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砼面层试验段施工总结

合集下载

水稳层试验段总结

水稳层试验段总结

水稳层试验段总结

1、验证施工水泥稳定基层集料配合比例;

2、摊铺混合料的松铺系数;

3、确定标准的施工方法:①混合料数量控制②混合料的摊铺方法和适用机具③合适的拌和机械、拌合方法和拌和时间④混合料含水量的增减和控制方法⑤整平、整形处理的合适机具和方法⑥压实机械的选择组合、压实顺序、压实方法、压实速度和遍数⑦拌合、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⑧压实度的测试方法,初定每一作业段的最小检测数量,以满足规范要求频率为限。

4、确定摊铺及碾压的工作合理长度在试验路铺筑过程中确定了以下施工方法和数据:

一、拌合

1、拌合机具:采用500t/h(成都新筑500型)拌合机集中拌合,全机采用微电脑控制配合比。拌合场位于勐卡镇公路K81公里左侧。

2、施工时水泥剂量为:

5、0%;最大干密度

2、254g/㎝

3、最佳含水量

7、6%。

3、含水量控制:采用配合比设计最佳含水量

7、6为基准控制,晴天上午9:30至4:00含水量比最佳含水量提高0、5%到1%。早晨和阴天施工时,根据实际情况比最佳含水量减少0、5%到1%。

4、拌合方法:混合料根据调速电机带动送料皮带依据电脑控制配合比配料,然后进入拌合缸混合,流水拌合。

二、运输

1、运输机具及数量:试验路段合适的车辆数量为10辆。随着运输距离的延长,适当增加自卸车辆。

2、为防止运输途中水份损失,运输车用棚布覆盖。

3、人工配合小挖掘机摊捕整平:专人指挥卸料,料堆均匀,间距合适。

三、摊铺

1、摊铺机具及数量:平地机一台; 洒水车SCZ5141型一辆;

2、松铺系数:施工前我部拟定松铺系数为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2000字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2000字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

2000字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一种常用的路面基层,其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抗水蚀性强等优点。为了验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性能,进行了一段试验段的施工,并在施工过程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

一、试验段的位置和条件

试验段位于某省某市的某条高速公路上,原路面基层为碎石路基,路面结构为水泥砼路面。试验段的总长为300米,宽度为12米,其中交通区域宽度为6.5米,两侧宽度为2.75米。路基土为中风化粘土。试验段的设计路用寿命为20年。

二、试验段的施工工艺

1.基础处理

由于原路面基层为碎石路基,需要对其进行加固处理。首先,在路基表面铺设一层厚度为20厘米的粉石基层,并进行

压实处理。然后,在粉石基层上铺设一层厚度为20厘米的碎

石基层,进行压实处理。

2.碎石稳定

在碎石基层表面洒布水泥,与碎石基层均匀混合。混合后适当加水,使其达到适宜的工作性能。然后使用机械器材将水泥稳定碎石均匀铺设在碎石基层表面,并进行压实处理。

3.面层处理

面层采用3厘米厚的水泥砂浆面层,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处理。

三、试验段的质量控制

1.原材料的质量

水泥、碎石、砂,作为试验段施工的主要原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因此,在采购时应严格按照建设标准进行审查,确保其性能符合标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原材料是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以确保施工质量。

2.施工工艺的控制

为确保试验段的施工质量,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并进行实时监控。对计量设备要定期检查和督促,防止偏差出现。如有质量问题及时找出原因,并进行改正。

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

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总结

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

一、前言

路基填筑是公路建设中的基础工程,对后续公路运行安全和舒适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路基填筑过程中,为了保证填筑质量和工期,我公司在某段公路上进行了路基填筑试验段的施工,经过前期准备和施工现场管理,最终成功完成了填筑任务。本文将从地质情况、试验段选址、施工方案、施工质量等方面进行,以期对今后的路基填筑工程提供参考和帮助。

二、地质情况

试验段所在的地质条件中,土层为富含黏性的粘土和黏土,地下水位较高,属于水土不良地区。在填筑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地质情况和自然灾害的影响,采取了地质勘探、钻孔、地震测量等手段,确定了填筑高程和填筑材料的使用。

三、试验段选址

由于试验段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较为特殊,我们在选址过程中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

1. 强化地基

为了保证路面硬度和稳定性,我们在试验段下段进行了强化地基的处理,采用了砾石堆填和压实加固等技术,使地基强度得到了有效提高。

2. 避让断层

在试验段选址过程中,我们通过地质勘探和现场探查,避让了局部的断层和较强的地震带,以保证填筑质量和工程安全性。

3. 建立地表监测系统

为了及时掌握地表变形等情况,我们在试验段周围设置了地表监测系统,并建立了相关的数据分析和报警机制,有效预防了地质灾害的发生。

四、施工方案

针对地质条件和试验段设计要求,我们提出了以下施工方案:

1. 按层填筑

为了保证填筑质量和工期,我们采用了“按层填筑”的方式,即先进行初期夯实,然后在已经夯实的土层上再进行中期填筑和后期夯实处理。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控制填筑厚度和坡度,还可以改善土层密实度和排水性能。

水泥土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水泥土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水泥土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一、引言

二、施工目标和方法

本次水泥土试验段施工主要目标是验证水泥土工程的稳固性、耐久性和可塑性。试验段采用的施工方法包括水泥土配比、浇筑成型、养护和试验取样等。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工艺,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施工。

三、施工过程与问题

1.水泥土配比

在水泥土配比阶段,我们根据工程要求确定了水泥、土壤、水的配比比例。但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配比比例存在不准确的情况,导致最终试验段的强度和可塑性不达标。故在未来的施工中,我们需要更加精确地确定适合的配比比例。

2.浇筑成型

浇筑成型时,我们在试验段的每层土均进行了夯实处理,以提高其稳定性和密实度。但在夯实工作中发现,夯实力度不够均匀,导致试验段的均质性受到影响。因此,加强夯实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3.养护管理

试验段浇筑成型后,我们进行了养护管理工作,包括保持试验段的湿润度、防止渗漏和干裂等。然而,由于养护措施不到位,试验段在养护期间遭受了一定程度的干裂和渗漏,进而影响了后续试验的准确性。因此,在未来的养护管理中,我们需要加强水泥土试验段的监测和维护工作。

四、改进措施

1.优化配比比例

在水泥土配比阶段,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配比比例的确定方法,以确保配比比例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以达到工程的要求。

2.加强夯实质量控制

在浇筑成型和夯实过程中,我们应加强对夯实质量的监测和控制,确

保夯实力度的均匀性和合理性,以提高试验段的均质性和稳定性。

3.加强养护管理

在养护管理阶段,我们需要制定合理的养护措施和方案,并严格执行,确保试验段在养护期间能够保持湿润度,防止干裂和渗漏的发生,减少对

混凝土检测个人总结

混凝土检测个人总结

混凝土检测个人总结

引言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因此,混凝土的质量检测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参与的建筑项目中,我负责了混凝土的检测工作,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这篇个人总结中,我将分享我在混凝土检测工作中所学到的经验和技巧。

混凝土材料检测

在混凝土的材料检测中,我们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水泥、骨料、砂浆和外加剂。

水泥

水泥是混凝土中的主要胶凝材料,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我们通常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来检测水泥的化学成分。通过对比检测结果与标准要求,我们可以判断水泥的质量是否合格。

骨料

骨料主要有粗骨料和细骨料两种。粗骨料主要用于增加混凝土的强度,细骨料主要用于填充水泥胶凝物中的空隙。我们可以通过骨料的颗粒分布和强度进行检测。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压碎值、弯曲抗拉强度、抗冻性等。

砂浆

砂浆是混凝土的一种基准材料,它负责将水泥和骨料粘结在一起。砂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砂浆的抗压强度、粘结强度、收缩率等指标来评估其质量。

外加剂

外加剂是控制混凝土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常见的外加剂有减水剂、增稠剂、防水剂等。我们通过检测外加剂的成分和性能,来评估其对混凝土的影响。

混凝土强度测试

混凝土的强度是建筑工程中最关键的指标之一。我们使用以下几种方法来测试混凝土的强度:非破坏性检测、强度试块试验、超声波检测等。

非破坏性检测

非破坏性检测是一种通过外部手段测量混凝土强度的方法,不对混凝土本身造成破坏。常见的非破坏性检测方法有回弹法、超声波法、电阻法等。这些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评估混凝土的强度。

砼工的个人工作总结

砼工的个人工作总结

砼工的个人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作为砼工参与了多个工程项目,并在其中积累了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在这个工作总结中,我将对我个人的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

首先,我意识到在砼工作中准确的测量和计算是非常重要的。我始终努力确保每一次混凝土浇筑的配方都是准确的,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要求。我仔细阅读和理解了建筑图纸,并根据其中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配比。我还使用专业的测量工具和仪器来确保每一次浇筑的混凝土质量和厚度都达到要求。

其次,在实际工作中,我始终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我理解砼工作的危险性,因此我始终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护目镜和耳塞。我还协助团队建立和维护安全工作环境,确保工作现场没有障碍物并标志清晰。我积极参与安全培训和砼工作的应急演练,以提高我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另外,我注重与团队成员的合作和沟通。在每个工程项目中,我始终与其他工人和班组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我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出建议,以改进施工方法和工作效率。与团队的合作使我能够更好地理解整个工程的进程和目标,并按时完成任务。

最后,我意识到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是必要的。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主动向经验丰富的砼工请教,并参加了相关培训课程,以提高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我认为持续学习和积累经验是不断成长和进步的关键。因此,我将继续学习新的技术和

方法,以提高自己在砼工作中的能力和竞争力。

总之,作为一名砼工,我在过去的工作中经历了许多工程项目,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准确测量和计算,严格遵守安全规程,与团队合作良好,并且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通过总结和评估我的工作经验,我希望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加出色和专业。

路面基层试验段总结.

路面基层试验段总结.

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段施工技术

总结报告

一、工程概况

我标段起讫桩号为K69+000~K71+400,全长 2.4k m,(未包括匝道)基层厚度为:39.5c m的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水泥用量为5%(强度不小于 3.5M P a),为了保证基层的施工质量,基层分两层施工,下基层压实厚度为20c m,上基层压实厚度为19.5c m。为了顺利开展路面基层施工,确保底基层施工质量,我标段在基层大面积施工前,于2006年9月17日,选取K69+389.94~K69+600段左侧做试验段,现场获取重要的施工技术参数和数据依据。并总结出了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施工中各技术人员均能按既定的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坚守自己的岗位,分工协作,认真进行水稳底基层拌和记录、压实度记录、压实度与压实遍数关系记录、松铺系数测定记录等,数据真实,为水稳基层在铺筑过程中相关技术参数的总结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找到了用于水稳底基层施工的最佳设备及劳动力组合方式、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松铺系数、工序衔接及最佳含水量等,并及时总结出试验段的施工成果、相关技术参数,用于指导底基层的连续施工。

二、施工技术依据

1、路面结构图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 T J B001-97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 T G F80/1-2004

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标准》J T J034-2000

5、《长济高速公路新获段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与底

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龙腾高速监【2006】27号)

三、 人员配置和选用的机械组合

沥青砼面层试验段总结报告

沥青砼面层试验段总结报告

沥青砼面层试验段总结报告

一、铺筑试验段的目的

为了验证混合料的配合比是否满足要求,总结摊铺机的操作要领及各项技术指标,以及拌和厂和摊铺机现场的施工组织、施工工艺的合理性、适应性。检验沥青混凝土各道工序的质量控制指标,保证质量的有效措施,以及质量检测的试验方法。

二、前期准备

1、在总监办及驻地办的督导下,我们于6月23日选定K1115+750---K1116+500段全幅沥青砼面层施工为试验段。

2、前期材料试验数据

在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我们严格按照试验规程、规范和设计要求,准确、完整的做好了材料的各项试验、各项材料均符合规范或设计要求。

3、人员、机械设备准备情况

三、试验段的施工组织机构

1、人员

负责人:张子恒

质检负责人:樊景丽

技术员:张洪海王栋王铁柱

质检员:谢先旭薛晓军王苗

保通负责人:张德远

民工:30人

2、机具

200T/h沥青拌和楼1台ABG摊铺机1台50装载机2台双钢轮压路机1台25T胶轮压路机1台10T自卸汽车10辆洒水车2辆

一、施工方案

1、准备下承层

用扫帚、水车和吹风机清除沥青下封层被污染处和灰尘。

2、施工放样

用石灰标出边线的位置。

3、混合料的控制

(1)拌和楼采用间歇式拌和。根据试验确定的配合比,电脑自动配料。

(2)拌和时沥青用导热油加热,温度控制在150度±10之间,矿料用煤加热,温度控制在165度左右,每锅拌和时间在30—35S,沥青混合料出场温度控制在125—160度之间。

(3)拌和过程中不间断地进行检测,严格控制石油比,混合

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块,无严重离析现象。对不符合要求的不能出场,并应快速查明原因,及时进行调整。

水稳层试验段施工总结

水稳层试验段施工总结

堆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 2017 年 1 月

目录

一、试验段施工概述 (1)

二、执行规范标准 (1)

三、试验段施工准备 (1)

四、试验段施工方法 (2)

五、数据收集及试验检测 (4)

六、试验段总结结论 (5)

七、附件 (8)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段总结

一、试验段施工概述

为确定水稳层采用机械化施工的适应性及施工工艺,也为后续水稳层大面积施工提供经验及相关施工控制参数,我部于2017年1月1日在堆场进行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段施工,试验段分开挖区和回填区2个区域,开挖区试验段长50m,宽40m,水稳层设计厚度20cm,回填区试验段长50m,宽40m,水稳层设计厚度30cm;根据施工方案,20cm水稳层分一层进行施工,30cm分两层进行施工;本次试验段回填区只施工下部15cm;水稳层均为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二、执行规范标准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G034-2000)

4、《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

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E42-2005

三、试验段施工准备

1、人员准备

试验段由负责全面工作,主要管理人员如下:

总负责:

现场技术负责:

质检负责:

测量员:

试验负责:

现场管理:

安全员:

摊铺、碾压作业人员:商品水稳层施工班组

2、材料准备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采用砼磊搅拌站商品水稳层,水泥含量5%,含水率%。

3、机械准备

水泥砼路面首件总结

水泥砼路面首件总结

海南省省道S301嘉龙线、S302黄屯线改建工程

水泥混凝土路面试验段施工总结

海南省省道路S301嘉龙线东升农场和新市镇〔K11+000-K11+600段和K15+840-K16+360段〕路面设计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具体的结构形式为:面层:26cm水泥混凝土路面,共12320m2。

基层:20cm 水泥稳定碎石

底基层:20cm 级配碎石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实行标准化管理,我标段严格按照首件制度施工,我项目部于2016年7月25日,在S301省道K11+110-K11+130右幅〔东升农场〕段进行了水泥混凝土路面试验段的铺筑。首件长20米,分4块板块。经过对试验段的各项指标的检测,所完成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试验段完全满足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标准的要求。通过试验段的铺筑,确定了合理的铺筑工艺;确定了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高程、横坡、平整度、厚度、宽度等几何尺寸的有效控制方法;检验了施工工艺、机械设备及人员配置能否满足施工要求等各项目的,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大面积施工具有指导作用。现将试验段铺筑情况总结如下:

一、试验段人员配置

主要人员分工表

二、机械设备

主要机械设备一览表

三、施工工艺流程

1、交通管制

由于所施工的地段为过镇段,过往车辆与行人较多,无法全封闭施工。因此采取半幅封闭施工半幅通行。施工前,在施工段落安全警示标志和路栏,安排了专人看守,对此路段封闭,除施工车辆可以进入外,其他车辆一律禁行。

2、施工段面的检查和清扫

施工前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平整度、宽度、等各项指标进行检查,清扫下封层外表的松散石子和杂物等,符合要求后进行混凝土面层的施工。

试验段施工方案及总结

试验段施工方案及总结

试验段施工方案及总结

一、引言

试验段施工是一个重要的工程阶段,对项目的顺利进行具有关键性作用。本文将就试验段施工方案进行详细阐述,并对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总结进行总结。

二、试验段施工方案

1. 施工前准备

在进行试验段施工之前,首先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

•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明确施工过程中的每个步骤和时间节点;

•确保施工人员具备足够的资质和经验,保证施工质量;

•准备必要的施工设备和材料,保障施工顺利进行。

2. 施工过程

试验段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严格按照施工计划执行,确保施工进度;

•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和安全,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定期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施工结束及验收

试验段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全面的验收工作。包括:

•检查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记录和资料,确保符合要求;

•对施工结果进行测试和检验,确认符合设计要求;

•完成验收报告,正式结束试验段施工。

三、总结

试验段施工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工程阶段,需要施工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在未来的工程实践中,我们将继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施工方案,提高施工质量,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四、参考资料

•《施工管理手册》

•《工程验收规范》

•《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标准》

以上就是本文对试验段施工方案及总结的详细阐述,希望能为相关工程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水泥土试验段施工总结

水泥土试验段施工总结

S335棠西线(新国道230)正阳中心庙至正阳县城段

改造工程

(S335ZZ-SG标段)

(桩号:K69+800-K84+551)

水泥土试验段总结

驻马店市长海路桥有限公司

S335棠西线正阳中心庙至县城段改造工程

S335ZZ-SG标段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五年八月

水泥土试验段施工总结

1、施工简况

7月28日,我标段在K81+182~ K81+355左幅进行了水泥土试验段施工,路段长173m,由起点方向向终点方向推进施工。施工当日为晴天,气温在35℃左右。

厚度为20cm,混合料采用CAT RM500冷再生机就地拌和。施工时,混合料的采用振动压路机稳压,人工配合PY180 G平地机进行,松铺系数暂取1.30,碾压采用两台XS230S振动压路机和一台LY18×21光轮压路机。

2、试验段施工目的

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规范》,通过试验段的施工,明确以下主要内容:

(1)摸索冷再生机在高温环境下的施工工艺流程

①调试冷再生机,分别测出冷再生机工作行走速度、转速,单位加水量;

②调整拌和机工作行走速度、转速及单位加水量,保证混合料均匀性;

③检查拌合后的土体含水量、水泥剂量、7d无侧限抗压强度。

(2)确定铺筑的松铺厚度和松铺系数

(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

①冷再生施工方法和适用机具(包括冷再生机的行进速度、转速、拌合深度的控制方式,);

②含水量的控制方法;

③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至少应选择两种确保能达到压实标准的碾压方案;

④摊铺水泥、再生拌合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

(4)确定高温期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我部建议以150m为宜)。

水泥混凝土面层试验路段施工总结报告

水泥混凝土面层试验路段施工总结报告

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试验路段

施工总结报告

一、试验目的

按规范要求在单位工程水泥混凝土面层大面积施工前应铺筑长度不小于200m的水泥混凝土面层试验段,通过试验路段对施工整个过程的人、机、物、料的配给、使用和管理进行评价和总结,制定一套科学的施工管理体系。对施工技术、施工工艺、现场质量保证措施等细节进行经验总结和数据收集,综合试验路段施工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缺陷,以及采取的补救措施,确定最佳施工方案来指导后期施工。

本试验路段的试验目的为获取下列现场参数:

1、施工准备

2、试验配合比的验证与调整,施工配合比的微调与控制。

3、拌合物的松铺系数。

4、验证水泥砼拌合物的质量和施工工作性,落实最佳水灰比、

施工坍落度等。

5、模板的安装架设与脱模的最佳时间。

6、确定标准的施工方法:

A、集料数量的控制、集料的级配掺配

B、拌合物的拌和设备、拌和时间、拌和方法

C、拌和物出料到运输至铺筑完毕允许最长时间

D、人工布料的方式

E、振捣的方法、振捣时间及移动间距的确定

F、拌和料的摊铺工具和摊铺方法

G、精平饰面的合适机具和施工方法

H、抗滑构造的施工机具和施工方式

I、切缝、灌缝作业的最佳时间和施工方法

J、覆盖养生的时间、方式

K、拌和、运输、摊铺、振捣和整平饰面的协同作业能力二、试验路段基本情况

经过项目部现场调查研究,经请示业主、监理处同意将K9+800~K10+000段大大左幅作为面层施工的试验路段。该地段总长100米,面积约900㎡,距离K8+200拌和场运距为1.7~1.8km。砼面层施工之前,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已经完成,防护、涵洞等工程也均已经完工,同时该段过往社会车辆相对较少,可进行半封闭施工,施工现场干扰也相对较小,便于施工现场观察和分析总结,具备良好的路面施工条件。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

一、施工背景:

随着交通运输的不断发展,道路建设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道路建设中的基层施工对道路的安全和使用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为了改善道路基层的力学性能和增加基层的稳定性,本次施工采用了水泥

稳定碎石基层试验段进行了试验。

二、施工步骤:

1.原材料准备:

按照设计要求准备好水泥、碎石、混凝土等原材料,并通过质量检测

合格。

2.现场准备:

在施工现场进行查看、勘测,确定施工范围和区域,并进行清理和平整。

3.基层处理:

对基层进行清理,清除上面的杂物和泥土,并通过加固、夯实等方式

增加基层的稳定性和密实度。

4.水泥稳定碎石的配制:

根据设计要求,按照一定的比例将碎石和水泥混合,并对混合物进行

充分搅拌,以确保水泥均匀分布在碎石中。

5.基层施工:

将配制好的水泥稳定碎石铺设在基层上,并使用压路机进行夯实。夯实过程中,应注意均匀夯实,确保水泥与碎石充分结合。

6.养护:

施工完成后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进行养护,不得让车辆通行,以确保基层的充分硬化和稳定。

三、施工质量检测: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对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稳定性、密实度、厚度等指标进行检测。通过现场质检,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四、施工总结:

1.基于本次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试验段的施工,基层处理的清理和基层加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必须保证基层的平整度和紧实度。

2.水泥稳定碎石的配制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水泥与碎石的充分分布和结合。

3.压路机在施工过程中要均匀夯实,确保基层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底基层试验段总结

底基层试验段总结

xx一级公路xx至xx段二期路面工程F合同段

施工单位:xx路桥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xx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xx

底基层试验段总结

一、工程概况

我合同段在2008年5月22日和5月23日两天圆满的完成了K2+400~K3+000段右幅试验段的试铺工作,达到了开工报告中所设定的目标,取得了一些重要数据,为以后大规模的施工提供了技术保障。

二、试验段施工方案

(一)总体方案

我项目部底基层混合料拌合站现设500型稳定土拌合楼一台,使用两台稳定土摊铺机成梯形摊铺,摊铺机拼装宽度为6.5m和7m。

(二)施工准备及组织机构

1、配合比

按批复的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配合比设计控制原材料和配合比。水泥采用华新“堡垒牌”32.5号慢凝普通硅酸盐水泥,碎石和石屑来源于宜都江北采石厂,天然砂来源于洞庭湖。配合比采用:20~30mm 碎石:1~20mm碎石:天然砂:石屑=29:37:24:10。最佳含水量为4.8%,最大干密度为2.28g/cm3。

2、人员及设备

试验段由项目部总工负责,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全过程的检测工作。

(1)总体协调:xx

(2)施工现场负责人:xx

(3)测量负责人:xx

(4)试验负责人:xx

(5)安全负责人:xx

(6)拌合场负责人:xx

(7)环境负责人:xx

所用投标文件要求的施工机械和试验设备均已安装到位。

(三)施工工艺

(1)施工放样:

①根据导线点,按每10m间距进行中桩放样,用全站仪在距中线两边14.5m处放出边桩,按中桩、边桩位置,每一横断面距中桩

0.33m、7.44m、15.0m处设置基准点,并测量基准点高程。

路面工程底基层试验段总结详解

路面工程底基层试验段总结详解

2019/4/9
1、施工准备 下承层高程测量 中央分隔带侧立模及挂线
边线撒布
2019/4/9
2、厂拌混合料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混合料的拌合采用WCB600型稳定土拌合机拌制,拌 合机按照400t/h的产能进行控制。 拌和时混合料的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含水量0.5-1%,以弥补使混合料在运 输、摊铺、碾压过程中水分损失。拌和时要对灰剂量及时检测并反馈信息,以 调整拌和机对灰剂量的控制。 底基层300米,吨料为300×11.763×0.27×2.363×0.97=2183.9吨,预 计需要6小时
2019/4/9
三、混合料生产 (一)批准的配合比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混合料配合比
结 果 名

矿料级配比例
最大干密度 (g/cm³)
最佳含水率w (% )
水泥剂量 (% )
7d强度 (Mpa)
目标配合比
19~31.5mm碎石:9.5~19mm碎石:4.75~9.5mm碎 石:2.36~4.75mm碎石:0~2.36mm石粉=25::25:23::3:24
2019/4/9
3、机械、设备准备
主要施工机械配置表 名称 型号 数量 用途
稳定土拌和站
摊铺机 单钢轮压路机 单钢轮压路机 自卸车 洒水车 平地机
WCB600
DT1600 徐工26t 戴拉派克20t 30t 10t 三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试验路段

施工总结报告

一、试验目的

按规范要求在水泥混凝土面层大面积施工前应铺筑长度不小于200m的水泥混凝土面层试验段,通过试验路段对施工整个过程的人、机、物、料的配给、使用和管理进行评价和总结,制定一套科学的施工管理体系。对施工技术、施工工艺、现场质量保证措施等细节进行经验总结和数据收集,综合试验路段施工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缺陷,以及采取的补救措施,确定最佳施工方案来指导后期施工。

本试验路段的试验目的为获取下列现场参数:

1、施工准备

2、试验配合比的验证与调整,施工配合比的微调与控制。

3、拌合物的松铺系数。

4、验证水泥砼拌合物的质量和施工工作性,落实最佳水灰比、

施工坍落度等。

5、模板的安装架设与脱模的最佳时间。

6、确定标准的施工方法:

A、集料数量的控制、集料的级配掺配

B、拌合物的拌和设备、拌和时间、拌和方法

C、拌和物出料到运输至铺筑完毕允许最长时间

D、人工布料的方式

E、振捣的方法、振捣时间及移动间距的确定

F、拌和料的摊铺工具和摊铺方法

G、精平饰面的合适机具和施工方法

H、抗滑构造的施工机具和施工方式

I、切缝、灌缝作业的最佳时间和施工方法

J、覆盖养生的时间、方式

K、拌和、运输、摊铺、振捣和整平饰面的协同作业能力二、试验路段基本情况

经过项目部现场调查研究,经请示业主、监理处同意将K0+000~K0+200段左幅作为面层施工的试验路段。该地段总长200米,面积约650㎡。砼面层施工之前,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已经完成,可进行半封闭施工,施工现场干扰也相对较小,便于施工现场观察和分析总结,具备良好的路面施工条件。

开工日期:2015年10月18日

完工日期:2015年10月18日

三、试验材料基本情况

材料

a.粗集料

碎石采用大水友谊碎石场生产的碎石,碎石材料颗粒组成范围经掺配后符合设计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压碎值小于20%,含泥量小于1.5%,针片状含量小于20%,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其级配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

b.细集料

细集料采用洞口河砂场的河砂,其含泥量小于3%,石粉含量小于7%,细度模数为3.1,属粗砂。

c.水泥和水

采用凤阳珍珠生产的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经检测合格。施工及养生用水采用洁净不含有害物质的水。

四、施工情况总结

1、施工准备

⑴在进行试验路段开工前,项目部对全体参建人员进行了施

工技术、岗位职责、安全技术交底。

⑵施工前应对基层进行全面的破损检查,当基层产生纵、横

向断裂、隆起或碾坏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修复,所有挤碎、隆

起的基层应清除,并使用相同的基层料重铺或采用低标号混

凝土局部修复。

2、拌和料配合比

⑴试验室理论配合比:

水:水泥:砂:碎石(10-30mm):碎石(5-10mm)=160:356:678:784:422

⑵施工配合比:

水:水泥:砂:碎石(10-30mm):碎石(5-10mm)=90:200:380:440:238

3、松铺系数

在摊铺之前,首先按照设计初定摊铺厚度,用水准测量出基层顶面高程A值,待拌和料初摊铺之后,在相同断面的同一位置进行测量,得高程值为B值,随后摊铺成型后,再在相同断面相同点进行测量,得高程值为C值,通过测量数据,按照下式计算松铺系数K:

K=(B-A)÷(C-A)

在试验路段开始摊铺、并未验证松铺系数时,根据规范和以往类似施工经验,结合实际施工机具,我们采用1.25的系数进行试摊。

4、施工坍落度与水灰比的控制

⑴采用小型机具摊铺,经试验现场检测:坍落度平均为25mm,拌和料粘聚性好,保水性良好,满足路面摊铺工作性。

⑵实际施工生产过程中按现场检测的砂、石含水量计算作为现场施工标准,实际中因气候、气温等因素现场调整,并以摊铺现场工作性为指导标准。

5、模板的安装与脱模的最佳时间

⑴采用钢模架设。支模前在基层上进行模板安装及摊铺位置的测量放样,每10m设置中心桩,经测量员测量:模板平面偏位8mm,宽度不小于设计宽度值,厚度平均为289mm,顶面接茬平整度小于2mm ,模板安装纵向顺直,支架牢固。

⑵项目部选定脱模时间为18小时。模板拆卸使用专用拔碶工具,严禁使用大锤强击拆卸模板。

6、施工方法

1、集料质量、数量的控制

⑴开工前首先应对粗、细集料分别进行级配筛分试验并测出相应的含水量、含泥量等,根据试验结果进行现场掺配,直至集料颗粒组成、合成级配符合规范要求,不合格的材料坚决清理出场。

⑵每盘料各项集料采用计重的方式严格配料。

2、拌和

在料场设砼搅拌机,采用集中拌合,搅拌机加料顺序为:砂、水泥、碎石,边搅拌边加水。加水量要以实验室提供的数据为准,以保证砼的和易性,塌落度不易过大。

3、运输、卸料

⑴拌合料的运输采用东风自卸车运至现场,共投入6台。

⑵装料时各车的数量做到大致相等。

(3)设专人指挥运输车卸料,并作好相应的记录。拌合料从出料到铺筑完毕时间严格控制在1.25小时以内。

4、布料、振捣、摊铺和整型

⑴卸料后以人工尽快布料,人工布料采用铁锹反扣,严禁抛掷和耧耙,按试验确定的松铺系数进行初平。

⑵人工布料完成后,在待振横断面上使用人工手持2根75型振动棒沿断面振捣密实,注意路面板底、内部和边角处不要欠振或漏振。

振捣时间不少于30S,以拌合物全面振动液化,表面不再冒气泡和泛水泥浆为限。振捣棒移动间距为300mm,至模板边缘距离为200mm 并避免碰撞模板、钢筋传力杆和拉杆。振捣棒插入深度离基层50mm,振捣棒轻插慢拔,不得猛插快拔,严禁在拌合物中推行和拖拉振捣,振捣时应辅以人工补料。

⑶采用直径为168mm具备自动行走功能的三轴摊铺整平机。由于单幅施工,根据摊铺宽度选择轴长为4.5m,轴长比路面宽度长出1000mm。摊铺长度达到10m且振捣密实后可立即进行摊铺机整形工作,振捣密实与三轴整平两道工序之间的时间间隔不超过15min。摊铺机在一个作业单元长度内采用前进振动、后退静滚的方式作业,每次为4遍,每遍行走速度控制在13m/min。在三轴机作业时派专人处理轴前料、浆位的高低,过高时应人工铲除,轴下有间隙时,用混凝土找补。整个工序完成后用整平轴前后静滚整平,直到平整度符合要求为止。

⑷精平饰面

三轴摊铺整形完后,项目部配备4人使用刮尺、刮板、抹刀等工具在纵、横两个方向进行人工精平饰面。饰面时应注意进行清边整缝,消除粘浆,修补缺边、掉角,当烈日暴晒时应加快表面的修整速度。饰面后面板表面无抹面印痕,致密均匀,无露骨,平整度达到要求。

⑸抗滑构造

该试验路段位于陡坡区,采用硬刻槽方式。

⑹切缝、灌缝

项目部采用日本进口的手推式锯缝机进行切缝。切缝深度为板厚的1/3。本试验路段施工时昼夜温差小于10℃,因此项目部确定切缝时间为铺筑完毕12小时后进行,以切缝时不掉边、掉角为准,横向缩缝的间距为4m,缝宽为4mm。切缝顺直,无明显拐弯现象。

待混凝土养生期满后进行灌缝,灌缝材料采用石油沥青。灌缝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