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于(续)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 “在””、“从”。
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 战》——在
例句: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在……中
例句: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二 章》——从
于(续)
例句: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 纳谏》——在
例句: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 记》——在
指学过的知识)(《论语》) 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代人,他,
指曹刿。)(《曹刿论战》) 例句:陈胜佐之,并杀两尉。(代人,他,
指吴广。)
之(续)
例句:闻之,欣然规往。(指代渔人进桃 花源这件事。)(《桃花源记》)
例句: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 去。(指代小石潭的情景。)(《小石潭 记》)
则(续)
6 .表示因果或承接关系。可翻译成“就”。 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
辟患而有不为也。(《鱼我所欲也》) 7.表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例句: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 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例句: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例句:孔子云:何陋之有?(《陋 室铭》)
例句:莲之爱 《爱莲说》
例句: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爱莲 说》
之(续)
(4)在句中表示定语置后,即定语后 置的标志,可译为“的”。
例句:马之千里者。《马说》 例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
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例句: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
其(续)
例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十则》——他的,代可以做老 师的那个人。
例句: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狼》 — —它的,指狼的。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
文言虚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词类,它们通常没有具体的实际意义,而是用来表示语气、体态、语法结构等方面的用词。
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
法如下:
1.了:表示动作的完成或已经发生,也可以表示疑问、反问、感叹等
语气。
例如:“已而后知其所以然矣。
”、“自与先生辞,今三年矣。
”、“何事不伤人哉!”、“敷裘(fū)而辞了。
此干戈一也。
”
2.之:表示所属关系或方向性,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向”,
还可以表示动词的补充。
例如:“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
有坚忍不拔之志。
”、“直北之山”,“之言如君之语。
”
3.乎:表示疑问、反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呢”。
例如:“此之谓乎?”、“孔子受命于周而之昭公之时……君乎!”、“安
得其芳名之乎?”
4.而:连接并列词语、句子、动词与宾语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而且”、“却”。
例如:“一言而当之者,吾以穷久矣。
”、“病而后自既
至人皆死。
”、“敬告诸公,随便而言。
”
5.以:表示手段、目的、原因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为了”、“因为”。
例如:“以求利者群,以违天者少。
”、“以讹传讹。
”、“以怀先王之志”。
6.于:表示处所、方向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向”。
例如:“维何不”,“于今著之”,“君子之德于其所偶。
”
总之,文言虚词在文言文的表达中起到了连接词语、表示语气和调节句子结构等作用,对于准确理解和运用文言文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一、虚词的概念与分类在文言文中,虚词是指除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以外的一类词类,主要包括助词、语气助词、介词、连词等。
虚词在句子中起到连接语义和结构的作用,帮助表达说话人的思想和情感。
1. 助词:助于动态或静态动作动态化,使句子具有更加丰富的含义。
2. 语气助词:用来表示说话人的情感色彩和语气。
3. 介词:用来表示空间、方向、方式等关系。
4. 连词:连接句子成分,在句子中起到衔接、转折等作用。
二、虚词在文言文中的常见用法与意义1. 助词①能:表示“可能”的意思,有可能会发生某事情。
例如:“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离骚》)在这个句子里,“能”表示可以根据天候条件而导致海上航行困难。
②得:表示能够完成某种动作或者达到某种状态。
例如:“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花底·登鹳雀楼》)这句诗中,“得”表示通过在楼上观赏风景能够了解雨中花落的情况。
2. 语气助词①啊:表示感慨、援引事实或确认等。
例如:“燕于飞也,时哉乎!舍昆仑之巅而下者三万六千岁矣!”(《拟刘琨书》)这段话中,“啊”表示对燕子的神奇飞行做出感慨。
②哉:用于疑问句和感叹句,表达一种思考或对事物的震惊、赞美等情感。
例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世说新语·任诞篇》)这段话里,“哉”表示对生死的思考,深化了此言论。
3. 介词①於:表示时间、方位、动作等。
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苏轼《浪淘沙·滚滚长江东逝水》)这句词中,“於”表示向、往的意思。
②乎:表示疑问,常用在句末,表达对事物的怀疑或询问。
例如:“今聪者听之若座中人出言也;愚者听之若隔室中人出言也。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这段话里,“乎”表示对前面所说的情况进行确认或呼应。
4. 连词①而:连接并列成分、转折、衔接等。
例如:“秣陵虽好,吾不能老骥美焉。
”(刘禹锡《陋室铭》)这句话中,“而”表示内容上存在一种递进与反差的关系。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及举例
一、文言虚词的概念及作用文言虚词指的是汉语中一些语法虚词,它们不具备具体的词义,但在句子中起到连接、衔接、修辞或者语法等作用。
在古代文言文中,虚词的使用非常普遍,它们能够使文言文更为精练、严谨,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
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有助于理解古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也能够为现代汉语的学习和运用提供借鉴。
二、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及举例1. 乃:表示主谓关系,相当于“是”、“为”。
例句:心之所向,而身乃往之。
2. 乎:用在疑问句或表示感叹、命令等语气中。
例句:是何也?乎不闻而闻之。
3. 所:用在定语之前,表示所指。
例句:物尽其用,有所存乎?4. 而:表示承接上文,连接句子或词语。
例句:利而诱之,后人必从之。
5. 乘:表示趁着、利用。
例句: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 以:表示手段、条件、原因等。
例句: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7. 也:表示肯定、反问或者强调。
例句:夫妇之间,恩爱和睦岂在多相见也?8. 久:表示时间的长久。
例句:软风习习,暖日久照,万物复苏。
9. 乃:引申为表扬或者强调。
例句:其言不称,乃谬也。
10. 物:表示具体的东西或者抽象的概念。
例句:物是人非,事是人非。
11. 为:表示目的或者作用。
例句: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12. 从:表示跟随、依照。
例句:万事从俭,一则以意。
13. 其:表示所属。
例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影响其家,并及其友。
14. 及:表示达到。
例句:幸也几希,不可及也。
15. 虽:表示让步。
例句:虽千万人吾往矣。
16. 亦:表示同样或者强调。
例句:行百里者半九十,亦可以为学乎?17. 乱:表示动作溢出或者超越。
例句:草木乱生,阳光普照。
18. 姑且:表示暂时、姑且如此。
例句:姑且让步,以求和解。
三、总结和回顾文言虚词作为古代文言文中重要的语言元素,具有深邃的内涵和丰富的用法。
通过对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进行全面了解,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古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也能够为现代汉语的学习和运用提供启发。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虚词,在古代文言文中是指一类功能虚弱、往往没有独立含义的词语。
虚词通常没有具体的指代对象,也不具备表述事件、性质或情感的能力。
虚词在句子中主要充当连接词、助词或虚词副词的作用,用以连接或标识动作、状态和关系等。
为了便于理解,本文将介绍文言文中常见的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 之:表示“的”、“之”的关系,用于连接名词与名词或名词与形容词,表示所属关系。
例如:“东方之国”、“学之深”。
2. 乎:用于疑问句或反问句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呢”或“啊”。
例如:“何乎”,意为“何事呢?”;“不攻自破者,人乎人也”,意为“不攻自破的是人吗?”3. 而:用于连接并列成分,表示转折或递进关系。
例如:“父子之别,如是而已”;“志之大者,愈艰苦而愈可贵”。
4. 所:用于连接动词与宾语,表示被动的意义。
例如:“所行者,不以己之私欲也”。
5. 为:用于表示目的、结果或理由。
例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子曰:‘为政以德,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6. 以:用于连接动词与宾语,表示手段或方式。
例如:“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以降维持纪律”。
7. 于:表示时间、地点或手段。
例如:“胡人有善射者,受中国为师焉”,表示时间;“于乎千里之外,可以鄂矣”,表示地点;“忠信者,不为自己,视于事,顺于时”,表示手段。
8. 与:用于连接两个名词或代词,表示共同、对比或连接关系。
例如:“短兵不能与长兵共战”;“与时俱进”。
9. 又:用于连接两个动作的时间,表示先后顺序。
例如:“今日之事,有世俗者,有独我者。
大家必不能又如我”。
意为“今天的事情,有世俗的,有只有我一个的。
大家必定不能再像我这样”。
10. 乃:表示结果或转折关系。
例如:“虞舜用九服,乃登帝位”;“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吾与父母曾订,今乃取尔”。
11. 其:用于连接名词或代词,表示所属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他的”、“她的”、“它的”。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因、于、与、则、者、之)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因、于、与、则、者、之)十二、因(一)介词。
1.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
(《核舟记》)译文:无不是就着材料原来的形状模拟各种事物的形象。
②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
译文:所以凡是要做事就一定要遵循法令制度来行动,改革制度的人要根据时势而变通!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译文:善于打战的人会根据形势把战争朝着有利的方向引导。
④我欲因之梦吴越。
《梦游天姥吟留别》译文:我想根据这(传说),梦游一趟越地(的天姥山)2.依靠,凭借。
①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屈原列传》)译文:又凭借丰厚的钱财贿赂(在怀王手下)当权的大臣靳尚。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译文:依靠别人的力量做了国君却损害他,是不仁义的。
3.表条件,趁着,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
(《鸿门宴》)译文:不如趁此机会好好地对待他。
②因击沛公于坐。
(《鸿门宴》)译文:顺着把刘邦击倒在座位上,杀掉他。
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译文:秦国趁着胜利的机会,宰割天下的土地,分裂各国的河山。
4.表方法。
通过,经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通过宾客到蔺相如门前谢罪。
(二)连词1.表原因。
因为,由于。
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译文:由于(因为)建造玉清宫,砍伐山中的树木,获得建造的材料,砍伐地方(面积),人人都见得到。
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谏太宗十思书》)译:施加恩泽,就要考虑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赏罚不当。
(二)副词。
表承接1.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
(《赤壁之战》)译文:于是拔刀砍断面前放奏章的桌子。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蔺相如于是捧着璧退了几步站住,背靠着柱子。
③因谕曰:“尚书固负若属耶?……”。
(《段太尉逸事状》)译文:(太尉)于是开导他们说:“郭尚书难道亏待你们了吗?④因招樊哙出(《鸿门宴》)译文:于是招樊哙出来。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之:指示代词,表示地点,时间和程度,意为“在此以后”。
例如:于是之后,他便离开了。
2.所:指示代词,表示所说的事物,用于指示上文或前文提到的事物,意为“说道的”。
例如:所谓的节俭就是节约和勤俭的意思。
3.其:指示代词,表示未曾提到的,或代替事物的代词,意思是“那”或“它”。
例如:其实他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4.具:形容词,表示拥有特定属性或特质,意思是“有”。
例如:这
种做法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5.以:介词,表示用,通常放在动词前,意思是“用”。
例如:以谨
慎的眼光审视问题。
6.致:介词,表示对事的影响,意思是“对…有影响”。
例如:致使
大众的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
7.于:介词,表示状态,意思是“对…处于”。
例如:孩子们处于一
种无助的状态。
8.仍:副词,表示状态,意思是“仍然”或“还是”。
例如:他仍是
个孩子。
9.然:副词,表示结果,意思是“因此”或“所以”。
例如:他不服气,然后离开了。
10.者:名词后缀,用于表示人或事,意思是“…的人”或“…的事物”。
例如:发明者们在不断的改进其设计。
11.故:副词,表示结果,意思是“因此”或“所以”。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总结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总结文言虚词是一类在句子中起连接作用、表示语气、修饰词性等的词语,在古代文言文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下面是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总结:1.之:表示动作的方向或对象,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之”。
例如:“君子之道”(君子的道德标准)。
2.而:表示并列、转折、递进等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而且”、“但是”、“并且”等。
例如:“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学习起来不知疲倦,教导别人毫不厌倦。
3.乎:表示疑问、感叹或加强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呢”等。
例如:“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天地的规律是损耗本份上还有余,满足不够。
4.也:表示肯定、强调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呀”等。
例如:“世之奇伟、瑰怪、多见者皆出于无功名之后,一介布衣。
”(世界上的奇异、奇怪、多见的都是没有功名的人。
5.乃:表示因果关系、推论、转折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就是”、“于是”、“可见”等。
例如:“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人生在世犹如白驹过隙。
6.才:表示程度低或时间晚于预期,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才”、“还”。
例如:“独不见夫大诗人之所以为大者,固有以其发于前古才也。
”7.曰:表示说话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说”、“称”等。
例如:“人曰:使石有知”(人们说:如果石头有知觉)。
8.若:表示条件、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如果”、“假如”。
例如:“若非中道而废,则不可复保持人之正之心也。
”总的来说,文言虚词在句子中起到连接各个成分、表达语气、修饰词性等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虚词的使用较为灵活,需要根据具体语境和句子结构进行理解。
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连词
用于连接两个并列的词语或短语,表示并列关系。
ABCD
助词
用于修饰名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用 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语气词
用于句末,表示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
其
表示推测、反问、强调等语气,相当 于现代汉语中的“大概”、“难道” 、“一定”等。
用于修饰名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 “的”。
助词
用于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时间、频率等。
3
代词
用于代替前面提到的名词或短语,避免重复。
03
文言虚词的用法
助词
语气助词
用于表达说话人的语气,如疑问、感叹、陈述等。常见的语气助词有“乎”、“哉”、 “矣”、“也”等。例如,“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中的“哉”表达了强烈的
感叹语气。
结构助词
用于修饰名词或代词,表示所属、修饰、领属等关系。常见的结构助词有“之”、“者 ”等。例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之”用于表示所属关系。
遇到不熟悉的文言虚词,及时查阅相关资料, 深入了解其意义和用法。
常见错误与纠正方法
01
意义混淆
避免将文言虚词与其他同义词或 近义词的意义混淆,通过辨析比
较,明确其虚词的历史背景和演变 过程,避免对其意义和用法产生
误解。
02
语法位置不当
注意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语法位 置,避免出现语法错误。
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 法
• 文言虚词概述 • 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 • 文言虚词的用法 • 文言虚词的辨析与运用
01
文言虚词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文言虚词是指古代汉语中那些没有具 体词汇意义、只表示语法意义的词。
文言虚词的作用和意义
文言虚词的作用和意义
文言虚词是指在古代汉语文言中用来起连接、修饰、补充等作用的虚词。
它们在句子中没有实际的含义,但起到了连接、衔接、修饰、限制等语法作用,使句子更加完整、准确、流畅。
文言虚词的作用和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连接作用:文言虚词能够连接句子中的词语、短语或从句,起到连接上下文的作用,使句子的结构更加完整。
例如:“而”、“乃”等连接词能够连接并列的词语或句子,起到衔接作用。
2. 修饰作用:文言虚词能够修饰名词、动词或形容词,起到限定、修饰的作用。
例如:“之”、“其”等代词能够修饰名词,起到指代、代替的作用;“者”、“乎”等虚词能够修饰动词或形容词,起到强调、疑问等作用。
3. 补充作用:文言虚词能够在句子中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使句子更加详细、具体。
例如:“也”、“之所以”等虚词能够补充说明原因、目的等;“即”、“皆”等虚词能够补充说明范围、全部等。
4. 语气作用:文言虚词能够表示说话人的语气、情感等,起到语气调整的作用。
例如:“吗”、“哉”等虚词能够表示疑问、反问的语气;“已”、“庸”等虚词能够表示肯定、否定的语气。
文言虚词在古代汉语文言中起到连接、修饰、补充和语气调整等作
用,使句子更加准确、流畅,增强了语言的表达能力。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文中的虚词是指那些没有具体意义的词语,但在句子中起到连接、修饰和补充等作用。
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有18个,包括了助词、连词和语气词。
下面将逐个介绍这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 之:表示所属关系或动作的结果。
例如:“吾父之书”表示“我父亲的书”;“食之”表示“吃掉”。
2. 乎:用于疑问句中,表示问句的语气。
例如:“何以言之乎?”表示“怎样才能说得清楚呢?”3. 者:用于句尾,表示动作的主体。
例如:“吾行者”表示“我去”。
4. 矣:用于句尾,表示肯定或停顿的语气。
例如:“已矣”表示“已经了”;“行矣”表示“可以走了”。
5. 也:用于句尾,表示肯定或加强语气。
例如:“吾也能来”表示“我也会来”。
6. 与:用于句中,表示动作的对象。
例如:“与人为善”表示“与人做好事”。
7. 乃:表示转折、结果或连词。
例如:“是乃”表示“就是”。
8. 以:表示手段、理由或目的。
例如:“以此为证”表示“以此为证据”。
9. 于:表示时间、地点等。
例如:“于今日”表示“在今天”。
10. 皆:表示全部或都。
例如:“皆知此事”表示“大家都知道这件事”。
11. 自:表示起点或动作来源。
例如:“自此”表示“从此”。
12. 若:表示条件或比较。
例如:“如此”表示“这样”。
13. 将:表示将来的动作或推测。
例如:“将行”表示“将要去”。
14. 乎:用于句中,表示疑问或反问。
例如:“明声乎?”表示“你明白吗?”15. 固:表示肯定或强调。
例如:“固然”表示“确实如此”。
16. 亦:表示也或同样。
例如:“亦可”表示“也可以”。
17. 焉:表示地点、程度或方法等。
例如:“何以?”表示“怎么样?”;“焉得”表示“怎么能得到”。
18. 哉:表示感叹或疑问。
例如:“何其喜哉!”表示“多么高兴啊!”这些虚词在文言文中起到了连接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作用,丰富了句子的表达方式,使句子更加丰满和传神。
在学习和理解文言文时,对这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有所了解,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翻译文言文的句子。
文言虚词的作用和意义
文言虚词的作用和意义文言虚词,是古代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词类。
它们一般不具备独立的实际意义,但在句子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文言虚词的作用和意义展开讨论,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代文言文的写作特点。
一、表示推测和疑问的文言虚词在古代文言文中,有一类常见的文言虚词用于表示推测和疑问的意思。
比如,“豫”、“或”、“何”等词,在句子中起到了推测或者疑问的作用,帮助作者表达自己的思考和猜测。
这些虚词使得文言文显得更加委婉、含蓄,给读者留下了一些思考的余地。
二、表示程度和语气的文言虚词古代文言文中还有一类文言虚词用于表示程度和语气的变化。
比如,“甚”、“可”、“而已”等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者副词,使得句子的表达更加夸张或者克制,增强语气的表达效果。
这些虚词使句子更富有韵律感,给读者带来了一种独特的文学享受。
三、表示假设和条件的文言虚词文言虚词还常常用于表示假设和条件。
比如,“若”、“如”、“倘若”等词,在句子中起到了引导假设和条件的作用,使得句子更具逻辑性和权威性。
这些虚词使得作者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判断和推断,增强了句子的说服力和可读性。
四、表示程度变化的文言虚词古代文言文中还有一类文言虚词在表示程度变化时起到重要作用。
比如,“稍微”、“适可而止”、“不敢”等词,用于修饰动词或者形容词,使得句子表达更加细腻和含蓄。
这些虚词在表达中体现了作者的自谦和谦虚之心,给人一种温和而有礼的感觉。
总结起来,文言虚词的作用和意义是多样的,它们不仅能够帮助作者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还能够给读者带来一种古典而优雅的阅读体验。
熟悉并理解这些虚词的用法,对于学习古代文言文以及欣赏文言文的魅力都是非常有益的。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文言虚词在古代文言文中的重要地位。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虚词是汉语中常用的虚词。
在古代文学及古代汉语中广泛使用,如今在文言文中仍可见其踪迹。
这些虚词在文言文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些虚词甚至可以改变文句的意思。
下面将介绍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 之 - 用于表示“的、地、得”的意思,如“之人”、“之乐”、“之词”等。
2. 乎 - 用于疑问句,相当于“吗”或“呢”,如“何乎?”、“谁乎?”等。
3. 兮 - 用于表示感叹或疑问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或“哦”,如“兮何声也?”、“兮非六也?”等。
4. 而 - 用于连接两个句子或词语,相当于“并且”、“同时”,如“行而不辍”、“食而不厌”等。
5. 于 - 用于表示“在、向、于”等意思,如“于彼”、“于此”、“于是”等。
6. 乃 - 用于表示转折或结果,相当于“却”、“结果是”,如“神人乃归”、“愍人乃一起”。
7. 以 - 用于表示动作的手段或原因,相当于“用、因为”,如“以行诈也”、“以战则胜”。
8. 呼 - 用于表示呼唤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哟”、“嗨”等,如“呼关张”、“呼天”。
9. 也 - 用于表示肯定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是”,如“人也者”、“实也”。
10. 自 - 用于表示“自己”或“由自己”等意思,如“自行车”、“自思自忖”。
11. 讵 - 用于表示否定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怎么可能”、“岂、奈何”等,如“讵知吾之不可?”、“讵敢如此!”12. 然 - 用于表示肯定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了、的确、的话”等,如“然则”、“今者不然”。
13. 乘 - 用于表示趁着机会或利用某种情境,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趁、借着”等,如“乘胜而进”、“乘兴而来”。
14. 矣 - 用于表示断定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的确、完毕”等,如“人而无信,不知其矣”。
15. 俱 - 用于表示“都、一起”的意思,如“俱往矣”、“俱乐部”。
16. 亦 - 用于表示一种转折或递进的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也、同样”等,如“仁义之师,所在亦顺”。
30个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和意义
30个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和意义文言虚词是指在文言文中没有具体意义或意义模糊的词语,主要用于构建句子结构、衔接语意关系,或者表示语气、情感等。
以下列举了30个常见的文言虚词及其常见用法和意义:1.乃:表达原因、结果等关系,相当于“因为”、“所以”。
2.之:起连接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地”等。
3.以:表示目的、手段、条件等,相当于“为了”、“用”、“如果”等。
4.为:起连接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为”等。
5.而: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但是”、“然而”。
6.乎:用于疑问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呢”。
7.亦:表示“也”、“还”等,用于肯定句、疑问句、否定句等。
8.方:表示目的、结果等,相当于“为了”、“以至于”等。
9.将:表示将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要”、“将要”等。
10.故:表示原因、结果、连词等,相当于“所以”、“因此”等。
11.即:表示连词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也就是”、“也即是”等。
12.乃:表示结果、动作让渡等,相当于“才”、“只是”等。
13.焉:表示地点、程度、方式等,相当于“在哪里”、“多少”等。
14.过:表示经历、肯定、能力等,相当于“经历”、“必定”等。
15.然:表示转折、结果等,相当于“但是”、“如此”等。
16.及:表示连接、接近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和”、“跟”等。
17.岂: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岂非”等。
18.以:表示手段、条件,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如果”等。
19.抑:表示抑制、转折等,相当于“却”、“而是”等。
20.境:表示状态、程度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的”等。
21.虽:表示转折、让步等,相当于“虽然”、“不过”等。
22.奈:表示无奈、惋惜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是”、“可怜”等。
23.还:表示还回、表示程度等,相当于“还给”、“更加”等。
24.物:泛指事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东西”、“物品”等。
25.必:表示肯定、必须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定”、“必须”等。
文言文的用法和意义18个虚词
文言文的用法和意义18个虚词一、文言文的用法解析1. “者”字的用法及意义文言文中,“者”字多用作指示代词或标志性词语,表示前面所述内容的人或事物。
它通常置于名词、代词等前面,能够确定并说明其所指。
例如:“吾闻贞良之士,则莫如中岳也。
”(《尔雅·释典》)这里,“者”字指示“貞良之士”,强调了“中岳”具备成为贞良之士的特点或条件。
2. “之”字的用法及意义在文言文中,“之”字可作两种不同用法:一是作名词性后缀,在古汉语中承担着表达范围和领域的功能;二是作介词,表示所有关系。
例如:“大抵人生在世须安分守己,以养身体而拚图者甚少。
”(《石鼓经序》)这句话中,“之”表达了养身体和拚图皆属于人生在世该遵守的范围。
二、虚词在文言文中的功能探究1. 虚词“不”的使用及含义阐释“不”是常见的虚词之一,它在文言文中多作副词使用,表示否定、非或不愿意。
例如:“夫抽奖受若干价者,或遗进厌交,申则能不能备闻乎?”(《汉书·律历志》)这句话中,“不”表达了遗漏和无法补齐的意思。
2. 虚词“可”的多重含义“可”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较为复杂,含义繁多。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表示可能性、助动词、假设语气等。
例如:“凡备序马以待仪者闻上声,则可欲进也。
”(《尔雅·释典》)这句话中,“可”表达了可能要前进的意愿。
3. 虚词“皆”的普遍性和泛指性“皆”字是常用虚词之一,在文言文中具有普遍性和泛指性的特点。
它可以代替几乎全部人或事物,起到概括整体或统一集体的作用。
例如:“今天下人皆以身利心命不振。
”(清朝·纳兰性德《虞美人·倾国倾城倾帝京》)这句话中,“皆”表示了整个世界的人都具有类似的心境。
三、文言文虚词的意义与表达1. 虚词“曰”的引述功能“曰”字在古代用作引述,起着标明话语的功能。
它通常出现在对话或引述他人说过的话后面。
例如:“仲尼曰:‘君子贫而无怨,富而不骄;交之以礼,毋因乎其外罪也’。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文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虚词是指没有实际意义或难以具体指代的词语,主要用于语法功能或句法结构的表达。
文言文中有许多虚词,其中常见的有义助词、状助词、声助词、副助词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文言文中常见的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义助词1. 之意义:表示动作的发出方和受事方的关系,通常译为“的”。
用法:在句子中作为定语,修饰名词或代词。
例如:“秦之破楚也,三月而后得胜。
”(《史记·秦始皇本纪》)2. 乎意义:表示疑问或加强语气,通常译为“吗”、“啊”、“呢”等。
用法:在句子中独立使用,用于疑问句或感叹句中。
例如:“苍天乎,弄璋之善者也。
”(《左传·哀公十六年》)3. 而意义:连接并列的词语或短语,通常译为“而且”、“却”等。
用法:在句子中用于连接两个并列的词语或短语,起承接作用。
例如:“吾闻之诚多而碎者乎,望诸弟!”(《左传·文公八年》)4. 乃意义:表示结果或推断,通常译为“于是”、“因此”。
用法:在句子中用于引起结果或推断,常与“故”相对。
例如:“深构念也,故行自守以好谨,乃知君子之于国也。
”(《礼记·中庸》)二、状助词5. 也意义:表示肯定、感叹、提问、推测等语气,通常译为“了”、“啊”、“吗”等。
用法:在句子末尾或句中独立使用,用来表示语气。
例如:“明乎哉!礼之有恒,民之有穷也”,(《礼记·大同篇》)6. 焉意义:表示动作、状态的场所,通常译为“在”、“往”。
用法:在句子中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进行的场所。
例如:“斥之东南隅焉,具之以闾巷。
”(《周礼·春官宗伯》)7. 兮意义:表示语气的停顿和思索,通常译为“啊”、“呀”等。
用法:在句子中用于表示思索、停顿等语气。
例如:“有德者,先古之达人,师古之贤人。
兮,未有尝见之;然灵然致之。
”(《老子》)8. 矣意义:表示语气的断定或肯定,通常译为“了”、“呀”等。
用法:在句子中用于表示完结、断定或肯定的语气。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而、何、乎、乃、其、且)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而、何、乎、乃、其、且)一、而(一)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又”、“和”、“与”或不译。
例: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译文:剑门关既气象非凡,也格外高险。
一人来把守,万人难过关。
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螃蟹有六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2.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并且”、“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译文:楚怀王起了贪心,并且信任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译文: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接着”、“就”、“才”或不译。
①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把它丢在地上,拔出剑砍,使玉斗破碎。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译文: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赤壁赋》)译文: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
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译文: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不也很愉快的吗?⑤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了。
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短处自己也有,就要帮助改正自己与他们一样的习惯。
"4.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例: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烛之武退秦师》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译文: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③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劝学》)译文:声音并没有变大,可是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
④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完整版)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完整版)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摘要:一、文言虚词的概述1.定义及作用2.分类二、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1.之2.者3.其4.且5.若6.所7.为8.焉9.以10.因11.与12.和13.则14.而15.与16.然17.则18.故三、文言虚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传承与演变1.意义的变化2.用法的拓展四、如何运用文言虚词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1.掌握基本意义和用法2.结合语境理解含义3.学以致用,练习写作正文:文言文的18个虚词是古汉语中最为重要的辅助词,它们在句子中起着连接、修饰、限定等作用。
虚词虽然不能独立成句,但却是构建文言文句子的基石。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1.之:代词,表示所属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如:《论语·学而》:“吾丧我马,亦可矣。
”2.者:表示人或者事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人”或“……的事物”。
如:《史记·项羽本纪》:“项籍者,下相人也。
”3.其:代词,表示远指,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那”、“那个”等。
如:《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4.且:副词,表示将要。
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欲伐曹,使荀息且观。
”5.若:代词,表示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如果”。
如:《孟子·公孙丑下》:“若药弗良,焉用医者?”6.所:与“为”连用,构成“为……所”,表示被动。
如:《史记·赵世家》:“公子宋所为见陵侮者,欲以求信也。
”7.为:介词,表示替代或为了。
如:《论语·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8.焉:兼词,表示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
如:《论语·子罕》:“子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9.以:介词,表示手段或依据。
如:《论语·述而》:“子贡问曰:‘敢问昭文之鼓琴,师襄之舞,何谓也?’”10.因:介词,表示凭借或依靠。
文言文虚词意义和用法
文言文虚词意义和用法文言文虚词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
文言虚词在文言文中一般不作句子成分,是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
文言虚词可以作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
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而】1.连词:能表达多种关系的连词、短语和从句。
(1)表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译作“和”或“及”或“又”。
(2)表累进关系。
可以翻译为“和”或“和”。
(3)表承接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译作“就”“才”“接着”。
(4)扭转关系。
它可以翻译为“但是”和“但是”。
(5)表假设关系,可译作“如果”、“假如”。
(6)有时可以翻译为“Di”。
(7)表示因果关系,译作“因而”“所以”。
(8)它通常翻译成“来”或“不”。
(9)为下文提出更甚的事情作衬托,译作“还”“尚且”常与“何况”“而况”相呼应,表递进。
2.代词:仅用作第二人称,通“儿”,一般用作定语,翻译成“你的”,也用作主语,翻译成“你的”。
3、通“如”:好像,如同。
如:军惊而坏都舍。
二、 [他]1、疑问代词(1)单独用作谓语,询问原因,后跟语气词“在”和“耶”。
翻译为“为什么”和“什么原因”。
(2)用作前置的宾语,问处所或事物,译作“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3)用作属性。
翻译成“什么”和“哪里”。
(4)用作状语,常表示反问。
译作“为什么”“怎么”。
副词:程度的表达,常用在形容词之前。
怎么,怎么,怎么。
3、构成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三、 [胡]1、语气助词(1)它显示出疑问的语气。
翻译成“做”和“做”。
(2)表反问语气。
相当于“呢”。
2.介词:用法相当于“于”。
3、作形容词词尾。
四、奈1、副词(1)它表示两个事件的逻辑连续性或时间连续性。
它可以翻译成“just”、“this is”、“then”等等。
(2)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
译作“却”“竟然”“反而”等。
(3)表示对事物范围的限制。
翻译成“人才”、“唯一”等等。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 第一章
二、一词多类,分清用法 一个虚词有多种不同的用法,而相同的用 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如“之”:① 杳不知其所之也;②遂与之俱出;③燕雀安知 鸿鹄之志哉;④众人慕仰若水之归海;⑤不如 须臾之所学也。其中例①是实词;②~⑤作虚 词时,各有其不同的用法。“之”作代词时, “其”、“此”、“彼”、“尔”等皆可。一 词多类多用的虚词还有:乎、者、也、以、于、 而、则、焉、其、乃、与、矣、且、夫、为、 所、哉等。
【解析】①表并列,②表承接,③表目的, ④表修饰,除⑤表原因外,其他都可以换 成“而”,因此都是连词。⑥⑦表凭借的 方法,前者“用、拿”,后者“把”,均 为介词。 【解题指津】除去表原因,解释为 “因为”的“以”之外,凡是能用“而” 替换的都是连词,否则是介词。
2.“以”与“因”作介词、连词、动词的辨 别 (1)以 ①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鸿门宴》) ②必以(之)分人(《曹刿论战》) ③一鸡瞥来,径进以啄(《促织》) ④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 记》)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 第一章
(2)因 · ①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 论》) ②我欲因之梦吴越(《梦游天姥吟留 · 别》) ③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雁荡 山》) ④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 宗十思疏》)
【解析】①②句“因”的后面分别是名词 “河”、代词“之”,它们在句中表凭借, 是介词;③④句“因”的后面分别是动词 “造”、“喜”,在句中理解为连词的 “因为”。 【解题指津】“因”在句中用于名词、 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前面时,“它”是介词; 如果“因”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就是 连词。因为介词常与名词、代词、名词性 短语等构成介宾短语,而连词是不能的。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 第一章
2.位置分析法 有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 同,因而理解虚词的作用和意义时,应从虚词在 句中的位置和前后关系、搭配习惯及其使用规律 等方面入手。如“乎”: (1)作语气助词:①表疑问或反问,常用在 句末,可译为“吗”“呢”,如“此非孟德之困 于周郎者乎”(《赤壁赋》)。②表感叹,一般 位于句尾或句中,多为感叹号。可译为 “啊”“呀”等,如“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难》);③位于形容词后,作词尾,如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 第一章
五、归纳整理,辨析异同 1.“以”作连词、介词的辨别 ①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梦游天姥吟 留别》)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③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④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 辞》) ⑤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信陵君窃符救赵》) ⑥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⑦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解析】第(3)句“而”表承接,一目了然,第(4) 句就有疑惑,好像也是表承接的连词。承接有时间 上的,有逻辑上的。第(3)句属前一种情况,“闻言” 先发生,接着“怒”这种行为再发生;而“逾庖” 是表示去“宴”的行为方式,所以应是修饰关系。 (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6)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虚词的“意义”主要指它们相当于现代汉 语中的什么词,或该词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和大部分助词, 在现代汉语中都有对应的词语,只有极少 数助词在文言中起一些结构上的作用,现 代汉语中不用,没有意义。虚词的“用法” 主要指是什么词性、什么成分或在表情达 意上起了什么作用。
2010年高考山东卷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 第一章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 第一章
一、牢记典型,辨析易混
近5年高考虚词题的题干设问完全一样:“下列各组
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虚词的 用法灵活多变,甚至变幻莫测,出题者巧妙地从对比角度
设题,降低了难度,而又切合虚词本身的特点。从这里,
我们也得到有益的启示,复习阶段要把虚词易混用法一一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 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今俞瑱得之/乃令吴玉守之 B.利为彼有 /宜为报仇 C.降家皆为上所杀/几为所误 D.我师乘之而入,宋忠匿于厕/斩孙泰于阵, 余众悉降
[答案]B [解析]A中两个“之”都为代词,都译为 “居庸关”;B中第一个“为”为介词, 译为“被”;第二个“为”亦为介词,但 译为“给,替”;C中两个“所”字都是 助词,都与前面的“为”相应构成被动句 式;D中的两个“于”都是介词,都译为 “在”。
辨析清楚,这正是要考的出题点。如“而”字,作连词时,
平时要有针对性地区分,把课本中最典型的例句深深刻在
可表示转折、并列、承接、修饰、假设等关系,极易混淆,
脑海中,作为对比的模本。下面我们举例说明: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 第一章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觉今是而昨非。 【解析】两个“而”字毫无疑问都是 连词,第(1)句表转折关系,第(2)句表面看 · · 是表转折,其实不然,“今是”不一定意 味着“昨非”,两者之间无转折的意思, 应该是并列关系。 (3)汝初闻言而怒。 (4)客逾庖而宴。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 第一章
四、总结技巧,理性上升 1.词性界定法 从词性的角度看,许多虚词是兼职的,即在 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词性,比如“之”有三种 词性: (1)作代词,有第一、第三人称两种。 (2)作助词,一般有六种用法:一是定语的 标志,译为“的”,如“前车不忘,后车之(的) 师”;二是补语的标志,可译为“得”,如“以 其求思之(得)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 记》);
三、同类异形,注重积累 如表限定范围的副词有:只、止、特、但、 徒、惟、仅、直、啻。它们可译为:只、只是、 只有、仅仅。 表示时间短暂的副词有:少时、少顷、少间、 俄顷、俄而、未几、须臾、寻、旋、既而、斯须。 它们可译为:不久、立刻、随即、一会儿、片刻。 再如句首虚词,引起议论或表示感叹的有: 夫、盖、嗟夫、呜呼、噫、若夫。 句末虚词,表示各种语气的有:者、也、乎、 哉、矣、焉、邪(耶)、耳、尔、与(欤)。一 般根据文意可将它们译为:吗、呢、了、啊、吧。
2010年新课程高考一轮复习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 专题十一 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丹凤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
王玮
“常见文言虚词”指文言文中常用的副词、 介词、连词、助词和部分代词等。考纲划定了 18个,其中“而、乃、为、因、以、于、则、 之”等,是历年试卷中常考的。考查这些虚词, 不是要求去死板记忆,而是考查考生结合具体语 境理解并辨别其不同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文言虚词有三个特点:一是一词多类,如代 词“之”就有代词、助词、连词等用法;二是一 类多义,同样是作为代词的“之”,有时可作人 称代词(我、你、他),也可作指示代词(这、 这个、这种),还作助词;三是可以连用,最常 见的是句末语气助词的连用。如“寡人之于国也, 尽心焉耳矣”中的“焉耳矣”。
4.“者”作代词、助词的辨别 ①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 · ②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 传》) ③灭六国者,六国也(《阿房宫赋》) ④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鸿门宴》)
(2)作介词:它位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前,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等,用于 形容词后,表示比较,可译为“比”,如“其闻道也固 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3.语境推断法 一个虚词往往有多种用法,要理解其句中用法,必 须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如“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 属”(《赤壁赋》),“以”前有动词“驾”“举”, 后又有“属”,动作具有连贯性。因此,句中的“以” 应为连词。又如“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 壁赋》),后句没有紧承前句“一世之雄”的功名大加 赞许和充分肯定,而是用“安在”逆接,可见句中的 “而”为转折连词,可译为“可是、却”等。
【解析】①句的“以”与后面的名词性短 语“沛公言”结合,②句的“以”与后面 的代词“之”结合,分别构成介宾短语, 可见两个“以”都用作介词。③④句的 “以”与后面的动词“啄”、“入”结合, 且处于两个动词的中间,起连接作用,故 为连词。 【解题指津】“以”后面是名词、代词 或名词性短语时,它是介词。如“以”处 在两个动词的中间,这两个动词表示的行 为动作等有时间上解答虚词题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对课内句 没有把握,甚至连课内句来自何处都不知道,更 谈不上准确分析了。因此,最重要的是要熟记课 内古文名篇名句,认真归纳课内含有规定的虚词 且意义和用法不会产生争议的句子中的虚词的意 义和用法。其次是知道课内的,却不知道运用迁 移法灵活解决试卷上的问题,这需要在平时做题 时,运用有关语法知识和文言常识,不断强化这 方面的能力。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 法相同的一组是 A.童子亦欲学之乎 不如须臾之所 学也 B.遂言甫于朝 当其欣于所遇 C.金公以御史为参军 以勇气闻于诸 侯 D.听其召募 其皆出于此乎
答案:C
C项的两个“以”都是介词,形式上都可以 译为“凭着”。
2010年高考语文广东卷
3.连词“而”“以”表承接、修饰关系的 辨别 ①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 家》) ②(屈原)投汨罗江以死(《屈原列 传》)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④木欣欣以向荣,(《归去来兮辞》)
【解析】①“夺”与“杀”,②“投”与“死” 在时间上、行动上有明显的先后,属承接关系。 ③“终日”与“思”,④“欣欣”与“向荣”是 同时发生的行为动作,前后有修饰关系。表修饰 的“而”“以”可译为“地”“着”,也可不译。 【解题指津】“而”用于两个动词的中间, 表示动作行为的先后连接时,它为承接或顺承关 系;如用于时间词、副词、形容词之后,前面的 时间词、副词、形容词与后面的动词或形容词构 成偏正关系时,它为修饰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