰富D、乙国的城市大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7、能够提高某一地区合理容量的是()A、地域的开放程度高B、土地资源减少C、全球气候变暖D、生活消费水平提高8、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③消费水平越低,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④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据国家统计局2007年2月2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末我国人口为131448万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超过1.49亿,读人口增长趋势图,回答9-10题9、关于我国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合理容量大约是16亿人B、我国人口承载量极限值约100亿人C、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D、到2040年前后,我国将达到人口合理容量10、到本世纪中叶以后,我国有可能出现人口的负增长,其主要原因是()A、人们生育观念变化的必然结果B、重大自然灾害影响导致死亡率上升C、老年人口太多,导致死亡率上升D、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11-12题11、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A、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B、P′为环境承载力C、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环境人口容量D、P为环境承载力12、图中反映了A、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B、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C、当人口水平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无关D、当人口水平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据此回答13-15题13、这一时期,我国东部大城市中出现的“民工潮”现象是()①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地转化不足造成的②农业高度现代化带来的人口城市化③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④因大城市高科技人才短缺造成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4、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①由东部地区迁往中、西部地区②由中、西部地区迁往东部地区③由城市迁往乡村④由乡村迁往城市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5、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是()①有利于迁出地引进优秀人才②造成迁出地社会不稳定③有利于缓解迁出地的人口压力④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的社会经济联系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根据国家农调总队的抽样调查,中国每3个产业工人中就有2个来自农村地区。
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学生用卷
单元检测卷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政策因素、国防安全、个人偏好等社会因素也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据此完成下面四题。
1. 20世纪50年代初,国家在内陆山区建立了一些大型工业基地,其主要原因是()A. 经济发展的需求B. 优美环境的需要C. 国防安全的需要D. 节约土地的需要2.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华人纷纷回乡、回国投资建厂,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有()①国家政策因素②廉价土地因素③环境保护因素④个人情感因素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3.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采取限制东中部主要棉花产区棉纺织业发展的政策,并针对纺织业提出了“东锭西移”,引导棉纺织业向新疆等地发展。
其主要原因是()A. 新疆是优质棉花产地,西移可提升棉纺织品质量B. 新疆的土地价格便宜,可降低棉纺织工业的成本C. 运输棉花的成本很高,靠近原料产地以降低成本D. 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产业的升级换代4. 国家政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国家为企业提供()①廉价的土地②优惠的税收③丰富的资金④配套的基础设施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河北省地处京津周围地区,近年来,河北省各地级市人口流入差异较大。
图为2020年河北省11个地级市人口流入量分布图(单位:万人)。
据此完成下列题。
5. 张家口、承德和衡水三个地级市人口流入量均呈负值的主要原因是()A. 高温干旱B. 土壤贫瘠C. 经济落后D. 交通闭塞6. 张家口、承德和衡水三个地级市人口流入量均呈负值,有利于()A. 促进第三产业发展B. 降低新建房闲置率C. 改善人口的老龄化D. 缓解人地矛盾关系深圳传音公司根据非洲人的需求,开发出具有超长待机、双卡双待甚至四卡四待、通过眼睛和牙齿定位来对肤色较深的人种进行准确的人脸识别成像等功能的手机,成为“非洲手机之王”。
埃塞俄比亚近年吸引多个国家投资建立工业园,传音公司在埃塞俄比亚开设工厂,在非洲第一人口大国尼日利亚设立研发中心。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和环境》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人口与环境》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人口增长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迁移率之和。
下图甲、乙为某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曲线图”和“人口增长率曲线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如该城市人口数量的变化只受自然增长率影响,则该城市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的时期是A.①B.②C.③D.④2.根据图乙判断该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是A.②B.③C.④D.⑤下表是我国“某城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A.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B.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C.以老年人口为主D.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4.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A.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的状况B.制约了该市经济的发展C.减少了该市的被抚养人口D.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内迁人口增量,即净增人口数量,是指一个地区当年迁入人口的数量与迁出人口的数量之差。
常住人口增量是指一个地区当年常住人口增加的数量。
下图为1994—2010年东京市内迁人口增量和常住人口增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2005—2010年东京常住人口增量、内迁人口增量相差不大,说明东京A.老年人口比重在降低B.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C.劳动力需求数量减少D.人口机械增长率下降6.1994—2010年东京内迁人口增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政策B.环境C.经济D.交通读“韩国历年生育率和抚养比变化预测图如下”,完成下面小题。
注:总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0~19岁、65岁及以上)人口与劳动年龄(20~64岁)人口之比,包括儿童抚养比(0~19岁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和老年抚养比(65岁及以上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
7.韩国社会总抚养比呈持续上升趋势的时期是A.1950-1970年B.1970-1990年C.1990-2010年D.2020~2050年8.有关韩国社会总抚养比的说法合理的是A.和出生人口成正相关B.和儿童抚养比成正相关C.和劳动人口成负相关D.和老年抚养比成负相关9.2020年后,韩国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出现失业潮B.出现婴儿潮C.养老设施不足D.幼教师资不足读长江中下游与青海、西藏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人口密度表,完成下面小题。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与环境》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一个地区的人口变化由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下图为我国华南某市2000~2008年人口增长率变动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该市人口增长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A.该时段内,该市人口数量始终在增加B.该时段内,该市人口增幅最大的年份是2003年C.该时段内,该市外来务工人员逐年减少D.该时段内,该市死亡率高,人口一直呈现负增长态势2.据图示信息推断,未来几年里,该市()A.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将发生明显变化B.城市化水平大幅上升C.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降低D.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比重下降3.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A.资源 B.人口消费水平C.地区开放程度 D.科技发展水平读“我国中部、东北部、西部、东部四大地区之间人口流动示意图”(下图),回答。
4.下列关于各地区人口流动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入量最大的是东部地区B.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出量最大的是中部地区C.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小的是中部地区与东北地区D.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大的是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5.下列关于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对迁出地区有积极影响,对迁入地区有消极影响B.对迁出地区有消极影响,对迁入地区有积极影响C.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会制约城市经济发展并导致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D.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有利于加强农村与城市各方面的交流下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6.如果a、b、c分别代表三个国家,下列对应正确的是A.a——德国 B.b——日本 C.c——印度 D.b——巴西7.关于上述正确答案对应国家叙述正确的是①大部分国土处于温带地区②最大的河流向东注入大西洋③热带雨林面积广大④常年受西风的影响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8.有些学者以每平方千米陆地可承载人数的分析为基础,研究得出:渔猎时期为0.02~0.03人/平方千米,农业时期为40人/平方千米,工业时期为160人/平方千米。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单元测试卷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单元测试卷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得分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1、人口再生产类型由A、人口总数量决定B、人口年龄结构决定C、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决定D、人口性别结构决定2、就全球而言,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的迁移B、人口的地域分布特点C、人口的机械增长D、人口的自然增长3、关于环境人口合理容量的正确叙述是A、准确的说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B、是指在有效和持续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C、是一个地区自然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D、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
4、关于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已经很好地实施计划生育国策,不需要估计环境人口容量B、我国环境人口容量最高应控制在13亿左右C、我国环境人口容量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D、我国环境人口容量是只根据多种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估计的下图是某四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可能出现人口就业压力较大的国家是A.A国B.B国C.C国D.D国6、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的国家是A.A国B.B国C.C国D.D国某城市2002年末统计共有人口500万,2003年内共计死亡6万人,出生5万人,迁出20万人,迁入40万人。
据此回答7—8题:7、该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A.1.2% B.1% C.-0.2% D.3.8%8、有关该市人口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市人口总数在减少B.该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以机械增长为主C.从人口数量变化方面看,该市不可能位于中国D.该市的人口年龄结构呈上小下大的金字塔型9、有关人口迁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因素始终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B、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迁出地比迁入地影响更为广泛C、在人类发展的早期,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不大D、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只有积极的一面,无负面影响图1表示某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据此回答10-11题.10、该城市人口增长模式属于过渡型的时期是A、Ⅰ期B、Ⅱ期C、Ⅲ期D、Ⅳ期11、Ⅳ期A、人口急剧膨胀B、人口老龄化C、人口增长停滞D、人口平均寿命较低12、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是我国A.养老保险制度较为完善B.严格实行计划生育政策C.人口出现高速增长的态势D.人口再生产处于“现代型”阶段13、从人口普查资料可以看出,我国某些大城市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其主要原因是A.农村医疗卫生水平得到改善B.城市环境问题较为严重C.农村人口的身体素质更好D.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更突出14、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大规模流动人口的最根本原因是A、大量农村劳动力过剩B、开发矿产资源与支援国家建设C、城乡各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D、80年代初国家推出的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政策下表为2002年我国四个地区的相关数据,据此回答15题。
鲁教版(2019)地理必修二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关于我国人口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素质很高B.单独二胎政策违背了计划生育国策C.人口南方比北方少D.以黑河—腾冲一线人口东多西少2.我国目前大规模的人口迁移A.调节了地区间人才余缺 B.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D .扩大了地区间经济差异 C.减缓了人口老龄化进程佛罗里达州位于美国东南部,旅游业和农业发达。
下图为该州位置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每年冬季,美国退休老年人纷纷从北方迁移到此越冬,其主要原因是3B.气候温暖,环境优美 A.经济发达,就业率高.河流纵横,地形平坦.濒临海洋,交通便利 DC 4.下列产业中,在佛罗里达州最发达的是.旅游业BA.石油工业.高科技产业.钢铁工业C D据我国学者考证:古陇西,即今天甘肃临洮,为李氏重要发源地。
据统计李姓使得我们可以追踪世界并理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
姓氏可以作为一种遗传印记,现代中国的人口迁移与历史事件。
据此回答问题。
.5.李姓人在历史上从甘肃逐渐迁移到河南,使河南成为中国李姓的第一大省。
造成这一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气候因素 B.政治因素 C.经济因素 D.文化教育6.近30多年来,我国不少省份人口姓氏越来越复杂,下列省份中最典型的是()A.甘肃省 B.河南省 C.四川省 D.广东省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有些来自迁出地,有些来自迁入地,还有些是来自产生一系列环境中间障碍因素。
同时人口的迁移过度可能会给迁入地带来巨大的压力,问题。
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7.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⑤ DB.② C.③.①A).近些年来,伊拉克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8 .⑤.③ DB.②A.① C9.下列地区人口合理容量最小的是.青藏高原D .东北平原A B.华北平原C.黄土高原.贵州省落实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大批村民走出大山。
湘教版必修二:第一章《人口与环境》单元测试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一、选择题(2015·辽宁模拟)读下面黑龙江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比较图(单位:‰),回答1~2题。
1.黑龙江省得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全国同期相比差异最小得年份就是()A.2012年B.2010年C.2000年D.1995年【解析】读图,左侧分别就是全国与黑龙江得人口死亡率,右侧分别就是黑龙江与全国得人口出生率。
可以计算出人口自然增长率黑龙江与全国同期得差异大小。
1995年相差2、6,2000年相差3、6,2010年相差2、4,2012年相差3、6,故2010年相差最小。
B项对。
【答案】 B2.目前,黑龙江省人口自然增长得特点就是()A.人口增长模式为“高—低—高”B.总量呈下降态势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D.总量呈增长态势【解析】根据图中数据可以判断,黑龙江省人口增长模式为“低—低—低”模式,A 项错。
但就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故总量仍呈增长趋势,B、C两项错,D项对。
【答案】 D(2015·广州检测)某地区2012年人口总量2 443万,城镇人口1 452万(外来人口有520万),农村人口991万。
下图为该地区部分人口资料图。
读图回答3~4题。
3.目前,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特点为()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自然增长率B.低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解析】该地区得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均低于1%,所以应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答案】 D4.影响该地区城镇与乡村人口老龄化差异得直接因素就是()A.人口政策B.医疗条件C.人口迁移D.经济水平【解析】城镇人口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小于农村,就是因为农村劳动力人口,即15~59岁得人口向城市迁移,而导致城镇得老龄化小于农村。
【答案】 C(2015·南昌调研)下图示意江西省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今人口自然增长轨迹示意图,X表示初期,Y表示末期。
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单元检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60分)图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
据此回答1-2题。
1. 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①地广人稀②气候宜人③交通便捷④矿产丰富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2. 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①气温较适宜②位于平原地带③开发历史较长④经济相对发达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人口潜力指数是某地区相对合理人口密度与该地区实际人口密度之比。
人口潜力指数大于1,说明该地区可以容纳更多人口;人口潜力指数小于1,说明该地区的现有人口数已经超过其相对合理人口容量。
图10为美国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示意图(单位:%)。
据此完成3-4题。
3. 影响人口潜力指数的首要因素是()A. 教育程度B. 经济发展水平C. 消费水平D. 自然资源4. 美国东北部人口潜力指数较高的原因是()A. 开发历史悠久B. 环境优美,适宜居住C. 资源丰富,对外开放程度高D. 消费水平低洛伦兹曲线模型反映地理事象的分布均匀程度。
本题用其反映人口与经济分布的相互关系,图中各曲线的弯曲程度反映出该变量分布的不均衡性,曲线越弯曲,表示该变量分布越不均衡。
结合安徽省人口与GDP分布洛伦兹曲线图完成5-6小题。
5.安徽省人口、CDP分布的状况是()A.人口集中度与GDP集中度高度一致B.人口集中度与CDP集中度完全背离C.人口集中度大于GDP集中度D.GDP集中度大于人口集中度6. 图示安徽省人口与CDP洛伦兹曲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①安徽省有大量民工到沿海发达地区务工②安徽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快速下降③安徽省经济核心区对人口的吸引力不够④安徽省地形差异大⑤淮河横贯安徽北部,南北气候差异大⑥安徽省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二、三产业比重不高A.①②⑥B.③④⑤C.①③⑥D.①③⑤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北京市重点发展的三个新卫星城之一,其定位是京津城际发展走廊上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测试题一、基础测评(单项选择题)1.传统人口增长模式出现于A.工业化社会B.原始社会C.封建社会D.高度发达的社会2.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是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B.高出生率、较低死亡率、较高自然增长率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3.关于“现代人口增长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征B.世代更替快C.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D.是第二次生产力大发展的结果4.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是A.现代人口增长模式B.过渡人口增长模式C.传统人口增长模式D.原始人口增长模式5.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分别是A.大洋洲、非洲B.欧洲、非洲C.非洲、欧洲D.亚洲、拉丁美洲6.在人口增长模式中,具有低死亡率的是①原始人口增长模式②传统人口增长模式③过渡人口增长模式④现代人口增长模式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7.人类历史上出现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是因为A.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自然灾害和战争爆发C.不同地区人口居住地的自然环境不同D.农业和工业的出现8.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C.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9.根据各洲人口状况和下表资料,正确的结论是A.非洲人口的出生率最高、死亡率最低B.欧洲的新增人口最少C.世界新增人口至少50%分布在亚洲D.拉丁美洲的新增人口至少是北美的3倍10.下列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人口增长模式的是①日本②韩国③印度④巴西⑤古巴⑥埃及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④D.①②⑤11.下面四块假想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相同,人口机械增长对四地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由大到小的排序是A.①>③>④>②B.③>①>②>④C.④>③>②>①D.④>①>②>③12.人口普查表明,近年来城市人口增长很快,下列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都快B.城市人口自然增长趋缓,机械增长加快C.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加快,机械增长趋缓D.主要受国际移民的影响13.不与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的是A.资源数量B.科技发展水平C.消费水平D.人类社会发展阶段14.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③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④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15.可导致环境人口容量降低的因素有A.科技水平提高B.环境质量相对稳定C.资源过度使用,利用率低下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16.下列说法属于人与环境对立的是①洞庭湖围湖造田②东海渔场实行休渔制度③南方丘陵地区退耕还林④为改善交通,大力增加汽车等交通工具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7.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导致大量人口迁入,其主要原因是A.深圳、珠海经济条件的改善B.深圳、珠海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C.深圳、珠海交通和通讯的发展D.深圳、珠海自然条件的改变18.不同国家之间的人口迁移属于A.国内迁移B.国际迁移C.省际迁移D.县际迁移19.20世纪末,大批卢旺达难民向国外迁移,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国家政策B.部族战争C.自然灾害D.开发资源20.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正确理解是A.凡是人口在两个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为人口迁移B.参与国际旅游活动属于人口迁移C.我国大学生赴美国留学属于人口迁移D.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21.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逐步增强的是A.自然环境因素B.政治因素C.婚姻家庭因素D.社会经济因素22.下列①②③④示意图反映了一些国家近年来的人口迁移状况,这些国家是A.①德国②俄罗斯③日本④美国B.①俄罗斯②德国③美国④日本C.①美国②日本③俄罗斯④德国D.①日本②美国③德国④俄罗斯23.近年来,我国派往海外留学生,学成不归国现象严重,这一现象对我国而言A.可以缓解就业压力B.可以减轻人口压力C.造成人才流失D.有利于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24.下列地区人口密度最小的是A.黄土高原B.亚马孙平原C.巴西高原D.恒河平原25.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因为①城市化进程②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③城市有优美的环境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二、能力提升26.读“人口增长模式随时间变化图”,以及部分国家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表,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斜线部分表示________,其计算方法是________。
(2)A阶段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是________,属于________人口增长模式。
(3)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处于低增长阶段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它们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
(4)对照表中的数据,韩国、尼加拉瓜、中国分别处于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阶段。
由于我国大力开展________工作,人口增长模式已接近________模式。
27.读“接受教育程度统计我国35岁到45岁妇女生育子女数(1981年)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__妇女生育的子女数高于________妇女,随妇女________的提高,生育的子女数越来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后地区妇女的生育子女数高于居住在________发达地区的妇女。
(2)从图中可推知:①________环境因素对生育率影响极小。
②________发展水平、________程度等社会经济因素,对生育率影响极大。
③提高居住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落后地区妇女的受教育程度,控制人口数量增长是当务之急。
28.读“我国人均耕地变化图”,完成下列要求。
(1)我国人均耕地发展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产生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这种趋势不影响我国的农业生产B.这种趋势应该继续下去C.近期可以根本扭转这种趋势D.应该加强耕地保护,抑制这种趋势(3)为保证我国的粮食自给,应采取的措施是( )A.开垦草原B.围湖造田C.提高单位面积产量D.改善耕地质量29.读“1984~1985年我国人口流动数量统计图”,回答问题。
(1)1984年后,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主要是________。
(2)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目的是________。
(3)影响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造成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最根本的原因是________。
三、探究创新30.读“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回答有关问题。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均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而70年代以来,二者明显下降,原因是________。
(2)建国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出现在________年代前后,结合其他学科知识,其原因是________。
(3)利用下表数据,在图中绘出1975~1995年间我国人口增长率曲线。
(4)从图中“三率”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正接近________________模式,其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读下图,完成要求。
(1)在图中的地区间连线(虚线和实线)的一端,用箭头表示出当时人口迁移的方向。
(2)当时人口迁出的大洲和国家主要是________洲的________等国。
(3)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
32.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趋向性,读下图回答问题。
图三:世界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人口占洲总面积、总人口的比例(1)分析图一,从地形上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2)分析图二,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数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人口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分析图三,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总面积占洲总面积小于30%的大洲中,人口占洲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洲是________。
(4)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________的地区、________纬度地区和________地区的趋向性。
(5)根据上述世界人口分布趋向性判断,下列地区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地区的是( )A.恒河平原B.亚马孙平原C.西欧平原D.美国阿拉斯加E.朝鲜半岛F.青藏高原G.刚果盆地H.加拿大东南角第二单元《城市与环境》测试题一、基础测评(单项选择题)1.关于门槛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门槛人口是维持一家企业生存所需要的人口数B.门槛人口的大小是划分低级商品和高级商品的依据C.门槛人口就是企业所拥有的全部人口总数D.商店只要有人买东西,就不会倒闭,买东西的人口数就是门槛人口数2.早点铺与宾馆比较A.早点铺门槛人口数多,服务范围大,数目少B.宾馆门槛人口数多,服务范围大,数目多C.宾馆门槛人口数少,服务范围小,数目少D.早点铺门槛人口数少,服务范围小,数目多3.关于中心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心地级别越高,提供职能种类越少B.中心地级别越低,中心地服务的范围越大C.中心地级别越高,门槛人口越高D.中心地级别越低,中心地数目越少,中心地平均距离越近4.划分中心地等级的主要依据是A.中心地的服务人口和服务范围B.中心地提供职能种类的多少和中心地的服务范围C.中心地的空间范围及中心地提供职能种类的多少D.中心地的服务人口和中心地的空间范围5.读下图“相同级别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有关李军家购物的选择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选择A中心地B.一定选择B中心地C.一般选择A中心地D.一般选择B中心地6.城市中心商务区的特征是①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经济活动频繁②高楼林立,地价便宜③建筑物高大密集,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分区④中心商务区有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的趋向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7.进入工业社会后决定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是A.能源和资源B.环境和交通C.资本和市场D.信息和技术读下图回答8~9题。
8.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城市地域分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1—中心商务区2—中级住宅区B.3—低级住宅区5—高级住宅区C.2—批发轻工业区4—高级住宅区D.4—中心商务区5—低级住宅区9.关于图中数码4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处为高级住宅区B.该区趋向高级住宅区的两侧,处于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之间C.该区主要是中产阶级和政府公务人员等的住宅区D.该区是紧靠高级住宅区旁边发展起来的10.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建设规划图”,其中正确的是11.在昆明市拟建一大型化工厂,下列四幅图中可供选址的是12.武汉属于下列哪种区位类型A.河流水运的起点和终点B.两条河流的汇合处C.过河点位置D.河口位13.下列城市中,全是专门作为政治中心而新建的首都城市是A.开罗、华盛顿B.堪培拉、东京C.巴西利亚、伊斯兰堡D.巴黎、伦敦14.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原来不过是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庄,但现在石家庄人口已超过100万,成为特大城市,原因是A.处于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开阔B.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采矿业发达C.铁路的修建和发展D.原有的工农业基础好15.随着时代的发展,影响城市区位的主导因素也在不断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军事和宗教对现代城市的影响已经很弱B.交通条件从古到今一直对城市区位产生巨大影响C.自然资源对现代城市区的影响已经很弱D.科技、旅游等已成为部分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16.下列四个流域中,城市最稀少的是A.黄河流域B.亚马孙河流域C.刚果河流域D.密西西比河流域17.关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城市化水平体现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目前城市化进程比发达国家慢C.城市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D.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化进程18.世界上城市化发展最早的国家是A.澳大利亚B.美国C.英国D.中国19.衡量城市环境质量的主要标志是A.汽车数量的多少B.绿地面积的多少C.工厂的多少D.人口密度的大小20.下列工业部门不宜建立在城区的是A.食品厂B.服装厂C.公园D.火电厂21.我国城市化进程不应该过快的原因是A.科学技术水平不高B.城市建设经验不足C.人口素质不高D.经济发展水平不高22.读“印度半岛某城市规划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①处就近利用煤矿建一火电厂B.在②处建一化工厂,既可就近排污入河,废气对城区污染也较小C.在③处抽取河水建一水厂D.在④处防护带内利用绿化空地建一所幼儿园23.有关城市住宅区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工业革命前,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混杂B.工业革命期间,工厂逐渐集中分布,低级住宅区就分布在工业区周围C.随着工业化的实现,高级住宅区形成,且与高级文化区相联系D.一些特大城市兴建的卫星城,使工作地点和居住地点均向卫星城移动24.城市规划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居民利益B.保护城市环境C.限制城市发展D.降低生产成本25.关于城市功能分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功能区的形成是同类活动空间集聚的结果B.行政区、文化区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C.工业、商业区和住宅区之间有明显的界线D.每个功能区内部只具有一种功能二、能力提升2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