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与2015年高考政治试卷对比分析李建新
高三期中考试思想政治试题分析(完整版)
2014—2015学年度高三期中考试思想政治试题试题分析第Ⅰ卷(共48分)一、答题统计(全市23282名考生)二、重点分析3、A.51.16%“向国际资本和民营企业在内的投资者开放”,不是退出,也不能退出,港口属于重大基础设施,是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故②不正确,但有18.53%的同学选了,这既有理解题意的问题,也有基础知识把握欠缺、没有真正理解的问题。
至于20.06%的同学选④,“公有制主体”与“国有经济主导”分不清,明显暴露了基础知识理解不到位,掌握不扎实。
8、D.51.24%有18.66%的同学“建设”和“建成”区分不开(这是),错选了A,反映了基础知识学习严重不到位。
我们经常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体时间点就是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但仍有25.19%的学生,把“两个一百年”的目标混为一谈,很不应该。
10、D.50.91%“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属教材正文内容(探究活动中的仿宋体字,比如“大力发展生产力”中关于劳动者和科学技术的探究活动),很多教师和学生忽视了,一轮复习没有落实好“全面”的要求,导致15.78%的同学误选①。
法律反映的是全体人民(不是公民)的意志和利益,是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是“制定”上)必须的知识,也是我国国家性质决定的,21.39%的同学选②也是不应该的,同样反映了学习过程中理解不到位。
12、D.41.20%“从根本上讲,一个政府能否具有威信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这是教材综合探究内容,但也是高考重要考点。
只有41.20%的同学选对,反映的是一轮复习基础知识掌握不全面,也反映了学生对这个观点没有真正理解,值得我们深思!15、A.66.40%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统一”,核心内容是自治权,教材讲的十分明确,但仍有17.37%的同学错选“B.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015年高考文综考试说明对比分析
2015年高考文综考试说明对比分析政治2015年全国《考试大纲》政治学科部分与去年相比,在考试性质和考试内容方面没有任何变化。
2015年全国《考试说明》政治学科部分与去年相比,在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内容与范围方面没有任何化。
但是在题型示例方面略有调整,如增加了选择题第1题图表分析题,继续保留了非选择题中的第3题等,这些题型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近几年的高考政治试题立意深远,思维灵活,注重基础,强调能力,预计2015年的政治试题还将保持“稳中求进,稳中求新”的基本原则。
在今年的复习备考当中,我们要突出以下三点:一是夯实基础,突出学科主干知识。
政治学科高考题,都是以主干知识为载体。
货币价格、财政与税收、宏观调控、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我国政府职能、人大、对外合作、中华文化、文化创新、联系、矛盾、人生价值等,都是高考经常考查的重点知识。
对这些重点知识,要加强训练,深刻理解,以拓展知识的深度。
二是关注热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近年来的政治高频考点主要集中在关注民生、分配公平、食品安全、生态文明、中国梦、正能量等贴近现实生活的问题上,今年高考这些热点问题同样要高度重视。
此外,还要关注依法治国、中国经济新常态及2015年“两会”的有关精神。
这些热点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思维层面展开理性思考,以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是突出能力,坚持以培养能力为中心。
要培养学生全面、准确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时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逻辑思维能力,联系地、发展地、全面地看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及科学运用学科术语进行表述的能力。
历史1.以教材为知识背景的试题多,直接依据教材表述的试题少;或难或易的试题多,难度适中的试题少。
2.历史基础知识是实现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重视历史基础知识的考查仍将是高考历史命题的指导思想之一。
3.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学科能力,其采用的新材料和营造的新情境将更具人文色彩。
2015高考阅卷文综政治试题分析
2015高考阅卷文综政治试题分析2015年的高考已尘埃落定,经过考试阅卷的漫长过程,加之考前种种的猜测,对时政的解读,对命题的预测,此时可以说是喜忧参半,既在冒天下之大不韪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感觉试题既延续了新课程考试以来的风格,又有所突破,高考题的确有亮点,值得点赞,部分试题命题有意向较模糊,考生较难把握,总体难度应较去年有所上升。
二,稳字当头,稳中求变,稳中求新1、模块、分值试题类型都跟往年差不多,但有几个方面有所变化,选择题顺序有所调整,文化生活由19题变为20题,这对按固定套路来训练的考生来说有点问题,稍不留神,可能出现失误。
2、计算题重新出现,难度有所上升,理财是时政热点应该考查,但文科生计算就是难点,12题一出现就是拦路虎。
3、公司、宏观调控、投资等问题虽然常考,但今年更注重细节,审题的难度加大,当四个选项都正确时,和题目材料契合度就很关键。
4、老点新考,老资料能用,角度新,问半妙,如15题对电力价格下调建议的恰当理由,22题苏轼《琴诗》的理解中的哲学关系的描述。
5、选肢问的不平衡,迷惑更大,判断更难,曾一度的追求四个题肢的一致,字数,表述都相同很为风靡,今年完全不同,几乎所有题肢都参差不齐,感觉不按常理出牌,打破了人们心中的思维定式。
二关注社会热点,不回避热点,彰显时代性和思想性1、众多热点,竟相绽放投资理财,民主管理,司法改革,文化交流,经济新常态,尤其是西藏、宗教问题出现在考卷上,这类敏感问题已多年不曾谈及,更为突出的是依法治国和抗日战争两大时政热点出现在主观题中,不回避热点,突出考查热点社会问题成为今年考题的显著标志,既符合时代要求,又明确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2、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学生考试的感觉是较容易,答的比较顺乎,其实不然,这种时政材料运用中的考题主张考查主张学生分析,运用和知识迁移的能力,不是简单地考查书本知识,而是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活用,变通,整合甚至创新书本知识,没有现成的知识可搬,所以就有做的很容易,但得分并不高的结果。
全国课标卷2015年与2014年考试说明比较
全国课标卷2015年与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比较1、语文一、相同点2015年《考试说明》中,考试性质、考试内容(“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背诵篇目等均与2014年一致,没有变化。
二、不同点2015年的“题型示例”中,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材、部分题型等与2014年有所不同。
具体情形见下面的表格:(一)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材2014年 2015年现当代人物传记(新增)新闻(二)部分题型的变化考点题型示例2014年 2015年文言文阅读题型示例1 设实词、信息筛选、概括分析、翻译各1题设实词、断句(2014年高考已考)、概括分析、翻译各1题题型示例2 设实词、内容解说(新增)、概括分析、翻译各1题名篇名句描写题型示例1 前后句子填空前后句子填空题型示例2 理解句意填空(2014年已考)实用类文本阅读题型示例1 设1道五选二题、3道主观题设1道五选二题、3道主观题题型示例2 设1道五选二题、3道主观题设1道五选二题、3道主观题题型示例3 设4道主观题(新增)2、数学2015年《考试大纲》与2014年对比:文、理均没有任何变化2015年全国数学《考试说明》对比:适用省份:江西、河南、河北、山西、广西;海南、宁夏、云南、新疆、贵州、青海、内蒙、吉林、黑龙江、甘肃、西藏。
另外辽宁有可能用全国卷。
文科、理科1.与2014年考试说明对比,2015年考试说明去掉了“课程标准实验版”几个字;2.与2014年考试说明对比,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形式与考试结构、考核目标与要求、考试内容和要求、题型示例等都没有变化。
3、英语(适用于2015年使用全国卷的省份:河南,河北,山西,江西,山东,宁夏,吉林,黑龙江,新疆,青海,西藏,广西,云南,贵州,甘肃等)1. 阅读:词义推测题增加对“短语含义”的考查;2. 语法填空:命题和答题要求变化了,题目要求“在空白处填入适当的内容(1个单词)或括号内单词的正确形式”;而2014年是要求填入空白处的词数不超过3个单词。
2015年新课标高考政治考纲的研讨分析
2015年新课标高考政治考纲的研讨分析2015届南宁市政治科高三中心组2015年是广西进入新课程改革高考的第一年,考纲是考试命题的依据,分析2014年的全国大纲版、新课标版考纲与2015年的新课标版考纲的变化,加强新课标卷的研究,是我们坚持科学备考的重要一环。
一、对考纲的分析研究2015年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政治学科部分与2014年全国大纲卷对比,在考试目标和要求以及考试内容、题目排序与分值等方面有比较大的变化:(一)考试的目标与要求不同新课标高考政治学科的考试目标与要求定为:1.获取和解读信息;2.调动和运用知识;3.描述和阐释事物;4.论证和探究问题。
这四大目标与要求在文字表述上比大纲版都有了一些变动,与2014全国大纲卷在考试的目标与要求上有较大的不同。
(二)考试的内容有较大的变化2015年新课标与2014年全国大纲版对比,增加了《文化生活》版块;《经济常识》改为《经济生活》,《政治常识》改为《政治生活》,《哲学常识》改为《生活与哲学》,这三个版块除了名称更改外,在内容方面也都有一些增减。
(三)题目排序、分值与设问有变化1.选择题从24-35题改到12-23题,都是每题4分,共48分。
由经济、政治、哲学三个版块改为经济、政治、哲学、文化四个版块,。
2. 主观题的排序有变化:大纲版的排序是38(1)(2)(3)、文综39题(5)、(6),新课标版的排序是38,39两题。
题量都是5个小问。
3. 主观题的分值有变化:虽然分值都是52分。
但大纲版的分值是38题32分,39题20分,新课标版的分值是38题和39题各26分。
4. 主观题的设问有变化:新课标主观题增加了开放性提问方式,更注重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
(四)能力考查提高在使学生体现出应有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试题风格更加生活化试题背景主要来自生活热点,设问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答案要求回归生活、理论与生活相结合。
2014-2016年高考全国Ⅱ卷试卷分析
2014-2016年高考全国Ⅱ卷试卷分析政治组魏睿2016年8月12日一、三年试卷对比综述从指导思想看,试卷坚持了以能力测试为指导,考查学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
从考试目标看,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体现了以选拔为目的,以学习能力为考核目标。
取材和设题在注重对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关注重大问题及长效热点,贴近学生实际,材料新颖,时代感强,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去透视、解决现实问题,引导考生关心国家大事、社会生活。
从试卷结构看,命题方向和风格稳定,试题的总体结构、题型、题量、学科所占的分值都相对稳定,整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难题三种试题,以中等难度试题为主,并具有适当的区分度。
2014—2016高考全国政治难度值解析二、具体特点分析1、突显核心价值,突出学科特色近三年全国Ⅱ卷素材的选择上突显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华元素,发挥政治学科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导向功能。
试题以社会重大时事热点为载体,以学科知识为依托,突出政治学科的价值导向功能,体现了政治学科的课程目标。
涉及的热点如依法治国、新能源汽车、精准扶贫、信息安全、抗战精神等。
以主观题为例:16年卷38题第2问以新能源汽车发展为背景,强调新型工业化对经济社会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思考正确消费观、经济价值观,39题第2问以扶贫工作为背景,考察先进文化对经济的积极作用;15年题以抗战精神为背景,考察正确意识的作用、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14年38题第3问考察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性,39题以冯洪钱的事迹为背景考察创新、实践、奋斗的重要意义。
这些试题都传播了正能量,凸显了核心价值观,体现了政治学科的思想性与时代性。
2、能力立意为主,立足基础知识全国Ⅱ卷主要考察学生如下四种能力:(1)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会审题。
我们在哪些地方说话才能得分,而不是废话连篇(设问指向、知识要求、材料信息、图表信息等)。
2014-2015高一政治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014-2015高一政治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苏醒一、对试卷的评价1、本次考试属于检测性考试,试卷的难易度控制在0.6-0.7之间,适合大多数学生完成。
考试范围为本科目前两个单元。
2、本次考试侧重于对政治生活模块书本知识的考查。
(1)难题的比重在10%左右,要求对基础知识在识记的基础上加以综合与运用,在试卷中主要以辨析题的形式体现。
(2)稍难题的分值主要体现在部分选择题上,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点、理解知识点,结合所给材料选出最佳答案,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只是的水平。
(3)其余考试内容为基础题,包括大部分选择题和四道简答题,从而确保大多数学生能拿到一定的分数。
3、个别选择题、辨析题、材料分析题中渗透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育。
二、学生考试情况分析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知识间相互混淆。
如政府工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与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2、记得书本的内容,但是与所问问题不相对应。
如把“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具体要求和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不能对号入座。
3、审题不清。
如“依法行政与依法执政”之间仅一字之差,学生审题不清导致选择错项。
4、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不会阅读材料,找不到材料的中心旨意,不会将材料的中心旨意和教材上的知识点联系起来,从而出现在答题时简单搬动材料,简单的罗列教材知识点。
5、文字表达能力欠佳。
政治作为文科科目,对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在本次考试的非主观题部分,学生文字表达出现多人多次错误,歧义。
6、文字书写功底较差。
本次考试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尤其错别字较多。
三、今后教学的整改建议1、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2、强化书本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采用抽背或默写的方式加以巩固。
3、罗列易错的知识点和词句,便于学生区分。
4、加强平时学习中的练习,特别是由问题有针对性的牵引练习,提高学生的做题思维和技巧。
2015新课标高考政治试卷分析及2016备考建议浅析
辉煌成就,根本原因在于”);第14、15、18、21等题,题型设计具有较强的迷惑性,解答此题需要在解读材料信息的基础上,调动运用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辨别;再如第21题选取了一幅《永不走路,永不摔跤》,用较为生动的形式使考生深刻地领会实践的意义;主观题38题在立意上体现了我国重视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长效热点,材料的呈现上用了表格的形式,比较直观明了,在设问上从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方面各有两小问,问题与问题之间逻辑严密,层层深入,彰显了试题的综合性,学生的解答体现了对知识的重组、整合和迁移,有利于考查出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实现高校的选拔功能。
2011年试卷考查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要求学生具备踏实做学问的学习品质。
要求学生要细心,认真审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还考查了学生对政治生活的敏感度,了解我国的基本现状,从整体上来讲,试题的难度不是很大,但要求学生非常细心,从细微处考查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38(1)题的问法直接给学生们很好的提示,要从两方面来组织答案,这样的话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8(2)这道题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得分的,考查了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妈祖文化来讲,要求学生关注海峡两岸、关注海外华人动态,对此题应该比较的熟悉,这些文化的种类,在课本上有涉及,知识点在平时的训练中都有涉及,考察的角度非常的灵活,学生如果偏离材料就可能很难踩到点上,所以学生既要对原理熟悉,而且对材料分析也要比较到位,另外善于思索,具有一定的探究性,不超出课本,又高于课本,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原理,来谈谈妈祖文化长期存在原因,这一点对学生的考察就非常有价值,从细微的知识点考查了学生实际掌握比较细的知识,不仅要求学生对大框的知识要掌握,而且也要掌握内部相对比较细化的知识,真正的考查了学生的实际能力。
4、关注社会热点,反映时代主题面对实际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既是高考的一个能力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
2015年辽宁高考政治试卷分析及反思
2015年辽宁高考政治试卷分析及反思2014年高考的大幕已经落下,现对今年政治试卷进行分析,以便总结得失,不断进步。
一、试卷分析和往年一样,今年的政治试题同样两部分:选择题和问答题。
其中选择题12道:经济4道、政治3道、文化1道、哲学4道。
问答题2道,5个小问。
分值满分100分,选择题48分,非选择题52分。
先说客观题。
相对于去年政治客观题,今年的考题仍然注重基础,没有超纲,无争议,而且贴近百姓生活,紧扣当前社会热点,更加注重知识的理解与应用,难度有所提升,使得绝大多数考生做起来不是特别得心应手。
第12题,以某人购买股票收益为背景,考察收益率。
第13题以某地政府减政放权,转变职能的做法为背景,考察这一做法的意义第14题考察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业发展的积极意义第15题考察支持下调电力价格的恰当理由第16题考察民情理事会对社区问题的有效解决的作用,第17题考察对我国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理解第18题考查对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划拨专项经费,大力改善寺庙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的理解第19题考察从唯物史观看文艺创作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的原因第20题考察从文化生活角度对《超级中国》在韩国热播的理解第21题考察从辩证法的观点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理解;第22题考察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苏轼的《琴诗》理解第23题考察哲学认识论的知识,以画家画出马蹄交替移动的奔马时,有人却批评画得不像为背景。
接下来再说非选择题题:与2014相对比,2015年非选择题总呈现以下特点:1、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在背景材料和设问方面紧密结合实际,注重考查考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38题中尤为突出,⑴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坚持税收法定原则。
(12分)⑵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当前对小微企业实施税收优惠的理由。
(14分)考查主体类知识。
考试根据知识加材料意境答题即可。
2014年12月安徽省高考政治学科试卷分析及2015年政治学科备考策略
复习启示:①在复习过程中,老师可 以用往年的高考题材料,隐去设问, 让学生自己尝试着结合材料确定立意 ,设计问题,组织答案;而后把原汁 原味的设问和答案呈现给学生加以对 照,这样的模仿训练多了,有助于提 升学生把知识转化成考分的能力。 4. 关注社会热点,彰显时代性和思 想性 试题既注重从宏观层面的国内外重大
籍)
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 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
)
在经济生活中,一种经济现象 的出现往往引起另一种现象的产生,下面表 述能体现这一关系的有( B) ①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下跌,赴美留学费用 一般会降低 ②水务公司供水价格提高,会使居民生活 用水量大幅减少 ③合肥至北京的高铁开通,合肥飞北京航 班的客流量可能减少 ④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导致 居民消费以享受性为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第三,试题材料依托社会时政热点,做 到理论与实际结合 今年试题仍不回避社会焦点和热点 问题,做到了题目设计既在情理之中, 又在意料之外。比如城镇化;干部联系 群众;全国各地积极开展“书香中国万 里行”,“书法进课堂”等文化活动; 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文化强国建设;老 年人权益保护等,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题 共5题 量 (选3题、 主观2题) 分 28分 值
共4题 共3题 共5题 (选3题、 (选2题、 (选3题、主 主观1题) 主观1题) 观2题) 24分 20分 28分
第二,考试内容立足基础,以能力立意 考察主干知识 今年政治试题仍然坚持“能力立意”的 命题指导思想,注重学科基础知识和基 本技能的灵活运用,注重以知识为载体 考查考生探究问题的能力。选择题注重 考查基础知识,材料比较鲜活,有较好 地区分度(考察基础知识的如:1 .贸 易全球化 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3 .政 府职能4.求真务实5、民族团结7.传统 文化9、辩证否定10.联系观点;
2014年高考政治试题分析
2014年高考政治试题分析(全国新课标二卷)(2014年高考政治试题分析(全国新课标二卷)正如我在牡丹江“终极预测”中讲到的那样,高考果然考了信息消费、公民权利、政府、文化创新、实践和认识、如何实现价值、阴霾、购买公共服务、舌尖上的中国等内容。
为了让老师和考生更好的准备2015年高考,下面对全国新课标二卷做分题解析:12题:(1)表述错误,价格由价值决定;(3)使用价值没有量的区分,表述错误。
选D(2)(4)13题:(2)不合题意。
题干说的是引进来,(2)说的是走出去;(4)不合题意,题干表述内容与收入差距无关14题:题目说的是经济措施。
ABD都不是经济措施15题:题目较难。
题干说的是上下游,但实际考察的是中游:汽车。
汽车用钢材;汽车要上保险。
故选B16题:(1)(3)表述错误17题:(1)(4)表述错误18题:(1)(3)表述错误19题:(2)(4)表述错误20题:(1)(3)表述错误21题:(2)(3)表述错误,题目较难。
关键是学生对有生命物质何物生命物质的共同基础:客观性,是否认识。
22题:(3)(4)表述错误23题:(1)(3)表述错误。
源泉,一定指的是实践。
38题(1)信息消费的特点、作用,是两问。
特点可以从材料中概括,作用需要围绕消费、信息两个要素回答38题(2):考察的是三个主体:公民、人大、政府39题(1):文化创新(2):实践和认识(3):价值的实现。
都是我反复强调的。
考生背过来,即可得高分总之,全国新课标二卷,从选择到主观题,难度都低,甚至低于北京卷。
2015试卷分析
该题围绕“进出口商品结构”让学生 展开计算、绘图并提出建议,在获取 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基础上描 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要求考生具备 良好的政治学科素养。本题有良好的 区分度。
三、复习建议 2015年南通政治高考再次取得佳绩,是全体 南通市高三政治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 注重教学研究,不断提升课堂效率的结果。 2016年政治学科高考要在不挤用语数外时间, 不过多占用课外时间的基础上再创辉煌,做 到不失位、不越位,把握自己的主阵地,着 力打造高效课堂。现提出如下建议:
研究探究型试题。除已经出现的时事评论、 时政小论文外,其他探究题型的研究还有: 倡议书。要素包括倡议对象、倡议原因和目 的、倡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决心和希望等; 建议书。要素包括建议的对象、建议的出发 点和建议要解决的问题、建议的具体内容、 希望和结束语等;活动方案。要素包括活动 主题、活动目的、活动准备、活动步骤和注 意事项等;主题班会。要素包括主题、目的、 准备、步骤等;调查报告。要素包括标题、 引言(含目的、对象、内容、方法等)、步 骤、调查结果、结论和建议等。
如第3题. 2014年被称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元 年”,经济社会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下列选项 中,能体现激发市场活力的是 A.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沿线约 6000万人直接受益B.国务院公布《事业单位人 事管理条例》,系统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C.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粤、津、闽特定区 域再设三个自由贸易园区D.国务院印发《关于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推进考试 招生制度改革 •该题保留了2014年时政考查的新变化,改变了时 政考查纯粹的识记的考查方法,让时政的考查也 赋予了能力要求。
特别重要的是,老师要选取近3年高考真题 进行对点指导和训练。可以将往年的高考试 题材料,隐去设问,让学生自己尝试结合材 料确定立意,设计问题,组织答案;然后再 将原汁原味的设问和答案呈现给学生加以对 比分析。这样的训练一旦形成思维习惯性, 将会大大提升把知识转化成得分的能力。
高考政治试题解析(新课标文综卷Ⅰ)试题分析及2015河南省高考政治阅卷流程
• 39题以《记住乡愁》纪录片为背景,命题坚 持了现实问题立意,不仅考查了考生对培育 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意义的 理解,更好地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保 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了解我国在 加快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乡土气息,民风 民俗等传统文化生存的土壤的破坏和损失。 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传承 中华传统美德,记住乡愁,不让 策 •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与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 •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传统文化在今天P42 • 唯物史观:社会基本矛盾运 动 • 意识的能动作用
•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 联系的客观性和多样性 •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 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
【二】在命题特点方面
3、微观切入,难易结合
• 38题第1问“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 政府应该如何强化预算管理。”38题第2问“结 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现阶段我国增加 财政赤字的合理性,并说明该如何用好财政赤字 资金”,39题第2问“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 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 不同感受的原因。”这些题设问的指向非常明确, 切口很小,但在考查知识点上非常细,以至于学 生作答时,写完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制约后,就 无从下笔,客观条件方面更是不能结合材料回答。
• 38题第2问和39题第2问,知识分别指向“经济 生活知识”和认识论知识,这种指向明确、微观 切入式的试题设计和导向不仅要求考生宏观掌握 学科主干知识体系,而且还要对教材的基础知识 和基本原理进行微观的细节把握。考场上更要求 考生充分把握设问的指向性,所答即所问。 • 38题(1)学生对财政知识掌握较多的是财政的 作用,财政政策,对强化预算管理,回答不准确, 不全面;38题(2)学生对财政赤字理解不准确, 而且分析材料,不能提取有效信息,思维不能一 分为二。在回答第二问时,不能围绕财政赤字资 金的如何使用作答,用财政的作用回答,另外部 分考生审题不清,不从怎么做的角度回答,而仅 仅写出财政的三条作用,而导致一分不得。
上海市高考政治 2014年试卷分析及2015年学习指导
2014年某某政治高考分析及2015年学习指导一、2014年某某政治高考试题评析2014年某某高考政治试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能力立意,重在考生探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着眼学科基础,注重价值引领,新课程理念贯穿全部试题,秉承了多年的命题风格,在命题思想,题目立意,结构分布,题型角度等方面保持了相对稳定;同时,在试题呈现方式上又有创新。
试题分值与结构总体稳定,与往年相比,2014年政治试题分值依然是选择题90分,非选择题60分。
30道选择题〔30*3分=90分〕,4道简答题共32分,1道分析说明题12分,1道论述题16分,总分值150分。
政治学科内各个模块的比例为分别为:《经济生活》55分,占36.7%,《政治生活》49分,占32.7%,《生活与哲学》46分,占30.7%左右。
其中选择题:政治生活12道,共36分;经济生活9道,共27分;生活与哲学9道,共27分;非选择题:政治生活3道,共13分;经济生活3道,共28分;生活与哲学2道,共19分;二、从2014年高考试题特点看高考命题走向1、传统题型保持相对稳定,但与新课程的结合更加紧密传统只是一个相对概念,我们所说的传统题型,往往只是从形式上加以区分和理解,这样往往发现不了新变化,把握不了新趋势。
以计算题为例,这是一个传统题型,但是计算题所考查的内容与能力,在新课程背景下有了新的要求和内涵。
在传统课程体系下,强调的是知识逻辑,重视的是知识体系及其基本概念,因而考查计算题时大多考查价值量、劳动生产率等相关计算。
在新课程背景下,强调教材的编写、课堂教学、教学评价都要遵循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那么,因而,计算题的选材大都同日常生活实际联系紧密,以企业利润、外汇汇率、银行利率等相关知识点作为支撑,同时计算题的难度也大大降低,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规律,也有利于引导教学向新课程转向。
2、以综合运用能力测试为重点〔强调获取和解读知识的能力〕。
(课标卷Ⅰ)高考政治 2014年试卷分析及2015年学习指导
2014年课标卷Ⅰ政治高考分析及2015年学习指导一、总体分析政治试题的试题难易程度适中,题型保持稳定,选择题的选项都比较灵活,考生必须在仔细思考后才能作出判断。
选择题中选项编制基本采用两两组合的方式,“四选二〞已成为主流——12到选择题10道“四选二〞,相对降低了选择的难度,但是在个别题目中,还是具有一定的迷惑性,也从而表达了高考的区分度;知识点模块的分布,《经济生活》5题、《政治生活》2题,《文化生活》1题、《生活与哲学》4题,选择题难度基本稳定,但经济与哲学题的难度有所稳重有所上调;政治主观题相对而言有一定难度,大题考查的依然是主干知识,学生对课本知识框架的熟悉及掌握,如政府的依法行政、市场机制的作用、教育创新、意识的作用,这些都是高考强调的重点,没有偏题、怪题出现,既能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又能高于课本,表达对政治知识能力的运用,达到了新课标和考试大纲的要求。
政治12道选择题,2道非选择题,均突出各个模块的主干知识,注重考查知识的内涵、知识的内部结构,并在对主干知识考核中渗透能力考核要求,实现了主干知识与能力考核的有机统一。
政治试题关注社会生活。
政治高考试题要关注社会、反映现实,这既是政治学科本身功能实现的要求,也是政治学科的生命力所在,近年来高考政治试题都充分表达了这一特点。
今年高考政治试题直接考查了社会重大热点、焦点问题。
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教育创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粮食安全问题,财政的作用,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团结,联合国在刚果(金)的维和行动等,都是当前学生生活中所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
试题在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的同时,又使考生没有陌生感。
因为考查的背景是人所周知的,考查的知识是学科中最基本的,试题的设问也是直接具体明确的。
政治试题关注现实、关注生活,但并不是对生活的简单再现,而是用学科理论、学科观点分析现实,这是政治学科的基本功能。
2014年的高考政治试题,在保持以往风格的前提下,继续注重学科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考查,引导学生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和认同,注重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与2015年高考新课标1卷政治试题对比分析之我见
高考试卷要发挥高考选拔人才和促进中学政治课改、提高教学质量的功能和作用,因此高考试卷的严谨性、权威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进行,高考试卷也会在稳中求变、求创新,因此,通过研究分析对比高考试卷可以更好地把握高考的命题规律,预见其发展趋势,以指导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
一张高考试卷也是一个综合性工程,限于学识与精力,笔者只能挂一漏万,就其中的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浅陋之见。
2014与2015年高考政治新课标1试卷构成对比
第一、经济学应考查计算能力还是实际的应用经济学的能力?
2014年计算题考查了利息的知识点,对学生的数学及计算能力考查要求有所降低,
试题难度降低;到今年第12题可以按计算题来做,但也可以不计算根据经济学知识作出选择,这样的题更为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并且对实际生活有一定指导意义,综合这两年的12题,出题人放弃了以前那种脱离生活的纯粹的经济学知识的考查,如价值总量,价值量,而是选择了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利息,消费选择等知识点,是试题的一大亮点,值得肯定。
但是今年我省该题的得分率只有44%,应该说取消过于偏难的计算题是大势所趋,但是学生的这种思维能力是我们应该不应放弃的。
见诸报端的英国人的数学能力薄弱的新闻我们都可能听说过,其表现就是日常的经济数据看不懂,如果我们的经济学要考核学生的数学能力也应该在实用性上做文章,比如利息、个税等。
第二、主观题的设问方式是应该简洁明了还是隐晦曲折?
2014年主观题设问方式与学生日常学习及练习的方式距离遥远,如2014年38题(2)的设问“政府放宽市场准入规则会增加市场活力,最终使消费者受益,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放宽市场准入规则是如何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使消费者受益的。
”这样的设问过于复杂、曲折隐晦,其中蕴含一个三段论推理,过程过于复杂,导致学生答题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增加,学生无从下手,脱离学生实际。
单就设问而言,2015年有了很大改变,设问简洁明了,直截了当,如同样是38题(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现阶段我国增加财政赤字的合理性,并说明应该如何用好财政资金。
”这样的设问很贴近高中学生实际,今年的试卷中其他设问也遵循了这一原则,不在设问上难为学生。
当然,如果我们客观地比较两种设问方式,便会发现前者更容易考查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但是就高中政治教学的现状来说,日常的练习仍然以培养学生练习既定的套路为主,比如“意义类,如何做类,原因类”等,这样的练习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提高答题分数,但是另一方面禁锢学生的思想,学生遇到一些新的问题,会感到无从下手。
怎样才能使考题更能考核学生能力,同时又为中学教学提供一个可以操作的抓手,我想这也是未来政治教学和评价的一个改革方向。
第三、主观题设问应该具有唯一的答案还是给学生以较大的思维空间?
这几年高考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开放性试题,比如2014年仍然有一道开放性试题:39(2)有人从钱学森的经历中得出结论:“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学生。
”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理由。
这样的设问给了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有较大的发挥余地,学生可以有不同观点。
只要能够运用相应的政治学知识合理地说明自己的观点就应该视为学生掌握了这门学科。
这样的设问更符合今天的社会和学生的思想实际。
今天我们提倡学生独立、自由地思考,而且很多文科的问题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通过开放性的设问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其思维水平,而不是机械地用老师教的原理机械地去套答案。
比如石家庄的一次考试中就出现了一道题“让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对禁放鞭炮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的题来自复杂的社会现实,反映复杂的社会矛盾,是非常好的出题点。
遗憾的是2015年试卷中这样开放性的试题不见了踪影,是生活中没有合适的题材,还是什么原因?
第四、主观题设问考查的是学生对政治学科的知识掌握能力还是语言表达能力?
请看2014年39题的第三问“(3)结合材料,就教育创新,拟定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字以内。
(4分)”这样的试题考查的更多是学生的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
到了今年这样的一种尝试没有继续,而是变成这种考查方式“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请就如何记住乡愁提出两条建议.(4分)”相比而言这方式更为符合政治学科的特色。
当然,政治学科也离不开语言表达能力,但是怎样把握这个临界点是出题人应该认真考虑的。
因为我们看到今年(2015年)北京高考政治试卷出现了这样的两道试题:38(3)“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以“互联网时代的公民与政府”为题,写一篇短评。
(12分)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论述合理,200字左右。
”
39
这两道题与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1的39题第三问有相似之处,有点考语文的味道,又像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试题,这是否是以后政治考试的趋势呢?而且这样的设问,给阅卷老师提出了挑战。
总之,2014与2015年试卷的题型、分值、知识点的分布比较稳定,但是仔细对比还是可以看出其中的一些创新和未来变化的新趋势,同时也有一些探索之后的回归,2016年的高考会怎样?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