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合集下载

12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

12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

12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在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具有重要地位。

马克思主义认为,按照劳动量进行收入分配是公平合理的,因为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根本动力。

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按劳分配可以充分激发人们的劳动积极性,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有以下特点和优势:首先,按劳分配能够体现个体劳动的贡献。

劳动越多、质量越高的个体,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回报,这种分配形式能够激励人们努力工作和提高自身的劳动技能,形成积极的劳动态度和创造力。

其次,按劳分配具有公平性和公正性。

按劳分配体现了每个人应得到相应劳动所带来的回报,不存在不劳而获或者少劳多得的情况出现,能够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公正,避免了财富集中和贫富分化的问题。

再次,按劳分配鼓励人们从事需要的劳动。

按照劳动量进行收入分配,可以让人们将自己的劳动投入到社会所需的领域,因为能够获得相应的回报。

这种分配制度有助于满足社会对各种劳动的需求,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此外,按劳分配也能够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由于直接与个体劳动量挂钩,按劳分配鼓励人们提高劳动效率和创新能力,促使个体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提高工作质量和产出效益。

然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未能充分考虑到个体劳动条件的差异。

由于个体的劳动条件存在差异,导致一些人在劳动中面临更大的困难和不利条件,这可能不利于其获得公平的收入回报。

其次,按劳分配可能忽视了个体劳动贡献的多样性。

个体的劳动贡献不仅仅体现在劳动量上,还有劳动质量、技能和创造力等方面。

按照劳动量分配收入可能忽略了这些多样性,无法全面地评估个体的劳动贡献。

最后,按劳分配面临着收入差距问题。

虽然按劳分配体现了个体努力的回报,但对于一些个体来说,由于各种原因,他们的劳动收入可能难以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

这可能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最新毛概第八章知识点整理

最新毛概第八章知识点整理

1.党在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2.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提出妾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江泽民提出)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主要内容:一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二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把两者结合起来;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但它和不同社会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属性(辨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计划之间存在根本性的矛盾吗?错)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三个方面。

5.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6.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7.确立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是什么?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妾求。

第二.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够发达,发展也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形式. 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8.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9.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方式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主要分配方式之一、按劳分配的核心原则是根据个人劳动的贡献来决定收入的多少,倡导“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按劳分配并不是唯一的分配方式,往往会与其他形式的分配方式相结合,共同构建完善的社会分配制度。

下面将从不同层面介绍按劳分配与其他分配方式的协调关系。

首先,在生产要素配置上,按劳分配与按资本分配是两种典型的分配方式。

按资本分配是根据资本投入的多少来决定收入的大小,与按劳分配的核心原则相对立。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按劳分配被认为是更符合公平正义原则的分配方式,因此,按资本分配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作用相对较小。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或个人往往依靠资本实力获得较大的收益,这就需要在按劳分配的基础上适当引入按资本分配的元素,以保证社会财富的分配公平。

其次,在收入再分配上,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是两种典型的分配方式。

按需分配是根据个体的需求来分配社会资源,重视满足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困难群体提供帮助。

按劳分配强调个人的贡献和个体奋斗的价值,对收入进行分配,因此在收入再分配中需要兼顾按需分配的原则,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水平。

这意味着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在社会分配中的角色是互补的,需要相互结合,以实现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再次,在社会福利分配上,按劳分配与福利分配是两种关键的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强调个人贡献和个体奋斗的价值,而福利分配则是以公共利益为导向,通过国家提供社会福利来调节社会不平等。

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福利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按劳分配往往无法满足个体的全部需求,需要通过福利分配来弥补分配不均。

最后,在收入差距调节上,按劳分配还需要与调节机制相结合。

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个体收入差距可能会扩大,贫富差距也会逐渐加大。

为了避免收入差距过大导致社会不稳定,需要通过税收、社会保障等调节机制来对高收入者进行适当的调节和纠偏,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所以按劳分配在分配方式中居主体地位

所以按劳分配在分配方式中居主体地位

5、财政收入(具体渠道,影响其收入的因素)
(1)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 务收入和其他收入。税收是其主要来源。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主要是经济 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3)增加和保障财政收入的根本途径:大力 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发展,增加社会财富。
6、合理的分配政策――财政收入的合理限度
(4)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①其应税项目[见P83示意图]包括工资薪金所得、稿 酬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劳务报酬 所得、偶然所得、财产转让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 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等。 ②我国个人所得税,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 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③目前我国的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从 5%-45%共9级,每月以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额减去 1600元扣除额得到应税所得额(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 法于06年实施)。 ④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意义:一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 源,二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1)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 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扩大再生产和个人 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影响经济发展而对财政收 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 (2)集中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 挥。最终也不利于企业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3)国家应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 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9、财政的巨大作用:
一是集中力量办大事(财政支持基础设施 项目建设;财政的经济稳定作用;财政具 有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作用) 二是人民生活有保障(首先,财政是巩固 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其次,为建立和完 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提供物质保证;再次, 财政为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改善人民生活提供物质保障)

毛概2013版第八章第三节

毛概2013版第八章第三节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教学内容: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教学重点:一、两个内涵。

什么是按劳分配?什么事按生产要素分配?二、一个原因。

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分配制度?三、分配制度涉及的两个基本问题:先富与共富;注重社会公平与防止两极分化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分配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分配方式由生产方式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分配方式。

因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

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具体体现为生产资料的所有制。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但归结起来无非是两种:公有制和私有制。

1、社会主义为什么必然实行按劳分配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分配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分配方式。

因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

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必须实行按劳分配:(1)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

(2)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3)在社会主义社会,旧的社会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这些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按劳分配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分配方式,是人类分配关系的一场革命。

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基础是公有制。

因为公有制意味着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既然人人都是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者,生产资料的占有也就不再成其为分配的根据。

剩下的分配方式有三种可能:平均分配、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

这三种分配方式从理论上讲都是可以与公有制相适应的,第一种在历史上存在过,第二种是社会主义社会正在实行的,第三种是对未来共产主义分配的预测。

社会主义社会包括它的初级阶段,生产力有了发展使平均分配变得过时,但又没有发展到产品极大丰富的程度,实行按需分配又没有条件。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的劳动热情转化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03
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有利于发挥不同阶层的
积极性,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为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奠定
基础。
对于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促进生产力发展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能够把劳动、资本、技术、管理、数据等各 种生产要素都有效调动起来,形成合力,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
两种分配方式协调的途径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01
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为不同
收入群体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
推进税收制度改革
02
通过优小收入差距。
促进生产要素市场发展
03
加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等要素市场建设,发挥市场在资源
02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多种分配方式的含义
• 多种分配方式的含义:指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情况下,其他 分配方式并存,如按生产要素分配、福利性分配、股权激励 等。
多种分配方式的内容
1 2
按生产要素分配
指根据生产要素的数量、质量和贡献进行分配 ,包括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
福利性分配
指通过社会福利事业,如社会保障、社会救济 、医疗卫生等,进行再分配的方式。
所有制结构
社会公平和效率
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不同的所有制结构 也需要不同的分配方式来适应。
为了实现社会公平和效率的平衡,需要采取 多种分配方式,既能够激励劳动者创造价值 ,又能够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03
两种分配方式的联系与区别
按劳分配与多种分配方式的联系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2)要取缔非法收入。 •对侵吞公有财产、偷税漏 税、权钱交易等非法手段 牟取利益的,要坚决依法 取缔和惩处。
刘晓庆
• 从国家税务总局获悉,刘 晓庆及其所办公司涉税案 调查终结。经查,刘晓庆 自1996年以来,偷逃税款 1458万元。 • 目前,税务机关已追缴 入库税款196万元,冻结公 司银行存款214万元。依法 公开拍卖刘晓庆及其所办 公司的房产,以拍卖所得 抵缴税款。 • 人民网 2002年12月20
• 效率与公平始终是社会主 义追求的共同的基本目标, 两者互相制约、不可偏废。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 个原则。
如何体现效率优先
•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 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依靠 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承认差别,合理拉开个人收入的差 距,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体现 的是效率优先。
• 在再分配中,应更多地提倡公平, 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 利用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使收 入分配趋向合理,把“蛋糕”切 好。
• 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 一原则以来,在克服平均主义,调 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生 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同地 区,不同阶层收入差距的扩大。地区Fra bibliotek养老保险
• 1997年,中国政府统一了全国城镇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 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企业 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男性职工 60周岁,女性干部55周岁),且个 人缴费满十五年的,退休后可以按 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失业保险
• 中国政府于1999年颁布《失业保险条例》, 使失业保险制度更加规范和完善。 • ━━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必须 参加失业保险。 • ━━失业人员享受失业保险待遇需要 具备三个条件: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 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已办理失业登记 并有求职要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为什么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小故事 大道理
湖 南 水 利 水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文 理 学 部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部
《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为什么和尚多了反倒没水喝呢?
假如你当长老,为改变这一局面,你有何举措 来提高大家挑水的积极性?
湖 南 水 利 水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文 理 学 部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部
《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湖 南 水 利 水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文 理 学 部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部
《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讨论
平均分配 我国现阶段为什 么不实行平均分 配? 不论工作态度、 工作成绩、贡献大 小、效率高低等, 都实行平均,吃大 锅饭。
菜收购和运输。
张同学
陈同学 李同学 ……
父亲在镇上政府部门工作 , 母亲开个小副食店
父亲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公司,自己经营管理。母亲 是教师,业余时间开了一家淘宝店。 父母在外打工 ,年迈的爷爷奶奶在家种地,辛苦地 经营着这个家庭。
湖 南 水 利 水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文 理 学 部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部
湖 南 水 利 水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文 理 学 部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部
《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必 然性 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坚持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湖 南 水 利 水 电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文 理 学 部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部

毛概考试重点20题

毛概考试重点20题

选择题遍及全书,主观题以第1章,第5-11章为重点。

1.今年是建党90周年,围绕这一主题,思考:为什么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为什么又必然选择社会主义?(1)A使中国有了一个全国统一的无产阶级的新型政党,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B使中国人民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特别是"二大"制定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C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工作目标,中共成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从建立开始就把开展工人运动作为中心任务.D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前景,为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迈进指明方向.(2)从历史上来说,封建制度已经腐朽不堪,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而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说明了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了中国在当时的环境下不可能走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而后来由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取得的胜利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的选择2.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发展的历史。

思考: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和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说主义就是旗帜,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力量?(1)、马克思主义中国话的历史进程:1)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邓小平理论;3)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形成了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党的十六大,形成了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3.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如何理解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如何理解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如何理解按劳分配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按劳分配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了解为什么,应该搞清楚以下问题。

一:按劳分配的含义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范围内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

其主要内容是: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劳动报酬。

首先,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必须以参加劳动作为获得消费品的条件。

有劳动能力的人,不劳动不得食。

其次,按劳分配的对象是个人消费品,而不是社会全部产品,是社会总产品中作了必要的扣除以后所剩余的部分。

按劳分配不是把劳动者创造的全部财富全部都用于分配,而是在扣除保证社会和企业发展所必需的各种资金的物资后,再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分配个人消费品。

社会总产品-(社会生产基金+社会消费基金)=用于分配的个人消费品部分。

社会生产基金(补偿生产资料、扩大再生产的追加;应付不测事故的后备保险基金);社会消费基金(社会管理费用、满足社会共同需要如学校、医院所需的费用、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设立的基金)再次,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

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的特点马克思所设想的按劳分配,是个人消费品的实物分配。

由于他预计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消亡了,价值、价格、货币等范畴和关系不再存在,因而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后,不再是获得货币工资,而是领得一种劳动证券,上面载明他提供了多少小时的劳动(社会扣除的部分已除外),凭这种劳动证券从社会储备中领取含有相同劳动量的个人消费品。

而且,根据马克思的设想,由于生产资料归全社会占有,按劳分配也是按照全社会统一的标准实行。

作为分配标准的劳动尺度,是根据平均的劳动技能、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平均的劳动强度计量的。

谈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谈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谈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十五大提出了“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新的分配理论。

这对于丰富、充实、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促进经济的发展必将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这两种分配方式是既有紧密联系、互相渗透,又有区别的辩证统一关系。

这里首先必须明确的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做出贡献之后参与收益分配,而不是指生产条件即生产要素本身的分配。

这是两种性质不同的问题,不能混为一谈,十五大报告讲的正是前者而不是后者。

两种分配方式的相互联系、互相渗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 )在一定领域或范围内,两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密不可分。

如在农村大包干中,按劳分配与按产分配、按股分红并存;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的管理才能也是生产要素,在他的收入中既有按劳分配,也有按管理才能分配等等。

(2)按生产要素分配从内涵上看,它包括按劳分配。

因为生产要素中包括劳动力、资本、技术、房地产、知识、信息、专利、商标、管理才能、信誉等等。

而劳动力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又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二是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实行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是不能等同的。

显而易见,按劳分配只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形式之一。

(3 )两种分配方式的作用与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当前在这两种分配方式的关系上有几种观点值得商榷。

其一是两种分配方式等同论。

有的观点认为,“从性质上看,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按劳分配”,还有的认为“按劳分配就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无论是从外延上还是内涵上都难以说通。

外延上,生产要素的范围远远大于劳动力要素的范围,两者是不能等同的。

从内涵、性质上看,按劳分配方式是由公有制决定的,劳动者之间相互是平等的,不存在剥削关系。

宪法 第六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

宪法  第六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

宪法第六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一、条文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二、主旨:本条是关于国家经济制度的规定。

三、条文释义:经济制度是指一定历史阶段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的分配方式。

其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起决定作用,它决定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决定劳动产品的分配方式,决定经济制度的性质。

一、所有制关系我国的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它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了人剥削人的封建主义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后,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不再是满足少数人获得财产的欲望,不再允许剥削制度的存在,而是为了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产的需要,使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要实现这一生产目的,就必须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1949年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建立后,我国先后经过了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没收官僚资本,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实行赎买,以及对农业和手工业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革三个阶段,最终建立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两种表现形式是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全民所有制是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形式。

由于生产资料为全体人民所有,人与人之间就是平等、互助、合作的生产关系,人剥削人的制度就消灭了。

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是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形式。

在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下,生产资料分别属于不同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所有,在集体经济内部,人与人之间也是平等、互助和合作的生产关系,其劳动收益也在集体内部分配,从而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

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

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

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问题摘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实质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与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具体体现。

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需要面对三个理论问题,即如何认识两者的关系、两者能否结合和如何结合。

按劳分配采取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形式,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衔接点。

在实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中,必须采取市场化分配机制,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原则。

关键词:按劳分配;生产要素;劳动力价值1 如何认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1.1按劳分配准确把握马克思所讲的按劳分配的确切含义是论述上述问题的出发点。

根据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阐述的观点,可以得出按劳分配有几层含义。

第一,按劳分配运用的是等量劳动互换原则,衡量的是抽象劳动,而不是具体劳动。

第二,人们通称的劳动券(证书)起着一般等价物的作用,不能流通,只能由劳动者本人使用。

第三,承认人的劳动存在质和量的差别。

第四,在生产资料劳动者共同占有的基础上,把按劳分配可以简单规定为劳动者领得的消费资料。

在现实生活中,按劳分配表现出三个特点。

第一,从全社会角度看,劳动者的个人劳动应首先加入企业的联合劳动,通过交换,转化为社会劳动,体现为货币衡量的价值。

第二,从企业分配角度看,所取得的价值应做必要的社会扣除,具体分配依据劳动者个人付出的劳动量。

第三,按劳分配直接表现为劳动力价值,间接表现内容即生产资料的个人占有权没有量化,因此可以称之为简单按劳分配。

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经济基本单一的特定历史阶段,实行简单按劳分配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迅速发展,简单按劳分配日益显露出局限性。

1.2按生产要素分配如何认识按生产要素分配,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劳动价值论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

1.2.1劳动价值论仍然适用于非公有制经济充分发展的商品经济社会,并不因所有制关系改变而改变,也不因分配形式改变而改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教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教案)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教案授课教师:何晓东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明确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2、全面理解按劳分配的含义、主体地位以及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3、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内容,弄清楚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

4、在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中正确认识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的关系,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5、认识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和内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正确看待和分析现实经济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问题三、教学过程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案例:08年7月,《袁隆平陪老伴逛车展》的配图新闻热爆网络。

案例呈现:袁隆平"买车"事件始末:"仇富"为何不仇袁隆平?2008年7月19号上午,袁隆平院士一家人出现在了“2008湖南车展”上,被记者拍下了这组照片。

两天后,网络上出现了袁隆平逛车展,为老伴挑选座驾,称已有车六七辆的配图新闻。

报道里说,袁院士家里已经有六七辆车,还被一辆奔驰敞篷车吸引。

这张照片里,袁老参观的这种敞篷的奔驰是奔驰的一款顶级跑车,市场的售价为68.8万。

与往常网络中总是充满仇富的讨伐声不同,对于袁隆平看高档车,网民却一边倒地支持。

仇富不仇袁隆平,网友力挺袁隆平买车,袁隆平买中国最贵的车都无可厚非,甚至称,袁老就是买七八架私人小飞机也配。

有意思的是,就在网民热挺袁隆平买车的前几天,网友们正在对中国平安老总马明哲拿6610万年薪大加指责和质疑。

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个家喻户晓的名人到底有多少资产?据《南方日报》报道袁隆平为啥有钱?工资:每月4000多元袁隆平现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每月4000多元工资。

奖励:国家重奖500万获得过国家首届最高科技奖奖金500万元。

此外,世界性基金会和当地政府的重奖也有不少。

股票:股份市值过亿2000年,中国第一个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股票“隆平高科”上市,名誉董事长袁隆平获得70万份股票期权,再加上之前持有的250万股,以市值计算,袁隆平身家已经过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坚持什么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坚持什么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坚持什么的分配制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一、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分配结构的因素有:
(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三)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劳动差别的存在;
(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表现在:
(一)是全社会范围的收入分配中,按劳分配占最大比重,起主要作用;
(二)是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劳动者总收入中,按劳分配收入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具有如下特点:
1、除了按劳分配以外,其他分配方式主要还包括按经营成果分配;按劳动、资本、技术、土地等其他生产要素分配。

2、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不同,按劳分配只能在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分配。

3、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质上反映出劳动、管理、资本、技术、土地等各种生产要素,都按贡献参与了收益分配。

其中按劳分配为主体反映了劳动要素是各种生产要素中最受重视的部分。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习题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习题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A)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C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四大2、首次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予以重大突破的新概念是()A“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的概念B“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概念C“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概念D“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概念3、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重大突破的基础是()A解放思想 B经济体制改革C对外开放 D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4、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会议是()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C党的十三大 D党的十四大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是()A马克思 B毛泽东C邓小平 D江泽民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A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完全相同B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经济C与其他制度下的市场经济没有任何区别D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完全不同7、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最重要的是坚持()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相结合B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C市场规律起支配作用D法治起保障作用8、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A计划经济 B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C社会主义市场 D按劳分配9、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是()A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C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坚持改革开放10、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A所有权的归属上 B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上C使用权的归属上 D控制力上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依据是()A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数量和质量有差别B存在着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C存在着社会分工D劳动是谋生的手段12、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的实质是对()A资本占有状况的分配 B劳动者劳动质量的分配C劳动者劳动数量的分配 D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13、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A与按劳分配的性质是相同的 B是在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C是按生产资料占有状况的分配 D实质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14、实现共同富裕就是()A同时富裕 B先富带动后富C富裕程度完全平均 D同等速度富裕起来15、先富起来的条件必须是()A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 B追求最高利益C采取一切手段致富 D只要有利可图就干16、邓小平提出的处理“先富”与“共富”的基本指导原则是()A大体平均,略有差别 B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C“两个大局”思想 D允许和承认人们收入方面存在差别17、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A迫切问题 B主要问题C根本问题 D重要问题1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A农村 B乡镇C中小城市 D大城市19、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是()A原始创新 B集成创新C引进消化吸收后再创新 D完全由自己来创新20、建立新型劳动就业体制的核心是()A市场调节就业 B政府促进就业C国家安排就业 D劳动者自主择业二、多项选择题1、新中国建立后,选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客观条件是()A生产力水平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B苏联取得的巨大成就对我国产生了直接影响C计划经济体制较顺利的进行D在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的重要标志2、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就要坚持()A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 B以公有制为主体C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D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所以是公有制为主体,这是因为公有制()A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B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C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 D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4、如果没有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就不能()A确保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C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D实现现代化5、我们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是因为()A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生产力还不发达C生产社会化程度还不高 D发展还很不平衡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A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B和公有制一样也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C非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D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容7、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特征有()A“社会所有” B“公众所有”C公有制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平等 D收益公有8、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包括()A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 B自然垄断行业C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 D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9、只有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才能()A体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最终实现B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C保证人们相互之间在平等的经济关系基础上建立和谐的经济利益关系D保证向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前进10、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容的类型主要有()A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B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予分配C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D按劳分配11、党的十六大提出,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方面要()A提倡奉献精神 B落实分配政策C反对平均主义 D防止收入悬殊12、我国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有()A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B基本医疗保险制度C失业保险制度 D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3、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中的“自主创新”是指()A什么事情都自己干,完全由自己来创新 B加强原始创新C集成创新 D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14、政府促进就业的办法主要有()A制定就业政策,开发就业岗位B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对特殊困难对象予以就业援助C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提供就业服务D加强劳动保护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15、高等教育必须注重()A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B学习的知识面C创新能力 D就业能力、创业能力三、判断题1、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三)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收入
练一练
判断
1、小张是外资企业的普通职工,月工资1000元( 劳动 ) 2、小李是该外资企业(管理硕士)的经理,年薪15万(管理 ) 3、铃木(董事长)一年从该企业获得收入500万美元( 资本 )
4、小赵开了一家超市,雇工30人,一年纯利润12万( 资本 ) 5、小王老家的房子租给一商人,房租一年4000元(土地 ) 6、某股民炒股票赚了3万元( 资本 ) 7、黄教授向某农民提供一条致富信息,收费200元( 信息 ) 8、小孙是卖服装的个体户, 一年净赚2.5万( 个体劳动所得 )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方法一:抽签决定谁来分。
方法二:轮流分 。
方法三:公选一个信得过的人来分。
方法4:还是轮流分,但规定轮值分蛋糕的那个人, 自己必须最后才取剩下的那块蛋糕。……….
我国的经济制度是什么? 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决定

公 有 制 主体

按劳分配 主体 分





多 种 所 共同 决定 多种分配 并
按生产要素(土地)分配
按个体劳动者成果分配 按劳分配
按资本要素分配 按土地要素分配
按技术、信息要素分配 按劳动要素分配
股金收入分红 信息服务收入 小理发店收入 私营企业中的工人的工资 国有企业工人的收入 出售房屋收入
小吴的爸爸是一家国有企业的总工程师,月月
有工资,年终有奖金,妈妈在一家外资企业做财务 工作,去年增加了工资,姑姑是农民,除了承包集体 土地种植蔬菜外,兼营蔬菜收购和运输,收入也有 所增长;二叔开了一家个体杂货店,虽然忙些累些, 可收入不少;三叔与他人合办了一家服装厂,自己 直接经营,去年的税后收入比小吴爸爸妈妈的收入 总和还高出一倍。 1、小吴的爸爸和姑姑主要按什么方式取得收入? 2、小吴的妈妈、二叔和三叔又是按什么方式取得 的收入呢? 3、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目前收入分配方式有什么 特点?

毛概后八章选择

毛概后八章选择

第八章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属于A不同的资源配臵方式 B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C不同的经济制度的范畴 D不同的生产关系的范畴2.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A建立市场自发调节的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建立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商品经济体制D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3.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A更要注重质量的提高 B更要注重结构的优化C更要注重领域的广泛 D更要注重比重的扩大4.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A国有资产在社会主义总资产中占有量的优势B国有经济能控制垄断性行业 C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D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5.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基础是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B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水平C存在旧的社会分工,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D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6.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 B外资企业的职工工资收入C股份制企业职工的分红收入 D集体企业的职工工资收入7.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具有公有性质的经济 D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8.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A股份合作制 B全民所有制 C股份制 D集体所有制9.按照邓小平提出的“两个大局”思想,在1999年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上,中央做出了一项重大决策,即A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B实施依法治国方略C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D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A生产发展 B生活宽裕 C乡风文明 D管理民主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有A计划与市场都反映社会基本制度的属性 B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C计划与市场可以在同一社会中共同发挥作用D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2.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D合资合作经济3.非公有制经济包括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 D集体经济4.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在A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B按劳分配是非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C按劳分配是混合所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D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分配领域中主体的分配原则5.建设创新型国家A经济是保障 B科技是关键 C人才是核心 D教育是基础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分配制度的重要论述

分配制度的重要论述

分配制度的重要论述
以下是一些关于分配制度的重要论述:
1.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共同富裕是全
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
也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上的普遍富裕。

2.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

3.要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
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
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
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
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

4.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
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兜底救助体系、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

这些论述强调了分配制度在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
重要性,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政策措施和目标,以促进收入分配更加合理、更加有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所有制基础。
在我国现阶段实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公有制有多种 实现形式,不同企业存在各自的经济利益,由于生产经营 状况不同,便会出现同工不同酬的情况。因此,不可能在 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进行直接分配,这时劳动者的个 人收入不仅取决于其劳动贡献的大小,而且还取决于所在 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物质基础。 (三)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践的直 接原因。按劳分配还不能以每个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为尺度 ,只能以劳动所实现的价值量为尺度。
(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比 较低,科学技术还不够发达,劳动者还没有实现 全面发展,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在质量和数 量上都存在着重大的差别。而劳动者所提供的劳 动的差别决定了他们的收入也存在差别。个人消 费品的分配必须体现人们劳动的差别,不能实行 平均分配,只能按劳动分配。实行按劳分配,把 劳动贡献同劳动报酬紧紧联系起来,才能充分调 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
社会主义之所以必须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 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1.公有制的建立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实行 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 2.现实的生产力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3.劳动还存在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二)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的体现
按劳分配在哪个领域内适用? 按劳分配的分配尺度、分配 内容、分配结果各是什么?
适用范围:在公有制范围内,包括国有和集体经 济。在非公有制经济下从事劳动而获得的收入不属 于按劳分配。比如:个体劳动者的劳动虽也是多劳 多得,但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按劳分配的特 定含义。 分配尺度:以劳动为尺度。按照个人向社会提供的 劳动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为标准进行分配。这 里体现了质量的统一。 分配内容:个人消费品。社会总产品再作了各种 必要的扣除后(如扣除作为生产资料和社会消费品 的那部分),剩下的部分。 分配结果: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者 不劳不得。
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1
探索新知
• 什么是按劳分配? • 为什么要进行按劳分配? • 按劳)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在对社会总产品做 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 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者不劳不得。
(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力还没有实现高 度发达,劳动产品还没有达到极大丰富,还不能 充分满足社会成员各个方面的需要,所以还不具 备实行共产主义社会按需分配的物质条件。如果 勉强地搞按需分配,必然会变成平均主义,会挫 伤劳动者的积极性,妨碍生产的发展。所以我国 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 基础和根本原因。 实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特别是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
二、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
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在我国现阶段, 对个人消费品为 什么要实行按劳 分配呢?在我国 现阶段实行按劳 分配是由什么决 定的呢?
1、生产资料公有制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劳动差别的存在
按劳 分配 按劳 分配 按劳 分配
(一)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 最基本的决定的方面,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 定了生产关系的其它方面。谁占有了生产资料, 谁就在生产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产品的分配也 必然是按照有利于生产资料占有者的原则进行。 所以,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劳动者共同占 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共同占有劳动产品。生 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劳动产品的分配必须体现劳 动者的意志和利益,为实行按劳分配提供了可能 性,这是按劳分配的前提。可见,实行按劳分配 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客观要求。
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按劳分 配是全社会分配领域中主体的分配原则又体现 在它是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三)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的重要 意义
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经济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才能体现公有制 的主体地位的最终实现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 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 ◆只有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人们相 互之间在平等的经济关系基础上建立和谐的经济利 益关系。 ◆只有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向共同 富裕这一目标前进。
具体体现:体现在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分配领域中 主体的分配原则,也体现在它是公有制经济内部 主体的分配原则,虽然企业内部的分配形式多样 化,但只要企业仍然是公有制或公有控股企业按 劳分配就应当仍然是企业内部职工收入的主要形 式,职工收入的主要部分仍然来自按劳分配。
三、按劳分配所占的地位
(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