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病
癔病是怎么回事?
癔病是怎么回事?*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癔病的病理病因,癔病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癔病病因*一、发病原因1.精神心理因素分离(转换)性障碍的病因与精神因素关系密切,各种不愉快的心境,气愤、委屈、惊恐、羞愧、困窘、悲伤等精神创伤,常是初次发病的诱因。
特别是精神紧张、恐惧是引发本病的重要因素。
这在战斗中发生的急性癔症性反应特别明显;而童年期的创伤性经历,如遭受精神虐待,躯体或性的摧残,则是成年后发生转换性和分离性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少数病人多次发病后可无明显诱因,而以后因联想或重新体验初次发作的情感可再发病,且多由于暗示或自我暗示而引起。
如前苏联卫国战争中一妇女被德国法西斯军队侮辱,以后每逢路过正在放映战争电影片的电影院时,听到传来的枪炮声,即发生抽搐发作。
发作有利于病人摆脱困境、发泄情绪、获得别人的同情或得到支持和补偿。
2.易感素质躯体化障碍的发病与精神因素关系多不明显。
精神因素是否引起癔症,或引发何种类型癔症与患者的生理心理素质有关。
有易感素质者遇较轻刺激易发本病。
本病患者具癔症性格特征者约占49.8%,其性格的主要特点为:①表演性人格特征:该病患者中约有20%具有典型的表演性人格,表现如下:鲜明的情感性情绪波动大,过分感情用事,表情夸张,言语行为幼稚、戏剧化,情绪控制差,情感肤浅。
②文化水平低、迷信观念重。
③自我中心性:不断地追求刺激,以寻求周围人的注意。
④高度的暗示性:容易受周围人和环境的暗示,也容易自我暗示。
⑤丰富的幻想性:想象丰富,甚至以幻想代替现实。
总是有意无意地扮演幻想中的角色,可有幻想性谎言。
⑥青春期或更年期的女性,较一般人更易发生癔症。
但这类人格特征并非发生癔症的必要条件。
当具有易感素质者的人在受到挫折、出现心理冲突或接受暗示后方容易产生癔症。
有一些不属于这类人格的人在强烈的精神因素影响下,同样可以发生癔症反应。
3.器质性因素曾有研究发现,该病患者中,约2/3伴有脑部疾病或曾有器质性脑病。
你了解癔症病吗
你了解癔症病吗分离(转换)性障碍[dissociative(conversion )disorders]是一类由明显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和作用于易病个体所导致的以解离和转换症状为主的精神疾病。
解离症状又称为癔症性精神症状,是指病人部分或完全丧失对自我身份的识别和对过去的记忆,而表现为意识范围缩小、选择性遗忘或精神暴发等。
介绍癔症(分离转换性障碍)是由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
癔病的主要表现有分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两种。
癔症的症状是功能性的,因此心理治疗占有重要的地位。
该病预后一般较好,60%-80%的患者可在一年内自行缓解。
症状体征该病多起病于青年期,35岁以上初发者少见,常在心理社会因素刺激下,急性起病,可有多次发作,尤多见于女性,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解离性(精神障碍)和转换性(躯体障碍)两种障碍,由于它既可有运动,感觉障碍,又可表现为类自主神经功能,意识,记忆障碍,甚至精神病性障碍,因此临床上易造成误诊,本病的临床表现甚为复杂多样,现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分离障碍临床表现为意识及情感障碍,意识障碍以意识狭窄,朦胧状态为多见,意识范围缩小,有的呈梦样状态或酩酊状态,意识障碍时各种防御反射始终存在,并与强烈的情感体验有关,可以有哭笑打滚,捶胸顿足,狂喊乱叫等情感暴发症状,有时呈戏剧样表现,讲话内容与内心体验有关,因此容易被人理解,这一类型起病前精神因素常很明显,尽管患者本人否认,但旁人看来,疾病的发作常有利于摆脱困境,发泄压抑的情绪,获取别人同情和注意,或得到支持和补偿,反复发作者,往往通过回忆和联想与既往创伤经历有关的事件或情境即可发病,按照临床特点,这一类型又可区分为以下类别,DSM-Ⅲ和Ⅳ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分离性遗忘,分离性神游,多重人格,人格解体障碍及非典型分离性障碍等。
(1)分离性遗忘症(dissociative amnesia):属于心因性遗忘,患者没有头,脑外伤等器质性损害,而对自己经历的重大事件突然失去记忆;被遗忘的事件往往与精神创伤或应激性事件有关,并非由于偶然原因而想不起来,如果只限于某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件不能回忆,称局限型(local form)或选择性遗忘;对以往全部生活失去记忆者则称为广泛型(generalized form)遗忘。
五种病态性格的自我调适与改善
五种病态性格的自我调适与改善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越来越关注心理健康,而不同的病态性格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了解这些性格特点,并采取适当的自我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病态性格及其自我治疗的方法:一、癔病性格癔病性格,也称为情绪不稳定性格。
这类人即使在轻微的紧张情景下,也可能表现出严重的情绪冲突。
对待他人和处理事情时常凭感情用事,“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动作和语言都显得夸张,喜欢表现自己,渴望博得他人的同情和赞扬。
然而,他们的情感和内心体验往往不够深刻,容易变化无常,经常沉溺于幻想,容易做出不合常理的行为。
他们稍有不如意就可能暴跳如雷,但在面对外界突发事件时,却常常惊慌失措,缺乏自制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癔病性格的人,仅靠意志力控制是不够的,还需要经历一个痛苦的磨练过程。
最好的方法是在情绪平静下来后,多半能够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请求谅解,这是一个强化作用。
同时,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遇事需要冷静,而不能随意发泄情感。
二、忧郁性格忧郁性格是异常性格中最常见的一种。
这类人表现为情绪低沉,心胸不开阔,经常把一些事实或意见加以夸大,为此烦恼不能自拔。
他们少言寡语,不愿与他人多来往,容易产生怀疑心理,经常感到孤独,对一切事物缺乏兴趣,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自怨自艾。
对事过于敏感,多愁善感,常常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轻生念头。
有忧郁性格倾向的人应当树立豪迈的乐观主义精神,不要用放大镜看自己的缺点和困难,即使对于无法弥补的缺陷也要安然接受,宽容对待自己,不做无谓的怨尤。
要多参加户外活动,敢于与人阐明自己的观点,倾吐内心的抑郁,让别人理解自己的心情,分享别人的欢乐,也让别人分享自己的欢乐。
三、躁狂性格躁狂性格的人周期性地出现情绪变化,情绪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数天到数月)持续高涨或持续低落。
情绪高涨时,他们心情愉快,遇事乐观,兴趣广泛,藐视困难,口齿伶俐,自视颇高,但脾气暴躁,甚至可能表现出攻击和破坏性行为。
癔症是怎么回事 哪些情况会引起癔症
癔症是怎么回事哪些情况会引起癔症*导读:随着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快,医学上的病症也越来越多,而癔症这种病情的患者每年都在增长。
癔症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精神疾病,治疗起来也比较麻烦。
很多朋友们都会问癔症是怎么回事?……
随着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快,医学上的病症也越来越多,而癔症这种病情的患者每年都在增长。
癔症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精神疾病,治疗起来也比较麻烦。
很多朋友们都会问癔症是怎么回事?
哪些情况下会出现癔症?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引起癔症的原因。
*癔症是怎么回事
*1、精神刺激
对于癔症的大部分患者来说,都是因为精神上受到刺激而引起的。
一般来说,患者因为重大事故出现委屈、恐惧和气愤等精神方面的影响,就会成为患者第一次发病的因素。
而且有些患者在之后的生活中,通过联想和自我暗示也会引起发病。
总之,如果患者出现很大的创伤性经历,这些都是他们引起癔症的首要原因。
*2、心理素质
大部分情况下,是否会引起癔症以及引起哪种癔症都跟患者的心理素质有很大的关系。
对于有癔病性格的人来说,如果一旦受到精神上的刺激,出现癔症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而癔病性格主
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情感丰富、暗示性强以及富于幻想等,都很可能会出现癔症。
虽然说现在医学上并未查明到底是哪些情况引起遗传,但是也证明了癔症具有一定的遗传性。
通过对上文的了解,相信大部分朋友已经知道癔症是怎么回事,也知道引起癔症的原因到底有哪些。
因此,如果身边有朋友出现这种病情的话,家属一定要为细心的开导他们,并时刻关注他们的动向,使他们不再受到刺激。
癔病的性格特征
癔病的性格特征癔病的性格特征癔病与一定的人格特性具有密切的联系。
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也见到-个人格基本正常的人,由于打击特别严重,也可以出现歇斯底里,不过他恢复的机会很大,而且这些偶然的歇斯底里发作可以说是极其轻度的;与此相反,具有癔病性格特征的人,可因任何琐屑小事而发生歇斯底里症状,甚至于他们的精神,他经常处于不正常状态。
癔病的性格特征之一就是情绪的不成熟与情绪的不稳定。
几乎可以说,我们在成人癔病所看到的一切,都可以在一个正常儿童身上找到它的雏形,而成年歇癔病患者的行为也经常使我们联想到儿童的行为。
癔病素质的最根本的病原,可能是中枢神经组织的不成熟。
像儿童一样,癔病患者对情感刺激的反应十分敏锐而且适时,不过也是十分浮浅的、表面化而鲜能待久的。
他们的反应十分迅速,一下于热情高涨,但转瞬即逝,多痴心梦想,易哭易笑,情感变幻,但在其深处,却并无深刻的感情。
他的忧郁可以因几句热情鼓舞的话而烟消云散,他的爱情则缺乏深刻的基础和细致的关怀,并且常伴有性欲不振。
像儿童一样,癔病患者也富有自我中心的倾向。
他们对于整个外部世界的看法,就是要看看它对自已有甚么影响,他们对于自己的权利和别人对他的义务掌握得非常清楚,但对于自己的责任却忘得一干而净。
在感情上,癔病患者是有“占有欲”,只有当别人为了投其所好而牺牲一切的时候,才能算是爱他,他评价任何事物都使用最高准绳,毫无通融余地。
在描述他自己疾病的时候,他所使用的语汇是具有特征性的;他的头疼是“惊人的”、他的神经是“粉碎的”、他的亲属们的行为是使他“深恶痛绝”的、或者是使他觉得“温暖如天使-般”的。
癔病性格另一个根本特点,就是内省力差。
他们既不能省察自己,又不能理解别人,一切有赖于发展其内省力的心理治疗,常被她们主动拒绝,或者是对她们毫无作用。
这种内省力的欠缺有时是十分严重的,甚至经过精神病学研究后,仍不能说有多少症状是经过病人考虑后假装的,有多少是病人自我蒙混的。
另一方面,有些确定为歇斯底里的患者十分善于装腔作势,从而也可能带上些真性器质性症状的虚假的烙印。
癔症-异常心理学
十九世纪后期法国的Charcot:发现癔症患者极易 被催眠。 提出“中枢神经系统退化论”,虽然症 状由心理制约
3
概念、历史(二)
H.Bernheim认为癔症完全是心因性的 Babinski创建了神经系统检查方法,区分了癔症与
某些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疾病,修正了癔症的误诊。
患者体验到一种真正的能力丧失:运动或感觉功能丧失或 削弱,同样没有神经病理可以解释这种功能丧失现象。
最常见的是眼睛失明、耳聋、瘫痪和麻木(丧失感觉)。 转换性症状没有医学证据的支持,也不是装出来的。它们
是一种无意识的反应,不受人的意识控制。比如检查表明 眼睛很好,没有缺陷或受到伤害,但患者就是无法看见。
ICD-10将它改名为“分离-转换性障碍” CCMD-3据此仍沿用癔症名称
7
CCMD-3分类
40 癔症 40.1 癔症性精神障碍 40.11 癔症性遗忘 40.12 癔症性漫游 40.13 癔症性身份识别障碍 40.14 癔症性精神病
40.141 癔症性附体障碍 40.142 癔症性木僵
8
CCMD-3分类
住院;兄弟姐妹中有6.25%曾患癔症住院
素质与人格:癔症个性即表现为情感丰富、有表演色彩、自我中心、富
于幻想、暗示性高。国外还有不成熟、要挟、性挑逗等特征的描述
躯体因素:脑干上段特别是间脑器质性损害与癔症有某种因明显的精神刺激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
Latah综合征、Arctic癔症、集体癔症(mass hysteria)
16
分离性遗忘
Dissociative Amnesia
17
分离性遗忘
并非由器质性因素引起的记忆缺失 主要特点是记忆丧失,通常为重要的近期事件 分离性遗忘几乎总是顺行的,忘记的是导致症状产生的压
青少年癔病症状的辨识与缓解
青少年癔病症状的辨识与缓解青少年时期是一个身心变化剧烈的阶段,很多青少年在这个阶段会面临各种压力和挑战。
然而,有些青少年可能会出现一种被称为癔病的心理问题。
癔病是一种功能性障碍,其特点是出现一系列身体症状,但医学检查却无法找到明显的生理原因。
本文将讨论如何辨识青少年癔病的症状,并提供一些缓解这种心理问题的方法。
一、辨识青少年癔病的症状1. 身体症状青少年癔病的主要特点是出现多种身体症状,如头痛、背痛、肌肉痉挛等。
这些症状往往没有明显的生理原因,而且可能会反复出现或转移部位。
另外,青少年癔病患者在经历过程中常常表现出明显的情绪反应,如哭闹、抽搐等。
2. 心理症状除了身体上的症状,青少年癔病还可能伴随着一些心理问题。
例如,他们可能会表现出过度关注身体健康或病情的担忧,对身体症状的出现过度反应,甚至产生了强烈的对疾病的恐惧。
这种心理症状可能会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产生明显的影响。
二、缓解青少年癔病症状的方法1.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缓解青少年癔病症状的一种关键方法。
通过与专业心理咨询师的交流,青少年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和症状,学会有效应对和管理自己的压力和焦虑。
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等,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
2. 家庭支持家庭是青少年最重要的支持系统之一。
家长在面对青少年癔病症状时应积极地对待,理解和支持孩子的困扰。
他们可以与孩子一起参加心理治疗,学习如何与孩子更好地沟通和应对问题。
此外,创造一个积极的家庭环境,提供稳定的情感支持,也有助于缓解青少年的症状。
3.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缓解青少年癔病症状也十分重要。
青少年应定期参加体育锻炼,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合理安排学习和娱乐活动,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
此外,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积极的情绪调节也能对缓解症状起到一定作用。
三、预防青少年癔病的症状除了缓解已经出现的症状,青少年癔病的预防也是非常重要的。
癔病的原因
癔病的原因文章目录*一、癔病的简介*二、癔病的原因*三、癔病的危害*四、癔病的高发人群*五、癔病的预防方法癔病的简介分离性障碍又称分离(转换)障碍,曾称癔症或歇斯底里症。
分离性障碍是一类由精神因素作用于易感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
一部分患者表现为分离性症状,另一部分患者表现为各种形式的躯体症状,其症状和体征不符合神经系统生理解剖特点,缺乏相应的器质性损害的病理基础。
这些症状被认为是患者无法解决的内心冲突和愿望的象征性转换。
癔病的原因1、心理因素个体对应激性生活事件的经历和反应是引发本病的重要因素。
幼年的创伤性经历也可能是成年后发生分离转换障碍的重要原因。
此症患者常常具有一些共同的人格特征,包括:具有暗示性、表演性、自我中心、情绪化、幻想性等。
2、社会文化因素此症患者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大多生活在封闭性的同源文化环境中。
因此受教育程度、社会文化、生活环境对分离转换障碍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3、生物学因素目前分离转换障碍的遗传学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有些研究发现分离转换障碍患者的一级亲属的同病率较高。
但也有研究得出相反的结论。
有学者认为本病为多因素遗传疾病。
癔病的危害1、癔症患者会在疾病的影响下,会出现情绪的变化,有时候由于受到刺激,就会突然自己在哭,还会大吵大闹的,也会因为找不到一个可以倾诉的人,心里累积很多不开心的事情,他们就会做出一些伤害自己的行为,如咬自己的手,或者是把头撞在墙上。
2、影响身体健康,有些癔症患者会出现夜游的现象,患者们会半夜起来,到处走,或者是做一些危险的事情,而他们醒来后,却不知道自己做过什么。
这样是很危险的。
3、患者会因为癔症的影响,会导致患者出现昏睡,有时候这种患者会突然就会晕倒,怎么叫他都没有反应,严重的患者危害生命。
有些患者则表现出情绪兴奋,或者是表现出奇怪的表情。
4、癔症最显而易见的危害则是癔症症状会使患者出现自虐或伤人毁物的举动,造成患者躯体上受伤和一定的物品损失;癔症患者想象力是极其丰富的,当癔症症状出现时患者会处于一种幻想与现实混饶,造成精神和行为失常的状态,扰乱正常的生活。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症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症,是神经官能症中的一种类型。
其中典型的症状是患者自己认为失去身体某部分的功能,而且也确实表现出身体某一部分功能的丧失。
如有的人认为自己失明、失听、失语、肢瘫了,确实就表现出失明、失听、失语或病变。
甚至还可以发生流行性癔病,即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在短时间内,连续多人发生同类性的癔病。
第一个发病者大多是在众人目睹下发病。
由于多疾病不理解,众人产生恐惧、紧张心理,如怕患怪病、传染病、中毒后认为是神鬼作怪等等。
在情境暗示和自我暗示基础上,相互影响而陆续发病。
癔病,特别是流行性癔病的发生,与一定的文化背景、社会习俗、传说有关,常见与边远山区或文化层次较底、迷信色彩浓厚的地区和人群,也与一定的人格特征(如易受暗示性)有关。
症状表现为痉挛发作、肢体震颤、抽搐、瘫痪、起立不能和步行不能、不言症、失语症、多种感觉障碍和特殊感官障碍,植物神经机能障碍。
情感爆发、意识朦胧状态、昏睡状态、遗忘症等。
“歇斯底里”在希腊文中是“子宫”的意思。
当时人们认为这种病的发生与子宫有关,故称为“子宫病”。
这种带有臆测的理解是由于歇斯底里大多发生在女性身上。
女子云案子器官的区别之一是自贡,那时的人认为子宫是可以沿着身体流动的,移动到哪个部位,哪个部位便发生障碍。
到目前为止,专家们公认歇斯底里是与神经衰弱同属一类的神经官能症。
1987年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的分类对歇斯底里的定义是:一种“似乎未被病人觉察到的动机造成了意识范围的缩小、运动或感觉技能的障碍,病人因而似乎取得了心理上的利益或象征性的价值”。
歇斯底里的表现抽搐发作这是最常见的症状,它类似癫痫一样抽搐。
发作之前有胸闷、心痛、心烦、委屈等表象。
发作时出现四肢抽动或挺直,眼球上翘,但自我意识并未消失,故伴有各种动作,如撕衣服、抓人、大叫等。
肢体某个部位颤动如面肌、眼睛、头部、手部等等。
有时还可能表现出某些部位的僵直,很长时间紧握拳头等。
非神经性的麻痹下肢一条腿突然不能动了,手麻木了,或不能站立,不能行步等症状,有时突然讲不出话,或长时间不讲话,但可以与人书面交谈。
癔症(歇斯底里)
癔症(歇斯底里)【病因】(1)精神刺激:使患者感到委屈、气愤、精神紧张、恐惧等精神刺激或重大生活事件,往往是本症发病的直接原因或成为第一次发病的因素。
有部分患者在以后的发作中可无明显的诱发因素,而是通过触景生情或联想,或自我暗示而发病。
童年期的创伤性经历,如遭受精神虐待、躯体或性摧残,则是后来发生转换性和分离性癔症重要原因之一,但躯体化障碍的发病与精神因素关系多不明显。
(2)心理素质:精神因素是否引起癔症及引发何种癔症与患者心理素质有关,一般来说,具有癔病性格的人遇有精神刺激,易发生癔病。
所谓癔病性格系指:1、情感丰富:情感鲜明强烈,但不稳定,容易感情用事。
2、暗示性强:主要是指在一定环境气氛和情感基础上容易接受外界影响,以及容易对自身的某种感觉或某种观念无条件的接受(自我暗示)。
3、自我中心:即处处吸引他人对自己的注目,富于表演性、戏剧性或者说是夸张,目的是为了博得人们对自己的重视与同情。
4、富于幻想:在情感基础上想象丰富、生动、活泼,甚至难以区别现实与幻想。
(3)遗传因素:对于本症遗传研究结果颇不一致,总的来说,男性患者一级亲属的患病率为2.4%,女性患者则为6.4%,高于一般居民的患病率。
说明癔症存在遗传因素影响,而对双生子的研究不能支持本病的遗传假说。
(4)其它易感因素:文化水平低,迷信观念重以及完全依赖丈夫供养的妇女,或是青春期、更年期的妇女,易患癔症。
【症状】一、病史及症状(一)本病多见于女性,有明显的癔症性格特征,发病多与心因有关,既往有类似发病史。
(二)临床表现多样化。
按症状的性质和形式分为两型:(1)分离型:①以精神症状为主,有情感暴发,在精神因素作用下急性发病,表现为哭、笑、打滚、喊叫等。
情绪转变迅速,常伴有戏剧样表情动作。
②意识范围缩小,朦胧状态,精神活动局限于引起发病的不愉快体验上,感知迟钝,定向不完整,持续时间短,事后大多不能回忆。
③昏睡状态,患者终日闭目卧床不动,呼之不醒,双眼紧闭,检查时可见眼球回避,瞳孔不缩小。
5例外伤诱发癔病的法医学鉴定
5例外伤诱发癔病的法医学鉴定众所周知,精神疾病是人类常见的病症之一,而其中的伪证伴随着法庭审判而备受关注。
随着现代法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有关伪证的法医学研究也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以外伤诱发的虚假行为障碍(也称为“伪病”、“伪命”、“伪伤”),通常称为“癔病”,为切入点,分析五个案例的法医学鉴定。
在鉴定癔病时,需确认是否符合以下三点:在外因作用下,“患者”出现了一系列身体和精神方面的症状,医生在检查和诊断后未能发现相关的有机性损害和病因;“患者”情感状态、性格特点均会影响病情的出现和发展,并且可能存在与主观期望一致的表现;“患者”的行为表现、言语述说都具有一定的表演性质。
以下是五个法医学鉴定案例。
案例一:女子一次跌倒后诊断为癔病。
年轻女子因为坐在高位上掉下来折断了双腿,但经过检查和治疗后并未发现有任何机体损伤,而且疼痛传统的止痛药也无法解决。
女子表示她想拥有一个足够好的丈夫和一个幸福的家庭,医生怀疑她的症状是由这种焦虑引起的,最终确诊为眼泪病(癔病)。
案例二:脊髓损伤后出现癔病。
一名男子从车上掉落受伤,引起四肢麻木、肢体僵硬等症状。
经过全面的医学评估,医生发现他的神经状态正常,而且他的行为模式具有表演性质。
最终确定他的症状是由于一个强烈的因素引起的。
案例三:伤者在评估时表现出癔病。
男子因车祸而受伤。
他很快就出现了失衡、四肢木颠和言语障碍等症状,而脑部CT和MRI都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在医生的鉴定下,发现了他的症状来源于一些心理冲突。
案例四:车祸后出现迅速的癔病。
在一次严重的交通事故中,一辆汽车被撞击,导致司机不可抑制地颤抖。
经医院诊断,发现他的脑部完好无损,并推测他的行为具有表演性质。
他的症状最终被确诊为情感障碍。
案例五:外伤后出现的癔病症状。
一名男子在游泳过程中猛烈踢了一脚,导致他感到强烈的疼痛,后来他表示他的小腿已断裂。
但经过全面的医学评估,医生发现他的小腿并没有受到任何损伤,而他的言行举止早已经演变成了表演。
癔病与心理社会因素
癔病与心理社会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的概念
心理社会因素的概念
▪ 心理社会因素的概念
1.心理社会因素的定义和涵盖范围 2.心理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 3.心理社会因素的评估方法和干预措施 心理社会因素是指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影响个体的心理、行为和身体健康的各种社会、文化、心理和环境 因素。它包括了人们的生活经历、社会关系、文化背景、经济状况、职业压力、家庭环境等多种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密切,它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可能导致心 理问题和身体疾病,而积极的心理社会因素则对身心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评估心理社会因素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通过对个体的社会背景、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等进行评估 ,可以了解个体的心理社会状况,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常见的干预措施包括心理咨询、社会支持、健 康教育等,以帮助个体改善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总之,心理社会因素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影响,了解和评估心理社会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对于提高 人们的身心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童年创伤
1.童年时期的创伤经历,如遭受虐待、忽视或家庭不和等,可 能对个体的心理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2.这些创伤经历可能导致癔病症状的出现,如情绪不稳定、分 离症状等。 3.针对童年创伤的治疗和干预,有助于缓解癔病症状并改善个 体的心理健康。
主要心理社会因素分析
▪ 个性特征
1.个体的性格特征对癔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 2.具有情绪不稳定、易受暗示、自我中心等性格特征的人,更 容易患上癔病。 3.培养积极的个性特质,如情绪稳定性、自我认知能力等,可 以降低癔病的发生风险。
1.建立在信任和理解的基础上:治疗师需要建立与患者的信任 关系,理解患者的情绪和经历,以便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2.识别和处理触发因素:识别可能导致癔病发作的触发因素, 如压力、焦虑等,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3.情绪表达和认知重塑:通过引导患者表达和认识自己的情绪 ,重塑不合理的认知模式,以减轻癔病症状。
如何缓解青少年癔病症状
如何缓解青少年癔病症状癔病是一种精神障碍,通常出现在儿童和青少年身上。
它的症状包括身体疼痛、麻木、瘫痪、失声等,这些症状并没有真实的生理原因。
癔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和痛苦。
然而,通过一些综合治疗方法,可以帮助缓解青少年癔病症状。
本文将介绍一些方法。
1. 寻求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缓解癔病症状的重要方法之一。
青少年可以通过与专业心理治疗师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了解自己的情感和压力,并找到有效的应对策略。
认知行为疗法和解离性治疗等方法被广泛用于癔病治疗中,能够帮助患者改变其对身体症状的认知,并减少对症状的关注。
2. 接受药物治疗有时候,药物治疗也可以帮助缓解青少年癔病症状。
抗抑郁药物和抗焦虑药物被用于治疗癔病,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从而缓解身体症状。
然而,药物治疗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患者和家长需密切关注药物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和反应。
3. 鼓励运动和身体活动定期运动和身体活动对于缓解癔病症状非常重要。
青少年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如跑步、游泳、瑜伽等,以舒缓压力和焦虑情绪。
运动有助于促进大脑内多巴胺的释放,提高心情,同时增强身体健康,使青少年更加能应对症状。
4. 维护稳定的生活节奏青少年癔病患者需要维护一个稳定的生活节奏,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和健康的饮食习惯。
规律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改善情绪和心理状态,减少焦虑情绪的出现。
此外,避免过度的学业压力和社交媒体的使用也是维持稳定生活的重要因素。
5. 家庭支持和理解家庭支持是促进青少年癔病康复的重要因素。
家长和家庭成员应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和康复过程。
家庭成员还可以加入相关的支持团体,与其他家庭分享经验和交流,进一步增强应对癔病的能力。
综上所述,青少年癔病是一种复杂的精神障碍,需要综合的治疗方案来缓解症状。
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运动和身体活动、维护稳定的生活节奏以及家庭支持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各种方法的有机结合,我们可以帮助青少年癔病患者更好地管理和缓解症状,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癔病
谢谢!
临床表现
⑥Ganser综合征:这是一种急性发病、 、伴有意识模糊、特殊的“痴呆”综合 征。病人在此种症状产生以前就已经有 癔病的其它症状。Ganser综合征也常合 并癔病的其它症状。
临床表现
⑦童样痴呆:病人自称为儿童,其谈话声 调、内容、表情、动作都和儿童一样, 表现十分幼稚、顽皮。病人自称是“小 宝宝”、“今年刚三岁”。见周围人就 称“阿姨好!”“叔叔好!”。虽然这些表 现好像是痴呆状态,但病人实际上并无 智能障碍。
癔病
急诊科 2019-04-23
定义
癔病(hysteria),又称歇斯底里,是神经 官能症的一种,是大脑兴奋和抑制过程 的功能混乱,但无器质性病变。常常因 委屈、气愤、惊恐、失望、羞愧和悲伤 等精神刺激而突然发作。
定义
定义
癔病是强烈的精神创伤和痛苦情感的反 应。多见于性格多变、感情脆弱、情绪 不稳的女性。儿童若在家中特别溺爱或 特别不被人喜欢时,形成性格脆弱、脾 气怪癖、孤独不合群 等性格也易得癔病。
6、有癔病特有性格,如高度情感性、暗 示性,丰富的幻想,以自我为中心等。
鉴别诊断
与其它精神障碍鉴别诊断 1、癫痫大发作一般无精神因素,意识完
全丧失,大小便失禁,病理反射阳性,暗 示治疗无效等,可资鉴别。
鉴别诊断
癫痫大发作 癔病性抽搐
鉴别诊断
癫痫大发作
鉴别诊断
癫痫大发作 癔病性抽搐
治疗
四、精神治疗: 向癔病病人的亲属说明 本病的性质及发生原因,告知这是一种 大脑功能性疾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注意改善对病人的态度,合理安排病人 的生活及工作,调整环境,去除精神刺激 。亲属离开治疗现场,给治疗创造一个 安静宽松的环境。
癔病有哪些症状?
癔病有哪些症状?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癔病症状,尤其是癔病的早期症状,癔病有什么表现?得了癔病会怎样?以及癔病有哪些并发病症,癔病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
*癔病常见症状:
*以上是对于癔病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癔病并发症,癔病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
*癔病常见并发症: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癔病症状,癔病并发症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疾病相关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癔病”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第1页。
5例外伤诱发癔病的法医学鉴定
5例外伤诱发癔病的法医学鉴定概述癔病是一种神经性疾病,其症状类似于器质性疾病,但在体检时却难以发现明显的异常。
尽管癔病的发病机制还不得而知,但一些情况下外伤可以诱发癔病。
在法医学鉴定中,通过分析使用者受到的外伤、癔病症状的表现及诊断证明等信息,可以有效地鉴定外伤是否诱发或导致癔病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5例外伤诱发癔病的案例,以及对这些案例进行的法医学鉴定。
案例分析案例一使用者刘某在交通事故中受到了臀部挫伤。
几个月后,刘某开始出现视力模糊、头痛、肢体麻木、意识丧失等症状。
诊断证明为癔病。
法医学鉴定结论:刘某受到的交通事故和癔病症状有关联。
由于受到臀部挫伤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损伤,因此可以认为刘某在事故中所受的伤害诱发了癔病的发生。
案例二使用者李某在工作中被重物砸伤头部,导致头部受伤。
几个月后,李某开始出现意识丧失、抽搐等症状。
诊断证明为癔病。
法医学鉴定结论:李某受到的头部伤害与癔病症状有关。
由于头部受伤可能导致脑神经系统损伤,因此可以认为头部受伤诱发了癔病的发生。
案例三使用者张某在游泳时不慎被淹,导致氧气供应不足。
几周后,张某开始出现失声、口硬、四肢僵硬等症状。
诊断证明为癔病。
法医学鉴定结论:张某所受的溺水致缺氧伤害与癔病症状有关。
由于氧气供应不足可能导致脑神经系统受损,因此可以认为溺水所导致的伤害诱发了癔病的发生。
案例四使用者王某在打架中被对方击打,导致脸部受伤。
几个月后,王某开始出现抽搐、意识丧失等症状。
诊断证明为癔病。
法医学鉴定结论:王某受到的脸部伤害与癔病症状有关。
由于脸部受伤可能影响脑神经系统,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因此可以认为脸部受伤诱发了癔病的发生。
案例五使用者陈某在跑步时摔倒,导致右臂骨折。
几个月后,陈某开始出现四肢无力、言语困难等症状。
诊断证明为癔病。
法医学鉴定结论:陈某受到的右臂骨折与癔病症状有关。
由于骨折可能导致周围神经系统受损,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到影响,因此可以认为右臂骨折诱发了癔病的发生。
癔病治疗方案
癔病治疗方案摘要癔病(hysteria)是一种具有神经功能障碍的心理障碍疾病,常见症状包括癫痫样发作、瘫痪、失声以及视觉和听觉障碍等。
本文将介绍一种综合性的癔病治疗方案,该方案涉及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康复训练,旨在帮助患者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癔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用于控制症状和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
•抗抑郁药物: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是一类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如氟西汀、帕罗西汀等,可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和焦虑情绪。
•抗焦虑药物:苯二氮䓬类药物,如阿普唑仑、劳拉西泮等,对于癔病患者的焦虑症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需要注意药物依赖性等潜在问题。
•抗癫痫药物:癔病患者可能出现癫痫样发作,使用抗癫痫药物可以帮助控制这些症状,如卡马西平、苯巴比妥等。
2.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在癔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帮助患者理解和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对症状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患者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帮助其更好地应对病情和外界压力,增强心理抗逆能力。
•解离治疗:癔病患者常常伴有解离症状,解离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个体的整体性,减少解离情况的发生。
•群体疗法:通过与其他患者的互动,患者可以感受到他人的支持和理解,减少孤立感,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
3. 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旨在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在辅助治疗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物理治疗:对于瘫痪等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物理治疗可以通过运动和按摩等手段,帮助其恢复肌肉力量和运动能力。
•言语治疗:有些患者可能出现失声或言语困难的症状,言语治疗可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能力,提高交流能力。
•职业治疗:通过职业治疗,患者可以逐渐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能力,提高自我价值感和社会适应能力。
4. 注意事项在癔病的治疗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多学科合作:癔病的治疗需要多个专业的协作,包括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康复治疗师等,以综合治疗的方式来促进患者的康复。
歇斯底里这个词的来源
歇斯底里这个词的来源歇斯底里(Hysteria)又称癔病。
由精神刺激或不良暗示引起的一类神经精神障碍。
大多发病突然,可出现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短暂的精神异常。
患者具有鲜明的情感色彩,检查不能发现相应的器质性改变,在症状的发生和治疗当中,暗示和自我暗示常常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历史渊源及基本原理歇斯底里早在古希腊时代希罗多德的著作中已有记载。
“hysteria”一词,即子宫。
当时认为本病与子宫有关,是一种妇女独有的疾病,是由于性的过度刺激或压抑所致。
中世纪时,西欧宗教迷信盛行,当时把本病患者看做是魔鬼附体或女妖。
C.莱波伊斯指出本病的发病机理在脑而不在子宫。
沙可将本病的症状学进一步系统化,指出本病的症状可由催眠引起或消除,并强调遗传体质因素与本病发生有关。
让内对歇斯底里的症状作了心理学解释,认为患者的意识障碍是由于心理综合作用的破裂所致,即“心理分离”,将本病的感觉脱失、瘫痪或遗忘等症状解释为由于相应的精神功能从意识中分离出去的结果。
1895年,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发表了《癔病的研究》,用性心理被压抑和潜意识的冲动等概念解释癔病的发病机理,并提出了转换性癔症的概念。
也就是说,那些为超我所不允许的愿望受到压抑,而这种压抑并不完全成功,于是,那些愿望采取伪装的形式,通过“转换”或转化而成为症状。
症状的性质和发生部位具有象征性意义,使受压抑的愿望得到部分的满足,或缓和超我和被压抑愿望之间的情感矛盾。
甘塞尔描述了甘塞尔综合症、假性疾呆和童样痴呆,并把它们和歇斯底里连在一起。
巴甫洛夫学派从高级神经活动病理学观点出发解释本病的发病机理,巴甫洛夫把神经系统分为三个系统;皮质下系统,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而歇斯底里患者第二信号系统是弱的,故受其控制的第一信号系统和皮质下系统的活动相对地增强,第一信号系统的机能与具体形象的感知有关,皮质下部位与情绪活动有关,歇斯底里患者的皮质下系统机能增强,表现为患者情感强烈鲜明,又因第一信号系统处于脱抑制状态,因此患者形象性思维突出,且具有生动、丰富的幻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诊治癔病
一、什么是癔病?引起癔病的病因有哪些?
现在的家庭里面大多是独生子女,这些独生子女基本上是由父母和老人呵护。
如果平时对独生子女太过娇惯,让孩子过分追求享受等,都会使其心理太过脆弱而出现心理问题。
专家提示说:“现在患儿童青少年心因性疾病(儿童青少年癔病)的孩子,是越来越多了。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人们常称一些疯疯癫癫、喜怒无常的人为歇斯底里,常表现为神经过敏,易激动,言语错乱,哭笑无常.情绪激动,举止失常,狂喊乱叫,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故有人称其为“疾病模仿家”。
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类型,其发病年龄多在16-30岁之间,以青年女姓多见。
其特殊的性格特点(即癔病性格特点)是发病的重要基础,而急剧的或持久的精神紧张刺激常是发病的重要原因,如惊恐、悔恨、忧虑等,尤其是愤怒和悲哀等不能表达时更容易发生。
各种精神因素,如家庭不和、人格受辱等使患者感到气愤、委屈、恐惧等,都可直接引起癔病发作,
二、癔病如何诊断
癔症的疹断必须具有排除性与支持性两种依据。
因此,诊断本症必须详询病史、症状演变进程,与疾病发生发展有关因素;认真分析症状的起因,性质和特征;详细查体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排除其它疾病;尤其是儿童和中老年首次出现发作者,或与某些躯体器质性疾病并存时,更应慎重。
不能仅根据病前有精神因素与暗示治疗有效而作出诊断。
诊断依据:
1、多见于青年女性。
2、起病急,常有强烈的精神因素或痛苦情感体验等诱因。
3、具有精神症状、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多,体征少特征。
4、症状的产生和消失与暗示,自我暗示密切联系。
5、体格检查和化验检查常无异常发现。
6、排除脑及躯体器质性疾病,反应性精神病,情感性障碍和精神分裂症。
鉴别诊断
1、癫痫大发作:一般无精神因素,发作时,突然意识丧失,发出痫叫,随处倒地,先强直、后阵挛,分期明确。
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病理反射阳性,持续时间仅1~数分钟,发作后入睡,清醒后完全遗忘。
癔症性发作时,意识不完全丧失,发作后可部分回忆,缓慢倒地,抽搐不规律,持续时间长,无瞳孔散大及病理反射阳性等可鉴别。
2、反应性精神病:病程较久,常有强烈精神创伤史,症状不呈阵发性,动作杂乱而无目的,躯体症状少,反复发作者少。
暗示治疗一般无效等可助鉴别。
3、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的附体妄想内容荒谬,持续时间长。
癔症的附体妄想为阵发性,且表情生动、情感外露,而精神分裂症则倾向于隐蔽不谈。
4、脑器质性疾病:疾病的动态观察,详细的躯体和神经系统检查及脑电图、头颅CT等辅助检查结果可资鉴别。
癔症个性具有高度情感性,他们的情感反应强烈且极不稳定,变化多端,如片刻前还是满面春风,转眼间已阴云密布,情绪时高时低,变化常只在瞬息之间。
四、癔症有那些临床表现?
在人类的各种疾病中,几乎可以说癔症的症状最为繁多。
它可以表现出人体各系统和各部位的症状,其发作形式五花八门、包罗万象,癔症的发生与心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个体性格特征有密切关系,故表现多是功能性的。
情感爆发常在精神刺激后急骤起病,如嚎啕痛哭或时而大笑,大吵大闹或声嘶力竭吐露愤懑,甚至抓头发、撕衣服、捶胸蹬足、以头撞墙、地上打滚等,发作时间长短可受
周围的劝慰而变化。
癔病的表现形式之一是抽风:突然两手紧握、口眼紧闭、人往后挺、呼叫不应,但没有大小便失禁和舌尖咬伤的现象,这与真正的抽风不同。
这种抽风可以持续几十分钟甚至几小时。
表现形式之二是兴奋激越:突然叫喊哭笑、歌唱狂呼、乱骂乱跑,有的还打人毁物,甚至打自己或咬人。
表现形式之三是神经异常:不能下地,但能在床上活动,自己感觉身体麻木,两眼看不见东西(失明),双耳听不清声音(失听),甚至不会说话(失声)。
癔病的临床表现极为复杂多样,可类似多种疾病的症状,几乎占据了医学临床各科的所有疾病的症状表现。
有人说“癔病的症状包括整个医学的内容”。
有人称本病患者为“伟大的模仿者”,也有人称患者是“不好的演员,各种角色都可扮演”、“调皮孩子,恶作剧”等,这都说明癔病的表现千奇百怪,无奇不有,哪一位医生也无法完全的描述癔病的全部症状。
“老牛大憋气”是癔病的一种表现形式,占农村中癔病患者的半数,占住院癔病患者的1/5。
多见于易激动、感情用事、自以为是的女青年,一旦违背了自己的愿望,达不到自己的目的或争吵失利时感到委屈而发病。
表现为在有人注意的地点和场合突然倒在地上、沙发上或有依靠处,以求得同情,同时四肢无规律的乱动或呈四肢僵直不动,嘴里喊叫、骂人或做怪样,并伴屏气或深叹气、吸气。
虽问之不答,但并无意识障碍和呼吸停止,患者听得见,看得到周围人的反应和举动,其发作也随之波动。
发作中无大小便失禁及咬破舌头,身体极少有外伤。
发作时间至少半小时或数小时,多在白天、安全及人多的地方发病,不会因发病而致伤或致命。
发作后行为正常,对病中情况可完全或片断回忆,过后病人常说:“当时脑子是清楚的,就是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六、急救措施
1、以心理治疗为主,可选用暗示疗法、心理疏导疗法、系统脱敏疗法等,也可根据不同症状酌情选用小剂量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
抗焦虑药等。
经正规治疗后大多数癔症病人预后良好,只有少数癔症迁延不愈。
2、处理这种情况主要是保持镇静,将病人安置在肃静的房间,谁都不要惊慌喧嚷。
尤其不能谈论病的轻重,免得病人听了更不容易恢复常态。
3、用语言暗示,对病人进行诱导,告诉病人此病不要紧,慢慢就会好的。
忌让过多的人前来看望病人,这样会使暗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4、痉挛发作和躁狂状态者,可针刺人中、内关、合谷、足三里、涌泉,须强刺激。
5、精神症状明显,而又体弱不能承受针刺的可应用氯丙嗪每次12.5至25mg,口服,每日3次。
安定每次2.5至5mg,口服,每日2至3次。
利眠定每次10mg,口服,每日3次等。
必要时可肌肉注射安定10毫克肌注,冬眠灵25毫克肌注或盐酸氯丙嗪、盐酸异丙嗪各25毫克(50毫克)肌注。
也可静注葡萄糖酸钙和维生素c 等。
6、临床发现,在有的癔症患者发作的时候,立即服用治疗传导阻滞的药物,如地奥心血康之类的药物,症状很快消失。
7、吸入氧气,给予注射用水。
下面有两个案例:
有一位10岁的患儿,平时娇生惯养,一次因为考试没有考好,挨了父母的批评后往地上一坐,两眼发直,就四肢抽动起来。
送到医
院后做了全身的体检和脑CT扫描,并未发现异常,在住院期间也并没有再出现抽动的现象。
医生诊断为“癔病”,随后通知第二天出院,但当天晚上,又开始出现四肢抽动、两眼发直的现象。
医生只是给他推注了20毫升生理盐水,并告诉他这是特效药后,患儿立刻停止了抽动,不一会儿就和医护人员有说有笑。
还有一位四岁半的患儿,早上和妈妈说:“我只能说两句话了。
”随后就面无表情,一言不发,两眼呆滞,无论怎么喊其名字也不回答。
送到医院做了全身体检和脑电图检查,一切正常。
住院期间患儿一会儿说胸闷,一会儿又晕了过去,最后考虑为“心因性疾病”。
经实施暗示心理治疗,逐步恢复正常。
癔病是心理疾病的一种,是躯体化疾病的转换。
由于孩子存在语言表达、沟通、交流等方面的问题,出现心理问题后不能很好疏通,就会通过躯体表现出来,而且表达方式多种多样,有的会抽搐,有的会肚子痛,有的会肢体不适……通常是他们有过什么样的体验和感觉,就会表现什么样。
小结:
1、该病是由于精神刺激突然引起的疾病;
2、该病的症状具有特异性,如躯体障碍表现出的体征,意识障碍表现出过多的表情和夸张性;
3、症状可因暗示而消失;
4、它不属于器质性躯体疾病。
5、体格检查和化验检查常无异常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