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合集下载

15个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5个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5个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5个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

·

1.【而】

本义阐析:“而”的意思很抽象,但它本来是个实词,指整个胡须,它的甲骨文就是胡须的形象。后来,“而”字用作虚字,那是属于假借。

(1)连词

1)表并列,今译为:而且、又。例释: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表顺承,今译为:就、才、接着。例释: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3)表递进,译为:并且、而且。例释: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师说》。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4)表折,今译为:却、但。例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辞》。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石钟山记》。

5)表假设,今译为:如果、假使。例释: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廉颇閵相如列传》。

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意义

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意义

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意义

一、文言虚词的概念及作用

文言虚词是指在古代汉语中充当语法功能词或语义修饰词的特殊词类。它们通常不具有实际意义,但在句子中起到了重要的连接、修辞或推进句子结构的作用。如今,尽管现代汉语已经逐渐发展出了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对于理解和学习古代文献以及欣赏文言文仍然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文言虚词的分类和用法

1. 补语助字:补语助字在句子中常常起到标明补充说明内容或者对前面内容进行概括归纳的作用。这类文言虚词包括“之”、“者”、“焉”、“乎”等。例如,“吾闻师夷长技以制夷,则为之先”(《孟子·尽心上》),其中“之”表示目的或结果。

2. 语气助字:语气助字主要用于表示感叹、反问、疑问等情绪或语气,起到加强语气和表达情感的作用。这类文言虚词包括“哉”、“耶”、“乎”等。例如,“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卧薪尝胆》),其中“耶”表示反问语气。

3. 介词助字:介词助字在句子中用于连接名词与动词、形容词等,并且起到限定或修饰作用。这类文言虚词包括“以”、“为”、“而”等。例如,“以为故国不杨吾楚乎” (《楚辞·天问》)。"以"表示表示目的或原因。

4. 连接助字:连接助字主要用于连接两个短语、从句或句子,并起到衔接上下文、推进思路的作用。这类文言虚词包括“乃”、“则”、“者”等。例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它们将前后两个短语联系在一起。

三、文言虚词的意义和重要性

1. 表达方式多样丰富:文言虚词的使用使得古代汉语表达方式多样化,使得文史研究者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历史文献内容并进行深入分析。

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情表》)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一、虚词的概念与分类

在文言文中,虚词是指除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以外的一类词类,主

要包括助词、语气助词、介词、连词等。虚词在句子中起到连接语义和结构的作用,帮助表达说话人的思想和情感。

1. 助词:助于动态或静态动作动态化,使句子具有更加丰富的含义。

2. 语气助词:用来表示说话人的情感色彩和语气。

3. 介词:用来表示空间、方向、方式等关系。

4. 连词:连接句子成分,在句子中起到衔接、转折等作用。

二、虚词在文言文中的常见用法与意义

1. 助词

①能:表示“可能”的意思,有可能会发生某事情。

例如:“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离骚》)

在这个句子里,“能”表示可以根据天候条件而导致海上航行困难。

②得:表示能够完成某种动作或者达到某种状态。

例如:“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花底·登鹳雀楼》)

这句诗中,“得”表示通过在楼上观赏风景能够了解雨中花落的情况。

2. 语气助词

①啊:表示感慨、援引事实或确认等。

例如:“燕于飞也,时哉乎!舍昆仑之巅而下者三万六千岁矣!”(《拟刘琨书》)

这段话中,“啊”表示对燕子的神奇飞行做出感慨。

②哉:用于疑问句和感叹句,表达一种思考或对事物的震惊、赞美等情感。

例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世说新语·任诞篇》)这段话里,“哉”表示对生死的思考,深化了此言论。

3. 介词

①於:表示时间、方位、动作等。

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苏轼《浪淘沙·滚滚长江东逝水》)

这句词中,“於”表示向、往的意思。

②乎:表示疑问,常用在句末,表达对事物的怀疑或询问。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文言虚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词类,它们通常没有具体的实际意义,而是用来表示语气、体态、语法结构等方面的用词。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

法如下:

1.了:表示动作的完成或已经发生,也可以表示疑问、反问、感叹等

语气。例如:“已而后知其所以然矣。”、“自与先生辞,今三年矣。”、“何事不伤人哉!”、“敷裘(fū)而辞了。此干戈一也。”

2.之:表示所属关系或方向性,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向”,

还可以表示动词的补充。例如:“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

有坚忍不拔之志。”、“直北之山”,“之言如君之语。”

3.乎:表示疑问、反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呢”。例如:“此之谓乎?”、“孔子受命于周而之昭公之时……君乎!”、“安

得其芳名之乎?”

4.而:连接并列词语、句子、动词与宾语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而且”、“却”。例如:“一言而当之者,吾以穷久矣。”、“病而后自既

至人皆死。”、“敬告诸公,随便而言。”

5.以:表示手段、目的、原因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为了”、“因为”。例如:“以求利者群,以违天者少。”、“以讹传讹。”、“以怀先王之志”。

6.于:表示处所、方向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向”。例如:“维何不”,“于今著之”,“君子之德于其所偶。”

总之,文言虚词在文言文的表达中起到了连接词语、表示语气和调节句子结构等作用,对于准确理解和运用文言文有着重要的意义。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及举例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及举例

一、文言虚词的概念及作用

文言虚词指的是汉语中一些语法虚词,它们不具备具体的词义,但在句子中起到连接、衔接、修辞或者语法等作用。在古代文言文中,虚词的使用非常普遍,它们能够使文言文更为精练、严谨,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有助于理解古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也能够为现代汉语的学习和运用提供借鉴。

二、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及举例

1. 乃:表示主谓关系,相当于“是”、“为”。例句:心之所向,而身乃往之。

2. 乎:用在疑问句或表示感叹、命令等语气中。例句:是何也?乎不闻而闻之。

3. 所:用在定语之前,表示所指。例句:物尽其用,有所存乎?

4. 而:表示承接上文,连接句子或词语。例句:利而诱之,后人必从之。

5. 乘:表示趁着、利用。例句: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 以:表示手段、条件、原因等。例句: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7. 也:表示肯定、反问或者强调。例句:夫妇之间,恩爱和睦岂在多

相见也?

8. 久:表示时间的长久。例句:软风习习,暖日久照,万物复苏。

9. 乃:引申为表扬或者强调。例句:其言不称,乃谬也。

10. 物:表示具体的东西或者抽象的概念。例句:物是人非,事是人非。

11. 为:表示目的或者作用。例句: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12. 从:表示跟随、依照。例句:万事从俭,一则以意。

13. 其:表示所属。例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影响其家,并及其友。

14. 及:表示达到。例句:幸也几希,不可及也。

15. 虽:表示让步。例句:虽千万人吾往矣。

16. 亦:表示同样或者强调。例句:行百里者半九十,亦可以为学乎?

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意义总结

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意义总结

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意义总结

一、文言虚词的概述

文言虚词是指在古代文言文字中起连接和修饰作用的词汇。它们虽然在句子结

构中没有实际的意义,但却对表达句子的情感、语气和逻辑关系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学习和理解古代文言文,掌握这些常见的虚词用法及其意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就文言虚词的一些常见用法及其意义进行总结。

二、“之”字的用法与意义

1. “之”作介词,表示方向。如“由上而下,自左而右”。

2. “之”作连词,表示动态转变关系。如“从势弱者而求益焉”。

3. “之”作后置定语或修饰成分,表示所属关系。“儿童之味”。

4. “之”代替名词或人称代词做补全。“吾闻鬼神之能”。

5. “之”代替不定式做主语或宾语。“人生在世,各以幸福为目标”。

三、“其”字的用法与意义

1. “其”做形容词性限定成分或状语。“寒来暑往,岁月如梭,其迅速可骇”。

2. “其”做指示代词,表示所属或指代。“人人丧心病狂,乱世之中,其自保几?

3. “其”做连接词,表示并列关系。“见微知著、刻不容缓之义”。

4. “其”为动词或形容词前的句法结构。如“逼真如画,不可置信”。

5. “其”用于强调特定语气。“若婚姻中出现无法忍耐、无法跳过的问题,则也

就有必要去检查一下彼此的DNA了。”

四、“乃”字的用法与意义

1. “乃”表示因果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 “乃”作评价语气词,“圣贤言行皆可取者备奉”,其中“备奉”二字即为评价内容。

3. “乃”的用法延伸至连词引导差别反意。如“黄粱一梦始觉强身健体的重要性,所以应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 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今俞瑱得之/乃令吴玉守之 B.利为彼有 /宜为报仇 C.降家皆为上所杀/几为所误
D.我师乘之而入,宋忠匿于厕/斩孙泰于阵, 余众悉降
[答案]B
[解析]A中两个“之”都为代词,都译为 “居庸关”;B中第一个“为”为介词, 译为“被”;第二个“为”亦为介词,但 译为“给,替”;C中两个“所”字都是 助词,都与前面的“为”相应构成被动句 式;D中的两个“于”都是介词,都译为 “在”。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第一章
1.词性界定法 从词性的角度看,许多虚词是兼职的,即在 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词性,比如“之”有三种
(1)作代词 (2)作助词,一般有六种用法:一是定语的 标志,译为“的”,如“前车不忘,后车之(的) 师”;二是补语的标志,可译为“得”,如“以 其求思之(得)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 记》
2010年新课程高考一轮复习
理解常专见题十文一言虚词 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丹凤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 王玮
“常见文言虚词”指文言文中常用的副词、 介词、连词、助词和部分代词等。考纲划定了 18个,其中“而、乃、为、因、以、于、则、 之”等,是历年试卷中常考的。考查这些虚词, 不是要求去死板记忆,而是考查考生结合具体语
表示揣测语气,大概
表示婉商语气,还要
表示期望语气,希望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因、于、与、则、者、之)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因、于、与、则、者、之)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因、于、与、则、者、之)

十二、因

(一)介词。

1.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译文:无不是就着材料原来的形状模拟各种事物的形象。

②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

译文:所以凡是要做事就一定要遵循法令制度来行动,改革制度的人要根据时势而变通!

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译文:善于打战的人会根据形势把战争朝着有利的方向引导。

④我欲因之梦吴越。《梦游天姥吟留别》

译文:我想根据这(传说),梦游一趟越地(的天姥山)

2.依靠,凭借。

①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

译文:又凭借丰厚的钱财贿赂(在怀王手下)当权的大臣靳尚。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依靠别人的力量做了国君却损害他,是不仁义的。

3.表条件,趁着,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

译文:不如趁此机会好好地对待他。

②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译文:顺着把刘邦击倒在座位上,杀掉他。

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译文:秦国趁着胜利的机会,宰割天下的土地,分裂各国的河山。

4.表方法。通过,经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通过宾客到蔺相如门前谢罪。

(二)连词

1.表原因。因为,由于。

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译文:由于(因为)建造玉清宫,砍伐山中的树木,获得建造的材料,砍伐地方(面积),人人都见得到。

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译:施加恩泽,就要考虑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赏罚不当。

(二)副词。表承接

1.于是,就;因而。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附录8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而ér

(1)连词。

①表并列关系。不译或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②表递进关系。并且,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③表承接关系。不译或译为“就”“接着”。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④表转折关系。但是,却。

@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触龙说赵太后》)

⑤表假设关系。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⑥表因果关系。因而。

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病梅馆记》)

⑦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一般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⑧表目的关系。可不译。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2)代词。通“尔”。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

'.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

①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

②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

..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③既而:不久,一会儿。

既而

..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2.何hé

(1)疑问代词。

~

①单独作谓语。表原因,后常带语气助词“哉”“也”;相当于为什么,什么,什么原因。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②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代处所和事物,哪里,什么。

A.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B.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 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 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3. 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 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4. 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宾语或一个分 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 作用,可不译。
5. 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 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 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 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 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 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 译为“虽然”“倒是”。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 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7.表示因果关系, 8.表示目的关系,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

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历史演变法
了解文言虚词的历史演变过程,理解其在不 同历史时期的意义和用法。
运用技巧
注重语感培养
多读、多写、多听,培养对文言虚词的敏感 度和语感。
灵活运用规则
在理解基本规则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文言虚 词,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善于总结归纳
对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文言虚词进行总结 归纳,加深理解和记忆。
勤于查阅资料
遇到不熟悉的文言虚词,及时查阅相关资料, 深入了解其意义和用法。
常见错误与纠正方法
01
意义混淆
避免将文言虚词与其他同义词或 近义词的意义混淆,通过辨析比
较,明确其独特意义。
03
历史背景不明
了解文言虚词的历史背景和演变 过程,避免对其意义和用法产生
误解。
02
语法位置不当
注意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语法位 置,避免出现语法错误。
助词
用于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时间、频率等。
3
代词
用于代替前面提到的名词或短语,避免重复。
03
文言虚词的用法
助词
语气助词
用于表达说话人的语气,如疑问、感叹、陈述等。常见的语气助词有“乎”、“哉”、 “矣”、“也”等。例如,“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中的“哉”表达了强烈的
感叹语气。
结构助词
用于修饰名词或代词,表示所属、修饰、领属等关系。常见的结构助词有“之”、“者 ”等。例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之”用于表示所属关系。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永丰中学吴佳桃

1.而ér

(1)连词。①表并列关系。不译或译为“又”。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②表递进关系。并且,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③表承接关系。不译或译为“就”“接着”。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④表转折关系。但是,却。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触龙说赵太后》) ⑤表假设关系。如果,假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⑥表因果关系。因而。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病梅馆记》) ⑦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一般不译。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⑧表目的关系。可不译。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2)代词。通“尔”。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

①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②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③既而:不久,一会儿。既

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2.何hé (1)疑问代词。①单独作谓语。表原因,后常带语气助词“哉”“也”;相当于为什么,什么,什么原因。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②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代处所和事物,哪里,什么。A.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B.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③作定语。什么,哪。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30个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和意义

30个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和意义

30个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和意义文言虚词是文言文中用来衬托实词,在句中起着连接语气、表示

感叹、疑问、叙述、加强语气等作用的虚词。文言虚词的使用是文言

文语言风格的特色之一,也是文言文阅读和理解的难点之一。下面将

逐一介绍30个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和意义。

一、乎

“乎”是文言文中的一个常用虚词,具有多种用法。

1、表示疑问:常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例如:“天

与乎哉?”(《庄子·逍遥游》)

2、表示加强语气:常用于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加强语气。例如:“廉耻乎不居?(《论语》)

3、表示叙述:常用于句中,表示叙述、连接的作用。例如:“自

堯舜至於湯,不於乎芝艾”(《左传》)

4、用于句末,表示感叹:例如:“城作之乎”(《楚辞·九歌》)

二、矣

“矣”是文言文中常用的虚词,具有多种用法。

1、用于句末,表示肯定或断定:例如:“可乎矣,朕必与之游”(《庄子》)

2、用于句末,与“乎”相连,表示反问:例如:“有人焉矣?”(《论语》)

3、用于句末,表示感叹或祈使:例如:“善哉善哉”(《庄子》)

4、与“在”连用,表示动作、状态的持续:例如:“在哉乎”(《尚书》)

三、哉

“哉”是文言文中的一个虚词,常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感叹或

加强语气。例如:“夫孰与吾知哉?(《庄子》)

四、耶

“耶”是文言文中的一个虚词,常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的

语气。例如:“民与耶,何如?”(《论语》)

五、欤

“欤”是文言文中的一个虚词,常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的

语气。例如:“食欤?”(《易传》)

六、兮

“兮”是文言文中的一个虚词,常用于句末,表示感叹、疑问或

文言虚词意义及用法

文言虚词意义及用法

文言虚词意义及用法

1.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如:

(一)表示并列关系。如: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氓肃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⑤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过秦论》

⑥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

(二)表示递进关系。如: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承接关系。如: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四)表示转折关系。如: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

(五)表示假设关系。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③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六)表示修饰关系。如: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七)表示因果关系。如: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连词“而”“以”表承接、修饰关系的 辨别 ①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 家》) ②(屈原)投汨罗江以死(《屈原列 传》)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④木欣欣以向荣,(《归去来兮辞》)
【解析】①“夺”与“杀”,②“投”与“死” 在时间上、行动上有明显的先后,属承接关系。 ③“终日”与“思”,④“欣欣”与“向荣”是 同时发生的行为动作,前后有修饰关系。表修饰 的“而”“以”可译为“地”“着”,也可不译。 【解题指津】“而”用于两个动词的中间, 表示动作行为的先后连接时,它为承接或顺承关 系;如用于时间词、副词、形容词之后,前面的 时间词、副词、形容词与后面的动词或形容词构 成偏正关系时,它为修饰关系。
【解析】①句的“以”与后面的名词性短 语“沛公言”结合,②句的“以”与后面 的代词“之”结合,分别构成介宾短语, 可见两个“以”都用作介词。③④句的 “以”与后面的动词“啄”、“入”结合, 且处于两个动词的中间,起连接作用,故 为连词。 【解题指津】“以”后面是名词、代词 或名词性短语时,它是介词。如“以”处 在两个动词的中间,这两个动词表示的行 为动作等有时间上或动作上的先后,那它 就是连词。
2010年新课程高考一轮复习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 专题十一 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丹凤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
王玮
“常见文言虚词”指文言文中常用的副词、 介词、连词、助词和部分代词等。考纲划定了 18个,其中“而、乃、为、因、以、于、则、 之”等,是历年试卷中常考的。考查这些虚词, 不是要求去死板记忆,而是考查考生结合具体语 境理解并辨别其不同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文言虚词有三个特点:一是一词多类,如代 词“之”就有代词、助词、连词等用法;二是一 类多义,同样是作为代词的“之”,有时可作人 称代词(我、你、他),也可作指示代词(这、 这个、这种),还作助词;三是可以连用,最常 见的是句末语气助词的连用。如“寡人之于国也, 尽心焉耳矣”中的“焉耳矣”。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 法相同的一组是 A.童子亦欲学之乎 不如须臾之所 学也 B.遂言甫于朝 当其欣于所遇 C.金公以御史为参军 以勇气闻于诸 侯 D.听其召募 其皆出于此乎
答案:C
C项的两个“以”都是介词,形式上都可以 译为“凭着”。
2010年高考语文广东卷
辨析清楚,这正是要考的出题点。如“而”字,作连词时,
平时要有针对性地区分,把课本中最典型的例句深深刻在
可表示转折、并列、承接、修饰、假设等关系,极易混淆,
脑海中,作为对比的模本。下面我们举例说明: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 第一章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觉今是而昨非。 【解析】两个“而”字毫无疑问都是 连词,第(1)句表转折关系,第(2)句表面看 · · 是表转折,其实不然,“今是”不一定意 味着“昨非”,两者之间无转折的意思, 应该是并列关系。 (3)汝初闻言而怒。 (4)客逾庖而宴。
第二部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古代诗文阅读 · 第一章
四、总结技巧,理性上升 1.词性界定法 从词性的角度看,许多虚词是兼职的,即在 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词性,比如“之”有三种 词性: (1)作代词,有第一、第三人称两种。 (2)作助词,一般有六种用法:一是定语的 标志,译为“的”,如“前车不忘,后车之(的) 师”;二是补语的标志,可译为“得”,如“以 其求思之(得)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 记》);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 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今俞瑱得之/乃令吴玉守之 B.利为彼有 /宜为报仇 C.降家皆为上所杀/几为所误 D.我师乘之而入,宋忠匿于厕/斩孙泰于阵, 余众悉降
[答案]B [解析]A中两个“之”都为代词,都译为 “居庸关”;B中第一个“为”为介词, 译为“被”;第二个“为”亦为介词,但 译为“给,替”;C中两个“所”字都是 助词,都与前面的“为”相应构成被动句 式;D中的两个“于”都是介词,都译为 “在”。
【解析】这两个“而”字,连词,表示假设关 系,相当于“如果”、“假使”。复习时找找规律, 就会发现,它们的位置很特别,都在主语和谓语之 间。把这两个例句牢牢记住,考试时就不难辨别了。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 第一章
二、一词多类,分清用法 一个虚词有多种不同的用法,而相同的用 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如“之”:① 杳不知其所之也;②遂与之俱出;③燕雀安知 鸿鹄之志哉;④众人慕仰若水之归海;⑤不如 须臾之所学也。其中例①是实词;②~⑤作虚 词时,各有其不同的用法。“之”作代词时, “其”、“此”、“彼”、“尔”等皆可。一 词多类多用的虚词还有:乎、者、也、以、于、 而、则、焉、其、乃、与、矣、且、夫、为、 所、哉等。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 第一章
五、归纳整理,辨析异同 1.“以”作连词、介词的辨别 ①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梦游天姥吟 留别》)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③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④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 辞》) ⑤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信陵君窃符救赵》) ⑥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⑦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4.“者”作代词、助词的辨别 ①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 · ②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 传》) ③灭六国者,六国也(《阿房宫赋》) ④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鸿门宴》)
三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如“宋何罪 之有”,即“宋有何罪”(《公输》); 四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劝学》);五是用于主语 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师 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六是音 节助词,无实义,如“久之,目似瞑” (《狼》)。以上一至五是结构助词,通 过分析虚词的词性,以理解其意义和用法。
虚词的“意义”主要指它们相当于现代汉 语中的什么词,或该词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和大部分助词, 在现代汉语中都有对应的词语,只有极少 数助词在文言中起一些结构上的作用,现 代汉语中不用,没有意义。虚词的“用法” 主要指是什么词性、什么成分或在表情达 意上起了什么作用。
2010年高考山东卷

三、同类异形,注重积累 如表限定范围的副词有:只、止、特、但、 徒、惟、仅、直、啻。它们可译为:只、只是、 只有、仅仅。 表示时间短暂的副词有:少时、少顷、少间、 俄顷、俄而、未几、须臾、寻、旋、既而、斯须。 它们可译为:不久、立刻、随即、一会儿、片刻。 再如句首虚词,引起议论或表示感叹的有: 夫、盖、嗟夫、呜呼、噫、若夫。 句末虚词,表示各种语气的有:者、也、乎、 哉、矣、焉、邪(耶)、耳、尔、与(欤)。一 般根据文意可将它们译为:吗、呢、了、啊、吧。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 第一章
2.位置分析法 有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 同,因而理解虚词的作用和意义时,应从虚词在 句中的位置和前后关系、搭配习惯及其使用规律 等方面入手。如“乎”: (1)作语气助词:①表疑问或反问,常用在 句末,可译为“吗”“呢”,如“此非孟德之困 于周郎者乎”(《赤壁赋》)。②表感叹,一般 位于句尾或句中,多为感叹号。可译为 “啊”“呀”等,如“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难》);③位于形容词后,作词尾,如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

【解析】①表并列,②表承接,③表目的, ④表修饰,除⑤表原因外,其他都可以换 成“而”,因此都是连词。⑥⑦表凭借的 方法,前者“用、拿”,后者“把”,均 为介词。 【解题指津】除去表原因,解释为 “因为”的“以”之外,凡是能用“而” 替换的都是连词,否则是介词。
2.“以”与“因”作介词、连词、动词的辨 别 (1)以 ①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鸿门宴》) ②必以(之)分人(《曹刿论战》) ③一鸡瞥来,径进以啄(《促织》) ④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 记》)
5.标志识别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或固定 词组的标志词,如表被动的“见、于、为、 为所”等,表宾语前置的“之”(如“何 陋之有”)、“是”(如“惟利是图”) 等。“是以=以是”,译为“因为这”; “无以”译为“没有用来……的”; “其……之谓也(乎)”根据情况可译为 “大概(恐怕、难道)说的是……吧 (吗)”。

【解析】第(3)句“而”表承接,一目了然,第(4) 句就有疑惑,好像也是表承接的连词。承接有时间 上的,有逻辑上的。第(3)句属前一种情况,“闻言” 先发生,接着“怒”这种行为再发生;而“逾庖” 是表示去“宴”的行为方式,所以应是修饰关系。 (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6)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 第一章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 第一章
一、牢记典型,辨析易混
近5年高考虚词题的题干设问完全一样:“下列各组
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虚词的 用法灵活多变,甚至变幻莫测,出题者巧妙地从对比角度
设题,降低了难度,而又切合虚词本身的特点。从这里,
我们也得到有益的启示,复习阶段要把虚词易混用法一一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 第一章
(2)因 · ①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 论》) ②我欲因之梦吴越(《梦游天姥吟留 · 别》) ③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雁荡 山》) ④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 宗十思疏》)

【解析】①②句“因”的后面分别是名词 “河”、代词“之”,它们在句中表凭借, 是介词;③④句“因”的后面分别是动词 “造”、“喜”,在句中理解为连词的 “因为”。 【解题指津】“因”在句中用于名词、 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前面时,“它”是介词; 如果“因”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就是 连词。因为介词常与名词、代词、名词性 短语等构成介宾短语,而连词是不能的。
(2)作介词:它位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前,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等,用于 形容词后,表示比较,可译为“比”,如“其闻道也固 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3.语境推断法 一个虚词往往有多种用法,要理解其句中用法,必 须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如“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 属”(《赤壁赋》),“以”前有动词“驾”“举”, 后又有“属”,动作具有连贯性。因此,句中的“以” 应为连词。又如“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 壁赋》),后句没有紧承前句“一世之雄”的功名大加 赞许和充分肯定,而是用“安在”逆接,可见句中的 “而”为转折连词,可译为“可是、却”等。
考生在解答虚词题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对课内句 没有把握,甚至连课内句来自何处都不知道,更 谈不上准确分析了。因此,最重要的是要熟记课 内古文名篇名句,认真归纳课内含有规定的虚词 且意义和用法不会产生争议的句子中的虚词的意 义和用法。其次是知道课内的,却不知道运用迁 移法灵活解决试卷上的问题,这需要在平时做题 时,运用有关语法知识和文言常识,不断强化这 方面的能力。
4.结构分析法 即通过分析句中的语法结构去理解虚词在 句中的用法。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何辞为”(《鸿门宴》),句中有三个“为”, 前两句的主语是“人”和“我”,宾语是“刀 俎”和“鱼肉”,那句中的两个“为”应为动 词谓语,译为“是”;末句“何辞”,即“辞 何”,是个动宾结构,主语承前省略,可见句 末的“为”是表疑问的语气词,因为它不表示 实在意义。
(10年浙江卷)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 同的一组是 A. 其唯《易》乎 天之苍苍,其正色 邪 B. 拂衣而出 倚歇而和质 C. 遂得免焉 风雨兴焉 D.复还焉蜀 且贰焉楚也
18. B 解析:而:皆为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 第一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