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3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3课题信息窗2---动物联欢教学内容: 理解除法的意义,教科书第51~53页。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动手分实物,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森林里小动物联欢会在热烈的气氛中拉开了序幕。
你们想参加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小动物联欢情景图)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们有可能提出加法或减法的问题,教师把学生提出有关除法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其它问题收入问题口袋。
)除法问题:1、12只小熊进行体操表演,怎样排队?2、30只松鼠,怎样分组?3、6只小猴分一组可以分几组?二、探索新知。
(一)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认真,提出了这么多问题。
现在我们一起来帮小动物解决下面的问题,好吗?(二)12个小动物怎样排队?1、.师:12个小熊进行体操表演,他们该怎样排队呢?请同学们借助手中的学具自己摆一摆.分一分.试一试。
(学生利用学具摆出各种情况)2、师: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吗?3、师:哪个小组能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排的?(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按一定的顺序板书各种平均分的结果)可能出现:(1)每4只一行,,排3行;(2)每3只一行,排4行;(3)每6只一行,排2行;(4)每2只一行,排6行。
4、师:我们刚才找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分法,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这些分法用什么相同之处?(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会发现:其相同点都是把12只小熊平均分,每份分的同样多。
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重点
1、 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 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具准备
主题图、玩具
教
学
过
程
一、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教师: 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今天老师先给你们讲个《盲人摸象》
四、 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你认为哪位同学表现最好, 好在哪里?
五、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从不同方位、 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 看到的结果(学生回答)
六、 作业设计
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 把自己看到的画或写出来。
教
学
反
思
课题
《对称图形 》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数学
二次备课
小组成员
主备人
徐胜桥
时间
授课类型
称图形的对称轴。
学生认识对称轴, 画出对称轴。
8、 找一找生活中的对称轴。
学生找、 说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设计意图]: 学生从大量的对称图形中寻找其共同点, 以把握对称的本
质特点。 并通过动手实践操作进一步加深对对称图形的特征的理解和把握。
拓展对称图形的认识,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育学生: 在中国, 劳
在剪之前先想一想怎样剪才能剪出对称的图形, 然后动手试一试。
学生小组合作, 完成剪一剪
5、 组织学生将自己小组剪出的对称图形进行展示并汇报各自的剪法。
6、 引导学生明确剪对称图形的方法。
要剪出一个对称图形, 可以先把纸张进行对折然后再剪, 最后沿对折的地方
青岛版(六年制)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5.1 森林聚会——平均分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60‾62页,平均分的认识。
⏹教学提示本节课是除法学习的起始部分,是以分东西作为认识初始的。
教材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出发,以一幅情境图“有趣的聚会”童话故事引入,然后自始至终都围绕着这幅情境图进行教学,形成一个完整的情景过程,通过帮助小熊猫分竹笋、认识什么是平均分;帮助小猴子分桃子,知道如何进行平均分,帮助小兔分萝卜,体会平均分的不同分法。
本课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让学生在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中,感知什么是平均分,如何平均分,创设适合学生操作的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帮助小动物分东西,理解“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在进行“平均分”的时候,借助学具,利用帮助小猴子分桃子,感知“平均分可以把东西1个1个地分,也可以2个2个地分,还可以3个3个地分……”一直分完为止;利用帮助小兔分萝卜,感知“平均分”还可以按照“每几个1份来分”这样既能解决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也可以突破难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结合情境图理解平均分。
2、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探索平均分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猜测、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初步认识平均分的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教学难点:经历感知平均分的过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磁性圆片,彩色粉笔学生准备:学具盒,学习用品⏹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讲故事: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森林里有两只笨狗熊,一天它们在寻找食物,发现了6个野果。
熊哥哥抢到了4个,熊弟弟只抢到了2个。
熊弟弟当然不愿意,坐在地上哭起来。
这时狐狸大婶走过来,小狗熊急忙去找她帮忙,狐狸大婶笑着说:“那好办!”它走到熊哥哥旁边拿起两个野果一口气就吞了下去。
这时熊弟弟高兴的拍着手说:“哈哈,现在我们可一样多了!”(现在它们每人有几个?)狐狸大婶走后,熊哥哥突然说:“哎呀,上当了,上当了,其实不用狐狸帮忙我们也能一样多!“小朋友们想一想,它们怎样做才能一样多?2、导入情境图通过这根故事,今后碰到问题要互相谦让,肯动脑筋,做一个聪明的孩子。
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方向与位置
二十里铺中心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1——认识方向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根据给定东、西、南、北中的一个方向确定其他三个方向的方法,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2、经历探究辨别方向与确定位置的过程,体验合作探讨问题的乐趣。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图上的方向,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2、教学难点:学会根据给定东、西、南、北中的一个方向确定其他三个方向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平面图每小组一张,四张图片(学校四个方位的建筑物或景物),胶棒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美丽的山村图,想不想看一看?生:想。
出示情境图:师:漂不漂亮?生:漂亮!师:这三个小朋友也是来游玩的,快读读。
师:他们好像遇到了什么问题,不知道哪是北?生:不知道怎么去桃花村?师:怎么去桃花村呢?这是小女孩提的问题,谁能像她一样提个问题?生:怎么去杏花村?生:怎么去果园?生:怎么去树林?(师板书)师:为了解决我们这些问题,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方向与位置(板书课题).师:刚才的小朋友不知道哪是北,那你们知道哪是北吗?谁来指给老师看一看。
生:左面是北。
请全体同学起立,面向北,说说你面向北,后面、左面、右面各是什么方向?先自己说,再指名说。
(学生活动)生:面向北,我的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面向南,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先自己说,再指名说。
生:面向南,我的后面是北,左面是东,右面是西。
师:面向西,说说你的东、南、西、北各有哪些同学?同位互相说一说。
生:面向西,西面是季文燕,东面是王家乐,北面是冯忠郑,南面是郭启萌。
师:面向东,坐下。
师:这是在咱们教室里面大家都知道东、南、西、北。
那出了教室你们还认识吗?生:认识。
师:老师有点不相信,那考考你们。
师:这是我们学校的旗台,旗台的北面是什么建筑物?南面是什么?西边、东边呢?(引导学生说出四个主要建筑物)东:乒乓球台南:操场西:大门北:教学楼师:如果我们要把我们的校园介绍给其他学校的同学认识,这样好不好,我们把这些图片按照一定的方向,贴在纸板上,制成校园平面图,回去以后,你发给他们看,好不好?师:请看大屏幕,看清要求,然后再做。
2020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五四制)上册教案第五单元第2课时
课时2 教材65页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学会根据给定东、西、南、北中的一个方向确定其他三个方向的方法,学会看简单的线路图。
2、经历探究辨别方向与确定位置的过程,体验合作探讨问题的乐趣。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合情感。
教学重点:给定东、西、南、北中的任意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会看简单的线路图。
教学难点: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1。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在全班交流,交流时重点加强学生练习的活动性,让学生面向给定的方向站好,再说出其他三个方向。
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分别面向不同的反响,确定其他三个方向,巩固辨认方法。
2、自主练习2。
这是实践性的题目。
练习时,给学生充分的空间与实践开展必要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辨认方向。
3、自主练习3。
学生自己独立解决,然后全班集体订正。
4、自主练习4。
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在全班交流,巩固看路线图的方法。
二、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三、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备课
《美丽的校园——认识方向》教学设计教学内容:(2013)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学会辨认方向和根据给定东西南北中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2、在填写完成平面图的过程中,了解绘制地图或者平面的规则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会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3,能在生活中发现、提出和解决有关方向和位置的简单问题,感受教学与日昌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以及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以及根据给定东、西、南、北中一个方向能够辨认其它三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难点:在生活中辨认方向。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喜欢我们的校园吗?生1:喜欢,我们的校园很漂亮。
生2:我们的学校有教学楼、餐厅……师:今天我们就请我们热情的小导游——小军,带我们一起去参观他们的学校。
二、直观感受,探究新知(1),联系生活,自主探索。
师:瞧,多美丽的校园呀!走进学校的大门,你们发现校园里都有什么建筑物呢?生:由教学楼、实验楼还有宽阔的操场以及大门。
师:那他们都在校园的什么方向呢?师:要解决这个问题,老师要先问问大家,你们认识方向吗?生:认识。
师:谁能说说你们认识哪些方向?生:我认识东。
师:你能指指吗?(学生用手指东方)师:你怎么知道那是东?生:那是早上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东方。
师: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
除了东方,你还认识哪些方向?生:我认识西方。
师:你能给大家指指哪里是西方吗?(学生用手指西方)师:为什么那里是西方?生》因为太阳从西方落下。
师:真是个有心的孩子。
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西方。
除了东西方,你还知道什么方向呢》生:我知道左面是北方。
师:为什么左面是北方呢》生:因为晚上北极星在那个方向。
师:你还知道北极星在北方,你的知识真渊博。
师:你还知道哪个方向》生:这边是南方(学生用手指右边)师:为什么?生:太阳中午就偏向南方,指南针也偏向南方。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案2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 按一定的顺序板书各 种平均分的结果) 可
能出现: 组数 每组个数 2组 6只 6组 2只 3组 4只 4组 3只
4、师:我们刚才找到 了这么多不同的分法,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 下,这些分法用什么相 同之处?
度与价 习的信心和兴趣。
值观
重点 与 难点
重点 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难点 把总数按照一定的份数或每份数进行平均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动物联欢
12 只小熊可以分成几组?每组几只? 用算式表示为;
板书设计 (1)分成 2 组,每组 6 只。 12÷2=6(只)
(2)分成 6 组,每组 2 只。 12÷6=2 (只) (3)分成 3 组,每组 4 只。 12÷3=4 (只) (4)分成 4 组,每组 3 只。 12÷4=3(只)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
教学案
课题
信息窗 2——动物联欢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陈华玲
审核人
授课时间
第 2 课时 共 课时 序号 2
知识
与
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动手分实物,加深对“平均分”理解。
三
技能
维 教 学 目 标
过程 与 方法 情感态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 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增强对数学学
教 教师精讲与点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谈话导入
一、谈话导入
与
师:同学们,森林里小
动物联欢会在热烈的
学 气氛中拉开了序幕。你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案设计
第五单元《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单元授课计划)教学内容:分一分和认识除法两部分单元分析:本单元在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和掌握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教学除法,重点是让学生在平均分的活动中,体会和了解除法的含义。
全单元内容包括。
第一部分内容主要是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平均分,知道平均分的具体过程;第二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在认识平均分的基础上了解除法的含义。
教材加强了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为认识除法积累较丰富的感性经验。
在教学除法前先安排了5的信息窗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知道平均分——把一些物体每几个分一份,分成几份——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分几个——初步形成平均分的概念”的过程。
教材结合例题和“自主练习”所提供的实例,以及一些分物体的具体过程,出现相应的除法算式,让学生体会除法算式的含义,从而从整体上初步理解除法的实际意义。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体会除法和乘法的联系。
2、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学生能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能够根据数学问题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平均分的活动中,体会和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以情境教学法、讲授法、迁移类推法和动手操作法为主。
学法:以小组合作法、动手操作法和迁移法为主。
设计思路:在教学除法前先安排了5的信息窗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知道平均分——把一些物体每几个分一份,分成几份——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分几个——初步形成平均分的概念”的过程。
教学措施:(1)充分利用教材,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
(2)结合例题和“自主练习”所提供的实例,以及一些分物体的具体过程,出现相应的除法算式,让学生体会除法算式的含义,从而从整体上初步理解除法的实际意义。
(3)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模板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模板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即在备课过程中树立最新的实践性教育理念,用最新鲜的材料去充实教学内容,用最新、最能说明问题的案例去阐发理论,才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今天我在这里整理了一些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最新模板,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最新模板1【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例子,结合实际操作,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使学生能够计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
3.通过探究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迁移、联想转化等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教材分析】小数乘法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元、角、分与小数”、“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加减法”和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在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
【学情分析】我所抽班级学生有73人。
这班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使用北大(版)教材,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
对于列出小数乘法算式以及得出结果,学生不会有任何困难,关键在于学生能否联想到整数乘法的意义,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出小数乘法的意义。
所以针对这一点,我打算利用小数加法的复习题,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运用类推、迁移的方法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小数的意义:0.2 0.05 (学生口答)2、小数加法:0.6+0.6 0.8+0.8 0.2+0.2+0.2 0.4+0.4+0.40.1+0.1+0.1+0.1+0.1(1)学生口算(2)你发现了什么?(都是求相同加数的和)(3)你有什么想法?(可以用乘法计算)3、揭示新课:(1)0.2+0.2+0.2,用乘法怎样表示?为什么这样列式,你是这样想的?0.2×3表示什么意思?(2)0.6+0.6,用乘法可以怎样写?0.6×2表示什么意思?(3)剩下的几道怎样用乘法表示?分别表示什么意思?(4)这些乘法算式与我们前面学的乘法有什么不同?(是小数乘法) 4、归纳意义:小数乘整数表示什么呢?二.探究算法1、请大家想办法算出0.2×3的积。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森林里的故事单元备课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森林里的故事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概述本单元主要介绍了森林里的故事。
通过故事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图形与观察问题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直观思维和图形思维。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图形的辨认和命名;了解位置的概念,能够描述和指认物体位置关系。
•能力目标:能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直观思维和图形思维。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创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3. 教学重点•图形的辨认和命名。
•位置的概念和位置关系。
4. 教学难点•综合应用图形和位置概念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二、教学内容1. 教学资源准备•教材: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小黑板或白板、彩色粉笔或白板笔•相应的教学投影仪、电脑或平板电脑•学生练习册及绘图工具2.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认识图形•导入:借助教材中的图形进行导入,学生观察图形并进行图形的命名。
•引入:教师通过课件或者小黑板展示一些不常见的图形,让学生参与命名,并能举一反三命名其他图形。
•实践:将课堂上新认识的图形进行延伸,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题目进行图形辨认,并使用自己的图形知识进行解答。
第二课时:运用图形分析问题•导入:复习上节课所学图形的命名,并了解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引入:通过森林故事情境,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图形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解答针对森林故事和图片中出现的图形问题,并进行讨论和展示。
第三课时:学习位置的关系•导入:通过教材中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图形之间的相对位置,如上下左右、近远等。
•引入:结合教材中的故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在教室中找到各个图形的位置关系。
•实践:在课堂上布置一些与教室相类似的环境,让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第四课时:复习与检测•导入:对前几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并进行知识点的梳理。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青岛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并能正确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意识。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勇于尝试等。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两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3.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2. 采用直观演示法,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4. 采用评价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复习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新课(1)两位数的加法运算以实例讲解两位数的加法运算,强调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逐位相加,进位处理。
(2)两位数的减法运算以实例讲解两位数的减法运算,强调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逐位相减,借位处理。
(3)两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讲解两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引导学生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3. 练习巩固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
5. 布置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课后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练习和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两位数的加减运算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表现,评价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意识。
3. 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如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勇于尝试等,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及时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第五单元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平均分【教学内容】教材P60-P63信息窗1森林聚会。
【教学目标】:1、通过亲手操作使学生了解平均分的含义,体验什么是平均分,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2、能用平均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用平均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学生自主准备好学具,20根小棒。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女小动物。
每年秋天,果实成熟的时候,它们都会聚集在一起,分享劳动果实。
今年的聚会又开始了,我们一块去看一看吧。
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生1;有小熊猫、小猴子、小兔子、和小松鼠。
生2;它们的食物有6个竹笋、12个桃子、16个萝卜、15个松果。
师;说得真清楚,可是熊猫哥哥和熊猫弟弟好像遇到了问题,我们去帮帮它们吧。
(课件展示;怎样分竹笋呢?)二、讲授新课1、认识平均分。
①自主分师:可以怎样分竹笋呢?一定把你的分法说出理由。
(小组讨论怎样分竹笋)学生可能回答:生1、大熊猫多,小熊猫少。
(因为大熊猫吃的多)生2、大熊猫少,小熊猫多。
(因为大熊方面让着小熊猫)生3、每只熊猫3个。
(因为它们同样多,比较公平。
)师: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如果让你帮熊猫分竹笋,要分得公平,应该选择哪种方法呀?生:每只熊猫3个。
师:为什么选择这种方法呢?生:每人3个,都一样多,所以公平。
师:那其他的分法呢?生:不一样多。
小结;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平均分。
(板书)现在请同学们用学具帮熊猫公平的把竹笋分一分吧。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②尝试平均分师:哪位同学能把自己的分法演示给大家看呀?学生一边演示一边说明自己的方法:1、一个一个的分。
熊猫哥哥一个,熊猫弟弟一个,然后再一只一个,一直到分完为止,每只熊猫分了3个。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单元备课(集体备课)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单元备课学校:年级:二年级时间:单元主题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本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包括三个部分内容: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判断所给图画是从什么位置看到的以及通过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猜测可能是什么物体。
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编排上,教材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学―一知识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的,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4、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辩认不同位置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认识轴对称和镜面对称。
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教具课时安排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 1课时猜一猜 1课时数学学科集体备课学校: 年级:二年级使用时间:先自己选一个喜欢的角度给小熊猫“拍”一张照片,想一想这张照片拍出来会是什么样子的,把它“印”在自己的脑子里。
再变换角度,从小熊猫的前、后、左、右不同的位置给它拍几张照片。
想一想这些照片拍出来又会是什么样子的,把它们都“印”在自己的脑子里。
(3)辨认照片:在屏幕上依次打出在小熊猫的前、后、左、右拍的照片,请学生判断是在什么位置拍的,并站到相应的位置去。
当学生辨认左、右两边拍的照片出现困难时,引导学生到小熊猫的左、右两边再次进行观察,比一比这两个角度拍出的照片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特别提醒学生注意看清小熊猫的脸是朝哪边的。
经过再次观察和比较,让学生重新做出判断,并站到相应的位置去。
师提问:如何判断从不同角度看到的物体形象?指生回答明确:根据观察者的位置,抓住被观察物体各部位的特征进行判断。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森林里的故事备课
第五单元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第五单元《森林里的故事》第一个信息窗的内容,第48—49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分物体的过程,初步感知“平均分”的过程,体验“平均分”的含义。
2、通过动手实践、小组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养成有序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教具、学具:教具:课件、大熊猫简笔画学具:学具盒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师谈话:同学们,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在美丽的大森林里,小动物们要举行一次有趣的聚会。
在这次聚会中,你会遇到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森林之王狮子还会为你准备许多有趣的问题。
你看,小动物们多高兴啊!2、看欢快的课件——小动物们在森林里聚会,有大熊猫、小猴子、松鼠、小兔子、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蹦蹦跳跳的来到餐桌旁。
(激发兴趣:你想去参加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参加森林聚会。
)(板书:森林聚会)二、探索新知,体会领悟活动一:分竹笋1、师:让我们看看这张餐桌上都有谁?有什么好吃的?你看,大熊猫欢欢和乐乐好像在商量什么事情,(贴在黑板上)请你仔细观察,动脑想一想,这两只大熊猫会遇到什么问题?(贴竹笋)2、分竹笋:你想分成几份?为什么?如果用学具来帮忙代替竹笋,得拿几个学具?那你想怎样分?下面请你用10个学具代替竹笋,分给两只大熊猫,现在开始。
(创设“请你帮助熊猫哥哥和弟弟分竹笋——分一分”这样的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数的分解,找到了新知识与旧知识的生长点,改变了传统的概念教学)(学生动手操作,师转着看,你是怎样分的。
)4、谈话:谁分好了?你说我写。
还有不同的分法吗?为什么?(此处对学生的各种分法进行比较。
)5、谈话:同学们看,通过刚才的分一分、摆一摆,我们发现有好几种分竹笋的方法,你们真不简单。
那么,从这些不同的分法中,你发现了什么?6、小结:你看这一种,(用红笔描一下),你又发现了什么?活动二:巩固练习(动手实践二)1、刚才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平均分,让我们继续用这10个学具帮助熊猫平均分竹笋。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单元备课
单元名称第一单元: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单元知识分析1 、本单元是乘法学习的起始阶段,是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乘法计算及应用的重要基础。
2、本单元的主要内容:相同加数连加,乘法的初步认识。
重点是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
难点是有关O 的乘法。
3、本单元以儿童非常喜欢的魔术为背景,创设多种魔术表演的“情境串”,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在数一数,摆一摆,算一算的活动中积累的表象。
单元教学目标1.根据加法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能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数与计算的过程,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性,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
3.体验乘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个性化学习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形成合作的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
难点:有关O 的乘法。
有关1和0的乘法设计思路教学方法和措施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进行相同加数求和的计算,体会生活中存在着的很多加数连加的问题,进而引出乘法,理解乘法的意义,以及乘法与加法的关系。
2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精讲点拨3措施:重视直观操作;如摆一摆,算一算,数一数等。
单元教学准备学具:小棒,圆片等教具;多媒体单元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课时划分8课时单元名称第二单元:看杂技————表内乘法(一)单元知识分析本单元共有信息窗2个,主要内容是1——5的乘法口诀,口诀的应用,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素材的选择富有童趣,口诀的设计和编排以儿歌作为载体,降低了口诀编制的难度。
单元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学习1——5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会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在探索口诀记忆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3、会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在探索中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公开课教案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1第一个红点---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分东西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平均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为今后理解除法的意义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森林里的故事,引导学生在给小动物们分食物的活动中充分感知平均分,教材通过分6个竹笋,借助同样多,让学生认识“平均分”,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然后通过动手分实物,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探索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情景图让学生认识“平均分”,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掌握等分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经历等分方法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分析、归纳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4.德育目标: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分,课堂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严谨认真、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掌握等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具体操作中学会平均分并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小圆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谈话: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丰收了,可是熊猫兄弟却愁眉苦脸的,他们在为怎么分竹笋而发愁,孩子们,大家能帮帮他们吗?【环节目标】: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听课积极性,创设良好的听课氛围。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观察情境图找出相关的信息,并能够从信息中挑选出自己需要的信息,并能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点评:在具有童趣的情境中教学,符合教材的编写意图,有利于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理解平均分的含义(1)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认识平均分。
请学生说出自己的分法:“该怎样分竹笋呢?”你是怎么想的?预设1:每只熊猫分3个,因为这样都一样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
授课
时间
从第一周至第十三周时间11月11日至11月29日
集体备课
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平均分的活动中体会和认识除法。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单元
练习
1、看谁算的有对又快。2、列式计算。3、连线。4、判断对错。5、提问题。
检测
时间
2013、11.27
课时
分配
信息窗1、2、3、4各(2课时),我学会了吗?(1课时),复习(1课时),测试(1课时),讲评(1课时)。
年级
二
科目
数学
时间
2013年11月9日
单元序号
五
单元内容
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
备课小组成员
全镇二年级全体数学教师
中心发言人
王玉芹
单元
教学
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具体的活动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2、结合具体的情境,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了解有关0的除法和有余数除法。3、能用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