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西方文论

合集下载

西方文论课件ppt

西方文论课件ppt

CHAPTER 04
现代主义文论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现代主义文论是20世纪初至中期的 主要文学理论思潮,它强调文学的创 新、实验和个体表达。
反传统
反对传统文学形式和规范,寻求新的 表达方式和结构。
形式主义
重视文学形式和语言,认为形式与内 容同等重要。
主观主义
强调个体经验和主观感受,认为文学 是个人情感和思想的表达。
和规律无法解释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
代表人物与作品
代表人物
后现代主义文论的代表人物包括法国哲学家 德里达、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美国批评家 布鲁姆等。
代表作品
后现代主义文论的代表作品包括法国作家加 缪的小说《鼠疫》、美国作家福克纳的小说 《喧哗与骚动》等。
对后世的影响
文学批评
后现代主义文论对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挑战了传统的文 学批评观念,促进了文学批评的多元化和相对化。
哲学
后现代主义文论对哲学也产生了影响,它挑战了结构主义和存在主 义的某些基本概念,促进了哲学的反思和更新。
社会学
后现代主义文论对社会学也产生了影响,它挑战了结构功能主义和 社会学的某些基本概念,促进了社会学的反思和更新。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对启蒙运动的影响
古典主义文论对启蒙运动时期的 文学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 理性主义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西方文论课件 PPT

西方文论课件 PPT

2.文艺才能的来源:灵感说
(1)灵感是文艺才能的来源 (2)灵感是一种迷狂状态 (3)灵感来源于“神启”或“前生 的回忆” “神启”:诗歌是神凭附人发的 诏令,诗人是代神说话 “前生的回忆”:灵魂是不死的, 是独立于物质的
3.“理想国”和文艺的功用
文艺功用观: (1)总要求是文艺要有益于城邦,合乎城 邦制定的规范 (2)核心内容是反对文艺的快感作用 评: (1)是奴隶主贵族的功利主义,把文艺变 成政治的附庸,是反动的。 (2)明确提出美感作用的对象是人的心灵, 发现了艺术特有的美感作用,是“真正伟 大的艺术思想”(车尔尼雪夫斯基语)
3.提倡艺术作品应当有强烈的感染效果。 崇高的感情能使人达到狂喜状态。 激情如能恰当表现,就会“如闪电一样把所碰 到的一切劈得粉碎”。 4.强调想象对艺术创作的重大作用 热爱崇高的事物能激发起无限的想象力 “说话人由于其感情的专注和亢奋而似乎见到 他所谈起的事物并且使听者眼前产生类似的幻觉。” 对欧洲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文艺思想都产生过 深远影响。
(3)悲剧的功用:陶冶 悲剧“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 情感得到陶冶”。 陶冶:悲剧引起的怜悯和恐惧的 快感,使观众认识到“过失”所必然要 带来的严重后果,帮助观众养成“适 度”的激情和行动。
第二章 古罗马文论
亚里斯多德以后的古希腊文明走向衰微,
文艺中心转向罗马。
创作由史诗和戏剧转向田园诗和哀歌。

45-西方文论

45-西方文论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西方文论》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的专业知识选修课程,本课程是在学生学习了《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和《文学概论》等基础课程后开设。它是西方对文艺现象和规律认识的发展史,不同于西方哲学史、美学史,也不同于文学批评史。古希腊以来出现的文艺理论家,如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朗吉努斯,近代的布瓦洛、狄德罗、莱辛、歌德、席勒、黑格尔等以及大批作家和诗人,构成了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线索,他们的文艺理论著作是西方文艺理论研究的对象。

本课程旨在全面追溯西方文论的历史发展轨迹,揭示其从零散阐发到成立体系,从单个文本研究到整体文化研究、从个人心得到学科体系的发展脉络。本课程教学以历史为经,以批评家和流派为纬,系统阐述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历程。本课程不仅对古希腊以来批评家的观点、理论和评论作认真梳理,而且还会对文学批评与文化批评的关系、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的关系等问题作有益的探讨。

2.设计思路: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选取上主要以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演变为历史线索,系统介

- 1 -

绍和分析自古希腊至20世纪的各种主要文学理论观点,梳理其中的基本概念及不同形态,总结西方文论的经验和规律,探询可能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更深入的把握文学的本质、特征,把握西方文论的内在精神,为进一步的学术思考建立必要的基础和参照。课程内容包括四个模块:古代文论、近代文论、现代文论、后现代文论;这四方面相互关联,能够体现西方文论的总体特征。

西方文论整合版

西方文论整合版

西方文论整合版

西方文论

绪论

一.西方文论

1、定义

“文论”主要指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就是文学实践得概括、总结与对文学发展得希望与预言,反过来它又指导与影响着文学实践活动。

“西方文论”就是西方对文艺现象与规律得认识与瞧法。

文学理论涉及作品、宇宙、作家、读者等文学得四要素。

2、西方文论与哲学、美学得联系

西方文论得主要来源:哲学家;作家;专门得文学批评家

与哲学得联系:西方文艺理论著作大多出自哲学家得理论体系,依托一定得哲学思想。

与美学得联系:就是一般与特殊得关系。

二.西方对文学本质得瞧法

模仿说

模仿说就是西方文论中占主导地位得学说。模仿就是指两项事物及其对应关系。

模仿:艺术模仿现实世界

表现说

文学艺术本质上就是艺术家内心世界得外化,就是她们得感受、思想、情感得共同体现,就是艺术家激情下得创造。

强调艺术家得主观能动性。

“诗只不过就是诗人思想情感得载体”——华兹华斯

形式论

形式论认为艺术得本质在于它得特殊得存在方式,在于它得审美特性。

康德“美在形式”

瓦尔德

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

三.西方文艺理论得发展概况

古代:(分古希腊与古罗马两部分)

古希腊: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文艺对话录》《诗学》

古罗马:贺拉斯《诗艺》古典主义及“寓教于乐”;朗吉纳斯《论崇高》

中世纪:文艺理论也成为神学得附庸。奥古斯丁《忏悔录》

文艺复兴:但丁;达芬奇;锡德尼《为诗一辩》

古典主义:又称新古典主义。布瓦洛《诗得艺术》就是古典主义得法典。

启蒙主义:启蒙主义文论得主要目得就是宣扬资产阶级思想。功利性。代表:狄德罗、莱辛、歌德

德国古典美学与文艺理论:18世纪末19世纪初。康德《判断力批判》黑格尔《美学》。

西方文论知识点总结

西方文论知识点总结

西方文论知识点总结

一、西方文论的概念与起源

1.1 西方文论概念

西方文论(Western Literary Theory)是指西方文学研究的理论体系,其研究对象包括文学的产生、形式、内容、风格、流派、主题、意义等方面。西方文论旨在通过对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分析和解释,揭示文学艺术的内在规律和历史变迁,探寻人文精神和审美价值。

1.2 西方文论的起源

西方文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文学哲学思想的萌芽。古希腊的文艺批评家如亚里士多德、赫拉克利特等人,关于文学的审美规范、创作技巧和审美功能的思考,为西方文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的文学批评活动,如维特鲁威、蓬塔诺等人提出了一些与西方文论相关的理论观点,为文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西方文论的发展与演变

2.1 古典主义文论

古典主义文论是指欧洲17世纪至18世纪初的一种文学批评思潮。古典主义文学批评主张在文学创作中遵循古典艺术的规范和传统,追求规范化、经典化和理性化,通过对古希腊和罗马文学作品的模仿和借鉴,强调文学作品的规则性和完美性。代表性人物有法国的柯尼耶、英国的杜费等。

2.2 浪漫主义文论

浪漫主义文论兴起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批评主张文学创作中的个性化、想象力和情感表达,追求文学作品的奇特、唯美和非理性特质。浪漫主义文论强调文学作品与作者的个人情感和审美感受的融合,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抒情性。代表性人物有德国的施莱格尔兄弟、英国的科尔里奇等。

2.3 现实主义文论

现实主义文论盛行于19世纪后半期的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批评主张文学作品要反映社会生活的客观现实,追求作品的真实、自然和精确,强调作品的社会性和历史性。现实主义文论强调文学作品的客观性和客观表现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表现。代表性人物有法国的米约、英国的伦斯特、俄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等。

西方文论导读

西方文论导读

• •
对传统理论的反拨。(先锋性) • 形式主义研究对二十世纪文学理论的巨大启发意义。 • 就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而言,社会学批评、意识形态批评、文化批评 是文学批评当中被运用得最多的几种批评方法。这些批评方法有一个 共同特点,就是都是从大处着眼,对文学作品进行宏观审视与评判。 有些时候,也会导致文学批评严重脱离其批评的对象,显得主观、随 意,最终失去文学批评的学术品格。 • 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学者杰姆逊曾表达过这样的思想,他认 为对文本的接受是分三个不同的层面的,第一个层面是描述的层面, 即在经验、感知上把握对象,感受它带给写作者的快乐;第二个层面 是分析的层面,即在知识的层面上说明对象的来龙去脉和内在构造, 这个层面要靠技巧、理论和方法打开;第三个层面是价值判断的层面, 回答的是作品的好与坏、有意义与无意义,激进还是保守。(1)修 辞批评相当于杰姆逊在这里谈论的文本接受的第二个层面,它是属于 第三个层面的社会学批评、意识形态批评、文化批评得以展开的基础。 如果我们承认对文学作品意义的解读是经由对文学文本的语言解读而 实现的话,那么在文学批评过程中,回溯这一意义经由语言产生的过 程,将使批评家对文本意义的阐发显得言之有据,具有说服力。这是 保证文学批评的学术性、客观性的手段之一。相反,没有具体的文本 分析的文学批评可能导致这样的效果:“它或者使结论显得主观、陡 峭,或者会让阐释落入纯粹的形而上的思辨之中;二者也许都不乏某 种深刻的意味,但是对于被批评的文本和期望从批评中有所收获的人 来说,也可能无关痛痒甚至不着边际。”

(完整word)西方文论课件

(完整word)西方文论课件

古罗马古典主义文论

关于古罗马:公元前753年,罗慕洛在台伯河畔建立了罗马城,开创了古罗马的王政时代;至公元476年,西罗马最后一个皇帝在日尔曼民族铁骑的逼迫下退位,古罗马时期宣告结束.

罗马是一个很奇特的国家,其军事实力相当强大,由于集体主义和尚武精神的存在,全盛时期的罗马帝国的版图横跨了亚欧大陆;在政治上罗马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民主的民族国家;但罗马的文化却是一个纯粹的舶来品,几乎全部脱胎于古希腊。

古罗马的文艺创作情况:古罗马奴隶制的全盛时期:罗马神话是把罗马神的名字和古希腊神话的内容结合起来形成的;罗马的第一位诗人安德罗尼库斯是俘虏的希腊奴隶;罗马史上重要的剧作家-—普劳图斯和泰伦斯的作品也是模仿希腊米南德的新喜剧。

罗马共和时期的黄金时代:维吉尔、贺拉斯和奥维德的创作都是从古希腊的神话、史诗、抒情诗中汲取养分,进行改造和创新的。

第一节贺拉斯及其《诗艺》

贺拉斯是奥古斯都的宫廷诗人,也是古典主义的奠基人.

《诗艺》是西方诗人谈诗的第一部著作,是对亚里士多德《诗学》的一个模仿,提出了罗马帝国的文艺法则,其主要观点包括:

1、古典主义原则--从总的方向上为罗马文艺立法

承袭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提出文艺模仿古典的原则,主张全面向古希腊的艺术家学习,创造表现罗马奴隶主上流社会人物的军功伟业和高贵性,创造无愧于罗马大帝国的光辉艺术。题材上要求既要从荷马史诗中取材,又要描写罗马祖先的光辉业绩;语言上既主张向古希腊的诗人学习,又鼓励诗人敢于创新。2、理性主义倾向——从目标上为罗马文艺立法

贺拉斯说:“要写作成功,判断力是开端和源泉。”

西方文论笔记整理

西方文论笔记整理

第一章总论

§一、西方文艺理论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

§1、学科性质

§西方文艺理论又叫西方诗学、西方文论,是西方对文学认识和研究的总汇,是西方进步文艺思想的结晶。

§西方文艺理论是文艺学的下级学科。文艺学有三大分支学科: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西方文艺理论是文学理论的子学科。

§2、研究对象

§西方文艺理论的代表性成果、理论主体和研究方法。

3、研究任务

(1)、西方文艺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研究

(2)、西方文艺理论的代表性理论成果批判

(3)、西方文艺理论的代表性理论主体研

(4)、中西文艺理论比较研究

4、研究方法

§(1)、以人为本。文学是人学,研究文学也就是研究人,研究文学如何显现人、表现人、理解人。以人为本要求我们正确的理解人、尊重人,并把这作为评判西方诗学的重要尺度。

(2)、比较的方法。包括中西比较、古今比较、横向比较、纵向比较等

(3)、史实与史鉴相结合。强调辩证法和历史观的渗透。

(4)、以点带面,点面结合。

(5)、多学科融合。

二、西方文艺理论的典型形态

§1、哲理性文论

§2、经验性文论(诗性文论)

§3、政治性文论

§4、职业批评家的文论

三、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走向:中心而非中心(一元而多元)

§西方文艺理论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尽管其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情形,但理论家们大多有研

究的重点和中心,理论研究呈一元化态势。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研究者们不再有统一的研究重点和中

心,理论研究呈多元化态势。固守某个中心或重点,虽

有些固执甚至偏狭,但却踏实,没有统一的重点和中心,虽显得宽容、全面,但却彷徨。

(完整word版)西方文论笔记

(完整word版)西方文论笔记

(完整word版)西方文论笔记

西方文论笔记

1. 文学的三个功能:娱乐、教育、思考。这三个功能并不互相排斥,而是可以相互

融合的。

2. 可以通过文学来了解人类的情感、思想、信仰、社会文化等方面。因为文学是一

种表达和传递人类经验的方式。

3. 文学作品的主题并不是作者的个人生活经历或情感表达,而是探究人类普遍存在

的主题(如爱情、人性、道德、自由、平等等)。因此,文学是社会化的,是表达社会普

遍意义的。

4. 文学作品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表达主题,更在于艺术地表达和传达主题,有时甚至

在反复阅读中才能完全理解作品的内涵。

5. 文学经典作品的重要性在于它们是历史、文化的见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经典作品,可以扩展自己的视野,了解其他文化和思想体系。

6. 文学作品的形式和内容互为表现,不能分离。艺术性是文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但是并不是唯一的要素。

7. 文学评价不仅关注作品本身的艺术性,更关注作品与社会、历史、文化的联系。

因此,文学评价也具有历史性和文化性。

8. 文学批评家的职责是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需要具备广泛的文化和理

论知识,以便对作品进行多角度的解读和分析。

9. 文学批评的不同流派和方法(如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都是用不

同的方式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不同流派和方法之间并不存在对错之分,而是为了

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文学作品而存在的。

10. 最好的文学批评不是提供简单答案的答案,而是提供挑战性问题的答案。好的文

学批评应当引导人们去思考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

Baidu Nhomakorabea 七、政治哲学:
(一)国家起源论 社会分工论:柏拉图 国家由人们生活的需要产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要,而这种需要又不能完全做到不求 他人而自足,这样就产生了国家。 自然生成论:亚里士多德 从纯粹自然主义观念出发,系统地提倡家庭或家长制的国家起源学说,根据其哲学思想, 家庭村落是根据的动力因,根据是家庭村落的目的因。亚里士多德的根据起源论与柏拉 图的理论相比是进步的。 (二)国家的伦理基础 柏拉图:正义是国家的出发点与归宿,是国家的最高原则。 亚里士多德: 人的最高生活中只有在城邦之内才是可能的,但城邦就是政治,因此政治生活是第一位 的。正象任何原型都有目的性一样,国家原型以实现人的幸福为最高目的。亚里士多德 的伦理学的中心内容是讲善、美德和正义。正义是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所产生的一种美 德。他又进一步把正义分为“分配的正义”和“平均的正义”两种。亚里士多德的国 家观就是建立在这种正义论的基础上的,政体的标准都要符合正义和美德的要求。亚里 士多德的这种观念直接来源于柏拉图的思想,并进一步加以发挥。
四、伦理学
“德性分为两类:一类是理智的,一类是伦理的。理智 德性主要由教导而生成、由培养而增长,所以需要经验 和时间。伦理德性则是由风俗习惯沿袭而来的。由此可 见,没有一种伦理德性是自然生成的。因为,没有一种 自然存在的东西能够改变习性。” 伦理道德既不是完全由教育产生,也不是完全由自然产 生,而是从自然接受过来又通过习惯将它完善的,所以 亚里士多德不否认教导的作用,但更强调习惯的影响, 这种习惯不同于习俗,而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行为规 范。

第2讲,西方文论

第2讲,西方文论

I.A. Richards,1893-1980 英国文艺理论家,批评家和诗 人。任教于剑桥大学,美国的 哈弗大学,1930年曾在清华大 学讲学。《 文学批评原理》 (1924)他引进语义学的方法 使人们把注意力移向语言,为 新批评提供方法论基础 。
G2.南方批评学派 (The Southern Critics)
评价
• 俄国形式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作为对传统文 学批评的反拨而登上文学论坛的。布拉格学派是 对其的继承和发展。 • 其最大贡献在于始终坚持文学是一个特殊的领域, 力图揭示文学的内部构造和发展的特殊规律。它 提出的“陌生化”、“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区 别”、“文学性”等概念,极大丰富了西方文论 的资源。 • 但它过分夸大了艺术形式的作用,用形式来规定 文艺的本质。此外还把语言学研究在文艺学中的 运用推向极端。
历史发展概况
• 第一时间段:1910~1930,新批评发轫于 英国。提出了不同的文学见解,是新批评 对理论基础的探索。 • 第二时间段:1930年~1945年,新批评的 在英、美形成发展。开始形成较为集中的、 文学理论和批评主张。主导地位开始确立。 • 第三时间段:1945年~1957年,新批评在 美国的鼎盛时代。
1) 古典文论 2)近代文论 3)现代文论
4)后现代文论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主要涉及现代文论及后现代文论。
艾布拉姆斯(M. H. Abrams)

《西方文论》课程

《西方文论》课程

《西方文论》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理论课之一。选用教材为马新国主编的《西方文论史》第一章至第十章内容(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该课程的考试是一种基础水平检测性考试,考试合格者应达到与本课程大纲所要求的水平。

一、考试对象

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西方文论》教学大纲编制而成,适用于该专业普通本科的考生,也适用于专科起点升本科的学生。

二、考试目标

本课程考试的目的和要求是:使学生在熟悉教材内容第一章至第十章的基础上,结合以往学过的相关课程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能扎实地掌握西方文艺理论的发生发展轨迹和基本特点,识记并理解西方理论家的主要理论观点,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以便在更高的层面上认识理解具体的文学现象和思潮,并具有一定运用理论解读文本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古希腊时期的文艺思想

1、古希腊早期的文艺思想

(1)了解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学说

(2)了解苏格拉底等的模仿说

2、柏拉图的文艺思想

(1)生平与思想

(2)理解柏拉图的理式论

(3)识记模仿说

(4)识记灵感论

(5)理解艺术功能观

2、亚里士多德的文艺思想

(1)生平与思想

(2)了解文艺本质论

(3)掌握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理论

(二)古罗马时期的文艺思想

1、贺拉斯的文艺思想

(1)生平与创作

(2)了解古典主义的创作原则

(3)了解文艺功能论

(4)理解“寓教于乐”学说

2、朗吉弩斯的美学思想

(1)生平与著作

(2)理解崇高的本质及其功能

(3)识记崇高风格的构成要素

3、了解普罗提诺的文艺思想

(1)美的来源在于理式的分享

(2)美感的实现在于对善的理解

西方文论第二讲 柏拉图

西方文论第二讲 柏拉图

精选完整ppt课件
32
最高的迷狂发生在第一等人身上。
因而诗人可分成两种,一种是列在第一等 的作为“诗神和爱神的顶礼者”的诗人, 一种是被柏拉图列在第六等的与“其他摹 仿艺术家”同类的“诗人” 。
精选完整ppt课件
33
对于前边的“为什么”的回答:
因此,问题的关键其实不在于诗人的创作 是否与理智相关,而在于诗人是什么样的 理智的作用下进入诗的创作过程:是对于 最高的真善美(真理)的的绝对信念,还 是对一般摹仿的技艺的掌握。显然,我们 在这里看到的是柏拉图对于诗的一种至高 的要求,要求诗须传达最高的真理,能够 将人们引向最高的真善美。
诗人与诵诗人在创作和吟颂活动 中的激情状态 也是一种迷狂。
精选完整ppt课件
26
柏拉图:科里班特巫师们在舞蹈时,心理都受 一种迷狂支配;抒情诗人们在做诗时也是如此。 他们一旦受到音乐和韵节力量的支配,就感到 酒神的狂欢,由于这种灵感的影响,他们正如 酒神的女信徒们受酒神凭附,可以从河水中汲 取乳蜜,这是她们在神智清醒时所不能做的事。 抒情诗人的心灵也正象这样,他们自己也说他 们象酿蜜,飞到诗神的园里,从流蜜的泉源吸 取精英,来酿成他们的诗歌。他们这番话是不 错的,因为诗人是一种轻飘的长着羽翼的神明 的东西,不得到灵感,不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 迷狂,就没有能力创造,就不能做诗或代神说 话。
精选完整ppt课件

20世纪西方文论讲义 第二章英美新批评文论

20世纪西方文论讲义 第二章英美新批评文论

第二章英美新批评文论

一、发展概述

新批评(TheNewCriticism)是关注文学文本主体的形式主义批评,认为文学的本体即作品,文学研究应以作品为中心,对作品的语言、构成、意象等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新批评20世纪在英美流行,一度在文学研究中占统治地位。大致讲,新批评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年代,英国的T. S. 艾略特、I. A. 理查兹和威廉·燕卜荪以及美国的约翰·克罗·兰瑟姆和艾伦·泰特等人,开始提出一些新批评的基本观点并付诸实践。30年代和40年代为第二阶段,这一时期认同并支持新批评这种形式主义的人大量增加,新批评的观点迅速扩展,直接影响到文学期刊、大学教学和课程设置。主要代表人物除上述五人外,还有R. P. 布莱克默、科林斯·布鲁克斯、雷内·韦勒克和W. K.韦姆萨特等。第三个阶段从40年代末延续到50年代后期,这一时期新批评占据了主流地位,形成了制度化的批评模式,失去了“革命的”气息,批评家的著作大多阐述新批评的原则而缺乏创新。到50年代末,新批评失去了它的生命力,虽然在大学教学中仍被应用,但许多人认为它已经过时,开始以新的理论观念对它进行批判和超越。

新批评与俄国形式主义有许多相似之处,主要目的都是探讨独特的文学性所在,都否认后期浪漫主义诗学中“软弱的”精神性,一味主张经验主义阅读方式。但新批评与俄国形式主义又有许多不同,它有自身的特性。布鲁克斯把新批评的特征概括为五点:(1)把文学批评从渊源研究中分离出来,使其脱离社会背景、思想史、政治和社会效果,寻求不考虑“外在”因素的纯文学批评,只集中注意文学客体本身;(2)集中探讨作品的结构,不考虑作者的思想或读者的反应;(3)主张一种“有机统一”的文学理论,不赞成形式和内容划分的二元论观念,强调探讨作品中词语与整个作品语境的关系,认为每个词对独特的语境都有其作用,并由它在语境中的地位产生意义;(4)强调对单个作品的细读,特别注意词的细微差别、修辞方式以及意义的微小差异,力图具体说明语境的统一性和作品的意义;(5)把文学与宗教和道德区分开来——这主要是因为新批评的许多支持者具有确定的宗教观而又不想把它放弃,也不想以它取代道德或文学。

西方文论2

西方文论2

四、西方文论的历史分期
(一)古代文论:古希腊文论——新古典主义 (二)近代文论:启蒙主义——自然主义 (三)现代文论:唯美主义——结构主义 (四)后现代文论: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
第一章 古希腊的文艺理论
一、古希腊文学发展的概况
(一)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从氏族公社臸 向奴隶臸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和 史诗。 (二)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氏族社会进一 步解体,奴隶臸城邦逐渐形成的时期,历史上称‚大移民时 代‛。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和寓言。 (三)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初:希腊奴隶臸发展的 全盛时期,史称‚古典时期‛,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 是戏剧和文艺理论。 (四)公元前4世纪末—公元2世纪:古希腊文学发展的最 后一个时期,史称‚希腊化‛时代,文学上主要的成就是新 喜剧和田园诗。
(1)悲剧的含义
第一,悲剧和其他艺术所使用的媒介不同。绘画、雕塑用 颜色和姿态来摹仿事物;史诗用语言来摹仿;而悲剧和喜剧 一样则用演员、歌曲和韵文交替使用来摹仿。 第二,悲剧和其他艺术摹仿的对象不同,它摹仿的是好 人的严肃行动。 第三,悲剧和其他种类艺术摹仿的方式不同。如史诗用 客观叙述的方式,颂歌用‚自己的口吻叙述‛的方式,而 悲剧则用‚动作摹仿‛的方式。
(2)‚灵感说‛的理论内涵
第一,灵感的源泉:‚神灵附体‛或‚神灵凭附‛。 第二,灵感的表现:迷狂,指诗神附体之后,诗人就 会表现出一种兴高采烈、神飞色舞的精神状态。 第三,灵感的获得过程:是灵魂对真善美的理式世界 的回忆。

西方文论-西方世界的文学理论

西方文论-西方世界的文学理论

. 欢迎同学们西方文论西方文论西方文论序言所谓西方文论,指的是流行于以欧洲为主的西方世界的文学理论,它是对文学创作和欣赏、实践的总结,也是对文学本身及其要素、功能、结构等方面进行思考的结晶。西方文论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亚里士多德《诗学》于公元前4世纪成书并得以广泛流传以后就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问。也正因为如此,文学理论(文论)在西方一直被称为“诗学”。一、西方文论的源头西方文论的直接源头是古希腊文论,尤其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文论。古希腊形成了以天人相分追求知识的科学型文化和向外求真的科学型美学;整个古希腊在文学本质上就是以模仿说为基调。中国天人合一的伦理型文化造就了向内求善的伦理型美学;因而中国传统文论主张的是“诗言志”“诗缘情”“文以载道”。孟子讲:“尽心、知性、知天”“心之官则思……此天之所与我者”《周易》“与天地合德”;董仲舒“天人感应”;[宋]张载、朱熹西方文论发源于古代希腊文论,因而,古希腊的古典主义文论就成了西方文论的重要根基和范式。古罗马的古典主义是对古希腊古典主义的定型化,因而,一般都把二者称为古代古典主义。 19世纪以前,西方文论以古典主义为主导倾向。其表现是:一方面,后世的古典主义是在新的时代的变种;另一方面,古希腊的理论在新的时期变换了一下说法。西方文论的源头西方文论的源头除古希腊外,还应了解的是1、中世纪文论:它受基督教神学的控制和影响,形成了神秘主义文论,追求形而上的思辨,探讨终极关怀问

题,把真善美结合起来。2、康德,他在西方哲学、美学、文论上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西方现代文艺思潮的许多理论主张都打上了康德的印记。二、西方文论的分界1、古典和现代的分界西方文论的发展,以19世纪为大的分界,19世纪以前为古典主义,19世纪中叶以后为现代主义2、现代和后现代的分界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整个欧洲、美国等西方世界的社会、文化、文学进入到了“后现代”时期。(文学上的后现代主义)古典主义形成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潮流。在文艺的本质上主张模仿说(后演变为镜子说、再现说);在文艺创作上主张反映自然(现实)和有节制的表现情感和想象;在文艺作用上,强调净化、娱乐、教化功能。“后现代”时期“后现代”时期------“后现代”社会-----“后工业化”社会《第三次浪潮》作者 [美国] 托夫勒1983 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度。以瓦特的蒸汽机为代表。一般认为:蒸汽机、焦碳、铁和钢是促成工业革命的技术发展的四项主要因素。如果说,垄断资本主义产生了现代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论,后工业化资本主义则产生了后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论.以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文论、解释学文论、接受美学文论、后精神分析学文论、新历史主义文论、女权主义文论、后殖民主义文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等为代表。后现代主义文论的特征:打破了古典主义、现代主义文论的中心化、人本化、固定化、价值(意义)的一元化等倾向。追求文论的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ttp://en.wikipedia.org/wiki/New_Criticism
• New Criticism was a movement in literary theory that dominated American literary criticism in the middle decades of the 20th century. It emphasized close reading, particularly of poetry, to discover how a work of literature functioned as a self-contained独立的 , selfreferential自我指涉 aesthetic object美学客体. • New Criticism developed in the 1920s–30s and peaked in the 1940s–50s. The movement is named after John Crowe Ransom's 1941 book The New Criticism. • New Critics focused on the text of a work of literature and tried to exclude the reader's response, the author's intentio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s, and moralistic bias from their analysis.
• 新批评是英美现代文学批评中最有影响的流派 之一,它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英国发端,三 十年代在美国形成,并于四五十年代在美国蔚 成大势。五十年代后期,新批评渐趋衰落,但 新批评提倡和实践的立足文本的语义分析仍不 失为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之一,对当今的文学 批评尤其是诗歌批评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 “新批评”一词,源于美国文艺批评家兰色姆 1941年出版的《新批评》一书,但这一流派的 起源则可追溯到艾略特和瑞查兹。 • 新批评强调对文本的本体研究,因而又被称为 “文本批评”“本体论批评”。
评价
• 俄国形式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作为对传统文 学批评的反拨而登上文学论坛的。布拉格学派是 对其的继承和发展。 • 其最大贡献在于始终坚持文学是一个特殊的领域, 力图揭示文学的内部构造和发展的特殊规律。它 提出的“陌生化”、“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区 别”、“文学性”等概念,极大丰富了西方文论 的资源。 • 但它过分夸大了艺术形式的作用,用形式来规定 文艺的本质。此外还把语言学研究在文艺学中的 运用推向极端。
第一、本体论批评
• 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 • 兰瑟姆的本体论批评 • 维姆萨特与比尔兹利的《意图谬误》、《情感 谬误》
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 (depersonalization)
诗不是放纵感情, 而是逃避感情,不是 表现个性,而是逃避 个性。
《传统与个人才能》
• 整个文学是个有机整体每一部具体的作品也是一个有机整体文 学家受到文学传统的深刻影响,不可能脱离文学传统而真正具 有个性 • 文学家应当消灭个性。 “艺术家的过程就是不停的自我牺牲,持续的个性泯灭。” “艺术家越高明,他个人的情感和创作的大脑之间分离得就越 彻底”。 “在氧气和二氧化硫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的过程中,白金作 为催化剂,既不可或缺又本身不受任何影响。诗人创作时他的 思想犹如白金,既是创作的源泉又不介入作品中去。” • 非个人化还应当逃避文学家个人的情感。诗和其它文学作品是 表现情感的, “这种感情只活在诗里,而不存在于诗人的经历中。艺术的感 情是非个人的。”
语义细读:英美新批评 Anglo-American New Criticism
• • • •
Lecture 2 Sep.20, 2012 Grade 2009 By Zhang Yaqiong
• 一、复习 • 二、新批评概述 • 三、理论主张 本体论批评 细读法(close-reading) 语境理论 复义(含混) 悖论 反讽 隐喻 张力 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 • 四、评论
新批评产生的背景和发展情况
• 在新批评崛起之前,19世纪末的西方文学批评 以实证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文学批评为主导。 • 实证主义只注重作家个人的生平与心理、社会 历史与政治方面的因素对文学的影响, • 浪漫主义则强调文学是作家主观情感的表现, 热衷于谈论灵感、激情、想象和个性。 • 其共同缺陷都是忽视对文学作品本身的研究。 新批评的崛起正式对此的反拨。
I.A. Richards,1893-1980 英国文艺理论家,批评家和诗 人。任教于剑桥大学,美国的 哈弗大学,1930年曾在清华大 学讲学。《 文学批评原理》 (1924)他引进语义学的方法 使人们把注意力移向语言,为 新批评提供方法论基础 。
G2.南方批评学派 (The Southern Critics)
René Wellek 雷内· 韦勒克 (1903-1995) 倡导“内部研究”
奥斯汀· 沃伦(Austin Warren) (1899- 1986), 美国文学评论家 ,作家,教授英语。 他与雷纳· 韦勒克(Rene Wellek)合 著了《文学理论》1949
理论主张
• 第一、倡导本体论批评。 • 第二、主张具体的内部研究方法——细读 (close-reading)。 • 第三、在文学史、文艺批评和文学理论三 者结合的基础上再提作品的内部研究。
西方文论的四个历史阶段:
1) 古典文论 2)近代文论 3)现代文论
4)后现代文论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主要涉及现代文论及后现代文论。
艾布拉姆斯(M. H. Abrams)
作家、作品、世界和读者四要素: • 1. 作者与作品的关系 • 2.作品与读者的关系 • 3.作品与世界的关系 • 4.作品与作品的关系
• 南方批评学派由兰瑟姆与他的学生组成,包括艾伦· 退特、 克林思· 布鲁克斯、罗伯特· 沃伦等。 潘· • 重要刊物: 《肯庸评论》(The Kennyon Review) 《西瓦尼评论》(The Sewanee Review) 《南方评论》(The Southern Review) • 重要文章: 《诗歌:本体论笔记》(―Poetry: A Note On Ontology‖,1934) 《论诗的张力》(―Tension in Poetry‖, 1938) 《理解诗歌》(Understanding Poetry, 1938) 《新批评》( The New Criticism, 1941)
威廉· 燕卜逊(1906-1984) 英国著名文学批评家、诗人。 瑞恰兹的学生。燕卜逊于1937~1940年、 1947~1952在北大任教,王佐良等人是 燕卜荪的学生。他的成名作为《朦胧的七 种类型》,又译《复义七型》。 树立了 新批评细读的范例
G3.耶鲁集团
维姆萨特William K. Wimsatt, Jr. (1907 – 1975) American professor of English, literary theorist and critic. 比尔兹利(Monroe Beardsley) (1915- 1985),美国文学评论家 , 作家,教授英语。 他与维姆萨特在 《西瓦尼评论》发表了《意图谬误 》 1946、《情感谬误 》1949
1912从古至今的各种文论或强调作家,或突出读者,或 侧重作品,从而形成文论的各种流派。
1. 2. 3. 4.
模仿理论(Mimetic Theory) 修辞理论(Rhetorical Theory) 表现理论(Expressive Theory) 形式理论(Formal Theory)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概观
两个重要代表人物
罗曼· 雅各布森 1896-1982
Viktor Shklovsky 1893-1984
文学性(literariness)
• 文学的研究对象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即那个使特定的作 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 ——雅各布森 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 “为了恢复对生活的感觉,为了感觉到事物,为了使石头成为 石头,存在着一种名为艺术的东西。艺术的目的是提供作为 视觉而不是作为识别的事物的感觉;艺术的手法是事物的 “陌生化”手法,是使形式变得模糊、增加感觉的难度与时 间的手法,既然艺术中的领悟过程是以自身为目的的,它就 理应延长;艺术是一种体验事物之创造的方式,而创造成功 的东西在艺术中已无足轻重。” ——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技巧的艺术》
• Though their interest in textual study initially met with heavy resistance from the establishment, the practice eventually gained a foothold(立足处) and soon became one of the central methods of literary scholarship in American universities until it fell out of favor in the 1970s as post-structuralism, deconstructionist theory, and a whole plethora of competing theoretical models vied for more attention in literary studies. • Although the New Criticism is no longer a dominant theoretical model in American universities, some of its methods (like close reading) are still fundamental tools of literary criticism, underpinning (成为基础 )a number of subsequent theoretic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 including poststructuralism, deconstruction theory, and readerresponse theory.
• 1. 两大主潮: 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 • 2.两次转移: 从重点研究作家转移到重点研究作品文本; 从重点研究文本转移到重点研究读者和接受。 • 3.两个转向: 非理性转向 语言论转向 —— 朱立元(1997)《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 师范大学出版社。
俄国形式主义
时间: • 1915-1930 两个中心: • 莫斯科语言学学会 • 诗歌语言研究会 (奥波亚兹) 历史沿革: 俄国形式主义——捷克布拉格学派——法国结 构主义
G2.南方批评学派:兰瑟姆及其弟子
Allen Tate艾伦· 退特 1899-1979 “张力论” Cleanth Brooks
John Crowe Ransom 兰瑟姆 1888-1974
“本体Leabharlann Baidu评”
布鲁克斯1906-1994 “悖论”和“反讽”
Robert Penn Warren 罗伯特· 沃伦 潘· 1905-1989
• 诗歌语言VS.实用语言 用新的术语置换西方传统文论中形式与内容的二元对立 材料和手法 故事和情节 彻底颠覆了西方传统文论中形式与内容的二元对立。 形式主义者认为:文学是形式的艺术。第一、内容不能 决定形式,内容不能创造形式;第二、形式有不受内 容支配的独立自主性;第三、形式可以决定内容,创 造内容。内容是形式的内容。
历史发展概况
• 第一时间段:1910~1930,新批评发轫于 英国。提出了不同的文学见解,是新批评 对理论基础的探索。 • 第二时间段:1930年~1945年,新批评的 在英、美形成发展。开始形成较为集中的、 文学理论和批评主张。主导地位开始确立。 • 第三时间段:1945年~1957年,新批评在 美国的鼎盛时代。
G1.理论奠基者
T.S. Eliot,1888-1965 英国20世纪影响最大的诗人。 生于美国,1927年加入英国籍。 1948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 《荒原》 (1922) 、 《四个四重奏》 。 在《传统与个人才能》(1917) 中,提出“非个人化理论” , 强调批评应该从作家转向作品, 从诗人转向诗本身。这一论点 构成了新批评文论的基石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